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

首页 / 报告 / |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1

  我校本着参与、合作、共享和提升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开展较为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和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本学期我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我校开展的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理论,促交流。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长流水”,是“活水”。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1、形式上,把集体学*与个人学*相结合,理论学*、培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内容上,我有针对性地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阅读一本教育专著--《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并撰写心得体会。

  2、积极参加进修、自我提高的培训,撰写教学论文和做好教学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和业务能力。这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加强交流。利用教研活动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交流,促进了学*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技巧。

  二、抓备课,保课堂

  众所周知,若要上一堂学生喜闻乐学的课,须在课前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前准备。无准备的战要打好,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备课、上课。要做到:

  1、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教材和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公开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上好随堂课比赛。上课后,针对比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以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三、勤听课、重评议

  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提倡老师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为了让自己能成为一名跟得上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勤听课,重评议。

  1、常规听课时,实实在在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并做好记录。

  2、课后反思是关键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2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都在发生变化,但仍然存在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育观念和行为定势的桎梏下摆脱出来。

  新型的教育呼唤新型的教师,是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水*总体相对落后,主要解决有人教的问题,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历时七年,现在我们的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对校本教研认识模糊,有的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搞校本教研会浪费时间,应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上课和批改作业上;还有的教师不知道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应该进行什么等等,不一而足。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其价值取向有了全新的变化:一是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二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三是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理想的教学具有主体性、生成性、全面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等特征。以新的价值观审视、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就会发现诸多的我们*以为常而不易觉察的问题行为。

  针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同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工作方向,这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并做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呢?

  一、制定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能够使教学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它使得教学研究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不至于陷入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制度在某种理念的支撑下,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较为具体的行为,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说课制度、评课制度等制度体系的形成,能够使教师对教学研究产生更加深刻、具体、直观地认识,不再将教学研究看成只学学教育文章,搞一节精心准备的、虚假的表演课,而是能够主动根据制度安排自己的行为,制度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行动参照体系,它使教师能够以制度为标准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

  校本教研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它应该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催化剂,而不能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阻碍因素。要在广泛听取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采用民主的方式,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为校本教研提供条件

  校本教研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做为依托,如研究信息、研究经费、相关的理论指导、时间上的保障等。

  1、时间保障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一次集体业务理论学*,一次学科组教学研究,一次集体视导,一次集体备课。目前,许多教师以拖堂、补课、加大作业量等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高耗低效费时的现象,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效率意识,促使教师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加强校本研究的计划性,学校要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并使其成为制度,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完成教研任务。

  2、信息支持

  首先,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教育理论书籍,学校与教师本人共同定阅教学刊物,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刊物,教师可以学*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形成对教学的深刻认识,能站在科学的全面的高度上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改革动态以及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政策等;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它的信息容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任何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下一步工作我们将以建设校园网络为重点工作,建立教师个人教育博客,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使教师更多的获取各类需要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交流;再次,创办《校本教研行动成果文集》、《教学研究选编》。

  三、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要,如青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发展需要,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学*和展示的*台,中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尊重需要,因此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根据教师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

  四、以课堂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骨干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彼此支持,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研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形式: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1、加强理论学*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中做到了“五个结合”,即理论学*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交流,目前,教师已养成了记学*笔记的良好*惯。并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设立专人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播放教学录像,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观看。

  2、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3)记录学生在学*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期中,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面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3、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的水*,每学期举行两次优秀课件评比活动,对优秀的课件进行奖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制作出了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课件资源库,资源共享。

  随着多媒体课的广泛开展,教师从中体会到这种方式的优点,由最初的只是青年教师使用,现在已发展到中老年教师共同参与。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

  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除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外,我们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学*、教学策略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以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研究相结合,增大对新课改的研究力度,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同时学校加强检查和督促,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业务水*测试,考试结果记入教师新课改及业务能力档案,并纳入教师全期考评。

  5、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一年来,我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领导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负责全校的管理工作,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任负责组织领导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学*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等。

  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各教研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对每次教研活动实行月总结,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内容及时整理,由于管理到位,校本教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6、继承上学年校本教研中的成功做法,使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

  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采用同科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节都要集体研究,,通过研究,制订出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使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由于校本教研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在今后的校本教研过程中还有待于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3

  本着发现和解决我校校本教研中的问题,提升校本教研水*,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在区教委开展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验收之际,我们对照万州教研[XX]9号文件和[XX]1号文件的精神,结合《万州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验收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领导职责分明,实施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校长认真履行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表现在:

  (1)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计划和工作总结,总是要先审查科室计划和总结(包括校本教研工作),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制订初稿,再在学校行政会上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认真组织教职工阅读理解教科所教研教改的相关文件,结合学校计划安排周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领导身上,制订可行性的工作方案,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安全和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活动,凡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必参加,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具有很强的监督性。

  (4)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例会,每期作一次现代教育理论讲座,每周的周前会组织教师5分钟的理论学*---学*芦梭的《爱弥尔》、读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文章,不求教师有很大收获,只求教师记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

  (5)加强学*,因而观念新,积极探索学校发展对校本教研的新要求,引导和支持教导处对一些新的想法的尝试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如: XX年的教学检查*惯养成活动,XX年的电子集体备课活动。

  (6)教研经费投入合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按每人100元的经费投放到教研组,支持组内教师的学*、交流、集体备课、教学练兵等教研活动。

  二、教研组织规范

  学校根据《万州区学校教研组工作规程》,结合我校*50年的教研传统,制定了《响水初中教研组工作规程》,强化了我校的教研组织建设。

  1、学校设立了七个教研组:语文组(6人)、数学组(6人)、英语组(7人)、理化生组(8人)、政史地组(4人)、体艺组(3人)、电教组(6人);

  2、学校设立了三个年级组: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

  3、落实了组长待遇:周课时1节。促进了组长自觉履行职责。

  三、教研制度实用

  为了让教师主动规范自己的教研行为,养成良好的教研*惯,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学评价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如:XX年制定了《响中校本教研实施细则》,XX年配套完成了《听课制度》、《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制度》,《考勤制度》,06制定了《响中教学六认真实施细则》,XX年制定《响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量表》、《先进教研组、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条例》、XX年制定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并配套完成了学科教学要求,达到教学、教研教改有章可循,按章行事,让每个教师在教研的熔炉中快速成长。

  四、校际教研融合

  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校际教研方案。

  1、走出去,就是把教师带到教学水*高的学校去搞教研。XX年春,刘培明和周建*参加重庆市农村初中学科教师培训学*,周祥德参加全国语文青年教师赛课观摩学*,丁俊到上海学*三个月,崔建川上派到国本中学学*一年。一年中,学校承担送教和教学调讲任务5场:一是幸奠权校长在XX年12月万州区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作〈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的讲座,二是幸奠权校长在XX年4月万州区生物复*工作会上作〈抓纲务本,注重基础〉的报告,三是刘培明在XX年4月万州区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送课到高峰初中〈全等三角形的复*课〉,四是丁俊在XX年3月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送课到龙宝中学,五是XX年9月承担教科所地理送教到甘宁片区的任务。

  2、请进来,就是把教学水*高的学校的教师请进来搞教研,实现优势互补。一年中,接受区内学校研究学*5批:一是XX年10月主办甘宁片区初中政治教师技能竞赛,接受甘宁片区的政治教师到校学*;二是XX年5月接受国本中学到校交流学*;三是接受国本中学的黄雪、潘来富两位下派教师在校交流学*一年;四是接受三峡学院的两批顶岗学*生在校学*半年;五是XX年5月接受清泉中学到校交流学*。我们吸收他们高超的教学技艺,他们吸收我们朴实的校本教研思想和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

  3、融合。融合就是经验的结合,需要相互不保留的传递。

  五、特色教研——评价型教研

  特色项目——骨干教师示范活动,新教师合格活动,周前会5分钟的理论学*;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4

  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如何通过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就成为我们目前首要的工作目标。

