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

首页 / 生物教案 / |

  高二生物教案 1

  目的要求

  1.了解实验原理。

  2.学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通过本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注意事项

  1.步骤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中,蒸馏水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不能一次快速倒入。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

  实验用具

  鸡血细胞液(5~1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015mol/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烧杯(100mL,1个,50mL,500mL,各2个),漏斗,试管(20mL,2个),玻璃棒,滴管,量筒(100mL,1个),纱布,镊子,滤纸,铁架台,铁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试管夹。

  课前准备

  制备鸡血细胞液,方法是: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100mL,置于500mL烧怀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以免凝血。静置于冰箱内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用离心机离心2min(转速1000转/分)。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板书:(课前写好)

  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

  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

  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方法步骤:

  1.提取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5min

  2.溶解DNA:

  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

  4.过滤:取黏稠物

  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min

  6.过滤:取滤液。

  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min

  8.DNA的鉴定:沸水浴5min

  高二生物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

  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

  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固定化细胞技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D�D生产高果糖浆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

  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

  (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

  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

  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

  【比较】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

  4、固定细胞的材料:

  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5、实验设计

  5.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

  〖思考4〗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海藻酸南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的混合: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后吸入到注射器中。

  〖思考5〗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状颗粒。5.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发酵

  (6)冲洗:将固定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7)发酵:150mL10%葡萄糖+固定化酵母细胞→200mL锤形瓶→密封→25℃发酵24h。

  〖思考6〗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缺氧条件。

  〖思考7〗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样形成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思考8〗在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码?

  需要。

  5.3发酵操作

  6、结果分析与评价

  6.1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6.2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

  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6.3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高二生物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学*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教学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的方式,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了免疫,知道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个人食五谷杂粮,还是免不了会生病;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面对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请同学们看两个有关用药的资料,我们再下结论。

  资料1: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的`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传染病致死的人数还要高出许多倍。

  资料2:据调查,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1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教师:当我们遇到一些小病时,如果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同时又起到节省时间,及时治病的效果。但,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在自己用药的时候,怎样选择药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呢?我们这节课来探讨有关“安全用药”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安全用药

  教师: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们了解药物的分类。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学生分析小活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草珊瑚含片、阿司匹林、黄连素、红药水……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生分组讨论尝试回答)

  这些药物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

  生讨论答出:医院、药店、医药超市等。

  2、处方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疾病,仅凭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不能够做出病情判断,也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这时我会怎么办?

  需要医生给我们开出药方,然后按照药方去抓药,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这类药和我们刚才学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称为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3、了解什么是非处方药

  上述这些药我们可以不用医师开药方,直接去买到,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这一类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用于治疗一些消费者容易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症。比如,同学们有时觉得自己在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就判断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购买一些感冒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体现了非处方药的优越性,质量稳定,疗效好,使用方便。

  (二)药品的服用

  1、教师: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儿《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解读说明书中的各项信息,然后对教材88页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1)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你是怎样分辨的

  (2)药物的使用说明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4)关于安全用药,你还有哪些希望与大家讨论的问题?

  教师:请每小组的记录员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向大家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的中药有……,西药有……,我们是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来分辨中药和西药的。

  学生2:《使用说明书》中的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3:药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闭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疗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归纳出讨论题的参考答案。)

  2、对照同学们搜集的药品说明书,寻找在药物说明书上有没有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片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教师补充讲解: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来算,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

  举例:1、“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2、“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常识也是安全用药的必备,我们购买了非处方药必须严格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服用,而处方药则必须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方可使用。

  二、家庭小药箱的配备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性的出现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这时候如果家中早已准备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

  学生进行小组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

  高二生物教案 4

  《分子与细胞》

  元素

  细胞膜基质

  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细胞质

  化合物细胞核细胞器

  细胞生物膜系统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工程减数分裂

  (一)走*细胞

  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细胞分泌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运动、循环

  消化、呼吸病毒

  系统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

  泌尿、生殖多细胞神经、内分泌

  非生物因素Ⅰ号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费者Ⅱ号分解者

  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

  3.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细胞学说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四、结论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基本:C、H、O、N(90%)

  1

  高一生物内容构成

  一、

  大量:C、H、O、N、P、S、(97%)K、Ca、Mg

  元素微量:Fe、Mo、Zn、Cu、B、Mo等

  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一、蛋白质(占鲜重7-10%,干重50%)

  二、核

  酸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三、糖类和脂质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

  2

  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为一层半透膜。

  四、鉴别实验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植物特有):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成分: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五、无机物

  六、小结

  化合有机组合分化

  化学元素

  细胞

  ○原生质1.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细胞壁;

  2.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3.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真核基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细胞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分工:线、内、高、核、溶、中、叶、液、

  细胞器

  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细胞器差速离心:美国克劳德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3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三、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罗马尼亚帕拉德

  有机物、O2

  叶绿体线粒体

  加工胞外氨基酸肽链一定空间结构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细胞物质的运输

  ○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开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现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与技术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单位膜(三明治)→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特性结构特点:具有相对的流动性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具选择性)

  保护作用

  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

  四、细胞核=核膜(双层)+核仁+染色质+核液

  美西螈实验、蝾螈横缢实验、变形虫实验、伞藻嫁接与移植实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DNA螺旋

  ○+=核小体染色质纤维组蛋白非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圆筒形)-10um染色单体(圆柱状、杆状)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水分

  二、树立观点(基本思想)

  .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各种细胞器既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体现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六、总结

  4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2.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3.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二、流动镶嵌模型

  1.要点

  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流动性。②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天然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

  2.与单位膜的异同

  相同点: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不同点:①流:蛋白质的分布有不均匀和不对称性;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②单: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

  三、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

  四、小结

  组成决定

  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

  具有导致保证体现

  运动性流动性物质交换正常选择透过性

  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把相应的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到到另一侧。由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进出细胞时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方能体现出来。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外界光ICO22363252

  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

  ◎新陈/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发现

  ①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③利比希(德、化学家):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

  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比希纳(德、化学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⑤萨姆纳(美、科学家):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⑥许多酶是蛋白质。

  ⑦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

  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高二生物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与外界的化学反应相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条件温和、效率高);在学*化学知识中,我们为了让一些化学反应更容易地进行,会使用催化剂,那无机物催化剂和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上,效率上有什么区别呢? 阅读问题探讨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实验 幻灯片展示:酶的本质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部分,完成讨论,并进行交流。

  (三)酶的本质

  方案一: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方案二:指导学生阅读实验实验,提出问题:

  1. 2号管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出活化能的概念)

  2. 3、4号管中,fecl3和过氧化氢酶起了什么作用。(说明催化剂并没有并没有提高分子的能量,而是把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降低了)

  3. 3、4号管中,哪个反应速度快?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方案一:学生进行实验

  方案二: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四)酶的特性 1. 复*实验,指出酶的高效性,也可以给出一些数据加以证明

  2. 用例题说明酶的专一性。可以简单介绍“钥匙-锁“学说

  (五)探究活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操作

  揭示酶促反应的条件: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交流和表达

  (六)小节 让学生画概念图

  练*略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出的能量水*。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图表辅助)

  学生随教师的讲授作出回应,特别是atp和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三)atp的利用 理解:吸能反应与atp合成想联系;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简介图5-7,细胞中能量的利用途径。

  (四)小结及例题 什么是atp

  atp与adp的转化,及其能量的变化

  例题略

  第3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提出问题:有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 提出问题:在学*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 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比较两者的区别

  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 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练*略 小组讨论,完成概念图

  (五)无氧呼吸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通过用图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的区别,指导学生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 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无氧呼吸的例子

  填写相关的表格

  以有氧呼吸概念为例子,尝试总结出无氧呼吸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找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相同、相异之处。

  (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和讨论。 进行讨论,或者自由发言,利用无氧呼吸的知识,解释教材中相关的实例

  (七)小结及练*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氧气,进而紧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层;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进碳的循环。

  (二)光合色素 实验: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种类

  讲述光合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

  (三)叶绿体的结构 通过图片和问题的引导,讲述叶绿体的结构及其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 对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进行讨论,并进行表达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几个主要的探索历程资料进行阅读,并找出相关阶段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特别讲述用同位素追踪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实验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以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的用处入手,并辅以板话,能量的是水脱氢,并放出氧气和产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强调了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光合色素、酶。

  暗反应:目的是二氧化碳获得h,被还原成为葡萄糖。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结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获得了[h]被还原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继续参与循环。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把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

  以表格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哈密瓜之类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化能作用 自养生物;异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过例子来讲述叶绿体的苦恼。

  高二生物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板书设计:

  1、环境污染的防治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设想:

  人类破坏环境,环境报复人类,惨痛的历史教训教育着人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两者若能和谐发展,必然相互有利。而和谐发展的局面,关键在全体地球公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破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的涵义?让学生感受到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飞船,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搭载在这艘飞船上,结伴而行,体验着同一生命旅程,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可以迁居的绿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录像片,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剖析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人类具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智力和能力,能使高峡变*湖,天堑变通途,大山低头,河水让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多数是与工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辩证地分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例如,据报载(1999年12月6日《文汇报》),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

