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

首页 / 歇后语 / | 2022-12-03 00:00:00 歇后语

牛的歇后语1

  三个饯买个牛肚子 —— 尽草;尽吵

  三分钱买个牛肚子 —— 净吵;净草;尽吵;尽草

  三担牛粪六筲箕 —— 实事求是

  三尺长的牛肋巴 —— 朝里弯

  三朝的牛痘 —— 瘤起来了;溜起来了;牛起来了

  仨钱买头牛 —— 够受了;够瘦了

  人头上长牛角 —— 比别人出格;比别人出众

  热天吃牛甘果 —— 先苦后甜

  热水冲牛红 —— 不成事

  雀儿屙在牛屎上 —— 屎垒屎;事垒事

  缺巴齿嚼牛筋 —— 白磨嘴皮

  劝牛不吃草 —— 白费口舌

  圈里黄牛 —— 独大

  秋千顶上的牵牛花 —— 豆大的本事,架子可不小

  邱庄里牛 —— 撂倒啦

  清水煠牛皮 —— 无紧无慢

  青草喂牛 —— 有嫩的咬了

  墙上的春牛 —— 耕不得田

  强按牛头去喝水 —— 白费劲

  牵着绳子放牛 —— 防一手

  牵着不走,拉着倒退 —— 犟牛;犟

  牵起不走,拉着倒退 —— 犟牛

  牵牛走纸桥 —— 过不去

  牵牛要牵牛鼻子 —— 抓主要矛盾

  牵牛下水,六脚齐湿 —— 闹*均主义

  牵牛下水 —— 六脚齐漫;六角齐漫

  牵牛牵牛鼻子 —— 抓住了关键

  牵牛揪尾巴 —— 白费劲

  牵牛进庙 —— 死怕

  牵牛花张嘴 —— 吹吹打打

  牵牛花藤子 —— 攀着大树往上爬

  牵牛花脾性 —— 惯会攀龙附凤

  牵牛花攀到钻塔上 —— 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牵牛花攀到铁塔上 —— 架子不小

