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元宵作文6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09-28 00:00:00 作文

做元宵作文1

  每年闹元宵,妈妈带我去庙会总能看到做糖人的各种工匠,看到他们手脚灵活不一会儿便做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糖人,我感到十分羡慕,好想自己做一个。

  看到看的出神的我,工匠师傅便说,小朋友,你是不是也想做糖人啊,我点了点头。他示意我过去,手把手教我做起了糖人。做糖人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手脚要并用,眼睛要麻利,火候要到位,要先在脑海里勾勒出想做成的形状,然后下手要很快,一气呵成,中途不停歇,不一会儿我便感到浑身酸痛,但可喜的是我做出了一个我自己的糖人,送给了妈妈,妈妈很开心,师傅也夸我学得很快。

  趁热打铁,我又做了两个,一个关公送给爸爸,愿他生意在关公爷爷的照应下越来越好,一个寿星送给师傅愿他,延年益寿福寿如山,不断发扬手艺,让更多人吃到好看又可口的糖人,爸爸和师傅都很开心,我也感到很满足,觉得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从做糖人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都会有困难,我们唯有把困难不放在眼里,努力的.去做,总会成功的。

做元宵作文2

  “快乐生活每一天”我最喜欢这句话。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我最喜欢吃白白胖胖的汤圆了,可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汤圆表皮又白又滑,糖是怎么钻进去的呢?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妈妈正在做汤圆。好兴奋呀!终于有机会学做汤圆了。

  我站在哈哈哈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哈哈哈一举一动。妈妈先拧下一团糯米面,放在两掌间,不停地搓动,不一会,面团被搓成一个小球,“妈妈,做好了吗”我好奇的问。“还没呢!”妈妈头也不抬的回答道。只见妈妈将搓好的面团放在左手心,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快速的在面团中间转出了一个光滑的小洞,又往洞里面塞了一点糖,然后用糯米面将洞封好,最后将有糖的面团搓圆。妈妈告诉我:“等水烧开,把汤圆轻轻地放进去,等几分钟,汤圆就可以吃了。”

  “原来这么简单呀!”我自言自语道,“我也要做汤圆,给妈妈尝一尝。”我学着哈哈哈样子,做起汤圆来。我拧下一团面,放在掌心搓,原以为搓面团好简单,可是我要不是把面搓散了,就是搓不圆,经过几次尝试,好不容易把面搓圆了,心里甭提多高兴!接着我又做了几个,放在盘中。水开了,我和妈妈把汤圆一个一个轻轻地放进锅里,盖上盖子。好期待呀,我做的汤圆会是什么样的呢?好吃吗?好几次忍不住掀开盖子,妈妈看着我一副猴急样,无奈的摇摇头,几分钟过去了,妈妈说可以吃了,我急忙揭开盖子,汤圆一个个都浮起来了,晶莹剔透,不停地翻滚着,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个。咬上一口,咦,没糖?再咬一口,还是没糖!糖到哪儿去了呢?

  我告诉妈妈汤圆没糖,妈妈听了“扑哧”一笑:“傻孩子,你糖都没放,怎么会有糖呢?好好回想一下你是怎样做汤圆的。”哦,想起来了,我把面团搓圆后,放在盘中,然后就下锅了,这些没“心”的汤圆都是我的杰作呀!妈妈还神秘的告诉我,将一个硬币放进一个汤圆里,谁吃到硬币,谁就能走好运。后来,妈妈带着我又做了一次。你们猜,谁吃到了有硬币的汤圆呢?那就是我。(其实是妈妈故意让我吃的,想看我惊讶的表情。)

  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我真幸福呀!

做元宵作文3

  “啦啦啦……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是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诶嘿呦……”咦?这是谁在唱歌?哈哈!当然是我!我们正包汤圆呢!你也来试试吧!

  妈妈准备好了芝麻粉,汤圆粉,白糖,水,面粉等,我们便开始包汤圆了。我挽起袖子,抓了一把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捏成一个小小的碗型,再用塑料小瓢根舀了一小勺芝麻粉倒在“小碗”里,在做这一步时,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结果,一大半芝麻粉都洒到桌子上了。连试了几次都是这样,但我毫不气馁,把胳膊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重新舀了一小勺芝麻糖,倒进“小碗”里,这一次,果然成功了!我兴高采烈,不经意之间,我的目光瞟到了妈妈手上,只见她的动作娴熟而有序,已经包了将*20个了,而我包的数量与妈妈包的数量竟有着天壤之别!我连忙加快了包汤圆的速度,飞快地将汤圆封口,可真应了那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在封口这方面又遇到了困难:怎么也封不回去了!我又把头往妈妈那边探了探,终于知道了我无法封口的原因:因为我加芝麻糖时,填满了整个“小碗”,而妈妈加芝麻糖时,却只加小小的一勺。于是,我又用瓢根刮走了一点芝麻糖,再封口时,果然封住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包汤圆时遇到的困难就少多了,速度开始一点一点,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加快,到最后,我差不多都能赶上妈妈包汤圆的速度了。我的意忘形,几乎忘记了自己手的酸痛,全然不知盛汤圆的铁盘子正从桌子上一点一点地滑落下来。

  “小心!”还是妈妈眼尖,跑过来一把接住铁盘,虽然大多数汤圆没事,但还是有几个没有及时“抢救”过来的汤圆还是滚落到了地上,成了“泥牌汤圆”。

  包汤圆的活动继续进行,没过多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三大盘又白又圆的汤圆。“终于包好了。”我长吁了一口气,帮助妈妈把汤圆放到锅里烧,只见一个个可爱的`小汤圆宛如一位位小朋友,在水面上漂浮游泳,快乐极了!

  汤圆烧好了,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看着那白白的汤圆,我禁不住轻轻咬了一口,软化的芝麻糖流入我的舌尖,真是太美味了!

