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0-03 00:00:00 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1

  人本主义强**育对人的潜能发展的作用,将教育过程规定为人“自我实现”的过程,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克服行为主义及信息加工教学论的机械性,对于改变教育环境、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观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主张意义学*及自发的经验学*。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类型。其特征为:

  (1)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

  (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

  (3)它产生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4)根据学*者而不是教师的学*活动作出评价。

  3.促进学生学会学*并增强适应性。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

  罗杰斯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变化是确立教育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和成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找准一个角度、围绕一个中心、扮演好两种角色。

  1.一个角度。首先要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作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好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高扬“人本主义”旗帜,促使个体和谐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情感、勇气、自信等方面。它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这些基本理论,是我们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2.一个中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学*者中心”教育思想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品质:

  (1)最基本的重要态度——真诚、坦诚;

  (2)成功地促进学*的态度是重视学*者,认为他们是有价值的;建立以共情式理解的学*氛围。

  3.两种角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和成长的气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应的课程,培养作为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的优秀教师,来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可靠的载体。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促进者,一是提问者。人本主义教育家坎姆勃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当好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是教师的重要角色。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的自然结果,没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材料中的教师不是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善于提出问题,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其学*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体验到学*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注意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答,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2

  最*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水*:现有的实际发展水*与潜在的发展水*,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文章概述了最*发展区的的概念、内涵,着重探讨最*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其理论思想中,最*发展区是核心内容。最*发展区创造性地阐述了教学、学*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教学对发展的促进,**对学生认知的作用、同伴合作对提升学生学*的重要性以及儿童能力发展的潜在性,这些思想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果茨基最*发展区的思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最*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日本学者对最*发展区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点:在学*者发展中强**育的主导作用;教学必须与最*发展区相适应。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达认为,“对最*发展区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动态评估:一种取向是侧重于评估的教学整合;一种取向是侧重于教学的评估整合。” 在国内,最*发展区也受到高度的重视,1998年10月 成立了维果茨基研究会。我国对于维果茨基最*发展区的研究成功主要有:钟启泉(2006)在其《最*发展区新解及启示》中提出了对最*发展区的新解,即由最初的外部教育性影响逐步转换成为个体自己的东西,挖掘出了最*发展区思想中所蕴含的”内化“。麻彦坤(2005)在其《最*发展区理论影响下的同伴合作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合作效果的因素,分析了教学、技术和教师在同伴合作中的作用。王颖在其《维果茨基最*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探讨了最*发展区对学生内部言语的促进。她认为,“最*发展区和内部言语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当儿童发展时,他们在自己的最*发展区里与他人互动,建立自己的内部言语,**为儿童发展自己的内部言语搭建各种支架和提供帮助”。

  本文拟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最*发展区理论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学*能力的动态评估、因材施教和教学观三个方面探讨最*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最*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内涵

  最*发展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与在**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水*,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另一种是儿童的潜在水*,这两种水*之间的差距就是最*发展区。“现有水*”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潜在水*”则指正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最*发展区理论强**学与发展的关系,强**学与学生的发展不能等量齐观,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校中各学科的教学对心理过程的引发表现在以下三个事实上:

  (1)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基础具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2)教学对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学科教学可加强各项心理功能的相互依从和联系高级心理的发展是学龄期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成果。它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还应看到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水*,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发展区强调学生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通过教学,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就会转化为现有水*;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又会出形成高于原来最*发展区的新的最*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认知水*不断提高,潜能不断得到挖掘。

  最*发展区注重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个体的发展有他自身的内部逻辑,教学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的,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潜在水*,教学效果是无用的;相反,如果教学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现有水*,那就是保守落后的做法,也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就是指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水*,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发展区,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发展。

  最*发展区的关键在于确定学生学*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维果茨基认为,每一种能力的学*都有其关键年龄。在关键期内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就会导致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因此,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时间非常重要,任何一种能力的教学应以儿童的成熟为前提,在相应能力的关键期内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最*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儿童学*能力的动态评估方面

  20世纪初期,智力评估与测量运动正式发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它作为一种指导教育实践的诊断和预测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维果茨基最*发展区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对智力静态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他看来,西方对智力测量只能测得智力发展的已有结果,无法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无视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不仅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决定着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和潜在发展水*之间的动力状态。最*发展区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后,促进了对儿童学*能力的动态研究,激励了研究者们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博德欧夫(Bodoff)的研究发现,许多智力分数较低的儿童只要得到适当的训练,他们与智力分数较高的儿童一样表现出较高的学*水*;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卢博夫斯基(Lubovskii)的研究表明,学*障碍儿童在获得帮助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并且能较熟练地将学*经验迁移到测验情景与课堂行为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弗林(James R.Flynn)在对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智商测量分数)都出现了持续增长。这一发现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称为“弗林效应”(The Flynn Effect),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较多的人受教育水*的提高。这些研究都是对维果茨基最*发展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智力动态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最*发展区,揭示儿童学*潜能发展。

  (二)在因材施教方面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小学生因其年龄、性别、需求、动机,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同,其最*发展区也不同,正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个体差异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原则上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面向中间,兼顾两头。即在教学的速度、难度等方面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和能力为依据.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给予个别指导。通过维果茨基的“最*发展区”理论来审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师更清楚的知道,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更要了解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

  (三)在教学观方面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什么,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所谓目标是指尚未实现、没有达到的结果。如果目标设定在已达到的范围,则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高于小学生现有发展水*,实现“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但是,在确保教学目标高于儿童现有水*同时,注意目标设定不要过高。用一个形象地比喻,就好比儿童摘桃子,桃子置于的高度需要儿童踮起脚尖就能摘到的位置,在这里,教学目标就如同桃子一样,设置的位置要恰当,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学目标要设定在儿童最*发展区的范围内。

  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态度、能力、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最*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儿童的发展。他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这样教学才能促进发展。他高度重视教学的作用,认为教学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开展合作学*。合作学*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它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目标。维果茨基“最*发展区”理论思想体现的合作学*包含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在合作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而丰富的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并完善和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与比自己水*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利于将“潜在的可达到的水*”转换为“现有水*”。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的最*发展区理论对发展、教学及其学*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它能给我哥小学教育教学带来活力,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也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更有益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3

  1、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阅读到写作,都突出了“想象”。儿童的想象需要情感伴随,儿童记忆屏幕中的形象要组合成新的形象,需要“力”的推动。儿童常常会因为好奇而想象;因为想改变眼前的现实而想象;因为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而想象。想象可以展示孩子的聪慧;想象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

  小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多是生动有趣的童话、小说、寓言等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一种氛围,让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描摹的情境中。课堂上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巧用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悟情境、通过语言描绘情境。这些情境设置能让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弥补了单纯课程容易陷入知识系统状态的缺陷,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凭借特定的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李吉林设计的各种“情境”,“无论是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作文素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还是考虑到多种题材体裁的教学:识字的情境教学、阅读的情境教学、散文的情境教学、诗歌的情境教学、童话的情境教学、寓言的情境教学、作文的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种种新鲜的刺激。这些精心设置的“情境”具有显性的目的指向,及时“提供人的自我意识、场景记忆、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学*环境”,因而引领着儿童迈向更优化的方向,促进儿章全面深入的发展。

