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05-20 22:06:06 数学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

  今天听了梁老师讲授的《认识钟表》,授课中,梁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低年级学生特点为抓手,创造和谐的学*氛围,学生学*积极性高,学*效果良好。

  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梁老师在开始就用谜语引出钟表,又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钟表。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学*活动中。

  二、注重学生倾听,提升学*的有效性。

  如认识钟面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如若不完整,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惯,提升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梁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出示小朋友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评价,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梁老师结合低段学生的特点,采用集体鼓励奖励星星等方法,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饱满的兴趣学*,学*效果良好。

  建议:认识钟表时,时间安排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表达时间,才能为后面的学*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2

  《认识钟表》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系统地接触有关时间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学会认读钟面上整时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但上课前学生对钟表的认知起点并不是零。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关于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王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兴趣。如猜谜语等情形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课堂中,王老师出示钟表店的钟表课件,学生兴趣盎然。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热情。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知识。

  在这节课上,王老师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王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9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之后还设计了摆时针、分针说时间练*,很好的把时钟的理解从具体到抽象教学。说一说身边的生活时间,效果明显。如出示升**8:00时钟、吃饭12:00时钟、踢球4:00时钟等练*设计,还有王老师设计摆时针的小游戏,让学生说时间,更加深了对时钟的理解。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理解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

  梁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尊重学生位主体的地位,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同时教师将学*与*时的学*生活练*起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一、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自制的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更是利用儿童话的语言,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组织学生的数学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梁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几时上课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让小耳朵注意听,让小手放到位,耐心的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学**惯。这样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惯。

  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1)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1

  《认识图形》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崔老师在设计上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 、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 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题还是巩固练*,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面图形以后。崔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又如课尾的小环节,符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又紧扣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2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老师在设计上“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 、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 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数(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 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题还是巩固练*,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面图形以后。周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又如课尾的:“抓小偷”环节,符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又紧扣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

  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3

  20xx年10月30日上午听取了李老师讲的《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节课,《认识立体图形》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四种立体图形(包括实物和模型),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四种物体,为接下来*面图形的认识和学*做好铺垫。鲍老师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推一推、搭一搭等自主、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大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主探索。

  通过听课,我觉得鲍老师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

  1、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尝试分类——探究形成——联想应用。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充分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让学生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等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从生活数学出发。新课标中指出,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状。本着这个精神,我尽量安排知识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在小组“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基本思想:“猜想——验证”进行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按形分类的环节欠缺一些引导,显得单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滚一滚进行分类,一类是可以滚动的、有球和圆柱。其中球可以任意滚动,而圆柱放到用手推回滚动。另一类是不能滚动的长方体

  3、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空间,指导了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学生说物体特征和寻找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中来,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是,整节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学设计所预测的,这节课自主性操作明显不够(由于担心课堂纪律),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总因苛求课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忽略了其实学生在磕磕绊绊地发现过程中可以对知识加深理解。小组合作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圆球在教室地面乱滚,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需要改进。

  总体而言,李老师的这节课,语言表达流畅清晰,教学结构合理,师生互动较好,是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纪律管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是低年级,所以也是多数班级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后需要共同研究,进步。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2)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实用十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1

  听了杨老师的课,感觉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课堂语言,自己一点也不熟悉,听了杨老师的讲课,收获颇多。

  整堂课环节特别明确:认知钟表的两个针——时针和分针;认识整点;认识半点;目标达成度也比较高,重难点也比较清楚,但是或许有由于是下午第一节上课的原因孩子的情绪以及参与度不是很高。

  而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思考如下:

  我们*惯于在生活中说几点几点半,但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是几时几时半,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改正,是需要总是改正还是需要随孩子随*时的说法,这点需要老师本身先要明确。

  其次,教授孩子的几点半的问题,这本身是这节课的难点,但是在这个地方处理的时候感觉还是理解的不是很好,老师只是说时针走过几就是几点半,但是这个地方孩子没有感知,不知道到底怎样算是几点半,没有真正理解规律中的“走过几点就是几点半”的含义。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2