  汤圆真好吃,但包汤圆的过程比它更香,更甜,更美……

做元宵作文4

  今天是元宵佳节,妈妈特意带我到外婆家,因为宁波的大外婆和大外公来了,听说大外公做的元宵非常好吃,我缠着大外公非要让他教我做元宵。首先大外公拿出一盆芝麻让我一个一个搓成团,我在搓的时候感觉油油的手象在沙子里一样。没一会儿黑黑的馅一个个就都做好了。

  然后大外公要教我包皮了,我先把面粉段放在手上撵一撵,搓成圆形再把它慢慢旋转撵成一个小碗的形状,把芝麻馅给放进去,慢慢地把口给封好。我们用心地做着一个个又圆又大的汤园……该烧元宵了!我们把汤园放到锅子里,过了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做好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元宵心里美滋滋的。

做元宵作文5

  元宵节就要到,元宵节有甜甜得元宵可以吃,我得心里就感觉到幸福满满得,因为我是最喜欢吃汤圆得。

  那汤圆白白得,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得珍珠。我最喜欢吃芝麻汤圆和没有馅得汤圆。芝麻汤圆是个“大个子”,洁白无瑕,让人看不出里面还包有甜甜得芝麻。咬一口芝麻汤圆,乌黑乌黑得芝麻就“跑”出来,味道也就出来。有一次,我正在看书,闻到这诱人得香味,就急忙把书放好,跑到厨房来,我咬一大口汤圆,那汤圆在嘴里甜甜得,入口即化。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得小精灵,闻起来可香,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得“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无馅汤圆是我得拿手好戏,我先往糯米粉里放一点水,就开始和面,面和好,再捏一点面,把面揉圆,这样无馅汤圆就做好。我和妈妈做许多汤圆,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汤圆在水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跳华尔兹。汤圆快煮好得时候要往锅里放些糖,吃起来甜甜得,吃完之后,会有无穷得回味呢!

  元宵吃汤圆感觉真好,汤圆是我得最爱,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汤圆!

做元宵作文6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做元宵作文6篇扩展阅读


做元宵作文6篇(扩展1)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6篇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1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这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活动——元宵节花灯制作。

  活动开始了。教室里面热闹非凡,家委会的阿姨们把买来的材料开始发给我们,同学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打开材料包,看,里面的材料应有尽有,四张花灯纸、蜡烛、长方形的卡纸……

  开始制作花灯了,我先拿起材料包里的说明书仔细地阅读,心想,这花灯也太容易做了吧,一点挑战性都没有啊,比看不懂说明书的乐高要简单的多了。说明书往边上一扔,我开始做花灯了,拿起两根粗木棍和两根细木棍按照说明书上的做法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接连着又快速地做完第二个正方形,再用四根木棍在正方形四个角上把两个正方形搭起来,哈哈,花灯骨架完工了。咦!我拿起来一看它怎么是歪的呢,迫不得已再次拿起说明书仔细看看,发现原来木棒长短不一,拼的时候长的一边要和长的一边对齐,反之短边和短边的对齐,而我却把它拼得歪七扭八的,立马把它拆了,可是,就在我拆最后一根木棒时竟然拆不下来了,怎样弄就是拆不下来,急得我快哭了,在我准备求助其他人时,突然脑子是一个想法一闪而过,我将一根木棒固定,另外一根转啊转啊,慢慢地两根木棒松开来了。再次按照说明书的步骤重新拼了一个漂亮稳固的骨架。我将骨架放在桌上,按照说明书的做法拿起其他材料慢慢做起来,漂亮的卡纸做成了放蜡烛的底盘,再把蜡烛小心翼翼的固定在卡纸上,骨架的四根木棍上黏上了双面胶,再将花灯纸粘到四个面上,这时花灯纸上的小猴子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仿佛也开心地和我们一起欢度元宵呢,最后就只剩下提花灯的木棍没做好,再次拿起一根红绳子一头穿到木棒的小孔里系上一个蝴蝶结,另一头系在骨架上,就这样一个可以提在手上的花灯就做好了。

  提着花灯,我仿佛听到屋外鞭炮震耳欲聋,看到夜空烟花直冲元宵,屋内,我们一家团聚在餐桌上开心地吃着汤圆,看着花灯,猜着字谜的温馨场景,顿时觉得一股暖流留进我的.心里,暖暖的,开心极了!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2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一阵阵锣鼓欢天地喧闹声中,人们送走了除夕迎来了元宵节。这不,我们班上也举行了制作手工小灯笼的活动。

  下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一打,家委会的家长们拖着小车,来给我们分配材料啦!经过一阵忙碌的准备,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包精美的材料:有用来制作骨架的四根方棱柱和八根小圆柱,有四张印有可爱小猴子的灯纸,还有灯笼的提杆等等。

  我打开包装,卷了卷袖子,准备开工啦!我先把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拿出说明书,快速地阅读起来。读完之后我得意地笑了笑:原来这么简单啊!这可比那说明书我都看不懂的乐高容易多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四根方棱柱就搭起来,东一插,西一塞,很快就组装好了。我抬起头,看看四周,只见同学们:有的急得满头大汗,有点眉头紧锁,有的几个人头靠着头偷偷议论着……我的心里不禁沾沾自喜起来:这灯笼这么简单,他们竟然还要做这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

  我沾沾自喜地将做好的骨架放在桌子上。诶!怎么回事?我傻眼了:我的骨架像陈旧了几百年的古屋,东摇西晃,风儿一吹像立马要散架似的。于是我连忙拿出说明书,再次细细阅读起来。接着,我拆掉原来的骨架,拿起方棱柱对照说明书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这时,我发现每根棱柱的两端都有上下两个孔。我又拿出小圆柱上对上,下对下,不一会儿就搭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方形。我瞪大眼睛,小心地用手轻轻推了推,方形稳稳当当地立在桌子上。嘘!我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来。然后我乘胜追击再搭一个,用剩下的小棒把两个方形连接起来,灯笼的骨架终于拼搭完毕。贴上印有小猴的灯笼纸,绑好提竿,放上蜡烛,我的小灯笼就做完了。我提着自己做的小灯笼,心里十分自豪。虽然它不是最漂亮的灯笼,但是它在我心里是世界上最最亮的那盏灯笼。

  放学回到家,我点燃灯笼里的蜡烛,灯笼上的小猴子在桔黄色的火光映照下,跳了出来,拿着福字,来和我们欢度元宵节了。我们一起猜灯谜,一起看元宵晚会,我们还将一起手拉手在新学期里挥洒汗水,扬帆起航。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3

