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

首页 / 心得 / | 2022-10-03 00:00:00 读书心得,心理,教育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由学校统一为每位教师所订的本学期阅读书籍之一。从教多年,对教育中的规律及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研究都不深入,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仍然不够自如。本书从简单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效应入手,引导教师在*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告示等,易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对自己有帮助,也很乐意地去读。今天,就其中的第一部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记忆能力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

  2、超越7±2——“组块记忆法”

  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单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手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节奏模式还对语言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

  3、十年磨一剑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只用了九年零几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i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如何获得这些可调用的知识呢?这需要读者朋友用心积累。积累有法,其一,戒骄戒躁;其二,绘制地图,给自己的专业知识绘制一张地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其三,反复应用。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如果不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僵化的,表现不出优势。那些被我们称为象棋大师的人,绝不仅仅能把许多的棋局烂熟于心,还一定身经百战,就是这个道理。

  4、系列位置效应——抓好开头和结尾

  读书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记于心,中间的诗情画意却总是模模糊糊,不敢背诵出口,因为自己知道一出口肯定会出错的。后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脑子中才有了整篇文章的印象。然而再后来,长时间没有回味后能回想起的还是《再别康桥》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就是说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在大学里,一个教授做讲座,告诫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早晨起来就写写信啊、散散步啊,把最好的时光都浪费了。这些话很通俗,但也最真挚,合理利用时间会使你的学*、工作更高效。

  5、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其一,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好相关学*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本的过程中废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其二,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其三,每次学*的时闻不宜过长。学*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效率就会下降。其四,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同一学*材料学*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兔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莫等墙倒再造墙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通过对大量的人群进行测试后发现,让人记忆一些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信息后被遗忘。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要勤于复*,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之后要立即进行复*,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几次,但复*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三天后再复*一一次,下次的复*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克服遗忘。当遗忘之后再去复*,我们就要重新花很多功夫才能恢复我们的记忆,我们与其在遗忘发生以后再重新去记忆,还不如在遗忘刚发生时就不断地巩固它,这样我们就能牢固地记住它。所以,新学*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复*,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以减缓遗忘的进程。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拘精髓——及时复*。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然而,很多学生并不如此,他们*时不复*,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考试时仓促填塞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进行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是会很快遗忘的”。等他们需要再一次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嫉。还需要再来一次加班加点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生活。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复*,不要对知识的学*是从零开始。

  利用复*周期要做到及时复*,我们可以使用复*周期这个小工具,对识记过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及时复*,以达到我们想忘记也忘不掉的效果。

  以上两部分内容,本人也都做为专门的主题班会内容召开了主题班会,其对学生的帮助还是较大的,也让更多的学生懂得了一些心理效应,并如何去更加高效地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2

  由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走了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但是充满着天笑脸的孩子们的脸,让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冲的冲劲!但是,老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达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这时,我阅读了刘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它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教会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每讲到一个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规划时着先讲一则寓言或小故事,以此来引导对这一原理,规则的讲解,每读毕一节,有一种令人振奋、心悦神怡之感,这将在我今后教学中有很大帮助,我主要以教师地位的转换角度来浅谈我的.感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领着学生走向知识,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参与创造。

  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是一种民主性学*,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新生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学*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是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爱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

  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教学相长,教师也是一名学*者。师生交往中的学*是终身性的学*。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的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的话。他将是一名完美的教师”。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学,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3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惯的思维定势,就会*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下来学*,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4

  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最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最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

  我认真学*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学*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热情降低。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已是教学的第五个年头,在教学的路上摸索了些教学方法,曾经以为那是经验的积累,而通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的学*,我了解到了自己的很多教学方法并不是那么恰当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书中的心理教育法,不断学*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5

