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蛇字的成语

首页 / 造句 / | 2022-11-10 00:00:00 [db:标签-标题]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 1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字的成语 2

  【不辨龙蛇】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拔草寻蛇】祥见:拨草寻蛇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巴蛇吞象】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着足】见“画蛇添足”。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涸泽之蛇】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

  【举笏击蛇】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手板将蛇打死。比喻有胆识。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不辨】比喻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蛇杯弓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同“蛇影杯弓”。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蛇灰蚓线】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毛马角】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

  【蛇眉鼠眼】形容人的长相丑恶,心术不正。

  【蛇盘鬼附】比喻相互色结。

  【蛇蟠蚓结】比喻相互勾结。

  【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后以之为报恩的典故。

  【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

  【蛇螫断腕】比喻小害能坏大事。

  【蛇鼠横行】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三蛇九鼠】比喻为害庄稼的东西很多。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神牛鬼】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头蝎尾】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蛇行斗折】斗:北斗星。像蛇那样蜿蜒爬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行鳞潜】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蛇蚓蟠结】蛇蚓:蛇和蚯蚓;蟠结:盘曲纠结的样子。比喻草书笔划曲屈。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珠雀环】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同“蛇雀之报”。

  【螳螂捕蛇】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虚为委蛇】祥见:虚与委蛇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忽而像龙的出现,忽而像蛇的蜇伏变化多端。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引蛇出洞】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一蛇二首】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蛇吞象】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斩蛇逐鹿】斩杀蛇,追逐鹿。比喻群雄角逐,争权夺势。

  【走蚓惊蛇】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 3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带蛇字的成语 4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带蛇字的成语 5

  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3、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5、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6、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8、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9、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0、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1、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12、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3、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4、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5、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6、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8、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2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23、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24、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2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26、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27、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9、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0、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同“画蛇添足”。

  3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32、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3、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3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5、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6、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37、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39、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40、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41、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42、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3、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4、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4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4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4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48、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9、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5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

  5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4、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5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56、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7、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5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9、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60、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61、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62、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6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64、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65、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66、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67、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8、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9、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带蛇字的成语 6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险恶.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带蛇字的成语 7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带蛇字的成语 8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带蛇字的成语 9

  1、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2、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3、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4、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5、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6、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7、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8、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9、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10、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11、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12、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13、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14、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15、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6、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17、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18、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19、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20、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22、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23、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24、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25、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6、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7、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28、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2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30、毒蛇猛兽: ①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②比喻贪暴者

  31、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32、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3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34、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35、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6、画蛇添足: ①《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②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7、惊蛇入草: 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38、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39、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2、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3、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4、龙头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45、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48、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岁在龙蛇”

  49、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51、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52、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5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5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55、走蚓惊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 10

  带牛字的四字词语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带蛇字的四字成语

  一、“蛇”字在第一位的四字成语有8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二、“蛇”字在第二位的四字成语有20个: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三、“蛇”字在第三位的四字成语有17个: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四、“蛇”字在第四位的四字成语有15个: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阅读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1)

——带蛇字的成语 50句

1、〔 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2、〔 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3、〔 蛇蝎心肠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4、〔 蛇鼠横行 〕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5、蝮蛇螫手

6、龙头蛇尾

7、为蛇若何

8、牛鬼蛇神

9、一字长蛇阵

10、灵蛇之珠

11、蛇蝎心肠

12、为蛇添足

13、龙蛇飞舞

14、打草惊蛇

15、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16、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7、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8、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2、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23、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2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5、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26、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27、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8、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0、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1、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32、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33、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34、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35、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36、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37、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8、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39、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40、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41、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42、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43、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4、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5、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46、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47、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8、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9、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50、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2)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

带蛇字的成语1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带蛇字的成语2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带蛇字的成语3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带蛇字的成语4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60. 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61. 蚁行蝉壳上,蛇窜雀巢中。

  62.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63.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64.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65.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66.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67.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68.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9.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70.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71.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72.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3.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带蛇字的成语5

  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3、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5、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6、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8、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9、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0、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1、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12、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3、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4、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5、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6、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8、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2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23、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24、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2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26、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27、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9、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30、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同“画蛇添足”。