  元宵节就要来啦,我寻思着要动手做个宫灯来庆祝节日。听爸爸说,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彩灯中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呵,宫廷灯居然这么气派,我一定要动手做一个宫灯。我设计了一下,除了造型美观外,它上面还有几只纸质的花蝴蝶,因此,我且叫它“蝴蝶宫灯”。这灯笼的骨架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木棒组成,制作起来可难了……还是让我从头跟你讲起吧。

  有一天,妈妈递给我一个包裹,告诉我里面有一个灯笼。当我迫不及待的打开时,迎接我的是一个有待组装的灯笼。我失望极了,想让妈妈帮帮我,可妈妈说:“你要自己做哦!”我只好自己做灯笼了。

  这个灯笼的骨架是由许多的木棒组成,在组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点小困难,木棒要么太细,要么太粗。正当我束手无策时,妈妈说:“你可以用刀削一下木棒。”对呀,我一下子就开窍了。很快就把骨架做好了。接下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开始画灯笼布了。我早早找好了素材,就在布上画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了画灯笼布的任务。

  接下来的任务是很重要的,我先在灯笼的骨架上贴好双面胶,然后把它们撕掉,再把灯笼布蒙在骨架上,灯笼的大部分就完成了。然后,我把蜡烛放在灯笼里。可是到了最后一步我却犯难了,因为材料包里有一根绳子和一根木条好像没什么作用,会不会是放错了地方?经过我严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考虑,终于发现那根木条上面有一个洞,绳子正好可以穿进去,系在木棒上,这样灯笼就可以提在手里了。最后一个难题也解决了,一个美丽的蝴蝶宫灯就这样完成了。

  我点着宫灯在外面转悠,看见的人无不赞叹,自己动手做的灯笼,令我多么自豪呀!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4

  今天,我和我的妈妈做了一个灯笼。

  我的妈妈先搜集了一大堆要用到的材料,拿回家以后,我就开始做灯笼,我们先把一个透明盒子拿出来,把灯泡挂在顶上,再把灯泡固定好,装上电池,连好电线,打开开关,灯不亮,我们把灯拆了。原来是铜线断了,我们把电线重新接好,灯泡亮。我们把盒子四角粘上花花绿绿的纸,又把另一个盒子用彩纸包好,再用单面胶粘住其中的一个面,把它和盒子粘在一起,做为底座现在有一点点累了,下午再接下来做吧。

  下午,我和我的妈妈又开始做灯,我的妈妈把一个绿色的小杯子扣在灯和电池上,再用钉子把开关固定起来,再用绳子把盒子吊在一根竹竿上,灯做好了。我们觉得灯还不够美观,于是找来了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图案,用双面胶粘在上面,小灯笼做好了。

  瞧,透明灯罩上面扣着绿色的帽子,灯罩下是紫色、绿色、红色、橙色构成的底座。衬着红色的流苏,可漂亮了。我爸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气死风灯”,因为风怎么吹也吹不灭。

  哈哈做灯真好玩。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5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灯笼。过年的时候,家里挂了很多灯笼,红红的。漂亮极了。

  可是我还没做过灯笼呢,这可难住我了。我的妈妈安慰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的妈妈先让我准备:两张红纸,一个不用的盒子,一段彩带,蜡烛。

  开始做了,我心里又激动又高兴。我的妈妈说:“你先在盒子旁边围上一圈红纸,再用彩带扎成一个蝴蝶结,然后,用彩带一绑,挂上去了。最后,我给灯笼又装上了一个蜡烛。哦,我终于完成啦!”我高兴地说。

  原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没有困难,困难只怕有心人,只要不怕困难,才能成功。

元宵节做灯笼作文6

  元宵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按汉族传统名俗,在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在元宵的前夕,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制作元宵灯笼,过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元宵节。精心挑选好了材料,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袋,里面的东西却让我傻了眼:一大堆长长短短的木棒,五花八门的固定器,大大小小的塑料管,各式各样的红色纸片,我根本无法下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更是让我眼花缭乱。唉,这个灯笼看起来那么简单,是一两分钟就能够搞定的事情,但是一开始使让我犯了愁,我叹了口气,拿起材料和说明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研究了起来。我把所有的固定器和塑料管连接起来,将木棒从长到短排列好了顺序,就过去了30分钟,真是慢工出细活,可是真正的大工程还没有开始。按照图纸上的步骤,我将十六根最长的木棒分成四组,每组四根,每两根之间用四头固定器连接,成功拼成了四个大正方形,接下来的拼接任务是这里面最难的步骤了,需要将四个大正方形的所有直角上的四头固定器剩下的两头与剩下的木棒连接,可是木棒怎么也装不进去,这时我才发现我所有的四角固定器全部都装反了,原本应该向外突出的尖角,我全部装在了里面,没办法,不仔细看说明书的后果可真大:我只能全部拆掉,重新做一遍。经过上次的失败,我这一次仔细了许多,认认真真地拼成了四个正方形,这回总算没有搞错。我将剩下的所有木棒一个一个插在了四头固定器上,再将每一根木棒上插上六头固定器,把六头固定器插在剩下的木棒上,元宵灯笼的框架完成了。

  我找了几张彩色卡纸,准备在上面写谜面。可是,这么多谜面,写哪一个好呢?既然是过年,那么就找一些过年干的事情吧,经过挑选,我决定写:拜年、祝福、爱好旅游。写完后,在卡纸上打一个小洞,用细绳穿上,挂在灯的下面。

  接下来只需要贴上红色的纸。把每一根木棒涂上胶水,贴上红纸,上面写着“恭喜发财”四个大字,下面挂上大红和金黄的*结,上面写用绳子挂上木棒,一个元宵灯笼就做完了。

  望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灯笼,我的心中好有成就感,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做元宵作文6篇(扩展2)

——做元宵小学作文3篇

  元宵节那天,我们从莱芜回来就到了奶奶家。奶奶在家里忙的不亦乐乎,一会搬花盆,一会做菜,一会又抬水。刚忙完这些活,奶奶又从里屋里拿出来一个面盆,我问奶奶:“奶奶,这是要干什么呀?”奶奶说:“做汤圆,自己做的好吃。”一说做汤圆,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那洁白的、如雪般的元宵来。