  牵牛花爬上树 —— 胡缠;胡搅蛮缠

  牵牛花爬得高 —— 有靠头

  牵牛花开拖一道秧 —— 尾巴翘得高

  牵牛花儿当喇叭 —— 闹着玩

  牵牛花当喇叭吹 —— 闹着玩

  牵牛花当喇叭 —— 吹不响;闹着玩

  牵牛花搭棚 —— 一个劲儿往上爬

  牵牛花长高 —— 顺杆爬

  牵牛鼻子 —— 抓住了关键

  旗杆顶上的牵牛花 —— 好出风头;爬得高

  骑着蜗牛赶路 —— 爬行

  骑着水牛追兔子 —— 工夫磨

  骑着水牛端兔子 —— 有劲使不出

  骑着老水牛撵兔子 —— 一腿一脚地干

  骑着黄牛撵火车 —— 差得远

  骑水牛过河 —— 稳如泰山

  骑牛遇亲家 —— 真不巧;凑巧;出丑偏遇熟人

  骑牛遇衬家 —— 出丑偏遇熟人

  骑牛搵马 —— 守住先

  骑牛揾马 —— 守住先,做住先

  骑牛撵火车 —— 差得远;差远了

  骑牛扛布袋 —— 都在牛身上

  骑牛看唱本 —— 走着瞧

  骑牛见亲家 —— 凑巧

  骑老牛追马 —— 赶不上;望尘莫及

  骑老牛撵兔子 —— 有劲使不上

  骑老牛赶汽车 —— 死落后

  骑老黄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

  骑大牯牛撵兔子 —— 以大欺小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 一年一度

  七岁伢儿看了八年牛 —— 里手不过了

  皮房老板 —— 吹牛大王

  皮坊里的老板 —— 吹牛大王

  皮坊老板 —— 吹牛皮大王;吹牛大王;牛皮大王

  皮店老板 —— 吹牛大王

  披着牛皮 —— 不认脏;不认赃;不认账

  捧草喂牛 —— 吃不吃随你

  捧草喂老牛 —— 吃不吃随你

  牛嘴上了篾篓子 —— 开不得口

  牛嘴里丢粒芝麻 —— 觉不着

  牛子拉车 —— 乱套啦

  牛仔未贯鼻 —— 不知厉害

  牛仔犁田 —— 无规矩

  牛捉老鼠 —— 有劲没处使

  牛追兔子 —— 看你那笨劲

  牛追马 —— 赶不上

  牛赵牡丹 —— 唔识货

  牛阴敬神 —— 神也得罪了,人也得罪了

  牛因角得名 —— 名符其实

  牛羊上山 —— 圈里空空

  牛羊入圈鸟落窝 —— 各得其所

  牛眼核摒屎勿 —— 靠功夫

  牛学马拉屎,尾巴翘不起 —— 学样不像

  牛勿黎田 —— 放山;方山

  牛唔饮水点揿得牛头低 —— 除非自愿啦

  牛尾找月亮 —— 差得太远

  牛尾拍苍蝇 —— 碰巧

  牛尾两边甩 —— 没有立场

  牛尾打山猪 —— 见者有份

  牛尾抽牛身 —— 不疼;不痛不痒

  牛尾巴煮汤 —— 油水不多

  牛尾巴遮唔住牛屎窟 —— 自身难顾

  牛尾巴无歇时 —— 两边摇摆

  牛尾巴拴稻草 —— 吃不到嘴里

  牛尾巴失火 —— 胡乱闯

  牛尾巴上拴稻草 —— 想吃吃不着;想吃不得吃

  牛尾巴上的蚂蟥 —— 甩不掉

  牛尾巴翘高了 —— 要出事;要出屎

  牛尾巴揽凉粉 —— 毛搞

  牛尾巴赶苍蝇 —— 左右摇摆;摇摆不定;只顾屁股那块

  牛尾巴盖不住屁股 —— 现眼

  牛尾巴吊谷草 —— 想吃够不着;想吃吃不够

  牛尾巴打人 —— 不痛不痒

  牛尾巴打牛身 —— 不痛

  牛绾绳上晒被单 —— 叶厍

  牛娃子吃奶 —— 站着说

  牛推官庄集 —— 没有敢的;没有赶的

  牛头煮不烂 —— 多费些柴炭

  牛头扎进尿罐里 —— 能进去拔不出来

  牛头唔对马嘴 —— 唔啦搭;文不对题;唔啦搭,唔啦更

  牛头上长角 —— 差的远;叉的远

  牛头山上看黄河 —— 远水解不了*渴

  牛头前读契 —— 多费口舌

  牛头配上马嘴 —— 不成样

  牛头刨削*板 —— 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

  牛头刨开车不干活 —— 空来往

  牛头刨开车 —— 直来直去

  牛头刨床开车 —— 直来直去

  牛头刨床 —— 直来直去

  牛头马面吸毒 —— 烟鬼

  牛头马面 —— 太难看

  牛头裤短统袜 —— 相差一大截

  牛头绲塞袜统 —— 脱空一老截

  牛头不烂 —— 多费些柴炭

  牛头不对马嘴 —— 胡拉乱扯;答非所问;不接榫;言不相对;胡扯;胡拉横扯

  牛头安在羊身上 —— 错放了头

  牛头阿木对儿子讲 —— 暖哉

  牛舔尾巴 —— 够不着

  牛舔脖子 —— 工换工

  牛舔鼻子 —— 舌头长

  牛蹄子 —— 两瓣儿;两瓣了;两半了;分两半;分两瓣;两半;两瓣;两瓣子;两瓣着;两掰着;两半子;两半儿

  牛蹄窝里的水 —— 掀不起大浪;翻不了大浪

  牛蹄两半 —— 闹不到一块

  牛蹄钉掌 —— 凑合

  牛蹄充手掌 —— 权大;拳大

  牛踢骆驼 —— 尥不动

  牛死眼睛瞪 —— 定了

  牛瘦骨硬 —— 底子好

  牛屎煨番薯 —— 吃了净放屁

  牛屎上插牡丹 —— 不配

  牛屎堆宝塔 —— 一触即垮

  牛屎虫拱山 —— 不自量力

  牛屎虫戴花 —— 臭美

  牛屎虫搬家 —— 滚蛋

  牛食包衣 —— 吃自己的

  牛绳穿针 —— 不入耳

  牛身抓虱 —— 不完不了

  牛身上掉根毛 —— 无足轻重

  牛身上的跳蚤 —— 啃不痛;咬不痒

  牛身上的蚂蚁 —— 不显眼

  牛身上拔毛 —— 无伤大体

  牛舌头舔尾巴 —— 够不着

  牛舌头 —— 大蚀

  牛上田坎扯尾巴 —— 迟了;晚了

  牛上田埂扯尾巴 —— 迟了

  牛入屠家 —— 找死

  牛肉包子打狗 —— 有去无回

  牛圈门上挂秤砣 —— 过份;过粪

  牛圈里找蹄窝 —— 寻屎哩;寻死哩

  牛圈里关猫 —— 宽天宽地

  牛圈里的石头 —— 又臭又硬;臭硬

  牛圈里不要插.进马嘴来 —— 少管闲事

  牛牵马棚 —— 凑合

  牛牵到北京嘛是牛 —— 歹性地

  牛屁股抓痒 —— 翘尾巴

  牛屁股搔痒 —— 翘尾巴

  牛屁股缝里的蛆虫 —— 会钻空子会吸血

  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 —— 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牛屁股缝里的牛虻虫 —— 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牛脾气 —— 古怪;就认一个死理

  牛皮做衣料 —— 没人才;没人裁

  牛皮做腰带 —— 坚韧得很

  牛皮做鞋 —— 是块儿好料

  牛皮做锅盖 —— 七拱八翘;是个翘的

  牛皮做鼓 —— 不怕你敲;经得起敲打

  牛皮做风筝 —— 上不了天;升不了天

  牛皮做灯笼 —— 里头亮

  牛皮做的饭碗 —— 打不破

  牛皮做菜 —— 没人啃;没人肯

  牛皮纸糊灯笼 —— 里明外黑;死不亮

  牛皮纸糊的鼓面子 —— 经不住敲打

  牛皮上绣花 —— 真好;针好;底子扎实

  牛皮上打针 —— 没用处;无用;没得用;无反映;无反应

  牛皮衫领 —— 死顶颈

  牛皮人人淌眼泪 —— 替古人担忧

  牛皮人人喝酒 —— 空扰哩

  牛皮敲锅盖 —— 七勥八翘

  牛皮泡冷水 —— 越泡越韧

  牛皮蒙鼓 —— 声大肚子空;等着挨敲

  牛皮篮球 —— 不打就不跳

牛的歇后语2

  1、水牛身上拔根毛——毫不在乎

  2、死牛拉木马——动不动

  3、唐三藏撞见牛魔王——舌头短截

  4、天生的牛性——古怪

  5、铁打的耕牛——动不得力(犁)(比喻不能用力。有时表示气力不足。有时表示无能为力或有力使不出)

