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10-03 00:00:00 赏析,翻译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1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翻译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

  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

  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注释

  尔:代指马。

  关塞:边关;边塞。

  深:远、险。

  老尽力: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毛骨:毛发与骨骼。

  岂:难道。

  殊众:不同于众。

  殊:不一样。

  驯良:和顺善良;驯服和善。

  犹至今:言一贯驯良,至今不变。

  沉吟:忧思。

  赏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首联是说自己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老尽力,用《韩诗外传》典故。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个“废弃之物”的身世密切相关的。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为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时所作。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2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注释

  余:我。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

  致:得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以:以为;

  是:这样。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尝:曾经。

  趋:赶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提出。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

  色:表情。

  恭:恭敬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等待。

  卒:最终。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每天供应两顿饭。

  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寓,寄居。

  逆:迎。逆旅,旅店。

  被绮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被,通“披”,穿着。

  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腰:腰佩。腰,名词作动词。

  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盖:发语词,用来引领一句话,常是感慨或议论之类的,属语气助词;翻译为“大概”。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这里指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这里作数词,两次)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 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益慕圣贤之道(益:古义:更加 今义:好处)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未尝稍降辞色(色: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余立侍左右(左右:古义: 身边 今义:大约)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浇洗。

  4.叱咄:训斥,呵责。

  5.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

  (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指书 (走送之)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

  (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2益

  (1)更加,越发(益慕圣贤之道)

  (2)增加 (增益其所不能)

  (3)好处,益处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重点句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启示

  1.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环境和条件努力学*。

  2.应当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谦虚。

  3.因从宋濂身上学*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文章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问题研究

  1.对比作用

  用太多学生们学*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条件低劣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条件,努力学*。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必须勤奋刻苦,学*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的品质也都是值得肯定和学*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生活创作一副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用衣食与“同舍生”对比,从而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突出作者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追求。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虽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善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吃苦的精神,尊师重教、虚心求学的态度,专心致志、不耻下问的品格。只有勤勉学*,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

  19.本文作者的学*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体会。

  作者的学*态度是嗜学,乐以忘忧,在学*的过程中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20.“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创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经历和学*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讲析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的勤奋态度。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态度和学*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的刻苦。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体裁介绍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以身作则,勉励马生刻苦·学*。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赏析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日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长者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语重心长,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统治。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皇帝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最后也诛及了他。

  点评: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3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及注释

  腊(là)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腊月:农历十二月。天街:京城里的街道。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jí)藜(lí)衔。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鉴赏

  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翻译

  幽州的一位骑马的胡族壮士,长着一双碧眼,头戴虎皮之冠。

  他善于施弓放箭,有万夫不当之勇。

  只见他弯弓如满月,仰天一箭,便射中了云中的白雁。

  他与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之地游猎。

  他们义无返顾地出门报国,将生死置之度外。

  人称天之骄子的匈奴,他们狼性凶残,生性好杀。

  其牛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

  匈奴人虽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大雪之严寒。

  妇女骑在马上嘻笑,其面色如红玉盘一样红润。

  她们能像男儿一样在马上翻飞,射猎飞禽走兽。像男儿一样喝酒,醉后面如花月,依雕鞍而卧。

  胡星旄头四放光芒,匈奴又开始侵掠了。大汉与匈奴交兵,如两窝马蜂一样搅在一起。

  双方兵士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

  古时御敌名将是谁,将颓疲兵实在是令人慨叹。

  时才能将天狼星射灭,使天下父子团聚过上太*的日子呢?

  注释

  干:触犯,冒犯。

  “弯弓”句:谓张弓射箭之快。

  掉:摇动。

  楼兰:汉代西域城国,此泛指西北边疆地区。

  狼戾:像狼一徉贪婪凶暴。

  北海:湖名。即今贝加尔湖。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割鲜:谓割生肉而食。

  燕支山:山名。即焉支山、胭脂山,山下盛产胭脂。其地在今甘肃永昌、山丹二县之间。

  赪:红色。

  旄头:即髦头。星宿名,昴星。《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动摇若跳跃者,胡兵大起。

  “何时”句:谓何时*息贼寇。天狼,星名。

  正义:狼为野将,主侵掠。

  创作背景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间初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时作。当时李白自梁园首途游河北道,十月抵达幽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他却无能为力。在此背景下,李白写了很多诗作,《幽州胡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

  赏析

  此诗可分四段,旨在企盼如胡马客之名将,绥靖边患,生动刻画了边地民族的骁勇善战和风俗生活,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渴求和*的愿望。

  诗的一开头就赞叹“幽州胡马客”的骠骑与威猛。所谓的“幽州胡马客”应该是指安禄山手下那些横行无忌的“壮士”,也就是安禄山私养的奴才。大多数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勇士,力大无穷,身怀绝技,被安禄山收为义子。因为多是胡人,所以就不乏有碧眼金发之辈。这些勇士带着用虎皮做的冠帽,笑拂着两只利箭,有万夫不当之勇。胡人张弓搭箭,弯弓如张满月,能把白雁射落在云端。胡人双双掉鞭而行,游猎驰向楼兰,胡人一出门就不顾身后之事,慷慨报国,义无反顾。可惜这些勇士选择安禄山为主子,所谓的报效国家恐怕也只是“幽燕”这个小朝廷。

