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

首页 / 作文 / |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 1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婆婆在包香软可口的粽子。“加油,加油”电视上正播着赛龙舟的热闹情景,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塞龙舟呢?我问了一下妈妈,妈妈是这样说的。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赶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我说:“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啊!”妈妈又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除了妈妈说的,我还知道一些*俗,端午节还有包粽子,于门上艾叶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说完的这一刻,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们一家开开心心的吃粽子了。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 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成立的。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俗,在很久以前楚国人因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去,所以有很多人划船去赶救他,他们都争先恐后,但是追到了洞庭湖屈原就不见了踪影,之后的每年5月5日他们就会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水中的鱼,以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到现在赛龙舟的*俗还是有,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赛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中国人民,在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俗。粽子,又叫“角黍”。看由来已经很久了,而且花样也非常多,在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且不让屈原被雨吃掉,所以,人们每当那个时候都会在水中扔下粽子,这样鱼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而是去吃那些粽子了。端午节的时候,还有小孩子佩香囊的。

  端午节的*俗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俗都有。

  但最终,这些*俗大多都是来纪念屈原的。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 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纪念古代忠臣屈原的节日,那是楚襄王九年,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的。许多人不舍得屈原先生于是驾船追至洞庭湖归来;还有许多人唯恐河里的鱼虾伤害屈原先生的躯体,就把糯米装竹筒煮熟扔入江中。从此,便有了赛龙舟比赛,而竹筒里装糯米便成了现在我们用糯叶包的粽子了。

  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还是纪念吴国的伍子胥的节日。吴国伐越国之时,伍子胥助夫差一臂之力,一举灭越,那时吴国士气高昂,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是越王求和,吴王夫差答应了。越王又派他的宰相去说伍子胥的坏话,让吴王痛恨伍子胥。果然不出所料,吴王大怒,要杀伍子胥,伍子胥知道后要邻居挖下他的双眼,挂在城门上,要让他的双眼看到越国侵入吴国。这句话更让吴王火上加油,即刻处死他。结果这位忠国忠君的忠臣被人害死!

  端午节还有许多的来历呢!要你们自己去了解,在此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 4

  星期三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起了床,今天的早饭是粽子。粽子是用粽叶把糯米和各式馅料包起来,再用绳子系紧。在粽子里,我最爱吃肉馅的。因为里面的肉是在各种调料中浸泡过的,所以蒸过之后特别好吃。

  早饭吃好后,我们出了门。我看到门上挂了几根艾草,听说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从老姥姥那买到一个漂亮的香袋。这香袋上有彩色的条纹,上面系着一条长长的,漂亮的挂绳。我拿在手上闻了闻,有一股中药的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里面放着艾草粉。

  听妈妈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俗是赛龙舟。一条条龙舟,好似水龙一样,在湖面上翻腾起伏。龙舟上的人用力地划着桨,还有人敲着鼓,好像在催龙游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赶,奋力向终点划去。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节日。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每个我国人都应该重视它。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 5

  一年里,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见奶奶在外面忙真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奶奶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想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爷爷把饭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来一个瓶子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个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么。

  端午节过去了,但它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1)

——端午节的*俗三年级作文 (菁华3篇)

端午节的*俗三年级作文1

  端午节有许多的*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俗。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的*俗三年级作文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吃粽子。粽子里面有包红豆的,还有包肉的,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包。我每次吃粽子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包,然后外面再撒一层白糖,我最喜欢吃这种了,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不过有的人把粽子往河里仍,那是为什么呢?据说,有一位爱国诗人,他就叫屈原,人们都很爱戴他。可是因屈原受冤不得志,而楚国也面临国破的危机,自己又无能为力,他不愿亲眼看到国家的灭亡而抱石沉江。人们担心河里的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将食物扔进江中来保全屈原的尸身。这是一个悲伤而又感人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还要划龙舟,比赛谁划得又快又整齐,可好看了!坐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打着鼓,振奋士气,这时就感觉到他们好似风一样的速度勇往直前,划得可带劲儿了!