  2、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语文课堂上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极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固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章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注重课堂设计,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所展示的每一幅画、所吟唱的每一首歌、所分配的每一个角色能做到精益求精,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是把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热情,促进学生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情境教育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欣喜、兴奋,在唯美的活泼的学*过程和学*情境中,他们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地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堂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学*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潜在的智能也得到开发,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的渗透出现一派生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3、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

  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非常注意那些直接的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创设情景寓情于教,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情境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读一些作品时,由于时空原因,由于学生年龄认知、修养、阅历等原因,理解起来有些“隔”。他们也许会叹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却不会被感动。而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注定是失败的。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紧扣文学术语,应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鼓励他们去寻找周围相似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与文章的共鸣。

  从思维规律来看,人的思维具有多向性,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我们不妨利用反向思维,为学生提供另一种拓宽思维的方式,让学生去感知、想象、发挥。文学作品讲究含蓄就如同绘画讲究留白,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语文课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知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思维深度。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审美感悟会有很大提升。学生从了解课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到积极思考、开拓智力、发展能力。语文学*的目标不再简单定位于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陶冶情操渗透审美,能最大效果地培养学生的感悟性。

  4、结语

  情境教育的出现让语文教师看到了希望,他们可以借助音乐、美术、语言、表演等手段刺激学生,让他们全身心融入课堂。李吉林老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她开创性地提出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本文对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第一,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第二,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第三,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出一条情境教育之路,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合的理论操作模式,使之更好地辅助初中语文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4

  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并认为:音乐智能与其它智能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谈到艺术教育特征时说:人类的智能训练有两种方式,即非正式学*活动方式和正式的学校训练方式,而后一种方式在当今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音乐教育则是培养中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途径。那么,音乐智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作了清晰的诠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德纳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音乐智能由三种音乐能力构成,它们是:

  (1)音乐的感知能力,即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其中自然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2)音乐的创作能力,即音乐创作的意识、音乐表现中的创造性成分;

  (3)音乐的反思能力,即从自己或其他艺术家的感知和作品后退一步,寻求领会这些感知和作品的方法、目的、难点和达到的效果。

  加德纳提出的这三种音乐能力,不仅为确定中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构建了理论与操作框架。以下就本人学*加德纳有关音乐智能理论的体会,结合多年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着组织与选择的主动的反映。”音乐的个别属性包括: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人对音乐的感觉就是通过听觉通道,对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产生感觉。然而,音乐是上述基本要素的结合体,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整体感觉,就是对音乐的知觉,将音乐的感觉与知觉结合起来,就称为音乐的感知觉。显然,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与技能。但是,这不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全部,苏珊.朗格认为:真正的音乐感知是把形式统觉为能动的东西。对作品完整形式进行感知之时,就是开始赋予形式以艺术。加德纳指出:“艺术的学*仅仅掌握一套技巧和概念是不够的,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加德纳说:“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的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和艺术作品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加德纳的思想,我在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第一,借助其它艺术形式感知与欣赏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例如,在中华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在对该作品风格、旋律、特点等简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刘方*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部分诗句:“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同时,让学生欣赏表现《春江花月夜》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诗与画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入到一种音乐与想象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藤守尧在其《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说到:“想象就是通过把感知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存储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新的意想的过程。”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加德纳所说的“我们是采用认知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这句话了。

  第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即加德纳所说的,要教会学生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的内部差异。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体验中西方音乐在表现同一主题时存在的差异。例如,在《月夜》单元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己去欣赏*音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和外国音乐德彪西的《月光》,并体验它们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各自特点,而后在课上概述出中西方音乐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有同学说,*这两首音乐根据曲名就可感知音乐表现的特定情景,而欣赏中也不难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外国音乐《月夜》则像西洋拉弦乐器的弓弦运用,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因而音乐表达的情形似乎更曼妙而富于遐思。更重要的是通过发现差异,使学生由原来对音乐的一般感知而深入到了对相关音乐文化的思索与鉴赏。其二,是让学生感受同一音乐题材因采用不同表现方式,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心灵体验。例如,在音乐作品《梁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外自主欣赏不同的演奏版本,如:小提琴协奏曲、二胡演奏曲、钢琴曲以及琵琶独奏曲等,并请学生在欣赏后谈体会,有的学生说:“我还是喜欢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小提琴音色优美又具抒情性,加上管弦乐队协奏,表现力非常强。”也有学生说:“我更喜欢二胡演奏曲,因为我学过二胡,听着这深情的音乐,我能体验出演奏家那娴熟的指法与弓法中所隐含的丰富情感。”还有的学生说:“我较喜欢琵琶独奏曲,因琵琶的音色悠扬动听,扣人心弦,而且《梁祝》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用民族乐器来演绎,更能体现其内涵。”可见,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差异中,在获得独立的审美体验的同时,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加德纳所说的音乐创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首先,我认为:这里的音乐创作不能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即按规范的音乐创作程式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而应理解成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以及在他们学*音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再者,我认为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艺术教学的各种形式,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创作欲望及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形。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教学形式。将单纯的音乐欣赏与适当的艺术实践及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的创作意识乃至创造性思维。例如:在音乐欣赏

  教学中,师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简介了解后,并在聆听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如果再通过师生共同试唱或试奏代表性的乐句、乐段,将更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欲表达的主题思想,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人文价值,而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也就成为了可能。譬如让学生为某一段音乐填词,或者反过来为诗歌、散文、小品、舞蹈、图画选择或创作相应的乐曲、乐段等。我曾在欣赏乐曲《梁祝》后,在师生共同吟唱音乐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主题音乐创作并表演小品《梁祝新传》,学生对此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创作热情。他们用浙江方言填词演唱主题音乐,并用电子琴融进爵士元素进行伴奏;在人物形象与内容表现上,又以卡通动物造型,拟人化的演绎现代梁祝的“草桥结拜”。纯真活泼而不失审美趣味,富浓郁民族情韵的表演,不仅体现出学生极具睿智的艺术创意,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再创造的兴趣。课后,同学们饶有兴致而感慨地说:“我们很乐于参与这样动静交融的音乐欣赏教学。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艺术创造表现的机会,并让我们收获了更多”。

  此外,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音乐教材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为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与创造意识,我让学生围绕音乐欣赏教学的主题内容,课外自行选择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中进行推介并共同欣赏交流。例如:在初二新教材《乡韵》的教学中,学生们选择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精忠报国》、《家乡》、《唱脸谱》等音乐资料在课内一起鉴赏,甚至同时以他们自己的舞蹈、武术和绘画相诠释。而后,他们又在对所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同学说道:“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因戏歌的传唱被我们青少年所接受。但据悉,我国各地有很多剧种却在逐渐失传。我认为,如果进行适当改革或把它们拍成影视动画剧,并用戏剧的主题音乐填词作为影片歌曲传唱,再将传统与现代的演唱方法有机结合,就能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甚至发扬光大。”还有同学充分发挥了批判性思维说:“现在有些歌手用奇异的唱法来处理演唱一些具有严肃题材的歌曲,不仅破坏了歌曲原有的意境,而且显得没有格调。”从学生们活跃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组织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视界,更是激发和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全面,但从中却反映出了他们乐于思索、敢于批判创新的创造性精神。

  三、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反思能力

  加德纳在探讨有关艺术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时,曾提出过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实在的知识呢?还是认知与元认知的形式?”从心理学上讲,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它包括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调节与监控;从音乐智能来讲,加德纳所提出的音乐的反思能力就是音乐的元认知能力,它包括个体对艺术家的作品的评论,也包括个体对自己音乐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反思与评价,即:反省自己是否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是否了解作品的创作方法?是否体验到作品的效果等?

