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

首页 / 日记 / |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 1

  蚯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每钟动物都有自己爱吃的食物。但是一提起蚯蚓的食物是什么时,有很多人都会说:“蚯蚓的食物是土。”事实是这样吗?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自从有一次上自然课时,校长讲到“动物和环境”这一课时,我才知道蚯蚓的食物不是土。那么蚯蚓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以前对蚯蚓的初步认识,加上校长提供的资料,我做了一次实验,在一个较大的盒子里,分别放着潮湿疏松的土壤和干硬的土壤,土厚约2厘米。然后,把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任意放进盒子里,盖上盒盖。过了大约5分钟后,我打开盒盖一看,3条蚯蚓都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

  从观察中,我知道蚯蚓爱生活在潮湿疏松和含腐殖资的土壤中,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笼统地说蚯蚓的食物是泥土,这是不确切的。应该说土里腐烂的植物才是蚯蚓真正的食物。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 2

  以前,我和爸爸经常每天早上去广场中心锻炼。我累了,就坐在花坛边休息。

  一天,我和爸爸锻炼完后回家,发现花坛边有好多被太阳晒干了的蚯蚓。我好奇的问爸爸:“蚯蚓怎么这么傻?偷偷从土壤里面跑出来,活活被太阳晒死呢!”说吧,我便用手指指了指花坛边已经死了的蚯蚓。爸爸走过来,用手捡起一条蚯蚓,说:“蚯蚓体内的水分已经完全晒干了。可能是蚯蚓下雨前跑了出来,下雨后,没有找到回家的路,被困在水泥地里,最终被太阳晒死了。”“下雨?”,我脑海里一下子就想起了前些天真的下过一场大雨的。“莫非蚯蚓可以预知多久下雨?”我想了想,决定做个试验来证明。

  这天,又下起了大雨,我撑着雨伞独自到花坛边决定看过究竟。咦,怎么是蜗牛?我有些失望。但是我并不急于下结论,我继续在花坛边仔细地边看边找,终于我在花坛的角落里发现了好几条蚯蚓。试验成功了,我不是沉迷于喜悦之中,而是在久久地思索一个问题:蚯蚓为什么会在下雨前出来呢?我想,我一定要把问题差个水落石出。

  回家后,我立即上 网,在百度搜索中找寻答案。发现蚯蚓之所以可以预知下雨,是因为“蚯蚓喜潮没有肺,全靠皮肤来呼吸。*时土壤松又软,颗粒之间有空隙,蚯蚓生活在土里,呼气吸气不费力。下雨前地表潮湿,下雨后雨水渗进土,都会导致地里空气稀少,蚯蚓不得不出洞呼吸新鲜空气。”

  蚯蚓出洞就成了天将下雨的`征兆!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 3

  一天早晨,刚下过一阵蒙蒙细雨,我惊奇地发现校园的花坛周围出现了许多蚯蚓。一位同学说:“看来等一下又要下雨了。”我既不相信又存在疑问:真的会下雨吗?为什么蚯蚓能预报天气?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一声沉闷的雷声,雨随之落了下来。渐渐地,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放学后,我跑到楼下一看,咦?怎么蚯蚓全部不见了?

  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呢?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解释不清楚,我只好到网上去查了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下雨之前,空气很沉闷,土里会形成一种压力,蚯蚓为了透透气,就会爬出来;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如果蚯蚓不赶快回到土里的话,就会被晒成“蚯蚓干”了。当我看完后,我很高兴,因为我发现了蚯蚓的一个秘密。

  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我又发现了蚯蚓的另外一个秘密。那天,地上比较潮湿,有许许多多的蚯蚓。一些男同学用小树枝把一条条蚯蚓拦腰砍断。我看了很不忍心,可是下课后就要回到教室了。我只好到放学后再去看。哎!它不但没死而且还变成了两条蚯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翻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蚯蚓的神经有自动愈合和再生的功能,所以蚯蚓被拦腰砍断后才不会死。啊!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

  通过这两次发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凡凡的大自然里,其实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 4

  一天,我和妈妈去钓鱼,带了好多蚯蚓当鱼饵。

  蚯蚓的身体细长细长的,身上有许多一节一节的细细条纹,这都是供它钻土方便。

  妈妈把一条蚯蚓的中间掰断,蚯蚓还扭来扭去的。我奇怪的想:咦?大多数动物从中间断成两半时,不都死了吗?怎么蚯蚓那么顽强呢?于是我问了妈妈,妈妈说: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你把蚯蚓切成两节,过了一段时间,着蚯蚓就会长成两条蚯蚓。”

  原来蚯蚓有再生能力呀!我回了家查了查资料果真如此。网上还说蚯蚓是农民的朋友。蚯蚓靠吃泥土里的沙粒、土壤以及腐败叶子为生。这些东西吃了以后排泄出来是卷曲粘的小颗粒,里面含有化学物质,是庄稼所需要的营养。蚯蚓在地下生活,还能把地下的细土翻到上面,把粗土翻下去,使土地更松软,起耕耘作用。

  看了这些资料以后,觉得蚯蚓真奇妙。身体那么小,作用还那么大。据说蚯蚓还是高蛋白食物呢!