  6、铁铸黄牛——开不得犁

  7、兔子驾辕牛打套——乱套了

  8、温火爆牛肉——慢工夫

  9、蜗牛的房子——背在身上

  10、蜗牛赴宴——不速之客

  11、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12、三个饯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3、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14、晒于的牛粪——文制制(制制)

  15、生成的牛角——直不了

  16、生成的牛角——拉不直

  17、水牛背树时——轻而易举

  18、水牛吃了萤火虫——肚里明白

  19、水牛打架——勾心斗角

  20、水牛过小巷——转不过弯来

牛的歇后语3

  一、三个饯买个牛肚子 —— 尽草;尽吵

  二、三分钱买个牛肚子 —— 净吵;净草;尽吵;尽草

  三、三担牛粪六筲箕 —— 实事求是

  四、三尺长的牛肋巴 —— 朝里弯

  五、三朝的牛痘 —— 瘤起来了;溜起来了;牛起来了

  六、仨钱买头牛 —— 够受了;够瘦了

  七、人头上长牛角 —— 比别人出格;比别人出众

  八、热天吃牛甘果 —— 先苦后甜

  九、热水冲牛红 —— 不成事

  十、雀儿屙在牛屎上 —— 屎垒屎;事垒事

  十一、缺巴齿嚼牛筋 —— 白磨嘴皮

  十二、劝牛不吃草 —— 白费口舌

  十三、圈里黄牛 —— 独大

  十四、秋千顶上的牵牛花 —— 豆大的本事,架子可不小

  十五、邱庄里牛 —— 撂倒啦

  十六、清水煠牛皮 —— 无紧无慢

  十七、青草喂牛 —— 有嫩的咬了

  十八、墙上的春牛 —— 耕不得田

  十九、强按牛头去喝水 —— 白费劲

  二十、牵着绳子放牛 —— 防一手

  二十一、牵着不走,拉着倒退 —— 犟牛;犟

  二十二、牵起不走,拉着倒退 —— 犟牛

  二十三、牵牛走纸桥 —— 过不去

  二十四、牵牛要牵牛鼻子 —— 抓主要矛盾

  二十五、牵牛下水,六脚齐湿 —— 闹*均主义

  二十六、牵牛下水 —— 六脚齐漫;六角齐漫

  二十七、牵牛牵牛鼻子 —— 抓住了关键

  二十八、牵牛揪尾巴 —— 白费劲

  二十九、牵牛进庙 —— 死怕

  三十、牵牛花张嘴 —— 吹吹打打

  三十一、牵牛花藤子 —— 攀着大树往上爬

  三十二、牵牛花脾性 —— 惯会攀龙附凤

  三十三、牵牛花攀到钻塔上 —— 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三十四、牵牛花攀到铁塔上 —— 架子不小

