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首页 / 赏析 / |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7、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终:终老,终其天年。

  11、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5、〔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16、〔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1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8、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9、〔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19、〔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1、故: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谓:是。

  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的意思。

  重点注释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与:通“举”,推举,选举。

  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

  贼,盗窃,这里引伸为指害人。

  赏析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⒈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⒉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⒊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大道之行也

  两汉:戴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壮:青壮年。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恶: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的意思。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养:供养。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泛指大门。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闭〕用门闩插门。

  谓:是。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的意思。

  重点注释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与:通“举”,推举,选举。

  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

  贼,盗窃,这里引伸为指害人。

  赏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大道之行也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壮:青壮年。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恶: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的意思。

  赏析: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大道之行也

  礼记〔先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壮:青壮年。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的意思。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 :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8.选贤举能(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阅读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1)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1

  大道之行也

  礼记〔先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壮:青壮年。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的意思。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 :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8.选贤举能(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7、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终:终老,终其天年。

  11、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5、〔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16、〔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1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8、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9、〔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19、〔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1、故: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谓:是。

  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的意思。

  重点注释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与:通“举”,推举,选举。

  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

  贼,盗窃,这里引伸为指害人。

  赏析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⒈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⒉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⒊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养:供养。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泛指大门。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闭〕用门闩插门。

  谓:是。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的意思。

  重点注释

  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与:通“举”,推举,选举。

  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

  贼,盗窃,这里引伸为指害人。

  赏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安定的局面。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2)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古诗简介

  《咏史》是女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东、西两汉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后两句写不愿意投降司马氏的嵇康,慨然赴死及嵇康对依附司马氏的朋友山涛的痛责。

  这首诗的东、西两汉暗讽李清照所处时代的北、南两宋,借新朝来指贬伪齐、伪楚**。同时又借嵇康之口,用山涛来影射那些不思报国,却贪恋权位的朝庭主和派。

  翻译/译文

  西汉和东汉本来就是承接关系,中间却多出来个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长了个无用的肉瘤一样。所以才有嵇康这样唱着广陵散慷慨赴死的英雄,他在临时前写文章批责那些不遵守法纪纲常的人。

  注释

  ①继绍:承传。

  ②新室: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

  ③赘[zhuì]疣[yóu]:赘:多余。疣:肉瘤。形容累赘无用之物。

  ④嵇[jī]中散:三国时魏人嵇康在临死前所弹奏的曲子。稽康,宇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拜中散大夫不就,人称稽中散。嵇康丰姿俊逸,放达不羁,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威、王戎合称“竹林七贤”。有《嵇康集》传世。

  ⑤至死薄殷周:嵇康的`朋友山涛任吏部郎迁散骑常侍后,向司马氏推举嵇康担任他的旧职。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不齿山涛依附于司马氏的行为,于是遂与之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薄:鄙薄,瞧不起。殷周,指殷汤王和周武王,二人分别建立了商朝和周朝。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与南宋的交替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庭充斥着投降主义思想,很多达官贵人不思收复失地,为国出力。他们贪图安逸、偏安一隅。国家的更替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为官的地方,他们毫无廉耻的接着当他们的官,享受荣华富贵,对国家的兴亡混不在意。

  全诗赏析

  这首诗用“借古讽今”的写法,把南宋继承北宋,比作东汉继承西汉,把在金人统治者扶持下出现的伪楚、伪齐傀儡**比作王莽的新室。并且表示,只有东汉继继承的西汉,南宋继承北宋才是正统**,而对于一切傀儡**坚决不予承认。对于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嵇康,给予热情的赞颂。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善于用典一向是李清照的特点,在这首诗里,李清照用王莽的新朝比喻当时的伪齐、伪楚**。用嵇康与山涛绝交之事来贬低那些苟且偷生之辈。读起来有丈夫之气,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咏史八首·其四

