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首页 / 赏析 / |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宿龙兴寺

  唐代 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译文

  造访龙兴寺,夜深忘记了归去;青青古松树,掩映佛殿的大门。

  方丈室里宽敞干净,灯火通亮;和尚披衣系着佛珠,吟诵诗文。

  心地像阳光般明亮,纯洁透明;佛法如莲花般圣洁,微妙清静。

  天女撒下的花朵,飘落佛前;衔花翻飞的鸟儿,离去无声。

  注释

  龙兴寺:在今湖南省零陵县西南。

  香刹:寺院。此指龙兴寺。

  忘归:忘返。

  方丈室: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比丘:和尚。

  心:禅心。

  青莲:青色莲花,佛书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来讲佛法。

  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简析

  此诗写龙兴寺环境清凉寂静,寺内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为香客祈福,对佛法的钻研很勤奋。诗人具体通过“灯明方丈室”、“青莲喻法微”来点明。作为辅助,诗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两个句子,逻辑上很严密。为了展现龙兴寺环境的优美,诗人用到了对比这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殿内是低低的诵经声,殿外却有山禽自由来去。俗话里常用“门可罗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这里诗人就用“处处衔鸟飞”来写照寺内庭园中的清静。佛门之内不得喧哗吵闹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辞来表现其实也显露了诗人的修养,这样写寺庙是很妥当的。当然如果这里把“处处衔鸟飞”理解成是与僧人心静之态做对比,更突出了龙兴寺和尚的修为,也是可以的。

  有寺无僧不成灵静,有僧无寺不成雅意。龙兴寺既有古刹的风貌,又有修行高深的僧侣,所以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创作背景

  綦毋潜一生游宦四方,曾经寄宿过很多寺院。此诗是诗人在龙兴寺过夜有所感而作。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翻译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

  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注释

  此君:用晋王徽之典故。

  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赏析

  这首诗是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权,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自以为得计,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

  以上为第一段。这一段的特点是:出语精警,议论精辟,发人深省。

  文似看山不喜*。上面全是诗人议论,虽出语不凡,但若直由诗人议论下去,便有*直之嫌,说教之讥。因而下段重开波澜,另转新意。由那种“不可医”的“俗士”站出来作自我表演,这就是修辞学中的“示现”之法:“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这个“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俗士”。他听了诗人的议论,大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无竹”是十足的迂阔之论,腐儒之见,但在口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高、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气里,显示了这种人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作决绝之语而树敌。

  下面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诗意谓:又想种竹而得清高之名,又要面竹而大嚼甘味,人间何处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但由于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如“不可使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等)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如以对白方式发议论等),因而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苏轼极善于借题发挥,有丰富的联想力,能于*凡的题目中别出新意,吐语不凡,此诗即是一例。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注释

  (1)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荆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南),王维好友。

  (2)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3)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4)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

  (5)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6)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这两句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吾道非:《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是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7)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这两句诗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指东京洛阳。江淮:指长江,淮水,是綦毋潜所必经的水道。

  (8)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

  (9)行当:将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

  (10)未几:不久。

  (11)“吾谋”句:左传记载:“士曾行,绕朝赠之以策(马鞭)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适,偶然的意思。“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

  (12)知音稀:语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86页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21-23页 .

  3、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xx年12月版 :第82-83页 .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注释

  ⑴猗与:赞美之词。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⑶鳣(zhān):大鲤鱼。鲔(wěi):鲟鱼。

  ⑷鲦(tiáo):白条鱼。鲿(cháng):黄颊鱼。鰋(yǎn):鲇鱼。

  ⑸介:助。景:大。

  赏析:

  漆、沮二水是周王朝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印记。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周道之兴自此始。”周颂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有关,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为标志)。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大王荒之”。《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熟知的典故,《潜》的祭祀对象必然是公刘,无须点出而自明。由此亦可知,周人赞美漆沮,不仅是基于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自豪的主观色彩。

  《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毛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春献鲔也。”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从字面看似乎可通,但经不起仔细推敲。比如,“总称鱼”的鱼是否包括鲔,就字面即颇难断定。其实,“春献鲔”是因为鲔在春夏间从海溯河而上产卵,其时方可捕得,冬天无法以“鲔”为荐,“总称鱼”的鱼自然不能包括了。

  从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刘时代,《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到底的。最后_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在.因为“鱼”与“余”谐音,《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使读者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余)”年画,民间除夕*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俗,和《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潜》应当被视为民俗史上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行列。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周颂·潜

  [先秦]佚名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好漆水和沮水,多种鱼类在栖息。有那鳣鱼和鲔鱼,还有鲦鲿和鰋鲤。用来祭祀献祖先,求得福祉永绵延。

  注释

  猗(yī)与:赞美之词。漆沮(jù):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

  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鳣(zhān):鳇鱼,无鳞,肉黄,大者可达二、三丈长。鲔(wěi):鲟鱼,长一、二丈。

  鲦(tiáo):白条鱼,长仅数寸,状如柳叶,鳞细而白。鲿(cháng):黄颊鱼,尾微黄。鰋(yǎn):鲇鱼,无鳞。

  享:祭献。

  介:助,一说祈求。景:大。

  赏析:

  《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从诗中所写的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刘时代,《史记·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周颂·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到底的。最后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在,因为“鱼”与“余”谐音。《周颂·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便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余)”年画,民间除夕*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俗,和《周颂·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周颂·潜》应当被视为民俗史上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周颂·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行列。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1)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及注释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后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自己也格外自律,每日勤学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写。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时应该不分昼夜学*,通过努力学*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遗言:犹古训。

  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蒙鸠:即鹪鹩,俗称黄脰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滫(xiu朽音):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苕(tiáo):芦苇的花穗。

  射(yè)干: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蓬生麻中”四句: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蓬草。麻,麻丛。涅,黑色染料。《集解》无“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渐(jiān):浸。滫(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服:穿戴。

  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这样。

  邪辟:品行不端的人。中正:正直之士。

  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强自取柱: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柔自取束: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构:结,造成。

  畴:通“俦”,类。

  质:箭靶。的(dì):箭靶的中心。

  斤:斧子。

  醯(xī):本意指醋。

  蜹(ruì):飞虫名,属蚊类。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下文“惛惛”与此同义。

  昭昭:明白的样子。

  螣(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鼫(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改。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穷:窘困。

  “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鸤鸠》。仪,通“义”。

  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瓠(hù)巴:楚国人,善于弹瑟。

  沈:同“沉”。《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六马:古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崖:岸边。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

