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

首页 / 实*报告 / | 2023-02-20 00:00:00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地质实*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初步分辨其中的成分。

  2、通过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在提高对本学科兴趣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与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撰写实*报告的能力。

  3、巩固学过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及对三大类岩石和各种地层有个感性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第一天在去的路上,我们刚好看到一个施工队正在对地质勘查取样,图片是他们打上来的20米以下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时软土层,再后来就是基岩。老师说这是地铁四号线南延段的施工勘查。上午实*地点是白云区唐阁村,实*项目是认识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例如砂岩、砾岩还有页岩等,下午我们去了岑村的火炉山地质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中的花岗岩。第二天的实*地点是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实*项目是认识海蚀崖,从观察出认识海洋迁移变化,中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在唐阁村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图片中的沉积岩里面含有很多页岩,煤线,赤铁矿,砾岩,砂岩等等,很多裸露在外面的金属矿因为长年的风化,雨水侵蚀都已经氧化了,在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像是煤炭的物质,轻轻一拨就会脱落,这些叫煤线,是在剖面上出露的极薄的煤层。煤线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由于煤层露头受风化,大部分物质被剥蚀,以致煤层厚度变得很薄而成的。

  查资料知炭质页岩属于粘土岩,页理构造,泥质结构,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在地壳运动中挤压而形成的岩石。它是一种沉积岩,是固结较弱的粘土经过挤压、脱水、重结晶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它层理分明、易剥离而称为页岩。页岩一般为褐色、灰色或黑色,硬度不高。页岩以其对硅、钙、碳的含量不同而分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碳质页岩。

  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用于水泥中能使其降低成本,增强活性,增加抗压强度,减底燃料成本。发热量为1300-3600大卡可以用作煤的替代品用来发电。

  泥质岩是指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岩石多呈白、灰等色,含杂质时色变深。致密块状或疏松土状,有腻滑感,可塑性低,粘结性小,耐火度高,可达1770~1790℃,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作造纸涂料、填料、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和陶瓷原料。用高岭土制合成沸石,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干燥、分离净化,以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创造力显得多么渺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火炉山公园里的花岗岩都是经过时间与地质的变化,从山上滚下来,广东地区气候只要是湿热,阳光的暴晒使花岗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而里面的依然较低,当下雨的时候,表面的温度又迅速下降而内部的温度较高,反反复复的热胀冷缩,这时表面会松散,易脱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火炉山上这样圆滑的花岗岩(如图),这已经成为岭南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山脚很多的花岗岩都像图片中那样断裂,是因为山体运动,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每块石头都好像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细读会慢慢感觉到它的经历,它的价值。

  第二天我们到达南沙区小虎岛,那里有很多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

  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图片中的横纹呈倾斜状是因为这块地左右两边隆起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才呈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可以根据此来推算出这个地方多少年前是被海洋覆盖的。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

  海水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小虎岛,可以看到海蚀崖上有一些被海浪掏空的洞穴,这样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上网收集资料才知道其实在某些湖泊的岸边也会有这样的洞穴,它们的形成也跟海蚀洞一样,因此也可以称作海蚀洞。一般来说,陡峭的海岬或海浪直接冲击的悬崖海岸都会有这样的洞穴。我们知道,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在小虎岛很多人将神明的像放在海蚀洞里,刚开始我们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专门把神明放在这样,又可以避雨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村民就把神明“送”到这里来。可见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我们这些作为年轻一辈所不知道的。

  在村子里的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因为风化等环境因素,导致沙土流失,很多植被都没有,

  无法起到固土的效果,所以有很多防止山体滑坡的格构支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解决海蚀崖绿化问题,在格构支护里我们看到有人在中间种植了一些植物来改善山体绿化环境。我之前就了解过,栽撒葛麻根护坡可以绿化了荒山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多种植些低等比如藻类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易成活,又提高生物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修建些拦水坝,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山体,导致水土流失。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善植被情况,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四、实*的结论

  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只是感觉实*时间太短了,感觉还不是很够用,如果能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地质面貌有个更深的理解。这次实*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五、参考资料

  1.泥质岩-百度百科

  2.海蚀地貌-百度百科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2

  一、实*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打下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3

  地质学(geology)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广义的说,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和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的地质学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地球表面部分,即岩石圈(lithosphere)。因此,具体的来说,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及其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地貌学亲其英文名为geomorphology,它是有三个源自古希腊的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和logos(论述)所组成,表明其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学好地质地貌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

  一、实*目的及意义:

  地质地貌学是环境与资源科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地质地貌实*是环境与资源资源专业基本教学实*环节。野外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学*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识记各种地质地貌的表征特点,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工作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依据。

  1)识记:实*沿线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地层及其时代;

  2)理解: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特征,不同观察点之间地质地貌现象的变化与联系;

  3)主要任务: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

  4)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

  二、实*地点及时间:

  (一)六盘水师范学院—小屯村—独山村(XX年07月01日) (二)独山村—落水洞(XX年07月02日)

  (三)独山村—月亮洞(XX年07月03日)

  (四)独山村—大硝洞—阿勒河大峡谷—六盘水师范学院(XX年07月04日)

  三、实*安排:

  (一)实*人员:XX级地理教育和XX级地理科学共108人(学生)和谌洪星,马仕彬,吴得卿,陈志霞,赵增友(老师)

  (二)工具器材:地质锤、野外记录本、相机、铅笔、地质包、手电筒、罗盘等

  (三)路线:

  1、六盘水师范学院—小屯—飞机场—独山村

  2、独山村—双洞发电站、出水洞发电站—落水洞

  3、独山村—独山—月亮洞

  4、独山村—大硝洞—阿勒河大峡谷—神雕峰—六盘水师范学院

  四、各个学科实*的主要内容:

  (一)普通地质学的实*内容:

  1、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岩石有三态:固态、气态(如天然气)、液态(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2、岩石的形成: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石钟乳的形成: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是石钟乳。石笋和石钟乳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这些露出来的石山,长期受雨水风霜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石峰底座,由于地史时期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的长期冲击,渐渐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继续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形成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石钟乳从上往下长就是了。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长一米,就是一万年了。

  4、胶结作用:是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一种变化。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沉积物的松散碎屑被胶结成坚硬岩石的作用。其胶结物的成分不同,也可以和碎屑物成分相同。前者如钙质胶结的钙质砂岩,后者如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常见的胶结物有泥质的、铁质的、硅质的和钙质的等。

  (二)水文学的实*内容:

  1、关于河流的概况(响水河)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

  2、水力梯度:水力梯度也叫水力坡度是指沿水流方向上单位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阻力,不断消耗机械能,产生水头损失,沿流线方向水头损失最大,水头值下降最快,水头线永远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水头线上某点的曲率即为该点的水力梯度。或者说,水力梯度就是沿地下水流方向上单位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3、紊流:又称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糖;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波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紊流(turbulent flow)的特点:无序性:流体质点相互混掺,运动无序,运动要素具有随机性。耗能性:除了粘性耗能外,还有更主要的由于紊动产生附加切应力引起的耗能。扩散性:除分子扩散外,还有质点紊动引起的传质、传热和传递动量等扩散性能。

  4、裂点:过程的实质是,因斜坡下部的水量大于上部,故侵蚀作用强度也大于又称向源侵蚀。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作用方向向河源延伸。该上部。在这里首先出现了水蚀凹地,使河谷纵剖面坡度变陡,流速增大,下蚀作用更为剧烈,溯源侵蚀过程示意图,且主要集中于坡度最陡的凹地的上段,这种河谷纵剖面上的坡度转折点称裂点。溯源侵蚀的后果是使河谷不断加长。

  (三)地貌学实*内容:

  1、地貌的概念: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2、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1)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2)形成基本条件:岩石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流动性。

  3、断陷盆地(独山):是因一块独立的石头而得名的,又被称为十里画廊。是典型的断陷盆地。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填充,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积*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原。低于海*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4、天生桥(月亮洞):我国云贵地区就有,那里是石灰岩富有区。这是产生天生桥的原料,地下水对石灰岩日积月累的冲刷形成地下水道,由于地质运动部分水道塌陷,独留一段横跨河流的岩体,很像桥的样子就叫天生桥。意思是非人工的自然杰作。它是地下水和石灰岩共同完成的艺术品。

  5、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可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数百千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可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构成。断层面是岩块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岩块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断层两侧错开的距离统称位移。按测量位移的参考物的不同,有真位移和视位移之分,真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点错开的距离,即断层面上错断前的一点,错断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总滑距;视位移是断层两侧相当层错开的距离,即错动前的某一岩层,错断后分成两对应层之间的距离,统称断距。

  通常按断层的位移性质分为:①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②上盘相对上升的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30°的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的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均大致*行于断层面倾斜方向,故又统称为倾向滑动断层。③两盘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运动的*移断层,又称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

  6、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太湖石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7、阿勒河大峡谷:阿勒河景区由六盘水市区乘车约15分钟,即可到达。阿勒河峡谷,方圆数十里,与乌蒙山地质公园其它景区不连接,自成一处景区。泛舟阿勒河是游阿勒河峡谷最独特、最使人适意的事。河水碧绿清澈,航道萦回曲折。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峰峦倒映,每湾都有异景。乘游船逆河而上,步移景换,变化无穷。阿勒河峡谷是沿一组走滑断层而发育的,受断层的影响,阿勒河**陡峭的壁崖,突出河岸,直插水中,似雄鹰展翅,如青峰剌天,高耸入云,威武雄壮。与其成为一体的还有屹立于一旁的神雕峰。

  (四)植被学实*内容:

  1、植物对光的需求:根据植物对光的需求差异,分为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三大类。大部分植物为中性植物。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这取决于他们自身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

  2、植物的分层:分层包括垂直分层和水*分层。垂直分层指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群落的垂直结构。比如热带雨林植物这个群落中,最上层的是高大乔木层,中层是小乔木层,下层是灌木层,底层是草本植物层。水*分层是指在地理位置不同而生长不同的植物,如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涉及的地域很广才有这种特征分布。

  3、种群: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 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有其空间分布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五)气候气象学实*内容:

  1、雾:雾的成因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根据不同的成因,雾可分为:(1)辐射雾,(2)*流雾,(3)蒸汽雾,(4)上坡雾,(5)锋面雾。

  2、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根据云的形状、云底高度及成云的上升运动特点可将云分为以下几类:(1)积状云,(2)层状云,(3)波状云。

  (六)土壤学实*内容:

  1、岩层构造对农业生产影响:

  (1)由于土壤为红色及紫红色的砂、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表面土层薄,并且土壤偏碱性,不太适于种植较多种类的植物。 (2)由于该土壤为砂、页岩土壤,土壤水分保持的不好,并且土肥不足,对农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限制条件。

  (3)综合各方面因素,该地区只能种植一些适宜碱性、耐旱、营养需求不是过高的农作物,切应注意水分及养分的保持。

  五、实**结:

  首先,在本次实*中我觉得很高兴,通过这次的实*,巩固和扩大加深了了我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知识,也深深体会到了实*的重要性,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学*方法,本次实*加深了我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增强了野外实*能力。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尤其在定点的时候,否则就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本次实*增强了我对本专业的学*兴趣,和大家在外面一起实*的过程中我很高兴,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和工作打下了一点基础,并且还熟练使用罗盘、地形图等野外实*的工具。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4

  一、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得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得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区域得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得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得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得是学*课本上得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得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得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得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得才干,培养自己得韧性,更为重要得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得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得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得不足与缺陷得实践机会。

  二、实*地区概况

  主要实*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内容

  (一)5月9号实*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得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得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地得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得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得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得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得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得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得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得边沿,汹涌得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得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得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得雄姿也由于海水得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得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得沉积岩,还有少量得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得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得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得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得沉积岩,还有少量得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得,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得。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得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得新型岩石。固态得岩石在地球内部得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得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得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得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得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得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得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得裂缝,或称岩石得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得裂隙,但裂开面得两侧没有发生明显得(眼睛能看清楚得)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得产状要素得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得走向与岩层得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得走向大致与岩层得走向垂直,即与岩层得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得走向与岩层得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得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得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得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得。冲断层与逆断层得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得。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得断层中,上盘得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得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得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得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得断层中,不同得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得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得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得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得现象。地层得尖灭指得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得扩大,上覆岩层得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得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得作用下而变形,形成得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得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得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得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得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得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得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得学*。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得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得重要标志,是典型得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得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得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得波状起伏得痕迹,如沙漠中得沙丘、海滩得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得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得划分。出现于岩层得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得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得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得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得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得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得讲解,我们更深一层得了解到各种岩石得性质,从外表到岩石得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得魅力,在我们以后得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得基础。总得来说,本次实*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得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对我们得体力也是一个小得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得学生,本次实*是一个很难得得机会,在学校学*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得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5

  1.实*目的

  复*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铺水库附*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距离观察学*,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6

  20xx年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几个同学回答了出来。之后,周老师又带领我们到前面一个地方停下,让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岩石,并解答了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我们到了杏花公园找了一块草地坐下,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几天的内容,并布置了有关实*报告的要求,解答了一些同学的问题,最后宣布实*圆满结束。

  我们于12月23日上午到达巢湖,12月24日下午离开巢湖。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实地的观测,加上周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间的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中得到了许多收获。此次野外考察,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面对许多问题,确实使我们感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探索,,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在没来巢湖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那些知识却从未见过此等地貌。但是经过这次考察我学到了以往书上未有的知识,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吧。以前上高中时,老师、学校不重视我们学生的实践,从而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动手能力不强。

  还记得在实*中有时候老师也觉得奇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缺少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出来实*考察。这次考察也实现了这一目的,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后的学*中大家都会重视实践去更好的学*。大学就是一个学*的新舞台不比高中,这次实*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的不同。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台,重视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家的自主学*能力,巢湖实*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说这次实*是一次对大家学***的教育。而研究地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高等院校地质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用到实践中去。此次巢湖之行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考察,但兴奋之余,我们更明白这次实*的重要性。考察不是游玩,爬山,涉水,我们为了什么之前我不知道,但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是每个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当然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的确地质实*是苦是累,我爬山时,当每次自己快走不动路时,但我想这是有意义的;当我采到自己辛苦得来的石头样本时,我忘记了劳累;当我和同学老师们一起讨论时,我收获了知识,。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两天里我收获的最多的东西了吧。再来说说我们学的《地质与地貌学》这门课吧。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除了理论研究和室内模拟,还要求地学工作者直接去研究它,亲自去野外去考察、去研究。所以学*地质就是要走向教室、接触野外去探究他的奥秘。虽然说地质实*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苦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地质学。两天的地质实*结束了,但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有几次实*的机会,所以我有必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加认真,去努力的掌握最基本的课本理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实*中游刃有余。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7

  一、前言

  透过这六天的实*,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先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丰富了我们的学*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必须的帮忙,同时实*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的热情。所以,实*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xx省xx市xx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xx市石门寨镇

  2).xx市祖山东门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潜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构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构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地区概况

  1.xx盆地地质概况

  xx盆地为我们在xx地区野外地质实*的主要区域。它位于xx市区北侧,其中心距xx市28km,属xx省xx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xx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京沈高速xx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xx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构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构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构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那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资料

  1.xx盆地保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构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构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构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构成,灰岩约5亿年前构成,由于构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xx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构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面下构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此刻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构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超多石灰岩构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xx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构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方公里,*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色彩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构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均海潮线,常年裸露在外;前滨带为*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构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构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台等,构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转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透过本次实*我认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构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构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6天的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透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决定其类别、其构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透过实*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8

  一、实*目的

  通过对徽杭古道附*地区的丘林的岩石种类的区分以及瑞晶洞的旅游观光考察,并从地质学的角度对不同岩石的种类进行了识别,也对其成因进行了推测和猜想。在本次的野外实*中,提高了同学对野外岩石的识别能力,增强了同学的操作能力。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实*时间,地点

  4月15日瑞晶洞.4月21日大有村,藻溪南、藻溪北、化龙、牧家桥、青山湖大桥边

  四、实*具体情况

  1.瑞晶洞(4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瑞晶洞,下午一点半乘车返校)瑞晶洞是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总共有四个洞厅.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瑞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条带状含白云质灰岩之中,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一般宽35--50米,高10--57米,洞道长460米。总落差121、6米面积达*方米。洞厅规模,洞庭湖体落差,洞景品位等方面,在国内溶洞中实属罕见。洞外,青山连绵,秀水蜿蜒,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钟乳石具备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常见的绚丽、奇特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洞庭湖体宏大壮观,及由此而造就的磅礴气势和华贵风度。洞厅间层次清楚,石钟乳发育历史久长,景观晶莹透剔,洁白如玉。瑞晶洞内景观符合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特征。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钟乳石:

  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因形状像钟乳,所以称为“钟乳石”。石花:

  石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它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呈花瓣放射状生长,美丽异常,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这就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1)大有南面(大有村)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为石英斑岩,主要成分是:斜长石(隐晶质)、石英(结晶)。这种岩石相当于酸性浅成岩类,斑状结构。易风化成高岭土。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主要是千枚岩,是典型千枚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低级区域变质而成。变质彻底,结构致密,有光泽,而且越紧实越致密。层理不明显,撇理非常发达。沉积岩

  泥岩:

  是一种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黏土岩。夹在岩层中,在表层与土接触时无法区别是岩是土。页岩:

  黏土岩类中固结较强的岩石,具薄层状页理构造,页理主要是鳞片状黏土矿物层层累积、*行排列并压紧而成。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白云母等,不透水,抗风力能力强。(2)化龙 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沉积岩中的砾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质地较脆弱。整大片岩石具有一定的层理但不是很明显。敲下小块岩石,会出现3、4快小岩石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原因:粗粒为石英岩状砂岩,因为岩石内含有二氧化锰,砾石表面呈暗紫的金属光泽。其中紫红色含有胶结物为铁质,局部见交错层、泥裂及不对称波痕。

  成土:紫砂砾岩容易被风化,易形成土壤,土壤黏度很高。形成的土层较厚,肥力高,矿物元素含量高。(3)藻溪东: 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层呈现长条状,岩石内部含有较细的颗粒。具有上下两个*面。整个岩层分散细碎,风化现象不明显。层理朝向不同的方向。敲打岩石,声音很脆。

  原因:层理各个方向都有,说明收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声音脆,说明了硬度高,内部的较细颗粒也是受挤压形成的。具有变质岩的特征。

  成土:形成土壤砾石较多,一般呈长条状。土壤黏度不高。(4)藻溪西 变质的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硬度很大。整大片岩石层理不是很明显。不出现3、4块小岩石聚集现象,所含粗粒岩石细小繁杂。

  原因:是紫砂砾岩收到第二次挤压,硬度变大成为变质岩。所看到整片岩石层理不清楚,上部散杂是由于岩石内部胶体被风化掉。变质的的辉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表面已经被半风化。颜色变暗褐色,几乎看不出任何层理,由于被风化的原因,特征不是很明显。内部呈灰绿色。

  原因:属于接触变质岩层,是岩浆岩侵入形成,易形成岩墙。且本地区的岩层收到较多的风化。(5)牧家桥 花岗斑岩:

  属于酸性岩,杂色;斑状结构,斑晶分布不均匀;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石英。属于浅成岩。沙岩:

  由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碎屑岩。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除石英、长石外还有白云母、重矿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此地的沙岩是半风化状的,像沙子一样。有水*节理和垂直节理之分,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岩石棱角处易崩裂,岩石外圈变圆,即球状分化。(6)高塘: 岩浆岩:

  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根据岩石的光泽和结晶程度可以判断出,此地的岩壁属于喷出岩。(喷出岩: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7)青山湖大桥边 沉积岩:

  造山运动形成,岩层有薄有厚(与沉积物多少有关)。灰质页岩,颗粒细小<,为泥质胶体,很黏,形成的岩石中有SiO2。石灰岩:

  白色部分为方解石,含SiO2,若白色为石英,就是灰质砂岩。差异分化:石灰岩的片状分化。空缺处容易分化并凹进去。常用于造公路、房子。砂岩:

  分化形成黄铁矿,为风化的花岗岩。花岗斑岩:

  为浅层岩,成分与花岗岩一样,但花岗岩颗粒大小均匀,为深层岩。此处岩石含CaCO3,有物理分化,石头多,上为土层,中间为半分化层,下部为岩层。

  在本次的瑞晶洞的`实*中,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如下几个方面:

  (1)石花附*的岩石中有一道一道*行的泥土渗入,这也是岩石风化的现象。

  (2)洞中有一处地方有着独一无二的岩石断柱,这是本地区发生过岩层运动,这是地震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3)断柱旁的地面上有*行的断裂层。这也是强烈地质运动的证明。

  (4)老师也讲解了如何判断石灰岩,石灰岩一般为黑色,中间有白色的条纹,用硬物敲击石头会比较容易产生粉末,硬度不大。

  五、总结

  在此次实*中,我对瑞晶洞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这两次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9

  实*地点

  新景公司

  实*时间

  20xx.12.10-12.30

  20xx年12月30日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实*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xx~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第二章 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xx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矿井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水质为SO4HCO3——型,矿化度小于1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包括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和山西组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

  ⑴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包括下石盒子组下段K8砂岩含水层,上段底部K9砂岩含水层,以及上石盒子组下段底界砂岩(K10)含水层。这三层含水层均表现为厚度较大,岩性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由于含水层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分布面积有限,个别地区甚至由于地势高使含水层变为不含水透气层,故总的来讲,该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差异性也较大,径流条件差,循环不畅。

