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心得菁选

首页 / 心得 / | 2023-03-22 00:00:00

弟子规学*心得集合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学*心得1

  《弟子规》第三篇‘谨’。这一章总共二十四节,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贤教导童蒙,教导初学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诚敬是我们学圣贤,最关键的一种心态。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天道。人的行为能够时时用真诚,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诚之者’,我们心地至诚的时候,已经跟天道相应了。何谓圣贤?‘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没有个人的执著、分别、妄念,这种人就是圣人。但是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学出来的。如何学?就是要‘诚之者’。‘诚之者’,就是要‘择善而固执’,一心为善。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与本性本善相应。做到了圆满就称为圣人。而人的诚敬心,是要在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 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诚敬心的时候,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从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行为上一定有亏缺。有智慧的人,是诚敬到了极处的人。他观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从很小的动作神态上,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心地,就可以预知一个人吉凶祸福。因为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他的心地决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态,从国家的媒体里播放的内容,从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可以预知这个国家的兴衰。《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en)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如神’,也就是说他观察问题敏锐。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马上就明了情况,他能从一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凶祸福表现在人的动作形态上。‘见诸蓍龟’。蓍龟,是用来预睹未来的东西。‘蓍’是一种草,‘龟’是龟壳。古人用来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为必定有一个前兆,这个前兆就是一种像。这种像能够预卜未来。

  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这个人很神,而学了传统文化就能够培养出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情动作,吉凶祸福‘动乎四体’。看一个人四肢的动作,就知道是吉凶还是祸福了。总之,动作轻薄无礼的人就无福。动作恭敬,待人谨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为读了圣贤书,学会了怎样去看待事物、看人。当然学*最关键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观自己。希望自己这一生有福,就要在‘谨’上下功夫。过去没人教我们,现在学*是“亡羊补牢”也不算晚。 “1(3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是讲我们的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勤奋。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过早。因为如果睡眠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宝贵的光阴就给睡掉了。人一生光阴本来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个小时,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生病了要调养、休闲娱乐,这样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来就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可以用来学*和工作。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要格外珍惜时间,努力进德修业,抓紧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决不会浪费光阴。很多人专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没有什么妄念,这种人反而睡眠会少。因为,他的心比较清净,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少。

  有统计表明,一般人的`时间,百分之五十是花费在烦恼未来。总是想着将来该怎么做,很多忧虑,很多规划。百分之四十人的时间,是用在后悔和回忆过去。总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不是妄想未来,就是追忆过去。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追忆也没用。未来的事情还没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帮助我们的只有当下。缅怀过去、期望着未来,都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妄想、忧虑减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了。

  我们自己的学业、事业,也都要抓紧时间去提升。古人讲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时光。

  这里的‘朝起早,夜眠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比较正当的?现在很多人都‘夜眠迟’做得不错。你问他晚上几点钟睡觉,可能十二点,可能是一、两点甚至三、四点都没睡。‘夜眠迟’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讲,‘朝起早,夜眠迟’意思不是让我们凌晨两、三点钟还不睡觉。

  古人的作息是随着日头,所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迟’晚上九、十点钟这就很迟了,那个时候就该休息了。早上几点钟起来比较合适?最好是五点前,不要超过六点。这样就比较符合‘朝起早,夜眠迟’。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依照中医的理论来看,一天可以分为四季,早上三点到上午九点是春季;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季;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季;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应该遵循什么时间起居?春发万物生长,人开始苏醒应该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觉。这是最符合生理卫生的。

弟子规学*心得2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所称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有序地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生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礼仪规范,旨在让孩子知仁义、懂礼仪、树品格。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睦,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导孩子言行规范的优秀童蒙学读物。

  在《弟子规》里,有二节是我最喜欢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报、抱怨短;报恩长。”这两节主要内容是: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会有缺陷。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想让别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就赶快也不要别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忘掉它。

  读了这两节,我的心得是:你如果总是去揭露别人的恶行,那么别人就会讨厌你,也会把你的缺点到处去说,或者是他本身对这件事很反感,你还到处去说,这会使他的`恶行更重,搞不好还会迁怒与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错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劝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隐瞒的话,你认为你是在帮他,但其实是在害他。因为这个小错误他没意识到,将来就会变成不可弥补的大错误,到那时,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别人的东西尽量拿少一点,要不然她会觉得你占他便宜,别人拿多了你的东西,你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样会显得你小气;如果你不斤斤计较,就会显出你很大方。你看,谁不喜欢大方的人呢?

  别人帮助了你,你要常记在心,并及时报答,如果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想着怎么去报复他。我们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学*,不要和坏的人做朋友。

  读了这两节弟子规,我们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识。我觉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关,也说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说的是对的。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日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从现在开始,我要向着上面的学*,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他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长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3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54――85页的相关内容。感觉到学*《弟子规》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书。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最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时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为不好的朋友,染上坏*惯,这一点,孩子例行的很不错。但有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老觉得我啰嗦。但说是说,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先跟我们父母说,这一点例行的很好。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本节通过阅读《罗纶还钏》的故事,反映了"慎独"的意义,教育每个人都要做好"慎独",内心敞亮,有执着的信念,不愧对己心。

  三,亲所好,力为具。这一节,通过《子思尽孝》的故事,教育我们:孝敬好长辈,为孩子做好榜样。*时,无论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团聚团聚,买上爸妈爱吃的点心,陪他们去公园转转,让父母多多开心……

  四,身有伤,贻亲忧。本节通过《肝肠寸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道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要爱护好自己,多亲*善友,给自己创造道德学问提升的机遇,让亲人安心,幸福!

  五,德音雅乐。美德活动:与父母心相应。歌词唯美。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会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伤,贻亲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被人信任,自己也会倍增信心,干事也会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绩出不来时,我就多鼓励他,其实你有这个能力,多给他讲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满满,觉得不难了。我就告诉他,父母永远以你为荣,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强意志力,肯去学,一定能学有所成。咱们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纵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进步。

  七,亲爱我,孝何难。教育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她(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尽孝道就不是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有很好的人格流露,会得到别人的赞美。

  八,德音雅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和谐,孩子才能快乐!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们一起学*的一点切身感受,读了《弟子规》,才知与圣贤的德,行相差很远,更加要鞭策自己努力学*,给孩子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在实验中学,我好好学*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第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言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拈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的人!

弟子规学*心得4

  在开展《弟子规》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学*中,通过开班会、分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谈心、行为规范训练等多种活动,受到很大教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应该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价值,重新定位,找回了自我。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学*感言:

  潘xx: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因为有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我学*《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照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雷xx: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等,它使我知道原来*时不知道的小细节。就如“出必告,反必面”,出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也要跟父母说,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也表现一个人的品德,不要让父母担忧和挂虑;“问起对,视勿移”,当长辈问你话时,视线要对着长辈,这个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对于小孩子喝酒又有多少人去理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粗口的人何其多,像那些大学生,硕士,博士以骂粗口来泄愤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小孩。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让文明在现代“暴粗”中流失,真的该好好学*《弟子规》,好好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学*心得5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学期,我校掀起了学*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弟子规学*心得6

  这个学期,我们去二中听取了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讲座,获益匪浅。通过诵读和学*,方知道《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圣人的见解,是做人的标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我记得我的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姐弟之间也非常友爱,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读过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觉得里面的东西很好,但现在看来当时了解得只不过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们学校推行《弟子规》的学*以来,我才有幸听到老师讲《弟子规》,明白《弟子规》是十分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听过老师讲《弟子规》,我才明白自己的过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机会开始学*中国圣贤的学问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能够步步精进,就可以接*或达到圣与贤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师父和老师,感恩古代先贤的慈悲和智慧。要报佛恩、报师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服务于一切,贡献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机会一定将圣贤书介绍给每一个人,并将这些圣贤先人的智慧传给小孩。

弟子规学*心得7

  今天认真并且朗读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每一次读过之后都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经典,更值得我们学*。

  孩子自上初中学*《弟子规》以后,改变很多,每次父母出门,孩子都会叮嘱路上慢点,知道了关心父母。从以前的顶嘴到现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花钱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挣钱不容易,不买奢侈的东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

  当然也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以后通过继续学*《弟子规》慢慢地一点一点改正,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乐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8

  孔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是最大最久远的,孔子不仅用他的言行教育着他的弟子们,同时也给我们后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诲。

  为了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组织全园职工学*《弟子规》,在初读《弟子规》时,觉得应该是孩子要好好学*的书。但通过初读《弟子规》书中的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已经很孝敬爹娘,细读《弟子规》后,总觉的我们以后还应该做到即时父母没有呼唤自己时,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务事,去聆听父母的教诲,与父母说话时和言悦色,声调柔和不要嫌父母唠叨,因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还要做到为父母着想,关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带父母体检,对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时过问父母的生活和开心的事情,在*时的生活中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多做让父母高兴和顺心的事,及时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从初生到**,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开始去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做为父母的子女我们为父母做任何的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所以说:“对待父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忙!忙!忙!”要学会及时的.关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关心和温暖。在与同事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与长辈相处时要有礼貌,讲礼节,做到关心幼小,尊重长辈,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对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诚信待人,在工作,学*中要努力向他人学*,取长补短。同时,还要多利用业余时间多读有益于工作、学*和生活的书籍,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充实知识,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百事孝为先”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教育子女延续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弟子规》发扬光大,让中华儿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学会孝敬社会,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学*心得9

  张老师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从学*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

  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这些都是她学*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弟子规学*心得10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规学*心得11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学*《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学*心得12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学*心得13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阅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然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刻苦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教育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还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如果还有余遐,更应努力学*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我徜徉在《弟子规》的世界中一天天成长,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让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行动缓慢,父母的命令也要听入耳并且服从。在*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懂得孝敬长辈,反而还是长辈对我们百依百顺,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孝顺。

  我连续两次参加过学*举行的《弟子规》背诵比赛,我有了一个更多时间去诵读,更深刻去理解《弟子规》的过程,这使对我《弟子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也成为了我的行动指南,将一直伴随着我一路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14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弟子规学*心得15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阅读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1)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学*心得1

  这个学期,我们去二中听取了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讲座,获益匪浅。通过诵读和学*,方知道《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圣人的见解,是做人的标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我记得我的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姐弟之间也非常友爱,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读过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觉得里面的东西很好,但现在看来当时了解得只不过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们学校推行《弟子规》的学*以来,我才有幸听到老师讲《弟子规》,明白《弟子规》是十分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听过老师讲《弟子规》,我才明白自己的过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机会开始学*中国圣贤的学问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能够步步精进,就可以接*或达到圣与贤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师父和老师,感恩古代先贤的慈悲和智慧。要报佛恩、报师恩,唯有认真学*《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服务于一切,贡献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机会一定将圣贤书介绍给每一个人,并将这些圣贤先人的智慧传给小孩。

弟子规学*心得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学*理智、学*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没有智慧,就会做错事。要经营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就要从小从心培福,我学*《弟子规》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六年,这六年由于自己的烦恼、*气重学的很不好,还经常有对学生生气的时候,有抱怨的时候,我要感谢校长,感谢校领导安排我这次发言。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检讨了自己,忏悔了自己的`过错,心灵得到升华。在XX年的暑假,我听完蔡李旭老师《经营幸福人生》之后,我就发愿当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社会、工作、生活时行孝尽忠,并且要竭尽全力。

  教学生学*《弟子规》我就抱着不要让孩子将来成为社会负担。孔子说:教也者,长善而求其失。教人之善不用太高,教好礼貌就行,学生行礼,恭敬心就有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领导注重学生的行为*惯的培养,学生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有了恭敬心,我们走进校园爽心,课堂也舒心。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会教自己的孩子,上行下效,龙教龙,凤教凤,我们当老师的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动学生。

  我们心地就能够关怀一切众生,真诚,*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每一个老师就真正做到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要落实弟子规,我们给予孩子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向上的、健康的。全心全意用忠诚去爱护孩子。学生考试100分,德行没有跟上,有什么用呀!现在学生乱丢乱扔,脸上没有任何惭愧的表情;但是,孩子们出门看到父母在捡垃圾,在校园看到老师弯弯腰会很感动,所以现在我们学校乱丢乱扔的同学少了,我们老师要谨慎把握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坚持去学做好人,才能“正己化人”,正了自己,感动了他人。先改变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你就会兄友弟恭,子贤孙孝。我们要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呀!谢谢大家!

弟子规学*心得3

  《弟子规》第三篇‘谨’。这一章总共二十四节,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贤教导童蒙,教导初学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诚敬是我们学圣贤,最关键的一种心态。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天道。人的行为能够时时用真诚,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诚之者’,我们心地至诚的时候,已经跟天道相应了。何谓圣贤?‘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没有个人的执著、分别、妄念,这种人就是圣人。但是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学出来的。如何学?就是要‘诚之者’。‘诚之者’,就是要‘择善而固执’,一心为善。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与本性本善相应。做到了圆满就称为圣人。而人的诚敬心,是要在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 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诚敬心的时候,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从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行为上一定有亏缺。有智慧的人,是诚敬到了极处的人。他观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从很小的动作神态上,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心地,就可以预知一个人吉凶祸福。因为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他的心地决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态,从国家的媒体里播放的内容,从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可以预知这个国家的兴衰。《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en)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如神’,也就是说他观察问题敏锐。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马上就明了情况,他能从一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凶祸福表现在人的动作形态上。‘见诸蓍龟’。蓍龟,是用来预睹未来的东西。‘蓍’是一种草,‘龟’是龟壳。古人用来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为必定有一个前兆,这个前兆就是一种像。这种像能够预卜未来。

  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这个人很神,而学了传统文化就能够培养出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情动作,吉凶祸福‘动乎四体’。看一个人四肢的动作,就知道是吉凶还是祸福了。总之,动作轻薄无礼的人就无福。动作恭敬,待人谨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为读了圣贤书,学会了怎样去看待事物、看人。当然学*最关键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观自己。希望自己这一生有福,就要在‘谨’上下功夫。过去没人教我们,现在学*是“亡羊补牢”也不算晚。 “1(3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是讲我们的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勤奋。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过早。因为如果睡眠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宝贵的光阴就给睡掉了。人一生光阴本来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个小时,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生病了要调养、休闲娱乐,这样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来就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可以用来学*和工作。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要格外珍惜时间,努力进德修业,抓紧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决不会浪费光阴。很多人专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没有什么妄念,这种人反而睡眠会少。因为,他的心比较清净,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少。

  有统计表明,一般人的时间,百分之五十是花费在烦恼未来。总是想着将来该怎么做,很多忧虑,很多规划。百分之四十人的时间,是用在后悔和回忆过去。总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不是妄想未来,就是追忆过去。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追忆也没用。未来的事情还没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帮助我们的只有当下。缅怀过去、期望着未来,都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妄想、忧虑减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了。

  我们自己的学业、事业,也都要抓紧时间去提升。古人讲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时光。

  这里的‘朝起早,夜眠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比较正当的?现在很多人都‘夜眠迟’做得不错。你问他晚上几点钟睡觉,可能十二点,可能是一、两点甚至三、四点都没睡。‘夜眠迟’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讲,‘朝起早,夜眠迟’意思不是让我们凌晨两、三点钟还不睡觉。

  古人的作息是随着日头,所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迟’晚上九、十点钟这就很迟了,那个时候就该休息了。早上几点钟起来比较合适?最好是五点前,不要超过六点。这样就比较符合‘朝起早,夜眠迟’。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依照中医的理论来看,一天可以分为四季,早上三点到上午九点是春季;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季;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季;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应该遵循什么时间起居?春发万物生长,人开始苏醒应该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觉。这是最符合生理卫生的。

弟子规学*心得4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弟子规学*心得5

  记得小时候首先接触的是《三字经》,总是喜欢和同学比,看谁背的多,背的熟,弟子规学*心得。

  其实那些故事的真正含义都是后来才慢慢明白的。

  来到了巨人培训学校,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不得不深感惭愧,这么晚才学*《弟子规》。

  经过几天的学*下来,令我受益匪浅。

  今天就把学*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通过学*《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

  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

  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

  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

  《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

  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

  看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

  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

  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最后说说生活*惯,《弟子规》道:"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学*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做人最好的*台。

  感谢《弟子规》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

  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

  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做感动中国人的教育!