  3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32、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3、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3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5、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6、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37、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39、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40、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41、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42、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3、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4、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4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4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4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48、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9、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5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

  5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4、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5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56、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7、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5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9、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60、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61、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62、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6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64、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65、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66、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67、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8、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9、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带蛇字的成语6

  1、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2、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3、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4、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5、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6、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7、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8、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9、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10、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11、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12、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13、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14、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15、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6、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17、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18、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19、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20、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22、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23、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24、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25、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26、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27、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28、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2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30、毒蛇猛兽: ①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②比喻贪暴者

  31、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32、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3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34、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35、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6、画蛇添足: ①《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②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7、惊蛇入草: 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38、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39、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4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41、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2、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3、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4、龙头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45、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48、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岁在龙蛇”

  49、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50、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51、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52、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5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5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55、走蚓惊蛇: 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带蛇字的成语7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险恶.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带蛇字的成语8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3)

——带马字的成语 50句

1、【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2、马齿徒长:比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3、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4、马放南山:把战马放回到南山,不再使用。常用来形容不再作战,天下太*。

5、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6、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7、人欢马叫:人群欢呼,马在嘶叫。形容农村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欢乐景象。

8、;千军万马

9、;老马识途

10、;青梅竹马

11、;指鹿为马

12、;马不停蹄

13、;单枪匹马

14、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

15、拿下马来——比喻将人制服。

16、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17、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18、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19、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20、【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1、【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22、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23、【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形容宾客很多。

24、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25、代马望北——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26、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27、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28、【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形容危害集体的人。

29、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30、【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形容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31、【金马玉堂】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32、【仅容旋马】指住宅地方狭小。

33、【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形容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34、【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形容颠倒是非。

35、;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36、;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37、【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形容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38、;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39、【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40、【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41、【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形容各种丑恶的人。

42、;驽马恋栈: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43、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44、;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45、【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形容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46、【獐麇马鹿】形容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47、【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形容组织或扩充人力。

48、;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49、【走马赴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形容接任某项工作。

50、【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4)

——带蛇的成语 100句菁华

1、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2、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3、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4、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5、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龙蛇混杂。

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7、牛鬼蛇神、

8、龙头蛇尾、

9、蛇欲吞象、

10、强龙不压地头蛇、

11、蛇食鲸吞、

12、贪蛇忘尾、

13、打草蛇惊、

14、一字长蛇阵、

15、画蛇著足

16、三蛇七鼠、

17、毒蛇牙齿马蜂针——毒极了;最毒。

18、荡流涌汩兮周无防,龙腾蛇奔兮嬉以狂。

19、从来都是许仙胜白蛇,哪管她有千年道行。。

20、我咨尔蛇兮潜山而穴野,阴蟠远伏兮与人乎异舍。

21、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22、龙蛇纵在没泥涂。

23、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24、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5、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26、竹筒里爬长虫(蛇)——直出直入。

27、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

28、惊蛰后的青竹蛇——越来越凶。

29、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

30、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31、各家儿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一朝提名金榜上,蛇走龙游天地惊,从此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32、乱流自兹远,倚橶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缅怀多杀戮,顾此增凄怆,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33、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34、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5、封g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3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37、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38、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41、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2、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43、蛇虫百脚:蛇和蜈蚣之属。泛指毒虫。

44、虚为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5、蛇灰蚓线: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况周颐:

46、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47、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48、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9、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50、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5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52、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53、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54、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55、蛇有冬眠的*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色,偶然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入食。待到春热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

56、突然,蛇向大老鼠发起了进攻,蛇的脖子越摇越快,真使人眼花缭乱。小蛇的这一招可把大老鼠吓坏了,只见它猛地向小蛇扑来,准备来一个鱼死网破。小蛇灵巧地一躲,反向大老鼠咬去,大老鼠想躲,可是为时已晚。小蛇原来是使用诱敌之术啊!