  ⑵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山西组中上部和底部两层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砂岩(2号煤层顶板)含水层连续性较好,为2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但因补给条件差,含水性不强。山西组与太原组分界K7砂岩含水层,厚10.85~19.71m,*均厚14.90m,厚度大,含水层比较稳定,连续性好。但裂隙不太发育,冲洗液消耗量补打,富水性不强。

  3、碎屑岩类、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⑴15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15号煤层顶板为厚15.0m左右的中细粒砂岩,全井田稳定,连续性好,为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K2、K3、K4石灰岩含水层有密切水力联系,对15号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⑵石灰岩含水层

  太原组中段有三层石灰岩含水层,分别是K2石灰岩(俗称四节石)、K3石灰岩(钱石)、K4石灰岩(猴石)。其中K2、K4石灰岩连续好,K3石灰岩在井田内大部分相变成为中粗沙粒岩。

  K2石灰岩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厚6.93~10.30m,*均厚8.38m,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不均一。井田内3-2号钻孔冲洗液消耗量最大达10.51m3/h。其它钻孔一般不超过0.50m3/h。

  K3石灰岩只在1-2号孔和2-1号孔内见及,厚2.5m左右。其它钻孔见厚4.70~11.90m的粗粒砂岩。石灰岩裂隙发育。此套岩层冲液消耗量不大。

  K4石灰岩厚1.60~4.52m,*均厚3.56m,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冲洗液消耗量不大。

  对15号煤层而言,15号煤层顶板砂岩、K2、K3、K4石灰岩四个含水层组成一大的含水层组,都是15号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虽其富水性较弱,但开采15号煤层时,必定向巷道内充水,发生涌水现象。据盘城岭煤矿提供,日涌水量为400m3/d。

  (3)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苞欲水层组

  系指中奥陶纺石灰岩含水层。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探奥灰最大厚度才6***2m(3—2)号孔。据周边勘探资料和井田以东地表出露地层了解,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溶隙、溶孔和蜂窝状溶洞等比较发育,富水性好,且有泉群排泄。据县水资源办公室资料,龙窑寺泉地面标高1460m,泉流量42t/h(11.71L/S),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

  二、主要隔水层

  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均有良好的不透水层隔离,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因此,除上述几层主要含水层外,即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三节 构造

  井田内地质构造醋酸形态为走向东北北东,偌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一般8—10。构造类型简单。区内没有小的褶曲,也没有较大的断层,根据地震勘探资料,井田内小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在井田先期开采地段共查明落差3—5m断层9条,落差1——3m断层13条。由于断层规模小,对煤层开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井田内3—1号钻孔周围有一直径为19070M的陷落柱。另外,在15号煤层开采中也见有规模不等的小型环状陷落。此类陷落柱,均为基底陷落,K2以上地层完整,仅对15号煤造成破坏,因15号煤层底板标高590—1030m,而区域奥灰水位在900m左右,将会使15号煤层及部分2号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鉴于上述,当煤层开采至断层或陷落柱附*时,要注意其破碎带富水情况,避免困之导水或破碎带赋水造成危害。

  第四章 煤层煤质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两层煤,4”煤层*均厚度1.59m,为特低硫-低中灰-中灰,高发热值瘦煤;90万吨技改工程开采15”煤层,*均厚度6m,为和低硫-低灰-低中灰,高发热值贫煤,为理想工业用煤,主要热销于河北山东一带。

  4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是亦为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15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为15号煤层顶板砂岩及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现为基建矿井,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

  第五章 矿井冲水

  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补给水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1、2号煤层:其直接冲水层位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但该两个含水层的含水性均较弱,对矿井冲水不会产生较大威胁。

  井田内2号煤层大部分处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以下。2号煤层最低标高为747m,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932.9m,相差186m左右。2号煤层底板至中奥陶顶板夜班间距为19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受影响。如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沟通或使其间距缩小,可能引起中奥陶含水层进入巷道,对此应引起注意。

  老窑古空区或井田内关停矿井,也是2号煤层开采时的充水因素之一。据周边煤矿资料,在开采中,古空区突然来水,且水量较大,并发生淹井事故。

  2、15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K2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由于煤层开采产生的塌陷裂隙,视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另外,15号煤层在井田内几乎全部处于中奥陶统含水层区域水位下,而煤层底板距中奥陶统顶界一般为32m,最薄处约23m。岩性为半坚硬岩石,因此,在隔水层底板薄弱处及因构造沟通时、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对本煤组开采会构成威胁,应予以重视。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在井田西部水压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顶托补给。井田西部15号煤层底板标高最低为595m,承压水头科可高达340m,在具有导水构造(断层、陷落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顶托突水淹井事故,造成灾害。

  所以,15号煤层的充水因素是复杂的,开采时,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疏排矿坑涌水,以免淹没巷道。

  第六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4号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之一,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4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狙邻区资料,其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单位涌水量均远小于0.1L/s.m。靠*河谷涌水量稍大。本井田南部靠*清漳河西源,井田内患有后窑峪河、王家河、七里河等几节性河流;井田西部煤层底板低于奥灰水位(左权县医院水井水位村高932.90m)0~183m,均构成2号煤层开采时滴水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区内构造简单,尚未发现有破坏2号煤层的陷落柱、断层等导水构造。而且2号煤层距奥灰顶界地层厚190m左右。其间有多层隔水层。因此,其水文地质类型仍属简单类型,即为二类一型。

  15号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K2~K4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和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据周边勘探区水文资料,太原组含水层的含水性也很若。但由于下伏中奥陶统溶裂隙含水层的含水性较强,水头较高,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590~1030m,绝大部分煤层低于奥灰水位(932.90m)0~343.0m,而且据地震勘探资料该煤层1~5m的小断层接*或直接接触煤层,使水文地质条件趋向复杂。对于低于奥灰水位的15号煤层,02岩溶水水压增大,在井巷开掘中,当水压超过坑道隔水板时,即可出现底鼓、底板开裂等变形现象,造成突水事故。所以,15号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应该为三类二型。

  第七章 实*心得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0

  一、 实*概括

  1、实*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的一些目的,这次实*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理论的微观向野外宏观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实*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

  3、实*工具:盐酸、铁榔头

  4、指导老师:郑子成、**勇

  5、实*要求:通过本次实*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

  二、 实*内容:

  1、金马河大桥下:

  (一)金马河的区域概况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统计保护区内1992年共有乡、镇35个,面积911*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

  (二)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洪水期能淹没的地方,*水期时露出水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在河床边,*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河岸粗、远河岸细”。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 、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

  (三)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 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有*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2、映秀镇:

  (一)映秀镇的区域概况

  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印象最深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但是在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2008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而我们所实*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20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

  (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

  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3级阶地。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坦的。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1

  一、实*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位置:

  实*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

  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

  实*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坦,是一古老的夷*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第四系(Q)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看见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地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2

  一、实*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内容

  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1、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野外实*中认识实*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中熟悉实*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区概况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似椭圆。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处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大同矿区内的煤炭资源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与北同蒲铁路都通过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和京大、大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运行。区内还有大同至王村铁路专线,另外公路纵横交贯,运输方便。(如图2—1)

  图2—1大同聚煤盆地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相接。本矿区属黄土高原*缓丘陵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势较为*坦,*均海拔1056米,黄土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3.6—7.5℃,极端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26℃。日温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为1月份,*均气温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为5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8mm,年*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国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被誉为“煤都”,采矿业极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全国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大,装备水*高,开采技术先进,随着*年来各种技术交流活动的增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地方煤矿的技术水*。大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大同地区的经济是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为主。

  四、实*区内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统,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阜*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1、太古界阜*群(自己写符号):岩性为肉红色,浅灰色花岗片麻岩,含有伟晶岩脉侵入体,厚度巨大,达数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统馒头毛庄组():

  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页岩和灰紫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为主,页理发育,页理面上具有石盐假晶,本组底部为一层含砾的钙质砂岩,*均厚53m,与下伏太古界阜*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底部为一层4—6cm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往上是猪肝色、紫红色页岩,夹灰绿色页岩及薄层泥灰岩,页理上具有石岩假晶,本组上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厚79m,与下伏馒头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3)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下部为灰色中到厚层状鲕状灰岩,中部和上部也以鲕状灰岩为主,中夹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厚179m,与下伏徐庄组为整合接触。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

  以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为主,底部竹叶体的的边缘为紫红色,中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以结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及泥质条带灰岩,厚5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

  (5)寒武系上统长山组:

  岩性为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紫色灰岩、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19m,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

  (6)寒武系上统凤山组:

  底部为一层灰黄色含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与薄层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与中厚层结晶状灰岩互层,厚83m,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

  (7)奥陶系下统:

  岩性以薄至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灰岩及黄绿色灰岩,靠底部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三者互层。厚68m,与下伏寒武系为整合接触。

  (8)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本溪组底界自*旺一旧高山一线以南覆于中奥陶统灰岩剥蚀面之上,此线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统灰岩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灭,与中奥陶灰岩呈*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侵蚀面上往往有一层褐铁矿,鸡窝状分布(山西式铁矿)。自上而下,岩性分别为

  底部浅灰色铝土岩(G层铝土矿层位),层位稳定;下部时有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厚度变化大,不稳定,与下伏奥陶系灰岩*行不整合接触,泻湖相沉积。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1—3层棕色、黑褐色灰岩,有时可夹一层薄煤层。

  上述岩性特征表明本溪组地层以粉砂、泥岩为主,粗碎屑岩含量较少,此外出现碳酸盐岩;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粗碎屑岩中则以纯净的石英砂为主。前人认为本溪组沉积时海水进退相对频繁,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沉积。

  本组厚度一般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达65m,呈南厚北薄至剥蚀尖灭。

  (9)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底部为一层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分选不好,厚4—6m,钙质胶结,往上为砂岩、页岩、灰岩和煤层,含煤10层,其中6层比较稳定,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主要为一层巨厚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即小峪砂岩。韵律分选明晰,多阶性,大型交错及缓斜层理发育,具有冲刷面。其间夹4、5号煤层,局部具有工业价值,两层之间砂岩分别为东山砂岩、偏岭砂岩。再上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号煤层。

  以上表明太原组地层中粗碎屑岩较本溪组增多,粉砂岩、泥岩含量减少,煤的含量。粗碎屑岩在底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泥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前人的研究认为太原组沉积物经历的搬运和筛选作用较本溪组弱,主要反映了过渡相一陆相的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太原组厚度一般为80一100rn,最厚在楼子沟附*达186m,*均厚113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总的趋势南厚北薄,由130—50m逐渐向北被剥蚀变薄,至云岗十里河以北尖灭。含煤总厚0.06—47.45m,*均厚为17m,含煤系数20%。

  (10)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砂岩与砂砾岩,厚3—6m,往上为灰白、灰黄色砂岩和灰色粉砂岩层。中下部含煤1—4层,由上向下编号为1、2、3、4,其中1号煤层比较稳定,局部可采,其它不可采。厚45—6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山西组地层中粗碎屑岩含量较本溪组、太原组增多,而粉砂岩、泥岩含量则介于本溪组和太原组之间,煤层含量次于太原组。粗碎屑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泥岩中为碎屑与高岭石共有的特征,前人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地层主要为陆相河流沉积。

  本组厚20一80m,一般约为50一60m,最后在鹅毛口北魏家沟达90m,大致呈南、南东厚,北、北西薄的趋势,至忻洲窑一新、旧高山以北隆起剥蚀尖灭。沉积环境属于山前*原的曲流河沉积。含煤总厚0.16—10.63m,*均厚为3m,含煤系数4%。

  3、中生界

  (1)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

  由紫红、灰绿、灰白、灰黑、黄褐色碎屑岩组成,下部为粗砂岩,中上部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颜色自底至顶,由浅变深,越往上紫红色越深,厚70—250m,与山西组呈*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大同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往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含煤20层,其中可采10多层。厚234m,与下伏永定庄组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云冈组:

  底部为一层厚5—18m的石英质砾岩(K21)往上有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40多米,与下伏大同组为整合接触。

  (4)白垩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和火山喷出岩,厚100多米。与下伏云冈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边缘地区,岩性主要是未胶结的砂、砾岩,夹有褐煤,厚250m左右。

  第四系:黄土的各种松散沉积物。

  五、实*区地质构造

  1、大同煤田的构造概况

  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4—1)。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东以*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朔、宁武煤田相连。在*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4、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

  图4—1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

  2、口泉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3、青瓷窑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4、云岗沟侏罗系地层小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六、煤层煤质

  七、矿区水文地质

  大同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基岩风化壳含水相对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层的岩石固结坚实,裂隙、喀斯特不甚发育,岩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由于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渗;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和矿井排水为主。随着矿井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原有动态*衡遭受破坏,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岩石的含水性大大减弱,煤田内大量井泉干涸现象就是的佐证。

  八、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①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②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依山而呈半圆形。③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呈扁*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④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3

  实*内容(矿物、岩石的认识实*)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三、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4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目的

  通过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前认真学*实*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报告。

  二、实*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过程

  本次实*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地区地质概况1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倾角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

  茅口组:上部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

  二叠纪上统

  峨眉山组: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到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溶蚀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武定地区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2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三章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5

  一、实*内容: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最后校合时fh=—28

  二、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三、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XX0达到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已知高程a与需要标定已知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后读取a点的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a,则放样已知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四、心得体会:

  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阅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1)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菁华5篇)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

  一.前言

  实*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实*意义:本次实*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和提高了实际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打下基础。此外,野外实*还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

  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

  此观测路线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顺序,由老至新进行观测。观测路线从南山村北开始,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

  观测路线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部分地层。观测路线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

  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崩塌,正断层,*移断层,*行不整合线,角度不整合线等。

  三.区域气候条件

  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干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

  (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出现,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迅速升高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少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出现较严重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

  夏季

  (6~8月) 炎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均为27.0℃,是全年最炎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均降水量7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结束,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

  秋季

  (9~11月) 秋季气候凉爽,风和日丽,大气透明度好。秋季来临非常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时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常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初霜冻的日期*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开始,降水明显减少。*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均气温11月上旬开始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逐渐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

  1.1℃。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

  冬季降水稀少,季*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4%,各月*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均每年出现寒潮次数为1.6次。

  四.区域经济条件

  区委、区*提出了“**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

  斗目标。

  工业发达

  工业基础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闻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闻名。经过年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进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进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项目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

  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设“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项目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基础上,聘请*旅游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利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2

  20xx年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几个同学回答了出来。之后,周老师又带领我们到前面一个地方停下,让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岩石,并解答了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我们到了杏花公园找了一块草地坐下,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几天的内容,并布置了有关实*报告的要求,解答了一些同学的问题,最后宣布实*圆满结束。

  我们于12月23日上午到达巢湖,12月24日下午离开巢湖。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实地的观测,加上周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间的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中得到了许多收获。此次野外考察,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面对许多问题,确实使我们感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探索,,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在没来巢湖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那些知识却从未见过此等地貌。但是经过这次考察我学到了以往书上未有的知识,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吧。以前上高中时,老师、学校不重视我们学生的实践,从而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动手能力不强。

  还记得在实*中有时候老师也觉得奇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缺少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出来实*考察。这次考察也实现了这一目的,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后的学*中大家都会重视实践去更好的学*。大学就是一个学*的新舞台不比高中,这次实*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的不同。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的*台,重视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家的自主学*能力,巢湖实*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说这次实*是一次对大家学*的教育。而研究地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高等院校地质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用到实践中去。此次巢湖之行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考察,但兴奋之余,我们更明白这次实*的重要性。考察不是游玩,爬山,涉水,我们为了什么之前我不知道,但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是每个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当然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的确地质实*是苦是累,我爬山时,当每次自己快走不动路时,但我想这是有意义的;当我采到自己辛苦得来的石头样本时,我忘记了劳累;当我和同学老师们一起讨论时,我收获了知识,。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两天里我收获的最多的东西了吧。再来说说我们学的《地质与地貌学》这门课吧。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除了理论研究和室内模拟,还要求地学工作者直接去研究它,亲自去野外去考察、去研究。所以学*地质就是要走向教室、接触野外去探究他的奥秘。虽然说地质实*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苦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地质学。两天的地质实*结束了,但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有几次实*的机会,所以我有必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加认真,去努力的掌握最基本的课本理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实*中游刃有余。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3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

  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4

  1、实*目的

  复*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铺水库附*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为期两天,集中在20**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距离观察学*,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内容

  时间:20**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

  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

  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

  a、可溶性岩石;

  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

  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

  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5

  一、前言

  实*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实*意义:本次实*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和提高了实际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打下基础。此外,野外实*还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

  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

  此观测路线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顺序,由老至新进行观测。观测路线从南山村北开始,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

  观测路线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部分地层。观测路线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

  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崩塌,正断层,*移断层,*行不整合线,角度不整合线等。

  三、区域气候条件

  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干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

  (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出现,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迅速升高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少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出现较严重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

  夏季

  (6~8月) 炎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均为27.0℃,是全年最炎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均降水量7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结束,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

  秋季

  (9~11月) 秋季气候凉爽,风和日丽,大气透明度好。秋季来临非常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时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常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初霜冻的日期*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开始,降水明显减少。*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均气温11月上旬开始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逐渐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

  1.1℃。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

  冬季降水稀少,季*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4%,各月*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均每年出现寒潮次数为1.6次。

  四、区域经济条件

  区委、区*提出了“**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斗目标。

  工业发达

  工业基础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闻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闻名。经过年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进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进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项目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

  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设“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项目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基础上,聘请*旅游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利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2)

——地质学实*报告

地质学实*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学实*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报告1

  一、实*内容: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最后校合时fh=—28

  二、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三、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XX0达到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已知高程a与需要标定已知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后读取a点的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a,则放样已知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四、心得体会:

  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报告2

  一、实*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打下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实*报告3

  在钻探队实*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

  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观测孔,通过己的实际操作,结合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己的业务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己动手操作水*。期间主要对*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顶山砂岩,*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

  三、日长生活。

  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学*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生活。 报告节如下:

  第一绪言,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 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地质学实*报告4

  一、实*目的

  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要求

  1、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报告。

  三、实*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导老师:*

  五、实*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六、实*概况

  (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 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据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石林"。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马山石林已揭露的团山和长岭两座低山全部由粗面英安岩柱状节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群组成,柱体直径一般在1。0—1。5m之间,柱体长25m(地表以下延深可达60m),形态以四边形为主,也有五边形、六边形的。团山主体笔立挺拔,长岭柱体呈扇形展布,犹如孔雀开屏。这些蔚为壮观的景象,可与英国已列为世界保护遗迹的"魔鬼堤"和美国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魔鬼塔"相媲美。中国古代哲人孟子在二千年前曾有"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作为他的后代,齐鲁儿女或许可以添上一句"登马山而奇造化"的感慨。马山这一自然遗迹不仅是宝贵的地质地貌景观,也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对象。本区列为第二的自然保护对象,是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

  目前在马山已发现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较大且保存完整的有十多株,最大的树干长13m,横径0。8m,其年轮十分清晰。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在人文历史上,马山曾是庙宇鼎盛、香客云集的风水宝地。据清雍正年间(1734年撰写的《马山志》记载,马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树木茂盛,寺宇宏阔,有玉皇殿、圣母殿、大士庵等15处殿堂,颇具规模。山凹处有一眼"丹泉井",也称"济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气,甲于诸水",任凭大旱,泉水长年不涸,故有赞曰:"窟中疑滚千层浪,地底遥通一线天"。

  (二)崂山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质耸拔成山,气势雄伟,千峰竞秀,贵为华夏滨海第一高山。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三分子所组成,石色白净,石质坚硬,是建筑行业的优质石料。花岗岩经千古风化酥蚀以后,淤积在河道海滩上的白沙,所含石英石占到很大的比例数,是建筑上的优质沙料。崂山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运动以前,这里的"老坐地户"有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崂山高处的九水和明道观一带的山谷里,还残存有这些岩石的踪迹。崂山的花岗岩热熔岩浆在地层深处冷凝成石后,耸拔抬升成山,巨大的鼎力将地表的原有岩石推的四分五裂,局促屯集于周边。在花岗岩高温强力挤压的崂山成山过程中,周边的围岩发生热熔烘烤变质,许多变异成了变质岩。譬如仰口丰山一带的崂山绿石,就是泥灰岩经过高温变质后,形成的细腻变质岩石。和崂山花岗岩纠结在一起的岩石,主要有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大类。

  石老人和登瀛半岛一带的低山岩石,主要为沉积砂岩,石质呈灰褐色,作建筑石料容易酥蚀风化。这种石质的沙砾石滩,也呈深褐色,石茬尖利。流清河海湾的东半部一小部分,也是这一类砂岩的海滩,颜色非常明显。流清河以东到太清湾的西半部一带,崂山的主体山峰直插大海,没有杂色岩石掺杂。而从太清湾到垭口,以沟谷为界,除了垭口以东一座山峰是花岗岩石以外,再往东直抵八仙墩,就尽是沉积岩和变质岩了。特别是崂山头一带,几乎尽为沉积砂岩,层层叠叠像千层饼一样,很是壮观。

地质学实*报告5

  20xx年12月25日下午,琥珀山庄最后,周老师又在12月25日下午带领我们到琥珀山庄去,沿途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些问题,主要是有关于沿途、路边的一些石材铺成的路面是什么岩石,是那一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种岩石,有几个同学回答了出来。之后,周老师又带领我们到前面一个地方停下,让我们四处走走,看看周围的岩石,并解答了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我们到了杏花公园找了一块草地坐下,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这几天的内容,并布置了有关实*报告的要求,解答了一些同学的问题,最后宣布实*圆满结束。