  看来我要好好学*,去发现、去研究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 5

  这几天一直在下雨,谢天谢地,总算有个大晴天。此时,我正悠闲的在草地里散步,*惯性的,我踢开了一块大石头。咦,这是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条的蚯蚓,我小心翼翼的把其中一条蚯蚓放在饼干盒里,还放了许多土。

  我观察到蚯蚓的身体柔软,长而圆,有多个体节组成,体表富有粘液,为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蚯蚓的生活*性我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我把一堆干燥的泥土、一堆湿润的泥土、一堆细沙和一堆食盐分别放在蚯蚓的周围。蚯蚓慢慢的想湿润的泥土挪动。看来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我又把一个盒子侧着放在桌子上,使蚯蚓能够随时能够爬进去。我用手电筒照着蚯蚓,它立刻向盒子里移动。

  通过这两个实验能够证明,蚯蚓是有视觉的,喜爱阴暗潮湿的环境。

  我又轻轻的将蚯蚓放在干土粉末中滚动一圈,它的皮肤开始变得干燥,发生了痉挛。我用水滋润蚯蚓的皮肤,痉挛消失,蚯蚓又恢复了正常。后来我在科学书里看到蚯蚓原来蚯蚓是用皮肤呼吸的。

  科学书里还讲到:“蚯蚓是一种有益动物。他能挖洞穴,而洞穴能使土壤疏松,因而空气更容易达到植物的根部。这些洞穴还有利于排水”。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阅读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1)

——观察蚯蚓日记9篇

观察蚯蚓日记1

  我看科学书的时候,看到了蚯蚓,放假的时候我还观察了呢!

  有一天,我捉住了一条蚯蚓,把它放在一个有沙子的瓶子里。我看它不动了,就想出去玩。我刚走了一步,它就往瓶口的方向爬去,我就看着它。它爬上一段就掉下来,又爬又掉下来,它一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把自己累的半死。一会我发现它身体里有一段黑东西,我就把它从瓶子里倒出来。它就在地上打滚,细长的身体扭来扭去的。我就用一个小石子把它弄断了,看那东西像排泄物,又像土,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被我弄成两段的蚯蚓在地上还是翻来覆去的,好像没事一样。书上说这是蚯蚓的再生功能,真是神奇呀!

  这次观察我知道了一些蚯蚓的知识,最主要的我知道了蚯蚓有再生功能!

观察蚯蚓日记2

  今天,王老师给每四人小组发下一只蚯蚓,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蚯蚓好像没有眼睛和嘴巴。它的身子长长的像一根火柴,棕红色的外衣上有一条环带,离环带*的是头,离环带远的是尾。把它翻过来,你会看见一条黑黑的线,这个就是它的`肠胃。

  蚯蚓没有脚,但它蠕动得很快,它的身体一伸一缩好像在跳伸缩舞。我把它放在我手上,它蠕动得时候有一条长长的金色的线,我以为这是它的小便。我问老师,老师说是它蠕动时腹部留下的痕迹。

  王老师让我们做个试验:把蚯蚓切成两半,看它有没有再生的能力。我手里顿时有千斤重的石头。我和陈尔凡鼓起勇气,拿起尺子,用力砍下去,它被分成两半了。头的这一部分在挣扎着,好像在说:啊!好疼啊!你们这些刽子手!王老师说:不到三天,头的部分会长出尾巴,尾巴的部分会长出头。说完王老师拿起她的杯子给我们看她的蚯蚓。我看呆住了,杯子上有一条红红的鲜血。

  蚯蚓真是个奇怪的动物。

观察蚯蚓日记3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我和妈妈一起去抓蚯蚓。

  老师曾经说过:下雨的时候,蚯蚓会出来透气。我和妈妈一起拿着铲子去院子里找蚯蚓,挖了一点土,没有看到蚯蚓。我们把土挖得稍微深一点,终于发现了一条缓慢爬动的蚯蚓,我们把它抓住放在饲养箱里,并每天观察它的反应。

  我看见它在一伸一缩,在土里钻来钻去,好像在说:“我很害怕,求你放我回家吧!”我说:“等我观察完就让你回家去”。

  老师说过,蚯蚓是环节动物,它没有眼睛,是靠本身的感光细胞来辨认方向的;它没有耳朵,是靠感觉细胞来知道周围的环境,而感觉细胞大部分在口上,所以当我们刺激它时,它头部的反应总会比尾部快。

  蚯蚓会不会怕光呢?蚯蚓怎么睡觉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观察。我希望蚯蚓一定会告诉我们这些答案的!

观察蚯蚓日记4

  今天下午,我吵着要去钓鱼,好不容易把爷爷给拖了出来。他说:“钓鱼,没有鱼饵怎么行哪?”半路上,爷爷去买了一包蚯蚓。“什么?蚯蚓还能做鱼饵?”我一头雾水。爷爷只是笑笑。到了钓鱼的地方,爷爷熟练地从袋子里扯出一条蚯蚓。我仔细观察它,蚯蚓全身都是暗红的,靠头部的一块儿还有一个不大明显的,颜色较深的环带。它靠身体的收缩而向前移动着:头先朝一个方向伸,身体后部一拱,

  再跟上来。这和蜗牛的爬行差不多。

  这次钓鱼,我认识了蚯蚓,也对它产生了兴趣——我把剩下的蚯蚓带回了家。

观察蚯蚓日记5

  今天上午,为了完成科学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正在种葱,因为没土,所以我和爸爸一起到小区的花坛里,弄了一些泥土。

  突然,我发现有一条红红的蚯蚓在翻开的土里爬来爬去,于是我赶紧把蚯蚓拿了起来,可是蚯蚓在我手里挣扎着,把我吓坏了,但我最后使劲地抓住了它的环带,把蚯蚓放进了种葱的土里。我发现这条蚯蚓用嘴在土里挖洞,不一会儿,它就钻进土里不见了。

  这时我把泥土重新扒开,可是这条红蚯蚓迫不及待地又钻进了泥土中,而且速度非常快,我又把土挖开,想不到这次蚯蚓为我表现了一个“杂技”,它把尾巴缓缓地竖起象一根小小旗杆,做完这个动作之后蚯蚓又马上钻进了土壤里。我再次把泥土翻了开来,这个小家伙跟我做了一个“游戏”——捉迷藏,它先把头昂了一下,又急急忙忙地躲进了土中。仿佛在说:“你等一下,等我躲好了你再来找我吧。”

  我怕伤着它,双手小心翼翼地拨弄着泥土,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又把它揪了岀来。此时此刻的蚯蚓,真像一个正在和我玩“捉迷藏”的小伙伴呀!通过这次细致的观察,让我知道了原来蚯蚓是用嘴巴来挖洞的,它能用软软的嘴把土挖开真不简单啊!

