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报告10篇

首页 / 实*报告 / | 2022-08-01 13:09:13 实*报告

野外实*报告1

  前 言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活动是在大学学*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活动。

  1.实*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时间、地点和线路

  2.1实*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

  2.2实*地点:广西北海

  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3.实*区域概况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大陆海运最*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方公里

  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

  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

  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时常出现大到暴雨,月雨量可达300-400毫米,此时出门需要注意携带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均温度在15℃左右。

  3.5概貌:环视市区,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组合和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乡”之称,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方公里,约有139.46万人口,海岸线长达5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乡,这里出产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称,为珠中极品。北海盛产优质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伦美奂。北海同时是*烟花炮竹生产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炮竹,五彩缤纷的烟花令你童心大发。

  3.6景观: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著名的旅游景区(点),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涠洲岛是*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周围浅海生成的珊瑚礁,是*最靠*大陆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4.实*观察路线及其描述

  4.1第一观测点:海底世界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4日中午

  观测点编号:01

  观测点路线:水产展览馆——海兽厅——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剧场展厅——高科技打造的无水水族馆——负压缸——海底隧道海——人鲨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场。

  观测点的意义: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

  观测点的地理内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分为A、B两区。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鱼)、鲸鱼骨骼、龙虾标本、千年海龟标本和奇特的亚热带鱼类等2800多件展品和*千种海洋生物;还有水族箱、海龟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视海底隧道、潜水表演、喂鱼表演和人鲨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观测点:北海银滩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4日下午

  观测点编号:02

  观测点路线:沿海岸和银滩观测

  观测点的意义:北海银滩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银滩度假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方公里,总面积约38*方公里。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银滩度假区内的海域海水纯净,陆岸植被丰富,环境优雅宁静,空气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滩长*,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可容纳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沙滩运动娱乐项目和海上运动娱乐项目,是我国南方最理想的滨海浴场和海上运动场所,所以被海内外游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银滩的沙质,均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滩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达98%以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沙子晶莹洁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盐一般。因为沙子细腻致密,游人在潮水刚退去的*坦宽阔的海滩漫步,甚至连脚印也不会留下。这一滩碎银,便是无价的富矿。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学仪器等工业品的上好原料。

  4.3第三观测点:北海老街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5日上午

  观测点编号:03

  观测点路线:沿珠海路观测

  观测点的意义:广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历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风格的特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备受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该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它的建成与当时北海建制的升格有关,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4.4第四观测点: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及海岸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5日下午

  观测点编号:04

  观测点路线:红树林——红树林海岸

  观测点的意义: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

  观测点的位置:位于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有红树种类7种:白骨壤、桐 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整个景区面积约20*方公里,由红树林观光带、金滩和主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2019多亩的海上“森林卫士”——红树林,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景区内的红树林属于沙地红树林,约2019多亩。金湾沙地*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此外,红树林还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

  在金海湾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间,是一望无际的迷人沙滩,金海湾的沙滩辽阔、纯净,虽然和与沙质细白著称的银滩相隔不远,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令人惊艳的金黄,远远望去像是镶在岸边的一条金色丝带,这片沙滩因此得名金滩,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也由此命名,金滩绵延20多里,滩*坡缓,沙质细腻,因为红树林的原因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贝类、螃蟹、沙虫、泥丁,当地的渔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门拿着工具准备去赶海,他们的工具分为两种锄头和铲子,男的力气大用锄头,女的力气小用铲子。看到沙滩上有小洞,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气泡,那就说明洞里有东西,这时要求动作非常快把小洞挖开,迅速掏出里边的东西,有时是沙虫,有时是贝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说到这时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那么一会我们到主园区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这报名领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篓跟随渔民一起在沙滩上去赶海,摸螺、捉蟹、挖沙虫、挖泥丁,体验渔民生活。经常有很多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摸螺、捉蟹、挖沙虫的技巧,而且还确确实实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乐趣无穷!

  4.5第五观测点:涠洲岛地貌特征

  观测时间:20xx年xx月16日至20xx年xx月17日

  观测点编号:05

  观测点路线:火山口地质公园——涠洲岛灯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滩

  观测点的意义: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涠洲岛是*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现在也是*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选择涠洲岛作为重点观测点,对于了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观测点的位置:涠洲岛是南海北部湾中的最大岛屿,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滨外浅海,离岸直线距离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别为26海里和36海里。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火山喷发加上随后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弹以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台,那一壁壁因火山爆发的烧灼,挤压留下的线条怪诞,色彩绚丽的岩纹和多姿多彩的海蚀,海积地貌随处可见。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最为出色,成为岛上丰富的旅游景观。涠洲岛因此被誉为“难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馆”。经地质专家考察认定,涠洲岛及相邻的斜阳岛为距今第四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后经构造运动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岩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台听涛、百兽闹海等。

  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叫“洋人头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

  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它被称为“海蚀龛”。涠洲岛风光壮美,比较著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龟豕拱碧”,“芝麻滩”,“法国传教士人头像”,“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圣丹庙,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

  5.体会与收获

  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北海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并寻求出呵护主客体双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机制。

  本次野外实*,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毕业旅行,沿途到处流溢着无限的地质地貌和海滩风光。在看过很多地方后,我们会发现,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域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观——建筑景观上看出来。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决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特点。

  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动物、植物),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地理人文景观现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则是在本次实*过过程中感觉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以后要通过综合地理学各种理论、方法来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现象。

野外实*报告2

  一、概述

  通过接*两年的学*时间,我们学*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和基础生态学等科目,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在2013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们北方民族大学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我们依次进行了贺兰山、鸣翠湖以及白芨滩的实*,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三个地点介绍如下: 苏峪口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滚钟口风景区北部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距银川市约40公里,是贺兰山的又一著名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气温8.5℃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 800小时~3 000小时,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苏峪口山体巍峨,林海连绵,树种繁多,一年四季葱茏茂密。它北距沙湖旅游区35公里,东边西部影视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宁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万公顷的范围内,高耸入云的油松、村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吐红的樱桃,挂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分秋色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层层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观,色彩斑斓,变化无穷,令人叫绝。 鸣翠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东侧,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规划面积6.67*方公里,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鸣翠湖是黄河古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西缘的历史遗存,是明代长湖的腹地。这里湖光戏柳,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远望水鹭双飞起,*看风荷一向翻。塞上雄浑,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苇浪水波间。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最著名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繁衍栖息。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8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318公顷,缓冲区面积18606公顷,实验区面积2491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荒漠生态系统及典型的荒漠野生动植物资源。范围在东经106°20′至106°37′,北纬37°49′至38°20′之间,东自宁蒙边界在明长城交汇处为

  起点,向南至黄草沟口西1公里,经任家庄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与307国道交叉处,沿307国道拐至公井子桥,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铁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沟口、再至鸡心沟口;南自鸡心沟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处,再向西拐至龙坑井南1.5公里处,延至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西以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向北沿1250米等高线拐至狼永公路k10号桩,经掏葫芦至东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经庙梁子沟至东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线穿越海子墩、307国道、庆沟、天池沟至横城;北自横城沿明长城向东至宁蒙边界交汇处。调整后保护区共设核心区3处,即北部猫头刺荒漠核心区,中部柠条群落荒漠核心区和南部猫头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区。

  1.实*内容

  ⑴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⑵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

  ⑶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

  2.实*意义

  (1)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浅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知,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的实际活动,才能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扩宽知识领域的'作用,是学生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个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趋势,树立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3)正确认识动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出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与自己的分布区中,个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格局,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4)重点认知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5)利用毒瓶杀死捕获的昆虫,使昆虫标本长期的保存下去,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6)通过野外实*,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动物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动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7)采集植物、动物标本,充实植物、动物标本室,为植物、动物教学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

  3.时间与地点

  ⑴ 2013.7.8,贺兰山苏峪口(山地)

  ⑵2013.7.10,鸣翠湖(湿地公园)

  ⑶2013.7.12,灵武白芨滩(荒漠草原) 二、实*内容

  (一)、植物学

  1.实*工具的准备:

  标本夹、测量尺、广口瓶、采集袋、采集袋、白纸、绳子、修枝剪、号牌(标签)、小铲子、铅笔、橡皮、标本板、吸水纸、白绳、解剖工具

  1.1标本夹

  供采集标本和压制标本之用,是用木板条作成的长约 45 厘米,宽约 30 厘米的木制夹板。标本夹分为背夹和压夹两种,前者最好是装有尼尼龙搭扣和背带,以方便在野外采集时随时将标本压入标本夹中, 防止采集的标本失水皱缩; 后者适用于标本的集中压制。

  1.2.枝剪

  用以剪断植物的枝条,通常有一般修枝剪和高枝剪(长柄修枝剪)两种。

  1.3.小铲子

  用以挖掘植物的根、鳞茎、球茎、根状茎等地下部分,或石缝中的植物。

  1.4. 采集袋

  在采集过程中装新鲜标本材料时使用,是用便于携带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做 成的袋或包。

  1.5.吸水纸

  用以压制标本时吸收植物水分之用,各种纸张均可,但以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为佳。

  1.6.绳子

  在捆压夹时使用。

  1.7.测量尺

  用于测量长度。

  1.8.野外采集记录本

  在野外采集时, 用于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特征等各种应记事。

  1.9.号牌(标签)

  用硬纸做成,系于每个标本之上,在野外填写采集人、采集号、采集地等信息。

  1.10.铅笔、橡皮等文具用于填写采集记录和号牌等。

  1.11.照像机用于拍摄植物形态、生境、居群、植被等的图像资料。

  此外,还应根据需要和条件带上望远镜、手电筒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等。

  2.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2.1采集对象及采集要求

  (1)采集植物时,根据要求,采集完整的有着营养器官、花和果实的植株,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依据。

  (2)有些植株体型较大,在采集时,只能采集植物体的一部分。为使整个植株的形态、大小和其他特征在采集的标本上得到最真实的反映,在采集标本时,必须通过观察,首先确定采集植株的哪部分才有代表性。这样也是对于植株的保护。

  (3)采集草本植物时应该才带跟的全草,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集生叶。而高大的草本,采集后可将植株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将植物选取上、中、下三段具代表性的部分,分别压在标本夹内。

  (4)乔木、灌木或特别大的草本植物,只采其植物体的一部分,但应注意采取的标本应尽量能带表植物的一般特征,有可能的最好拍该植物的的全形照片,一步标本之不足。

  (5)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表采集雄株和雌株,以便研究用。

  (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后,很容易产成一团,不一分开,例如,金鱼藻、水毛茛等,遇此情况,可用硬质版在水中将其拖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这样可保持其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2.2采集植物标本的注意事项

  (1)注意标本的完整性。除采集植物的营养器官外,还必须具有花和果实,因为花果实是鉴定植物的重要依据,例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没有花、果实是无法鉴定的。

  (2)注意采集健康的植株做标本。所谓“健康植株”是指那些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标本各性状的的完整、准确;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标本能够长期保存。

  (3)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分别编号并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雌雄同株植物,最好两种花都能采到。

  (4)最常见的应该就是草本植物了。采集草本植物时一般应采带根的全草,采集时连根挖出后,洗净泥土后压制。如果植株很小,应采集若干个体,以便研究方便及在制作标本时布满台纸。高大的草本植物,可将其折成“V” 、 “N”或“W”字形压入标本夹,这样便可在空白处放上标签纸。

  (5)在我们的实*中,有些植物的花或果实很容易破碎,或萎焉,必须在采集后马上压入标本夹中。

  (6)在采集时,应该特别注意每份标本只能含有一个种的标本。其实皱纹纸每组都十分充裕。

  2.3标本采集记录

  标本采集记录是植物的重要档案。采集时编写的号码和采集的地点。

  2.4标本的清理

  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杂质,是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首先除去枯枝烂叶及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要适当修剪,但要留一点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其次是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清洗时不要损伤标本。

野外实*报告3

  一、实*概况

  1。实*的目的和意义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因此,作为一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应该把实*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这次实*无疑巩固了地貌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2。时间

  20xx年1月16日至2XX年1月18日

  3地点

  肇庆市七星岩公园 三水木棉围 岗美 东岗村 三榕峡公路旁

  二、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

  第一天,经过几个小时从珠海到肇庆的车程,在白土镇安顿好,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的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七星岩风景区具体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而这一次我们主要是要观察这里的水*溶洞(双源洞)和断层及洼地地貌。

  紧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找到了地下河脚洞性质的双源洞。阿坡岩下的双源洞,其实就是一个喀斯特地下溶洞,它是七星岩最长的静水地下河,全长320米,洞中有两条溪水汇合,向东流出洞外,故称“双源洞”,洞内有钟乳石。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系中上统的壶天群灰岩,之前我们沿路看到的是石炭系下统的,比较老。双源洞洞口上,断层、节理、褶皱均有。在这里,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有关的地质地貌知识。双源洞是发育在石炭纪下统的壶天群石灰岩,主要是由白云石灰岩组成的,呈浅灰色,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隐晶质(或称泥晶质)结构,个别地方有粉晶结构,为厚层状构造。因为存在白云岩的缘故,故用10%的稀盐酸滴在这些岩石上,岩石并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岩石磨成粉,却可以起泡,这是因为岩石成分里面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因这些岩石比较坚硬,故其经历了千万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峰。双源洞位于两节理的交汇处,裂隙发育,洞内有两条水源与外面的湖相连,使地下河水不断循环流动。在双源洞的洞口上,我们可以见到断层、节理、褶皱以及强烈的根劈地貌。

  在路的两边,时常看到像在山的表面长出的一大石柱,它是石钟乳。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 上滴下来时,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而我们看到的石钟乳就像在山的表面长出的`一大石柱,是原来岩洞崩塌后留下来的,属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是经过石灰岩的不断融蚀、再沉积的过程而形成的。这个石钟乳是浅灰色的不透明体,这是因为虽然矿物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里面含有太多的杂质。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登上马栏岗。这是一个石灰岩与沙页岩的交汇处,马栏岗主要是由石炭纪下统沙页岩风化后形成的,经过上千年的变迁,现在已经远远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据老师的介绍,这是一个背斜,马栏岗是背斜的中部,由于页岩的抗风化的能力比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于张性大,收到挤压而造成岩石的支离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蚀,再加上这里是沙页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可溶性岩石与不可溶性岩石交界处喀斯特水的溶蚀作用一般比较强烈,受到侵蚀背斜逐渐被削低,发育到现在就成为现在的马栏岗低于两边的阿坡岩和天柱岩了,而且地表水在这里汇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落水洞。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的形成除了沿垂直裂隙溶蚀作用,还有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地表水汇集到落水洞后,流量增大,而与倾入洞内的砂砾同时冲击和磨蚀洞壁,加上地下河及溶洞顶板崩塌,使之迅速扩大。落水洞发育于不可溶的砂页岩和可溶的石灰岩交界处,喀斯特作用特别旺盛。由背斜理论可知,落水洞上面的岩石看上去是山,实则多是谷。落水洞四周长满了植被,阳光很难直射到落水洞底,所以从岗上望下去,一片漆黑,很难判断落水洞有多深。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落水洞,这里正好是岩层层面和岩层裂隙交接地点,有利于地下水集中,溶蚀较强,顶板崩落后便形成了。

  接着,我们来到天柱岩脚下,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石峰十分笔直,陡峭,很少有石峰连接 而成山脉。天柱岩高 108 米,由下而上有 4 层溶洞,最低的一层在地下,越往上,溶洞的年 代越久远, 这是由于抬升运动造成的, 现在上面的三层溶洞由于缺少了有侵蚀性的水已经停 止了发育。第二层的溶洞较小,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而是选择仔细观察第三层的溶洞,这个 洞比较大,里面黑暗一片,我们无法看到洞里 有多深,我们在洞里面的较外部听老师讲解。 在洞里,我们在闪光灯和电筒的微光下可以看 到洞顶比较光滑,有些地方还向上凹入成为一 个倒扣的"脸盆" ,即石锅,这是由于过去经 常受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而局部地区又受到 强烈的紊流作用,水压增大,溶蚀,侵蚀力加 强,结果这些地方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 向洞顶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发育有石钟 乳,但是目前已经停止发育。四周也是比较光 滑,并且发育有石幔,这是由于含有碳酸钙的水溶液在 洞壁上漫流时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继续往上, 我们看到了第四层溶洞,但是这些溶洞经过长期的风雨 侵蚀,现在已经变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个凹进山壁 的窟窿了,但是从这些"窟窿"里面还是可以发现一些 溶洞的痕迹的,比如有些岩层上有明显的水*层理,反 映出静水沉积的作用。老师说这一层以前经过很多河流 的冲刷,虽然我们无法观察到具体流向,但大致水面的 位置和可能的方向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而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比较巨大的石钟乳, 老师说迟早一天他会整个掉下来。经过大概 1 个小时的登山,我们到达山顶的摘星亭。从山 顶眺望,北领山脉自北向南过渡,背面有很多的别 墅建在洪积扇上面,山前右倾斜*原过渡到冲积* 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阶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冲 积*原上是市区;七星湖上是其它六个喀斯特山峰。 这些山峰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蚀挖空之后的两翼形成 山岩的(称为残峰),它们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但 是由于抬升和*移运动,它们才逐渐断裂分开发育 成为今天的这种地貌类型,断层中间破碎带由于风 化和搬运作用,就发育成今天的五个大 湖。老师还在这里给我们讲解了肇庆市 的地貌特点和大概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 地貌知识,这里真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 的地方啊。

  第二天,我们到了木棉围的公路旁 的河流阶地上,那边有大量的鹅卵石, 普遍风化程度更深,形成历史更长,部分被水泥盖住了。此处阶地鹅卵石磨圆度好,粒径不 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长时间的搬运,所经距离远。而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岩性,由于是主干 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质被带下来沉积,形成当地复杂的岩性。而阶地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 长,风化作用越强,岩性越脆,越易碎。阶地是河流历史时期的河漫滩下切或抬升造成,由 鹅卵石可以判断。 沿西江边一滑坡壁往上走到二级阶地,在第四纪,此处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和 河流的下切,使河漫滩抬升,从而形成了 现在的二级阶地。此现象体现了西江是摆 动的,河流是下切的,*是抬升的。沿 途可见地上鹅卵石的成分多样,体现此处 基岩的多样性。然后,我们还到一些村庄 里面观察了不少阶地。 而下午我们到了北岭那边的东岗村洪积扇 参观考察, 肇庆市北部是北岭山脉, 西江从肇庆 市的西部流进, 在肇庆市的南端向东拐弯从肇庆 市的南端流过, 所以整个肇庆市自北向南的地貌 构成基本上是从山脉到洪积扇, 再到冲积*原的 过渡。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组成洪 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 扇面上水系不发育。由于山前构造断裂下降,洪积物厚度可达数百 米。从扇顶至扇缘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洪积扇互相联结形成 洪积*原,又称山麓洪积*原。洪积扇因山地不断抬升,山前*原 不断下降,形成上叠式扇体。当山地上升规模,幅度均较大时,老 扇随之抬升,在其下方发育新扇体,形成串珠状洪积扇。当山地前 缘有不等量的新构造活动时,新扇体向相对下降的一侧移动,使新 老扇体并列向一侧偏转,造成不对称形态。简单来说,洪积扇是由于 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沟谷出山口后,坡度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 量堆积, 就形成了以沟口为顶点的冲积锥或洪积扇。 如果扩大到整个山脚四周即称为洪积群, 如果面积继续扩大,即可形成洪积*原。老师介绍了关于东岗村附*这些地貌的特点,这里 的岩石以沙叶岩为主,砖红色,有一定的磨圆度,但有些有棱角,粒径较大,较疏松,大多 为砾石,而且颗粒由上到下,由山里到山外是由粗变细。

  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到了三榕峡公 路旁考察背斜,向斜,断层,节理,岩层及滑坡 等地貌。 首先,我们在公路旁的山边学*罗盘的用 法。如何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何用罗 盘定地物方位。然后,我们沿着公路一直走我们 所在考察的地点位于背斜的北翼, 面前的大山是 北岭山脉的延伸,岩性是砂页岩。在这边,地表 大部分为沉积岩多覆盖, 但是可以看到明显的节 理和层理。背斜的轴部往往是比较低洼的地区。该背斜发育于最古老的泥盆系地层,主要是 砂页岩,页岩具有岩理,与泥岩都是由粘土矿物组成。由于在公路旁 200 多人在走,警察也 一度劝我们停止行程,但最后在老师们的交涉下,只出动警车为我们开路,看来应该有更重 要的地貌值得我们冒这一个险。果然,一段步行后,我们看到一个大型的滑坡,滑坡是指斜 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是斜 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 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滑坡是我们地貌学第一节课所教的内容,现在亲眼看到,还真是震 撼。而 3 天的实*也到此为止。

  三、结语

  这次肇庆地区地貌学实*能够圆满完 成,有赖于老师们事先充分的踩点布置等各种 的准备,令我们从课堂外这另一个角度去认识 地貌学。在实*的过程中,我尤其要感谢我的 实*指导老师,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教诲和经验 技术的授予,使同学的积极性和学*气氛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一次实*,我深深的感受到以 往书本上没有生气的文字和图片里的石头与地貌, 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巩固了我对 硬知识的认识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去加深对地貌学的体会和理解。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实 *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和一次有意义的学*过程, 同时也是一次思维模式的转换。 希望再有机 会去进行野外实*。

野外实*报告4

  地点:湖北省黄梅县

  时间:20xx年11月6~8日

  活动流程

  20xx年11月6日中午十二点半,全体成员准时整装在教一楼门前集中。刘老师做出发前的动员,主要强调了这次活动的纪律,最核心的问题是活动中绝对服从小队长的领导。下午一点整,各组开始出发,计划于下午6点前到达目的地黄梅县,搭帐篷,露宿。

  五点钟到了地点,于是我们开始搭帐篷,貌似帐篷不怎么好搭。就数那晚睡的踏实,晚饭自理,饭后自由活动,小组队员相互认识,互相了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其实我们组是最棒的。

  次日进行4小时的山地穿越与岩降,主要是体力和毅力上的考验,途中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但是大家相互搀扶,没有一个人掉队。下午我们学*扎竹筏。

  经过大家齐心合力,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这项特殊任务。结束后全队集中进行总结,晚上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10月7日,正是我们学校的校庆日,我们在野外生存中度过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第三天,我们早早起来,准备一天的活动,这天是最后一天,整体来说时间还是比较紧迫,大家也是丝毫没有松懈,认真完成每项项目。

  团队协作

  其中一个项目是孤岛求生:7个人靠着三块不大的木板到达另一地点,中途脚不可以触地。

  全队的气氛和士气都很良好,这导致在山地穿越中,我组队员紧凑联系,行军中队员始终保证不拉开距离,尤其是在下山时,松树叶落了一地,走起来路特别滑,一不留神就会滑倒,于是我组队员手拉手,不让队员滑倒,最终顺利到达指定地点

  总之,在团队协作方面,我认识到,协作不仅需要有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人协作的品质。在最多的时候我们都处于某一个团队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软对的精神,这才是发挥实力取得成功的最有利武器。

  适应能力

  活动所在地是山区,和市区的天气差别较大。由于我们大多数缺乏这一感性认识,导致普遍衣着单薄,到了夜晚更是有人冻的睡不着。这教会了我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恶劣的环境有所准备,哪怕是心理上的准备,这种环境不仅是自然的,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生存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另外一点就是下雨,有人根据市区的天气判断而没有带雨具,而我发现山区的天气真的变化很快很大。只要一会就能变天。因此,要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切莫因为当前环境良好而忘记了变化的存在。另外,我从山地穿越中看到了户外环境雨伞的局限性。在行走和穿越的过程中,最好的雨具只有雨衣或冲锋衣,在树林中撑伞显然是不实际的。通过这个小的环节,我认识到充分准备的重要性。而往往一手的准备有时却不够,这要求起码有备用的方案。还好这次只是短时间的淋雨而且雨并不大,否则我们的行动将变得非常被动。

  体能考验

  体能,是野外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体能良好,将更能欣赏到大自然无限的风光美景。同样的,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体会更多的乐趣。到了山顶,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山风让我感受到了不可多得的片刻的释然,看着四周的植物,远处的县城,那种感觉是未置身于此的人体会不到也想象不到的!

  体能的另一方面是毅力,体能是时常达到极限的,此时决定胜败的就是毅力了。说实话,没受过训练的我们在这段山路中不可避免的都有达到体能极限的时候,这时是倚靠大树休息片刻再次前进,还是干脆坐下,等人催促或搀扶,这就是毅力的体现了。这次,我说服了自己要坚持,我做到了。下次如果情况更艰苦我还能做到吗,我想经过了这次以后,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结束之后回想起来,都很庆幸没有放弃,靠自己到达终点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环境保护

  户外运动的初衷就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自己的心回归一种宁静的状态,它使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大自然。

  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过去我们只是在媒体的宣传中体会到它的重要,自己并没有切身的体会。这次,我不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更感受到了珍惜和关爱她的重要。如果山没有了树,那将变得空洞和冷漠,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看待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他们仿佛都有生命,一起注释着我。一路上,我没敢丢下一片废物,我怕受到来自大地的诅咒!

  总结

  这次出行我学到了很多,并不是故作吹嘘,我原本喜欢户外,向往那种山间的鱼鸟和流水的声音。大自然的教化是无声的,但也是不可抗拒的。对待她,需要敬畏之心!

