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bù bó】

布帛,丝、麻、棉织物的总称。《礼·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在征调布帛的同时,布帛又成为货币。布帛是民生必需品,早已成为商品。

[ bù bó ]

布和帛。泛指棉、麻、丝等纺织品。

  1. 古代一般以麻、葛之织品为布,丝织品为帛,因以“布帛”统称供裁制衣着用品的材料。

    《礼记·礼运》:“昔者衣羽皮,后圣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 唐 白居易 《重赋》诗:“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静极的时候,连针穿过布帛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拆字

英文翻译

cloth and silk; cotton and silk textiles

造句

  1.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2.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3.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4.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 人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在遗忘弃置中久存的,房屋被弃置时会坍毁,布帛被弃置时会腐朽,友谊被弃置时会淡薄,快乐被弃置时会消散,爱情被弃置时亦会溶解。
  6. 人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在遗忘弃置中久存的,房屋被弃置时会坍毁,布帛被弃置时会腐朽,友谊被弃置时会淡薄,快乐被弃置时会消散,爱情被弃置时亦会溶解。 ——莫洛亚
  7.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8.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 人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在遗忘弃置中久存的,房屋被弃置时会坍毁,布帛被弃置时会腐朽,友谊被弃置时会淡薄,快乐被弃置时会消散,爱情被弃置时亦会溶解。 莫洛亚
  10. 人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在遗忘弃置中久存的,房屋被弃置时会坍毁,布帛被弃置时会腐朽,友谊被弃置时会淡薄,快乐被弃置时会消散,爱情被弃置时亦会溶解。——莫洛亚
  11.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况
  12. 人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在遗忘弃置中久存的,房屋被弃置时会坍毁,布帛被弃置时会腐朽,友谊被弃置时会淡薄,快乐被弃置时会消散,爱情被弃置时亦会溶解。莫洛亚
  13.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4. 【善言暖于布帛】好话比衣服还温暖。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15.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16.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17.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18.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19.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是指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是指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20.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1.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22.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23. 善人能受尽言 善书不择纸笔 不得已而用之 善言暖于布帛 上气不接下气 立于不败之地
  24.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5.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26.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红楼梦》
  27.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28. 【纚风沐雨】:纚:古代束发的布帛。风吹头,雨洗发。形容四处奔波,十分辛苦。
  29.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0.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1. 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32. 纲常伦理能认真遵守,酒色财气能看得通透,穿布帛吃菽栗的艰苦日子也能操守坚持,只要这些就是天地间的完美之人了,何必到别的方面寻求学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