弟子规学*心得6

  首先我自觉惭愧,这么迟才认识《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今天的学*虽不算深,但是通过学*《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以下选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作简单的学*心得。

  首先通过学*《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

  《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看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最后说说生活*惯,《弟子规》道:“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学*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做人最好的*台。感谢《弟子规》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弟子规学*心得7

  张老师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从学*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

  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这些都是她学*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弟子规学*心得8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学期,我校掀起了学*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弟子规学*心得9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规学*心得10

  学*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以上这些事是学*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要经常学*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东西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久不能*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了。

  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当怀念已成*惯,我们固执地怀念往昔,是因为风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罗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我们倾听的不再是单薄的音符,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是一首乐章。而青春,更是乐章中最富于变化的音符,跳动在每一根琴弦上,弹奏着少不更事,弹奏着年少轻狂,弹奏着离别过往——军营民谣记录了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留下了无悔青春的印记。

  《弟子规》,若人们能依教奉行,道德可兴,和谐之境*矣!

弟子规学*心得11

  今天我坐在这里静静地想《弟子规》这本书,大年初五我爷爷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经与天地融为了一体,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爷爷的离开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失去了两个亲人,他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亲人,我与他们都有过那么那么多的回忆。小时侯与他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我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话爷爷我爱你,外婆我爱你。我,对着自己特别亲的人,从来都说不出来,我爱他们,但是我愿意将我的爱放在心理。但是现在的我有那么一丝后悔,后悔我从来都没有向他们表达过我对他们的爱意,小时侯经常粘着他们,叫他们说这说那,听他们年轻时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粘着他们,不再跟他们说这说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不再懂我,他们不会再理解我的想法,这样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有时候,在一起只有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欢声笑语的存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重,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古人眼里,孝道是我们人生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也依然如此,只不过,在当今这个物质集聚膨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识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钱关系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情中,在我爷爷去世的这几天,家里已经吵了好几回了,我们家里有四兄弟,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的关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许表面上都不是,我们家里应该算是在这几兄弟之间最不好过的一家,我大学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我爸妈又没有什么工作,全靠卖苦力挣钱,而其他的几家人,他们的儿女已经出来了,有着稳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没有了那么困难,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妈为人老实,正直,有时候也不会说话,也会被他们欺负,而且吃了亏,还说不出来。大爸他们家跟本就看不起我们家,也许其他亲戚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家没钱。有时候,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从我记事以来,有时候我觉的亲戚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词,她也许还不如陌生人来得好,至少陌生人会给以起码的尊重。他们那些大人话说的是相当的`漂亮,但是真正为你想的人又有几人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会有这样的一面。有时候我无法说,也无法解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人从小就读的书,而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师叫我们背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说呢,《弟子规》这本书讲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礼仪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怎样做人。我们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来就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在后来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情况。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写,非常简单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但是做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就又是难上加难。记得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生活是什么?痛苦与折磨。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人就是在不断的挣扎中成长。而弟子规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该坚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为父母,为自己,为儿女做些什么,进而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拼搏奋斗,都在为着美好的未来生活,我们渴望着人世间这美好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将它所说的东西认真品味,或许我们会得到让你终生受益的东西。

弟子规学*心得1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 《弟子规》全篇十分短小,360句,仅1080字,却蕴含丰富,它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困难或者有病,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听父母的话。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懂道理,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人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

  以上是我多弟子规的理解,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它在工作中给我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学*心得13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还有一句印象较为深刻的“心眼口,信

  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 ,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

  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学*心得14

  为人子女,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的人,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孝顺的女儿。《弟子规》开篇入则孝头两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汗颜啊,哪一条也没做到。以前在家时,早上妈妈叫我起床,经常装作听不见,直至第三遍听出妈妈要生气骂人了,才极不情愿的答应着起床;妈妈让我刷碗,做家务也及其不愿意,经常推三阻四的;认为父母没自己的见解高等,直至学了《弟子规》才发现原来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顺。弟子规里告诫我们对于亲人伤感情的话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时觉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争,现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为此伤了亲情值得吗,赢了理又怎么样呢?伤了我们最爱的人和最爱我们人的心,我们真的赢了吗?家庭的和睦融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幸福吗?我们的最爱的家人会幸福吗?

  《孝经》里把孝顺父母分了三个等级,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而养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级基本的层次,所以每个月不管给多少给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顺父母,每月给父母钱,确经常指责顶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为人父母:

  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建议先不要拿《弟子规》当做标准,看孩子哪哪都不对而指责孩子,学*《弟子规》不是让我们拿着《弟子规》的标准去批评指责别人,而是要学*力行《弟子规》让我们身边的人认同我们,使我们的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做善也”,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想想我们时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的,还记得中央台早年的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见了,也学者打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还有不要太溺爱孩子,从小就宠着惯着什么家务也不让做,有一天你觉得孩子长大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帮你做家务时你觉得孩子会做吗?那是谁养成孩子的*惯的呢?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警觉,怎样培养孩子的好*惯,利于孩子一生。

弟子规学*心得15

  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为此很郁闷。

  因为长期身体不好,手术就做过四次。

  住院期间,父母家人既要照顾我,还要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让我非常愧疚。

  通过学*我明白了:身体不好源于自己的身心不和谐。

  一次学*中,有学长问我是否有按时起床、睡觉的*惯时,我突然醒悟:身体不健康是因为自己的坏*惯——赖床、不注意饮食造成的'。

  回想结婚前,一直是妈妈喊我好几次我才起床,而且经常不吃早饭就去上班,为此妈妈既心痛又上火,真的是不孝又不敬。

  结婚后,因为公婆是非常勤劳、节俭的人,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我感到很不适应。

  面上不敢反对,但心里抵触不接受。

  有时,因为自己起晚了婆婆脸色不好看,我就心生怨气,认为婆婆不如妈妈对我好——其实婆婆对我并没那么严厉,各方面对我都很好。

  直到婆婆去世,我心里对她仍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天晚上,我静下心来回想从前婆婆待我种种的好,猛然醒悟到是自己错了,我真诚地在心里向婆婆道歉:“妈,我错了!对不起!”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由于我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和我一样地赖床,不知爱惜身体。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虽然对我来说醒悟得太晚,但我仍感觉身心轻松了许多。

  感谢学长的提醒,感谢祖宗的护佑,使我有机会在儒莲这个*台明白许多道理,学*到改变自己的方法。

  今后我要努力学*,学会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让自己变得身心和谐,变成让父母家人省心的人。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2)

——弟子规学*心得 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 精选15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学*心得 1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54――85页的相关内容。感觉到学*《弟子规》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书。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最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时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为不好的朋友,染上坏*惯,这一点,孩子例行的很不错。但有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老觉得我啰嗦。但说是说,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先跟我们父母说,这一点例行的很好。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本节通过阅读《罗纶还钏》的故事,反映了"慎独"的意义,教育每个人都要做好"慎独",内心敞亮,有执着的信念,不愧对己心。

  三,亲所好,力为具。这一节,通过《子思尽孝》的故事,教育我们:孝敬好长辈,为孩子做好榜样。*时,无论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团聚团聚,买上爸妈爱吃的点心,陪他们去公园转转,让父母多多开心……

  四,身有伤,贻亲忧。本节通过《肝肠寸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道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要爱护好自己,多亲*善友,给自己创造道德学问提升的机遇,让亲人安心,幸福!

  五,德音雅乐。美德活动:与父母心相应。歌词唯美。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会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伤,贻亲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被人信任,自己也会倍增信心,干事也会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绩出不来时,我就多鼓励他,其实你有这个能力,多给他讲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满满,觉得不难了。我就告诉他,父母永远以你为荣,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强意志力,肯去学,一定能学有所成。咱们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纵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进步。

  七,亲爱我,孝何难。教育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她(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尽孝道就不是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有很好的人格流露,会得到别人的赞美。

  八,德音雅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和谐,孩子才能快乐!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们一起学*的一点切身感受,读了《弟子规》,才知与圣贤的德,行相差很远,更加要鞭策自己努力学*,给孩子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弟子规学*心得 2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 我们应该亲*这样的人,特别要有意识地亲*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交朋友的情况,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和那些有仁的人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弟子规》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我认为的仁者有几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后一点,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这是仁者的要求。

  《弟子规亲仁》篇告诫我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仁者、结交君子,“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你如果不亲*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什么坏处?小人*,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弟子规》的亲仁部分的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来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学*心得 3

  学*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以上这些事是学*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要经常学*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弟子规学*心得 4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学*《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学*心得 5

  为人子女,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的人,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孝顺的女儿。《弟子规》开篇入则孝头两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汗颜啊,哪一条也没做到。以前在家时,早上妈妈叫我起床,经常装作听不见,直至第三遍听出妈妈要生气骂人了,才极不情愿的答应着起床;妈妈让我刷碗,做家务也及其不愿意,经常推三阻四的;认为父母没自己的见解高等,直至学了《弟子规》才发现原来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顺。弟子规里告诫我们对于亲人伤感情的.话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时觉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争,现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为此伤了亲情值得吗,赢了理又怎么样呢?伤了我们最爱的人和最爱我们人的心,我们真的赢了吗?家庭的和睦融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幸福吗?我们的最爱的家人会幸福吗?

  《孝经》里把孝顺父母分了三个等级,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而养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级基本的层次,所以每个月不管给多少给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顺父母,每月给父母钱,确经常指责顶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为人父母:

  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建议先不要拿《弟子规》当做标准,看孩子哪哪都不对而指责孩子,学*《弟子规》不是让我们拿着《弟子规》的标准去批评指责别人,而是要学*力行《弟子规》让我们身边的人认同我们,使我们的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做善也”,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想想我们时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的,还记得中央台早年的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见了,也学者打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还有不要太溺爱孩子,从小就宠着惯着什么家务也不让做,有一天你觉得孩子长大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帮你做家务时你觉得孩子会做吗?那是谁养成孩子的*惯的呢?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警觉,怎样培养孩子的好*惯,利于孩子一生。

弟子规学*心得 6

  春节之前,我回娘家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叔。我们一见面他就问我三个问题:“1,想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吗?2,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吗?3,想让自己的工作一帆风顺吗?”当时我在想,这不都是废话吗,谁能不想啊!但是嘴上敷衍的`回答:“想。”然后他说:“那太容易了。”此时心里除了怀疑还是怀疑。接着他递我一本书《弟子规》,并告诉我尽快背会再落实行动,然后让孩子也照着做,就OK了。

  好在年前闲着没事,我硬着头皮开始看这本书,一边看原文一边看解释。第一章是“入则孝”,我越看越惭愧,连最起码的孝顺都没做好,竟然还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原以为对老人,只要给她们钱,她们就高兴了,其实不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如书中所说“冬则温,夏则净,晨则省,昏则定……”当我背会“入则孝”后,让女儿拿着书检查我背的是否正确,在我背完的时候,女儿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并且给我加个问题:“号泣随,挞无怨。”是什么意思?我仍然对答如流,这时她小声说:“真厉害”。接着我开始背第二章,照例让她考我,我仍然很顺利,这次女儿不服气的拿起《弟子规》说:“我明天就能撵上你”。果然当我背到第四章时,她已经把一本书(共七章)都背完了,身教大大胜于言教啊!

  一边学*《弟子规》一边落实行动,快到春节了,亲自帮三位老人买衣服,办年货。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婆家,彻底改掉了往日的“懒”的毛病。三位老人看着我的变化,脸上露出比以往更幸福的笑容,老公也对我越来越满意,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变化女儿都看在眼里,当她和我大声说话时,她会用“怡吾色,柔吾声”来约束自己,当她感到学*太累,想懈怠时,她会用“亲所好,力为具”来鞭策自己,第一次月考尽管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已经由原来的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无论她做什么,只要尽力就好。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弟子规》的力量很神奇,但这种神奇的力量只对接受它的人生效。我学*这本书接*四个月,受益匪浅,愿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能有所触动。相信《弟子规》能帮您圆幸福美满人生之梦!

弟子规学*心得 7

  星期二干部培训班安排了观看《弟子规》讲座,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非常详细的解读了《弟子规》,一本只有一千多字的小册子却包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也是一本少儿行为规范的典型读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十四个子简洁明了的解释了弟子规,它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在编写不足二百年的历史下,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钱文忠教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非常深刻,当他问道有几人能做到父母呼应勿缓时却很少敢说我做到了,的确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而且是非常多的。但我仔细回想起我时却万分惭愧,这么简单的一个行动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做到,更多父母呼时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利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古人这样来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现在自己就光父母呼就难以办到了。孟子和他的母亲能够达到心有灵犀你的境界,母亲要自己的手孟子能感到心疼,我们真的没有必有去知道是真是假,母子是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的。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看到这条解释时,只有了反省,每每犯错父母指责是,自己那几次又是在恭敬地聆听的,又有那几次没有进行过反驳,钱文忠教授的讲解,让我感到了一种真正的羞愧,之前的没有做到的太多,心想自己赚钱了来孝敬他们,而我却真的不懂他们要的是什么,每次的电话总有几句问寒嘘暖的唠叨,是的,现在看来那是幸福,最起码在你上大学,远离家乡的时候,还有人对你说这几句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知道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而当有一天你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唠叨的时候,后悔已于事无补。

  不错的,《弟子规》不仅仅是一本行为规范,它更是一本让人反省的经典,做不到像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但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父母不操心,让父母安心,认真的听每次电话那端父母的叮嘱,记得每周给父母的电话,记得节假日对父母的祝福,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健康,快乐,多陪他们。

弟子规学*心得 8

  弟子规这本书教导我们怎样待人接物,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然后再去学*知识,正确做人。

  孝顺父母, 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言行,努力去奋斗为父母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要学礼,懂礼等。学校里遇到学长学姐要打声招呼,主动问好,发自内心的去尊敬他们。

  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要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能弄虚作假。在学好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去学*知识,学*谦虚、忍让的态度,并且行为上也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弟子规给了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要找准人生目标,并为了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奋斗,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弟子规学*心得 9

  今天认真并且朗读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每一次读过之后都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经典,更值得我们学*。

  孩子自上初中学*《弟子规》以后,改变很多,每次父母出门,孩子都会叮嘱路上慢点,知道了关心父母。从以前的'顶嘴到现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花钱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挣钱不容易,不买奢侈的东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

  当然也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以后通过继续学*《弟子规》慢慢地一点一点改正,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乐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 10

  《弟子规》第三篇‘谨’。这一章总共二十四节,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贤教导童蒙,教导初学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诚敬是我们学圣贤,最关键的一种心态。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天道。人的行为能够时时用真诚,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诚之者’,我们心地至诚的时候,已经跟天道相应了。何谓圣贤?‘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没有个人的执著、分别、妄念,这种人就是圣人。但是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学出来的。如何学?就是要‘诚之者’。‘诚之者’,就是要‘择善而固执’,一心为善。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与本性本善相应。做到了圆满就称为圣人。而人的诚敬心,是要在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诚敬心的时候,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从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行为上一定有亏缺。有智慧的人,是诚敬到了极处的人。他观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从很小的动作神态上,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心地,就可以预知一个人吉凶祸福。因为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他的心地决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态,从国家的媒体里播放的内容,从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可以预知这个国家的兴衰。《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en)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如神’,也就是说他观察问题敏锐。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马上就明了情况,他能从一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凶祸福表现在人的动作形态上。‘见诸蓍龟’。蓍龟,是用来预睹未来的东西。‘蓍’是一种草,‘龟’是龟壳。古人用来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为必定有一个前兆,这个前兆就是一种像。这种像能够预卜未来。