  一、立题背景

  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为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做好校本教学研究工作,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20xx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地校,承担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研究工作。以此为契机,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紧迫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工作。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和研修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校本教研的研修氛围,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及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型的组织,来促进教师专业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理论假设

  本项目研究假设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总结和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创建和张扬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把学校建设成学*型组织,把教师培养成专家型教师。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

  1、根据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民主、开放、有效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2、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基础,以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为途径,并借助专家、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

  3、以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着眼点,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项目研究的内容

  1、建立健全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自我反思制度,指导和促进教师不断丰富和深化教学随笔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帮助每位教师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课例,建立完善系统的教师成长记录袋。

  2、在精心设计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建立切合本校实际的全方位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以提高本校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中,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再行动、再反思”的思路开展行动研究,力争达到预期效果。

  2、文献研究法。在进行行动研究的同时,加强理论学*,积极了解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本项目的研究。

  3、调查法。以问卷调查形式,研究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个案分析,以及时调整项目研究的策略和方案。

  (二)研究步骤及进程

  1、组建校本教研领导机构,进行项目研究的准备工作(20xx10月—20xx1月)

  (1)构建研究框架,组建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学校确定机构负责人及成员明确分工和相应任务。

  (2)组织教师学*与校本教研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以及有关的教学改革实践的论文材料,统一思想认识,制定项目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研究任务,提出项目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及实验措施。

  (3)举办校本教研理论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做理论讲座。

  2、实施研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20xx3月———20xx1月)

  (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同时项目规划组和工作小组进行观察比较,找出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偏差和不足,在组内讨论研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2)定期召开项目研究负责人、研究骨干会议,及时学*有关校本教研的文件,体会相关精神;及时总结交流各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及时落实项目研究计划。

  (3)教务处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评价,并组织教师的演讲比赛;板书、板画设计比赛;教案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校本教研活动。

  (4)以教研组为单位,阶段性地开展优质课例评比及校本教研优秀论文征集。

  (5)进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备课组的同头备课活动,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6)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

  (7)定期开展优秀教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评比活动,并组织教师观摩,促进共同发展。

  (8)在研究进程中,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比较;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针对实验中出现的偏颇,及时纠正;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

  3、分析研究成果及时进行总结(20xx3月——20xx6月)

  (1)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整理相关教师的论文、教案及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案例、照片、录像、光盘等,统计有关数据,做好结题工作。

  (2)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总结的一些经验、规律,撰写出完整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为课题专家组进行评估鉴定做好准备。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为了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建设,我校构建了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体系。

  1、加强领导,发挥校长室在校本教研中的领导作用。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项目规划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并以此为圆心向各教研组、课题组辐射,形成有效的督导与管理机制。

  2、健全制度,发挥教务处在校本教研中的中枢作用。

  教务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并对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和研究总结。为保证把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加以落实,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凸显骨干,推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带动作用。

  我校选用思想觉悟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校级名师”担任教研组长,让他们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先锋队,组织各项常规系列活动:如理论学*、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交流、专题研讨等。同时以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校本教研活动“示范者”队伍,带头学*、发言、上示范课,使教研活动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使教研组成为学*型的基层团体。

  (二)建立了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体系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理论指导,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水*提高的有效保证。对此,几年来我校从各个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证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培训。

  1、理论培训,更新观念

  开展校本教研以来,我校集中精力进行了校本理论培训,以更新观念。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新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等,使老师在观念上能够与时俱进。

  2、专家引领,提升素养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困难之一是专业理论匮乏。为此,我们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市教科所杨葛莉所长和区进校的范冬松、张宝林、陈志同、董向红、韩英成等专家曾先后应邀做了《课例生成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谈师生关系》、《如何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等专题讲座,各位专家以其高水*的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师们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论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观学*,拓宽视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先后派出多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石家庄、南宁、北戴河等地接受培训及去青龙县祖山中学、北戴河实验小学等兄弟学校参观学*,相互交流,拓宽视野。

  (三)发展了校本科研,激发了教研热情

  为了保证有效教研,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根据市、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地规划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专题,确立重点,统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生成课例,确定教研专题。再以青年教师自荐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题研讨课等形式做实专题,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有效教研而不流于形式。学校还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教师们畅谈研究的点滴心得,形成经验成果,再把教研专题上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形成了多个教研课题组,在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几年来,专题研究促进了老师的理论学*,理论研究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队伍也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初步构建。同时,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上也累累硕果,20xx我校共有16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并通过验收,20xx我校毛立涧副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教学观与新课程教学观对策略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另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在目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已获验收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校教师张玲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方式转变的研究》也即将结题。此外,20xx我校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综合理科专题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获立项,同时另有9个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校本教研的交流与研讨,我校创立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刊发有关的教科研信息,教师的教学反思、随笔、校本培训体会、课例、案例等作品,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台。

  (四)多种举措,实施有效教研

  为实施有效教研,我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发展需要,采取了多种举措。现举例如下:

  1、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为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我校规定,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主题要专题化。即在开展教研活动前,首先要针对共性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根据研究主题、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要求教研活动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此外,我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学反思、随笔的评比、优质课大赛、优秀课例大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

  2、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每个学年度我校都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活动,并作为一项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年度进行表彰。活动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所长,又互帮互学,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风气。

  3、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与同行“对话”,即同伴互助,互相提高,实现备课、评课一体化,达到交流和共享,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校规定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要进行2-3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就新课标的三个维度,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积极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密切合作。几年来,通过这样备课,明显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每一次备课,成为教师吃透教材、深钻课标,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两节同组教师的课,并及时进行评价。在评课中,要求教师要客观地点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努力方向,以此形成教师之间的相互学*,相互借鉴,相互切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我校还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教育对象、教学问题、教学行为、新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以解决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操作上的盲目的问题,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观点不断更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培养协作精神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并至少推出一个完整课例参加校级评比。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研究课,撰写两篇教学后记,撰写一篇课例研究报告。对于好的课例研究经验,要通过校刊和校园网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推介。

  5、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关注教师发展

  我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以促进其更快发展。

  六、研究结论及体会

  1、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学*、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做课等一系列锻炼,许多教师迅速地成长,并获取了累累硕果。例如:20xx,赵强老师在第一届全国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朱晓红老师在河北省课改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xx,朱健老师在河北省生物教学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赵杰老师在第六届全国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xx,李卫军老师在第三届全国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获二等奖;20xx,张建荣老师在市数学教师智能大赛中获二等奖,石绍娜老师撰写的教学随笔《对一个特异生转化的感受》获市级一等奖;冯蜜老师撰写的教学随笔《让红笔充满人性》获市级一等奖等。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学校区域影响

  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鼓舞了我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实践的热情,促使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区域内加以推广。如我校的朱晓宏老师在秦皇岛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系列活动中,做了题为《让理性的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的经验介绍,张建荣老师作了《图形与坐标》的示范课,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区级教研活动及联片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均积极参与,介绍经验,并推出了多节优质课,如吴晓茹老师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沈艳新老师的《扬起自信的风帆》等,展示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成果和风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例研究上,我校具有巨大优势,走在了本区域的前列。在国家级的大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同时在本区域推出了多节整合课例,如刘秀红老师的《作文教学与课程整合》,在区域内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这一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做出了应有贡献。

  3、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资源

  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我校创建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本教研论坛专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校本教研的交流*台,同时订了几十种教研资料供教师查阅,从而激发了教师们自觉研修的热情,纷纷利用校刊和网上论坛交流经验、发表见解。在此影响下,各项常规教研活动也以各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师逐渐成为把握教研方向和进程的主人,校长室、教务处只负责协调和辅助,进而在我校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我校开始由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走向了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

  由此可见,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而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新课程改革和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将形成于研究之中。

  4、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发扬奉献精神是搞好项目研究的灵魂。

  几年来,我校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和广大教师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精心策划、组织,认真总结、交流,丰硕的成果中渗透了老师们大量无私的劳动,体现了老师们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为项目研究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七、问题与讨论

  1、各教研组的教研水*及成效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各学科间各自特性的制约,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各教研组的研究进程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测评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造成了项目研究过程中各教研组校本教研成效的不均衡。