  大学时,就学*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第十名现象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二、绝望的体验—*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6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1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惯的思维定势,就会*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下来学*,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2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而教师正是这项良心事业的主导者。"教者也,长善救失者也。"读完刘儒德老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使我对这句至理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初次捧起这本书看到封面醒目的题目时,我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深知在现行教育教学中,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想走*它,另一方面又怕书中的大道理、严肃的学术面孔让我望而生畏,又不敢接*它。但当我看完前三页后,却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了,一页一页、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了…

  刘儒德老师把抽象、枯燥无味的大道理,用小故事导入心理学现象,并把教育案例、教育现象与知识结合在一起,让人通俗易懂。并会让读者既惊叹于作者渊博的学识,又感动于自己有幸能拜读此书,更会本能地联想到从教以来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当然身边也不乏出现模范与榜样,细想也恰好与本书中所述的种种效应紧密链接起来,只是缺少了高大上的学术名词罢了。在我们的教学中,当孩子们学*不好,纪律涣散的时候,我们除了横眉冷对,又何曾反思过自己的言行与方法,检讨自己"长善救失"的角色尽心了几分呢?

  此书涉及到的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多达66条,作者将这66条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大部分展开叙述,真正为广大教师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66条中的每一条都可圈可点可借鉴,我仅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四条谈谈感想:

  一、超限效应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我们经常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而再、再而三、不辞劳苦地纠正批评!甚至成为典型案例,不厌其烦地数落林林总总的不是,更有甚者,过了一段时间,会把这个小错误定期重播一次,恶语相向……这样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根本不信任他、不尊重他。这样的教育下,时间久了,旧疾未除,又添新伤,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吗?我们,何苦而为?此外,下课了,我们是否会经常站在讲台前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一遍又一遍,一道又一道,苦口婆心地还在继续讲解?并"无私奉献"地多次占有孩子们的非工具学科课程?……其实这些现象在我们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孩子们面部沮丧的表情、洞察到他们心中的无奈呢?这样的认知超载,真的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吗?

  二、归因偏差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自我防御成败归因的倾向,尤其在失败时,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会存在两种归因偏差,一种是老师们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家庭等因素,而避开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态度因素。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归因明显差异,对两类学生戴上有色眼镜,优等生说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即使差生出现好的行为,有时也很难得到教师们正确的激励性评价,说他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而优与差的标准基本就是以分数高低来评判。本书在80—15—5法则中提到,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秩序只需要保护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定,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5%的学生是长期的违反规则者,让我联想到,当归因偏差出现严重失衡时,这80—15—5法则还会是这个数据吗?假若出现50—30—20这样的数据时,我们教者何从?学者又该何从?当部分学生形成书中提到的"*"时,他们会"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他们将否定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教育结果是我们为师者愿意看到和接受的吗?

  三、罗森塔尔效应

  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这种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发明大王爱迪生因为"智力低下",仅仅上了三个月学就被学校开除了,但爱迪生的妈妈经常对他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发明家。我们今天享受到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不仅受惠于爱迪生的伟大发明,(更受惠于爱迪生母亲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神奇力量。谎言何以成真?是"期望"这一魔棒在发挥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运用过罗森塔尔效应?这不由地让我的思绪拉回到小学生活:某某老师所任班级的学生是一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其中不乏有几个智力超群的小男生,但这群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每天都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孩子们犯错误了,*题答案不是她要的结果…等待的不是和风细雨的安慰与解惑,而是劈头盖脸的棍棒相加……每天教室里传来的不是优美的歌声、朗朗的读书声,而是不堪入耳的打骂声、哭叫声……撒谎的、逃学的、打仗斗殴的、想方设法报复老师搞恶作剧的……这样的恶性循环教育下,教师的教育没有问题吗?在这样的学*生涯中,挫伤了多少孩子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多少好孩子美好的未来?又怎知这些被摧残的孩子中没有第二个爱迪生?