  我们于12月23日上午到达巢湖,12月24日下午离开巢湖。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实地的观测,加上周老师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间的讨论,使我在此次实*中得到了许多收获。此次野外考察,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另一方面,面对许多问题,确实使我们感到了自身知识的匮乏,促使了我们去思考、探索,,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在没来巢湖之前,我只是知道有那些知识却从未见过此等地貌。但是经过这次考察我学到了以往书上未有的知识,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我想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吧。以前上高中时,老师、学校不重视我们学生的实践,从而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非常有限,动手能力不强。

  还记得在实*中有时候老师也觉得奇怪,明明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我们缺少实践,缺少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出来实*考察。这次考察也实现了这一目的,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后的学*中大家都会重视实践去更好的学*。大学就是一个学*的新舞台不比高中,这次实*也让我们明白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的不同。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学**台,重视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家的自主学*能力,巢湖实*的目的也在于此,可以说这次实*是一次对大家学***的教育。而研究地质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高等院校地质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用到实践中去。此次巢湖之行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考察,但兴奋之余,我们更明白这次实*的重要性。考察不是游玩,爬山,涉水,我们为了什么之前我不知道,但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是每个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当然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的确地质实*是苦是累,我爬山时,当每次自己快走不动路时,但我想这是有意义的;当我采到自己辛苦得来的石头样本时,我忘记了劳累;当我和同学老师们一起讨论时,我收获了知识,。我想这可能就是这两天里我收获的最多的东西了吧。再来说说我们学的《地质与地貌学》这门课吧。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除了理论研究和室内模拟,还要求地学工作者直接去研究它,亲自去野外去考察、去研究。所以学*地质就是要走向教室、接触野外去探究他的奥秘。虽然说地质实*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苦条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地质学。两天的地质实*结束了,但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还会有几次实*的机会,所以我有必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加认真,去努力的掌握最基本的课本理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实*中游刃有余。

地质学实*报告6

  一。序言

  ⑴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中国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实*报告7

  一、实*概况:

  本次实*为期一周,实*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的内容是:实*动员会,福清宏路、东张路线,闽江—洪塘—洪山路线,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鼓山路线

  二、实*内容:

  1.罗盘的认识——祖宗的`骄傲

  罗盘是利用一个磁性物体(即磁针)具有指明磁子午线的一定方向的特性制造而成,是我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另一种应用,因此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引以为自豪。了解和掌握罗盘的结构构造特征、功能及使用方法是本次实*的一大内容。

  罗盘分为上、下两个刻度盘,上刻度盘从0到360度,下刻度盘从0到90度,罗盘有两个水准器——短柱状水准器和圆水准器,调节圆水准器,根据上刻度盘可以测量走向、倾向和方向;调节短柱状水准器,根据下刻度盘可以测量倾角。本次实*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

  2.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实*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姚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下面按时间顺序介绍实*各地的岩石及其边坡:在青盛酒楼旁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在福清324国道旁我们看到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

  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

  在农大我们看到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

  在江田北山火葬场我们看到了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

  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下沙度假村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海岬,其独特性给度假村增加了不少的观赏性。该海岬主要由酸性的侵入岩即花岗岩和基性的侵入岩脉构成,花岗岩石为其主体,中间穿有多条暗黑色呈脉状的基性的侵入岩,即辉绿岩。该海岬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其下方水的深度较深。在这,我们测了两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73°,341°,34°;334°,240°,34°

  在鼓山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在鼓山的半山停车场采石开挖的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岩石的风化程度自上往下逐渐减弱,并且强风化层中夹有新鲜岩石,使得岩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均匀性。鼓山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较多的孤石和石鼓,这也是鼓山的一大特点。

  3.闽江水的地质作用

  我们知道水的地质作用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闽江水的地质作用属于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经常性流水的地质作用,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这导致闽江沉积有大量的沙石,是较好的建筑材料,目前有较多的采沙场位于闽江上。

  闽江南港河谷较为宽阔,水流缓慢,主要以堆积作用为主;闽江北港河谷较窄,水流较急,主要以剥蚀作用为主。

  洪塘桥于xx年建成,首修于xx年,其位于闽江的南港处。在洪塘桥南端由于*几年闽江上采沙场的建立,闽江的含沙量减少,导致的桩基础露出严重,基础受到的摩擦阻力减小,产生了侧向位移;在洪塘桥北段,存在软土构成的斜坡,极

  不稳定,以致其出现了边坡滑移和破坏。洪塘桥桥面面垂向位移最大达到6cm,垂直位移最大达到8cm。因此,洪塘桥进行了整修,南北两端的桥台都进行了加固,其桥墩以增桩为主的加固方式,此目的是为了提高被动滑动力。

  洪山桥于1985年12月竣工,其位于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的闽江北港处。闽江南北港的水流分流量不*均,北港的来水量大。闽江中游修建有水口电站,于xx年开始投入使用,这使得北港的来水量变大,河流的含沙量减少,夹砂能力增强,冲刷和侵蚀能力增强。洪山桥分有新旧桥,旧桥的桥面已被拆除,只剩下桥墩。常年以来北港流水已形成了流量*衡,拆除桥墩会使河流流量增大,侵蚀作用增强,故旧桥的桥墩还保留着。由于北港以侵蚀作用为主,故在其河床**都进行了加固、加高防护。

  4、大坝工程地质

  观看的录像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修建一个好的大坝需要一个好的地质条件,因此大坝的选址成为关键。选坝址,必须了解该岩土的工程性质,分析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当然还应包括了解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的建筑材料。

  福清东张水库历史悠久,修建于上个世纪xx年代中后期,即19xx年,属于大型水库,库容量为1.9亿立方米,最大高度为38m,属于重力式钢筋混凝土坝,其要求地基的地质条件较高,荷载大且集中,其具有饮水、灌溉和发电等作用。东张水库的选址较为好,其位于龙江上,并且为峡谷地貌,上游为永泰、仙游和莆田。大坝的地基为花岗岩,并且是整体块状致密结构的基岩,其强度高,稳定性好。地基的风化程度较低,属于微风化。大坝存在*行结构面,倾向大坝的上游,稳定性好,其高倾角,对大坝的安全有利。在坝底,我测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5°,95°,88°。

  三、实*感想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地质学实*报告8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老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三、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下午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学实*报告9

  一.前言

  (1)实*任务:我们这次去进行的是一次地质学教学实*,要求我们了解xx北部的地质概貌以及岩石和地层等地质构造。

  (2)实*地点:xx市北郊凤凰山,长腰山和大尖山一带。

  (3)实*人员:06农资环全体同学和4位05级农资环同学。

  (4)xx的地理背景:xx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xx。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453.06万。

  xx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xx。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453.06万。

  xx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xx市182公里,芜湖—xx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xx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xx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xx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xx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xx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xx风景三绝”。

  改革开放以后,个性是九十年代以来,xx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五个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并先后进入全国粮、油百强县行列。“两水一菜”(即水产、水禽、蔬菜)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构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蔬菜面积100万亩,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构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必须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必须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撤地设市以来,xx连续6年开展**思想,优化环境活动,连续4年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用心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建立了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投资审批手续。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xx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xx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礼貌、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我们此次野外地质实*的驻地是xx市北郊凤凰山脚下的狮子口,我们住在7410工厂的招待所,我们这几天野外实*的路线是凤凰山,长腰山和大尖山以及紫薇洞风景区。在凤凰山半山腰我们看到了志留纪,石炭纪和泥盆纪等二叠纪各岩层。对我们来说收获颇丰。

  二、地质概貌

  (1)地层

  概述;在凤凰山腰上,我们实*地地层从志留纪开始,经历泥盆纪、石炭纪直到二叠纪的古生代地层。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连续,接触关系清楚,接触带典型,标志曾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易观察和采集。

  第一层:泥盆纪,包含五通组;

  五通组:以石英砂岩和沙砾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层状,坚硬。下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层状,石英为主,成分单一,质地坚硬,兼有沉积。

  第二层:石炭纪,包含了金陵组,高丽山组,和州组以及黄龙组和穿山组;

  a金陵组:为灰褐色生物灰岩,厚度可达几米,呈透镜状;

  b高丽山组:紫红色长石砂岩,厚度一般为40-60米,是制作紫茶壶的主要原料;

  c和州组:灰黄色泥质灰岩,厚度在5米左右,风化成姜状,不宜烧水泥石灰;

  d黄龙组:肉红色灰岩,白云质含量较高,质地较纯,含生物碎片,内含镁元素;

  e船山组:浅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呈球状。

  第三层:二叠纪包含栖霞组;

  栖霞组:臭灰岩,含邃质结核,产有化石

  负一层:志留纪,此地层中岩石主要为长砂砂岩,呈黄绿色;部分地区为粉砂质页岩。如下图:

  泥盆纪五通组:1.砾岩、沙砾岩2.石英砂岩3.粘土层4.石英砂岩;

  石炭纪:5.金陵组6.高骊山组7.和州组8.黄龙组9穿山组;

  二叠纪:10.栖霞组;

  志留纪:-1.长砂砂岩;

  (2)岩石

  xx北部的凤凰山地区主要有页岩、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生物屑灰岩等沉积岩发育。xx北部地区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但主要为沉积岩为主。

  a、碎屑岩类:

  砾岩和角砾岩:碎屑岩中砾石(粒度大于2毫米)含量大于50%者。

  砂岩:碎屑中2到0.05毫米粒级的颗粒在50%以上的岩石。砂岩中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少量白云母和重矿物,可混有少量的粘土和细粉砂岩。胶结物为硅质铁质和钙质。砂岩的色彩取决于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是石英碎屑,少数为长石、岩屑等。长石砂岩:常为红色调,米黄色,若砂岩中长石风化则呈灰白色。主要成分由碎屑石英和长石组成。碎屑磨圆度较差,多为棱角状至次棱角状,胶结物为泥质、钙质、铁质。

  粉砂岩:粉砂岩碎屑占50%以上者叫粉砂岩。成分常为石英,少量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少见。碎屑的磨圆度较差,常呈棱角状。胶结物有钙质、铁质和粘土质。色彩多种多样。

  b、粘土岩类:

  粘土:固结微弱的粘土岩。

  泥岩:固结成岩但无层理者。

  页岩:固结成岩具有叶片状层理者。

  c、硅质岩类:

  燧石岩:常见的硅质岩,致密坚硬,具有贝壳状断口。色彩多为灰色、黑色,常呈层状、条带状、结核状产出。

  d、碳酸盐岩:

  生物屑灰岩:灰岩中可含各种生物遗体,可能是完整的或破碎的。

  白云岩:主要由含量大于50%的白云岩组成,常含方解石粘土混入物。具有隐晶质或细晶结构。

  实*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一些化石,其中我们小组发现了三块贝壳化石。在实*过程中我们还游览了紫薇洞风景区,在那里,我们观赏到了许多的奇石,奇石构成的原因是由于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对岩石进行风化、剥蚀、冲刷,使岩石构成了各种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能够说,大自然是一位能工巧匠。

  (3)地质构造

  a、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的沉积岩及部分变质岩构造的山地都会存在不同规模的褶皱构造。它对于矿产的构成、形态、分布等有必须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构成地貌的重要基础。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及褶皱时代等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及地壳发展的历史。

  褶皱有2种基本形式,即背斜和向斜。从外形上看,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向斜是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地形有时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即构成背斜山和向斜谷。但是在更多的状况下,是在背斜部位侵蚀成谷,而在向斜部位发育成山,构成背斜谷和向斜山,即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xx北部地区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凤凰山是一个很大的背斜,但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风化转成了此刻的山谷地形。

  背斜谷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应力作用,极易构成一组*行轴面的张裂隙,为外力侵蚀作用创造了条件,如果核部岩层较软,那就更相得益彰,最后侵蚀构成谷地。在向斜槽部里,因收压应力作用,岩石往往积压密实,难于破坏,如果核部岩层较硬,那就更难侵蚀风化,最后突起构成高山。凤凰山上沉积岩抗风化和侵蚀潜力很弱,在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原本背斜突出的部分被风化搬运走了,而留下来的部分成为了此刻的背斜凹陷向斜突出的奇特现象。这也是这天我们能够在地表观察到不同层面结构的原因。

  b、断裂构造

  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成节理和断层两大类。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是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在野外有时在剖面上能够一眼看到断层,而有的断层却比较隐蔽,个性是地面覆盖物较多的地方,更不易发现。在我们实*的凤凰山上有许多很明显的节理和断层的构造。

  三,实*感受:

  次此地质实*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第一次和同学们在小外住宿活动,因而刚开始,对这次实*我是期盼和激动的;我期盼着在新环境下,我和同学门的生活,和激动着在野外的实践活动。实*共进行了4天,这对我来说是生动的有益义的,一方面我们翻山越林见识野外风景的同时,完成了实*资料,赁一方面,在实*中,同学们相互帮忙也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总之,次此实*,我们收获了许多。

  爬大金山,我们经历了最累的一天,在爬大金山之前,我们首先在山脚,绕着其细致的观察了地层和岩石的分布,虽然我们各个局部的看了有一下,但是,我们也须有个整体的视角,因而,大金山之行好处非凡。大金山是xx最高的山峰之一,站在山顶,整个合肥尽收眼底,而其周围的地层分布情形立刻印在我们的心底,从志纪到泥盆纪在到石炭纪,最后到二叠纪,层次分明,一层层的满是大自然的痕迹。站在山顶,我们淌汗的同时觉的心旷神怡。

  观察地层岩层,我们经历了最激奋的一天,穿越在荆棘小丛林间,我们走在未知的土地上,自己开辟脚下的路,奋力向山腰爬,我们看到了各种岩层,一层层,我们辨认层面单层面,认识各种岩层。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各地层在我们的面前或许是不可撼动的,但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它就象一层纸,褶皱,断裂,从而构成山丘,低谷。

  游紫薇洞,我们经历了最神异的一天,紫薇洞深入地下70多米,整长1500多米,洞中各种天然构成的奇观,向我们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还舟游了地下的河流,观看了紫薇洞收集的各种奇石,所有的这一切不断另人惊叹。

  整个实*,时间虽短,但经历丰富充实,我们不仅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收获了知识,同时加强了同学间交流,收获了友谊。

地质学实*报告10

  一、实*时间:

  二、实*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内容

  1植物样方调查

  1.1样方调查的目的

  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学*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

  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

  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

  2土壤剖面

  2.1挖土壤剖面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对发育于基岩上的土壤,一般挖至露母岩为止;通常深1~3米左右;对沼泽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以出现地下水为止。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两侧。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剖面挖就后,先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酚酞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并将挖出的土按先心底土、后表土的顺序填回坑内。

  2.2剖面的结构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底土层(C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这3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A和AC层。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复杂剖面

  1)异源母质剖面: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成土物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组成不一致的剖面。

  图2.2垂直断面

  2)埋藏剖面:由于后来物质覆盖,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埋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3)堆叠剖面:原来的土壤剖面多次被沉积物质覆盖,或由于大量使用泥肥、土粪等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造剖面:在采矿、兴修水利等活动后,将混杂的土壤物质堆积或填回而形成的剖面。

  2.3分层取样

  2.3.1样品采集

  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

  2.3.2取样方法

  ①铁锹、铁铲、竹片等直接取样;②采样筒取样;③土钻取样;④挖坑剖面取样

  1、地表层:铁锹、铁铲、竹片直接取样;

  2、分层取样: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土钻,进入一定深度的土壤,将土柱提上,,按需要切割采样;或铁锹、铁铲等挖一剖面,分层取样。

  2.3.3取样量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

  2.4注意事项

  1、对照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

  3、分层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可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3生态研究案例分析: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1酸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其机理

  森林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对森林的间接影响,即认为酸沉降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土壤的酸化,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有毒元素活化,重金属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衰退[3]。

  3.2直接影响

  3.2.1植物体形态

  1、伤害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大气污染物最先进入植物体的门户。因此,植物的伤害症状最早出现在叶片上[4]。干、湿沉降都会改变植物叶片表面蜡被层和角质层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结构对叶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树叶表皮的破坏,加速了叶片的老化,使叶片失去活力,变得枯焉甚至掉落、死亡[5]。特别是在低pH值的酸沉降作用下,在短期内就能对叶片造成可见伤[6]害。树叶的变小,黄叶的增多,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削弱其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林业生产下降,森林退化[7]。

  2、伤害根系

  根系作为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重要器官,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和产量贡献者,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和生物量的高低,并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关。根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碳素库,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反馈途径之一[8]。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性能与土壤养分、水分、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影响着根际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和有效性。酸沉降不但改变了根系周围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也直接伤害了根系的生长。

  3、生长及生产力

  酸沉降引起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酸度条件下,酸沉降的的确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木的生长或群落的增长。如在中欧和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大面积森林衰退之前,其森林生长量比同时期未受酸雨影响的森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认为一方面酸沉降中的N、P和S素对植物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另一方面酸沉降中强酸根离子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风化,从而使进入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9]。至于在有些受害林群中,树木仍能继续增长,是因为死亡的树木被分解、矿化后为其附*的树木提供了养料。虽然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几年,但最终会导致树木死亡率的增加和生物量的降低[10]。一些人工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在轻度酸雨或短时期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地质学实*报告11

  经过一个多学期煤矿地质学的学*,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和煤矿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煤矿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地质学的了解,xxxx级采矿工程同学六月二十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3天地质的实*。

  这次实*我们采用分组实*的模式,每小组设组长,采用小组长负责制,负责资料如乘车的时间安排,人身安全,并及时传达老师通知,全班共分5组。6月20日在校园2301教室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实*动员大会,下午领取了实*工具。6月21日正式开始了本次工程地质认识实*实*。

  一这次实*的主要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学会对岩石的肉眼识别

  4、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5、了解淮南几大山脉的地质状况,岩层产状,及构成。

  6、掌握边坡稳定性的概念及如何增强其稳定性

  二实*的主要过程

  路线一洞山

  1观察洞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去沉积环境;

  2联系罗盘的使用,测量岩层的产状;

  3了解东山地区的构造特征。

  路线二罗山

  1观察舜耕山断层

  2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

  3观察“淮南虫”的产出层位,认识叠岩石,了解寒武纪前的生物特征;

  4观察太原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完整整合;

  5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构成

  路线三八公山----茅仙洞

  1练*使用地图

  2认识罗山地区地层,不同类型的碳酸岩;

  3测量岩层产状,并与洞山地区比较;

  4观察阜凤逆掩断层和山王集正断层,及其在八公山山体形态构成中的作用;

  5观察庙山洼的石芽地貌;

  6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

  7珍珠泉在进行观察舜耕山逆掩断层,分析八公山及舜耕山在构造上的关系。

  三实*区地质、地理概况

  本次实*位于淮南市市区附*,淮南是中国的能源基地,这源于地址历史上淮南的地质环境,本区地层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及其以后各纪沉积岩组成,变质岩全为结晶片岩,沉积岩由震旦纪起,以古生界为主并有部分中生界及新生界,总厚达4千米。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纪及二叠纪,区内逆断层繁多,岩层重复相间,构成鳞片状构造,使煤系地层成一个不对称正弦曲线型分布。奥陶纪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二叠纪煤系地层则于寒武、奥陶纪之下,造成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质为气煤--肥煤,灰份10-20%,含硫较高,一般在4%左右。求得B+C1级储量172.66万吨。故在淮南地区实*,是观测工程地质的很好的选取。淮南历史悠久,又有淮河,及其丰富的地貌地质特征,造就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造就了超多的煤气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淮南的煤发的电占华东六省的一半以上,可见淮南的地质环境在石炭二叠纪是以前有超多的植被覆盖,动植物繁衍及其茂盛,这也是淮南淮南作为能源基地的地质层面原因。

  四岩层、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的认识

  (1)洞山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第一站,我们首先来到洞山,位于淮南市南部。6月21号的第一点从那里开始,陈春奇老师在那里讲解了罗盘的使用,然后亲自演示了怎样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留下的半个多小解答,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练*,每个同学都能灵活运用罗盘。之后我们沿着路向上走,来到第二点,马家沟组(肖县组)看到了呈刀砍状的岩石表面,陈老师讲解了白云山与石灰石的区别。第三点在不经意间到了,泥岩沉积的构造隔水性很好。第四点是土坝组,厚度137米,在土坝组有个岩石破碎带,风化表面呈蜂窝状。

  第五点,崮山组,厚度74米,浪层波痕,透过观察,崮山组的上部有土黄色和紫红色的灰岩下部有耳状的薄层泥灰岩。时间悄悄的流逝,又下起细细的雨,这一切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巨厚灰岩的张夏组,陈老师详细的讲解了纯净灰岩的作用,我们在实*的过程中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紧之后我们来到了与张下组的分界面顺层擦痕面,主要是由能够浇筑水泥的灰岩组成。张下组的到来不期而至,伴随着枣球状灰岩的出现第七个点也就这样结束了。说到徐庄组那可得说一段阿,这片山叫五层山,山的顶层就是土坝组,那里的倾向是184°倾角是68°,在那里老师教我们认时间,比如中寒武统表示的是岩石,中寒武世表示时间。。第九个点叫毛庄组那里是无层山的第五个小山包,主要由泥岩组成哦。。最后一点是馒头组,来到那里主要是挖掘三叶虫化石。因为那里是紫红色的页岩比较脆,中部是有黄色条纹的灰岩所以比较容易挖掘化石,当然我们收获都不少阿。。