  想着外白里黑,咬一口就满口飘香的汤圆,我的口水就流了下来。奶奶说:“小馋猫,别想了,快来帮忙吧!”于是我抓紧洗了洗手,来到了面盆前,帮奶奶揉起了面团,不一会面团就揉好了。奶奶用面杖擀好了皮,我就和奶奶包起来。将黑芝麻包在皮中,像捏泥球一样把面团捏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小球,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一大盘汤圆就做好了。这时,妈妈已烧开了水,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了起来,一会工夫,汤圆的香味就四散开来,等熟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汤圆里的黑芝麻就像开闸的水一样流了出来,味道好极了。

  晚上,我们还放起了许愿灯,买的这个许愿灯很精致,里面点上了蜡烛,许愿灯飞在空中,就像是一颗颗闪闪的星星。它们带着每个人的梦想向天空中飞去。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大街上,有正在放烟花的,有猜灯谜的,有闲逛街的,热闹异常。元宵节,真好!

  今天早上,我自告奋勇地要为大家做一顿早餐——元宵。

  我快步走进厨房,把半锅生水端到了灶台上。我小心翼翼地拧开了火的“领头儿”。可是,火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地张牙舞爪地从锅的下面 “窜”出来。

  难道是停气儿了?我不甘心,便又小心地开起火来。“呼……”一股热气传来,我赶紧往回退,生怕被火烧着,我轻轻地嘘了一口气。

  我从冰箱里拿出元宵,准备向妈妈请教该怎么煮元宵。可没想到的是,妈妈竟然一口拒绝了我,让我自己动脑筋找老师。我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啊!对了!我想到了!袋子一定有使用说明!我恍然大悟。

  哦!我明白怎样煮元宵了!咦?水开了没有?太慢了吧!我双手叉着腰,撅着嘴想。当我走到灶台前,发现锅盖儿旁的缝隙中,冒着缕缕热气。我便迫不及待地掀了起来……

  “啊!好烫!!!”一声惨叫声传来。我可怜的手呀,差点就成了“烧猪蹄儿”了!这时,我才想到要把火调小,这样拿起锅盖才不会烫手。

  我把元宵一个一个地放入锅里,可我是个急性子,这样放太慢了,于是,我便把一袋子元宵一股脑儿全都倒进了沸腾的水里,哇!只听到锅里咚咚乱响,水花四溅,我吓得赶快往后撤。

  一会儿便安静起来了,我好奇地打开锅盖,发现元宵们“靠”着锅好似一对儿对儿亲密无间的`朋友,哼!为了让大家吃上一个个圆圆滚滚、完完整整的元宵,我只好当一个“狠心”的小姑娘,把它们分开!我拿来 “助手”——勺子来帮忙,在锅里搅啊搅啊…….硬把它们这一对儿对儿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给“分”开了。这时,竟然有一个调皮的小元宵,又和我的勺子结成了朋友,我真是哭笑不得!没办法,我只好用筷子将它“赶”下水去。

  一分钟后,喝足了水的元宵们一个个挺着胖胖的大肚子浮到了水面上,他们好似一个个乒乓球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在水面上玩耍,哦!元宵熟了!

  吃元宵了!吃元宵了!我相信,这次的元宵一定是我吃到的最香吃、最甜的元宵了,在煮元宵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儿都不要依赖父母,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这样自己才会越来越聪明!

  每年春节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够吃到外公做的汤圆。那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因为里面包了黑芝麻做的馅,所以吃的时候更觉得香甜。

  我想,汤圆这么好吃,我也来学着做几个。于是,我学着外公的样子,先取了一小团已经和好了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个小碗的样子,再放进去一个事先搓好了的黑芝麻馅,然后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给捏起来,最后放在两只手心里轻轻的搓圆,一个汤圆就做成功了。我一口气做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共是七个,就混在外公做的汤圆中一起下了锅。我真有点急的等着吃汤圆呢,一会儿,外公说,撑船了,撑船了。我一看原来有两个汤圆在烧滚的时候破了,黑芝麻馅漏了出来。我想,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个中的两个,外公做的汤团从来都是不会破的,烧汤圆的水永远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励我说,第一次做汤圆就有这么多都是好的,很不错!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错!我一边吃着自己第一次做的汤圆,一边用调羹搅着碗里有点黑乎乎的汤水。

  忽然,我想起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书里的“理发师”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发把弟弟的头发剪得“像翻耕过的草地似的”,最后还让弟弟“一个人面对着镜子里的秃头发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做元宵作文6篇(扩展3)

——做元宵作文 (菁华5篇)

  午后,我静静的享受着舒适的阳光,全身的毛孔都得以放松,假日的感觉是完美的。

  只见父亲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家,向母亲说着事,那声形具色的表情,让我也不由得将目光转移。母亲的眉头舒展了,略微点了点头,便让我过来,好像要告诉我什么事。

  我走进母亲身边,她笑着对我说:“侯翔,到了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穿好衣服,咱们去猜灯谜”

  “猜灯谜?”我惊讶的张大了嘴,从前只在旁边看过别人猜,这回也可以自己显一下身手了,我赶忙穿好衣服,兴致冲冲的奔向了门外,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事。

  到了文体中心,早已是人流涌动,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一串串灯谜如一只只小蚂蚁停在了彩纸上。“好美!”我的兴致一冲上天,便开始去谜海里寻找我拿手的灯谜。

  “北京晴,包头雨。(打两字)”我一直喃喃着这句话,“包头雨?包的头上是雨?那不就是雹吗?”我欣喜若狂,要去猜前面的,却难以猜到。又转念一想,不如将晴变为日试试。

  “北京晴……京的北面是日!是景!”哦,出来了,原来是“景雹”二字!我欣喜若狂地跑下楼去,得确正确!作为奖励,我得到了一沓信纸!

  我的冲劲又一次上来了,一连回答了十几个字谜,可运气便没这么好了,不是别人猜了就是猜错了。才对了三个,运气又不好,一鼓作气抽了三支铅笔。兴致大减,便与父母一同回家了。不过,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猜谜活动,它将成为我难忘的记忆,相信我会永生难忘!