  诗人在作这段描述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任侠尚武的性格使诗人对这些年青勇士的高超武艺和绝技绝活发出由衷的赞美,对这些勇士报效主子的忠心也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许是刚到幽州时李白对安禄山的野心认识还不足,有的学者说李白当初甚至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这样看起来李白说“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也就可以理解。可是另一方面,李白对这些勇士也有隐隐的担心,这些勇士愈健壮、武艺愈高、对主子愈忠诚,那么日后对李唐朝廷的威胁也就愈大。“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两句看似*常,其实也满含隐忧,游猎向楼兰是要经过中原腹地。而且“楼兰”一语暗指国都长安。

  接着诗人又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匈奴”犯边的故事来寓含对国家将或发生战乱的隐忧。所谓“天骄五单于”一般认为是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其实在这里,“五单于”是泛指匈奴各部首领。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屡屡来犯,侵犯了今河北、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不仅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以莫大的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经济。由于汉初*初建,国力较弱,不足以抵抗匈奴的侵扰,故只得采取消极的`和亲政策,以公主嫁给单于,并岁给絮、缯、酒、米、食物,直至武帝即位,采纳抗战派的主张,发动正义的防御性战争,才把匈奴的侵扰势力击退。

  诗中所说的“燕支山”又名“焉支山”或“胭脂山”,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汉以前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驻牧地。在更早的时候,原属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区,后来月氏和乌孙先后西迁至今伊犁河流域,这一带才被浑邪王和休屠王占领。燕支山的草原上不仅水草丰美,据说还产一种花草:胭脂草,能作染料。《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说:“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即是对此的生动写照。燕支山草原是浑邪王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所以才有“虽然居住于燕支山,却不怕朔风冰雪寒”的慨叹。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霍去病兵出临洮,越燕支山,大破匈奴。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诗人还用惊秫的笔调描写了征服匈奴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雪白的锋刃上流洒着赤红的鲜血,连茫茫的流沙都被染红。“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诗人关注的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将,而是那些被战争机器摧残的疲惫将士和因为战争而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社会。

  尽管匈奴的战事业已久远,然而幽燕胡儿蠢蠢欲动、杀气腾腾,看来另一场严酷的杀戮恐怕在所难免。一旦战争再起,老百姓一定会再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所以李白在诗的结尾处说“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既表现出诗人对可能发生的叛乱的极大厌恶和对*叛的期望,同时也向朝廷和世人发出非常强烈的战争警醒。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5

  原文: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注释:

  ⑴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⑵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⑶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⑷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⑸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⑹骁(xiāo)腾:健步奔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1)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1

  病马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翻译

  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

  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

  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注释

  尔:代指马。

  关塞:边关;边塞。

  深:远、险。

  老尽力: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毛骨:毛发与骨骼。

  岂:难道。

  殊众:不同于众。

  殊:不一样。

  驯良:和顺善良;驯服和善。

  犹至今:言一贯驯良,至今不变。

  沉吟:忧思。

  赏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首联是说自己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老尽力,用《韩诗外传》典故。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

  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个“废弃之物”的身世密切相关的。

  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现于字里行间。清代仇兆鳌注释这首诗,说它反映了杜甫的“爱物之心”,其实并不止于爱物,而是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长吟”显然别有寄托,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为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时所作。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2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注释

  余:我。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

  致:得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以:以为;

  是:这样。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尝:曾经。

  趋:赶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提出。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

  色:表情。

  恭:恭敬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等待。

  卒:最终。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每天供应两顿饭。

  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寓,寄居。

  逆:迎。逆旅,旅店。

  被绮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被,通“披”,穿着。

  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腰:腰佩。腰,名词作动词。

  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盖:发语词,用来引领一句话,常是感慨或议论之类的,属语气助词;翻译为“大概”。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这里指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这里作数词,两次)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 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益慕圣贤之道(益:古义:更加 今义:好处)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未尝稍降辞色(色: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余立侍左右(左右:古义: 身边 今义:大约)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浇洗。

  4.叱咄:训斥,呵责。

  5.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

  (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指书 (走送之)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

  (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2益

  (1)更加,越发(益慕圣贤之道)

  (2)增加 (增益其所不能)

  (3)好处,益处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重点句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启示

  1.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环境和条件努力学*。

  2.应当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谦虚。

  3.因从宋濂身上学*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文章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问题研究

  1.对比作用

  用太多学生们学*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条件低劣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条件,努力学*。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必须勤奋刻苦,学*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的品质也都是值得肯定和学*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生活创作一副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用衣食与“同舍生”对比,从而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突出作者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追求。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虽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善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吃苦的精神,尊师重教、虚心求学的态度,专心致志、不耻下问的品格。只有勤勉学*,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