  (2)罗山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第二站,我们去了罗山油库,那里的岩石都是比较久远的,最远的是27亿年的。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刘家沟组,那里是没有化石的沉积构造,有着大型槽状的交错层理,我们测得那里的岩层产状,走向172°,倾角63°。我们沿着路继续向前,老师又教会我们如何测路的坡度,自我感觉与实际相差是很大的,我们测得这条路的坡度大约为6°。我们沿着阶梯一向到罗山油库旁,那里有着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向斜和背斜,但是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们几乎没人看出,老师在那里讲解了很长一段时间,那里属于四顶山组。继续爬山,来到了半山腰,那里的的岩石6.6亿年左右,大部分是白云岩。再往上,我们看到了九里桥组。九里桥组是有竹叶状灰岩和泥灰岩构成。那里有着没有被世界公认的淮南动物群,动物群至今6.8亿年。构成山脊的是寿县组,岩石较为坚硬,风化不是很严重,最厚的是刘老碑组,大概530米左右,我们在那里测了下山坡的坡度并和老师探讨人上山的最大坡度,到达山顶我们留了影,这是我们实*的纪念。接下来的是一个断层,老师教我们画了断层,接下来是五山组,曹店组,这两组都是很薄,加起来才将*40米。由于这时天气很热,很多人都期盼回去,在观测过后就结束了这天的实*。

  (3)八公山和茅仙洞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八点多,乘车来到了八公山,第一点看到了猴家山组的白云岩。那里的岩石产状与以前观测的不同,那里的岩石比较缓测得两组数据,第一组倾向86°,倾角15°,第二组倾向90°,倾角25°。那里的岩石发育密集,岩体比较完整。那里的岩石比较坚硬是由于在海底有着超多含si质的火山喷发造成的。

  之后来到八公山的第二个点,那里有着比洞山更多的三叶虫,很多人都在这寻找完整的三叶虫作为实*的纪念。不幸的是我没找到完整的三叶虫。和同学合了几张影后,踏上了新的旅途,大约在路上观光桃树来到了徐庄组,看到了带有动物爬行遗迹的岩石,那里的岩石产状北偏东50°,倾角30°。桃子吃了,车也开始驶向凤台。到了凤台淮河大桥的东岸,我们看到了一个断层,这是自然构成的断层,这断层属于*移断层。最后一点茅仙洞,那里的淮河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茅仙洞附*,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构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原,那里地势*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潜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个性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超多泥沙在此淤积,逐渐构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构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带给了超多商品粮。

  。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河道会逐渐北移,茅仙洞会慢慢不见,,如此发展下去,也许几万年、几十万年以后,茅仙洞与二道河之间的山体会被侵蚀殆尽,夷为*地,或者构成一个“牛轭湖”,而河道则会“去弯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东北在八公山镇附*流向二道河。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将不复存在。

  河流既是如画山水的“雕塑师”,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

  淮河河床内沉积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其次为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介壳碎片等。分选较好,磨圆程度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为细砂。河漫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

  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构成完整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淤积构成超多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构成的有利场所。茅仙洞这个地区主要的还是河流冲刷作用,以及边坡的不稳定现象,风化作用。之后我们便乘车回去了。

  这天结束了我们的地质实*。我们其实在这这天中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从课本到现实是个必要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能更好的运用自己的知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回到校园我们透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更多的地质知识。

  五实*小结

  透过这次4天的工程地质认识实*,我学到了很多。比起课本上的知识,实*了解的东西,更形象,更能激发学*兴趣,而且生动易懂。这次实*前后,我们观察了土坝组白云岩,含不规则石英条带,风化后蜂窝状,

  崮山组上部页岩,泥灰岩,下部鲕粒灰岩张夏组厚层鲕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徐庄组上下部灰岩,中部砂页岩。毛庄组灰岩,页岩互层。馒头组上下部紫红色页岩。中部灰岩,含三叶虫

  猴家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页岩,底部砾岩,含磷四顶山组白云岩为主,含叠层石九里桥组灰岩,泥灰岩,含蠕虫化石;寿县组砂岩刘老碑组页岩为主,夹灰岩、砂岩

  伍山组石英砂岩;曹店组砂砾岩。

  我还认识到淮南动物群,以及三叶虫化石在馒头组中能够找到,淮河的河流冲刷作用对**的影响,以及,边坡的不稳定现象,风化作用,等等。我们透过老师的讲解还学*到土壤的构成过程,并且观看了风化剖面。这次实*我受益匪浅,不经学到很多和采矿工程相关的工程地质学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淮南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学识渊博,他像一个朋友容易沟通。他为人风趣幽默,教学很简单,大家很爱学,我们对实*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是喜欢。透过这次实*,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对于知识的获取的重要性,期望校园能多能组织这样的实*,多多开展实践类型的实*,这样再加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我们能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能很快领悟到各种工具的用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去一次,但我更想去更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因为我还想见见恐龙化石,也想了解那个时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我很想明白那些地面霸主到底是怎样被绝种的!总之很感谢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

地质学实*报告12

 一.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17号

  二.实验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路线附*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实*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

  1.观察并了解实*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

  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五.区域概况

  地点一:金马河

  (1)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成都*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原、地势*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原组成。成都*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原岩层十分坚硬。成都*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最冷月均温5℃~8℃。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成都*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成都*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原年*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原邻*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原,由成都*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金马河的地质地貌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原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指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的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黏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向移动沉积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种上层细,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相冲积物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称蚀余堆积。洪水期在河床凸岸的浅滩部位,水流速度相对缓慢,则沉积较细的物质。洪水期随着河床的侧移,蚀余堆积逐渐被河床浅滩堆积物覆盖。

  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故河漫滩宽度较大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

  金马河周围的河漫滩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种类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结构有:全晶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超基性岩类主要的矿物由橄榄石、辉石组成,这两种矿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常形成次生矿物,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流水冲刷以后的岩石中超基性岩类基本就没有,最常见的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和一些含石英、云母、长石矿物较多的岩石。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在金马河大桥,看到的最多的沉积岩就是缝合线构造的。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河流**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原。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

地质学实*报告13

  一、实*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位置:

  实*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

  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

  实*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坦,是一古老的夷*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第四系(Q)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看见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地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学实*报告14

  一、实*目的:

  本次实*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地点:

  xxxx地质实*基地

  三、实*时间:

  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四、人员组成:

  五、实*路线:

  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简介:

  1、实*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xx市xx北方地质实*基地位于xx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区气候

  实*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均气温为-5℃,七月份*均气温为24.5℃,年*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3、实*区地形

  实*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4、实*区水文状况:

  实*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区的经济状况。

  实*区工业十分发达,以xx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xxxx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去地形简介

  本实*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必须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实*资料:

  1、地层:

  本实*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必须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超多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构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4)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5)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内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能够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构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构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三)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

  (3)亮甲山组

  位于xx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内含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xx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四)二叠系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3)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能够从色彩上区分。厚150m以上。

  (4)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2、岩石:

  (1)岩浆岩

  ①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西部花厂峪至温泉堡一带的花岗岩,根据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很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所以称中细粒斑状花岗岩。

  ②花岗斑岩

  出露于石岭东南等地,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宽达5m以上的花岗斑岩墙。

  ③灰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④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⑤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相当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闪辉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多数都具隐基斑状结构。色彩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一般都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2)沉积岩

  ①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内含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②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本次在xx观察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内含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

  ③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个性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④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必须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均匀,构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3)变质岩

  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碎所构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结。

  3、地质构造:

  (一)工作区的构造位置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二)构造概况

  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洋火山活动带,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历了剧烈的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构成,其后继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构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必须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xx一带的海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

  (三)主要断裂构造描述

  (1)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此断崖为一个*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此断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

  (2)鸡冠山

  ①沿途见肉红色绥中花岗岩,见一大型出露岩石剖面为典型的沉积交错层理,属震旦纪原古界顶部,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上下呈水*层理,中间呈交错层理,存在黑色纹理的磁铁矿。

  见内含泥质的夹层,反映了滨海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环境,不反映气候变化,地质条件,也不能作为时代划分的依据

  ②典型底砾岩:下部为底砾岩(石英),抗风化潜力强,为陆相沉积,中间为内含砾石英砂岩,上部为石英粗砂岩,再往上为石英细砂岩(沉积规律: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中上部是海相沉积,没有构成完整的泥质韵律。

  成因:由于风化和河流搬运作用,最终沉积.由下至上岩石由粗到细,底砾岩体原本胶结在一齐,胶结物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之后整个底砾岩体出现正断层,导致与上部底砾岩体出现高度差。

  ③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成断层两盘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构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构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面。倾向:243度倾角:48度。

  ④波痕:为铁质石英砂岩,内含海绿石,对称性好,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波痕延伸方向与海岸线*行。

  ⑤地堑谷在鸡冠山与大*台问的河谷中,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4、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

  (3)生物风化作用: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构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能够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河流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2)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潜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构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三)岩浆作用: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构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构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构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状况。侵入在地壳必须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构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必须的通道上升到地壳构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构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构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了岩浆成分的复杂

  八、实**结: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了透过读地质图来决定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地质学实*报告15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地质学认识的实*报告例文。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实*报告《地质学认识的实*报告例文》。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二、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四、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3)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14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学地质实*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

  一:实*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 实*仪器地质罗盘 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 N247E,<503。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

  1)结构 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 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 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

  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结

  两天的实*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2

  一、实*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内容

  一)、路线地质教学阶段:从单一的地层、岩石、构造教学路线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1、学会地质野外记录。

  2、进一步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

  3、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

  (1)岩矿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标本的采集,岩性变化的观察与记录。野外实*中认识实*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的观察:野外实*中熟悉实*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编录及初步鉴定,在地层中产出特点的观察与记录。

  (4)褶皱、断裂等各种基本构造现象的识别与确定,构造在空间的变化及其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二)、编写地质调查报告:按以下几方面完成地质调查报告编写任务:以前言、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产资源、地质发展史、结束语等。

  三、实*区概况

  1、大同煤田位置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北部,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2°30′—113°15′,北纬39°35′—40°12′,跨越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五个县市。形状*似椭圆。长轴方向为NE—SW(北东—南西),总面积为1827km2。聚煤盆地整体呈似长方形,四周群山包围,西面有西石山脉,南面有海拔1976米的洪涛山,东南为海拔1714米的口泉山,东北部以青磁窑断层为界。

  大同煤田含有C—P煤系及J煤系。其中C—P煤系面积为1739km2,J系面积为772km2,两煤系重叠面积为684km2,为双系煤田。

  2、大同煤田交通

  大同市地处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大同矿区内的煤炭资源运输能力也大大提高。北面的京包与北同蒲铁路都通过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和京大、大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运行。区内还有大同至王村铁路专线,另外公路纵横交贯,运输方便。(如图2—1)

  图2—1大同聚煤盆地交通位置图

  3、自然地理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相接。本矿区属黄土高原*缓丘陵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势较为*坦,*均海拔1056米,黄土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大,气候干燥,风沙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3.6—7.5℃,极端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26℃。日温差一般在20℃左右,最冷月为1月份,*均气温是—11.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降水量为520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8mm,年*均降水量为400mm左右。

  大同市是全国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被誉为“煤都”,采矿业极为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有全国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大,装备水*高,开采技术先进,随着*年来各种技术交流活动的增多,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地方煤矿的技术水*。大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纵观大同地区的经济是以能源、重化工等产业为主。

  四、实*区内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统,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阜*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1、太古界阜*群(自己写符号):岩性为肉红色,浅灰色花岗片麻岩,含有伟晶岩脉侵入体,厚度巨大,达数千米。

  2、古生界:

  (1)寒武系下统馒头毛庄组():

  岩性为砖红色、紫红色页岩和灰紫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为主,页理发育,页理面上具有石盐假晶,本组底部为一层含砾的钙质砂岩,*均厚53m,与下伏太古界阜*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中统徐庄组():

  底部为一层4—6cm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往上是猪肝色、紫红色页岩,夹灰绿色页岩及薄层泥灰岩,页理上具有石岩假晶,本组上部为灰色结晶灰岩夹薄层鲕状灰岩,厚79m,与下伏馒头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3)寒武系中统张夏组():

  下部为灰色中到厚层状鲕状灰岩,中部和上部也以鲕状灰岩为主,中夹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厚179m,与下伏徐庄组为整合接触。

  (4)寒武系上统崮山组:

  以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互层为主,底部竹叶体的的边缘为紫红色,中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以结晶灰岩为主,夹鲕状灰岩及泥质条带灰岩,厚53m,与下伏张夏组为整合接触。

  (5)寒武系上统长山组:

  岩性为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竹叶状灰岩,夹薄层灰紫色灰岩、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19m,与下伏崮山组为整合接触。

  (6)寒武系上统凤山组:

  底部为一层灰黄色含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灰黄色泥质条带灰岩与薄层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上部为灰黄色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竹叶状灰岩与中厚层结晶状灰岩互层,厚83m,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

  (7)奥陶系下统:

  岩性以薄至厚层结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夹薄层泥灰岩及黄绿色灰岩,靠底部灰黄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三者互层。厚68m,与下伏寒武系为整合接触。

  (8)石炭系上统本溪组:

  本溪组底界自*旺一旧高山一线以南覆于中奥陶统灰岩剥蚀面之上,此线以北覆于中、下寒武统灰岩之上,至十里河以北尖灭,与中奥陶灰岩呈*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侵蚀面上往往有一层褐铁矿,鸡窝状分布(山西式铁矿)。自上而下,岩性分别为

  底部浅灰色铝土岩(G层铝土矿层位),层位稳定;下部时有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厚度变化大,不稳定,与下伏奥陶系灰岩*行不整合接触,泻湖相沉积。

  中上部以灰白色、灰褐色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下部含1—3层棕色、黑褐色灰岩,有时可夹一层薄煤层。

  上述岩性特征表明本溪组地层以粉砂、泥岩为主,粗碎屑岩含量较少,此外出现碳酸盐岩;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粗碎屑岩中则以纯净的石英砂为主。前人认为本溪组沉积时海水进退相对频繁,主要为潮坪一泻湖相沉积。

  本组厚度一般为30m,厚度在南部酸茨河达65m,呈南厚北薄至剥蚀尖灭。

  (9)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底部为一层灰紫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分选不好,厚4—6m,钙质胶结,往上为砂岩、页岩、灰岩和煤层,含煤10层,其中6层比较稳定,为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

  主要为一层巨厚的砂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即小峪砂岩。韵律分选明晰,多阶性,大型交错及缓斜层理发育,具有冲刷面。其间夹4、5号煤层,局部具有工业价值,两层之间砂岩分别为东山砂岩、偏岭砂岩。再上为大同煤田上部的巨厚主要可采2、3号煤层。

  以上表明太原组地层中粗碎屑岩较本溪组增多,粉砂岩、泥岩含量减少,煤的含量。粗碎屑岩在底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泥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前人的研究认为太原组沉积物经历的搬运和筛选作用较本溪组弱,主要反映了过渡相一陆相的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太原组厚度一般为80一100rn,最厚在楼子沟附*达186m,*均厚113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总的趋势南厚北薄,由130—50m逐渐向北被剥蚀变薄,至云岗十里河以北尖灭。含煤总厚0.06—47.45m,*均厚为17m,含煤系数20%。

  (10)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砂岩与砂砾岩,厚3—6m,往上为灰白、灰黄色砂岩和灰色粉砂岩层。中下部含煤1—4层,由上向下编号为1、2、3、4,其中1号煤层比较稳定,局部可采,其它不可采。厚45—60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山西组地层中粗碎屑岩含量较本溪组、太原组增多,而粉砂岩、泥岩含量则介于本溪组和太原组之间,煤层含量次于太原组。粗碎屑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泥岩中为碎屑与高岭石共有的特征,前人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地层主要为陆相河流沉积。

  本组厚20一80m,一般约为50一60m,最后在鹅毛口北魏家沟达90m,大致呈南、南东厚,北、北西薄的趋势,至忻洲窑一新、旧高山以北隆起剥蚀尖灭。沉积环境属于山前*原的曲流河沉积。含煤总厚0.16—10.63m,*均厚为3m,含煤系数4%。

  3、中生界

  (1)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

  由紫红、灰绿、灰白、灰黑、黄褐色碎屑岩组成,下部为粗砂岩,中上部为中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颜色自底至顶,由浅变深,越往上紫红色越深,厚70—250m,与山西组呈*行不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统大同组: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往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含煤20层,其中可采10多层。厚234m,与下伏永定庄组为整合接触。

  (3)侏罗系上统云冈组:

  底部为一层厚5—18m的石英质砾岩(K21)往上有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厚140多米,与下伏大同组为整合接触。

  (4)白垩系:分布于煤田的西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和火山喷出岩,厚100多米。与下伏云冈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新生界:

  老第三系:分布于煤田西北边缘地区,岩性主要是未胶结的砂、砾岩,夹有褐煤,厚250m左右。

  第四系:黄土的各种松散沉积物。

  五、实*区地质构造

  1、大同煤田的构造概况

  大同煤田呈一北东30一50℃走向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而窄(倾角40一60°,西翼宽缓(倾角3—7°);北起云岗东北,西南经北羊路、庙湾、马道头,南至玉井,东西宽约30km,向斜轴延伸长约50km(图4—1)。

  煤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一阴山构造隆起带的南侧。东以*旺一鹅毛口大断层为界,与新生带断陷盆地(大同*原)相毗临;西临吕梁经向构造带的西石山脉;南为一东西向小型洪涛山背斜为界,再南与*朔、宁武煤田相连。在*面上三者组成一个北北东向“S’’形。

  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煤田内早期部分地层缺失,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也发育不全。后期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推覆作用,导致煤田东部地层陡峻,直立甚至倒转,并伴生一系列次一级的小型褶皱和断裂,印支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煌斑岩顺主要的山4、2、3一5、8号煤层侵入,使煤层结构,煤的工艺性能遭到极大破坏。在煤田内,东部、东南部、南部构造较复杂,断层多,北部及西部则相对简单,断层、褶皱皆少。

  图4—1大同煤田构造形态示意图

  2、口泉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3、青瓷窑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4、云岗沟侏罗系地层小断层

  结合野外记录资料总结。(附野外素描图)

  六、煤层煤质

  七、矿区水文地质

  大同矿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基岩风化壳含水相对较大外,下伏中生界、古生界地层的岩石固结坚实,裂隙、喀斯特不甚发育,岩石一般不含水或含水微弱。地表水主要为口泉河、十里河河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在口泉河、十里河河谷地段,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由于本区地表径流条件较好,一般不利于降水入渗;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和矿井排水为主。随着矿井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原有动态*衡遭受破坏,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岩石的含水性大大减弱,煤田内大量井泉干涸现象就是的佐证。

  八、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①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②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包括大峪口、西窑等5座,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依山而呈半圆形。③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黑山、马蹄山、阁老山等15座属之。黑山规模,呈扁*穹窿状;狼窝山范围最广,火山口直径500米,西北有缺口;马蹄山和阁老山等由火山碎屑物组成,为*顶圆锥形,亦有缺口,状似马蹄。④北区以大同市北的孤山为代表,包括其西南的6座小火山。孤山形似面包,海拔1182米,兀立于御河谷地中。大同火山群处于侵蚀初期,下伏三趾马红土或离石黄土,上覆马兰黄土,为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开始时的产物。其形成以北区最早,东区、南区次之,西区最迟。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3

  实*内容(矿物、岩石的认识实*)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三、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4

  实*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

  在钻探队实*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期间主要对*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顶山砂岩,*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

  三、日长生活。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学*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生活。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5

 一.实验时间

  20xx年12月17号

  二.实验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路线附*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野外实*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

  1.观察并了解实*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

  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

  五.区域概况

  地点一:金马河

  (1)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成都*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原、地势*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原组成。成都*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原岩层十分坚硬。成都*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最冷月均温5℃~8℃。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成都*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成都*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原年*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原邻*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时,*原上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故成都*原无论气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色。金马河大桥处于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原,由成都*原水系即岷江水系冲积而成,多成树枝状和格子状,其中格子状水系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2)金马河的地质地貌

  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原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河漫滩是指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的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黏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向移动沉积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这种上层细,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相冲积物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称蚀余堆积。洪水期在河床凸岸的浅滩部位,水流速度相对缓慢,则沉积较细的物质。洪水期随着河床的侧移,蚀余堆积逐渐被河床浅滩堆积物覆盖。

  金马河位于成都*原故河漫滩宽度较大河漫滩的形成经过雏形河漫滩、原始河漫滩,再到河漫滩三个阶段。原来的河谷低与河漫滩,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形态要素包括阶地面、阶地前缘、阶地后缘和阶地坡麓。河流阶地在谷坡上可以有多级分布,把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成为一级阶地,依次由低到高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低阶地形成时间晚,高阶地形成时间早。金马河一级阶地修筑成公路,常年洪水不能淹没一级阶地,但非常年洪水能淹没,故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

  金马河周围的河漫滩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种类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结构有:全晶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超基性岩类主要的矿物由橄榄石、辉石组成,这两种矿物受热液作用和风化作用,常形成次生矿物,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流水冲刷以后的岩石中超基性岩类基本就没有,最常见的是花岗岩(花岗岩石大陆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和一些含石英、云母、长石矿物较多的岩石。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和刀砍状构造。在金马河大桥,看到的最多的沉积岩就是缝合线构造的。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河流**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原。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6

  实*地点

  新景公司

  实*时间

  20xx.12.10-12.30

  20xx年12月30日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实*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xx~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第二章 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xx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矿井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水质为SO4HCO3——型,矿化度小于1g/L。

  2、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包括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和山西组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

  ⑴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包括下石盒子组下段K8砂岩含水层,上段底部K9砂岩含水层,以及上石盒子组下段底界砂岩(K10)含水层。这三层含水层均表现为厚度较大,岩性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由于含水层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分布面积有限,个别地区甚至由于地势高使含水层变为不含水透气层,故总的来讲,该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差异性也较大,径流条件差,循环不畅。