观察蚯蚓日记6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来到了这里--乡下舅舅的家.昨天晚上睡觉前我还在发愁,不知道写什么好.

  今天中午,我在舅舅家门前的水沟里发现了一条蚯蚓,我心想:就来观察蚯蚓吧.蚯蚓的样子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他的身体长长的像一根筷子,颜色是棕红色的,圆圆的身体有我的小指这么粗.当我发现它时,它在左右扭动,艰难地向前爬行,爬着爬着,它就往土里钻.我迅速地把它从土里揪出来,玩弄了一阵子,发现他会吃泥土,拉的便便也是泥土.

  吃过午饭后我又去看蚯蚓,发现一个干巴巴的尸体,蚯蚓为什么死了?后来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才知道:蚯蚓喜欢湿处.上午太阳很热把地面晒干了,蚯蚓身体中的水分就会流失,所以就死了.

观察蚯蚓日记7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蚯蚓吃什么和下雨的时候它为什么跑出来。

  蚯蚓吃树叶或者泥土,它会消化泥土里的有机物,当成养分吸收掉,剩下的就由排泄排除。这些排泄物对植物非常有益。不仅如此,死掉的蚯蚓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矿物质,对土壤是很好的肥料。最神奇的是,即使将蚯蚓切掉一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长出来。蚯蚓可用皮肤在地底呼吸,但下雨时雨水渗进地下,使得空气量减少,使它不能呼吸,只好钻出来。

  蚯蚓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观察蚯蚓日记8

  蚯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每钟动物都有自己爱吃的食物。但是一提起蚯蚓的食物是什么时,有很多人都会说:“蚯蚓的食物是土。”事实是这样吗?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自从有一次上自然课时,校长讲到“动物和环境”这一课时,我才知道蚯蚓的食物不是土。那么蚯蚓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以前对蚯蚓的初步认识,加上校长提供的资料,我做了一次实验,在一个较大的盒子里,分别放着潮湿疏松的土壤和干硬的土壤,土厚约2厘米。然后,把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任意放进盒子里,盖上盒盖。过了大约5分钟后,我打开盒盖一看,3条蚯蚓都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

  从观察中,我知道蚯蚓爱生活在潮湿疏松和含腐殖资的土壤中,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笼统地说蚯蚓的食物是泥土,这是不确切的。应该说土里腐烂的植物才是蚯蚓真正的食物。

观察蚯蚓日记9

  听说蚯蚓不喜欢阳光,却喜欢阴暗、潮湿的土壤。我想做个实验看看。

  我带着一条蚯蚓、一个装着泥土的小盒子和我的问题前往我们小区的大草坪。

  我将蚯蚓放在一块石头上暴晒。蚯蚓似乎受不了了,沿着石头的边缘往下爬,想找个阴暗、潮湿的土壤避一避。蚯蚓的身体一紧一松,不紧不慢地爬到了草丛中,我还以为这样就好了,结果刚刚伸手去抓它,蚯蚓就一头扎进土里,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土里。

  我可慌了,心想:回家后妈妈肯定会批评我的,怎么办呢?可能天气阴了蚯蚓就会出来吧?过了一会儿,天气阴了下来,可是蚯蚓怎么还没出来?我心里有点犯愁。突然,一个绝妙的主意像天使一样飞进了我的脑海:每次下过大雨,地面上都会有许多蚯蚓。我只要将泥土湿透,蚯蚓不就会自己出来了吗?我急急忙忙地把装泥土的盒子里的土倒掉,跑到最*的一个水池,将蚯蚓钻进去的那片草地浇得湿透。果然,过了一会儿蚯蚓从泥土里爬出来了。我迅速将蚯蚓一把抓住,在盒子里装了一些泥土,把蚯蚓放了进去。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爬出来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家,问妈妈,妈妈笑着回答说:“因为下过大雨后,泥土里没有空气了,蚯蚓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于是就只能爬到地面上来呼吸。”“妈妈,我明白了。”我点了点头,问道:“那么蚯蚓是用什么呼吸的呢?”“蚯蚓是用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呼吸。”妈妈回答道。“我明白了!”我兴奋得又蹦又跳。

  经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蚯蚓的确喜欢阴暗、潮湿的泥土里。经过提问题,我还知道了许多关于蚯蚓的知识。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2)

——蚯蚓的观察日记合集10篇

  蚯蚓的观察日记 1

  “短短一段绳,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它便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蚯蚓。

  蚯蚓像一条小小的蛇,又像一条又细又长的绳子。它穿着一条棕色的围裙,在它脖子上有一个颜色稍浅的圈圈,这叫做环带。肚皮底边的颜色呈淡红,好似一条粉红的纱裙。蚯蚓的头和尾都是尖尖的,你只用看环带就知道哪个是头哪个是尾:离环带*一些的是头,离环带远一些的'当然是尾巴了。

  我们把蚯蚓放在手心里。呀!冰冰凉凉的,真舒服!蚯蚓在我的手中不停地扭来扭曲,有时甚至把自己打成了一个死结,缠在一起。天哪!我求求你别再爬了,可真痒啊!

