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比
相关
  1. 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
  2. 哈兹利特曾经说过: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
  3. 哈兹利特曾经说过:“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
  4. 鸿章回家,“翻检书籍,审察形势,惨澹经营”,花了一整天,写出一篇慷慨悲壮的长折。
  5.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6. 书籍就是海洋中的灯塔,它能够在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中给人希望。
  7. 透过书籍,我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8. 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
  9. 乞敕礼部行文内外衙门及提调学校佥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历去处,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禁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为邪妄所惑。
  10. 虽然欧洲来的每一艘船都运来书籍,但大多数殖民者最初的文学趣味是相当朴实粗浅的。
  11. 书籍是带领我们回到远古的时光机,即使我们没办法生活在古代,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对过去了如指掌。书籍还是引领我们穿越未来的隧道,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上观测未来。读书的魅力足以见矣!
  12. 书籍、电影是文化产品。有人把它只看成文化;有人把它只看成产品。前者是读者、观众;后者是书商、制片人。
  13.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14. 科学、艺术、文学及哲学,所有这一切人类思想行为的结晶,还有我们的祖祖辈辈经受了无数磨难而获得的经验,都为我们贮藏在书籍的世界里了。
  15. 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普鲁斯特
  16. 有了书籍,我们就有了一份丰富而多样的精神食粮;有了地球,我们就有了一片美丽而祥和的富饶乐土;有了水,我们就有了一种愉悦而旺盛的不竭生命。世界水日,珍惜每一滴生命之水。
  17. 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伸到精神文明建设。
  18. 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尼采
  19. 潮洲街的宿舍烧掉了,吴守礼曾暂住在女儿的公寓里。他心情沈重地整理抢救出来的书籍,临时用纸箱堆叠起来充当书架。
  20. 自我剖析的书籍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