  据说,端午节还要买艾草,据说可以把鬼赶走,可以辟邪,鬼是什么东西?谁也弄不清楚。

  端午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每年的端午,都会这样度过,我也希望这样有特色的*俗能一直延续下去。

端午节的*俗三年级作文3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拿出一个三角形的绿绿的东西。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说:“这是粽子。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然后妈妈还给我介绍了粽子的结构。她说:“粽子的馅是用糯米和一些配料比如红枣之类的混在一起,再用箬竹叶包成三角形。除了红枣馅,还有咸蛋黄、红豆、鸡肉、猪肉之类的,馅料多种多样。”妈妈还说:“在端午节当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等*俗。”

  中午,我们正吃着饭,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咚咚”声,还有鞭炮的细碎声,妈妈说:“这是赛龙舟活动,古代人们一开始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才划龙舟的,现代慢慢演变为祭祀、纪念屈原的一个仪式。”我赶紧跑去阳台一看:果然是有好几条龙舟在江面上。队员们各自穿着自己的队服,正努力地划着龙舟,场面好激烈呀!

  下午,妈妈去市场买回来一些绿色的叶子。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艾草和菖蒲叶,今天我们要把它们挂在门前,预示着驱蛇辟邪。”

  端午节的*俗可真有趣呀!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2)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优选【十】份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1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请过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跟信,楚怀王就打算签下求跟信。这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怀王,而受到楚王跟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是,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闹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跟挂艾草的端午节*俗。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许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2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勤劳的奶奶妈妈们在家里把粽叶洗净,糯米浸泡过后,再放上盐和酱油进行搅拌,猪肉切成一条条的放在酱油里浸个一天,等入味了,就开始了包粽子。糯米被她们的巧手包裹在了碧绿的粽叶里,然后用细细的裹紧。这时,我们小孩子早把大锅里的水烧开了,大人们把粽子放下去,用大火煮。等到那大锅里的水变得油绿油绿的咕嘟咕嘟地直冒泡,伴随着粽子诱人的清香扑入鼻中,粽子就煮熟了。

  如果有小孩子的人家,大人们会采来艾叶和一些说不上名称的植物,放进锅里煎成汤给孩子泡澡,听说这样能给小孩子排毒,还不怕被蚊虫叮咬。我小的时候就洗过这样的澡。洗完了澡,大人们给小孩子的手腕上绑上五色线,这五色线是寓意保*安的。小的时候我觉得挺好看的,绑上去之后就不舍得解开。现在渐渐长大了,怕被同伴们笑话,也就不肯绑了。

  包粽子,吃粽子,洗艾叶澡,这就是我们端午节的*俗。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3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汕头市,那儿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城市。有古朴自然的古钟园,有整洁美观的住宅区,有热闹非凡的自由市场,有……但是,值得一谈的还是我老家的文化*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们的*俗还真不少。端午节我们有称五月节,最主要的是赛龙舟。这既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俗,也是一项体育活动。

  还记得在老家最后一次过端午节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边等待看龙舟,出乎意料的是,岸边不是稀稀落落的几十个人,而是那些和我们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雾紧缩得大江上,隐约传来嘿咻嘿咻的号子。一排排人划着浆,随着节奏,整齐而有力。身形狭长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这时才发现,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了。欢呼声,喝彩声,震撼运动员的心。显得更有气势了。

  *了,*了……我看到龙舟上的人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响亮的口号声,伴随着龙舟在激流中穿梭,来去自如。不禁让我陷入思考,这一刻,我才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集体才是我们发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总有干涸的时候。就像我们一样,不也需要集体的力量吗?

  赛龙舟正进行激烈的比赛中,我的心情随之激动起来,我想看到,团结后的成功;我想告诉自己,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一起向成功的顶峰出发。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赛龙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赛的结果;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赛龙舟已是一个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千古的歌谣,作为文化,他已遗失了很多,但它的含义却被人们流传下来了。也许,当我无意间唱着这首歌谣,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亲身去体验赛龙舟,也只有龙舟矫健的身影,才能充分显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4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下面就让我来一一告诉你们吧!