  老师给每组都发了蚯蚓,让我们观察它的活动。我们把它倒在桌子上,没想到它竟然一个劲儿得往桌边爬。爬啊爬,它居然把整个身子悬空在了空中。眼看蚯蚓就要“跳楼自杀”了。我急忙把它从“悬崖”边救了回来。

  这时,老师为了让我们实验蚯蚓再生的情况,于是给我们每组发了一根牙签。只见一些胆小的女生有的脸都白了,还有的吓了一跳,失声叫道:“那我们不就成了‘刽子手’了吗?”实验开始了,有些同学闭上了眼睛,一刀砍了下去,而我有些不忍心,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的同桌早已心狠手辣地砍了下去,我连看都不敢看,闭着眼睛转了过去。好像听到了蚯蚓在诉苦:“这些人类太狠心了把,竟把我们当试验品……”

  我们把蚯蚓放回泥土,祝愿它能在泥土“天堂”中健康生活。

  蚯蚓的观察日记 2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从菜园里挖了4条蚯蚓带回家。我把其中2条前15――20节切掉,另2条切掉尾部(约占身体全长的十分之一)。我把这4条切掉了一部分的蚯蚓放在花盆的土壤里。土壤保持湿润,为了不让花盆积水,我又在盆底穿了几个洞,把花盆放在阴暗的地方。

  过了一个星期,我去观察它们。轻轻地拨开泥土,蚯蚓露出来了,但没发现什么大的变化,只是看见它们的伤口已愈合了。我又把泥土盖在它们身上,放回原处。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再去观察它们。当我拨开泥土一看,发觉蚯蚓身子长了不少。我决定继续观察,又在它们身上盖上湿土,放回原处。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一天,我一起床就去观察它们。奇迹出现了,当我轻轻拨开泥土时,4条完整的蚯蚓出现在眼前,简直使我傻了眼。我兴奋地叫起来:“蚯蚓真的生头长尾啦!蚯蚓再生啦!”

  蚯蚓的观察日记 3

  一天早晨,刚下过一阵蒙蒙细雨,我惊奇地发现校园的花坛周围出现了许多蚯蚓。一位同学说:“看来等一下又要下雨了。”我既不相信又存在疑问:真的会下雨吗?为什么蚯蚓能预报天气?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一声沉闷的雷声,雨随之落了下来。渐渐地,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放学后,我跑到楼下一看,咦?怎么蚯蚓全部不见了?

  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呢?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解释不清楚,我只好到网上去查了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下雨之前,空气很沉闷,土里会形成一种压力,蚯蚓为了透透气,就会爬出来;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如果蚯蚓不赶快回到土里的话,就会被晒成“蚯蚓干”了。当我看完后,我很高兴,因为我发现了蚯蚓的一个秘密。

  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我又发现了蚯蚓的另外一个秘密。那天,地上比较潮湿,有许许多多的蚯蚓。一些男同学用小树枝把一条条蚯蚓拦腰砍断。我看了很不忍心,可是下课后就要回到教室了。我只好到放学后再去看。哎!它不但没死而且还变成了两条蚯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翻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蚯蚓的神经有自动愈合和再生的功能,所以蚯蚓被拦腰砍断后才不会死。啊!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

  通过这两次发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凡凡的大自然里,其实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蚯蚓的观察日记 4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蚯蚓吃什么和下雨的时候它为什么跑出来。

  蚯蚓吃树叶或者泥土,它会消化泥土里的有机物,当成养分吸收掉,剩下的就由排泄排除。这些排泄物对植物非常有益。不仅如此,死掉的蚯蚓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矿物质,对土壤是很好的肥料。最神奇的是,即使将蚯蚓切掉一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长出来。蚯蚓可用皮肤在地底呼吸,但下雨时雨水渗进地下,使得空气量减少,使它不能呼吸,只好钻出来。

  蚯蚓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蚯蚓的观察日记 5

  刚把蚯蚓拿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过去看它们。蚯蚓怎么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土。我拿着小棍儿 翻了翻土,嗨,它们都在土底下干活儿呢。

  这么多的蚯蚓,大的有一公分那么长,小的只有4.5厘米长,只是比头发丝儿稍微粗些。

  一只蚯蚓被我挑在盘子里,听说蚯蚓分成两段不会死,我叫爸爸来试试。他一手拿一根小棍,分别按住蚯蚓的头和尾,向两个方向扯。过了一会儿,爸爸把小棍拿开,蚯蚓快要变成两段了,它痛苦的扭曲着身体,爸爸一狠心,把蚯蚓彻底分成了两段。有头的一段比较安静地躺在盘子上,后一段不停地扭着。爸爸说,扯玩了蚯蚓,他都吃不下晚饭了。

  真奇怪!蚯蚓被扯开了,怎么没流血呀?

  蚯蚓的观察日记 6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从菜园里挖了4条蚯蚓带回家。我把其中2条前15——20节切掉,另2条切掉尾部(约占身体全长的十分之一)。我把这4条切掉了一部分的蚯蚓放在花盆的土壤里。土壤保持湿润,为了不让花盆积水,我又在盆底穿了几个洞,把花盆放在阴暗的`地方。

  过了一个星期,我去观察它们。轻轻地拨开泥土,蚯蚓露出来了,但没发现什么大的变化,只是看见它们的伤口已愈合了。我又把泥土盖在它们身上,放回原处。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再去观察它们。当我拨开泥土一看,发觉蚯蚓身子长了不少。我决定继续观察,又在它们身上盖上湿土,放回原处。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一天,我一起床就去观察它们。奇迹出现了,当我轻轻拨开泥土时,4条完整的蚯蚓出现在眼前,简直使我傻了眼。我兴奋地叫起来:“蚯蚓真的生头长尾啦!蚯蚓再生啦!”