  2、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更加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当我们真正走进校本教研,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脚下,只要去实践,相信第十五中学的明天会在以校为本的基地校建设中更加美好!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推进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通过“同课多轮、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教育科研深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淡化教研形式,注重研究实效。根据我们组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着眼老师综合素质、专业水*的提高,聚焦课堂多向反思。开展以课例为载体,反思为前提、观察为手段、教学问题为对象、互动对话为特征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研究。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我组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确定主题:

  通过上学期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反思研讨,找出了教学中的困惑: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生观察能力不强,甚至不会观察,更不能通过观察提出相关问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空讲,不知怎么做才好。针对以上现状,我们组最终确定“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今年校本研修的主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三、校本研修目标:

  通过科学校本研修组织教师反思研讨,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具有学*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型科学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科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2、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科学知识。

  3、结合各个年级的教材、学生、老师的特点,使学生老师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具体操作过程:

  操作流程:我们根据上述理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过程如下:确定主题——组内确定学*相关材料(做好记录)——集体备课、讲课(反思、评课、讨论)——再上课、反思、评课——成集为共享资源。

  五、具体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现代的教师不在单纯凭经验上课,他的教学设计都应有相应的理念支持,所以本学期工作之一要认真学*《新课标》中的小学生观察要求。新课标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我们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真正解决层面的问题,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认识他的正确性。

  2、加强集体备课、讲课、评课。集众人之智慧,解决现阶段碰到的问题,共同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教学计划,能做到资源共享。要求每课、每位教师讲两遍,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后,然后再出教师讲此课。每次活动要及时记录、反思,且有两次以上的书面评课材料。

  3、坚持组织学*。在活动前、活动中间要组织老师学*关于主题里的内容;还要进行名师、专家引领。以确保活动中时刻有理论支持,不会空谈有实效。

  五、研修小组成员

  组长:白春丽

  组员:杜真

  六、行事历:

  1、 集体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学*过程中,明确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教材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

  2、在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分析教材,进行专家引领,做出针对性的总结。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1)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菁华3篇)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1

  我校本着参与、合作、共享和提升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开展较为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和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本学期我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我校开展的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理论,促交流。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长流水”,是“活水”。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1、形式上,把集体学*与个人学*相结合,理论学*、培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内容上,我有针对性地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阅读一本教育专著--《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并撰写心得体会。

  2、积极参加进修、自我提高的培训,撰写教学论文和做好教学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和业务能力。这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加强交流。利用教研活动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交流,促进了学*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技巧。

  二、抓备课,保课堂

  众所周知,若要上一堂学生喜闻乐学的课,须在课前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前准备。无准备的战要打好,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备课、上课。要做到:

  1、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教材和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公开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上好随堂课比赛。上课后,针对比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以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三、勤听课、重评议

  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提倡老师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为了让自己能成为一名跟得上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勤听课,重评议。

  1、常规听课时,实实在在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并做好记录。

  2、课后反思是关键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2

  本着发现和解决我校校本教研中的问题,提升校本教研水*,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在区教委开展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验收之际,我们对照万州教研[XX]9号文件和[XX]1号文件的精神,结合《万州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验收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领导职责分明,实施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校长认真履行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表现在:

  (1)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计划和工作总结,总是要先审查科室计划和总结(包括校本教研工作),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制订初稿,再在学校行政会上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认真组织教职工阅读理解教科所教研教改的相关文件,结合学校计划安排周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领导身上,制订可行性的工作方案,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安全和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活动,凡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必参加,对我校的校本教研具有很强的监督性。

  (4)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例会,每期作一次现代教育理论讲座,每周的周前会组织教师5分钟的理论学*---学*芦梭的《爱弥尔》、读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文章,不求教师有很大收获,只求教师记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

  (5)加强学*,因而观念新,积极探索学校发展对校本教研的新要求,引导和支持教导处对一些新的想法的尝试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如: XX年的教学检查*惯养成活动,XX年的电子集体备课活动。

  (6)教研经费投入合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按每人100元的经费投放到教研组,支持组内教师的学*、交流、集体备课、教学练兵等教研活动。

  二、教研组织规范

  学校根据《万州区学校教研组工作规程》,结合我校*50年的教研传统,制定了《响水初中教研组工作规程》,强化了我校的教研组织建设。

  1、学校设立了七个教研组:语文组(6人)、数学组(6人)、英语组(7人)、理化生组(8人)、政史地组(4人)、体艺组(3人)、电教组(6人);

  2、学校设立了三个年级组: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

  3、落实了组长待遇:周课时1节。促进了组长自觉履行职责。

  三、教研制度实用

  为了让教师主动规范自己的教研行为,养成良好的教研*惯,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教学评价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如:XX年制定了《响中校本教研实施细则》,XX年配套完成了《听课制度》、《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制度》,《考勤制度》,06制定了《响中教学六认真实施细则》,XX年制定《响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量表》、《先进教研组、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条例》、XX年制定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并配套完成了学科教学要求,达到教学、教研教改有章可循,按章行事,让每个教师在教研的熔炉中快速成长。

  四、校际教研融合

  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校际教研方案。

  1、走出去,就是把教师带到教学水*高的学校去搞教研。XX年春,刘培明和周建*参加重庆市农村初中学科教师培训学*,周祥德参加全国语文青年教师赛课观摩学*,丁俊到上海学*三个月,崔建川上派到国本中学学*一年。一年中,学校承担送教和教学调讲任务5场:一是幸奠权校长在XX年12月万州区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作〈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的讲座,二是幸奠权校长在XX年4月万州区生物复*工作会上作〈抓纲务本,注重基础〉的报告,三是刘培明在XX年4月万州区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送课到高峰初中〈全等三角形的复*课〉,四是丁俊在XX年3月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送课到龙宝中学,五是XX年9月承担教科所地理送教到甘宁片区的任务。

  2、请进来,就是把教学水*高的学校的教师请进来搞教研,实现优势互补。一年中,接受区内学校研究学*5批:一是XX年10月主办甘宁片区初中政治教师技能竞赛,接受甘宁片区的政治教师到校学*;二是XX年5月接受国本中学到校交流学*;三是接受国本中学的黄雪、潘来富两位下派教师在校交流学*一年;四是接受三峡学院的两批顶岗学*生在校学*半年;五是XX年5月接受清泉中学到校交流学*。我们吸收他们高超的教学技艺,他们吸收我们朴实的校本教研思想和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

  3、融合。融合就是经验的结合,需要相互不保留的传递。

  五、特色教研——评价型教研

  特色项目——骨干教师示范活动,新教师合格活动,周前会5分钟的理论学*;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3

  一年半前,我怀着“诚惶诚恐”、“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数学教研组长一职,担心不能胜任,始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压力很重,因此我加倍努力,真心诚意为数学组的每位老师服务,求真务实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学*讨论并渐渐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群体意识: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数学组的形象。如果我们是薄

  弱组,那么你水*再高也只是薄弱组的一员,反之,整体实力的提高,相应你也能得到认可。

  (2)服务意识:师德建设的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水*和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应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老师是辛苦的,做数学老师更苦,赋予的责任也更大。作为数学教师就决定了你应该做一个工作上是严谨的、踏实的,人格上是真实的、正直的人,否则你不配做一个“数学人”。

  (3)教研意识:校本教研和组内教研已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新大纲、新高考这样的新形势下,一个不重视教研的老师必将被淘汰。针对我们一个大组的实际情况,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教研更为重要。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的落实

  (1)有计划:开学初要求各备课组长制定好计划,然后协调确定在一个学期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并张贴公布,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备。

  (2)有内容: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和老教师的示范课等,本学期共开出各类课型的公开课共计24人次。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新课程的探讨和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方向的研究。

  (3)有形式:公开课的开设,除了上课、听课,还需要说课、评课,评课采取先分备课组讨论,然后每个备课组派一名主讲人,最后由我总结点评,这样既热烈又融洽。

  (4)重落实:开学初制定的计划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学期都能分别开展1次左右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是三位备课组长他们年龄比我大、资历比我深、水*比我高,工作都非常配合、负责,正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5)重检查:积极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各类教学常规检查,我组大多数老师都能得到肯定。这方面本人也能起好带头作用。

