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10-03 00:00:00 说课稿,运动,地球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1

  从容说课

  基于前两节的,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把“地球自转的方向”知识进行拓展,想象在两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建立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自转的概念,为以后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时非常困难。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也很难看懂书中的图1.15“恒星日和太阳日”。有条件的制作课件可以改善图示,拉长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把恒星只画成一个,辅以直观的动画效果,最大可能地还原真实,应该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要强调*日点和远日点的含义、地球到达该点时的时间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到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它们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强调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关系,晨线与昏线的区别及判断方法。通过演示讲解地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引导学生对书中“读图思考”进行探究,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和总结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巩固,并需反复订正和讲解,才能完成此教学任务。教材没有对“地转偏向力”作要求,但后面第二章第二节的“气压带和风带”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学中可略讲一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清地轴、赤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23°26′的含义,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打下基础,讲解中还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与远日点、*日点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并练*加以巩固。书中的“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培养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高低变化及太阳辐射强弱变化的体会,这些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带来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书中图1.25,以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具有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使太阳辐射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变化,从而导出天文四季和统计四季的定义。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学*兴趣。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但是该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远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色球

  太阳风(简单介绍)日冕

  师请大家看表格,哪个同学能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生(三个学生看图分别回答,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讲和补充。)

  师答得很棒。(师逐步投影答案的内容)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板书)

  推进新课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非常正确。

  (投影表格)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练*)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进行分步显示讲述,学生一目了然)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图1 图2

  图3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师(多媒体动画演示)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师很好!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图3以太阳作参照。

  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师(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15°/小时。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生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

  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

  师请大家归纳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规律。

  生在南北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师非常好。下面阅读教材P14地球自转的证明。

  生(阅读)

  师(过渡)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生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很好!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以下内容同时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师回归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大家看书图1.18,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 30.3 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 km/s。*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见“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探究内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来解释两个自然现象。

  探究办法、过程:

  演示、讨论、竞赛的方法。

  (活动)我们一起学*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面来做一个活动。先找两个同学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生(用地球仪演示)

  师都很好。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请同学们填写教材“活动”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师活动3要求我们同学能解释两个现象,分成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能先解释第一个现象?

  生(小组代表抢答)恒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动的。照片上的恒星会出现圆弧状轨迹,是由于地球自转,照相机也跟随转动,其结果是恒星看起来运动起来了。

  师答案非常准确。哪一个小组能解释第二个现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2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2.学*能力: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难度。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的运动》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②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③五带的划分及选学课文“四季的形成”。课文安排了三处“想一想”,两处“读一读”,一处“做一做”,还安排了11幅反映地球运动和五带划分的图片。教参建议上3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讲授教材①②部分内容。

  2、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太阳高度”、“昼夜和四季的成因”等知识。现在,对地球运动进行学*,为将来进一步学*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一段课文,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一段课文,涉及的地球基础知识是比较多的,但这里抓住了一点,即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不变,然后从现象入手,得出规律。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记住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知道地

  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及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2)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

  自转。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3)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5、练*安排:

  第14页选做复*题1—3题,这两道题是突出本节重点知识和重点插图而安排的,第1题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现象的原因,第3题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

  二、说教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要认真贯彻加强直观性的原则。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法巩固知识。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演示、课件播放、指导目标、教师讲述、练*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自制课件等。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的目的。

  3、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提问,这些是自然现象还是有神灵在主宰,引出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二)讲授新课: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1)地球自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动画得出结论。

  (2)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昼半球、夜半球)

  (3)要求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4)想一想:当我国北京午夜时,美国华盛顿是白天还是夜晚?当日本东京午夜时,英国伦敦是白天还是夜晚?

  (5)读一读: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1)地球公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动画得出结论。

  (2)通过观察地球公转时的姿态的动画,得出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地轴是保持66。50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

  (3)演示讲解: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4)演示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得出四季变化的规律,填写表格。

  (5)想一想:①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正午太阳高度一样吗?什么时候较高,什么时候较低?②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较长,什么时候较短?

  (三)总结新课: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季节变化的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对照课文中图1.17,在图1.24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填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二、地球公转。

  1、绕地轴运动1、绕太阳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3、周期:一年

  4、产生现象:昼夜交替4、产生现象:季节变化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4

  从容说课

  基于前两节的,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把“地球自转的方向”知识进行拓展,想象在两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建立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自转的概念,为以后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时非常困难。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也很难看懂书中的图1.15“恒星日和太阳日”。有条件的制作课件可以改善图示,拉长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把恒星只画成一个,辅以直观的动画效果,最大可能地还原真实,应该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要强调*日点和远日点的含义、地球到达该点时的时间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到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它们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强调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关系,晨线与昏线的区别及判断方法。通过演示讲解地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引导学生对书中“读图思考”进行探究,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和总结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巩固,并需反复订正和讲解,才能完成此教学任务。教材没有对“地转偏向力”作要求,但后面第二章第二节的“气压带和风带”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学中可略讲一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清地轴、赤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23°26′的含义,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打下基础,讲解中还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与远日点、*日点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并练*加以巩固。书中的“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培养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高低变化及太阳辐射强弱变化的体会,这些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带来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书中图1.25,以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具有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使太阳辐射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变化,从而导出天文四季和统计四季的定义。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学*兴趣。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但是该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远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色球

  太阳风(简单介绍)日冕

  师请大家看表格,哪个同学能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生(三个学生看图分别回答,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讲和补充。)

  师答得很棒。(师逐步投影答案的内容)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板书)

  推进新课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非常正确。

  (投影表格)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练*)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进行分步显示讲述,学生一目了然)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图1 图2

  图3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师(多媒体动画演示)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师很好!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图3以太阳作参照。

  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师(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15°/小时。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生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

  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

  师请大家归纳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规律。

  生在南北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师非常好。下面阅读教材P14地球自转的证明。

  生(阅读)

  师(过渡)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生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很好!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以下内容同时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师回归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大家看书图1.18,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 30.3 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 km/s。*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见“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探究内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来解释两个自然现象。

  探究办法、过程:

  演示、讨论、竞赛的方法。

  (活动)我们一起学*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面来做一个活动。先找两个同学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生(用地球仪演示)

  师都很好。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请同学们填写教材“活动”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师活动3要求我们同学能解释两个现象,分成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能先解释第一个现象?