  四、互悦机制

  "人际吸引律"之中的"对等性吸引律",主旨就是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于学生们来说,喜欢某个老师,她们就会全身心地敬畏那个老师,也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和知识。作为老师,我们要真正的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看到此条效应时,我脑海中第一闪过的就是女儿初中班主任王玉凤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容,王老师就是能和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互悦机制。她*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设身处地为每个孩子着想,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她、亲*她、喜欢她。今年中考全班40个学生高达26人考上海湾高中,这数字的背后仅仅是学科专业过硬的结果?她改变了多少家庭和孩子的命运!王老师无形之中采用了书中提到的"南风效应",对孩子们饱含着满满的真诚和关爱,走温和、柔性的路线,让孩子的内心无时不受到感触、感动终至感化!倘若我们都拥有王老师这样的教育情怀,我们的教育事业又会是怎样一番新天地?爱!爱!爱!爱是赋予孩子们最伟大无私的语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也许就在*时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犹如王老师一样一次次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要成为好老师多读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也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此书让我感动之处不胜枚举,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与责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改变孰轻孰重?也不难发现书中那么多的案例就是自己经历过的,蕴含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及至生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何种教育理念支撑下,"长善救失"都应是教者一生最伟大的修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3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4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由学校统一为每位教师所订的本学期阅读书籍之一。从教多年,对教育中的规律及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研究都不深入,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仍然不够自如。本书从简单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效应入手,引导教师在*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告示等,易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对自己有帮助,也很乐意地去读。今天,就其中的第一部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记忆能力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

  2、超越7±2——“组块记忆法”

  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单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手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节奏模式还对语言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

  3、十年磨一剑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只用了九年零几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i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如何获得这些可调用的知识呢?这需要读者朋友用心积累。积累有法,其一,戒骄戒躁;其二,绘制地图,给自己的专业知识绘制一张地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其三,反复应用。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如果不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僵化的,表现不出优势。那些被我们称为象棋大师的人,绝不仅仅能把许多的棋局烂熟于心,还一定身经百战,就是这个道理。

  4、系列位置效应——抓好开头和结尾

  读书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记于心,中间的诗情画意却总是模模糊糊,不敢背诵出口,因为自己知道一出口肯定会出错的。后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脑子中才有了整篇文章的印象。然而再后来,长时间没有回味后能回想起的还是《再别康桥》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就是说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在大学里,一个教授做讲座,告诫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早晨起来就写写信啊、散散步啊,把最好的时光都浪费了。这些话很通俗,但也最真挚,合理利用时间会使你的学*、工作更高效。

  5、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其一,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好相关学*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本的过程中废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其二,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其三,每次学*的时闻不宜过长。学*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效率就会下降。其四,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同一学*材料学*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兔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莫等墙倒再造墙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通过对大量的人群进行测试后发现,让人记忆一些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信息后被遗忘。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要勤于复*,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之后要立即进行复*,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几次,但复*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三天后再复*一一次,下次的复*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克服遗忘。当遗忘之后再去复*,我们就要重新花很多功夫才能恢复我们的记忆,我们与其在遗忘发生以后再重新去记忆,还不如在遗忘刚发生时就不断地巩固它,这样我们就能牢固地记住它。所以,新学*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复*,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以减缓遗忘的进程。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拘精髓——及时复*。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然而,很多学生并不如此,他们*时不复*,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考试时仓促填塞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进行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是会很快遗忘的”。等他们需要再一次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嫉。还需要再来一次加班加点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生活。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复*,不要对知识的学*是从零开始。

  利用复*周期要做到及时复*,我们可以使用复*周期这个小工具,对识记过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及时复*,以达到我们想忘记也忘不掉的效果。

  以上两部分内容,本人也都做为专门的主题班会内容召开了主题班会,其对学生的帮助还是较大的,也让更多的学生懂得了一些心理效应,并如何去更加高效地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5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 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 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6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2)

——心理学读书心得 (菁华5篇)