  (6)重效果:流于形式、滥竽充数的教研活动不进行。

  三、关于教科研

  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学*、研究才能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因此,我们组共承担了三个课题,其中由我牵头的《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已完成一万五千字的初稿。年青教师在这方面大有超过老教师的势头,如章建春老师已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在杭州市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成绩和荣誉

  应该看到,我们数学组慢慢在成长、在发展。今年的高考中,在汪晓明老师的带领下,文理科数学*均分都超过了杭州市七县市一级重点中学的*均分。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中,我校七位老师数学组就占了三位。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其他组相比,尤其是我,和兄弟组长相比,虽然性高,水*恰不高,相差还甚远,仍需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2)

——科学校本教研课题计划 (菁华3篇)

科学校本教研课题计划1

  小学科学本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小学科学本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的的主要工作是: 结合新课程的实验、实施,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 促进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各项活动中,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一、加强理论学*,提升课程实施水*

  1、认真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围绕研究主题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本学期研究专题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和怎样理解“科学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2、 认真学*有关课题教研 的理论书籍,逐渐掌握 研究的方法,寻找到 研究的有效途径。

  3、以撰写教育故事为抓手,引导 科学 教师每学期认真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好一本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写好一篇有质量的教育故事和一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 教研组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 本年度专项研究的专题是结合身边科学、学生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注重研究实效,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3、适时召开 “学*学科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 研讨会,学好课程标准,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4、抓好各类竞赛和论文撰写工作,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 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5、加快信息技术学*进程,不断提升 科学 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 科学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学*信息技术,应用基本信息技术提高办公现代化水*。

  (2)进一步发挥 教育网站 的作用,为 科学 教师提供学述讨论的*台。

  三、组织多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业务水*。因此,组织必要的培训、调研、总结、推广和竞赛活动,能够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1、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充分调动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的群体力量,在参加 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好 科学 教师参加 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活动。 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2、 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科学 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采取积极措施, 大面积稳步提高小学教学水*;

  3、密切配合市教研室小学科学 组,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好 有关学科竞赛。

  四、主要工作:

  九月份:

  1、小学《科学》新教材分析、培训活动;

  2、申报《科学》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执教任务。

  十月份:

  1、做好承担 校级《科学》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准备工作;

  2、教学常规调研 。

  十一月份:

  1、《科学》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 参加学校新课程新课堂科学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十一月份:

  1、交流学*教育理论、实施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心得体会;

  2、配合市教研室进行教学质量的调查、测试和评估;

  3、小学科学课题组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写《科学》新教材 反思。

  2、交流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月份:

  1、本学期工作总结;

  2、制订下学期工作计划。

科学校本教研课题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科学教研组将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立足教学发展的实际,密切配合县教研室、校教导处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树立现代化、开放式的全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落实“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育科研的阵地、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这一目标,使本组科学教师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使教研组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目标任务

  1、配合我校科学课改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研究,努力转变教学观念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队伍。

  2、在科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好我校为每个教师配备的电脑,学*先进教学技术,开展教科研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科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方法,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成为学*的主人。

  4、协助教导处抓好毕业班教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1、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学*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树立现代化的、开放式的教学理念。

  2、加强师德师风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加强理论学*,要求每位教师都会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联系课改实际提出自己想法和建议,开展交流讨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科学教研、教改活动。

  四、抓好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制度,扎实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备课须定好中心发言人,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地抓好此项工作,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共同切磋,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2、各科学教师应提前一周备好课,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共同交流、研讨,写好补充教学意见,并要及时写好教学后记,并及时上交检查。

  3、重视作业的布置,应做到作业量适当,质量高,难易比例恰当。作业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规范,对学生做的作业分析反思,对做错的*题尽可能让他(她)及时订正。

  4、强化质量意识,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学困生要有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记录每次单元成绩,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花大力气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改发展

  1、在每位教师中开展“读教育专著,做学者型教师”的活动,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争做“学者型”教师。

  2、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本学科的公开课每个老师都要去听并做好记录,评教、评学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畅所欲言,中心发言人要精心做好准备,积极做好说课、评课工作。

  3、每周及时总结自己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研究学生的心理,抓住心理特点,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使学生始终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组织科学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踊跃向各教学刊物投稿。

科学校本教研课题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小学校研究大教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抓好《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

  2、迎接市教科所对学校教科室的调研工作。

  3、配合学校搞好新课改实施前对教师的通识培训。

  4、争取有2-3篇科研论文在XX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5篇论文在市《进修与教研》杂志上发表。

  5、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㈠课题研究:

  1、 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召开课题学术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

  3、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

  4、 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5、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为迎接课题的结题验收,本学期还将对其各类资料作系统整理,做好验收报告和总结的前期准备。

  ㈡教学研究:

  1、各组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课堂教学中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体现现代教育观念,体现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并根据个人特长努力形成教学特色。其中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侧重个人基本功提高,加强规范课的研究。骨干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方法作探索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不动摇“双率”的情况下,提高科研含量。

  2、认真开展“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加强说课和评课环节。任课教师人人参与“研训一体化”活动,严格按照“说课上课评课”顺序进行。

  3、加强听课活动,坚持外出活动汇报制度。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教学活动,广泛了解教改信息,返校后要及时汇报,以供的教师学*提高。

  4、加强理论学*和业务学*,认真撰写“教学随记”。 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组织专题教研和学*活动,做到每位教师都学深学透,都有所得。从而及时了解教改动态和前沿理论,并善于将学*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对自身的教学情况作经常反思,按时、认真撰写“教学随记”。

  ㈢常规工作:

  1、认真做好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后测工作。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章程制度。

  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提出教育科研三个一要求: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搞一项教育实验课题,撰写一篇教育论文。 举办讲座,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结题报告撰写等科研方法。

  3、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改工作,加强向外推荐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超过上学期。举办教师论文和教案的评优工作。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课题小组会议,传达市教科室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本学期的学校课题研究工作。

  2、各青年教师上交德育科研论文。

  3、课题实验全面展开活动。

  三月份: 请有关专家作结题总结撰写辅导报告。

  2、课题实验班教师结合课题进行课堂研讨活动。

  四月份:

  1、课题实验活动总结。

  2、撰写各子课题结题报告,在4月底前上交学校教科室。

  五月份:

  1、进行课题研究后测工作。

  2、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在5月底完成。

  3、进行课题成果现场汇报活动。

  六月份:

  学校教科室完成总结。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3)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文5份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1

  本人是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福建省永安市骨干教师,福建省永安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永安市第十二中学(漳州师范学院永安附属高级中学)教务副主任。20xx年出生于福建尤溪,20xx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长期任教于永安第十二中学,20xx年9月起至今担任地理教研组长(共20xx年)。本人真心诚意为地理组的每位老师服务,求真务实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学*讨论并渐渐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群体意识: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地理组的形象。如果我们是薄弱组,那么你水*再高也只是薄弱组的一员,反之,整体实力的提高,相应你也能得到认可。

  (2)服务意识:师德建设的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水*和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应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老师是辛苦的,赋予的责任也更大。作为地理教师就决定了你应该做一个工作上是严谨的、踏实的,人格上是真实的、正直的人,否则你不配做一个“地理人”。

  (3)教研意识:校本教研和组内教研已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新大纲、新高考这样的新形势下,一个不重视教研的老师必将被淘汰。针对我们组的实际情况,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教研更为重要。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

  (1)有计划:开学初制定好地理教研组计划,然后协调确定在一个学期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并公布,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备。

  (2)有内容: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地理教学小课题研讨),开设实*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和老教师的示范课等,本学期共开出各类课型的公开课共计17人次。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新课程的探讨和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方向的研究。