  魏晋:左思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译文: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京城内王侯的住宅富丽堂皇,达官显贵的冠服车盖充满道路。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朱色的车轮在长街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从早到晚,不是在金、张家,就是在许、史家。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这些贵族**之家不是这家“击钟罄”,就是那家“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寂静的扬雄家,门前没有一辆卿相的车。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扬雄在幽静空廓的屋子里写《太玄经》,阐述玄远虚无的道理。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他模仿《论语》作《法言》,拟司马相如赋写作《长杨》《甘泉》等赋。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扬雄的名字闻名于四面八方。

  注释:

  济济京城内,赫(hè)赫王侯居。

  济济:形容人多。赫赫:显赫。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qú)。

  冠盖: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常借指官吏。荫:遮蔽。四术:四通八达的道路。朱轮:红色车轮。汉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轮的车子。竟:整个。长衢:长街。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家族。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的父亲,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南邻击钟磬(qìng),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yú)。

  寂寂:寂静。扬子:指扬雄。扬雄是西汉末年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卿相:古代高级官名。舆:车。

  寥(liáo)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寥寥:稀少。玄虚:玄妙而不可捉摸。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十卷;仿《论语》作《法言》十三卷;拟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而作赋。作者取“玄虚”二字涵盖了他讲学的内容。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nǐ)相如。

  准:水准。宣尼:指孔子(汉宣帝追谥孔子为褒城宣尼公)。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悠悠:长久、遥远。擅:超过。八区:八方,天下。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四首。《咏史八首》写于左思早年,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73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泰始元年(公元273年)以后。左思来到洛阳,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以期取得仕途上的畅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铺*道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左思从谋求仕途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朝的政治腐败,并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这些诗也不能说是左思居洛阳很久才写成的。诗中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句。晋灭东吴,是在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咏史八首》作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前。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咏史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翻译

  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厚禄。

  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唯独严君*,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注释

  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

  矜:自夸。

  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

  养声利:追求名利。

  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衢:大道。

  飞甍:高耸的屋脊。

  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彯:长带摆动的样子。

  竦:执。

  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

  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宾御:宾客和侍者。

  飒沓:众多的样子。

  一时:一时间,刹时。

  君*:汉代蜀人严遵,字君*。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太始二年(466年),宋孝武帝刘骏死后,世人矜财货、重名利,与坚守寂寞、与世相弃的君*形成强烈的对比,益发显示了世风的奢华、腐朽。作者为了表达对于官僚贵族的强烈憎恶,以及自身对耿直高洁品格的坚守,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古诗简介

  《咏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在内容上咏赞了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免父亲刑罚,请求没身为奴的故事。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评价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咏史/和蕃

  戎昱〔唐代〕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人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咏史:一作《和蕃》,最避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人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人家**的象征。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辅佐:辅助。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3)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亦:也。欲:喜爱。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舍:舍弃。取:选取。甚:胜于。于:比。故:所以,因此。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恶:厌恶。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莫:没有。则:那么。凡:凡是,一切。得生:保全生命。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为:做。而:但是。是故:因此。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此,这样。心:思想勿丧:不丧失。丧:丧失。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则:就。弗:不。得:得到。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宫室:住宅。奉:侍奉。穷乏者:穷人。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与:同“欤”,语气助词。乡:同“向”,先前、从前。已:停止。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文言现象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先前,从前。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鱼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 思想,即指“义”。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 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 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 篇中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 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 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 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 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 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 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赏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

  乡 通 向;

  辟 通 避)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鱼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 思想,即指“义”。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 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 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 篇中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 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 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 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 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 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 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4)

——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

  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含恨哀鸣也罢,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困境。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诗人在各地当幕僚,是一个官职卑下的小官,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人走到地里已没有地方落脚了。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

  译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这两句转向诗人自叙: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战国策·齐策》里有一则故事,桃偶讥笑泥人:“你是用泥土做成的人形,一到发洪水的时候,你就完了。”泥人说:“我是西岸土做的人,洪水来了,尽管我会没了人形,但我还可以被冲回西岸家乡去。而你呢,你是东国桃木做成的.人,洪水一来,你还不知道漂泊到哪里去呢?”后来就用“梗泛”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梗”,树木枝条。“泛”,漂流。李商隐长年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故称“薄宦”。