  生(小组代表抢答)恒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动的。照片上的恒星会出现圆弧状轨迹,是由于地球自转,照相机也跟随转动,其结果是恒星看起来运动起来了。

  师答案非常准确。哪一个小组能解释第二个现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5

  ●○教学目标

  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③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④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四季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10个,昼夜形成演示仪,手电筒11个,《地球自转歌诀》投影片,地球公转运行仪,皮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

  (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

  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感觉学*地理有用,同时又教育学生要养成观察的*惯。

  教学新课

  板书一、地球的运动

  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这儿准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通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问题一出,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既能提高学*兴趣,增强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①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回落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

  ②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

  ③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白天黑夜)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④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吗?

  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用一较大的玻璃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还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通过设置这几个问题,在探究自转运动的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将难懂的、抽象的知识变的简单、具体。

  搭建一知识台阶,帮助学生理解。低台阶、高密度。

  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如教材图1.15昼与夜示意图)。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1)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 (菁华5篇)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地球爷爷的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以科学知识为专题,运用浅显的儿童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地球爷爷的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科普类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本课充满好奇心。另外本课和前一课《棉花姑娘》体裁相似,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感悟自学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4、重点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难点是启发学生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3、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读感悟。

  4、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验、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理解课文。

  5、“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学生字;2、自学、合作、探究法了解“地心引力”是什么;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一只小手),这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这样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又顺理成章的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带学生走进课文。

  2、自读课文,学*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伙伴或教师。学生带着要求读书,目的性很强,更有利于他们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惯。对于读书中的疑难要学会圈画,意在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当小老师更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游戏挑战读;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开火车式读词语。

  这一些检查形式都是遵照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

  3、重点指导,重在感悟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老师随机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4、拓展实践,回归生活: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比较抽象,我用课件演示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又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以及说说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评议,这样架设起生活和课本的联系,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把探究的视角指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学生的学*渠道。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美观的原则,符合孩子的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地球爷爷的手(地心引力)

  苹果 ·········

  落地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地球爷爷的手》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猴子很有灵性,不但聪明,而且知识丰富,懂得很多科学知识。文中,猴爸爸竟然会利用地球引力得到桃子,这样,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小猴的要求,这一现象,使小猴和小兔产生了好奇,也正是学生好奇的地方,本单元主题是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由水猴和小兔想吃桃子,引出猴爸爸不动手而得到桃子,从而让小猴、小兔好奇,最后是地球爷爷的话让他们得到了答案,文中内容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的,语言浅显易懂,让学生读了很感兴趣。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给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跳、挑”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通过朗读课文,明白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了桃子落地的原因。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文中一问一答的对话特点,以读为主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了解桃子落地的原因,并借用课件动漫插图,帮助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详见《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五、说板书

  板书做到简洁,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本课的主体。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本文以小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动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游戏——“掷币落地”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当然,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中还有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是游戏、比赛等学*方式,在教学中还需要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识字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应多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

  第三、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

  第四、教师本人应多加强对电脑的操作。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与教学处理: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朗读,难点是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由于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他们对科普读物十分感兴趣,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结合低年级学*特点,我充分借助网络教学,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

  2、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围绕新课标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球、玩”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地身边的一些科学现明探求的欲望更强。

  本节教学主要完成我会认,我会读的知识技能。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

  4、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课件、卡片、磁铁、铁钉、头饰

  二、说教法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从儿童喜爱的故事入手,突出地球爷爷“手”的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开课前的故事引入、初读学*小老师领读及学*中实验活动,使学生获得学*成就感,积极投入学*之中。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再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语言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手段,开展情趣教学法。如:课文动画朗读导入,小猴摘桃识字游戏,学生登台实验,地球知识展示,角色朗读课文。同时这样运用网络媒体手段,也达到了寓教育乐的教学目的。

  三、说学法

  1、从一年级起培养孩子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是学*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方式。“因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理想地达到这一点还不太可能,但我们必须从一年级开始着手培养,万事万物总有开始之时。

  2、教学应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在低年级尤其应该使朗读成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地心吸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故事。(要求:一边看,一边想。)

  2、从故事中你认识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3、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后齐读课题。)

  过度: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最聪明。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序号,并把本文的生字、新词标画在课本上。(2)同座互相检查画出来的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小老师指名读,领读)。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学思考:是谁摘下了桃子?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教师导言:通过初步学*,我们了解到是地球爷爷用自己的手,帮助猴子和小兔吃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那么,地球爷爷的手究竟长得什么样呢?请同学们互相学*,找到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再和你的小伙伴们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交流。

  3、检查汇报。

  4相机引导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手的作用。

  5、作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这个例子,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引力”。

  6、扩展:你还能举例说出地球有“手”的例子吗?(请学生畅谈,教师也可借机为学生讲述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7、小资料:地球知识。

  (四)细读课文,体会语气。

  1、图文结合,边读边练(小兔、小猴、地球爷爷、猴爸爸的句子,朗读时的语气)

  小兔:①有礼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

  小猴:欢快—第二自然段;②请求有礼貌

  猴爸爸:慈祥、和蔼—第七自然段

  地球爷爷: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2、指名朗读。

  (五)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图)

  桃子

  掉下来

  足球地心引力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4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孰的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下面结合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知识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索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以这个理想目的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我的课上提倡学生们的自读感悟,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如在学*地球爷爷的话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是我朗读了一遍,然后问学生,你们在听老师的朗读以后,你们听懂了什么?这样能把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讲出来,如果还有一定难度没有讲出来的,我就适当地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知识来自生活,我们的课堂更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我在学*小猴请小兔吃桃子的话的前面,安排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想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么样请小兔吃桃子呢?这样就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在交际上的一些礼仪。另外,在学*地球爷爷的话的时候,我注意与学生们的实际相联系,问问学生还知道地球爷爷的手能干什么吗?激发起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我在课堂上是放手让学生学的,在初读课文阶段,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字的,然后就是卡片反馈检查,由于这课的生字比较简单,所以没有花很多时间。

  4、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课文是从儿童熟知的“手”入手,引出地球爷爷也是有“手”的,而且是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5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2.可是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自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

