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周角,知道*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与探究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周角

  1、 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角和周角。)

  【设计意图】这是一节概念课,所有角的定义都是规定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角的定义,学生有可能记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体验,肯定没有深刻的印象。这里以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在复*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认识*角和周角,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3、分类。

  师: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

  (小组活动)

  师: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师: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作出各种活动角,把剪下来的角贴在黑板上,故意给学生造成一种“视觉混乱”的局面,激发学生探究新知。

  4、认识*角。

  师: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生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6: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角。(板书)

  (画*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角。(示范*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师:(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2

  一、学*目标

  1.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①②.

  (三)应用新知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

  2、当堂练:

  (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

  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

  四、评价性学*

  (一)、基础性练*

  (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

  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

  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

  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

  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A.1

  (二)、拓展提高

  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

  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

  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游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5

  一、学*目标

  1.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①②.

  (三)应用新知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

  2、当堂练:

  (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

  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

  四、评价性学*

  (一)、基础性练*

  (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

  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

  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

  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

  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A.1

  (二)、拓展提高

  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

  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1)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3篇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1

  一、学*目标

  1.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①②.

  (三)应用新知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

  2、当堂练:

  (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

  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

  四、评价性学*

  (一)、基础性练*

  (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

  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

  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

  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

  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A.1

  (二)、拓展提高

  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

  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周角,知道*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与探究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周角

  1、 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角和周角。)

  【设计意图】这是一节概念课,所有角的定义都是规定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角的定义,学生有可能记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体验,肯定没有深刻的印象。这里以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在复*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认识*角和周角,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3、分类。

  师: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

  (小组活动)

  师: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师: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作出各种活动角,把剪下来的角贴在黑板上,故意给学生造成一种“视觉混乱”的局面,激发学生探究新知。

  4、认识*角。

  师: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生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6: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角。(板书)

  (画*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角。(示范*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师:(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

  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2)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五篇)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1

  活动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手口一致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图形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具实物(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三角形》含PPT课件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

  教师PPT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儿操作。

  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发给幼儿,让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相关主题图。

  学生准备:白纸、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这就是这一单元我们将要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三角形。

  (1)让学生试着画一个三角形。

  (2)同学们看看自己画的三角形,谁来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下面在你所画的图中标出你所指的边、角、顶点。

  (4)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5)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6)三角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7)好。现在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8)对学生的各种定义不置可否,让学生看教材对三角形是怎么定义的。

  (9)板书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教学三角形的高、底。

  1、下面请大家拿出刚才画的三角形,找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教师巡视)

  2、示范从三角形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3、我们来给这条垂线取个名字。板书: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道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线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在刚才的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和底吗?

  四、教学三角形的表示。

  1、如果我们表示一个三角形需要画一个三角形,那样会很麻烦。大家想一想呢?

  2、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教师将三个字母板书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这个三角形我们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指出:当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还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

  课前热身:

  说出图形的名称。出示图形。

  提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教学反思:

  本课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概念用自己的话叙述出三角形的定义,效果可以。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游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4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中,例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找出三角形,并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一步抽象出图形,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例2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操作中体会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想想做做”安排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其他*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目标定位: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李老师上班路线和三个地点,配合及时演示,提问:李老师还可以怎样走?这三个地点和路线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生活数学化。

  2、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让学生利用学具盒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交流反馈时,我重点针对学生用到的两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进行反馈,通过提出:后面一种小棒搭成的三角形你是否满意,应该怎样才是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围成”,使学生对此印象深刻,为后面的归纳三角形的定义埋下伏笔。

  (2)学生们通过观察小组同学展示的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获取大量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画三角形,抽象出三角形图形,从而发现各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学生的不断发现,完善并形成了三角形的初步概念。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面图。

  (3)学生在*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3)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准备

  1. 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 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 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 做练*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4)

——《三角形认识》教案优选【10】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

  二.学*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线”。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讨论过三角形角*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学生反反复复地折纸、画线、交流感受其意义,同时也在七年级上学期了解了两直线互相垂直等概念,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整理与探究。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主要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因为有了三角形的角*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作为基础。在此,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又因为我们研究的方法类似于研究三角形的角*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对照比较学*,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思考、总结、归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2.会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线的定义。会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或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教学难点:

  1.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及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与三角形的形状关系的理解。

  2.区别三角形的角*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导入:

  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由学生思考并动手画。

  教师引导:我们曾经学*过“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放、靠、移、过、画”。

  如图,即放:指用一个三角板的一

  边放与已知直线重合;靠:指将另外一

  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紧靠前一个三角板

  与直线重合的边;移:指将在上方的三

  角板的直角边紧贴下方三角板的边移动;

  过:指将上方的三角板移动过直线外一

  点;画:指用铅笔沿着上方的三角板的'

  直角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待学生画完后,教师演示并画出已

  知直线的垂线。

  说明:直线的垂线仍然是一条直线。

  2.学生动手:

  任意画出一个锐角abc,并画出三角形底边bc上的高ad。

  学生边画教师边引导:方法就类似于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底边bc看成已知直线,把底边bc所对角的顶点看成直线外一点即可完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游戏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5篇)(扩展5)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范本5份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2、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找相同形状1―17

  2、ppt图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游戏口吻引出三角形: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二、展开

  1。趣味练*:找相同形状

  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物品中寻找三角形的物品。

  (三角铁)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1)引导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游戏“猜猜我是谁”?

  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2)ppt图形

  幼儿从各种食物中找出三角形食物。(三明治,比萨。)

  5。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内容:小鱼游(认识三角形)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在图中找出形状与三角形相似的小鱼。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是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活动准备:

  三角板、小黄兔2只、萝卜1个、蘑菇1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若干、正方形纸每人一张、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积木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小黄兔过生日

  师:今天是小黄兔的生日,早晨小黄兔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黄兔拔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2、观察小黄兔的出行路线

  请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起来,观察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教师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组成。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4、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纸,通过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用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三角形。

  5、复*三角形的特征

  (1)结合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卡片中找出三角形。并一一出示三角形,说说为什么?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三角形物品。

  (4)完成课本20页《小鱼游》找出小河里三角形的小鱼,并把三角形的小鱼圈出来。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三角形。 课后小结:本节课以《小黄兔过生日》的故事引入课题,通过连接小黄兔所走的路线游戏以及其它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手口一致点数到了。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一、说教材

  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幼儿学*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小班幼儿在他们充分获得对圆形的感知和确认后,再让他们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这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一、

  二、说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难点是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3以内的点数

  材料准备:1、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2、图形拼图、3、彩笔(长的)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知识,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游戏法和启发探究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学*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1、复*3的数数

  设计这一环节的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三角形特征时幼儿能更好地学*掌握,能准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用体态动作一集体复*的形式进行。

  2、学*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准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⑵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