  心理学最初的定义是“阐述灵魂的学问”。而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是:关于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可见,现代心理学是内外兼顾的.,既研究内部的反映过程,也研究外部的行为表现。那么,心理学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研究?科学的特征是:客观性,可验证(重复)性和系统性。对照来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都是符合科学研究特征的。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果用一个含糊的词来说,就是“人性”。而人性是内隐的,对个体人性的研究是难以推论演绎的,情绪、思维等又是变化迅速、不稳定的,难以确定一般规律;而且在做心理测量时,被测量对象是可能有抵触、回避等大量潜在心理因素介入的。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先天困难。 把“人性”具体来说,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社会心理现象。其中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包括对由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对个体倾向性(动机)的研究,对个体心理特征(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的研究。对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对于表现于外的行为现象的研究,它包括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是指对于个人与社会群体交互作用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研究。 现代心理学体系形成的渊源有二:现代哲学和现代实验生理学。所以你在学*《普通心理学》时,尽量将其与人的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联系起来,这样知识就不单调不抽象了,这就是我学*的一点心得。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粗浅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本书第一部分:第一个是谁来管——学生管理中教师的定位问题,本文介绍第二个问题:如何管——学生管理中有哪些策略。

  本书第二篇包含四到七章,第四章重点讲如何对付“差生”,针对这个问题作者着重强调了一个认知法则:认知失调论,这个理论认为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有坏的做法,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衡,一个好人,做了好事心理*衡,一个坏人,做了坏事心理才*衡,否则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对于犯了错的差生,教师的训斥、苦口婆心、惩罚等等,往往换来学生的“无所谓”,多数教师面对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学生往往都是深深地挫败感。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方法是:救活了再烫。作者认为批评一个人的前提是他有自尊心,有好人感,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批评学生是从赞美和认可开始的,当他有了自我期待、有了自尊心,他对自己的错误才会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他改变的开始。

  很多教师的做法恰恰相反,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总是当众极力贬低他、羞辱他、否定他,其结果轻则换来学生的无动于衷,一脸不屑,重则引发激烈师生冲突。

  第五章讲如何利用情绪法则做好班级管理,作者认为,当一个人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的时候,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别人影响的时候,这就启发教师要善于各种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很多教师再谈转化差生经验的时候,往往提到一个名词:运动会。当一个在学*上毫无成就感的学生在运动会上得了名次,大家向他表示祝贺,他自己得意洋洋之际,老师的鼓励语言就很容易转化为该生进步的动力。其他的活动,比如艺术节、德育课、演讲比赛等等都有可能给差生展示机会的同时给他的心灵打开一扇窗。

  这一章还谈到教师教育学生要注意控制自己情绪和照顾学生情绪,遇到问题私下个别处理效果好,在学生情绪激动时当众训斥批评极易引发大的冲突,造成严重后果。教师情绪激动,往往失去判断力做出错误决定,很多人在围观,学生顾及脸面,情绪会更激动,这个时候,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已经没有意义了,教师和学生无非都是在宣泄情绪,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六章作者重点讲如何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尽管本书作者认为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喜欢自己作为最重要的职业追求,但是谁也不会否认“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作者分析*人“耻感文化”,认为*人自律性差,他律起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进而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强调了教师应该和多和学生私下交流,多占用学生私人空间,这符合人际交往的认知规律。作者提出一个现象来证明这种人际交往的科学性:寄宿学生比走读学生好管一些。

  作者介绍了一个给学生提要求并且容易实现的“拒绝—退让策略”,其原理是想要人同意你的一个请求,一个增加胜算的办法就是先提出一个大的,对方极有可能拒绝的请求。然后再提出一个小的,你真正感兴趣的请求。比如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同学,教师直接说“让你家长来!”他会很抵触、很反感;教师说罚你背课文,他可能不去认真做。但是教师如果在拿起电话准备打给家长时,面色凝重,一言不发想了一会儿,然后放下电话:“先给你一个机会……”此时让他去背课文一定没有问题,而实际上教师压根没有准备让其家长来学校。