  三十五、牵牛花爬上树 —— 胡缠;胡搅蛮缠

  三十六、牵牛花爬得高 —— 有靠头

  三十七、牵牛花开拖一道秧 —— 尾巴翘得高

  三十八、牵牛花儿当喇叭 —— 闹着玩

  三十九、牵牛花当喇叭吹 —— 闹着玩

  四十、牵牛花当喇叭 —— 吹不响;闹着玩

  四十一、牵牛花搭棚 —— 一个劲儿往上爬

  四十二、牵牛花长高 —— 顺杆爬

  四十三、牵牛鼻子 —— 抓住了关键

  四十四、旗杆顶上的牵牛花 —— 好出风头;爬得高

  四十五、骑着蜗牛赶路 —— 爬行

  四十六、骑着水牛追兔子 —— 工夫磨

  四十七、骑着水牛端兔子 —— 有劲使不出

  四十八、骑着老水牛撵兔子 —— 一腿一脚地干

  四十九、骑着黄牛撵火车 —— 差得远

  五十、骑水牛过河 —— 稳如泰山

  五十一、骑牛遇亲家 —— 真不巧;凑巧;出丑偏遇熟人

  五十二、骑牛遇衬家 —— 出丑偏遇熟人

  五十三、骑牛搵马 —— 守住先

  五十四、骑牛揾马 —— 守住先,做住先

  五十五、骑牛撵火车 —— 差得远;差远了

  五十六、骑牛扛布袋 —— 都在牛身上

  五十七、骑牛看唱本 —— 走着瞧

  五十八、骑牛见亲家 —— 凑巧

  五十九、骑老牛追马 —— 赶不上;望尘莫及

  六十、骑老牛撵兔子 —— 有劲使不上

  六十一、骑老牛赶汽车 —— 死落后

  六十二、骑老黄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

  六十三、骑大牯牛撵兔子 —— 以大欺小

  六十四、七月七牛郎会织女 —— 一年一度

  六十五、七岁伢儿看了八年牛 —— 里手不过了

  六十六、皮房老板 —— 吹牛大王

  六十七、皮坊里的老板 —— 吹牛大王

  六十八、皮坊老板 —— 吹牛皮大王;吹牛大王;牛皮大王

  六十九、皮店老板 —— 吹牛大王

  七十、披着牛皮 —— 不认脏;不认赃;不认账

  七十一、捧草喂牛 —— 吃不吃随你

  七十二、捧草喂老牛 —— 吃不吃随你

  七十三、牛嘴上了篾篓子 —— 开不得口

  七十四、牛嘴里丢粒芝麻 —— 觉不着

  七十五、牛子拉车 —— 乱套啦

  七十六、牛仔未贯鼻 —— 不知厉害

  七十七、牛仔犁田 —— 无规矩

  七十八、牛捉老鼠 —— 有劲没处使

  七十九、牛追兔子 —— 看你那笨劲

  八十、牛追马 —— 赶不上

  八十一、牛赵牡丹 —— 唔识货

  八十二、牛阴敬神 —— 神也得罪了,人也得罪了

  八十三、牛因角得名 —— 名符其实

  八十四、牛羊上山 —— 圈里空空

  八十五、牛羊入圈鸟落窝 —— 各得其所

  八十六、牛眼核摒屎勿 —— 靠功夫

  八十七、牛学马拉屎,尾巴翘不起 —— 学样不像

  八十八、牛勿黎田 —— 放山;方山

  八十九、牛唔饮水点揿得牛头低 —— 除非自愿啦

  九十、牛尾找月亮 —— 差得太远

  九十一、牛尾拍苍蝇 —— 碰巧

  九十二、牛尾两边甩 —— 没有立场

  九十三、牛尾打山猪 —— 见者有份

  九十四、牛尾抽牛身 —— 不疼;不痛不痒

  九十五、牛尾巴煮汤 —— 油水不多

  九十六、牛尾巴遮唔住牛屎窟 —— 自身难顾

  九十七、牛尾巴无歇时 —— 两边摇摆

  九十八、牛尾巴拴稻草 —— 吃不到嘴里

  九十九、牛尾巴失火 —— 胡乱闯

  一百、牛尾巴上拴稻草 —— 想吃吃不着;想吃不得吃

  一百〇一、牛尾巴上的.蚂蟥 —— 甩不掉

  一百〇二、牛尾巴翘高了 —— 要出事;要出屎

  一百〇三、牛尾巴揽凉粉 —— 毛搞

  一百〇四、牛尾巴赶苍蝇 —— 左右摇摆;摇摆不定;只顾屁股那块

  一百〇五、牛尾巴盖不住屁股 —— 现眼

  一百〇六、牛尾巴吊谷草 —— 想吃够不着;想吃吃不够

  一百〇七、牛尾巴打人 —— 不痛不痒

  一百〇八、牛尾巴打牛身 —— 不痛

  一百〇九、牛绾绳上晒被单 —— 叶厍

  一百一十、牛娃子吃奶 —— 站着说

  一百一十一、牛推官庄集 —— 没有敢的;没有赶的

  一百一十二、牛头煮不烂 —— 多费些柴炭

  一百一十三、牛头扎进尿罐里 —— 能进去拔不出来

  一百一十四、牛头唔对马嘴 —— 唔啦搭;文不对题;唔啦搭,唔啦更

  一百一十五、牛头上长角 —— 差的远;叉的远

  一百一十六、牛头山上看黄河 —— 远水解不了*渴

  一百一十七、牛头前读契 —— 多费口舌

  一百一十八、牛头配上马嘴 —— 不成样

  一百一十九、牛头刨削*板 —— 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

  一百二十、牛头刨开车不干活 —— 空来往

  一百二十一、牛头刨开车 —— 直来直去

  一百二十二、牛头刨床开车 —— 直来直去

  一百二十三、牛头刨床 —— 直来直去

  一百二十四、牛头马面吸毒 —— 烟鬼

  一百二十五、牛头马面 —— 太难看

  一百二十六、牛头裤短统袜 —— 相差一大截

  一百二十七、牛头绲塞袜统 —— 脱空一老截

  一百二十八、牛头不烂 —— 多费些柴炭

  一百二十九、牛头不对马嘴 —— 胡拉乱扯;答非所问;不接榫;言不相对;胡扯;胡拉横扯

  一百三十、牛头安在羊身上 —— 错放了头

  一百三十一、牛头阿木对儿子讲 —— 暖哉

  一百三十二、牛舔尾巴 —— 够不着

  一百三十三、牛舔脖子 —— 工换工

  一百三十四、牛舔鼻子 —— 舌头长

  一百三十五、牛蹄子 —— 两瓣儿;两瓣了;两半了;分两半;分两瓣;两半;两瓣;两瓣子;两瓣着;两掰着;两半子;两半儿

  一百三十六、牛蹄窝里的水 —— 掀不起大浪;翻不了大浪

  一百三十七、牛蹄两半 —— 闹不到一块

  一百三十八、牛蹄钉掌 —— 凑合