  大分:大的原则、界限。

  蝡(rú):同“蠕”,微动。

  傲:浮躁。

  囋:形容言语繁碎。

  向:通“响”,回音。

  方:通“仿”,仿效。

  顺:通“训”,解释词义。

  原、本:均作动词,指追溯本源。

  经纬:直线与横线,这里指道路。另辟蹊径:小路,这里泛指道路。

  挈:提,拎。裘:皮衣。

  诎:通“屈”,弯曲。顿:抖动,整理。

  道:由,遵。礼宪:礼法。

  舂:把谷类的皮捣掉。黍:黍子,谷类。

  飡:即“餐”,吃。壶: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饭。

  楛:原指器物粗糙恶劣,这里是恶劣的意思,即指不合礼义。

  争气:指意气用事。

  致:极致,最高的境界。

  隐:有意隐瞒。

  瞽:盲目从事。

  谨顺其身:指君子谨慎修养自己,做到不傲、不隐、不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匪交匪舒”二句:语本《诗经·小雅·采菽》。匪,非,不。交,通“侥”,侥幸急躁。舒,缓,慢。予,通“与”,赞成。

  伦:与“类”同义,指类别。

  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

  数:数说,与“诵”意义相*。

  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全人,完美的人。

  文言现象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兴文言翻译xī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文言实词就文言翻译jiù接*;靠*;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望文言翻译wà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长文言翻译chá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广泛地学*。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

  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9.金石可镂(被动句)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而说学*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这种对于学*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学*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以及学*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分析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学*的重要作用。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是:学*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述学*应持的态度。阐述学*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赏析: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2)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精选五篇)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1

  原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原文:

  牧童诗

  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吹笛横吹一作:短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lǒng)闻。

  陇:通“垄”,田垄。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唐代京城。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译文

  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注释

  牧童词:犹牧童歌。

  稠:茂盛。

  陂(bēi):池泽边的坡岸。

  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

  戏:玩耍。

  垄(lǒng)头:田埂。

  犊:小牛。

  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

  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

  鼓:甩响鞭。

  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

  截:截割。

  赏析:

  这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是用一个牧童的口吻写的。

  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我们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又是多么的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马茂元)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原文:

  牧童词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朝(zhāo)牧牛,牧牛下江曲。

  朝:早晨;日出的时候。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suō)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荷:披着,背上。蓑: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乱插蓬蒿(hāo)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dú)。

  蓬蒿:“茼蒿”的俗称。黄犊:小牛。

  赏析:

  牧童的生活是游荡不定的,也是浪漫的。牧童既不免经风雨、涉艰险,又总是从大自然中得到乐趣和慈爱。这是一首牧童唱的歌。早上,牧童赶着牛沿着弯曲的江水去放牧;晚上,牧童归来时就要摸黑走过山村的沟谷。早出晚归的牧牛生活是辛苦的,诗中写到的“朝”“夜”两次“牧牛”,第一次是指“牧牛去”,第二次是指“牧牛归”。四个“牧牛”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歌谣节奏和韵味,同时表现了早晚放牧、日日放牧的辛勤劳动生活。“下江曲”和“度村谷”也表现了放牧生活的丰富多彩。

  牧童总是在野外度过他的时光。在春天的漾漾细雨中,牧童披着蓑衣走过小树林;在牧童的芦笛声中,莎草一天天地绿起来。牧童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大自然是他最相熟相知的朋友。顽皮活泼的牧童还把蓬蒿插在腰间当作箭,想象着自己成了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士,连猛虎也不敢再来欺负小牛犊。

  在诗中牧童生活不是一幅朦胧的牧牛景,而是处处显出诗人对放牧生活的深切体验。诗中所写的牧童的冷暖甘苦,也不是只从旁观察可得的,似乎诗人有过亲身体验。这样写景状物,描摹生活,才可以达到如王国维所说的“不隔”的境界。

  起首二句,袭用民歌的曲调,写了牧童早晚的行踪。质朴,淡雅,信手拈来,却象民间那种形神毕俏的剪影画。这是远景中的牧童身影;下面开始写*影:春雨如丝,无声地滋润大地。诗人仿佛是看到出林的牧童披起了蓑衣,才感觉到空中已经飘起了雨丝。一个“细”字,准确地抓了春雨的特征。下一句没有写人,写的是笛声。

  “卧吹”二字,使人分明想见到仰卧在莎草中牧童天真,快乐的模样。悠扬的笛声,又使人体会到山谷中的清幽宁静。“莎草绿”照应了前面的“春雨细”,使人感到山村中的一切都是那样和谐、恬淡、清新和充满生机。最后二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憨顽的放牛娃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勇士模样,“不怕猛虎欺黄犊”更是一语点出山中牧童那种勇敢无畏的强俘性格。诗人用那生动的笔触,以一种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山中牧童图”。那清新、活泼,*乎口语化的语言,更使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有着较广泛的接触,如果不是向民间文学学*,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些较好的作品来的。

  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牧童原文赏析及翻译 5

  牧童词

  朝代:唐代

  作者:储光羲

  原文: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1]稠:密。此句是说村子四面禾黍稠密,不能放牧,只能去远处。

  [2]陂(bēi):塘岸或河岸。乌:乌鸦。

  [3]垄头:原指田埂,此指高岸。

  [4]白犊时向芦中鸣:小白牛时常向芦苇丛中鸣叫。

  [5]吹叶:吹苇叶发声。应:响应,回应。

  [6]鼓长鞭:甩动长鞭以发出响声。

  [7]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拔晖出任万州刺史,在路上需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去生截牛角,吓得百姓不敢牧牛。这里是牧童吓唬牛。

  鉴赏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3)

——潜原文翻译赏析优选【5】篇

  潜原文翻译赏析 1

  原文:

  [宋]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1,华清花柳咸阳2草。五坊供奉斗**3,酒肉堆4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5,逆胡亦是奸雄6才。勤政楼7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8。何为出战辄披靡9?传置荔枝多马死10。尧功舜德本如天11,安用区区12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13哉,乃令鬼神磨山崖14。子仪光弼不自猜15,天心悔祸16人心开。夏商有鉴17当深戒,简策汗青18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19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20卖。

  注释:

  1、五十年:指唐玄宗在位的时间。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登基,天宝十五年(756)退位,共在位45年。“五十年”是约略的说法,唐人已*惯这种说法。《类说》卷二十七引《逸史》:“明皇潜龙时,见僧万回曰:‘五十年天子,愿自爱。’五十年以后,果有禄山之祸。”如电扫:形容唐玄宗在位业绩辉煌,而又匆匆过去。

