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

首页 / 赏析 / |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春游

  宋代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译文

  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注释

  春城:指扬州。

  层台:高台。

  若何:如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一次春游后所作,从语言风格看,很可能作于皇祐(1049-1054年)年间,他多次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之时。

  赏析

  历代春游之作多不胜数,而此诗却颇能独出新意。

  首二句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一、二句写春城儿女游乐之景,其欢乐业已至极,若再写欢,势必无言可下。因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译文

  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韵。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斗:比试。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半面:指凋残。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niǎo):细柔摇曳的形态。

  赏析:

  这首词标题为“春游”,上片写一位女子在春天的出游,下片则写了所见所感的`春天的风物。

  “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当然是一种很美的映衬。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古代“半面”一词有曾见过面的意思。《后汉书·应奉传》载应奉曾见一车匠于门中露半面,后数十年遇之于途中。仍能认出他来。故有“半面之旧”的说法。也有就指半边脸面,如汤显祖《牡丹亭》:“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或者又指古代遮面之具。还有一个“半面妆”的著名典故,《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李商隐《南朝》诗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准此,前面的“玉轮碾*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三句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蝶恋花·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王士禛评此词“情景相生”(《陈忠裕全集》引)。处处是景语,也处处是情语,客观景物无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故能深切感人。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春游湖

  宋代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译文

  双飞的燕子啊,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湖边的桃花就像是沾着水开放的。在那小桥上,由于春水上涨,游人不能过去了,正在犯愁的时候,恰好从那柳阴深处,撑出一只小船来。

  注释

  夹岸:**。

  蘸水:碰到了湖水。

  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度:与“渡”同意通用。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

  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渡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 4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 5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新桃:一作杏。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

  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逺,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阅读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1)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翻译: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苹(pí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

  赏析: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春游

  宋代: 陆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译文: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沈园里繁花似锦,这里的花多数都是认识我的。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我也知道你终会死去,只是无法忍受这美好的梦去的太快。

  注释: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wēng)。

  放翁:指陆游。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不堪:忍受不了。

  赏析:

  陆游与唐婉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喜结连理不久就被母亲逼得离婚,成了陆游心中的痛。这首诗则是陆游死前一年重游沈园写下的,自当初在沈园与唐婉重逢已过去了五十三年,但时间并没有使陆游淡忘这段感情,重游沈园,触景生情,再次使他想起了当初的美好时光,发出了感慨。

  这沈园中生机盎然,繁花似锦,可繁花依旧,却是物是人非。“沈家园里花如锦"先写沈园的美好景象,为接下来怀念当年埋下伏笔,同时以乐景称哀情。“半是当年识放翁”,笔锋一转,从现在转到过去,想起了与唐婉春游沈园的往事(此诗题目春游,既是这次春游,又是当初那次春游),当时也是繁花满园,而现在这些花也该是当初认识了我吧,(也有可能是以花喻唐婉)。前两句串联现在和过去,乐景之中是陆游的悲伤、无奈、对往事的感慨以及对唐婉的内疚、怀念与真挚的感情。

  陆游知道人终有一死,唐婉终会死去,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快的分别,他们之间那些美好的往事如烟,如梦,匆匆而过,了无痕迹,只剩下这沈园和回忆,这教陆游如何接受。或许他与唐婉的感情注定只能是一段梦,短暂而又凄美,留下了太多的不圆满,但也正因如此,这段爱情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铭记。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3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新桃:一作杏。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

  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逺,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译文: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朗朗映照着楼台。

  曲江上春水弥漫*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注释:

  ⑴张员外籍:即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张员外”。曲江:水名。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唐代为著名游览胜地。白二十二舍人:即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

  ⑵漠漠:迷蒙一片。《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淡云,薄云。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开:消散。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⑶*:谓天气晴好。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诗:“*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⑷有底:有何,有什么事?对这句问话,白居易有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作答:“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赏析:

  诗歌开篇描写了当天气候的变化。前三句描写了雨后曲江*的美丽景色。傍晚的天空还飘浮着淡淡的阴霾,但很快就消散了,显出了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从美学观点看,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往往格外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概,水中、镜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总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澄明而又微茫仿佛的美感,其动人情处,往往超过实体。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这实比岸边实景更令人神摇心醉。

  诗的结构也很有新意。它打破了绝句三句便转的规律,一连三句写景,第四句才陡然一问作结。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很值得玩索。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5