  ⑵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山西组中上部和底部两层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砂岩(2号煤层顶板)含水层连续性较好,为2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但因补给条件差,含水性不强。山西组与太原组分界K7砂岩含水层,厚10.85~19.71m,*均厚14.90m,厚度大,含水层比较稳定,连续性好。但裂隙不太发育,冲洗液消耗量补打,富水性不强。

  3、碎屑岩类、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层组

  ⑴15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15号煤层顶板为厚15.0m左右的中细粒砂岩,全井田稳定,连续性好,为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K2、K3、K4石灰岩含水层有密切水力联系,对15号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⑵石灰岩含水层

  太原组中段有三层石灰岩含水层,分别是K2石灰岩(俗称四节石)、K3石灰岩(钱石)、K4石灰岩(猴石)。其中K2、K4石灰岩连续好,K3石灰岩在井田内大部分相变成为中粗沙粒岩。

  K2石灰岩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厚6.93~10.30m,*均厚8.38m,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不均一。井田内3-2号钻孔冲洗液消耗量最大达10.51m3/h。其它钻孔一般不超过0.50m3/h。

  K3石灰岩只在1-2号孔和2-1号孔内见及,厚2.5m左右。其它钻孔见厚4.70~11.90m的粗粒砂岩。石灰岩裂隙发育。此套岩层冲液消耗量不大。

  K4石灰岩厚1.60~4.52m,*均厚3.56m,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冲洗液消耗量不大。

  对15号煤层而言,15号煤层顶板砂岩、K2、K3、K4石灰岩四个含水层组成一大的含水层组,都是15号煤层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虽其富水性较弱,但开采15号煤层时,必定向巷道内充水,发生涌水现象。据盘城岭煤矿提供,日涌水量为400m3/d。

  (3)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苞欲水层组

  系指中奥陶纺石灰岩含水层。本次施工的6个钻孔,探奥灰最大厚度才6***2m(3—2)号孔。据周边勘探资料和井田以东地表出露地层了解,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溶隙、溶孔和蜂窝状溶洞等比较发育,富水性好,且有泉群排泄。据县水资源办公室资料,龙窑寺泉地面标高1460m,泉流量42t/h(11.71L/S),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增减。

  二、主要隔水层

  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均有良好的不透水层隔离,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因此,除上述几层主要含水层外,即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三节 构造

  井田内地质构造醋酸形态为走向东北北东,偌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一般8—10。构造类型简单。区内没有小的褶曲,也没有较大的断层,根据地震勘探资料,井田内小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在井田先期开采地段共查明落差3—5m断层9条,落差1——3m断层13条。由于断层规模小,对煤层开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井田内3—1号钻孔周围有一直径为19070M的陷落柱。另外,在15号煤层开采中也见有规模不等的小型环状陷落。此类陷落柱,均为基底陷落,K2以上地层完整,仅对15号煤造成破坏,因15号煤层底板标高590—1030m,而区域奥灰水位在900m左右,将会使15号煤层及部分2号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

  鉴于上述,当煤层开采至断层或陷落柱附*时,要注意其破碎带富水情况,避免困之导水或破碎带赋水造成危害。

  第四章 煤层煤质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两层煤,4”煤层*均厚度1.59m,为特低硫-低中灰-中灰,高发热值瘦煤;90万吨技改工程开采15”煤层,*均厚度6m,为和低硫-低灰-低中灰,高发热值贫煤,为理想工业用煤,主要热销于河北山东一带。

  4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是亦为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15号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基本为15号煤层顶板砂岩及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对矿井的影响,现为基建矿井,据煤矿提供矿井涌水量为每日400立方米。

  第五章 矿井冲水

  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补给水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1、2号煤层:其直接冲水层位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但该两个含水层的含水性均较弱,对矿井冲水不会产生较大威胁。

  井田内2号煤层大部分处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以下。2号煤层最低标高为747m,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932.9m,相差186m左右。2号煤层底板至中奥陶顶板夜班间距为19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受影响。如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沟通或使其间距缩小,可能引起中奥陶含水层进入巷道,对此应引起注意。

  老窑古空区或井田内关停矿井,也是2号煤层开采时的充水因素之一。据周边煤矿资料,在开采中,古空区突然来水,且水量较大,并发生淹井事故。

  2、15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K2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由于煤层开采产生的塌陷裂隙,视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另外,15号煤层在井田内几乎全部处于中奥陶统含水层区域水位下,而煤层底板距中奥陶统顶界一般为32m,最薄处约23m。岩性为半坚硬岩石,因此,在隔水层底板薄弱处及因构造沟通时、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对本煤组开采会构成威胁,应予以重视。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在井田西部水压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顶托补给。井田西部15号煤层底板标高最低为595m,承压水头科可高达340m,在具有导水构造(断层、陷落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顶托突水淹井事故,造成灾害。

  所以,15号煤层的充水因素是复杂的,开采时,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疏排矿坑涌水,以免淹没巷道。

  第六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4号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之一,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4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狙邻区资料,其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单位涌水量均远小于0.1L/s.m。靠*河谷涌水量稍大。本井田南部靠*清漳河西源,井田内患有后窑峪河、王家河、七里河等几节性河流;井田西部煤层底板低于奥灰水位(左权县医院水井水位村高932.90m)0~183m,均构成2号煤层开采时滴水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区内构造简单,尚未发现有破坏2号煤层的陷落柱、断层等导水构造。而且2号煤层距奥灰顶界地层厚190m左右。其间有多层隔水层。因此,其水文地质类型仍属简单类型,即为二类一型。

  15号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K2~K4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和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据周边勘探区水文资料,太原组含水层的含水性也很若。但由于下伏中奥陶统溶裂隙含水层的含水性较强,水头较高,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590~1030m,绝大部分煤层低于奥灰水位(932.90m)0~343.0m,而且据地震勘探资料该煤层1~5m的'小断层接*或直接接触煤层,使水文地质条件趋向复杂。对于低于奥灰水位的15号煤层,02岩溶水水压增大,在井巷开掘中,当水压超过坑道隔水板时,即可出现底鼓、底板开裂等变形现象,造成突水事故。所以,15号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应该为三类二型。

  第七章 实*心得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7

  一、实*时间:

  二、实*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内容

  1植物样方调查

  1.1样方调查的目的

  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学*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

  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

  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

  2土壤剖面

  2.1挖土壤剖面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对发育于基岩上的土壤,一般挖至露母岩为止;通常深1~3米左右;对沼泽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以出现地下水为止。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两侧。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剖面挖就后,先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酚酞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并将挖出的土按先心底土、后表土的顺序填回坑内。

  2.2剖面的结构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底土层(C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这3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A和AC层。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复杂剖面

  1)异源母质剖面: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成土物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组成不一致的剖面。

  图2.2垂直断面

  2)埋藏剖面:由于后来物质覆盖,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埋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3)堆叠剖面:原来的土壤剖面多次被沉积物质覆盖,或由于大量使用泥肥、土粪等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造剖面:在采矿、兴修水利等活动后,将混杂的土壤物质堆积或填回而形成的剖面。

  2.3分层取样

  2.3.1样品采集

  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

  2.3.2取样方法

  ①铁锹、铁铲、竹片等直接取样;②采样筒取样;③土钻取样;④挖坑剖面取样

  1、地表层:铁锹、铁铲、竹片直接取样;

  2、分层取样: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土钻,进入一定深度的土壤,将土柱提上,,按需要切割采样;或铁锹、铁铲等挖一剖面,分层取样。

  2.3.3取样量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

  2.4注意事项

  1、对照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

  3、分层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可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3生态研究案例分析: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1酸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其机理

  森林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对森林的间接影响,即认为酸沉降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土壤的酸化,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有毒元素活化,重金属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衰退[3]。

  3.2直接影响

  3.2.1植物体形态

  1、伤害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大气污染物最先进入植物体的门户。因此,植物的伤害症状最早出现在叶片上[4]。干、湿沉降都会改变植物叶片表面蜡被层和角质层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结构对叶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树叶表皮的破坏,加速了叶片的老化,使叶片失去活力,变得枯焉甚至掉落、死亡[5]。特别是在低pH值的酸沉降作用下,在短期内就能对叶片造成可见伤[6]害。树叶的变小,黄叶的增多,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削弱其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林业生产下降,森林退化[7]。

  2、伤害根系

  根系作为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重要器官,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和产量贡献者,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和生物量的高低,并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关。根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碳素库,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反馈途径之一[8]。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性能与土壤养分、水分、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影响着根际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和有效性。酸沉降不但改变了根系周围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也直接伤害了根系的生长。

  3、生长及生产力

  酸沉降引起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酸度条件下,酸沉降的的确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木的生长或群落的增长。如在中欧和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大面积森林衰退之前,其森林生长量比同时期未受酸雨影响的森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认为一方面酸沉降中的N、P和S素对植物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另一方面酸沉降中强酸根离子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风化,从而使进入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9]。至于在有些受害林群中,树木仍能继续增长,是因为死亡的树木被分解、矿化后为其附*的树木提供了养料。虽然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几年,但最终会导致树木死亡率的增加和生物量的降低[10]。一些人工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在轻度酸雨或短时期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8

  一、 实*概况:

  本次实*为期一周,实*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老师简单讲解实*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二、实*内容:

  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实*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 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最后我们考察了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

  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行、较密集而*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 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才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e)块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三、实*感想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中我在老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山时,在老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在实*中我还学到了很多的在学校课本上和知识里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巨大的锻炼的,我也相信我会做好这一切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才会将我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上,学*中我相信我会继续不断的做好的。通过实*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这一次实*是给我的巨大的人生的财富,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的!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9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目的

  通过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前认真学*实*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报告。

  二、实*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过程

  本次实*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1(2011-12-2612:29:02)

  第二章各实*地区地质概况1

  一、昆明西山地区

  1、普渡河西山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断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倾角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龙门等山地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受该大断裂的影响,使昆明西山地区南濒断陷湖泊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断裂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特殊地貌特征为昆明市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2、滇池龙门地质现象

  沿线观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层剖面,以及物理风化作用和负荷地质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现象,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

  泥盆纪上统

  宰格组:上部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厚324m。

  石炭纪下统

  大塘组: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夹厚层状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厚12.5m。

  石炭纪中统

  威宁组:为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中部夹角砾状灰岩。与大塘组整合接触,厚112m。

  二叠纪下统

  倒石头组: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粘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厚9m。

  栖霞组:为浅灰、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厚123m。

  茅口组:上部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与灰色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含珊瑚化石;下部为灰色厚层状不规则虎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厚276m。

  二叠纪上统

  峨眉山组:上部为黑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到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溶蚀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武定地区

  1、五孔桥

  通过观察辉绿岩和三叠纪舍资组的接触,下为灰绿色辉绿岩,上为三叠纪舍资组褐黄色砾石层,为含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触面特征: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风化粘土层。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现象。从以上特征可看出存在沉积间断且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行,故该接触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2、雷刚厂

  通过观察三叠纪舍资组与寒武纪西王庙组的接触,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舍资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至浅黄紫色薄到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至中层状含细粒、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与下伏西王庙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3、芭蕉箐铁矿

  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属于文笔山鱼子甸铁矿床的一部分。矿体产于泥盆纪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内,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含矿岩系为:

  上覆地层鱼子甸组第二段,为灰色薄至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

  鱼子甸组第一段可分五小层,主矿层为褐红至暗红色鲕状赤铁矿,厚2~5m不等。

  下覆地层为缩头山组:黄色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

  4、人民渡(狮山断层)

  该断层为逆断层,走向北东~南西,断层面产状300°~315°∠45°~80°,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纪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等地层。上下盘植被不同。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

  5、狮山石棉矿

  位于狮山向斜北东翼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热变质和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纹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纤维很短,开采价值不大。

  6、狮山景区

  狮山位于武定县城之西,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在寺庙下公路一侧,有寒武纪笻竹寺组,还有贝壳和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其内三叶虫化石极为丰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见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庙后山为寒武纪沧浪铺组巨厚层砂岩组成的悬崖陡壁,陡壁上随处可见三角洲相典型沉积构造。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二章2

  三、元谋地区

  1、朱布超基性岩体概况

  岩体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其规模不大,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

  岩体分异较好,据垂直分带,有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辉岩带、橄榄岩带,各带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岩体虽小,含铂达到工业品位要求,是含铂矿体。可见磁黄铁矿、黄铁矿、铂矿、孔雀石、黄铜矿。硫化物含量与铂品位呈正比。

  2、黄瓜园大桥元谋群变质岩

  该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元谋县龙川江西侧,呈南北向展布。属于元古界变质岩。由新至老为:

  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厚约598m。

  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厚约1430m。

  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还观察到了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蚀作用,下游的沉积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摊及肥沃的河漫滩。还有很多远距离搬运形成的磨圆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的鹅卵石。

  3、德大、那化花岗岩体

  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呈粉红色,粗至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主要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蚀变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

  闪长岩:暗灰、绿灰色,多为细到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石英组成。暗绿色角闪石呈柱状。并有绿泥石化的蚀变现象。

  除此之外,岩体中还见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还可见到后期辉绿岩中捕掳有前期的花岗岩。

  4、弯堡土林

  弯堡位于元谋北西20公里,这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为一套黄灰色沙砾石、粘土及粉砂沉积物,其成岩作用差,结构疏松,经过三百多万年的风化剥蚀和地表流水冲刷,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景观土林。

  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盛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加上后期的地壳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面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地流蚀、冲刷,又使地面裂缝渐渐加深,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够保存,是由于土柱顶上有含铁质(氧化铁)砾石层覆盖,形成一层保护伞,使松散堆积物保存下来。由于气候干旱,树木被硅化,在土林中到处可见硅化木转石和被剥蚀出来的埋藏在土层中的硅化木,古老树干的外形及内部的纤维构造都清晰可见。

  千姿百态的土峰造型令人无限遐思,是一处有待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普通地质学实*报告第三章

  第三章结束语

  一、在此次实*中,我对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二、小结:这一星期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0

  一。序言

  ⑴实*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前学生应认真学*实*知道书,以明确实*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的组织形式及实*过程

  实*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

  过程由实*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3。岩浆岩:辉绿岩。

  4。矿体:芭蕉箐铁矿、狮山的石棉矿、无孔桥的钛砂矿

  5。地质现象:狮山断裂断层破碎带上的断层角砾岩、地层的错动与缺失、无孔桥沉积接触面上的风化壳、狮山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断裂构造,形成两断面上生长的植被有很大差别,在芭蕉箐看到赤铁矿矿床,而在狮子山观察到了石棉矿及石棉的采矿洞,狮子山风景区,其山势雄浑秀丽,古树参天,苍松翠柏,古寺幽静,是国家aaa级名胜风景区。

  ⑶元谋地区

  1。地层:黄瓜园出露海资哨组、路古模组和凤凰山组

  ㈠海资哨组:浅灰色千枚岩、云英片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

  ㈡凤凰山组:上部细晶大理岩夹千枚岩,下部夹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铁矿及沉积型菱铁矿。

  ㈢路古模组:眼球状云母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长石片麻岩、角闪石片岩等。

  南北向绿汁江深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体朱布超基岩。侵入于前震旦系元谋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岩体分异较好,具垂直分带,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辉绿辉长岩带、辉长岩带、辉石带、橄榄岩带、橄辉岩带、各带为渐变过度关系。*面上各带是不对称环状分布,四周为边缘相。岩体虽小,但含铂达到工业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蛇纹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

  德大、那化花岗岩体。这些花岗岩石是晋宁期产物。岩体的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杂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呈岩基产出。黑云母花岗岩:浅灰色,略显粉红色,细、中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闪长岩:暗灰、灰绿色,多为细、中粒结构。

  弯堡土林一带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碎屑沉积物,弯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长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耸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说起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草丰富的浅湖,气候温和、凉爽,湖中繁衍着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动物活跃。后来由于入湖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风化剥蚀。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炎热、气温高、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在漫长的岁月里,泥土不断地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地表发生了龟裂,加上雨水沿着裂缝不断得流蚀、冲刷,又使地表裂缝渐渐加深、扩宽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质作用,终于使这里显露出一座座土柱,进而形成眼前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为什么这土林可以如此长久的保存呢?雨水、风化等剥蚀作用就很严重了,那是由于土柱顶上,有一层含铁质的砂砾岩皮壳及半胶结的砾石层,像一顶坚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风雨摧残。

  2。构造:朱布超基性岩体属于南北向绿汁江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为加里东晚期所形成,岩体北西南三面接触带*于直立,并向深部岩体内倾斜,东部接触带向西倾斜。德大那化花冈岩体属块状构造。岩体出露于元谋县西侧斑果至物茂一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南北长大于40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为晋宁期产物,岩体岩性组合复杂,岩相变化大为一岩浆岩体。

  3。岩浆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绿岩。

  4。矿产:朱布超基性岩矿、孔雀石、橄榄石及黄瓜园铁矿;绿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体中含有碳酸盐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些,我们还观察到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积作用、侵蚀作用、蛇曲河、河心滩、河漫滩等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闪长岩脉、辉绿岩脉以及大量暗色析离体团块。第二,弯堡土林,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表流水的冲刷及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

  6。地质现象: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侵入体及侵入体有俘虏提、围岩、析离体。土林地区地表水的片流、洪流冲刷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三、结束语

  1、小结:经过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谋的地质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不但让我们充分的.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对于在课堂上不清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中逐渐掌握。提高了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让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怕苦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某个地质现象的见解与论述:

  这一次的实*我对元谋土林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兴趣。路南石林已驰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与石林争妍斗奇。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而产生的地貌。在中国土林最发育的地方就是云南元谋盆地和**。土林是在构造运动、风雨侵蚀和生态、岩性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进土林云南土林,分布较广,其中以元谋县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铺土林为佳。它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路南石林并称之为“云南三林”。元谋物茂土林位于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

  3、意见和要求

  我觉得这次实**体还是成功的,大多数同学积极配合老师和组长开展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后的学*和工作。不足的是,实*时间太少,一个实*地点还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离去,所以我觉得以后能大大提高实地实*的时间。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1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老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三、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下午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2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如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实验、现场测试等;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及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而做好这些,不仅需要我们精确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我们能够鉴别各种矿物及岩石的物理特征和工程性质,更需要到实际的环境中观察比对,把课本讲的和实际看到遇到的相联系起来,本次实*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的。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XX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位于天津蓟县北部山区,京、津、唐腹心地带,交通方便,面积342*方公里。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其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它系统记录了距今18亿年至8亿年间的地质历史和事件,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化石丰富、顶底界线清楚、岩石变质浅而闻名于中外地质学界。园内峡谷幽深、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景区是:☆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通过观察辨别出岩石的种类结构矿物组成颜色以及特性2、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3、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时间:

  XX年5月20日星期二

  三、实*地点:

  1、土木工程学院楼(室内)

  2、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室外)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四、实*活动: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高于庄组地层,其主要岩石为页岩和白云岩,还认识了瘤状结构、岩层产状、锰方硼石矿等。瘤状构造瘤状构造岩层中出现如瘤的团块,以半球形,糖饼状形态的透镜状岩石为主,其物质成分与上下岩层略有区分。以含沥青质,泥质白云岩为主。由于沉积时水动力及静压力等因素改变而成,在高于庄组中,上部出现较多。

  高于庄组地层:高于庄组原称“高于庄灰岩”,属中元古代长城系顶部,分布于中国冀北一带,最初命名地点在天津蓟县高于庄,故名。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主要为灰色、黑色白云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底部燧石条带尤多,且呈网状。本组特点:下部含叠层石丰富,中部普遍含锰较高,上部含各种形状的结核,顶部多含钙质和沥青质。厚405—1963米。重要的叠层石分子有:锥叠层石及微古生物雾迷山粗面球形藻。在冀北一带,下部常夹有含锰页岩(菱锰矿)。

  倾斜页岩,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0°,组成部分主要为多页岩、白云岩。页岩是由黏土经脱水固结而形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根据混入物的成分或岩石的颜色可分为: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黑色页岩及碳质页岩。锰方硼石矿锰方硼石是一种很少见的无水氯硼酸盐矿物。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呈变鲕状、变豆状,光泽为油脂-玻璃光泽;无解理、裂纹发育;贝壳状-不*坦状断口;白色或灰白色,硬度7。

  蓟县锰方硼石矿床的形成具有二元结构:即下部是火山岩(大红峪组钾质粗面岩),上部为含硼的蒸发岩。由于大红峪组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致使熔岩分布广泛,并以含硼为特征,火山活动后的汽水溶液中硼的富集,导致海水中含有大量硼物质,为硼矿床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

  对高于庄组的划分从下而上分为官地亚组、桑树庵亚组。桑树庵亚组为含锰方硼石亚组。主要岩性为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厚层灰白色、淡红色微粒含灰白云岩,中上部为厚层至块层状微粒含灰白云岩,略含锰,风化面呈白色或褐色,断口呈贝壳状,层理*直,层面上有波痕,常成陡崖。下部为主要含砂层含锰白云质粉砂岩和砂质白云岩,多风化为黑褐色,易受剥离成薄片,俗称“含锰页岩”。高于庄组之官地亚组,即锰硼矿层之下叠层石发育,形态常为锥状或柱状。两个亚组之间是整合过渡关系。

  块茎状高于庄层叠石: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沉积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由块茎体或少数粗短的次圆柱体(柱体形态主要受基本层形态的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根据柱体自上而下直径的变化,柱体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由块茎状或少数粗短的次圆柱体组成,柱体间通常为碎屑白云岩所充填。基本层层*缓到凸起较高的穹形,带状,地质年龄约为15亿年。