  2、华清:宫殿名,在陕西临潼骊山。《唐会要》卷三十:“开元十一年十月五日,置温泉宫于骊山。至天宝六载十月三日,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当时,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到这里作乐。咸阳:地名,秦始皇建都之地,今属陕西。刘沧《咸阳怀古》:“渭水故都秦二世,咸阳秋草汉诸陵。”

  3、五坊:唐代设置的机构,为皇帝出猎而提供服务。《新唐书·百官志·殿中省》:“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雕坊,二曰鹘坊,三曰鹞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供奉:官职名,在皇帝左右供职的诸多官员皆称供奉。斗**:饲养斗鸡的小孩。唐玄宗喜欢斗鸡,专门选录大量小孩饲养斗鸡。《岁时广记》卷十七引《东城老父传》:“明皇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索长安雄鸡。金尾、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使教饲之。”

  4、酒肉堆:指生活奢侈糜烂。据说纣王穷奢极欲,有“酒池肉林”。

  5、胡兵:指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安禄山、史思明都是少数民族,所谓的“胡人”。他们的部队,亦称“胡兵”。“胡”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忽自天上来:形容安史叛军来势之凶猛和突然。

  6、逆胡:指安禄山与史思明。奸雄:奸诈而有欺世之才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7、勤政楼:“勤政务本之楼”的简称,唐玄宗建,是唐玄宗赐宴的处所。《唐会要》卷三十:“开元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兴庆里旧邸为兴庆宫。后于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8、珠翠踏尽香尘埃:指宫殿内的珠宝翠玉尽被胡兵铁骑胡乱践踏。

  9、辄:就,总是。披靡:溃败。

  10、传置荔枝多马死:指骏马兼程急送荔枝,沿途要倒闭多匹骏马。《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苏轼《荔支叹》:“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11、尧功舜德:尧舜的丰功美德。尧舜是上古传说中的贤君。如天:像上天一样光辉浩大。

  12、区区:不重要,渺小。

  13、著碑铭德:撰写碑文铭记功德。指唐人作《摩崖碑》一事。陋:浅陋,浅俗。

  14、磨山崖:指《摩崖碑》。

  15、子仪:郭子仪,唐代名将。玄宗时,累迁朔方节度使。是*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封汾阳王。光弼:李光弼,唐代名将。是*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封淮郡王。自猜:被自己人相互猜疑。指来自皇帝的猜疑。

  16、天心悔祸:指上天为给人间所带来的灾祸而悔恨。古人信奉“天人合一”,人间的灾祸应该是上天所赐予的.。天心同时喻指帝王之心。这句暗示皇帝为“安史之乱”而悔恨。

  17、夏商有鉴:以夏与商的历史为借鉴。《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鉴:镜子。

  18、简策汗青:指史书。古代书策由竹简编成,为了便于书写和长久保存,需要将竹简放到火上烤干。烤烧的时候,竹简出水如汗,称“汗青”。

  19、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玄宗时官至宰相,颇多作为。然张说与当时的另外一位宰相姚崇不合。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载:“姚崇与张说同为宰辅,颇疑阻,屡以其相侵,张衔之颇切。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与我不叶,衅隙甚深。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寮,当来吊。汝其盛陈吾*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登时便写进,仍先砻石以待之,便令镌刻。张丞相见事迟于我,数日之后当悔。若却征碑文,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仍告以闻上讫。’姚既殁,张果至,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为极笔。其略曰:‘八柱成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后数日,张果使人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为删改。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乃告以奏御。使者复命,悔恨拊膺,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

  20、姚崇:初名元素,又名元之,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玄宗时为宰相,号称“名相”。

  赏析:

  这首诗接触到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深层历史原因。首先,李清照追究了“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的现实原因。唐玄宗过着“酒肉堆中不知老”、“传置荔枝多马死”的极度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最终导致“胡兵忽自天上来”的奇祸。其次,李清照批判了唐人的浅陋。明明是国家的一场大灾难,反而“著碑铭德”,粉饰现实。再次,李清照透过中兴的光环,看到唐王朝“子仪光弼不自猜”之类的潜伏危机。唐王朝经过这场灾乱,并没有反思“张说”与“姚崇”之类勾心斗角而逐渐积蓄起来的政治危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张说、姚崇,向来被认为是唐玄宗在位期间难得的贤相,李清照却把灾难的根源一直追溯到他们身上,此处可见李清照目光之独特与深刻。

  潜原文翻译赏析 2

  原文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解

  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潜原文翻译赏析 3

  原文

  《潜别离》

  唐代: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译文

  不要哭,悄悄的离开。

  不要说话,暗地里互相思念。

  两个人的心情没有外人人知晓

  幽深的鸟笼在夜里用铁链囚锁孤独栖息的飞鸟,锋利的长剑春季里折断连理枝。

  河水虽然浑浊,但终究会有清澈的日子,头发虽然乌黑,但也有变白的时刻。

  唯独只有秘密的离别,你我才会心甘情愿,再无相会之日期。

  注释

  不得:南方方言,不许,不要。

  语:言语,说话。

  暗:暗自。暗地里。

  相思:互相思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

  深笼:幽深的鸟笼。

  夜锁:夜里铁链囚锁。

  独栖鸟:孤独栖息的飞鸟。喻有情人被禁锢。

  利剑:锋利的长剑。

  舂chōng断:在石臼或乳钵里捣碎折断。有说‘春断’春季里折断。

  连理枝: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称作连理枝。又称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比喻夫妻恩爱。

  虽浊:虽然浑浊。

  清日:清澈的日子。

  乌头:乌黑的头发。

  白时:变白的时刻。

  唯有:唯独只有。

  潜离:潜藏着或秘密的离别。

  暗别:暗自的辞别。

  彼此: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甘心:心甘情愿。情愿。满意,满足。

  无后期:无有以后会合之日期。

  赏析

  《潜别离》是白居易的作品,是受早年恋爱经历的影响而创作的,主要表达对这种看似*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到的爱情的感伤,哀叹自己终究无法突破封建礼法,全文表现出无尽的无奈与遗憾。

  “不得哭,潜别离”泪眼可以延绵,别离却是遥遥无期,此时泪眼是诗人“潜离与暗别”的`无奈情怀,是对门第观点的退让。

  “不得语,暗相思”相思相念可蔓延,这种思念只有诗人他自己最清楚明了,却无言,却无诉说对象,留给自己唯有相思成灾。

  “两心之外无人知”年少无知纯粹无暇,两小无猜情真意切,离别后两颗无人知晓的心是否依旧相知相爱,莫不是有一天相见早已物是人非?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暗夜如影,吞噬天日,夜锁独栖之鸟,生硬将情爱毒杀,剑斩连理歃血凄然。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河水再浑浊也有还清日,乌黑的头发终究也有白头之时,苍天有眼是否看清从少年到白头之人情怀,那刻骨铭心的爱恋未改?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相思无果默然离开,潜离也好,暗别也罢,一转身就是天隔一方,也就永不再相见。