野外实*报告5

  一.实*目的

  综合地理野外实*时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进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独立的重要教学环节。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调查的能力,并通过野外实*

  加深、加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实*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与基

  本特征,深入认识其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宏观的、整体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实*区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的观察、感知,综

  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去发现、认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学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以后的学*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4.培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撰写论文、汇报成果的综合能力。

  二.实*时间

  12月19日12月20日

  第一天:早上8点出发,首先到达北碚观音峡进行考察,中午到达涞滩古镇,下午考察参观了古战场钓鱼城,傍晚时分到达缙云山。

  第二天:早上8点出发,考察了缙云山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旅游等。下午2点半参观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质实验室和天文馆。

  三.实*内容

  第一站:观音峡

  观音峡在文笔石旁的悬岩高处,有一个古刹,叫观音阁,观音峡由此得名。在文笔石旁的悬岩高处,有一个古刹,叫观音阁,观音峡由此得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了观音峡属于背斜,夹在水土和北碚两个向斜中间。嘉陵江从西北向东南横流过,切岭成峡,遇谷成沱,分别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和观音峡。同时,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识别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等要素。这里因江流下切,暴露于地表,地质发育完全,断层结构清晰,是一天然地质陈列馆。观音下壁*由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构成,岩石由紫色泥页岩、砂岩、石灰岩组成。土壤主要以紫色土为主,但在山地为黄壤,还有一些地方有石灰岩土。而其地貌,山前丘陵,背斜低山。岸壁陡峭,伴多层溶洞;植被繁茂,育万种生灵。河水泉

  水沿崖飞泻直下,汽车火车借江擦肩而行。江轮汽笛声声,渔船应和绵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站: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28公里,建镇于宋代,占地0.25*方公里,是*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上面悬崖峭壁,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都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其中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为重庆唯一,具有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涞滩古镇依崖筑城,民居宅院沿街巷一次排列,呈现出典型的山寨式场镇风貌特色。古镇内还保存着清代建筑文昌宫,宫内戏楼*台外栏木刻浮雕,艺术价值极高。古庙建筑在

  涞滩古镇内较多,其中主庙二佛式最出名。上殿坐落鹫峰山顶,下殿位于鹫峰山间,占据较好的自然风水地。一个镇子只要依山傍水,环境就不会差,涞滩就是这样的地方。加上丰厚的文化遗产,涞滩古镇真是镇小名气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民居错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朴典雅,因此古镇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旅游业便成为了其主要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心,当然环境因素也不可小视,环境发展的好坏与古镇发展的兴衰相一致。

  第三站.钓鱼城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距合川城东5公里,相对高度约300米,占地2.5*方千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系条石垒成。钓鱼城所在地的钓鱼山及20余*方公里的周边地区,丘山起伏、绿树葱茏,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且无工矿对水体、大气污染之忧。在古

  城上极目远眺,群山逶迤,江流蜿蜒,山林野趣,田园风光历历在目。钓鱼城“方山丘陵、*行陵谷的地貌特征”和“三江汇流”的地理环境,是真正的天、水、山、城合一”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钓鱼城导游给我们讲解了阶地的划分,及河流的侵蚀和冲刷。而且钓鱼城的内外两城的设计均是极好的利用了钓鱼城的地理环境。钓鱼城内的古建筑及寺庙保存得很好,天池、兵器都基本完好,通过对这些建筑及佛像的参观,就犹如千年的风光又重现眼前。钓鱼城因其险、易守难攻的特点,使城防与涞滩古镇的城防有所区别。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景区对文物的保护性较好,山路修建不多,景区内无居民居住,很好的保护了其自然环境。

  第四站.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北碚境内,被列为亚热带森林自然景观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

  珍稀植物及风景资源。缙云山属川东*行岭谷的温塘背斜之一段,厚层砂岩覆盖山顶。在暖湿积分气候条件下,发育和保存了我国东部亚热带典型的长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其中有猴欢喜、无刺冠梨、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豆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珍稀植物。三种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缙云山属盆地低山,影响相撞植被类型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受人为作用程度的大小。其次是局部地貌因素构成的生境条件,使之对水分、热量、光、土壤等产生分异,导致此生植被在演替序列上的差异。其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亚热带马尾松林、灌草丛。缙云山的主要土壤为山地酸性黄壤。

  在缙云山的实*中,我还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缙云山在被保护起来后,其旅游业的发展太过头,山上山下存在一种侵蚀现象。山上修筑的道路太多,甚至有些农村居民另开小路,农家乐随处可见。这些都加重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些

  农村居民卖竹筒饭来挣钱,造成乱砍滥伐,游客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山下的零散式建筑,造成旅游业规划的障碍。

  农民与*的社会冲突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得以解决,所以,怎样对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第五站:西南大学地质博物馆

  在地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典型岩石、矿物、化石;参观天文馆,领略宇宙的无穷魅力;看到了天文望远镜,以及投影在白纸上的黑子;观看了行星、恒星的运动特点,西南大学地质博物馆也展示了西南大学对地质的深入研究。博物馆内还通过古生物模型地台,晶体旋转展示来展现西南大学对地质研究的卓越成果。

  实*结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地貌、地质以及岩石矿物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对钓鱼城、涞滩古镇的实地考察,我学会了怎样用人文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历史文化古迹。通过对缙云山、小山峡的观察,我学会了怎样去观察土壤、岩石结构,分析其特征。野外调查实*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起来,是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让我受益匪浅。

野外实*报告6

  一、 实*目的和要求

  1、目的 地形图是野外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对地理工作者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从根本上说,地形图野外应用是一种技能,并且只有通过野外实践才能真正掌 握。在野外实*过程中,通过读图、用图和填图的实践,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 课堂上所学的地形图知识, 并且还可以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 进一步提高地形图野外应用 的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野 外工作,地理考察时使用地形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并通过野外实*的具体行动,培养学生 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2、要求 要求 根据野外实*计划,实*的时间为 1-2 天,在实*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地 图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本次实*, 掌握地形图的识图、 用图和填图的基本方法, 并达到有较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组填绘一张地形利用现状图和野外实*小结。

  二、 实*前的准备工作

  1、地形图 每小组领一份 1∶1 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2、使用仪器与工具 使用仪器与工具 罗盘、直尺、橡皮、图板、三角板、铅笔、望眼镜、高度计、GPS、胶布、图钉 三、 实*内容与方法步骤 1、识图 1) 熟读地形图上各类地物符号 2) 通过实*观察,通过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了解制图综合的特点。

  3) 在实*区内,熟悉地形的六种基本形态。

  (植被、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 2、地图与实地对照 (1) 标定地图 ①利用指北针标定: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 线(磁子午线、PPˊ连线)上标定,在地图的南、北内图廓线上,各绘有的一个小圆圈 “⊕” ,并分别以磁南(P)磁北(Pˊ)表示,有的地图 Pˊ在北图廓外的分度尺上,这 两点的连线,就是本图幅的方向线。标定时,使指北针直尺边切于磁北方向线,准星朝 向地图的上方,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准指标,地图即以标定。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标定地图, 应先在地图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 动地图,使图上直长地物符号与实*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以标定。

  ③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先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再选定远方一个实地和图上都 有的明显物形点(如山顶,独立物等) ,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的站立点和该地形点上,转动 地图,通过直尺边照准实地的明显地形点,地图即以标定。

  (2) 对照地形 对照地形的原则,先特殊后一般,先大后小、由*及远、由点到面综合对照。

  在山地和丘陵地对照时,可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山脊、谷 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形状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谷的地形细 部。

  在*原地区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居民地和突出的独立物,再根据关系位置逐 点分片进行对照。

  实*时,首先确定对照图上地貌和观察实地地貌的范围。然后读出图上实地地貌形态 的数量,再和实地进行对照。最后由教师抽查学生阅读地形图和实地观察地貌的效果。

  3、用图(按地图徒步行进) 用图(按地图徒步行进) 用图 ( 1) 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实*地使用地图,在标定地图方位以后,为实地进行实地对照,应先确定自己的站立点 在图上的位置,由于情况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

  A. 利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当站立点在明显的地形点上或其附*时, 在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的相应位置, 则该位 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B. 直尺交绘法确定 当站立点位于直长地物上时, 首先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地图的方向, 然后在直长地物 的两侧选择一个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物, 以图上该明显地物为轴心, 将直尺边靠在 图上明显地物的轴心上并瞄准实地相应的明显地物, 再沿直尺变向后划方向线, 该方向 线与图上直长地物的交点在图上的位置; C. 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 1 当站立点在不位于明显地物时, 可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其方 法是先用罗盘标定好地图的方向, 然后在远处选择两个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物 (两 个实地明显地物的夹角应≥30°和≤150°) 以图上两明显地物为轴心, , 分别将直尺边 靠在图上两明显地物的轴心上并瞄准实地相应的明显地物,再沿直尺变向后划方向线, 两方向线在图上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 2) 路线行进读图前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 路线行进读图前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 ① 选择并确定行进经路线:根据规定的任务要求和地形的情况,选择好行进的路线并 标绘出来; ② 确定方位物:沿行进路线细致地研究地物,在岔路口和特殊的地方确定出明显方位 物,并进行编号注记; ③ 测量激距离:利用曲线计,在图上量出各段和全程路线的实地距离。

  ④ 熟记地图:主要是熟记沿途经过的村镇、河流、桥梁、岔路口、高地和各个方位物的 数量、顺序、名称、关系位置和地形特征。力求做到胸中有图,未到先知; ( 3) 进行时的要领 ① 在出发点上,标定地图的方位,对照地形明确行进的方位。

  ② 行进中,要随时对照地形,做到人在实地走,心在图中移。在转折点、岔路口、居 民点进出口,以及复杂地形出有怀疑时,应仔细对照,找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以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

  ③ 如果走错路线,应沉着回忆所走过的方位、距离和地形特征,进行实地对照,确定 出站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插到行进路线上继续前进。当走错的距离较短时,也 可返回原路,重新前进。

  4、填图 填图 (1)在地图上标绘地形特征点 为了准确地将欲标绘的地形特征点标绘在地形图上, 必须掌握在地形图上标绘目标的方 法。标绘时,先在地形图上定出目标点的位置,在汇出相应的符号。

  ①利用准确地形点标绘。当目标在明显地形点附*时,根据目标位于明显地形点方位、距 离等,按其关系位置即可标绘在图上。

  ②利用极坐标法(光线法) ,当目标附*无明显的地形点时,根据目标位于明显地形点标 绘。其步骤是:

  A. 准确标定地图; 2 B. 确定图上站立点; C. 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站立点,向实地目标瞄准画方向线; D. 目测站立点至目标的实地距离, 并依比例尺缩绘在方向线上, 定出目标的位置, 绘出相应的符号。

  ③利用前方交绘法标绘。当目标较远,不易目测距离时,可在两个站立点上用前方交绘 法标绘,其步骤是:

  A. 根据交会线的交角大于 30°、小于 150°的原则,在实地选两个站立点。

  B. 在第一点上标定地图,确定该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向实地目标 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

  C. 在第二点上,用与第一点上相同的方法也画出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目标的图上位 置,绘出相应的符号即可。

  (2)填图的方法步骤 ①、将 1∶1 万比例尺地形图贴在图板上。

  ②、在地形图上确定填图的范围,并进行实地踏勘,在踏勘时,确定站立点的位置 和数目,并绘在草图上。站立点的数目随填图内容多少而定。

  ③、在站立点上,运用标绘地形点的各种方法,标定目标点的位置,根据各目标的 位置加绘符号;如标绘面状轮廓的转折点的位置,勾绘轮廓图形,加绘符号。

  (3)精度要求 各地形特征点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方法原则测出,严禁主观猜想,随意标定。

  (4)成果 如 1∶1 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四、 土地利用现状图填图内容及分类 1. 耕地 1.1 水浇地 1.2 旱地 1.3 菜地 2. 园地 2.1 果园 3. 林地 3.1 森林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3.4 未成造林地 3 4. 5. 6. 7. 五、 3.5 苗圃 草地 4.1 天然草场 4.2 人工草地 4.3 未利用草地 城乡居民地用地 5.1 城镇 5.2 农村居民用地 工矿用地 6.1 厂矿用地 其他工矿用地 实*路线与站点 1、 实*路线 华泰旅游度假中心——省体育水上运动基地东南小坡——华泰旅游度假中心东北公路 拐弯处——养鸡场(原豆腐厂)——大松子园——黑板冲大桥 2、 观测站点 观测站点一:华泰旅游度假中心附* 我们观测的第一个位置在松茂水库大坝的旁边上, 位于大坝的东南侧, 大坝旁边的 建筑已有所改动, 原有的一堵墙由于修公路的缘故已拆了一部分。

  我们站在水库的堤坝 旁,地势和缓,但在公路另一旁,地势突然变陡 观测内容:

  A. 目的物方位的测量利用罗盘定所在地周围的明显地物的方向:测量时放松制动螺 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 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 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

  (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 数时亦同样)此次实*我们首先是用罗盘测定水库旁边的水文台的方向,是 W245° 即北偏西 15°. B. 利用罗盘确定两个地图和实地都有的明显标志物的方向, 然后利用建立坐标的方法 来确定我们所在地在图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显地物来确定所在地。

  观测点二:省体育水上运动基地东南小坡 在该位置上我们的目的有两个:

  A. 通过地形图与实地地物的对照,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 谷等地形细部。

  理论联系实际, 更加加深对等高线的特点的总结及其当地的地形的 认知。

  通过观察和对地形图的识别知我们所在地的东北边的小山等高线破碎出, 通 过实地观察知这是一个冲沟, 等高线凸出的地方是山的山脊, 且大多数山脊地区的 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凹进地方是山的山谷,在大多数山脊的两边等高线都很密集。

  B. 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站立点, 通过理论知识学*, 认识到在野外工作中确定自己所 在地在图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站立点的确立可以使已知地物与地图上的相 应地物相对应,并很好地找到实地的地物的变化,一边很好的填图。利用后方交绘 法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a) 先通过罗盘确定地图的真北方向; b) 确定观测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 c) 向实地目标(*移动塔)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利用相同方法绘出黑板 冲大桥桥墩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线。

  d) 两条方向线交汇的点就是我们观测的准确位置; e) 用罗盘进一步确定,测量出两个物体在我们观测点的方位(*移动塔的方位是 292°,黑板冲大桥桥墩的方位是 332°) 。

  观测站点三:大松子园村 松茂水库位于学城的的东北方向,它的地理位置是东经 102°50′40″,北纬 24°50′00″。大松子园村位于松茂水库的北部,公路穿插村子而过,村民的楼房及大 部分的建筑物沿着公路的主干道呈条带状分布。

  村子旁边分布着蔬菜地, 村子里还种有 柿子树。公路为一般的两车道,沿着水库堤坝呈东北--西南的走向,为村民的出入带来 了方便。在地图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现在在村子的南部也有分布,有继续延 伸的趋势。

  村民的房子主要为一层到三层的楼房, 不难看出村民的生活水*在逐渐提高。

  在村子观看我们走过的路线,发现周围的植被并不茂盛,而且乔木类型主要为华 山松和圣诞树,还有少量的滇油杉、水杉等。在地势低的地方主要种着蔬菜,尤其是水 库干涸的部位,村民已将其改为蔬菜地。在菜地旁,稀稀拉拉的种着几棵柿子树(柿子 属柿科,高大落叶乔木) 。我们实*季节是在冬季,降雨稀少,水库里的水源补给不足, 水量储备少。水库里水的面积已不能达到原来水库的最大面积的三分之一。

  观测站点四:黑板冲大桥旁的小山丘上 这是我们实*的最后的一个站点。

  由于建设公路, 使得小山丘与原来山体分隔开。 5 山丘上的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及很少的乔木幼苗,由于季节已进入冬天,草本植物大 部分都开始枯萎。山丘旁边到水库堤坝边上地势相对陡。从山丘东侧我们可以看到我 们的实*过程的路线,从华泰旅游度假中心东北公路拐弯处、养鸡场(原豆腐厂)以 及大松子园,我们环绕小山丘走了一圈。在山丘与原来山体相连的一侧,我们看到了 山丘从顶到底部的土壤层分布,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在底 部的母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覆盖着一层风化物。

  六、 实*结 实*过程中, 我们不仅学会了看图, 寻找标志性物体, 还懂得了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我们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通过读图、用图和填图的实践,巩固和扩大加深我们在课堂上 所学的地形图知识, 并且还加深我们对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进一 步提高地形图野外应用的技能。

  通过本次实*,我们掌握地形图的识图、用图和填图的基本方法, 将所学知识综合运 用,编绘地图,培养我们应用地图的技能和技巧。

野外实*报告7

  (一):实*地点:凤凰古城

  (二):实*时间:

  (三):实*的目:

  1.学*并掌握野外实*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饿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索、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4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实*加强我们对区域地理的理解,了解凤凰的旅游发展能力,以及凤凰的人文资源,了解苗族风俗 。

  (四):实*内容:

  全面了解凤凰的地质地貌 、气候气象 、河川水文、 植被状况、 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自然人文现象,并依此研究分析凤凰旅游开发的具备的历史和自然优势,思考凤凰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五)实*方法:

  采取教师指导和个人独立钻研相结合,小组活动和集体讨论想结合的方式,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

  (六):实*路线

  一 凤凰古城概况

  (万寿宫):位于沙湾,旧为江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年间。前临沱江水,背靠青龙山。院内的遐昌阁高耸,河边的万名塔拱卫。阁楼飞檐斗拱,建筑古雅典朴,风韵别致。

  (天王庙又名三候祠):在东门外观景山麓,嘉庆三年修建。从东门井登山进庙,有石阶100级,右侧有三个台阶,原各有一马一夫,大小与真人真马一般,工艺精巧。

  庙内有大戏台,昔日常有戏班来县演出,是城内一个娱乐场所。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长年香火不绝。1911年11月凤凰响应辛亥革命,田应会等曾在天王庙聚义。建国后戏台、神像、夫、马均被拆毁。1962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县人民*拨款修复庙宇。

  (文庙):位于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保存的大成殿飞檐翘角,蟠龙矫绕。朱漆金纹,浮雕飞动。

  (朝阳宫):位于西门坳,旧为陈家祠堂,建于民国4年(1915)前有高大的门墙,粉红色的墙壁上有12副浮塑。宫内是四合大院,头门有一古式戏台,两侧有包厢,整个院落的门窗雕刻精湛,朱漆色绘,典雅富丽,宛如宫殿。

  (奇峰寺):位于城外大街南侧。“一峰突出*地,石蹬纡回;松荫夹道,山顶有寺,江水萦同,四山环抱,秀气所钟”。为凤凰八景之一,名曰“奇峰挺秀”。 (南华山):是县城南边屏障。“环城皆山,此峰独竣;草深林茂,翠色千层,朝则薄雾笼青,暮则斜阳凝紫”。山顶过去有小庵,如今建有国营林场,设有招待所接待宾客。这是凤凰八景的“南华叠翠”。

  虹桥横跨沱水,长50余丈。“川*风静,皓月当空,清光荡漾,*则*烟村,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琉璃世界中。桥上徘徊,恍似置身蓬岛:。这是凤凰八景的“溪桥夜月”。昔日桥上有亭,店铺林立,1956年拆除建为公路桥。回龙阁位于县城东门外,阁下有一深潭,凤凰八景的“梵阁回涛”就是指的此处。涨水时“两溪合流,汇于江心寺下,红黄异色,急流飞溅,触石漩涡,随风鼓浪,正如两龙过峡”。

  二、凤凰地质地貌

  凤凰县地形复杂,东部及东南角的河谷丘陵地带为第一级台阶,以低山、高丘为主、兼有岗地及部分河谷*地、地表切割破碎,谷狭坡陡。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包括竿子坪、吉信、桥溪口、木江坪、官庄、南华山,新场、廖家桥、七良桥、水打田、林峰、沱江镇等地,最低的水打田乡竹子坳海拔170米。地表物质以红岩为主,夹有部分石灰岩、面岩。气候较温暖。从东北到西南的中间地带为第二级台阶,海拔500-800米,包括茨岩、茶田、黄合、阿拉营、落潮井、麻冲、都里、板畔、千工坪、山江、木里、两头羊、火炉坪及三拱挢、大田的一部分,以中低山和中低山原为主,地势较*缓开阔,谷少坡缓、垅田较多,石灰岩广布,天坑溶洞甚多,气候适中。西北部中山地带为第三级台阶。海拔在800米以上,包括米良、柳薄、禾库、两林、腊尔山及太田、三拱挢的一部分。这些地方,地表组成物质石灰岩占95%,地表起伏和缓,坡度在5-20度之间。边缘地带,峰峦连绵,谷深坡陡,为中山类型。气候较寒冷。

野外实*报告8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考察。

  这次实*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天然碱之都”。有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银洞坡金矿、全国四大银矿之首的桐柏银矿。盛产木瓜、板栗、茶叶等农副土特产,被称为“木瓜之乡”。

  桐柏山属于秦岭——大别山褶皱带,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间经过加里东运动。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其西为长江流域,东为淮河流域,其分水岭大致为固庙——太白顶盘山公路一线。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因而奇山异石较多,地下矿产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国际矿物质学会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学者到这里考察,桐柏山被学术界称为“*地质之谜”、“地质博物馆”、“地质橱窗”。红石崖为景区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层,高数百米,望若红霞,上多溶洞、瀑布、温泉,为景区不可多得的胜景。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三.土壤地理实*(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选择标准: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带性,还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影响,不应在道路两旁,也不能位于山脚因为山脚有山上土壤堆积,不具代表性。应该选择在山腰地带。

  ②挖掘标准:土壤剖面应挖掘一个宽 1m、深达母质的坑,必须沿山坡垂直与水*挖下去,剖面与山坡的等高线*行,为了便于观察剖面应呈斗型。还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叶层。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则会影响腐殖质层性状。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实*(部分)

  (一).认识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种类2019多种,我们在实*的第一天主要是认识一些植物,然而我们所认识的植物却不足100种。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们所认识的部分植物种类:

  1、国槐:豆科,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葇状花序,豆粒状果实。

  刺槐:豆科,乔木,又称洋槐,带托叶刺。

  龙爪槐:豆科,乔木,是国槐的变种,在生长期时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状复叶,卵形、基部圆形,两边都有白色柔毛、穗状花须。

  2、辛夷:木兰科木兰属,又名木兰、紫玉兰,为*特有植物,年幼时皮光滑,年长时皮粗超。花紫色,落叶,是优良的绿化植物,可入药。

  3、梧桐:树干通直,树皮浅绿色光滑。叶子厚纸质,有缺刻,曲裂,掌状三裂。果实是蓇葖果,属梧桐科。

  泡桐:玄参科,叶子纸质、无缺刻,叶子背部有绒毛,花呈喇

  状一般为紫色,枝干有髓。

  悬铃木(法国梧桐):一般作为行道树,果实有三球(一球的为美国梧桐)。

  油桐:球形果实,大戟科,叶基有两个红色腺条。

  4、棕榈:棕榈科,叶鞘纤维质,包茎,叶柄长,叶圆扇形,所以又扇子树,掌状深裂,叶脉为辐射状*行脉。

  5、河南杨:杨树有20多种,叶子边缘波浪形锯齿状,两侧压扁叶尖较尖,属杨柳科,总脉状花絮形成的果实。

  柳:杨柳科,叶子条形叶,叶脉只有一条。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树:樟科,叶轴有狭翅,小叶有5-7片,茎上有皮刺,奇数羽状复叶,果实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叶轴有狭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还有野山椒,它的刺较大。

  8、雪松:宝塔形树形,一束7~15针以上。

  9、银杏:叉状脉,叉状分枝,也有缺刻,边缘不十分整齐。

  10、楝树:属于楝科,奇数二回羽状复叶,叶子是倒卵圆形,叶缘有粗锯齿,奇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它的果实是椭球状,圆锥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数羽状复叶。臭椿比它的叶基部多了两个线点

  12、枸树:属桑科,叶子掌状深裂,花为粉红色毛绒花,聚花果实。

  13、枇杷:叶轮生,叶子是厚革质,叶缘是粗锯齿,叶轮生,果实球形,属蔷薇科,叶面不*整,有凹凸感。

  14、金银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缠绕。

  15、女贞:大叶女贞的叶子光滑革质,卵状,羽状侧脉,卵状,叶缘是披针形,球状花序,乔木。

  小叶女贞是球状圆锥花序,灌木,叶纸质。

  16、红叶李:属蔷薇科,灌木。

  17、枫杨:胡桃科,果实带翅,叶柄具狭翅。羽状复叶,叶子革质。18、合欢树:叶子较小,二回羽状复叶。粉红色伞房花序,小叶小,叶长有1cm左右。属于豆科。

  19、荷花玉兰: 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质,叶被带锈斑,花在叶后开。

  白玉兰:落叶乔木,先开花后展叶,软革质叶。

  20、侧柏:柏科,属常绿乔木,干皮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小枝排成*面,两中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雌雄同株异花。

  圆柏(龙柏):蜡质状叶,叶子不在一个*面上。

  翠柏:柏科,叶子只有刺状叶形。

  21、大叶黄杨(冬青):卫茅科,叶厚质,带锯齿。

  小叶黄杨:黄杨科,叶全圆。

  22、盐肤木:漆树科,叶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马尾松:松科,两针一束,针较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耐瘠薄,树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两针一束,针较硬。

  24、黄荆:掌状复叶,马鞭草科。

  26、枸骨树:叶盾牌形,边缘带刺。

  27、杉树:松科,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树形整齐,针状叶,较硬。

  (二).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我们可以通过标本来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标本的制作是有实际意义的。

  (1)标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

  ①标本要大于台纸。

  ②标本在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叶子无虫眼和缺损的。

  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

  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类植物要采全株,带孢子囊与根茎;种子植物花、果实至少要有其一。

  (2)标本的制作

  ① 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台纸上,分两种方法,一是用白乳胶粘贴、二是用针线固定(尤其是根和茎);

  ② 放的时候要美观,一般把植物竖放在台纸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时,中间茎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弯成U型或Z型;

  ③固定叶子的时候以正面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对于比较浓密的叶子要进行修剪。剪去叶子时要留下叶柄,显示此处有叶子。 若为复叶剪去叶子的一边;

  ⑤刷保护膜:要对白乳胶进行调试,当白乳胶刷在植物上时,植物不变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样地调查

  植物群落的调查目的是:

  1、识别植物群落

  2、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3、阐明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样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Ⅰ样方位置要选代表当地自然环境植被状况

  Ⅱ样方的面积选取方法:随机选取一个最小面积地块,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种数与种类,然后逐渐向外扩展地块面积,没扩展一次登记一次新发现的种类,这样不断扩大地块面积,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种为止。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经验来选取样方面积。一般来说热带地区样方面积较大,为100*100m,而北亚热带就较小了,乔木用10*10m面积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温带一般用8*8m的样方。

  我们在刘湾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对该地进行了植物群落的调查,采用样方法,用标尺线山腰围成一个10x10*方米的正方形样地,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四).观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生态系统演替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态系统演替的主要动因。以内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内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给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以外因为动因的演替称为外因演替。

  在我们实*的地方,一进山门看见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马尾松,因为它是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往里走可以看见马尾松逐渐减少,山上为常绿针叶落叶混交林,再往里走马尾松基本上消失,属于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到了实*地点后,植被变成与当地气候、水文相适应的植物并最终演替成当地的顶级群落。

  (五).山地垂直带谱

  指在山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带而言。从低海拔处向高海拔处上升,每升高1OOm,年*均温度约下降0.6℃,而相对湿度却有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从热带雨林过渡到阔叶常绿树带、阔叶落叶树带、针叶树带、灌木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冻原带直至雪线。

  在我们所实*的太白岭,海拔高度<500米属于常绿针叶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属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属于落叶阔叶林,>1000米属于亚高山草甸和灌丛。

  五. 实*结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们在辛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山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野外实*。这次短暂却充实的实*让我收获颇丰!野外实*将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这次实*也是一次艰苦的行程,我们每天都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在这里,我们观赏了水帘洞风景区,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顶,还有淮河源,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前进不掉队!我们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在行进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情!

  此次实*认识了很多原来经常见到却说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数十种植物标本,初步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性、所属科目、分类地位、生态分布等知识。了解组织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将来从事工作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这次的野外实*使同学们对地理科学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同学们的情操,达到转变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提高从事专业工作的兴趣。

  通过实*,也发现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识的匮乏,对野外实*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还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项实*条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实*还是到宝天曼效果会更好一点。

  实践出真知,地理学专业更是如此,我们的实*也正是把我们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逐步成长。

野外实*报告9

  第一章:绪言

  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

  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第七章:后记

  说明实*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野外实*报告10

  实*概况:

  此次野外实*地点选在距北京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房山县周口店镇的山口村一带,测区内主要有周张公路(周口店----张坊)和通往燕山石化的主要公路两条,另外有三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从测区穿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地为山区,居民地大多位于山间盆地,其中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坐落在周口店镇以西一公里的龙骨山上,该镇耕地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则以水泥,采煤等到重工业和矿山采业为主.该地区气候湿热,雨季在七,八月份.

  测区的具体范围是:南至实*驻地----地矿部探工所北500米,北至良各庄村,西以山为界,东至迎风坡,大致形成北宽南窄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为1000*1500*方米.测区内包括三条铁路,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及大量的居民地,地物比较丰富;另外,两侧的山体亦表现出较好的地貌形态.

