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12-05 00:00:00 作文

白莲的作文1

  我敬仰挺拔的松柏,我敬仰傲雪怒放的腊梅,我敬仰勇斗西风的黄菊,但我更敬仰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它不与春花争丽,默默地躲在污泥中养精蓄锐。直等到六七月,在那烈日当空的日子,百花争艳的春花们经受不住烈日的炙烤,纷纷凋零。只有莲花,那个曾经被人淡忘的花种,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正破土而出,在湖面上亭亭玉立,欣然怒放。

  瞧,它的花瓣白里透红,呈半透明色,像碧玉、琥珀雕刻而成,一副冰清玉洁的模样。支撑它的一根纤细而又娇嫩的茎,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正是这根不起眼的绿茎,把整朵花抬得稳稳当当。一股狂风吹过,它轻轻地摇曳几下;一阵暴雨打来,它依旧屹立在雨幕之中……

  古人云“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这句话说得多好。是啊!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浊水;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一阵阵的热浪……白莲的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但是这些它都不怕,。它说:“只有接受挑战,才能活出自我。”面对挑战,它笑得更灿烂。

  这不就是那不屈不饶的*民族魂,不管经受怎样的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

  冲出污泥顶骄阳,

  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

  留却莲子溢清香。

  白莲,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有着白莲的秉性,不怕挑战,永不言败。

白莲的作文2

  我欣赏挺拔的松柏,盛开的腊梅,勇敢地抗击西风的黄菊,但我欣赏一尘不染的白莲。它不和春花竞争,而是默默的躲在污泥里给自己充电。直到六七月,烈日当空,繁花似锦的春花经不起烈日,纷纷枯萎。只有曾经被遗忘的荷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破土而出,站在湖面上。

  看,它的花瓣是白色、红色和半透明的。雕刻得像碧玉和琥珀,外观清澈纯净。支撑它的细长茎似乎一捏就能把水挤出来。正是这个不起眼的绿茎牢牢地托住了整朵花。一阵风吹来,它轻轻摇摆;暴雨来袭时,它仍然屹立在雨中。

  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青而不妖。”这句话说得好。耶!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天,而是灼热的太阳;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淤泥中的浊水;吹它的不是温柔的春风,而是一阵热浪。安百里一生中经历了许多苦难,但她并不害怕这些。它说:“只有接受挑战,你才能生活。”面对挑战,它笑得更灿烂了。

  这不就是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灵魂吗?无论什么艰难险阻,欺凌弱小,它从来都是不服输,从不低头折叠。

  在污泥上冲出太阳,

  风吹雨打没关系。

  就算你赢了玉容,

  留下莲子四溢的清香。

  白莲花,是最有性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了许多正直的人,他们具有白莲花的天性,不怕挑战,永不放弃。

白莲的作文3

  我的家乡在永修,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著名的旅游景区庐山西海----柘林湖。佛教圣地云居山,千年古镇吴城镇以及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县城的白莲公园。

  来到白莲公园,只见柳树成排地挺立在小溪的旁边,犹如一群美丽的少女,专门来迎接我们的到来。大门前,两尊威严的狮子蹲在地上,好像在守护者那美丽的白莲公园。

  我们漫步来到致远亭,一缕阳光从亭子顶上的玻璃窗照射进来。让人感到很温暖。坐在亭子里远远望去:碧绿的小草,葱郁的树林,把大地装扮得如此生机勃勃。在金色的阳光下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唱着哥儿,树枝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小朋友在草地上欢快地嬉戏……

  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木廊桥。木廊桥是一座仿木制的水泥桥,桥的扶手上刻着许多凹凸不*的树木纹,远远望去好像真的是木头做的,可走进一看,原来并不是这样,这些‘木头’都是用水泥仿照出来的,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

  白莲明珠,是白莲公园的中心地带,也是最高点。它的形状相似于上海的东方明珠。每当夜晚来临,它就发出七彩光芒,照耀着整个永修新城的天空,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白莲公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的可爱,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1)

——珠海白莲洞导游词 (菁华3篇)

珠海白莲洞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白莲洞公园坐落在珠海九洲大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巧玲珑,有山有水,楼宇亭阁、小桥流水,要有尽有。特别是在公园的半山腰有一座红瓦红墙的.庙宇——我称它为观音庙,虽然我没有诵过佛经,自然也谈不上信仰佛教,但每次去庙里,听到洪亮的敲钟声,听到和尚的念经声,看到人们烧香时虔诚表情,我都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感到一种莫名的凝重的感觉。每月旧历的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很是兴旺。