  《认识钟表》这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陈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知识。在这节课中,以下这几个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兴趣。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出知识点。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老师用准备很多漂亮、形状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朋友。再如: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交流中认识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后,又通过把时针、分针分别进行闪烁,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钟面上有12大格时都把一大格一大格做了处理,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二、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注意创设了很多轻松愉悦的情节。如:老师创设了“老师是早上7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情景,展开教学,学生兴趣很浓。在认识了钟面以后,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因为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获取知识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8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之后还设计了师说时间让学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3

  今天听了张雁斌老师的《认识钟表》一课,深受感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用学生身边的同学过生日引入,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份礼物,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2、练*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粘贴,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4、在教学中,张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张老师还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显得乱而无序,应加强对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巧妙引导,以其创造生动、活泼、有序的新型课堂。各环节的实行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2、由于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3、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4、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总之,整体看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值得同仁学*。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敬请谅解!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4

  王xx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有这样一些成功地地方:

  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王老师在导入时设计了一个谜语,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让他们说说钟表的用处,拉*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为学*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教学认识整时,认识大约几时时,又创设了喜洋洋生活的一天和相约去看书的情境,这些孩子熟悉的动画人物牢牢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在这样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去。

  二、注重学生倾听,提升学*的有效性。

  如认识钟面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学生说对了说错了,不是老师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评,谁说对了,还有没有补充。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惯,提升学*的有效性。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王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模型,看看上面有什么,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认读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处理得比较好。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王老师采用“情境体验式”。创设了喜洋洋和懒洋洋相约去图书馆看书的情境,知道了3时不到一点和3时刚过一点,这些接*3时的我叫做大约3时。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然后又出示几个大约几时得时间让学生来认读,较好的突破了难点。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王老师还设计了钟表的练*,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王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利用喜洋洋的生活场景,巩固认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惯。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上午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出示:喜洋洋上午9时做操,晚上9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精心设计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练*的设计上,王老师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吃的饱,吃的好。如认整时,拨整时,认识大约几时,全体学生都会;根据时刻画时针或分针,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画的很好;观察钟面上的时刻找规律,则满足了三分之一左右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而这些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从整体看这节课很成功,这和王老师在上课之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学中语言要更加准确,教学设计还可以大胆放手一些,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5

  《认识钟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过一小时是几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总体来说杨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相当清晰。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兴奋,也容易分散。教学中杨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杨老师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是很好的,是值得我们学*的。

  1.利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杨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出知识点。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杨老师用课件准备很多漂亮、形状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朋友。再如: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交流中认识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后,又通过课件把时针、分针分别进行闪烁,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钟面上有12大格时都把一大格一大格做了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2.创设教学情节吸引学生。

  课中注意创设了很多轻松愉悦的情节。如:一开始,杨老师创设了“老师是早上7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情景,展开教学,学生兴趣很浓。在认识了钟面以后,杨老师又以乘动车为主线,让学生拨一拨: 8时出发、9时到达宁波、11时到达上海,在钟面上怎么拨?因为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杨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杨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8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之后还设计了师说时间让学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4.精心设计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练*的设计上,王老师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吃的饱,吃的好。如认整时,拨整时,认识大约几时,全体学生都会;根据时刻画时针或分钟,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本画的很好。这些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美中不足的是:①杨老师的问语要适合一年级小朋友,如:在教学7时时,老师问学生怎么表示,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表示,那只有老师自己回答了。②关于课堂常规,在订正学生课堂上做的练*时,要先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停下来之后再订正,这样才有效率。③碰到课堂中学生回答错误而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后,要让说错的学生再回答一遍,给他以鼓励,帮他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6

  《认识钟表》中“认识半时”这部分知识时,课前预设很充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进取探讨,总结规律,可是在实践练*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作对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做的不准确,看半时不准确,画半时明白分针指向6,不明白时针到底应指向哪里。

  下课后,我及时的进行了反思,觉得自我在让同学探究看半时,画半时时过于重视分针指向哪里,对时针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够明确,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应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设计了一堂延伸课,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它们产生错误的共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半时的时候时针应当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的画出半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能够让第一节课就画的比较准确的同学用它们的方法,它们的语言来来进一步阐述,一帮一交流,沟通。