  蚯蚓的观察日记 7

  科学课时,我们能观察许多的生物,如蚯蚓、蜗牛、金鱼等等,那我们就说说蚯蚓吧!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比较喜欢生活在潮湿、松软的土壤里,帮助农民伯伯松土。接着老师拿出一条灰不溜秋的小蚯蚓,咋一看上去像是一条细细长长的`小绳子,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身体很光滑,软软的为什么能在硬邦邦的土壤里钻来钻去呢?可能它注意到没什么危险了,就开始慢慢挪动身体,当我们用东西挑拨它时,它居然弹跳了起来,像一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静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这么好的弹跳力,不知道蚯蚓吃的是什么?这就增加了我们的好奇心,听老师说蚯蚓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再生,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蚯蚓切成了两半,奇怪!它怎么没有血呢?切断的两半,还能继续爬行,它又是以什么在呼吸呢?

  一条小小的蚯蚓真神奇!我愈加对蚯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定要学好这门知识宝库,更好地来解答,没有解答的问题。

  蚯蚓的观察日记 8

  科学课时,我们能观察许多的生物,如蚯蚓、蜗牛、金鱼等等,那我们就说说蚯蚓吧!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比较喜欢生活在潮湿、松软的土壤里,帮助农民伯伯松土。接着老师拿出一条灰不溜秋的小蚯蚓,咋一看上去像是一条细细长长的小绳子,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身体很光滑,软软的为什么能在硬邦邦的土壤里钻来钻去呢?可能它注意到没什么危险了,就开始慢慢挪动身体,当我们用东西挑拨它时,它居然弹跳了起来,像一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静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这么好的`弹跳力,不知道蚯蚓吃的是什么?这就增加了我们的好奇心,听老师说蚯蚓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再生,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蚯蚓切成了两半,奇怪!它怎么没有血呢?切断的两半,还能继续爬行,它又是以什么在呼吸呢?

  一条小小的蚯蚓真神奇!我愈加对蚯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定要学好这门知识宝库,更好地来解答,没有解答的问题。

  蚯蚓的观察日记 9

  蚯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每钟动物都有自己爱吃的食物。但是一提起蚯蚓的食物是什么时,有很多人都会说:“蚯蚓的食物是土。”事实是这样吗?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自从有一次上自然课时,校长讲到“动物和环境”这一课时,我才知道蚯蚓的食物不是土。那么蚯蚓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以前对蚯蚓的初步认识,加上校长提供的资料,我做了一次实验,在一个较大的盒子里,分别放着潮湿疏松的土壤和干硬的土壤,土厚约2厘米。然后,把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任意放进盒子里,盖上盒盖。过了大约5分钟后,我打开盒盖一看,3条蚯蚓都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

  从观察中,我知道蚯蚓爱生活在潮湿疏松和含腐殖资的土壤中,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笼统地说蚯蚓的食物是泥土,这是不确切的。应该说土里腐烂的植物才是蚯蚓真正的食物。

  蚯蚓的观察日记 10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来到了这里--乡下舅舅的家.昨天晚上睡觉前我还在发愁,不知道写什么好.

  今天中午,我在舅舅家门前的水沟里发现了一条蚯蚓,我心想:就来观察蚯蚓吧.蚯蚓的样子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他的身体长长的像一根筷子,颜色是棕红色的,圆圆的身体有我的小指这么粗.当我发现它时,它在左右扭动,艰难地向前爬行,爬着爬着,它就往土里钻.我迅速地把它从土里揪出来,玩弄了一阵子,发现他会吃泥土,拉的便便也是泥土.

  吃过午饭后我又去看蚯蚓,发现一个干巴巴的尸体,蚯蚓为什么死了?后来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才知道:蚯蚓喜欢湿处.上午太阳很热把地面晒干了,蚯蚓身体中的水分就会流失,所以就死了.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3)

——写猫的观察日记 (菁华5篇)

  20xx年7月8日 星期一 阴

  就在20xx年,我们家来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它的眼睛是深蓝色的,耳朵尖尖的,有时还一动一动的。它鼻子闻起东西来很敏感。

  小猫很喜欢喝牛奶。它喝牛奶的时候,小舌头一舔一舔的`,一动一动的,非常可爱。

  小猫还经常在院子里散步。放学回家时,小猫就跟在我的背后,很可爱。我每一次都不经意地摸摸它。摸起来的感觉呢,就像一个绒球,毛很多很多。

  晚上的时候要给它倒完猫粮,喂它喝完牛奶,我才去睡觉。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它的毛白白的。蜷起身子像雪球一样,脖子上有一点黑色的'点点,嘴巴小小的。身体胖嘟嘟的,尾巴长长的,翘起来时非常可爱。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白”。

  小白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干活。白天它总是躲起来睡大觉,到了晚上它出来干活。只见它眼睛睁得大大的,像大灯笼一样,四周看,一有动静马上扑过去,机灵的把小老鼠抓住。

  我爱我的小白,我爱我家的小猫。

  今天一大早,我拍了拍手掌,我家的新成员——淘淘,立即从某角落冒了出来,看牠全身黑不溜秋的,我决定,给牠洗澡。

  说干就干,我倒了一盆温水,捉来淘淘,一开始打湿牠身子的时候,牠死活不肯让我洗,还溅了我一身水,可一打了肥皂,牠立刻温顺起来,像一朵温和的小云。牠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主人,这滑滑的是什么东西呀?抹到身上又有什么用呢?”我用小手慢慢替牠把脏了的毛都搓干净,又用水把牠冲得干干净净,用毛巾把牠擦干,小猫用小爪子碰了碰我的鼻子,好像和我说谢谢呢!