  元宵节就要到,元宵节有甜甜得元宵可以吃,我得心里就感觉到幸福满满得,因为我是最喜欢吃汤圆得。

  那汤圆白白得,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得珍珠。我最喜欢吃芝麻汤圆和没有馅得汤圆。芝麻汤圆是个“大个子”,洁白无瑕,让人看不出里面还包有甜甜得芝麻。咬一口芝麻汤圆,乌黑乌黑得芝麻就“跑”出来,味道也就出来。有一次,我正在看书,闻到这诱人得香味,就急忙把书放好,跑到厨房来,我咬一大口汤圆,那汤圆在嘴里甜甜得,入口即化。无馅汤圆是“小个子”,像一个白色得小精灵,闻起来可香,好像每个“小精灵”身上都有一个特别得“香包”,让人觉得十分香甜。

  无馅汤圆是我得拿手好戏,我先往糯米粉里放一点水,就开始和面,面和好,再捏一点面,把面揉圆,这样无馅汤圆就做好。我和妈妈做许多汤圆,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汤圆在水里“跳来跳去”好像在跳华尔兹。汤圆快煮好得时候要往锅里放些糖,吃起来甜甜得,吃完之后,会有无穷得回味呢!

  元宵吃汤圆感觉真好,汤圆是我得最爱,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汤圆!

  真好!元宵节到了,妈妈喊道:“吃元宵了。”大家从四方冲向厨房,高兴地坐下了,妈妈为我们端来了元宵,说:“吃过元宵就又大一岁了,这是你们成长得见证啊。”说完,我们便各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咬下去,就挤出了黑色得芝麻,这让我想起来一句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

  吃过元宵,接下来便是激动人心得烟花了。

  每年得烟花都与众不同,去年得烟花五光十色,不知道今年得会不会更胜一筹,真让人充满期待!

  “砰”,烟花升天。一开始是红色得烟花,一眨眼,单纯得烟花变成了一个字“元”;过了一会,烟花由红渐渐变成了蓝色这个烟花更棒,一会儿变笑脸,一会儿变雪花,变到最后,又变成了一个字“宵”;观看得人们叽叽喳喳得讨论着,讨论下一种烟花会是什么?出现了!第三种烟花是绿色得,那是我最喜欢得颜色,我目不转睛地仰望天空。绿色得最先是**常常,刹那间变成了绿草,绿树,接着变成了白云……到了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快"字;越来越有趣了,下一个是黄色得,是个月亮吗,是弓吗,还是太阳,不知是什么。不过,不用担心,谜题即将揭晓,黄色得烟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翱翔,我得眼睛不由自主地跟定了这小家伙,因为只要一不留神,它就不见了。最后,烟花变成了“乐”字。最后一炮来临,大家议论纷纷,“发射了”,不知谁喊到。在场一片肃静。烟花绕天飞一圈,一个爱心展现在眼前,烟花爆开,天空顿时浮现几个大字“元宵快乐”。

  人们望着天空,感觉到了现在科学得发展,看到了元宵得祝福,听到了人们得欢呼。

  元宵之夜,千家万户都被团圆的喜悦包围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大青花碗里漂浮着白白嫩嫩的元宵。细腻绵软的彩色糯米团,也静静的躺在里面,衬着乳白色的汤,倒映了满室灯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清代诗人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我用筷子把汤圆轻轻挑开,同样柔软的馅儿,便从那小口中点点流出。黑芝麻香甜满口,豆沙甜而不腻,水果馅流出各种颜色的想象,热气腾腾的汤圆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每逢元宵节,奶奶都会给我包汤圆。奶奶包的汤圆,不大不小,饱含着奶奶满满的爱。奶奶知道我喜欢吃菠萝味,每次都会托人去买。一口咬下去,纯纯的果香就留在了唇齿之间,那味道美极了。我还问了奶奶和爸爸,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爸爸眉飞色舞的走上前说道:“这你就不知道啦!相传,元宵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楚昭王,楚昭王在一次经过长江时,看见水中有漂浮之物,于是命令他人将其打捞出来。此物是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很是不解,于是拿着这些打捞上来的东西去请教孔子。孔子曰:"此浮苹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就是说等得到这个物品是大吉的征兆,楚昭王闻之甚是高兴,恰巧这天是正月十五,于是楚昭王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要仿造此果,于是渐渐的形成了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俗。"奶奶又补充道:"是啊,是啊!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一轮明月挂云空,未来和谐新生活啊!"

  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品着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元宵节结束了。可人们显然还停留在节日的余晖中,心如汤圆,绵软甘甜,这又是一年的好兆头……

  汤圆的做法并不难,每逢元宵节。我都会看着奶奶做。

  只见奶奶戴上手套,拿起那雪白细腻的糯米粉,用筷子搅和成絮状。接着,用手面团擀一擀,擀成一块大面团,说着,拿起刀,将面团分成几块面剂子,用大拇指按*,再用右手和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成耳朵状,盛上满满两勺3芝麻糖,立于虎口之间,边转边捏,将面团收口,一颗白白胖胖的芝麻汤圆就包好了。在边上儿,光是看着那诱人的芝麻糖,就不禁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吧。更何况是大碗大碗大王装着,大匙大匙地朝嘴里塞灌呢!

  咕嘟咕嘟,奶奶接来清水,汤圆们如同白胖子跳水般被奶奶扔进锅中,白白胖胖的汤圆们在锅中翻腾着,而锅中的一切也只能想象:糯米也被煮的粘粘的了吧,红枣也有之前的三两倍大了吧,特别是芝麻糖,也该有流心了吧……

  此时的我却早已迫不及待了,大约五分钟后,汤圆出锅了,我立马向嘴里塞了一块,呼!呼!烫呀!可尽管是烫,也阻挡不了我对吃汤圆的热情。每一看到香香的糯米团子,就不禁想到了家乡的糖小圆子。


做元宵作文6篇(扩展4)

——做元宵作文合集20篇

  元宵临*,上午我在小区里吃汤圆,猜灯谜,赢奖品。下午在《萧山日报》报社参加小记者活动,做创意灯笼。

  既然是创意灯笼,那么主要讲究设计,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今年是鸡年,最*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水晶老师教我们做公鸡灯笼和梅花灯笼。还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元宵节的民俗,有吃汤圆、逛灯会、耍龙灯、舞狮子等等。