  (3)有形式:公开课的开设,除了上课、听课,还需要说课、评课,评课采取先集中讨论,每位教师都要点评,最后由我总结点评,这样既热烈又融洽。

  (4)重落实:开学初制定的计划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学期都能分别开展18次左右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是几位备课组长,工作都非常配合、负责,正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5)重检查:积极配合教务处教和研室组织的各类教学常规检查,做好期中、期末常规检及*时抽查组织工作。

  (6)重效果:流于形式、滥竽充数的教研活动不进行。

  三、关于教科研

  (一)、努力提高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和教学能力、管理能力

  作为教务处副主任、教研组长和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建设和完善教研组常规工作,是教研组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是切实提高教研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我就带领全组同志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清楚、规范、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我们坚持开展每星期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月一次的教育理论学*,学*内容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中好的文章,研讨高中新课标及历年会考、中考和高考地理试卷。进行集体备课,每次教研活动都严格要求,务求做到有中心发言人和相关发言记录,每学期结束有教学工作总结和本组的教研札记。

  为了适应时代变化,中学地理教材不断换新的特点,我经常性的和三明教研员加强联系、和一中、九中、三中等学校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活动交流。在备课组里,与各位教师互相磋商教学方案,共同探讨教学疑难,编写出了具有本组特色的电子教案和教学后记以及授课之后对教案的修订,这样既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的备课力量,同时又大大减少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强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还积极落实集体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至少听十五节课以上(本人超过3节),经常听本组老师的课,认真听好组内公开课、相关学科的公开课,听课有记录,开课后及时评课,实事求是,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我把每一次公开教学作为提高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教学常规方面,要求大家必须做到“四个化”。备课教案要规范化;课堂教学要行动化;作业布置要适量化;课后辅导要经常化。并对这“四个化”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以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

  (二)、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科研水*是衡量一个组实力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在加强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教育科研,努力在组内营造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的科研氛围,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学*、研究才能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因此,我们组承担了永安市级课题《如何增强地理多媒体教学实效性探讨》,本人负责这个课题,其他成员能协助完成中期检查。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深入研究课改精神,以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从教改教研的角度出发,从推进素质教育入手认真组织,具体规划,抓好重点,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开展探究性活动如组织高一学生进行《永安市喀斯地貌》《永安市丹霞地貌》等研究性学*;指导地理小论文写作;地理竞赛讲座等。其重点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从自己生活周围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专题,然后去探究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及措施。

  实践证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学*生活,培养了学*兴趣,拓宽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培养了思维创造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这样既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地理课教学。

  四、成绩和荣誉

  1、成功举办第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地理组除经常开展校内各种地理学科竞赛外,能积极寻找各种竞赛渠道,下学期参加第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喜获丰收,参加竞赛学生达66人,获奖情况如下:全国一等奖有廖晓霞(高二(3))罗志析(高一(1))、全国二等奖赵晨等3人、全国三等奖王燕等3人、优秀奖、罗志列等4人。同时柯素贞、陈德旺和卓灿美老师在“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2、积极指导本组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至少发表或汇编一篇文章,其中本人20xx年撰写的《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地理实验》发表在《地理教育》第六期上

  3、地理组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

  4、高二地理会考合格率连续三年一次性1℅通过。

  5、参加永安市教学比武,地理组高中曾振宏老师和初中张美春老师都获得一等奖。

  6、各年段期中期末地理考试取得不错成绩,其中高中各年段在五校联考中基本上都是第一或第二名。

  7、地理组总共7个成员中有6人被评为校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其中2人为永安市先进。

  下学期,本人将不再担任地理教研组长,希望我的下任能发扬光大,把地理组带得更好。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2

  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如何通过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就成为我们目前首要的工作目标。

  一、立题背景

  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为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做好校本教学研究工作,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20xx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地校,承担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研究工作。以此为契机,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紧迫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工作。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和研修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校本教研的研修氛围,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及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型的组织,来促进教师专业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理论假设

  本项目研究假设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总结和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创建和张扬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把学校建设成学*型组织,把教师培养成专家型教师。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

  1、根据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需要的民主、开放、有效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2、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基础,以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为途径,并借助专家、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

  3、以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着眼点,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项目研究的内容

  1、建立健全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自我反思制度,指导和促进教师不断丰富和深化教学随笔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帮助每位教师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课例,建立完善系统的教师成长记录袋。

  2、在精心设计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建立切合本校实际的全方位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以提高本校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中,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再行动、再反思”的思路开展行动研究,力争达到预期效果。

  2、文献研究法。在进行行动研究的同时,加强理论学*,积极了解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本项目的研究。

  3、调查法。以问卷调查形式,研究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个案分析,以及时调整项目研究的策略和方案。

  (二)研究步骤及进程

  1、组建校本教研领导机构,进行项目研究的准备工作(20xx10月—20xx1月)

  (1)构建研究框架,组建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学校确定机构负责人及成员明确分工和相应任务。

  (2)组织教师学*与校本教研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以及有关的教学改革实践的论文材料,统一思想认识,制定项目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研究任务,提出项目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及实验措施。

  (3)举办校本教研理论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做理论讲座。

  2、实施研究计划,开展项目研究(20xx3月———20xx1月)

  (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同时项目规划组和工作小组进行观察比较,找出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偏差和不足,在组内讨论研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2)定期召开项目研究负责人、研究骨干会议,及时学*有关校本教研的文件,体会相关精神;及时总结交流各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及时落实项目研究计划。

  (3)教务处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评价,并组织教师的演讲比赛;板书、板画设计比赛;教案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校本教研活动。

  (4)以教研组为单位,阶段性地开展优质课例评比及校本教研优秀论文征集。

  (5)进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备课组的同头备课活动,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6)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

  (7)定期开展优秀教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评比活动,并组织教师观摩,促进共同发展。

  (8)在研究进程中,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比较;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针对实验中出现的偏颇,及时纠正;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

  3、分析研究成果及时进行总结(20xx3月——20xx6月)

  (1)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整理相关教师的论文、教案及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案例、照片、录像、光盘等,统计有关数据,做好结题工作。

  (2)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总结的一些经验、规律,撰写出完整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为课题专家组进行评估鉴定做好准备。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为了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建设,我校构建了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体系。

  1、加强领导,发挥校长室在校本教研中的领导作用。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项目规划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并以此为圆心向各教研组、课题组辐射,形成有效的督导与管理机制。

  2、健全制度,发挥教务处在校本教研中的中枢作用。

  教务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并对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和研究总结。为保证把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加以落实,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凸显骨干,推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带动作用。

  我校选用思想觉悟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校级名师”担任教研组长,让他们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先锋队,组织各项常规系列活动:如理论学*、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交流、专题研讨等。同时以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校本教研活动“示范者”队伍,带头学*、发言、上示范课,使教研活动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使教研组成为学*型的基层团体。

  (二)建立了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体系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理论指导,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水*提高的有效保证。对此,几年来我校从各个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证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培训。

  1、理论培训,更新观念

  开展校本教研以来,我校集中精力进行了校本理论培训,以更新观念。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新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等,使老师在观念上能够与时俱进。

  2、专家引领,提升素养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困难之一是专业理论匮乏。为此,我们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市教科所杨葛莉所长和区进校的范冬松、张宝林、陈志同、董向红、韩英成等专家曾先后应邀做了《课例生成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谈师生关系》、《如何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等专题讲座,各位专家以其高水*的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师们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论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观学*,拓宽视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先后派出多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石家庄、南宁、北戴河等地接受培训及去青龙县祖山中学、北戴河实验小学等兄弟学校参观学*,相互交流,拓宽视野。

  (三)发展了校本科研,激发了教研热情

  为了保证有效教研,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根据市、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地规划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专题,确立重点,统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生成课例,确定教研专题。再以青年教师自荐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题研讨课等形式做实专题,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有效教研而不流于形式。学校还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教师们畅谈研究的点滴心得,形成经验成果,再把教研专题上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形成了多个教研课题组,在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几年来,专题研究促进了老师的理论学*,理论研究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队伍也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初步构建。同时,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上也累累硕果,20xx我校共有16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并通过验收,20xx我校毛立涧副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教学观与新课程教学观对策略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另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在目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已获验收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校教师张玲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方式转变的研究》也即将结题。此外,20xx我校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综合理科专题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获立项,同时另有9个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校本教研的交流与研讨,我校创立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刊发有关的教科研信息,教师的教学反思、随笔、校本培训体会、课例、案例等作品,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台。