  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话题: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直接价值容易接受和认同。生物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就失去了宝贵的资源。例如,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中药,云南珍稀植物“红豆杉”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如果冬虫夏草和红豆杉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显然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弥补的。

  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幅漫画:衰老的大树发愁地想:“鸟儿们都死了,谁来替我传播种子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如猫头鹰、鼬和狐狸的灭绝可能造成田鼠成灾。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师应当指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在无法保护自然的原貌时,至少也应当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让环境中的物种数目更多些。

  农田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往往过少,物质循环的途径单一,一旦出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例如,有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都是白杨树,引来专门以白杨为食的天牛大举进攻。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控制天牛之害,只好忍痛将刚刚长成林的树木伐倒,使大片农田重新受到风沙之害。如果当初栽培的是多树种、多林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复杂的防护林,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虫害。

  本节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教师应当结合本节内容作一小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进一步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整体、相互作用、动态*衡、协调发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理,描绘出人类未来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本节的教学。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根据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保护区(包括整个环境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护区(为了专门保护某一种或几种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而建立的保护区,一般范围较小)。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六、教后感:

  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地说,人类不仅要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人类应当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高二生物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高二生物教案 8

  导入: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出示投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照片。

  2、让学生观察: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3、投影片放映:病因---染色体缺失图,包括: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

  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②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

  ③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0;

  ④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4、讲述: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病儿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投影片上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2、前面所说的仅是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

  放映:动物**形成过程图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2)精原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中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使染色体成单存在。[来源:学,科,网]

  (3)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成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出示:雄果蝇染色体的活动投影片。

  高二生物教案 9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方式,优化学*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内容与水*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提供学*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

  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力图促进学生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8月),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该节的主要学*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教学时数为2课时。本学*内容的特点是:

  (1)概念多。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可见,本学*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本学*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四是生理过程抽象。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与前后知识联系复杂。本学*内容与前后知识有着复杂的联系。与必修1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种类与功能)、细胞质(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与凋亡;与必修2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3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异常。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其它都是前备性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教材2课时的教学任务分配如下,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2课时学*内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免疫接种等其它内容。这种安排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1课时教学内容的。

  三、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难点、学*期望,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以学*成绩为依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问题1: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经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阶段。

  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

  ③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先产生淋巴细胞,通过先进行细胞免疫后进行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认为特异性免疫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这也不错,但学生无法说出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先识别后清除,这说明学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机制。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阶段,更是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对特异性免疫的途径不清楚。

  问题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病原体的物质是什么?免疫细胞的识别能消灭病原体吗?若病原体有数百万种,则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也有数百万种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是用MHC来识别病原体的。

  ②巨噬细胞用MHC识别,T细胞和B细胞有受体和抗体识别。

  ③识别能消灭病原体。

  ④识别不能消灭抗原。

  ⑤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只有一种。

  ……

  可见,学生不能区分MHC与MHC分子,对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也不清楚。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识别机制不清楚,对识别与清除的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不理解。

  问题3:细胞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和物质?这些细胞和物质有什么作用?说说细胞免疫的顺序?细胞免疫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多种蛋白质。

  ③(主要涉及了)MHC、受体、多种蛋白质。

  ④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质,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

  ⑤受体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多种蛋白质刺激毒性T细胞。

  ⑥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T细胞接触→毒性T细胞分裂产生效应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结合→消灭病原体。

  ⑦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细胞免疫涉及的物质有了解,对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遗漏抗原-MHC的产生及作用,说明对巨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很不清楚;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也不很清楚;对各种细胞的名称叙述不准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这些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和特点不清楚。

  问题4:体液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哪些物质?体液免疫有什么作用?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抗体、白细胞介素-2。

  ③体液免疫能消灭病原体。

  ④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B细胞分裂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消灭病原体。

  ⑤(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但对B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条件、效应B细胞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都不很清楚,对体液免疫的功能和特点不很清楚,不了解记忆细胞的作用。

  问题5: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它们能消灭了特殊的病原体。

  ②特异性免疫能消灭抗原不能消灭的病原体。

  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起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④先细胞免疫,再体液免疫。

  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进行。

  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参与。

  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

  可见,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从学生的回答看,他们不能说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不清。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说明,关键是对识别与清除的机制不理解,更谈不上找出学*特异性免疫的线索。

  问题6:你还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学*帮助?

  ①帮我们找一些有关免疫的学*资料,看不太懂课本。

  ②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最好有动画让我们看看。

  ③知识很多很乱,教我们整理方法。

  ④怎么记住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⑤概念很多,帮我们整理一下,能否做个概念图帮我们总结。

  ⑥很多细胞的名字和作用都记不住,有什么方法。

  ……

  可见,学生还是有兴趣学*这节课的内容的。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学*资源,拓展课堂学*空间。多采用媒体等教学手段,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直观地学*。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大的和小的学*线索,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

  四、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进行如图1的分解。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比较,用专业术语概述特异性免疫对象,说出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用专业术语说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名称与作用,并区别MHC、MHC分子、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抗体、抗原等物质及它们的功能。

  3.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概述以巨噬细胞为核心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过程,以B细胞为核心的体液免疫过程。

  4.通过比较与讨论,准确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

  5.通过小组合作学*,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的知识体系,认同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学*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结构看,特异性免疫过程处于核心地位,也最为抽象难懂。以特异性免疫过程为基点,向下看,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是学*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基础;向上看,只有理解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各类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对象和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法与学法

  1.动机激发。学*心态的积极维持是保持学生课堂关注度的关键。本课时,将通过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兴趣;通过动画和合作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加工,激发内部动机,维持学*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

  3.模型方法。模型有提供观念和印象的作用。通过模型的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识别与清除的过程及特点提供支持,发展学科思维;并让学生体会模型方法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合作学*。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合作学*小组的建立、合作学*任务的完成和合作学*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系统分析的方法。按照“识别―清除―稳态维持”的逻辑实施教学,实质是引领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开展学*。即先对特异性免疫进行解构,找出知识要素,然后再进行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6.板书结构化。通过板书结构化,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设计程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板书中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上的高度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起导向和过渡的作用。

  七、教学手段

  1.媒体。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制作交互式动画,呈现细胞模型和过程模型,促进学生的理解。用实物展示仪展示学生合作学*的成果,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资源。这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作用。

  2.板书。板书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手段。板书起到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的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呈现并保持清晰的学*线索,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3.学案。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八、教学过程

  1.设计流程。

  如图2(见下页)

  2.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一:我们今天要学什么?(新课导入)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只有内环境、病原体)

  学生:观看情境1。

  教师:病原体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若不能及时将它们清除,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将被破坏而发生疾病。人体是如何清除这些侵入内环境中的病原体呢?

  学生:靠免疫系统。

  教师: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免疫细胞吗?

  学生: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

  媒体:在情境中呈现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

  教师:这些细胞都能清除病原体,但清除之前要完成什么过程?

  学生:识别。

  板书:如图3。

  媒体:呈现本节课的学*线索,如图4。

  设计意图: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导入,意在激发学*动机,引起学*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引出本节课的学*线索――如何识别与清除?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再通过板书和媒体呈现,达到学*目标的强调与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学*目标统领自己的学*,并据此调控自己的学*过程。

  教学环节二:巨噬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2――巨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动画,巨噬细胞、自身细胞、无抗原的病原体、有抗原的病原体,将巨噬细胞与另三种细胞的识别与清除过程做成动画,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学生:观看情境2。

  教师:指令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MHC分子标志的简介。阅读提导:

  ①MHC分子的名称

  ②化学本质

  ③位置

  ④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

  师生互动:师生就上述4个问题进行交流,检测自主阅读的成果。

  教师:巨噬细胞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学生:依靠自己的MHC识别对方的MHC。

  教师:MHC还是MHC分子?对方都有MHC分子吗?

  学生:观看屏幕(巨噬细胞识别与清除)模型,自己的MHC分子,对方不一定有MHC分子。

  教师:MHC是基因,MHC分子是糖蛋白,有些病原体没有MHC分子。MHC与MHC分子有区别。

  板书:如图5。

  教师:巨噬细胞识别病原体后,靠什么清除病原体?都清除了吗?

  学生:溶酶体中的酶,有些清除不了。

  教师:清除不了的,巨噬细胞有没有处理?产生了什么?这有什么意义?

  师生互动:围绕上述问题师生展示互动,明确呈示了抗原的概念,呈现了抗原-MHC复合体,明确巨噬细胞把它呈现在细胞膜上的意义。

  板书:如图6。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静态的复杂的识别与清除过程,直观又略带搞笑地呈现出来,意在引起兴趣,抛出问题,解决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能带着问题阅读,提高学*效率。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落实教学目标2。

  教学环节三:T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3――T细胞的识别(动画,展示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MHC复合体的过程,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教师:两种T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MHC复合体。

  教师:这种识别有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学生:有特异性,一种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受体与抗原-MHC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师:这样人体内应该有许多种T细胞。

  板书:如图7。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呈现出两种T细胞的识别过程,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在此基础,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识别?识别对象?识别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2。

  媒体:情境4――细胞免疫(动画并配有解说,分步展示细胞免疫过程)。

  教师:T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了什么?不能清除什么?