  我做了一个萌萌哒的老虎灯笼。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哦,对了,我提笔写了四个大字“生龙活虎”。寓意新的一年爷爷奶奶生龙活虎,身体健康。希望我自己生龙活虎,学*出色。“笼”与“龙”同音,龙和虎又是吉祥的神兽,大家都特别喜欢。

  一会儿功夫,小记者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皇冠猫、王字虎、小猪仔、蹦蹦兔,有的装上对联、福字……石头哥哥帮我们和灯笼合影。

  今日,我在家向妈妈学做汤圆。首先把豆沙馅搓成一个个小圆球,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比较难,豆沙在手上会越黏越多的话,豆沙小球就搓不成型,要去洗掉再做。

  我觉得这样太浪费,灵机一动,何不把黏在手上的豆沙吃了,再去洗手呢哈哈哈……其实是我的馋虫上来了。然后,再把做汤团的米粉倒在一个大碗里,另一个碗里妈妈放了一块新鲜奶油,再用开水把它融化掉,再倒进装米粉的碗里和好,再把和好的米粉搓成一个个白色的圆球,再用拇指轻轻在白色圆球上按出一个洞,然后把豆沙小球嵌进去,再把白色米粉轻轻把它包裹在里面,最终把它重新搓圆,一个带有奶油香的豆沙馅汤圆就这样做成了。做完后,妈妈煮了几个让我尝尝鲜,不一会妈妈端上了一碗清汤白玉似的汤圆,上头还撒了一些散发着淡淡香的桂花糖,只要闻一闻就别提那香味有多诱人啦!

  一口咬去,有桂花的.香味、奶油的香味、豆沙的香甜、米粉的糯滑,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汤圆了。就是汤里也有一股奶香,我最终把汤也喝了个精光。这是我一辈子都会记得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元宵节的前两天,我们宣城小记者又一次相约 “福星渔港”一起提前欢度元宵节。既然是元宵节,那自然少不了做元宵、吃元宵了,今天我有幸能亲自体验一次做元宵的感觉。

  下午2点左右,我来到福星渔港大酒店的二楼,那儿早已人满为患,我找个位子坐下和其他小记者一起边聊边等待着活动的开始。终于,赵主任和几名小记者成员端着六大碗面粉和六大碗豆沙泥进来了。

  我们被分成了六组,每组挑选一名组长来维持本组的秩序。我有点激动,心思早已飞到做元宵上去了,是做什么样的呢?大的?小的'? 赵主任一声令下,活动开始了。

  首先抓一团自我感觉大小正好的面团,用手把面团搓成一个圆球,再用手把面球压扁成一片圆面皮,接着用筷子夹一小块豆沙泥,把它搓圆放在面皮上,结果感觉豆沙泥少了,等我觉得豆沙球大小满意时,人家早就已做好一两个了。

  接着,我要把元宵搓圆了。怎么回事?一次性手套竟被面团粘住了,这可怎么办呀?我急的满头大汗,无奈只好脱下手套,脱下手套果然做的快多了。我正以为自己做得最多最完美时,一看身旁的瞿林一,他早做了七八个了,每个元宵不仅圆,而且表面光滑的没有任何皱纹,真没想到他带着手套还做得这么好。我赶紧加速做起来,要不是主任叫停,我还会不停的做。

  第一次做元宵虽然不够熟练,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元宵节这天,可是要吃汤圆的,以前,我们都是买着吃的,可这一次,我们可是自己包哦!

  不要以为包汤圆有多么难,其实很简单。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最重要的汤圆粉,还有汤圆馅(汤圆馅可以自己选择口味),一个铁勺子,还有一碗温水(现接现倒)。我先把二分之一的汤圆粉倒进一个干净的盆子里,再把温水一点一点地倒进去和成面之后就可以开始包了!

  揪一小块面团,按成饼把陷包进去封着口,剩下的.就剩把他团成球了。可是遇到困难了,团球乃是本人的禁区之一,从小就不会团球老是把他团成各种形状。为此我感到苦恼不已。我亲爱的妈咪教了我很多办法,but,孺子不可教也,我学不会……最后下锅的,有些是形状各异的,不用说那是我包的,我哪说那都是我的,个个晶莹的汤圆出锅了,我咬上一口,露出了里面的馅,这馅别提有多鲜了。还有外面那层糯米,粘乎乎的糯糯的,两样合起来一起吃,更是鲜上加鲜。那汤圆我一口气吃了五个呢!这汤圆实在太好吃了!

  我虽然包得是四不像,但这是我第一次包的饺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着它,这碗“四不像饺子”别提有多好吃了!

  今年的元宵节过得真是太有趣了!

  做元宵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同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百花齐放,共同装点了纷繁的中华大地。不必说西方的什么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必说傣族的泼水节,单单是汉族自己传统的节日,就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了。

  我自幼长在江南水乡,自然难以体会到北方安塞腰鼓的壮阔与豪迈,但江南却以她自己的方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普遍的*俗,就是每逢过年过节,要舞龙灯、舞桥灯,根据各地*俗不同,灯的样式也不同。我最不能忘怀的,是外婆家的桥灯。

  每年元宵节前一天,外婆所在的那个镇子上就会舞桥灯。桥灯是元宵节前制作的,由于桥灯很长,从二三十节到五六十节不等,一家人是断断不能在元宵节前完成的,于是分派到很多户人家,每户人家负责其中的一节,等到临*元宵的时候,各家把所有的龙身连接起来,再添上龙头、龙尾。

  龙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师傅制作,且这种手艺绝不外传,往往是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龙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龙的外形,倘若龙头没有精神,纵使龙身舞得怎样卖力,也没有多少人看了。

  龙头是提前半个月就要做好的,等到龙头做好,便放在社区的戏台上,人们可以提前去看。但看的往往是孩子居多,就是图个新鲜。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在外婆家完,便常常跑去看龙头。幼年的印象里,龙头仿佛是有点吓人的。用纸糊成的花白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很大一片,倘若一个小孩子藏在底下,也不一定能被发现。