  (四)多种举措,实施有效教研

  为实施有效教研,我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发展需要,采取了多种举措。现举例如下:

  1、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为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我校规定,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主题要专题化。即在开展教研活动前,首先要针对共性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根据研究主题、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要求教研活动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此外,我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学反思、随笔的评比、优质课大赛、优秀课例大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

  2、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每个学年度我校都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活动,并作为一项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年度进行表彰。活动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所长,又互帮互学,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风气。

  3、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与同行“对话”,即同伴互助,互相提高,实现备课、评课一体化,达到交流和共享,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校规定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要进行2-3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就新课标的三个维度,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积极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密切合作。几年来,通过这样备课,明显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每一次备课,成为教师吃透教材、深钻课标,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两节同组教师的课,并及时进行评价。在评课中,要求教师要客观地点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努力方向,以此形成教师之间的相互学*,相互借鉴,相互切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我校还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教育对象、教学问题、教学行为、新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以解决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操作上的盲目的问题,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观点不断更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培养协作精神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并至少推出一个完整课例参加校级评比。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研究课,撰写两篇教学后记,撰写一篇课例研究报告。对于好的课例研究经验,要通过校刊和校园网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推介。

  5、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关注教师发展

  我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以促进其更快发展。

  六、研究结论及体会

  1、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学*、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做课等一系列锻炼,许多教师迅速地成长,并获取了累累硕果。例如:20xx,赵强老师在第一届全国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朱晓红老师在河北省课改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xx,朱健老师在河北省生物教学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赵杰老师在第六届全国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xx,李卫军老师在第三届全国物理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获二等奖;20xx,张建荣老师在市数学教师智能大赛中获二等奖,石绍娜老师撰写的教学随笔《对一个特异生转化的感受》获市级一等奖;冯蜜老师撰写的教学随笔《让红笔充满人性》获市级一等奖等。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学校区域影响

  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鼓舞了我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实践的热情,促使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区域内加以推广。如我校的朱晓宏老师在秦皇岛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系列活动中,做了题为《让理性的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的经验介绍,张建荣老师作了《图形与坐标》的示范课,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区级教研活动及联片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均积极参与,介绍经验,并推出了多节优质课,如吴晓茹老师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沈艳新老师的《扬起自信的风帆》等,展示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成果和风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例研究上,我校具有巨大优势,走在了本区域的前列。在国家级的大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同时在本区域推出了多节整合课例,如刘秀红老师的《作文教学与课程整合》,在区域内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为这一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做出了应有贡献。

  3、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资源

  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我校创建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本教研论坛专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校本教研的交流*台,同时订了几十种教研资料供教师查阅,从而激发了教师们自觉研修的热情,纷纷利用校刊和网上论坛交流经验、发表见解。在此影响下,各项常规教研活动也以各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师逐渐成为把握教研方向和进程的主人,校长室、教务处只负责协调和辅助,进而在我校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我校开始由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走向了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

  由此可见,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而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新课程改革和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将形成于研究之中。

  4、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发扬奉献精神是搞好项目研究的灵魂。

  几年来,我校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和广大教师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精心策划、组织,认真总结、交流,丰硕的成果中渗透了老师们大量无私的劳动,体现了老师们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为项目研究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七、问题与讨论

  1、各教研组的教研水*及成效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各学科间各自特性的制约,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各教研组的研究进程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测评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造成了项目研究过程中各教研组校本教研成效的不均衡。

  2、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更加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当我们真正走进校本教研,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脚下,只要去实践,相信第十五中学的明天会在以校为本的基地校建设中更加美好!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3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 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推进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通过“同课多轮、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教育科研深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淡化教研形式,注重研究实效。根据我们组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着眼老师综合素质、专业水*的提高,聚焦课堂多向反思。开展以课例为载体,反思为前提、观察为手段、教学问题为对象、互动对话为特征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研究。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我组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确定主题:

  通过上学期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反思研讨,找出了教学中的困惑: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生观察能力不强,甚至不会观察,更不能通过观察提出相关问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空讲,不知怎么做才好。针对以上现状,我们组最终确定“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今年校本研修的主题,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三、校本研修目标:

  通过科学校本研修组织教师反思研讨,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具有学*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型科学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科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2、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科学知识。

  3、结合各个年级的教材、学生、老师的特点,使学生老师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具体操作过程:

  操作流程:我们根据上述理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过程如下:确定主题——组内确定学*相关材料(做好记录)——集体备课、讲课(反思、评课、讨论)——再上课、反思、评课——成集为共享资源。

  五、具体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现代的教师不在单纯凭经验上课,他的教学设计都应有相应的理念支持,所以本学期工作之一要认真学*《新课标》中的小学生观察要求。新课标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我们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真正解决层面的问题,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认识他的正确性。

  2、加强集体备课、讲课、评课。集众人之智慧,解决现阶段碰到的问题,共同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教学计划,能做到资源共享。要求每课、每位教师讲两遍,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后,然后再出教师讲此课。每次活动要及时记录、反思,且有两次以上的书面评课材料。

  3、坚持组织学*。在活动前、活动中间要组织老师学*关于主题里的内容;还要进行名师、专家引领。以确保活动中时刻有理论支持,不会空谈有实效。

  六、研修小组成员

  组长:白春丽

  组员:杜真

  七、行事历:

  1、 集体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学*过程中,明确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教材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

  2、在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分析教材,进行专家引领,做出针对性的总结。

  最新校本教研课题报告 5

  一年半前,我怀着“诚惶诚恐”、“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数学教研组长一职,担心不能胜任,始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压力很重,因此我加倍努力,真心诚意为数学组的每位老师服务,求真务实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学*讨论并渐渐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群体意识: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数学组的形象。如果我们是薄

  弱组,那么你水*再高也只是薄弱组的一员,反之,整体实力的提高,相应你也能得到认可。

  (2)服务意识:师德建设的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水*和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应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老师是辛苦的,做数学老师更苦,赋予的责任也更大。作为数学教师就决定了你应该做一个工作上是严谨的、踏实的,人格上是真实的、正直的人,否则你不配做一个“数学人”。

  (3)教研意识:校本教研和组内教研已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新大纲、新高考这样的新形势下,一个不重视教研的老师必将被淘汰。针对我们一个大组的实际情况,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教研更为重要。

  二、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的落实

  (1)有计划:开学初要求各备课组长制定好计划,然后协调确定在一个学期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并张贴公布,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备。

  (2)有内容: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和老教师的示范课等,本学期共开出各类课型的公开课共计24人次。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新课程的探讨和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方向的研究。

  (3)有形式:公开课的开设,除了上课、听课,还需要说课、评课,评课采取先分备课组讨论,然后每个备课组派一名主讲人,最后由我总结点评,这样既热烈又融洽。

  (4)重落实:开学初制定的计划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学期都能分别开展1次左右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是三位备课组长他们年龄比我大、资历比我深、水*比我高,工作都非常配合、负责,正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5)重检查:积极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各类教学常规检查,我组大多数老师都能得到肯定。这方面本人也能起好带头作用。

  (6)重效果:流于形式、滥竽充数的教研活动不进行。

  三、关于教科研

  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只有不断学*、研究才能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因此,我们组共承担了三个课题,其中由我牵头的《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已完成一万五千字的初稿。年青教师在这方面大有超过老教师的势头,如章建春老师已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多篇,在杭州市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成绩和荣誉

  应该看到,我们数学组慢慢在成长、在发展。今年的高考中,在汪晓明老师的带领下,文理科数学*均分都超过了杭州市七县市一级重点中学的*均分。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中,我校七位老师数学组就占了三位。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其他组相比,尤其是我,和兄弟组长相比,虽然性高,水*恰不高,相差还甚远,仍需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4)