  设计富有层次的*题及时检验并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思路,第二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自我总结出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技巧和检查方法,扎实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方法,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7

  上午在一四班听了老师的《钟表的认识》一课,对于一四班的孩子有很大的感触。整体一四班的孩子的听课的认真程度以及回答问题明亮的声音、清晰地思路令在做听课的老师折服。

  听了杨老师修改之后的课之后,感觉思路特别的顺畅。表现在:

  环节特别的清晰: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整点;认知半点;知识总结生活教育,这使得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思路特别流畅: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比较明确,知识难点处理也比较得当,整体孩子知识掌握牢固,对钟表的认识比较到位。

  但是,觉得有一点在时间的分配上,觉得在前两个环节上,时间用的比较多,占据了23分钟的时间,而这节课的知识难点对于半点的认识,却花费了很少的时间,但是却因为孩子回答的比较全面到位,使得课堂进展的比较顺利。但是这点应该是注意的,就是重难点分配的时间要多一些。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8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表面上的整时数。我听了徐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我觉得徐老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整节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并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2、以活动为主线,关注经验,注重提升。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有认表的经验,已成为普通的常识。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普通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但是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徐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再如:徐老师创设了一路跟动车拨时间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激发学生拨钟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出示小明上午8时做功课,晚上8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8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及品德教育。

  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用课件演示介绍古人是用日晷、沙漏等来记时,现在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来记时,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数学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最后还对学生进行惜时的思想教育。

  值得探讨的是:众所周知,要读出一个时刻,得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我觉得学生对时针、分针能否清晰区分,将直接影响钟面时刻的认识,徐老师在教学认识钟面这一环节,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师问:你知道怎样的是时针,怎样的是分针?根据学生回答得出:长的针是时针,短的是分针,这样对已经会认钟面时刻的小朋友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部分没有接触过钟面或接受能力慢的小朋友来说可能还不能清晰地区分时、分针,这里是否可以借助学具钟,让同桌小朋友互相指指时针与分针,同桌互当小老师检查,以巩固时、分针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9

  梁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尊重学生位主体的地位,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同时教师将学*与*时的学*生活练*起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一、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自制的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更是利用儿童话的语言,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组织学生的数学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梁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几时上课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让小耳朵注意听,让小手放到位,耐心的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学**惯。这样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惯。

  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10

  这几天上课的内容是钟表的认识。第一天上课时,虽然很顺畅的上下来了,但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没有注意倾听学生。当我给出图画询问现在是几时的时候,已经有学生知道了是7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我还在问小明在什么时间在做什么活动。在这时候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是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只有注意倾听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有没有理解,有没有懂,掌握了多少知识,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做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编排上还合理,但是漏掉了一块内容就是上午8时与晚上8时的区别。这一部分的处理可以先给出一个时间问学生在做什么,学生给出答案后,说自己与他们不一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不一样的原因是早上与晚上。这一节课主要的内容是整时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是给出了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说了在每个时间小明在做什么活动,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规律。老师的建议很值得学*,这部分的处理可以先给出一个时间:7时,让学生自己说时针、分针的指向,再给出8时。看看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在上一环节已经认识了钟面,接下来直接给出一个时间:10时,让学生自己在大脑里想想,10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是怎么指向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记住钟面的各部分内容。

  这节课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板书没有注意,在说时针、分针时,应该在黑板上板书强调一下。还有一个数学术语的错误,12应该是一个数,而不是数字。

  这节课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看着时间在学具上拨时间,但是学具给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出现了秒针,这部分上课没有讲,给了学生一定的难度,而且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并不能很明显的区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练*。在讲过后,让学生拨时间,我在讲台上展示的时候,学生的心思还在自己动手拨钟面,觉得自己掌握不了这个环节,便让学生收起了学具,指明学生拿着老师手中的钟面拨一拨时间,询问学生对不对。对于学具的使用没有处理好。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3篇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3认识钟表。