  周口店测量实*的主要任务:

  1 每小组完成一幅40CM*50CM,比例尺为了1:1000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并提交整饰后的聚脂薄膜图;

  2 完成首级控制测量(一级测距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计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X,Y,H);

  首级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从八月二十三号至二十八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分*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在*面控制测量中,主要由指导老师,以及王金星和周锋两位师兄带领我们完成.使用的仪器为所带的仪器里精度最高的全站仪.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铁路向北行进大约2—3公里之后,再向东转至山上,在山上布控了D09 D09之后,又从山上下来向南进发,最后经过山口村的东边界和南边界后,与已知高程点实现了闭合.因为对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一级*面控制测量,其测距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15毫米,测角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须小于或等于1:14000,所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小心翼翼,而且*面控制测量决定了以后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更不容我们有丝毫大意了.每一测站,在精准的调*对中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两次测回,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降低误差.最后内业计算后,不论是角度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还是全长闭合差均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而高程控制测量则由我们独立完成,高程控制要求精度不高,仅仅为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DS3水准仪.测量过程是建立在*面控制测量基础之上,沿以上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每一测站,采用设立偶数个子测站以消除尺垫的影响,采用”后前前后”的读尺方式以消除仪器和标尺下沉带来的误差.经过内业计算后,得出高差闭合差为-23.5毫米,路线长度为了37133.8米,则三等闭合差不应超过24.3毫米,同样符合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在地形测量中,仅仅依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地形测图,其点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图根点是在等级控制点下加密的,是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面和高程依据.图根控制测量也分为两个方面,图根*面控制测量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对*面和高程进行同时施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组采用的是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两种方法).

  进行图根测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慎重选点.于是在选点前,我们首先对测区进行踏勘,以求了解测区的现状,地形类别,测区界线,已有控制点的可利用情况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为我们以后的测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然而,毕竟经验不足,仍旧出现了问题.比如布点过少,布点不均匀.当到后来将图展至图纸上,这些问题便暴露的一览无余.图纸上的有些方格内拥有3-4个点,而有的方格内则是一个点也没有.所以综合来看,图根测量是不令人满意的.

  大比例尺(1:1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方法及成果质量评定:

  在绘制地形图的时候,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方法和符号表示,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主要是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现行的{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示}执行的.施测碎步点时采用经纬仪配合*板的方法进行测绘.测图有一些要求,例如基本等到高距为1米;水*角,垂直角度的计数精确至1分,半测回测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不低于图上下级0.1毫米(实地10厘米),以及测定地物点的最大长度为100米,测量地形点时最大长度为150米等等,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任务还是被完成的比较圆满.

  地形图测图的技术总结:

  1:碎步点选择上,选的点应选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方.比如选在地物的转折,拐角处,或线状地物的始末位置.表示地貌的碎步点应选在坡度变化处.要综合取舍地物和地貌,其原则是:凡按测图比例尺计算,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地物和地貌细部均可省去.但是,一些具有方位意义和较大使用价值的独立地物(独立树,电线杆,水塔等)不能省略,一些线状地物(公路,铁路,沟渠)亦不能省去.在复杂的地形处选点时,立尺员应绘出立尺点及其周围的地形示意图,以供绘图时参考.

  2:观测上,各碎步点距测站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高差可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得.在同一测站上,每测出15—20碎步点,必须瞄准起始目标,检查零方向,其角值差不得超过5秒.

  3:绘图上,使用半圆仪按照极坐标的方法展绘碎步点.绘图时,例半圆仪的直边对准起始目标,在半圆仪直边处画一短线,此线便是图纸上的零方向标志线.碎步点展在图纸上,应标有高程注记,以高程的小数点代表点位,注记至分米.字头方向一律向北,字体不大于1.5毫米.

  通过实*,自己在专业思想上的最大收获:

  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没有周口店这四周的实*,我们就很难从理解测量学的本质.测量学本身就是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课程.仅仅知道书上的条条框框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实践当中去,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书上没有的问题.在实地,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天气,甚至是能否与当地居民搞好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测量工作的成与败.而这些是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别人可以交会的,必须由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贴切的感受到这些虽不能从理论里得知却远远比课本复杂的野外情况的重要性.

  实*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这里不得不提,而且一再重复的就是选点布控,到底应该如何选点呢?我想这是我在周口店实*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像其它的环节,无非就是测与绘,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是选点布控则不同,它需要你对实*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测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后面要干什么,当然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若对测区不大了解,就会出现上面提到布点不均,布点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就是此次周口店实*的问题所在,也是实*过程中做得不足之处.

  结束语:

  记得八月十九号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浸暑期的睡梦当中的时候,而我们测绘专业的学生们却已经坐上中巴车,前往周口店,准备为期四周的令人兴奋又带有少许神秘的实*生活.

  来到周口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虽说山不大不高,但对于一个身处*原地区的我来说,倒也算是一种”奇观”了.

  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

  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

  在周口店,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四周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欢乐,一起承受实*的艰难,甚至是彼此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然而一切的一切确确实实都是美好的.不提欢乐的事了,就拿有时候发生摩擦的事来说吧,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大家在考虑自身利益,去争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而是都希望能把手头的活儿做的perfect precisely,所以当成员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时,暴风雨便降临了.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不是吗?争吵过后,再次谈天说地,将往事一笑置之,大家不但没有相互怨恨,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友谊更*了一步.何等的.胸襟,不是吗?

  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阅读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1)

——地理野外实*报告范本10份

  地理野外实*报告 1

  实*目的:

  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

  实*地点:

  定西市渭源县境内

  实*工具:

  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等

  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0xx—3000米,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为7—8摄氏度,*均降水量为20xx—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2、实*内容具体情况:

  (1)天井峡丹霞地貌:

  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如图1)为一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十五里画廊的天井峡,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旅游开发开放以来,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睐和赞誉。

  图1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地理野外实*报告 2

  实*地区:

  儋州蚂蝗岭—千年古盐田—龙门激浪—三亚南山寺—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石头公园—东寨港红树林

  实*内容:

  1、识别地质、地貌、生物、土壤、水文、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认识海南省的宗教、人口、民族等各人文地理要素以及农业、经济、交通等经济地理要素。

  3、收集海南省各旅游区的特色景点和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各旅游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现状,所存在的表面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4、了解各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和存在的问题

  实*时间:20xx年 7月 13 日 → 7 月 16 日

  指导教师: 唐少霞、赵从举、袁建*、王军广、余天虹等。

  实*课题: 综合自然地理实*

  实*目的:

  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海南岛的自然自理概况及其开发旅游业的有利资源优势。

  4、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实*的注意要点和学会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5、培养学生用唯物辨证主义看待和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惯。

  6、培养学生野外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信息和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年*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岛海岸线长达 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海南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这些无一不吸引着世界的游客

  第一站: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调查

  蚂蝗岭方圆50多*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之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侵蚀沟壑纵横密布,最深的达20多米,蚂蝗岭日趋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4*方公里,导致附*上百亩农田被泥沙淹没,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附*村庄农民的农业生产。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引起了儋州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蚂蝗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针对蚂蝗岭的土壤特点,儋州市水利、林业等部门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挡土坝)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结合,分期对蚂蝗岭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门在林间开挖谷坊、截水沟等,并进行沟头防护,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拦沙蓄水的作用。林业部门则全力实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选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强且能够改良土壤的马占相思树和桉树树种,实行科学造林,据统计,几年来已完**工造林3万亩。同时在行间种植覆盖物,以减弱洪水的冲刷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治理区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渗,地表径流得以控制,减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渗量,极大地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小鸟、兔子等野生动物相继出现,使蚂蝗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00年,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村是个非常*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像一方方砚台错落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石槽间散落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现在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古老方式劳作。

  第三站: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万里长城一段,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

  第四站:三亚南山生态文化区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方米。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右为大小洞天旅游区,盖“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

  第五站:兴隆热带植物园

  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内,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参观的热带植物园。植物园占地600亩,植物品种1200多个,划分为六大展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热带名优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园艺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珍稀植物,汇集有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榴莲、山竹等特产果树,保存有见血封喉等野生植物的珍稀物种,特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兴隆热带植物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植物观赏区、试验示范区、科技研发区、立体种养区和生态休闲区;收集有12类植物: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观赏植物、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热带濒危植物、热带珍奇植物、热带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第六站: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形状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满天浪花,星星点点。特别是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吨,上圆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绿色的花岗岩组成,石头较为*缓,错落有致。石头上海水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天然鹅蛋石组成。

  第七站: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05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层下陷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弯,海湾开阔,形状似漏斗,滩面缓*,微呈阶梯状,有许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涨潮时沟内充满水流,滩面被淹没;退潮时,滩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泽滩面。红树林就分布在海岸浅滩上。

  海岸地区是微咸沼泽地,海湾水深一般在4米内,海水含氯量最高为33.44%,最低为9.3‰,*均为21.86‰.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3.8℃,年降雨量1700毫米,海水温度最高32.6℃,最低14.6℃,*均24.5℃。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全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 港就有19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

  (1)木榄群落,

  (2)海莲群落,

  (3)角果木群落,

  (4)白骨壤群落,

  (5)秋茄群落,

  (6)红海榄群落,

  (7)水椰群落,

  (8)卤蕨群落,

  (9)桐花树群落,

  (10)榄李群落,

  (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

  (12)角果木+桐花群落,

  (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实*心得:

  为期三天的实*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次实*的时间有点短但是我们收获还是颇多。这次实*使我们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永远也找不到的东西,也进一步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应运到实际生活中去。无论是海南岛,特殊的玄武岩,热带气候,热带雨林——季雨林,高大的棕榈科树木,特殊板状根,特有的红树林,高大的乔木,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热带特有经济作物橡胶林,沿途的地形地貌变化、风土人情变化·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不管是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联系实际,反复理解,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在野外实*中才会更能体会大自然环境的巨大与无穷,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做学问,用实践深化理论理解,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学*当中不断延续这种理念,不断学*、不断实践。此次实*也教会了我们跟同组的同学共同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野外实*报告 3

  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结束了。 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 但是, 与第一次旅游相比, 本次带有旅游性质的实*让我对很多景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城市面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历史等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认 识,对我来说,本次实*可以说是获益匪浅。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实*的收获。

  一、现代城市建筑与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坏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时间, 在各个景点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刹海地区 和颐和园公园。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什刹海地 区和颐和园公园是老北京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除了这些,北京留给我们的只 有钢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让人看了除了厌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仅是辽、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时期便 是燕国的都城。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全城分为官 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条 7.8KM 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 抵钟鼓楼,整个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完整 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而现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园,北京 的古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年来,随着 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已经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型看调似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 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 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 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衔接,割裂了传统与未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门城楼举目眺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 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可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代,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如果当时的 计划成型,如果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始 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 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 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富,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景 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 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人多车多。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绝不会给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铁上,也不能让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负担好好享受须臾的轻松。不论怎样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北 京的交通规划已经很伟大了,接*两千万的人口拥挤在一万*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千万人次的人口流动,真是为难了那些交通规划师们。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常 常在想, 万一地铁出故障停止运行, 那北京城就得瘫痪了。 虽然设计者很不容易,

  但是还是有几点关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说。第一,虽然 北京实行了各种措施,但是不 得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还 是很严重,如何更好的缓解交 通状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 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堵车, 北京有各色各样的立交桥,从 而节省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 市,在城区里到处是凌空飞架 的立交桥。但是从通行的状况 来看,北京的立交桥并不算十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上、下)

  分通畅。有很多立交桥经常出 现拥堵,其规划设计和交通设 计备受质疑,甚至认为北京立 交桥的设计美观大于实用;第 三,进入大城市,明显感觉到 私家车太多了,虽然北京曾经 采取过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还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说了以上 几点,再笼统的提几点建议: 1、控制中心城区车流量, 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实 行进城收费制度,单双号限行 等制度。

  密集的地铁网, 密集的地铁网,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地理野外实*报告 4

  一、实*目的:

  1、通过实*,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热情。

  二、实*意义

  1、通过实*,可以复*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实*时间

  20xx年7月10日―――7月12日

  四、实*地点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

  实*地点简介

  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xxxx年河南省**批建的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禁猎禁伐区、以及xxxx年省**批建的沁阳白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辉县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焦作、济源、沁阳等地林场和群营林场连在一起,联合扩建而成的。保护区处于暖温带的南沿,南北植物兼容并存,多样性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759种,其中有13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四种,分别是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和野大豆。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最西北角、距离市区65公里的黄背角村,北与山西阳城接壤,西与山西垣曲相邻。场区总经营面积51675亩。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最高主峰斗顶峰海拔1955米,最低海拔只有400余米,显著的地理落差造就了林场植被分布的复杂性和动物分布的多样性,至今还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堪称"从远古走来的一颗绿色明珠",倍受世人关注。林场共分布木本植物60科128属400余种,基本植物15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青檀、猬实等十几种,是河南省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五、实*内容:

  本次野外实*的内容包括植物的采集、辨别、分类、压制标本。7月9日到达黄楝树林场,老师讲解实*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分配实*工具:植物专用钳,尖头钳,小铲子,塑料袋,大编织袋,标本夹等。7月10日上午老师实地讲解部分植物,然后同学沿公路上山采集标本。在山上见到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植物,收获很多。下午开始把上午采集的标本编号、分类、压制保存。傍晚到林场的后山去采集标本采集方法:用小铲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草本植物或用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木本植物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蕨类整株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7月11日老师组织学生前往登黑龙沟,我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险!在自身的到挑战同时,也观察了许多植物的生长环境,采集了许多标本!这是整个实*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了!这一天虽说很累,可以说是挑战了我们的生理极限,但是一路上我们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鬼斧神工也算不虚此行了。7月12日沿公路前往水电站,采集标本,尤其是水生植物。回来下午整理压制标本,并让老师验收成果,做好与动物组交换的准备。

  (二)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过程中,老师们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辨别技巧: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注意: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可以区分各种植物。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一定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如有完整的叶、花、果实是再好不过了,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选出最好的标本,并且对其整理。如整整叶子,把叶子摆弄呈两面都有,花果的摆放,对一些多余的东西都可以剪掉,留下最突出的,能够体现此标本特征的东西。整理完后,我们在标本夹上铺好吸水纸把标本原本不动地放在里面,再把吸水纸*铺叠在一起,要在上面放另一个标本,待放的标本差不多时,在最上面多放些吸水纸,最后把另一个标本夹放在上面,用绳子捆紧。每天给标本换纸,标本的水明显失了很多,标本颜色等有些改变,观察后,我又按原来的步骤弄好。标本一次比一次换纸时更定型了。几天后,标本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们也知道标本压得也差不多了,效果还可以,没有发霉等不良现象,只是把标本拿出来是把叶子弄折了。不过,总得来说,对这次的标本制作,自己还很满意。

  (四)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颈卵器植物:蕨类:蕨,卷柏裸子植物:侧柏,松树菌类,颗粒状地衣双子叶植物纲:菊科:牛蒡、香清、牡蒿、丝毛飞熏、鬼针草、蒲儿根、蔷薇科:黄刺梅、蛇莓、山楂。珍珠梅、绣线菊、,翻白草毛茛科:铁线莲、唐松草桑科:构树壳斗科:毛黄^子、栓皮栎、板栗、石竹科:石竹、女娄菜、繁缕、葫芦科:栝楼,大戟科:大戟、叶下珠、伞形科:小窃衣、唇形科:活血丹、薄荷豆科:刺梅、胡枝子锦葵科:山棉花卫矛科:丝棉木、南蛇藤、连香树科:连香树领春木科:领春木荨麻科:荨麻、蝎子草商陆科:商陆、藜科:藜椴树科:小花扁担杆、蒺藜科:蒺藜景天科:费菜、垂盆草虎耳草科:小花溲稀、鼠李科:卵叶鼠李无患子科:栾树、漆树科:黄楝树槭树科:建始槭酢浆草科:酢浆草报春花科:狭叶珍珠菜、萝科:萝、杠柳、地梢丽瓜、牛皮消忍冬科:菟丝子、日本菟丝子木犀科:连翘苦苣苔科:猫耳朵茜草科:薄皮木、茜草、马鞭草科:海州常山,荆条、玄参科:通泉草、毛地黄马钱科:醉鱼草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泽泻百合科:山麦冬、山丹禾本科:狗尾草鸭跖草科:鸭跖草莎草科:苔草天南星科:一把伞南星鸢尾科:射干、鸢尾灯心草科:灯芯草。

  六、心得体会

  一周的意外实*转眼就结束了,我们已经回来了,可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不舍,似乎有点意犹未尽。

  从野外实*中,我们认识了大量的植物,但又显得比较零乱,很想有一个归纳总结的机会,例如:见到许多羽状复叶的植物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科,如何去识别他们?叶对生的植物、草本的开花植物,某一大科的植物如何识别等等。通过总结,不仅有了科属的总体上的认识,各种植物的本身特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有的同学从唇形科总结中依据花的结构设想出该科植物花与其他植物的特征的异同。这时对唇形科的理解已经不是孤立的几朵花,而是对植物的总体认知,这样就使认识更深入了一步。总之,野外实*目的不是仅仅增加一些记忆库中的植物名录,主要是通过实*的各个环节,培养、提高我们自主学*的能力。

  通过本次专业野外实*,我们巩固所学动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把课堂所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认识并采集了数百种动植物标本,初步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性、所属科目、生态分布等知识。了解组织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通过野外实*,使我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也是它激发了我们的学*兴趣,让我们增加植物学相关知识,并培养我们相关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这趟实*中,大家都打从心底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苦,黝黑的皮肤,满手的伤痕,满身的大汗和疲惫的精神・・・・・・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晓得,愈令人辛苦的旅程,给人的感受才愈深刻。磨练意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考验自己的过程。长大了,都想实践一下,都想"飞",我感激老师给了一个让我们"飞"的机会,也很感激同学们之间互相教导帮助如何去"飞"突然发现我们的专业并不是一味的枯燥和乏味,反而是生动和形象的。只是*时大家很难才有这么集中的时间和这么好的场所而已。并且,我由心里得觉得我们所读的专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问题等着解决,我们就是那些解决这些重大难题的"未来专家",只要我们鼓起勇气,认真体会生命科学的真谛。我们做事情时应该好好地善于运用知识,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方可灵活掌握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才可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才能够加以纠正,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点不仅对这次实*有帮助,还是日后我们解决问题,困难的致胜法宝之一。感谢系里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机会,增大了我的见闻,拓宽了我的视野,吸取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我会记得这次实*的点点滴滴,记得爬山、采集、捕捉昆虫时的每一幕,同学们的欢乐的笑容,不会忘记大家付出的艰辛与获得回报的喜悦。七、建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野外实*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野外实*我们既能巩固以前学*的书本上的知识,也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对野外实*我也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下看法吧。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系里可以能把课程调一下,尽量能让同学们在学完植物学和动物学后就能去野外实*,中间不要隔太长时间,时间太长的话,很多知识都模糊了。其次是希望能延长实*的时间,以便给同学们更多的时间去学*,认识林场附*的动、植物。以上就是我的几点建议了,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到野外去实*。

  地理野外实*报告 5

  一.实*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2019年8月27日―2019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原占2***%,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2℃,夏季*均气温28.6℃,冬季*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均降雨量1435毫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时间、地点和任务

  四.实*内容

  2019年8月28日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从照片中的剖面可见这一森林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火成岩,较灰岩更易受到风化,其风化层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土壤形成和发育,因此土层发育较厚,土壤剖面整体呈现黄棕色,腐殖质层为灰色,由于出于森林地带,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较活跃,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较为丰富,因而土壤呈现疏松的`团块状和细粒状,这种土壤结构内部的有机质以嫌气性分解为主,分解过程相对缓慢,有利于养分的保存,同时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在颜色上分层不明显,只在结构上有所不同(见附录1号图-从左到右)

  2019年8月29日 浙江玉皇山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采集点处于丘陵缓坡,属于地带性土壤形成环境,成图母质主要是灰岩,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矿物分化明显,剖面主体呈现红棕色,分层较明显(见附录左二)。腐殖质层为灰黑色,较薄;0-15厘米;淀积层呈现红棕色,在16厘米以下,土层发育较厚。

  2019年9月1日 富春江地区新沙岛

  水稻土样

  耕作层

  犁底层

  渗育层

  该农业土样取自新沙岛中部,取样深度为60厘米,此时水稻处于拔节期。仔细观察可见照片中土壤颜色是有所区别的(见附录左三),A层为耕作层,约0-20厘米,呈现青灰色,夹杂有锈斑;P层为犁底层,约20-25厘米;W层为渗育层,黄色,以氧化状态为主;土样出现这样的分层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土壤淹水期间,物质交换主要在水土界面上进行,尤其以水中溶解氧的扩入影响最大。由于与表面水相接处的表土中氧的浓度较高,导致出现比下面土壤颜色为浅的氧化层;下部由于氧的来源被隔断,加上微生物的活动会消耗一部分溶解氧,使有机还原物质不断产生,导致土壤呈现一种青灰色。当排水干田后,氧气沿水稻根孔扩入,使得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而在锈管之间仍为还原状的灰色,在土团结构面也有类似现象,水稻土上层锈斑多于下部,同时锈斑也反映了水的周期性。此外,人类的施肥活动也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矿物质的分化溶解有很大影响。

  旱作土样(中间)

  腐殖质层

  淀积层

  母质层

  A层约为0-26厘米,有锈纹锈斑但不明显;B层26-75厘米,锈纹锈斑较多;C层在75厘米以下,锈纹锈斑很少。由于锈纹锈斑的形成主要与农业灌溉时水的周期性影响造成的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有关,旱作土处在还原环境下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期都处于氧化环境,因而不会像水稻土出现青灰色的土层,而是在间歇的氧化还原条件下,由氧气沿根孔扩散使根孔壁形成锈纹锈斑。

  自然土剖面

  腐殖质层

  母质层

  A层友谊黑色土层,深度为5-7厘米,上面种有树木,因此有枯枝落叶参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C层为耕作土,没有明显的B层。该土样取自洲头,是新成土,以沙为主,土体很疏松,有明显的分异现象,土壤中还有很多根系,说明该处土壤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环境所以有生物出现。

  实*过程中的问题整理

  1、大奇山,玉皇山同属红壤,为什么两地土壤的A、B层色彩均有差别?

  答:由于玉皇山植被发育时间久,保护较好,土壤物质交换稳定,有机质积累较多;大奇山属于被破坏以后又逐渐恢复的山体环境,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如玉皇山地区丰富,所以腐殖质层颜色比玉皇山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为浅。另外,大奇山成土母质是火成岩,玉皇山成图母质则为灰岩,因此两种岩石风化程度不同,灰岩在南方更易风化,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也较丰富,所以使得玉皇山采集土样的淀积层颜色深于大奇山所采集的土样。

  2、水稻土、旱作土与自然土壤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

  答: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施肥影响了有机质的积累,增加了矿物质的分化溶解;耕作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氧化程度,日照、风化加速了矿物质的风化分解;灌溉形成了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这些人为因素是自然土壤采集点所没有的,因此虽然水稻土、旱作土和自然土壤在水*距离上相隔并不是很远,但差别却很大。

  3、洲头所取的自然土壤样本中只有A、C层,A层很薄,缺少B层,为什么?

  答:A层为腐殖质层,也可称表土层。包括有机质的积累层或物质淋溶层。该层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着有机质的积累转化作用。而洲头土壤由于是自然土壤,而且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生长时间较短,枯枝落叶相对较少,生物活动不是很活跃,加之江水的影响,故而A层土壤发育较薄。缺失的B层为淀积层,是由物质淀积作用形成的。本层淀积物主要来自土体上部,也可以来自土体下部及地下水,由地下水上升,带来水溶性或还原性物质,因土体中部环境改变而发生沉积聚集。洲头由于靠*富春江,江水间断性的涨落冲击洲头,河流对洲头的这种侵蚀作用,日照风晒对土体的风化吹蚀作用,加之洲头土壤本就是较为疏松的沙性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被风化淋溶的物质彻底自土体中淋失而无淀积层(B层)。

  4、旱作土从下到上,锈纹锈斑增加明显,为什么?

  答:与水稻土相比,旱作土处于水淹的时间较少也较短,土壤中氧气含量较高。灌溉时土壤处于短时间的还原环境,但表层依旧有氧气扩入,因此表层仍以氧化环境占优势,锈纹锈斑较少。在中部由于水的隔断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在非灌溉期氧气沿作物根孔进入土壤,使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在这样的氧化还原环境交替情况下土壤中形成锈纹锈斑,且较上部稍多。下部由于灌溉的深度影响,仍旧以还原环境为主,很少有锈纹锈斑。

  5、洲头取了2个剖面,2个都是沙泥互层,一个为青灰色(水边,<右上>),另一个剖面分层明显,泥为青灰色,沙为黄色(离水边较远,<右下>),为什么?