  第七章讲行为心理学,本章作者介绍了教师管理的第七个武器:强化。作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之所以养成都是这种行为得到了某种“好处”的结果。对于学生不好的行为,教师要找到其背后的“好处”,去弱化它。比如教师们特别讨厌的“课堂小丑”现象怎们处理?课堂上往往有个别学生不停地的插嘴,甚至故意出丑引发大家哄堂大笑,当老师批评时,他表现的不是愧疚而是洋洋得意,很是兴奋。那么“课堂小丑”行为得到强化背后的“好处”是什么呢?是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吸引了眼球。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对付课堂小丑其实很简单:冷处理,不理他,目光不与他交流,一旦哪节课他表现的很老实,就及时表扬他。

  本章强调用表扬强化学生积极行为的办法,“物质性强化”强调不要总是给学生奖励作业本等学*用品,否则容易麻木;社会性强化主张当众表扬(批评要私下进行),活动性强化方面作者不赞成给学生轻易“封官”,因为一旦因为表现下降再去“免职”,学生的失望情绪会特别强烈。等等。

  本章还讲了一个表扬时机问题,作者主张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要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能让学生找到教师强化的规律,如果表扬有规律,学生就会觉得受到表扬很正常,丧失了表扬的强化作用;如果批评有规律,学生就找到对付教师的办法,有了心理防护,批评就难以奏效。

  这一编的结尾作者非常务实的表达了一个观点:如果教师最终用尽了办法,对某些学生仍然无效,此时可以承认自己的无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观点只是一种教育理想。

  我认为《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体非常有实战指导意义的书籍,它完全打破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所沿袭的体系,能告诉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好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在单项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形成综合能力的一般规律。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获得教学专长时,也关注到了教师的职业感受和体验,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有句话说: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文化水*高的人,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智慧也高于一般人,如果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社会的栋梁,如钱学森,屠呦呦等,他们的能量与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一个感受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观点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若有学识的人,道德品质不好,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如美国高级智囊人物中就有一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华人败类:*,因为他熟悉我国的情况,又有很高的学识,才智超群但却品质恶劣,当上了*与特朗普的智囊人物,帮助他们制定了不少打击我国的各种重要决策,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是立德树人。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是我们最该学*和拥有的态度和品质,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光明,未来也更为广阔。

  一、积极心理学与了解自我

  很荣幸这学期选修了《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这几天的学*使我受益匪浅,我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体会也非常的多。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符老师声情并茂,运用发人深省的故事和道理,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的经历,为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深刻的积极心理学课。她丝丝的话语,有如甘露,沁人心脾。通过这次学*,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最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如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在学*这门课程之前,我是一个胆小自卑甚至有些忧郁消极的女生,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有挫败感,就会有失败和恐惧的感觉,甚至是一帆风顺时,我也总担心失败了会怎样,即便是在阳光下,我也不能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经常陷入一种抑郁的情绪当中,害怕与人相处,不敢面对别人的视线。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我的性格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我对于自我具有了肯定的态度,接纳自我的不同方面,对生活感觉积极;其次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生活有了目标和方向感,觉得现在和过去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最后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有希望就有光明,只要心中握有这可贵的希望,就能够自我激励与命运抗衡!

  二、案例分析 - -有希望就有光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积极心理学的学*,我获益匪浅,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材中的关于布拉斯威尔的故事。布拉斯威尔是20xx年参加《美国达人》选秀的一名职业歌手,但是在一场离奇的车祸里,他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大夫说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唱歌了,应该首先想着学会说话。失去了声音的歌手无异于常人失去了臂膀,他开始从头学*发音,学*说话,学*唱歌。之后的生活中,他的生活分外艰难,还要供养三个女儿。但是他没有失去希望,他选择去参加比赛,目标就是获得奖金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初赛时,由于声音的问题,他的表象并不出色,但是他没有放弃,完全的投入到比赛的演唱中,动情处时眼睛透着伤感,甚至还闪着泪光。现场的评委都被他打动,大声的赞扬了他的演唱和演唱中露出的真情实意,同时称他“有着最美的笑容,还有一种可贵的希望从眼睛中透射出来,他激励了所有人”。