  诉衷情·春游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翻译

  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

  斗:比试。

  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

  半面:指凋残。

  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细柔摇曳的形态。

  赏析

  上片“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映衬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李商隐《南朝》诗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惟此,前面的“玉轮碾*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三句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蝶恋花·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

  这首词描写春游所见,情景相生,处处透着词人盎然的游兴。词的开始两句用烘托法。桃下试裳能让人产生“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联想。而蝶粉斗香,又可想见女子春服艳丽如花的美好形象。接下来轮碾芳草,红妆半露,也是情态毕现,鲜明如画。整个上片着笔于人,浓墨重彩。下片则转而写景。风暖日长,垂杨袅袅,双燕翩翩,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景润人心,词人想必也是逸兴满怀。结尾“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微微露出美景不能永驻的淡淡春愁。正如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及梅尧臣《苏幕遮》“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所歌咏,在这样的时刻,文人总不免会透出一丝纤柔的情怀。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6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新桃:一作杏。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

  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逺,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2)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10份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翻译:

  译文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注释

  ⑴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⑵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⑶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⑷淑气:和暖的天气。

  ⑸绿苹(pín):浮萍。

  ⑹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⑺巾:一作“襟”。

  赏析: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杜审言在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大约公元6***(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他到江阴县任职。此时他宦游已*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在江阴县任职时,杜审言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应为《早春游望》,内容已不可知。此诗是杜审言为唱和而作。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新桃:一作杏。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

  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逺,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春游湖

  宋代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一作:度)

  译文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注释

  湖:指杭州西湖

  夹岸:**。

  蘸(zhàn)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度:与“渡”通用,走过。

  撑:撑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要点指引

  前人认为“蘸”字用的尖新小巧,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春雨断桥人不渡” 不仅暗示了这天是绵绵春雨之后的晴天,使“燕子双飞”有了物候的意味,夹岸的桃花更显出了雨后的鲜红欲滴,而且映照了“蘸”字,因为水涨高了,岸边桃树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贴着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红。“人不度”点出环境的幽静,与“小舟撑出”形成对比,动静相生。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诗人只选一处:就在春雨把桥面淹没了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来加以表现,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诉衷情·春游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翻译

  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

  斗:比试。

  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

  半面:指凋残。

  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细柔摇曳的形态。

  赏析

  上片“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映衬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李商隐《南朝》诗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惟此,前面的“玉轮碾*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三句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蝶恋花·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

  这首词描写春游所见,情景相生,处处透着词人盎然的游兴。词的开始两句用烘托法。桃下试裳能让人产生“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的联想。而蝶粉斗香,又可想见女子春服艳丽如花的美好形象。接下来轮碾芳草,红妆半露,也是情态毕现,鲜明如画。整个上片着笔于人,浓墨重彩。下片则转而写景。风暖日长,垂杨袅袅,双燕翩翩,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景润人心,词人想必也是逸兴满怀。结尾“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微微露出美景不能永驻的淡淡春愁。正如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及梅尧臣《苏幕遮》“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所歌咏,在这样的时刻,文人总不免会透出一丝纤柔的情怀。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译文

  春天里城中的儿女纵情地春游,微醉时斜倚高台欢笑地登上高楼。

  满眼落花纷飞,让人生出多少惜春情意,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懂得春将归去的忧愁!

  注释

  春城:指扬州。

  层台:高台。

  若何:如何。

  赏析:

  历代春游之作多不胜数,而此诗却颇能独出新意。

  首二句写春游之景。王令家居扬州,乃繁华之地。春天的扬州更是满城春风春景,春柳春花。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韩拥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以“春城”以首,接之以“春游”,无限恣游之景,尽在一“纵”字之中。具体“纵”意,接下来“醉倚层台笑上楼”便展开一幅明媚春光下春城儿女纵情春游的热闹画卷。当此春情,渐上层台,渐倚高楼,如斯风光,好不醉人。一“醉”字,既可理解为春酒小酌,酒意使然,又可理解为春风化人,春景使醉。正是:莫问春情几许,但看春情如醉。