  一百三十九、牛蹄充手掌 —— 权大;拳大

  一百四十、牛踢骆驼 —— 尥不动

  一百四十一、牛死眼睛瞪 —— 定了

  一百四十二、牛瘦骨硬 —— 底子好

  一百四十三、牛屎煨番薯 —— 吃了净放屁

  一百四十四、牛屎上插牡丹 —— 不配

  一百四十五、牛屎堆宝塔 —— 一触即垮

  一百四十六、牛屎虫拱山 —— 不自量力

  一百四十七、牛屎虫戴花 —— 臭美

  一百四十八、牛屎虫搬家 —— 滚蛋

  一百四十九、牛食包衣 —— 吃自己的

  一百五十、牛绳穿针 —— 不入耳

  一百五十一、牛身抓虱 —— 不完不了

  一百五十二、牛身上掉根毛 —— 无足轻重

  一百五十三、牛身上的跳蚤 —— 啃不痛;咬不痒

  一百五十四、牛身上的蚂蚁 —— 不显眼

  一百五十五、牛身上拔毛 —— 无伤大体

  一百五十六、牛舌头舔尾巴 —— 够不着

  一百五十七、牛舌头 —— 大蚀

  一百五十八、牛上田坎扯尾巴 —— 迟了;晚了

  一百五十九、牛上田埂扯尾巴 —— 迟了

  一百六十、牛入屠家 —— 找死

  一百六十一、牛肉包子打狗 —— 有去无回

  一百六十二、牛圈门上挂秤砣 —— 过份;过粪

  一百六十三、牛圈里找蹄窝 —— 寻屎哩;寻死哩

  一百六十四、牛圈里关猫 —— 宽天宽地

  一百六十五、牛圈里的石头 —— 又臭又硬;臭硬

  一百六十六、牛圈里不要插.进马嘴来 —— 少管闲事

  一百六十七、牛牵马棚 —— 凑合

  一百六十八、牛牵到北京嘛是牛 —— 歹性地

  一百六十九、牛屁股抓痒 —— 翘尾巴

  一百七十、牛屁股搔痒 —— 翘尾巴

  一百七十一、牛屁股缝里的蛆虫 —— 会钻空子会吸血

  一百七十二、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 —— 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一百七十三、牛屁股缝里的牛虻虫 —— 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一百七十四、牛脾气 —— 古怪;就认一个死理

  一百七十五、牛皮做衣料 —— 没人才;没人裁

  一百七十六、牛皮做腰带 —— 坚韧得很

  一百七十七、牛皮做鞋 —— 是块儿好料

  一百七十八、牛皮做锅盖 —— 七拱八翘;是个翘的

  一百七十九、牛皮做鼓 —— 不怕你敲;经得起敲打

  一百八十、牛皮做风筝 —— 上不了天;升不了天

  一百八十一、牛皮做灯笼 —— 里头亮

  一百八十二、牛皮做的饭碗 —— 打不破

  一百八十三、牛皮做菜 —— 没人啃;没人肯

  一百八十四、牛皮纸糊灯笼 —— 里明外黑;死不亮

  一百八十五、牛皮纸糊的鼓面子 —— 经不住敲打

  一百八十六、牛皮上绣花 —— 真好;针好;底子扎实

  一百八十七、牛皮上打针 —— 没用处;无用;没得用;无反映;无反应

  一百八十八、牛皮衫领 —— 死顶颈

  一百八十九、牛皮人人淌眼泪 —— 替古人担忧

  一百九十、牛皮人人喝酒 —— 空扰哩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1)

——牛的歇后语 100句菁华

1、(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2、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3、走亲戚掂牛蹄——两半(瓣)子理(礼)

4、捉了虱子跑了牛——得不偿失

5、一根桩上拴两头牛——互不相让

6、绣娘爱针线,牧人爱牛羊——干一行爱一行

7、小鼎锅想炖大牛头——好大的胃口

8、喜马拉雅山上卖牛黄——又高又贵;高贵

9、铁牛的屁股——推不动

10、死牛用刀杀——多此一举

11、水牛踩浆——拖泥带水

12、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3、牛尾巴拍苍蝇——凑巧了;赶得巧;正好

14、铁铸黄牛——开不得犁

15、晒于的牛粪——文制制(制制)

16、水牛吃了萤火虫——肚里明白

17、把牛角安在驴头上 ———— 四不像

18、背着牛头不认账 ———— 死赖

19、灯草套牯牛(公牛) ———— 动不得

20、掉在枯井里的牛犊 ———— 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21、对着牛嘴打喷嚏(pen ti) ———— 吹牛

22、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 ———— 一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23、放牛娃去放马 ———— 乱套了;乱了套

24、黄鼠狼戏水牛 ———— 大的没有小的能

25、好花插在牛粪上 ———— 可惜;真可惜

26、好花插在牛屎上 ———— 真可惜

27、拉牛入鼠洞 ———— 行不通;走不通

28、口渴的牛犊望井底 ———— 解不了渴

29、老牛拉磨 ———— 团团转;慢工出细活;默默无闻

30、老牛拉座钟 ———— 又稳又准

31、老牛踏垡子 ———— 一步一个脚印

32、老牛打滚 ———— 大翻身

33、老太婆坐牛车 ———— 稳稳当当

34、犁地的甩鞭 ———— 吹(催)牛

35、鹩哥(li ———— o ge鹪鹩。小鸟)落在牛背上

36、买老牛置破牛 ———— 光顾眼前;只顾眼前

37、马笼头套在牛嘴上 ———— 胡勒

38、驴子拉磨牛耕田 ———— 各干一行;各走各的路;各干各的活

39、抹布盖牛背 ———— 露头角(脚)