  19.本文作者的学*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体会。

  作者的学*态度是嗜学,乐以忘忧,在学*的过程中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20.“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创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经历和学*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讲析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的勤奋态度。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态度和学*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的刻苦。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体裁介绍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以身作则,勉励马生刻苦·学*。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赏析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日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长者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语重心长,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统治。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皇帝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最后也诛及了他。

  点评: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3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及注释

  腊(là)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腊月:农历十二月。天街:京城里的街道。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jí)藜(lí)衔。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鉴赏

  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翻译

  幽州的一位骑马的胡族壮士,长着一双碧眼,头戴虎皮之冠。

  他善于施弓放箭,有万夫不当之勇。

  只见他弯弓如满月,仰天一箭,便射中了云中的白雁。

  他与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之地游猎。

  他们义无返顾地出门报国,将生死置之度外。

  人称天之骄子的匈奴,他们狼性凶残,生性好杀。

  其牛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

  匈奴人虽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大雪之严寒。

  妇女骑在马上嘻笑,其面色如红玉盘一样红润。

  她们能像男儿一样在马上翻飞,射猎飞禽走兽。像男儿一样喝酒,醉后面如花月,依雕鞍而卧。

  胡星旄头四放光芒,匈奴又开始侵掠了。大汉与匈奴交兵,如两窝马蜂一样搅在一起。

  双方兵士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

  古时御敌名将是谁,将颓疲兵实在是令人慨叹。

  时才能将天狼星射灭,使天下父子团聚过上太*的日子呢?

  注释

  干:触犯,冒犯。

  “弯弓”句:谓张弓射箭之快。

  掉:摇动。

  楼兰:汉代西域城国,此泛指西北边疆地区。

  狼戾:像狼一徉贪婪凶暴。

  北海:湖名。即今贝加尔湖。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割鲜:谓割生肉而食。

  燕支山:山名。即焉支山、胭脂山,山下盛产胭脂。其地在今甘肃永昌、山丹二县之间。

  赪:红色。

  旄头:即髦头。星宿名,昴星。《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动摇若跳跃者,胡兵大起。

  “何时”句:谓何时*息贼寇。天狼,星名。

  正义:狼为野将,主侵掠。

  创作背景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间初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时作。当时李白自梁园首途游河北道,十月抵达幽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他却无能为力。在此背景下,李白写了很多诗作,《幽州胡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

  赏析

  此诗可分四段,旨在企盼如胡马客之名将,绥靖边患,生动刻画了边地民族的骁勇善战和风俗生活,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渴求和*的愿望。

  诗的一开头就赞叹“幽州胡马客”的骠骑与威猛。所谓的“幽州胡马客”应该是指安禄山手下那些横行无忌的“壮士”,也就是安禄山私养的奴才。大多数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勇士,力大无穷,身怀绝技,被安禄山收为义子。因为多是胡人,所以就不乏有碧眼金发之辈。这些勇士带着用虎皮做的冠帽,笑拂着两只利箭,有万夫不当之勇。胡人张弓搭箭,弯弓如张满月,能把白雁射落在云端。胡人双双掉鞭而行,游猎驰向楼兰,胡人一出门就不顾身后之事,慷慨报国,义无反顾。可惜这些勇士选择安禄山为主子,所谓的报效国家恐怕也只是“幽燕”这个小朝廷。

  诗人在作这段描述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任侠尚武的性格使诗人对这些年青勇士的高超武艺和绝技绝活发出由衷的赞美,对这些勇士报效主子的忠心也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许是刚到幽州时李白对安禄山的野心认识还不足,有的学者说李白当初甚至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这样看起来李白说“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也就可以理解。可是另一方面,李白对这些勇士也有隐隐的担心,这些勇士愈健壮、武艺愈高、对主子愈忠诚,那么日后对李唐朝廷的威胁也就愈大。“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两句看似*常,其实也满含隐忧,游猎向楼兰是要经过中原腹地。而且“楼兰”一语暗指国都长安。

  接着诗人又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匈奴”犯边的故事来寓含对国家将或发生战乱的隐忧。所谓“天骄五单于”一般认为是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其实在这里,“五单于”是泛指匈奴各部首领。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屡屡来犯,侵犯了今河北、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不仅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以莫大的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经济。由于汉初*初建,国力较弱,不足以抵抗匈奴的侵扰,故只得采取消极的`和亲政策,以公主嫁给单于,并岁给絮、缯、酒、米、食物,直至武帝即位,采纳抗战派的主张,发动正义的防御性战争,才把匈奴的侵扰势力击退。

  诗中所说的“燕支山”又名“焉支山”或“胭脂山”,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汉以前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驻牧地。在更早的时候,原属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区,后来月氏和乌孙先后西迁至今伊犁河流域,这一带才被浑邪王和休屠王占领。燕支山的草原上不仅水草丰美,据说还产一种花草:胭脂草,能作染料。《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说:“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即是对此的生动写照。燕支山草原是浑邪王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所以才有“虽然居住于燕支山,却不怕朔风冰雪寒”的慨叹。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霍去病兵出临洮,越燕支山,大破匈奴。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诗人还用惊秫的笔调描写了征服匈奴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雪白的锋刃上流洒着赤红的鲜血,连茫茫的流沙都被染红。“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诗人关注的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将,而是那些被战争机器摧残的疲惫将士和因为战争而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社会。