  “故园芜已*”,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君”,指蝉。“警”,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评解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纪昀说:“前四句写蝉即自寓,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后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见其感情的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原文: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赏析:

  原序: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作。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在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在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在一边冷眼旁观,沉醉在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作受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译文

  头戴斗笠要注意避让杂树枝,初秋时节天气凉爽非常适宜在野外行走。

  溪涧上空的云雾弥漫整个山谷,突然山雨就淅淅沥沥地飘落下来。

  骑在马上衣巾全被雨淋湿,村边的瓜豆枝叶在风雨中纷乱倾倒。

  雨过天晴群山又凸显出来,山上大大小小瀑布齐飞的景象是如此奇妙。

  注释

  短笠团团:头上戴的圆圆的斗笠。

  避树枝:山路上杂树丛生,行走中要注意避让。

  初凉天气:初秋季节。

  野行宜:适宜野外活动。

  溪云:溪涧上空的云。

  “山雨”句:我本以为雨还未到,突然就淅淅沥沥地飘落下来。

  马上:主人公骑在马上。

  离披:纷乱倾倒。

  “新晴”二句:雨后初晴,本来雨雾笼罩的群山一下子又全部凸显出来,山上大大小小的瀑布一齐飞流,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景象。

  赏析

  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作者为贵州乡试主考官,此诗即赴任途中遇到山雨所作。

  创作背景

  全诗紧紧围绕“山雨”的题意,首联描写山中未雨之景,颔联写遇雨之景,颈联写雨中之景,尾联写雨后之景。全诗用笔细腻,景象逼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作者写途中遇雨,共分四层叙。雨前天气很好,一点也没有雨意。作者在山林中穿行,虽只戴短笠,还是被茂密的树枝挂缠和阻挠,他一路观山望景,兴致很好,只觉天气凉爽宜人,没有想到下雨。这一层说明,“山雨”之来,确乎是出人意料的。

  山雨的到来,溪上云雾四起,渐渐连成一片,行人只觉山光物态的迷人,而没有意识到这就是雨来的信号。要在别处,“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雨前的征兆十分显著,贵州山区却全然不同,云雾恰起,阵雨就来了。“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二句写出雨来迅疾,使人回不过神来。好奇之感,通过“忽来”、“不知”等词语,自然流露出来。

  正因为出乎意料,作者事先没有准备雨具,只有一领遮头的短笠,衣襟不免要被打湿了。但反正遇上了,便“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到雨中村边瓜豆蔓藤散乱纷披,作狼狈状,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观望雨中景色,浑忘沾湿之苦。“马上衣襟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一个“也”字,从物我同情中得到几分慰藉,而一个“任”字则表现出雨中人的从容与泰然。

  突然,雨脚为之一收,天就放晴了。这时比雨前的物象,又有一番清丽:云雾全失,峰峦尽出,斜阳相迎,虹霓随之,一片明朗璀璨景象。山雨虽然住了,但雨水化成无数山泉奔流下山,跳坡注涧,又作“万瀑齐飞”的壮丽景观。“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是这首写景诗推出的新境界,作者情绪也为之一振。雨前的溪云四起是一奇;雨中的瓜豆离披是一奇;而雨后的万瀑映日是又一奇。

  “溪云到处”——山雨之兆,“万瀑齐飞”——山雨所成,来龙去脉,皆扣题面。重心所在是写“山雨”,而非写雨霁。“山雨”非川原如烟之雨——后者是绝不可见“万瀑齐飞”之奇观的。本篇境界层出不穷,恰似张镃赞“诚斋体”所谓:“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及时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何绍基这首诗亦得诚斋体之精髓。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原文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久又北久。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译文