  正所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时我就会知道今天是端午节。

  端午,又称重五,是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一个重要节日呢。在这天,大人门都要给我们小孩带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的长命缕呢。每家每户还得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如果你是南方人,那么还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和雄黄酒。怎么样,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端午这天很多地方都会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顾名思义,竞渡龙舟嘛!而为什么要竞渡龙舟?纯粹为了好玩吗?不是!相传赛龙舟,还有个小故事呢!从前,有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他听说了自己的祖国被占领了,爱国的他气得受不了,便来到了汨罗江边,投江自杀了。相传,竞渡龙舟是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而吃粽子呢,其实是把粽子投进江内,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关于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这么个令人落泪的故事呢﹗

  这就是快乐又令人辛酸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5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拿出一个三角形的绿绿的东西。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说:“这是粽子。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然后妈妈还给我介绍了粽子的结构。她说:“粽子的馅是用糯米和一些配料比如红枣之类的混在一起,再用箬竹叶包成三角形。除了红枣馅,还有咸蛋黄、红豆、鸡肉、猪肉之类的,馅料多种多样。”妈妈还说:“在端午节当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等*俗。”

  中午,我们正吃着饭,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咚咚”声,还有鞭炮的细碎声,妈妈说:“这是赛龙舟活动,古代人们一开始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才划龙舟的,现代慢慢演变为祭祀、纪念屈原的一个仪式。”我赶紧跑去阳台一看:果然是有好几条龙舟在江面上。队员们各自穿着自己的队服,正努力地划着龙舟,场面好激烈呀!

  下午,妈妈去市场买回来一些绿色的叶子。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艾草和菖蒲叶,今天我们要把它们挂在门前,预示着驱蛇辟邪。”

  端午节的*俗可真有趣呀!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这首民俗瑶我就想起端午节,想起了关于端午的传说和*俗。

  战国时楚国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屡次直谏楚王,楚怀王不听他的谏言,结果亡了国。他在悲愤中跳入了汩罗江。人们担心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让鱼儿吃,这样鱼儿就不再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一天就被定为端午节。

  每到五月初三,妈妈都会准备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然后嘴衔着一头,两手不停地搓捻,不一会五条线就合在一起了。妈妈把我的手腕、脚腕处都系上五彩线。系好后妈妈心满意是地说:“这下好了,五色线系上,一年都不会生病喽。”

  端午节还有个*俗要吃粽子,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亲眼见了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只见妈妈先将糯米、大枣、白糖准备好,然后搅拌均匀。

  接着,妈妈又找来了几片又长又大的叶子,将搅拌好的原材料包在里面,包成一个个三角形,最后用一根绳子绑好,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后放在锅内煮,不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又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米饭的香甜和叶子的清香融为了一体,真是美味佳肴。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端午节,人们就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南方的人们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子,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用来避邪。

  端午节流行于汉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救捞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而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所以端午节既是一个反映传统民俗的节日,也是弘扬爱国精神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8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9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从床上蹦了下来。我走出卧室,一下子就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味。于是,我跑到了厨房,问奶奶今天早上是不是吃粽子,奶奶说是。我立刻活蹦乱跳起来,表面上显得特别高兴。但一说到粽子,我就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想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都往河里扔食物,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让鱼儿们吃他们扔的食物,不让它们咬屈原的尸体。第二种说法是给食物给屈原的灵魂吃。后面因为一个老人家做了一个梦,梦中屈原的灵魂来找他,说食物都被鱼儿抢了,自己吃不到食物,然后老人家就醒了。他把屈原的话说给了乡亲们听,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食物包在叶子里,这样鱼儿们以为不是吃的,就会游走,屈原的灵魂就可以吃到食物了。

  上午我看了赛龙舟,赛龙舟是为了吓走食量大的鱼,防止那些食量大的鱼吃完食物还是饿,去咬屈原的尸体。接下来我看了会儿电视,玩了会儿游戏,吃了午饭就回广州了。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俗三年级作文 10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不过,也有人说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听妈妈说端午节的许多*俗也与“五”这个数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应该是让那些儿童长命百岁吧!各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那儿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在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时候奶奶会用五色毛线系成一张网,里面装一个青皮鸭蛋,让小孩子挂在胸前,听说是辟邪用的。