  珠海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公园里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板樟山(白莲洞公园的山叫板樟山)缓缓地流下来,流到一个由人工雕琢的龙里,然后再由龙嘴流到水池中。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水池边排队去打水,据说这儿的山泉水甘甜,水质好、口感好,用它来泡茶、煮饭、煲汤就是不一样。

  白莲洞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旅游、休闲、锻练的好地方,公园有露天交谊舞厅,儿童游乐场、花卉苗圃,供人观赏造形各异的盆景,还有供人泛舟游览公园景色游船和烧烤的场地。每天清晨去公园的人很多,有去跳交谊舞的,有去跳民族舞的,有去打太极拳、太极剑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去掉鱼的,去爬山的……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去给唱歌的人伴奏,歌声、琴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很是悠扬、动听……

  每天清晨,(除了下雨以外),我七点钟出发,从我家到公园走路25分钟,这25分钟的快步走对我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练,到公园后就随着一大群朋友跳民族舞,不但自己跳,还有教她们,也向其他朋友学*,大家互教互学,真有一种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美好,但面对天气热、太阳大,我也有不想去的时候,甚至也想偷懒,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贵在坚持,喜欢的事就一定去做,并且把它做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使我坚持下来了……

  白莲洞公园真是人们的一个好去处,它是美丽的,又是可爱的!更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我爱白莲洞公园!而我所拍的这组照片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很好地反映出白莲洞公园所有的景色。

  想想现在都市人们生活的那种浮躁、那种匆忙,以致对很多美丽、感动的瞬间太过粗心,太不留意,所以也就错过了我们身边太多的感动和美丽……

珠海白莲洞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白莲洞公园坐落在珠海九洲大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巧玲珑,有山有水,楼宇亭阁、小桥流水,要有尽有。特别是在公园的半山腰有一座红瓦红墙的庙宇——我称它为观音庙,虽然我没有诵过佛经,自然也谈不上信仰佛教,但每次去庙里,听到洪亮的敲钟声,听到和尚的念经声,看到人们烧香时虔诚表情,我都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感到一种莫名的凝重的感觉。每月旧历的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很是兴旺。

  珠海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公园里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板樟山(白莲洞公园的山叫板樟山)缓缓地流下来,流到一个由人工雕琢的龙里,然后再由龙嘴流到水池中。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水池边排队去打水,据说这儿的山泉水甘甜,水质好、口感好,用它来泡茶、煮饭、煲汤就是不一样。

  白莲洞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旅游、休闲、锻练的好地方,公园有露天交谊舞厅,儿童游乐场、花卉苗圃,供人观赏造形各异的盆景,还有供人泛舟游览公园景色游船和烧烤的场地。每天清晨去公园的人很多,有去跳交谊舞的,有去跳民族舞的,有去打太极拳、太极剑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去掉鱼的,去爬山的……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去给唱歌的人伴奏,歌声、琴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很是悠扬、动听……

  每天清晨,(除了下雨以外),我七点钟出发,从我家到公园走路25分钟,这25分钟的快步走对我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练,到公园后就随着一大群朋友跳民族舞,不但自己跳,还有教她们,也向其他朋友学*,大家互教互学,真有一种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美好,但面对天气热、太阳大,我也有不想去的时候,甚至也想偷懒,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贵在坚持,喜欢的事就一定去做,并且把它做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使我坚持下来了……

  白莲洞公园真是人们的一个好去处,它是美丽的,又是可爱的!更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我爱白莲洞公园!而我所拍的这组照片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很好地反映出白莲洞公园所有的景色。

  想想现在都市人们生活的那种浮躁、那种匆忙,以致对很多美丽、感动的瞬间太过粗心,太不留意,所以也就错过了我们身边太多的感动和美丽……

珠海白莲洞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白莲洞公园坐落在珠海九洲大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巧玲珑,有山有水,楼宇亭阁、小桥流水,要有尽有。特别是在公园的半山腰有一座红瓦红墙的庙宇——我称它为观音庙,虽然我没有诵过佛经,自然也谈不上信仰佛教,但每次去庙里,听到洪亮的敲钟声,听到和尚的念经声,看到人们烧香时虔诚表情,我都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感到一种莫名的凝重的感觉。每月旧历的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很是兴旺。

  珠海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公园里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板樟山(白莲洞公园的山叫板樟山)缓缓地流下来,流到一个由人工雕琢的龙里,然后再由龙嘴流到水池中。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水池边排队去打水,据说这儿的山泉水甘甜,水质好、口感好,用它来泡茶、煮饭、煲汤就是不一样。

  白莲洞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旅游、休闲、锻练的'好地方,公园有露天交谊舞厅,儿童游乐场、花卉苗圃,供人观赏造形各异的盆景,还有供人泛舟游览公园景色游船和烧烤的场地。每天清晨去公园的人很多,有去跳交谊舞的,有去跳民族舞的,有去打太极拳、太极剑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去掉鱼的,去爬山的……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去给唱歌的人伴奏,歌声、琴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很是悠扬、动听……