  镜子前的我,全身都湿透了,汗水和脏水混杂在一起,从我额上落下来,显得十分狼狈!

  通过这件事,我收获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这就是我家的小猫—小蓝。

  有一天爸爸在公司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猫,爸爸看它很可怜就把它带了回来。

  我把它关在一个笼子里天天喂它吃东西。它很可爱它的颜色是黄白相间的,它的一双眼睛像个绿宝石。我带它出去玩的时候,它就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做好抓老鼠的准备呢!有几次当我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听见像婴儿的哭声我起来一看原来是两只小猫在玩游戏呢!两只小猫你一声我一声好像在聊天呢!一下子两只猫又撕打在一起,一会儿又拥抱在一起亲来亲去。可有趣了呢!逗得我哈哈笑。

  我是一只小猫,我的身体是粉色的,我的耳朵尖尖的,能听到有点远,我的头是圆形的,我的眼睛是圆溜溜的,我的睫毛很长,我的胡子也很长,我的身体是长方形的,我的尾巴长长的毛茸茸的,我有四条腿。

  我的家庭里有很多兄弟姐妹。小朋友们,我想问下,你们喜欢我吗?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4)

——写黄豆的观察日记 (菁华5篇)

  8月16日

  今天晚上,我亲手把豆子泡在了杯子里。

  我先从杯子里接了一半的热水,抓来一把豆子,一松手,豆子都掉到了杯子里,豆子渐渐地沉入杯底。我边看边想,一小时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过了一小时,我拿出一个泡过的豆子和一个没泡过的豆子,啊,泡过的豆子就像七十岁的老爷爷的'脸,皱皱巴巴的,而没泡过的想十岁的小男孩的脸,光滑无比。泡过的豆子轻轻一捏,豆子粉身碎骨,变成了好几瓣。在杯子了的那些,个个膨胀,就像吃撑了肚子似的。没泡过的在它的面前,可就渺小多了,泡过的似乎有它一倍那么大,看来,我接的滚烫滚烫的水,是接对了。

  8月17日

  第二天中午,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黄豆变得更肥,长的跟那豆芽似的。从深黄变成了浅黄。也不再皱巴巴的,变得有光泽,还有些滑。让我大吃一惊、激动万分的是,有一两个发了芽。还有的被温水泡开了肚子,有的压在杯底绽开了笑脸···

  大约又泡了一个小时,我准备上学的时候,黄豆就像椭圆形的珍珠,体积变得更大了。有些还脱去了自己的衣服,在水里挤来挤去。

  放学回家,豆子与上午的豆子没什么两样,但颜色更淡了,体积又扩大了一圈,看起来更加成熟了。

  我真想吃到美味的豆子,没办法,只能默默的等待···

  8月18日

  这天,我又跑到厨房,发现它们长得都有一厘米了,也变得非常肥胖,已经不像以前和小石头一样硬了。

  我伸手拿出一个豆子,看见豆子下端有些凹凸不*,我想,大概是还没长出来吧。现在豆子变得有些硬,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掰开,里面的颜色接*白色,硬邦邦的。我又小心翼翼地把一半的豆子切开,闻到了一股奇怪的气味,我叫妈妈过来看,妈妈瞅了瞅豆子,激动地说:“再泡一晚上就能吃了”。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心里非常高兴。

  8月19日

  又过了一夜,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桌子旁边,我看见豆子拖着淡绿色卷曲的尾巴,尾巴有几个毫米长呢。昨天我换了一次水就长这么长,真是不可思议!问了半天,原来,是爸爸给豆子铺上了纸巾,豆子才在一夜之间飞快生长。

  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豆子似乎都从中间裂开了一条缝,妈妈说:“儿子,现在的豆子能吃了。”我听了心情比考了一百分还高兴。

  我生的豆芽成功了,我开心极了!

  20xx年11月3日星期三天气阴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晚上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黄豆和找来一个透明的杯子。

  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呈圆形,每颗黄豆上都有一个小黑点,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去看泡的黄豆,我发现有些黄豆皮鼓了起来,我想应该是水泡软了的原因吧!没想到才几分钟,就成这样了,我想把皮拨开看看黄豆里面是什么样的,原来两片椭圆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紧紧地裹着。

  真是太有趣了!

  20xx年11月4日星期四天气阴

  黄豆泡的水真脏,我把泡黄豆的水给倒掉了。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还在一端长出小芽,那小芽长5毫米,宽2毫米。爸爸告诉我这样用水泡着可以长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换干净的,我可高兴了,我想等豆芽长大了,那就能吃,多好呀!

  我把杯子装上干净的水,看它们在水中轻轻地摇晃着,犹如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

  20xx年11月5日星期五天气阴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冲进厨房,观察杯子里的黄豆。

  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一点点,还是浅黄色的,椭圆形。只是那个小黑点没看见了,而小芽又变长了,有1厘米长,2毫米宽,跟豆芽已经很相*了。我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心里越想越高兴。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我不知该怎么样让它们快快长大,我想去寻求帮助。

  20xx年11月6日星期六天气阴

  新的一天来临了,我跑进了厨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发现有些黄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问,为什么黄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轻呢?黄豆里充满了水分,应该会变重呀!于是,我就问妈妈,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决定自己去查查。

  过了一会儿,我的豆芽已经长1.5厘米,宽3毫米,妈妈说这已经最宽了,我高兴极了,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有的还弯曲着,可真美呀!