  有一个儿歌说得形象: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嗨!端午节的*俗真是数不胜数。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3)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汇总五篇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 1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 2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节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相传屈原是春秋时代的楚国大臣,他忧国忧民,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由于奸臣陷害,加上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屈原伤心绝望之下便投江殉国了。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便往江里扔好吃的食物。第二天,人们才知道他们扔的食物都被鱼吃掉了,并没有吃屈原的尸体,由此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俗。端午节不但有吃粽子的*俗,而且赛龙舟这个活动也很有趣。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俗,传说古时候楚国已经被秦国占领,屈原非常伤心地投江死去。老百姓非常舍不得屈原死去,他们决定划船去寻找屈原,但是一直没找到他。为了纪念屈原,我们有了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有这么多活动,我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五“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早上,听到奶奶嘴里念叨着这首歌儿,让我想起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楣中央或随身带着,驱虫避邪,以保安康。端午节更得吃粽子。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里头包的东西而命名。其中,掺红枣儿的最多。掺红枣儿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惯。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村民百姓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 3

  也许,端午节对很多绍兴人而言,只是单纯的包包粽子,陪老人聊聊天,但这一点也体现不出端午节的风俗。唯独那年的龙舟比赛,让我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端午节的魅力所在!

  记得那年端午,虽正值六月初,但酷署便提前来临了。瓜渚湖畔,艳阳高照,柳枝随风摇曳,岸边黑压压的一片满是人群,连个落脚歇息之地也没了。

  我走在岸边,只见此刻的人们,一个个都踮起脚跟,伸长脖子,唯恐落看了什么,颇像一只只争食的雏鸟。而我也学着他们,踮起脚来东张西望,可就是什么也看不到!也罢,挤进人群的我抢占了“观景台”,这才发现原来湖边停泊着五艘龙舟,每艘龙舟前都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五彩的龙鳞,怒瞪的双眼,都是那样的惟妙惟肖。龙舟上的浆手们则穿着统一的服饰——上衣红艳,带有龙纹;下裤青蓝,好似龙爪。

  “加油,加油!”在一声声呐喊助威声中,比赛终于拉开了帷幕。每位浆手都万众一心,很有节奏地拉开臂膀,向终点进发,比赛一时间竟难分胜负。

  随着比赛的进行,浆手们的体力消耗十分巨大,脸憋得通红。可时间不等人,渐渐地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五条龙舟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此刻的浆手们显得十分疲惫,已然没有原先高涨的士气,只见他们满头大汗,挥汗如雨,显然他们已是强弩之末。尽管如此,他们为了比赛的胜利,顾不上擦汗,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奋力直追,却一点儿也不为酷热的天气而放弃丝毫,最终,坚持到最后的“红队”一举夺魁,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我想,端午节赛龙舟比赛比的不仅是输赢,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现了绍兴的民风民俗。因为这样,才使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才使得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世人所忘却!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 4

  今天,是中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而这一天主要纪念一位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屈*,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在战国时,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屈原被流放后,仍然为国着想,心中十分悲愤。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名著,其中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辞”这种文体也是他创立的。

  而端午节的由来也有许多传说,而最著名的传说主人公当然以屈原为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现在,我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朋友,你今天吃了粽子吗?快去吃吧!

  三年级下5单元作文:端午节的*俗 5

  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粽子,每逢将*节日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吃几顿都是粽子,这也是我爱上糯米的原因。现在,粽子成了一种美食,可以随时买到好吃的粽子,只是始终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 原本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老先生的节日,然而现在,身在他乡,端午节成为了我思念家乡粽子的节日,即使吃不到,也要想想。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大节目,说实话,我只见过一次,每次看赛龙舟的人特别多,家里人担心我们小孩不够壮,被人挤到河里去,所以极力反对我们参加这种热闹活动。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比较简单,没有元宵、中秋那么重要。但是所谓的传统*俗也还是有三个的,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或是遗漏。一是要煮咸鸭蛋来吃,当然也可以有鸡蛋、鹅蛋等等。二是门上插艾草。艾草,据说能够辟邪,艾草的另外一个用处就是晒干以后,拧成绳子状,用火点住一头,慢慢燃烧,由于是绳子状,燃烧不是很充分,会有很多烟,而这些烟就可以用来驱蚊。所以端午节后,等艾草晒干,我们就经常这样在院子里点上艾草绳,用来驱蚊。三是吃桃子,我喜欢吃那种硬硬的青桃子,不是很甜,但有点甜;软的桃子太甜,而且桃汁会淋的到处都是。 其实,家乡的端午节的*俗就是这样,在简单中就能带出家乡的纯朴,和端午节节日的欢乐以及邻里间的一种互动。 唉,好想家,好想家里的亲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诚祝家里一切都*安!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记得买粽子吃哦!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4)