40、拿着耗子当成牛 ———— 吹的

41、牛长鳞,马长角 ————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

42、牛踩乌龟背 ———— 心里痛;痛在心上

43、牛吃破草帽 ———— 一肚子坏圈圈

44、逼着牯牛(公牛)生子——强人所难

45、灯草打老牛——不痛不痒;无关痛痒

46、对牛弹琴——不入耳,难入耳;充耳不闻;白费劲;枉费工

47、对牛吟诗——不入耳;难入耳

48、黄牛背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49、黄牛拴鼻绳——跑不了

50、好花插在牛粪上——可惜;真可惜

51、叫牛坐板凳——办不到;没法办,

52、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53、老牛拴在树桩上——没跑;跑不了

54、老牛钻鸡窝——没门

55、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56、老牛出工——让人牵着鼻子走;浑身是劲

57、老牛打滚——大翻身

58、老牛头进汤锅——难熬

59、俩牛相斗——顶顶撞撞;又顶又撞

60、老牛喝水——不抬头

61、老牛走老路——照旧

62、老牛闯进瓷器店——破的破;烂的烂

63、犁地淹死牛——伤(墒)透了

64、买老牛置破牛——光顾眼前;只顾眼前

65、没轮子的牛车——跑不了

66、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一行;各走各的路;各干各的活

67、马背上跌跤,牛背上抽鞭——错上加错;迁怒于人

68、牛背上翻跟头——有点硬功夫

69、牛鼻里爬小蟹——大惊小怪

70、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71、牛角里栽花——根骨不正

72、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

73、牛屁股后念祭文——白费口舌

74、牛吃笋子——胸有成竹

75、牛犊拉车——乱套

76、牛皮袄子反穿——逗虱子走穹路

77、牛皮糊窗户——不透风

78、牛牵鼻子马抓鬃——抓住了关键

79、牛鼎倒个儿——大翻身

80、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81、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82、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83、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84、水牛长毛——彻头彻尾

85、孙猴子斗魔王——打你个牛角朝天

86、蜗牛壳里睡觉——难翻身

87、瞎牛撞草堆——碰着就吃

88、小牛拉车——乱了套

89、瞎牛犊**——冒撞啦

90、清水煠牛皮——无紧无慢

91、牛尾两边甩——没有立场

92、牛过河拉尾巴——拖不住

93、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94、屎螃牛哭***——两眼墨黑

95、皮坊里的老板——吹牛大王

96、小母牛坐在山顶上——顶牛比

97、水浸老牛皮——泡唔开;泡不开

98、牛毛炒茴香;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99、三分钱买个牛肚子——净吵;净草;尽吵;尽草

100、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居乐业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2)

——牛的歇后语 50句菁华

1、找擀杖摸到牛犄角——别扭出穹儿来了

2、一个桩上拴两头牛——迟早要闯祸

3、鲜花插在牛屎上——配不上;不配

4、腿上的牛皮癣——顽固不化

5、水牛走到象群里——矮了一头

6、水牛的一生——忍辱负重

7、蜗牛赴宴——不速之客

8、三个饯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9、车后拴小牛 ———— 歹毒(带犊)

10、冲沟里放牛 ———— 两边吃(比喻两面受益,好处很多。)

11、大牯牛落井里 ———— 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12、掉在枯井里的牛犊 ———— 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13、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 ———— 一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14、黄牛落泥塘 ———— 越陷越深

15、画上的春牛 ———— 中看不中用

16、金壳郎(金龟子)赶牛 ———— 自不量力;不自量

17、老鼠骑水牛 ———— 大的没有小的能;小能降大

18、俩牛相斗 ———— 顶顶撞撞;又顶又撞

19、老水牛拉马车 ———— 不合套

20、老牛大憋气 ———— 不吭声

21、马笼头套在牛嘴上 ———— 胡勒

22、牛鼻子上的跳蚤 ———— 自高自大

23、牛吃破草帽 ———— 一肚子坏圈圈

24、黄牛背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25、好花插在牛粪上——可惜;真可惜

26、黑天捉牛——摸不着角

27、脚踩牛屎——一塌糊涂

28、叫牛坐板凳——办不到;没法办,

29、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30、老牛赶山——走到哪天算哪天

31、老牛钻耗子洞——行不通;走不通

32、老牛打滚——大翻身

33、老牛脱了磨——空转一遭

34、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更比一辈坏

35、牛鞭(牛阴)敬神——神也得罪了,人也得罪了

36、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37、牛毛上解锯——刻薄

38、牛奶拌墨汁——黑白不分;混淆黑白

39、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40、牛郎配织女——天生一对

41、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42、牛吃桑叶——结不成什么茧;结不成啥茧

43、牛耕田,马吃谷——一个受累,一个享福

44、清水煠牛皮——无紧无慢

45、老牛拖犁耙——浑身使劲

46、屎巴牛打喷嚏——满嘴臭气

47、汤罐里煮牛头——深不下去

48、牛牯角顶牛牯角——倔对倔

49、犀牛皮打皱褶——看不顺眼

50、骑牛扛布袋——都在牛身上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3)

——牛的歇后语 40句菁华

1、走亲戚掂牛蹄——两半(瓣)子理(礼)