  20xx年11月7日星期天天气阴

  新的一天再次来到,一放学回家后,我冲进厨房看豆芽。

  发现它们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们的芽又长大了,最长可达2厘米,宽3毫米。这些芽的样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状,好像在学英语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状,好像在学写字呢;有的小芽成e状,好像在学画蜗牛似的。

  黄豆真是太有趣了。

  9月17日星期六小雨

  首先,我们拿出自己带的豆子观察。我手中的豆子穿着黄色的外衣,圆圆的,小小的,摸起来很光滑。然后,我们把豆子放到盒子里,用水洗一洗,又给它浇了点水,最后,我们又给豆子盖上了纱布,豆子盖着温暖的纱布被子,似乎在睡觉,望着豆子,我心里不停地念叨:豆子啊豆子,你快发芽吧!

  9月18日星期日阴

  早上刚起床,我便去看黄豆了,我发现黄豆变大了,变得又扁又长,豆子上方鼓鼓的,像个小三角立在那儿,我高兴极了,看来黄豆马上就要发芽了。

  晚上,我又去看望黄豆,我小心翼翼地掀开纱布,惊喜地发现黄豆已经拱破了外衣,长出了一颗颗小芽儿,黄豆发芽了,黄豆发芽了!我不禁兴奋地大叫起来。刚长出来的小豆芽像个害羞的少女,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站在我面前。豆芽的颜色呈淡黄色,只有一两毫米高,看到这些,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真没想到黄豆长得这么快,以后我一定好好地爱护它,让它更加茁壮地成长。

  9月19日星期一雨

  以前在书上看到过,植物在晚上生长快。看来果真如此。昨天才刚露芽的'豆子,今天芽儿已经快到1厘米了,真让人高兴。

  中午放学,我又去看黄豆,豆芽与豆瓣之间又长长了,呈青紫色,像被撞伤了似地。我心疼极了,说:是哪个坏蛋撞了豆芽,太可恶了!为此,我又特地给黄豆们加了些水,安抚伤员们,让豆芽好好生长。

  9月22日星期四晴

  黄豆的发芽情况渐渐拉开了距离:长得最好的一颗已经脱壳了,而且豆瓣变成了绿色,豆芽长得很高,量一量,足足有7厘米高了。有的芽儿才长出两三厘米,有的才刚冒出芽儿来,有的一直无动于衷,至今也没探出小脑袋。有的不仅不发芽,还长出了新生物,长毛了。为什么它们的生长发育差别这么大呢?是因为它们个体的差异还是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呢?

  这次实验,我懂得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道理。我要像那长得最好的豆芽一样,努力地,勇敢地,健康地在老师的呵护下,茁长成长。

  10月26日

  今天,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泡黄豆。我回家后先抓了一把黄豆,把它放进杯子里,加一些水,用手捏一捏,黄豆硬硬的。再过一会儿,一些黄豆变大了一点,还有一些黄豆的皮起了皱折。

  我今天就观察到这里,这黄豆真好玩!

  10月27日

  今天继续观察我的黄豆。发现有一些豆子炸开了,还有一些豆子变大了,大的是小的两倍至三倍。在水下面的豆子比水面上的豆子大、湿,水面上的豆子比水下面的豆子小、干。

  这黄豆真有趣,还会变大变小。


写蚯蚓的观察日记通用5篇(扩展5)

——观察蚯蚓的日记实用五份

  大家对蚯蚓一定很熟悉吧,今天我和爸爸去树丛里零距离的观察蚯蚓。

  蚯蚓全身是红灰色的,好像一根正在燃烧的绳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蚯蚓身上长着一圈圈小小的环节,如果你用刀子把这条环节切开,过了一段时间,一条断掉的蚯蚓就会变成二条蚯蚓哦!蚯蚓爬行的样子和蛇差不多,它先把头向前挪一些,这时它的身体就会变细,当尾巴跟上后,身体才恢复原形。蚯蚓每爬一步大约是二厘米吧,与慢慢吞吞的蜗牛相比真是有着天大的差距啊。

  别看蚯蚓个子小,他可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松土,还能给土壤输送营养呢,让庄家更好的生长,我们可不要轻易伤害蚯蚓哦!蚯蚓还有个怪脾气,虽然他喜欢潮湿的环境,但它非常怕水,只要把它放在水里,你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它挣扎的样子。所以,在一场大雨过后,许多蚯蚓都会爬出来透透气,我们可不要长时间的把蚯蚓泡在水里哦。

  蚯蚓真是一种有趣又有益的`动物。

  听说蚯蚓不喜欢阳光,却喜欢阴暗、潮湿的土壤。我想做个实验看看。

  我带着一条蚯蚓、一个装着泥土的小盒子和我的问题前往我们小区的大草坪。

  我将蚯蚓放在一块石头上暴晒。蚯蚓似乎受不了了,沿着石头的边缘往下爬,想找个阴暗、潮湿的土壤避一避。蚯蚓的身体一紧一松,不紧不慢地爬到了草丛中,我还以为这样就好了,结果刚刚伸手去抓它,蚯蚓就一头扎进土里,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土里。

  我可慌了,心想:回家后妈妈肯定会批评我的,怎么办呢?可能天气阴了蚯蚓就会出来吧?过了一会儿,天气阴了下来,可是蚯蚓怎么还没出来?我心里有点犯愁。突然,一个绝妙的主意像天使一样飞进了我的脑海:每次下过大雨,地面上都会有许多蚯蚓。我只要将泥土湿透,蚯蚓不就会自己出来了吗?我急急忙忙地把装泥土的盒子里的土倒掉,跑到最*的一个水池,将蚯蚓钻进去的那片草地浇得湿透。果然,过了一会儿蚯蚓从泥土里爬出来了。我迅速将蚯蚓一把抓住,在盒子里装了一些泥土,把蚯蚓放了进去。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爬出来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家,问妈妈,妈妈笑着回答说:“因为下过大雨后,泥土里没有空气了,蚯蚓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于是就只能爬到地面上来呼吸。”“妈妈,我明白了。”我点了点头,问道:“那么蚯蚓是用什么呼吸的呢?”“蚯蚓是用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呼吸。”妈妈回答道。“我明白了!”我兴奋得又蹦又跳。