  创作背景

  白居易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潜原文翻译赏析 4

  原文

  宿龙兴寺

  唐代 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译文

  造访龙兴寺,夜深忘记了归去;青青古松树,掩映佛殿的大门。

  方丈室里宽敞干净,灯火通亮;和尚披衣系着佛珠,吟诵诗文。

  心地像阳光般明亮,纯洁透明;佛法如莲花般圣洁,微妙清静。

  天女撒下的花朵,飘落佛前;衔花翻飞的鸟儿,离去无声。

  注释

  龙兴寺:在今湖南省零陵县西南。

  香刹:寺院。此指龙兴寺。

  忘归:忘返。

  方丈室: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比丘:和尚。

  心:禅心。

  青莲:青色莲花,佛书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来讲佛法。

  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简析

  此诗写龙兴寺环境清凉寂静,寺内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为香客祈福,对佛法的钻研很勤奋。诗人具体通过“灯明方丈室”、“青莲喻法微”来点明。作为辅助,诗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两个句子,逻辑上很严密。为了展现龙兴寺环境的优美,诗人用到了对比这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殿内是低低的诵经声,殿外却有山禽自由来去。俗话里常用“门可罗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这里诗人就用“处处衔鸟飞”来写照寺内庭园中的清静。佛门之内不得喧哗吵闹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辞来表现其实也显露了诗人的`修养,这样写寺庙是很妥当的。当然如果这里把“处处衔鸟飞”理解成是与僧人心静之态做对比,更突出了龙兴寺和尚的修为,也是可以的。

  有寺无僧不成灵静,有僧无寺不成雅意。龙兴寺既有古刹的风貌,又有修行高深的僧侣,所以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创作背景

  綦毋潜一生游宦四方,曾经寄宿过很多寺院。此诗是诗人在龙兴寺过夜有所感而作。

  潜原文翻译赏析 5

  原文: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1、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3、远:这里指不能入金马门。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

  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

  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

  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

  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

  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

  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评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

  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籍,使其觉得知音有人是

  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

  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4)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消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译文

  不要说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浓,而未醉即已意蚀魂消。消风阵阵,伴随着传来的时远时*的钟声。

  瑞脑香渐渐熄灭,我从梦中醒来,如辟寒金鸟一样的金钗太小,头髻都松了。就这样清醒着,独自对着寂寞燃烧的红烛。

  注释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琥珀: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李白《客中行》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融:形容酒醉恬适的意态。

  瑞脑,一种名贵的香,传说产于交趾,如蝉蚕形。

  辟寒金:相传昆明国有一种益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王嘉《拾遗记》卷七:“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这里借指首饰。辟寒金小:犹云簪、钗小。

  “醒时”句:此句意谓深闺寂寞,醉也不成,梦也不成。深夜醒来,空对烛花,心事重重。烛花:犹灯花。烛芯燃烧后,馀烬结成的花形。相传灯花是喜事的征兆,亦当是词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赏析

  此为闺情词。全词含蓄蕴藉,颇得婉约之妙。清人王士祯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花草蒙拾》)。其婉约特色,一是表现在抒写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艺术上委婉、含蓄。此词上片写饮酒,下片写醉眠,通篇表现的是闺愁,主要采用“映衬法”,词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开头写“莫许杯深琥珀浓”,以深杯浓酒来消愁,其愁绪绵绵可想而知。““未成沉醉意先融”意谓酒虽然没有喝多少,心却已经醉了。此词开头以饮酒说愁诉恨,情思深沉,却又似不甚经意,这种淡中寓浓、似淡实浓的词句,颇得隽永。“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女主人公辗转不寐的绵绵愁思。香已消,魂梦断,可见夜之漫长而梦寐难成。金钗小,髻鬟松,则以金钗之小来反衬发鬟之乱,进一步表现女词人的反侧床*、无法成眠之状,从而以人物情状来勾画人物愁情。结句“醒时空对烛花红”点题,将女主人公的满怀愁绪以景物映衬而出,景语实为情语。

  全词在语言锤炼上也是颇见功力的。首先是精炼、形象、表现力强。如“莫许杯深琥珀浓”的“深”、“浓”两字,形象地勾出词中人即将豪饮之态。又如“应”、“空”是两个普通字眼儿,在这里却有极强蕴含力。“应”不仅写出钟声、风声相互应和的声响,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态,披露出人的脉脉愁情;一个‘“空”字又带出了词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香消魂梦断”一句中两个动词、用得也极为精炼、形象,它生动地勾画出女主人公梦寐难成之状。“辟寒金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对形容词,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钗愈小,颇有点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动地描绘出词中人辗转床侧的情态。此句着此二形容词,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它使读者通过头饰的描写,不仅看到人物的情态,而且体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此精炼、生动的笔墨,令人叹服。其二,通俗的口语与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谐地统一于作品中。“琥珀”、“瑞脑”、“辟寒金”均是典雅富丽之辞,而“杯深”、“消来风”、“香消魂梦断”、“髻鬟松”、“烛花红”等等又是极为通俗、明白如话的口语,这些口语经过锤炼加工,使其与典雅的用语相和谐,体现了“易安体”的显著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所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译文

  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静,漏断更残,凝望着那一轮令人伤心的明月,我久久地依凭栏杆,想必你也思念着我,感到了锦被的冷,锦被的寒。

  画堂*在咫尺,但是像海一样深,要渡过,难,回忆往日,只好把两人以前来往的旧书信翻来看,不知何时再见,一起携手进入长安。

  注释

  衾:被子。锦衾:丝绸被子。

  咫尺:比喻距离很*。

  赏析

  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原文: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明代:夏言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译文: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注释: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měng)腾(téng)春梦绕天涯。

  瞢腾:睡梦迷糊蒙眬。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受风:被风吹动。

  赏析:

  庭院日斜,绿阴花飞,帘低乳燕,池塘鸣蛙。正是春深夏浅,宜人天气。作者扶醉一梦,梦觉已月上纱窗。其中“瞢腾春梦绕天涯”一语,透露出渴望摆脱世务羁绊的心情,但写来曲折委婉,余韵不尽。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5)