  每天清晨,(除了下雨以外),我七点钟出发,从我家到公园走路25分钟,这25分钟的快步走对我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练,到公园后就随着一大群朋友跳民族舞,不但自己跳,还有教她们,也向其他朋友学*,大家互教互学,真有一种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美好,但面对天气热、太阳大,我也有不想去的时候,甚至也想偷懒,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贵在坚持,喜欢的事就一定去做,并且把它做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使我坚持下来了……

  白莲洞公园真是人们的一个好去处,它是美丽的,又是可爱的!更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我爱白莲洞公园!而我所拍的这组照片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很好地反映出白莲洞公园所有的景色。

  想想现在都市人们生活的那种浮躁、那种匆忙,以致对很多美丽、感动的瞬间太过粗心,太不留意,所以也就错过了我们身边太多的感动和美丽……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2)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优选【5】篇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 1

  七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我们早早的起了床,收拾好东西,准备来个石城“两日游”。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总算到达了目的地——石城。据说石城是白莲之乡,那我怎么能不看白莲呢?我刚到石城境内,在车上就看到到处都种着白莲。到了石城,车还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顺着一条小路,到莲池看莲花去了。远远看去,成群的莲花就像一盏盏莲灯在眼前摇晃。有红的、白的、还有粉的,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从上面鸟瞰,莲花分内外两层,中间还有嫩黄色的小莲蓬,可好看了。走*一看,莲花简直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莲蓬简直就是一艘装满货物的小船,在水中慢慢地遨游;有时,莲花和莲蓬看上去就像是俩姐弟一样。

  石城不仅莲花美,通天寨的风景也可以让你赞不绝口。光是它的陡坡就可以让你望而生畏,一座座陡峭的山峰摆在你的眼前,让你完全失去斗志。当你爬上顶峰朝下看,就算是没有恐高症的人也会吓的两腿发抖。通天寨的通天岩简直可以通到云层了,我抬头向上一看,头上的太阳帽都掉了下来。仙人犁田更是美中之美,它看起来就像一块块的梯田,上面还长着一些杂草,就像真的田一样,我眼前仿佛看见一个仙人正在耕地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天就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石城快乐之旅。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 2

  最喜欢你的《热爱生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度成为人们的座右铭,我也读不厌。在对生活沮丧的时候,它给了我力量,在对梦想迷茫的时候,它给了我方向,在收获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它给了我警戒。我想象着你执笔写下的时候,也一定是满满的坚毅吧。你告诉我,不要去想那么多是非成败,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怀着一份热爱与执着,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也迷恋你的《跨越自己》,"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巧妙地道出了少年少女的成长历程。的确,“有人悲哀”,回不到那个最纯真的年代,写不出最青涩的文字,做不回最真实的自己,也“有人欣喜”,欣喜于自己的成长,欣喜于自己的勇敢与坚强,欣喜于自己迈过了人生的一道道坎。跨越了高山叫长大,而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回忆是我们回不去的青春岁月。还好,我还年少。有足够的资本犯错,有足够的时间去坚持初心,不忘初衷。

  有颗少女心的我当然爱你的思念,我单纯地把它认为是一首很美的情诗。这样优美的文字一定辗转于粉色信纸间吧,一定被很多人深深怀念吧。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永远不会发黄”,那些个因思君而失眠的漫漫长夜,那些个一颦一笑就能牵动你神经的人,那些小心翼翼一笔一划写下的积压在抽屉底层的情书,浓浓淡淡交错成美好的回忆,是永远不会发黄的记忆。“如果你要想念我,就望一望天上那闪烁的繁星,有我寻觅你的目光。”是不是时隔好多年,我都还能清晰忆起当年喜欢你的感觉?

  你的诗不仅文笔清新流畅,主题积极向上,还给了我一些人生的启迪。你写下的《我不期望回报》就是一首这样的哲理诗。“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最优秀的那个,但我同样可以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奉献一份力量,同样可以为社会添一份光彩,我*凡我渺小,但我同样崇高。“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我愿做一棵小草,默默奉献,努力出彩!