2、鲜花插在牛屎上——配不上;不配

3、水牛的一生——忍辱负重

4、按着牛头喝水 ———— 勉强不得

5、抱着琵琶进磨坊 ———— 对牛弹琴

6、布袋里装牛角 ———— 内中有弯

7、灯草打老牛 ———— 不痛不痒;无关痛痒

8、画上的春牛 ———— 中看不中用

9、拉牛入鼠洞 ———— 行不通;走不通

10、老牛脱了磨 ———— 空转一遭

11、老牛大憋气 ———— 不吭声

12、老牛掉进深泥潭 ———— 不能自拔

13、犁地淹死牛 ———— 伤(墒)透了

14、年画上的春牛 ———— 离(犁)不得

15、牛鼻子上的跳蚤 ———— 自高自大

16、牛吃草料鸭吃谷 ———— 各人有各人的福;各人享各人福

17、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18、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19、大车后面拴小牛——歹毒(带犊)

20、犊子踢牛婆(母牛)——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21、放牛娃去放马——乱套了;乱了套

22、耗子钻牛角——没有出路;死路一条

23、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24、拉牛入鼠洞——行不通;走不通

25、老牛拉磨——团团转;慢工出细活;默默无闻

26、老牛身上拔根毛——微不足道

27、老牛闯进瓷器店——破的破;烂的烂

28、没有笼头的野牛——到处伸嘴

29、牛鼻子穿环——让人牵着鼻子走

30、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31、皮坊的老板——牛皮大王

32、牛郎织女哭梁祝——同病相怜

33、压着牛吃水——没用

34、老牛钻狗洞——难通过

35、在厨房见大海——吹牛皮

36、清水煠牛皮——无紧无慢

37、屎巴牛打喷嚏——满嘴臭气

38、屎螃牛哭***——两眼墨黑

39、水牛陷在烂泥塘——有劲使不上

40、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居乐业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4)

——字的歇后语 (菁华3篇)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表意文字,而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熟语语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字的歇后语,欢迎参考。

  1) 十字路上的告示——众所周知

  2) 两个山字摞一块儿——请

  3) 武松路投十字坡——进了黑店

  4) 鸟字写成乌——还差一点

  5) 佳字靠横仁——有作;有着;有希望

  6) 十字路口造凉亭——方便众人

  7) 八字写了一撇——差一半

  8) 面上写字——表面文章

  9) 圣人门前卖字画——献丑;不自量力

  10) 打翻测字摊——不识相

  11) 秀才倒了霉——连字也不识了

  12) 扫把写字——大话(画)

  13) 盲人粘字画——倒贴

  14) 写字的拿逃军——一身故事儿

  15) 额头上画王字——充老虎吓人;成不了虎

  16) 十字路口吹喇叭——四方闻名(鸣)

  17) 八字没见一撇——未料成败

  18) 王铎写字——一个一般

  19) 月亮底下看书——寻事;寻字;省油伤眼睛

  20) 芝麻上刻字——抠得细;刻得细

  21) 火漏字把——半转

  22) 岳飞背上刻金字——精忠报国

  23) 字写出了格——不在行

  24) 能字添四点——熊样

  25) 武松大闹十字坡——英雄不打不相识

  26) 不识字的人看布告——一纸都是墨

  27) 脑门上写字——明摆着

  28) 白纸上落黑字——更改不掉

  29) 月母字打屁——运气;孕气

  30) 乌龟身上七个字——只吃别人不吃自

  31) 左撇子写字——不顺手

  32) 猫额上画王字——虎头虎脑

  33) 八字写一撇——少一半

  34) 左撤子写字——不顺手

  35) 脸上写字——表面文章

  36) 一字排开——顶天立地

  37) 教徒画十字——上帝保佑

  38)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39) 山上叠山字——请出

  40) *贴背脊——给别人看的

  41) 孔圣人门前卖字画——充那有学问的

  42) 火烧字贴——自然;字燃

  43) 田字倒着写——上下一个样

  44) 十字街口告示——众所周知

  45) 理字卖给阎王爷——不讲道理

  46) 十字路头摔跟头——分不清东南西北

  47) 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48) 十字路口迷道——不知东西南北

  49)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

  50) 秀才不识字——钱买的

  51) 十字街头贴告示——众所周知

  52) 一个掠字分两半——半推半就

  53) 十字街上跌跤——四下划啦

  54)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55) 两个山字重起——请出

  56) 师字去了横——真帅

  57) 左手写字——格外别扭

  58) 八字胡子——两撇

  59) 熊字写成能字——缺点不少

  60) 山字摞山字——请出

  61) 乘字底下丢了人——真乖

  62) 十字街口摔一跤——正南正北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 十五个瓦盆摔山下——七零八落

  2) 十五个小孩打闹——七哭八笑

  3) 十五个小孩睡当院——横七竖八

  4) 十五根秫秸当标杆——七长八短

  5) 十五块板子做桌面——七拼八凑

  6) 十五面锣鼓一齐敲——七想(响)八想(响)

  7) 十五盘菜放两处——七荤八素

  8) 十五只老鼠打架——七抓八扯

  9) 十五只小船出海——七颠八倒

  10) 十五只蜘蛛结网——七勾八扯

  11) 三十晚上借蒸笼——不是时候

  12) 八十岁老翁吹喇叭——有气无力

  13) 八十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14)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15) 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不赶晚

  16) 三十晚上盼初一——指日可待


牛的歇后语 (菁华3篇)(扩展5)

——张飞歇后语 (菁华3篇)

  张飞打岳飞——乱了朝代

  张飞当县官——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张飞剁肉馅——大材小用

  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哈气——自我吹虚(须)

  张飞看地老鼠——大眼瞪小眼

  张飞嗑瓜子——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刺猥——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张飞卖肉——一刀切