  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这个人很神,而学了传统文化就能够培养出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情动作,吉凶祸福‘动乎四体’。看一个人四肢的动作,就知道是吉凶还是祸福了。总之,动作轻薄无礼的人就无福。动作恭敬,待人谨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为读了圣贤书,学会了怎样去看待事物、看人。当然学*最关键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观自己。希望自己这一生有福,就要在‘谨’上下功夫。过去没人教我们,现在学*是“亡羊补牢”也不算晚。“1(3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是讲我们的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勤奋。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过早。因为如果睡眠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宝贵的光阴就给睡掉了。人一生光阴本来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个小时,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生病了要调养、休闲娱乐,这样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来就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可以用来学*和工作。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要格外珍惜时间,努力进德修业,抓紧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决不会浪费光阴。很多人专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没有什么妄念,这种人反而睡眠会少。因为,他的心比较清净,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少。

  有统计表明,一般人的时间,百分之五十是花费在烦恼未来。总是想着将来该怎么做,很多忧虑,很多规划。百分之四十人的时间,是用在后悔和回忆过去。总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不是妄想未来,就是追忆过去。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追忆也没用。未来的事情还没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帮助我们的只有当下。缅怀过去、期望着未来,都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妄想、忧虑减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了。

  我们自己的学业、事业,也都要抓紧时间去提升。古人讲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时光。

  这里的‘朝起早,夜眠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比较正当的?现在很多人都‘夜眠迟’做得不错。你问他晚上几点钟睡觉,可能十二点,可能是一、两点甚至三、四点都没睡。‘夜眠迟’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讲,‘朝起早,夜眠迟’意思不是让我们凌晨两、三点钟还不睡觉。

  古人的作息是随着日头,所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迟’晚上九、十点钟这就很迟了,那个时候就该休息了。早上几点钟起来比较合适?最好是五点前,不要超过六点。这样就比较符合‘朝起早,夜眠迟’。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依照中医的理论来看,一天可以分为四季,早上三点到上午九点是春季;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季;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季;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应该遵循什么时间起居?春发万物生长,人开始苏醒应该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觉。这是最符合生理卫生的。

弟子规学*心得 11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弟子规学*心得 1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学*理智、学*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没有智慧,就会做错事。要经营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就要从小从心培福,我学*《弟子规》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六年,这六年由于自己的烦恼、*气重学的很不好,还经常有对学生生气的时候,有抱怨的时候,我要感谢校长,感谢校领导安排我这次发言。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检讨了自己,忏悔了自己的过错,心灵得到升华。在XX年的暑假,我听完蔡李旭老师《经营幸福人生》之后,我就发愿当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社会、工作、生活时行孝尽忠,并且要竭尽全力。

  教学生学*《弟子规》我就抱着不要让孩子将来成为社会负担。孔子说:教也者,长善而求其失。教人之善不用太高,教好礼貌就行,学生行礼,恭敬心就有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领导注重学生的行为*惯的培养,学生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有了恭敬心,我们走进校园爽心,课堂也舒心。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会教自己的孩子,上行下效,龙教龙,凤教凤,我们当老师的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动学生。

  我们心地就能够关怀一切众生,真诚,*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每一个老师就真正做到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要落实弟子规,我们给予孩子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向上的、健康的。全心全意用忠诚去爱护孩子。学生考试100分,德行没有跟上,有什么用呀!现在学生乱丢乱扔,脸上没有任何惭愧的表情;但是,孩子们出门看到父母在捡垃圾,在校园看到老师弯弯腰会很感动,所以现在我们学校乱丢乱扔的同学少了,我们老师要谨慎把握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坚持去学做好人,才能“正己化人”,正了自己,感动了他人。先改变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你就会兄友弟恭,子贤孙孝。我们要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呀!谢谢大家!

弟子规学*心得 13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学*心得 14

  孔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是最大最久远的,孔子不仅用他的言行教育着他的弟子们,同时也给我们后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诲。

  为了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组织全园职工学*《弟子规》,在初读《弟子规》时,觉得应该是孩子要好好学*的书。但通过初读《弟子规》书中的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已经很孝敬爹娘,细读《弟子规》后,总觉的我们以后还应该做到即时父母没有呼唤自己时,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务事,去聆听父母的'教诲,与父母说话时和言悦色,声调柔和不要嫌父母唠叨,因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还要做到为父母着想,关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带父母体检,对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时过问父母的生活和开心的事情,在*时的生活中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多做让父母高兴和顺心的事,及时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从初生到**,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开始去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做为父母的子女我们为父母做任何的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所以说:“对待父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忙!忙!忙!”要学会及时的关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关心和温暖。在与同事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与长辈相处时要有礼貌,讲礼节,做到关心幼小,尊重长辈,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对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诚信待人,在工作,学*中要努力向他人学*,取长补短。同时,还要多利用业余时间多读有益于工作、学*和生活的书籍,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充实知识,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百事孝为先”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教育子女延续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弟子规》发扬光大,让中华儿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学会孝敬社会,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学*心得 15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3)

——弟子规学*心得 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 (集合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来学*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 ,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学*心得 1

  张老师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从学*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

  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这些都是她学*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弟子规学*心得 2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学*心得 3

  记得小时候首先接触的是《三字经》,总是喜欢和同学比,看谁背的多,背的熟,弟子规学*心得。

  其实那些故事的真正含义都是后来才慢慢明白的。

  来到了巨人培训学校,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不得不深感惭愧,这么晚才学*《弟子规》。

  经过几天的学*下来,令我受益匪浅。

  今天就把学*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通过学*《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

  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

  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

  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

  《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

  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

  看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

  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

  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最后说说生活*惯,《弟子规》道:"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学*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做人最好的*台。

  感谢《弟子规》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

  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

  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做感动中国人的教育!

弟子规学*心得 4

  为人子女,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的人,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孝顺的女儿。《弟子规》开篇入则孝头两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汗颜啊,哪一条也没做到。以前在家时,早上妈妈叫我起床,经常装作听不见,直至第三遍听出妈妈要生气骂人了,才极不情愿的答应着起床;妈妈让我刷碗,做家务也及其不愿意,经常推三阻四的;认为父母没自己的见解高等,直至学了《弟子规》才发现原来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顺。弟子规里告诫我们对于亲人伤感情的话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时觉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争,现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为此伤了亲情值得吗,赢了理又怎么样呢?伤了我们最爱的人和最爱我们人的心,我们真的赢了吗?家庭的和睦融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幸福吗?我们的最爱的家人会幸福吗?

  《孝经》里把孝顺父母分了三个等级,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而养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级基本的层次,所以每个月不管给多少给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顺父母,每月给父母钱,确经常指责顶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为人父母:

  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建议先不要拿《弟子规》当做标准,看孩子哪哪都不对而指责孩子,学*《弟子规》不是让我们拿着《弟子规》的标准去批评指责别人,而是要学*力行《弟子规》让我们身边的人认同我们,使我们的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做善也”,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想想我们时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的,还记得中央台早年的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见了,也学者打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还有不要太溺爱孩子,从小就宠着惯着什么家务也不让做,有一天你觉得孩子长大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帮你做家务时你觉得孩子会做吗?那是谁养成孩子的*惯的呢?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警觉,怎样培养孩子的好*惯,利于孩子一生。

弟子规学*心得 5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 我们应该亲*这样的人,特别要有意识地亲*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交朋友的情况,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和那些有仁的人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弟子规》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我认为的仁者有几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后一点,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这是仁者的要求。

  《弟子规亲仁》篇告诫我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仁者、结交君子,“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你如果不亲*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什么坏处?小人*,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弟子规》的亲仁部分的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来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学*心得 6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54――85页的相关内容。感觉到学*《弟子规》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书。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最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时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为不好的朋友,染上坏*惯,这一点,孩子例行的很不错。但有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老觉得我啰嗦。但说是说,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先跟我们父母说,这一点例行的很好。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本节通过阅读《罗纶还钏》的故事,反映了"慎独"的意义,教育每个人都要做好"慎独",内心敞亮,有执着的信念,不愧对己心。

  三,亲所好,力为具。这一节,通过《子思尽孝》的故事,教育我们:孝敬好长辈,为孩子做好榜样。*时,无论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团聚团聚,买上爸妈爱吃的.点心,陪他们去公园转转,让父母多多开心……

  四,身有伤,贻亲忧。本节通过《肝肠寸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道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要爱护好自己,多亲*善友,给自己创造道德学问提升的机遇,让亲人安心,幸福!

  五,德音雅乐。美德活动:与父母心相应。歌词唯美。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会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伤,贻亲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被人信任,自己也会倍增信心,干事也会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绩出不来时,我就多鼓励他,其实你有这个能力,多给他讲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满满,觉得不难了。我就告诉他,父母永远以你为荣,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强意志力,肯去学,一定能学有所成。咱们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纵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进步。

  七,亲爱我,孝何难。教育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她(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尽孝道就不是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有很好的人格流露,会得到别人的赞美。

  八,德音雅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和谐,孩子才能快乐!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以上是我们一起学*的一点切身感受,读了《弟子规》,才知与圣贤的德,行相差很远,更加要鞭策自己努力学*,给孩子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弟子规学*心得 7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弟子规学*心得 8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弟子规学*心得 9

  《弟子规》第三篇‘谨’。这一章总共二十四节,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贤教导童蒙,教导初学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诚敬是我们学圣贤,最关键的一种心态。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天道。人的行为能够时时用真诚,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诚之者’,我们心地至诚的时候,已经跟天道相应了。何谓圣贤?‘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没有个人的执著、分别、妄念,这种人就是圣人。但是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学出来的。如何学?就是要‘诚之者’。‘诚之者’,就是要‘择善而固执’,一心为善。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与本性本善相应。做到了圆满就称为圣人。而人的诚敬心,是要在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诚敬心的时候,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从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行为上一定有亏缺。有智慧的人,是诚敬到了极处的人。他观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从很小的动作神态上,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心地,就可以预知一个人吉凶祸福。因为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他的心地决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态,从国家的媒体里播放的内容,从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可以预知这个国家的兴衰。《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en)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如神’,也就是说他观察问题敏锐。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马上就明了情况,他能从一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凶祸福表现在人的动作形态上。‘见诸蓍龟’。蓍龟,是用来预睹未来的东西。‘蓍’是一种草,‘龟’是龟壳。古人用来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为必定有一个前兆,这个前兆就是一种像。这种像能够预卜未来。

  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这个人很神,而学了传统文化就能够培养出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情动作,吉凶祸福‘动乎四体’。看一个人四肢的动作,就知道是吉凶还是祸福了。总之,动作轻薄无礼的人就无福。动作恭敬,待人谨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为读了圣贤书,学会了怎样去看待事物、看人。当然学*最关键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观自己。希望自己这一生有福,就要在‘谨’上下功夫。过去没人教我们,现在学*是“亡羊补牢”也不算晚。“1(3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是讲我们的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勤奋。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过早。因为如果睡眠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宝贵的光阴就给睡掉了。人一生光阴本来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个小时,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生病了要调养、休闲娱乐,这样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来就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可以用来学*和工作。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要格外珍惜时间,努力进德修业,抓紧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决不会浪费光阴。很多人专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没有什么妄念,这种人反而睡眠会少。因为,他的心比较清净,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少。

  有统计表明,一般人的时间,百分之五十是花费在烦恼未来。总是想着将来该怎么做,很多忧虑,很多规划。百分之四十人的.时间,是用在后悔和回忆过去。总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不是妄想未来,就是追忆过去。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追忆也没用。未来的事情还没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帮助我们的只有当下。缅怀过去、期望着未来,都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妄想、忧虑减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了。

  我们自己的学业、事业,也都要抓紧时间去提升。古人讲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时光。

  这里的‘朝起早,夜眠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比较正当的?现在很多人都‘夜眠迟’做得不错。你问他晚上几点钟睡觉,可能十二点,可能是一、两点甚至三、四点都没睡。‘夜眠迟’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讲,‘朝起早,夜眠迟’意思不是让我们凌晨两、三点钟还不睡觉。

  古人的作息是随着日头,所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迟’晚上九、十点钟这就很迟了,那个时候就该休息了。早上几点钟起来比较合适?最好是五点前,不要超过六点。这样就比较符合‘朝起早,夜眠迟’。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依照中医的理论来看,一天可以分为四季,早上三点到上午九点是春季;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季;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季;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应该遵循什么时间起居?春发万物生长,人开始苏醒应该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觉。这是最符合生理卫生的。

弟子规学*心得 10

  今天我坐在这里静静地想《弟子规》这本书,大年初五我爷爷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经与天地融为了一体,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爷爷的离开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失去了两个亲人,他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亲人,我与他们都有过那么那么多的回忆。小时侯与他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我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话爷爷我爱你,外婆我爱你。我,对着自己特别亲的人,从来都说不出来,我爱他们,但是我愿意将我的爱放在心理。但是现在的我有那么一丝后悔,后悔我从来都没有向他们表达过我对他们的爱意,小时侯经常粘着他们,叫他们说这说那,听他们年轻时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粘着他们,不再跟他们说这说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不再懂我,他们不会再理解我的想法,这样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有时候,在一起只有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欢声笑语的存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重,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古人眼里,孝道是我们人生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也依然如此,只不过,在当今这个物质集聚膨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识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钱关系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情中,在我爷爷去世的这几天,家里已经吵了好几回了,我们家里有四兄弟,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的关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许表面上都不是,我们家里应该算是在这几兄弟之间最不好过的一家,我大学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我爸妈又没有什么工作,全靠卖苦力挣钱,而其他的几家人,他们的儿女已经出来了,有着稳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没有了那么困难,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妈为人老实,正直,有时候也不会说话,也会被他们欺负,而且吃了亏,还说不出来。大爸他们家跟本就看不起我们家,也许其他亲戚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家没钱。有时候,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从我记事以来,有时候我觉的亲戚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词,她也许还不如陌生人来得好,至少陌生人会给以起码的尊重。他们那些大人话说的是相当的漂亮,但是真正为你想的人又有几人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会有这样的一面。有时候我无法说,也无法解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人从小就读的书,而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师叫我们背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说呢,《弟子规》这本书讲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礼仪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怎样做人。我们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来就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在后来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情况。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写,非常简单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但是做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就又是难上加难。记得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生活是什么?痛苦与折磨。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人就是在不断的挣扎中成长。而弟子规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该坚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为父母,为自己,为儿女做些什么,进而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拼搏奋斗,都在为着美好的未来生活,我们渴望着人世间这美好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将它所说的东西认真品味,或许我们会得到让你终生受益的东西。

弟子规学*心得 11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还有一句印象较为深刻的“心眼口,信

  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 ,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

  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学*心得 12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阅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然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刻苦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教育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还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如果还有余遐,更应努力学*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我徜徉在《弟子规》的世界中一天天成长,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让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行动缓慢,父母的命令也要听入耳并且服从。在*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懂得孝敬长辈,反而还是长辈对我们百依百顺,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孝顺。

  我连续两次参加过学*举行的《弟子规》背诵比赛,我有了一个更多时间去诵读,更深刻去理解《弟子规》的过程,这使对我《弟子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也成为了我的行动指南,将一直伴随着我一路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 13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规学*心得 14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所称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有序地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生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礼仪规范,旨在让孩子知仁义、懂礼仪、树品格。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睦,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导孩子言行规范的优秀童蒙学读物。

  在《弟子规》里,有二节是我最喜欢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报、抱怨短;报恩长。”这两节主要内容是: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会有缺陷。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想让别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就赶快也不要别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忘掉它。

  读了这两节,我的心得是:你如果总是去揭露别人的恶行,那么别人就会讨厌你,也会把你的缺点到处去说,或者是他本身对这件事很反感,你还到处去说,这会使他的恶行更重,搞不好还会迁怒与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错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劝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隐瞒的话,你认为你是在帮他,但其实是在害他。因为这个小错误他没意识到,将来就会变成不可弥补的大错误,到那时,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别人的东西尽量拿少一点,要不然她会觉得你占他便宜,别人拿多了你的东西,你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样会显得你小气;如果你不斤斤计较,就会显出你很大方。你看,谁不喜欢大方的人呢?