  根据元认知理论及音乐反思能力的含义,我在音乐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音乐反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进行曲》类音乐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音乐的拓展学*,在注意聆听和收集社会生活中各种进行曲的同时,关注各类进行曲的特点并予以分类。

  更为主要的是,要学生谈学*的心得体会。一位同学在所写的心得中,首先描述了进行曲创作的历史沿革及其功能,并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表演性进行曲”和“实用性进行曲”,又对每类进行了举例说明,并概述了各类进行曲的特点。而最后他写到:“我突然发现鉴赏音乐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相当的文化蕴涵于其中。以前我一味追求流行音乐的潮流,现在开始才对音乐的本质有所注重和认识。”又例如,经过《月夜》单元的音乐教学,一位同学这样写到:“通过这一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让我懂得了生活中,不仅仅只有流行音乐才能感动我,其实许多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乐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能带你进入另外一种不同的境界,让你领略到一些截然不同的景象,开启你思绪的大门,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从上述两位同学的自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感知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已开始对音乐的本质与内涵进行思索,同时就自我原先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了反思。显然,在思索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对音乐的反思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资料]: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尹爱青,《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音乐教育,20__年第11期。

  3、杜晓新、冯震著,《元认知与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4、霍力岩等著,《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__年1月版。

  5、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5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要最终回归生活,为改造生活服务,也就是说生活与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该教育思想主张学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生活展现给学生,力求实现学校生活社会化,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生活;其三,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本身就是教、学、做的统一,要加强三者的紧密联系,强**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适应做法,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大众教育思想,是符合*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理论,对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与教育要紧密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生活性的特征,要使教学情境贴*现实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情境,而是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和净化,使其符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建立起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取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上一个重物,让两名学生分别拽着绳子的两端,要求学生将绳子拉直,并保持重物处于*衡状态。但是,无论这两名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拉直绳子,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无法拉直绳子呢?谁能运用刚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最后应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研究中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奥斯特在大量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存在,法拉第经过十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作为激发学生学*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探究生活物理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过程,而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结果,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和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手电筒,一个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装有电池的手电筒,另一个手电筒是手摇式、里面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摇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也可以发光?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起来,这时教师打开手摇式手电筒的外壳让学生观察内部装置,发现手电筒里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必然会想到手电筒发光与这样的装置有着某种联系。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这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将生活问题与物理规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的成效。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理论强**育要为生活服务。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就是要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改变生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只会运用知识解决书面上的*题,而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物理,再用物理改变现有生活。例如,在讲授完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人为什么能跳起;马为什么能够拉动车。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结论:

  总而言之,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其实质是利用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效率。所以,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找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素材,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反思3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反思1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方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是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感受,而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够从中享受学*的快乐。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竭尽全力,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学*的热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对信息技术教师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无论何时都不能对教学过程“放任”和“随心所欲”。而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技能,则更多的要靠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件主义教学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究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者学*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学生必须拥有学*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性特点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过程会变得麻木、盲目,如:基础差的学生无法消化教师课上的知识,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又吃不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方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师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绳,是问题提出的表现。任务驱动的特点是指在教学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上课的方式是“引入激趣——设计任务——提出问题——实践练*、交流体会——评价小结”。整个过程就是,首先给学生演示相应的作品,如一份电子报,一幅图画,一个动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解完成作品的步骤,这个过程中便涉及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具体的,在一节课中,仅用10-15分钟讲授和演示,其余的时间都给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只进行辅导答疑。每节课都要学生学会几个操作技能,而这几个操作技能就是本节课学*的任务,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

  1、引入激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激发青少年学*积极性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高涨的情绪学*知识。

  比如在上《资源管理器》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用了这样的引入:同学可以想一想,*时自己的衣服、裤子、帽子、袜子是乱七八糟的塞在衣柜里呢,还是按照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地放在衣柜里的不同夹层上呢?如果有规律地存放着,不仅能给人一种整齐美观的感觉,也能让我们更省时省力地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同样的,在计算机里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我们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器”来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分门别类,使它们也像衣柜里的衣物一样有规律的存放着。

  这样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并且产生了好奇,激发了学*兴趣。

  2、设计任务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往往就有要尝试练*的欲望,这时就便可以适时的提出任务。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将这一节课的或整个章节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大任务,这个大任务也就是教学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如何解决大任务,教师可以将整个大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任务,这样小任务里面既包含旧的知识又有新的知识,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例如学*《资源管理器》这知识中,要求学生利用资源管理器实现对计算机上的资源进行管理,这个大任务里面又包含着几个小任务:①、启动资源管理器、认识窗口的特点;②、新建文件夹、重命名;③、移动、复制、粘贴;④、删除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就都隐含在这几个任务中,当学生完成了这几个任务,也就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3、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包含着新、旧知识,当学生了解任务后,便要思考利用何种方法去解决这个任务,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正是他们所要学*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度,采取“自主学*”、“小组讨论”、“演示讲解”等不同方法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4、练*实践、交流体会

  任务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后,便可以让学生尝试练*,在学生练*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协作互

  助,通过自主学*课本的知识或教师服务器上的学*资源,也可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来完成。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学*中的不足、困惑,或者把自己完成任务的心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同时,教师再根据问题的难度适时的演示、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以及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和一些小技巧。

  5、评价小结

  在课堂中可预留一些时间,对学生中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也可以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体验使用计算机的乐趣。教师在展示后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将不足之处化为希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好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围绕教材,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第二,“任务”的设计要把好度。任务难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2、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转变为组织、引导;另一方面,在讲台上演示操作转变为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3、教学中尽量使用现有资源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学*的.主动性。教师所使用的其他教学资源也应尽可能的使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来展示。

  信息技术是一门开设时间至今很短的课程,不少学校、地区才刚刚起步,很多教学方法都需要我们去摸索,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值得探究、学*。

  参考文献:

  1、王焕景、于书芹·《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电教20xx-191

  2、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DB/OL]http://pep.com.cn

  3、徐杏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电化教育,20xx(7)

  4、王贵清·《“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20xx(10)

  5、何克抗·《构件主义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hnbsp;史春化·《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7、郭芳·《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设计》

