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

首页 / 成语 / |

  带蛇的成语 1

  1、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2、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3、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4、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5、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6、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7、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8、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9、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10、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11、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12、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13、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14、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15、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6、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17、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18、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19、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20、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22、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23、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24、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25、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6、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7、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28、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2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30、毒蛇猛兽: ①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②比喻贪暴者

  31、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32、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3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34、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35、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6、画蛇添足: ①《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②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7、惊蛇入草: 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38、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39、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2、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3、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4、龙头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45、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48、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岁在龙蛇”

  49、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51、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52、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5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5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55、走蚓惊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的成语 2

  龙蛇飞动 虎头蛇尾 杯弓蛇影 弓影杯蛇 一蛇两头 杯影蛇弓 膝语蛇行 笔走龙蛇

  岁在龙蛇 蛇口蜂针 一龙一蛇 虚与委蛇 蛇影杯弓 长蛇封豕 画蛇添足 行行蛇蚓

  壁间蛇影 画蛇著足 养虺成蛇 握蛇骑虎 春蛇秋蚓 龙鬼蛇神 打草惊蛇 春蚓秋蛇

  拨草寻蛇 蛇蝎心肠 长虺成蛇 蛇欲吞象 为蛇添足 草蛇灰线 封豕长蛇 斗折蛇行

  打草蛇惊 佛口蛇心 封豨修蛇 鲸吞蛇噬 蛇头鼠眼 龙蛇飞舞 杯蛇鬼车 龙蛇混杂 飞鸟惊蛇 毒蛇猛兽

  描写蛇的句子:

  1) 其实,蛇也是一种既温和,又对人类以及对大自然有益的动物。一开始我也很害怕蛇,可通过那件事之后,我对蛇的看法改变了。

  2)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波、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同样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铺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灵敏,头颈滚动灵活,排毒镣,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3) 这时,突然从不远处的草丛中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原来是一条蛇,一条可怕的蛇。

  4) 蛇有冬眠的*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色,偶然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入食。待到春热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

  5) 小蛇在杂草从中舞蹈,通体碧透,晶莹的双眸射出冷冷的光。无疑,那妖冶的舞姿是种让人无法抵御的诱惑,像极了荒原上一朵怒放的'罂*花,爱上它,便是致命的伤。

  6) 蛇,丛林中最凶猛。最阴险的动物。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发着绿光,搜索器一样搜寻着猎物;一条细长的舌头时不时地从嘴里射出,他正等着猎物的到来。

  7) 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流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笼盖有鳞。

  8) 小蛇不安的在我手掌中扭动,我想它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我的怜惜,它怕被我温暖后再也无力游走。那样它就会失去自由。

  9) 我惊呆了,只见一条半米长的菜花蛇正挺着脖子,抬着头正向一只老鼠发起进攻呢!它吐着长长的舌头,脖子挺得直直得,来回摇摆着,好像在寻找有利的战机。

  10) 你们听到蛇,一定很害怕吧。可我却很喜欢。它的身子长长的,也很光滑。他的速度非常快,只要抓到了猎物,绝不会手下留情,一口咬住脖子,然后吃掉!最让人称奇的是它能吃掉比它大几倍的动物,它的牙齿又长又尖,有的蛇嘴里还能喷出毒液,非常可怕!

  11) 因为蛇分毒蛇和无毒蛇。一旦被毒蛇所咬,会使你神经和血液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最毒的蛇有五步蛇、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银环蛇等。因毒蛇之厉害,故把狠毒之人称之为蛇蝎。

  12) 蛇,我最喜欢的动物。他们不喜欢群居,捕猎时速度很快,可以在。秒内捕获猎物。然后用两根又尖又细的长牙把毒液注射进猎物的身体,待猎物奄奄一息时,他便开始享用他的”美餐“。

  13) 蛇分布极其广泛。除南北极地外,几乎遍布天下。陆地上有蛇,海洋深处也有。雪山有雪蝮蛇,我国羊八井有温蝮蛇。

  14) 一天,太阳照着大地暖烘烘的,我一个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我发现小路的中间有一圈绳子似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蛇。它身上满是绿色的花纹,头向上抬着,嘴里的两根须子还一动一动的,眼睛望着我。显然,它已经发现了我。

  15) 突然,蛇向大老鼠发起了进攻,蛇的脖子越摇越快,真使人眼花缭乱。小蛇的这一招可把大老鼠吓坏了,只见它猛地向小蛇扑来,准备来一个鱼死网破。小蛇灵巧地一躲,反向大老鼠咬去,大老鼠想躲,可是为时已晚。小蛇原来是使用诱敌之术啊!