——《湖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贺新郎·湖上有所赠

  宋代 吴文英

  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

  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译文

  西湖早早绽放的荷花让风景更佳。远望北高峰,云雾缭绕阴静寂,还是在湖中赏花更享受啊!这眼前一片茫茫湖水最后恐幻化成凄凉的城下之盟,求仙访道逃离尘世也只是空想。只要能为国效力就算前途艰辛也必亲到。环顾湖上,达官显贵们却是怀拥歌妓作彻夜之游。眼前打扮成花容月貌般的湖光山色,不知何时还它自然和*的本色。

  眼前时局让人愁眉不展。湖上听歌女唱一支相思小曲,牵动无数情绪。回想过去,红日虽已高照在栏干上,与爱人还同卧在鸳鸯枕上,如胶如漆。如今有哪一个知道我的晚景如垂杨枝般的在秋风中作垂死挣扎。自己并不是与那些秦楼楚馆的歌妓们没有缘分,只是如今满头白发不能够再像从前那样地作簪花冶游之乐了。在这湖上借酒浇愁,任凭它东方泛白吧。

  注释

  芙蓉:莲花的别名。

  山:一作“烟”。

  雪玉:一作“玉雪”。

  秋:一作“枝”。

  秦楼:虎狼之秦在西北方,这里借喻蒙古。

  殢:困极也。

  赏析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传此词作以《东坡乐府》为最早,惟句豆*仄,与诸家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十句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宜。

  此词系梦窗晚年游览西湖有所感触的赠友之作。词人已有河山虽美,但北方外族继入侵中原后,又将挥师南渡的预感。所以其词明咏山水之美,暗中都是有所寄托的。

  “湖上”三句,言西湖中荷花开得早,给湖区*添佳景。远望北高峰,却是云雾缭绕,黑沉沉的一派阴冷感,所以在湖中赏花实是一种非常适意的享受。此三句暗示南宋偏安之局赢得一时繁荣,而北方沦陷区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两相比较,使人更觉得需要珍惜这和*的环境,不能再遭受破坏。“流水”两句,词人根据时局分析,认为南宋朝薄弱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强悍的蒙古骑兵的入侵,所以终将使这眼前一片茫茫湖水幻化成凄凉的城下之盟。自己就是要想置身度外,去求仙访道寻找解脱途径,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词人虽透露出有心报国,无意求仙的信念,但终因年老力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笑萝障”一句,词人再次强调,如果有可能报国效劳,他将不管前途多么艰辛,障碍有多大,还是想亲身前去出一份微力的。“雪玉”四句,然而他环顾湖上,达官贵人们却是怀拥歌妓通宵达旦的作彻夜之游,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正是“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的真实写照。眼前打扮成花容月貌般的湖光山色,不知何时还它自然和*的本色。上片以比兴手法,感叹时局危急,警告世人不能再醉生梦死地生活了。

  “著愁”三句,一“愁”字领起下片,转入哀伤老景凄凉,与年青时适成对照。此言眼前时局,虽使他双眉紧皱,愁思不尽,但他很快就自我排解,认为今朝有乐直须享,在湖上听歌女唱一支相思小曲,引起了词人诗兴大发。“红日”两句,忆当年。回忆过去,红日已是高照在栏干上,而他与爱人还同卧在鸳鸯枕上,两情恩爱,如胶如漆,也不枉为“情”字而使自己消瘦。“算谁识”一句过渡,叹自身,伤时势。此言:如今有哪一个知道我的晚景如垂杨枝般的在秋风中作垂死挣扎。这句又暗示湖上那些官僚、贵族只不过是在作亡国前的强颜欢笑,却无人自知。“不是”两句,言自己并不是与那些秦楼楚馆的歌妓们没有缘分,只是如今满头白发不能够再像从前那样地作簪花冶游之乐了。这儿又暗示词人不愿事敌的决心。“秦楼”,虎狼之秦在西北方,这里借喻蒙古。言自己虽是年老,却愿保持晚节,不愿意在今后奴颜事敌。“但殢酒”两句,实叙湖上之游。言且在这湖上借酒浇愁,任凭它东方泛白吧。结句心情转为颓伤,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之意,一“愁”字缠身,毕竟难脱。“殢”,困极也。下片哀伤老景,又示不愿事敌的决心。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

  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

  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48-349

  译文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注释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⑵朝曦:早晨的阳光。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

  原文: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静的湖面上翻飞。

  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注释

  湖:指杭州西湖。

  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

  乱莺啼: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长:茂盛。

  人意:游人的心情。

  箫鼓: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原文: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译文:

  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与人亲*,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

  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

  赏析:

  词的上片写初到湖上的感受,下片写归时的心情。

  起句写湖。从语气上看,初去时真是秋高气爽,日丽晴和,那辽阔的湖面上,水波不兴,*如明镜,湖光澈能,景色触和。忽然风起,吹皱湖水,层层涟漪,荡漾开来,激起浪花。因此说“湖上风来波浩渺”。“风来,”是事物变让的起因,对游人的印象较深,所以特地拈出。

  次句写荷。“秋已暮”,就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中语),用以点明节候。这时湖中荷花已经葵谢,枝叶开始凋零,只有残存着的红花点点,不时散发出断续余香,整个湖面上呈现出一派秋日萧瑟的气象。

  但,这无损于湖上的秀丽风光,它仍然是如济人刘凤浩咏湖诗说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刻虽因节候不同,有所变化,但湖上景象仍然一样。尽管荷花色褪,乃至零落,而群山诸峰,倒影湖中,特别是遍山红叶与湖边垂柳,交相映衬,更加妩媚。树上鸣禽,吱吱喧喳;洲诸鸥鹭,负日眠沙;一动一静,饶有情趣,在给人以快慰之感,极尽游赏之乐,真有说不尽的无穷好。

  “水光山色与人亲”是词人在凝神观照事物时所得最突出印象,“说不尽、无穷好,”是她陶醉于景色后的深刻感受。这两句语虽直率、浅*,却饶有韵味。它体现出词人游赏时怡然自得的欢悦心情和她那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作者把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主观意识赋予了客观存在的景物,分明是自己爱好“水光山色,”却偏说“水光山色与人亲。”移情于物,融情于景,使无情事物有情化。虽是有我之境,却较之后来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更加超脱,更加优美。

  过片“莲子已成荷叶老,”是对“秋已暮”的呼应,更是“红稀香少”的具体化。但在荷花盛开,团荷复盖湖面时,丛生水上的白苹,岸边的绿草,是无由得到清露的滋润,只有到了莲熟叶残时,才能分享清露的'沾溉,生机旺盛,青翠欲滴。’“清露洗”中的“洗”字,最富生活气息,它为湖上增添色彩,提供游人以赏玩之资。