  你,做了一辈子伟大的诗人,却无奈停止了手中的笔,但你的思想却流传了下来,诗里的坚毅,诗里的浪漫,诗里的哲思,如朵朵白莲,散发清香,永远绽放在我们心间……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 3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莹莹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连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林徽因

  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欲望要读它。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很有诗意。翻开书后却发现这本书隐约有些枯燥。但出于好奇心,我耐心看了下去。我真正开始读后却发现这本书其实很吸引人。 这本书讲的是林徽因的一生经历。林徽因是个轻灵的女子,这让许多人称她为“白莲”。她的确如白莲一样纯净,使得三个男子对她一见钟情。她一生经历了三场爱情。但只有徐志摩才是她真正爱的人。她们在伦敦发生过一场空前绝后的康桥之恋,但只可惜最后却演化成了一场康桥绝恋。既然选择华丽转身,就不该深情回眸。就像徐志摩离开康桥之时,说过那么一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林徽因的一生在别人看来是复杂的,但在她自己看来确是*淡的。简单的度过一生,然后微笑着离开。

  她永远是那朵纯净无尘的白莲,无论经历多少风霜,都丝毫不影响她清雅的姿态。 林徽因的诗集里说过这么一句: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使是的,林徽因走时并没有带着悲伤。她和我们一样来过人间,又匆匆的离去。所有的故事,都像落叶一样随风飘散。化作风尘也好,化作秋红也罢。就像书中说的:挥手诀别,笑看春风,不忘留下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就这样,**淡淡,简简单单。来时没有顾虑,走时没有遗憾。“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想必,林徽因也是默念着她的诗歌走的吧。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 4

  我敬仰挺拔的松柏,我敬仰傲雪怒放的腊梅,我敬仰勇斗西风的黄菊,但我更敬仰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它不与春花争丽,默默地躲在污泥中养精蓄锐。直等到六七月,在那烈日当空的日子,百花争艳的春花们经受不住烈日的炙烤,纷纷凋零。只有莲花,那个曾经被人淡忘的花种,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正破土而出,在湖面上亭亭玉立,欣然怒放。

  瞧,它的花瓣白里透红,呈半透明色,像碧玉、琥珀雕刻而成,一副冰清玉洁的模样。支撑它的一根纤细而又娇嫩的茎,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正是这根不起眼的绿茎,把整朵花抬得稳稳当当。一股狂风吹过,它轻轻地摇曳几下;一阵暴雨打来,它依旧屹立在雨幕之中……

  古人云“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这句话说得多好。是啊!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浊水;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一阵阵的热浪……白莲的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但是这些它都不怕,。它说:“只有接受挑战,才能活出自我。”面对挑战,它笑得更灿烂。

  这不就是那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魂,不管经受怎样的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

  冲出污泥顶骄阳,

  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

  留却莲子溢清香。

  白莲,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有着白莲的秉性,不怕挑战,永不言败。

  白莲随行初三作文 5

  这两天的心情总是闷闷不乐,我不时的爬在阳台上,看窗外的柳。傍晚的时候,让我想起自家的白莲。*时不怎么欣赏白莲,只是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跑到白莲池边散步。在寂静的晚上,残缺的月亮渐渐的升起,白莲池里的青蛙

  开始呱呱的鸣叫,我穿上衣服,慢慢的走出房门。沿着白莲池,是一条弯弯的小路。这是一条清静的小路,*时只有父亲走过,夜晚就更加清静了。小池边长满了许多青苔,青油油的。路的一旁,是一些父亲爱的花花草草和一些杂草。

  没有月光的深夜,这条路显的更加神密。今晚却不算多么的好,虽然有些淡淡的月光。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轻快的走着,生怕惊动池塘里的蛙,这里好像是我快乐的天地,我像超出*常的我,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喧闹的集市,更爱*静里的夜晚;爱禁固的冬天,更爱自由的初夏。

  像今晚一样,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去做,又什么都可以不去做,感觉自己像天上的神仙。白天是要学*的,一定要思考问题的,而现在什么都可以不用去做。这是快乐自由的妙处,就让我享受着这一片莲花月色就可以了。

  *淡的小池上面,观望着挨挨挤挤的叶子,叶子漂浮在水面上,像是柔柔软软的地毯,每一片叶子上面点缀着一些白白的花朵,有笑的裂开嘴的,有的害羞打着朵儿的;正如一位位刚刚走出闺房的姑娘,又如天上的星星,又如轻盈的孩子。

  微风吹过,带这一缕清香,仿佛是远方寺庙里钟声,这时花开始慢慢的颤动着,像闪电般,瞬间,花朵紧抱在一起,犹如孔雀收屏,形成了簇拥的珊瑚。叶子底下是静静的池水,被叶子遮住了,看不见水的清澈,叶子更加*坦了。

  月光轻轻的流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好像刚刚沐浴过的美女一样;又披着婚纱的新娘。虽然是残月,天上却有一层薄薄的青云,所以更加微弱了,

  但我恰似到了仙境一般,想睡却又不想睡下。我静静的呆着,我慢慢的开使感觉疲惫了,还带有一点口渴,就回到房里泡了一杯清茶,品着茶,听着蛙声,欣赏着白莲月色,我也疲惫了,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躺下,听着蛙声睡下,明天开始新的征程。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3)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五篇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端合一作:真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冰清玉洁的白莲真应该生长在瑶池里。

  白莲不事铅华,不争奇斗艳,这种无情有恨的神态,何人能够欣赏?只能在晓月清风的陪伴下寂寞地自开自落的时候。

  注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表现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点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的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很有启发。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丽之花欺侮。白莲花总应该长在瑶池里面。

  鲜红的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有谁专门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

  “无情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月儿明风儿轻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能了解你?