  藻*或藻屑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常见到能反映有机生物的的藻架结构或藻*结构。它们通常由亮、暗纹层交叠布置而成,如果早期(准同生)被硅化,有时还可以保存藻丝体化石。通常形成纹层状碳酸盐岩,有时则形成典型叠层石,在形成过程中若藻架结构的沉积物若遭冲刷二再次沉积则会形成藻屑构造。此处遗迹尤为重要,因为世界上的其他的中上元古界地貌中,没有发现含有藻*和藻屑构造的遗迹。

  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分界此两组地层在此处属于*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高于庄组底部为一层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下为大红峪组,含锥层燧石白云岩,其锥顶处切,表示受到了侵蚀的作用,代表了一次沉积间断,地质年龄约为16亿年。

  大红峪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岩浆岩喷出时,压力降低,气体挥发析出,聚集成气泡开向表面浮动,同时又随岩浆浮动。当岩浆凝固时,气泡的孔壁固化,内部的气体或散失或凝为液体大部分流失,只保留空洞,即为气孔构造。若这些气孔被后期矿物所充填,即为杏仁构造。根据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可以判断和恢复当时岩浆的流动。

  火山角砾岩:火山爆发时,随着深部岩浆的喷出,由于通道附*围岩的加入,加上喷发强度及诸多因素,可形成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等。大红峪组的火上角砾岩十分发育,分布广泛,角砺成分由白云岩、玄武岩、碎石等组成。角砺大者称为角砺集块岩。

  断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断层几乎在地壳上处处都有,特别是在山脉强烈变形的岩石中。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错开,它位于断层面上盘。断层会出现很多危害,断层快速活动形成地震。地震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破裂、崩塌、滑坡、砂土液化等。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最典型的断层缓慢活动(断层蠕滑)的例子是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而在我国,断层缓慢活动造成地表变形现象中最常见的为地裂缝。虽然地裂缝的成因复杂,但其与构造的相关性不可忽视。

  之后我们来到了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分界处。此两个地层单元界线为整合过渡关系,以大红峪组底部厚度较大的石英岩为界线,其下为团山子组顶部夹薄层砂岩的含粉砂白云岩。团山子组系高振西等原称的“串岭沟页岩”上部的碳酸盐岩系。1957年地质部221队在河北省庞家堡铁矿区命名为“庞家堡灰岩”。1960年河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蓟县团山子村一带的相当层位也见到相似的碳酸盐岩地层,遂建议改称为团山子组,19xx年被《蓟县震旦系现场学术讨论会》接受,沿用至今。

  波痕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波痕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泥裂当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时,会受到暴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这时所形成的'裂缝成为泥裂。泥裂的裂片多为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积物的成分,泥裂多见于湖或海洋的滨岸地带或者河漫滩沉积环境中。

  最后是格鲁纳叠层石。格鲁纳叠层石为一种柱状叠层石,其柱体部分多由硅泥质组成,常彼此间密集共生,柱体横断面为次圆形到椭圆形。基本层呈薄而*缓的穹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突起变化,地质年龄约为16.8亿年。

  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实*就到此结束,来到石碑处我们合影留念。吃过午饭,我们向着另一个目的地---府君山公园出发。

  来到府君山公园,看到由地层运动形成的山峰我们感叹不已,在攀爬的过程中,飞来峰带给我们的震撼最大。府君山组属于早寒武世地层。岩性稳定,见于中国冀北及冀西北尚义——*泉深断裂以南的山区。主要为厚至巨厚层豹。底部普遍有砂砾岩或角砾层岩,*行不整合或超覆于青白口系各组之上,一般厚数十米。我们看到了逆掩断层形成的景象。断层面*缓弯曲。上部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岗(12亿年)逆掩于府君山组角砾状岩(5.6亿年)之上。断层是岩层或岩体中的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发生有显著的位移。断层的位移量有小有大,小者仅几厘米,大者可达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断层是岩块间的一种不连续面,岩块在*行于不连续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我们还看到了岩石两亿年的跨越,井儿峪组叠层状泥晶灰岩(8亿年)与府君山组角砾状灰岩(5.6亿年)之间,有一套紫红色黄白色相间含砾砂页岩,它是古风化壳面上的沉积物,中间缺失2.4亿年的地层。最后我们看到了飞来峰地貌。在逆掩断层或辗掩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

  到此为止,我们结束了一天的野外实*任务。通过这次实*,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的含义。短短的一天,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写实*报告的时候,我又将那一天的经历回忆了一遍,并总结出有意义的结论,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相信在我以后的历练中,这次实*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3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初步分辨其中的成分。

  2、通过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在提高对本学科兴趣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与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撰写实*报告的能力。

  3、巩固学过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及对三大类岩石和各种地层有个感性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第一天在去的路上,我们刚好看到一个施工队正在对地质勘查取样,图片是他们打上来的20米以下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时软土层,再后来就是基岩。老师说这是地铁四号线南延段的施工勘查。上午实*地点是白云区唐阁村,实*项目是认识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例如砂岩、砾岩还有页岩等,下午我们去了岑村的火炉山地质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中的花岗岩。第二天的实*地点是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实*项目是认识海蚀崖,从观察出认识海洋迁移变化,中午我们结束地质实*,返回学校。

  三、实*的内容

  在唐阁村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图片中的沉积岩里面含有很多页岩,煤线,赤铁矿,砾岩,砂岩等等,很多裸露在外面的金属矿因为长年的风化,雨水侵蚀都已经氧化了,在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像是煤炭的物质,轻轻一拨就会脱落,这些叫煤线,是在剖面上出露的极薄的煤层。煤线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由于煤层露头受风化,大部分物质被剥蚀,以致煤层厚度变得很薄而成的。

  查资料知炭质页岩属于粘土岩,页理构造,泥质结构,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在地壳运动中挤压而形成的岩石。它是一种沉积岩,是固结较弱的粘土经过挤压、脱水、重结晶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它层理分明、易剥离而称为页岩。页岩一般为褐色、灰色或黑色,硬度不高。页岩以其对硅、钙、碳的含量不同而分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碳质页岩。

  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用于水泥中能使其降低成本,增强活性,增加抗压强度,减底燃料成本。发热量为1300-3600大卡可以用作煤的替代品用来发电。

  泥质岩是指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岩石多呈白、灰等色,含杂质时色变深。致密块状或疏松土状,有腻滑感,可塑性低,粘结性小,耐火度高,可达1770~1790℃,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作造纸涂料、填料、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和陶瓷原料。用高岭土制合成沸石,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干燥、分离净化,以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创造力显得多么渺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火炉山公园里的花岗岩都是经过时间与地质的变化,从山上滚下来,广东地区气候只要是湿热,阳光的暴晒使花岗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而里面的依然较低,当下雨的时候,表面的温度又迅速下降而内部的温度较高,反反复复的热胀冷缩,这时表面会松散,易脱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火炉山上这样圆滑的花岗岩(如图),这已经成为岭南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山脚很多的花岗岩都像图片中那样断裂,是因为山体运动,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每块石头都好像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细读会慢慢感觉到它的经历,它的价值。

  第二天我们到达南沙区小虎岛,那里有很多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

  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图片中的横纹呈倾斜状是因为这块地左右两边隆起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才呈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可以根据此来推算出这个地方多少年前是被海洋覆盖的。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

  海水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小虎岛,可以看到海蚀崖上有一些被海浪掏空的洞穴,这样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上网收集资料才知道其实在某些湖泊的岸边也会有这样的洞穴,它们的形成也跟海蚀洞一样,因此也可以称作海蚀洞。一般来说,陡峭的海岬或海浪直接冲击的悬崖海岸都会有这样的洞穴。我们知道,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在小虎岛很多人将神明的像放在海蚀洞里,刚开始我们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专门把神明放在这样,又可以避雨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村民就把神明“送”到这里来。可见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我们这些作为年轻一辈所不知道的。

  在村子里的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因为风化等环境因素,导致沙土流失,很多植被都没有,

  无法起到固土的效果,所以有很多防止山体滑坡的格构支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解决海蚀崖绿化问题,在格构支护里我们看到有人在中间种植了一些植物来改善山体绿化环境。我之前就了解过,栽撒葛麻根护坡可以绿化了荒山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多种植些低等比如藻类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易成活,又提高生物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修建些拦水坝,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山体,导致水土流失。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善植被情况,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四、实*的结论

  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只是感觉实*时间太短了,感觉还不是很够用,如果能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地质面貌有个更深的理解。这次实*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五、参考资料

  1.泥质岩-百度百科

  2.海蚀地貌-百度百科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 篇14

  测量实*,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位置的地形图,通过实*,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实*内容:

  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最后校合时fh=-28

  碎部测量:

  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

  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将经纬仪安置在已知点上,以控制点定向,定好方位,用钢尺量所需距离,在所算好的距离上定点,因为开始时我们计算我数据出了错误,所以在放样时校核不对,我们又重新计算过,用正确的数据放样,因为在最后一点实地有阻碍,我们用了角度放样得到了点,最后检测得到相对精度1/XX0达到了要求(数据和略图详见表6),高程放样我们用的是水准仪,已知高程a与需要标定已知高程的待定点b之间安置水准仪,精*后读取a点的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 a,则放样已知高程为h的点b前视读数为b=hi-h,组员每人操作一次。

  心得体会:我们的实*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这次实*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4)

——综合地质实*报告菁选

综合地质实*报告3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地质实*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报告,普通地质实验室实*

  实*一、矿物(一)

  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二、矿物(二)

  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报告。

  (二)实*内容及要求

  实*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中必须学*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学*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

  实*一、矿物(一)

  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二、矿物(二)

  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报告。

  (二)实*内容及要求

  实*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中必须学*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报告,

  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学*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2.观察认识内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峰山滴水岩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寒武系变质岩、震旦系混合岩的岩石特征,初步掌握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的因素;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黑云母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的穿插关系,了解岩浆侵入作用的机制;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以及接触带附*岩体结晶颗粒的变化,地层受热接触变质作用产生的角岩化、斑点化现象;初步掌握断层的识别描述方法,学*断层素描图的绘制。

  (2) xx峰山电视台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石英脉、煌斑岩脉的穿插关系;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及花岗岩的粒度变化,分析峰顶处的变质岩(残余顶盖)的形成机制;观察认识花岗岩中的“X”次生节理,学会节理的产状测量与记录。

  (3)赣县江口木材厂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燕山晚期玄武岩的岩性特征及产出状态,初步掌握岩浆喷出作用及喷出岩的野外鉴定特征。学*断层特征的判别与产状测量。

  (4) xx市蛤湖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笔架山岩体(花岗斑岩)的岩性特征及中细粒花岗岩脉的穿插关系;通过参观莹石矿,了解气水-热液成矿作用的机制,初步掌握莹石矿的鉴定特征及形成条件。

  3. 编写地质实*报告 三天

  第一部分 前言:实*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地点等;

  第二部分 实*路线中主要地质特征:按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的顺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

  第三部分 几种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选择地质实*路线中最有兴趣、感想最深的两种以上地质现象,对其作用方式、形成过程、产物及特征作较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与探讨。

  第四部分 结束语:通过实*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地质实*报告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

  4.通过实*,要求对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

  (1)学会用手持GPS定点。

  (2)能掌握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构造面)的产状。

  (3)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4)学会绘制地质信手剖面图,学会绘制地质现象示意图、素描图。

  (5)基本掌握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编写地质路线小结。

  (6)初步学*标本采集的一般方法和有关知识。

  (7)学*编写地质实*报告。

  野外地质填图结束后即进人室内最终整理阶段。该阶段的工作是以编写地质报告为中心而开展的。首先是对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对所有原始资料进行清点、审核、归档和处理。其中包括对野外记录本的审阅;对各种表格卡片的核对;对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各种标本样品进行加工、处理和测试等等。要对获得的各种地质信息综合归纳分析,并为地质报告的编写提供素材。其次要完成地质报告所附图件(如地层实测剖面、综合地层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等)的清绘工作。图件的格式和内容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应完成诸多素描图、地质信手剖面图等报告插图的选择和清绘工作,力求使地质报告图文并茂。

  最终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份地质报告,约10000字左右,各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绪言

  实*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经济地理概况;实*区的经济、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实*区的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评述;实*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完成的工作量(地质调查面积、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实测剖面长度、填图面积、标本和样品数量等)及工作成果。

  绪言部分要简明扼要,不是描写风景,也不是写自然经济地理报告,要写与本次工作有关的内容,帮助阅读报告的人了解工作区的前提,测区的一般情况及工作情况,文字要简练,层次要分明。在这一部分最好附有“实*区交通位置图”和“地质研究程度图”。

  第二章地层

  地层是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首先应该概述实*区的地层发育情况,如所具有的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等,然后应该以“组”为单位由老至新对其分布、出露情况,岩性及其岩石组合,岩相及厚度变化情况,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地层接触关系等进行描述和总结。若有含矿层位则应详细说明。要充分利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质图及不同区段的信手剖面图等资料。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实测剖面及实测填图时的野外记录,不能单纯描述实测剖面的地层特征,因为那只是剖面线上的地层特征,不能代表整个区域。在写这一部分时,要综合全区进行叙述,但不排除在叙述某一地段的岩性变化特征时,引用实测剖面的资料或引用路线地质剖面图的资料,因为这些都是实*区地层发育的真实记录。

  第三章沉积岩

  实*工区沉积岩的出露、分布情况,分类对主要常见的岩石类型进行描述,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和产状等。

  第四章侵入岩、变质岩

  实*区岩浆活动概况、主要侵入体的岩石类型、活动期次和各岩体的关系。实*区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特征。

  第五章构造

  首先要概述实*区构造的总体面貌、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类型、褶皱断裂发育情况、区域构造线的展布、构造形成时代等。对主要构造特点的描述可按构造类型,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分类述之;也可按构造区段,如东部地区断裂构造为主、西部地区褶皱构造为主分区述之;还可按构造期次或序列对早期构造、主期构造和晚期构造分别描述其特点。

  对于褶皱的描述要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先描述褶皱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然后描述组成褶皱的地层:褶皱核部、褶皱翼部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等;褶皱的形态,如褶皱轴的方向,褶皱轴面、枢纽的产状,将褶皱进行形态分类;讨论褶皱形成时期、形成机制等。

  对于断裂构造的描述,要着眼于大型区域性的断层,对于这些断层构造要逐一加以详细描述。如断层发育的位置、规模;一般用断层所经过的两个或几个地名来命名断层;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以及构造变动。断层带的构造现象,如构造岩、片理化、断层泥、透镜体、拖褶皱、伴生节理、地层的牵引现象;断层面的形态变化,断层面上的擦痕及其产状;推断断层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历史,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

  构造分析,要将褶皱、断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不同时期分析构造的变形特征,推断地壳活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论述构造与矿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的关系。

  构造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可以用图件予以明确和直观地表述,因此要尽量用各种图件帮助描述。

  第六章矿产

  一般从主要矿产开始分别概述各类矿产的位置、矿床类型、矿石特点、矿体产状、规模、找矿标志、矿床成因、找矿远景等。

  第七章地质发展简史

  在综合分析实*区地层、岩石和构造等各方面资料基础上,将各种地质事件联系起来划分地质构造演化序列,由老到新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概要总结,并简要阐明各阶段形成时的环境和大地构造性质,恢复实*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本章的内容具有推测的性质,但是这种推测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本章的叙述要从古到今按照地质时代连续陈述,如先从古生代讲起,然后中生代、新生代,但是要注意:

  (1)不要与地层一章重复,变成单纯的岩性描述,而是要说明其中所反映出的当时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地层特征、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生动画面;

  (2)文句要灵活变换,简明扼要,避免死板枯燥,不要象记帐一样。

  (3)对发展史的陈述要有根据,不能无根据地想象,明确有据的内容可以充分地陈述,无据可考的不能硬猜。

  第八章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意义、要求,测量的工作程序和过程,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图件的绘制要求。

  第九章结语

  对整个实*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主要成绩、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和本人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收获和体会。简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教学实*工作提出建议,最后可对有关方面表示诚挚的谢意等。结语要实事求是,对工作要正确估价、认真负责。地质工作的质量反映在全部工作成果中,不在于结语写得冠冕堂皇,也不要过于谦虚,埋没成绩。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要准确中肯。

  一、实*的目的与任务

  1、实*目的

  通过对交城县水峪贯镇的榆林沟、寺沟、陈台沟、王文沟、大水沟、小水沟等地的地层观察以及剖面测量和地质填图,再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实*区内的地形、地层岩性、岩浆岩体、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条件、古生物、地下水补给及径流排泄条件和地质灾害等。

  通过野外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意义。另外,要通过实*培养野外实*的方法和技能,学会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形地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增加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我们进行后续专业课学*打下基础。

  2、实*任务

  综合课程实*是水文水资源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能够熟练地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学会阅读和使用地质图;

  (2)学会在野外肉眼鉴定和描述岩石岩性的方法,熟悉实*区内的.地层特征,掌握地层层序的划分;

  (3)分析实*区内地质构造类型,找出判断其类型的依据并分析其特点;

  (4)区分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并且对不同岩石的特点进行了解;

  (5)通过岩石的特点判断岩层的时期,并且可以推断岩层在当时所处的环

  境;

  (6)分析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探究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

  (7)实测地层剖面,画出剖面图;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5)

——地质实*报告菁选

地质实*报告14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实*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洞山,罗山,茅仙洞和凤阳韭山洞进行地质实*。目的是让我们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影响得到初步的理解。我和马纪伦,陈亮,陈文亮,任扬扬一组

  路线一 洞山

  实*内容:

  1.观察洞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其沉积环境;

  2.练*罗盘的使用,测量岩层产状;

  3.了解洞山地区的构造特征。

  7月8日,我们的第一站是淮南洞山。洞山游园是舜耕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贤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脉横亘在市区,东西走向

  早上8点,我们就在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门口集合。老师简单的交代了一下今天的实*路线和目的,并且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罗盘有两套测量系统,其中5、6、7为垂直测量系统,用于岩石倾角,山坡

  坡角等。其余全为水*测量系统,用于水*方向的定向、定位测量。

  罗盘使用前,首先要校正磁偏角,否则在工作中要出大问题。

  淮南地区磁偏角为偏西4°。校正时可以用罗盘配备小钥匙或刀片,旋转罗盘外壳合页旁的手动螺旋,让水*刻度盘逆时针旋转4°,即以356°对准刻度盘上方正北标志点即可定向要确定自己所在位置位于已知标志物(树、房屋、山顶等)的什么方向时,具体操作如下:1)手持罗盘至腰部,打开并将瞄准砚板大致对准标志物;2)将罗盘保持水*;3)活动反光镜,让标志物影像出现在反光镜中;4)上下活动瞄准砚板,使之也出现在反光镜中;5)在保持罗盘水*的情况下,转动罗盘,使标志物、砚板和反光镜中线位于一条直线;6)读南针(缠有铜丝者)所指度数,就是所在地方位。

  若测量标志物在自己所在点的方位时,只要读北针数据就行了。

  方位的计量数据来自地理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几何坐标系明显不同,它以纵轴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计量,东为90°,南180°,西270°。依次可划分为北东(NE)、东南(ES)、南西(SW)、西北(WN)四个象限。二者可以换算。例如E30°S,读作“东偏南30°”,实际为120°方向;260°可以标志为W10°S。学*者可自己画图并练*换算,以熟悉地理坐标系。

  定位某些重要的观察点,除了地质内容的观察和描述,还要记下它们的位置。这就需要进行定位测量。具体方法是:选择两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标志,利用前面定向的测量方法确定观察点在标志物的方位,记录在笔记本上。如带有地形图,选出地形图上标记的实际标志物,二个、三个均可。取得数据后作图:⑴以标志物为原点,建立地理坐标系,其方向应与地形图一致;⑵将测量的方位数据分别用直线表示出来;⑶两条直线交会处应是观察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如果测了三个数据,三条直线交成一点,说明测量数据是准确的,如若交成三角形,说明测量有误差,三角形大小意味着误差大小。观察点应位于三角形中心。误差过大时,须重测。

  岩层产状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描述岩层空间展布状态、分析岩层形变和研究构造的重要数据。

  首先选定一个较*整的岩层面。注意选定时一定要前后左右观察一下岩层层面的位置,不要将节理面或风化面当成层面。

  将罗盘打开成面状,将长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代表一个水*面,读出磁针(南、北针均可)指向的刻度盘数据,就代表水*面与岩层面交线的方向,亦即岩层走向。

  将罗盘折起,短边紧贴岩层面,保持罗盘水*,北针所指数据即岩层倾向。

  将罗盘长边沿垂直走向方向上紧帖岩层,旋转罗盘底部手柄,让垂直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白色短线标志所指度数即岩层倾角。

  一般情况在对走向不做特别要求时,岩层产状数据只需量出倾向和倾角。记录形式如下:如记做90°∠45°,其中90°为倾向,∠45°为倾角。在*面地质图上标记为┰45°,其中长线为走向,短线为倾向,45°为倾角。长、短线的方向参照地理坐标系作出。从中一眼即可看出:走向东西,倾向南。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出发了。从新建成的洞山隧道穿过,走了大概一个小时15分钟的路程,我们到了第一个观测点,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属于四顶山组。岩性特征:岩性以中—厚层含叠层石白云岩为主,自下而上可分三段。一段:灰白、粉红及粉灰色中厚—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含叠层石I.等;二段:下部灰、灰黄色中厚含豆状燧石硅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底部夹石英砂岩透镜体,上部粉红、灰紫色薄层含泥质的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及钙质粉砂岩,含叠层石:Linellaf.及微古植物L.等;三段:为浅灰、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及条带白云岩,含叠层石G等及微古植物等。本组底部以灰白色含叠层石白云岩与下伏九里桥组分界,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上覆为下寒武统假整合覆盖。主要分布在安徽淮南、凤阳山区及霍丘一带。厚度变化在274—321m之间。

  路线二罗山

  实*内容:

  1.观察舜耕山断层;

  2.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

  3.观察“淮南虫”的产出层位,认识叠层石,了解寒武纪前的生物特征;

  4.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

  5.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

  7月9日,我们按计划到了罗山。早上8点,大家在罗山油库门口集合。

  在罗山南侧山余家村北小山岗上,有一个完整的风化剖面(图4—1),自上而下:

  A.土壤层: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

  B.淋滤层:棕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富含Fe3+,板结成块状,垂直

  节理发育,厚10—50cm。

  C.半风化层:土黄色,暗色矿物已风化,岩石结构尚保存,但已疏松。

  D.基岩层:深灰色,为上太古界霍邱群角闪斜长片麻岩。

  基岩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风化过程中在H2O、O2、CO2等作用下,矿物被分解,K+、Na+、Ca2+、Mg2+等被淋滤,Al3+、Fe3+不活跃组分残留原地,分别形成粘土矿物和氧化物。如地处热带—亚热带雨林气

  候带,粘土矿物、或图4—1山余家风化剖面

  铁的氧化物会进一步被水解,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等矿产,是提炼铝、铁等金属的重要原料。淮南地处温带,这种情况较难出现。

  沉积岩除了粘土岩,其它岩类都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矿物,它们风化后,也会残余大量的粘土矿物。八公山、舜耕山的岩石缝隙中、凹地里都可以见到它们。

  风化作用可以形成许多有用矿产,但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土壤资源,形**类赖以生存的耕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程。1cm厚的粘土层的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但一阵风,一场洪水就让它们消失。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的1/4,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还在使它不断减少。究其原因,还是人类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致。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已是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何以为生?