  带蛇的成语 3

  1、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2、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4、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5、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6、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7、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8、匣里龙吟: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9、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10、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11、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12、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13、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4、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5、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16、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17、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8、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9、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20、龙蟠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21、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22、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23、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4、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25、人中之龙:比喻人中豪杰。

  26、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27、凤翥龙翔: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

  28、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29、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30、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1、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32、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33、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34、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35、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36、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37、炮凤烹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38、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9、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40、盘龙之癖:指爱好的恶*。

  41、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42、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43、蛟龙得水: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44、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45、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46、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47、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48、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49、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50、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51、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52、配套成龙: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53、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54、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55、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56、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57、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58、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59、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60、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6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62、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63、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64、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65、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带蛇的成语 4

  1、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2、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3、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4、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5、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6、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7、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8、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9、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10、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1、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12、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13、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4、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5、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16、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7、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8、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20、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恶龙不斗地头蛇,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带蛇的成语 5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的成语 6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带蛇的成语 7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带蛇的成语 8

  蛇灰蚓线:蚓:蚯蚓。指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有线索可循

  蛇毛马角: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蛇毛马角:蛇钻穴,鼠出洞。比喻行动隐秘

  蛇杯弓影:错误地认为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是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蛇盘鬼附:盘:通“蟠”,回绕,屈曲;附:依附。比喻互相勾结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珠雀环: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蛇神牛鬼: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蟠蚓结:蟠:回绕,屈曲;蚓:蚯蚓。比喻互相勾结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蛇行鳞潜: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蛇行鼠步: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螫断腕: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坏大事

  蛇头蝎尾: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蛇雀之报: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带蛇的成语 9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虚与委蛇、

  人心不足蛇吞象、牛鬼蛇神、笔走龙蛇、

  虎头蛇尾、打草惊蛇、斗折蛇行、

  蛇头鼠眼、打蛇打七寸、草蛇灰线、

  一字长蛇阵、强龙不压地头蛇、惊蛇入草、

  蛇蝎心肠、龙蛇混杂、佛口蛇心、

  龙头蛇尾、封豕长蛇、灵蛇之珠、

  春蚓秋蛇、三蛇七鼠、岁在龙蛇、

  飞鸟惊蛇、龙蛇飞舞、一龙一蛇、

  杯中蛇影、拨草寻蛇

  推荐阅读: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的成语 10

带蛇的成语大全

  带蛇的成语及其解释:

  【虚与委蛇】: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封豨修蛇】:见“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

  【画蛇添足】: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弓蛇影】: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壁间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杯影蛇弓】:同“杯弓蛇影”,

  【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杯中蛇影】:同“杯弓蛇影”。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春蛇秋蚓】:见“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打草蛇惊】:见“打草惊蛇”。

  【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封豕长蛇】:封:大。豕:猪。大猪和长蛇。比喻凶暴恶毒的大坏蛋。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蝎心肠】: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阅读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1)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1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带蛇字的成语2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带蛇字的成语3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带蛇字的成语4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字的成语5

  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3、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5、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6、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8、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9、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0、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1、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12、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3、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4、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5、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6、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8、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2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23、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24、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2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26、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27、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9、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0、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同“画蛇添足”。

  3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32、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3、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3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5、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6、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37、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39、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40、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41、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42、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3、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4、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4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4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4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48、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9、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5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

  5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4、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5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56、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7、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5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9、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60、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61、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62、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6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64、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65、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66、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67、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8、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9、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带蛇字的成语6

  1、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2、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3、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4、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5、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6、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7、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8、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9、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10、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11、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12、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13、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14、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15、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6、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17、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18、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19、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20、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22、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23、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24、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25、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6、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7、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28、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2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30、毒蛇猛兽: ①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②比喻贪暴者

  31、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32、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3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34、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35、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6、画蛇添足: ①《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②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7、惊蛇入草: 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38、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39、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2、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3、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4、龙头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45、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48、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岁在龙蛇”

  49、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51、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52、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5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5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55、走蚓惊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7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险恶.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带蛇字的成语8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2)

——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 1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字的成语 2

  【不辨龙蛇】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拔草寻蛇】祥见:拨草寻蛇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巴蛇吞象】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着足】见“画蛇添足”。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涸泽之蛇】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

