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

首页 / 文库 / | 2023-03-04 00:00:0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集锦11篇)

  在**淡淡的学*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2

  1、某工作,甲单独干需用15小时完成,乙单独干需用12小时完成,若甲先干1小时、乙又单独干4小时,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作,问:再用几小时可全部完成任务?

  2、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3、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4、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家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销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成本各是多少元?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3

  知识要点:

  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4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4、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排列:

  ①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②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3)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5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行线

  1、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记作:a∥b。

  2、*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4、判定两条直线*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5、*行线的性质

  (1)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6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7

  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8

  有理数的乘方

  (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一般地,记作,读作: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称为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3)一个数的*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

  一个数的立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1和-1。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9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0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1

  1、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行;

  (2)*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对称性:*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阅读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1)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集合11篇)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2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3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4

  1、某工作,甲单独干需用15小时完成,乙单独干需用12小时完成,若甲先干1小时、乙又单独干4小时,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作,问:再用几小时可全部完成任务?

  2、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3、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4、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家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销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成本各是多少元?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一般地,记作,读作: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称为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3)一个数的*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

  一个数的立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1和-1。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6

  1、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行;

  (2)*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对称性:*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7

  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8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4、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排列:

  ①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②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3)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9

  知识要点:

  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0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行线

  1、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记作:a∥b。

  2、*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4、判定两条直线*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5、*行线的性质

  (1)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1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2)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通用11篇)

  上学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2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3

  有理数的乘方

  (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一般地,记作,读作: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称为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3)一个数的*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

  一个数的立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1和-1。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4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5

  知识要点:

  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6

  1、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行;

  (2)*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对称性:*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7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4、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排列:

  ①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②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3)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8

  1、某工作,甲单独干需用15小时完成,乙单独干需用12小时完成,若甲先干1小时、乙又单独干4小时,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作,问:再用几小时可全部完成任务?

  2、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3、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4、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家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销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成本各是多少元?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9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行线

  1、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记作:a∥b。

  2、*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4、判定两条直线*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5、*行线的性质

  (1)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0

  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1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3)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汇编11篇)

  在*日的学*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2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3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4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4、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排列:

  ①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②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3)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5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再次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行线

  1、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记作:a∥b。

  2、*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4、判定两条直线*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5、*行线的性质

  (1)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6

  有理数的乘方

  (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一般地,记作,读作: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称为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3)一个数的*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

  一个数的立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1和-1。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7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8

  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9

  1、两组对边*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性质:

  (1)*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行;

  (2)*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对称性:*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0

  1、某工作,甲单独干需用15小时完成,乙单独干需用12小时完成,若甲先干1小时、乙又单独干4小时,剩下的工作两人合作,问:再用几小时可全部完成任务?

  2、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3、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4、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家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销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成本各是多少元?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1

  知识要点:

  1.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4)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3篇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

  可用字母表示为:

  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③如果a=0,那么|a|=0。

  可归纳为①:a≥0,<═>|a|=a(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②a≤0,<═>|a|=-a(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经典考题

  如数轴所示,化简下列各数

  |a|,|b|,|c|,|a-b|,|a-c|,|b+c|

  解:由题知道,因为a>0,b<0,c<0,a-b>0,a-c>0,b+c<0,

  所以|a|=a,|b|=-b,|c|=-c,|a-b|=a-b,|a-c|=a-c,|b+c|=-(b+c)=-b-c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⑴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a|=0;

  ⑵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

  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

  ⑷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a>0),则x=±a;

  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a+b=0,则|a|=|b|;

  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或a=-b;

  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a|+|b|=0,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经典考题

  已知|a+3|+|2b-2|+|c-1|=0,求a+b+c的值

  解:因为|a+3|≥0,|2b-2|≥0,|c-1|≥0,且|a+3|+|2b-2|+|c-1|=0

  所以|a+3|=0,|2b-2|=0,|c-1|=0

  即a=-3,b=1,c=1

  所以a+b+c=-3+1+1=-1

  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

  ⑵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

  1、*方与*方根

  2、面积与*方

  (1)任意两个正数的和的*方,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和

  (2)任意两个正数的差的*方,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和,再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

  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或差)的*方,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

  3、*方根

  (1)正数有两个*方根,这两个*方根互为相反数;

  (2)零只有一个*方根,它就是零本身;

  (3)负数没有*方根

  4、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5、*方根的运算

  6、算术*方根的性质

  性质1一个非负数的算术*方根的*方等于这个数本身

  性质2一个数的*方的算术*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7、算术*方根的乘、除运算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3、绝对值:

4、直线的性质

5、角的表示

6、角的性质

7、方程的解

8、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center).

9、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10、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angle),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2、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13、解:解出所列方程.