  经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蚯蚓的确喜欢阴暗、潮湿的泥土里。经过提问题,我还知道了许多关于蚯蚓的知识。

  几天的秋雨,使地上长满了青苔,放眼望去地面上到处散布着玻璃坑。活跃了一夏的昆虫们早已不见了踪迹,低洼里的蚯蚓被冰凉的雨水浇得透不过气来,只好纷纷钻出地面呼吸。

  一条青黑色的蚯蚓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便悄悄地闯进了我家里。

  妈妈去走廊取东西,发现了这条不速之客,她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菲儿,快过来,看看地板上是一段黑乎乎的什么东西?”我掀开纱帘一瞧:“哦!原来不就一只蚯蚓吗!看把您大惊小怪的。”我笑着说。

  说句实在话,我也害怕这肉乎乎的蚯蚓,不敢碰它。怎么办呢?我静静地蹲在它旁边沉思起来……

  这时,蚯蚓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它愈发地活跃起来,摆开一副架势,动用它那柔若无骨的身板,一伸一缩蠕动在光滑的地板上,不一会儿工夫,爬到了纱帘跟前,我有些着急了,要是进到客厅就麻烦了。此刻蚯蚓爬行在光滑的地板上,肯定不舒服,它会不会是在寻找泥土呢?

  我灵机一动,有了,我从外面装了一些泥土铺在报纸上,一直铺到了门外,然后我用棍子把蚯蚓轻轻地不拉到了上面。

  蚯蚓接触泥土一刹那,即刻首尾相应跳起了踢踏舞,那婀娜曼妙的舞姿,那轻柔飞扬的舞步,踏踏、沙沙……声音美妙极了。

  过了半晌,我发现蚯蚓不见了踪影,呵呵!不出所料,它是顺着我铺的路,回家去和家人团聚了。

  10月3日星期六晴

  今天下午,我吵着要去钓鱼,好不容易把爷爷给拖了出来。他说:“钓鱼,没有鱼饵怎么行哪?”半路上,爷爷去买了一包蚯蚓。“什么?蚯蚓还能做鱼饵?”我一头雾水。爷爷只是笑笑。到了钓鱼的地方,爷爷熟练地从袋子里扯出一条蚯蚓。我仔细观察它,蚯蚓全身都是暗红的,靠头部的一块儿还有一个不大明显的,颜色较深的环带。它靠身体的收缩而向前移动着:头先朝一个方向伸,身体后部一拱,

  再跟上来。这和蜗牛的爬行差不多。

  这次钓鱼,我认识了蚯蚓,也对它产生了兴趣——我把剩下的蚯蚓带回了家。

  10月4日星期日晴

  刚把蚯蚓拿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过去看它们。蚯蚓怎么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土。我拿着小棍儿翻了翻土,嗨,它们都在土底下干活儿呢。

  这么多的蚯蚓,大的有一公分那么长,小的只有4。5厘米长,只是比头发丝儿稍微粗些。

  一只蚯蚓被我挑在盘子里,听说蚯蚓分成两段不会死,我叫爸爸来试试。他一手拿一根小棍,分别按住蚯蚓的头和尾,向两个方向扯。过了一会儿,爸爸把小棍拿开,蚯蚓快要变成两段了,它痛苦的扭曲着身体,爸爸一狠心,把蚯蚓彻底分成了两段。有头的一段比较安静地躺在盘子上,后一段不停地扭着。爸爸说,扯玩了蚯蚓,他都吃不下晚饭了。

  真奇怪!蚯蚓被扯开了,怎么没流血呀?

  10月5日星期六晴

  我查电脑去!蚯蚓的血是暗红色的?昨天我并没有看见暗红的液体呀!真不明白!

  家里养了一盆芦荟,妈妈说:“蚯蚓能使土更有营养,把它放在芦荟里吧!”“不行!蚯蚓可以肥田,

  单放在花盆里,因为土太少,它会把植物的茎咬断!”“哦!”妈妈听了,直夸我能干呢!

  一天早晨,刚下过一阵蒙蒙细雨,我惊奇地发现校园的花坛周围出现了许多蚯蚓。一位同学说:“看来等一下又要下雨了。”我既不相信又存在疑问:真的会下雨吗?为什么蚯蚓能预报天气?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一声沉闷的雷声,雨随之落了下来。渐渐地,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放学后,我跑到楼下一看,咦?怎么蚯蚓全部不见了?

  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呢?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解释不清楚,我只好到网上去查了查。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下雨之前,空气很沉闷,土里会形成一种压力,蚯蚓为了透透气,就会爬出来;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如果蚯蚓不赶快回到土里的话,就会被晒成“蚯蚓干”了。当我看完后,我很高兴,因为我发现了蚯蚓的一个秘密。

  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我又发现了蚯蚓的另外一个秘密。那天,地上比较潮湿,有许许多多的蚯蚓。一些男同学用小树枝把一条条蚯蚓拦腰砍断。我看了很不忍心,可是下课后就要回到教室了。我只好到放学后再去看。哎!它不但没死而且还变成了两条蚯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翻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蚯蚓的神经有自动愈合和再生的功能,所以蚯蚓被拦腰砍断后才不会死。啊!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

  通过这两次发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凡凡的大自然里,其实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