  别人帮助了你,你要常记在心,并及时报答,如果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想着怎么去报复他。我们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学*,不要和坏的'人做朋友。

  读了这两节弟子规,我们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识。我觉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关,也说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说的是对的。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日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从现在开始,我要向着上面的学*,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他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长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 15

  在实验中学,我好好学*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第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言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拈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的人!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4)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集锦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学*心得1

  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为此很郁闷。

  因为长期身体不好,手术就做过四次。

  住院期间,父母家人既要照顾我,还要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让我非常愧疚。

  通过学*我明白了:身体不好源于自己的身心不和谐。

  一次学*中,有学长问我是否有按时起床、睡觉的*惯时,我突然醒悟:身体不健康是因为自己的坏*惯——赖床、不注意饮食造成的。

  回想结婚前,一直是妈妈喊我好几次我才起床,而且经常不吃早饭就去上班,为此妈妈既心痛又上火,真的是不孝又不敬。

  结婚后,因为公婆是非常勤劳、节俭的人,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我感到很不适应。

  面上不敢反对,但心里抵触不接受。

  有时,因为自己起晚了婆婆脸色不好看,我就心生怨气,认为婆婆不如妈妈对我好——其实婆婆对我并没那么严厉,各方面对我都很好。

  直到婆婆去世,我心里对她仍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天晚上,我静下心来回想从前婆婆待我种种的好,猛然醒悟到是自己错了,我真诚地在心里向婆婆道歉:“妈,我错了!对不起!”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由于我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和我一样地赖床,不知爱惜身体。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虽然对我来说醒悟得太晚,但我仍感觉身心轻松了许多。

  感谢学长的提醒,感谢祖宗的护佑,使我有机会在儒莲这个*台明白许多道理,学*到改变自己的方法。

  今后我要努力学*,学会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让自己变得身心和谐,变成让父母家人省心的人。

弟子规学*心得2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 我们应该亲*这样的人,特别要有意识地亲*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交朋友的情况,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应该和那些有仁的人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

  《弟子规》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我认为的'仁者有几点:

  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

  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

  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

  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后一点,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这是仁者的要求。

  《弟子规亲仁》篇告诫我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仁者、结交君子,“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你如果不亲*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什么坏处?小人*,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弟子规》的亲仁部分的要义。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来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学*心得3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学期,我校掀起了学*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弟子规学*心得4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学*《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弟子规学*心得5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还有一句印象较为深刻的“心眼口,信

  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 ,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

  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学*心得6

  在开展《弟子规》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学*中,通过开班会、分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谈心、行为规范训练等多种活动,受到很大教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应该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价值,重新定位,找回了自我。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学*感言:

  潘xx: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因为有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我学*《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照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雷xx: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等,它使我知道原来*时不知道的小细节。就如“出必告,反必面”,出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也要跟父母说,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也表现一个人的品德,不要让父母担忧和挂虑;“问起对,视勿移”,当长辈问你话时,视线要对着长辈,这个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对于小孩子喝酒又有多少人去理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粗口的人何其多,像那些大学生,硕士,博士以骂粗口来泄愤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小孩。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让文明在现代“暴粗”中流失,真的该好好学*《弟子规》,好好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学*心得7

  《弟子规》学*心得:孩子成长路上“引路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又到了我们中(2)班学*弟子规的时间了,孩子们像模像样地朗读着弟子规。

  在生活中都是家长对孩子毫无怨言的付出,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孩子们把这种关心当成了一种必须,以至于为了一点的委屈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呼小叫、乱发脾气。孩子们从没有想过要去孝顺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哪怕是短短的一声问候。我们曾经做过一份调查,有哪些孩子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结果知道的人只有几个。这虽然是一件小小的事例,但从中我们感触颇多。教育者的使命是关注孩子的一生幸福,我们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文化,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弟子规》像一盏透着光明的路灯,教育着我们要有孝心、恭敬心和感恩心。它更像阳光一样,给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指引了一条光明之道。

  在孩子学*《弟子规》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周学*四句话,每天用不同的形式围绕这四句话进行教学,孩子们先大声的朗读经句的内容,让他们能熟读、熟记。然后通过将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理解经句的含义。他们的年龄较小,光靠单一的讲故事形式,幼儿不能很快地接受,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常常会通过课件、情景表演来帮助幼儿理解。

  如:在理解“冬则温夏则凊”这句经句时,我们让个别孩子做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寒冷冻的直发抖,宝宝给他们拿热水袋、水壶、抱着爷爷奶奶等给他们驱寒保暖。在理解“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也是请个别小朋友充当家长、孩子的角色,让他们理解在出门时要告知家长有事外出,回来也要和父母打声招呼,告知自己回来了,以免家长担心。通过多种形式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学*《弟子规》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常常会在散步时、游戏时不经意间说出《弟子规》中的经句,他们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也更强了。

  《弟子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点名环节中老师喊“宝贝们”,孩子们立马回答“哎”,这不就是“父母呼,应勿缓”吗?看到有个别幼儿要悄悄地拿东西了,就会有小朋友说“事虽小”其他孩子马上附和“勿擅为”……《弟子规》成了纠正孩子不良品行的有力武器。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愿与孩子一起学*,一起成长,一切遵照圣贤教诲,给孩子做一面好的镜子,从孝开始,从仁爱之心开始落实。让《弟子规》这种传统文化影响每一个人,学以至用,重在力行,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弟子规学*心得8

  星期二干部培训班安排了观看《弟子规》讲座,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非常详细的解读了《弟子规》,一本只有一千多字的小册子却包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也是一本少儿行为规范的典型读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十四个子简洁明了的解释了弟子规,它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在编写不足二百年的历史下,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入 则 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钱文忠教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非常深刻 ,当他问道有几人能做到父母呼应勿缓时却很少敢说我做到了,的确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而且是非常多的。但我仔细回想起我时却万分惭愧,这么简单的一个行动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做到,更多父母呼时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利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古人这样来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现在自己就光父母呼就难以办到了。孟子和他的母亲能够达到心有灵犀你的境界,母亲要自己的手孟子能感到心疼,我们真的没有必有去知道是真是假,母子是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的`。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看到这条解释时,只有了反省,每每犯错父母指责是,自己那几次又是在恭敬地聆听的,又有那几次没有进行过反驳,钱文忠教授的讲解,让我感到了一种真正的羞愧,之前的没有做到的太多,心想自己赚钱了来孝敬他们,而我却真的不懂他们要的是什么,每次的电话总有几句问寒嘘暖的唠叨,是的,现在看来那是幸福,最起码在你上大学,远离家乡的时候,还有人对你说这几句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知道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而当有一天你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唠叨的时候,后悔已于事无补。

  不错的,《弟子规》不仅仅是一本行为规范,它更是一本让人反省的经典,做不到像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但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父母不操心,让父母安心,认真的听每次电话那端父母的叮嘱,记得每周给父母的电话,记得节假日对父母的祝福,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健康,快乐,多陪他们。

弟子规学*心得9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於国家,忠於人民。「忠臣出於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分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

弟子规学*心得1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 《弟子规》全篇十分短小,360句,仅1080字,却蕴含丰富,它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困难或者有病,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听父母的话。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懂道理,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人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

  以上是我多弟子规的理解,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它在工作中给我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弟子规学*心得11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学*心得12

  春节之前,我回娘家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叔。我们一见面他就问我三个问题:“1,想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吗?2,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吗?3,想让自己的工作一帆风顺吗?”当时我在想,这不都是废话吗,谁能不想啊!但是嘴上敷衍的回答:“想。”然后他说:“那太容易了。”此时心里除了怀疑还是怀疑。接着他递我一本书《弟子规》,并告诉我尽快背会再落实行动,然后让孩子也照着做,就OK了。

  好在年前闲着没事,我硬着头皮开始看这本书,一边看原文一边看解释。第一章是“入则孝”,我越看越惭愧,连最起码的孝顺都没做好,竟然还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原以为对老人,只要给她们钱,她们就高兴了,其实不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如书中所说“冬则温,夏则净,晨则省,昏则定……”当我背会“入则孝”后,让女儿拿着书检查我背的是否正确,在我背完的时候,女儿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并且给我加个问题:“号泣随,挞无怨。”是什么意思?我仍然对答如流,这时她小声说:“真厉害”。接着我开始背第二章,照例让她考我,我仍然很顺利,这次女儿不服气的拿起《弟子规》说:“我明天就能撵上你”。果然当我背到第四章时,她已经把一本书(共七章)都背完了,身教大大胜于言教啊!

  一边学*《弟子规》一边落实行动,快到春节了,亲自帮三位老人买衣服,办年货。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婆家,彻底改掉了往日的“懒”的毛病。三位老人看着我的变化,脸上露出比以往更幸福的笑容,老公也对我越来越满意,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变化女儿都看在眼里,当她和我大声说话时,她会用“怡吾色,柔吾声”来约束自己,当她感到学*太累,想懈怠时,她会用“亲所好,力为具”来鞭策自己,第一次月考尽管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已经由原来的.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无论她做什么,只要尽力就好。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弟子规》的力量很神奇,但这种神奇的力量只对接受它的人生效。我学*这本书接*四个月,受益匪浅,愿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能有所触动。相信《弟子规》能帮您圆幸福美满人生之梦!

弟子规学*心得1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学*理智、学*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没有智慧,就会做错事。要经营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就要从小从心培福,我学*《弟子规》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六年,这六年由于自己的烦恼、*气重学的很不好,还经常有对学生生气的时候,有抱怨的时候,我要感谢校长,感谢校领导安排我这次发言。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又检讨了自己,忏悔了自己的过错,心灵得到升华。在XX年的暑假,我听完蔡李旭老师《经营幸福人生》之后,我就发愿当孩子的好榜样。在家庭、社会、工作、生活时行孝尽忠,并且要竭尽全力。

  教学生学*《弟子规》我就抱着不要让孩子将来成为社会负担。孔子说:教也者,长善而求其失。教人之善不用太高,教好礼貌就行,学生行礼,恭敬心就有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领导注重学生的`行为*惯的培养,学生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有了恭敬心,我们走进校园爽心,课堂也舒心。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会教自己的孩子,上行下效,龙教龙,凤教凤,我们当老师的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动学生。

  我们心地就能够关怀一切众生,真诚,*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每一个老师就真正做到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弟子规》就是要落实弟子规,我们给予孩子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向上的、健康的。全心全意用忠诚去爱护孩子。学生考试100分,德行没有跟上,有什么用呀!现在学生乱丢乱扔,脸上没有任何惭愧的表情;但是,孩子们出门看到父母在捡垃圾,在校园看到老师弯弯腰会很感动,所以现在我们学校乱丢乱扔的同学少了,我们老师要谨慎把握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坚持去学做好人,才能“正己化人”,正了自己,感动了他人。先改变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你就会兄友弟恭,子贤孙孝。我们要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呀!谢谢大家!

弟子规学*心得14

  张老师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从学*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

  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这些都是她学*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弟子规学*心得15

  学*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以上这些事是学*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要经常学*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5)

——《弟子规》学*心得体会6篇

  从小父母不在家在外赚钱,我应该就算留守儿童吧!父母有钱买了房子,车子很快就会买。我初中在校每星期*均有四十元生活费,我在物质上很丰富,但我感到我没有亲情,好像永远长不大。我哥哥在阳逻一中读书,他叫沈小亮。他生病时,他对老师说父母不关心他,是的,我感到的是同样的感觉。父母一年也只回三次左右,在我生活中好像没他们,对他们也不了解,所以留守儿童真的很伤心。我还是要感激他们给了我生命,虽然别人都有父母陪着,我一个十多年活在一个人的世界,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但我还是爱他们,十月怀胎的坚辛,长年在外拼搏,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生活好,希望将来会弥补这些,在这里我还是要向父母鞠躬了,感激他们给了我生命,感谢他们让我过丰富的生活。

  通过昨天《弟子规》讲座后,对我的感触很大,在讲的时候,班主任就叫我们去把父母找出来带到台上去,没来的就算了。结果我一扫视我的家长下午没事,结果班主任就问:“您妈妈呢?”结果我说不知道,于是我又笑着对班主任老师说:“老师我把您请上去怎么样?”他于是又笑着说了几句,但我没有听清楚,过了一下讲座的人又说有没有师生自愿上来的,结果我也跑去了,对班主任,桂老师,曾老师,商老师,库老师他们鞠躬。当时令我在台上非常感动的是商老师说的一些肺俯之言,几乎感动得快要落泪了,但我坚持住了没有将眼泪掉下来。再感动的是陈妈妈说的也非常令我感动。我打算以后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要学校听老师的话,慢慢地去落实《弟子规》里的一言一行,我吃饭再也不插队了,我打算明天早上和同学们一起去捡垃圾。

  从小到大父母为了我们姐弟四个奔波劳碌,十分辛苦。我十分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是父母让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生活得无忧无虑,十分开心。在以前的许多岁月里,我们对母亲的感恩太少,不懂得给父亲缓解压力,这些是我生活中所做的最不孝的事情。

  如果时光可以回转,我将好好地孝顺父母。不让他们为我操心,在学*的岁月里,我除了对语文课感兴趣外,其他的科目都不太喜欢。我知道不好好学*是对父母的大不孝,可是我的确没有办法,对其他科目的喜欢程度好像是天生的。我并不是不想在学*这一方面好好报答父母,而我确实不太喜欢学*。人各有各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安安过一生,好好对父母敬孝,学*《弟子规》中的一切来孝顺父母,来完善自己。每天见一片垃圾就捡,从小事做起。对父母的孝道最好是在*时生活中体现,而不是让父母天天为自己在外面去工作而操心,还不如在家乡农村清新的空气里怡养天年,这样更好。

  听了这场报告,感触很深。感动二字无以言表,心中更添几分悔恨。在校看起来文静的我,其实在家有几分叛逆,总是说父母的不好,怪父母罗嗦,也不喜欢做事,更爱看电视。不过,我爱看电视也不是别人那简单的,就是说我心中有苦处,不知和谁讲述,因为本和父母不和,也无知心朋友,所以只有借电视缓解苦闷。我也曾想过自己在世有何用,为什么不去死,可转念一想,父母年纪大了,我又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以我只有逼自己在学*上努力,不让他们伤心。但我错了,在家我的偷懒更让他们厌恶,他们总是认为我不懂事。其实,这些我都知道,只是不愿意去做,不愿去和他们辩驳而已,我也不需为我的懒惰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我也是知道的。所以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中,也学会关爱父母,我知道至少现在有一样我是可以做到的——不要和父母顶嘴,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弟子规》上的每件事我都可以做到。

  这次报告会给我的感触十分深刻,让我最感动的是一些同学和他们的父母上台去抒发自己的感情,看到了同学们对家长如此的恭敬与感恩,我内心被震撼了,想到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不禁感到十分内疚。看到别人的母亲因为自己的孩子知道感恩而落泪了,我心里十分期待,期待我的妈妈和我在台上,我对她说:“妈妈,我爱您,我感恩您!”当商老师在台上说自己后悔的事情时,他的泪水流下来了,我当时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然后我的眼泪也落了下来,想到自己以前总不听父母的话,可能地十几年后就总不能听到父母的话,我觉得我实在是做得太不对了。因此,我决定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做到“父母呼,应勿缓”。还有好位陈妈妈,她的儿子离开她了,她十分悲伤,身边的人也十分悲伤,她一边讲,一边流着眼泪,让我想起自己。到了夏天,我经常去游泳,但我认为爸爸妈妈不担心我,但经过这报告,我才知道,原来爸爸妈妈是那么地担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决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绝不玩水。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们说:“我感恩您们创造了我,感恩您们养育了我。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听您的话,努力读书,将来一定要有出息,要让您们过上好日子,绝对不让您们在外受苦。”

  昨天听了一天的讲座,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感恩。我以前在家里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父母说的话都不怎么听,还经常和父母顶嘴,我想对父母说声对不起,我以后一罕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定会报答父母对我不尽的恩情,我以前在学校时,总是违纪,老师总找我谈话,但我却把老师说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又继续违反纪律,让老师大感头痛。但现在我明白了,这样是小人的行为,我一定要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6)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1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师生共同学*《弟子规》,我在指导同学们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也努力学*,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教育局开展这次学*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反复诵读那质朴的古训,不禁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拉*了自己与圣贤的距离。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学*《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需要爱。在表达上“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现实意义。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个已经被家人传递了许多次的苹果里;爱在一床暖暖的被子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处事,如何分寸有度的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冲向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通过学*《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孝敬父母方面还要好好努力。去年我的爸爸患直肠癌,需要我的帮助和照顾,我却借口工作忙,单位不准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父母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使他们失望呢?