  气死周瑜去吊孝——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意;装模作样;自家人打自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让张飞绣花——滥用人才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熬(杀)

  张飞唱曲子——粗声粗气

  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儿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张飞穿针歇后语

  一是说,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另一说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羽张飞穿针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张飞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因为他的性格和举止,后人便认为张飞是鲁莽之人。

  早年间,张飞曾拜王养年为师父,王羊年看张飞是可塑之才,既教他*武又教他认字读书。但是,张飞做事鲁莽性急,为了改掉张飞性急的毛病,王养年便让张飞每天穿绣花针。张飞天天拿着绣花针,大眼瞪小眼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心里万般着急。师父王养年在一旁告诉张飞说,做任何事都不能性急,只有耐下性子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都要多留一个心眼。

  张飞听从师父的教导,慢慢地在穿针引线中,学会了粗中有细的道理。张飞曾经在阆中担任县令一职,当时,有两位妇人在县衙门前击鼓鸣冤。张飞便升堂处理案件,原来是两位妇人为了争夺一名孩子的抚养权。张飞观察到一名妇人文静柔弱,一名妇人强悍粗暴,张飞立即决定让两位妇人各拉小孩的一个手臂,如果谁能把小孩扯到自己那边,那么这位小孩就归谁所有。张飞一声令下,两位妇人都使劲的拉扯小孩,小孩被扯疼了,哭的十分伤心。那位柔弱的妇人也留下了两行热泪,随之便松了手,而那位悍妇面露凶狠之色,只顾枪孩子,根部不顾孩子的感受。

  张飞怒斥悍妇,不顾亲情,只想得到孩子,如此没有怜悯之心,怎能养育好孩子。随后,张飞认定柔弱的女子拥有了孩子的抚养权。从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特点。

  张飞拆桥歇后语

  后人在读张飞后,从这些故事中总结了很多歇后语,“张飞拆桥——不留后路”就是其中一个歇后语。这一歇后语在《三国志张飞传》中有所体现。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队兵马南下进行讨伐,刘琮得知曹操率领大军来袭时,赶紧投靠了曹操。

  刘备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敢和曹操正面对抗,刘备便领军向南方逃走。数以十万的百姓们得知刘备向南走后,纷纷跟随刘备逃亡。曹操知道刘备已经率军逃亡虎,急忙派遣手下将士曹纯率领精兵前去追击刘备。曹纯带队追击了一天一夜,在长坂坡看见了刘备军队。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有非常高超的军事作战能力,加上曹操训练有素,两军交战一段时间后,刘备军队败于曹纯虎豹骑兵下。刘备担心自己军队被曹纯全部击灭,便率领赵云、诸葛亮、赵云等大将骑马前行。曹纯将刘备丢弃的车马全数收回。赵云一看刘备的妻儿已于乱兵中走散,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刘禅找到。刘备担心曹操军队再次杀来,便让张飞回去断后。

  张飞挑选了数十位英勇起兵,立马返回。张飞到了当阳桥上时,看见曹军大军降至。情急之下,张飞和士兵拆掉了桥,和曹军隔水相望。张飞在曹营中也有很大的名声,他大喝一声:“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军都害怕张飞,没有一个人前去对战张飞。刘备军队因此获得了安全。

  张飞断案

  两个歇后语说张飞断案的,“张飞断案--吹胡子瞪眼。”“张飞断案--有板有眼。”世人通过得知张飞的故事,一半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一半是通过《三国演义》的讲述。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位勇猛粗莽的将士,他不拘小节的真性情,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飞断案歇后语

  “张飞断案--吹胡子瞪眼。”“张飞断案--有板有眼。”

  张飞断案的故事

  张飞这个人以他的勇猛、莽撞、仇恨恶势力而闻名。在刘备和关于当中是最不冷静的一个,刘备和关羽还常常教导他要沉下性子好好做事,可他终于是“孺子不可教也”,对待下属暴戾成性,以至于最后被部下所杀。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十多岁。

  要说这个张飞上战场杀敌还可以,说起张飞断案查证,还真是不能让几个人信服的。

  不过民间确实有个传说叫张飞审瓜的故事,一个女子抱着一个小孩路过瓜田,有个恶霸看上她心生歹意,可那女子不愿意,他便诬赖她偷他的瓜。

  双方争执不下,结果闹到张飞那里去了,众人都来看热闹,看这*日里大大咧咧的将军怎么个断案法。

  恶霸买通看瓜人来诬赖女子偷瓜,张飞开始假装相信,后来让恶霸把家里的瓜抱起来。恶霸抱来抱去,抱了这个掉了那个,张飞横眉对着他说,你这个男人都抱不起来三个瓜,她一个女子又怎么抱得起来?何况她怀里还有个孩子。你说她怎么就偷了你的瓜了?

  后来恶霸被严惩,连带看瓜的人也一起交出了贿赂的钱,这才送了那女子回家。

  这个故事被传了下来,众人无一不对张飞另眼相看。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拿出针与线,仔细看了看针,发现了针后面的小孔。他仔细看了看,心想:“这么小的洞,怎么穿线呀?”他看了许久,拿起线,左穿右穿,还是穿不进。张飞发火了,他瞪着一双大眼睛,怒气冲天,暴跳如雷地瞪着针,想把针的小孔瞪大,可瞪了好长一段时间,针的小孔还是原来的样子。

  于是,留传下来一个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相关内容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更多关于张飞的歇后语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