  【举笏击蛇】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手板将蛇打死。比喻有胆识。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不辨】比喻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蛇杯弓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同“蛇影杯弓”。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蛇灰蚓线】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毛马角】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

  【蛇眉鼠眼】形容人的长相丑恶,心术不正。

  【蛇盘鬼附】比喻相互色结。

  【蛇蟠蚓结】比喻相互勾结。

  【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后以之为报恩的典故。

  【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

  【蛇螫断腕】比喻小害能坏大事。

  【蛇鼠横行】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三蛇九鼠】比喻为害庄稼的东西很多。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神牛鬼】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头蝎尾】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蛇行斗折】斗:北斗星。像蛇那样蜿蜒爬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行鳞潜】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蛇蚓蟠结】蛇蚓:蛇和蚯蚓;蟠结:盘曲纠结的样子。比喻草书笔划曲屈。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珠雀环】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同“蛇雀之报”。

  【螳螂捕蛇】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虚为委蛇】祥见:虚与委蛇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忽而像龙的出现,忽而像蛇的蜇伏变化多端。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引蛇出洞】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一蛇二首】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蛇吞象】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斩蛇逐鹿】斩杀蛇,追逐鹿。比喻群雄角逐,争权夺势。

  【走蚓惊蛇】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 3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带蛇字的成语 4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带蛇字的成语 5

  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3、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5、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6、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8、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9、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0、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1、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12、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3、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4、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5、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6、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8、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2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23、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24、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2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26、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27、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9、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0、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同“画蛇添足”。

  3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32、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3、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3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5、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6、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37、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39、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40、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41、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42、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3、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4、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4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4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4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48、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9、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5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

  5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4、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5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56、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7、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5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9、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60、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61、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62、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6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64、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65、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66、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67、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8、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9、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带蛇字的成语 6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险恶.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带蛇字的成语 7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带蛇字的成语 8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带蛇字的成语 9

  1、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2、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3、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4、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5、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6、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7、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8、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9、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10、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11、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12、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13、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14、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15、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6、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17、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18、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19、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20、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22、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23、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24、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25、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6、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7、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28、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2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30、毒蛇猛兽: ①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②比喻贪暴者

  31、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32、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3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34、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35、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6、画蛇添足: ①《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②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7、惊蛇入草: 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38、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39、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2、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3、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4、龙头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45、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48、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岁在龙蛇”

  49、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51、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52、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5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5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55、走蚓惊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 10

  带牛字的四字词语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带蛇字的四字成语

  一、“蛇”字在第一位的四字成语有8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二、“蛇”字在第二位的四字成语有20个: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三、“蛇”字在第三位的四字成语有17个: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四、“蛇”字在第四位的四字成语有15个: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3)

——带蛇的成语 100句菁华

1、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2、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3、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4、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5、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龙蛇混杂。

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7、牛鬼蛇神、

8、龙头蛇尾、

9、蛇欲吞象、

10、强龙不压地头蛇、

11、蛇食鲸吞、

12、贪蛇忘尾、

13、打草蛇惊、

14、一字长蛇阵、

15、画蛇著足

16、三蛇七鼠、

17、毒蛇牙齿马蜂针——毒极了;最毒。

18、荡流涌汩兮周无防,龙腾蛇奔兮嬉以狂。

19、从来都是许仙胜白蛇,哪管她有千年道行。。

20、我咨尔蛇兮潜山而穴野,阴蟠远伏兮与人乎异舍。

21、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22、龙蛇纵在没泥涂。

23、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24、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5、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26、竹筒里爬长虫(蛇)——直出直入。

27、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

28、惊蛰后的青竹蛇——越来越凶。

29、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

30、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31、各家儿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一朝提名金榜上,蛇走龙游天地惊,从此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32、乱流自兹远,倚橶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缅怀多杀戮,顾此增凄怆,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33、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34、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5、封g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3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37、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38、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41、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2、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43、蛇虫百脚:蛇和蜈蚣之属。泛指毒虫。

44、虚为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5、蛇灰蚓线: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况周颐:

46、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47、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48、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9、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50、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5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52、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53、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54、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55、蛇有冬眠的*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色,偶然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入食。待到春热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

56、突然,蛇向大老鼠发起了进攻,蛇的脖子越摇越快,真使人眼花缭乱。小蛇的这一招可把大老鼠吓坏了,只见它猛地向小蛇扑来,准备来一个鱼死网破。小蛇灵巧地一躲,反向大老鼠咬去,大老鼠想躲,可是为时已晚。小蛇原来是使用诱敌之术啊!