  学生:依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清除了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能清除细胞外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8。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细胞免疫过程分步呈现,通过过程的解构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清除?清除对象?清除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

  学案:[合作学*一] 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小纸片(红色的小纸片上印有细胞免疫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细胞,白色小纸上印有连接两个细胞的关连词)发给学生,提出学*目标和学*方法。学生4-6人一组,在学案上用小纸片合作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教师:不断巡视、参与各小组的学*,并收集一些学*小组制作的概念图用摄像头拍下来,作为课堂生成的学*资源。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生生互评,得出正确的模型。

  教师:为什么把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免疫?

  师生互动:免疫的是细胞,被免疫的也是细胞。媒体呈现细胞免疫的概念。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的去向,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MHC复合体是否相同等问题。

  设计意图:动画直观易懂,但极易流于肤浅,学生是否真正懂了呢?动画是对细胞免疫过程的解构,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掌握了细胞免疫的过程呢?要探明学生的掌握情况,无疑合作学*和模型建构不失为好方法。通过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互启发,在动手做模型、相互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掌握细胞免疫的概念。这种学*方式,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维持学生积极的学*心态,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加工,还能引导学生在不断地重组和反思中,完善细胞免疫的知识结构,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四:B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5――体液免疫(动画并配以解说,分步展示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什么?

  学生:抗体,抗原,但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刺激致敏的B细胞,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教师:B细胞不能清除什么?

  板书:细胞内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9。

  教师:抗原和抗体结合后,病原体有没有最终被清除?怎么办?

  学生:巨噬细胞再次吞噬、消化。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概念图。

  教师:为什么把这种免疫方式叫体液免疫呢?

  学生:抗体在体液中,抗原也是体液中的。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体液免疫的过程逐步展示出来,这是解构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检测学生的对动画的理解情况,并通过板书把学*结果得以强化,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概念图需要学生将直观的细胞模型转换为更为抽象的过程(文字)模型,进一步起到巩固、提炼、结构化的作用。最终形成正确的体液免疫的概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落实了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五:你学会了吗?(总结与拓展)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有内环境、各种免疫细胞、病原体有位于体液中的也有组织细胞中的)

  教师: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讨论人体可通过哪些途径消灭这些病原体。

  学案:[合作学*二] 呈现情境1的图片,并呈现所有可能的途径

  ① 巨噬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彻底分解。

  ② 巨噬细胞识别、处理病原体,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在细胞表面。

  ③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④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活性。学生按要求4-6人一组开展合作学*,讨论各种可能性。

  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互评。以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的各种免疫途径为中心,厘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说明免疫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各种免疫反应机制。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如,记忆细胞有何作用?人体能否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能免疫?若人体能对所有病原体都能免疫,人为何会得病?等。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师答或生答。

  媒体:呈现课外学*资源:免疫学信息网、37℃医学网、生物谷网:医学免疫学、绿谷生物网。

  设计意图:学*一个复杂的系统,解构是种好方法,可集中力量各个突破,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使知识处于“点”状,知识间的联系尚未建立,这不利于知识的存储和运用。设计合作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建构,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一节课的内容学完了,也有必要对学情进行检测。因此,再次回到新课导入的情境1,提出问题后,再通过合作学*,在模拟的情境中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为了使讨论更充分更长久,选择了学案作为学*的载体。合作学*结束后,教师进一步问学生是否还有问题的目的,是想暴露学生更多的问题,也是想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免疫不是万能的,珍爱生命,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惯是健康的基础。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较好评价本节课所有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向学生推介课外学*资源,一方面是想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一种理念:学*是无止境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与能力,更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见设计流程(图2)。

  2.终结性评价:课后的自我整理,反馈练*(略)。

  高二生物教案 10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随机**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指导思想: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营造民主、*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班一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男女生比例为29:27≈1:1。现在我把这枚硬币抛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面向上,或者是字面向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老师抛的硬币出现**面和字面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各占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师:对了。如果我们听说某某人生了小孩,大家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那么生男孩、女孩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生:也各是二分之一,各是百分之五十。师:那生男孩生女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男女染色体的情况。

  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生:阅读课本P37的观察与思考。

  师:通过阅读、观察、大家看出男女染色体的不同之处吗?

  生:第1-22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的差异较大,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第23号染色体确实与人的性别的决定有关,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分别表示为男性:xy,女性:xx。

  师:那么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得出

  xy(男性)xx(女性)

  x.y(**)x(卵细胞)

  xx(女孩)xy(男孩)

  也就是说,当男性提供含x染色体的**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卵xx,发育为女孩;当男性提供含y染色体的**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卵xy,发育成男孩,因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的**。由此我们知道,生男生女主要由谁决定?生:男性。

  师:回答正确。但不仅是在古时候,就是在现在边远的农村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且把生不到男孩都怪罪到女性身上。有些长辈还煽动一些过激行为:离婚、把老婆赶出家门、把女婴抛弃、把女胎打掉,照此下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生:思考、交流、勇跃举手回答。(略)

  师:多么可怕呀!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基本能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加之现在规定胎检性别要保密,据统计,大范围的男女比例接*1:1。所以

  板书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生: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图解,从理论上得出男女比例接*1:1的道理。

  师:开动你们的脑筋,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自已设计方案,模拟随机**的过程,验证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略)

  师:课后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有些人想生个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谓的“转胎药”,他们能如愿吗?

  2、我们*时知道的通过动手术而成的“变性人”或“人妖”,他们体内的性染色体改变了吗?

  3、男同学以后生不到自己想要的男孩或女孩,能怪自己的老婆吗?

  三、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染色体有23对,人的性别是由其中的那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是可以遗传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四、课下作业:课本P391、2、3、4

  学*指导:P32-35

  教学后记:

  1、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具有环保意识,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2、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知道了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决定的,并且性别是可以遗传的,破除他们自身可能存留的封建思想,了解重男轻女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又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闪光点。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阅读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1)

——高二生物课件

高二生物课件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关键作用,备课的成果表现是形成教案。那么问题来了,课件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生物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生物课件1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参考课时

  一课时

  二、 设计思路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2. 知识方面

  (1) 明确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环境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 理解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而实现的;

  (3)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投影仪。

高二生物课件2

  第四节 免疫调节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方法】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一、本节聚焦

  1、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2、特异性免疫如何起作用

  3、艾滋病传播的预防

  4、器官移植在临床运用上主要面临的问题

  二、自主学*

  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P35免疫系统组成,填写下列空格:

  免疫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细胞

  (迁移到 中成熟)疫

  系 免疫 细胞 (在 中成熟)

  (位于淋巴液、血液、淋巴结)

  统 免 疫 : 、 、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资)

  1.特异性免疫包括: 和 。

  2.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

  3.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 ,本质是 。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 功能; 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 ,以及 。因此,免疫系统在维持

  方面有重要作用。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阅读P36,回答下列问题

  ①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 (如溶菌酶)和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③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2)资料分析 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阅读P36“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

  (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②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 和 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哪里产生的?

  ④读图2—15,归纳体液免疫过程。

  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

  (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试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⑤读图2—16,归纳细胞免疫过程,补充在上图中。

  例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和黏膜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 D.溶菌酶和肝脏

  例2.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病菌

  达标训练: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在胸腺中成熟的是( )

  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3、关于浆细胞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多数来源于B细胞直接受到抗原的刺激

  B、记忆细胞在外理抗原后能够产生浆细胞

  C、浆细胞多数产生于T细胞呈递抗原后

  D、B细胞在胞腺中发育为浆细胞

  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中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6、关于记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7、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8.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9.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 )

  A.T细胞 B.B细胞 C.效应T细胞 D.浆细胞

  10.艾滋病毒(HIV)主要侵染的是 (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神经细胞

  11.下列哪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

  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B.接种卡介菌预防结核菌感染

  C.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此病

  12.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

  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

  曲线___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

  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

  答案:

  12、⑴蛋白质或糖蛋白 B淋巴 浆细胞 ⑵排斥 T淋巴

  ⑶C B 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B D

高二生物课件3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四节,本节内容是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之一,但不同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免疫系统可以对付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体内出现衰老的、受损伤的和异常的细胞,学*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个体生物学水*上需要维持稳态,后面学*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也需要维持稳态,所以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概述免疫的类型;

  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识图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三、教学方法

  高二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学*过免疫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从小就接种过疫苗,所以对免疫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简单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理归纳;对于复杂的内容,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在辅助教师的适当启发和点拨来解决。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讲清抗原、抗体的概念等,建立起本节学*的新基础后,通过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好学会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最后引导学生用图解的形式归纳出体液免疫的过程,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活动的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因此,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在不用多媒体资源的情况下达到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1.复*提问

  内环境的概念?意义?等内容,目的是巩固旧知。

  2.探究新知导入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兑付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有时候我们感冒了,不吃药、不打针,也能自己好起来,这些方面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呢?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新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借助教材P35~36的图及相关文字,引导学生自主学*,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三部分。教师讲授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的起源,均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学生理解记忆,并且强调淋巴细胞的成熟场所不同,区别记忆,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列举淋巴器官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在胸腺成熟的淋巴细胞是哪一种?进行新知的巩固,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创设问题情境:几种免疫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什么?意在联系旧知,便于知识的前后联系。