——校本教研培训心得实用五份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只有教师的水*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

  一年来,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学*的便捷与高效,比如上网观看优质课,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我感觉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积极参加镇级、区级一系列公开课,理论指导实践,从中我得到了研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另外,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来想法体会的总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研修茶座的指点下,取长补短,更新教学理念,累积教学经验,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获:

  一、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做不断学*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积极性。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

  ① 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养成了自定目标和自选实现目标的活动方式的*惯时,他们的教育水*就会得到提高。

  ② 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目标的,因而,这种学*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以打造“学*型教师组织”为根本目标,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12月2日至4日,我被学校派出参加六枝特区20xx年校本教研

  专题培训。会上,我有幸聆听到了罗江华老师、曹菁校长、刘飞耀老师、杨咏梅和雷颖善老师等五位专家的讲座,从他们精湛的讲说中,我深刻感受到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成长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校本研究直接

  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把发现的问题提升为校本教研的问题,再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觉得这就是校本教研。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老师自己的、真实的和实际的问题、要转变听课评课思路,改变听课、评课的理念,真正走进课堂,到课堂里去学*,在原有听课的基础上,在做到以下几点

  ①通过建立课堂观察点,

  ②通过观察教师移动位置和学生参与的人数,

  ③仔细观察课堂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④教师讲课时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培养了哪些技能。评课时,要看课堂通过那些方面落实的本课目标。评课时评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二、要想在课堂上具有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水*,不断用新理念武装自己。

  为此要不断努力,始终保持崭新的头脑,最佳的状态去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传播者,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

  三、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等中的首*"。

  四、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学*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才能不断提高。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实践,我们一定会在校本教研的浪潮中不断得到磨练、不断地成长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因此,教师素质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时代和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定义教师教学基本功,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磨练、升华出新时代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上。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应该注重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同时,还要求教师自身学*,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提高。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学方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等之外,还应具备一下能力: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

  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

  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

  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

  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

  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在职教师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应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为他们的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保持教师的知识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职培训,不应当是有意安排的时断时续的活动,而应是持续不断的经常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校本培训应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缺陷,使教师培训在与本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以保证课堂教学尽然有序的进行。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教学手段,还要维持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气氛,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资质管理好课堂教学要贯穿教学活动始终。

  四、掌握新理念与新要求

  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要打破以前的教学常规,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兴趣。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会学生新的学*方式,利用课件、设计精美的板书、进行教学活动创新等。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勇于创新观念,不因循守旧,在工作中不断的有所创新,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职教师应该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专业特点,体会和探索提高教学能力及教学水*的途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循序渐进,发挥自身优势,汲取丰富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教学中逐步完善起来,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打下基础。

  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当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教研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与实验过程中,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更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我校适时调整了工作方法,制定了“科研促教、科研强校”的工作思路,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台。学校强**研工作要突出“以校为本”,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指导思想,完善“团队互助,协调发展”的教研方式,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模式,制定相关校本教研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一年来,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大大得到改善。为了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托校本教研制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发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开拓进取,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实验与实践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学*、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校健全了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以年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教务副主任、年级组长为骨干力量;全体教师为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的教研组织制度体系,拟定了相关管理规则,加强了组织管理。

  为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保障校本教研的全面顺利进行,我校坚持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研究方式,坚持做到“六个一”的学*教研制度:每周一次校本培训;每周一次年组教研;每月召开一次教学月例会;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每人上一节合格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完成一本继续教育学*笔记。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发挥教师的自主探究能力,学校还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情况同评职晋级、评先选优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使每位教师以参与者姿态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切切实实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校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集体,校本教材开发先进集体,成为调兵山市20xx年度的文明单位。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及相关作品*50篇,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及学校品味。学校的研究文化、校园文化突显,它将逐步形成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校开始走入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依据实际,以校为本,明确教研内容和方式

  我校现有教师66名,学生1015人,办学规模较大,根据教研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要特别注重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首先,要明确教研的内容。我校校本教研内容从组织形式上有:①学校集体教研(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放学后组织全体教师**,校长负责,开展教学教研,解决学校一些重大教学问题);②年组教研(学校每周组织一次年组教研,年组长负责,解决年组中教师提出的重点问题);③年部教研(学校每周组织一次低年部或中年部或高年部教研,年部组长负责,解决年部重点教学问题);④个体教研(不定时间地点,自主探究、学*、反思)。从内容方法上有:①备课教研、上课教研、听课教研、评课教研,即“校本课堂教学教研”;②学科课题研究教研;③教师学*教研。在每一个教研环节里,我们坚持做到有负责人,有目标,有内容,见成效,使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自**和主动权,形成互动交流,团结协作,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教研团体。

  几年来,我们在教研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从实践中出发,开展了《潜能生的潜能开发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研究》、《备课与教案关系的研究》等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率达94%,在教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其次,要把握教研的方式。教研有目标,有内容是关键,教研方式是教研活动见成效的有利保障。教研方式全面性、灵活性、适用性直接体现校本教研的实效。我校非常重视校本教研的组织,采用教师自学、第二小学教学博客论坛、专题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观摩课汇报、探索课研讨、研讨课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考察学*活动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自主学*、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调控、自主体验、自主完善的办法提升自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通过各种教研方式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形成一种互相切磋、研讨、协商的合作交流风气,相互学*,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使教学教研多元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5)

——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本五份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

  开题报告的组成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组成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三、开题报告的写法

  1、课题与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基本主张与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4、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5、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开题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此,我们决定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运用评价的导向激励,指导教师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本课题以“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为依托,在校领导的参与和引领下,以本校四、五、六年级数学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本项研究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推进本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的乐园,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推行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人才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研究也总结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会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市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重点研究的内容:

  1.探索数学新型课堂评价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寻找科学、有效、实用的评价方式。

  2.致力于学**惯培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成师生互尊、互爱、互敬、互帮、互教的教学氛围。

  3.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4.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成长

  5.结合研究的成果,怎么在我校进一步推广是我们面临的难点。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会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文献研究法是整个课题研究中辅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调查研究、对比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3.教育实验法大胆把学*和研究得到的有关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

  4.问卷调查法通过实际了解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研究前后的数学自主学*效益状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5.统计分析法:将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以之作为调控整个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参照。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

  (五)本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5-20XX、6)

  1.召开所有课题组成员会议,收集资料,进行可行性调查论证,申报课题,进行理论学*。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子课题研究,召开课题组骨干人员会议,明确层级管理,形成具体的研究工作网络。

  3.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6-20XX、1)

  1.完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前期调查。

  2.围绕实验课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索规律。

  3.听专题讲座,提升教育理论水*,以理论为支撑,拓展研究思路。

  4.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各种案例,有针对性撰写研究文章,汇总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2-20XX、5)

  1.整理研究资料,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2.形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报告、课题报告、专题介绍、案例分析等)

  3.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的研究》研究专题

  (六)课题研究的经费分配

  课题组活动经费的预算和公示。

  1.材料打印费200元。

  2.示范课视频及课件制作费500元。

  3.外出培训费1000元。

  (七)预期成果

  将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评价方式研究的最终结果制作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评价方式研究》的论文。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以内。

  开题报告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从课题的选题来看,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多主体、多元化评价,让师生掌握评价手段发挥内部评价的效用,尤其是处于主要地位的'教师科**用评价这项工具,搜集信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型的评价方式,目标明确、具体、贴*实际,有较强的可行性。


校本教研课题报告范本五份(扩展6)

——学校校本教研计划(5)份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三、工作思路: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同分享经验,互相学*,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学*,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内容分为学校推荐必读的新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和教师自选文章两部分。教师要结合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体会,学期结束后上交学*心得。

  2、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学校将推荐优秀的教学案例、论文和教学反思等参加县市教研室组织的评选活动,期末获奖情况纳入教师积分。

  3、制定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针对我校年轻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培训青年教师,实施“一帮一”结对子工程,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教研组制定教学教研计划。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之中。

  2、坚持集体教研活动。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集体备课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活动内容记录及时上报教科室。