  答:靠*水边的土壤长期淹水,在还原环境下形成了分异不明显的沙泥互层;离水边较远的土壤受富春江江水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淹水时缺氧,处于还原环境,还原物质不断积累,退水时氧化,在氧化还原交替下造成了泥呈现青灰色,沙呈现黄色的明显分异现象。

  五.实**结及体会

  通过土壤地理的野外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土壤的形成及其差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也对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区其主导因素间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整修,图样标本的采集,领悟了一些野外工作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几天的实*也培养了大家的吃苦精神,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考查能力,略微遗憾的是实*中为了保护考察地区土壤,土样采集都有路老师一人代劳,少了一份参与的乐趣。但在老师的讲解下依旧学到了很多,在学*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不少美丽的风景。总之。这次野外实*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地理野外实*报告 6

  实*地区:

  儋州蚂蝗岭―千年古盐田―龙门激浪―三亚南山寺―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石头公园―东寨港红树林

  实*内容:

  1、识别地质、地貌、生物、土壤、水文、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认识海南省的宗教、人口、民族等各人文地理要素以及农业、经济、交通等经济地理要素。

  3、收集海南省各旅游区的特色景点和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各旅游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现状,所存在的表面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4、了解各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和存在的问题

  实*时间:20xx年 7月 13 日 → 7 月 16 日

  指导教师: 唐少霞、赵从举、袁建*、王军广、余天虹等。

  实*课题: 综合自然地理实*

  实*目的:

  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海南岛的自然自理概况及其开发旅游业的有利资源优势。

  4、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实*的注意要点和学会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方法。

  5、培养学生用唯物辨证主义看待和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惯。

  6、培养学生野外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信息和综合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年*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岛海岸线长达 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海南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这些无一不吸引着世界的游客

  第一站: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调查

  蚂蝗岭方圆50多*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之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侵蚀沟壑纵横密布,最深的达20多米,蚂蝗岭日趋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4*方公里,导致附*上百亩农田被泥沙淹没,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附*村庄农民的农业生产。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引起了儋州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蚂蝗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针对蚂蝗岭的土壤特点,儋州市水利、林业等部门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挡土坝)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结合,分期对蚂蝗岭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门在林间开挖谷坊、截水沟等,并进行沟头防护,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拦沙蓄水的作用。林业部门则全力实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选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强且能够改良土壤的马占相思树和桉树树种,实行科学造林,据统计,几年来已完**工造林3万亩。同时在行间种植覆盖物,以减弱洪水的冲刷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治理区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渗,地表径流得以控制,减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渗量,极大地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小鸟、兔子等野生动物相继出现,使蚂蝗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00年,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村是个非常*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像一方方砚台错落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石槽间散落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现在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古老方式劳作。

  第三站: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万里长城一段,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

  第四站:三亚南山生态文化区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O。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方米。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右为大小洞天旅游区,盖“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

  第五站:兴隆热带植物园

  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内,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是海南最早对外开放参观的热带植物园。植物园占地600亩,植物品种1200多个,划分为六大展区: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热带名优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园艺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珍稀植物,汇集有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榴莲、山竹等特产果树,保存有见血封喉等野生植物的珍稀物种,特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兴隆热带植物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植物观赏区、试验示范区、科技研发区、立体种养区和生态休闲区;收集有12类植物: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观赏植物、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热带濒危植物、热带珍奇植物、热带沙生植物和蔬菜作物等。

  第六站:文昌石头公园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石头公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势磅礴,石头重的达数千吨,形状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海龟,有的像古猿,有的像恐龙。涨潮时,海浪涌进岩洞,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声,海涛拍岸时,满天浪花,星星点点。特别是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吨,上圆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第二部分由墨绿色的花岗岩组成,石头较为*缓,错落有致。石头上海水星罗棋布,蓝天白云倒映,景色旖旎,从铜鼓岭流下的山泉与海水汇合到海沟里,情趣盎然。第三部分形态统一,由天然鹅蛋石组成。

  第七站: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是在300多年前,即1605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地层下陷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多弯,海湾开阔,形状似漏斗,滩面缓*,微呈阶梯状,有许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涨潮时沟内充满水流,滩面被淹没;退潮时,滩面裸露,形成分割破碎的沼泽滩面。红树林就分布在海岸浅滩上。

  海岸地区是微咸沼泽地,海湾水深一般在4米内,海水含氯量最高为33.44%,最低为9.3‰,*均为21.86‰.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3.8℃,年降雨量1700毫米,海水温度最高32.6℃,最低14.6℃,*均24.5℃。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我国仅在南方少数省区的沿海有所分布。东寨港及其附*的海滩上尚保存有面积较大、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且红树林树种之多,为全国之最,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 港就有19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

  (1)木榄群落,

  (2)海莲群落,

  (3)角果木群落,

  (4)白骨壤群落,

  (5)秋茄群落,

  (6)红海榄群落,

  (7)水椰群落,

  (8)卤蕨群落,

  (9)桐花树群落,

  (10)榄李群落,

  (11)红海榄+角果木群落,

  (12)角果木+桐花群落,

  (13)海桑+秋茄群落。

  东寨港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

  实*心得:

  为期三天的实*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次实*的时间有点短但是我们收获还是颇多。这次实*使我们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永远也找不到的东西,也进一步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应运到实际生活中去。无论是海南岛,特殊的玄武岩,热带气候,热带雨林――季雨林,高大的棕榈科树木,特殊板状根,特有的红树林,高大的乔木,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热带特有经济作物橡胶林,沿途的地形地貌变化、风土人情变化・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不管是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联系实际,反复理解,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在野外实*中才会更能体会大自然环境的巨大与无穷,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做学问,用实践深化理论理解,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学*当中不断延续这种理念,不断学*、不断实践。此次实*也教会了我们跟同组的同学共同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野外实*报告 7

  一.实*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2019年8月27日—2019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原占2***%,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2℃,夏季*均气温28.6℃,冬季*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均降雨量1435毫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时间、地点和任务

  四.实*内容

  2019年8月28日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从照片中的剖面可见这一森林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火成岩,较灰岩更易受到风化,其风化层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土壤形成和发育,因此土层发育较厚,土壤剖面整体呈现黄棕色,腐殖质层为灰色,由于出于森林地带,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较活跃,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较为丰富,因而土壤呈现疏松的团块状和细粒状,这种土壤结构内部的有机质以嫌气性分解为主,分解过程相对缓慢,有利于养分的保存,同时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在颜色上分层不明显,只在结构上有所不同(见附录1号图-从左到右)

  2019年8月29日 浙江玉皇山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采集点处于丘陵缓坡,属于地带性土壤形成环境,成图母质主要是灰岩,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矿物分化明显,剖面主体呈现红棕色,分层较明显(见附录左二)。腐殖质层为灰黑色,较薄;0-15厘米;淀积层呈现红棕色,在16厘米以下,土层发育较厚。

  2019年9月1日 富春江地区新沙岛

  水稻土样

  耕作层

  犁底层

  渗育层

  该农业土样取自新沙岛中部,取样深度为60厘米,此时水稻处于拔节期。仔细观察可见照片中土壤颜色是有所区别的(见附录左三),A层为耕作层,约0-20厘米,呈现青灰色,夹杂有锈斑;P层为犁底层,约20-25厘米;W层为渗育层,黄色,以氧化状态为主;土样出现这样的`分层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土壤淹水期间,物质交换主要在水土界面上进行,尤其以水中溶解氧的扩入影响最大。由于与表面水相接处的表土中氧的浓度较高,导致出现比下面土壤颜色为浅的氧化层;下部由于氧的来源被隔断,加上微生物的活动会消耗一部分溶解氧,使有机还原物质不断产生,导致土壤呈现一种青灰色。当排水干田后,氧气沿水稻根孔扩入,使得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而在锈管之间仍为还原状的灰色,在土团结构面也有类似现象,水稻土上层锈斑多于下部,同时锈斑也反映了水的周期性。此外,人类的施肥活动也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矿物质的分化溶解有很大影响。

  旱作土样(中间)

  腐殖质层

  淀积层

  母质层

  A层约为0-26厘米,有锈纹锈斑但不明显;B层26-75厘米,锈纹锈斑较多;C层在75厘米以下,锈纹锈斑很少。由于锈纹锈斑的形成主要与农业灌溉时水的周期性影响造成的氧化还原环境的交替有关,旱作土处在还原环境下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期都处于氧化环境,因而不会像水稻土出现青灰色的土层,而是在间歇的氧化还原条件下,由氧气沿根孔扩散使根孔壁形成锈纹锈斑。

  自然土剖面

  腐殖质层

  母质层

  A层友谊黑色土层,深度为5-7厘米,上面种有树木,因此有枯枝落叶参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C层为耕作土,没有明显的B层。该土样取自洲头,是新成土,以沙为主,土体很疏松,有明显的分异现象,土壤中还有很多根系,说明该处土壤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环境所以有生物出现。

  实*过程中的问题整理

  1、大奇山,玉皇山同属红壤,为什么两地土壤的A、B层色彩均有差别?

  答:由于玉皇山植被发育时间久,保护较好,土壤物质交换稳定,有机质积累较多;大奇山属于被破坏以后又逐渐恢复的山体环境,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如玉皇山地区丰富,所以腐殖质层颜色比玉皇山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为浅。另外,大奇山成土母质是火成岩,玉皇山成图母质则为灰岩,因此两种岩石风化程度不同,灰岩在南方更易风化,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也较丰富,所以使得玉皇山采集土样的淀积层颜色深于大奇山所采集的土样。

  2、水稻土、旱作土与自然土壤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

  答: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施肥影响了有机质的积累,增加了矿物质的分化溶解;耕作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氧化程度,日照、风化加速了矿物质的风化分解;灌溉形成了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这些人为因素是自然土壤采集点所没有的,因此虽然水稻土、旱作土和自然土壤在水*距离上相隔并不是很远,但差别却很大。

  3、洲头所取的自然土壤样本中只有A、C层,A层很薄,缺少B层,为什么?

  答:A层为腐殖质层,也可称表土层。包括有机质的积累层或物质淋溶层。该层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着有机质的积累转化作用。而洲头土壤由于是自然土壤,而且上面所生长的植物生长时间较短,枯枝落叶相对较少,生物活动不是很活跃,加之江水的影响,故而A层土壤发育较薄。缺失的B层为淀积层,是由物质淀积作用形成的。本层淀积物主要来自土体上部,也可以来自土体下部及地下水,由地下水上升,带来水溶性或还原性物质,因土体中部环境改变而发生沉积聚集。洲头由于靠*富春江,江水间断性的涨落冲击洲头,河流对洲头的这种侵蚀作用,日照风晒对土体的风化吹蚀作用,加之洲头土壤本就是较为疏松的沙性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被风化淋溶的物质彻底自土体中淋失而无淀积层(B层)。

  4、旱作土从下到上,锈纹锈斑增加明显,为什么?

  答:与水稻土相比,旱作土处于水淹的时间较少也较短,土壤中氧气含量较高。灌溉时土壤处于短时间的还原环境,但表层依旧有氧气扩入,因此表层仍以氧化环境占优势,锈纹锈斑较少。在中部由于水的隔断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在非灌溉期氧气沿作物根孔进入土壤,使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在这样的氧化还原环境交替情况下土壤中形成锈纹锈斑,且较上部稍多。下部由于灌溉的深度影响,仍旧以还原环境为主,很少有锈纹锈斑。

  5、洲头取了2个剖面,2个都是沙泥互层,一个为青灰色(水边,<右上>),另一个剖面分层明显,泥为青灰色,沙为黄色(离水边较远,<右下>),为什么?

  答:靠*水边的土壤长期淹水,在还原环境下形成了分异不明显的沙泥互层;离水边较远的土壤受富春江江水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淹水时缺氧,处于还原环境,还原物质不断积累,退水时氧化,在氧化还原交替下造成了泥呈现青灰色,沙呈现黄色的明显分异现象。

  五.实**结及体会

  通过土壤地理的野外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土壤的形成及其差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也对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区其主导因素间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整修,图样标本的采集,领悟了一些野外工作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几天的实*也培养了大家的吃苦精神,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考查能力,略微遗憾的是实*中为了保护考察地区土壤,土样采集都有路老师一人代劳,少了一份参与的乐趣。但在老师的讲解下依旧学到了很多,在学*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不少美丽的风景。总之。这次野外实*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地理野外实*报告 8

  今年7月中旬,为了深刻认识和巩固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知识,我们级人文城规跟随着唐院长来到韶关进行我们大一暑假的实*。韶关位于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丹霞山更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

  第一天我们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观察到典型的*卧褶皱,沉积时是水*的,后来由强烈的挤压力和构造变动使地表发生塑性变动,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石灰岩,厚度都大于1米,属于巨厚层沉积。

  马路的对面采石场,有典型的断层构造,中间接*水*,两边*于直立,根据山体两侧岩石的颜色和岩性差异,判断可能为正断层。不难看出,这一带的泥盆纪的地质运动比较活跃。可以推出,*卧褶皱受到断层干扰。

  随后,我们来到帽峰公园南部,沿着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层由新到老,观察岩层产状及性质,可以明显发现开始是以泥灰岩为主,伴有粉砂岩、泥质灰岩、页岩,后来以石灰岩为主。中部存在较多层间揉皱,小型断层,考虑到属于海相沉积,初步判断为潮间带到潮下带过渡类型,地层由几厘米的薄层变为几米的厚层,说明沉积环境由复杂多变变为稳定,北侧为帽子峰组,南侧为天子岭组。

  最后,我们来到武江边观察河流的发育,河流在弯道处存在横向环流,使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生长,而在河流一侧可观察到三级河流阶地。

  7月10号我们乘车到达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首先观察的是石炭系下统、石凳子组的断层构造,观察到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所以判断为逆断层。返回出口的路上观察到灰白色带状的方解石脉。

  步行到达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的煤窑所在地,()主要成分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达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地点,图示为挖掘化石所获。

  在登山终点,我们观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峰丛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观。芙蓉湖岸边,我们观察到山体的向斜构造,向斜判断依据为岩层受到水*地质运动挤压后岩石由老变新以及地形起伏状况。

  第三天,我们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过在去的路程中,我们先在国道106线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车,这里有一个性质为古浈江河流阶地沉积的地貌点。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发现它是二元相结构,地层的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地层的下部为河床相沉积,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鹅卵石、泥沙,而且从鹅卵石有规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这一现象,可看出古浈江河流的流向是*似水*的。

  随后,我们进入了丹霞山景区。一路往上走,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阳元石景区。阳元石已经有30万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它的性质是蚀余石柱,其岩性属于碎屑岩类(包括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砾石岩)。阳元石是由于地壳抬升后,两组岩层相互交叉,流水沿着节理面侵蚀搬运,即是由垂直节理发育而形成的。在阳元石的表面我们能看出水*层理,这是由于岩层岩性软硬不一,软层被侵蚀凹陷,硬层不易侵蚀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来我们又坐上车,来到了一处性质为水*韵律层理与节理发育的地貌点。它是由于地壳抬升后巨大岩块由错落方法坠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错的岩块形似向上爬行的鳄鱼,故称“鳄鱼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红色和白色,但因雨水冲刷而发黑。岩石的沉积层基本上为水*层理,其上的黑色条带上有鹅卵石,反映了河流相与湖泊相转换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的红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其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们来到马坝人遗址、大峡谷,这是实*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滑坡体现场,我们亲自爬到滑坡体的对面进行观察,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了滑坡体形成的特征以及我们面对滑坡体可以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真正到野外实*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就蕴含知识。在你经过一大堆黄土的时候,你绝不会想到那叫滑坡体,也不会想到我们还总结出它们的特征以及应对措施。

  要观察大峡谷,光有观察力还不够,还要有体力。在大峡谷中我们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浃背之际感受水流冲下来引起的气流,真的是应了那句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当然,那一千多级的阶梯更是考验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去实*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是磨练人的一个过程。当有想偷懒的同学问院长可不可以不爬的时候,院长调侃地说,你可以不上来,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峡谷下面没有缆车,所以只能通过爬楼梯的方式上来。但是当你重返“地面”的时候,你会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马坝人故址。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会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为时五天的实*,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极大提高,更能练就坚持的毅力。和组员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样的视觉来看生活!

  地理野外实*报告 9

  今年7月中旬,为了深刻认识和巩固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知识,我们级人文城规跟随着唐院长来到韶关进行我们大一暑假的实*。韶关位于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丹霞山更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

  第一天我们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观察到典型的*卧褶皱,沉积时是水*的,后来由强烈的挤压力和构造变动使地表发生塑性变动,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石灰岩,厚度都大于1米,属于巨厚层沉积。

  马路的对面采石场,有典型的断层构造,中间接*水*,两边*于直立,根据山体两侧岩石的颜色和岩性差异,判断可能为正断层。不难看出,这一带的泥盆纪的地质运动比较活跃。可以推出,*卧褶皱受到断层干扰。

  随后,我们来到帽峰公园南部,沿着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层由新到老,观察岩层产状及性质,可以明显发现开始是以泥灰岩为主,伴有粉砂岩、泥质灰岩、页岩,后来以石灰岩为主。中部存在较多层间揉皱,小型断层,考虑到属于海相沉积,初步判断为潮间带到潮下带过渡类型,地层由几厘米的薄层变为几米的厚层,说明沉积环境由复杂多变变为稳定,北侧为帽子峰组,南侧为天子岭组。

  最后,我们来到武江边观察河流的发育,河流在弯道处存在横向环流,使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生长,而在河流一侧可观察到三级河流阶地。

  7月10号我们乘车到达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首先观察的是石炭系下统、石凳子组的断层构造,观察到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所以判断为逆断层。返回出口的路上观察到灰白色带状的方解石脉。

  步行到达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的煤窑所在地,主要成分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达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地点,图示为挖掘化石所获。

  在登山终点,我们观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峰丛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观。芙蓉湖岸边,我们观察到山体的向斜构造,向斜判断依据为岩层受到水*地质运动挤压后岩石由老变新以及地形起伏状况。

  第三天,我们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过在去的路程中,我们先在国道106线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车,这里有一个性质为古浈江河流阶地沉积的地貌点。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发现它是二元相结构,地层的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地层的下部为河床相沉积,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鹅卵石、泥沙,而且从鹅卵石有规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这一现象,可看出古浈江河流的流向是*似水*的。

  随后,我们进入了丹霞山景区。一路往上走,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阳元石景区。阳元石已经有30万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它的性质是蚀余石柱,其岩性属于碎屑岩类(包括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砾石岩)。阳元石是由于地壳抬升后,两组岩层相互交叉,流水沿着节理面侵蚀搬运,即是由垂直节理发育而形成的。在阳元石的表面我们能看出水*层理,这是由于岩层岩性软硬不一,软层被侵蚀凹陷,硬层不易侵蚀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来我们又坐上车,来到了一处性质为水*韵律层理与节理发育的地貌点。它是由于地壳抬升后巨大岩块由错落方法坠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错的岩块形似向上爬行的鳄鱼,故称“鳄鱼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红色和白色,但因雨水冲刷而发黑。岩石的沉积层基本上为水*层理,其上的黑色条带上有鹅卵石,反映了河流相与湖泊相转换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的红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其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们来到马坝人遗址、大峡谷,这是实*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滑坡体现场,我们亲自爬到滑坡体的对面进行观察,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了滑坡体形成的特征以及我们面对滑坡体可以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真正到野外实*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就蕴含知识。在你经过一大堆黄土的时候,你绝不会想到那叫滑坡体,也不会想到我们还总结出它们的特征以及应对措施。

  要观察大峡谷,光有观察力还不够,还要有体力。在大峡谷中我们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浃背之际感受水流冲下来引起的气流,真的是应了那句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当然,那一千多级的阶梯更是考验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去实*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是磨练人的一个过程。当有想偷懒的同学问院长可不可以不爬的时候,院长调侃地说,你可以不上来,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峡谷下面没有缆车,所以只能通过爬楼梯的方式上来。但是当你重返“地面”的时候,你会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马坝人故址。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会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为时五天的实*,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极大提高,更能练就坚持的毅力。和组员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样的视觉来看生活!

  地理野外实*报告 10

  高月,钟贤宇,喻振阳植物野外实*报告

  年级:2014级

  专业:生物技术二班

  组别:第四组

  组员:李佳俊,何真,贾菲,林栋,本次野外实*为期一周,本应在一年前进行,但因为各种原因推迟了一年。而在这晚来了一年的实*中我的收获不仅是知识,还有友情,自信等。本次实*分为动物实*和植物实*两部分,其中我组首先进行的是植物实*,为期三天。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有很多事情值得去记录。现将我组实*报告整理如下。

  1.实*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学野外实*是植物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植物学野外实*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植物学野外实*,巩固和丰富学生已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实*时间

  2016年5月9号到5月11号

  3.实*地点

  洛阳栾川龙峪湾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是在龙峪湾林场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洛阳市第二大森林公园,该公园地处伏牛山主峰,以其丰富的资源、优雅的环境、独秀的山峰闻名于世。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据调查龙峪湾有各种草本、木本植物190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的有42种,龙峪湾有各种野生动物、昆虫类约4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有48种,被称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王国”。龙峪湾还是中原地区的“中草药宝库”,有很多是国家中药的保护品种,有山珍20余种,野生水果50余种。

  4.实*的组织形式

  本次实*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有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6至7人组成,其中一半的小组进行植物实*,另一半的'小组进行动物实*。在双方实*期满后交接实*用具,进行角色对调。在每次的外出采集之前,会由带队老师首先确定好路线。在实*的过程中,会由专门的老师带领大家,并且会有老师殿后以保障大家的安全。

  5.实*内容(1)实*用具本次植物实*的用具有:高枝剪,枝剪,掘根器,手锯,放大镜,卷尺,指北针,野外采集记录本,编织袋,背包,自封袋,铅笔,工具包(大钝镊子,小钝镊子,尖镊子,剪刀),绳子各一个,标本夹一套,白面线,标签(号牌)若干

  (2)准备工作

  在实*开始前一天下午,指导老师对大家进行动员和实*指导。

  ①老师们为大家介绍了龙峪湾的基本情况,包括海拔、气候、植被分布等情况。

  ②教授了大家怎么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记录标本Ⅰ采集标本

  应选择以最小的面积,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选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体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压制。每种植物要采2-多个复份。要用枝剪来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手折容易伤树,摘下来的压成标本也不美观。不同的植物标本应作不同的采集方法。(1)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剪取或挖取能代表该种植物的带花果的枝条(木本植物)或全株(草本植物),大小掌握在长40cm、宽25cm范围内的。有的科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植物,如没有花、果,鉴定是很困难的。(2)对一些具有地下茎(如鳞茎、块茎、根状茎等)的科属,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没有采到地下茎的情况下难以鉴定的,因此应特别注意采集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3)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时鉴定。(4)采集草本植物,应采带根的全草,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高大的草本植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然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但要注意编同一的采集号,以备鉴定时查对。(5)乔木、灌木或特别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分。但必须注意采集的标本应尽量能代表该植物的一般情况。如可能,最好拍一张该植物的全形照片,以补标本的不足。(6)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缠成一团,不易分开。如金鱼藻、水毛茛、狸藻等。遇此情况,可用硬纸板从水中将其托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内。这样,就可保持形态特征的完整性。(7)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叶形和老枝上的叶形不同,或者新生的叶有毛茸或叶背具白粉,而老叶则无毛,如毛白杨的幼叶和老叶。因此,幼叶和老叶都要采。对一些先叶

  开花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叶时应在同株上采其带叶和结果的标本,如山桃,由于很多木本植物的树皮颜色和剥裂情况是鉴别植物种类的依据,因此,应剥取一块树皮附在标本上。如桦木属的一些种类。(8)对寄生植物的采集,应注意连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别注明寄生或附生植物及寄主植物,如桑寄生、列当等标本的采集。(9)采集标本的份数:一般要采2―3份,给以同一编号,每个标本上都要系上号签。标本除自己保存外,对一些疑难的种类,可将其中同号的一份送研究机关。请代为鉴定。他们可根据号签送给你一个鉴定名单,告诉你这些植物的学名,若遇稀少或奇异的、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还须多采。以上所说的采集方法,采回的标本只能适用于腊叶标本的制作,如果将花或果实用药品浸制保存其原来的形态用作示范材料或实验材料。采集时必须将花和果实放在采集箱中带回室内浸制。

  Ⅱ Ⅲ

  ③老师们特别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安全问题,实*地区是一个风景区,来往车辆比较多,且山路曲折,不容易发现危险

  任务分工每天实*情况①第一天②第二天③第三天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制作

  6.成果展示7.心得体会

  我们于5月9日——11日在洛阳市栾川龙峪湾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植物野外实*,主要实*内容为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我们组共制作植物标本129种,有菊科、大戟科、山茱萸科、天南星科等植物。我在组内的分工主要是负责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野外记录。通过此次实*,我不仅认识了更多的植物、掌握了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了解了如何对植物标本进行保存;而且也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小组里各成员分工明确,大家目标一致、互帮互助,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团队精神。同时,实*过程中和老师们同吃同住,一同上山采集,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老师们的博学和亲切,收获颇丰。----何真

  我们于5月9日-11日在洛阳市栾川县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植物野外实*。这是实*分组进行,每组6-7个人,主要进行植物的采集、标本的制作,标签的填写等。我在组里主要承担照顾同学,标签填写的责任。我们共采集了130种植物,主要是蔷薇科……。这次野外实*,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我们从课堂来到野外,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2)

——野外地质实*报告(10)份

  野外地质实*报告 1

  第一章:概况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免各种错误;

  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

  12月11日雾,、小雪,12月12日下午天晴、12月13日天气晴朗,有风、12月19日天气晴朗、无风。

  五:水文地质情况

  (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地层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第八层、二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2)在红沙岭未见到明显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仅有东西走向的群英干渠,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多渗入地下。

  (3)在西张庄没有发现明显的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

  (4):焦煤集团珠春矿矿区内无固定水系,没有河流湖塘,仅有两条季节性洪沟自北而南从矿区西部和中部穿过,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泻山洪。

  六:地形地貌

  (1)缝山针公园为山前冲积*原,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辅以轻微褶曲,褶曲构造不甚明显主要表现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有单斜地垒构造,中部有一正断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区内地层走向se~ne倾向ne,倾角一般5~10度,局部达大约30度左右,山势陡峭,高度在200米左右。

  (2)红沙岭主要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石灰岩形成的山脉,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内多断层、褶曲,山势稍缓,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高度在300米左右。

  (3)西张庄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的石灰岩和铝黏土层形成的山体,山势较陡,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地层构造以断层、褶曲为主,褶曲发育明显,主要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约为10~30度,山体高度在50米左右。

  (4)珠春矿井田位于太行山南麓,北距太行山约五千米。地貌形态为山前冲积*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海拔为 156m,东部海拔为 124m,地势较*坦。地表全被第四系黄土层覆盖

  七:矿井生产情况。

  (1)缝山针公园内未发现矿井,周围有中型煤矿和已经采空、废弃的巷道,现在开采的煤层为e2煤,因其煤层埋藏深度较大无小煤矿,其南面有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调工程。

  (2)红沙岭有正在生产的小铁矿,生产情况比较简陋,为人工开cai

  (3)西张庄的在西张庄上奥陶统的第7层石灰岩上部的山顶有正在生产器皿的小型工厂和已经废弃的生产黄铁矿的矿井,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此矿井为一个小规模的矿井。

  我们所到的地区的岩层多为晚古生代的石炭纪的中石炭世,早石炭世以及早古生代的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早古生代始于6亿年前的寒武纪初到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延续约2亿年。这个时代世以个海洋占优势的时代,特别是奥陶纪为地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侵时期之一,华北地块在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世地壳缓慢下降接受趁机的时期,普遍以发育以滨海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地层,中晚奥套世级地壳普遍上升。遭受剥蚀。缺失沉积从震旦纪到至留纪。华北地区经历了上升(海退,遭受剥蚀)下降(海侵,接受沉积)在上升(海退,遭受剥蚀)3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地壳升降和海侵旋回。华北地块以北的天山-兴安地区和以南的昆仑-秦岭及祁连山地区滇西地区,均为地壳活动带。其中祁连山最为典型。至留纪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全部折皱隆起,并有演讲活动,下古生界全部遭受编制,形成加里东褶皱带。从早古生****始生物进入大发展的时期。早古生代海洋占主导地位,形成了稳定,广阔,连续的前海环境,世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门类。奥陶纪世在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鼎盛时期。以碗组类笔石和头足类的直角石珠角石为代表。植物方面,早古生代海生藻类非常繁盛,为石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末期出现了陆生裸厥植物。

  野外地质实*报告 2

  第一章:绪言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构造。

  实*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秦岭及其周围山脉相继隆起。少华山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构成复杂,背斜较易观察,向斜成山不明显。岩层层理较清晰。岩石表面风华严重,节理较为明显。

  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di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少华山属于秦岭山系的延伸,而秦岭是震旦纪时期的晋宁运动形成的,再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以及地质运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概况。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既有褶皱.也有断裂,多处呈现背斜.向斜.节理.断层等构造形迹。岩石表面风化严重,节理明显。华山区的褶皱主要为倾斜褶曲和倒转褶曲并兼有少量的*卧褶曲和翻卷褶曲。其轴向斜向南北纵剖面由于常年的侵蚀作用而参差不齐, 其断层多为逆断层中的推覆构造以及*推断层和枢断层。

  第四章:地质罗盘仪测定岩石的产状及测量结果。

  岩层产状的测定

  ①测量岩层的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层面贴靠、放*、气泡居中后,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②侧倾向时用罗盘的n极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靠放*,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③测倾角时将罗盘的长侧边顺倾斜线贴靠、层面竖起,并与走向线垂直,罗盘指针上挂的倾斜仪所指度数既是所求的倾角。

  野外地质实*报告 3

  第一章:地理位置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

  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

  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

  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构造。

  实*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秦岭及其周围山脉相继隆起。

  少华山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构成复杂,背斜较易观察,向斜成山不明显。

  岩层层理较清晰。

  岩石表面风华严重,节理较为明显。

  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di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

  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少华山属于秦岭山系的延伸,而秦岭是震旦纪时期的晋宁运动形成的,再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以及地质运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概况。

  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既有褶皱.也有断裂,多处呈现背斜.向斜.节理.断层等构造形迹。

  岩石表面风化严重,节理明显。

  华山区的褶皱主要为倾斜褶曲和倒转褶曲并兼有少量的*卧褶曲和翻卷褶曲。

  其轴向斜向南北纵剖面由于常年的侵蚀作用而参差不齐, 其断层多为逆断层中的推覆构造以及*推断层和枢断层。

  第四章:地质罗盘仪测定岩石的产状及测量结果。

  岩层产状的测定

  ①测量岩层的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层面贴靠、放*、气泡居中后,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②侧倾向时用罗盘的n极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