14、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8、定理1 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9、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20、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1、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2、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23、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24、建立了*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5、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26、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

27、移项

2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9、方程的同解原理:

30、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3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32、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3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34、2 有理数

35、等积变形问题:

36、储蓄问题

37、整式:;

38、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9、移项的有关概念:

40、2.1*行线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菁选(扩展6)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同一*面内,两直线不*行就相交。

  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

  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3.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

  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4.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5.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垂线段最短;

  7.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8.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

  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9.*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行。

  10.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如果b//a,c//a,那么b//cP174题

  11.*行线的判定。结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12.★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三角形和多边形

  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构成三角形满足的条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方法:在△ABC中,a、b为两短边,c为长边,如果a+b>c则能构成三角形,否则(a+bc)不能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的边)

  3.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三角形的任一边:小于两边之和,大于两边之差(的绝对值)【重点题目】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7,则三角形的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为4.等面积法:三角形面积1底高,三角形有三条高,也就对应有三条底边,任取其中一组底和高,21三角形同一个面积公式就有三个表示方法,任取其中两个写成连等(可两边同时2消去)底高

  2底高,知道其中三条线段就可求出第四条。例如:如图1,在直角△ABC中,ACB=90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有ACBCCDAB

  A

  CB1D【重点题目】P708题例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斜边上的高为5.等高法:高相等,底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如成比例或相等)

  【例】AD是△ABC的中线,AE是△ABD的中线,SABC4cm2,则SABE=6.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重点题目】P695题7.外角:

  【基础知识】什么是外角?外角定理及其推论【重点题目】P75例2P765、6、8题8.n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对角线条数为

  【基础知识】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相等;正n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重点题目】P83、P84练*1,2,3;P843,4,5,6;P904、5题9.√镶嵌:围绕一个拼接点,各图形组成一个周角(不重叠,无空隙)。

  单一正多边形的镶嵌:镶嵌图形的每个内角能被360整除:只有6个等边三角形(60),4个正方形(90),3个正六边形(120)三种

  (两种正多边形的)混合镶嵌:混合镶嵌公式nm3600:表示n个内角度数为的正多边形与

  0000m个内角度数为的正多边形围绕一个拼接点组成一个周角,即混合镶嵌。

  【例】用正三角形与正方形铺满地面,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三角形、n个正方形,则m,n的值分别为多少?

  *面直角坐标系

  ▲基本要求:在*面直角坐标系中1.给出一点,能够写出该点坐标2.给出坐标,能够找到该点

  ▲建系原则:原点、正方向、横纵轴名称(即x、y)

  √语言描述:以…(哪一点)为原点,以…(哪一条直线)为x轴,以…(哪一条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基本概念: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称为(有序数对)【三大规律】1.*移规律★

  点的*移规律(P51归纳)

  例将P(2,3)向左*移3个单位,向上*移5个单位得到点Q,则Q点的坐标为图形的*移规律(P52归纳)

  重点题目:P53练*;P543、4题;P557题。2.对称规律▲

  关于x轴对称,纵坐标取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取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同时取相反数

  例:P点的坐标为(5,7),则P点

  (1.)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位置规律★

  假设在*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一点P(a,b)y1.如果P点在第一象限,有a>0,b>0(横、纵坐标都大于0)第二象限第一象限2.如果P点在第二象限,有a0(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X3.如果P点在第三象限,有a5.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纵轴为频数。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即纵

  组距轴为“频数”

  6.频数分布折线图√根据频数分布图画出频数分布折线图:①取每个小长方形的上边的中点,以及x

  轴上与最左、最右直方相距半个组距的点。②连线【重点题目】P1693、4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不等式组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的思想是;2.二元一次方程(组):含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合起来,就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具体题目见本单元测试卷填空部分)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用的方法有和。P96、P100归纳4.★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关键:找等量关系常见的类型有:分配问题P1185题;P1084、5题;P102练*3;P1048题;P1034题;追及问题P1037题、P1186题;顺流逆流P102练*2;P1082题;药物配制P1087题;行程问题P99练*4;P1083,6题顺流逆流公式:v顺v静v水v逆vv静水5.不等式的性质(重点是性质三)P1285、7题6.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课本上的练例、*题)P1342

  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其中去分母与系数化为一要特别小心,因为要在不等式两端同时乘或除以某一个数,要考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问题。7.用不等式表示,P1282题,P127练*2;P123练*28.利用数轴或口诀解不等式组(课本上的例、*题)

  数轴:P140归纳口诀(简单不等式):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小(于)大取中间,大(于)大小(于)小,解不见了。

  9.列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P12910;P1289题;P133例2;P1355、6、7、8、9,P139例2;P140练*2,P1413、4题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a>b):自己将表格补充完整:不等式组

  4

  在数轴上表示的解集解集x>a口诀大大取大;x>ax>bx<ax<bx<ax>b小大大小中间找;ba小小取小;x>ax<b空集大大小小不见了。

  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4.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

  (1)a0=1 (a≠0); a-n= ,(a≠0)。 注意:00,0-2无意义。

  (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0.0000201=2.01×10-5。

  5.(1)*方差公式:(a+b)(a-b)= 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

  (2)完全*方公式:

  ① (a+b)2=a2+2ab+b2, 两个数和的*方,等于它们的*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

  ② (a-b)2=a2-2ab+b2 , 两个数差的*方,等于它们的*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 ③ (a+b-c)2=a2+b2+c2+2ab-2ac-2bc

  6.配方:

  (1)若二次三项式x2+px+q是完全*方式,则有关系式: ;

  ※ (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

  注意: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

  ※(3)注意: 。

  7.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

  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8.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面几何部分

  1、补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余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①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有关垂线的定理:(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比例尺:比例尺1:m中,1表示图上距离,m表示实际距离,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m厘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