  世事无常,就像挂短蓬的船一样,有时移到东岸,有时移到西岸,漂泊不定。

  多少次不圆之月过后还是圆月,几阵南久过后又是北久。

  日子长了,人也没有长长久久的健康;春天过了,娇艳的花也没有几天灿烂了。

  入耳的是非听听就算了,装聋卖傻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5)

——《大道之行也》教案通用二十篇

  ●学*目的: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时间:一课时

  ●学*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

  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仿读并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总结全文

  4、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联系伊拉克目前硝烟四起的局势,今天你又是如何认识“大同”社会的?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大同?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

  2、课外延伸:

  ①背诵默写课文。②“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附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赋予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文言文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

  3、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征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同社会的真正可取之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大同”的社会特征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分钟,教师口述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同学们背诵描写桃花源环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那么究竟《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 作品介绍 2分钟,教师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补充四书五经的知识)

  三、 朗读全文 初步感知 5分钟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

  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

  四、 正音 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10分钟

  1、 结合投影读字音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2、解释重点字词(投影)

  3、请一位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小组讨论,并对其解释作出分析评价。

  4、参考译文

  政治上最高理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五、 整体把握,理清课文线索。 10分钟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文章可以分为几层,说说你的看法?

  2.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生存的需要)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只要达到了上面三个方面的.要求,大同社会就不远了

  六、深入探讨 5分钟

  1、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理想,是一个虚构的图景,尽管不能实现,但从这个图景中,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追求。还有对理想的执着。

  七、迁移学* 5分钟

  1、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以洪秀全和孙中山作为例子。

  2、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一段话描述你理想中的王国。

  八、课堂小结 2分钟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在现代社会中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

  九、背诵全文 2分钟

  十、布置作业:

  A组(学优生):背诵课文,完成相关的练*题。

  B组(中等生):完成相关的练*题。

  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大同”社会的特征: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教学目的】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想】

  1、布置一课时。

  2、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掌握

  1、范读课文。

  2、学生仿读并考虑: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宁和*的大同社会 。

  三、研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⑴ 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 选贤与能:通“举”

  ⑶ 讲信修睦:培养

  ⑷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⑸ 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⑹ 皆有所养:供养

  ⑺ 男有分:fèn 职分,指职业

  ⑻ 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⑼ 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 谋闭而不兴:发生

  ⑾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⑴ 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⑵ 小组合作学*,翻译全文;

  ⑶ 全班交流。

  3、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⑴ 本文论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 “天下为公” **和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社会的管理者都应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担当。社会成员之间相处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② 社会关爱它的所有成员。全社会亲如一家,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合适的布置,特别对“矜、寡、孤、独、残疾”这五种身心受损的人实行有效的保证措施,对他们多一份关爱。

  ③ 人人都能丰衣足食。男子要有稳定的职业,并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和时,有和乐的家庭。男耕女织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④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有社会成员都珍惜劳动效果和社会财富,无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在一起劳动中不出力、少出力为耻,为社会尽心尽力地工作,没有多得多占的'念头。

  ⑵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实际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协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论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⑴故人不独亲其亲;⑵男有分,女有养;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⑴ 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标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

  ⑵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

  ⑶ “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

  ⑷ “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

  ⑸ 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

  3、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五、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实际,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六、作业

  1、考虑:“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二、孔子简介: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资料——孔子介绍: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3.注意以下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1n”,指老而无妻的人。)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

  明确: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1.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七、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快乐地生活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2000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展开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

  今天,让我们来学*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

  知道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讨论: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指导朗诵

  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 总领全文

  二. 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 总结全文

  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

  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词语。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敢于冲破现实,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当堂成诵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本文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有无相似处?

  2、这个社会理想能实现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即多读。

  2、自学与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复*《桃花源记》,它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生答: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人各尽所能参加劳动

  很好。今天我们的新课《大道之行也》与此相似

  二、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大家把课下注音标在文中后,教师请一学生试读课文,强调纠正字音

  2、学生大声自读课文两到三遍,直到读熟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教师提示重点词语

  与ju通“举”,选拔矜guan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男有分fen职业、职守货恶wu厌恶、憎恨

  亲以……为亲;抚养闭杜绝

  三、理清文章思路,背诵课文

  1、文章可分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概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层:“故……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学生一边齐读课文,一边思考层意。然后试着背诵。

  3、多媒体播放原文,不带标点,让学生读出句逗

  四、探究思考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相似的地方在哪里?