  8、何克抗·《建构主义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反思2

  教师比学生提前知道知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讲授让学生们尽快明白,我们经常是靠一根粉笔讲完一节课。同时,上课过程中任务活动受限于教材,往往被限定于指定“打印”类材料的交流讨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开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比如PPT演示文稿或视频音频等软件,传递给学生信息,这些方式会让课堂变得活跃,更能吸引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让学生明白的目的。

  目前,我们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PPT课件。曾经我一味地追求过制作课件的精美,图片、字体、动画、颜色搭配与内容的相互配合,制作出的幻灯片让自己感到赏心悦目,岂不知这些竟让上课的学生走了神,往往忽视了课堂本身的内容。后来,我开始关注幻灯片内容的呈现,恨不得将自己所讲的话都打在屏幕上,先制作课件再写教学设计,本末倒置,目标不明,甚至是容量大到学生还无法看清一页的内容,就匆匆浏览到下一页,一页又一页,一节课下来,老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辛苦不已,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以。

  经过一系列尝试和反思,我开始静下心来研读课本,开始先注重自我的文本解读,查阅大量资料,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最后才根据需要去制作课件。可是,问题又来了!当学生的回答和课件制作的答案,在内容或答案顺序上不相符时,老师必然再次受到课件的限制,在课堂上多少会显得比较尴尬,甚至会给听课的学生一种刻板印象,同时让学生思维受限或精彩的呈现变成了徒劳无功。比如:上《看云识天气》,有老师带领学生回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但只答出了“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随即老师让同桌补充回答,他的引导是:在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前面,还有什么顺序?学生虽然顺利地答出了“时间顺序”,但我们可能会疑惑,老师在引导的时候,为什么要强调答案的顺序呢?这三种顺序本来是不分先后的。当看到课件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课件答案出场的顺序是时间空间到逻辑。老师为了追求答案顺序的一致性,忽略了对第一位学生回答的肯定,急于完成任务。类似的例子很普遍。老师们最擅长给学生统一的答案,可是,这样就完全违背了教师做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本质!

  这些授课方式,看似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实际上,既不能很好地辅助教师的教,也不能吸引帮助学生的学。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整和改变这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在课堂上打造一个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我们要始终清楚课堂目的:一方面优化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进而使学生学会学。所以,我们要以“学”定“教”。信息技术既不是简单的技术罗列叠加,也不是内容的大量填鸭,更不是被信息技术牵住鼻子思维固化。而是要研读文本,在实践中寻找与信息技术相匹配的方法,让融合更加的科学规范。

  其次,不要让刻板的答案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我们通过课件提出问题,通常情况下,会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文科类课堂。实际上这是可以试着改变的。曾经听过一堂语文示范课,教师只是通过课件显示了问题,学生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回答异常精彩,老师也不断在肯定学生们的妙语连珠。有的听课老师开始担心这位教师的课件会给出怎样的答案?结果是,没有答案!课件不复杂,只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工具,教师将功夫下在了研读文本和问题设置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老师们也要与时俱进,掌握实用易操作的软件,实现交互式课堂,从而促进教和学。除了我们常用的PPT课件制作,其实还有很多新研发出来开始慢慢普及的软件。比如希沃授课助手,希沃白板等软件,它们不需要老师花时间去学*掌握新的电脑技术,而是能方便快捷地使用里面的资源,为课堂服务,交互活动让老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轻松,从而激发出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体验。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十多年教学历程,让我看到的,不是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一成不变,而是都在不断完善与优化。这也催促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任重而道远!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反思3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方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是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感受,而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够从中享受学*的快乐。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竭尽全力,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学*的热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对信息技术教师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无论何时都不能对教学过程“放任”和“随心所欲”。而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技能,则更多的要靠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件主义教学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究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者学*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学生必须拥有学*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性特点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过程会变得麻木、盲目,如:基础差的学生无法消化教师课上的知识,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又吃不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方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师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绳,是问题提出的表现。任务驱动的特点是指在教学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上课的方式是“引入激趣——设计任务——提出问题——实践练*、交流体会——评价小结”。整个过程就是,首先给学生演示相应的作品,如一份电子报,一幅图画,一个动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解完成作品的步骤,这个过程中便涉及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具体的,在一节课中,仅用10-15分钟讲授和演示,其余的时间都给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只进行辅导答疑。每节课都要学生学会几个操作技能,而这几个操作技能就是本节课学*的任务,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

  1、引入激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激发青少年学*积极性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高涨的情绪学*知识。

  比如在上《资源管理器》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用了这样的引入:同学可以想一想,*时自己的衣服、裤子、帽子、袜子是乱七八糟的塞在衣柜里呢,还是按照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地放在衣柜里的不同夹层上呢?如果有规律地存放着,不仅能给人一种整齐美观的感觉,也能让我们更省时省力地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同样的,在计算机里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我们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器”来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分门别类,使它们也像衣柜里的衣物一样有规律的存放着。

  这样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并且产生了好奇,激发了学*兴趣。

  2、设计任务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往往就有要尝试练*的欲望,这时就便可以适时的提出任务。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将这一节课的或整个章节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大任务,这个大任务也就是教学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如何解决大任务,教师可以将整个大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任务,这样小任务里面既包含旧的知识又有新的知识,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例如学*《资源管理器》这知识中,要求学生利用资源管理器实现对计算机上的资源进行管理,这个大任务里面又包含着几个小任务:①、启动资源管理器、认识窗口的特点;②、新建文件夹、重命名;③、移动、复制、粘贴;④、删除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就都隐含在这几个任务中,当学生完成了这几个任务,也就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3、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包含着新、旧知识,当学生了解任务后,便要思考利用何种方法去解决这个任务,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正是他们所要学*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度,采取“自主学*”、“小组讨论”、“演示讲解”等不同方法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4、练*实践、交流体会

  任务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后,便可以让学生尝试练*,在学生练*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协作互

  助,通过自主学*课本的知识或教师服务器上的学*资源,也可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来完成。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学*中的不足、困惑,或者把自己完成任务的心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同时,教师再根据问题的难度适时的演示、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以及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和一些小技巧。

  5、评价小结

  在课堂中可预留一些时间,对学生中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也可以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体验使用计算机的乐趣。教师在展示后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将不足之处化为希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好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围绕教材,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第二,“任务”的设计要把好度。任务难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2、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转变为组织、引导;另一方面,在讲台上演示操作转变为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3、教学中尽量使用现有资源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学*的主动性。教师所使用的.其他教学资源也应尽可能的使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来展示。

  信息技术是一门开设时间至今很短的课程,不少学校、地区才刚刚起步,很多教学方法都需要我们去摸索,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值得探究、学*。

  参考文献:

  1、王焕景、于书芹·《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小学电教20xx-191

  2、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DB/OL]http://pep.com.cn

  3、徐杏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电化教育,20xx(7)

  4、王贵清·《“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20xx(10)

  5、何克抗·《构件主义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hnbsp;史春化·《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7、郭芳·《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设计》

  8、何克抗·《建构主义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2)

——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菁华3篇)