  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的开放,好像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的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这“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繁葩有着天人之别。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了,个性化了。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作品介绍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58首。

  原文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作者: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注释

  ①东林寺:在庐山。寺有白莲,晋慧远等十八人结成白莲社。见《莲社高贤传》。

  ②清飘:清风。

  ③银囊:指花房。

  ④玉盘:指莲叶。

  ⑤垢:全诗校:“一作埃。”

  ⑥敷:开。

  ⑦房:全诗校:“一作芳。”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繁体对照

  卷424_58尋陽三題·東林寺白蓮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飙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慚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淨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猩畬嫞?毱鹄@池行。

  欲收壹顆子,寄向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翻译

  白色的莲花经常被其他姿色艳丽的花所欺负。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才真正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白莲看似冷漠无情却怀有着不尽幽恨,可惜又有谁人察觉到呢?在天将破晓而残月尚在,凉爽清新的晨风吹拂时,它正在孤独一生后悄然欲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的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有的本子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全诗托物寄兴,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实具体的画面。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端合一作:真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冰清玉洁的白莲真应该生长在瑶池里。

  白莲不事铅华,不争奇斗艳,这种无情有恨的神态,何人能够欣赏?只能在晓月清风的陪伴下寂寞地自开自落的时候。

  注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表现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点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的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很有启发。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丽之花欺侮。白莲花总应该长在瑶池里面。

  鲜红的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有谁专门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

  “无情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月儿明风儿轻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能了解你?

  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的开放,好像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的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这“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繁葩有着天人之别。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了,个性化了。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冷冷月色,萧萧风,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古诗简介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是宋末元初词人唐珏创作的一首咏莲词。词的上片描写白莲姿质的孤洁和不幸的命运;下片叙述莲叶、莲房、莲花的凋残。全词围绕“白莲”而写,用笔却无一字“白莲”,寄托了词人的沧桑易代的哀思。风格悲凉,缠绵悱恻。

  翻译/译文

  白莲的纯洁,如同美人在夜晚梳妆去粉一样美丽。白莲挺立在清凉的月光下,萧萧的风声里,娇红都顾忌退避无踪的环境中。过去宫中美丽的太液池空了,动人的霓裳羽衣舞没有了,一切都不堪回首。虽然白莲高清的精魂尚在,但翠绿的荷叶已经残败,白莲花蕊也已坠落,水中一片凄凉萧瑟。

  白莲凋谢后,尚有荷叶在清凉寒冷的夜里,遥远地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水中。莲蓬萎落,采莲少女恨亦远,昔日的良辰美景都永远逝去了,现在只能在梦中重温。虽然盛时已经过去,秋日也已来临,但琼楼依旧不夜,广寒泛夜仙意尚留。莲花凋谢了,莲香散失了,秋深露凉,寒气逼人。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因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句,故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皆仄韵。

  婵娟:美好的样子。

  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铅华: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泠(líng)泠:清凉的样子。

  萧萧:风声。

  娇红敛避:红花失色之意。

  太液池:指唐代大明宫内的太液池,曾内植白莲。

  霓(ní)裳: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

  舆(yú):本谓车厢,后代指车。

  玉簪(zān):花名。开花约与白莲同时,花大如拳,色洁白如玉,蕊长似玉簪,故名。

  凌空一叶:指荷叶摇荡空中。

  珰(dāng):古代女子的耳饰。

  琼(qióng)楼:美玉砌成的'高楼。

  绡(xiāo):薄纱。

  创作背景

  南宋亡以后,西湖吟社在绍兴有过五次吟咏活动,浮翠山房便是吟咏活动其中一处地点。词人参加了此次吟咏活动,作下了这首词。

  赏析/鉴赏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全篇围绕“白莲”。词人用笔把白莲作为一个淡妆少女描绘,是咏莲词中的一篇佳作。