  2、这个大同社会能实现吗?今天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五、小结

  远古的人们描绘的美好社会到今天都没能实现,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这宏伟的蓝图终会成为现实。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吧。

  古人都有理想,我想: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每天进步一点点?考一个好成绩?好大学?在这里,我祝大家美梦成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与”“亲”“鳏、寡、孤、独、废疾”“分”“恶”“乱”“作”等重要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了解孔子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及探究意识。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讨论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社会有用之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积累“与”“亲”“鳏、寡、孤、独、废疾”“分”“恶”“乱”“作”等重要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与文中“大同”社会的相似之处。

  2、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孔子所讲的大同社会”?

  教具: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回忆一下《桃花源记》一文是如何描写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学生说)是啊,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古代圣贤中不仅陶渊明有这样梦想,孔子也有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构想。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让我们共同走进孔子的`“大同”社会。(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大道之行也》教学实录

  一、用路不拾遗的故事导入,学生答成语

  还有一个成语:夜不闭户。两成语打一电影《天下无贼》,引出孔子“大同社会”。

  二、师范读,学生划重音停顿。

  投影:注意音义:

  1、先贤与能

  2、讲信修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

  4、幼有所长

  5、矜、寡、孤、独

  6、男有分

  7、货恶其弃于地也

  生读,师指导停顿重音。再齐读。

  三、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生读一句,全班翻译一句。师校正,生再读。

  四、大道、大同的意思理解

  哪些话概括“大道”?哪些话概括“大同”?请一女生大声朗读。

  生找句子。第一句话后三个小分句。最后一句前是“大同”,解释两词。学生试背。一总纲二总结。

  看中间部分具体内容。两句话。男女轮读。第一句人人受到关爱。学生试背此句。

  轮读男有分女有归。我们这社会超过这阶段,女孩子不仅只有归,也当有职业。

  再看最后一句。财货是大家的。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再读中间部分。

  五、延读再读全文,向往的语气。请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讲诚信

  3、没有战争,科技高度发展

  4、和谐社会

  5、保护环境

  6、人人*等

  7、尽职尽责

  8、没有穷富之分

  六、背诵全文先提示背,再齐背。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

  首先,这堂课的目标已达成。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再次,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时苦练。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自学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四、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工具书等进行自学、自译的能力与提问、解答能力,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法选择:

  先学后导,用讨论、辨析、问答等方法来解决课文内容。

  六、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相结合

  七、课堂组织形式:

  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归结,以四大组进行质疑比赛,以调动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由小组长负责)

  二、导入: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第二段,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文学常识介绍: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编辑而成,共49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掌握生字词。

  2、学生对照大声朗读,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要求完成:

  1、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明确: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四、合作探究:

  1、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五、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根据预*情况提出不会或不易理解的问题(包括难懂的生字词、文言词语、语句、文章内容等),教师主要在于导(解决学生都不会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六、学生再读并背诵。

  七、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

  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我的语文日记》里,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

  九、补充:

  文章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谈谈他们的故事如何?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正确疏通和理解文意。

  2、理解大同社会是怎么样的社会。

  3、比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园,更深掌握大同社会的性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民生活怎么样?(幸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实在陶渊明之前已经有人对社会提出了构想。今天我们就来学*《大道之行也》,理解一下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内容

  1、默读,疏通字词

  (1)通假字:与、矜、

  (2)古今异意:孤独(古:两个词。孤是幼而无父的人,独是老而无子的人。今:一个词。独自一个人,孤单。)

  乱:古——造反。今——杂乱,无秩序。

  归:古——女子出嫁。今——归来,归属。

  (3)一词多义:闭、为

  (二)理解课文

  1、文章将理想社会称为什么?(大同)