  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靠放*,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③测倾角时将罗盘的长侧边顺倾斜线贴靠、层面竖起,并与走向线垂直,罗盘指针上挂的倾斜仪所指度数既是所求的倾角。

  测量结果

  观测点

  测定项目

  测量结果

  观测点一

  走向 倾向 倾角

  观测点二

  走向 倾向 倾角

  观测点三

  走向 倾向 倾角

  第五章:实*感想。

  虽然这次实*时间比较短,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的感想和体会。

  首先这次野外地质实*十分的有意义,我感到收获很大。

  它使我们获得了对实*区域地理现象,地质概貌的感性认识。

  一方面,通过野外实*,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理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应用和记忆,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

  另一方面,培养了野外实*方法和技能,学会了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野外地质实*报告 4

  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

  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和练*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米),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代残坡积物堆积。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区内地下水赋存在碳酸盐岩类含水层及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中,富水性极不均一,多被第四系覆盖。在岩石破碎、断裂发育,岩溶发育处,岩溶水及裂隙水明显富集。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类地下水,属低矿化度淡水,水质较好。

  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

  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

  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上部为灰褐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图1);中部为一套棕黄色中厚层状一厚层状杂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局部含磷结核;下部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泥质粉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纯石英砂岩,偶夹白色粘土层;下部为灰白色厚层一巨厚层状中细粒石英质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脉石英。与下伏中志留统坟头组(S2f)地层呈*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接触面上可见铁铝质古风化壳。石炭系未见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上部为灰色薄层一厚层状硅质岩(图2);下部为灰黑色厚层状瘤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被覆盖。第四系(Q)全新统为冲积、湖积、湖冲积层及坡残积成因的'砾石、砂粘土等。3、构造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襄樊-广济断裂南部,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线型褶皱,NW、NWW、NE和*EW向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其中,褶皱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体构造线*东西向,在南北向主应力作用下,还发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级的构造形迹。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呈缓慢下降趋势,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

  磨山向斜:位于磨山113.9-11***高地。这是本区发育较为完整的、轴迹呈*EW向延伸的小型开阔向斜。该向斜核部地层由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所组成,构成了山脊,是向斜成山的实例。向斜两翼地层由中志留统坟头组泥质页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岩层相向倾斜,北翼产状为17030~40,南翼产状为10~20xx~50。*核部岩层倾角变缓,一般在15~20;转折端圆滑开阔,轴面*直立;枢纽在东西两端仰起,在区域上长20公里,宽0.81公里,属于直立倾伏型褶皱。大李村背斜:位于磨山一风筝山之间,与磨山向斜*行展布。核部由中志留统坟头组砂页岩组成,北翼为磨山向斜的南翼,南翼依次由上泥盆统五通组、石炭系、下二叠统孤峰组组成,地层发生倒转,向北倾斜,倾角70左右。区域上长40公里,区内宽2公里,由于覆盖区影响,褶皱形态未及磨山向斜清楚,但是根据核部宽度和两翼产状变化,可以判定该背斜应为一转折端宽缓的倒转箱状背斜。园林学校向斜:位于风筝山一喻家山之间,为大李村背斜相邻褶皱。核部被第四系覆盖,北翼与大李村背斜共翼,南翼依次出露上泥盆统五通组、下二叠统孤峰组、中志留统坟头组,产状为350~1040~80,延伸长40公里,西至长江大桥。宽度小,表现为箱状向斜。

  本区断层主要是基于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分为*东西向的纵断层和*南北向的横(斜)断层。断层规模相对较小,*面上延伸不长,如地大水塔断层。纵断层组:已观察到的纵断层有磨山、风筝山南北坡、喻家山共四条,它们规模大小不一,走向*东西。标志为地层缺失、产状突变、岩石破裂、摩擦镜面和阶步发育等,并常被横(斜)断层切错。断层面均较陡立,微向北倾斜,断面擦痕多组,属多次活动断层性质。横(斜)断层组:野外观察到如磨山南北坡、喻家山等地,走向*南北,标志有地层沿走向被切错、切割纵断层、破碎带、向斜核部宽窄突变等。断层面较陡,倾向或东或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校区至磨山一带为构造剥蚀地形,由南至北分布有三条走向*东向的山脊。南侧为南望山--喻家山,其主峰分别为139米、149.5米。中间展布的有都山、猴山、风筝山及团山。北为磨山,主峰高11***米。山脊之间为高程24-58米的岗状*原。该区在2亿多年前沉积了一套砾岩、砂岩、页岩、灰岩及硅质岩。由于受到中晚三叠世后期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产生了*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作用,从而使三叠系至志留系发生了显著的缩短,形成强烈褶皱。褶皱轴迹方向*东西,并伴生有走向*东西的断层和其它方向的断层,从而垫定了走向东西延伸,南北起伏的山峦地形。据对武汉地区地貌发展史的研究,喻家山至磨山所见比高10~100米的山梁,为早第三纪末喜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夷*面(准*原化)。本区在喜山运动时期,地壳强烈上升,遭受剥蚀,早更新世早期,地壳下降,大云梦泽形成。末期地壳又上升,剥蚀形成了云梦期夷*面。地形除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外,也强烈反映出差异风化剥蚀的特点,即坡度与岩性相关,抗风化力强的石英质砾岩、砂岩构成山包或山丘;灰岩、页岩侵蚀成沟谷或地洼地带。基岩面上的疏松沉积物多为坡残积物,呈深红色网纹红土、褐红色砂土、褐黄色砂土,常含少量角砾。低洼处为红灰色、黄灰色粘土、亚粘土。接下来我们到了南望山垭口。在这里我们对道路两侧的岩层进行测量。最后,我们还来到了最后的南望山北门汽车站处,这边我们主要听老师的讲解并观看了断层。

  野外测量实*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测量,知道了岩土工程的大体分类,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下学期将要进行的专业课的学*铺下了道路。通过实*,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后衷心感谢陈洪江老师一直以来的辛勤指导。

  野外地质实*报告 5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的目的和意义

  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因此,应该把实*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实*,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的思想和决心。煤矿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学科分支,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专业知识之前必修的一门课程。地质学不仅是一门科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无论是进行地质研究还是地质知识应用几乎都离不开野外地质观察。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取样,获取地质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实物材料,经室内进一步研究,进而最终获得地质知识。 这次实*无疑巩固了地质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本次实*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

  第二节 实*安排和进度

  我们本次的地质认识实*工安排了两天的时间。实*开始以20xx/9/9号,8号晚上我们领来了实*所要的工具,9号早上开始了第一天的实*。本次实*安排了两天时间,所以实*也分为两条实*路线。第一天的实*路线是西山实*路线,首先我们观看了西山大断裂,然后沿西山向上爬,在爬上的过程中观察了西山大断裂的地层剖面,到了望海亭,又对滇池进行了观察。第二天的实*开始于10号,也就是第二条实*路线,澄江实*路线。早上我们到了抚仙湖,,对抚仙湖的几个点进行了观察和了解,对抚仙湖的形成和水环境特征有了大体了解。下午我们去了帽天山澄江动物群,在澄江动物群参观了化石博物馆,还看了澄江动物群的宣传片,之后就返回学校。实*结束。

  第三节 实*地的'地理与交通概况

  昆明西山古称碧鸡山.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隔水相望宛如―丰盈的女子躺卧滇池岸边,有“睡美人”山之美称.三清阁上凿有龙门石窟.为昆明地区第一胜景.西山之名最早见与明天顺六年(1462年),敕赐华庭山,大园觉禅寺圣旨碑“云南府昆明县海西山”。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方公里,*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西山和滇池位于昆明主城区靠西,交通便利。我们本次实*是学校的交通大巴送去的,回来也是。

  澄江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南部,湖面海拔1721米,总面积为212*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大理洱海,是云南省第三大湖。*均深度为87米,最深处有157米,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也是云南旅游景点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湖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蓄水量是云南省第一大湖。抚仙湖水清澈纯净,透明度*均为8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居云南省湖泊之最。澄江抚仙湖名声鹊起是因为1992年在湖底发现“水下古城文明”,“扁形人面图案、类似母系氏族分娩的图腾、类似于***数字、古罗马字母的“0”、“1”、“Y”、“I”的符号,以及那些横七竖八的猜不出功能与用途的刻痕、颇似青铜器一角的金属碎片,高达19米、底长30米的五层世纪坛式建筑”等等古代文明迹象,神秘的澄江抚仙湖水下建筑与古

  滇文明相距不远,在历史上它们有何关联?为何两处繁华的文明都先后神秘消失这些“未解之谜”和玛雅文明、百慕大之谜一样,引发着人类永远在追求。但愿通过抚仙湖水下古城遗址的一次次科学和严谨的探秘行动,能早日复原抚仙湖一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城镇村落、祭祀活动等,让又一个中华文明千古流芳。

  沿澄江抚仙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西面的尖山*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热水塘位于澄江县海口镇,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东北面的回龙山如大象长鼻,故称象鼻岭;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碑上有诗: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糠蒗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离“界鱼石”西侧100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1]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

  帽天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城东边6公里处。距昆明市56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因化石而闻名,所谓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指的就是这里。这里埋藏着距今5.41亿年的帽天山化石群,该动物化石群再现了距今5.41亿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帽天山化石带,呈带状蜿蜒分布,这条分布带长20公里,宽4.5公里,埋藏深度在50米以上。

  第二章 西山实*路线

  第一节 西山地理地貌特征

  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云蒸霞蔚,景色秀丽。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仰卧的少女,故称“卧佛山”,又称“睡美人”。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 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 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 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

  第二节 滇池地理环境现状

  滇池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公尺,面积330*方公里。*均水深5公尺,最深8公尺。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后修建十馀座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野外地质实*报告 6

  一、实*目的:

  本次实*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此外,通过实*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时间:20xx年x月x日到20xx年x月x日

  三、实*地点:xx岛石门寨地质实*基地

  四、实*内容:

  本实*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二)寒武纪

  (1)馒头组: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 71m。

  (2)徐庄组: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3)张夏组: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 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m。

  (4)崮山组: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5)长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6)凤山组: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五、实**结: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了通过读地质图来判断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六、实*心得

  对我来说,这次实*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而不论我们以后从事怎么样的工作,我们的的人生应该是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这是一次完美的体会。同时在实*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便是这样一种情况。最后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实*机会,感谢老师在实*过程中的细心指导。

  野外地质实*报告 7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工程勘察生产实*)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野外地质实*报告 8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工程勘察生产实*)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野外地质实*报告 9

  一、实*时间:

  XX年7月7日―7月18日

  二、实*地点: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三、实*人员:

  xx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四、实*目的:

  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

  6、了解实*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7、初步分析实*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

  五、实*概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xx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

  1、实*区概况

  2、实*主要内容

  3、结束语:实*的心得体会及总结

  六、实*区概况

  实*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xx市900多公里。其中北区实*区是本次实*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实*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七、实*主要内容

  (一)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

  1、元古界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古生界

  《1》寒武系

  下统

  (1)府君山组:

  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厚146m。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厚约112m。

  中统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野外地质实*报告 10

  一:介绍

  专业年级 09水利水电工程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提 纲

  实*时间、地点、路线和目的等

  二、实*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三、实*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

  工程地质实*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

  具页理的硅质页岩:也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灰黑色.

  呈透镜体状的硅质岩:分布于老虎洞组、栖霞组,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黑色。

  4.粘土岩类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划。

  泥岩:呈不具页理的块状、层状,致密和固结程度较高者。颜色一般较浅,性较坚硬,遇水不易变软,可塑性差。 主要分布于下青龙组下部,高家边组也有少量泥岩。

  页岩: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布于高家边组、高骊山组和下青龙组下部,颜色多样,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绿色等。

  二、沉积构造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斜层理

  层纹倾斜,可判断古流向、确定岩层的顶和,在坟头组和龙潭组出现。

  2.缝合线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两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白云岩及石灰岩,有时也出现在砂岩中。可以用缝合线来较准确地确定岩层产状。黄龙组、船山组中可见。

  随后我开始用地质罗盘对滑坡开始测量,并且采集岩石标本。

  在湖山地区实地测量完以后,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领略中 国石文化。

  地质博物馆分为新馆和旧馆两部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旧馆。旧馆罗列了许多地质科学家曾使用过的勘测工具,各种文物上都有些岁月的痕迹。还有地质工作人员的蜡像,伟大科学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触颇多。

  来到二楼和三楼,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灵壁石,太湖石,黄铁矿,赤铁矿,人造石……见过的,没见过的,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还有各种地貌地形的模型,形象逼真。

  参观完旧馆,我们向新馆进发。

  新馆是生命的进化史,其中作用现代化的技术,让置身于科幻的世界。

  进入新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头脑中猛然出现了侏罗纪时代的画面,这些巨型动物在地球统治了两亿年之久,真让人难以想象,然而却在六千多万年前神秘灭绝了,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众说纷纭。

  新馆还陈列了各种其它史前动物,如剑齿虎,猛玛象等等。

  然而最惹人关注的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了,从类人猿到直立人,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化中。人类的出现,无疑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杰作!

  参观完南京地质博物馆,下午三点,我们集合返校,结束了工程地质实*。

  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湖山地区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3)

——地质野外实*报告6篇

  第一章:概况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免各种错误;

  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

  12月11日雾,、小雪,12月12日下午天晴、12月13日天气晴朗,有风、12月19日天气晴朗、无风。

  五:水文地质情况

  (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地层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第八层、二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2)在红沙岭未见到明显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仅有东西走向的群英干渠,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多渗入地下。

  (3)在西张庄没有发现明显的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

  (4):焦煤集团珠春矿矿区内无固定水系,没有河流湖塘,仅有两条季节性洪沟自北而南从矿区西部和中部穿过,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泻山洪。

  六:地形地貌

  (1)缝山针公园为山前冲积*原,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辅以轻微褶曲,褶曲构造不甚明显主要表现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有单斜地垒构造,中部有一正断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地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北部地面主要为中奥陶统、晚奥陶统形成的的石灰岩山脉,区内地层走向se~ne倾向ne,倾角一般5~10度,局部达大约30度左右,山势陡峭,高度在200米左右。

  (2)红沙岭主要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石灰岩形成的山脉,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区内多断层、褶曲,山势稍缓,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高度在300米左右。

  (3)西张庄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的石灰岩和铝黏土层形成的山体,山势较陡,有明显的铝黏土层与石灰岩的交替带,地层构造以断层、褶曲为主,褶曲发育明显,主要为走向方向上的挤压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约为10~30度,山体高度在50米左右。

  (4)珠春矿井田位于太行山南麓,北距太行山约五千米。地貌形态为山前冲积*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海拔为 156m,东部海拔为 124m,地势较*坦。地表全被第四系黄土层覆盖

  七:矿井生产情况。

  (1)缝山针公园内未发现矿井,周围有中型煤矿和已经采空、废弃的巷道,现在开采的煤层为e2煤,因其煤层埋藏深度较大无小煤矿,其南面有正在施工的南水北调工程。

  (2)红沙岭有正在生产的小铁矿,生产情况比较简陋,为人工开cai

  (3)西张庄的在西张庄上奥陶统的第7层石灰岩上部的山顶有正在生产器皿的小型工厂和已经废弃的生产黄铁矿的矿井,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此矿井为一个小规模的矿井。

  我们所到的地区的岩层多为晚古生代的石炭纪的中石炭世,早石炭世以及早古生代的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早古生代始于6亿年前的寒武纪初到4亿年前的志留纪末,延续约2亿年。这个时代世以个海洋占优势的时代,特别是奥陶纪为地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侵时期之一,华北地块在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世地壳缓慢下降接受趁机的时期,普遍以发育以滨海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地层,中晚奥套世级地壳普遍上升。遭受剥蚀。缺失沉积从震旦纪到至留纪。华北地区经历了上升(海退,遭受剥蚀)下降(海侵,接受沉积)在上升(海退,遭受剥蚀)3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地壳升降和海侵旋回。华北地块以北的天山-兴安地区和以南的昆仑-秦岭及祁连山地区滇西地区,均为地壳活动带。其中祁连山最为典型。至留纪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全部折皱隆起,并有演讲活动,下古生界全部遭受编制,形成加里东褶皱带。从早古生****始生物进入大发展的时期。早古生代海洋占主导地位,形成了稳定,广阔,连续的前海环境,世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门类。奥陶纪世在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鼎盛时期。以碗组类笔石和头足类的直角石珠角石为代表。植物方面,早古生代海生藻类非常繁盛,为石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末期出现了陆生裸厥植物。

  一、实*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概况

  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从xx年xx月xx号开始到xx月xx号结束。 xx月x号到xx月xx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的地点,实*目的以及实*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

  xx月xx号为野外实*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xx月xx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报告。

  三、实*内容

  (1)实*地区的地形地貌

  本次实*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丽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沟村之间,距离武安25多公里,该山雄伟壮丽,钟乳满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这里的钟乳大约在一亿万千万年左右,形成了独特的钟乳奇观,这些钟乳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全国少有。它们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

  (2)京娘湖的实*

  10月20号早上7点,在xx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武安京娘湖进行实*。沿途观察到京娘湖的岩性和节理裂隙,层理等地质结构 ,并注意到沿途山脚下有大量的坡积物。

  1.京娘湖附*的主要岩性

  系震旦长城群大红峪组:为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厚度为18m。

  2.节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区的道路两边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部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错。

  节理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由沉积岩形成的层理结构,层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倾斜度。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质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见道路多数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随处可见河床中的由于搬运作用形成的较为大小均匀的鹅卵石,不过有的已经干涸,有的断断续续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古武当山地区实*

  我们实*的第一站来到古武当山地区,我们看到的岩层属于震旦纪的阜*群,为邯郸地区最古老地层,也是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的变质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天乳山实*

  本次实*的第二站来到美丽的天乳山,在这里认识和了解这里的岩性和相关的地质构造,在爬山的过程中,在山下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石英状砂岩和层理结构,等到山腰上的*台上后出现了寒武纪馒头组的紫红色页岩,崮山组的竹叶状灰岩;沿途可以看到褶皱构造,路边岩石的溶蚀沟槽等现象。等爬到牙口后我们下山休息时,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块砌的墙体上可以看到毛庄组的豹皮灰岩,等休息完毕后,下午1:30我们继续向上爬,这时会看到大面积的张夏组的鲕粒灰岩,页岩等岩石以及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见的裸露在外的钟乳石,甚至还可有水滴不断从岩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岩性

  震旦纪长城群中大红峪组:为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理。

  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上部泥岩;下部薄层泥质灰岩与微晶白云岩互层,含燧石结核; 毛庄组:主要为紫、暗紫色泥岩,顶部及中部夹有薄层鲕状灰岩及中厚层状含泥质白云岩。

  寒武系中统徐庄组:上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岩;中下部含绢云母泥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上中部厚、中厚层鲕状灰岩,豆状灰岩夹厚层灰岩;下部厚层花斑灰岩,底部薄板状泥质条带灰岩夹泥灰岩。

  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下、中部薄板状,中厚层灰岩夹泥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鲕状灰岩;上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顶部中厚层灰岩夹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 鲕状灰岩,又称鲕粒灰岩,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其成因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等便处于悬浮状态,同时促使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逸出,过饱和的碳酸钙(文石针)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质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并为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亮晶鲕粒灰岩,若鲕粒被带到低能环境,则形成泥晶鲕粒灰岩。

  ② 竹叶状灰岩,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

  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

  其成因为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

  ③ 紫红色页岩,一种含铁元素的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④ 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选择石灰岩中渗透性较好含颗粒的条带或斑块进行。此种灰岩在*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常见。一般认为豹皮灰岩是经韧性剪切作用的灰岩形成的钙质糜棱岩。

  3.天乳山的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 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在天乳的山顶上可见许多节理裂隙

  ② 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4.天乳山的褶皱构造:

  在牙口向远处看可见地层走势倾向东南,呈现明显的褶皱结构。

  褶皱结构: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5.天乳山的岩溶作用

  ①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②地下岩溶形成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

  ③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岩溶景观。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岩溶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5)书写实*报告

  下午4:00下山,坐车回校后根据自己所见的和自己从课堂学的知识,仔细分析了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实*地点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将照片和自己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报告写完。

  四、实*结:

  1.通过此次一天的实*,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巩固了课堂学到的对岩石岩性,地质构造等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浅。

  2.这次野外实*我们沿途欣赏了秀丽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体验了登山的乐趣,虽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开心。

  3.本次实*,不仅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巩固,也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学*并把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章 绪论

  此次实*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在实*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为了方便我们的实*,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任务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线路 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卧褶皱,玉皇山向斜。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第一天实*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后方交汇定点法。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也有小的解理。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宝石山的蛤-蟆峰我们学*了后方交汇定点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当天的实*任务。 7月3日,实*路线为:钱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务是认识志留―碳系部分地层岩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钱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运堆积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这样,我们的杭州实*就算结束了。

  第2章 地层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层简述: 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在此区内可见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层:

  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分为文昌组和长坞组;

  2、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为康山群、大白地 组和吉安组;

  3、泥盆系(D)分为西湖组和唐家坞群;

  4、石炭系(C)分为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

  5、二叠系(p)分为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

  6、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7、白垩系(K) 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

  2.2 地层岩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层分布位置、岩性特点(描述)、岩层产状等。主要地层有D3x、C2h、C3c、J3h、Q。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组) 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厚度176~300米。主要为老和山。

  C2h(黄龙组) 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龙井―飞来峰一带。

  C3c(船山组)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

  岩。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3h(黄尖组)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

  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第3章 岩浆岩

  实*区岩浆岩以酸性喷出岩为主,侵入岩不发育,地表均以脉岩产出。从岩浆岩特征化学成分,以及与围岩、地质构造关系,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均属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

  实*区脉岩:分布零散,种类较多,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发育,以中酸性为主,多数受构造控制。计有:辉绿岩脉,安山玢岩,英安玢岩,高岭石化霏细斑岩等。

  实*区喷出岩:晚侏罗世早期的喷出岩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是实*区火山岩最发育的一类,分布在宝石山、葛岭、孤山等地。岩性有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含碧玉团块玻屑熔结凝灰岩。葛岭、宝石山一带角砾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灰紫、紫灰色,呈角砾状结构,具假流纹构造,有玻屑、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岩屑(安山玢岩)和微量磁铁矿褐铁矿组成,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紫、暗紫灰色,晶屑、玻屑结构,具假流纹构造。玻屑主 要,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次之,岩屑(安山玢岩、凝灰岩)零星,褐铁矿、磁铁矿微量,由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有些凝灰岩含碧玉团块。碧玉由玉髓和细粒石英组成,有方解石、黄铁矿、有机质和粘土混合物,颜色多样,常为红色,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常具隐晶质和胶状结构,颗粒在0.01毫米左右。碧玉的成因一般认为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关,即火山喷出的凝灰物质被海水分解后,其分解之SiO2大量进入海水,当它达到饱和时,在适当条件下即沉淀下来而成。早白垩世晚期的喷出岩有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安山质熔岩(辉石安山玢岩、安山岩)和基性熔岩(玄武玢岩、玄武岩)等四类,零星分布在六和塔浙大三分部,南星桥、杭一中等地。

  第4章构造

  4.1 概 述

  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

  一、褶皱

  杭州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和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二、断裂

  杭州在印支运动以前基底固结程度较低,地壳变形以褶皱方式为主,断裂不很发育,主要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或基底断裂,但它们都控制着构造单元边界和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如临安――马金断裂、萧山――球川断裂、昌化――余姚断裂、印渚埠――开化断裂,毕浦――双溪口(淳安)断裂等。

  三、节理

  杭州市区节理以葛岭―宝石山构造节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剪切节理形迹构成小型“棋盘格式构造”。在宝石山,北东70°~80°的节理密集,北西向节理稀疏;葛岭附*,北西

  40°~60°、北东70°~80°的两组节理均较明显;而葛岭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节理却变得密集,北东东向节理变得稀疏。

  4.2 节理与断层

  栖霞岭介于挂牌山和葛岭山之间,这里发育有蝙蝠洞、华严洞、紫云洞、栖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这些洞泉的发育都在一条直线上,若与其北东的卧云洞相连,则其走向为北东。沿线不仅发育有洞泉,而且还明显地可见断层擦痕,断层角砾岩、断层糜棱岩,因此这洞穴泉水的发育与断层有直接关系。此断层即为栖霞岭断层。

  *栖霞岭最高处,紫云洞牌坊前,此处可找到侏罗系火山岩系第二亚段和第三亚段的分界面,两亚段之间可明显地见到一层紫红色的沉凝灰岩,这是在火山喷发间隙时期形成的。

  断层和裂隙(节理)统称为断裂构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水出来时冒泡则是上升泉(承压泉),水涧是微上升泉。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开次量很大。岩缝的水开采量校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紫云洞(图3-2.2),紫云洞位于杭州西南栖霞山,洞穴主体长约80m,洞型*直简单,走向NE35°―45°洞顶*整如板且向东南倾斜,倾角35°―40°,主要是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古老的火山作用使得栖霞岭一带布满火山碎屑,火山碎屑夹1至2层凝灰质砂、泥岩或沉凝灰岩,单层5―10m,经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环对松软的沉积岩夹层进行剥蚀、侵蚀和浸泡软化,其碎屑物质被水流搬运带走而淘空,逐渐刻凿出倾斜状深槽。

  深槽顶板为坚硬的火山碎屑岩,并发育有NEE、NNW、NW向X节理(图3-2.3),大大降低了顶板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岩洞初具雏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向纵深方向发育与扩展。然而,岩洞并非无止境的发展下去,随着深度的增加,X节理趋于减少或呈闭合状,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水的循环交替随之变弱,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紫云洞。我们组选在紫云洞进行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三组产状的测量,我们组所测数据为岩层倾向:130,倾角45

  4.3 褶曲

  西湖复向斜,即杭州复向斜在杭州市区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皱区的主体,组成西湖复向斜翼部最老地层是上寒武统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层是下二叠统的丁家山组,出露在西湖畔的刘庄附*)。西湖复向斜的形态,顺西南方向收敛,枢纽仰起,向北东方向展开、枢纽倾伏,枢纽总的方向为北东50°,倾伏角15°。复向斜倾没部分为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所不整合复盖,又为一隐伏的北北西向的大断裂所横切。龙井――翁家山――南高峰――三台山――丁家山一带为西湖复向斜核部,地形坡度与复向斜倾伏角相适应。西湖复向斜由一系列单体褶曲组成,从北西到南东计有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远离西湖的另一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坞背斜,直坞向斜。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复向斜的北东方向,可视为西湖复向斜的余延部分。

  第5章 地质发展史

  前人对杭州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因此本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在杭州地区进行地质工作的主要有下列地质工作者和单位。

  1924年朱庭祜调查了西湖一带地质情况,将石炭、二迭系灰岩称为“飞来峰层”;

  1929年舒文博等人命名“唐家坞砂岩”、“西湖石英岩”,并分别划归志留系和泥盆系;

  1947年吴磊伯在李四光的指导下,对杭州地区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并编制1:5万杭州地区地质图。

  1951年盛莘夫对杭州石炭、二迭系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划分出黄龙灰岩(C2h)、船山灰岩(C3c)、栖霞灰岩(P1q),并肯定了杭州有茅口组灰岩段(P1m2)存在;

  1957-1959年南京大学师生多次来杭州实*,填制了1:1万地质图;

  1970-1973年浙江省区测队开展杭州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实*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都作了大量而系统的工作;

  1977年浙江省第六地质大队做了杭州市地热普查,收集了丰富的地热资料。

  目前,仍有许多院校师生在杭州进行基地地质实*,如东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地质系、同济大学、工业学校。