  上片“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赋”,从外部形象上写白莲本色。紧扣“白”字,花中有人,风姿绰约。“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词人对首二句的描绘而进一步加以渲染、烘托。“泠泠”“萧萧”描绘了白莲的“淡妆”的同时也写出白莲的精神状态。向以红色娇媚与洗净铅华腻粉的白莲相比,却要“敛避”,以此说白莲之美,则不言而喻。至此为白莲所绘之彩之形,已形神俱得。“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借典故来追述白莲受宠的史迹。《天宝遗事》载,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中白莲,白居易《长恨歌》也有“太液芙蓉未央柳”的诗句。这些可惜已成历史陈迹,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唐玄宗龙颜大悦。曾经的华美盛景,如今却一转为“空”“倦”。以“不堪重记”收束繁华往昔,点明白莲已凋、盛时已往的今朝。“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反承“不堪”句意而来,又开一个层次转写眼前白莲的遭遇。“翠舆难驻”“玉簪轻坠”是指时序更换,指白莲凋零,狼藉池塘,众芳芜秽。

  下片“别有凌空一叶,泣清寒、素波千里”以萧索景象为背景,写白莲凋落之后的景况。首先写“凌空一叶”立于千里清寒素波之上,笔意较为奇特。写莲房垂露,在梦里怀恋着它那过去的纷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凌空一叶”“素波”让读者不禁想起当时漂泊海上的南宋流亡**。“泪湿”“恨远”形容白莲的凄苦,同时也可看作是暗指南宋彻底灭亡一事。“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转写秋天月夜之下,残荷虽残,而“仙意”尚留。以“羽扇”句写秋,以“琼楼”句写月。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总括白莲凋残,虽然冰魂犹在,无奈香消衣脱,冷露凌逼,语调悲凉至极。

  这是一首“长调词”,但构局开合多变,擒纵自如。起笔至“娇红敛避”,词人以散骈结合的笔法,描绘白莲形象;随之三句忽然另辟天地。“冰魂”三句,转笔收揽,而于下片换头再次转笔,作进一步推阐。用笔,曲折往复,卷舒之间,一无沾滞,显示了长调“构局贵变”的特点。从咏物的角度看,词人把“白莲”写得形神俱备,写白莲却无二字,寄慨亡国,却也幽极静极,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咏白莲词。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4)

——珠海白莲洞导游词(精选五篇)

  白莲洞又称鲤鱼嘴,“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故而得名。相传古时一赤鲤在水中修炼,数千年后一日,赤鲤想试试自己的法力,向天空吐出一口五彩仙气,直冲九霄,蓦地苍天降下一朵绚丽的红云,红云飘扬现出一条金龙,向凡间喷出九条神气,瑞光夺目,九条神气瞬息间化作九条金龙,飞落在湖边嬉戏。

  赤鲤不觉自惭形秽,从此励志修行。赤鲤的精诚,感动了如来佛祖,遂派观音下凡点化赤鲤升天,但赤鲤已变成了龙化石,卧于山坳的莲花丛中,嘴里喷着一胍清泉,人谓“龙泉水”,泉喷三尺,清芬沁人,终年不竭。赤鲤圆寂时,曾吐一玉珠在山涧,化作莲台。下到凡间的观音见莲台如花,不禁心动,便不返天上,隐居于山上岩洞,从此山上有了观音岩,观音打卜的专访,化作一块硕大列朋的“木鱼石”。观音口中念出的“南无阿弥陀佛”变成了字迹,散布在各块岩石上。白莲洞的大规模修建,是1936年越南华侨和吉大乡各界伸商募捐巨资进行的`。

  当时,重修了白莲洞,增建石桥,凉亭,旅店,餐馆,浴池等,以及种植大批花果树木,使其焕然改观。从此,游人云集,白莲洞从此成为珠海名胜。可是到抗战时期,白莲洞惨遭破坏,百年古木被砍伐一空,直到1979年,珠海市人民**拨款200多万元,对白莲洞进行重修扩建,使之面貌一新,成为珠海旅游一大景观。

  白莲洞景区位于珠海市吉大区九洲大道中部路北,景区内寺庙相传建于清朝乾隆间,现已改建为开放式公园。

  白莲洞坐落在林木茂盛的板障山东南麓的山谷中,因“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而得名。景区内怪石嶙峋,山洞环环相扣,丘陵湖泊此起彼伏,颇有野趣。