  我也生过病,他们是那样的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而我呢?既缺乏细心,又缺乏耐心。学*《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本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际”,不论从工作到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弟子规》本身就是“道”是“德”。

  所以要牢记《弟子规》,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儿女、好夫妇、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贤之人。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我学*《弟子规》深刻领悟到以下四点: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并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与大家共勉,在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中,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素质教育即全(学校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工作方案及预案)面发展素质,因此,我们家长以往所提倡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就可以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途径。我们居住比较落后的县城,周边环境相对较乱,居住人群较复杂,文化水*较低,*时为生计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它是一本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就要好好的教育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姐妹友爱,他就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记住。所以如果小孩错过学*得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弟子规》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德育教育重在点滴渗透,同时,又为了不耽误原有的教学进度,又进行了德育教育。听到的是孩子吟诵《弟子规》的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中的内容是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孩子做表率。“凡是人,皆须爱”只要充满爱那个孩子不可爱。所以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爱心和细心,对待孩子要少讽刺和轻视,多一份尊重和宽容,少说伤害孩子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用命令和批评的话,多用商量和鼓励的话。

  中国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想要教好《弟子规》就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更是机会的教育点。比如见到孩子读书时心神恍惚,到处张望时,我会提醒孩子“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孩子讲粗口时,我也会教育他们“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当孩子有了不良行为*惯,如坐姿站姿和走姿不文雅时,我也会教他要有礼节,做到“步从容,立端正”《弟子规》贵在“学以致用”,我们不要照搬,要活学活用,唯我所用。

  《弟子规》教学已开展一学期了,作为我们家长,我们不是在教授《弟子规》,而是和孩子一起学*《弟子规》。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将和我的孩子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希望能给孔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是最大最久远的,孔子不仅用他的言行教育着他的弟子们,同时也给我们后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诲。

  为了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组织全园职工学*《弟子规》,在初读《弟子规》时,觉得应该是孩子要好好学*的`书。但通过初读《弟子规》书中的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已经很孝敬爹娘,细读《弟子规》后,总觉的我们以后还应该做到即时父母没有呼唤自己时,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务事,去聆听父母的教诲,与父母说话时和言悦色,声调柔和不要嫌父母唠叨,因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还要做到为父母着想,关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带父母体检,对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时过问父母的生活和开心的事情,在*时的生活中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多做让父母高兴和顺心的事,及时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从初生到**,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开始去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做为父母的子女我们为父母做任何的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

  所以说:“对待父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忙!忙!忙!”要学会及时的关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关心和温暖。在与同事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与长辈相处时要有礼貌,讲礼节,做到关心幼小,尊重长辈,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对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诚信待人,在工作,学*中要努力向他人学*,取长补短。同时,还要多利用业余时间多读有益于工作、学*和生活的书籍,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充实知识,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百事孝为先”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教育子女延续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弟子规》发扬光大,让中华儿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学会孝敬社会,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共同学*《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教育的课本,这个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的教育,它是以圣贤之道来作为我们指导的方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而能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许多人会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吧?那么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这三个字,“规”就是规矩,“弟子”是什么呢?“弟子”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呢?圣贤人的学生。所以《弟子规》我们晓得它是根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来作为整篇的纲目,《论语》里的这句话是这样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话是出自于《论语》第一篇《学而》篇里面第六条。所以整个《弟子规》就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纲目来进行开解。所以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的、必须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学生,你看颜回、子贡、子路、冉求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不是小孩子啊,他们都是成年人。所以孔老夫子这个教诲不仅是说要孩子,要去做、要去学,更重要的大人也要去做、也要去学的。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这个《弟子规》上面扎根。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弟子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要学*的,都应该学*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孔老夫子的教诲,而孔老夫子自己说得很清楚,他也是述而不作,他所叙述的是古圣先贤之道,都是过去老祖宗代代相传的教诲,孔老夫子自己没有发明创造,是转述前贤的教诲,所以这种规矩、这种生活的规范教育就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圣贤的根基。

  那我们来细细地分析为什么说《弟子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应该学*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孩子要学。《易经》上有一句话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讲童蒙。童蒙养正就是小孩的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是圣人功业。为什么呢?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那么将来必定也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越有科学知识而没有品行是越危险。所以在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话,说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那是毒品。那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是真正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这个利作为行为的准则,如果是这个事情有利的,那么大家趋之若鹜、大家就去做了;如果没利大家都不愿意干。那么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有一次犯了一个错误,那是什么呢?我小时候很喜欢集邮、很爱邮票。邻居家的小孩刚好他也很爱集邮,所以我们两个小孩就成为了朋友。结果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

  都很漂亮,心里面就起了贪念,就想着方法怎么样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大一些也有一些口才,所以邻居的孩子都很听我的话,我就拿着自己普通的邮票跟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就开始跟他招摇撞骗了,说我这个邮票多么多么珍贵,你那个邮票其实也并没有那样珍贵、也是很普通的,你如果愿意换,我可以跟你换,结果就这样子,把邻居家的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这个集邮本上了,我的普通邮票都给了他。结果大概过了一、两个礼拜,有一天,邻居家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了,因为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可能有一次把这个邮票摊给他父母看,结果他父母看了以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是普通邮票?所以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我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所有的骗来的邮票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然后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很严肃的用一种很*淡但是又含着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那么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通通烧掉了,因为我不想你因为邮票而道德品质堕落。”虽然母亲只是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的羞愧,真正是《弟子规》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我还算是有一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在也不要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人要做得正直。

  这是我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自从那一次父母给我的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弟子规》上讲“过能改,归于无。”所以父母有这样的一种教育的意识可以帮助孩子不要走歪路,如果说一个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纵容、包庇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你想想,我哪里可以说坐在这里跟大家大谈《弟子规》呢?一定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一个人了。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的不正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去杜绝掉。如果纵容、包庇、没有好好的正确的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生的悲剧。为什么呢?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假如他只有利而没有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为了获得一个手机,家里穷,没有钱买手机,为了获得手机,竟然把他的父亲和母亲双双都毒死了。为什么要毒死父母呢?因为毒死父母之后才有一笔人寿保险金,他想用这个人寿保险金去买手机。这些都是令人发指的而又真实的案子。起点、追究根源,都在于从小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家庭会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这个社会必定是混乱。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呢?用我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都能够遵循伦理道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就是太*盛世了吗?而要转化人心就要靠教育。

  所以中国古代的经典,像《礼记》《学记》这篇文章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国家来说重要啊,对世界来讲也是重要的,特别是在利与义面前一定要懂得分判清楚,如果脚跟稍微不稳就容易堕落。那我们看到美国摩根斯坦利(音译)、著名的投资银行,一位华裔女副总裁,这位女副总裁的工资是相当丰厚的,可是这在前些日子被发现原来她暗中用公司的内幕消息来进行交易,跟她的丈夫跟她的家人联手进行内幕交易,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这个女副总裁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一个颇具资历的高级公司的领导,没有理由干出这种违法的事情,所以法庭对她判处了十八个月的监禁,给她罚款非常重,公司也把她开除了。所以你看,一夜之间,就搞到身败名裂,就搞到倾家荡产。

  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深厚的伦理道德根基,这是古人讲的没有读圣贤书之过啊。所以在利益和道义之间,这种黑白分判的时候,她不能够站稳脚跟,为了这些贪取一时的财利牺牲自己的品德,牺牲品德的结果便是身败名裂。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财富,一个君子绝对不会用贪取的手法来赚取钱财,他知道、他会安分守命,这是有德君子之所为。而《大学》上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财富就像一棵树的枝条、花叶,看起来是很不错、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扎在土地里,扎得深这个树木的枝条、花叶才得以长久,那个根是什么呢?是德。德是根本,有德的人他自然就有财。无德的人如果有财,反而很快就变得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所以孩子从小就要给他培植这种道德的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什么呢?道德的根本是孝道。《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贤教育都从教孝开始教起。而《弟子规》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这个孝是根基。而一个人懂得了孝了,他的德就开展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转变了,而幸福就随之而来了。

  那么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汤池镇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来就用《弟子规》来教化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了,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减少了,离婚率也大大的减少了,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道下手:

  有一位汤池镇第二中学的初一女学生,这位女同学她的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常常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有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啊。常常就找她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的母亲吵了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自己暗地里在那儿又哭,所以没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她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这堂课正好是教孝道,听了之后她就明白了,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知道什么呢?妈妈原来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苦恼呢?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没做到反而会埋怨父母,这个是自己不对啊。哪怕是父母真正有过失,你看《弟子规》上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犯了错误,我们要劝谏父母,那个态度“怡吾色,柔吾声。”都要用温和的脸色、用那种柔软的声音来劝导。这父母有过都要这样子,那何况是父母*时没过、我自己在耍小脾气,那还大哭大闹,这叫做无理取闹嘛。

  所以她、这个女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怎么忏悔呢?“过能改,归於无。”她首先想到要回家为她父母做一餐饭,*时都是母亲做饭,自己都没有看到母亲的辛劳,所以她就下了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向父母忏悔。当她回到家里,她买了一些青菜,做好了一顿饭。等她的父母下班回来,她母亲回来,女孩子就在门口守候,母亲刚进到房间,她就在门口向母亲深深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然后跟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这个妈妈听到自己的女儿这样一句话,又见到女儿向自己鞠了一个躬,这个心里七上八下的,为什么呢?原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女儿是这样子的。女儿今天是怎么回事?又看到这个女儿拉着妈妈的手跟妈妈说,“妈妈呀,请你闭上眼睛,我拉着你走,我让你看一样东西。”这个母亲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个女儿要跟我玩什么游戏呢?就很欣然的闭上了眼睛。

  这个女儿就拉着她妈妈走到了饭厅,然后这个时候请母亲睁开眼睛,当这位母亲一睁开眼睛,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泪水就已经快要掉下来了。当孩子要吃饭的时候,很*惯的先拿起筷子来夹菜,可是刚准备夹的时候突然想到,哎哟,昨天我听的《弟子规》上面讲了,“长者先,幼者后。”这个筷子马上夹起的菜马上放到了妈妈的碗里让妈妈先吃。所以这一顿饭下来,母亲都是含着泪。等吃完饭,这个女同学把碗筷都收拾干净,然后端着温泉水,因为汤池它有温泉,当地的居民都很喜欢打温泉水来泡脚,这个女同学就端着一盆温泉水为她母亲洗了脚。这个时候她母亲就不断地流眼泪、非常的感动,这个孩子这个时候心里面也非常的感动,抱着她母亲都痛哭起来,向妈妈忏悔说,“妈妈呀,我是一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来爱你,以前我都是太任性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生气了。”这些都是这个孩子写给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师们的感谢函里面讲到的。这个孩子从那以后,真的懂得孝顺父母了,发现原来妈妈真的太爱我了,当她走到学校的时候,她也对同学们都谦恭有礼,主动地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变了?变得这么彬彬有礼、变得这么谦顺了,于是同学们都跟这个孩子和睦起来,没有像以前关系那么紧张。

  所以当这位同学在写给中心的老师们的.这个信中最后说道,她用一句真情的话说“《弟子规》我爱你。”她真正的发现《弟子规》原来可以帮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而这个人生的幸福快乐总在我们一念的迷惑或者觉悟之间。当我们迷惑的时候就会看到别人都是错的,我都是对的,样样都要挑别人的毛病,就跟别人对立了,连自己的父母都好象变成一个对立的不能够互相交流的人了,这个隔阂、代沟就随之产生;而当我们一念觉悟的时候,用圣贤的教诲改变自己的心态,看到别人其实都是好人,原来自己有毛病啊,错的是自己啊,反求诸己以后,这个忏悔的心、原谅别人、宽恕别人的心、对别人的爱心随之就生起来了,这个时候发现妈妈是爱我的,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原来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呐。你看看,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自己的观念一改、一念之间就从苦恼的世界进入了幸福快乐的世界里了,这就是教育的功。

  试想想,这个女孩子如果她没有听到《弟子规》教育,那么任由着自己的*气、任性来成长,等她长大以后,自己的这个*气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了,所以她走入社会,在工作里面她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一定不可能处得好;当她以后结婚、跟她的先生结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有幸福快乐呢?常常都是看别人毛病,自己任性嘛;以后如果又生了孩子,这个孩子能教得好吗?所以要知道一个孩子他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良善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只是这一个孩子啊,他会影响了身边多少的人,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学《弟子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大人也要学《弟子规》?《弟子规》很多人认为这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当然这是很重要的,未成年人是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必须要接受道德教育,那么现在成年了的人要不要接受这个《弟子规》教育呢?更是要接受《弟子规》教育。当我们有优良的品德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招感有幸福的人生,有成功的事业,他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这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所以不管您现在做什么行业都要学*《弟子规》。你看孔子教学,他讲四门教育:第一是德行教育;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正事;第四是文学。四门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这是不管你做什么行业,行业是后面讲的第三条正事,第二条言语是教我们如何说话、如何跟人交往,这《弟子规》也谈到这个问题,所以德行和言语成就了以后,这个正事才能够

  真正成功啊。正事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那是行行都出状元。为什么?他有根。他的事业有根,将来才能够发达。文学是讲文艺生活、精神生活这方面,他的情趣爱好,因为有了德行,这个根基能够很高尚。

  我们看到北京有一个汇通汇利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在自己的企业一百多员工里面推行《弟子规》教育,结果发现,过去非常难管的企业现在非常好管了,员工们都用《弟子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做老板的不用去那里细致的去管这个员工,因为员工自己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体制。我看到这个企业的一些员工学*《弟子规》的心得:

  其中有一个、一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在分享她学*体会中说到,没有学*《弟子规》以前很喜欢下了班就去KTV的那些歌厅里面唱歌,一唱唱到很晚,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女儿,那这个女儿不但没有体会父母的那种关怀,反而赌气说不要你管。这是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这么一个状况,后来在公司里面学了《弟子规》,结果发现了,哎呀,原来自己很多毛病,《弟子规》所讲的很多条自己都犯了。自己反省、检点改正过失,那以后,她就戒了晚上去KTV歌厅的坏*惯。通过学*以后,她发现其实在KTV场所里面喝酒、唱歌、发泄只是痛苦暂时的结束,就像人吸毒一样,暂时麻醉了自己,清醒以后烦恼会更多。她反省说,比如有一天晚上去完KTV歌厅回来以后睡得就很晚了,第二天起来以后就看这个表,发现离要上班的时间很*了,就赶紧冲出门外,结果冲上了巴士以后走到半路,突然想起,哎呀,自己的考勤卡忘带了,上班没有考勤卡就等于旷工一样,就只好又回到家里面去取那个考勤卡,等她再回头上车的时候路上又堵车,北京市堵车很严重,结果时间托得很晚,上班迟到了。结果整一个上午她的心情都很不好。你想想,就为了晚上去那里狂欢,暂时的去麻醉自己,结果第二天反而心情更不好,她悟到这一点之后知道《弟子规》上讲“斗闹场,绝勿进”,这些热闹的场所真正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后来她明白了要孝顺父母,她就回到家里决心要给她父母做一顿饭,以前都是母亲占据着厨房,她今天就发了心,想要给她父母做一顿好吃的。自己*时做饭可能做的少,所以做起菜并不是很熟练,母亲在旁边就很关怀的看着她,就想要帮忙她做些事情、协助她,她自己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就跟妈说,“妈妈呀,今天从头到尾就我做,你这个地盘今天让给我。”这个时候看妈妈微笑的神情,这个女儿的心里也觉得很踏实、很欣慰。好不容易把这个三菜一汤端到饭桌上,父母跟她一起来享用,当父亲夹了一口菜送到嘴里以后,女儿就问父亲,说爸爸呀,今天我做的饭菜做的怎么样啊?好吃好吃,女儿做的菜比她妈做的还好吃!这个父亲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这个女儿自己也反省说,其实我做的饭菜哪比得上妈呢?但是自己用孝心做的饭菜,父母一定是觉得最好吃的。妈妈在旁边也笑着说这回女儿来了,我就该下岗了。

  所以当这个女儿体会到家里的这种父子有亲,亲情的温暖,突然之间她觉得原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从KTV歌厅那里得到的,那种孝顺的温情,真正让我们得到幸福快乐。所以她在写给公司老总的信中讲到,说其实孝顺并不难,幸福并不遥远。她在体会中特别表露出自己对公司老总让大家学*《弟子规》的那种感恩之情,那真正是由心而发的,让我们看了都很感动。所以看到一个公司能够用《弟子规》来教导自己的员工,员工在这个公司里面也得到那种亲情的温暖。

  学*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以上这些事是学*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要经常学*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东西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久不能*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了。

  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当怀念已成*惯,我们固执地怀念往昔,是因为风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罗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我们倾听的不再是单薄的音符,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是一首乐章。而青春,更是乐章中最富于变化的音符,跳动在每一根琴弦上,弹奏着少不更事,弹奏着年少轻狂,弹奏着离别过往——军营民谣记录了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留下了无悔青春的印记。

  《弟子规》,若人们能依教奉行,道德可兴,和谐之境*矣!

  首先我自觉惭愧,这么迟才认识《弟子规》这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今天的学*虽不算深,但是通过学*《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以下选些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作简单的学*心得。

  首先通过学*《弟子规》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最简单的做人原则。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善的人对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一定不会好。我很赞同这种教育观念,从小我也是个比较听话乖巧的女孩,对长辈一向是比较尊重,所以在父辈或长者也对我很关心。这点我深深明白,什么都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父母”,换句话说,我们要孝顺父母长辈,也应善待他人!

  《弟子规》提到“信”说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对于“诚信”我想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我说过要做的事一次没做到,两次没完成,第三次便不会有人相信你了。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才能更好的得到朋友的信任!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我是个爱说话的人,很外向的性格促使我喜欢在任何场合表现一番。看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心里深感内疚。我以前从来没有重视过说话的艺术,从来没有认真的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有什么缺点,所以经常会因为自己说话不妥与朋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今天《弟子规》让我知道了,我要刻骨铭心的记得说话不要多说,要说到点上,说得具体明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是说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句的意思是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最后说说生活*惯,《弟子规》道:“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学*是不断的,生活更是学*做人最好的*台。感谢《弟子规》巩固了我做人的道理,教训了我要在生活中不断都告诫自己有很多不足,谦虚的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并加以改之。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将要继续学*《弟子规》的传统教育,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做人。我励志珍惜每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乐观积极的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字面上解,是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床被,让父母晚间休息的时候比较暖和。夏天天气炎热,儿女应该给父母扇扇凉,让父母生活在一个清凉的环境里。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纯孝之心。久久能养成了对父母爱护、关怀的*惯,我们的心地也就变得非常的善良。当这个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不论待人、处事、接物都自然而然地生起,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做事都是为他人著想,而不是为自己求名求利,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敬,爱戴。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有个典故,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黄香温*的故事。东汉年间,有一个孩子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故了,只有他父亲跟他在一起。他深深懂得孝道,黄香日夜思念自己过世的母亲,於是就把这种哀痛的心,转成对父亲的孝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主动去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侍奉父亲确是无微不至。盛暑,天气酷热,黄香吃完晚饭,就会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把*子扇凉,当父亲要入睡的时候,黄香就在床边给父亲扇扇子,左手扇完,用右手扇,一直扇到他父亲入睡。这时候黄香的双手都已经又酸又累了。但是黄香年复一年,为他父亲这麼做,乡里的人都非常赞叹这位孝子。

  长大以后,他的这个孝行传遍了四乡八里。当时的太守听说有这样一位孝子,也非常的赞叹,特别推荐黄香出来做官。古人称之为‘举孝廉’。为官者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推荐栋梁之材。推荐人才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当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一定会忠诚於国家。他能够廉洁,他就不会贪污,他能够奉公守法,他为官能就能做到刚正不阿。太守把黄香推举出来,后来黄香官拜尚书,现在讲的尚书令。为官一生的也是处处为民众著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好的赞叹,说「江夏黄香,举世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相信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麼,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小孩也会起而效法。《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黄香孝行是最好的写照。从东汉起,孝子黄香温*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7)

——弟子规学*心得体会菁选

关于弟子规学*心得体会6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弟子规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很荣幸能学*国学《弟子规》,在这之前,我对《弟子规》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更不懂类似三字经的知识要怎么教会孩子,学*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观看了两节有关《三字经》的活动,看到那些孩子把三字经从头背到尾,朗朗上口的样子,感觉真的很不可思议,本来还以为孩子们坐久了一定会很不耐烦,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一点都不觉得无趣,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很多,有游戏、分组读、两组比赛读、视频教学等,孩子们的常规也很好,每个人的表现都彬彬有礼,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礼仪,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之后,负责教学的廖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这么棒。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学期,我校掀起了学*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为此很郁闷。

  因为长期身体不好,手术就做过四次。

  住院期间,父母家人既要照顾我,还要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让我非常愧疚。

  通过学*我明白了:身体不好源于自己的身心不和谐。

  一次学*中,有学长问我是否有按时起床、睡觉的*惯时,我突然醒悟:身体不健康是因为自己的坏*惯——赖床、不注意饮食造成的。

  回想结婚前,一直是妈妈喊我好几次我才起床,而且经常不吃早饭就去上班,为此妈妈既心痛又上火,真的是不孝又不敬。

  结婚后,因为公婆是非常勤劳、节俭的人,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我感到很不适应。

  面上不敢反对,但心里抵触不接受。

  有时,因为自己起晚了婆婆脸色不好看,我就心生怨气,认为婆婆不如妈妈对我好——其实婆婆对我并没那么严厉,各方面对我都很好。

  直到婆婆去世,我心里对她仍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天晚上,我静下心来回想从前婆婆待我种种的好,猛然醒悟到是自己错了,我真诚地在心里向婆婆道歉:“妈,我错了!对不起!”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由于我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和我一样地赖床,不知爱惜身体。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虽然对我来说醒悟得太晚,但我仍感觉身心轻松了许多。

  感谢学长的提醒,感谢祖宗的护佑,使我有机会在儒莲这个*台明白许多道理,学*到改变自己的方法。

  今后我要努力学*,学会按照自然规律生活,让自己变得身心和谐,变成让父母家人省心的人。

  利用暑假,我好好学*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只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惯、学**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在上一年级时,老师教我学了一本书—《弟子规》,那本书可教会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

  比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它的意思是: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离开一步。

  哎呀,想想自己做得真是不好。妈妈生病的时候,我虽然给妈妈倒了水,但是我连尝都没尝,就把水递给了妈妈。这样,我怎么能知道这水烫不烫,妈妈能不能喝呢?我从来都没有日日夜夜照料过妈妈。一到了晚上,我就跑回自己的小房间睡觉去了。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顾不得天黑,一个人带我到医院去看病。到了医院,一会儿楼上,一会楼下,妈妈一直背着我,汗水顺着妈妈的脸颊流下来。回到家,妈妈更是一刻不停地照顾我。喂我吃药、给我量体温,夜里我醒过来,妈妈歪坐在我身边的被子上,手还放在我的头上。顿时,我心里暖暖的。啊,妈妈真是太爱我了!

  以后,我一定要牢记《弟子规》里的话,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向妈妈学*,学会孝敬父母。像妈妈照顾我的那样,哄她开心。

  在老师的教育下,还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现在,我已经进步了很多啦。自己身上的坏毛病也改掉不少了。爸爸妈妈经常表扬我,夸我《弟子规》学得不错,重要的是做得不错。

  我真的能当爸爸妈妈的好闺女啦。我感觉自己长大啦!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8)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合集15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惯。一起来学*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学*心得正文:

在开展《弟子规》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学*中,通过开班会、分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谈心、行为规范训练等多种活动,受到很大教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应该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价值,重新定位,找回了自我。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学*感言:

潘xx: 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因为有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我学*《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照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雷xx: 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等,它使我知道原来*时不知道的小细节。 就如“出必告,反必面”,出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也要跟父母说,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也表现一个人的品德,不要让父母担忧和挂虑;“问起对,视勿移”,当长辈问你话时,视线要对着长辈,这个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对于小孩子喝酒又有多少人去理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粗口的人何其多,像那些大学生,硕士,博士以骂粗口来泄愤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小孩。 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让文明在现代“暴粗”中流失,真的该好好学*《弟子规》,好好践行《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还有一句印象较为深刻的“心眼口,信

  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 ,值得我们去学*,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

  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希望能给孔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是最大最久远的,孔子不仅用他的言行教育着他的弟子们,同时也给我们后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诲。

  为了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组织全园职工学*《弟子规》,在初读《弟子规》时,觉得应该是孩子要好好学*的书。但通过初读《弟子规》书中的`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照自己,想想自己的父母,虽然自己已经很孝敬爹娘,细读《弟子规》后,总觉的我们以后还应该做到即时父母没有呼唤自己时,也要常常回家,多做家务事,去聆听父母的教诲,与父母说话时和言悦色,声调柔和不要嫌父母唠叨,因为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还要做到为父母着想,关心父母的健康,定期带父母体检,对父母的喜好要做到了如指掌,及时过问父母的生活和开心的事情,在*时的生活中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多做让父母高兴和顺心的事,及时为父母做事。想想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从初生到**,付出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开始去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做为父母的子女我们为父母做任何的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做子女的本分。

  所以说:“对待父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忙!忙!忙!”要学会及时的关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和需要,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关心和温暖。在与同事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与长辈相处时要有礼貌,讲礼节,做到关心幼小,尊重长辈,尤其是遇事不能急躁,耐心对待任何事情,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诚信待人,在工作,学*中要努力向他人学*,取长补短。同时,还要多利用业余时间多读有益于工作、学*和生活的书籍,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充实知识,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要用孝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百事孝为先”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教育子女延续古人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弟子规》发扬光大,让中华儿女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报答,学会孝敬社会,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

  星期二干部培训班安排了观看《弟子规》讲座,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非常详细的解读了《弟子规》,一本只有一千多字的小册子却包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也是一本少儿行为规范的典型读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十四个子简洁明了的解释了弟子规,它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在编写不足二百年的历史下,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入 则 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钱文忠教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非常深刻 ,当他问道有几人能做到父母呼应勿缓时却很少敢说我做到了,的确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而且是非常多的。但我仔细回想起我时却万分惭愧,这么简单的一个行动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做到,更多父母呼时看到的是对自己的利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古人这样来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现在自己就光父母呼就难以办到了。孟子和他的母亲能够达到心有灵犀你的境界,母亲要自己的手孟子能感到心疼,我们真的没有必有去知道是真是假,母子是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的。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看到这条解释时,只有了反省,每每犯错父母指责是,自己那几次又是在恭敬地聆听的,又有那几次没有进行过反驳,钱文忠教授的讲解,让我感到了一种真正的羞愧,之前的没有做到的太多,心想自己赚钱了来孝敬他们,而我却真的不懂他们要的是什么,每次的电话总有几句问寒嘘暖的.唠叨,是的,现在看来那是幸福,最起码在你上大学,远离家乡的时候,还有人对你说这几句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知道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而当有一天你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唠叨的时候,后悔已于事无补。

  不错的,《弟子规》不仅仅是一本行为规范,它更是一本让人反省的经典,做不到像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但能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父母不操心,让父母安心,认真的听每次电话那端父母的叮嘱,记得每周给父母的电话,记得节假日对父母的祝福,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健康,快乐,多陪他们。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第三篇‘谨’。这一章总共二十四节,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生活小事。圣贤教导童蒙,教导初学都要制定一些生活的规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来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诚敬是我们学圣贤,最关键的一种心态。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天道。人的行为能够时时用真诚,这就符合天道了。人道是‘诚之者’,我们心地至诚的时候,已经跟天道相应了。何谓圣贤?‘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样的人称为圣人。他的行为是自然而然,没有一点造作。所行的都是中道,没有个人的执著、分别、妄念,这种人就是圣人。但是没有天生的圣人,圣人是靠教、靠学出来的。如何学?就是要‘诚之者’。‘诚之者’,就是要‘择善而固执’,一心为善。言语、动作、起心动念都与本性本善相应。做到了圆满就称为圣人。而人的诚敬心,是要在生活点滴中来养成的。 当我们每时每刻都不放松自己,而养成诚敬心的时候,诚敬就变得自然而然,不用刻意。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从生活的行为表现出我们的心地。如果放纵自己,行为上一定有亏缺。有智慧的人,是诚敬到了极处的人。他观察任何事情真的是入木三分。从很小的`动作神态上,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心地,就可以预知一个人吉凶祸福。因为人的一生吉凶祸福,都是他的心地决定的。他的心善,他的境界,他所遇到的任何的人、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他的心地不善,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有很多坎坷。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有智慧的人,他百姓心态,从国家的媒体里播放的内容,从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可以预知这个国家的兴衰。《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zhen)详;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降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至诚如神’,也就是说他观察问题敏锐。心地清明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他马上就明了情况,他能从一些小事,小的现象里面看到整体,甚至能够预知未来。因为未来的祸福,兴亡都有前兆。这个前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小现象,而粗心大意的人就忽略了。吉凶祸福表现在人的动作形态上。‘见诸蓍龟’。蓍龟,是用来预睹未来的东西。‘蓍’是一种草,‘龟’是龟壳。古人用来占卜用的。何以能占卜?因为必定有一个前兆,这个前兆就是一种像。这种像能够预卜未来。

  能有预知未来的本事这个人很神,而学了传统文化就能够培养出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情动作,吉凶祸福‘动乎四体’。看一个人四肢的动作,就知道是吉凶还是祸福了。总之,动作轻薄无礼的人就无福。动作恭敬,待人谨慎厚道的人就有福。因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善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都是因为读了圣贤书,学会了怎样去看待事物、看人。当然学*最关键的不是去看人,而是要反观自己。希望自己这一生有福,就要在‘谨’上下功夫。过去没人教我们,现在学*是“亡羊补牢”也不算晚。 “1(3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是讲我们的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勤奋。早上要早起,晚上不要睡得过早。因为如果睡眠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我们宝贵的光阴就给睡掉了。人一生光阴本来就不多,如果一天睡八个小时,一天就去掉了三分之一了。再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生病了要调养、休闲娱乐,这样又去了三分之一。剩下来就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可以用来学*和工作。了解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要格外珍惜时间,努力进德修业,抓紧每一寸的命光。