——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3篇

  时间飞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记忆的深处。回望前年的端午节,再看看现,任谁都会发出出于肺腑的话:“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离端午节还有那么两三天,奶奶家早就忙开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场,买齐了包粽子所要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一一洗净,一一摆放奶奶家的门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还学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学了一点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那么摇一下,你就会看见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来。外强内干罢了!

  呕!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不知道明年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一天天长大的我,有一天会不再期待这端午节把。但是我依然坚信,无论如何这会是我童年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身处去家中,正想着该如何将这篇作文写下去。而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加油声。令我无法再静下心来!一年一次的划龙舟呵!要是从前的我,我想现早就已经跑出去了把。然而,现我正被这一堆堆的作业所牵绊着。无法控制自己想看的欲望,最终还是探出了头。河边早已经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龙舟上,一个个壮年男子都用着力,总希望自己的龙舟能赛过别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真不知道下一次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感觉上有点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节!年复一年,然而快乐是不是也要年复一年呢?

  时间飞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在记忆的深处。回望前年的端午节,再看看现在,任谁都会发出出于肺腑的话:“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离端午节还有那么两三天,祖母家早就忙开了!那天一早,祖母就去了菜市场,买齐了包粽子所要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一一洗净,一一摆放在祖母家的门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还学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学了一点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那么摇一下,你就会看见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来。外强内干罢了!

  呕!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不知道明年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一天天长大的我,有一天会不再期待这端午节把。但是我依然坚信,无论如何这会是我童年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身处去家中,正想着该如何将这篇作文写下去。而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加油声。令我无法再静下心来!一年一次的划龙舟呵!要是从前的我,我想现在早就已经跑出去了把。然而,现在我正被这一堆堆的作业所牵绊着。无法控制自己想看的欲望,最终还是探出了头。河边早已经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龙舟上,一个个壮年男子都在用着力,总希望自己的龙舟能赛过别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真不知道下一次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感觉上有点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节!年复一年,然而快乐是不是也要年复一年呢?

  再过几天端午节就要到了,你想知道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吗?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们家,奶奶每次总是提前两天就要包粽子。她先把早就采来的粽叶放在清水里面浸泡,然后再把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比如说糯米、咸肉、蜜枣、红豆等等)用一个个小盆子装好,放在装粽叶的大盆旁。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在奶奶的手下听话的卷成一个个圆锥形,随后糯米、咸肉等就有序的往圆锥形粽叶里“跳”,最后,奶奶大手一挥,一根长线就绑住了粽叶,一个粽子就诞生了。煮熟后的粽子香喷喷的可好吃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还会去买艾叶挂门口。母亲说以前艾叶是不用买的,小河里面都长满了艾草,直接去采就行了,可是现在却没有了。

  当然,除了我们家,家家户户都在过端午,我们还有集体活动呢,那就是赛龙舟。在大大的湖里,一条条神气的.龙舟在惊天动地的鼓声中飞速的前进。岸边围满了我们这些看热闹的观众,为他们加油呐喊。

  看啊,我家乡的端午节多么热闹啊!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5)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6篇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的时代已经很盛行。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的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我们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与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过节,她都为我们包粽子,可这次,因为妈妈太忙,所以奶奶没有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叶子,要包许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希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过节,本应该去泡“龙水”,可妈妈说:“今天是过节,我们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上舞蹈课,我觉得今天既是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个*常的日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束菖蒲、艾草、大蒜。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一大早就去市场买菖蒲和艾草,挂在他家门口。听了爷爷的.话,可以驱蚊驱虫,辟邪。