  白莲洞又称“鲤鱼嘴,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其大规模修建是1936年由越南华侨和吉大乡各界绅商募捐集资进行的。当时,重修了白莲洞;增建了石桥、凉亭、旅店、餐馆、浴池等设施,并在景区内种植大批花果树木,使其焕然改观。从此,游人云集,成为珠海名胜。1979年,珠海市人民**拨款200多万元, 对白莲洞又进行了重修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上世纪末的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祖国而建造的1999级登山石阶,可直达板樟山峰顶,游人每登高数层,俯瞰山下及珠海市容,便会呈现不同的风貌,现成为珠海旅游一大景观,是中外游人最喜欢的登临之处。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白莲洞公园坐落在珠海九洲大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巧玲珑,有山有水,楼宇亭阁、小桥流水,要有尽有。特别是在公园的半山腰有一座红瓦红墙的庙宇――我称它为观音庙,虽然我没有诵过佛经,自然也谈不上信仰佛教,但每次去庙里,听到洪亮的敲钟声,听到和尚的念经声,看到人们烧香时虔诚表情,我都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感到一种莫名的凝重的感觉。每月旧历的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很是兴旺。

  珠海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公园里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板樟山(白莲洞公园的山叫板樟山)缓缓地流下来,流到一个由人工雕琢的龙里,然后再由龙嘴流到水池中。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水池边排队去打水,据说这儿的山泉水甘甜,水质好、口感好,用它来泡茶、煮饭、煲汤就是不一样。

  白莲洞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旅游、休闲、锻练的'好地方,公园有露天交谊舞厅,儿童游乐场、花卉苗圃,供人观赏造形各异的盆景,还有供人泛舟游览公园景色游船和烧烤的场地。每天清晨去公园的人很多,有去跳交谊舞的,有去跳民族舞的,有去打太极拳、太极剑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去掉鱼的,去爬山的……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去给唱歌的人伴奏,歌声、琴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很是悠扬、动听……

  每天清晨,(除了下雨以外),我七点钟出发,从我家到公园走路25分钟,这25分钟的快步走对我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练,到公园后就随着一大群朋友跳民族舞,不但自己跳,还有教她们,也向其他朋友学*,大家互教互学,真有一种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美好,但面对天气热、太阳大,我也有不想去的时候,甚至也想偷懒,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贵在坚持,喜欢的事就一定去做,并且把它做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使我坚持下来了……

  白莲洞公园真是人们的一个好去处,它是美丽的,又是可爱的!更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我爱白莲洞公园!而我所拍的这组照片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很好地反映出白莲洞公园所有的景色。

  想想现在都市人们生活的那种浮躁、那种匆忙,以致对很多美丽、感动的瞬间太过粗心,太不留意,所以也就错过了我们身边太多的感动和美丽……

  白莲洞景区位于珠海市吉大区九洲大道中部路北,景区内寺庙相传建于清朝乾隆间,现已改建为开放式公园。

  白莲洞坐落在林木茂盛的板障山东南麓的山谷中,因“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而得名。景区内怪石嶙峋,山洞环环相扣,丘陵湖泊此起彼伏,颇有野趣。

  白莲洞又称“鲤鱼嘴,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其大规模修建是1936年由越南华侨和吉大乡各界绅商募捐集资进行的。当时,重修了白莲洞;增建了石桥、凉亭、旅店、餐馆、浴池等设施,并在景区内种植大批花果树木,使其焕然改观。从此,游人云集,成为珠海名胜。1979年,珠海市人民**拨款200多万元,对白莲洞又进行了重修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上世纪末的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祖国而建造的1999级登山石阶,可直达板樟山峰顶,游人每登高数层,俯瞰山下及珠海市容,便会呈现不同的风貌,现成为珠海旅游一大景观,是中外游人最喜欢的登临之处。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白莲洞公园坐落在珠海九洲大道中段,公园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巧玲珑,有山有水,楼宇亭阁、小桥流水,要有尽有。特别是在公园的半山腰有一座红瓦红墙的.庙宇——我称它为观音庙,虽然我没有诵过佛经,自然也谈不上信仰佛教,但每次去庙里,听到洪亮的敲钟声,听到和尚的念经声,看到人们烧香时虔诚表情,我都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感到一种莫名的凝重的感觉。每月旧历的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很是兴旺。

  珠海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公园里有一眼山泉,泉水顺着板樟山(白莲洞公园的山叫板樟山)缓缓地流下来,流到一个由人工雕琢的龙里,然后再由龙嘴流到水池中。每天清晨都有很多人在水池边排队去打水,据说这儿的山泉水甘甜,水质好、口感好,用它来泡茶、煮饭、煲汤就是不一样。

  白莲洞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旅游、休闲、锻练的好地方,公园有露天交谊舞厅,儿童游乐场、花卉苗圃,供人观赏造形各异的盆景,还有供人泛舟游览公园景色游船和烧烤的场地。每天清晨去公园的人很多,有去跳交谊舞的,有去跳民族舞的,有去打太极拳、太极剑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去掉鱼的,去爬山的……还有很多中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去给唱歌的人伴奏,歌声、琴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很是悠扬、动听……