  象这样佳丽胜地,幽美的风光,不只游人为它所吸引,流连忘返,连山禽水鸟也不忍离去。那沙滩上常有鸥鹭栖宿。特别是沙鸥与白鹭性颇温驯,也很机灵,来往游人很喜欢逗弄它们,与之亲*,久了它们也不怕人,仿佛彼此之间,消除了隔膜,象朋友一些般。由于它们经常栖息于水边洲渚之间,人们遂以为隐者的象征。不少诗人常有愿与鸥鹭结盟的吟咏。诗歌中盟鸥之辞,如李白“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可能是最早的两句。后来黄庭坚也有“万里归舟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因之当游兴已尽,与同游者相偕归去时,看到沙滩上的鸥鹭睡在那里动也不动,头也不回,便觉得那是责怪他们过早的归去,象是不够朋友似的。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6)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原文:

  西河·金陵怀古

  宋代: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译文: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看着金陵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有谁还记得南朝的繁华盛世?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昔日的故都尽是一片生机,环形的山峰相对而出。汹涌的波涛寂寞地拍击着这孤独地城池,小船扬起风帆,静静地驶向远方。看着金陵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有谁还记得南朝的繁华盛世?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昔日的故都尽是一片生机,环形的山峰相对而出。汹涌的波涛寂寞地拍击着这孤独地城池,小船扬起风帆,静静地驶向远方。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那绝壁上的老树,仍然倒挂在山崖之上,莫愁湖里的小船,是谁把它系在岸边的?如今,这里只剩下往日的遗迹,只剩下郁郁苍苍的树木,浓重的雾气遮住了半个城墙。深夜,月亮越过城头上的矮墙,照到金陵城里,词人伤心地看着东面的秦淮河。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街市如今在哪里?回想过去,王谢两大家族曾经生活在这里。那飞翔的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它们一如既往地飞到巷子里,飞入寻常的百姓人家。夕阳的余晖中,燕子一边飞着一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述说千百年来,这里兴衰变迁的故事。

  注释: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jì)鬟(huán)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qiáng)遥度天际。

  佳丽地:金陵古都是江南最好的地方。暗谓此地曾为封建帝王定都之所在。南朝:即吴、东晋、宋、齐、梁、陈。盛事:盛极一时的都城繁华。山围,指被群山环抱。故国,指南京城。清江:指长江及秦淮河。髻鬟对起:有如妇女髻鬟一样美好的山峦对峙地耸立在清江**。孤城:指金陵。风樯:指船头桅杆上顺风张开的帆,此代指船。樯,桅杆。

  断崖树,犹倒倚(yǐ)。莫愁艇(tǐng)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lěi)。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huái)水。

  断崖:临水的山崖。莫愁:传说莫愁女在今南京水西门外莫愁湖畔住过,曾住湖中荡舟采莲。旧迹:差括曾为莫愁系舟之处在内的一切古迹。郁苍苍:指树木茂盛。垒:堡垒,军事防御性建筑。女墙:城墙上呈凹形的小墙。赏心:指赏心亭。淮水:指秦淮河。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酒旗戏鼓:酒楼、戏馆等繁华的场所。甚处市:哪里的街市。依稀:仿佛,大概。王谢:东晋时,金陵乌衣巷一带(今南京市东南)住有王谢两大豪门望族。邻里:宅第相连,比邻而居,故称。巷陌:街道的通称。

  赏析:

  词作上片写金陵的地理形势。开首即以赞美的口吻称之“佳丽地”。“南朝盛事”,点出南京古来即有盛名,扣题。起二句为总括。“南朝”,指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580年陈亡,建都建康(金陵)的宋、齐、梁、陈等朝代。以“谁记”提起,加以强调:“南朝盛事”已随流水逝去,人们早已将它遗忘了。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可是,金陵的山川形胜却依然如故。这两句主要写山,水为陪衬,描绘出金陵独特的地理形势一群山环抱,耸起的山峰,隔江对峙;且以美人头上的“髻鬟”形容山峦,以“清字形容江水,不仅形象,而且显示出金陵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如今,旧时王朝的都城,却“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当年“豪华竞逐”的金陵,而如今却是座“孤城”,潮水的拍击声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冷漠,天际的风帆给人一种空旷落寞之感。词人通过景物描绘,极力渲染这些历史遗迹的冷落,正在被遗忘,与上文“谁记”相应,抒发了深沉的怀古之情。

  词作中片写金陵的古迹。开首以景出,“断崖树,犹倒倚”,着一“犹”宇,强调景色依然,使眼前实景,带上历史色彩,下面又追加一句“莫愁艇子曾系”。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莫愁乐》:“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点出古迹。接下继续写景,“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郁苍苍”,谓云雾很浓,望去一片苍青色,埋没了半边城的营垒。结尾二句点明时间是“夜深”,地点在“赏心亭”,即夜深时分,词人仍站在赏心亭上,观览莫愁湖和秦淮河的景色,不禁发出景物依然而人事已非的喟叹。这两句起到束上启下的作用,即上面所描绘的景色,皆是由此观览到的,又引出下片怀古的感慨。

  词作下片,写眼前景物。“酒旗戏鼓甚处市”,这是词人眼前见到的景色:酒楼、戏馆,一派热闹景色,不禁发出“甚处市”问语,这是何处的繁华市面呢?前面两片所写多是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这里则写连景物也变了。当然,酒楼、戏馆并非纯自然景色,而是包含人事在内的。这情况引起词人的猜想。“想依稀、王谢邻里。”是说这些酒楼戏馆所在地,仿佛是当年王、谢两家比邻而居的乌衣巷,也就是说,贵族住的乌衣巷如今换了主人。至此,词人不禁产生人世沧桑之感,于是结尾发出“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的兴亡慨叹。燕子是不知人事变迁的,依然飞进往年栖息过的高门大宅,而今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房舍。然而词人看到夕阳余晖中成对的燕子,却认为它们有知,且正在议论兴亡大事!这当然是词人内心的兴亡之感赋予了燕子而已。这片从眼前景物引起对金陵古都朝代更替的无限兴亡之感,从而表达出咏史的题意。

  本篇为咏金陵旧迹,感慨历史兴亡的名作。上片总写金陵形胜,境界旷远,雄壮中蕴含落寞。“寂寞”二字透出历史变迁,人亡物移,故国繁荣与孤城幽寂的荒凉。中片糅合当地传说,扣紧金陵景观抒发物是人非之感,“断崖”“旧踪”“雾沉”等为景物涂上了一种苍茫的色调。下片以何处寻得当年“酒旗戏鼓”的繁华街市的`感叹发端,侧重写“王谢邻里”的豪门旧迹难以寻觅,只可依稀辨识,抒发人世沧桑之思。燕子相对说兴亡于斜阳之中,意象极巧,感伤殊深。全词强化了景物描写的清峭、冷寂而又悲壮、苍凉之情韵,境界开阔,内蕴深远。