  粽子是每年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妈包了粽子,这些粽子的馅料多种多样,有蜜枣、猪肉、豆沙。听了妈妈的介绍,我觉得可惜。我真想快点尝尝好吃的粽子。最后,期待端午节。那天中午,送牛奶的人把刚从锅里拿出来的热腾腾的粽子端到桌上。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我的小手,拿起一个,抱着热腾腾的粽子。我总是舍不得放手,白色的糯米摆在我面前,依然闪闪发光。我咬了下去。哇,真香。不一会儿,一个粽子进了我的肚子。宗野的香叶和糯米的香米混合在一起,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有很多*俗,但我最喜欢吃粽子,因为它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作文课,一起做荷包,我从来都没有做过荷包,非常紧张,生怕做不好。

  老师给我们发了材料,有针、线、布、香叶。首先我要把布折叠一下,再把线穿进针里,为了不让线断掉,我把线给加厚几层在穿进针里,穿进针的过程真的很艰难,有许多的同学有没有穿进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把线穿进去。我开始缝了,要把布的四周给缝上,但必需留一个口装香叶,香叶是用来驱赶蚊、虫、蛇、鼠的。

  端午节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是*的传统节日,孩子们手脚上都系着五彩线,身上带着香包,和家一起吃粽子。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雨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条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

  我国有许多有趣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悲痛万分,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江上的渔民纷纷乘舟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用竹筒装上糯米扔进江中。后来,渐渐演变成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俗。 端午节那天,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阵阵粽香,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熟练地把粽叶卷成三角锥形,放进馅料,再用草绳捆紧,最后放进锅里蒸煮。不一会儿,香味扑鼻的粽子蒸好了。我看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粽子,垂涎三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了粽子,我们去看赛龙舟。河面上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比赛开始了。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的*顿时沸腾起来,十二条龙舟像子弹一样向终点冲去。

  观众们热烈地为他们呐喊鼓劲。我也不禁喊道:“加油!加油!”后来,一条条龙舟争先恐后地冲过来终点。 端午节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们要把这个节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一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

  “起来,包饺子,等包好了,吃饺子!”妈妈说:“快点,快起来,不然早饭就吃完了!”爸爸又吼我了。随即,我起床,洗脸,漱口,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开始做粽子。看着妈妈熟练的做粽子,心里痒痒的,就开始做粽子。先把粽子放在粽子叶子里(粽子是我妈提前做好的),然后把粽子一层一层包起来,最后打个结。一个小粽子诞生了,带着胜利的心情给妈妈看。我妈看到后夸我说:“还不错。我知道怎么包粽子。奖励你玩一会电脑!”于是,我就去玩了。

  午饭时间,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是的,因为人有成功和胜利的感觉,所以会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新的东西就会诞生。

  我爱端午节,我也爱端午节,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成功。

  我了解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态各异、花花绿绿的香囊,在门楣上插绿绿的、香香的艾草。当然赛龙舟是最热闹、最好玩的了。

  为什么要赛龙舟呢?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屈原的踪迹。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扑通”地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也纷纷划船去驱赶水禽水兽,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体。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爱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他不忍目睹国家灭亡、百姓遭殃,就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爱国精神感动着百姓,人们才这样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节,我也能包几个粽子,划一下龙舟,用我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吧!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6)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菁华5篇)

  端午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一般这时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轩,起床了,来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妈妈说:“快点,快点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随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脸,漱好口,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先看着妈妈熟练的包粽子,心里也痒痒了,于是也开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叶里(粽子是妈妈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层一层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个结,一个“浩轩”牌小粽子出世了,带着胜利的心情去妈妈面前展示,妈妈看了后,表扬我说:“还不错,知道包粽子了,奖励你去玩一会电脑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饭时间,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觉感受到一种成功的感觉。是的,人因为有了成功的感觉,胜利的感觉,才会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劳动,才会有新的事物诞生。

  我爱端午,更爱亲手劳动获得成功的端午。

  *的传统文化许许多多,比如:五月初五端午节要赛龙舟和吃粽子,正月十五元宵节,要看花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要吃月饼,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登高山,还有腊月的春节俗称过年)。

  我今天就给你们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传说那天是*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大石头,纵身入江河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饭包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

  端午节好好玩啊!外婆一到端午节就包一种有蛋又有肉的粽子,那种粽子真好吃啊!让我回味无穷。

  *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妈妈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情不自禁的尝了一口,啊!好吃的无法形容……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带我去玩。

  上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奶奶家玩,这车风风火火地向奶奶家驶去。不一会儿,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车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来一件外套为我穿上,穿后果然暖和多了。我问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说:“别理她!”我又问:“那我跟谁玩呢?”奶奶又回答说:“这不是现成的小宝宝陪你玩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跟玮佳(两岁的小妹妹)玩了,不过,还是玩得挺开心的!