  (.2)免疫的类型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的知识以及阅读教材P36相关知识,组织学生总结归纳出免疫的类型、组成及其特点。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教材中没有,由教师启发,与非特异性免疫的“非”字的差别,通过比较得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抗原、抗体的概念

  教师介绍最强大的防线是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构成的特异性免疫,即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防卫功能。特异性免疫高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要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引导学生看书,寻找抗原的概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入侵机体的病原体都是抗原吗?抗原都是蛋白质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抗原的实质。抗体的化学本质,引导学生回忆必修1中蛋白质的功能,抗体的产生场所以及抗体与抗原的关系,引导学生看图2-15中的一部分。关于抗体的分布,后面学*体液免疫的过程的时候再引入。

  (4)体液免疫的过程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P37图2-15,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

  ①什么是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由哪一种淋巴细胞介导的?目的是明确B细胞的作用。 ② B细胞什么情况下能增殖分化?目的为明确抗原刺激后,机体会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③ T细胞具有什么作用?目的是帮助理解呈递抗原的过程。

  ④ 吞噬细胞有什么作用?除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作用外,还会在哪里起作用?目的是巩固本节新知,最终的抗原-抗体结合产物机体是如何消除的?强调并总结吞噬细胞的作用。 ⑤ 浆细胞的产生途径有哪些?目的是能力提升,学会观察、分析、识图和总结。

  ⑥ 抗体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与哪些细胞器有关?将细胞器换成细胞结构呢?目的是巩固本节新知。

  ⑦ 抗体的分布部位在哪里?能力提升,需要与内环境知识综合。

  ⑧ B细胞增殖分化,除浆细胞外还会产生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会起着怎样的作用呢?目的是引出二次免疫的特点及疫苗的免疫学应用,为下一课时作铺垫。

  ⑨ 如果切除胸腺,对体液免疫过程有什么影响?目的是能力提升,明确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⑩ 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同桌间互相讨论优缺点,展示概括较好的,教师进行评价,目的是突破重难点,最后由教师用多媒体给出规范的过程,便于学生进行统一理解记忆。

  4.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归纳出本节的主要内容。

  5.课堂练*

  书后*题1、

  2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①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②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

  ③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是由于( )

  A.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B.体液大量流失

  C.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6.布置作业

  练*册相关*题。

  7.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讨论如何绘制体液免疫过程图解的时间应该多给一些,一定要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便于记忆,方便应用;课堂练*针对性弱了些,如果能提前选好题以卷纸的形式人手一张效果会更好!教学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创新与提高。

高二生物课件4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三)资料分析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衡。

  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四)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高二生物课件5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策略

  1.关于章节引入的设计

  任何一堂课,引言的设计都至关重要。好的开头不仅使学生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学*状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上好本节课奠定基础。“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是本章教学的第一课,这节课的引入涉及两个环节:章题的引入和节题的引入。

  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由于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也可以考虑从人类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入手来引入。

  节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若有条件,可以出示装有血液(离心后)和草履虫培养液的试管代替图片,这样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有关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血浆实物,或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曾经做过的观察活动;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写得比较具体,而且配有插图,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科书中的图1-1和1-3,进行独立思考,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三者间的关系。在看图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识别图中各种结构和成分,弄清各结构间的关系,这是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在联系的基础。教材提供的插图只反映人体局部组织中的情况,要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必要再提供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整体图,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细胞外液的整体认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一般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在资料分析中,5个讨论题是为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设计的,讨论题1和2围绕有关细胞外液成分的问题;讨论题3和4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有关;讨论题5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有关。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5个题的讨论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如果学生基础较好、能力较强,可以把他们分成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讨论,并自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对于基础较差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宜给予适当的引导,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如学*细胞外液成分时,先讨论1、2题,学*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则可以放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去。这样做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

  3.以任务驱动讨论的开展,以讨论促进任务的完成,通过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最终实现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充分理解。

  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教材提供了“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时,建议将“技能训练”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独立完成。学生在接受任务后,会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老师可提出,为了帮助同学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同时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就自己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也可根据“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参与讨论的,因此会很投入、很积极,讨论的效果就能得到保证。讨论结束后,应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为课下完成任务奠定基础。同时,最好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如图解(见图1-1)或课件,使学生明确这项任务的要求,即制作时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其次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应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例如,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成绩可以记入学期总评,或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展示、交流、点评等。

  图1-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高二生物课件6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高二生物课件7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教学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语“无酒不成*”、“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

  (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1.1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

  ②无氧条件: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

  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环境不适宜时产生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阅读果醋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2果醋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明确醋酸发酵的反应式。

  (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5~6)

  〖思考5〗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氧气和pH。

  〖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2.实验设计

  2.1实验流程

  课件展示流程图

  (讨论并完成思考7,提问)

  〖思考7〗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阅读[资料],学生讨论完成发酵过程的设计。)

  2.2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在发酵过程中产生CO2,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要持续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

  (3)在图1-4b装置中:

  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中补充氧气;

  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CO2或残余气体;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

  3.发酵操作

  3.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杂菌感染。

  3.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的榨汁机、发酵装置等器械进行消毒,并使发酵装置处于封闭状态。

  〖思考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3.3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1/3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18~25℃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10~12天左右。

  (3)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7~8天左右,并保持不断充气。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思考11~12)

  〖思考11〗在发酵液装瓶后问什么要保持1/3的剩余空间?

  暂时存储发酵产生的CO2,起到缓冲作用。

  〖思考1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

  4.结果分析与评价

  4.1实验现象:

  4.2检验:

  酒精发酵后是否有究竟产生,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补充】为了控制和了解发酵进程,不断进行取样检查,其中检查的项目有原料浓度、产物浓度、发酵菌含量、溶氧量和pH等。

  (2)方法:(填表,注意对照原则)

  5、相关链接

  为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产量和品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还应直接向发酵液中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良菌种。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主要学*了以下几个问题:

  1.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学生应当重点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并且学会分析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联系生活来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增强学*生物学的兴趣。

  (四)实例探究

  例1.生产果醋用的醋酸菌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

  解析:细菌的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其中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因细菌种类的不同,所需的种类也不一样,而水是所有微生物生长共同所需要的物质。细菌按同化作用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按异化作用可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答案:B

  例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解析: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可能造成酸碱物质消耗不均,从而引起pH的变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还会产生大量的CO2引起pH的变化;同时产物的种类也能引起pH的变化。答案:C

  ☆综合应用

  例3.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时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加很快,无氧时能分解糖类产生酒精,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发酵产物中,极少数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出芽生殖(3)无氧呼吸(4)自身的生长繁殖

  (5)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能量酶酶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资料]------葡萄酒的类别

  葡萄酒若以颜色区分,可分为白酒、红酒和玫瑰红酒,但无论是红葡萄或白葡萄所压榨出来的果汁都是没有颜色的,所以白酒可以用红葡萄酿造,红酒是由于在酿造时连葡萄的皮一起发酵,吸收红葡萄皮所释放出来的色素而成为有颜色的红葡萄酒,如将红葡萄皮提早分开,让酒的颜色变淡,即成为玫瑰红酒。每家酒厂的玫瑰红酒由于葡萄皮与酒接触的时间长短不一,故颜色的深浅也不一致。白葡萄皮因没有色素效果,故酿造时并没有连皮一起发酵。

  葡萄在成熟后便含有果糖、果酸,所谓酿造葡萄酒,简单来说,只是把葡萄压榨后的果汁,在发酵过程中将果糖转换成酒精,如果果糖全部转成酒精,则我们称这些为不甜或乾(dry)的酒,如在转换个程中,提前终止发酵,保留多一点糖份,便变成甜酒。

  葡萄在发酵过程时,并同时产生热能和二氧化碳(汽泡),通常一般葡萄酒会让汽泡跑掉,但如把汽泡保存于葡萄酒中,便成为汽泡葡萄酒(Sparklingwine),香槟便是名闻世界之代表作(只有在法国香槟产区依规定酿制之汽泡酒,才能命名香槟,法国其它地区或世界各地之酿制,只能称作汽泡酒)。

  课题2腐乳的制作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二生物课件8

  1.提示: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

  (六)练*

  基础题

  1.C。

  2.B。

  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

  (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五、参考资料

  1.血浆、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的差别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各种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与血浆相比,淋巴中水分的含量明显较多,另外,由肠道吸收的脂肪绝大部分是经过淋巴而进入血液的。