  一、二句写春城儿女游乐之景,其欢乐业已至极,若再写欢,势必无言可下。因而诗人笔锋一转,由满城春花骤至满眼落花,感伤之意,倏忽袭来,令人防不胜防。此等落花,非被风雨所摧,故无苏轼“西园落红难缀”之恨;非因暮春所取,故亦无曹雪芹“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之怨。此处落花,落在繁华时节,落在盛春之际。韶光未逝,我独凋零,众人皆欢,我独悲婉。诗人‘偷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揭欲望丘轲,今昔相招迎”(《谢束丈见赠》),空怀抱负在身,奈何世不相容。王令逝时年未三十,作此诗时亦正当二十余岁的大好年华,而忧愁苦闷如斯,决非偶然。“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用语**,未有奇字,与其《假山》诗“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之奇险风格绝不相类,然而用意别出,自有机杼,故亦能传达出意味深长之感。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6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新桃:一作杏。

  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来去:指舞蝶来去。

  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林下”两句:林下、

  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逺,古同“远”。

  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 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7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8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译文: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着楼台。

  曲江上春水弥漫**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注释:

  ⑴张员外籍:即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张员外”。曲江:水名。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唐代为著名游览胜地。白二十二舍人:即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

  ⑵漠漠:迷蒙一片。《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淡云,薄云。唐刘禹锡《秋江早发》诗:“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开:消散。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⑶青天白日:谓天气晴好。宋杨万里《明发房溪》诗:“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⑷有底:有何,有什么事?对这句问话,白居易有诗《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作答:“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赏析:

  诗歌开篇描写了当天气候的变化。前三句描写了雨后曲江**的美丽景色。傍晚的天空还飘浮着淡淡的阴霾,但很快就消散了,显出了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从美学观点看,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往往格外给人以美的享受。大概,水中、镜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总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澄明而又微茫仿佛的美感,其动人情处,往往超过实体。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这实比岸边实景更令人神摇心醉。

  诗的结构也很有新意。它打破了绝句三句便转的规律,一连三句写景,第四句才陡然一问作结。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很值得玩索。

  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除了倾诉自己的激情之外,也有惋惜和埋怨对方爽约的意思。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自己苦候、失望、埋怨的情绪,而是巧妙地极写曲江雨后空气清新景物明净所特有的美。曲江的春天,曲江楼台花树的迷人,愈是渲染得美好,愈显出辜负这良辰美景是多么可惜。末句虽只轻轻一问,尽管语气十分委婉,却把诗人这种心情表述得淋漓尽致。诗人构思巧妙,也于此可见。

  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春游曲 长孙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译文】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

  何必远远地打听她的林下风致,她的风流出众早已闻名于世。

  【注释】

  1、上苑:即皇家的园林。

  2、新桃:一作杏。

  3、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4、偷面色:偷得艳妾的美容。

  5、学身轻:学到了艳妾曼妙的身姿。

  6、来去:指舞蝶来去。

  7、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8、“林下”两句:林下、风流:举止潇洒,品格高雅。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的情态。

  9、逺(yuǎn),古同“远”。

  【创作背景】

  春游曲当作于长孙氏当上皇后期间,因为诗中提到的“上苑”本是皇家林园,又有唐太宗曾对此诗“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的记载。贞观初的某年春,长孙皇后在上苑游玩,写下了一首抒发她春游的欢乐心情的诗作。

  【作品赏析】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借鉴了此诗吧。

  “兰闺艳妾动春情”,身居“兰闺”的“艳妾”,是诗人自称,“艳”既说她姿色的美丽,又示她盛装的打扮,或许可以理解为她赏花前特意梳妆,心情极佳的状态,也映证了萌动的“春情”,又或许她潜意识里刻意盛装打扮,艳压满苑春色。可以想见,春和日丽,上林苑中桃花明艳,满苑飞花澹荡,唤起了端庄美貌的大唐皇后那颗烂漫的少女心。

  泉井上刚刚绽放的桃花灼艳明媚,好似敷上了胭脂,骄傲的皇后认为那定是偷了她的面色;飞檐边刚刚发芽的御柳纤细漫脱,自负的皇后认为那必是学了她曼妙的身姿。“井”有指泉水之意,《吕氏春秋·本味》曰“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高诱则注“井,泉”,故“井上新桃”可想象上苑泉水叮咚,桃花临水开放的含露娇态,娴静而美好。“偷”与“学”采用了拟人手法,也对照了上句的“艳”。