  (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

  新型的教师应该是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是培养新型教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学不应再是纯粹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一定的研究专题开展,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过程、有结论;

  (四)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教师学*各科课程标准,在县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确立新观念,落实课改精神。为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厌学辍学、学*不主动的学*状况,“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发展。课堂改革提倡: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教学的意图是: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个性发展。培养目标是: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教学要求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教师角色转变为:由主演变为导演,由师长变为朋友。在课堂上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一言堂为百家鸣,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死记硬背变为体验感悟,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

  1、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过关课,所以希望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以学定教”课改实施方案,领会精神,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操作模式进行教学。

  2、每学期新分配的教师要在学期初上一节展示课,学校及本教研组教师参与听评,有关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要给予辅导,力求提高快、效果好。

  (五)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共同提高,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10节以上。中层领导达到30节以上。

  (六)推行“推门课”制度,把随堂听课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教学监管手段。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要把随机下课堂听课作为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引导教师端正教学行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七)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

  1、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的提升。

  2、发挥教研组的优势,经常性的进行教研组的交流,互通有无,通过向其他教研组学*,博采众长。

  3、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取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请一些专家来讲座,来引领。

  (八)重视质量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我校的教学质量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每学期学校组织的考试都要求每位年级长对所管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地质量分析,并及时反馈给每位任课教师,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xx镇教委办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主题学*实验活动、新教育实践活动、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研讨,切实贯彻各项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的队伍建设。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着重于过程,力求做到:有主题、有纪要、有案例、有成果,学期结束组织检查评比,表彰先进。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每周四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教研室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本学期教研课仍以每周一主题的形式来进行统一安排,采用个人申报,教科室统筹安排,实行同课(主题)异构的研讨和学科组赛课形式。

  3.关注教研实效。安排校内讲座、集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教研活动有计划、有通知、有记载,将出*情况以及完成相关研究任务纳入教研能力考核。加强课堂观察和专业书籍阅读的引领工作。

  4.在教研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以校内交流、各级评比、专业报刊发表等多种形式,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全面打造,综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认真组织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建立和完善好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本学期将安排多样教师基本功比赛,强化考核,认真记载,留下教师一学期工作情况的原始资料,结合教研活动与常规巡查对教师的研修情况进行督查与考核,并把它作为期末绩效工资考评以及评先的依据之一。

  2.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课题研究为*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力求全体教师在学校网站创建个人空间,并且利用网站的多重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形成一个论坛教研氛围,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3.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随着青年老师的不断增加,我们将重点抓好教学常规要求和课改理念的运用,及时做好跟踪、培训、提高,使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功的素养。坚持传艺树人并重,在师徒之间大力倡导和塑造互动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4.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带头读书学*,带头教学改革,带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每学年要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新教师,上好一节课示范课,做好一次讲座。通过创设各种机制,为名师优师的脱颖而出搭建*台,创建

  舞台;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课改大潮中的排头兵,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提高。分阶梯地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研考评。

  5.加强青年教师读书班建设。本学期将继续共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一书,结合自主阅读,全面了解新教育,学*新教育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增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了解,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三)加强教学科研日常化的意识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三要细致,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做到,每月不定期检查一至二次,加强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要与教师年度绩效考评紧密挂钩。

  (四)努力提升教学科研的效率

  要求教师把教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注重课题运作的规范性,克服功利主义,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树立明确的课题研究意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注意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避免盲目开展。注重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总结。使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活动安排

  三月份:

  1.撰写教科研工作计划,准备教研组活动记载材料等。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

  3.出台各种上课、听课、评课制度。

  4.校级教研课统计公布。

  5.开展晨诵交流活动。

  四月份:

  1.开展青年教师读书班第一次交流活动。

  2.做好年级教研课督查。

  3.组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本学期研究的微课题。

  4.开展低年级读写绘交流活动。

  五月份:

  1.开展青年教师读书班第二次交流活动。

  2.年级教研课督查。

  3.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的上课、评课工作。

  4.开展中高年级师生共读交流活动。

  5.组织微课题研究交流活动。

  六月份:

  1.开展青年教师读书班第三次交流活动。

  2."青蓝工程"徒弟上汇报课、师徒结对小结。

  3.年级教研课督查。

  七月份:

  1.教科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评比。

  2.教科研小结。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我校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教育专著,学校博客网站阅读学校推荐文章、到校阅览室学*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写7000字的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同上一节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参观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家校合一的研究。

  (4)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每天一页钢笔字的练*。

  (5)开展教师沙龙活动,交流学*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6)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专家引领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指导,举办专题讲座,零距离地与教师接触,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师的子课题方案,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故事,每学期开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严世萍

  副组长:王厚安、毛祖全、乐孝彬

  组员:潘运智、祝光涛、阎婷、向淼、李普娅

  承担的主要任务: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度,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七、时间安排:

  三月:

  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课题组科研工作计划。

  3、“开展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6、完成两篇教育故事。

  7、完成“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方案。

  四月:

  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3、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小学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4、德育活动课研究。

  5、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6、开展“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

  五月:

  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六月:

  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管理水*,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走向实效化。

  二、总体目标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规范化。

  2、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台。

  3、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工作重点

  1、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

  2、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3、建立校本教研组,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4、完善教师学*培训制度,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组织到位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陈x

  副组长:谭x谢x

  成员:全体教师

  2、制度到位

  学校要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氛围。

  3、时间到位:我校将周五下午分别定为语文、数学、英语教研活动时间。

  4、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和个人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

  (二)发挥“专业引导”作用,加强教师的学*与培训工作。

  1、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本学期,全体教师将参加新一轮的教师基本功培训的。走出去,取他山之石;引进来,为我所用。如在五月份组织教师观摩大科中心学校组织的思品,英语优质课活动,十月份组织教师参加小学语文,数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与观摩活动,并且要求外出学*、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精神。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2、做好“互帮互学”工作。进一步发挥骨干师的作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开展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自身作用。我们将安排各层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中青年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4、开展好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文化修养。积极倡导每位教师每学期读透一本教育专着,撰写一篇读书笔记,进行读书感悟分享。

  (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以教师的三年发展规划为原动力,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教研组要关注年青教师的成长,确定后备骨干教师人选,制订发展规划,并由教导处实施帮扶计划。继续开展年青教师才艺竞赛等校本研训活动,提高年青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使新教师达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所长。开展新老教师的“传、跟、帮、带”活动并加大管理和检查的力度。对现任所有教师建立师徒合同,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为骨干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有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

  2、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实行随堂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及时反馈,做到听评课123(提一条优点或缺点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两点不足,提出三条建议),以便真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立足岗位培训,着力打造名师。进一步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在市、县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技能与水*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评比等。

  4、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新一轮教师基本功培训是国家对每一位在岗教师举办的一项培训活动,每个在岗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培训,达到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四)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网络学*——促观念更新

  学校除组织教师到校外观摩,听专家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零距离接触,从而向先进学校学*取经,拓宽校本教研的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具时效。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尽量把自己*时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小结或是从各种渠道学*到的一些感受,发表在网络论坛中。

  2、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各备课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以月为单位,在一个月的活动中做到“四个一”:

  (1)一次以某个年级为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集体备课。

  (2)一次学生作业展示互学活动,在活动中对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布置,提出改进的建议,规范作业的布置。

  (3)一次“沙龙式”的专题研讨学*活动。每位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可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可是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也可是有针对性的理论学*。各种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活动过程记录。

  (4)一次观看名师上课光盘,并就所看的内容进行交流,谈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3、课例研讨——促个体提高

  (1)每个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进行说课,课后说反思。

  (2)同组教师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三次修改。

  4、课题研究——促教研成效

  (1)各立项课题研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研究方案,抓实研究的进程,在研究中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和探讨,并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

  (2)在校内对我校目前研究情况较好的课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建立交流校内*台。

  (3)进一步做好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及时做好*时研究过程的记录,留下研究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各类科研管理档案。

  总之,新学年我们要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镇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 思想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有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管理水*,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走向实效化。

  二、总体目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