  古今中外,大凡是有成就的人,决不会浪费光阴。很多人专心于工作,精力集中就没有什么妄念,这种人反而睡眠会少。因为,他的心比较清净,心定消耗的能量就比较少。

  有统计表明,一般人的时间,百分之五十是花费在烦恼未来。总是想着将来该怎么做,很多忧虑,很多规划。百分之四十人的时间,是用在后悔和回忆过去。总之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不是妄想未来,就是追忆过去。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追忆也没用。未来的事情还没到,想也是妄想。人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百分之十,真正帮助我们的只有当下。缅怀过去、期望着未来,都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些妄想、忧虑减少,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了。

  我们自己的学业、事业,也都要抓紧时间去提升。古人讲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时光。

  这里的‘朝起早,夜眠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比较正当的?现在很多人都‘夜眠迟’做得不错。你问他晚上几点钟睡觉,可能十二点,可能是一、两点甚至三、四点都没睡。‘夜眠迟’他做到了。但是‘朝起早’他做不到。要知道古人讲,‘朝起早,夜眠迟’意思不是让我们凌晨两、三点钟还不睡觉。

  古人的作息是随着日头,所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晚上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入夜了。‘夜眠迟’晚上九、十点钟这就很迟了,那个时候就该休息了。早上几点钟起来比较合适?最好是五点前,不要超过六点。这样就比较符合‘朝起早,夜眠迟’。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依照中医的理论来看,一天可以分为四季,早上三点到上午九点是春季;九点到下午三点是夏季;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季;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是冬季。人在春夏秋冬一天里的四季,应该遵循什么时间起居?春发万物生长,人开始苏醒应该起床了。夏天是做事的时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一定要躺下睡觉。这是最符合生理卫生的。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所称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有序地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生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礼仪规范,旨在让孩子知仁义、懂礼仪、树品格。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睦,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导孩子言行规范的优秀童蒙学读物。

  在《弟子规》里,有二节是我最喜欢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报、抱怨短;报恩长。”这两节主要内容是: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会有缺陷。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想让别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就赶快也不要别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忘掉它。

  读了这两节,我的心得是:你如果总是去揭露别人的恶行,那么别人就会讨厌你,也会把你的缺点到处去说,或者是他本身对这件事很反感,你还到处去说,这会使他的恶行更重,搞不好还会迁怒与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错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劝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隐瞒的话,你认为你是在帮他,但其实是在害他。因为这个小错误他没意识到,将来就会变成不可弥补的大错误,到那时,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别人的东西尽量拿少一点,要不然她会觉得你占他便宜,别人拿多了你的东西,你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样会显得你小气;如果你不斤斤计较,就会显出你很大方。你看,谁不喜欢大方的人呢?

  别人帮助了你,你要常记在心,并及时报答,如果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想着怎么去报复他。我们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学*,不要和坏的人做朋友。

  读了这两节弟子规,我们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识。我觉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关,也说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说的是对的。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日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从现在开始,我要向着上面的学*,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他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长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通过这几天来对《弟子规与幸福人生》的学*,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多过错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规,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我心静下许多。我知道这些东西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学*这门课,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记得第一节课播放了《跪羊图》视频,听后很感动,许久不能*复,心中觉得亏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师书上所写的:孝中有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总算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那么心酸,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弟子规》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来到部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开电脑忙碌,其实我也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忙碌,打开QQ,和异地的旧时好友聊天,心却靠的不那么*了。

  那时,写信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倾诉了,就洋洋洒洒地写下来,再塞进邮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里,白纸黑字意味着一种承诺,拿起笔时哪怕片言只语也要字斟句酌。心境与现今看电邮时大不相同,笔尖落纸留下的每一线条都是心灵的跳动,书者的气息与体温也随之附于墨香。

  如今的年轻人已很难体会,那些书信寄出后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还有收到久盼的书信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那时,我们常手持素笺,一遍一遍地细读其词句、咀嚼其内容、回味其含意,悠长的欢乐在心底儿化开去。有人说如今是一个即使爱得焦头烂额也不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代。

  当怀念已成*惯,我们固执地怀念往昔,是因为风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罗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刻画了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我们倾听的不再是单薄的音符,而是一种沉淀在岁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是一首乐章。而青春,更是乐章中最富于变化的音符,跳动在每一根琴弦上,弹奏着少不更事,弹奏着年少轻狂,弹奏着离别过往——军营民谣记录了年轻人的梦想与激情,留下了无悔青春的印记。

  《弟子规》,若人们能依教奉行,道德可兴,和谐之境*矣!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9)

——弟子规学*心得体会菁选

弟子规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开展了诵读《弟子规》活动,《弟子规》记载着许多传统美德和生活中的良好*惯、学*态度等,通过学*《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改变了我许多坏惯。

  说到收获,我深有体会。《弟子规》有段话是这样的,“老易至,惜此时”,意思是:我们要珍惜时间,自觉地做作业、复*功课。但是,每到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故意慢吞吞的,直至妈妈催我才肯动笔写,边玩边写,一点也不认真。学*也不是很自觉,一点都不好好珍惜时间和学*的机会。可是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我都把那个坏*惯渐渐地改了。我明白了学*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自觉地写作业,好好把握时间学*,主动学*,并给自己定学*计划,自然学*成绩也提高了。还有一次我早早地完成了家庭作业,便捧着一本童话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听见妈妈在厨房里叫我,我想:一定是又叫我洗菜,还是看完这篇再说吧!正想假装没听见,“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一下子蹦出我的.脑海,我马上清脆地“哎”了一声,跑到厨房帮妈妈洗起菜来。我偷偷地观察到,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改变还有很多,现在我常常听见爸爸妈妈夸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在《弟子规》里,我还学到了许多道理,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帮助,以后我一定更加认真地学*《弟子规》。

  光阴荏苒,蓦然回首,来我们公司已度过了十个岁月,也意味着学*传统文化已有十个春秋,回首过往,这是一个学*和改过的心路历程。人生活到老学到老,记得刚开始学*《弟子规》时,充满激情,见人就说《弟子规》好,生活中却体悟不深,在对照经典时,似乎一无是处。多年来在老师的引领下,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此与大家汇报自己的点滴心得。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不学*意味着被淘汰。20xx年6月,当时我们是第一期德艺书法师资班,号称“天下第一班”。班上同仁在各行各业都小有成就,加上各位同仁学*传统文化已经有些年头,自己却是一个门外汉,与大家的差距自然不言而喻,为了不掉队,当然需要倍加努力。

  自知基础差,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倍用功学*。加入传统文化团队前,休息日早上六点起床已经很早了,在这个学*型的团队里,大家起得都特别早,有五点不到就起床的,甚至有三四点起床的。对于这种作息,显然是一种挑战,逐渐也适应了这种早起的生活*惯。要想赶上大家的步伐,*时除了早起,还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正常的课程除了要专注学*,还要利用*时零散的时间。中午大家在享用午餐时,自己规定15分钟内用完餐,回到宿舍休息20分钟后继续学*。晚饭、洗漱后,也是如此。就这样充实地学*了三个月,学*进度也开始跟上大家的步伐。

  学*四个月后便开始进入工作的状态,当时被派往内蒙古东联艺术学校,承担书法教学及学生生活管理工作。工作以后,自我学*的时间已经很难保证,而学生书法的学*进度在不断地往前进,老师自身的提升没有跟上,将无法带领学生继续往前学*。好在前面四个月早起学*的*惯还一直保持着,可以利用这点零碎的时间,进行自我的提升。当然假期更加不敢松懈,在家埋头苦练。

  20xx年6月回到公司,因工作需要,其他同仁相继被派到其他单位开始工作,而自己则有幸留下来边工作边学*,让自己的书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0xx年自从长期书法班开班以来,加上其他工作内容的`安排,一天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其间也很少有休息日的安排。长时间的持久战,让自己身心疲惫,不知曾几何时,早上已经起不来了。自我的学*提升,也成了自己心中最纠结的一个难题。

  因为学员每天一个进度,而自身却停止不前,这也直接影响到学员的进度。早上6:00以后到晚上休息,这一段时间都不是属于自己的,而自己书法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时间从何而来?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先生《劝学》一诗让我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诗的内容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可以做到三更眠,五更起,我辈不如古人,更当加倍努力,又何不效法古人呢?

  看完颜老先生的诗让自己心潮澎湃,《弟子规》中也讲「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若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坚持每天早起练*书法,而这每天一到两小时的积累,让自己收获颇丰。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首次突破了楷行隶篆四体的挑战,同时楷书还临*颜、柳、欧、褚、瘦金等体,这也让自己接下来的学*更加充满信心和动力。而且早起学*精力充沛,当然写作品的效果较晚上好很多,学*效率也更高。

  在阳光明媚的六月公司在五家渠青湖御园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幸福人生》讲座",我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专家和爱心人士们的精彩讲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感动。

  当我进入大厅,对面突如其来的"老师好,您辛苦了!然后一个衣着唐装、面带微笑的女士向我弯下腰来鞠了一个90度的躬,又缓缓站起。"从没感受过的礼节使一向性格外向的我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起来,束手无策地赶忙微笑点头已算回敬。即将给我们主持、讲座的专家们,都是义工,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行善积德,为了我们的后代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走南闯北,不求任何回报,一次又一次的讲中国传统文化,讲《弟子规》,讲如何为人处世。对于台上老师的`动作,这在*时的教学讲座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但台下能主动跟着做得人太少太少,大多都出于种种顾虑或胆怯,但今天却没有,回头望去,满场学员老师们都在用心地做着动作,一边服务的义工们更是做得专注、到位。也许这就是气氛,现场给人的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在三天里我们被一个个动人的场面感动着,留下了几年也比不上的感动和忏悔之泪。

  我自以为自己*时为人善良,孝敬父母,工作认真,但跟他们比起来,我还相差太远太远,我也有太多的忏悔,因为我面对别人的指责做不到心*气和,总会埋怨;面对伤心的事情不能做到微笑面对,老师说的好,伤心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嫉妒是拿别人的成就来惩罚自己,可我面对这些不愉快的场合,却做不到大肚,做不到宽容,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心里总会感觉难过,想想,何必呢?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要想法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开心,要让自己快乐,只有快乐才能创造更美的生活。

  第二天晚上我们用视频感受了靳雅佳老师的优美育人音乐。她的朗诵打动人心,她的音乐感动人心,让我激动百倍,细细品味她的每一首歌,扣人心弦,让人流泪。看到在场的每位学员泪流满面,我也暗暗发誓以后要做一位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好儿媳……也把其中的《我们是一家人》《生命之河》《感恩一切》等曲子计划列入学校每周一歌的曲目中,让孩子们也感受一下感恩的教育。

  短而紧促的三天的学*,让我的人生似乎有了新的希望,我会记得好好生活,快乐生活,不求回报,只求自己的付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可能语言表达很不到位,很多感动,深受的启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出来,但我坚定的信念是不会改变的,我会努力,我会尽我所能改变我自己的不足,让家人快乐,让他人快乐,让自己快乐的!相信自己,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我一定可以的!在此我感恩我的公司给了我一次那么好的机会。感谢生活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生活中所有伤害过我的人,使他们在慢慢地磨练我学*、成长、进步!

  我从书本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名言,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高尔基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了。

  有一次期中考试的前一天,语文老师布置回家认真地看一看书,我回到家里以后,不但没有读书,而且还没有把作业写完。我这时想:反正试卷上考的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我都会,就不用读书了,于是我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了,到了学校后,我把书包放在座位上,我就借着去厕所的名义在楼下玩。直到校长在广播里宣布考试马上开始了,我才急匆匆地跑到了楼上,坐在我的座位上准备考试。

  监考老师把语文试卷发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手里,我就满怀信心地把我的名字写在试卷上,前面的半页做得挺顺利的,但是到了课文理解题,就出现了我不会的题目,后面一页的课外阅读理解,我更是读不懂了。我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两题的答案,我怀着沮丧的心情把写完了之后,把试卷交了。

  几天后,语文成绩出来了,我一看,大吃一惊,我居然才考了81。5分!我心想:怎么办,怎么办!妈妈一定会揍我的!放学的时候,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妈妈见我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就问:“怎么那么不高兴呀?”我哑口无言,只指了指书包,“噢,是不是没有考好呀?”妈妈严肃地问,我点了点头。

  我就把试卷拿出来,让妈妈看,妈妈看完后,语重心长地说:“你错的都是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以后多读一读书吧!”我说:“好的,我记住了。”

  从那以后,我写完作业就复*学过的课文,预*没学的课文,如果这两项任务都做完了,还有时间的话,我就再读一读课外书,看到好词好句就摘抄下来,我相信如果我一直保持这样的学*态度和阅读*惯,学*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果然,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又名列前茅,再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98分,我非常高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读了这么多书,从里面得到的知识使我进步,我领悟到了书籍果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今天我坐在这里静静地想《弟子规》这本书,大年初五我爷爷去世了,昨天他老人家已经与天地融为了一体,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爷爷的离开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我高三那年走的,就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失去了两个亲人,他们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亲人,我与他们都有过那么那么多的回忆。小时侯与他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我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一句话爷爷我爱你,外婆我爱你。我,对着自己特别亲的人,从来都说不出来,我爱他们,但是我愿意将我的爱放在心理。但是现在的我有那么一丝后悔,后悔我从来都没有向他们表达过我对他们的爱意,小时侯经常粘着他们,叫他们说这说那,听他们年轻时那些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粘着他们,不再跟他们说这说那,好像我的世界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不再懂我,他们不会再理解我的想法,这样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有时候,在一起只有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欢声笑语的存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重,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古人眼里,孝道是我们人生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也依然如此,只不过,在当今这个物质集聚膨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的存在,而情的意识也慢慢的薄弱下去,刺裸裸的金钱关系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情中,在我爷爷去世的这几天,家里已经吵了好几回了,我们家里有四兄弟,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的关系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和睦,或许表面上都不是,我们家里应该算是在这几兄弟之间最不好过的一家,我大学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我爸妈又没有什么工作,全靠卖苦力挣钱,而其他的几家人,他们的儿女已经出来了,有着稳定的工作收入,有的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没有了那么困难,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我爸妈为人老实,正直,有时候也不会说话,也会被他们欺负,而且吃了亏,还说不出来。大爸他们家跟本就看不起我们家,也许其他亲戚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家没钱。有时候,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从我记事以来,有时候我觉的亲戚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词,她也许还不如陌生人来得好,至少陌生人会给以起码的尊重。他们那些大人话说的是相当的漂亮,但是真正为你想的人又有几人呢?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会有这样的一面。有时候我无法说,也无法解释。

  《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人从小就读的书,而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师叫我们背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说呢,《弟子规》这本书讲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礼仪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怎样做人。我们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来就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一样的,但是在后来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情况。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写,非常简单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但是做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就又是难上加难。记得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生活是什么?痛苦与折磨。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人就是在不断的挣扎中成长。而弟子规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该坚持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为父母,为自己,为儿女做些什么,进而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拼搏奋斗,都在为着美好的未来生活,我们渴望着人世间这美好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将它所说的东西认真品味,或许我们会得到让你终生受益的东西。

  转眼间,儿子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在这一年目睹了儿子的变化,心里非常欣喜。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得益于《弟子规》。儿子一节一节地学*《弟子规》,看做人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然后践行,用这些来规范约束我们的行为。

  儿子小时候一个人在老家和爷爷、奶奶过,被老人宠着护着,俨然一个小王子。孩子养成了动不动就对老人和家长发脾气的不良*惯,稍不如意就撒泼打滚。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便以“尊长前,声要低”适时提醒儿子,没多久儿子对老人使性子、发脾气的坏毛病就有了改变,我及时表扬了他,让他坚持下去,不致出现反复。