  二、教学准备

  实物钟、课件、学具钟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钟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尽管学生是第一次学*“认识钟表”,但对学生而言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已会看整时,几时半对少数学生来说也不算难(特别是城镇的孩子)。尊重学生的学*起点是我们教师备课时首先应面对的,而且知识间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看时间的方法。因此,我决定把认识整时和几时半放在一节课内完成,将认识钟面和整时较快带过,把重点放在认识几时半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大格、12个数。通过观察与讨论,发现整时和几时半钟面上指针的规律,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

  2、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及探索意识和合作。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二)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首先,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周末作息时间表,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再利用这两个不同时间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使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出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变枯燥的教学活动为有趣的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评课稿 (菁华5篇)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在导入阶段,潘老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颜色,十分亲切自然,使学生对新学*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逐一用自己的话表述规律,发现规律,板书: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学生在观察、猜测中发现规律。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合教材,精心设计。

  学生对规律并不陌生,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旗帜、彩花、灯笼是怎样摆放的。在呈现学生围成一圈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说出的是(男生到女生)的站立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这两种都是可以的,但由于是围成一圈,不便观察。课件呈现学生圈一圈的画面,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呈现的图形都是两个为一组的,有安排三个为一组。通过圈一圈的画面是学生更直接形象对规律知识的了解。,教师适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猜一猜、水果这组图形后面的几个是什么,让学生探索水果排列的规律,对于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教材中的主题图涉及的规律比较单一,如彩旗、、男女从的排列都呈现了两个为一组的颜色变化规律,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多样性?练*猜一猜,后面的图形是什么?潘老师设计体现了物体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获取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练*的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紧扣。

  潘老师的练*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到创造规律、最后在生活中找规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设计开放的学*活动。如在创造规律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形状设计出有规律的图形,在创造规律的时候,体现了创造的开放性,就是让每个学生用一两种彩色笔,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形。除了让学生用颜色来创造,还鼓励学生用声音或动作来创造规律,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让学生创造规律,设计规律,感受规律的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在巩固知识的活动中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选材不同,方式不同,丰富多彩。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项学*活动当中人身思考,动口说,动手做,实实在在的在活动,使学生成为学*的真正主体。

  这节课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会找规律了。问题是:当学生找到规律后,是否要求他们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将找到的规律表示出来,又该要求学生的表述达到怎样的程度?还是只要学生感悟到规律,会摆,会画就行了?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有效。在新课的导入阶段,出示学生喜闻乐见,喜欢的六一节日的装扮主题图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十分亲切自然,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去。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逐一出示彩旗、彩花和灯笼,男女生的排队跳舞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话表述规律和猜测接下去物体的排列规律。在教学课件中用了圈一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摆放都是以两个或三个为一组的,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学生在观察、探究、猜测中发现规律。

  练*多样,层次分明,巩固有效。在练*中,屠老师通过涂一涂,说一说等不同形式,不同梯度的练*,由易到难。从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到创造规律、欣赏规律,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每个练*都精心设计,有明显的针对性,巩固性,实现了练*的实效性。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惯培养,始终如一。屠老师针对低段学生学*培养的特点,采取课堂中教师的提醒,学生的互相学*,口号提醒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认真倾听的*惯。

  这节课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会找规律了。问题是:当学生找到规律后,是否要求他们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将找到的规律表示出来,又该要求学生的表述达到怎样的程度?还是只要学生感悟到规律,会摆,会画就行了?