  尽管匈奴的战事业已久远,然而幽燕胡儿蠢蠢欲动、杀气腾腾,看来另一场严酷的杀戮恐怕在所难免。一旦战争再起,老百姓一定会再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所以李白在诗的结尾处说“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既表现出诗人对可能发生的叛乱的极大厌恶和对*叛的期望,同时也向朝廷和世人发出非常强烈的战争警醒。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5

  原文: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注释:

  ⑴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⑵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⑶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⑷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⑸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⑹骁(xiāo)腾:健步奔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2)

——《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

  原文:

  杂诗

  明代: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译文: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悲凉的北风在半夜里呼啸,边地的战马被惊起而嘶鸣。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壮士的宝刀在匣中发出风雨般的鸣叫声。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北上抗清的事业受阻,如同李广一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不受重视,无法出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祖国大地笼罩在迷茫的云雾里,到处是寒烟衰草一片凄清。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我披衣起来看这美好的夜色,银河西倾,天已将明。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国忧至今尚未解除消释,用什么来告慰我*生报国之心!

  注释: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sī)且惊。

  边马:边地前线的战马。

  壮士匣(xiá)中刀,犹作风雨鸣。

  匣中刀: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士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期:期会,知遇,重视。

  关河空杳(yǎo)霭(ǎi),烟草转纵横。

  杳霭:云气深远迷茫的样子。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杂诗四首》中的第四首。顺治五年(公元648年)清军进入湘中,王夫之参加衡山义军抗清,兵败后,南走投奔广东肇庆的南明桂王*,次年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被授于掌传旨、册封之职的“行人”职务。但桂王左右的一些官僚并不以国事为重,依然大搞党争。王夫之对此极为愤慨,曾上书劾奏王化澄党争误国,王化澄等人恨之入骨,想借机害他。王夫之乃北走桂林依瞿式耜。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桂林陷落,瞿式耜殉难,王夫之辗转逃回家乡。这首诗大约写于1648—1650年之间。

  原文: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译文

  今天我的昏眼忽然明亮,是因为见到了一处临池的好驿亭。

  成片的竹林低附地面一片碧色,高大的柳树伸向半空摇曳着青光。

  众多的幽景令人目不暇接,喧哗的人群围观暂住的使臣。

  我如能有此作为栖身之处,虽说住在城里也无异于乡间。

  注释

  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休息的处所。

  坰(jiōng):遥远的郊野。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九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原文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翻译

  家住在孟津河旁,家门与孟津渡口相对。

  每天沿河有来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看见梅花已经开了,又听见鸟儿的啼叫声。

  一颗充满忧愁的心看着春草生长,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注释

  孟津河:指河南洛阳北部的黄河南岸一带,是“武王伐纣,与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为古代交通要道。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故乡:家乡,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来日:来的时候。

  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寒梅:冬天绽放的梅花。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3)

——《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怅望,衰飒正摧颜。

  译文:

  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南北两山之谷。

  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可能是效法傅介子之壮举遇到了障碍。

  久久地怅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注释:

  孤城”句:秦州处于南北两山之谷。

  “无风”句:秦州位于低谷,故城中人不觉有风,而天风实有之。

  “不夜”句:秦州东西皆为谷口,故无山以遮日月。

  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赏析: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同是写高山孤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浑阔大中带有闲远的意态,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则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沈德潜说:“起手壁立万仞”(《唐诗别裁》),这个评语不仅道出了这首诗发端雄峻的特点,也表达了这两句诗所给予人的感受。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首联托出雄浑莽苍的全景,次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云动必因风,这是常识;但有时地面无风,高空则风动云移,从地面上的人看来,就有云无风而动的感觉。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还没有黑就高悬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临的直接感受。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一属于错觉,一属于特定时间的景象,孤立地写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一旦将它们和“关”、“塞”联结在一起,便立即构成奇警的艺术境界,表达出特有的时代感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时期,秦州虽处交通要道,却不属边防前线。安史乱起,吐蕃乘机夺取陇右、河西之地,地处陇东的秦州才成为边防军事重镇。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烽火气息的边城中,即使是本来*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仿佛蕴含着不*常的气息。在系心边防形势的诗人感觉中,孤城的云,似乎离边塞特别*,即使无风,也转瞬间就飘出了边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别关注防关戍守,还未入夜就早早照临着险要的雄关。两句赋中有兴,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现了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而且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正如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的那样:“三、四警绝。一片忧边心事,随风飘去,随月照着矣。”

