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chán fáng】

禅房,指 佛教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诵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 chán fáng ]

僧徒居住的房屋,泛指寺院。

  1. 佛徒*静之所。泛指寺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有禪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形製虽小,巧构难比。”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似这等沸腾腾,可甚么緑阴满地禪房静。”

拆字

英文翻译

a temple; a room in a Buddhist monastery

造句

  1.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4.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5.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6.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7.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8.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9.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10.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11.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12. 夕阳西去,一盏茶饮到无色,无味,暮色渐起。拈一朵花,端坐禅房,静寂,燃一炷香,菖蒲上默诵经文;凉的夜,如注的雨,落打荷叶声声起,可否,凝聚我所有念,于佛前虔诚的祈祷,佑:青城无恙,亭廊深巷歌吟唱,岁月静好,静好安然。
  13. 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禅房
  14.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5.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 3、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7.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8.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 一个禅宗大师就要死了,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待什么,就问道:“师父,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禅房里立即陷入寂静,大师睁开了充满笑意的双眼,陶醉般地说:“生活,多美啊!”旋即,大师的灵魂便融入了他赞美的那一刻里。
  20. 不是有了禅房就有了禅意、一朵花开是禅意、另一朵花谢亦是禅意、禅、在生活、你活在当下、就有了禅意。
  21. 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
  22. 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23.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24. 《小窗幽记》中写道:“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炉,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
  25. 独自坐在禅房中,煮一壶茶,燃一炉香,欣赏达摩面壁图。
  26.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7. 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多想开心的事,多看养眼的人,多听异己的音,多行安然的路,多帮无助的人,多干积德的活,禅道自然清新,心房必然宽敞。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人的快乐,在禅心内。
  28.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29.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3.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4. **光阴深处,看春意渐浓,看花开满枝,看新绿摇翠,风含情,水含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采一朵白云的悠闲,携一缕柳韵的温婉,揽一份诗意入怀,静听风,枕花眠。花闲,人静,水碧,风清,禅房花木深,云水空禅心。
  35.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6.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37. 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禅房
  38.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厨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39.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40.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清晨入古寿,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室人心。万簇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41. 夕阳西去,一盏茶饮到无色,无味,暮色渐起。拈一朵花,端坐禅房,静寂,燃一炷香,菖蒲上默诵经文;凉的夜,如注的雨,落打荷叶声声起,可否,凝聚我所有念,于佛前虔诚的祈祷,佑:青城无恙,亭廊深巷歌吟唱,岁月静好,静好安然。
  4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3. 境由心生,要是施主自己不想来这里,朋友怎么劝也无济于事,小和尚没有告诉老衲的禅房在哪里,其他和尚也没有指路,施主就心起返回之意。
  44.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5.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46. 观音出家月送您一副对联,祝全家福寿安康。上联:禅房**听晨钟心存善念天地宽,下联:拜佛香前看烟绕观音悲悯万物生。愿您的大爱能为世界增添一份温暖!
  47.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48.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9.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0.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