  我们数学团队的张**老师,本周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找规律》。本节课教师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欲望,也正是有了导入环节与自主探究环节的有效落实,才创设了合作交流环节的良好的互动交流的'氛围。本环节教师设计的合作要求是:先找一找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按照这种规律小组同学合作涂一涂。虽然只是一句话,却从多个角度训练了学生的学*能力。首先是”找“,找规律既是对自主探究环节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又为下面的涂做好了准备。然后是“说”,本节课教师时时注重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注重表述的严谨性。最后是“涂”,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孩子们面前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本节课合作交流环节,正是教师设计了有效的问题,才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欣赏规律带来的美感。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

  一、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

  再过两个月,就是同学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想不想在那一天,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亮些呢?好,老师现在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布置他们的教室的。

  2、观察提问:

  (播放动画)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发现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按一定的顺序一直排下去,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面,看看哪些事物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4、应用规律:

  (出示课件)根据规律填空。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把没有完成的完成。

  二、操作中深化规律

  1、自己动手涂一涂。

  2、贴一贴,展示作品。

  三、欣赏、发现生活中规律

  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

  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规律,老师希望大家课后仔细地去找一找,把找到的结果和感受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优点:

  1、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2、本节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形成多元化的学*方式。

  建议:

  学生的感悟、运用非常到位了,如果老师能让学生多说一点就好了。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我共听了20节课。在这20节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二(4)班刘老师的课。刘老师主讲的是《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特点:

  1、动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了课件,在本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随即提出要求,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这些图形的规律。教师讲明要求,学生马上主动并且迅速拿出手中图片在桌子上摆。随后教师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使本节课知识重难点“循环排列规律”马上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目了然。

  2、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以“猜想—实践—验证—反思”等一系列的学生学*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探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可能性,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结论,且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课内向课外延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上,刘老师通过让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出示的三组水果图的规律,找出第四组水果摆放的规律以及找出地面砖的规律等练*。使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例子,活动中愉快发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本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充足的教学用具,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题。在巩固练*第一题,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猜猜第二组图形会是什么?出示的学具是红色正方形、红色圆形、白色三角形、白色正方形。我认为图片过小,不利用后面同学观察,教师用胶带把一组图形连接,不利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可以设计四种不同颜色的图片,或四种不同类型的图片,以免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即要说是什么图形,又要说是什么颜色,造成个别学生表述不清楚,使听者也不清晰。

  2、低年级的课堂中应该多运用一些儿童化语言,以及鼓励性的语言。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5)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优选【10】篇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与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渗透接*整时的内容。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还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表盘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摸、可感受到的.活动。

  备内容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1课时)→会认、读、写整时,知道钟表;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钟表,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时钟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利用时钟模型,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在两种表针的运动中对整时和时间顺序有深刻的体会。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经历自己安排生活和学*时间的过程。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钟表,能区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难点

  1.会认、读、写整时。

  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

  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

  (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

  配场景的钟8:00(升**)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拨一拨

  小猫说:“钟真好,我也要买一个。”小熊说:“现在是2时,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小猫说:“能。”

  小猫会拨了,同学们会拨吗?试一试

  同学们试拨,请一个小朋友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并演示拨钟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分针拨到12,再把时针拨到2。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们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表怎么啦?(老师展示一只缺少分针的钟,时针指着3时的钟)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分针,(出示3根针,分针、时针、还有比时针还短的一根),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我们书上也有象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让学生做书85页第5题,为时钟添上分针和时针)做完后选择一些到展台上点评。

  认识大约几时

  去年在我国有一件大事,神舟6号飞船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们想看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成功发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动的时刻吧!

  出示视频

  出示3个钟面小结:

  (1)9时时钟闪烁。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2)发射前的准备时钟接*9时,讨论现在是几时?(正好是9时吗?)接*9时可以称为大约9时(大约闪烁)

  (3)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这时又是什么时候!还是9时吗?(九时多一点,也可以称为大约9时)

  神舟六号是九时发射的,准备发射时是九时差一点,发射升空后是九时多一点,像这些接*9时的,我们可以说成大约9时。

  认一认生活中的大约几时与整时。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学*生活情况,我们一起来告诉它好吗?

  出示一组生活场景,并伴有时钟。(大约6时小朋友起床,大约8时同学们做操,10时同学们正在学*,12时吃午饭,大约7时同学在灯下写作业,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

  定格两组画面(10时同学们正在学*与10时同学们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小熊说:“一个正在上课,一个已经进入梦乡,怎么钟上显示的都是10时呢?”请同学说一说原因(上午10时与夜里10时)

  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走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5、小熊说:“你们真棒,钟表店里还有一些钟,你们认识吗?(出示一组钟表:电子钟,只有3、6、9、12数字的钟,没有数字的手表,显示罗马数字的钟)(介绍电子钟,哪些地方见过的)不管钟面上有没有标出数字,我们都可以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知道是几时或者大约是几时!