  宋代以来,曾经先后出现了一些怀古名篇: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至周邦彦这首《西河·佳丽地》;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到姜夔的《扬州慢》,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轩轾。这些作品,有的是以突兀见长,有的是以绵密取胜;介于突兀和绵密之间的是这首《西河》。它从时间上说是断续交织,从空间上来说,是疏密相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只是泼墨画似的写了“江山如画”,下片集中写了周瑜,一气贯注,如同骏马驻坡,纯属粗线条的勾勒。姜夔的《扬州慢》,侧重于主观感受的深微描绘。笔墨之间,隐约可以听到凄清的号角声和感受到随着号角声传来的寒意而伴着寒意的角声,偏又是在一个兵荒马乱后的萧条古城中吹彻。这些都说明作者牢牢扣紧了寓有深意的景物,进行密密层层的渲染。至于周邦彦的这首词,似乎介于泼墨写意与工笔细描之间。如:词的上片以疏为主。词人放眼江山,对作为“佳丽地”的“故国”金陵做了一个全面的鸟瞰,描绘了江上有山峰夹峙和江心有怒涛汹涌的雄伟形势。第二部分以密为主。在上片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勾勒:从前面围绕“故国”的山峰,引出了后面的“断崖树”,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从前面的“清江”,引出后面的“淮水”;再从前面的“孤城”,引出后面的雾中“半垒”和月下“女墙”。这就好比电影镜头,缓缓而来的不再是远景全景,而是中景和*景了。下片,画面突出的是特写镜头:一帧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呢喃图。小小飞禽的对话,可以说刻画入微,密而又密。“相对”,可能指燕子与燕子相对,也可能指诗人与燕子相对,完全可以听凭读者用想象来补充。尽管它们的呢喃本无深意,然而在诗人听来看来,却为它们的“不知何世”而倍增兴亡之感。“疏”利于“写大景”(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写出高情远意;“密”利于画龙点晴,写出“小景”,写出事物的不同于一般的特征。杰出的怀古词一般都是能做到“大”“小”结合、“疏”“密”相兼的,这首《西河》更为突出。总体来说,周邦彦这首怀古词,艺术技巧极其精湛,比起他的大量送别、怀人之作,的确别具一格;特别是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并使壮美和优美相结合,确是怀古词中一篇别具匠心的佳作。

  此外,周邦彦的《西河》与其他怀古之作不同的是,并不正面触及巨大的历史事变,不着丝毫议论,而只是通过有韵味的情景铺写,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怀古之作,总要描写标志着沧桑之变的景物,王安石的怀古是从当前的“千里澄江”和“彩舟云淡”——故国的风景宜人,过渡到昔日的“豪华竞逐”。苏轼的怀古则从眼底的“大江东去”,写到古代有关三国赤壁战时的“多少豪杰”,再联想到当前自己的壮志成虚,年华已逝。但这些都不像周邦彦词通篇写景,以景物描绘的逶迤曲折为线索,从头到尾把一切情语完全熔铸于景语之中。

  蟾宫曲·金陵怀古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创作背景

  此曲当作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当时卢挚在江东道廉访使任上。他来到金陵,登台远眺,眼见当年显赫一时的王、谢歌台,只剩下残阳下衰草凄迷,寒鸦哀鸣。面对着那寥落归帆,耳听着那呜咽胡笳,他感慨万分,写出了这支曲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记得六朝时的金陵,是多么显耀豪华!为何江令归来以后,竟满城衰败无花?隔江犹听亡**女的声声卖唱,台城远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烟沙,问金陵旧时的豪门如今都在哪里?只见夕阳斜照下的一片枯草,飞来飞去的几点寒鸦;残霞掩映中的寥落归帆,伴着呜咽悲凉的胡笳。

  注释

  双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双调为元曲常用宫调。

  蟾宫曲: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小令兼用。又名“折桂令”“步蟾宫”“东风第一枝”。

  六代:指三国时的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历史上合称“六朝”。豪夸:竞相夸耀奢侈豪华。

  江令:指江总,陈代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然而他却不理朝政,日与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艳词,荒嬉无度,时号“狎客”。

  玉树无花:即指由陈后主亲自创作的曲子《玉树后庭花》,它历来被看作是亡国之音。

  商女:歌女。

  台城:六朝时的禁城,三国时期为东吴后苑所在,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

  江左:即江东,今江苏一带,此专指金陵。风流故家:指六朝显赫一时的王、谢家族。

  赏析

  这是一支小令,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之作。全曲内容共分三个层次。

  开头三句为第一层,缅怀往昔。一般文人登临怀古,都是触景生情,面对江山发思古之幽情。这首小令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千年前的历史氛围中:“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在金陵建过都城的六个朝代,都竞相夸耀自己奢侈豪华。这层曲的意思是,在这六朝竞相夸耀奢侈豪华的金陵,当年陈朝的江总,回来后为什么再也听不到《玉树后庭花》的`歌曲了呢?这就是说,六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已是繁华销歇,江河日下,并隐含有责备陈代君臣无度、误国害民的弦外之音。

  接着三句为第二层,写作者似仍沉浸在历史的反思之中,耳边仍萦绕着歌女们《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当登上台城纵情眺望之时,他眼前便展现出一片辽阔无垠的江淮原野。这就是:“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以上三句化用刘禹锡《台城》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最后五句是曲子的第三层,作者面对如画的大好河山,生发无限感慨。这一层曲词的意思是,试问当年世代相传的大贵族世家哪里去了?只剩下夕阳、衰草、寒鸦,一派深秋的黄昏景象。在晚霞的映照下,大江之中,归帆点点,凄凉寥落,胡笳呜鸣,显然已是元代蒙古人的天下!故国之思尽在不言中。这几句写得情景交融。

  综观这首词,含蓄凝练,工丽精巧,引用典故也顺应自然,显示了卢挚散曲创作明白如话、生动清丽的艺术风格。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元代〕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译文

  六代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金陵的两景胜迹,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当年王、谢两族,家里的一双燕子,我曾在乌衣巷口见过它们。如今它们怎么样了?夜深了,春潮拍打着金陵城,激荡着寂寞的声音。往事不堪回秦,金陵只剩下一点陈迹了。现在无非是荒烟笼罩衷草,儿夕阳里鸟鸦乱飞,秋露冷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已经没有什么人唱了,躲藏过陈后主的胭脂井忆经圮坏。寒蝉凄凉地鸣着。瑞还有什么呢?只有钟山还青着,秦淮河还淌碧水罢了。