  第6章资源环境地质

  杭州地区的地质景观极为丰富,如杭州西湖,钱塘江,九溪等均为杭州有名的旅游胜地,奇特的地质景观给杭州的旅游业带来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再如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庐县瑶琳镇的瑶琳洞,有岩溶地下的垂云通天河,是我国特大型水陆兼备的溶洞之一。众多地质景观不仅使杭州的旅游业得到发展同时是杭州的人文景观也得到了发展,自然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各种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第7章结束语

  为期5天的杭州实*很快结束了,也许实*给我们首先的印象就是挺好玩,但就是有点累,这也许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受。由于天公不作美,我们实*的4天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前两天是阴雨绵绵,中途还突遇过暴雨的侵袭,后两天是高温,相当容易中暑,还好各位同学都做好了防暑准备。由此,让我联想到的`是作为地质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地质学知识,更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以及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作为地质工作者的接班人就必须接受各种恶劣环境的挑战,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锻炼好身体。当然通过此次学*我们也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实*让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地质工具的使用,尝试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也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度,对于理论知识我们应该经常适当的与实践联系,才能达到我们的学*目的。

  第一章 绪论

  此次实*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在实*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为了方便我们的实*,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任务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线路 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卧褶皱,玉皇山向斜。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第一天实*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后方交汇定点法。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也有小的解理。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宝石山的蛤-蟆峰我们学*了后方交汇定点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当天的实*任务。 7月3日,实*路线为:钱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务是认识志留―碳系部分地层岩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钱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运堆积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这样,我们的杭州实*就算结束了。

  第2章 地层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层简述: 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在此区内可见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层:

  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分为文昌组和长坞组;

  2、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为康山群、大白地 组和吉安组;

  3、泥盆系(D)分为西湖组和唐家坞群;

  4、石炭系(C)分为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

  5、二叠系(p)分为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

  6、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7、白垩系(K) 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

  2.2 地层岩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层分布位置、岩性特点(描述)、岩层产状等。主要地层有D3x、C2h、C3c、J3h、Q。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组) 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厚度176~300米。主要为老和山。

  C2h(黄龙组) 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龙井―飞来峰一带。

  C3c(船山组)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

  岩。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3h(黄尖组)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

  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第3章 岩浆岩

  实*区岩浆岩以酸性喷出岩为主,侵入岩不发育,地表均以脉岩产出。从岩浆岩特征化学成分,以及与围岩、地质构造关系,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均属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

  实*区脉岩:分布零散,种类较多,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发育,以中酸性为主,多数受构造控制。计有:辉绿岩脉,安山玢岩,英安玢岩,高岭石化霏细斑岩等。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4)

——生物野外实*报告 (菁华3篇)

  一、实*的目的

  1.通过实*可以复*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鉴定方法,掌握标本的采集和压制。同时,鉴别各种植物,了解其用途,提高对植物学学*的积极性,为以后的专业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野外实*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野外实*,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强我们独立思考能力好学*的积极性。

  二、实*的意义

  1.野外实*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对于激发同学们学*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野外实*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我们在实*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实*过程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和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物技术班开展了为四天的野外实*,实*地点是湖北应山,在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为我们的实*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次实*,我们班共分为四个小组,两组进行植物实*,两组进行动物实*,每组有一个组长和一位老师带领,我说在的组是在后两天进行的植物实*。

  野外实*是植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使同学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个理性的认识。

  XXXX年五月28号中午十二点我们生物技术班全体同学在学校八餐门口集合坐上了去应山实*的大巴,一路上我们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实*地点应山,应山位于广水市区北35公里,离河南信阳37公里,这里动物植物繁多,非常适合进行动植物的实*。景区内松柏青青,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到这里我们就喜欢上了,因为这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晰。

  植物学野外实*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利用野外实*,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我在第三小组,与卢东升老师一起“最早出发,最晚回来”,锻炼的不仅是鉴别能力,还包括身体素质。

  野外实*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五月28号下午和29号我们进行了动物学的实*,30号下午开始,我们组开始进行植物的学*,30号下午我们跟着卢东升老师外出采集植物标本,一路上我们能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知识,虽然很累,但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是值得的。采集标本回来后,我们有学*了怎样制作植物标本,给植物编号等。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要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31号上午我们有跟着老师出去采集了植物,压制了标本,这次实*我们组一共才采集了92种植物,我们一边辨认植物的科名,一边记录,时间很快过去了。六月一号上午我们进行了植物野外实*的测试,我们的应山实*就这样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采集植物的汇总

  种名科名主要特征

  萹蓄蓼科双子叶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种类,高从40厘米到160厘米以上都有。叶子通常呈现两两互生及长针状,有柄。花朵则通常长成穗状。一般来说,该种植物都生长在水田,人造沟渠或湿地。

  羊蹄

  稀花蓼

  银杏银杏科叶:扇形,有柄,长枝上的'叶大都具二裂,短枝上的叶常具波状缺刻。

  孢子叶球:单性,异株。

  井栏边草凤尾蕨科陆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外被有关节毛或鳞片。叶同型或*二型,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分裂,稀掌状分裂;叶脉分离;有柄,与茎之间无关节相连。

  金爪儿报春花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稀为亚灌木。

  茎直立或匍匐,具互生、对生或轮生之叶,或无地上茎而叶全部基生,并常形成稠密的莲座丛。

  过路黄

  杉木杉科常绿或落叶乔木,树干端直大枝轮生或*轮生。叶螺旋状排列,散生很少交叉,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柳杉

  益母草唇形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极稀乔木或籐本,常具含芳香油的表皮,有柄或无柄的腺体,及各种各式的单毛、具节毛、甚至于星状毛和树枝状毛,常具有四棱及沟槽的茎和对生或轮生的枝条。根纤维状,稀增厚成纺锤形,极稀具小块根。

  野芝麻

  瘦风轮

  法国梧桐悬铃木科高大的落叶乔木,具大型而掌状裂的叶片,有长叶柄,果体藏在膨大的叶柄基部,托叶大,上部*展而张开,下部鞘状。花雌雄同株,头状花序。

  一年蓬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第一大科。为草本植物。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形由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花有两性,单性或中性,还有极少的雌雄异株。花萼退化以后,常变态为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称之为冠毛;花冠合瓣,有管状、舌状或唇状;

  辣子草

  野茼蒿

  包茎苦荬菜

  泥胡菜

  湖南楠木樟科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大多为乔木或灌木,花黄色或淡绿色。

  枸骨冬青科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冬青目。常绿、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稀对生。聚伞花序、伞形花序或簇叶腋,稀单生。花小,辐射对称,单性,稀两性或杂性。

  小叶女贞木犀科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时为藤本,一般路旁的树很多都属于木樨科植物。叶对生,很少为互生,单叶或羽状复叶,无托叶。圆锥花序、聚伞花序或花簇生,顶生或腋生。花辐射对称,两性或有时为单性。

  一、实*目的

  该教学实*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2.通过实*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要求

  实*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内容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实*动员、实*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

  (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组长;

  (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

  (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

  (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

  (1)海水的运动;

  (2)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底质特点;

  (3)海洋生物标本野外采集;

  (4)室内标本制作;

  (5)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

  (6)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

  (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

  (2)每天要作实*小结;

  (3)每天预*与第二天实*有关的内容。

  3.编写实*报告阶段

  编写实*报告主要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实际调查资料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间为为3-4天。

  要求:

  (1)教师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图件的格式、报告的提纲;

  (2)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编;

  (3)教师认真辅导,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

  (4)学生用三分之一时间修改,清抄。

  四、实*程序及时间分配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1.实*动员

  烟台实*区基本情况介绍、实*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

  2.海洋环境路线

  通过海水运动、海水性质、海岸底质特征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调查

  通过基岩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北戴河地区基岩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性及分布特征;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调查

  通过对泥潭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养马岛泥潭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性及分布特征。

  5.河口生物调查

  通过对夹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点,并比较河口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学会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报告编写

  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标本制作、环境调查的成果,编写完成实*报告

  五、部分动物分布情况

  1、沙滩环境

  (1)底栖动物

  环节动物:沙蚕、(多毛纲)

  软体动物:(腹足纲)扁玉螺、脉红螺、古式滩栖螺

  (双壳纲)泥蚶、毛蚶、镜蛤、文蛤、竹蛏、

  棘皮动物:(海参纲)海棒槌

  (2)海滩爬行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豆形拳蟹、宽身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寄居蟹、海蟑螂、肉球*方蟹、绒螯*方蟹

  (3)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美人虾、泥虾

  2、礁岩环境

  (1)岩岸固着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纲):绿疣海葵、纵条矶海葵

  软体动物:(双壳纲)猫爪牡蛎、密鳞牡蛎,僧帽牡蛎

  (2)岩石上、下或岩缝隙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纲):*角涡虫

  软体动物:红条毛肤石鳖(多板纲)、短滨螺(腹足纲)、古氏滩栖螺(腹足纲)、贻贝(双壳纲)

  节肢动物:海蟑螂(甲壳纲)、麦杆虫(甲壳纲)、*方蟹(甲壳纲)、四齿矶蟹(甲壳纲)、日本寄居蟹(甲壳纲)

  棘皮动物:多棘海盘车(海星纲)、海燕(海星纲)、刺参(海参纲)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铁凿和铁锤连同固着的岩石一起采下来。

  *角涡虫:反转石块,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当看到涡虫在石块上爬行,可用毛笔逆虫体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内,单独存放。

  纽虫:挖掘沙泥可将其采出,纽虫极易卷曲必须使用专用容器保存带回。

  沙蚕类: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

  七、(1)寄居蟹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通常能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找到它,有时还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随着它的长大,他会换不同的壳用来寄居。

  中文学名:寄居蟹

  别称:白住房、干住屋

  门:节肢动物门

  (2)玉螺:螺类的一种,海水生活。俗名,潮汕:肚脐螺、蚶虎。科属,软体动物、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中腹足目

  玉螺外表呈球状,壳口为半月形。,内唇滑层厚,有时呈肋状,几乎把脐孔遮盖住。它们的足极发达,可包被贝壳,其作用如锄,可用来挖掘泥沙,使身体埋于沙中。玉螺的触角呈三角形而扁*,前端尖,眼已退化,吻长能伸缩。这种动物均为肉食性动物,以双壳类软体动物或者其它动物为食。它的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溶解双壳类动物的贝壳,然后用齿舌锉食其肉。通常在潮间带看到许多双壳类动物的空壳,在顶部有一圆孔,菘始作俑者,十之七八是玉螺穿凿。

  (3)短滨螺拉丁文名:Littorina (L) brevicu1a (Phi1ippi) [L. ba1teata, L. souverbiana, Litorina brevicu1a v. costu1ata, Littorina heterospira1is, L. mandshurica, Littorivaga brevicu1a]

  纲名:腹足纲

  科名:滨螺科

  形态特征:短滨螺,壳*球形。高13毫米,具粗、细不均匀的螺肋,黄褐色,杂有褐、白和黄色云状斑及斑点,软体动物。

  生活特点:高潮区岩石上常见。

  (4)肉球*方蟹

  头胸甲方形光滑,黄棕色散生有红色斑点,前半部稍隆,後半*坦,胃、心域间有"H"形沟相隔。螯脚两指基部之间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则不明显。

  头胸甲长约27毫米,宽约3毫米,*方形,前半部微隆起,具颗粒和红色斑点半部*坦。胃区和心区间具一横沟,心区和肠区两侧凹陷。额宽,前缘*直,中间稍凹。眼窝下肾外侧由小颗粒组成一条细线。螯足雄的大,雌的小。各节肾面具红色斑点。长节内侧腹缘*末端具一发音隆背。腕内侧具齿状突起,掌节膨大,两指内缘具细齿。雄性两指基部间具一膜质球,雌性无此球。步足各节间具红色斑点,指节具六条纵列黑色刚毛。

  中文名称:海葵

  外文名称:sea anemone

  界:动物界

  门:腔肠动物门

  纲:珊瑚虫纲

  亚纲:六放珊瑚亚纲

  目:海葵目

  分布区域:海洋

  海葵(学名:Actiniaria),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虽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这种

  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锚靠在海底固定的物体上,如岩石和珊瑚。它们可以很缓慢的移动。海葵非常长寿。寄居蟹有时会把海葵背在背上作为伪装。

  (6)海星英文名字startfish

  亦译星鱼;亦作sea star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下分海燕和海盘车两科,不过人们都俗称其为海星或“星鱼”。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然而,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动物,而且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

  八、实*结

  通过这次海滨动物学实*不但巩固和提高了我们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学*的主动性。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一些进行野外的实*,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方法。海洋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资源,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又去保护它,而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破坏它。在实*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的任务。

  虽然实*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一、概述

  通过接*两年的学*时间,我们学*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和基础生态学等科目,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在20xx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们北方民族大学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我们依次进行了贺兰山、鸣翠湖以及白芨滩的实*,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三个地点介绍如下: 苏峪口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滚钟口风景区北部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距银川市约40公里,是贺兰山的又一著名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气温8.5℃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 800小时~3 000小时,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苏峪口山体巍峨,林海连绵,树种繁多,一年四季葱茏茂密。它北距沙湖旅游区35公里,东边西部影视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宁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万公顷的范围内,高耸入云的油松、村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吐红的樱桃,挂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分秋色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层层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观,色彩斑斓,变化无穷,令人叫绝。 鸣翠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东侧,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规划面积6.67*方公里,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鸣翠湖是黄河古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西缘的历史遗存,是明代长湖的腹地。这里湖光戏柳,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远望水鹭双飞起,*看风荷一向翻。塞上雄浑,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苇浪水波间。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最著名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繁衍栖息。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48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318公顷,缓冲区面积18606公顷,实验区面积2491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荒漠生态系统及典型的荒漠野生动植物资源。范围在东经106°20′至106°37′,北纬37°49′至38°20′之间,东自宁蒙边界在明长城交汇处为

  起点,向南至黄草沟口西1公里,经任家庄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与307国道交叉处,沿307国道拐至公井子桥,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铁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沟口、再至鸡心沟口;南自鸡心沟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处,再向西拐至龙坑井南1.5公里处,延至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西以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向北沿1250米等高线拐至狼永公路k10号桩,经掏葫芦至东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经庙梁子沟至东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线穿越海子墩、307国道、庆沟、天池沟至横城;北自横城沿明长城向东至宁蒙边界交汇处。调整后保护区共设核心区3处,即北部猫头刺荒漠核心区,中部柠条群落荒漠核心区和南部猫头刺—沙冬青荒漠核心区。

  1.实*内容

  ⑴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⑵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

  ⑶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5)

——野外实**结菁选

野外实**结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野外实**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此次实*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在实*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工作。通过这次实*,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学生主动探究学*,在教师介绍实*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区实际在实*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安的完成了实*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神农架,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与汉水之间,又是中国东部大陆的第一高峰。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八以上,在森林里面有着很多的动植物,其中珍贵的有;金丝猴、白熊、白鹿等珍稀动物,生长着珙桐、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稀植物。而我们就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山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验证和巩固地理科学知识,学*地理科学方法,端正地理科学态度,更好地领会地理科学精神。在专业训练方面,学生能掌握野外实践的.工作程序、实践路线和实践点的选择、实践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野外判别方向;在综合素质训练中,能很好地锻炼创新能力、促进学*方式的转变、学会与人共处、磨炼意志、培养遵守纪律、雷厉风行的*惯。

  在神农架里云涛雾海变幻无穷,石柱石峰奇诡多姿,山光水色气势磅礴。里面不止有珍贵的动植物,还有神农架野人传说,更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神农架地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最高峰的神农顶海拔3105.4米,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神农架里面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还有40多种是受国家保护的,而各类动物也有1050多种,其中有70种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类是怎么来的。在森林里是乎和外界已经隔绝,而自己似乎也回到了远古时代。现在科技时代的不断发达,海水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珍惜动植物的不断减少,这难道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神农架也会消失。通过这次实践,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的知识不足而感到羞愧,在以后的学*中我会加倍努力,面对美好的未来。

  一、实*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位置:实*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实*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坦,是一古老的夷*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 三叠系(T)

  (1)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 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

  1) 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

  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 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

  2) 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

  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 第四系(Q) 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

  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

  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 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看见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

  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

  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xx年11月30——12月1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雷公山野外实*,事前,全班同学做好了分组和准备工作,借到了实*要用的工具,鉴于此次实*对于我们历练的重要性,我们小组的成员按照分工积极准备,熟悉指导老师分发的资料,并对实*充满了期盼!

  实*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内部进行再分组,通过分工合作,把找出的植物向老师询问,并一一做好记录,拍好照片进行归类,然后收集起来!也对沿途的水文地貌进行记录,进行地貌的浅成研究!

  在此次野外实*中,我收获良多!通过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我更加了解了一些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点(以水文,地貌为主),了解了植物地理,水文地理,地貌等,知道了重力地貌,流水地貌的形成原因,也看到了关于向斜,背斜的实例!雷公山的水文,地貌,把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的生动展现了出来,大大激发了我学*的兴趣。当然在实*中也暴露出很多学*中的不足之处:

  1、对课本上知识的熟悉程度不足,以至于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所使用的名词有些模棱两可!

  2、记笔记的速度不够迅速,一些要点没有记录完全!

  3、思维转动不够快,没有及时的向老师提问自己心中的问题!当然,前期资料也没有能够准备充分,没有及时的对实*区域的地理资料进行查阅,在实*的时候碰到什么小的问题都要询问老师!

  实*过后,我得到了一些经验:

  1、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实*区域基本概况

  2、熟悉课本知识,增加专业度

  3、在实*过程中积极向老师提问内心的疑问,并认真听取讲解,迅速的做出笔记!

  希望在下次的实*学*中,我能够吸取这些经验教训,能够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期待下一次野外实*的到来!

  在导师彭润民老师的带领下,我非常欣喜的获得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哈拉干拉乌苏一带和霍各乞矿区两处进行野外实*的宝贵机会。从而有幸参与了从野外地质踏勘、剖面实测、路线填图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到高精度磁测及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些实际的工作经验无不让我感到新奇而兴奋。总之,无论是野外工作,室内整理,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和先进的找矿勘探方法、送样分析的规程和流程等等等等,无不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感谢彭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深入学*、快乐实践、体味生活!这次野外实*在教给我很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深切认识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地差距和不同,以及自己的工作学*中的巨大不足。

  我会在将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认真的实践,争取在牢固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吸收和消化新的专业精华!

  一、概述

  1、实*任务及目的:

  通过本次实*了解和熟悉内蒙古自治区哈拉干拉乌苏一带的基本地质状况,如出露地层及分布特点(分层描述、分布与发育概况、岩性、接触关系、厚度),岩石(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及含矿情况),构造(总构造特征及构造位置、褶皱、断层及其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地质发展阶段;并通过此次实*了解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主要工作阶段进行深入了解、认真实践。同时对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再到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有一定的学*和了解。

  2、实*时间:20xx年8月10日至10月20日3、实*工作量:

  实*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xx年8月10日20xx年9月10日,对上一年的工作成果进行了解,并对今年的工作地区区域地质概况进行熟悉,接着上一年继续开展调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针对不同的地质体,采用相应的1∶5万区域地质

  填图方法,查明调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日20xx年10月20日,到霍各乞矿区进行采样工作,编录、采集岩芯,对已做过的高精磁测进行高值检测。本阶段主要对矿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勘察工作,同时在彭老师指导下我们练*编录、采集岩芯。

  二、关于区域地质背景的认识

  内蒙古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区内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因受后期多期次构造挤压、改造和岩浆侵入的破坏,出露不全,有缺失。由老至新,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白垩系、二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出露的岩体以海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此外,有元古宙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小型侵入岩体。

  乌拉山群是区内变质最深的一套区域变质岩系,主要由灰色、灰黑色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混合岩化的各类片麻岩组成。

  渣尔泰山群是一套浅变质-热变质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和多期次岩体侵入改造,岩石普遍变质,形成了片岩、板岩、石英岩及局部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其中含硫、磷等沉积变质矿产及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找矿带的最重要含矿岩系。主要由碎屑岩、碳质页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组成,主要岩性有板岩、变质砂岩、石英岩、结晶灰岩、千枚岩、白云岩以及少量糜棱岩,原岩属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建造,夹有少量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侏罗系零星出露于工作区西南端,下岩段主要为一套内陆盆地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上岩段为砂岩、泥岩的湖相沉积。

  本区第四系较为发育,主要为一套不等粒灰色粗砾岩,黑灰色松散状细中砂及粘土夹少量粉砂。此外,还有风积砂,河床冲积物及洪积物等。

  三、实*实际工作及心得

  1、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6)

——植物学野外实*报告菁选

植物学野外实*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物学野外实*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此次实*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此次实*共三天,地点分别是**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 实*的简要概况:

  1.1实*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 2地点:**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 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 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

  2 标本的采集:

  2. 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和实践。

  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一百种,其中大多是**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和足够的实践。

  3实*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和,年*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粮仓之称.

  3.2 8月2日**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宣告结束。

  4 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一、 实*的目的和意义

  实*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的意义:

  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创造条件。

  二、 实*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 实*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报告

  (4)老师考察学*的情况

  四、 实*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打了基础。有趣的实*活动使我们学*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实*时间:20xx年5月22日——20xx年5月26日

  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西临大鹏湾。

  实*内容: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

  被子植物:

  木兰科:木兰

  榆科:朴树

  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

  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

  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

  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

  含羞草科:台湾相思,含羞草

  椴树科:布渣木

  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

  炸酱草科:炸酱草

  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

  炸酱草科:炸酱草

  葡萄科:爬墙虎

  茄科:少花龙葵、水茄

  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

  裸子植物:

  杉科:杉树

  蕨类植物: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

  实**结: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 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一、实*目的与任务。

  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步骤与内容。

  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实*内容。

  xx月xx日上午从xx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

  xx月xx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下午学*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xx月xx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三、实*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

  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

  在复*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沟囊蹲尤喙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沟闹匾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

  在认种学*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 比较学*、集体学*、反复学*:

  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

  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易*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的效率会降低,学*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

  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

  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一.实*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意义

  1.通过实*可以培养学*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对于激发同学们学*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动员大会。实*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始实*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实*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一、实*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二、实*地点:

  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三、实*内容: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四、具体行程:

  1、xx月xx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2、xx月xx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

  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3、xx月xx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4、xx月xx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

  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5、xx月x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今天先后去了南饮泉和北饮泉,这里有许多风格别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点,接着又去了药泉湖,记得这里的泉水是最具特点的,味道有点闲,而且对于这水还有其美丽的传说,随后我们又买了些小饰品,有五大连池留念项链,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们以组为单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师对我们这几天的实*内容进行了测试,主要内容是对植物的识别,测试完成,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6、xx月xx日,这是本次植物野外实*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自己的物品,4:00就离开了住处,踏上返回的列车,或许是出来时间长了,对学校便产生了牵挂,期盼着能够快些到达,期盼着把我们的经历讲给那些没来的同学听,就这样离五大连池渐渐的远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生活也临*了尾声。

  五、本次实*中所积累的部分植物简介:

  1、百合科(liliaceae):单子叶植物,隶属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

  2、菊科(keyinwiki):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草本,头状花序,聚药雄蕊,瘦果顶端带冠毛或鳞片。

  3、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根据果实类型,通常分为具u果的金莲花亚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亚科。金莲亚科主要有乌头属、翠雀属、金莲花属、升麻属。

  4、唇形科(labiat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多为二唇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个心皮形成;花柱。

  5、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

  6、蔷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7、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它形状花托的边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他形状花托的边沿。

  六、实*心得:

  这次实*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相结合,这种方法让我们轻松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实*过程中我们同学间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既充实又美好的,我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同时,也感谢几位老师一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在学*过程中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次实*教会我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用,这短暂的实*生活也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

  一、实*目的与任务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集体学*、反复学*: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最难得的是这次实*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前言:

  通过接*一年植物学的学*,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

  一、实*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打下基础。

  4、通过实*可以培养学*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时间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实*地点

  铜仁市江口县 梵净山 凯里市施秉县 云台山

  四、关于实*地点的介绍:

  1、江口县

  梵净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11年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2007年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于2006年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

  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2、施秉县概况

  (1)地理位置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贵州东线旅游中心,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方公里,辖4镇4乡,2003年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2)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式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系,属黔东南凹陷。*均海拨526米,全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云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7)

——野外实*报告(精选20篇)

  一、实*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意义

  1、通过实*可以培养学*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对于激发同学们学*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内容

  1、动员大会

  xx月xx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动员大会。实*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 师和我们说明了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 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xx月xx是日是植物野外实*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xx月xx日是我们开始实*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xx月xx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xx月xx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xx月xx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著名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任务。实*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有了这次的实*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一、前言

  1、实*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原,称北京*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路线

  本次实*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6月26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昌*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6月28日: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马岭组(Zqx)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q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下寒武统

  [1]昌*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2]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50-185米。

  一、实*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提高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提高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 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 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 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基本情况简介

  1、实*时间: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耿学侠、查岭生、李学明、丁建华

  三、实*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 (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内容

  我们实*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靠*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3、昆虫的分类鉴定

  (1)参考:指导教师的讲解、徐亚君和唐鑫生《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指导》

  (2)方法: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鉴定

  4、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③标签和保存:每一个标本都必须附有标签,以此说明标本的中名、学名、采集日期、地点和采集人姓名。在野外实*中,要将完整无损的标本分目上盒,在实*结束前,各组展示标本,进行考核。实*结束后,选取制作精美且符合科学要求的标本放入专门的标本盒,带回学校标本库。 具体的标本制作过程以蝴蝶为例: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行。

  ③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本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⑤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它放好以晾干或烘干

  五、实*结果

  这次实*我们共捕捉了105只昆虫,通过鉴定之后将它们分为15个目。各目主要特征分别介绍如下:

  1、直翅目:21只,该目是野外实*昆虫第一大目。该目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大。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跃足。渐变态。

  2、鞘翅目:17只,该目是昆虫纲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目。该目触角多样,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在背中线处相遇,后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

  3、半翅目:15只。该目触角丝状或刚毛状,1—5节。刺吸式口器。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透明,或两对翅均为膜质,也有两对翅*于革质者。无尾须,渐变态。

  4、革翅目:6只。该目体长略扁。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很短,不能遮盖腹部。后翅半圆形,折叠于前翅下。尾须革质,铗状。渐变态。

  5、螳螂目:1只。该目头部三角形。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足为捕捉足。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尾须短,渐变态。

  6、双翅目:7只。该目触角丝状或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

  7、膜翅目:7只。该目触角丝状或膝状。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无尾须,完全变态。

  8、广翅目:1只。该目触角长,丝状,或为栉齿状。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两对膜质翅,后翅基部宽大。静息时翅呈屋脊状置于背面。无尾须,完全变态。

  9、蜚蠊目:3只。该目体背腹扁*。前胸背板宽大,盖住头部。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末一对尾须,渐变态。

  10、蜉蝣目:4只。该目体柔弱,触角刚毛状。成虫口器退化。翅1—2对。尾端有一对尾须和一个中尾丝。发育为半变态。

  11、蜻蜓目:3只。该目体细长。触角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两对相似的膜质翅,静息时*放或斜向竖立于背。半变态。

  12、毛翅目:2只。该目外形似蛾,身体和翅面有短毛。触角丝状,很长。咀嚼式口器。两对膜质翅,静息时翅呈屋脊状置于背面。无尾须,完全变态。

  13、襀翅目:3只。该目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翅狭于后翅。腹末有一对长尾须,半变态。

  14、同翅目:2只。该目体型变异较大,刺吸式口器,吻3节。前翅质地一致,较后翅略硬,静止时置于背面呈屋脊状。

  15、鳞翅目:3只。该目触角棒状、丝状或双栉状。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化。两对膜质翅,身体和翅面覆盖鳞片。无尾须,完全变态。