  三、四两句在景物描写中已经寓含边愁,因而五六两句便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水还。”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第五句的“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两句用典,用赋一事,而用语错综,故不觉复沓,反增感怆。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兰,都发生在汉王朝强盛的时代,他们后面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后盾,故能取得外交与军事上的胜利。而现在的唐王朝,已经从繁荣昌盛的顶峰上跌落下来,急剧趋于衰落,象苏武、傅介子那样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对比之下,不难体味出这一联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遥望关塞以外,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整个西北边地的局势,正十分令人忧虑。目接衰飒的边地景象,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额,怅恨不已。“烟尘”、“衰飒”均从五、六生出。“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出这种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正未有尽期。全诗地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刘学锴)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注释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肥:指果肉肥厚。

  麦花:荞麦花。

  菜花:油菜花。

  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

  惟有:只有。蛱(jiá)

  蝶:菜粉蝶。

  科斗:即蝌蚪。

  秋:收成。一作“收”。

  缲:同“缫”,抽茧出丝。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

  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

  少住:稍稍停一会儿。

  侬:我。

  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

  借与:让给。

  亭午:正午。

  芙蕖:荷花。

  蜩螗:蝉。

  注释

  ⑴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⑵科斗:即蝌蚪。

  ⑶秋:收成。一作“收”。

  ⑷缲:同“缫”,抽茧出丝。

  ⑸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

  ⑹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少住:稍稍停一会儿。侬:我。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借与:让给。亭午:正午。

  ⑺芙蕖:荷花。

  ⑻蜩螗:蝉。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4)

——《马诗·其十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译文

  身佩玉玦的是谁家的好儿郎?久闻他豪侠的美名远扬四方。

  他花费重金买了骏马的尸骨,却要送给并不爱马的楚襄王。

  注释

  宝玦:其状如环而有缺口的玉饰。

  侠骨:指勇武仗义的性格或气质。

  “堆金”句: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有君王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未得,其侍臣主动求寻,三月后以五百金买一死骏马之首,于是不到一年,得千里马三匹。

  楚襄王:即战国时楚顷襄王芈横。

  赏析

  本诗是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三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译文

  宴会上西王母已将要把酒饮尽,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

  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

  注释

  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

  阑:残尽。

  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

  君王:指称帝王。

  燕:通“宴”。

  拽:拉。

  赏析

  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唐代:李贺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译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注释: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lǚ)布骑。

  赤兔:骏马名。吕布的坐骑。吕布:勇将名。字奉先,东汉末期人。

  吾闻果下马,羁(jī)策任蛮(mán)儿。

  果下马:一种非常矮小的马,骑之可行于果树下。羁策:驾驭,驱使。蛮儿: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赏析:

  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诗通过猛将骑良马,庸人骑劣马的对比,表明良才必须英主才能任用的道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不能做到“才尽其用”的现象表示极大的愤慨,对趋炎附势的庸才进行无情的嘲讽。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

  唐代:李贺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译文: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李唐将领挥剑斩了隋朝的大公,骏马拳毛騧归属英主唐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不要嫌自己披挂的铠甲沉重,飞驰时可以追捕那迅疾的旋风。

  注释:

  唐剑斩隋(suí)公,拳毛属太宗。

  唐剑:唐朝的宝剑,这里喻指灭隋战争中以李世民为首的军事武装。隋公:原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的爵号,这里代指骑过骏马“拳毛”的隋朝高级将领。拳毛:指拳毛騧,唐太宗李世民在灭隋战争中所获的骏马。此马后被雕刻成石像,成为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xuàn)风。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5)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

  幽欢已散前期远。无憀赖、是而今。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翻译

  佳人寄来书信,撰写的词章抒写了她深厚的情意,价值之高贵,一字值千金。我一会儿展览观赏,一会儿冥思哀吟,心中悲喜交织,泪痕满襟。

  过去幽会的欢乐已经消失,未来相逢的日子遥远难测。而今无以依赖,多多凭借南来北往、候时去来的大雁寄佳音,恐怕冷落了昔日的爱情。

  注释

  织锦:指锦书。

  裁篇:一作“裁编”,指构思。

  写意:表露心意。

  字值千金:此谓情人来信之珍贵。

  披玩:即把玩,仔细玩味。

  肠成结:谓心中忧思郁结不解。肠,心肠,心中。

  前期:将来重聚的日子。

  无憀赖:即“无聊”,郁闷,精神空虚。憀,通“聊”。

  而今:如今。

  密凭:频频托付。

  创作背景

  此词开头即用织锦回文诗的典故,可见此词乃柳永思念妻子之作。联系到柳词其他的思妻之作的创作时间,此词应作于柳永第一次游历江浙一年后。

  赏析

  这首词叙写的是以书信传达别后相思相忆之情。词上片以织锦回文诗为始,但所叙写不是写诗者,而是读诗者—也就是词人本人。他从构思精妙的来信体会到其中的深情蜜意。“字值千金”一句极写这信在词人内心所占据的分量,正因为如此,所以词人才会“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前一句活画出其喜悦之情,后一句又为其喜极生悲写真。

  下片是相思之情的延伸。“幽欢已散前期远”,幽欢早已成往事,重聚却又遥遥无期。“无憀赖”一句写词人满怀情意却无所寄托。“密凭”一句写词人频频寄出述说爱情的书信。结拍“恐冷落、旧时心”,表明述说相思不仅是自己情感的需要,更是安慰对方,以免冷落了她旧日的一片深情。这六个字,语势*淡,却情深意浓。