  地层中的古风化面常常当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标志,它们代表岩层由沉积转变为风化侵蚀的`过程,造成了地层缺失和不连续,多被解释为地壳上升的结果。如淮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之间的铝土岩和褐铁矿层,就是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整体上升,经历了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的长期侵蚀风化的产物,直到晚石炭世才开始接受沉积,形成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

  路线四 茅仙洞——韭山洞

  实*内容:

  1.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

  2.了解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7月10日,由于今天的实*地点较远,我们在早上7点就集合出发了,乘车先到了凤台茅仙洞。目的是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地质作用之一,通过其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断改造地表形态,形成各种矿产,孕育着人类文明。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白山头,目前已无法记录它的原始长度。一一九四年南宋时期,黄河在河南省原阳县决口,汹涌的洪水携带数以万亿吨的泥沙冲入淮河流域,淮河自江苏江阴以下的河道被淤*,从此淮河失去了入海通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河”,只得借助洪泽湖汇入长江。演绎了一幕惨烈的“黄河夺淮”的历史。于是每每洪水肆虐,危害**百姓,成了有名的害河。**后,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引淮入海,淮河才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

  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淮南市区。在西部凤台县城附*由于受到八公山的阻挡,迂回绕行形成“几”字型。绕行中河曲发育,河道狭窄,水深流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茅仙洞附*,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形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原,这里地势*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特别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逐渐形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

  茅仙洞风光绮丽,令人心旷神怡,被道家奉为“清虚仙境”。西汉时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观修道,以后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点是真实的,是淮河的地质作用造就了这如画的风景。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河道会逐渐北移,茅仙洞会慢慢消失,,如此发展下去,也许几万年、几十万年以后,茅仙洞与二道河之间的山体会被侵蚀殆尽,夷为*地,或者形成一个“牛轭湖”,而河道则会“去弯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东北在八公山镇附*流向二道河。(如图4—3),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将不复存在。

  河流既是如画山水的“雕塑师”,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

  淮河河床内沉积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其次为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介壳碎片等。分选较好,磨圆程度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为细砂。河漫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

  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形成完整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淤积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场所。

  上午十点,我们从茅仙洞出发,经过快4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凤阳韭山洞。目的是了解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陆地上重要的地质营力,不断改变地表形态。其形成的岩溶洞穴、石林等亦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也会造成各种地质灾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陷落、滑坡、泥石流等。八十年代以来黄淮地区普遍发生的煤矿井筒破裂也和地下水有关,它们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韭山洞位于淮南市东南凤阳县宋集乡境内韭菜山。区内出露下寒武统地层,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一般为180°∠20°。其原为隐于淮北*原下淮南复向斜北翼东延部分。因受北北东向武店正断层的影响,西部上盘下降,隐于淮北*原新生代松散层下,东部下盘上升得以出露。据测算,此断层垂直落差在1500米以上。

  岩溶发生于毛庄组,灰岩与页岩互层,节理密集,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溶洞全长*1500米,初始时岩溶顺着石灰岩层发育,随着溶洞扩大,下伏页岩层亦被冲蚀,上覆岩层发生重力垮塌,导致溶洞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囊括五岳”、“峡谷幽深”等壮丽景观。洞穴延伸受岩层和节理控制,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瞬息万变,犹如一个巨大的迷宫。地下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更因其奇特造型引出许多美丽的神话与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进入洞中,远离尘世的喧嚣,犹如到了梦幻般的人间仙境,让人真切体验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将来,当我们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也许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会继续,溶洞会不断扩大,最后导致地面塌陷,溶洞消失。但新一轮的侵蚀又会开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条件不变,这个过程就会永远进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将山体夷*。

  溶洞是人类最早的“家”,许多古人类化石就是在洞穴堆积中发现的。淮南地区山区多为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如上窑东洞山的溶洞,舜耕山洞山的溶洞规模都不小。这里紧靠淮河,有充足的水源,应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中国古人类学者曾将其列为古人类化石发掘的重点地区,但无所获,这些珍贵的地质遗产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南方的溶洞一般以钟乳石为主,其特点可概括为娟秀、精巧、玲珑剔透。北方的溶洞则以石幔见长,具有宽阔、粗犷、险峻神奇等特点。韭山洞属典型的北方溶洞,以深、大、险、奇、古而著称。洞内景点绝大部分为石幔,辅之石笋、石柱、石钟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越往前走,感觉湿度越大,溪水越多,快到出口处时,一段水路挡住了去路。原以为径直即可出洞,不曾想遇水而阻,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时,忽然柳暗花明,只见一叶小舟象箭似的驶了过来,我们乘上小船,船夫以手撑壁顶,逆水泛舟,行至数十米,露出光亮,靠岸之后,登上天洞,穿过石林,拾级而出洞口。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却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野外实*。在实*中,同学们顶着烈日,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一个个实*任务,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抱怨。通过这次实*,我学到了许多在蚀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对我们的家乡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谢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机会,也谢谢老师给我们做的详细的讲解。

  一、实*概况:

  20xx年x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工程地质实*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三、实*内容:

  xx火山口,距今xx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xx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xx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百*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x公里处,面积约x*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xx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

  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于x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xx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x几个门类x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

  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地处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境内,总面积64.50km2。分为黄金海岸景区、东部景区和城头山景区三大部分。黄金海岸的阳光沙滩,东部景区的沉积构造遗迹,城山头的海蚀地貌等,是一座以海岸带地质和海蚀地貌为主,以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景观为辅,与海洋生命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一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瑰丽憩园。

  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变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在延绵30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奇石景观。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之下,经过5—10亿年震旦纪、寒武纪的地层变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整个地质公园以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山水为主体,同时包括了岩深地貌、黄渤海两海岸的海蚀地貌、构造景观、完美的古生物化石、上寒武系层型剖面、各种沉积构造等地质遗迹,是一个集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震积岩:是岩石在未固结前,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半凝固的沉积物发生液化作用(喷泥、冒水)而形成了众多弯曲的、*于直立的液化脉,后期这些细脉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金石滩石灰岩中密集而紊乱分布的方解石细脉是最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它是6.5亿年前远古地震的真实记录,是国内外地层对比的重要层位。

  在大约6.5亿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引发地震,带来海啸,它形成了波长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浪,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隆隆巨响,瞬时侵入陆地,反复多次,把尚未固结的岩石,震的纹理紊乱,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震积岩遗迹。恐龙探海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拱桥,又称海蚀穹,是基岩海岸的一种典型海蚀地貌形态。常见于海岸岬角处,岬角的岩石两侧因海蚀作用强烈,先期形成了海蚀洞,最后两侧被蚀穿而贯通,造就了外形上酷似拱桥的地质景观。强烈的风化作用使这处海蚀拱桥更象一一只正在吸水的恐龙! ***城堡(海蚀方山地貌)构成这里的岩石是薄层灰岩,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水*岩层被垂向节理切割,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状如***城堡的方山地貌。情人湾:情侣石 海蚀洞穴,是海水沿着岩层的节理裂隙面等薄弱部位侵蚀形成。

  将军石从海蚀地貌形态上来看他属于海蚀柱。它是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 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大连电视台台标地质形态上属于褶皱,这处体量巨大、保存完好的岩层剖面是典型的褶皱。因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大连电视台台标而得名,褶皱是在岩石固结后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构造,由于挤压应力使岩层产生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狐仙洞是一处典型的构造裂隙。其下方还有一个淡水的泉眼,在海边有淡水的泉眼为狐仙洞增添了神奇色彩。 虎啸崖象形石,构成虎头的岩石中,发育了两组垂直节理,风化作用首先沿着节理这个构造薄弱面进行,加上砂岩自身的球状风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虎啸崖景观。金蛙峰形成于距今5.4亿年早寒武世的典型萨布哈环境,岩性多为白云质粉砂岩,夹有膏盐沉积,干旱炎热的氧化环境造成了岩石以红色为主,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地貌上属于海蚀柱是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从特定的角度看就象金蛙啸天。

  实*感受:

  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使我深深感受到地质学的现实意义。通过亲身勘查,是我对将来要从事的这一行业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一个短短的下午,我们一直沿着海岸线行走,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累,但当我们看到沿途中的岩石以及各种地质地貌时,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驱散了疲惫,我们都认真投入到实*当中,仔细听导游的解说,对地质学中的三大岩类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对岩层产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军石的痴情,恐龙探海的雄伟,情人湾的诗情画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中,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但我也有点遗憾,我们没能够用到一定的仪器设备去勘察该地区的地质,同时如果能够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鉴定各种岩石,我相信我们的实*会更有趣。总之,在这次实*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这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1、前言

  实*的目的、意义

  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 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概况

  实*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

  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 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

  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

  全县境域面积2400 余*方公里,县辖7 镇5 乡, 202 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xx 年〉。

  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

  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

  1)煤z 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香溪组4 个层位。

  2) 金与金银矿z 县内产地有4 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定规模,品位较高。

  3) 铁矿z 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 处,品位稳定。

  1 -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

  4)地热z 县内有温泉点1 处,位于*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 0 水的总硬度为15.14 德国度。

  总碱度为5.05 , pH 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续水,涌水量129.6 吨/日。

  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

  5)水力资源

  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 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 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

  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 万千瓦,年发电量1.8 亿度。

  在两河口、杨村桥、磨坪等碳酸岩地区,有较多的岩溶泉,流量0.lm3f秒以上的有37 处。

  其中黄龙洞,天生桥等己用于水力发电。

  其余用于农业灌溉或生活用水。

  全县耕地面积2.39 万公顷,多以荒坡谷地为主。

  农业以多种经营、农林、果、蔬并举。

  农特资源丰富各样,盛产柑桔、橙、茶叶、烤烟、板栗等,其中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气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耕归以良好的形象对外开放,吸引大量产业和旅游者前往,大大促进了县城经济。

  正在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宏伟目标。

  实*区工程概况

  Fds水利水电工程

  秭归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除长江外,县境内有10 条河流,水能蕴藏量17.77 万千瓦,全县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8 .4万千瓦,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 设试点县。

  三峡工程

  稀归县境内的主要水利工程为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 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 公里处。

  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

  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 公里处的跨江大桥一一西陵长江大桥。

  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

  坝区己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坝址区河谷开阔,**岸坡较*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 ,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

  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 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太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

  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 米,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 余公里,*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 *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兰大部分组成。

  实*时间及路线安排

  2、地理背景条件

  气象水文 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水文特征

  地形地貌 秭归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阶段,境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 …

  构造地质背景 褶皱构造(黄陵背斜、秭归向斜、仙女山向斜)、区域性大断裂(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太阳坪断裂、水田坝断裂)

  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 地壳隆升运动、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

  3、地层岩性

  岩层分布情况

  岩性特征:类型,成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整合接触?断层接触?假整合接触?

  产状特征 岩层的厚度 风化情况

  4、地质构造

  褶皱构造:倒转向斜、*卧褶皱、褶皱要素、形成机理

  断裂构造 各岩性层中的节理发育特征:发育有几组?产状?形成机理? 断层:断层性质?特征?形成机制?产状?

  5、河流地貌

  地貌描述:泗溪、牛肝马肺峡、五叠水

  要素:河床、河漫滩、阶地、(物质组成、特征、分选性、磨圆度、物质来源、水动

  力条件、照片)、瀑布 瀑布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

  组成

  造瀑层,河床中的陡坡地段 瀑下深潭 潭前峡谷

  6、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特征

  岩溶发育条件与发育特征 含水层、隔水层

  岩溶发育格局:补给、径流、排泄 7、水文地质分析

  泉的分布 泉的形成条件 泉的含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为泉。

  泉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有关。

  泉水按承压和无压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

  泉水从泉口垂直往上冒的

  叫上升泉,从泉口往下淌的叫下降泉。

  泉的形成应具备三个条件:

  7、地层条件。

  地层包括成层的岩石、土层以及土层中夹有的砂砾石层。

  有裂隙的岩层

  和有孔隙的砂砾石层,其裂隙和孔隙中充水的称“含水层”。

  裂而无隙的岩层和孔隙度极差的粘土层,几乎不含流动的地下水,称“隔水层”。

  “含水层”的存在是泉水形成的首要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

  如地震或岩浆活动引起地壳变动(造山运动),使沉积岩层断裂错位,或产生褶曲。

  含水层与隔水层在纵向剖面上相抵触,或含水层与不透水的岩浆岩体相抵触,阻断了地下水的去路,地下水被迫溢出地表。

  地形条件。

  泉或泉群的上游应有足够的补给面积,各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充分补给。

  8、地质灾害分析

  以沿途看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为研究对象 地貌特征、岩性特征、构造特征

  危岩体形成的边界条件(临空面、切割面、底滑面)、破坏模式、监测、加

  固措施

  滑坡分布特征及形成的条件

  9、结语

  收获 感言 建议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实*区地理位置 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位于距洛阳市以西25公里处,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70*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125公顷。宜阳县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乡村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

  实*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李沟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宜阳县城关镇管辖,北侧与宜阳县城相邻,西至头道沟水库,东至宜阳采石场,南至葛家崖断层,面积约36 km2。

  第二节 行政区划

  宜阳县辖6个镇、10个乡:城关镇、锦屏镇、柳泉镇、韩城镇、白杨镇、香鹿山镇、盐镇乡、高村乡、三乡乡、张坞乡、花果山乡、上观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樊村乡。县人民**驻城关镇。20xx年1月,将宜阳县丰李镇的西霍屯、邢屯、梁屯、王屯、油坊头、毕沟、侯城、小营等10个村划归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乡管辖。20xx年12月29日,经河南省**批准,撤销城关乡,建立锦屏镇。20xx年1月20日上午,宜阳县城关乡更名锦屏镇庆典仪式隆重举行。20xx年3月5日,洛龙区丰李镇挂牌仪式举行,此后丰李镇脱离了宜阳县管辖。

  宜阳县共396个行政村,35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总量7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万人,占总人口的12.8%。民族有汉、回、壮、蒙、藏等30多个,其中汉族人口占98. 9%,**人口占0.8%,壮族人口占0.2%,其他民族人口占0.1%。


地质学地质实*报告菁选(扩展6)

——工程地质实*报告菁选

工程地质实*报告14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地质实*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时间:XX年年10月20~10月24

  实*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广州番禺莲花山

  实*内容:1、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2、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阅读收集整理资料

  3、野外实*: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4、编写实*报告

  1、(10月20号星期一)

  时间已经是秋天,天气还是挺热,作为实*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前的动员,老师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的内容。下午,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一些影视资料,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还观看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还有观看了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的产状,结构和构造,了解它们的工程地质特征,虽然*不是很清晰,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拍的,但看完之后还是增进了我们的工程地质专业知识。

  2、(10月21号星期二)

  今天天气晴朗,在观看完*资料,使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开始学*阅读工程地质图。为使我们能了解不同倾斜程度(水*、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老师详细讲解了水*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褶皱构造、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但是人太多,都围在老师身边,老师讲话的声音又不是很多,所以听的不是很清楚,结合实*指导书的内容和听到的一部分,大致还是学会了从地质图上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分度规律,还掌握了对褶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岩浆岩侵入活动地区地质图的分析方法,从有地质构造图的地质图上绘制示意地质剖面图的方法,根据地质图分析区域地质发展史的方法。

  为了在野外实*时不至于手足无措,我认真的阅读了实*指导书,还仔细的看了老师给的课件,初步了解了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之重要以及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各种方法和步骤,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3、(10月22号星期三)

  在选址阶段,收集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为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必须进行野外的实地勘探,所以安排了这次莲花山实地勘探。

  久闻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今日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广州番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位于番禺区珠江口狮子河畔,距离广州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融古代粗犷与现代秀美于一身的风景旅游区。XX年时,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景区。莲花山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共分为:莲花塔景区、莲花城景区、观音胜境区以及石景区四大景区。为首的石景区为西汉始创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鬼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莲花山古采石场开采时间自西汉初年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西汉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莲花山。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面积30余万*方米。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均高度为25米,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莲花塔,则是莲花塔景区的代表。莲花塔又名文昌塔,素有“省会华表”之称。驻足于塔上,四面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莲花城,原为清**在珠江口设防之用。历史的沧桑点点凝结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间,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观音胜境之内,莲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观音像,果然气魄非凡,令人如入“净土”,顿生敬畏之感。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和地层简介如下: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观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顶礼膜拜,还有求姻缘的,虽然我不信这一套,但面对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签,但最后没有去,而是跟着老师走。接下来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

  在观赏的过程中,由于人太多,我们走散了,没有跟上我们班那队,而是跟错了另外一个班的老师,我们来到了浴仙池,听老师说,这是一个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层低洼处积成的小水池,水池经人工处理呈椭圆形状,在水池靠壁的一侧,是一尊用白色石头雕成的塑像,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头上的发簪,正准备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水池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我们跟着老师继续走,走到了*池,可惜池里已经没有莲花了,只有鱼在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风流快活,*池亭台轩榭,走廊,小桥与山间岩石相映,在高高的岩石壁上留在一首诗词“多少楼台次第成,莲花燕子纪朦胧。眼前无限狮洋浪,不发千秋水上名”。在莲花池后面的岩石上竖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观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岩了,燕子岩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两片岩石高耸在胡面上。燕子岩顶上还建了个观光亭,看上去很危险,岩石上有一道倾斜节理,但这两快岩石却历经千年而不倒,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其以“人工无意夺于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旅游和科研价值的“人工丹霞”奇迹。古采石场岩体水*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一天的实*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野外实*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一、实*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打下基础。

  二、实*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 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 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 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似正交

  2、 橄榄石 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 白云石 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 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 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 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 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 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 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 岩浆岩 1、 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 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 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 沉积岩 1、 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 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 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 变质岩 1、 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 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 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结

  经过这次的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工程地质。

  一:国际机场、搅拌厂、民用建筑参观

  这天我们带好安全帽早早出发,一路上大家心情都蛮好的,不仅因为我们能够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参观厂房场地,民房建筑中获取书本以外的东西。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楼的结构主体,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参观了正在施工的楼房。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除此之外,老师介绍了桩的类型、墙外的保温层、以及混凝土内各种管道的作用和每层的大体结构等。 刚进入我们要实*的场地场地,大家都被厂房的机械深深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上前观察,好奇地去探讨他么的构造及作用。同学们疑问的地方都积极的询问老师,我们的知识丰富了许多。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沥青生产机器的参观。各种大型机械,没见过的见过的一应齐全,我还登上了机械的控制室,观摩操作人员是如何进行工作的。进入国际机场,我们被庞大的钢筋结构的构成深深地吸引住了。九根大型钢柱支持着这般庞大的钢体结构建筑,同时我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钢体的受力情况,当然有很多东西还有待我们去学*。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我了解到:土木工程的学*,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为了让大家对本专业有更好的认识,在我们学期的期末,组织了外出实*,好让大家可以建立一个专业基础,对将来的学*将会有很大帮助,因为等将来更多专业课我们都能联想起来这几次实*所见到的东西,所以我们都很高兴能有这些宝贵的实*机会。进入土木专业已经快一学期了,可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感到十分的开心。认识实*是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态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参观了桂林的两座大桥:南州大桥和石家渡大桥,和大江水库。

  登上雄伟的大桥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力量,我为大桥的结构和庞大的身躯所震撼,更为建筑方面的人才的智慧所折服。同时也感到自己专业方面带来的乐趣和责任。它是桂林市北的环城二路上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名叫“南州大桥”,据说是*期桂林所建的最大、最现代、目前漓江上最大的桥。它标志着桂林桥梁建设的新高度,改善了桂林交通的大压力。我查了关于它的资料了解到:

  钢梁重量

  钢箱梁约2100吨、钢套箱约250吨。

  涂装面积

  19583㎡

  制造工期

  20xx.9-20xx.3

  简介

  南洲大桥位于叠彩区大河乡境内,虞山桥上游2.9公里处,东岸介于大河乡与下梁江之间,西岸位于蔡家渡口处,全长1120米,其中主桥长320米,宽45米;两端引道长800米;匝道2*350米选定的桥型为曲线独塔双索面对称斜拉桥。

  配套

  VICHRICHZINC20xx无机硅酸富锌底漆(箱梁外表面)

  80μm

  VICHZEP20xx环氧富锌底漆(箱梁内表面)

  60μm

  VICHFEMEP20xx环氧云铁防锈漆

  100μm

  VICHPU3132可复涂聚氨脂防腐面漆

  2*40μm

  通过此次参观桂林南州大桥,是我进一步了解了桂林的桥梁结构和对专业方面桥梁的深入认识。被誉为我国国内单跨公路大桥桥面宽度之最的桂林漓江石家渡大桥,为桂林市区通往漓江磨盘山码头的桂磨公路按期开通创造了条件。漓江石家渡大桥全长365.36米,主跨径170米,主桥总宽度44.5米,双向6车道,中间设10米宽的绿化带,是桂磨(桂林--磨盘山)公路建设的`“卡脖子”工程,据说当时施工条件十分困难。承担施工任务的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二处的建设者,克服了漓江气候变化大、水下地质情况复杂给桥墩施工带来的重重困难等不利因素,夜以继日施工,终于取得成功。石家渡大桥于20xx年4月动工兴建,整座大桥造型美观、轻巧大方,单跨跨越漓江,桥宽为目前国内同类桥梁之最。这一天的行程我们更充分的了解到修造这样浩瀚桥梁工程需要丰富的专业方面知识和需要精确地科学计算和规划,保证它在交通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参观了建筑工地。

  早早载着我们专业学生的大客车就直奔正在施工工地,首先我们来到建造民用楼房的工地,这里很多工人正在忙碌着建造地基,加强已建造楼房的内部工作,我在施工人员的允许下登上了已完成基本结构的楼房,进入内部去感受设计人员是如何设计其内部的布局的。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剖、立面设计的继续和深入。建筑设计不仅必须考虑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外部和内部的艺术效果,同时必须提供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切实可行的构造措施。建筑构造就是专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法和组合原理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因此,它与与、剖、立面设计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考虑和研究的侧重面不同而已。这算是我的一些额外知识的收获吧。

  学*建筑构造,要求掌握构造原理,充分考虑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正确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以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抵御自然界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建筑构造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有关知识。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好这些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之后我们参观了另一个施工工地,这里工人正在打地基,他们利用大型机械钻地,浇筑混凝土。我把在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向老师和在场的工作询问,解决了我很多不曾知晓的问题和疑惑。在这次实*参观中,我了解到,此次实*的更深层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参观建筑物,工地和各种路桥讲解。通过一星期的认识实*,让我们了解土木工程这一专业的所学内容.首先,我们应该对土木工程这一名词有所了解,土木工程即包括房屋建筑在内的所有的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各项技术工作,工程实体和学科体系.其一般包括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土木工程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的统一性等基本属性。通过本次实*参观中,我们主要了解了如下内容:1:实际观察各种道路桥梁,初步认识并了解路桥的结构,2:通过自己实地的观察并记录,了解公路的基本常识,3:了解框架楼的各种特点及填充墙的来历特点。4:了解钢构的优点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从就业方面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好多种:其中一种是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代表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就业前景:就像我们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一样,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xx年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只要人才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度饱合的状况,可以说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

  实*于我的意义

  实*使我的知识水*有了显著提高。实*是一个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

  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通过实*,我不仅加深了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还解决了困惑我许久的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东西。实*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还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实*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我们在学*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于我们土木应用专业的学生。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实*更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我们为期几天的认识实*我深刻地了解到时间学*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专业知识的极大兴趣。我从中受益匪浅。

  一、 实*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对实*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结束时编写实*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 实*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顶岗生产实*目的

  实*目的:毕业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毕业实*的目的与要求

  实*目的:毕业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目的

  实*目的: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外贸改革、发展的状况,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并对涉外企业公司的业务内容、性质和流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发...

  工程地质实*要求和目的

  实*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目的

  1)、通过实*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的兴趣。

  2)、通过现场操作实*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

  桥梁工程实*目的

  实*目的:桥梁实*是桥梁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通过组织参观各类桥梁,观摩施工的要点,从更为直观的角度去看桥,对桥梁的构造形成空间的体系。

  大学生会计认知实*目的

  实*目的:通过本次实*我了解到在单位里能够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对于我来说收益良多。并且为以后毕业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实*的目的和实*要求

  实*目的:毕业实*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和调研,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的与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内容:(实*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

  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实*内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20xx年6月25日 星期六 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接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石佛寺水库工程是辽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内流域干流上大型的*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 164786 *方公里,工程坝型为均质土坝,枢纽为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为二级。其主要功能是担负辽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务。工程的建设使辽河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 3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满足“北水南调”工程反调节水库的要求。主要建筑物由42.7km长的主副坝和泄洪闸16孔总宽248.5米、净宽 200m的泄洪闸组成,水库最大库容1.85亿m3,跨越沈阳和铁岭。

  石佛寺水库的设计目标就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它的出现,不仅能提供向沈阳市日供水20万吨的能力,同时也在解决辽河的洪水灾害、改善辽河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听完高局长的介绍后,我们在他的带领下,也很荣幸的参观了水库的调度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高局长告诉我们,石佛寺水库的调水控制中心控制着整个水库的调水情况,泄洪闸的闸门起落控制系统有两套控制系统。它可以由位于闸门上方的手动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发出信号进行控制,这两套系统都能精确地控制闸门被拉起的`高度,从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闸门采用的是双层闸门,只有当下层的闸门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同时提起上面的闸门,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拦河大坝的整体高度,节约了建设成本,而且也使得坝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过安装在不同地方的摄像机传回的图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库的水位情况以及是否外渗的情况,确保整个水库的正常运行。同时我也知道了水库之所以选择在是佛是这样的*原地区,主要考虑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对经济产生影响等因素考虑,最终选址在石佛寺,并以地名命名此水库。

  大概在上午十一点的时候结束了我们愉快而又充实的实*日程。

  20xx年6月26日 星期日 沈阳森林公园经过昨天对石佛寺水库的初步实*,我们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激情在八点准时出发前往位于沈阳市东北郊新城子区马刚乡境内,南距沈阳市中心40公里的沈阳森林公园。经过一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小憩一会后,便开始了我们此行的实*之旅,尽管天着小雨,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这次实*的积极的热情。

  我们的实*是从登上开始的,老师沿途给我们讲解途中遇到的各种岩石的性质以及它的形成条件。老师给我们首先介绍的就是沉积岩,沉积岩是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主要是页岩。其次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层理构造,例如沉积岩上面的波痕、泥恨、雨痕等。形成的这样的岩石,一般都比较坚硬,适合做水坝的坝基,是大坝坝址的较好选择,但是在这样的岩石上建坝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裂缝出现对水库的影响,从而需要考虑水库的渗漏问题。

  经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泥裂和波痕及雨痕。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波痕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波痕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雨痕则是雨滴打击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迹,。但比较少见。这些特征反映了沉积岩的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地貌的标志。

  在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远眺,感受到了典型的丘陵地带地貌特征。

  接下来老师还带领我们认识了断层。在顶峰,在这里尽览山下风景之余,我们很清晰的看到了断层,断层就是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完成此次的实*任务之后,我们自由活动尽览一切森林公园的美景,下午2点左右,我们带着疲惫却又充实的满足感踏上了回学校的路途。

  20xx年6月27日 星期一 沈阳市棋盘山水库今天是实*的最后一天,丝毫没有感受到同学们这两天的实*的疲惫,反而越发的精神。像*惯一样,我们八点整准时从学校出发,前往新的目的地:沈阳市东北部距沈阳市中心约 20 公里的棋盘山水库。

  今天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解了关于棋盘山水库的选址以及大坝特点。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棋盘山水库东西长3.63公里,南北宽容 1.5公里,面积为5.04*方公里,正常蓄水量为三千万立方米,大坝坝顶正常水位达94.5米,库区*均水深达六米以上。同时它是一座山区水库,因此对于坝址的选址需要相当的严格,既要考虑坝基渗漏问题,又要考虑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边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同时,,棋盘山水库采用的是土石坝结构,不能够堰顶过水。因此,对于拦河大坝选址也相当的重要,适当的选址可以大量的减少工程造价。而护岸则要采取加固保护措施,增加防浪墙。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褶皱的形成。褶皱是组成地壳的岩石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学*之余便是对棋盘山风景的无限享受。我们于下午大约2点顺利返回学校,预示着我们的三天实*也告一段落。

  不得不感叹实*结束的如此之快,他给了我们一次实地考察地形地貌以及接*大自然的机会,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不但让我们有了巩固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同学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1.实*目的

  复*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铺水库附*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距离观察学*,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一、实*概况

  1、实*时间、参加人员和组织情况

  土木建筑学院20xx级工程地质实*是在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7月5日,其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同学都需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十个班每班都配有一名实*老师。我所在的是土木xx班,我们班共36人,共分为六组,有组长一名,组员五名。

  2、工程地质实*的性质与目的

  1)、能够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质实*,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2)、通过实*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3)、能够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

  3、实*地区地质地理概况

  实*地区主要位于XX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地区处于北纬32度40分,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度,年*均降雨量969毫升,属于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力”,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XX区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原,地势*坦,海拔20-40米。

  二、实*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变质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日记。

  4)、实*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报告

  三、实*基本内容

  1、岩石矿物的野外识别

  1)、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状判断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具体确定岩石的具体名称,注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的细小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盐酸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

  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另外在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

  2)、岩石的结构类型识别:注意观察岩体中结构面(裂隙面、断层面、岩层层面等)发育的情况,包括发育方位、密度、延伸情况、充填。由此确定岩体是属于以下哪一类型:

  a、整体块状结构

  b、层状结构

  c、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

  2、常见堆积物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首先观察堆积物所处的位置特征,然后结合堆积物的组成,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岩的关系等判断是属于哪种堆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等)。

  3、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

  1)、会利用罗盘,测量岩层的特性,如岩层倾向、倾角和走向。

  2)、根据实*老师的指导,观察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的变化、地层移动方向、断层面的特征,并由此判断断层的性质。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并由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倒转褶皱。

  4、常见地貌类型及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实*老师的指导,观察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山岭地貌、岩溶地貌等);根据场地*整情况、岩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质、土的类型以及分布情况、场地周围地形复杂程度等初步判断场地的工程地质复杂程度。

  5、各种地质作用

  1)、河流的侧蚀作用--注意观察侧蚀方向和建筑物位置的关系。

  2)、滑坡--注意观察滑坡附*地形特征,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

  3)、岩溶--注意观察和描述岩溶的形态特征、岩溶发育和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的关系。

  四、实*的内容与安排

  1)、周一上午8点在北2101教室举行了工程地质实*动员大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内容。

  首先,周二早上8点在罗山油库站集合,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观察各类岩石,了解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岩体结构类型、风化作用。

  然后,周三早上8点淮南矿业集团门口集合,到洞山实*。了解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差异风化、地层倒转。

  再次,周四在校园观察地板砖,墙上装饰材料,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性岩石,拍好照片、注明地点、编写实*报告。

  最后,周五计划早上7:30在北校区大门口准时出发去八公山、茅仙洞,考察边坡稳定性、河流冲蚀作用。但由于天气原因,计划取消。

  周六,周日编写实*报告。

  2)、实*第一站----罗山

  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到达工程地质实*的第一站——罗山。首先我们在罗山山脚看到的是一块紫红色的岩石,在听了实*老师介绍后,才明白这块岩石居然是三叠纪的紫红色中粒砂岩,命名为“刘家沟组岩”,如下图所示。仔细观察刘家沟组岩,发现其表面有黑色的泥皮构造,代表着河流沉积,岩石厚度为1m到2m;刘家沟组岩石具有槽状交错层理,由流水造成的切割面可判断岩石新老关系,从而可以判断岩石是正常地层还是倒转地层。而我们观察到的下图所示的岩石便是倒转岩石。

  通过实*老师讲解使我们认识到到舜耕山是一座无根山,由于地球板块运动*推而来,因此存在地质断层。

  为了测量此块岩层产状,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

  a)、磁偏角的校正

  b)、定向与定位

  最后测得该岩层的倾向330°,倾角63°,走向244°。

  告别第一块岩石,我们继续向山顶走去,不知不觉走到了罗山油库围墙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云岩,岩体的表面有许多刀砍状的条纹,实*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条纹是岩体的风化表面,风化表面越细密,说明岩体中的钙离子被镁离子取代的越多。

  而白云岩是含有杂质的,岩石的强度就与其所含的杂质成分有关,若杂质为泥质,泥质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低;若杂质为碳酸盐,则碳酸盐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高,如图所示。

  稍作休息我们便继续向山上走,终于爬上了山顶,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在山顶实*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罗盘的使用技巧,然后便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很陡,老师让我们拿出罗盘测一下倾角是多少,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是,目测有60到70度很陡的坡实际上只有17度的倾角。这让我不禁想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的经验和眼睛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必须拿出科学的依据来才行。

  3)、实*第二站----洞山

  第一站观测的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经实*老师介绍,我们观察到岩石厚度大于2米,如图所示。

  该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灰岩,是整体状、层状岩体,细细观测,发现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是倒转岩体。接下来,我们拿出罗盘,各小组散开测岩石的倾向和倾角,我们这组测得的岩石倾向是350°,倾角是40°。在测倾向和倾角时要注意观测的地方一定要是岩体的层面,岩石的层面是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环境变换造成的岩石变质。而我们观测的岩石可以看到明显滑动的方解石擦痕。

  继续向上走,我们遇到了二叠纪石盒子组岩,肖县组岩,贾汪古组岩,土坝子组岩,崮山组岩。经老师的讲解和我们自己的观测,我们了解到肖县组岩是中厚层状岩石,由白云岩和灰岩交替组成;贾汪古组岩以泥岩和页岩为主,而泥岩是隔水层。

  接下来遇到的岩石便是崮山组岩了,崮山组岩是由泥质白云岩和鲕状灰岩组成,鲕状灰岩位于崮山组岩的底部。向上走一段路便是葛万藻化石与徐庄组岩,徐庄组岩是由纯净的灰岩位于顶部,而砂岩是位于中部组成。

  经我们细细观测,眼前的肖县组岩石中有细小的晶莹颗粒,老师说这个岩石是蜂窝状白云岩,而它的本质便是不规则石英条带,而肉眼看不到的石英结晶称为碎石。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集三叶虫化石,由于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页岩特别易碎,用手就可以掰开,这为我们找化石提供了便利,几乎每块页岩里都有距今5.7亿年前的三叶虫。很兴奋,感觉好像亲自经历了5.7亿年前的一些事,虽然身上全是泥巴,也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是我们依旧很开心。

  4)、实*第三站----校本部

  首先,我们来到了校本部的第一个观测点---新教大厅。在大厅柱子上,看到了石灰岩,浅黄色可能是轻微大理石褪色所致。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化石,由于此类化石是划分石炭、二叠纪的重要化石,因此这种石材的科学价值远高于它的应用价值。大厅

  地板为闪长花岗岩,其含有角闪石、黑云母、长石等。还有一种俗称“中国红”的碱性长石花岗岩,其强度高,抗压强度在160mpa~180mpa。

  第二个观测点为新教广场上六根汉白玉石柱,因为其美观、大方且不易打磨,实*老师说其价格非常昂贵。接着看到了灰岩块,在其上可以看到许多树枝、树叶的化石,如图所示。

  此块岩石由溶洞中长成,故又被称为石钟。如下图所示。

  校本部南门是有白云岩砌成的,我们主要是根据它的颜色、硬度以及与盐酸的反应来判断的。用一个小刀轻轻的刮岩石表面就可以看到有白色出现,其实这是由于岩石的硬度小,被刮成粉末而呈现的颜色。如果在岩石上滴加几滴盐酸就会发现会有气泡冒出,此外,我们还认识了灰岩等。

  五、实*体会

  通过工程地质学的实*,使我们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

  地质实*还对我们的意志有所磨练,虽然烈日当头,但是我们还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胜利地完成了实*的各项工作。这期间我们曾经挥汗如雨,但是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一个人退缩。

  最后我想对我们的实*老师说声感谢,谢谢他不顾酷热和我们一起爬山,看各种现象,向我们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真诚的感谢他们。

  1、实*概况:

  20xx年xx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工程地质实*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百*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xx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xx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xx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xx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xx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xx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目的:

  1、通过实*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2、通过野外的实地实*,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4、学*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工具:罗盘仪、地质锤等

  实*时间:

  20xx年11月22日至20xx年11月23日

  实*内容:

  1、认识三峡库区的基本地貌、岩层的产状(用罗盘仪进行测量)以及岩石的特征。

  2、实地了解三峡库区的山体、河流的一些特征。

  3、观察并学*如何对库区的边坡进行治理。

  4、了解库区的一些滑坡,掌握滑坡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5、观察并学*链子崖危岩体的特征及其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实*具体情况及内容:

  1、观测岩层

  其中包括观察岩石的类型和特征,观测岩层的产状(测量是用罗盘仪)。

  1.1岩石种类及岩层产状的一些概念

  在课本上我们学到了岩石的类型有三种,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产物、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当其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在野外工作中可以只测量岩层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可以根据前两者算出。

  岩层面与水*面相交的方向称为走向,倾向是指岩层的倾斜方向,是倾斜线的水*投影的方向,而倾角即岩层的倾斜角度,是层面也水*所夹的最大锐角,也是倾向线与倾斜线的夹角。

  1.2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岩层产状之前老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几遍如何使用罗盘仪进行测量岩层的产状。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再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1.3所见岩石

  1.3.1页岩 在路旁我们看到的首先是页岩,页岩在形成过程中有颗粒大的和颗粒小的,颗粒大的页岩较颗粒小的页岩的抗风化能力强,颗粒小的页岩用地质锤很容易敲碎,可见其抗风化能力很弱,现在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了。

  而颗粒大的页岩我们可以看到其现在还保存的很好。

  页岩是沉积岩,我们可以看到它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1.3.2砂岩 在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大块砂岩位居一块地中间,我们不方便测其岩层产状,但老师这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野外考察中可以根据某一岩层来推测另外的岩层。

  于是我们向路的前方看去果然在落边看到了与那块砂岩产状一样的另外的砂岩。

  于是我们赶紧拿出罗盘仪对其岩层产状进行测量。

  最后测得其倾向是255°,倾角是30°

  1.3.3石灰岩 用罗盘仪测得我们看到的石灰岩的岩层层面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节理面的产状是倾向为65°,倾角为90°。

  用地质锤敲打石灰岩,可以看到其中的矿物有方解石。

  1.4褶皱构造

  我们看到了两处褶皱构造,一处褶皱是页岩的背斜构造,两侧岩层都是页岩,则此褶皱的抗风化能力弱,用地质锤很容易将其敲碎,两侧岩层的倾向是250°,倾角是50°如右图所示。

  另一处褶皱是辉岩的向斜构造,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弯曲的形状,而且是非常有层理的。

  其风化程度是强风化。

  用罗盘仪测得两测岩层即辉岩的产状知其倾向是240°倾角是30°。

  其素描图如右图方框内所示。

  1.5断层构造

  在路旁我们还发现了一处断层构造,从书本上我们可以知道,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称为断层。

  而我们发现的断层,它的上下盘是砂岩,破碎带是由页岩组成的。

  如右图所示。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上盘受下盘牵引,下盘对上盘的冲力。

  用罗盘仪测的上盘岩层的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0°,下盘岩层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破碎带岩层的产状和上盘岩层的产状相同。

  实*感言

  通过这次实*我觉得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在野外考察时该如何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如何认识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对三峡库区也有了更多的更好的了解。

  能够学着理论联系实际,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以及和别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在这次实*中我收获甚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机会。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一班

  姓名:XXX

  学号:20xx3460

  时间:20xx、4、13—20xx、4、14

  工程地质实*报告

  前言: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我们了解了岩石、断层等地质构造。为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果,学会现场辨认岩石、断层、向斜等地质构造,我们在周三周四进行了实*。此次地质实*由学院刘教授带领,赴济南主要考察岩石和断层。先后在济南长清馒头山、灵岩寺展开断层和岩石的实*。刘老师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和形成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展开详细解说,使同学们对岩石和断层有更实际性的认识。另外,专业老师还向同学们解说专业仪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大家也在实*过程中进行了实地使用。

  一、实*目的:

  1、实践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并实践地质罗盘的使用。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实*时间:

  20xx—04—1320xx—04—14

  三、实*地点:

  1、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头山2、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山。

  四、实*内容

  (一)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在开始实*前,刘老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张夏组。关于馒头组的分类:

  第一层:第一层主要是页岩、沉积岩、粘土岩。石头基本呈黄绿色,局部呈灰色,风化严重,不利于工程。厚度约为两米。

  第二层:第二层主要是石灰岩,有大约四米厚,呈蓝绿色。

  第三层:为页岩,厚度约为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第四层:为页岩,厚度大约十三米,颜色呈紫色。第五层:为土黄色石灰岩,厚度约为六米。

  第六层:为黄绿色页岩,由于风化严重,基本为土,厚度约为四米。

  第七层:为灰色石灰岩,厚度二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