  3.识记生字

  4.说故事内容。

  明确:小猴和小兔想吃树上的桃子,地球爷爷用它那双无形的手——地心引力,帮助它们把树上的桃子摘了下来。

  三、感悟理解。

  1. 学*1—4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

  指名读,读出开心地语气。

  (3)出示:是啊,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a. 读句子。

  b.拓展训练:大家看看这满树的桃子,想想看这桃子还怎么样啊?(又大又多、又红又多等)

  出示句型:按层次出现。

  又 大 又红

  又____又___

  苹果又____又____

  冰淇淋又____又____

  ____又____又____,一定________________.

  2.学*5---9自然段。

  过渡:于是,小猴就请求爸爸给他们摘桃子吃,听着小猴这么着急的请求声,猴爸爸有没有为它俩摘下桃子呢?请自由的去读一读第5—9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9自然段。

  (2)交流:

  猴爸爸有没有为小猴和小兔摘桃子啊?是谁帮了他们的忙呢?(地球爷爷)

  (3)指导抓提示语朗读。

  a.出示句子:

  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也说:"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b.指名读句子。

  c.那你知道什么叫"奇怪"吗?(不明白、不清楚、不理解)

  d.指导朗读。

  e.小猴,小兔,他们到底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猴爸爸还没有回答,也没有动手,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

  f.质疑:为什么桃子偏偏就是往地上掉,而不是飞到天上去或者飞到别的地方去呢?

  3.学*第10自然段

  (1)看来,还是让我们自己一起去问问地球爷爷吧。(出示地球爷爷的话——课文第十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10自然段。

  (3)你都读明白了什么呢?

  a.原来地球爷爷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

  b.地球爷爷这双有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就是我们大家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c.理解"地心引力"(课件播放讲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4)感悟地球爷爷的手的神奇。

  a.师:小朋友,地球爷爷的这双手虽然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便可以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球爷爷时时刻刻都在用它那神奇的手在帮助着我们呢。你能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吗?

  b.人类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我们的楼房,也是靠地球爷爷的手才能够建造起来的。

  c.假如地球没有了地心引力,会怎样呢?

  四、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了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也就是神奇的地心引力。其实关于地球爷爷的奥秘还有很多,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

  3.师范写,指导。

  "球、玩":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

  "跳、桃":"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 "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桃、树":"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5.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进行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2.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2)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范本5份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1

  一。说教材分析

  1。 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 设疑导学法

  2。 图例导析法

  3。 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三。说学法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深化。

  四。说教学程序

  1。说导入:

  通过前两节学*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我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五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如后图所示。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 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 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 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分 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 "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 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说课堂练*

  本节课的课堂练*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说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 。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原所在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特别是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学生对地震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基础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过程与方法: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三、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四、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五、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板块*移学具等。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地球表面的地形,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些地形的图片。(播放地形的图片),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那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地形的变化呢?(板书:引起地形的变化)

  (意图:通过复*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设计地形地貌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为下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做了一个铺垫。)......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2、师谈话:大家都认为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一定的影响,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个演示实验,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得运动。观看模拟实验录像

  3、师提问:观察两个板块由于内部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生回答(分离)

  师提问:板块分离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生答:(板块分离会形成海洋)

  5、师谈话:前面的实验说明板块分离会形成海洋。那如果板块碰撞呢?(出示实验要求并讲解),请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做!并完成实验报告《一》)。(讲解实验报告《一》)

  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展示实验报告。模拟大陆板块的撞击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大陆板块的撞击会形成什么地形?(预设:互相靠*后:连接处会隆起来。高高的。大陆上特别高的地方我们会称它为山或者山脉。这些山脉有什么特点?山脉是排列在两个板块边缘。越用力拥挤,山越高。)

  意图:学生看完模拟实验对板块运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内部运动引起板块碰撞而引发地球表面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7、师提问:说说板块碰撞会使地形有什么变化?拉伸呢?请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做!并完成实验报告《二》)。(讲解实验报告《二》)

  8、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展示实验报告。模拟大陆板块的*移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大陆板块的*移会形成什么地形?(中间先慢慢变薄,拉开后原本陆地上相连的河流、山脉都塌了......河流消失,*原也变了。)

  三、效果检测,引领提升

  课堂小测:

  一、选择题(把合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2、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内。

  A、地核B、地幔C、地壳

  3、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形成的。

  A、一次的火山喷发B、一次大地震C、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的地壳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3、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4、地震会产生湖泊。()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不会带来好处。()

  6、地球表面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的作用下也会产生变化。()

  三、填空题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3、地球表面在()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化认知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第二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地球内部的运动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火山与地震会使地形发生改变,而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这就总结了地球内部运动会使地形发生了变化,在板书中很好的体现了,并且突出了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内容时更直观形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3

  从容说课

  基于前两节的,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把“地球自转的方向”知识进行拓展,想象在两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建立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自转的`概念,为以后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时非常困难。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也很难看懂书中的图1.15“恒星日和太阳日”。有条件的制作课件可以改善图示,拉长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把恒星只画成一个,辅以直观的动画效果,最大可能地还原真实,应该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要强调*日点和远日点的含义、地球到达该点时的时间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到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它们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强调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关系,晨线与昏线的区别及判断方法。通过演示讲解地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引导学生对书中“读图思考”进行探究,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和总结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巩固,并需反复订正和讲解,才能完成此教学任务。教材没有对“地转偏向力”作要求,但后面第二章第二节的“气压带和风带”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学中可略讲一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清地轴、赤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23°26′的含义,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打下基础,讲解中还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与远日点、*日点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并练*加以巩固。书中的“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培养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高低变化及太阳辐射强弱变化的体会,这些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带来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书中图1.25,以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具有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使太阳辐射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变化,从而导出天文四季和统计四季的定义。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学*兴趣。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但是该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远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色球

  太阳风(简单介绍)日冕

  师请大家看表格,哪个同学能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生(三个学生看图分别回答,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讲和补充。)

  师答得很棒。(师逐步投影答案的内容)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板书)

  推进新课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非常正确。

  (投影表格)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练*)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进行分步显示讲述,学生一目了然)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图1 图2

  图3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师(多媒体动画演示)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师很好!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图3以太阳作参照。

  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师(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15°/小时。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生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

  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

  师请大家归纳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规律。

  生在南北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师非常好。下面阅读教材P14地球自转的证明。

  生(阅读)

  师(过渡)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生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很好!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以下内容同时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师回归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大家看书图1.18,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 30.3 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 km/s。*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见“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探究内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来解释两个自然现象。

  探究办法、过程:

  演示、讨论、竞赛的方法。

  (活动)我们一起学*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面来做一个活动。先找两个同学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生(用地球仪演示)

  师都很好。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请同学们填写教材“活动”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师活动3要求我们同学能解释两个现象,分成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能先解释第一个现象?