  六、实*心得与体会

  这次动物学的野外实*时间虽然很短,却收获颇丰。一方面,我们领略了黄山的韵味与美丽,另一方面我们也真正的见到了许多不曾见到的动物。这次实*,不仅巩固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而且我们将理论知识真正地运用到了实践之中,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或没有明白的问题,也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严谨的态度、对生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实*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的任务。虽然实*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实*,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今后,我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把学*知识局限于课本上,争取做更好的自己。

  第一章 绪论

  此次实*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在实*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为了方便我们的实*,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任务即可回到公寓。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线路 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卧褶皱,玉皇山向斜。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第一天实*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后方交汇定点法。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也有小的解理。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到了宝石山的蛤-蟆峰我们学*了后方交汇定点法,了解了西湖的成因,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当天的实*任务。 7月3日,实*路线为:钱塘江至九溪,主要任务是认识志留―碳系部分地层岩性特征及了解之江成因,之江及钱塘江,之所以成之字形就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凹岸,再由搬运堆积作用使河流形成凸岸,于是就有了之字形的河道。就这样,我们的杭州实*就算结束了。

  第2章 地层

  2.1 概 述

  杭州的地层简述: 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在此区内可见下述由 老到新的地层:

  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分为文昌组和长坞组;

  2、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为康山群、大白地 组和吉安组;

  3、泥盆系(D)分为西湖组和唐家坞群;

  4、石炭系(C)分为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

  5、二叠系(p)分为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

  6、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

  7、白垩系(K) 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

  8.第四系(Q) 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

  2.2 地层岩性描述

  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层分布位置、岩性特点(描述)、岩层产状等。主要地层有D3x、C2h、C3c、J3h、Q。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组) 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厚度176~300米。主要为老和山。

  C2h(黄龙组) 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厚度154米。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龙井―飞来峰一带。

  C3c(船山组)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

  岩。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厚度47~150米。

  J3h(黄尖组)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

  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第3章 岩浆岩

  实*区岩浆岩以酸性喷出岩为主,侵入岩不发育,地表均以脉岩产出。从岩浆岩特征化学成分,以及与围岩、地质构造关系,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均属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

  实*区脉岩:分布零散,种类较多,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发育,以中酸性为主,多数受构造控制。计有:辉绿岩脉,安山玢岩,英安玢岩,高岭石化霏细斑岩等。

  实*区喷出岩:晚侏罗世早期的喷出岩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是实*区火山岩最发育的一类,分布在宝石山、葛岭、孤山等地。岩性有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含碧玉团块玻屑熔结凝灰岩。葛岭、宝石山一带角砾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灰紫、紫灰色,呈角砾状结构,具假流纹构造,有玻屑、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岩屑(安山玢岩)和微量磁铁矿褐铁矿组成,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熔结凝灰岩的岩性特征为:紫、暗紫灰色,晶屑、玻屑结构,具假流纹构造。玻屑主 要,晶屑(斜长石、石英、黑云母)次之,岩屑(安山玢岩、凝灰岩)零星,褐铁矿、磁铁矿微量,由少量隐晶质物质胶结,有些凝灰岩含碧玉团块。碧玉由玉髓和细粒石英组成,有方解石、黄铁矿、有机质和粘土混合物,颜色多样,常为红色,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常具隐晶质和胶状结构,颗粒在0.01毫米左右。碧玉的成因一般认为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关,即火山喷出的凝灰物质被海水分解后,其分解之SiO2大量进入海水,当它达到饱和时,在适当条件下即沉淀下来而成。早白垩世晚期的喷出岩有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安山质熔岩(辉石安山玢岩、安山岩)和基性熔岩(玄武玢岩、玄武岩)等四类,零星分布在六和塔浙大三分部,南星桥、杭一中等地。

  第4章构造

  4.1 概 述

  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

  一、褶皱

  杭州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和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二、断裂

  杭州在印支运动以前基底固结程度较低,地壳变形以褶皱方式为主,断裂不很发育,主要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或基底断裂,但它们都控制着构造单元边界和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如临安――马金断裂、萧山――球川断裂、昌化――余姚断裂、印渚埠――开化断裂,毕浦――双溪口(淳安)断裂等。

  三、节理

  杭州市区节理以葛岭―宝石山构造节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剪切节理形迹构成小型“棋盘格式构造”。在宝石山,北东70°~80°的节理密集,北西向节理稀疏;葛岭附*,北西

  40°~60°、北东70°~80°的两组节理均较明显;而葛岭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节理却变得密集,北东东向节理变得稀疏。

  4.2 节理与断层

  栖霞岭介于挂牌山和葛岭山之间,这里发育有蝙蝠洞、华严洞、紫云洞、栖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这些洞泉的发育都在一条直线上,若与其北东的卧云洞相连,则其走向为北东。沿线不仅发育有洞泉,而且还明显地可见断层擦痕,断层角砾岩、断层糜棱岩,因此这洞穴泉水的发育与断层有直接关系。此断层即为栖霞岭断层。

  *栖霞岭最高处,紫云洞牌坊前,此处可找到侏罗系火山岩系第二亚段和第三亚段的分界面,两亚段之间可明显地见到一层紫红色的沉凝灰岩,这是在火山喷发间隙时期形成的。

  断层和裂隙(节理)统称为断裂构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水出来时冒泡则是上升泉(承压泉),水涧是微上升泉。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开次量很大。岩缝的水开采量校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紫云洞(图3-2.2),紫云洞位于杭州西南栖霞山,洞穴主体长约80m,洞型*直简单,走向NE35°―45°洞顶*整如板且向东南倾斜,倾角35°―40°,主要是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古老的火山作用使得栖霞岭一带布满火山碎屑,火山碎屑夹1至2层凝灰质砂、泥岩或沉凝灰岩,单层5―10m,经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环对松软的沉积岩夹层进行剥蚀、侵蚀和浸泡软化,其碎屑物质被水流搬运带走而淘空,逐渐刻凿出倾斜状深槽。

  深槽顶板为坚硬的.火山碎屑岩,并发育有NEE、NNW、NW向X节理(图3-2.3),大大降低了顶板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岩洞初具雏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向纵深方向发育与扩展。然而,岩洞并非无止境的发展下去,随着深度的增加,X节理趋于减少或呈闭合状,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水的循环交替随之变弱,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紫云洞。我们组选在紫云洞进行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三组产状的测量,我们组所测数据为岩层倾向:130,倾角45

  4.3 褶曲

  西湖复向斜,即杭州复向斜在杭州市区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皱区的主体,组成西湖复向斜翼部最老地层是上寒武统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层是下二叠统的丁家山组,出露在西湖畔的刘庄附*)。西湖复向斜的形态,顺西南方向收敛,枢纽仰起,向北东方向展开、枢纽倾伏,枢纽总的方向为北东50°,倾伏角15°。复向斜倾没部分为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所不整合复盖,又为一隐伏的北北西向的大断裂所横切。龙井――翁家山――南高峰――三台山――丁家山一带为西湖复向斜核部,地形坡度与复向斜倾伏角相适应。西湖复向斜由一系列单体褶曲组成,从北西到南东计有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远离西湖的另一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坞背斜,直坞向斜。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复向斜的北东方向,可视为西湖复向斜的余延部分。

  第5章 地质发展史

  前人对杭州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因此本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在杭州地区进行地质工作的主要有下列地质工作者和单位。

  1924年朱庭祜调查了西湖一带地质情况,将石炭、二迭系灰岩称为“飞来峰层”;

  1929年舒文博等人命名“唐家坞砂岩”、“西湖石英岩”,并分别划归志留系和泥盆系;

  1947年吴磊伯在李四光的指导下,对杭州地区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并编制1:5万杭州地区地质图。

  1951年盛莘夫对杭州石炭、二迭系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划分出黄龙灰岩(C2h)、船山灰岩(C3c)、栖霞灰岩(P1q),并肯定了杭州有茅口组灰岩段(P1m2)存在;

  1957-1959年南京大学师生多次来杭州实*,填制了1:1万地质图;

  1970-1973年浙江省区测队开展杭州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实*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都作了大量而系统的工作;

  1977年浙江省第六地质大队做了杭州市地热普查,收集了丰富的地热资料。

  目前,仍有许多院校师生在杭州进行基地地质实*,如东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地质系、同济大学、工业学校。

  第6章资源环境地质

  杭州地区的地质景观极为丰富,如杭州西湖,钱塘江,九溪等均为杭州有名的旅游胜地,奇特的地质景观给杭州的旅游业带来了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再如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庐县瑶琳镇的瑶琳洞,有岩溶地下的垂云通天河,是我国特大型水陆兼备的溶洞之一。众多地质景观不仅使杭州的旅游业得到发展同时是杭州的人文景观也得到了发展,自然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各种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第7章结束语

  为期5天的杭州实*很快结束了,也许实*给我们首先的印象就是挺好玩,但就是有点累,这也许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受。由于天公不作美,我们实*的4天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前两天是阴雨绵绵,中途还突遇过暴雨的侵袭,后两天是高温,相当容易中暑,还好各位同学都做好了防暑准备。由此,让我联想到的是作为地质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地质学知识,更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以及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作为地质工作者的接班人就必须接受各种恶劣环境的挑战,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锻炼好身体。当然通过此次学*我们也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实*让我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地质工具的使用,尝试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也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度,对于理论知识我们应该经常适当的与实践联系,才能达到我们的学*目的。

  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宏伟博大、丰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综合体。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济南的公路两侧),因地势高差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显著,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实*点集中安排在这个地域;利于集中获得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达到野外实*目的。主要实*内容为自然地理的综合实*,考察研究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综合体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各自然要素在构景方面的成因和价值;进一步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本区野外实*的方法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为主的方法,以路线调查为线索,以典型地段调查为重点,深人研究,揭示规律。在路线考察过程中,主要采用综合同步序列法,即沿实*线路绘制综合剖面图,选用合适的水*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绘制剖面图,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岩性、土壤、水文、植被等使用不同符号表示在相应的剖面图上。典型地段再作重点详细考察,做出详细记录。典型地段的实*点重点考察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类自然综合体主要特征、成因,分析各要素的构景价值。考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实*点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2、露头岩石岩性,风化壳厚度及成因(属残积、坡积、洪积、还是冲积等);地表形态属何种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现代固体运动形式,属侵蚀的应说明侵蚀方式(剥蚀、片蚀、沟蚀等)及侵蚀强度,属堆积应说明堆积方式、坡度、坡向。

  4、确定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等。

  5、植被类型,建群种,优势种,郁闭度及盖度,*均高度,乔木林树龄,胸径等,古树名木及价值。

  6、自然综合体总体评价,构景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化建议。

  8月25日-9月2日,由衣华鹏、李世泰、金秉福、3位教师带队,带20xx级国土和20xx级地理信息系统本科2个班共69人,到泰山进行了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主要实*点有:

  (1)蒿里山,又称灵山、英雄山。位于泰安火车站东南200m处,海拔193.2m。形体浑圆,属剥蚀残丘。是寒武系上统沉积岩,岩石中盛产三叶虫(此处称蒿里虫)化石。山上苍松翠柏密布,山背面有山洞,古称仙洞。盛夏时节,洞内寒气逼人。这里是城区天然公园。此处是地质、地貌、土壤、生物的综合实*点。

  (2)树木园,位于泰安市北关红门路东侧,海拔200m。该园创建于1956年,现拥有各类树种600余种,占地面积5.3h㎡,已建和拟建展区11个,该园是山东省林业学校的树木园。位于泰安市北关红门路东侧,海拔200m。

  (3)普照寺,位于两山环抱之中,后依凌汉峰,前临东来溪水,这片向阳谷地,水热条件很好,林荫草茂,环境清幽。六朝时在此建寺,为一佛寺院建筑群。“大雄宝殿”前,银杏双挺,枝叶葱笼;两株油松对生,枝盘叶复。大殿后“筛月亭”旁有一古松,因属六朝时代所植,名日“六朝松”,树龄千年余,仍枝繁叶茂。每当皓月当空,树下银光如筛。出寺庙东行100m,是一片生长茂密的栓皮栎林,是建国初期人工所植。地面已有小幼苗具备自我更新能力。这片栎林全省内最好。该点主要进行土壤及植物地理实*,其任务是:认识栓皮栋林是本区典型地带性落叶阔叶林;进行样方调查;酸性棕壤的剖面观察;分析向阳坡地森林小气候对植物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4)对松山,离朝阳洞,步人慢十八盘谷中,两侧双峰夹道对峙,古松万株,苍翠翡郁,层层叠叠,沿山谷向两岩对生,故名“对松山”,又名“万松山”。向阳谷坡,水热条件较好,遍生劲松,郁郁葱葱,峰峡倔强,最能代表泰山松树的风格,许多苍松盘根于岩石之上,或夹于峭壁之间,有的昂首苍穹,飒然而立;有的回环曲折,匍匐山岩,层层叠叠,傍山而上,直入云天。每逢山风乍起,松涛阵阵,似巨浪拍岩。有时云遮雾障,青松时隐时现,更显其苍劲葱茏。此处实*时,带领学生深入林中,实地调查。重点解决:认真对原始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分析松林特征及其环境条件;采集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类型及成因。

  (5)丈人峰,在玉皇顶西,有状如老翁的直立巨石,俗称丈人峰。丈人峰原是侵入岩体,致密、坚硬、耐风化,周围片麻岩易风化剥蚀搬运,自身成为风化剥蚀残留的直立岩体。因附*又有数块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孙”之称。丈夫峰附*,可作为岱顶土壤、植被的实*点。观察山顶灌丛草甸植被类型特点,做样方调查;进行山顶灌丛草甸土壤剖面观测;分析山顶为何无高大冠木生长?山顶与对松山、普照寺植被的生态因子有哪些不同?

  (6)张夏,四条剖面,地层互相连接,包含了下、中、上寒武统的七个地层单位。把距今5.5一5亿年期间形成的各种不同沉积岩石有顺序展现出来。由最底部的馒头组页岩到张夏组的厚层灰岩,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海水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由浅变深的历史过程。

  (7)灵岩寺,灵岩山原称方山,其主峰厚层灰岩壁陡如削,顶*如砥,方方正正而得名。“石香肠构造:、明孔山、滴水崖、箱形褶曲、千年青檀等实*内容非常典型。

  (8)曲阜,孔林占地面积3000亩,是华北最大的人工落叶阔叶林。经过9天紧张忙碌的实*,使学生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使学生加深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年的经费比往年减少了50%,经费严重不足,使一些原计划包车去的实*点去不了,临时改成步行去一些较*的地方,影响了实*质量。

  专业班级:生物科学专业(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野外实*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

  一、实*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提高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提高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基本情况简介

  1、实*时间: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耿学侠、查岭生、李学明、丁建华

  三、实*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内容

  我们实*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靠*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3、昆虫的分类鉴定

  (1)参考:指导教师的讲解、徐亚君和唐鑫生《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指导》

  (2)方法: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鉴定

  4、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第一章:绪言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野外地质实*报告。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D�D�D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实*报告《野外地质实*报告》。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8)

——地质野外实*报告实用20份

  一、实*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概况

  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从xx年xx月xx号开始到xx月xx号结束。 xx月x号到xx月xx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的地点,实*目的以及实*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

  xx月xx号为野外实*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xx月xx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报告。

  三、实*内容

  (1)实*地区的地形地貌

  本次实*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 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 天乳山

  美丽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沟村之间,距离武安25多公里,该山雄伟壮丽,钟乳满山,森林茂密, 天下奇景,这里的钟乳大约在一亿万千万年左右,形成了独特的钟乳奇观,这些钟乳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全国少有。它们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

  (2)京娘湖的实*

  10月20号早上7点,在xx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武安京娘湖进行实*。沿途观察到京娘湖的岩性和节理裂隙,层理等地质结构 ,并注意到沿途山脚下有大量的坡积物。

  1.京娘湖附*的主要岩性

  系震旦长城群大红峪组:为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厚度为18m。

  2.节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区的道路两边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部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错。

  节理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由沉积岩形成的层理结构,层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倾斜度。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质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见道路多数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随处可见河床中的由于搬运作用形成的较为大小均匀的鹅卵石,不过有的已经干涸,有的断断续续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古武当山地区实*

  我们实*的第一站来到古武当山地区,我们看到的岩层属于震旦纪的阜*群,为邯郸地区最古老地层,也是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的变质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天乳山实*

  本次实*的第二站来到美丽的天乳山,在这里认识和了解这里的岩性和相关的地质构造,在爬山的过程中,在山下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石英状砂岩和层理结构,等到山腰上的*台上后出现了寒武纪馒头组的紫红色页岩,崮山组的竹叶状灰岩;沿途可以看到褶皱构造,路边岩石的溶蚀沟槽等现象。等爬到牙口后我们下山休息时,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块砌的墙体上可以看到毛庄组的豹皮灰岩,等休息完毕后,下午1:30我们继续向上爬,这时会看到大面积的张夏组的鲕粒灰岩,页岩等岩石以及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见的裸露在外的钟乳石,甚至还可有水滴不断从岩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岩性

  震旦纪长城群中大红峪组:为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理。

  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上部泥岩;下部薄层泥质灰岩与微晶白云岩互层,含燧石结核; 毛庄组:主要为紫、暗紫色泥岩,顶部及中部夹有薄层鲕状灰岩及中厚层状含泥质白云岩。

  寒武系中统徐庄组:上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岩;中下部含绢云母泥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上中部厚、中厚层鲕状灰岩,豆状灰岩夹厚层灰岩;下部厚层花斑灰岩,底部薄板状泥质条带灰岩夹泥灰岩。

  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下、中部薄板状,中厚层灰岩夹泥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鲕状灰岩;上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顶部中厚层灰岩夹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 鲕状灰岩,又称鲕粒灰岩,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其成因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等便处于悬浮状态,同时促使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逸出,过饱和的碳酸钙(文石针)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质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并为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亮晶鲕粒灰岩,若鲕粒被带到低能环境,则形成泥晶鲕粒灰岩。

  ② 竹叶状灰岩,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

  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

  其成因为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

  ③ 紫红色页岩,一种含铁元素的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④ 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选择石灰岩中渗透性较好含颗粒的条带或斑块进行。此种灰岩在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常见。一般认为豹皮灰岩是经韧性剪切作用的灰岩形成的钙质糜棱岩。

  3.天乳山的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 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在天乳的山顶上可见许多节理裂隙

  ② 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4.天乳山的褶皱构造:

  在牙口向远处看可见地层走势倾向东南,呈现明显的褶皱结构。

  褶皱结构: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5.天乳山的岩溶作用

  ①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②地下岩溶形成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

  ③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岩溶景观。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岩溶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5)书写实*报告

  下午4:00下山,坐车回校后根据自己所见的和自己从课堂学的知识,仔细分析了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实*地点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将照片和自己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报告写完。

  四、实**结:

  1.通过此次一天的实*,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巩固了课堂学到的对岩石岩性,地质构造等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浅。

  2.这次野外实*我们沿途欣赏了秀丽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体验了登山的乐趣,虽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开心。

  3.本次实*,不仅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巩固,也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学*并把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实*目的:

  了解定西市渭源县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的影响。

  实*地点:

  定西市渭源县境内

  实*工具:

  罗盘、望远镜、岩石包等

  实*内容:

  1、实*区域概况:

  渭源县位于定西市境内中西部,北靠安定区和临洮县,东接陇西县,南连漳县,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自治州接壤,大致位于北秦岭向西部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0xx―3000米,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为7―8摄氏度,*均降水量为20xx―3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2、实*内容具体情况:

  (1)天井峡丹霞地貌:

  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如图1)为一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十五里画廊的天井峡,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旅游开发开放以来,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睐和赞誉。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河流的阶地主要分为三类:即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渭河河谷则主要为侵蚀阶地,由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构造面,渭源县城的大部分面积和人口就分布在这个切割*台上,即分布在渭河的一级阶地上,其向上海拔逐渐抬升,也就是说,随着阶地的上升,人口和建筑的数量分布呈一种下降的趋势。

  (3)系云摩天太白山:

  “不登太白非好汉,登上太白赛神仙”,游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太白山的奇伟雄宏,太白山山势险峻,酷似华山,因此,有“小华山”之称,(如图2)太白山海拔高约3300多米,在太白山山麓主要有人工针叶林(以落叶松为主),大约再向上两百多米逐渐由针叶林向灌木丛过渡,树木以乔灌木为主,如:桦树(红桦、白桦)等,在大约20xx米处开始有了积雪,此时天上的雨滴变成了晶莹的雪花纷纷落向地面,在这一带连灌木丛都少见了,大多为一些草甸植物。

  在山顶向下俯视时烟雾飘渺,真有一种神仙畅游的感觉,此时的山顶已是荒漠,只有进存的一些苔原植物和几簇耐高寒的植物,显得特别荒凉,虽然这里没有终年积雪,但十月的天气已经让这里变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令人感觉毛骨悚然。

  (4)石门水库和峡口水库:

  这是在渭河源头的两条支流上所建的水库,渭河上游主要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站在水库的堤坝上,看碧波荡漾,让人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亲切感。

  水库的主要作用有:

  1、调节地方小气候,由于定西市内气候比较干燥,蒸发旺盛,这样的水库就有了增湿降温的作用,使得地方气候呈良性循环的态势。

  2、水库可以用来灌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这样就可以使得渭源县人口打破靠天吃饭的单一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3、水库可以用来搞一些人工养殖,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人口生活水*。

  4、修建水库不仅对气候、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渭源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5)三国古道双石门: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双石门,(如图3)位于渭源县城南部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64公里。这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这里拥有11万亩的大草场,春秋季节,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许多珍稀动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在露骨山上有百年难遇的冬虫下草,在11万亩的大草场(如图4)到处可见悠闲的牦牛、雪白羊群、以及几匹狂奔的牧马,双石门主要是断层构造在地质运动时一侧抬升,而另一侧下沉在露骨山脚下形成了形似山门的岩石――石门,因为有两道这样的石门,所以称这里为双石门。

  在石门的岩壁上清晰可见那断裂岩石的层理结构,在石门的中间就是著名的“一线天”,在这里有一股流水从石门中潺潺流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6)首阳山原始森林:

  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其山势巍峨高峻,古松郁郁葱葱。因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在这里曾留有伯夷、叔齐之遗骨,并有闻名中外的野生食物“白蕨”。

  站在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松下,(如图5)让人不觉感叹到人类竟然是那么的渺小,通过悠远深邃的幽径,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望着脚下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一种征服万物的快感,此时,又有赞叹人类之伟大的感慨油然而生。

  3、实*小结:

  通过对各种自然风貌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探究,使我深层次的领略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那包罗万象的环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领悟,更使我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触。

  一:本次野外实*,勘探工作目的是:

  二:本次野外实*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

  (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

  五:水文地质情况

  (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地层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第八层、二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2)在红沙岭未见到明显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仅有东西走向的群英干渠,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多渗入地下。

  (3)在西张庄没有发现明显的水体,无固定水系,无河流、河塘,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雨水并排泄山洪,此处地貌多为褶曲,季节性雨水。

  一、前言

  1、实*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xx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原,称北京*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路线

  本次实*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6月26日: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昌*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6月28日: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马岭组(Zqx)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q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下寒武统

  [1]昌*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2]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50-185米。

  第一章:绪言

  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

  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第七章:后记

  说明实*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一、实*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概况

  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从xx年xx月xx号开始到xx月xx号结束。xx月x号到xx月xx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的地点,实*目的以及实*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

  xx月xx号为野外实*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xx月xx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报告。

  三、实*内容

  (1)实*地区的地形地貌

  本次实*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天乳山

  美丽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沟村之间,距离武安25多公里,该山雄伟壮丽,钟乳满山,森林茂密,天下奇景,这里的钟乳大约在一亿万千万年左右,形成了独特的钟乳奇观,这些钟乳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全国少有。它们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

  (2)京娘湖的实*

  10月20号早上7点,在xx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武安京娘湖进行实*。沿途观察到京娘湖的岩性和节理裂隙,层理等地质结构,并注意到沿途山脚下有大量的坡积物。

  1.京娘湖附*的主要岩性

  系震旦长城群大红峪组:为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厚度为18m。

  2.节理裂隙

  在京娘湖地区的道路两边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部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错。

  节理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由沉积岩形成的层理结构,层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倾斜度。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质作用

  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见道路多数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随处可见河床中的由于搬运作用形成的较为大小均匀的鹅卵石,不过有的已经干涸,有的断断续续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古武当山地区实*

  我们实*的第一站来到古武当山地区,我们看到的岩层属于震旦纪的阜*群,为邯郸地区最古老地层,也是本次实*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的变质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4)天乳山实*

  本次实*的第二站来到美丽的天乳山,在这里认识和了解这里的岩性和相关的地质构造,在爬山的过程中,在山下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石英状砂岩和层理结构,等到山腰上的*台上后出现了寒武纪馒头组的紫红色页岩,崮山组的竹叶状灰岩;沿途可以看到褶皱构造,路边岩石的溶蚀沟槽等现象。等爬到牙口后我们下山休息时,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块砌的墙体上可以看到毛庄组的豹皮灰岩,等休息完毕后,下午1:30我们继续向上爬,这时会看到大面积的张夏组的鲕粒灰岩,页岩等岩石以及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溶洞和罕见的裸露在外的钟乳石,甚至还可有水滴不断从岩壁上滴落。

  1.天乳山的主要岩性

  震旦纪长城群中大红峪组:为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理。

  寒武系下统馒头组:上部泥岩;下部薄层泥质灰岩与微晶白云岩互层,含燧石结核;毛庄组:主要为紫、暗紫色泥岩,顶部及中部夹有薄层鲕状灰岩及中厚层状含泥质白云岩。

  寒武系中统徐庄组:上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含砂碎屑灰岩;中下部含绢云母泥岩,夹海绿石石英砂岩、含砂泥灰岩。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上中部厚、中厚层鲕状灰岩,豆状灰岩夹厚层灰岩;下部厚层花斑灰岩,底部薄板状泥质条带灰岩夹泥灰岩。

  寒武系上统崮山组:下、中部薄板状,中厚层灰岩夹泥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鲕状灰岩;上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顶部中厚层灰岩夹泥岩。

  2.看到的岩石

  ①鲕状灰岩,又称鲕粒灰岩,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其成因为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等便处于悬浮状态,同时促使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逸出,过饱和的碳酸钙(文石针)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质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并为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亮晶鲕粒灰岩,若鲕粒被带到低能环境,则形成泥晶鲕粒灰岩。

  ②竹叶状灰岩,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

  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

  其成因为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

  ③紫红色页岩,一种含铁元素的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④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选择石灰岩中渗透性较好含颗粒的条带或斑块进行。此种灰岩在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常见。一般认为豹皮灰岩是经韧性剪切作用的灰岩形成的钙质糜棱岩。

  3.天乳山的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在天乳的山顶上可见许多节理裂隙

  ②断层:

  如果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4.天乳山的褶皱构造:

  在牙口向远处看可见地层走势倾向东南,呈现明显的褶皱结构。

  褶皱结构: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5.天乳山的岩溶作用

  ①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②地下岩溶形成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

  ③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岩溶景观。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岩溶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5)书写实*报告

  下午4:00下山,坐车回校后根据自己所见的和自己从课堂学的知识,仔细分析了沉积岩、变质岩等岩石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实*地点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将照片和自己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报告写完。

  四、实**结:

  1.通过此次一天的实*,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巩固了课堂学到的对岩石岩性,地质构造等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受益匪浅。

  2.这次野外实*我们沿途欣赏了秀丽湖光山色,自己也是第一次体验了登山的乐趣,虽然很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开心。

  3.本次实*,不仅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巩固,也是进一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学*并把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我相信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章:绪言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构造。

  实*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秦岭及其周围山脉相继隆起。少华山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构成复杂,背斜较易观察,向斜成山不明显。岩层层理较清晰。岩石表面风华严重,节理较为明显。

  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di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少华山属于秦岭山系的延伸,而秦岭是震旦纪时期的晋宁运动形成的,再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以及地质运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概况。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既有褶皱.也有断裂,多处呈现背斜.向斜.节理.断层等构造形迹。岩石表面风化严重,节理明显。华山区的褶皱主要为倾斜褶曲和倒转褶曲并兼有少量的*卧褶曲和翻卷褶曲。其轴向斜向南北纵剖面由于常年的侵蚀作用而参差不齐, 其断层多为逆断层中的推覆构造以及*推断层和枢断层。

  第四章:地质罗盘仪测定岩石的产状及测量结果。

  岩层产状的测定

  ①测量岩层的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层面贴靠、放*、气泡居中后,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②侧倾向时用罗盘的n极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靠放*,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③测倾角时将罗盘的长侧边顺倾斜线贴靠、层面竖起,并与走向线垂直,罗盘指针上挂的倾斜仪所指度数既是所求的倾角。

  实*时间:

  20xx年7月7日——7月18日

  实*地点: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实*人员: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实*目的:

  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

  6、了解实*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7、初步分析实*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

  实*概况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一、实*区概况

  实*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其中北区实*区是本次实*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实*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主要内容

  (一)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

  1、元古界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古生界

  《1》寒武系

  下统

  (1)府君山组:

  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厚146m。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 71m。

  (3)毛庄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厚约112m。

  中统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 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 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上统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2》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亮甲山组

  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3)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 101m。

  《3》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4》二叠系

  下统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上统

  (3)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4)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厚 150m以上。

  (二)岩浆岩

  柳江想写内部与边缘存在规模不等时代不同的火成岩岩体。盆地西侧有大面积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形成高耸陡峭的地势;侵入向斜西翼的岩脉岩墙一般偏酸性,向斜动东翼为规模不大的中性岩脉,岩墙等,中生代的火山喷出岩(鞍山岩)分布于向斜盆地的核部,形成盆地内的高山。

  1.侵入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灰绿岩、闪长玢岩

  (1)花岗岩所见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西部花厂峪一带的花岗岩,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

  2.花岗斑岩

  潮水峪村和沙锅店等地出露花岗斑岩岩墙。

  3.灰绿瑸岩

  比较集中于亮甲山采石场,岩石呈暗绿色,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4.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

  喷出岩:安山岩

  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丰富,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三)构造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 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柳江盆地地处秦皇岛市北,其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1)褶皱:

  柳江向斜位于华北地台......