  2.组织液、淋巴的生成和回流

  图1-3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壁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的,它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被重吸收,少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图1-3)。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地生成,又不断地被重吸收回血液,始终保持着动态*衡,血量和组织液量维持相对稳定。决定血浆液体成为组织液的有四个因素: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血浆滤过(组织液形成)的因素,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促使组织液重吸收回血液的因素,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如果整根毛细血管的有效滤过压均为正值,则只有滤过而无重吸收,否则相反。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都可以影响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有0.5%~2%在动脉端进入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其中约90%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液,其余约10%进入毛细淋巴管,生成淋巴。组织液与淋巴的压力差是促使液体进入淋巴管的动力。因此,任何使组织液压力升高的因素都能加快淋巴的生成速度。毛细淋巴管汇合成淋巴管,全身的淋巴经淋巴管收集,最后导入静脉(回流入血液循环)。淋巴管壁的收缩及其中的瓣膜能推动淋巴回流,淋巴管周围组织对淋巴管的压迫也能增加淋巴的回流量。另外,凡能增加淋巴生成的因素也都能增加淋巴的回流量。淋巴的回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回收血浆丧失的蛋白质、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衡、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还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3.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质,凡是溶液都有渗透压。对于稀溶液来说,其计算公式为π=cRT,其中c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R是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由公式可以看出,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个数有关,而与其大小无关,比如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是相同的,而0.3 mol/L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约是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的两倍。

  正常人血浆中总渗透压约为300 mOsm/L(1 mmol 非电解质,如葡萄糖在1 L水中溶解后形成的渗透压即为1 mOsm/L),于37 ℃时相当于6.7个大气压或679.5 kPa。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于各种离子(血浆中非电解质如葡萄糖、尿素等含量较少,仅相当于5 mOsm/L左右),它们形成的渗透压约为295 mOsm/L,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很小,不超过1.5 mOsm/L,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上规定血浆总渗透压正常范围为280~320 mOsm/L。如果溶液的渗透压在这个范围之内,称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如生理盐水、0.278 mol/L的葡萄糖溶液);小于此范围的溶液则为低渗溶液;大于此范围的溶液则为高渗溶液。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2)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5)份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 1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处于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利用这些物质和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非常重要。另外,学生已具备做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积极动手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有益,因此本节课初步引入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能力目标

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鼓励评价法、比较说明法、卡通图片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设计实验表格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心设问,步步深入(5分钟)

[新课导入] 已*中午了,大家的肚子一定饿了。为什么肚子会饿呢?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问题探讨]图示1783年,斯帕兰扎尼“鹰与笼子”的实验,探讨相关问题及实验的巧妙之处。

[对比说明]工业制氨的条件是什么?

细胞内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但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依然高效有序的进行,原因何在?

[提出课题]酶的作用和本质

激发学生兴趣,让大脑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鸟类的胃不仅有物理性消化,还有化学性消化。

回答:

高温、高压、催化剂

推测:

细胞内有生物催化剂。

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此实验是开创了酶研究先河。其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实验设想,结论与推论等过程及创新思维的意识对学生有学*与借鉴的意义。

[新课]探究研讨,引议释疑(30分钟)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0分钟)

引导思考,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

[实验原理及材料]我们知道过氧化氢可以在fe3+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如果给你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以及必需的实验用具,你能否设计实验?

[提示1]酶的高效性是相对谁而言?

[提示2]反应物怎么选择呢?

[提示3] 因变量是什么?

[提示4] 观察那些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提示5]实验预期和结果讨论。

提问:为什么酶具有高效性?

[此实验为特别补充内容]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过渡]细胞代谢包括很多化学反应,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有条不紊地进行,这说明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有专一性。

提示:怎样理解专一性?

我们知道木瓜果汁含有木瓜蛋白酶,嫩肉粉中也含有蛋白酶制剂,如果给你木瓜榨汁,嫩肉粉,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碘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请根椐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的实验用具,能否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小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学生实验一]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回答:无机催化剂

思考:是让无机催化剂和酶各自催化一种呢?还是催化同一种物质呢?

回答: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回答:

气泡的多少及产生速度

点燃的卫生香复燃情况

结果: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氯化铁的催化效率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回答:降低了活化能。

参考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结合文字叙述,形象描述。

[学生实验二]

[小组讨论]:应该体现在酶只能催化某种特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选取何种酶?选取何反应物?如何设计对照?如何鉴定结果?预测结果?

理解关于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感性认识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实验一]是用两种不同的催化剂来催化同一种物质[实验二]是用同一种酶来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让学生了解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怎样设计对照?从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教师特意设置二个小陷阱,①是让学生自行选取择蛋白质的鉴定试剂,巩固其使用方法。②材料丰富,根据实验需要,懂得取舍,不可贪多。

二、酶的本质(10分钟)

1.从人物的角度来看

2.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

从观察到到问题,从问题到猜测,从猜测到实验,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做科学的必然步骤,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补充]

(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3.引导与激励

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及萨姆特历时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谈谈马克思的话的理解。

[小结]酶的本质

[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

完成课本82页基础题一,体会几位科学家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小组讨论发言]

在酶的发现历程中,由胃的物理性消化→胃的化学性消化 →从胃液中提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脲酶结晶的提取→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进一步完善了酶的概念。

[小组感言]

科学无坦途。

科学的苦与甜。

[小组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培养学生继承、创新、实事求是和大胆实践等科学精神和态度。

引导学生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分析与推理能力的过程。

激励性评价:科学知识都不是一承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唯有上下求索,才能做到科研无止境。你也可以未来科学一颗闪亮的星星。

促进学生积极改变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课后进一步探究] (5分钟)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水、唾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理解酶的本质

训练实验思维。

五、教学小结

细胞作为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于细胞高效有序地完成各种生理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酶的本质的探索也处于不断不断完善中。*年来,酶工程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活力,而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既归功于大胆的猜想,又归功于科学而巧妙的实验设计,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实验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形中发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希望明天的科学之星就是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要求,倡导探究性教学,以小组互助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本节课不仅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实验,而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加灵活的典型例子,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正一反,相互辉映,使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大量采用鼓励性评价机制,发挥学生潜能,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价值观。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使得一部分实验留待课后操作。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 2

一、三维目标

1、能说出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能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3、能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能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间、场所、过程、特点和意义

5、通过构建概念图,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力。

6、通过课堂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7、认同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8、通过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能规范和准确描述专业术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计算

半保留复制应用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 3

一、 说课标:

生物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倡导探究性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通过对该课的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学生的自主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生物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细胞。是学生继续学*后面单元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②、认识细胞结构,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③、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实验仪器。

积极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2、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难点:

1、成功制作临时装片。

三、说学生:

(一)学生已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有能力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任务。

(二) 、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热情。

(三)、班内学生每小组2人操作一台显微镜,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采取先提出疑问、实验观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再比较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 观察法、 主动探究学*法、 尝试操作法、 合作学*法、。归纳总结学*法。使学生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学会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绘制生物图,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一)、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1、课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实验报告单就好像学生生身边多了一位小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学*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准备实验材料(课前学生检查好材料用具)

3、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摄像头、

4、向学生提出几点实验课的要求:细心、爱心、责任、心信心、收获成功。(这里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有增强了学生学*的信心。

(二)图片欣赏,激发热情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显微镜下雪花、跳蚤等图片,带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奇妙的世界,激发学生学*热情,跃跃欲试。

进一步复*显微镜使用,知识的再现为接下来的观察做好铺垫。

(三)、步步引导,合作探究。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生在观察了教师课前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思考怎样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人小组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上的实验步骤排序。分别叙述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师生共同解决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要点。

①探究交流,各抒己见(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来思考,这样就避免了束缚于教材的被动,激活了教材,也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②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视频,细心观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了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找出与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进而总结步骤,顺利完成学*任务。

①细心观察,提出疑问。

②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四)、动手操作,细心规范

1、布置任务:制作临时装片---对光——安放装片---观察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各组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开始自主动手实施探究。这时,作为教师,我在他们的实验中只是充当了一个指导者,发现学生实验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尽量不去干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自主意识。)

(四) 、展示交流,更进一步

1、从班内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装片,利用显微摄像头(数字显微镜)将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班内展示。同时用激励的语言掀起学生学*的高潮。

2、查找总结实验中不足之处,使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得弥补。

(五)初步绘图,识别细胞

新课标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展示完装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绘图的注意事项,尝试绘制细胞结构图,结合课本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六)盘点收获,知识升华

1、给学生1分钟考虑,找2—3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课后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学生对细胞的立体认识。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模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获得相关的生物知识。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提高到了“说明”水*,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

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六、课前准备

1. 学生的学*准备

学生收集了解关于光合作用研究历史。兴趣小组做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实践

  高二生物学生教案 5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1.DNA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它们都有复制和遗传的自主性。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组织的细胞中,DNA的含量基本相等。

3.所有诱发DNA结构变异的因素均能引起生物的遗传突变。

4.蛋白质不具备以上这些特征。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T2噬菌体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2)过程:

①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②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③在噬菌体大量繁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检测。

(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原理:S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过程:

①R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②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④S型死菌+R型活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结论: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死亡。

(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①过程:S型菌DNA+R型菌R型菌+S型菌;

S型菌蛋白质+R型菌R型菌;

S型菌荚膜物质中的多糖+R型菌R型菌;

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R型菌。

②结论:S型菌的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结论:由(2)(3)实验可知DNA是遗传物质。

思考:人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DNA。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过程

①TMV A RNA感染TMV A病毒;

②TMV A蛋白质未感染病毒;

③TMV B RNA感染TMV B病毒;

④TMV B蛋白质未感染病毒;

⑤TMV A RNA+TMV B蛋白质感染TMV A病毒;

⑥TMV B RNA+TMV A蛋白质感染TMVB病毒。

2.结论: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思考:T2噬菌体、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提示:T2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名师解惑

探究: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分析表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核酸呢?