  2、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如果有一个孤儿生活在大同社会,他的幼年、壮年、老年生活会怎么样?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A、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作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C、节俭、勤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3、怎样实现大同社会?(如果回答“大道之行”——什么人、怎么做)(提问并让学生翻译)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老师小结:只有权利属于人民,由德才兼备的人来代替人民使用权利,社会风气良好,才是大同社会。

  4、大同社会实现后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5、全文可分为几层?(然后背诵)

  (1)“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是故谋闭而不行……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三)拓展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怎样实现和谐社会?(关爱他人、节俭奉献、守信和睦)

  (四)课堂小结

  向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幸福的生活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而加倍努力吧!

  (五)作业设计:背诵、完成北大绿卡。

  板书设计:

  社会的关爱

  大道之行安居乐业大同

  节俭、勤劳

  一、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晋代陶渊明也构想了令人向往的桃源生活。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像孙中山、谭嗣同、康有为等人。*****更是提出了与之类似的***的理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儒家经典著作,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明确目标:

  (1)背诵课文(2)理解意思(3)领悟“大同“社会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jǔ)能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

  男有分(fè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2、学生自读课文,能够读顺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1)“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故人不独亲………”“使老有所终……”中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

  句和四句,其后一顿;

  (3)“货”“力”两字后一顿,表明观点;

  (4)“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5)“是故”承上作结一顿;

  (6)“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7)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课堂解决。

  5、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6、同桌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重点解释:

  与,通“举”,选举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恶:憎恶

  闭而不兴:杜绝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大同:有和、*的意思

  五、问题探究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学生思考学生讨论课堂交流)

  1、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全文的总括语

  六、背诵课文

  (指导学生根据层次一层一层地背诵)

  七、拓展延伸

  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话。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字词和语法;

  2、正确翻译全文,背诵并默写全文;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课后能够熟练地背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桃花源记》中那份安详美丽的社会图景,其实早在战国末年的《礼记》中就有所体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文学常识介绍

  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礼记》,很好,老师归纳了一下,请大家看投影。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投影提示需重点掌握的字词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翻译全文,选择一组轮流翻译句子,老师作适当讲解

  4、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朗读课文。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全班朗读课文,体会其中内涵。

  指导明确: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再齐读课文。

  (四)、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明确: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学生齐背课文。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0字以上。

  八、探究性思维训练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九、资料

  1.儒家的政治理想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天下——铺*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2.《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学*目的: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时间:一课时

  ●学*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

  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仿读并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总结全文

  4、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联系伊拉克目前硝烟四起的局势,今天你又是如何认识“大同”社会的?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大同?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

  2、课外延伸:

  ①背诵默写课文。②“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附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赋予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教学目的】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参照课本178页。

  三、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是故谋 闭而不兴(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3、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指老而无妻的人。)

  4、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5、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⑴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⑵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⑶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六、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6)

——雪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一上一下一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一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一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 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清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湖心亭看雪》,堪称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之一二。

  【赏析一】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文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一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 “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 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是*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一漓尽致。

  末段“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赏析二】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 “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 “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实际却与后文的“独”、“惟”及几个“一”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一态的融合美,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与远*高低的层次。天、云是上面的,山、水是下面的,“上下一白”浑茫难辨,足见其大;“湖上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其小。相形之下,大者更大,小者更小。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的几个“一”字,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远*、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且是两人,酒炉已沸,可见早就来了。“见余,大喜”,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更加突出作者的“痴”。 “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例如“如一醉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的性*情与志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则直人快语,过惯了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并不久留,转身而去。个性*倒也鲜明,只可惜不易接*,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

  只要多加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他原是一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一靡一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活的片断记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孤僻之人?