  与“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同,人面桃花是人花相映,花照人红,而“偷面色”则是说桃花是偷得了自己的面色才如此艳丽,人比花红,这是何等的自信!“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当处于高处,“嫩柳”,始发新芽的柳枝,少了柳叶的累赘,更显纤瘦,可见檐边垂挂的柳枝不仅纤细而且修长,同时“檐”的呆板衬托了“柳”的灵动,静中有动。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中关于黛玉的容貌描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可见这位大唐皇后不仅艳比夭桃、身材高挑,而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更为新颖的是以她的红润脸色喻桃花颜色,以她的轻盈腰身喻柳树的纤细,一反以桃面喻人面,以柳腰喻人腰的`写法,新鲜活泼,生动形象。既颂了桃柳之美,更赞了人之美。构思巧妙,一举两得。中唐诗人李贺的“小红长白越女腮”《南园十三首其一》的比喻,或许就是受了此诗的启迪吧。

  满苑桃花竞绽,万枝红雪繁极,迷蝶流连翩跹,悠然自得;御楼细柳依依,千条软丝无力,流莺绕树清啼,闲散自在。“来去”二字形容她花间穿行如蝶,“长短”明写柳枝繁多,暗指啼莺和鸣,清亮的莺啼,犹言她欢笑如莺。“看”、“听”二字,让读者时时感到游春之人充满感情地欣赏美景的情形。诗歌就这样以美人喻美景,以美景衬美人,突出了人之美。可以想见,大唐皇后流连于桃树下拈花弄蝶,拂了一身衣香,发乎内心的吟吟笑语如林间宛转的莺啼般动听。其悠然肆情之状,无不彰显她身为上苑女主之尊。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结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须细参“林下”、“风流”二词,意即林下之风。《世说新语·贤媛》有言“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王夫人指谢道韫,东晋王凝之妻,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结尾以问答形式夸耀了这里的出众风流,而这“风流”二字,既指景又指人,一语双关,赞美这里的景好人美,点出题旨。

  这首诗名为“春游”,实际是借春游写一位美女,很有特色。诗中明写春色,却暗喻人物,非常巧妙。桃花偷色,暗示她人面桃花;嫩柳学身轻,隐喻她身柔似柳;花中舞蝶,兼示她穿行如蝶;树上啼莺,犹言她欢笑如莺。前两句是景的人化,后两句则是人的景化,从而将景美、人美、情美合二为一。结句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与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就连唐太宗也觉着妻子的描写很是贴切、生动,“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3)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五)份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朝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注释

  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韵,后片两*韵。

  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赏析

  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上6日夜晚,长上里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首句一个“*”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上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上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上火至”。又《感旧》自注:“*上火并里山来,至山里城下。”又《频夜梦至里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上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里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上里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里郑以东的长上里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上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创作背景

  1172年(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9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凭高远望,写下这首词。

  原文: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来做客,诗人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看诗人用字便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一般指“人”,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细细想来,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不是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九日齐山登高/九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4)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五)份

  原文

  苏轼〔宋代〕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方,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注释

  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

  慵:(yōng拥)懒。

  怜:爱惜。

  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

  小红:淡红。

  闲雅:文静大方。闲,通“娴”。

  尚余:剩下。

  孤瘦:疏条瘦枝。

  随:听任,顺从。

  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沁:(qìn)渗入。

  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梅格:红梅的品格。

  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境界不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品通过红梅傲然挺立露心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露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露态度和达观洒脱露品格。

  作品露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句情。词以“好睡物发端,以“自怜物相承,从红梅露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露形象。红梅露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物;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句中一“慵物字,悄悄透露了红梅露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露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句。苞蕾外部过着密集光洁露白茸,尽管如同玉兔霜花般露洁白可爱,也只超自我顾恋,悲叹“名花苦幽独物(作者《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贵也》)罢了。词以“冰脸物来刻画红梅露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露写出了红梅露仪表,也生动地写出了红梅不流*俗露超然之气,它赋予了红梅以生命和丰富露句情,形象逼真,发人深思。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物这三句是“词眼物,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露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物,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露一个“红物字。“孤瘦雪霜姿物,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露本心。“偶作物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物,才“偶作物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物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露“梅格物!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物,承“尚余孤瘦雪霜姿物;“酒生微晕沁瑶肌物,承“偶作小红桃杏色物。“闲心物、“瑶肌物,仍以美人喻花,言心心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物二字一责,“何事物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物,指桃杏娇柔媚人露春态。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物,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物,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露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露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物露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露人生态度露写照。花格、人格露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露词格。

  作者介绍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咏红梅花得“梅”字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注释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逞艳”

  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痕,泪痕。以血泪说红。

  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

  “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注释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

  “逞艳”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借意于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词:“自怜冰脸不宜时。”痕,泪痕。以血泪说红。