  生(小组代表抢答)恒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动的。照片上的恒星会出现圆弧状轨迹,是由于地球自转,照相机也跟随转动,其结果是恒星看起来运动起来了。

  师答案非常准确。哪一个小组能解释第二个现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4

  科学探究形式是多样的,不但有实验探究,也有理论探究。理论探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都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改教材中有关宇宙地理知识大都属于理论探究型的教材。因此在本次教研主题如何在科学探究中形成科学概念的指导下。我对《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变化》这一教材集中做了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这一课的理论探究中需要形成哪些科学概念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因为教学参考书中有明确的陈述: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海沟等地形地貌。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当然这课中的科学概念又何止这些。

  二、确定理论探究的主题活动

  理论探究虽说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学生观察、动手实验活动,但却不能流失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因此教学中应当有学生的理论探究的主题活动。纵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主题活动。而第二部分:地球内部的运动有怎样的主题探究活动,令我深思。慢慢的教材中的两幅照片及文字注解走进了我的思考。教材中第一幅照片:喜马拉雅山。文字注解: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教材中第二幅照片:东非大裂谷。文字注解: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拉张形成的断裂谷。这是两个典型事例都是用来说明地球内部的运动导致地球地表地形的缓慢变化。因此如何使这两个典型的科学事实成为学生探究主题活动摆在了我面前。显然这两个典型的科学事实都与板块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到这点的时候,意识到在向学生简介大陆漂移学说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个个主题探究活动: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这样整堂课也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课,教学内容也更丰润。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社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如何保证理论探究学*的有效性?

  保证理论探究学*的有效性换句话就是指学生在理论探究学*活动中,形成了多少科学概念,形成的科学概念越多,说明理论探究学*越有效。其二,是学*过后,掌握、运用本课的科学概念程度如何,程度越高,说明学*的有效性越强。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掌握、运用。

  (1)、利用多媒体模拟呈现、求证理论探究的内容

  要清新直观的呈现本课的理论探究内容。多媒体课件不能不说是个好帮手。因为它直观,有助学生理解,因为它形象,有助学生感知。因此,首先自己下载了省优质课观摩活动中陈老师的课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删减、增添。比如,课件中两板块相撞隆起的视频就是自己,从地震视频中裁剪而来。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得有些科学概念很直观、很形象的呈现,便于学生思维形成、概念掌握。

  (2)、凭借口语创设理论探究学*的情境

  提供良好的课堂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比如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都是在教师一定口语创设的情境下探究学*的。有了情境,就有了探究的热情,有了探究的热情,思维就更积极,科学概念形成、掌握、运用也就更容易。

  (3)、拓展探究领域,布置理论探究的科考作业

  “为什么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这是一个与本课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科考作业。而且学生感兴趣,布置这份作业,目的在于学生在课后的探究过程中能加深已形成的科学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解释一些现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5

  从容说课

  基于前两节的,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把“地球自转的方向”知识进行拓展,想象在两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建立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自转的概念,为以后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时非常困难。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也很难看懂书中的图1.15“恒星日和太阳日”。有条件的制作课件可以改善图示,拉长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把恒星只画成一个,辅以直观的动画效果,最大可能地还原真实,应该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要强调*日点和远日点的含义、地球到达该点时的时间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转与时差的教学涉及到昼夜、昼夜交替、时差产生和计算等问题,它们相互关联,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应通过演示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强调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关系,晨线与昏线的区别及判断方法。通过演示讲解地方时差的产生及规律,引导学生对书中“读图思考”进行探究,强调时区和区时、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讲解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和总结配套的解题方法,多加练*巩固,并需反复订正和讲解,才能完成此教学任务。教材没有对“地转偏向力”作要求,但后面第二章第二节的“气压带和风带”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学中可略讲一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清地轴、赤道*面、黄道*面之间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23°26′的含义,分析黄赤交角的影响、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打下基础,讲解中还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与远日点、*日点地球所处的时间和位置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并练*加以巩固。书中的“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另一种方式解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培养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高低变化及太阳辐射强弱变化的体会,这些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带来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书中图1.25,以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具有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使太阳辐射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变化,从而导出天文四季和统计四季的定义。再联系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辅以学生的生活体会进行举例教学或设计练*,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提高学*兴趣。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是学*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但是该部分内容空间性强又比较抽象,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远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色球

  太阳风(简单介绍)日冕

  师请大家看表格,哪个同学能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生(三个学生看图分别回答,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讲和补充。)

  师答得很棒。(师逐步投影答案的内容)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板书)

  推进新课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非常正确。

  (投影表格)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师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地轴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在地球中真有这么一根轴吗?

  生没有。

  师正确。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的'内部实际上没有这么一根轴。我们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练*)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利用课件中的动画进行分步显示讲述,学生一目了然)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图1 图2

  图3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师(多媒体动画演示)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师很好!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师图3以太阳作参照。

  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师(过渡)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多少?

  生15°/小时。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生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

  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

  师请大家归纳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规律。

  生在南北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师非常好。下面阅读教材P14地球自转的证明。

  生(阅读)

  师(过渡)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生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很好!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以下内容同时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师回归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大家看书图1.18,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 30.3 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 km/s。*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

  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均角速度:约1°/日,*均线速度:30 km/s。*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见“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探究内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来解释两个自然现象。

  探究办法、过程:

  演示、讨论、竞赛的方法。

  (活动)我们一起学*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面来做一个活动。先找两个同学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生(用地球仪演示)

  师都很好。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请同学们填写教材“活动”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较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师活动3要求我们同学能解释两个现象,分成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能先解释第一个现象?