  这是一首以“赋”的手法写成的令词,没有比兴,没有场景,没有波澜,全用概括性的叙述语,失之*直、浅淡,缺少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只结尾一句,尚有新意,尚有余韵。

  原文:

  归燕诗

  唐代: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译文: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

  海燕虽微渺(miǎo),乘春亦暂来。

  海燕:在*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亦:也。

  岂知泥(ní)滓(zǐ)贱,只见玉堂开。

  泥滓:泥渣。贱:卑贱。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时:时而。双:成双。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无心与物竞,鹰隼(sǔn)莫相猜。

  竞:竞争,争夺。鹰隼:鹰和雕,泛指猛禽。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赏析:

  刘禹锡《吊张曲江序》说张被贬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这是知人之言。用这段话来评《归燕诗》同样是适合的,《归燕诗》就是“托讽禽鸟”之作。

  诗从海燕“微眇”写起,隐寓诗人自己出身微贱,是从民间来的,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乘春亦暂来”句,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如燕子春来秋去,是不会久留的。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绣户”、“华堂”和“玉堂”,都是隐喻朝廷。末句是告诫李林甫: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你不必猜忌、中伤我,我要退隐了。当时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得不退让,实则并非没有牢骚和感慨。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6)

——牧童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原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吹笛横吹一作:短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陇(lǒng):通“垄”,田垄。

  长安:唐代京城。

  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这首诗应该是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公元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时,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原文:

  牧童诗

  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吹笛横吹一作:短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lǒng)闻。

  陇:通“垄”,田垄。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唐代京城。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诗

  宋代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创作背景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7)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优选【五】份

  原文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翻译

  幽州的一位骑马的胡族壮士,长着一双碧眼,头戴虎皮之冠。

  他善于施弓放箭,有万夫不当之勇。

  只见他弯弓如满月,仰天一箭,便射中了云中的白雁。

  他与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之地游猎。

  他们义无返顾地出门报国,将生死置之度外。

  人称天之骄子的匈奴,他们狼性凶残,生性好杀。

  其牛马遍布北海,吃生肉如虎餐狼食。

  匈奴人虽然住在大漠之北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大雪之严寒。

  妇女骑在马上嘻笑,其面色如红玉盘一样红润。

  她们能像男儿一样在马上翻飞,射猎飞禽走兽。像男儿一样喝酒,醉后面如花月,依雕鞍而卧。

  胡星旄头四放光芒,匈奴又开始侵掠了。大汉与匈奴交兵,如两窝马蜂一样搅在一起。

  双方兵士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

  古时御敌名将是谁,将颓疲兵实在是令人慨叹。

  时才能将天狼星射灭,使天下父子团聚过上太*的日子呢?

  注释

  干:触犯,冒犯。

  “弯弓”句:谓张弓射箭之快。

  掉:摇动。

  楼兰:汉代西域城国,此泛指西北边疆地区。

  狼戾:像狼一徉贪婪凶暴。

  北海:湖名。即今贝加尔湖。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割鲜:谓割生肉而食。

  燕支山:山名。即焉支山、胭脂山,山下盛产胭脂。其地在今甘肃永昌、山丹二县之间。

  赪:红色。

  旄头:即髦头。星宿名,昴星。《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动摇若跳跃者,胡兵大起。

  “何时”句:谓何时*息贼寇。天狼,星名。

  正义:狼为野将,主侵掠。

  创作背景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间初至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时作。当时李白自梁园首途游河北道,十月抵达幽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他却无能为力。在此背景下,李白写了很多诗作,《幽州胡马客歌》就是其中一首。

  赏析

  此诗可分四段,旨在企盼如胡马客之名将,绥靖边患,生动刻画了边地民族的骁勇善战和风俗生活,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渴求和*的愿望。

  诗的一开头就赞叹“幽州胡马客”的骠骑与威猛。所谓的“幽州胡马客”应该是指安禄山手下那些横行无忌的“壮士”,也就是安禄山私养的奴才。大多数是契丹等少数民族勇士,力大无穷,身怀绝技,被安禄山收为义子。因为多是胡人,所以就不乏有碧眼金发之辈。这些勇士带着用虎皮做的冠帽,笑拂着两只利箭,有万夫不当之勇。胡人张弓搭箭,弯弓如张满月,能把白雁射落在云端。胡人双双掉鞭而行,游猎驰向楼兰,胡人一出门就不顾身后之事,慷慨报国,义无反顾。可惜这些勇士选择安禄山为主子,所谓的报效国家恐怕也只是“幽燕”这个小朝廷。

  诗人在作这段描述时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任侠尚武的性格使诗人对这些年青勇士的高超武艺和绝技绝活发出由衷的赞美,对这些勇士报效主子的忠心也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许是刚到幽州时李白对安禄山的野心认识还不足,有的学者说李白当初甚至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这样看起来李白说“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也就可以理解。可是另一方面,李白对这些勇士也有隐隐的担心,这些勇士愈健壮、武艺愈高、对主子愈忠诚,那么日后对李唐朝廷的威胁也就愈大。“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两句看似*常,其实也满含隐忧,游猎向楼兰是要经过中原腹地。而且“楼兰”一语暗指国都长安。