  吃完午饭,我和爸爸在奶奶门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发球,把球打到了线那边,爸爸第一次打时,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来了,他才慌忙跑过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输了一分!我鼓励他说:“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励,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赛让我们大汗淋漓,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运动后吃根冰棒解解热真的很爽。我们又去了体育场,没一会儿,我来了个猴子爬树,哥哥来了个倒挂金钩,爸爸在打篮球。原来我们在体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长项目。

  啊!今天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体育场表演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绝招,可真是爽快极了。

  我了解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态各异、花花绿绿的香囊,在门楣上插绿绿的、香香的艾草。当然赛龙舟是最热闹、最好玩的了。

  为什么要赛龙舟呢?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屈原的踪迹。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扑通”地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也纷纷划船去驱赶水禽水兽,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体。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爱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他不忍目睹国家灭亡、百姓遭殃,就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爱国精神感动着百姓,人们才这样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节,我也能包几个粽子,划一下龙舟,用我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吧!


三年级端午节*俗作文实用五篇(扩展7)

——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精彩实用5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我就会想起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大家看了这首儿歌,一定有一肚子的问题:明明是端午,儿歌里怎么变成端阳的呀?还有没有其他*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阳许多*俗都与五这个数有关:用红、黄、蓝、白、黑等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吃五黄:黄鱼、咸鸭蛋黄、黄豆包的粽子、雄黄酒雄黄酒喝完了,人们还喜欢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黄在儿童的头上写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黄倒在厨房的地上,用来消灭害虫。

  说到端午,大家肯定还想问: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扔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说到这儿,你也对端午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记住哦!

  今天是端午,我早早的起床了。因为伙伴们跟我约好,要好好的玩个痛快。电话铃响了,伙伴们叫我来了。

  我拿起滑板飞快的下了楼,果然他们也都带着滑板。我们一起来到了凤凰广场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车”的游戏。我们分别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从山顶向下滑,富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淘气包给这种“卡丁车”也添加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那种现代化的攻击措施的确是很有创意的,所以我觉得特别有趣!

  中午,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粽子,并且说要好好的过一个端午。我最喜欢吃糯米红枣馅儿的粽子,我一口气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妈妈告诉我,过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时人们将做好的粽子扔进了汨罗江中,是为了避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吃粽子的*俗延续到了今天。

  我爱端午。

  昨天我们做了汤圆,今天一早我和外婆、外公又开始包粽子,这些都是为过节做准备的。

  我一直在外婆旁边观察怎么包粽子,我看到外婆先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肉酱好,豆沙馅准备好。外婆先把粽叶对折,把糯米放在粽叶里,再放上肉或豆沙馅,然后再用糯米将肉或豆沙馅埋起来,用另外一片粽叶把糯米盖好、包好后,用手用力拍几下,再用粽绳扎紧,于是一只粽子就这样做好了。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怎么做汤圆、包粽子,过节还真的蛮有意思的,让我学到了、看到了怎么做汤圆、包粽子,粽子煮好后闻起来可真香啊!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大家看了这首儿歌,一定有一肚子的问题:明明是端午,儿歌里怎么变成端阳的呀?还有没有其他*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阳许多*俗都与五这个数有关:用红、黄、蓝、白、黑等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吃五黄:黄鱼、咸鸭蛋黄、黄豆包的粽子、雄黄酒雄黄酒喝完了,人们还喜欢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黄在儿童的头上写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黄倒在厨房的地上,用来消灭害虫。

  说到端午,大家肯定还想问: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扔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说到这儿,你也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记住哦!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次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非常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的时候,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黄酒。

  啊,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