  生(小组代表抢答)恒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动的。照片上的恒星会出现圆弧状轨迹,是由于地球自转,照相机也跟随转动,其结果是恒星看起来运动起来了。

  师答案非常准确。哪一个小组能解释第二个现象?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3)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6篇

  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初中就已经接触过,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高中要研究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 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第三,有些抽象的概念,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学生更容易直观的去了解比较难点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和识记。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学*地理的重要性。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应该采取放慢速度,逐个突破的方法,而不应该急于求成,反而影响了学生学*的效果。

  学内容是动态的,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这样更直观、更生动,也便于学生理解:(1)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利用动画演示,很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存在差别的,特别是经度相差比较大的地区更是明显。(2)用动画演示,也很生动地展现了地球上因为地轴倾斜的原因不同纬度地带,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光热不同,因此出现了四季交替的五带划分。这种动画的演示,很受学生喜爱。但本人觉得,因为两分两至和四季的变化,是个难点,在利用动画的同时,还要辅以板图,把动的图还原成为静止的画面,学生印象就比较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2、本节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来突现,难点内容,是地理内在的规律性的知识,则以动画的形式来解决,本人感觉这个设计,还未能最好地表现知识结构之间联系。特别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整个地球运动中的是同时进行的,是和谐的。感觉自己上课时未能很好体现地球的自转存在于地球的公转中,未能表现这两个运动在太空中是同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难点内容较多,需要教师讲解的地方不少,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自主学*的时间还比较少,总希望把课堂交给学生,却又总做不到,很困惑。

  上完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本课以两幅精美的华三川唐人诗人画(参考课件)为导入,两幅画分别两首他们小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古诗《古风》和《静夜思》,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状态。两首诗一首描绘的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一首描绘的是虚无缥缈的黑夜,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地球的自转!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不断交换的现象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上能够从多角度关注学生

  (1)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六十几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易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章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

  (2)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例如学生在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从方向、围绕中心、周期、地理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问题更加清楚、简洁。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地球自转的特点;探讨地球公转的特点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从而达到爱学*的目的。

  2、由于探究活动时间偏短,导致重点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课堂检测仓促。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效果还好一点,对于一些暂时不要求理解的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规律及因此形成一年的四季以,再如五带的划分依据中的有没有极昼极夜等,从学生课后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容易混淆。

  3、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分成两个课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短了,建议可以分成3个或者更多的课时。因为学生如果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对于以后的学*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4、难点还没能很好的突破,如太阳直射点还没能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还有其他的很多难点,学生作业情况反映了几个易错点:节气写春夏秋冬;自转方向不会画;公转自转混淆;公转图没画好等,表明许多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知识,只是靠记忆。

  这部分知识内容重要,又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我在这一点上作的不太够,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总是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观察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的积极主动性。我想在以后教学过程,应该多增加讨论活动,让学生享受合作研究的快乐,极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体现思想教育。通过学生分析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要让学生学会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经纬网的定位作用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我针对此现象,通过学生座位表这一身边的事物来迁移到经纬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起这部分知识。

  从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课前要看透教参,并深深地领悟其中,而且要多多听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营养,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分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研究天体运行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

  从学生层面来说,托勒密和*观点其实是不容易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学生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才能反过来思考科学家这些证据是否就能够说明他的观点,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建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明)证据的观念和科学家利用思辨性语言来合理推测结论的研究方法。

  说到底证明一个学术观点,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直接现象,要么是实验中获得的有效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无法直接观察到现象或缺少有效数据的情况下,才可能应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说明,文科特别是哲学研究常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的证据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实来说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虽然我以为现在给学生将到思辨,他们不一定能掌握或应用,至少在他们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测。同时对于*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产生一些触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

  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初中就已经接触过,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高中要研究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 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第三,有些抽象的概念,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学生更容易直观的去了解比较难点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和识记。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学*地理的重要性。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应该采取放慢速度,逐个突破的方法,而不应该急于求成,反而影响了学生学*的效果。

  《人类认识地球和其运动的历史》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让同学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出现了托勒密和*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沛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同学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和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研究天体运行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

  从同学层面来说,托勒密和*观点其实是不容易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同学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同学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协助同学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同学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才干反过来考虑科学家这些证据是否就能够说明他的观点,同时我还引导同学建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明)证据的观念和科学家利用思辨性语言来合理推测结论的研究方法。

  说到底证明一个学术观点,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直接现象,要么是实验中获得的有效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无法直接观察到现象或缺少有效数据的情况下,才可能应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说明,文科特别是哲学研究经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的证据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实来说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虽然我以为现在给同学将到思辨,他们不一定能掌握或应用,至少在他们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同学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想。同时对于*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发生一些震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4)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中专物理教材(高教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学*本节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欲望,巩固前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它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物理方法和思想的学*中,达到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能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及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说重点和难点:

  1.从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及运动规律;重力加速度。

  2.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纸带的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回忆前面研究匀变速直线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类比迁移。我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探究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求出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前面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和怎样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重点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并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让体会到成功的体验。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基础,能够开展小组学*活动,但毕竟是农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由于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为了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前我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介绍了怎样用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着重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讲授、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人们在自然界看到的落体运动都是重的物体下降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观念。通过纸团和纸片下落演示实验和牛顿管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质量无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此采取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迹,自己动手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确实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与纸带下悬挂重物的质量无关,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降的速度一样。

  对学生来说,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积极思考,得出准确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通过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列举自由落体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演示:质量相等的纸团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一样?

  结论: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

  此时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结果会如何?