  那么,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应该也不是。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大特色*。大抵言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与抱负,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的美感趣味,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求指标的立场,而强调以“艺术”来一经营生活的可能。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指出政治不是人唯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而“人无癖不可交”、“只可与雅者言,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美学信仰。因此,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地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然而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传达的 “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舟�w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那么张岱则是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而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若说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三。概括而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雅”者,免“俗”也。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张岱是个文人,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较胜负,然而 “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对此,张岱倒也达观:“自且不解,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当他在“上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心中不禁暗自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人生漂浮不定,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因见“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e天为白”,遂“大惊喜”,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盛张灯火”而唱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惊吵众人,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才出门看雪的。此时的他可能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童子,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直搅得分辨不清谁才是看雪的正家了。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这种“清高”之气,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唐一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第的危险,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又尤“痴”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一弄亲*。西湖呢,“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r亵之矣。人人得而�r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然美丽,然则是风尘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以亲之*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t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锩桑�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西湖于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一人,“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西湖》),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的哀怨、她的快乐、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七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成的纯美的意境。虽有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若错将《湖心亭看雪》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原文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翻译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注释

  尽:全。

  道:讲,说。

  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

  赏析

  这首诗以《雪》为题,但其立意不在吟咏雪景,而是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怒和不满,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雪》的可贵之处,不仅主题思想深刻,而且构思新颖,不同于历代咏雪诗中借咏而颂扬“皇家的瑞气”的俗套,另外,诗中对为富不仁者的讥刺之情也历历如绘,可触可感。开头“ 尽道丰年瑞 ”的“尽道”二字,语含讥讽;次句的反问,是诗人进一步给“尽道”者所出的一道难题。三四句虽然好似信笔点染,轻描淡写,但其中所包含的讥刺之情更加冰腾跃如,给人造成强烈的冷隽感。

  对雪

  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译文及注释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qióng)枝。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qí)。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恶路岐:险恶的岔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注释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恶路岐:险恶的岔路。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

  清*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赢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一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赢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赢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第二层“�稻∶坊ㄎ藓靡猓�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挡行荆�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赢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赢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赢活。赢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赢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稻 倍�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得罚�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赢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7)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五篇

  原文: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译文

  曾经留下宋玉的旧衣裳,惹得巫山神女梦里添香。

  男女有情无情很难把握,任由她另又嫁给楚襄王。

  注释

  ⑴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长相秀美,风流倜傥。

  ⑵巫山:指神女。

  ⑶云雨无情:指男女间的私情。

  ⑷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赏析:

  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根据神女的话,用“云雨”来指代男女间的私情。后来宋玉陪侍楚襄王到云梦泽游览,又都曾在梦中会过神女。《赠人》诗开头两句即用宋玉梦遇神女之事。诗人将失恋男子比成宋玉,将他所爱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赠者的文采风流一似宋玉。次句接着说,“惹得”神女动情而入梦。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风流而生向往之情,入梦自荐。然而,美人的心是变化难测的,就说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倾心于怀王,后来又钟情于襄王。“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顾到了对方的体面。后两句议论,出语真诚,在旷达的劝说中见出对朋友的深情。“云雨无情难管领”的说法尽管偏颇,但对于失恋中的朋友却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失为一剂清热疏滞的良药。

  这首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典故的运用。写诗向一位失恋的朋友进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这首诗由于借用典故写出,将对失恋友人的劝慰之情说得十分含蓄,委婉得体,给诗情*添了许多韵味。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朝

  苏轼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试着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皓齿:雪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苏轼元丰七年)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创作此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朝

  苏轼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试着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皓齿:雪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苏轼元丰七年)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创作此词。

  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翻译/译文

  译文

  把松树拿到集市上去卖,我相信你的真实用意是好的。你想把这生长在深山溪边耐寒的松树,卖给富贵的人。

  窄长的松叶虽经过几度风霜,但春天开放淡淡的花儿不好看。都**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注释

  1、寒涧(jiàn)树:指松树。

  2、翠楼:华丽的楼阁,又指旗亭酒楼类场所。

  3、应少春:大略也见不到几许春意。

  4、徒:白白地。

  5、六街:指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大街。这里泛指闹市街区。

  赏析/鉴赏

  鉴赏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