  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时利用时间的情况满意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7时。像这样接*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情趣高涨,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b.有从1到12这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教学内容:

  认识半点(第9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教学准备: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

  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半点

  电脑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

  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

  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电脑再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师:你说一说

  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3、认一认

  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电脑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

  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三、练*反馈,激活思维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

  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

  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

  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

  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

  图1:小明9时半

  图2:小军8时半

  图3:小强9时

  4、快乐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半时。

  教学过程:

  一、唱快乐歌,猜谜激趣,顺势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呀,有三条腿,白天、黑夜不停跑,发出嘀哒、嘀哒的声音,提醒你,早睡早起*惯好,谁知道这是什么?

  生:闹钟。

  师出示一个实物钟。师:对啦,这就是钟表,聪明的小朋友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生:……

  师: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工作、学*和生活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一) 认识钟面

  师: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看一看,拨一拨后和同桌说说,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停。请小朋友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刚刚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一起来认识钟面。

  师:首先,我们看到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哥哥,较长的是分针弟弟,还有又细又长的是秒针小弟弟,我们以后再认识秒针小弟弟。

  师:钟面有几个数字,(12个),这12个数字按从小到大顺序围成一圈。

  师:再看看,时针哥哥,分针弟弟在跑步,谁跑得快?

  生:分针弟弟跑得快,时针哥哥走得慢。

  (二)认识整时

  师把钟表拨到8时,师:请问,这时候钟面所指的时刻是几时?

  生:8时。板书:8时。

  师:这时分针弟弟指向的数字是几?(12)。时针哥哥指向的数字是几?(8)。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上来拨一拨3时。板书:3时。

  生上台拨。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再请小朋友拨一拨5时。板书:5时。

  生上台拨。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了,现在8时、3时、5时三个钟面都在黑板上,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表示整时,分针都指向数字几?

  生:12。

  师小结:当钟面上的分针弟弟都指着12,时针哥哥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认识半时

  师把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处,师:分针弟弟又开始跑了,时针哥哥也走着。

  师拨动分针指向6,时针拨到12和1之间,师:小朋友,这时又是几时呢?

  生:12时半。

  师:时针哥哥、分针弟弟分别指向几呢?

  生:……

  师半钟拨到3时半、6时半,再提问。

  师:好,请小朋友看小黑板。12时半、3时半、6时半的'钟面都画在小黑板上了。小朋友仔细观察,表示半时,分针弟弟都指向数字几?

  生:6。

  师小结:当钟面上的分针都指着6,时针在两个数之间,谁在左边就是几时半。

  (四)看一看,说一说

  过渡:师:认识了整时、半时,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出示图片。

  师:小明出场了,你能说出他现在在做什么吗?(引导学生说说,小明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让学生分清是上午、中午和下午的时刻。)

  师小结: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啊!这样的一天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呢?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

  三、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师:今天你认识了什么?

  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公*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6)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合集十篇

  1教学目标

  (1)利用游戏操作活动,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分针。

  (2)学会看整点、半点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丰富词汇时钟、时针、分针。

  (4)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惯。

  2学情分析

  时针、分针的认识幼儿已经掌握,但对于它们的运转关系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数学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

  3重点难点

  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显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认识时钟

  1、什么声音教师对,是闹钟。除了闹钟,它还有好多同伴呢。他们的形状不太一样,但是他们的身上也有相同的地方,请你找一找。

  2、出示PPT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有数字1——12,12总在上面,6总在下面。

  3、时钟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不停的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进行工作、学*、休息,给人们带来有规律的生活)

  活动2【讲授】认识时针和分针

  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时钟的作用,可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妈妈告诉豆豆600钟看动画片,当他打开电视,动画片都演完了,豆豆伤心的哭了,我们和豆豆一起学*时钟认识时间吧。

