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bì àn】

[ bì àn ]

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古代在牢狱的大门上画着狴犴的头形,后用作监狱的代称。犴(àn)。

  1. 传说中的兽名。

    明 杨慎 《龙生九子》:“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狱门。” 明 胡侍 《真珠船·龙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狴犴好讼,今狱门上兽吞口,是其遗像。”

  2. 指恶狗。

    唐 柳宗元 《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

  3. 指牢狱。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无名氏音义:“犴,音岸,狱也。”《陈书·后主纪》:“眷兹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於 大政殿 讯狱。”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书》:“乡閭安堵,狴犴空虚。”《水浒传》第四十回:“雁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明史·阉党传序》:“ 明 代阉宦之祸酷矣……衣冠填於狴犴,善类殞於刀锯。”

拆字

英文翻译

Wei

造句

  1. 龙生九子各不同,新年祝福样样行,囚牛好音悦心情,睚眦驱邪健康身,嘲风排头十全美,蒲牢吼鸣聚金钟,狻猊带下一串香,赑屃驼起万千福,狴犴仗义增您威,负屃为您添异彩,螭吻保您财源来。
  2. 非干虎啸,岂是龙吟。淅凛凛寒风扑面,清冷冷恶气侵人;到不能开花谢柳,多暗藏水怪山精。悲风影里露双睛,一似金灯在惨雾之中;黑夜丛中探四爪,浑如钢钩出紫霞之外。尾摆头摇如狴犴,狰狞雄猛似狻猊。
  3.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4.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5.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