57、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58、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9、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60、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61、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2、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63、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64、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65、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66、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67、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68、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69、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70、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71、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72、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73、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74、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75、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76、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77、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78、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79、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80、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81、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82、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带蛇字的成语 (扩展5)

——带牛字的成语

带牛字的成语

  带牛字的成语

  1、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3、汗牛塞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

  4、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5、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6、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7、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8、目牛游刃:游刃:游刃有馀。指技艺精熟,行事胜任轻松。

  9、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0、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11、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2、牛口之下: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13、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14、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5、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6、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17、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18、牛眠吉地: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19、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20、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21、抓牛鼻子: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22、牛眠龙绕:形容坟地风水好。

  23、卖刀买牛: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2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25、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26、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7、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28、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29、函牛之鼎: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30、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31、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32、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33、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描写牛的句子

  1、这些奶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2、这条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3、说起牛,大家并不陌生,而像我这种出身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更是每有每户的必备物,牛也就这样*凡而无奇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4、牛啊牛,你的辛勤,吃苦耐劳让我折服,我的心为你而酸。

  5、这是一头在田间干了十几年活的牛。它一身金黄的毛,像一匹黄缎子。两只弯弯的大角十分威武。眼睛忽闪忽闪的非常明亮,再加上4条健壮的腿,多像一位无敌勇士!只要见过它的人都会不住地称赞:“好牛!好牛!”

  6、牛群慢悠悠地走着,仿佛绿色海里的一队小船。小牛犊的两只圆眼睛,就像两盏灯。鞭子似的牛尾,有力地、悠闲地甩着。

  7、牛也是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的:有的矜持庄重;有的带点稚气;有的性子暴烈;有的又特别温驯,一双信任人的大眼睛,总是注视着你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稍稍示意,就懂得你的要求;

  8、对牛这样忠实而善良的动物,人类远古以来的劳动伙伴,我们其实十分尊敬。

  9、黄牛,一个勤劳的化身,一只有力的尾巴,不停的鞭抽着自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榜样。

  10、六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大地,田野上,一头牛抱着沉重的身子和亍犁艰难地向前迈进,火辣的太阳使它气喘吁吁,每走一步,使撒下一河汗水,农民的骂声下像一道道催命符使你不得不前进,堆积如山的工作量使你半死不活,啊!牛,你本神圣的躯伴为何要承载世俗的沉重,你本高中的血肉为何要承受皮鞭的毒打,你本孤傲的眼神为何是流淌屈服的血泪?

  11、大黄牛的身体非常高大,“国”字头,鼻子“呼哧”。

  12、小牛犊的两只圆眼睛,就像两盏灯。

  13、“呼哧”地喘着气,鸡蛋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头两边竖着一对灵敏的耳朵。不时地摆动着。耳朵两旁弯而尖的牛角像两把钢钻,用来决斗、护身。它有柱子般的.4条腿,瓦盆大的4只蹄子,还有一条钢鞭似的尾巴,一甩一甩地赶着背上的苍蝇、牛虻。

  14、那黑牛性子暴烈、凶恶,两眼大如乒乓球,红如火焰,头上两只尖角,利如锋刃。

  15、好一条壮牛,简直肥胖得像只象。四蹄像柱头落地,全身黑缎似的毛溜光滑,眼睛怀疑地望着人。一走路,它身上的肉就抖动枣仿佛每一块筋肉都包着一股力气。

  1、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2、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3、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4、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5、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6、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7、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8、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9、汗牛充屋:形容藏书十分多。同“汗牛充栋”。

  10、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11、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12、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下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13、一牛吼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

  14、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15、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6、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17、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同“一牛吼地”。

  18、犁牛骍角: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19、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20、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21、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十分多。

  22、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23、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24、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25、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26、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27、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我那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28、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29、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30、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31、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32、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包含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33、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3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35、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36、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37、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38、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39、汗牛塞栋:形容藏书十分多。同“汗牛充栋”。

  40、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41、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

  42、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43、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44、买牛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45、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之后比喻其志在

  46、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47、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48、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49、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50、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51、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52、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一牛九锁一牛吼地

  一牛鸣

  一牛鸣地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毫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买牛卖剑