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倡导,以建构主义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思想逐渐成为我国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揭示了与传统学*理论完全不同的学*规律。其对知识*得的建构性的知识观,对学*者主动性、能动性的强调,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阐释,给予当今的教学实践以建设性的启示。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改革;启示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认为,学*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教育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相一致的理解。认知主义者强调学生内部的认知结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使这些知识和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普遍认为学*的过程是在创设的一定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合作学*、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者学*论更强调学*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1]。

  一、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理论在西方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步形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教育观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渐建构起来的,并在“*衡——不*衡——*衡”的循环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理论,都强调学生的学*是个体与客观知识交互作用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环境是发展与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社会性”[2]。以及他的“最*发展区”理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发展。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并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介绍研究其理论,*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探讨建构主义学*理论,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理论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并不是对问题的最终答案。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还会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并且知识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中,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而是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正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们批判性地探讨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地得到丰富。这种观点认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或解释,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因此,不能把书本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材料,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带着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的看法来学*的,在日常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眼前时,他们也常常会利用相关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问题深入了解与解答的欲望。课堂上要变灌输式、讲授式教学为商讨、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创造、建构知识的转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设深入探讨问题,使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自由地交锋,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合作学*,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反馈中,相互协商、讨论,在讨论中逐渐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现状,所设置的问题尽可能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最*发展区内,使学生的学*有利于其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建构主义的学*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旧经验的反复的双向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来充实、改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生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3]。学*过程也就是学*者与学*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学*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自主意识,真正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彼此接纳、公*交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所传递的坦诚而真挚的情感,为学生提供*等、民主、宽松的学*氛围,倡导自主学*和自由探索。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质量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顺利地建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学*理论为当前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耳目一新的启示。但是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要批判性的转化西方的各种教学思想,使之本土化,更适合于我国的教学实际,从而指导学生的意义学*和课堂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3]、主编邢秀茶.学与教的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63,66.

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

  摘要:

  每一种学*理论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建构主义学*理论也不例外。建构主义学*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观、教学观诸方面提出的新理念,给传统教学抑或课程理论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将其渗透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确实收到所期待的效果,着实值得我们去反复实践和深思。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理论;教学设计;意义建构

  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学*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福音,理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又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重要依据,半点忽视不得。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的内容、教的方法及采用的教具等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理论的知识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知识的动态性与情境性是建构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的全新理念是: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有其适用范围,须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学*个体对同一命题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精心去构建知识体系,从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和发展原有的知识网络。并在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针对知识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学*理论强调在实际任务中求知,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可变化、有弹性,避免过分抽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形成。教学内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没有量的局限,教师给学生传输的不应只是课本知识,还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学生应该学到的是生动丰富的、能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教师须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的的效果、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的观念,增强知识结构的清晰度,从而呈现新知识的基点和兴趣点。教师要知道评价不仅仅是说出好和坏,对和错,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评价时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学生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脑子不是空空的,他们在生活学*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而要把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经过自己的循循善诱导出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经验。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由教师任意捏塑。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次授课前,教师须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抑或学生的前期经验,制定出符合学生“最*发展区”的*期目标,使得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促进他们知识水*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好的“导入”。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学*内容,要对学生的若干“可能”进行预测。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学生的认知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促使学生能从感性的认知逐步内化为学*和探索的自觉行为,亦即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还需提供大量的变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丰富或改组和重建。此外,教师要准备相应*题,使学生能够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愿望出发,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给予有针对性的恰当反馈。

  三、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学*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学*者并不是把知识硬塞入头脑中,而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或者说是自觉的求知行为和*惯。意义建构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教给学生获取学*资源的正确途径,向学生介绍除教材之外的学*工具,例如同步资料等,指导学生自主学*或通过协作式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理论强调学*的社会情景,因此,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内容,让可感知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学*情景,让课堂充滿浓郁的生活气息。另外,教师可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去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学*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完善意义建构的质量和深度。此外,通过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实物,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提供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也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得到意义建构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消除紧张、忧虑的心态,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目标。endprint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学*者本人是学*的最好评价者。教师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评价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学*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认识、检验、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学*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与评价:“我领会所学内容了吗?”“我收获了什么?”“我运用的学*策略是否适合自己,有效吗?”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作出恰当的诊断与评估。

  四、建构主义学*理论的教学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新课改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建构主义学*理论也指出: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外部辅助者、支持者,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基于此,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是独立的学*者。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而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熟谙多种教法,自主灵活地选择使用。采用抛锚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生活事件上,让学生就真实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考能深入到真实环境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当然也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学生若能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将会对同一问题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与支持、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示范或者反馈搭建“脚手架”,但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采用包括学*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参与度的评价等的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自评转向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同伴、家长等辅助评价。

  建构主义学*理论对于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是很有裨益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条件,如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认知特点等。此外建构主义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未必适合各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时必须审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应该结合和吸取其他学*理论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52-54.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3]阿拉坦,巴根.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應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3(4):23-25.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5]毛新勇.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9):19-23.

建构主义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3

  摘要:

  针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理论的意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自主学*、协作学*、会话交流、综合评价等教学活动,学*者能够在与客观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学*。

  关键词:

  建构主义;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引言

  建构主义源于20世纪后期人类对自身认知过程及认知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学*理论和哲学理念。由于人类的认知发展与学*过程联系紧密,因此建构主义可以很好地说明人类学*过程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建构主义学*理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群通常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算法设计等。将建构主义学*理论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1.建构主义学*理论

  1.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人类总是以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现实世界并赋予其意义。由于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差异和学*情境的不同,个体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不同,由此建构的知识也就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因此,知识仅仅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较为合理的解释或者假说,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绝对真实和客观的表征。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由于知识的非客观属性,知识必然会随着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深入理解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知识是动态变化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知识也不可能被简单地直接应用,而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以适应问题的具体要求。

  1.2建构主义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者,而是学*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者通过“同化”与“顺应”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化指学*者吸收外部信息,并将其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当学*者的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外部信息时,对其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并在认知结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衡—不*衡一新的*衡”往复循环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与外部世界的*衡是指能够使用现有认知结构同化新信息的认知状态,反之即为不*衡状态。

  1.3建构主义教学观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和灌输者转变为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者也由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外部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协作学*和已有知识对于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认知结构和对客观世界理解的差异,学*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结果是不同的。而这种差异正是学*者非常宝贵的资源,通过学*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意义建构更加准确。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学*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建构出新知识的意义。

  2.基于建构主义学*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

  2.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首先要在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情境创设和协作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者的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者主动地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其次要让学*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于具体环境,掌握用知识解决不同情境下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真正实现知识的双向意义建构。鼓励和引导学*者不断反思意义建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自身学*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和整体性反思,实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完善的意义建构,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2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对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以具有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问题激发学*者的学*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自主学*和主动的知识意义建构。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任务,组织和引导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教师要善于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者进行知识的迁移。此外,教师应该通过分组完成实训项目的方式组织协作学*,并对协作学*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使之向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3重视对学*者知识基础的分析