  龙的眼睛是由两个嵌在脸上的电灯泡做的,灯泡点亮的时候,仿佛一个凶神恶煞的'妖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我向来不敢与龙的眼睛对视,尤其在晚上,我总觉得它会活过来似的。龙角上粘着各色的纸花,亮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到了元宵这天晚上,什么都不能*复我激动的心情。只等夜幕降临,抓一大把烟火,听着喧闹的鼓声,跟着的人群一起看桥灯。小孩的的头上戴着发光的犄角,手上是五色的荧光环,坐在大人的肩上,占据风水宝地。

  看着舞动的龙,人们放飞孔明灯,放飞对新年的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鼓声中,孩子长大**,老人白发新添。不变的,是对传统*俗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天人们要点彩灯、猜灯谜、吃汤圆。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今年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动手做汤圆。妈妈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团,然后把做馅的芝麻和糖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妈妈教我先把糯米粉团在手心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将一小勺子馅放在皮中包好,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我做的汤圆大小像核桃,表面光滑发亮,真好看。锅内水开后,我帮忙放入汤圆,妈妈用勺子轻轻推开,汤圆便跳起了“旋转舞”。汤圆在锅里煮到浮起后,改用小火,再煮一会儿,就可以捞起食用。

  我吃着亲手做的软绵绵的汤圆,心里可高兴了!我喜欢元宵节,喜欢吃汤圆。

  快乐的寒假生活一开始,我便迅速完成了各科作业。接下来的时间要专心完成我的实践作业了,其中最有意义的要数手工制作了。今年我要亲手制作一盏灯笼。

  为了使我的灯笼精美别致,材料我可都是精心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制作的,有的是在网上购买的。材料一收到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我的创作。当我兴高采烈的打开材料包一看,傻眼了,包里竟只有几根类似竹筷子的木棍和几个连接木棍的塑料拐角,这能做成灯笼吗?我心里浮出了疑问。看来要自己创作发挥了。

  开始制作灯笼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首先要把支架做好,这需要力量,我请来了力气最大的锤子。拿一根木棍,把它锤进连接木棍的拐角里,再把另外几根木棍也锤进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的几根木棍连接起来,灯笼的框架就做好了。在完成这一步骤的时候,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唉,终于弄好了!”刚开始我是兴高采烈,到现在是气喘吁吁,但看着制作好的框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糊纸。我从文具店里买来了皱纹纸,想把它包裹在已经做好的灯笼支架上,完成这一步骤不得不请来双面胶。在每一根木棍上都贴上双面胶,撕下双面胶的一层皮。接着用手工健将——剪刀把皱纹纸裁剪到合适的尺寸,再把剪好的皱纹纸贴在灯笼支架上。这一步骤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也许皱纹纸就会贴歪,导致整个灯笼不协调,就是想补救都补救不回来了,所以我才请来了妈妈来帮忙。她负责扯着纸,我来滚灯笼。经过我们俩的同心协力,纸很快给糊好了。“太美了!”,我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赞叹不已!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灯笼。此时我又回到了起初的兴致勃勃。

  令我最开心的是最后一步在灯笼纸上绘画。我的灯笼一共有六面,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决定在这六面中两面画小猪的剪纸图案,两面画梅花,还有两面分别写上“福”和“猪年大吉”的字样。绘画可是我的强项,经过我的精雕细琢,原本朴素的纯黄色灯笼,完美的蜕变成了一盏图案鲜明、颜色鲜艳的彩色灯笼。我高兴极了,连忙拿给爸爸妈妈看,就连他们也对我的杰作投来赞许的目光。

  六角宫灯制作的很成功。在我看来,制作过程不仅检验了我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让我懂得了互相协作、精益求精的好处。这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手工制作!

  元宵节节,它虽然没有春节热闹的气氛,没有春节红火的喜庆,也比不上春节的历史悠久,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

  因为元宵节节紧挨着春节,所以在我的家乡,从春节前夕一直到元宵节节,*一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却很开心的过着盛大的节日,直到元宵节节完,这热闹、欢快的气氛才渐渐*息下来。小时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节节像春节一样热闹,一样有趣。

  记得有一句古语说:“正月十五闹元宵节”。每次还没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做准备,排秧歌、买烟花、买灯笼,有些心灵手巧的人便会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灯笼,就只为了那一天而做准备。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早晨还算清静,可以到中午,刚吃过晚饭后,如果你想午休,那恐怕没戏了。刚一过十二点,街上就准时开始了敲锣打鼓,随即而来的就是俗称的扭秧歌。各个表演者脸上都洋溢着欢乐,透出了节日的气氛,都跳出了自己的个性,各式各样的,有扮小丑的,有举花伞的,有转手绢的,使你大饱眼福。看完了,会觉得肚子有一点饿了,这是餐桌头号食品——汤圆,一个个浓郁可口,要到嘴里,感到一阵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这都不算什么,只是个开幕式,最为热闹的还要数晚上了。

  晚上,整条街都比以往亮,灯火通明的,必行在街上,琳琅满目的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有材质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绝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拿一根细竹竿,将点燃的灯笼挑起来,俗称挑灯笼,也有一个文雅点的名字叫看花灯。

  看,那边是什么,热火朝天的,走,去凑凑热闹。哦,原来是——猜灯谜呀!火红的纸片透过灯光,将整个广场都被红色包围,被喜庆包围着,人们站在一张张纸条前,有的低头用手机查,有的挠挠头,有的安静的思考,想到后,便争先恐后地去兑奖,广场充满了无穷的欢乐声。

  最后,再欣赏一下圆盘般的月亮,这是一年中第一个全月,皎洁的月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亮了,有一种仙境般的美。

  这是我家乡的元宵节节,一个与众不同,热闹非凡的节日。我爱家乡的元宵节节,更爱我美丽、热闹、与众非凡的家乡!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给家人做元宵,今年也不例外。

  首先,我从超市里买来糯米粉,我把糯米粉放进小盆里,再放些温水,把它们和气来,不一会就和好了,成为了一个糯米粉,开始做元宵了,我拿了一小团面粉,搓成了长条,再掰成一块块。然后,我拿起一块米粉团放在手心里搓成长圆形。接着我在长圆形的一头挖了一个洞,把事先做好的馅放了进去。最后,我把上面的口子慢慢捏拢,还捏出了一个小尾巴。要煮元宵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元宵推下水去,。元宵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拥在一起,有时儿分散开来。

  瞧,多像一群戏水的小天鹅呀!不一会,只见满锅的元宵浮在水面上,互相拥挤着,翻滚着,我又添了点凉水,锅里立刻*静了,可眨眼功夫,它们又冒出了头。终于,元宵煮好了。我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元宵搬上了桌,爸爸妈妈都夸我做得好吃,虽然每年都是这样,但我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每年元宵节我们一家都会吃着元宵,看元宵晚会的。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四(4)班的教室里传来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咦?他们在干嘛?哦,他们原来在热热闹闹地闹元宵,做花灯呢!