  这个故事是最令我精神振奋的故事,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也看到了期盼,又看到了不灭的希望,我更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为了家人,他站上了阔别多年的舞台,从咿呀学语开始,到自如的放声歌唱,如果没有惊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希望,他不可能做的到,他的参赛,不仅仅是为大家唱了一首歌,而是演绎了一段人生的奇迹,更是给大家上了发人深省的一课。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是不能没有希望的,一旦希望破灭,人的精神便会崩溃,失去了精神支柱,人也就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了,而只要一丝希望尚存,虽然未必能够实现,但在充满希望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希望和鼓励而精神倍增,就会*添许多生活的勇气。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一份希望,或是得到一份有力的帮助,让自己有充足的精神,足够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从而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赢得生活的美满幸福。

  有兄弟两人,哥哥叫乐观,弟弟叫悲观,两个人一起洗手,一盆清水端过来了,两个人洗了手,但水还是很干净,这时,悲观说:“水还是这么干净,怎么手上的泥还是洗不掉啊”,乐观却说:“水还是这么干净,原来我的手一点都不脏啊”。几天后,兄弟俩又一起洗手,洗完了手,盆里的.清水变得很脏了,悲观就说:“水变得这么脏啊,我的手怎么这么脏啊”,乐观却说:“水变得这么脏,瞧,我把手上的泥全洗掉了!”。一母所生的兄弟,面对一样的问题,因为拥有不同的心态,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生活中的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义情节,遇事冷静,懂得控制情绪。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我们要学*拥有这些态度和品质,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光明,未来也更为广阔!

  三、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学期符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导,我学会了很多,符老师讲述的知识和道理是我的永远的收获与收藏,让我获益匪浅。以后要是有机会,要多学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摆个好姿势。如果可能,也可以帮助别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可是这门课程只开设18个学时,我觉得课程时间太短无法使学生学*透彻积极心理学,同时也不能满足对心理学极为热爱的同学的求知欲望,希望这门课程可以增加学时,希望积极心理学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延伸,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有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明天。

  参考文献: 《当代积极心理学》 主编 刘翔*第七章 希望

  《心理统计》作者 韩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通用十篇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阶段的字词巩固练*,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质量的重复性练*,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D�D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一、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每个人都有一个接受心理打击的承受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超过这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师演讲的没完没了,一开始准备捐钱的马克.吐温最终选择从募捐箱里拿走了两元钱,这就是因为牧师不懂超限效应造成的。这使我想到在以前学生犯了错误时自己的一贯做法,就是批评教育,孩子犯了错是要批评教育,但要将批评教育做到最好效果还得遵守超限效应,孩子在犯了错误时为了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给他讲这么做的危害,一开始孩子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时间长了,你总是重复以前说过的一些话,他就不耐烦了,随之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你说的话不以为然,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

  二、要想吃肉,必须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阶段的字词巩固练*,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质量的重复性练*,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 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说心里话,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是排斥的,总觉得理论、道理一套套,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没想到却被“圈粉”。读完许久,内心是欢喜的,时不时在课堂上“露一手”,运用一下,有意外的惊喜,也圈了不少“学生粉”:“老师,您看的那本是什么书?怎么这样厉害!”