  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性以及课程体系的知识递进等特点,对学*者知识基础的分析尤为重要。例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者对先修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以及学*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理论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对学*者知识基础的分析,以便教师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查缺补漏,以保证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每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先修课程学*情况测验,包括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检验,以掌握学*者先修课程的学*情况。例如,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课程教学之前,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链表、函数等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重点考查学生利用c语言编程验证算法的能力。

  2.4任务驱动式教学,以问题驱动学*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具体操作可以分解为以下步骤:

  首先是任务的提出。教师在备课阶段先行完成任务系统的程序编制,将系统的运行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任务的结果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友好的用户界面、完善的系统功能,能够激发学生尝试编程实现系统功能的兴趣,任务由此展开。

  其次是任务的分解。在学生对目标任务有了直观印象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结构特点,将任务进行分解,即将较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子功能,降低编程难度,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务。

  再次是任务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或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逐步编程实现各个子功能模块,最终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整个任务。

  最后是任务的验收。任务验收是对学*者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和评价,可以通过项目报告或项目答辩的形式验收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验收结果作为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2.5创设真实的学*情境,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是与一定的情境联系,情境包括个人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将创建真实情境作为意义建构的基本前提,创造能够表征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社会化的、真实的情境,减少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差距。在真实情境下学*有利于促进学*者同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其共同特点是每个学*主题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调试、运行,并检查运行结果。因此,上机编程实践就是学*者在学*过程中体验到的真实的学*情境。教学设计应着眼于为学*者提供实践编程情境,让学*者更多地上机实践,体验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程序、检查运行结果等一系列过程,在实践中掌握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思想,缩小所学知识与实际编程应用之间的差距。此外,对于课程中的概念、语法和算法等理论基础知识的学*,应当以丰富的学*资源作为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学*资源完善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6鼓励协作学*,创建支持协作学*的环境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中等规模的算法或程序设计实训题目,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校园游览导游系统等,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完成选定的题目。实训项目从系统规划到成果展示的整个开发周期通常需要4~5人,项目小组由一名学*者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和协调项目小组的工作。项目小组需要完成任务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实现、论文撰写、项目答辩等任务。通过协作完成实训题目,学*者不但提高了算法或程序设计实现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论文撰写和PPT制作的能力。

  2.7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应具有三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第_个层次是教材和课件,这个层次的资源起到支撑基础知识框架建构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课程知识的框架;第二层次的资源包括基于校园网的课程教学网站的“学*指导”“常见问题”“参考资料”“*题和答案”等功能模块,第二层次资源在第一层次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三层次信息资源包括课程教学网站的“自测练*”“课后作业”“网络答疑”等功能模块,第三层次资源帮助学生在完成基本的意义建构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以便纠正知识意义建构中存在的偏差或错误,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8建立综合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与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具有导向性的建构主义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者客观、准确地认识自身学*效果,引导学*者合理安排学*时间,提高学*效率。由于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评价学*者的学*效果应该以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情况为依据,而知识意义建构的客观表征就是学*者学*知识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评价通常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检验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是否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通常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考试应注重对学*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因此程序与算法设计类课程的考试试题应以程序编写为主,减少客观题的比例,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甚至可以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笔试。

  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由于学*者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建构主义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即自主学*的形成性评价。源于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的特点,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策略。目前,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让学*者完成一个真实的算法设计或编程任务来检验学*者的学*效果,在学*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编程实践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从而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评价空间。教师应以学生在完成编程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为依据,以学生能力发展情况为重点考察对象,兼顾学生在协作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形成性评价。此外,学*者的自我评价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完一个主题之后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学网站中可以设置“自测练*”模块,自测练*的题目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算法、基本编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完成“自测练*”,学生可以实现自我反馈,纠正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建构符合要求的认知结构。

  3.结语

  将建构主义学*理论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情境创设、自主学*、协作学*、会话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者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能力、实践编程能力和协作探索能力,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建构主义学*理论远未成熟,虽然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高级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建构主义学*理论本身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很多具体的模式或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易实施和操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对建构主义学*理论进行灵活的变通,使之能够真正地融入课程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的提升,服务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3)

——爱国主义教育作文9篇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而在*代的一百多年里,历经磨难,饱受屈辱,爱国志士们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终于在**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更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面对小学生观看电影《紫日》时发出的笑声,我们感到痛心;

  面对青少年沉湎于外来的游戏、动画而不能自拔,我们感到茫然;

  面对日本右翼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的种种挑衅,我们感到愤怒;

  面对犹太人、韩国人对自己民族苦难过去的深刻记忆,我们感到敬佩;

  尤其面对民族历史教育的淡漠,导致了一系列诸如“赵薇军旗装”等事件,更使我们感到震惊……

  所有这些,我们感到的是一种责任。

  *同志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他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为了弘扬这一精神,我们在影视、网络流媒体、*面漫画、图书、动画、音乐、游戏等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领域内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实爱国主义和历史教育的精神食粮(详见“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项目制作发行一览表”及有关项目的具体资料)。但这与当前信息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为此,我们真诚地向社会呼吁:共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项目”,这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

  这个项目情系过去、事关将来,为了不容忘却的历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人类的和*,每一位有良知的*人肩负起历史使命吧!

  我们诚挚希望*的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华人华侨、爱国同胞,同策同力,加入到具体制作——发行——推广的工作中来。期望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共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项目”做出您的贡献。

  当我们大家面对良心与责任时,我们别无选择,否则我们将无地自容。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爱国影片,看后,我感慨万千,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激荡在我的心中。

  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英勇顽强与日本鬼子作斗争的场景。面对*主义的侵略,我国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创造了地道战和游击队的战斗方式,打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阴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从爱国影片中,我看到了爱国主义的力量,它使我想起了千百万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的先驱们,想起云周西村那口鲜血淋淋的铡刀,想起方志敏烈士临行前写下的《可爱的*》,想起了董存瑞那声遏行云的呼喊,想起了渣滓洞集中营的机枪扫射,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为了国家的**,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才换取了伟大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古以来,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国人民,例如:屈原以死殉国,曰:“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文天祥正气流芳千古,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努力为国家做贡献,那么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今天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帮助同学,这就是爱国主义的新时代表现,同时我们还要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在这里*演讲,是为了肯定一种天性,一种情怀,一种信仰,那就是――――爱国主义。

  《神雕侠侣》第二十回襄阳鏖战中,镇守襄阳的郭大侠郭靖为营救行刺被俘的武氏兄弟,与杨过二人勇赴蒙古大营。忽必烈借父亲拖雷与郭靖的旧谊,欲以言辞将郭靖罗致麾下,他说:贵邦有一位老夫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话当真有理。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大蒙古朝政清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大汗不忍见南朝子民陷于水火,无人解其倒悬,这才吊民伐罪,挥军南下,不惮烦劳。这番心意与郭叔父全无二致。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来,咱们干一碗。“

  郭靖大袖一挥,将众人酒碗皆尽打碎,说”住了,从你蒙古兵侵宋以来,残兵以逞,血流成河,白骨为墟。我大宋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不知多少性命死在你蒙古兵箭下,说什么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郭靖一番话,堂堂正正,大义凛然,表达一个民族英勇不屈的心声。