  由于从小养成了很多不良*惯,只能一个个地改。记得儿子刚入学时,由于部队离学校远,很早就要起床往学校赶。为了按时起床,先是用闹钟叫,可是,因为有提前量,儿子认为还不够晚,迷迷糊糊醒来后,一看还不晚,又呼呼睡去。为此,为了赶部队的班车,老是在路上跑来跑去,有一次甚至没赶上,只好让他妈妈请假专门去送他上学。后来,他奶奶早起按时叫醒孙子,可看到孙子叫醒后一副困倦的睡态,又不忍心将他硬拉起来。后来学了《弟子规》后,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了。偶尔闹钟响过还没起床,到他床头开始诵读“朝起早,父母呼,应勿缓”。儿子一听到,一下子就坐起来穿衣服了。

  以前儿子对自己的东西经常乱丢乱放,现在一做完作业,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包整理好,红领巾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桌子上,把自己的东西整齐地放好,以便第二天上学不忙乱在。现在一起出门时,儿子还老是提醒我们别忘了带手机钥匙,这正是“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功劳。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刚刚学完这一段,儿子就明显的改变了挑食的坏毛病,以前吃饭挑三拣四的身体瘦弱多病,慢慢的,不仅长胖了,还长壮了,亲戚们还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偏方呢,看来《弟子规》就是偏方。

  每当儿子淘气不听话,我就用“父母教,须敬听”来教育,小家伙也就极不情愿地按着要求去做了。走在路上看到长辈邻居也不打招呼,就说“路遇长,疾趋揖”,儿子碰到人也能热情地打招呼了。有时为了应酬,在单位有时要陪人喝酒,到了深夜才回家,儿子就用“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还告诉我喝酒对身体不好。听了之后,我以后也注意早点回家,少喝酒了。

  儿子读了《弟子规》后的成长故事还有很多,《弟子规》就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导着他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儿子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耳濡目染、受益匪浅,让我们的灵魂又接受了一次洗礼。

  希望大家都来学*和力行《弟子规》,美化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社会。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

  因为在学*《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

  《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这些也算是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通过学*《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让自己有改过的机会。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

  而我也是通过学*《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比如我上学期间学*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参加工作以后,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开始为生活忙碌奔波,但是忙碌了好几年,一直都不怎么开心,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想到的是为什么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感觉心里不*衡,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努力奋斗过觉得活着很累。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10)

——《弟子规》学*心得(二十)份

  《弟子规》是一本教人怎样做人、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书。*学期,我校掀起了学*诵读《弟子规》的热潮,关于《弟子规》的各种活动也广泛开来。

  我在开始时觉得学*《弟子规》枯燥无味,我想:难道我们还学*古代人跪来跪去吗?但是,经过后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热情,我被感染了,也加入了学*诵读《弟子规》的行列中。在《弟子规》中,我最为喜爱的是“信”这一内容,讲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怎样诚实守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说出去的话,诚信为先;欺诈别人或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诚信是一种美德,只有拥有想、诚信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接*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逐渐疏远退却了。相反,那些正直诚实的有德之士,就会逐渐成为好朋友与你亲*起来。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同学们,晏殊的这则故事不就是大家应当学*的典范吗?我们缺失的不也就是这种精神吗?

  同学们,诚信是金,它是一艘能够驶向希望与快乐的航船,它是一个能扇动我们伟大理想的风筝与翅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它呢?同学,不要犹豫,拿起《弟子规》,跟着我一起去享受诚实守信带给我们的宝藏吧!

  “孝”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倍受重视,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也是每个人必须认真学*的。

  父母一生为子女操劳,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尊重理解,更要从自身小事做起,为父母分忧解愁,尽孝道,做好为人子女的本份。

  弟子规开篇第一章就讲到孝,可见孝的重要性,可能有人认为弟子规中讲的孝已经不在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但其中为孝的精神本质是始终不变的,需要我们认真学*,并结合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家庭进行落实。“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从弟子规所述内容上看,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被忽略,关于“孝”的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少,所以我认为,对于行孝,一定要能够知道而做到,只有做到了才算真正和孝,知道而不做到,反而比不知道更要批评。而且要注意细节,从周围的'小事做起。对于其他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尽孝道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向周围做的好的人学*,结合自已的家庭情况,合理处理和父母之间的问题。供养父母是基本,与父母多沟通交流,更能体现孝的真谛。很多现代青年和父母关系紧张,抱怨有代沟,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子女好,毕竞想害子女的父母还是世间罕有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尽孝的态度。

  我们应努力做到能尊新,不辱亲,能养亲。为自己立人生,为别人做榜样。

  《弟子规》学*心得正文:

在开展《弟子规》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学*中,通过开班会、分小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谈心、行为规范训练等多种活动,受到很大教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应该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价值,重新定位,找回了自我。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学*感言:

潘xx: 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因为有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我学*《弟子规》有四点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

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

3、为人要谦虚;

4、要照准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雷xx: 学*了《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等,它使我知道原来*时不知道的小细节。 就如“出必告,反必面”,出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也要跟父母说,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也表现一个人的品德,不要让父母担忧和挂虑;“问起对,视勿移”,当长辈问你话时,视线要对着长辈,这个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对于小孩子喝酒又有多少人去理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粗口的人何其多,像那些大学生,硕士,博士以骂粗口来泄愤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小孩。 我们是礼仪之邦,不要让文明在现代“暴粗”中流失,真的该好好学*《弟子规》,好好践行《弟子规》。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读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当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立刻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构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职责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我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 《弟子规》全篇十分短小,360句,仅1080字,却蕴含丰富,它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困难或者有病,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听父母的话。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懂道理,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做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人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

  以上是我多弟子规的`理解,那么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它在工作中给我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张老师您好!

  自那天接到您的电话,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闭上眼睛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做得不够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我已经向孩子作了道歉,并与孩子约定好一周至少有两次心灵上的沟通。

  在此也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歉意,感谢有您的陪伴和教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学*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从中悟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古人训诫,彻头彻脑给世人以警醒,深深体会到做人首先要端正德行,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本。

  从学*弟子规以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小心眼、任性变得大度了,遇事能够沉着淡定,不再那么浮躁。在家里本来就很乖巧的她变的更加懂事,常常没有大人刻意安排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收拾垃圾、帮我洗小件衣服等,每次和她一起出去,重的东西都是她争着提。

  弟子规教导说好话、做好事,她懂得了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技巧,比如,这个假期我接她回老家,见到姥姥先给个大大的拥抱,当姥姥把饭菜做好时说:也不知道咸淡味道如何,孩子马上接上说,咸淡都好吃,只要是姥姥做的什么都好吃。老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连声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这些都是她学*弟子规以来得到的提高!最关键的是,由于这段时间对她的关心和教育不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所变化,经过我们之间深情的沟通之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担当,向我做了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首先要告诉妈妈,和妈妈进行沟通,多听家长的意见,以后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证明她的决心,在学*上会更加努力,多向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自己!

  相信有您的深切关怀和教导,孩子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把不好的东西彻底清除掉,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从《弟子规》谈起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班学*后,听了许多老师的分享,听了很多有智慧的老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我想,这一切,最初起步的基石皆在于《弟子规》的学*与力行。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因为有很多道理我是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懂的。《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推行和落实《弟子规》也快一年了,这一年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升华的过程。起初我不知道《弟子规》的魅力,也不知道弟子规所讲的`是什么。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也很茫然,压力更大的是我更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去贯彻学*弟子规,所以越学越觉得很烦,越到后面我面临的压力越大。不知道到底是要坚持还是放弃?

  而在继续不断深入学*《弟子规》后,我的这一切的困惑慢慢都解决了。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和方向,通过学*《弟子规》,我还了解了许多礼仪,懂得了许多做人道理和与人相处的原则和一些技巧,最主要应该做到诚信、友善、博爱相待,尊敬师长,尊重周围一切人。要坐有坐像,站有站相,做到“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相处久了,避免不了有小小的摩擦,要善于沟通,如果你处理得当,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则矛盾加深,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交友必须以诚相待,相互帮助、体谅、支持和鼓励,做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否则,“损友来,益友却”;朋友有错,不能只记着讨厌人家,即使讨厌也不要讨厌得过了头,因为“嫉之甚,祸且作”,真诚的人就会友好地指出,否则“过不规,道两亏”;即使是朋友不对也要宽容对方,要齐心协力地去做每一件事,不要互相依赖,推卸责任,更不能互相猜疑,做到相互照顾共同做事。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文化和思想,它不但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兄弟和同学,它还教会了我们要有孝心、恭敬心和感恩心。《弟子规》像阳光一样,给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指引了一条光明之道。尤其是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教育者,我们更是任道而重远。教育者的使命是关注孩子的一生幸福,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文化,更要教会他们做人。

  弟子规与我们同行,我们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做好自己,影响孩子,最终达到正己化人。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阅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然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刻苦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教育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还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和大众交往时要*等仁和,要时常亲*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如果还有余遐,更应努力学*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我徜徉在《弟子规》的世界中一天天成长,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让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行动缓慢,父母的'命令也要听入耳并且服从。在*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懂得孝敬长辈,反而还是长辈对我们百依百顺,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和孝顺。

  我连续两次参加过学*举行的《弟子规》背诵比赛,我有了一个更多时间去诵读,更深刻去理解《弟子规》的过程,这使对我《弟子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也成为了我的行动指南,将一直伴随着我一路成长!

  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规学*心得菁选(扩展11)

——弟子规的学*心得(精选五篇)

  为人子女,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孝顺的人,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不孝顺的女儿。《弟子规》开篇入则孝头两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汗颜啊,哪一条也没做到。以前在家时,早上妈妈叫我起床,经常装作听不见,直至第三遍听出妈妈要生气骂人了,才极不情愿的答应着起床;妈妈让我刷碗,做家务也及其不愿意,经常推三阻四的;认为父母没自己的见解高等,直至学了《弟子规》才发现原来自己有多么的不孝顺。弟子规里告诫我们对于亲人伤感情的话要忍住,可是反思一下自己,有时觉得自己很有理,就硬是要去力争,现在想想就算是你再有理为此伤了亲情值得吗,赢了理又怎么样呢?伤了我们最爱的人和最爱我们人的心,我们真的赢了吗?家庭的和睦融洽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会幸福吗?我们的最爱的家人会幸福吗?

  《孝经》里把孝顺父母分了三个等级,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而养父母之身只是最初级基本的层次,所以每个月不管给多少给父母,并不代表你真正孝顺父母,每月给父母钱,确经常指责顶撞父母也是大不孝。

  为人父母:

  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建议先不要拿《弟子规》当做标准,看孩子哪哪都不对而指责孩子,学*《弟子规》不是让我们拿着《弟子规》的标准去批评指责别人,而是要学*力行《弟子规》让我们身边的人认同我们,使我们的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友善。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育者教子使做善也”,教孩子做善良的`人。所以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想想我们时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的,还记得中央台早年的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孩子看见了,也学者打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还有不要太溺爱孩子,从小就宠着惯着什么家务也不让做,有一天你觉得孩子长大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帮你做家务时你觉得孩子会做吗?那是谁养成孩子的*惯的呢?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警觉,怎样培养孩子的好*惯,利于孩子一生。

  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活动。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现在,学生诵读学*《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弟子规》则给出了系统的准则“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如果能够把这些都落实到行为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整个社会都会更加和谐。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规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长足的进步。这才应该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古圣贤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人处世的根基。学*弟子规优秀心得体会。学*《弟子规》,不光要会诵读,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长期坚持,最终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的行为准则。

  这里说的是老百姓对社会的贡献。一个老百姓能够修身、齐家在过去和现在都很了不起,要是能够治国、*天下简直就是个圣贤了。

  所谓的圣贤,你有能力做到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管你有没有读过书。五伦者,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在这么多年的学*中,感觉很不容易落实,每个人有自己的本分,你对别人尽本分,他不对你尽本分,你还能做到自己的本分吗?别人不但不尽本分,还处处占你便宜,欺骗你,害你,你这时还能尽本分吗?

  没有学过佛法,没有学过传统文化,大概你就很难做到了,以至于掉头而去。对父母则不能尽孝道,对师长不能尽弟子之道,对领导不能尽忠,对妻子不能尽为夫的本分,对哥哥不能尽尊重的宜分,对朋友不能言而有信。你做不到自己的'本分,你不是个本分人,圣贤君子没有你的分,更何况学做佛菩萨。

  学佛了,我们知道家庭有四种关系,讨债的、还债的、报恩的,报怨的。无缘不来到一起,因缘到了,就在一起。佛言:“人生酬业”,你在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很好地了这一生的债务,而不结恶缘,不但不结恶缘,要结善缘,结极乐世界的法缘,大家一起学佛,不在报复,这才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起出十法界,去极乐成佛。

  这是大道理,佛法最重行,你怎么忍下这口气,还要尽自己的本分。就是修忍辱,忍辱成就,五伦真做到了。我在家的孝道和悌道,做得太难了。老人和两个妹妹合伙欺骗我,我心里能甘心吗?不能。可是佛法的学*,就在于落实到生活中去。没有真正的落实,佛法就白学了,成了光说不练,耍把式的。

  可真落实,那时我还没有这个功夫,还债还的心里非常难过,久久难于*静。报复之心时起时灭,每天听经,老师几乎天天讲觉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欺你是虚妄,生气也是虚妄,虚妄的要放下,一句佛号是觉悟。

  提起佛号,放下虚妄。佛号有了力量,虚妄就不放在心里。哪里有苦?哪里有乐?清净心里什么也没有。经过这么多年,今天尽本分,就比较自在了。

  “尽己之分,敦笃伦常。父慈子孝,不负天职”。尽自己的本分,和睦家庭,我尽孝道,老人不一定尽慈道,口号容易说,实行就又是一码事。可是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本分,《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一个贤字背后的事,真不简单。几年中的锻炼才完成这个贤字。佛号伏住了烦恼,不如说定力出来了,伏住了烦恼。

  “又复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老师常说,“做到伦常道德,耻于作恶;真懂得因果报应,不敢作恶”。我因为落实三个根,尤其是学到因果部分,常常有害怕的感觉。为什么?“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一纪一算是多少呢?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小恶夺你一百天的寿命,大恶夺你十二年的寿命。可怕不?人生一共多少年啊?那里禁得起三夺四夺,寿命到期了。

  老友发心到寺庙里修行,净业没成之前,寿命到期了,恶业成熟了。她死了,哆嗦的是我。

  “能如是,则一切人,自可期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又复修持净业,普利含识。其为援(帮助)也,如是而已”。

  佛法的修行,断恶修善是第一步。没有这个基础,你还不断在造恶业,很可能恶业先成熟了。人天法是顺应自性的,你不学,一身带着恶,哪里有顺应自性的气氛?人天法没有,小乘法更做不到,小乘法是戒律。十善做不到,五戒你怎么守得住?善法远不如戒律的精严,你没有基础。戒定慧不在,怎么成就佛法?

  为什么今天念佛的多,成就净业的少之又少?李老师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只有三到五个能往生。一身都是违背自性的*气,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守因果,做不到十善。太难修成大乘法了。

  “彼今人动云“男女*权”,欲令女人做男人事,不知相夫教子处发挥,可悲孰甚”。

  做人的本分都做不到了,妇女不尽本分,怎么教的出圣贤后代?念佛人不尽孝道,怎么往生极乐世界?

  违背性德,与极乐世界的法性土、法性身不相应,你怎么能生?

  所以我守孝道,再艰难也要守住,这跟往生直接挂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在学*《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入党申请书总是在抱怨不公*,通过学*《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教育他们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了无遗憾!

  今天认真并且朗读了《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每一次读过之后都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经典,更值得我们学*。

  孩子自上初中学*《弟子规》以后,改变很多,每次父母出门,孩子都会叮嘱路上慢点,知道了关心父母。从以前的'顶嘴到现在的微微一笑,知道了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花钱方面知道心疼父母挣钱不容易,不买奢侈的东西,也不比吃穿,真的很欣慰。

  当然也有许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以后通过继续学*《弟子规》慢慢地一点一点改正,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