  注释

  ①萨都剌在1332年(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今南京市)。该词大约作于此时。

  ②畴昔:从前。

  ③“王谢”二句: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井南的秦淮河畔,是井晋时王导、谢安家族的居处地。此二句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

  ④孤城:一座空城。

  ⑤玉树歌: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为嫔妃所制之歌,人称亡国之音。唐人许浑《金陵怀古》中有“玉树歌残王气终”之句。

  ⑥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在今南京市鸡鸣山边的台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隋兵所擒。寒螀(jiāng):寒蝉。

  鉴赏

  这首词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空怅望”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可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里的“乌衣巷口”,这里似曾相识的燕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到王谢家族兴盛之时,进一步将寥落与繁华进行了对比。“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也是化用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这既是写眼前之实景,又熔铸了刘禹锡诗歌的意境,情绪惆怅、孤寂,所写之景色调暗淡,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地澎湃。

  下片“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四句,在上片情绪积累的基础上,作者情感迸发,直白的语言,短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作者情感的起伏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接下来,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而“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写景兼咏事。“玉树”指南朝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即陈朝的景阳宫井,隋军攻陷建康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入此井中,被隋军活捉。这里运用陈后主由盛到衰的典故,表现了人事的变化无常,荣华富贵终不能长久。最后三句,“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结合上文,透露出强烈的虚无与悲哀。

  整首词通过山川风物依旧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怀古感慨。全篇从“六代”入笔,但涵盖面又不仅仅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作者意在慨叹繁华易逝、富贵不能常有,包含着作者深沉强烈的人生历史感受,是对人生易逝、贵贱无常的感叹,也是对千古兴亡、古今沧桑巨变的概括。这篇作品,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昔荣今衰的悲情,它又超越了一己之感伤、一时之哀叹,使作品的主题负载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意义。

  艺术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化用后并不显得生搬硬套、游离词外,而能与整首词的意境融合,浑然天成,且糅入了新意。“听夜深”三句也是如此,在化用之中迸发真情,使作品的怀古感慨在积淀的历史中变得更加深沉和悠远。“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运用陈后主一盛一衰的典故,与整首词物是人非、往事已休、抚今追昔的感慨意脉相通,用在作品中,自然贴切、意味深长。

  全篇融情于景,构成深沉苍凉的意境。作者有时直抒胸臆,如“思往事,愁如织”一句,更多的是在写景时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其中,如“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句,写寂寞的金陵古城,在夜空下被长江的春潮拍击着的景象,寓含了作者孤寂惆怅而又焦躁的情绪。在下片里,作者寄托情思于荒凉的意象,这里情与景的融合构成了词作令人低徊的'意境,给人以情绪上的强烈的感染。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金陵怀古


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扩展7)

——佳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佳人

  杜甫〔唐代〕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注释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官高:指娘家官阶高。骨肉:指遭难的兄弟。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夫婿:丈夫。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旧人:佳人自称。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里的《卫风·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在作此诗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清人黄生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

  刘云:闲言余语,无不可感(“世情”四句下)。刘云:似悲似诉。自言自誓,矜持慷慨,修洁端丽,画所不能如,论所不能及(“合昏”八句下)。刘云:字字矜到而不艰棘。尽不容尽(“摘花”四句下)。

  《唐诗解》:

  此诗叙事真切,疑当时实有是人。然其自况之意,盖亦不浅。夫少陵冒险以奔行在,千里从君,可谓忠矣,然肃宗慢不加礼,一论房琯而遂废斥于华州,流离艰苦,采橡栗以食,此与“倚修竹”者何异耶?吁!读此而知唐室待臣之薄也。

  《唐诗归》:

  钟云:卖珠补屋,故家暴贫真境,未经过者以为迂(“侍婢”二句下)。钟云:清境难堪,然自不恶(末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山民曰:语虽浅,当是《谷风》后第一首。“世情”二语,人情万端,可叹,“夫婿”以下六语,写情至此,直可痛哭。周珽曰:以《骚》为经,以《选》为纬,高踞汉魏之顶。郭浚曰:转折流美,又极凄怨。陆时雍曰:“在山”二句,语何自持;“天寒”二句,益更矜重,端人不作佻语。

  《唐诗快》:

  题只“佳人”二字耳,初未尝云“叹佳人”、“惜佳人”也,然篇中可胜叹惜乎?此诗盖为佳人而发,但不知作者果为佳人否?则观者果当作佳人观否?请试参之。只此二语,令人凄然欲泪(首二句下)。“自云”二字亦伤心(“白云”句下)。伤心(“零落”四句下)。可哭(“那闻”句下)。悄然(末二句下)。

  《杜诗说》:

  末二语嫣然有韵,本美其幽闲贞静之意,却尤半点道学气。

  《茧斋诗谈》: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古腰锁法,云横山腰,似断不断,此所以妙。

  《唐诗别裁》:

  结处只用写景,不更着议论,而清洁贞正意,自隐然言外,诗格最超。

  《杜诗镜铨》:

  接转,又插一喻,语浅义深,逼真汉魏乐府神理(“在山”四句下)。入李云;落落穆穆,写出幽真本色(“摘花”二句下)。

  《读杜心解》:

  “在山清”、“出山浊”,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矣。建安而下,齐、梁而上,无此见道语。只以写景作结,脱尽色相。

  《网师园唐诗笺》:

  “在山泉水清”至末,落落写来,不着议论,而神韵弥隽。

  《诗法简易录》:

  忽入比喻对偶句,气则停蓄,调则高起,最妙(“在山”一联下)。

  《超纯斋诗词》:

  “佳人”并非写实,只是一种寄托,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身影。虽时世艰难,多遭不幸,仍不愿入染浊流。

  杂诗·南国有佳人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古诗简介

  《杂诗·南国有佳人》是三国时期曹植所作,其内容主要写的是南国有位佳人不重世俗,作者借她写自己壮志未酬。

  翻译/译文

  南方有一个美人,容貌犹如盛开的桃李。

  她清晨漫游于江河北岸,晚上在潇湘水洲栖息。

  时俗总喜欢妒忌红颜。在茫茫人世向谁开怀官齿?

  时光匆促转眼又*岁末,荣华美色终将无奈地消失。

  注释

  ①南国:南方。屈原《橘颂》:“后皇嘉树,生南国兮。”

  ②江:长江。下文“湘浊”,湘水中的小洲。

  ③薄:鄙薄。朱颜:红颜,美色。下文“发皓齿”,言笑或歌唱。句意谓佳人不敢展示才华。

  ④俯仰: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赏析/鉴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