57、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58、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9、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60、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61、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2、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63、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64、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65、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66、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67、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68、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69、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70、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4)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合集十篇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样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我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理解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必须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一样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务必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我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此刻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向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十分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此刻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思考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我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必须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先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之后刘邦听从张良和陈*的规劝,觉得就应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最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十分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十分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必须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样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能够战胜一切。

  围魏救赵的故事

  主要人物:孙膑

  故事: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x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曹操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曹操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曹操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曹操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x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鸣惊人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半年以来,楚庄王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隐士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出兵攻打齐国,在徐州击败了齐军,在河雍*胜了晋军,在宋国大会诸侯,楚国称霸天下。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成语就是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老师说每个成语都有名人故事。于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做了一次研究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成语中名人故事的书籍,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 上网浏览,通过网上途径,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 阅读报刊,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成语 名人 主要内容

  书籍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已有三分了。

  上网浏览 程门立雪 杨时 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暝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等候,程颐醒来时门后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带蛇的成语合集十篇(扩展5)

——带牛字的成语实用十篇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1、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2、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3、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4、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5、鲸吸牛饮: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6、羞以牛后:牛后:牛的**,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7、犀照牛渚:比喻洞察幽微。

  8、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9、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10、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11、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12、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3、屠所牛羊:比喻临*死亡的人。

  14、鼠入牛角: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15、床下牛斗: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16、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17、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18、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19、鸡尸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20、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

  21、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1、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2、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3、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4、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5、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6、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7、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8、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9、汗牛充屋:形容藏书十分多。同“汗牛充栋”。

  10、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11、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12、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下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13、一牛吼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

  14、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15、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6、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17、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18、犁牛骍角: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19、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20、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21、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十分多。

  22、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23、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24、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25、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26、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27、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我那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28、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29、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30、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31、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32、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包含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33、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3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35、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36、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37、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38、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39、汗牛塞栋:形容藏书十分多。同“汗牛充栋”。

  40、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41、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

  42、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43、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44、买牛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45、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之后比喻其志在

  46、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47、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48、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49、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50、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51、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52、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丑”,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丑时”--夜间一点至三点又“牛时”。易卦为“坤为子母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带牛字的成语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1、一牛九锁一牛吼地

  2、一牛鸣

  3、一牛鸣地

  4、九牛一毛

  5、九牛一毫

  6、九牛二虎之力

  7、九牛拉不转

  8、买牛卖剑

  9、买牛息戈

  10、争猫丢牛

  11、亡羊得牛

  12、以羊易牛

  13、休牛归马

  14、休牛散马

  15、充栋汗牛

  16、兔角牛翼

  17、初生牛犊不怕虎

  18、割鸡焉用牛刀

  19、卖剑买牛

  20、司马牛之叹

  21、吴牛喘月

  22、吹牛拍马

  23、呼牛作马

  24、呼牛呼马

  25、喘月吴牛

  26、土牛木马

  27、壮气吞牛

  28、多如牛毛

  29、如牛负重

  30、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31、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2、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33、对牛弹琴