作为遗传物质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ks5u

(3)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且能遗传给后代。

科学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核酸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所以核酸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3)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优选【五】篇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 1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课时)

教学目标

1.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了两年的化学化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 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组成细胞的元素 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 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的?可以简单解释一 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 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铁门碰醒铜母氯)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鲜重)C(干重) 观察图表,归纳。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 物:水 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生物体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 机物是蛋白质(鲜重)

生物体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物是蛋白质(干重)

思考与讨论

1.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 碳元素,如糖类是有 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 化 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 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3.提示:植物 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练*

基础题

1.(1);(2)√

3.B。

拓展题

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 2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验、实*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知识,能够使学生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了解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知识。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在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未能给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学生学*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知识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学生的眼光局限在知识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认识上,而是及时介绍了科学研究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提供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在教材中有四处。其中比较集中而完整地反映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有两处。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第一处,孟德尔研究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第二处。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相比较,对生长素的发现、认识过程历时较长,其中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求证(或检验)假设的过程也不很清晰。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特别给学生点明这条科学研究的线索,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并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尖向光生长的虽然是生活中常的现象,但学生有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并不深究其中的原因。以此作为研究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验证实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既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置上拓展思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虑如何实施好自己的实验方案。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法建议

一.导入新课:

1.方式一,以问题导入:

问题1:“当我们把一粒种子种在土壤中,各种条件合适、种子开始萌发。它的根和芽会朝向什么方向生长?”――根向下,芽向上、向光生长。

问题2:“为什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而芽总是向上、向光生长?”

陈述:对于植物的芽总是向光生长,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达尔文不仅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而且还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方式二,以观察活动引入:

陈述: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让我们看一看种子的方向对它萌发出的根和芽的生长方向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或课文中的彩图。

“植物的芽为什么总是朝向固定的方向――光源的方向生长呢?”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人――达尔文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

二.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

对于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实可以采用动画媒体呈现的方式,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一个实验的结论。这样逐步推进,给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加深入和透彻,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学生活动的组织:

1.演示实验的组织:

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4-5天请两三名同学预先将达尔文的实验用玉米种子(或其他在形态上有明显方向性、容易萌发的种子)重复出来。到上课时,由完成实验的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向全班进行介绍。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准备,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完成实验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锻炼。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考虑让班级中的学生轮换,以保证能有较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实验方案设计活动的组织:

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教师首先要就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做一介绍。在实验处理上不仅要考虑设置对照组,还要考虑设置单因子变量以保证实验的信度。在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上,课本中用了玉米种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植物的种子。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明显的向性运动发生在植物的根和芽。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找到的既能长根又能长芽的材料还有什么?”当学生的思路打开以后,就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实验方案的设计活动了。

教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考虑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所投入的成本、实验装置是否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项条件,以及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操作是否方便等。

因为观察到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时间会稍长一点,所以“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活动应在本章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安排、实施并完成。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设计思想:

1、设计主线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由课本的彩图呈现或由教师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装置,首先应与绪论课的内容联系,明确所发生的现象是植物应激性的表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动画媒体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求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一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验。”(可利用动画课件,分为两部分对达尔文实验的进行介绍,从而实现引导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的第一部分结果,你认为产生向光运动的部位在植物体的什么位置?” “――在胚芽鞘的尖端。”学生会很自然地得出这个结论。

“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结果,你是否能够知道胚芽鞘的尖端是受了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的刺激才产生影响的?它的影响方向大概是朝向哪个方向?” “――胚芽鞘的尖端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才发生影响的。”但要得出“它的影响作用方向是从胚芽鞘的尖端朝向下方。”这个结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胚芽鞘尖端之所以产生向光运动是因为在胚芽尖端的下方发生了弯曲。至此,就可以介绍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假说――尖端产生了某种向下的影响。

科学方法训练:

要落实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训练,既要把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介绍贯穿在生物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之中,还要注意及时为学生总结前人进行工作的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1880年到1934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为揭开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们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在达尔文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他对胚芽鞘进行了什么样的处理?”“――切除了一部分胚芽鞘的尖端。”“这就是达尔文使用的实验方法――切除的方法。”“在切除了这部分胚芽鞘尖端的同时,是否只观察被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呢?”“――是将切除了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和没有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对比观察。” “这就是开展实验必须设置的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利用胚芽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操作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利用动画课件介绍温特的实验)“从温特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向光性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一种物质致使胚芽尖端产生了向光运动”。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的物质,并确定它就是吲哚乙酸。”这就真正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

科学方法训练:

“温特的实验不仅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产生向光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某种物质致使胚芽鞘的尖端弯向光源生长,而且在实验方法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切除之后又设法把假设存在的物质添加回植物体,然后进行对比观察。这成为后来的植物学家对激素进行研究常用的‘切除-添加’的实验方法。”

第三课时

科学方法训练:

学生了解了研究植物体激素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展开思维的翅膀,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成为可能。

(1)“根据温特的实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而不能向上运输?”通过这样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2)“要想知道在植物体内,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之外,还有哪些部位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细胞进行检测?”经此一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转入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分布的教学活动。

(3)“在能够从植物体中分离提取出生长素之后,要想知道:‘除了能使植物产生向光运动之外,生长素对于植物的器官还有什么作用?’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试验?”通过这一提问,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顺利地转入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活动。

对难点的-: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陈述:当科学家们能够分离、提取生长素后,利用生长素做进一步的实验就成为可能。

引导分析:从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三种生长素难点变化曲线图

师生讨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添加的生长素浓度加大,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并不总是随之加大。而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以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就使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促进或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否对植物体的所有器官都是相同的呢?”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根、芽、茎所需要的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对它们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浓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 这个浓度值对根和芽都是起抑制生长作用的,而对茎来说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创设问题情景:把一粒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水*放置,持续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蚕豆的胚芽会向上生长、胚根会向下生长。分析在胚芽、胚根转弯的那一部分,生长素浓度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动画片段

进一步的讨论分析:茎的背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地一侧细胞的生长。而根的向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地一侧细胞的生长。根和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都表现出了应激性的现象,但生长素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总结提高:无论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是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都存在着促进或抑制某种植物生命活动两个方面的过程。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共同调节着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通过对比观察提出了假设: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在光的刺激下对下面的部分产生了影响。

2.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确实存在某种物质。

3.郭葛分离并鉴定出了产生影响的物质:吲哚乙酸,即生长素。

二、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

合成部位:生长旺盛的细胞、分生组织。

分布:1、向光一侧比背光一侧少

2、在尖端产生,向下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例:顶端优势。

2、能促进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四、生长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五、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

2、脱落酸

3、细胞分裂素

4、乙烯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_的概念;能说明**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减数_的概念;

2.**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_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_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_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_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卵、**、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_而非有丝_。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_的相关信息(以**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_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_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_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_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_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_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多个精原细胞_,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_?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学生预测减数第二次_。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的过程。

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寿命很短?**还能再_吗?

总结:**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寿命短,**不再_,因此减数_无细胞周期。

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_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_过程:提问:减数两次_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_全过程,加深对减数_过程的理解。

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_?学生分析进行减数_的生物、细胞、时期、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_的概念。

(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_(减数_)的过程与特点。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 4

1、 本节内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类”的第2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对各类生物特征的复*,也是对生物类群的整理和归纳。学好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学*到科学的分类方法。

2、 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本节课中,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新课标将具体内容标准定为“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

3、 课时的安排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又是初次尝试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内容将分成3课时进行。第1课时为尝试分类和科学的分类,第2课时为给动物分类,第3课时为给植物分类。本节课我主要讲的是第2课时。

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② 知道脊椎动物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

① 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②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如何达到)

a、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动物知识为基础,以及书87页的表格练*,让学生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再通过拖动动物图片,强化学生的认识。

b、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的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填写表格和拖动图片,并且讲出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为生物标本室的脊椎动物归类,使学生亲身体验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c、通过分组对脊椎动物标本分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过对生物标本室里各种动物标本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与b点结合介绍:同时~~;并~~)

㈢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本节课中,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学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学生拖动动物图片,为动物进行分类,活动很有趣,但是要求学生讲出拖动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征);第二个是走出课堂,让学生参观标本室,参观很精彩,但是要将脊椎动物归类(同样是根据主要特征)。这样的2个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主动的学会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㈣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方式”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堂——标本室——课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标本资源,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㈤学*方法

“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和自主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㈥教学程序(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1、 情境导入(这部分需要2分钟)

a.处理:本节课通过播放各种动物图片,引出“给动物分类”的内容。【呈现】

(组织学生观看并说出其名称)

b.优点: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和探究的氛围中。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2、 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部分需要5分钟)

a.处理:介绍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他们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然后提问:你知道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么?【呈现】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

(组织学生拖动图片,将这些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呈现】)

b.优点:由浅入深,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着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加深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拖动的过程,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3、 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5分钟)

a.处理:介绍根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将它们分成许多不同的类群。然后提问:你能根据书87页的提示,将这些脊椎动物分成5大类么?哪5大类?分别有哪些动物?【呈现】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填写书87页表格,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哪些是鱼类?为什么?