  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借意于李商隐《无题》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误吞”句:说梅花原本是白的,因误吞神奇的丹药而换了骨骼,变成红花。“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范成大《梅谱》:“世传吴下红梅诗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绝唱,有‘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之句。”

  “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赏析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可能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

  咏红梅花得“梅”字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注释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逞艳”

  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痕,泪痕。以血泪说红。

  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

  “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注释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

  “逞艳”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借意于苏轼《定风波·咏红梅》词:“自怜冰脸不宜时。”痕,泪痕。以血泪说红。

  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借意于李商隐《无题》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误吞”句:说梅花原本是白的,因误吞神奇的丹药而换了骨骼,变成红花。“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范成大《梅谱》:“世传吴下红梅诗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绝唱,有‘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之句。”

  “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赏析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可能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

  咏红梅花得“梅”字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注释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逞艳”

  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痕,泪痕。以血泪说红。

  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

  “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注释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5)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五】份

  残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译文及注释

  露凝霜重渐倾欹(qī),宴赏才过小雪时。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蒂有余香金淡泊(bó),枝无全叶翠离披。

  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半床落月蛩(qióng)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

  注释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简析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原文:

  咏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译文及注释: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原文:

  庭前菊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译文:

  ①烂熳:同“烂漫”。

  ②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注释:

  ①烂熳:同“烂漫”。

  ②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赏析:

  这首咏菊诗所吟咏的并不是开放的花朵,而是生长之中的菊花。诗人借此以表达思乡之情。“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诗人以面对菊花的拟人口吻说道:“为了追忆长安遍处开放的胜景,我把你们(指菊花)移植过来,载满了庭院。”韦庄是长安人,曾漂泊过很多地方,诗词中常表现出思乡之念。唐代长安城中,菊花栽种得非常普遍。黄巢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非实写,但也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后两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也是以拟人的口吻,转而对旁边的兰花说道:“不要笑话菊花现在青青的颜色,她们将会在秋天的登高欢会中开放,成为隐逸高洁之趣的象征。”可以看出,此诗实际有两重主题,一是思乡,一是羡慕菊花的高洁不俗。

  原文:

  华下对菊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译文:

  ①裛露:被露水所沾湿。高斋:高雅的书斋。

  ②浣:濯洗。

  ③玉人:美丽的女子。

  注释:

  ①裛露:被露水所沾湿。高斋:高雅的书斋。

  ②浣:濯洗。

  ③玉人:美丽的女子。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6)

——小至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原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的到来,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按】诗写冬至前后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女添线显示白昼延长,还用河边柳树年尽将泛绿,山上梅花欲放生动写出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气息。

  【小至】冬至前一日

  【五纹】五色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吹葭】古代将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测示气候,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因冬至一阳生,阳气舒展故。

  【浮灰】一作“飞灰”

  【云物】景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原文:

  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注释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浮,一作“飞”。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là):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覆,倾,倒。

  赏析:

  这首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的一丝喜悦,尾联转而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诗开篇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句是总起,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中间四句是分承,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其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二句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别出心裁,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季节变化。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柳叶“将舒”承一“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给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特征,蕴含着生命的张力,体现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虽然春天容易引发乡愁,但诗人的乡愁却是乐观向上的,故诗最后的“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结,奉劝世人干尽杯中酒,享受美好的生活。

  全诗立意高远,选材典型,遣字铸辞,精工切贴,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感,“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渐次由开端时光逼人的感触演进为新春将临的欣慰,过渡得十分自然,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翻译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五纹:指五色彩线。

  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葭:初生的芦苇。

  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

  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

  浮灰:一作“飞灰”。

  腊:腊月。

  云物:景物。

  乡国:家乡。

  覆:倾,倒。

  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翻译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五纹:指五色彩线。

  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葭:初生的芦苇。

  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

  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

  浮灰:一作“飞灰”。

  腊:腊月。

  云物:景物。

  乡国:家乡。

  覆:倾,倒。

  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

  原文:

  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注释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浮,一作“飞”。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là):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覆,倾,倒。

  赏析:

  这首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的一丝喜悦,尾联转而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诗开篇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句是总起,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中间四句是分承,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其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二句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别出心裁,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季节变化。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柳叶“将舒”承一“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给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特征,蕴含着生命的张力,体现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机。虽然春天容易引发乡愁,但诗人的乡愁却是乐观向上的,故诗最后的“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结,奉劝世人干尽杯中酒,享受美好的生活。


春游原文赏析及翻译(五)份(扩展7)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末段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文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