  2、引导认识时针、分针。

  内容时钟有时针(拼音shízhēn),走1格就是1个小时,还有分针(拼音fēnzhēn),分针跑的快,跑1圈才1个小时。时针短,分针长。

  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一遍时钟的钟面知识

  活动3【活动】认识整点半点

  1、大家都认识时针和分针了,那我们就和豆豆一起来学整点和半点,以后就知道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了。

  2、学*整点教师使用实物钟,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个数字)表示100,同样方法拨200、300、、、、、、让孩子们一起说后面(引导幼儿发现小结分针指到1200时,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了解时间读法,100读作一点以及整点的'写法。

  3、幼儿操作请看看PPT,看看豆豆一天的生活,小朋友用时钟帮他拨出一天所做的事情。

  看PPT说出时间并拨钟,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进行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

  4、课中休息我们已经看了很长的PPT,现在我们的眼睛需要休息一下,玩一个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5、学*半点师眼睛用的时间长了就需要休息,豆豆看动画片半个小时妈妈就让他眼睛休息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半点。[教师将时针、分针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拨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起,经过1——5,指到6时,正好走了半圈(多远)这时,时针走到那个数字前面,就是几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到6上面,时针走到几前面,就是几点半。引导幼儿发现小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幼儿操作看PPT说出时间并请幼儿在规定时间能拨出半点。

  活动4【练*】游戏练*

  “老狼老狼几点钟”豆豆非常开心自己学会了认识时钟,请来了他的朋友来考考小朋友,开始啦!教师请豆豆的朋友灰太狼出时间如700,130、900,630、1030等,小朋友用长短铅笔摆出时间,摆出时间后让豆豆的朋友来检查,若灰太狼说1130,小朋友将钟反个面,不让灰太狼看,否则灰太狼会拿走时钟练*纸,摆错时间也会拿走。

  活动5【作业】作业

  完成书上练*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7时。像这样接*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

  2.学会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

  教学难点:

  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读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迷语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唐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滴嗒滴嗒,滴嗒滴嗒,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钟。(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钟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这是唐老师办公室的钟(出示实物钟),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

  (生说)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钟和表,咱们一起来欣赏!

  补充课件(课件展示各式钟表。)

  师:这么多的钟表,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让我不迟到。

  ……

  师:对,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己准备的钟,(展示大钟面)仔细观察你们的钟面,钟面上都有什么?

  (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师:那你能说说有哪些数字?

  生:从1到12。

  师:那你能一个个的数给老师听一下吗?

  师:上面有数字,那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针,一个长,一个小。

  师:能用更好的词来说说吗?

  生:老师那个中间有个圆圆的东西。

  师:是呀,一个长针,一个短针,但是我们总不能叫它长针、短针吧!谁知道它的名字?

  生:时针。

  师:你知道时针,那你知道哪个是时针吗?

  生: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师:说的真好,你怎么知道的啊,虽然我们还没有认识,但这个同学已经给我们指出来了。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师: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

  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一学生指出老师钟模型上分针与时针。)

  (由学生自己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提问)

  三、认识整时

  师:认识钟了,要知道准确的时间,咱们必须学会看钟表。

  1.课件出现: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

  生:7点

  师:在数学上我们叫它7时。(学生跟读7时)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生:7时,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我们说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是7时,因为他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2.出示8时的钟面

  师:现在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

  3.出示钟面时间分别是3:00、6:00的钟面

  老师这还有两个钟,你们来说一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时间,我们都把他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当钟面表示整时的时侯,我们看看这四个钟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如果无法回答,再按照下面蓝色的字方式引导)

  生:...

  师:他们的分针都指向几了?

  生:12

  师:好的,分针都指向12。再看看时针呢?指向几?

  生:7

  师:再看第二个钟面呢?第三个钟面、第四个钟面呢?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师板书该结论)

  师:小朋友们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看看谁的声音最好听,准备好了吗?(生读)

  3.认一认

  师:你们读得真好,声音真好听。现在你们会认整时了吗?