  一、思——推己及人

  与朋友聊天,听她分享学校的趣事。她说最佩服他们校长,能把每周例会变成老师们期待的“学会(学*的机会)”。会议开始,他会把一周的工作及各部门所应配合落实作了布置;会议的结尾一般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会议过程中,则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与老师对话或分享他个人的所学所思所想。每次会后,老师们均能各司其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听完以后,窃以为,这只是他们校长的个人魅力。直到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学上的“系列位置效应”: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让人期待的原因吧。

  于是,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上课的前10分钟一定要尽快进入学*状态,不能在检查作业、回顾批评中度过。课堂上,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保证每次学*时间不会太长。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变得有效、高效,学生也养成良好的学**惯,学*兴趣倍增,也能从学生嘴里听到“数学学*很轻松很快乐!”

  二、悟——反思运用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那就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是只给学生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巩固当日所学?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回想*时与学生的交谈,尝试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去年,“临危受命”当了一个相对调皮的班级班主任,一个月时间过去,有个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您不用生气,却可以让班级变得安静有序,让同学们变得自觉自律?”我说,因为老师读了一本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就有了开头孩子好奇的问题,他们想知道老师到底读了什么书。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学*的动力!

  三、行——授人以渔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中,我养成了一个*惯,每个单元的知识学*,都会在新课前拨出两分钟回顾梳理前一节课的知识,这原本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却不知收获颇丰!有一个跟岗的老师和我谈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铁链中的小小的链扣,把知识串联起来,环环相扣,温故知新。小细节,大智慧!

  惊喜之余,也从书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地复*。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之后要立即进行复*,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但复*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学*的第一天后进行每一次复*,三天后再复*一次,下一次的复*可以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复*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复*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教师对教学做到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就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来没有一次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得很慢,很细,好像有一种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酝酿。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4)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体会优选【十】份

  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

  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最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最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

  我认真学*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学*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热情降低。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已是教学的第五个年头,在教学的路上摸索了些教学方法,曾经以为那是经验的积累,而通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的学*,我了解到了自己的很多教学方法并不是那么恰当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书中的心理教育法,不断学*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惯的思维定势,就会*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下来学*,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惯的思维定势,就会*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下来学*,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由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走了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但是充满着天笑脸的孩子们的脸,让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冲的冲劲!但是,老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达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这时,我阅读了刘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它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教会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每讲到一个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规划时着先讲一则寓言或小故事,以此来引导对这一原理,规则的讲解,每读毕一节,有一种令人振奋、心悦神怡之感,这将在我今后教学中有很大帮助,我主要以教师地位的转换角度来浅谈我的感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领着学生走向知识,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参与创造。

  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是一种民主性学*,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新生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学*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是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爱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

  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教学相长,教师也是一名学*者。师生交往中的学*是终身性的学*。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的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的话。他将是一名完美的教师”。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学,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变得更轻松、愉快,学*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惯的思维定势,就会*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下来学*,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变得更轻松、愉快,学*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今年暑假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当看到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比较难读懂的书。但翻开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因效应;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情境相似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头脑风暴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响雷之后必有雨——预期效应……

  翻开书,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涩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 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5)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优选【五】份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今年暑假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当看到书名时,还以为是一本心理学方面比较难读懂的书。但翻开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因效应;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情境相似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头脑风暴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响雷之后必有雨——预期效应……

  翻开书,细细地读、细细地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涩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 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正像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序言中所说,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科学的、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一个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精辟的分析,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布妈妈的启示——依恋心理》一文,讲诉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他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用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她。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备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他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色,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也难怪做父母的总是不理解: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晕轮效应》:我们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是“坏的”,则被一种坏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坏的品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气体方面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现象。“晕轮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待学生,要防止一种以偏盖全的评价倾向。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避免因对学生的不公正的评价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暂时的落后。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酸酸的……

  还有许多许多,“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值得老师们去读,也能让你一读就放不下的好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在暑假期间通读了一遍,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一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的家长。