  这就是爱国,正如郭靖一样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的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是文天祥的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爱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爱国。

  我生在*,我是一名*人,我必须仰赖祖国的仁慈,这是一种永远无法释怀的情感。这是一种至高无尚的信仰。祖国养育了我,就象母亲养育了我,爱母亲爱祖国,这是一种天性。诗人艾青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身在异乡他国的人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去体认“三秋桂子”的*,“十里荷花”的*,他们会固执地告诉别人现在自己住的只是“窝”而不是“家”。*大将于佑任先生还要老泪纵横地说“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

  或许有一天,你会长大,会浪迹天涯,在某个月如素练的晚上你会突然想那首从小就背得烂熟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不经意间,还会唱起那首老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心。

  爱国是一种天性,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是一种信仰。

  伯朗宁夫人有一句描写爱情的小诗”我怎么爱你呢,让我一件件数出来。“

  ”How do I love you ,let me count it out “

  今天,我们怎么爱国,让我也一件件数出来:

  尊纪守法,明理诚信是一种爱国

  努力学*,尊敬老师是一种爱国,

  热爱学校,热爱班级是一种爱国

  乐于助人,团结友善是一种爱国,

  随手拾起身边的片废纸是一种爱国,

  给别人一个微笑是也一种爱国――――

  常恨”爱国“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同学们,原来爱国是如此简单,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爱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国家爷爷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今年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举国上下都正在准备着欢庆这个伟大而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10月1日——这个日子的到来。于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的行动。三元里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学*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学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的小学生!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武看上去六十来岁的年纪,身高八尺,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袍和一双长筒靴,白发如霜,剑眉倒竖,目光深邃,鼻梁高挺,手持一把旄,怀里搂着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羊羔,此时的苏武正满怀深情地向祖国的方向望去……

  此时,天低云暗,压得人像喘不过来气似的,满天的雪铺天盖地般飘了下来。雪和风像是一对顽皮的朋友,天气变得是那样的冷酷,那样的凛冽,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树仿佛也被风吹弯了腰,只能偶尔听到一阵哀哀怨怨的笳声从远处传来。

  苏武手持旄在地上坐着,看着小羊羔,他无比爱怜地摸了摸小羊羔的羊毛,深情地搂着它,旁边的山羊用前脚踢开雪,吃着鲜草(衰草),苏武随手从地上抓一口雪,艰难的咽下去,撕下衣服上的毡毛,咀嚼起来,从地下抓起一些草喂给小羊羔。他手里拿着旄,怔怔的望着远方,几只大雁也飞走了,苏武久久不能入睡,在饥寒交迫之时,他依然思念着祖国。

  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将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将永远活在别人心中。苏武这种不辱使命,坚贞不屈的的精神令我们永远敬仰,难道这不是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爱国精神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这首诗描写了爱国主义精神,我门小学生虽然不能拿刀扛枪,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起。在马路上遇到红灯,不要想现在没有车,就可以过去,但是如果你现在过去时,一辆车过来,那样会酿成一长大祸。在草坪上或公共场合手中有垃极,要合理的丢入垃圾箱中。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我们遵守规则就会让社会少一些纠纷,少一些争吵。现在的生活很美好,但是现在的一切都是老一辈为我们打下来的,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文章,让我激动不已。第一协会已公开了十天,决定国都定位北*,北*改为北京,**为义勇军进行曲。为*。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激动不已,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一颗流星划过,我忘记了许愿,没事还有下一颗;一场秋雨掠过,我忘记了观看,没事还有下一场;一个故事讲过,我忘记了聆听,没事还有下一个;可是青春没有下一个,所以我们要利用好青春年华,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报效祖国。

  “五四”爱国运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就在1919年的5月4日,爱国运动爆发了,在北京无数的爱国青年,举起了拳头,在*,暴力对抗*等多形式的运动。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未能扞卫国家利益,国人极端不满,从而上街*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强权(对抗列强侵权),内除*(惩除媚日官员)”。1919年5月6日,五四*扩大到全国。

  是什么最伟大?是祖国;是什么给我们家园?是祖国;是什么痛苦受累却辛勤地为我们付出一切?是祖国!

  祖*亲,桂林的悠悠山水,珠穆朗玛峰的巍峨山峰,黄河的波涛雄浩……还拥有丰富的资源。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上则古诗宋词,下则三字经*规……而我们,却是生活在一间温室的花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你们可曾想过,祖*亲,换来这一切是有多么不容易!

  以前的祖*亲,历经沧桑,受尽折磨。我看到了*战争,祖*亲是那样悲哀失望;我看到了南京*,祖*亲是那样愤怒,心里的烈火在熊熊燃烧;我看了圆明园的毁灭,祖*亲是那样痛恨……

  祖*亲被侵略者糟蹋的千疮百孔,身上没有一处使完好无损的。

  可是,我们的祖国站起来了!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4)

——爱国主义教育口号 50句菁华

1、唱响爱国风,实践爱国心。

2、锦绣大地神采飞扬,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3、悠悠岁月久,祖国更富有。

4、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5、欢腾年代,祝福祖国,爱我中华。

6、祖国在心中,爱国喊出来。

7、流逝年华无法还,长存唯有爱国心。

8、用最热情的血液喷薄出祖国最辉煌的明天!

9、伟大的祖国,因为有你,亿万儿女更幸福。

10、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11、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12、关爱童心,感受真爱,欣赏童趣。

13、优化教育,精致办学。

14、激励学生,完善自我,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15、不要抱怨,从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淡泊名利。

16、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智博涵。

17、不仅代表的是企业,更多的是学者。

18、深入学生,亲切,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19、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20、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1、爱国如饥渴。

22、*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人服务。

2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24、团结奋进,自律自强;愈挫愈勇,为国争光。

25、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26、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

27、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28、牺牲小我,成功大我。

29、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1、谁不属于自我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32、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33、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34、光明的*,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35、改水改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36、扬帆起航,为国争光

37、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

38、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

3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40、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罗曼罗兰

41、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42、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别林斯基

43、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4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45、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李希仲

46、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

47、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安卜罗斯皮尔斯

48、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49、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 ——任继愈

50、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菁华5篇)(扩展5)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汇总5篇

  一、活动的主题:

  “爱党爱祖国”

  二、活动目的:

  1、让队员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增强学生对***的热爱,认识到党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

  3、进一步深化学生认识,通过“爱党爱祖国”主题中队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确立“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确立“爱党爱祖国”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彩带等。

  2、指导学生办好“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板报,精心办好——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型资料展板和“我可爱的祖国”手抄报,并指导学生做好主题活动准备(相声、快板、小品、诗朗诵等表演节目)。

  四、活动过程:

  (一)队会仪式:

  1、各小队汇报人数。

  2、出旗,敬礼。

  3、唱队歌。

  (二)活动内容:

  1、升**、奏**。学生观看升**场面,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为下一步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这是本次活动的前奏。

  2、我们热爱您,***

  男:是谁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使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是谁粉碎帮的阴谋,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的新天地,为中华民族描绘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

  女:是谁使1998年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XX年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XX年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这一个个磨难,踩在中华儿女的脚下?