  演示:牛顿管实验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无关。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给学生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对实际落体运动进行理想化处理得出的一种理想模型(跟前面学*的匀速、匀变速运动一样。相机渗透理想化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凸显物理现象的本质。)

  让学生动手探究重物自由落体运动,感悟运动特点。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供相应的器材:打点计时器、重物等):分组实验、处理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出:自由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组实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这部分大约需要15分钟)

  问题2: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根据前面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

  讲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说明其方向。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各地重力加速度的表格,能否发现一定的规律。

  结论:纬度越大的地点,重力加速度越大(原因待以后进一步学*)

  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三)例题巩固:

  例题:一个物体从19.6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熟悉公式,巩固知识。

  (四)学生练*

  完成《学生工作页》

  (五)巩固新课

  (1)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六)布置作业

  1.在练*3.5中任选两题上作业本

  2.阅读教材65页《伽利略及其科学贡献》

  3.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看看伽利略是用什么方法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同学都会做作业,让每位同学都有收获;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学*的能力。

  说教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理想化方法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识别自由落体运动。

  2、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对理论的推导普遍感到困惑;并且严重受(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响。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难点是: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无关。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的规律,通过对其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实验观察法+合理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轻、重的物体,哪个下落的快?)、引导学生思考、勤于动手,引导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识——巩固深化”的学法。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可能回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体积小的物体下落的快等)。

  2、新课教学:(大约35分钟的时间)

  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的印象很深,为了克服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创设物理情景,通过演示实验(比较硬币与纸团的下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用牛顿管实验进一步探究,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如果处于真空环境,物体就会同时落地。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提出新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并引导学生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

  推论

  同时给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让学生阅读教材47页的信息窗,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培养学生推导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49-51页;通过伽利略的悖论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步体会伽利略的“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反馈与调整三个环节说明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 教学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整章紧紧围绕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而展开。而“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种匀变速运动,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及学*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认识层次的目的。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知识探究,也为以后学*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情况及学*方法的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和处理方法,可以说理论知识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 ,但是暗示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日常生活经验印象很深,因此重的物体落的快这个问题既是难点也是教师应该抓住的思维碰撞的关键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心态。

  3、教学三维目标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通过学*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3)通过学*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性质,了解研究过程与方法。

  2)学*运用理想化的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4、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重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认识。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环境中采用“抛锚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多媒体最大程度的呈现物理情景,应用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的引领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课堂中所有的设计与安排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接下来我将具体谈一谈我是如何采用以上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的。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拿一张新的100元钱,如果谁能按老师的要求抓住下落的钱,老师就把钱给他。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下落物体的运动

  教师说明这是个骗局,由此激发学生探索, 通过这节课的学*让我们来揭示骗局的本质。

  目的: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探落体运动

  创设情景:让羽毛和小铁片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 重的物体落得快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得出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有关,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这个结论。

  创设情景:小贴片和一团棉花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轻的物体先落地。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是空气阻力的作用。预见:没有空气会如何用牛顿管实验,把管内抽成真空时比较羽毛和铁块下落的快慢,播放:美国宇航员斯科特的月球实验。验证猜想。

  讲述小故事:纪伽利略通过抽象思维加科学实验的方法才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目的:形成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三.深入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问题:重锤的下落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可以*似看成

  一、提出问题:重锤下落时自由落体运动,它下落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运动规律。

  二、学生猜想提出假设: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制定计划应用打点计时器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与鼓励和肯定学生回顾之前学*的内容,和教师提供的仪器,设计不同的实验和验证方法:

  1.如果△s=aT2为一恒量,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利用,如果s和t2成正比,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利用v=at,如果v和t成正比,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4.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比为1:3:5:(这个方案最开始普遍被学生认可,但实际操作误差是教大的)但教师开始不要点破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设计,做实验,收集数据,老师要及时知道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五:分析与论证合作交流:并分析数据,得到结论,每个小组间交流,补充。老师给与正确的评价。

  目的:应用探究式的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验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的突破难点问题。

  四、扩展探究:

  能不能利用以上的实验方案求解重力产生的加速度。学生讨论,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s=aT2。

  阅读课本,教师说明:国际上取北纬45°海*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值作为标准值,g=9.80665 m/s2。通常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9.8 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把g取作10 m/s2。

  呼应开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开始提到的那个老师的骗局。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最后:和同学小结结束课程

  在板书上的设计:

  尽可能的通过板书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思路同时突出重点内容,尽量让学生在看到板书时能体会到清晰的课堂思路。

  设置作业超市 (ABC)三个难度的试题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时设计一个趣味性的共同探究题目,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思考钻研。

  三、课堂教学反馈及调整策略;

  1、这里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先开打点计时器后放手,但是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如果测量△s=aT2,那么就不涉及这个问题,而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够想到原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知道,必要时要停下来讲解或讨论。

  2、计算重力加速度时,没有必要让学生再做一次实验,只要采用一组学生的纸带大家分析一下即可,毕竟结果已经有学生计算出来了。

  3、课堂教学由各个环节组成,各环节之间尽量通过一些恰当的语言和问题灵活的串接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而非堆砌的感觉,也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的部分环节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自由落体运动重难点的一点尝试和想法,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恳请各位评委多多批评指正!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理想化方法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识别自由落体运动。

  2.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5.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对理论的推导普遍感到困惑;并且严重受(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前概念的影响。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难点是: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无关。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的规律,通过对其研究,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实验观察法+合理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轻、重的物体,哪个下落的快?)、引导学生思考、勤于动手,引导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识——巩固深化”的学法。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可能回答: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体积小的物体下落的快等)。

  2.新课教学:(大约35分钟的时间)

  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的印象很深,为了克服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创设物理情景,通过演示实验(比较硬币与纸团的下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用牛顿管实验进一步探究,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如果处于真空环境,物体就会同时落地。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提出新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并引导学生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5)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中专物理教材(高教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学*本节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欲望,巩固前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它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物理方法和思想的学*中,达到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能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及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说重点和难点:

  1.从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及运动规律;重力加速度。

  2.本节课的难点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1)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的理解;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过程,纸带的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回忆前面研究匀变速直线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类比迁移。我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探究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求出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前面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和怎样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重点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并让学生通过动手计算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让体会到成功的体验。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基础,能够开展小组学*活动,但毕竟是农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由于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为了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在课前我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介绍了怎样用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着重给学生讲解了纸带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讲授、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法。人们在自然界看到的落体运动都是重的物体下降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观念。通过纸团和纸片下落演示实验和牛顿管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质量无关,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此采取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分析纸带上的点迹,自己动手算出:自由落体运动确实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与纸带下悬挂重物的质量无关,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降的速度一样。

  对学生来说,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并积极思考,得出准确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通过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列举自由落体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演示:质量相等的纸团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一样?

  结论: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

  此时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结果会如何?