  34、对牛鼓簧

  35、屠所牛羊

  36、带牛佩犊

  37、床下牛斗

  38、庖丁解牛

  39、归马放牛

  40、扛鼎捙|执牛耳

  41、搏牛之虻

  42、放牛归马

  43、散马休牛

  44、敲牛宰马

  45、服牛乘马

  46、杀鸡焉用牛刀

  47、椎牛发冢

  48、椎牛歃血

  49、椎牛飨士

  50、槌牛酾酒

  51、气克斗牛

  52、气冲斗牛

  53、气冲牛斗

  54、气吞牛斗

  55、气喘如牛

  56、气壮如牛

  57、汗牛充屋

  58、汗牛充栋

  59、汗牛塞栋

  60、泥牛入海

  61、版筑饭牛

  62、牛不喝水强按头

  63、牛之一毛

  64、牛农对泣

  65、牛刀割鸡

  66、牛刀小试

  67、牛口之下

  68、牛听弹琴

  69、牛头不对马嘴

  70、牛头不对马面

  71、牛头马面

  72、牛星织女

  73、牛毛细雨

  74、牛溲马勃

  75、牛溲马渤

  76、牛童马走

  77、牛羊勿践

  78、牛衣夜哭

  79、牛衣对泣

  80、牛衣岁月

  81、牛衣病卧

  82、牛角之歌

  83、牛角书生

  84、牛角挂书

  85、牛蹄中鱼

  86、牛蹄之涔

  87、牛蹄之鱼

  88、牛郎织女

  89、牛马襟裾

  90、牛骥共牢

  91、牛骥同槽

  92、牛骥同皁

  93、牛骥同皂

  94、牛高马大

  95、牛鬼蛇神

  96、牛黄狗宝

  97、牛鼎烹鸡

  98、牵牛下井

  99、牵牛织女

  100、犀照牛渚

  101、犀牛望月

  102、犁牛之子

  103、犁牛骍角

  104、犂牛之子

  105、犂牛骍角

  106、猕猴骑土牛

  107、瘠牛偾豚

  108、瘠牛羸豚

  109、目无全牛

  110、目牛无全

  111、童牛角马

  112、笔误作牛

  113、羞以牛后

  114、老牛破车

  115、老牛舐犊

  116、茧丝牛毛

  117、蛇神牛鬼

  118、蜗行牛步

  119、蠒丝牛毛

  120、裾马襟牛

  121、襟裾马牛

  122、蹊田夺牛

  123、钻牛角尖

  124、问牛知马

  125、隔山买老牛

  126、风牛马不相及

  127、风马牛

  128、风马牛不相及

  129、饭牛屠狗

  130、马勃牛溲

  131、马浡牛溲

  132、马牛其风

  133、马牛襟裾

  134、马面牛头

  135、骑牛觅牛

  136、骑牛读汉书

  137、鲸吸牛饮

  138、鸡口牛后

  139、鸡尸牛从

  140、鼠入牛角

  141、齐王舍牛

  1、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散马休牛:指不兴战事。

  3、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4、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5、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6、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7、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8、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9、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0、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11、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12、气壮如牛: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13、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1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5、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我那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16、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17、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18、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19、扛鼎�\牛:扛鼎:把鼎举起来。�\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

  20、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仅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1、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2、气克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1、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2、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3、牛星织女:即牛郎织女。

  4、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5、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6、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7、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8、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9、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10、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1、牛马襟裾:犹言衣冠禽兽。

  12、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3、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14、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15、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6、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7、汗牛塞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18、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19、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20、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1、牛衣岁月:指贫困的生活。

  22、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23、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4、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25、汗牛充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26、气克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27、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28、牛骥同槽: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29、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30、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31、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32、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33、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34、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35、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的地位。

  36、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37、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38、散马休牛:指不兴战事。

  39、鲸吸牛饮: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40、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41、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42、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43、气壮如牛: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44、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45、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46、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47、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48、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49、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0、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

  51、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52、牛蹄之鱼: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同“牛蹄中鱼”。

  53、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54、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55、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56、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57、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58、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59、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60、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61、牛骥同皁: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62、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63、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64、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65、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66、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67、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68、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9、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70、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71、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72、羞以牛后:牛后:牛的**,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73、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74、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7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76、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77、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78、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7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80、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81、屠所牛羊:比喻临*死亡的人。

  82、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83、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84、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85、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86、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87、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88、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89、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90、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91、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92、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93、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94、床下牛斗: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95、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96、一牛吼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

  97、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98、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99、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100、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101、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102、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103、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104、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05、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106、牛头不对马面: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107、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108、买牛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109、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110、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111、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12、牛衣夜哭: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113、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114、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115、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一牛九锁一牛吼地

  一牛鸣

  一牛鸣地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毫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买牛卖剑

  买牛息戈

  争猫丢牛

  亡羊得牛

  以羊易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充栋汗牛

  兔角牛翼

  初生牛犊不怕虎

  割鸡焉用牛刀

  卖剑买牛

  司马牛之叹

  吴牛喘月

  吹牛拍马

  呼牛作马

  呼牛呼马

  喘月吴牛

  土牛木马

  壮气吞牛

  多如牛毛

  如牛负重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对牛弹琴

  对牛鼓簧

  屠所牛羊

  带牛佩犊

  床下牛斗

  庖丁解牛

  归马放牛

  扛鼎��|执牛耳

  搏牛之虻

  放牛归马

  散马休牛

  敲牛宰马

  服牛乘马

  杀鸡焉用牛刀

  椎牛发冢

  椎牛歃血

  椎牛飨士

  槌牛酾酒

  气克斗牛

  气冲斗牛

  气冲牛斗

  气吞牛斗

  气喘如牛

  气壮如牛

  汗牛充屋

  汗牛充栋

  汗牛塞栋

  泥牛入海

  版筑饭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