  合:是伟大的***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由衷的感谢伟大的党,全世界人民赞叹伟大的***,我们热爱伟大的***。

  男:请听歌曲《党是太阳我是花》

  歌曲《党是太阳我是花》

  太阳底下红花开,啊啊阿,红花朵朵招人爱,啊啊啊。

  党是太阳我是花,花儿在阳光下天天长大……

  太阳底下红花开,啊啊阿,红花朵朵招人爱,啊啊啊。

  党是太阳我是花,花儿在阳光下天天长大……

  女:多美的一支歌啊!我们正是那歌中美丽的花儿,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党这个太阳!

  男:亲爱的***啊,请看吧,祖国人民尊敬您,爱戴您,我们每个小朋友会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我们,永远追随您!

  女:党是我们心中一颗最亮的星,他们照耀着我们,给我们光明,请蒋老师为我们讲讲党的故事。

  听老师讲党的故事

  老师讲***诞生的故事。(内容略)

  男:听了程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我们懂得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的学*条件都离不开党,党就像是我们的母亲!

  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党的发展历史吧!

  欣赏党的'诞生历史图片和视频

  男:每当看到鲜艳的***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女:是啊,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同学们,乘着今天这个好机会,大家来和党说说话。

  同学们举手发言:“亲爱的党,我想对您说——”

  3、祖国妈妈,我爱您

  女:(手指着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中国的地图。

  男:她的形状像什么?(生:她的形状像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雄鸡。)

  女:同学们,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生:(齐答)当然爱,祖国妈妈我们爱您!

  男: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女:我们的祖国年轻有为,正在腾飞发展。

  男:那你对祖国了解多少呢,我们班的小博士要来来考考大家,大家欢迎!

  知识问答

  女: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们就是花园的花朵,盛开在祖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

  男: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大海,弯弯的江河,绘成了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请欣赏诗朗诵《彩色的中国》。

  诗朗诵《彩色的中国》

  女: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我们是祖国永不凋谢的花朵!

  男:亲爱的祖国,您养育了我们,我们都是您忠实的儿女,我们要用聪明才智报效您,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装扮您,我们要用整个的身心赞美您!让我们打开自己的话匣子,对祖国妈妈尽情地说说将来的理想。

  心愿树

  女:我们现在是一名少先队员,红领巾是***的一角,我们为自己是党的接班人而骄傲,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男:我坚信,***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4、集体宣誓。

  主持人带领全体队员面向**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爱伟大的祖国,我爱伟大、光荣、正确的***,我爱勤劳智慧的人民,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学校;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好好学*,天天向上,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加特长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全体队员**下集体宣誓,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使学生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使学生对祖国的认识进一步转化为行动,**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在**下茁壮成长。(“争做好少年喜迎***”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5、活动结束

  (1)老师总结谈话,呼号,退旗。

  (2)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主持人:六(X)班“爱党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到此结束!

  一、活动构想:

  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学校工作的每一阶段,都有着特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整个社会的中心任务和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也是我们组织这次主题班会的立足点。

  这次班会主题要明确、思想要性强,并具有时代气息。因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集体主义和创造精神应是这次班会的灵魂,在活动中,提倡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

  昨天、今天、明天

  三、活动形式:

  演讲、畅谈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了具体而细致的安排。安排好活动分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准备好器材,训练好技能,布置好场地。

  2.落实:让每位学生找出符合本次主题的新旧照片,在照片下标上标题。让电教室培养一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的学生,负责音响。由几位班干部负责布置教室,营造一种浓烈氛围。

  选择一位有播音经历的学生家长事先按要求录音。选择三位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照片以今昔对比方式阐释自己家庭的变化。选择一位善于讲话的学生家长,结合他的经历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革。

  3.彩排:这是为社次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台上“演员”感觉气氛,熟悉“台词”,台下观众可以根据演出情况,出谋划策,各抒已见。

  五、活动过程:

  1.***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回荡在教室中,主持人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向我们展示***画像,宣布主题班会的开始。

  2.学生、家长穿插发言,畅谈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首先发言的是XXX同学。她来自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家机站,给全村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勃勃生机。她的发言热情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

  (2)XXX同学围绕家庭电器的发展,以点代面地向我们述说了由六七十年代的收音机至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到九下年代的全套音响的“家电三部曲”,自始至终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为避免班会形式的单调,还请XXX的母亲以录音的形式谈她在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活情况,由那时的***参加“深挖洞广积粮”到*卷全国的上山下乡,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

  (4)XXX同学从他母亲的十七岁的故事谈起,以“吃”为中心话题,谈两代人对“民以食为天”的不同中见解和体会。

  (5)XXX的父亲,以个人经历(农民、军人、企业领导)为基点,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画卷。言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迁让我们感触颇深。最后他以家长身份向同学们提出希望。

  3.班主任总结:这个总结既是班会的高潮,也是班人的结尾,又是对这次班会的总结,我的发言紧扣主题,以赞颂改革开放为核心,以追忆历史、展望未来为主线,将历史、未来和目前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广大同学提出倡议。

  最后,全体起立,齐唱“走进新时代”。主题班会在同学们嘹亮的歌声中,由两位主持人宣布“到此结束”。

  4.活动后的思考

  主题班会的教育主题与内容,要贯穿在*时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主题班会的主题和活动过程只是*时思想品德教育的高潮和总结,而决不是结束。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蓝图,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用革命的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实和武装师生头脑,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各处室人员、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责任分工:教师活动由学校工会牵头,学生活动由政教处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积极配合。

  三、活动日程安排及要求

  此次推广传唱爱**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在全校师生中广泛传唱,使其增强爱国之心、充满报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转化为学*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转化为竭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利益的实际行动。

  此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教唱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由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全校学生学*百首爱**曲中的经典歌曲,同时把《中华颂》作为必唱曲目,务必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

  (二)练*阶段(xx年3月):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早、中、晚的预备时间和音乐课及课外活动时间,由音乐委员组织学生练*歌唱爱**曲。

  (三)排练阶段(xx年4月):各班选定参赛曲目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将《中华颂》作为必选曲目,准备参加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

  (四)比赛阶段(xx年5月):全校以班为单位进行歌咏比赛,时间初步定在xx年“五·四”期间;比赛采用合唱形式,人人参与,全校拉通排名,设立等级奖给与适当奖励。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搞好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任课老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渗透到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根据有关内容,对学生灌输爱国道理,渗透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感。

  2、注意“四个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创建文明学校结合起来,狠抓校风建设;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校建设与管理;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搞实验、探途径,出经验,出成果;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结合起来,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

  一、活动主题:

  向**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

  9月29日——10月18日

  三、活动内容: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网上面向**敬礼、签名寄语抒发感言为主要方式,留言寄语内容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表达对祖国美好祝福,热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衷心祝愿。各班级可通过歌唱爱**曲、画**等形式,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祖国、爱生命、爱父母、爱社会,在*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