  接着诗人又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匈奴”犯边的故事来寓含对国家将或发生战乱的隐忧。所谓“天骄五单于”一般认为是西汉后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其实在这里,“五单于”是泛指匈奴各部首领。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屡屡来犯,侵犯了今河北、山西、陕西及河套一带,不仅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以莫大的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经济。由于汉初**初建,国力较弱,不足以抵抗匈奴的侵扰,故只得采取消极的和亲政策,以公主嫁给单于,并岁给絮、缯、酒、米、食物,直至武帝即位,采纳抗战派的主张,发动正义的防御性战争,才把匈奴的侵扰势力击退。

  诗中所说的“燕支山”又名“焉支山”或“胭脂山”,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汉以前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驻牧地。在更早的时候,原属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区,后来月氏和乌孙先后西迁至今伊犁河流域,这一带才被浑邪王和休屠王占领。燕支山的草原上不仅水草丰美,据说还产一种花草:胭脂草,能作染料。《五代诗话·稗史汇编》说:“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即是对此的生动写照。燕支山草原是浑邪王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所以才有“虽然居住于燕支山,却不怕朔风冰雪寒”的慨叹。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霍去病兵出临洮,越燕支山,大破匈奴。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诗人还用惊秫的笔调描写了征服匈奴战争的惨烈和悲壮:“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雪白的锋刃上流洒着赤红的鲜血,连茫茫的流沙都被染红。“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诗人关注的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将,而是那些被战争机器摧残的疲惫将士和因为战争而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社会。

  尽管匈奴的战事业已久远,然而幽燕胡儿蠢蠢欲动、杀气腾腾,看来另一场严酷的杀戮恐怕在所难免。一旦战争再起,老百姓一定会再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所以李白在诗的结尾处说“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既表现出诗人对可能发生的叛乱的极大厌恶和对*叛的期望,同时也向朝廷和世人发出非常强烈的战争警醒。

  原文: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注释:

  ⑴周天子:指周穆王。

  ⑵玉山:神话中的山名。《山海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⑶鸣驺:前呼后拥的驺从。驺:古代养马兼管驾车的人。

  ⑷赤骥:指火红色的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之一。

  翻译: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

  浩浩荡荡驾车上玉山。

  跟随驺从离开游乐苑,

  赤骥终能驰骋至天边。

  赏析:

  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前两句叙述周穆王西域取玉的故事,后两句交代赤骥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终于有了纵横驰骋的天地,表达了诗人不愿困守书斋,沉沦下僚,渴望展示自己才学,实现自己抱负的心情。

  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译文

  汗血马从西域来到帝王的官苑,随着銮舆摇动玉珂谁不称羡?

  如果是被方士乘骑走在海边,人们以为是匹青骡谁投青眼?

  注释

  汗血:古代的一种骏马名。

  鸾:指鸾舆,天子所乘之车。

  玉珂:指缀在马络头上的玉饰。

  少君:李少君,汉代方术之士。《史记·孝武本纪》中有关于他的记述。

  青骡:《太*御览》卷九〇一引《鲁女生别传》曰:“李少君死后百馀日,后人有见少君在河东蒲坂,乘青骡。帝闻之,发棺,无所有。”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十二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原文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译文

  伯乐走到跟前一看,这是千里马哪,旋毛就长在它腹间!如今却克扣它的草料,什么时候它才能够腾飞跨越青山?

  注释

  ⑴伯乐:古之善相马者,相传为春秋秦穆公时人。 ⑵旋毛:蜷曲的马毛。王琦注:“郭璞《尔雅注》:‘伯乐相马法,旋毛有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颜师古《汉书注》:‘白草似莠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⑶只今:如今。掊(póu):克减,克扣。白草:牛马爱吃的一种草。⑷蓦:超越,跨越。

  赏析:

  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十八首。诗中说,有匹生着旋毛的千里马,庸人们认不出,于是克减草料,且虐待备至,导致它缺食少力;善于相马的伯乐一看,才认出是匹千里马。诗人以倍受摧残的骏马作比,表达了对良才受到压抑和虐待的愤慨。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二人所论皆是。此诗就是设为伯乐叹息良马不遇爱马之主,无从显其材,可为咏物诗之规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马诗二十三首·其三原文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译文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浩浩荡荡驾车上玉山。跟随驺从离开游乐苑,赤骥终能驰骋至天边。

  注释

  ⑴周天子:指周穆王。⑵玉山:神话中的山名。《山海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⑶鸣驺:前呼后拥的驺从。驺:古代养马兼管驾车的人。⑷赤骥:指火红色的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之一。

  赏析:

  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前两句叙述周穆王西域取玉的故事,后两句交代赤骥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终于有了纵横驰骋的天地,表达了诗人不愿困守书斋,沉沦下僚,渴望展示自己才学,实现自己抱负的心情。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5篇)(扩展8)