  (2)断层

  (3)地质构造发展简史分析

  (四)地貌

  (五)矿产

  (六)其他

  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

  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和练*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米),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代残坡积物堆积。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区内地下水赋存在碳酸盐岩类含水层及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中,富水性极不均一,多被第四系覆盖。在岩石破碎、断裂发育,岩溶发育处,岩溶水及裂隙水明显富集。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类地下水,属低矿化度淡水,水质较好。

  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

  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

  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上部为灰褐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图1);中部为一套棕黄色中厚层状一厚层状杂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局部含磷结核;下部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泥质粉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纯石英砂岩,偶夹白色粘土层;下部为灰白色厚层一巨厚层状中细粒石英质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脉石英。与下伏中志留统坟头组(S2f)地层呈*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接触面上可见铁铝质古风化壳。石炭系未见出露。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上部为灰色薄层一厚层状硅质岩(图2);下部为灰黑色厚层状瘤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被覆盖。第四系(Q)全新统为冲积、湖积、湖冲积层及坡残积成因的砾石、砂粘土等。3、构造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襄樊-广济断裂南部,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线型褶皱,NW、NWW、NE和*EW向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其中,褶皱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体构造线*东西向,在南北向主应力作用下,还发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级的构造形迹。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呈缓慢下降趋势,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

  磨山向斜:位于磨山113.9-11***高地。这是本区发育较为完整的、轴迹呈*EW向延伸的小型开阔向斜。该向斜核部地层由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所组成,构成了山脊,是向斜成山的实例。向斜两翼地层由中志留统坟头组泥质页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岩层相向倾斜,北翼产状为17030~40,南翼产状为10~20xx~50。*核部岩层倾角变缓,一般在15~20;转折端圆滑开阔,轴面*直立;枢纽在东西两端仰起,在区域上长20公里,宽0.81公里,属于直立倾伏型褶皱。大李村背斜:位于磨山一风筝山之间,与磨山向斜*行展布。核部由中志留统坟头组砂页岩组成,北翼为磨山向斜的南翼,南翼依次由上泥盆统五通组、石炭系、下二叠统孤峰组组成,地层发生倒转,向北倾斜,倾角70左右。区域上长40公里,区内宽2公里,由于覆盖区影响,褶皱形态未及磨山向斜清楚,但是根据核部宽度和两翼产状变化,可以判定该背斜应为一转折端宽缓的倒转箱状背斜。园林学校向斜:位于风筝山一喻家山之间,为大李村背斜相邻褶皱。核部被第四系覆盖,北翼与大李村背斜共翼,南翼依次出露上泥盆统五通组、下二叠统孤峰组、中志留统坟头组,产状为350~1040~80,延伸长40公里,西至长江大桥。宽度小,表现为箱状向斜。

  本区断层主要是基于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分为*东西向的纵断层和*南北向的横(斜)断层。断层规模相对较小,*面上延伸不长,如地大水塔断层。纵断层组:已观察到的纵断层有磨山、风筝山南北坡、喻家山共四条,它们规模大小不一,走向*东西。标志为地层缺失、产状突变、岩石破裂、摩擦镜面和阶步发育等,并常被横(斜)断层切错。断层面均较陡立,微向北倾斜,断面擦痕多组,属多次活动断层性质。横(斜)断层组:野外观察到如磨山南北坡、喻家山等地,走向*南北,标志有地层沿走向被切错、切割纵断层、破碎带、向斜核部宽窄突变等。断层面较陡,倾向或东或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校区至磨山一带为构造剥蚀地形,由南至北分布有三条走向*东向的山脊。南侧为南望山--喻家山,其主峰分别为139米、149.5米。中间展布的有都山、猴山、风筝山及团山。北为磨山,主峰高11***米。山脊之间为高程24-58米的岗状*原。该区在2亿多年前沉积了一套砾岩、砂岩、页岩、灰岩及硅质岩。由于受到中晚三叠世后期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产生了*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作用,从而使三叠系至志留系发生了显著的缩短,形成强烈褶皱。褶皱轴迹方向*东西,并伴生有走向*东西的断层和其它方向的断层,从而垫定了走向东西延伸,南北起伏的山峦地形。据对武汉地区地貌发展史的研究,喻家山至磨山所见比高10~100米的山梁,为早第三纪末喜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夷*面(准*原化)。本区在喜山运动时期,地壳强烈上升,遭受剥蚀,早更新世早期,地壳下降,大云梦泽形成。末期地壳又上升,剥蚀形成了云梦期夷*面。地形除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外,也强烈反映出差异风化剥蚀的特点,即坡度与岩性相关,抗风化力强的石英质砾岩、砂岩构成山包或山丘;灰岩、页岩侵蚀成沟谷或地洼地带。基岩面上的疏松沉积物多为坡残积物,呈深红色网纹红土、褐红色砂土、褐黄色砂土,常含少量角砾。低洼处为红灰色、黄灰色粘土、亚粘土。接下来我们到了南望山垭口。在这里我们对道路两侧的岩层进行测量。最后,我们还来到了最后的南望山北门汽车站处,这边我们主要听老师的讲解并观看了断层。

  野外测量实*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测量,知道了岩土工程的大体分类,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下学期将要进行的专业课的学*铺下了道路。通过实*,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后衷心感谢陈洪江老师一直以来的辛勤指导。

  第一章:绪言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构造。

  实*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秦岭及其周围山脉相继隆起。少华山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构成复杂,背斜较易观察,向斜成山不明显。岩层层理较清晰。岩石表面风华严重,节理较为明显。

  断裂是指地壳中的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di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少华山属于秦岭山系的延伸,而秦岭是震旦纪时期的晋宁运动形成的,再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以及地质运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概况。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既有褶皱.也有断裂,多处呈现背斜.向斜.节理.断层等构造形迹。岩石表面风化严重,节理明显。华山区的褶皱主要为倾斜褶曲和倒转褶曲并兼有少量的*卧褶曲和翻卷褶曲。其轴向斜向南北纵剖面由于常年的侵蚀作用而参差不齐, 其断层多为逆断层中的推覆构造以及*推断层和枢断层。

  第四章:地质罗盘仪测定岩石的产状及测量结果。

  岩层产状的测定

  ①测量岩层的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层面贴靠、放*、气泡居中后,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②侧倾向时用罗盘的n极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与层面贴靠放*,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③测倾角时将罗盘的长侧边顺倾斜线贴靠、层面竖起,并与走向线垂直,罗盘指针上挂的倾斜仪所指度数既是所求的倾角。

  测量结果

  观测点

  测定项目

  测量结果

  观测点一

  走向 倾向 倾角

  ∠

  观测点二

  走向 倾向 倾角

  ∠

  观测点三

  走向 倾向 倾角

  ∠

  第五章:实*感想。

  虽然这次实*时间比较短,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的感想和体会。

  首先这次野外地质实*十分的有意义,我感到收获很大。它使我们获得了对实*区域地理现象,地质概貌的感性认识。一方面,通过野外实*,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理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应用和记忆,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了野外实*方法和技能,学会了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实*时间:XX年7月7日―7月18日

  实*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

  实*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

  实*目的:

  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

  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3、练*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

  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

  5、了解实*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

  6、了解实*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

  7、初步分析实*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

  实*概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

  1实*区概况

  2实*主要内容

  3结束语:实*的心得体会及总结

  一、实*区概况

  实*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其中北区实*区是本次实*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实*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主要内容

  (一)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

  1、元古界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古生界

  《1》寒武系

  下统

  (1)府君山组:

  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厚146m。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厚约112m。

  中统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工程勘察生产实*)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工程地质实*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野外实*报告10篇(扩展9)

——野外生存实*报告(精选五篇)

  学院:

  专业:

  班级:xx

  姓名:侯彦丞

  学号: XXXXXXX

  实践时间:20xx年10月25日 至 20xx 年10月27日 共 3天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3

  三、实践目的................................. 3

  四、实践日志................................. 4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5

  一、前言

  野外生存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有个别学校已将这种运动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把野外生存能力作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活技能,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还开设了野外生存课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题组组长、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季克异表示,之所以把这个课题申报为“十五”国家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拓展高校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惯和生存生活能力。学生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能主动学*、生动活泼地去学*,这非常重要。野外生存课程是野外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指在远离居民居住的环境,如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复杂地形域内,在缺少提供生命所赖以维持生存的外部物质,个人或集体靠自身努力,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及*似人为营造的环境条件下,保存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野外生存课程作为高校体育内容,强调健身、趣味性和使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中主动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野外生存课程是一种全新的体育内容,它集竟技性和挑战性于一体,包含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寻食(水)等丰富内容。

  二、实践时间及内容

  实践时间:10月25日--27日

  三、实践目的

  1、锻炼学生在野外遇到地理阻碍时克服困难的能力;

  2、通过实地练*,学会运用各种技法和可用资源弥补自身相对于客观条件的不足与弱点,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从容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3、丰富学生野外生存知识,提高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

  四、实践日志

  20xx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周五下午,期待许久的野外生存拉开了序幕。一路上都在对实*基地进行幻想,

  一想到能零距离的接触到大自然,可以自己做饭就很是兴奋。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一小时的船程,我们*安到达营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真的是零距离接*自然,灯光了了,人烟稀少,依山傍水。在进行实*之前,我们已经经过了多次的理论学*,并且进行了分组。到达营地后,我们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在经历了收拾营地、刷锅、取水、搭灶、生火等一系列环节之后。终于吃上了野外的第一顿饭,煮方便面!虽然简单,但是很开心。饭后,大家对第二天的行程略作了解并做好安排后便回到各自的帐篷休息。就这样,我们度过了野外的一晚。

  20xx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一是新鲜,二是冻的是在睡不下了。洗漱的时候再次体会到生存不易,毛巾上冰冷的水让还睡眼惺忪的我们顿时精神抖擞,含在口中的漱口水也是冻得牙齿生疼。在勉强洗漱后大家做了简单的早饭,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之旅。第一个项目是丛林穿越。望着那光滑陡峭的岩壁,我真是从心底里害怕,但是既然选择了体验野外生存的不易,就不能退缩。我硬着头皮跟在队友身后向上爬,上山的路很不好走,有很多很滑的陡坡,越往上走眩晕感越是强烈,中途经老师许可进行了休整后,在老师和队友的连拖带拉下,终于顺利完成了穿越的过程。之后一个项目是降岩,由于穿越过程中身体不适且体力消耗很大,在老师的许可下由助教老师沿小路带下山,虽然没有经历此次降岩,但之后听队友的讲述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当时那种刺激、紧张的心理,并由衷钦佩队友们的勇气和毅力。经历了这两个项目后,大家回到基地附*开始学*扎竹筏,主要学*两种基本而实用的结绳方式,并且在队长的带领下很快完成了我们的任务,队员们撑着自己亲手扎的竹筏在水中滑行时脸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溢于言表。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家只在湖中稍作逗留便回到岸上生火做饭。为了帮助同学们补充能量,学校给我们每组配发了一只鸡。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奔波后,野炊区顿时一派杀鸡拔毛、磨刀霍霍的战斗景象。在并不精致的加工下做了一顿丰盛的野外星光晚餐。之后是篝火晚会,每组都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大家还围着篝火取暖。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活动的.正常进行,晚会很早便结束了。这一天,在愉快中完美结束!

  20xx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第二天依旧起得很早,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洗漱时寒冷刺骨的湖水和做饭时灼人的烟灰),大家分组进行了溜索项目。我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害怕,勇敢的完成了这次任务,亲身体验了“空中飞人”的感觉。进行完溜索项目后老师组织同学们清理了基地的垃圾,做到了亲*自然、爱护自然的环保工作,

  随后又开展了几个小游戏,还对本次实*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大家原地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于当天中午十二点多,在校车带起的尘土中和船上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实*基地顺利的返回了学校。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现在的大学生被戏称为住在象牙塔里看世界的人,那说明了我们缺乏“走出去”的经历,缺乏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经历,此次实*正是对我在野外生存这方面经历的弥补。在零距离的接*自然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受到野外求生的不易,也学到了很多求生技巧。在此,感谢老师的关心与鼓励,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照顾与帮助。同时,我还学会了怎样尽快的融入群体,出校门时大家只是互不相识的校友,而离开时我们依然成为了曾经一起努力挑战自我、一起克服困难的同进同退的战友。回想整个实*经历,让我觉得我们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这些在课堂上永远也不可能领悟的知识、感悟以及那些在此次实*过程中结识的良师益友。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这次生存体验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完美。

  1、实践活动时间选择不当,已经进入冬季,天气较寒冷,同学们在野外容易生病。

  2、实践活动内容过于单调,曾经上过这个课的同学再选的时候会觉得无味。

  3、老师应该帮助各组之间的交流,不要让交流仅限于小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以前也曾在野外搭帐篷住过,生活过,比较喜欢爬山、游山玩水,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但是像这种的野外生存也是第一次经历,经历了几项若干活冒险动,还有这种饮食的.情况也是第一次在外经历,挺有趣的,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锻炼了很多,挺难忘的。

  野外生存前一天,老师跟我们发放了一点食物,回到宿舍准备着在外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比如小刀、手电等。还有衣服,野外的天气不好说,变化很大,要带一些外套,以免天气过冷。

  周五那天下午,我们开始出发,我也是到了后来才知道,自己准备的食物根本没有带,只带了两瓶水、3个面包、3根香肠,3包方便面,匆匆的忘记了,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当 第二天发现没有吃喝的东西时,叹气了,还有一天,什么都没有了,后来呀,不得不借的别人的一点水,以免强度过后来的时光。

  周五下午5:50左右,历经2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道观河。我们开始搬运物品,搭建营地。第一天晚上,我们组一起煮泡面。点火、烧水、放面,这就是团队合作,一起动手,但不幸的是就在马上要把面盛出来时,不小心,我们的面都倒在了地上,挺悲剧的。还好锅里还有一点,把那一点我们先给女生吃了。我们都重新煮泡面,这一次,我们很小心翼翼,最后大家都吃到了泡面,勉强的补充点营养。后来说,男生住大帐篷,10个人的大帐篷,那肯定不舒服,但话说回来,野外生存就是这样,体会各种艰苦的生活。不到9点,我们就入住了帐篷,真的挺挤的,下面凹凸不*,就这样我们在野外第一个夜晚我们入睡了。 第二天早上6:15在闹钟的铃声下,起床了。将要开始一天的活动。分组进行,我们组先开始去攀岩,到了攀岩地以后,无不惊叹“这么高呀,好恐怖呀”。这的确是一个挑战,第

  一次进行这种冒险的活动,看来这的确有利于锻炼人的勇气。先看了几个人的攀岩,主要是

  要事前找好将要攀岩的路线,攀岩时要找到找落地。我看了看,选择了一条路线,还好,鼓足勇气去攀岩,不过在攀岩中也挺害怕的,慢慢的上去了,下来的时候比较容易,两腿**伸直,就迅速的下来了。虽然很冒险,但也挺有趣的。下一个项目,岩降,从一头划桨到另一头,这个项目,主要是在岩将中,双手要张开向下,以免被绳索摩擦划破。我鼓足勇气,顺利岩将成功,真的还挺刺激的,非常有趣。然后开始下一个项目——竹筏。我们来到河边,在河边真的很舒服呀,风轻轻地吹着,两脚赤裸,河边嬉戏,还有小鱼,太美妙了。在这里,老师先教我们如何扎竹筏,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学着,一起合作把竹筏扎好了,下面开始每3人一组,在水上竹做饭筏。真的太有意思了,慢慢的在水中游乐,与水同乐......

  我们回到营地后,开始杀鸡,看着活生生的鸡被我们残忍的杀去,成为我们的晚饭,还挺可怜的。我们继续点火、烧水做饭,一起动手,一起吃饭。

  晚饭后就是篝火晚会,礼花四射,篝火晚会开始。一个组一个组的轮流表演节目,有个人演唱的,也有合唱的,歌声嘹亮,充满着感情,欢呼之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真的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后来又进行词语接龙唱歌,让每个都唱歌,真的太有意思了。一直进行到了10点左右,我们开始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依然如此。早上6;15起来后,我们把帐篷、餐具整理好,进行最后一天的活动,下午就要回去了。第一项,桥降,从桥上降落下面,看起来还真刺激的,刚开始有些害怕,但在后来就很有意思了,自己还可以调节速度。冒险而有趣。之后进行最后一个活动——丛林穿越,我们在丛林里,从这里穿越到那里,每30分钟休息一次,有的坡度很陡,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不到2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丛林穿越。这样所有的野外生存活动就都进行完了。准备返校。

  这一次的野外生存真的很有意义,有些活动虽然冒险,但却锻炼了我们,锻炼我们的信心与勇气,还有团队合作精神,收获了很多。我们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穿越中实现自身

  的人生价值。是一次有意义的野外生存,非常有趣,值得难忘......

  班级: 姓名: 学号:

  以前也曾在野外搭帐篷住过,生活过,比较喜欢爬山、游山玩水,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但是像这种的野外生存也是第一次经历,经历了几项若干活冒险动,还有这种饮食的情况也是第一次在外经历,挺有趣的,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锻炼了很多,挺难忘的。

  野外生存前一天,老师跟我们发放了一点食物,回到宿舍准备着在外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比如小刀、手电等。还有衣服,野外的天气不好说,变化很大,要带一些外套,以免天气过冷。

  周五那天下午,我们开始出发,我也是到了后来才知道,自己准备的食物根本没有带,只带了两瓶水、3个面包、3根香肠,3包方便面,匆匆的忘记了,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当 第二天发现没有吃喝的东西时,叹气了,还有一天,什么都没有了,后来呀,不得不借的别人的一点水,以免强度过后来的时光。

  周五下午5:50左右,历经2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道观河。我们开始搬运物品,搭建营地。第一天晚上,我们组一起煮泡面。点火、烧水、放面,这就是团队合作,一起动手,但不幸的是就在马上要把面盛出来时,不小心,我们的面都倒在了地上,挺悲剧的。还好锅里还有一点,把那一点我们先给女生吃了。我们都重新煮泡面,这一次,我们很小心翼翼,最后大家都吃到了泡面,勉强的补充点营养。后来说,男生住大帐篷,10个人的大帐篷,那肯定不舒服,但话说回来,野外生存就是这样,体会各种艰苦的生活。不到9点,我们就入住了帐篷,真的挺挤的,下面凹凸不*,就这样我们在野外第一个夜晚我们入睡了。 第二天早上6:15在闹钟的铃声下,起床了。将要开始一天的活动。分组进行,我们组先开始去攀岩,到了攀岩地以后,无不惊叹“这么高呀,好恐怖呀”。这的确是一个挑战,第

  一次进行这种冒险的活动,看来这的确有利于锻炼人的勇气。先看了几个人的攀岩,主要是

  要事前找好将要攀岩的路线,攀岩时要找到找落地。我看了看,选择了一条路线,还好,鼓足勇气去攀岩,不过在攀岩中也挺害怕的,慢慢的上去了,下来的时候比较容易,两腿**伸直,就迅速的下来了。虽然很冒险,但也挺有趣的。下一个项目,岩降,从一头划桨到另一头,这个项目,主要是在岩将中,双手要张开向下,以免被绳索摩擦划破。我鼓足勇气,顺利岩将成功,真的还挺刺激的,非常有趣。然后开始下一个项目——竹筏。我们来到河边,在河边真的很舒服呀,风轻轻地吹着,两脚赤裸,河边嬉戏,还有小鱼,太美妙了。在这里,老师先教我们如何扎竹筏,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学着,一起合作把竹筏扎好了,下面开始每3人一组,在水上竹做饭筏。真的太有意思了,慢慢的在水中游乐,与水同乐......

  我们回到营地后,开始杀鸡,看着活生生的鸡被我们残忍的杀去,成为我们的晚饭,还挺可怜的。我们继续点火、烧水做饭,一起动手,一起吃饭。

  晚饭后就是篝火晚会,礼花四射,篝火晚会开始。一个组一个组的轮流表演节目,有个人演唱的,也有合唱的,歌声嘹亮,充满着感情,欢呼之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真的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后来又进行词语接龙唱歌,让每个都唱歌,真的太有意思了。一直进行到了10点左右,我们开始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依然如此。早上6;15起来后,我们把帐篷、餐具整理好,进行最后一天的活动,下午就要回去了。第一项,桥降,从桥上降落下面,看起来还真刺激的,刚开始有些害怕,但在后来就很有意思了,自己还可以调节速度。冒险而有趣。之后进行最后一个活动——丛林穿越,我们在丛林里,从这里穿越到那里,每30分钟休息一次,有的坡度很陡,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不到2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丛林穿越。这样所有的野外生存活动就都进行完了。准备返校。

  这一次的野外生存真的很有意义,有些活动虽然冒险,但却锻炼了我们,锻炼我们的信心与勇气,还有团队合作精神,收获了很多。我们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穿越中实现自身

  的人生价值。是一次有意义的野外生存,非常有趣,值得难忘......

  地点:湖北省黄梅县

  时间:20xx年11月6~8日

  活动流程

  20xx年11月6日中午十二点半,全体成员准时整装在教一楼门前集中。刘老师做出发前的动员,主要强调了这次活动的纪律,最核心的问题是活动中绝对服从小队长的领导。下午一点整,各组开始出发,计划于下午6点前到达目的地黄梅县,搭帐篷,露宿。

  五点钟到了地点,于是我们开始搭帐篷,貌似帐篷不怎么好搭。就数那晚睡的踏实,晚饭自理,饭后自由活动,小组队员相互认识,互相了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其实我们组是最棒的。

  次日进行4小时的山地穿越与岩降,主要是体力和毅力上的考验,途中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但是大家相互搀扶,没有一个人掉队。下午我们学*扎竹筏。

  经过大家齐心合力,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这项特殊任务。结束后全队集中进行总结,晚上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10月7日,正是我们学校的校庆日,我们在野外生存中度过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第三天,我们早早起来,准备一天的活动,这天是最后一天,整体来说时间还是比较紧迫,大家也是丝毫没有松懈,认真完成每项项目。

  团队协作

  其中一个项目是孤岛求生:7个人靠着三块不大的木板到达另一地点,中途脚不可以触地。

  全队的气氛和士气都很良好,这导致在山地穿越中,我组队员紧凑联系,行军中队员始终保证不拉开距离,尤其是在下山时,松树叶落了一地,走起来路特别滑,一不留神就会滑倒,于是我组队员手拉手,不让队员滑倒,最终顺利到达指定地点

  总之,在团队协作方面,我认识到,协作不仅需要有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人协作的品质。在最多的时候我们都处于某一个团队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软对的精神,这才是发挥实力取得成功的最有利武器。

  适应能力

  活动所在地是山区,和市区的天气差别较大。由于我们大多数缺乏这一感性认识,导致普遍衣着单薄,到了夜晚更是有人冻的睡不着。这教会了我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恶劣的环境有所准备,哪怕是心理上的准备,这种环境不仅是自然的,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生存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另外一点就是下雨,有人根据市区的天气判断而没有带雨具,而我发现山区的天气真的变化很快很大。只要一会就能变天。因此,要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切莫因为当前环境良好而忘记了变化的存在。另外,我从山地穿越中看到了户外环境雨伞的局限性。在行走和穿越的过程中,最好的雨具只有雨衣或冲锋衣,在树林中撑伞显然是不实际的。通过这个小的环节,我认识到充分准备的重要性。而往往一手的准备有时却不够,这要求起码有备用的方案。还好这次只是短时间的淋雨而且雨并不大,否则我们的行动将变得非常被动。

  体能考验

  体能,是野外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体能良好,将更能欣赏到大自然无限的风光美景。同样的,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体会更多的乐趣。到了山顶,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山风让我感受到了不可多得的片刻的释然,看着四周的植物,远处的县城,那种感觉是未置身于此的人体会不到也想象不到的!

  体能的另一方面是毅力,体能是时常达到极限的,此时决定胜败的就是毅力了。说实话,没受过训练的我们在这段山路中不可避免的都有达到体能极限的时候,这时是倚靠大树休息片刻再次前进,还是干脆坐下,等人催促或搀扶,这就是毅力的体现了。这次,我说服了自己要坚持,我做到了。下次如果情况更艰苦我还能做到吗,我想经过了这次以后,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结束之后回想起来,都很庆幸没有放弃,靠自己到达终点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环境保护

  户外运动的初衷就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自己的心回归一种宁静的状态,它使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大自然。

  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过去我们只是在媒体的宣传中体会到它的重要,自己并没有切身的体会。这次,我不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更感受到了珍惜和关爱她的重要。如果山没有了树,那将变得空洞和冷漠,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看待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他们仿佛都有生命,一起注释着我。一路上,我没敢丢下一片废物,我怕受到来自大地的诅咒!

  总结

  这次出行我学到了很多,并不是故作吹嘘,我原本喜欢户外,向往那种山间的鱼鸟和流水的声音。大自然的教化是无声的,但也是不可抗拒的。对待她,需要敬畏之心!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