  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文章的思想产生共鸣,我了解一下作者和作者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像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共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三大类,每一大类又分别编排了21、24、19个心理效应。更让人欣喜的是每一则心理效应它不仅有生动具体的事例,透彻的效应分析,更有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在教育中的具体操作。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此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其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有几例让我印象深刻,如:“南风效应”通过一个北风与南风比赛的寓言来说明教师应该有一颗如南风一般温暖的心,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心存感激;“仰八脚效应”通过三个演讲者演讲的故事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求教师走下神坛,远离神位,以一种*常人的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出丑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还可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却不可乱用,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的时候,方可谨慎行之”。

  还有“第十名现象”,这也是现时教育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是存“人性关怀”,但是他们往往把这些关怀集中在某些优秀,听话,懂事的学生身上,从而使这些学生“万千宠爱在一身”,在班里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等他们走进社会,却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学*上远远的落在后面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出来,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成功智力的发展却滞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学生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这个试验也告诉我们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多元化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阅读这本书丝毫没有觉得心理学是那样的严肃、学术,反而感觉到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篇篇文章读下来,不仅仅激活了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还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却与我们日常的工作联系得是那么紧密。

  以上只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在这里,我再次推荐同行们看看《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因为教育,应该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只有懂得心理学的老师越多,老师和学生出现的“病因”才会越少,教育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只有教育和心理的超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变得更轻松、愉快,学*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本5份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大学里学*心理学,还记得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揭示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在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之前,觉得此书肯定是关于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兴趣。可是读起来发现书中的个个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常教学中的缩影,上个月我阅读了前40页,里面的超限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继续阅读的欲望,这个月我阅读了思维定势,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心灵再一次被震撼,我将这些原理与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收获颇丰。

  一、应用连锁塑造矫正孩子的行为*惯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到自*课,他总爱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发现小涛在离开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钟。老师和小涛面谈了一次,告诉他如果他能连续5分钟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而且时间要从上课开始,每隔5分钟他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一周以后,老师告诉小涛他做得很好,现在要求小涛必须连续坐在座位上10分钟才能得到奖励,但是,这次的奖励要比以前更多。又过一周后,老师告诉小涛连续坐在座位上15分钟才能得到奖励,而且他会更喜欢这次的奖励。

  在这阶段中,小涛表现很好,在自*的30分钟内,小涛没有擅自离开座位一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班一个比较调皮的同学颜铭辰,他的纪律特别差管不住自己,年级周通报下来每条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纪律差,课前准备差,桌洞物品摆放杂乱,作业抽查也有他不认真,中午自*和同桌说话等等,看到这样的通报全班同学笑了,他也很无奈的笑了,我也尝试将故事中老师对小涛的做法运用到颜铭辰同学身上,我说如果下周你上通报的次数能减半我不但不惩罚你还给你们小组加2分,结果你猜怎样,渐渐的`,他的行为*惯有所改观,效果真的很好。连锁塑造这一心理效应,鼓励学生一点一点进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行为*惯,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的干扰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之前也做过“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这就是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情况,思维定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语教学,很多同学在学*了when和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势,那就是先行词是时间时,则引导定语从句需用when,先行词是地点时则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应用where,所以在做题时,常常会出错:很多同学往往会一挥而就,看到先行词是地点,就选where,而忽略考虑先行词在从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点状语,此时应用where,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宾语,应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态动词,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到他们就说接动词原形,但是情况真是这样吗?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及早发现英语语法中的“思维定势”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的干扰。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合理利用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则,由于祖母常常对孙子说“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先让孩子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学*了普雷马克原理,我马上将这一原理用到我的课堂上做实验,结果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总有几个同学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毫无兴趣,课堂上我想尽办法也激不起他们学*的兴趣,学*了祖母原则,我灵感一闪,打探了一下他们在乎的东西,他们视小组竞赛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减免作业的奖励,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单独布置任务,谁能如期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奖励分数,结果效果极佳,他们学*的热情大涨。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养,也改进了我的教育方法,书中的心理效应如同实验中的催化剂,使我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学*运用心理学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的兴趣减少了,学*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我们在*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中要及时复*……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