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chú gǒu】

[ chú gǒu ]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1.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魏源 本义:“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如彼龜玉,韞櫝毁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明 唐顺之 。《读东坡诗戏作》诗:“掃除 李 杜 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 康有为 《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拆字

英文翻译

Straw Dogs

造句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祝福短信雨水情深。滋润天地,最爱雨水,枯木逢春快乐进门。天地不仁,万物刍狗,雨水不才一视同仁。雨后彩虹,飘逸苍穹,雨水过后祝您成功!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处:《道德经》
  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祝福短信雨水情深!滋润天地,最爱雨水,枯木逢春快乐进门!天地不仁,万物刍狗,雨水不才一视同仁!雨后彩虹,飘逸苍穹,雨水过后祝您成功!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 天涯路,从来远。儿女意,向来痴。天高海阔八万丈,芸芸众生尽匍匐。星万点,月正明,苍天冷,冷如霜。可笑万物如刍狗,谁为覆雨谁翻云?
  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1. 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常人只是一厢情愿、出于个人喜好而主观地粉饰、美化生活及其目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 已陈刍狗:陈:陈列;刍狗:古代祭祀用茅草扎成的狗,祭祀后丢弃。指已经过时,轻贱无用的东西。
  1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揭示,天地不会改变,他只会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律去运行。人生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16. 他不知道可以视批评家为刍狗,也不知道知名来自误解。——木心
  17. 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18. 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1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著名作品《道德经》
  2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4. 松间刍狗埋秋草,地底渔灯彻夜台。
  25. 土龙刍狗:土做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实不相副
  2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7.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8.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会看三日雨,怛掉推所爱。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陈造《立秋日》
  2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30. 哈哈哈!难怪说“我发想个真能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果发想了当眼这情当眼这义,草菅人命!----玄霄
  3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青云门凭诛仙古剑,成为天下正道之首,通天、龙守、风回、朝阳、落霞、大竹、小竹七脉,共传香火,以续千年。
  32. 天地无道,以万物为刍狗。立得下军功的,佼佼者便上天庭封神,立不下军功的,便散了修为堕入轮回从头来过。此乃弱肉强食之必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