  这不,下午第二课的上课铃一打响,家委会的妈妈们捧着一大箱材料走了进来,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精美的材料包。我迫不及待地拆开袋子,有搭骨架的四根正方形棱柱,有八根小竹签,还有圆形小蜡烛等材料,真是应有尽有。

  开始做花灯了,我仔细地看了看说明书,我刚看完说明书,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这真是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我胸有成竹地拿起一根正方形棱柱,再拿起一根细小的竹签,往棱柱上的小孔里钻了钻,可这才拆了一根,问题就摆在我的眼前,当我再拿起一根细竹竿**小孔时,小小的'细竹竿竟钻不进一个小小的孔,我一下子变得无比失望。我怎么用力地挤,怎么钻,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钻不进。我自言自语地说:“咦?这是怎么回事儿?”我望了望铺满材料的桌上,眼睛一下子忽然亮了。小刀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呀!我顿时豁然开朗。我小心翼翼地把小刀伸进正方形棱柱上的小孔里,刮一刮,咦?怎么轻轻刮了刮,这细竹竿竟一下子就轻轻松松地插了进去。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搭完了花灯的骨架,变成了个正方体。我高兴地把灯笼骨架放在桌上,这骨架一动不动,四*八稳,然后我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点了点头,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我拿起一根白色的长条,把双面胶粘在了两头,轻轻一撕,粘在了一个正方形的中间,再把一个小蜡烛底部粘上了双面胶,慢慢地粘在了长条的中央。

  然后,我又从材料包里拿出一条细细的红长绳,接着,再拿出一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棍子,把红细线穿进了棍子的小孔里,又把绳子系在了正方体的对角线上,打上一个蝴蝶结。

  最后一步就是贴花纸了,我仔细琢磨着说明书,先抽出四张花纸,然后在四根棱柱上贴上细细的双面胶,接着,把这四张花纸慢慢地,轻轻地,一张一张地把猴子们贴了上去,看起来可真是美猴闹元宵呀!

  “大功告成了!我的花灯做完了!”我欢呼雀跃起来。我兴高采烈地提着花灯回到家中,天色已晚,我和妈妈点上蜡烛,走在鹅卵石路上,在皎洁的月光下,这花灯显得更美了。

  这是我第一次过得最有意义、最美好的一个元宵节。

  午后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大块大块似棉花糖一般的云朵飘在空中,我和好朋友兴高采烈地出发去萧山日报社。你肯定猜不到,今天我们小记者活动要去干什么?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要做元宵灯笼。

  我们来到了活动地点,签到后便迫不及待地入座,真希望小鹿姐姐和橙子老师快点开始讲课。小记者们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环顾四周,我看到身边的小记者们有说有笑,都在期待着。没过一会儿,小鹿姐姐和橙子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做灯笼了。首先,老师们先把灯笼的铁骨架、外面的糊纸以及用来装饰的'小蝴蝶和小爱心等下发给每一位小记者。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动手自由发挥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个个都专心致志地在创作,有的在剪“福”字或者“鸡”字,有的在剪彩纸,还有的在糊纸上画画。可别小看了我们,很快同学们的一个个作品都成形了。看,灯笼的造型各种各样,有可爱的小猫咪、美丽的花朵、耳熟能详的诗句、漂亮的金链子等等。最后,老师还给我们每个小组拍照留念呢。

  美滋滋地看着我的小兔子灯笼,我心想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我要提着我亲手做的灯笼去赶元宵灯会。

  “出手不凡,打一花卉!哈哈,我知道这个谜底,谜底是仙人掌。”从四(4)班的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呼雀跃声。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节日——元宵节,我们班正在举行一边绞尽脑汁地猜灯谜,一边热火朝天地做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美丽花灯活动,来庆祝这个传统的佳节。

  家委会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套精美的做花灯材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哇!做花灯的材料可真丰富呀,有画着四只可爱小猴子的灯笼纸、蜡烛、双面胶、八根细小的小木棍、四根棱柱……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啊!我仔细地把说明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看完后我心里想:这有什么难的,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啊!

  终于到了令人兴奋而激动地做花灯环节了,我首先拿起一根小木棍和一根棱柱,准备将小木棍**棱柱的小孔里,可我却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插不进去,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余光扫到一旁的.剪刀,我一拍而起:“对了,就用剪刀。”说干就干,我用剪刀把小孔里残留的细小毛刺给剪去,这样一试,果然有用,小木棍立刻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钻进了小孔里。我不由自主地得意起来,有了前一次经验,不一会儿,就搭成了一个正方体。当我往旁边看看,发现其它同学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我不禁沾沾自喜。我随手把灯笼骨架往桌上一放,突然发现花灯一边高一边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木棍的小孔是有高有低的,而我却插错孔了,才导致花灯的骨架像个瘸腿的人站在那里。经过调整,灯架子终于四*八稳了。我再拿起一张长长的、硬硬的纸条,在两头贴上双面胶,把两头粘在两根小木棍之间,一个放蜡烛的灯托就做完了。最后在四根小木棍上贴上双面胶,把四张小猴子的灯笼纸贴在木棍之间,一个精美的花灯就大功告成!

  放学回到家后,我把做好的花灯送给爸爸妈妈,并祝他们元宵节快乐,他们都说我长大了,我心里美美滋滋地,比吃了蜜还甜!这次做花灯,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让我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道理。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了,元宵节的*俗有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赏花灯。由于今年武汉的疫情,往年热闹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的,也没有花灯展了。于是,我们决定在家里做一盏花灯,来庆祝这特殊的元宵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