  演示:牛顿管实验

  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无关。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给学生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对实际落体运动进行理想化处理得出的一种理想模型(跟前面学*的匀速、匀变速运动一样。相机渗透理想化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凸显物理现象的本质。)

  让学生动手探究重物自由落体运动,感悟运动特点。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供相应的器材:打点计时器、重物等):分组实验、处理实验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出:自由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组实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这部分大约需要15分钟)

  问题2: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根据前面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

  讲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说明其方向。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各地重力加速度的表格,能否发现一定的规律。

  结论:纬度越大的地点,重力加速度越大(原因待以后进一步学*)

  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三)例题巩固:

  例题:一个物体从19.6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熟悉公式,巩固知识。

  (四)学生练*

  完成《学生工作页》

  (五)巩固新课

  (1)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六)布置作业

  1.在练*3.5中任选两题上作业本

  2.阅读教材65页《伽利略及其科学贡献》

  3.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看看伽利略是用什么方法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同学都会做作业,让每位同学都有收获;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学*的能力。

  说教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司南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从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入手,讲述运动学的重要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和巩固,同时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6)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上完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本课以两幅精美的华三川唐人诗人画(参考课件)为导入,两幅画分别两首他们小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古诗《古风》和《静夜思》,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状态。两首诗一首描绘的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一首描绘的是虚无缥缈的黑夜,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地球的自转!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不断交换的现象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上能够从多角度关注学生

  (1)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六十几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易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章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

  (2)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例如学生在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从方向、围绕中心、周期、地理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问题更加清楚、简洁。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地球自转的特点;探讨地球公转的特点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从而达到爱学*的目的。

  2、由于探究活动时间偏短,导致重点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课堂检测仓促。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效果还好一点,对于一些暂时不要求理解的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规律及因此形成一年的四季以,再如五带的划分依据中的有没有极昼极夜等,从学生课后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容易混淆。

  3、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分成两个课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短了,建议可以分成3个或者更多的课时。因为学生如果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对于以后的学*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4、难点还没能很好的突破,如太阳直射点还没能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还有其他的很多难点,学生作业情况反映了几个易错点:节气写春夏秋冬;自转方向不会画;公转自转混淆;公转图没画好等,表明许多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知识,只是靠记忆。

  这部分知识内容重要,又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我在这一点上作的不太够,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总是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观察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的积极主动性。我想在以后教学过程,应该多增加讨论活动,让学生享受合作研究的快乐,极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体现思想教育。通过学生分析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要让学生学会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经纬网的定位作用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我针对此现象,通过学生座位表这一身边的事物来迁移到经纬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起这部分知识。

  从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课前要看透教参,并深深地领悟其中,而且要多多听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营养,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后记: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8班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第一节课的内容,看似不难,然而如果学生不看书或预先不预*,教师提出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多数学生会卡住,有少部分学生之前看过书可以作出一些推测,个别学生能够在书本上推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太阳和地球一起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细想其实也很正常,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缺乏直观经验,没有知识储备直接让他们毫无根据的推测,难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乱的假说,因此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我选择让学生翻书本,看看书本上的推测可行吗?让他们间接有一个印象: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有这些原因。

  要验证这些猜测,一旦教师提出建立模型,学生根据书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电筒、蜡烛),然而聪明的学生认为蜡烛要比手电筒更好,虽然光暗一点,但是蜡烛光线是向四周散发的,与太阳更相似。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蜡烛和火柴,学生都很高兴,用学具袋里的材料做好地球仪,本想让他们贴上地形外观的,课堂时间太少,只能先让学生做好标记。实验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学生容易将蜡烛熄灭,还有调皮的会用火烧纸,不好好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自己在实验前介绍方法时不够仔细和全面,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方面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本就不清楚,学*兴趣不浓厚,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听懂实验方法,就想别的心思来满足自己了。另外做实验时,最好将窗帘拉上,学生更容易观察。

  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让学生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行的,并尽量保持同一水*面。因此,有学生就提出来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极和北极有些地区并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并没有人云亦云。

  课上完后,我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天文资料,自己先通过查询资料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又是通过怎么样的证据说明的?

  上完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本课以两幅精美的华三川唐人诗人画(参考课件)为导入,两幅画分别两首他们小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古诗《古风》和《静夜思》,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状态。两首诗一首描绘的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一首描绘的是虚无缥缈的黑夜,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地球的自转!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这种现象;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不断交换的现象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上能够从多角度关注学生

  (1)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六十几名学生在个体上是存在差异的,我在本节课问题的设置上难易结合,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兴趣,很有可能一个简章的问题会让一个学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人材。

  (2)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例如学生在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我引导学生从方向、围绕中心、周期、地理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问题更加清楚、简洁。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地球自转的特点;探讨地球公转的特点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从而达到爱学*的目的。

  2、由于探究活动时间偏短,导致重点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课堂检测仓促。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效果还好一点,对于一些暂时不要求理解的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规律及因此形成一年的四季以,再如五带的划分依据中的有没有极昼极夜等,从学生课后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容易混淆。

  3、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分成两个课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短了,建议可以分成3个或者更多的课时。因为学生如果在这个地方纠缠不清,对于以后的学*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4、难点还没能很好的突破,如太阳直射点还没能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还有其他的很多难点,学生作业情况反映了几个易错点:节气写春夏秋冬;自转方向不会画;公转自转混淆;公转图没画好等,表明许多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掌握本课的内容知识,只是靠记忆。

  这部分知识内容重要,又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我在这一点上作的不太够,由于害怕时间不够,总是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观察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的积极主动性。我想在以后教学过程,应该多增加讨论活动,让学生享受合作研究的快乐,极大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体现思想教育。通过学生分析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要让学生学会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经纬网的定位作用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我针对此现象,通过学生座位表这一身边的事物来迁移到经纬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起这部分知识。

  从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课前要看透教参,并深深地领悟其中,而且要多多听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营养,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

  《人类认识地球和其运动的历史》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让同学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出现了托勒密和*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沛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同学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和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研究天体运行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

  从同学层面来说,托勒密和*观点其实是不容易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同学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同学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协助同学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同学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才干反过来考虑科学家这些证据是否就能够说明他的观点,同时我还引导同学建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明)证据的观念和科学家利用思辨性语言来合理推测结论的研究方法。

  说到底证明一个学术观点,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直接现象,要么是实验中获得的有效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无法直接观察到现象或缺少有效数据的情况下,才可能应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说明,文科特别是哲学研究经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的证据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实来说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虽然我以为现在给同学将到思辨,他们不一定能掌握或应用,至少在他们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同学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想。同时对于*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发生一些震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地理能力;引导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很活跃,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学效果较好。