——就义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五篇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翻译:

  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丹心:红心,忠诚的心。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生*:一辈子,一生。报国:报效国家。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

  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原文: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今河北省容城县)。他幼年家贫,七岁丧母,放牛为生,后苦学成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31岁的杨继盛在北京考取进士,朝廷命他做了南京吏部主事,吏部相当人事部,主事是司官,有就是今天司局级中最低一级的官员。可是南京官又与北京官不同,明朝有南北两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陪都,虽然仍保留一套中央机构,但是毕竟皇帝不在南京,那里机构的官职大都是闲散的,没有多少实权。两年后,他被调到了北京,从此在北京留下了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人生足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当时严嵩执政,他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侵吞军饷,边政废弛,蒙古鞑靼部俺答汗乘机统兵南下侵扰,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因为那一年是庚戌年,所以史称“庚戌之变”。世宗急忙任命大同总兵仇鸾为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而仇鸾的官职就是靠贿赂严嵩而得。

  身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的严嵩和大将军仇鸾狼狈为奸,不但不举兵抵抗外侮,而且极力主张卑躬乞和。仇鸾贪生怕死,秉承严嵩意图,不让手下出兵,竟让鞑靼兵在北京附*焚掠了十几日满载而去,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面对内奸外侮,杨继盛怒不可遏,他奋笔疾书,上疏鲜明地斥责蒙古贵族在北京城下杀烧抢掠的罪行,指出没有报仇雪耻就议和有辱国体,提出对无条件开马市的“十不可”和“五谬”,陈述自己的爱国之心,请求朝廷举兵抗敌。不想对于开马市与蒙古鞑靼部贸易之事,明世宗已经颁下圣旨,以皇帝之尊,岂能收回成命?何况世宗一向刚愎自用。他以杨继盛有意阻挠边计,动摇人心为名,将杨继盛关进了监狱。后来,又把杨继盛贬到边远的陕西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去做一个未入流的小官。

  杨继盛在狄道的时间虽短,可是他在那里**疾苦,均*赋役、开办学校,兴修水利,这位好官受到当地人们爱戴,在他调走时,千余人哭泣着送他到百里之外。

  不久,仇鸾的罪行暴露被杀,杨继盛被调回了北京。这次严嵩想用提拔的手段拉拢他,提升杨继盛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兵部相当于今天的***,武选司是兵部第一司,是负责管理军官选拔、升调、世袭、功赏等人事事务的`机构。而员外郎是一个从五品官员,是个中级官员。

  调回北京城的杨继盛,看到皇帝昏庸、奸臣弄权,忧国忧民的他感到“严嵩不除,国无宁日”,于是下决心要揭露奸臣严嵩的所作所为,当时他的儿子劝他:“这样做就象是鸡蛋去碰石头,请父亲大人再考虑考虑”。杨继盛生气地说:“为臣尽忠,我只知道兴利除弊,至于死生祸福,不是我所考虑的!”可见他忠贞为国,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首先弹劾严嵩以丞相自居,破坏了祖宗成法。这指的是明太祖废丞相以后,曾经下令明朝永不再设丞相之职,可是严嵩身为内阁大学士,以丞相自居,就是破坏了祖宗定下的规矩。其次,指责严嵩伺皇帝喜怒而得以放恣行为,窃取君主大权;接下去,杨继盛痛斥严嵩大肆索贿受贿,卖官鬻爵,引用奸臣,结党营私,祸国殃民,败坏风俗,还有让其子严世藩代行票拟,纵容严世藩窃取权柄等等罪状。票拟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先写在小票上,贴于奏疏,进呈皇帝批准,代皇帝拟写批答大臣章奏,处理国家事务的制度。要求皇帝惩治奸臣。当时正是严嵩权倾朝野之时,奏疏一上,杨继盛被下了监狱,这已是他第二次被投入狱中了。

  入狱以后,面对即将遭受的酷刑,杨继盛拒绝了友人送来的可以消炎止疼、减轻痛苦的蚺蛇胆,他说:“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胆”。于是凛然受刑。他在狱中受尽酷刑。由于遭受残酷的杖刑,他的伤口之处已经大面积腐烂,里面的筋骨都露了出来。这位铁铮铮的汉子,苏醒后自己动手用茶碗碎片割去腐肉,拉断残筋。见到这幅情景的狱卒,手中的灯笼不禁险些落地。就这样,他依靠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即使如此,将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的严嵩仍不能让他活下去,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即现在的西四。年仅40岁。杨妻张氏也是一个忠烈之人,她曾上疏请求替死而没有获准,就在杨继盛就义的当天,她自缢而死。

  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古诗简介

  《就义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

  翻译/译文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一辈子,一生。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创作背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北方鞑箕靼族入侵时,诗人力主抵抗、反对妥协误国,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遭毒刑,被人杀害。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赏析/鉴赏

  前二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词人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

  原文:

  就义诗

  [明代]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耿耿丹心照耀千古。

  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