(组织学生拖动鱼类图片,并讲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呈现】)

同样的方法,组织学生拖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图片,并讲出主要特征。【呈现】

b.优点:通过填写表格,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且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所了解。拖动图片很有趣,但还要求讲出理由,这就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

  高二生物教科书教案 5

《伴性遗传》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本节课讲述伴性遗传的现象和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节以及本章的其他两节《减数-和**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在第一章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探究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脚步而设计的。本节又为《人类遗传病》的学*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在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基因和性染色体行为一致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概念但并不了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因此适合带领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伴性遗传。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接*成熟,而且通过之前的学*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分析思维,可以对伴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症遗传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发展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2)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小问题的*惯,形成探究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形成生物联系生活生产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伴性遗传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红绿色盲的分析为例学*伴性遗传的特点,所以难点为:分析红绿色盲遗传。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行问题探究,因此我会准备足够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讨论,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我会请同学们根据PPT上的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测自己的色觉。此时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检测和讨论中。之后教师引出:有一种色觉不正常的病症叫红绿色盲症,它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请大家说说什么是伴性遗传。在忙碌的高中学*生活中,教师采用这样的导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伴性遗传的学*。

2.新课展开

接下来就是我的新课展开环节,将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我会出示红绿色盲症家系图。提出问题串:①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②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③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④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能知道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此时我会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请学生看图思考为什么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因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差异,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整个过程我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观察图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接着请学生自己用表格总结出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且分析为什么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通过以上的学*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此时我会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他的结果,师生对他进行评价。用表格做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养成对比总结的*惯。

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在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遗传图解后,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请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分析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女性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师生共同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的特点是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隔代遗传。

第二步是探究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由于已经带领学生对人类红绿色盲症做了分析,他们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和知识基础,所以我会让学生以生物小组为单位自主学*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经过讨论,我会请一位学生化身小老师上台讲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后我会注意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连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定是患者。

第三步是学*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学*生物科学不是为了单纯的学*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用知识改变生活。所以生物学*要紧密的联系实践。这一部分我会给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如通过眼色区别子代果蝇的雌雄,通过芦花羽毛区别雏鸡的雌雄,通过分析家系图决定生男生女等。生活真实的例子更能直观的体现出这一部分学*的价值。

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基础题,并请有兴趣的同学把拓展题也做了。通过分层次*题的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我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性辅导。

3.小结作业

在课程结尾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个血友病患者家族的家系图,尝试分析血友病是什么遗传病。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分享。这样的作业既能应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锻炼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下面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呈现在黑板上,做到整洁清晰、大方明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4)

——高二生物教师工作总结 (菁华6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二(1、5、6)班的生物科教学工作。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注意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积

  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经过将*半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3)(4)(11)(12)班生物教学工作,(11)(12)是文科班,(3)(4)是理科班,在这学期面临着学生重要的转型阶段,为了使文科班的学生对会考还有理科班的学*打好学*基础,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对高二生物教学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现小结如下:

  认真研究历年会考纲要,看准方向。在开学初,我们高二年生物备课组就制定了计划。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学*程度的不同,参考教学大纲和会考计划,统筹安排了学期计划。在熟悉教材教参的情况下,视各个班级不同水*层次进行认真细致的备课,课后总结教学所获得的效果,认真布置各个班级相应程度的作业和练*并及时批改,以及发现学生缺漏点和适时辅导强化。

  注重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形成语言专业化,在学生有疑问的同时再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生物的兴趣。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注意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开展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开展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高二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顺利并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册实验教学作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生物科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仍属于“启蒙教育”,因为本届高二学生在初中时学*的生物虽属于会考学科,但也都是临考前划出一定的范围或指定几套练*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在学*高中生物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高中生物无论从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与初中生物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到靠前再来突击背诵。

  想要学好高中生物,我认为就应该抓好预*、听课、复*、作业四个环节。

  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涉及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而此时学生尚未学过有机化学。因此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做好预*工作尤为重要,以免从一开始就落于人后。预*时要动笔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提醒自己明天上课要特别注意内容,使听课更有目的性。

  三种方法结合进行

  不断回顾,温故知新。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识会在前后不同的章节中出现,如关于dna的知识,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遗传和变异等部分学*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又多在新陈代谢部分有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在学*后面的知识时应注意不断回顾,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做到温故而知新。

  利用图表,善于归纳。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在课后复*时应很好地利用。如学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章后,可利用“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对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复*。另外许多知识点我们在复*时也可以自己通过列表进行比较,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有丝*与减数*的比较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年来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大。我们在复*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5)

——高二生物学*教案实用5份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要达成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本节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学*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特点:

(1)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2)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材考虑到分子水*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一些联系生活的内容。

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高一学生还没有学*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教材考虑到分子水*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为什么食物中应添加必需氨基酸?为什么吃熟鸡蛋比吃生鸡蛋容易消化?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如果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2.学生学*方法和技巧:探究性学*、合作性学*。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时按照一条主线来进行,即组成元素(C、H、O、N)→基本单位(氨基酸)→肽链→蛋白质分子,再由结构到功能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掌握。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课件和游戏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2.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利用图解、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直观教学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利用图解、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

4.教学流程

在本节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模拟氨基酸的结构和肽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环境中轻松地学*抽象、微观的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等科学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去突破本节课“蛋白质的结构”的教学难点的。这次说课主要说说这方面的问题,其他内容略。

1.课前预*与准备

尽管学生听说过蛋白质这一名词,但并不知道其化学结构和功能。因此,课前布置预*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学生能对将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的兴趣,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页的关于邹承鲁等人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及本节的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初步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并制作氨基酸的结构模型。这样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2.利用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给出问题探讨旁边的图片,然后提问:

(1)除此之外,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

(2)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何关系?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在愉快的游戏中学*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

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太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能以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效果比较好。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先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书中P20页的思考与讨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A.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B.“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

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检查学生所做模型,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问:为什么让他做这个姿势?

学生与他们所做模型或书中的通式进行比较可说出:“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基,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四个基团的碳原子。”

我给出课件中的图形,让学生填入相应结构,对照刚才同学的姿势。

最后让学生把思考与讨论中的四种氨基酸按通式的形式把各部分用方框画出来。标出各种氨基酸的R来。(1分钟)

问:什么的不同会导致氨基酸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通过这种预*加课堂上的模拟形式,学生很容易就可理解和掌握氨基酸结构通式这一重点内容。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及动态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学*。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注意,问:“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

学生思考后都手拉手。

问: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这两个基团怎样连接起来的?答: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

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肽键。

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内容,加深理解。

后提问:什么是二肽、多肽、肽链?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的理解,对此过程中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和形成肽键的数目的计算,做如下游戏:

请一列七个学生起立,先两个同学握手,问:两个氨基酸结合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键有多少个?(都是1个。)如果是三个、四个、……七个呢?(2个、3个……六个。)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相等。)同时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握手,学生可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容易得出结论。

要求学生用归纳法总结出如果是n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学生很快说出:(n-1)个。

问:刚才几个同学连成的这个队伍叫什么?老师做手势划一条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是一条多肽链。

强调这是多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的情况,如果是几条肽链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再请出另两列共十四个学生,分别让他们自由地排列成两排、三排、四排(每排至少两人),分别握手。用m代表肽链的数目,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出计算水分子数与肽键数的公式。(n-m)个。

通过形象直观的模拟,学生们非常容易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和规律,最后给出练*,给予及时的巩固。

结论: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教学评价

由于只有一节课时间,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解析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深度,因此尽管学生课堂反应热烈,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在做课后练*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讲练结合还是要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来完成。

二、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实验探究,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氛围和机会。学生自主学*的过程可以是实验探究、课外调查、阅读教材、看电影或录像、游戏、制作模型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我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这一教学理念,并且强**师为学生提供的学*环境应该符合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学*兴趣,应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快,这样思维才能活跃,就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即让他们进行“愉快学*”。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针对本节课内容比较微观、抽象,知识理解较为困难的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以“形象教学”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但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用抽象的方式再现和解释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到“抽象——具体——抽象”的学*方法。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的教学,要多与日常生活、现代相关科学相联系,了解蛋白质的应用价值,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高二生物学*教案 2

一、说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几节课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关于导课:

以问题导入:“雌雄有别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许多动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这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

本节教学从认挂图、为染色体配对、寻找男女染色体异同开始,引出“性染色体”概念,进而通过生男生女的小组游戏活动,理解人类性别的决定方式及男女性别比例特征。再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对男女*衡问题产生兴趣,探究自然状态下,为什么生男生女的概率为1:1。

3、学生活动:

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设计了活动环节,老师宣布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制作卡片,随机抽取,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各组统计男女性别比例,向全班汇报、汇总。老师巡回指导,依据学*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A这个活动的原理与生男生女的奥秘有关系吗?B有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通过学生活动揭示人类性别遗传的自然规律。当然从一个班统计结果来看,样本不够,不能科学地反映性别比。老师可引用全年级或几界届学生的统计总数,更有说服力。甚至推广到全国人口。

4、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小黑板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启发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历次人口普查有什么共同特征?尝试解释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5、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的空间。

  高二生物学*教案 3

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懂得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视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

通过懂得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懂得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为后续知识的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能够使学生懂得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础单位。然而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照两者的雷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懂得,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尽管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级动物一样的营养方法——异养。通过实验视察还能够明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响敏锐。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照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点的懂得。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法与植物的营养方法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会合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能够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不久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懂得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领域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懂得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四周的收集管的认识,一些学生容易懂得成*面的结构。教师能够借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解释伸缩泡是一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懂得,它能够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过剩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特别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杂。教师能够进一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视察草履虫”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动物实验。在显微镜下视察既小又活动的草履虫的确不容易。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能够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①课前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培养,预备好具有一定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②教师示范或看录像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③注意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

本章参考课时二课时。

教学预备:

草履虫的挂图,模型。以及草履虫培养液。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引言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能力,把讲课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导考虑,让学生自个儿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比先讲课后实验的传统教法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本节课能够这样开始:

首先,教师取出一瓶装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水给学生看。接着,请学生从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下视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用显微投影仪与学生一起制作一张临时装片,接着与学生一起讨论。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啥生物呢?有植物、微生物,还有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们这个地点看到的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叫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散布特别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它的体内有些特化的结构,用来保持它的生命和延续后代。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一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2.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的教学,能够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视察试管中有一定浓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使学生对草履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一定是草履虫,它们喜欢集合在培养液的上方。它的形态结构特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第二,让学生从培养液的上方取一滴液体,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示学生:为了幸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能够想啥方法阻拦它。为啥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视察装片的同时,能够播放草履虫形态的录像片,以关心学生精确制片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够请学生把草履虫的形态画在黑板上。

第三,教师能够对草履虫名字的由来,做补充解释;也能够用草履虫的模型进一步定位草履虫的形态或在黑板上对学生画出的形态进行修改,以备讲结构时用。

3.关于草履虫的结构的教学,能够紧接形态进行讲解。教师能够问学生: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依旧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啥雷同点和不同点?怎么样证明这些雷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能够结合挂图或自画板图带领学生把草履虫的结构弄清楚。还能够给学生放录像,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身体一侧有口沟,其旋转运动的特点以及在布满棉花纤维的水中钻来钻去的模样。此外,还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身体内的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讲结构时,应有意识地提示学生:①草履虫的原始特点。②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4.关于草履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能够与植物对照地进行讲解。

教师能够问学生:绿色植物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草履虫又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呢?由此来启发学生懂得:自养与异养的概念以及草履虫的捕食、消化、吸收和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并明确给出排遣的概念。

关于食物泡的形成和移动路线,教师可画板图解释,并请学生用高倍镜视察一个草履虫体内食物泡的移动情况。在视察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问:食物泡的大小是否一样?哪儿的,哪儿的最小?为啥?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放录像解释,特别是排遣的过程。教师要告诉学生:草履虫的消化方法是细胞内消化。

关于草履虫的呼吸,教师能够借助板图解释: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全部身体表膜进行的。草履虫通过表膜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细胞质中。进入细胞质中的氧气有啥作用呢?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回想植物的呼吸作用。同理,氧气在草履虫体内也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含氮废物,能够从体表(表膜)排出,也可和大批过剩的水一起借伸缩泡排出。

关于草履虫的排泄,教师能够先组织学生视察位于草履虫身体前后二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的运动情况,接着提问:①收集管与伸缩泡的关系如何,运动特点怎么样?②前后二个伸缩泡的伸缩特点是啥?这样伸缩的利益是啥?③伸缩泡中的废物通过啥道路排出体外?④啥叫排泄?它与排遣的区别是啥?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在黑板上小结草履虫的消化、吸收、呼吸和排泄的过程:

通过上述小结,能够使学生把草履虫的几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便于懂得和掌握。最后来,提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怎么样反响?这是下节课讨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引言的设计:

第二课时开始,教师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请学生回想第一课时所视察和学*到的内容及知识。请学生答复:①草履虫的形态,前端和后端的区别?②内部各部分结构名称?③草履虫的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过程?④草履虫在结构和生理上,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在学生答复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这样说:草履虫除了在形态、结构、生理上与植物有所不同外,还表现如今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响上与植物也不雷同。怎么样视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响呢?这时,教师能够先让学生自个儿设计一个实验,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些问题,让学生边视察边考虑。例如:啥叫应激性?清水对草履虫有没有刺激?草履虫对清水和盐粒的刺激是怎么样反响的?植物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动、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响有啥不同?最后来,教师要重申:①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响,这种反响叫应激性。②动物的应激性能够使它趋向有利刺激,回避有害刺激。③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响要比植物敏锐得多(能够举例)。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是通过表膜上特定的结构感应的。

3.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雷同点和不同点。

  高二生物学*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

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⑴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问: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过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创设情景: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

过渡: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问: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

提问: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提问:

⑴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

⑵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

⑶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总结: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

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flash动画(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

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⑵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6)

——高二生物课程教案范本五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着,ppt展示两组图片:(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2)荧光水母的图片,荧光水母因为它体内的“荧光蛋白”,使得它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课题)。

(过渡)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二)资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拥有4种氨基酸,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别是什么?

(2)如果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尝试归纳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种氨基酸都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同点);R基不同(不同点)。

教师邀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并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

(三)动手操作,演示蛋白质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让一组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尝试怎样才能连接起来。学生会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问:

(1)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2)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3)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4)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用表格的形式)。

创设情景:观看蛋白质形成的flash动画。

课件展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种,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这些氨基酸是怎样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活动:将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同学相互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变化多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五)巩固新知,归纳总结概念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概念图。

(六)作业拓展

课后调查资料:科学上第一个人工蛋白质的诞生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成就。

四、板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结构通式

二、蛋白质结构的形成

三、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高二生物课程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的目标;阅读访谈,学*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学*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高二生物教案通用10篇(扩展7)

——高二生物学考复*教案优选【5】份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随机**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指导思想: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营造民主、*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班一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男女生比例为29:27≈1:1。现在我把这枚硬币抛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面向上,或者是字面向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老师抛的硬币出现**面和字面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各占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师:对了。如果我们听说某某人生了小孩,大家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那么生男孩、女孩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生:也各是二分之一,各是百分之五十。师:那生男孩生女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男女染色体的情况。

  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生:阅读课本P37的观察与思考。

  师:通过阅读、观察、大家看出男女染色体的不同之处吗?

  生:第1-22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的差异较大,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第23号染色体确实与人的性别的决定有关,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分别表示为男性:xy,女性:xx。

  师:那么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得出

  xy(男性)xx(女性)

  x.y(**)x(卵细胞)

  xx(女孩)xy(男孩)

  也就是说,当男性提供含x染色体的**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卵xx,发育为女孩;当男性提供含y染色体的**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卵xy,发育成男孩,因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的**。由此我们知道,生男生女主要由谁决定?生:男性。

  师:回答正确。但不仅是在古时候,就是在现在边远的农村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且把生不到男孩都怪罪到女性身上。有些长辈还煽动一些过激行为:离婚、把老婆赶出家门、把女婴抛弃、把女胎打掉,照此下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生:思考、交流、勇跃举手回答。(略)

  师:多么可怕呀!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基本能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加之现在规定胎检性别要保密,据统计,大范围的.男女比例接*1:1。所以

  板书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生: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图解,从理论上得出男女比例接*1:1的道理。

  师:开动你们的脑筋,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自已设计方案,模拟随机**的过程,验证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略)

  师:课后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有些人想生个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谓的“转胎药”,他们能如愿吗?

  2、我们*时知道的通过动手术而成的“变性人”或“人妖”,他们体内的性染色体改变了吗?

  3、男同学以后生不到自己想要的男孩或女孩,能怪自己的老婆吗?

  三、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染色体有23对,人的性别是由其中的那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是可以遗传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四、课下作业:课本P391、2、3、4

  学*指导:P32-35

  教学后记:

  1、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具有环保意识,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2、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知道了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决定的,并且性别是可以遗传的,破除他们自身可能存留的封建思想,了解重男轻女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又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闪光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2、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

  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并查找资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

  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

  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固定化细胞技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

  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

  (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

  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

  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

  【比较】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

  4、固定细胞的材料:

  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5、实验设计

  5.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

  〖思考4〗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海藻酸南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的混合: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后吸入到注射器中。

  〖思考5〗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状颗粒。5.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发酵

  (6)冲洗:将固定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7)发酵:150mL10%葡萄糖+固定化酵母细胞→200mL锤形瓶→密封→25℃发酵24h。

  〖思考6〗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缺氧条件。

  〖思考7〗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样形成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思考8〗在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码?

  需要。

  5.3发酵操作

  6、结果分析与评价

  6.1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6.2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

  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6.3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教学目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