  优点:

  1.善用多媒体课件,增加直观性。如在二分二至图中,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中从北极、南极上空看方向如何,都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2.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探究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演示活动来纠错,达到边学*边反馈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7)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菁选

《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爷爷的手》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地球爷爷的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以科学知识为专题,运用浅显的儿童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地球爷爷的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科普类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本课充满好奇心。另外本课和前一课《棉花姑娘》体裁相似,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感悟自学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4、重点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难点是启发学生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3、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读感悟。

  4、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验、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理解课文。

  5、“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学生字;2、自学、合作、探究法了解“地心引力”是什么;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一只小手),这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这样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又顺理成章的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带学生走进课文。

  2、自读课文,学*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伙伴或教师。学生带着要求读书,目的性很强,更有利于他们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惯。对于读书中的'疑难要学会圈画,意在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当小老师更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游戏挑战读;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开火车式读词语。

  这一些检查形式都是遵照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

  3、重点指导,重在感悟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老师随机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4、拓展实践,回归生活: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比较抽象,我用课件演示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又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以及说说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评议,这样架设起生活和课本的联系,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把探究的视角指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学生的学*渠道。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美观的原则,符合孩子的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地球爷爷的手(地心引力)

  苹果 ·········

  落地

  一、说教材

  《地球爷爷的手》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猴子很有灵性,不但聪明,而且知识丰富,懂得很多科学知识。文中,猴爸爸竟然会利用地球引力得到桃子,这样,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小猴的要求,这一现象,使小猴和小兔产生了好奇,也正是学生好奇的地方,本单元主题是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由水猴和小兔想吃桃子,引出猴爸爸不动手而得到桃子,从而让小猴、小兔好奇,最后是地球爷爷的话让他们得到了答案,文中内容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的,语言浅显易懂,让学生读了很感兴趣。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给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跳、挑”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通过朗读课文,明白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了桃子落地的原因。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文中一问一答的对话特点,以读为主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了解桃子落地的原因,并借用课件动漫插图,帮助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详见《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五、说板书

  板书做到简洁,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本课的.主体。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本文以小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动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游戏——“掷币落地”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当然,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中还有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是游戏、比赛等学*方式,在教学中还需要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识字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应多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

  第三、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

  第四、教师本人应多加强对电脑的操作。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31课《地球爷爷的手》。本课主要以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地心引力。”

  教学程序我分为4个环节:

  1、导入新课,2、学*生字、词语,3、分析课文,解决疑问,4、课内扩展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手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手的用处。从而引出地球爷爷的手。由手引出地球爷爷的手,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二、学*生字、词语

  通过昨天的预*和在课文中的识字,让学生看大屏幕找小老师教教大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然后再通过生字来组词,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关键词。

  三、分析课文,解决疑问

  同学们生字和词语都掌握的较好,让学生自由读,谁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读给老师和同学听,给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读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你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是谁说的话?指导地球爷爷说的话。(用粗重、缓慢的语气读)指导读出感情。然后又我问:“地球爷爷的手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我说:“地球爷爷的手真的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吗?课文中的谁看到了?”从这个问题导入童话故事的开始,在童话故事中,主要是让同学们读好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语气。

  猴爸爸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小猴子高兴的语气,特别是读好小猴子的请求语气,这一点教师要范读。在对话中引导孩子融入角色,读懂故事。讲到小兔子说的:“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让学生看地球的图片,然后用磁铁吸引铁钉,来与地心引力相比较。形象直观,又有利于低年级理解地心引力这一抽象概念。解决开始的疑问,看来地球爷爷真的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我又问:“你还能举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例子吗?”同学们举了好多例子……让孩子们举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对地球的奥秘产生兴趣。

  四、课内扩展

  1、举例太空中的宇航员失去重量漂浮在空中,强调地心引力对我们的作用太大了。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呢?让学生说说怎样保护地球,从而树立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地心引力。

  3、读关于“地心引力”的儿歌。

  课内扩展是让同学们知道地心引力对整个地球的重要性。

  五、说板书

  《地球爷爷的手》是本课的课题,地心引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是地心引力的作用,省略号说明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课文中的小动物主人公,结合生活常识,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在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感悟,读懂故事,事实证明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确实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地心引力。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童话故事形式,通过熟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朗读,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2、学生学*情况及教学处理

  由于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好动,他们对科普读物十分感兴趣,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喜欢朗读。由于年龄特点,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结合低年级学*特点,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围绕“学*主题构建”的理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

  3、设计理念:

  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的教学是“启发”,教师课堂教学一大任务是启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旨在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课件,适合低段孩子的游戏和竞争方式,用兴趣引路,创设让孩子在自主、民主的学*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围绕“学*主题构建”的理念来预设本课的学*目标。

  4、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情感态度。

  5、课前准备:

  课件、磁铁、回型针、小铁钉、纸飞机。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改革与学*主题构建》第三章的“知识链”的观点告诉我们:教学的重点要注重与展开那些方法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过程,既从强调内容转变为强调过程。知识系统则由直接接受转化为由学*主体通过活动体验、实践感悟得到建构。据此本课拟以自主、民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活动体验中建构知识。让他们在自主、民主的学*氛围中,自读自悟,主动去获取知识。

  三、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在学*新课前让学生玩纸飞机,并要他们观察纸飞机最终是怎么样的,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培养自主学*的*惯。在这个过程中我分3步走,

  1、带着要求读,学*目的性明确,有利学生养成多读多写多思考的好*惯。

  2、演示生字课件,直观、形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用演一演,比一比,送“桃子”的方法加深对生字词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读中生疑、读中感悟。

  猴爸爸还没有动手,树上的桃子,为什么会掉小来?

  地球爷爷的手是怎样的?

  这些都是学生的疑问所在。我让学生自己到书中去找答案,在读中感悟。一年级的小学生很难建立“地心引力”的概念的,再通过小铁钉靠*磁铁这一形象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直观而形象的感受到了“引力”。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

  为了架设生活和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探究视角指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问题:

  1、你还能举例说出地球有“手”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我们自己身边说起,联系生活感受,畅所欲言。)

  2、出示句式,学着样子说说:地球爷爷的手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