  每天清晨,(除了下雨以外),我七点钟出发,从我家到公园走路25分钟,这25分钟的快步走对我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练,到公园后就随着一大群朋友跳民族舞,不但自己跳,还有教她们,也向其他朋友学*,大家互教互学,真有一种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美好,但面对天气热、太阳大,我也有不想去的时候,甚至也想偷懒,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信念:无论做什么都贵在坚持,喜欢的事就一定去做,并且把它做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使我坚持下来了……

  白莲洞公园真是人们的一个好去处,它是美丽的,又是可爱的!更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我爱白莲洞公园!而我所拍的这组照片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很好地反映出白莲洞公园所有的景色。

  想想现在都市人们生活的那种浮躁、那种匆忙,以致对很多美丽、感动的瞬间太过粗心,太不留意,所以也就错过了我们身边太多的感动和美丽……


白莲的作文 (菁华3篇)(扩展5)

——白莲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篇

  原文:

  水龙吟·白莲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鉴赏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是对白莲作总体的概括描写。把莲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它还滴着金盘的玉露,借用的是汉武帝承露盘事。落笔把莲花的整体精神摄起的,跟着具体勾画:“轻装”、“纤裳”,为形质;“照水”、“玉立”,为姿态。配似“飘飘似舞”,使莲花的形象突现眼前。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随即换了角度,自身落笔。“销凝”意为徘徊凝望。几度排徊在满湖烟月和一汀鸥鹭之中,为的是要领略这诗的环境中那白莲的雅韵。“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悄然静夜之中,驾一叶扁舟,在湖上飘摇。淡白的湖光,远送的香气,皆进目鼻之中,那莲花却混在波明月白之中了不可见。这几句莲花被置身于若有若无之间。湖光、烟月、小舟、鸥鹭物光人色皆有。如果能够用丹青画出,当是一幅绝品。

  “应是浣纱人妒。褪红衣、被谁轻误。”大抵是浣纱人妒忌美丽,换红衣裳,穿一件素白的罗衫,以便消减您那动人的魅力。这里写白莲仍是一片迷离之色,轻轻把题目的“白”字反挑出来。

  “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白莲的姿态陡然呈现。“闲情淡雅”一串特写镜头,“淡雅”是写神魂,“清润”是说姿态:“凭娇待语”是拟人化手法,写出它“若讽若惜,如怨如慕”之情态。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隔浦”化用白居易的《隔浦莲曲》句:“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倾盖”借用“倾盖而语”的成语。“心素”即心事。这里又补足了一笔,将上面意思说透。

  结拍“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从眼前荡开,想到未来。“湘皋佩解”是个典故。郑交甫遇见江水女神得赠玉佩。这里的“佩解”是比喻莲花落瓣。“怕湘皋佩解。”讲不久西风吹来,花瓣飘落,如江妃解佩。只剩“绿云十里”在西风中飞卷罢了。

  整首词,有总写,有分写,有远写,有*写,有正写,有侧写,章法颇可玩味。其中的“小舟夜悄”一段,迷离惝怳:“浣纱人妒”三句,想象幽奇:“凭娇待语”、“似传心素”,则人花合咏,也都显出作者的匠心。

  长调咏物,要有整体的布局。或总或分,或实或虚,或探或补,手法颇多,规划得好,才能下笔。这首词,总分结合,远*相宜,章法颇为严谨。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原文: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注释

  ⑴蘤(huā):“花”的古体字。

  ⑵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⑶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xx:81-82

  2、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86-188

  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素花多蒙别艳欺”便明显地指向人事。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妹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句诗明显地指向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诗的第二句就更明显了,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诗人说白莲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这明显地是在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人类社会上得到自已应得到的地位。这里当然也不能排除诗人有自况的意思。可是,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诗人感到愤怒,也使诗人感到悲哀,因此在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塑造了在晓月清风之中即将凋谢的白莲这一形象,让人们注意,向人们提出了问题。这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统治者摧残与埋没人才。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为他们发出呼呼的。这首诗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议论与描写结合得十分巧妙,语言也通俗易懂,概括力强。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原文

  作者: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注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赏析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白莲

  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端合 一作:真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冰清玉洁的白莲真应该生长在瑶池里。

  白莲不事铅华,不争奇斗艳,这种无情有恨的神态,何人能够欣赏?只能在晓月清风的陪伴下寂寞地自开自落的时候。

  注释

  蘤(huā):“花”的古体字。

  此花:指白莲。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表现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点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的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很有启发。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丽之花欺侮。白莲花总应该长在瑶池里面。

  鲜红的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有谁专门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

  “无情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月儿明风儿轻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能了解你?

  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的开放,好像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的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这“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繁葩有着天人之别。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了,个性化了。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词典释义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莲

  唐代:陆龟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