  生:会

  师: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拨钟面5时,12时,生认读)

  师:这是12时,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时刻的钟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师:说得好,你的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拨一拨时间啊

  生:想

  4.拨一拨

  ⑴师:那好,现在拿着你们自己带来的钟、表。张老师说一个时刻,你们马上把他拨出来,听好了。(1时,11时)

  学生拨,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⑵师:你自己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让学生到展台上展示)

  师:我们现在把自己的钟表放在一边,让他休息一会。

  四、教学记录整时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并且读出了整时,现在我们来学一学怎样用笔把整时记录下来。

  1.出示情境图:我们知道,7时菲菲起床了。7时,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字就可以了。读7时。(在课堂本上自己写7时)

  师:在这个房间里面还有一个钟,看谁的小眼睛最厉害,找得最快,

  生:......

  师:菲菲床头的这个钟叫电子钟,仔细观察桌面上的电子钟是几时几分?7时也可以象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表示:先写7,再写两个圆

  点,再写两个零。(生在课堂本上跟着老师学写)

  2.学生把剩下的三个时间(8时、3时、6时自己用两种写法写在本子上,请学生上黑板完成,讲评。)

  五、巩固练*

  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整时,并会写整时。我们来看看小明在干什么?

  1.P92小明的一天(根据时间,如果时间还有很多,可做;如果时间不够,先完成第2题练*,这个作为家庭作业)

  师:请小朋友们在书上用两种方法帮小明记录时间。(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练*

  师:我们发现明明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他每天都会把时间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睡觉,他都安排得特别的好,你们想不想像明明一样,做一个会安排时间的好孩子呢?

  生:想

  师: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下一天的时间安排,然后把时间记录下来,好不好?

  生;好

  (2)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些练*,请小朋友们看看第一钟钟面显示的是几时?生:3时

  师:请你们想一想,1个小时过后会是几时呢?

  生:4时

  师:第二个钟钟面是几时?

  生:9是

  师:那如果再过1个小时,你知道是几时吗?

  生:10时

  师:那第三个钟呢?

  生:5时

  师:再过一小时是几时

  生:6时

  师:请小朋友们看第二道题有三个钟谁来说说每个钟面分别是几时?(4时、3时、12时)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一个小时前,这三个钟又应该是几时。(3时、2时、11时)

  师: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时间啊,就是这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流走了,就像唐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认识钟表的这节课,再也回不来了。所有我们要珍惜时间还要爱惜时间,明白了吗?

  六、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

  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2)课件出示主题图。

  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情趣高涨,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

  b.有从1到12这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3篇(扩展7)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一》教案实用5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巩固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3)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

  三、巩固练*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

  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时间很宝贵,希望同学们会安排好你们的时间,爱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业

  回去拨你的小闹钟,告诉你家人,你会看整时了。

  教材分析:

  本课以“小明的一天”为背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时、分”的重要基础。本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认识和区分时针与分针。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以及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引导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几时半,认识整时和半时钟面指针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儿歌,猜谜语。

  2.想一想:钟表可以帮我们干什么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2.认读整时、半时

  3.区分整时、半时

  三、巩固拓展

  1.说一说:书91页第1题

  2.连一连:书91页第2题

  3.游戏:我说你拨

  四、小结归纳

  (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自主探索

  (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延伸知识

  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练*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课外延伸 。

  (三)、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写整时。

  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

  (六)、教学策略

  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 — 梳理知识 — 分层练* — 应用知识 — 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七)、教学过程

  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

  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

  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

  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

  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

  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生: 拨钟活动。

  【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

  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

  生:独立汇报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

  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

  生:个别学生说图意。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

  生:个别学生读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

  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

  生:独立连线。

  生:汇报结果。

  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

  生:发表意见。

  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

  【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

  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

  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

  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互相交流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

  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

  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

  ……

  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

  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 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 ,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

  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

  生:个别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

  2、按规律填时间。

  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的进步,体验学*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仔细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长针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格小格

  2、指导观察: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认识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3时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认识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认识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分针都是从12出发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