  买牛息戈

  争猫丢牛

  亡羊得牛

  以羊易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充栋汗牛

  兔角牛翼

  初生牛犊不怕虎

  割鸡焉用牛刀

  卖剑买牛

  司马牛之叹

  吴牛喘月

  吹牛拍马

  呼牛作马

  呼牛呼马

  喘月吴牛

  土牛木马

  壮气吞牛

  多如牛毛

  如牛负重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对牛弹琴

  对牛鼓簧

  屠所牛羊

  带牛佩犊

  床下牛斗

  庖丁解牛

  归马放牛

  扛鼎捙|执牛耳

  搏牛之虻

  放牛归马

  散马休牛

  敲牛宰马

  服牛乘马

  杀鸡焉用牛刀

  椎牛发冢

  椎牛歃血

  椎牛飨士

  槌牛酾酒

  气克斗牛

  气冲斗牛

  气冲牛斗

  气吞牛斗

  气喘如牛

  气壮如牛

  汗牛充屋

  汗牛充栋

  汗牛塞栋

  泥牛入海

  版筑饭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之一毛

  牛农对泣

  牛刀割鸡

  牛刀小试

  牛口之下

  牛听弹琴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马面

  牛星织女

  牛毛细雨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童马走

  牛羊勿践

  牛衣夜哭

  牛衣对泣

  牛衣岁月

  牛衣病卧

  牛角之歌

  牛角书生

  牛角挂书

  牛蹄中鱼

  牛蹄之涔

  牛蹄之鱼

  牛郎织女

  牛马襟裾

  牛骥共牢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皁

  牛骥同皂

  牛高马大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鼎烹鸡

  牵牛下井

  牵牛织女

  犀照牛渚

  犀牛望月

  犁牛之子

  犁牛骍角

  犂牛之子

  犂牛骍角

  猕猴骑土牛

  瘠牛偾豚

  瘠牛羸豚

  目无全牛

  目牛无全

  童牛角马

  笔误作牛

  羞以牛后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茧丝牛毛

  蛇神牛鬼

  蜗行牛步

  蠒丝牛毛

  裾马襟牛

  襟裾马牛

  蹊田夺牛

  钻牛角尖

  问牛知马

  隔山买老牛

  风牛马不相及

  风马牛

  风马牛不相及

  饭牛屠狗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牛其风

  马牛襟裾

  马面牛头

  骑牛觅牛

  骑牛读汉书

  鲸吸牛饮

  鸡口牛后

  鸡尸牛从

  鼠入牛角

  齐王舍牛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一、“蛇”字在第一位的四字成语有8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二、“蛇”字在第二位的四字成语有20个: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三、“蛇”字在第三位的四字成语有17个: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四、“蛇”字在第四位的四字成语有15个: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散马休牛:指不兴战事。

  3、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4、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5、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6、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7、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8、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9、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0、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11、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12、气壮如牛: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13、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1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5、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我那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16、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17、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18、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19、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

  20、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仅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1、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2、气克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1、一牛吼地

  2、羞以牛后

  3、犁牛骍角

  4、目牛无全

  6、牛衣夜哭

  7、马牛襟裾

  8、牛黄狗宝

  9、牛星织女

  10、骑牛读汉书

  11、汗牛充栋

  12、牛毛细雨

  13、气冲斗牛

  14、买牛息戈

  15、牛之一毛

  16、九牛一毛

  17、牛口之下

  18、马面牛头

  19、屠所牛羊

  20、一牛九锁

  21、汗牛充屋

  22、隔山买老牛

  23、对牛弹琴

  24、床下牛斗

  25、蜗行牛步

  26、牛蹄之涔

  27、牛高马大

  28、休牛散马

  29、牛童马走

  30、老牛舐犊

  31、钻牛角尖

  35、犀照牛渚

  36、目无全牛

  37、对牛弹琴

  38、牛溲马渤

  39、服牛乘马

  40、鸡尸牛从

  41、鸡口牛后

  42、泥牛入海

  43、牛骥同皂

  44、牛骥同槽

  45、牛鬼蛇神

  46、牛溲马渤

  47、羞以牛后

  48、牛鬼蛇神

  49、亡羊得牛

  50、蜗行牛步

  51、犀牛望月

  52、休牛散马

  53、牵牛下井

  54、汗牛塞栋

  55、牛农对泣

  56、牛蹄之涔

  57、牛骥共牢

  58、喘月吴牛

  59、牛刀割鸡

  60、卖剑买牛

  61、犁牛骍角

  62、牛马襟裾

  63、牵牛织女

  64、牛郎织女

  65、牛角之歌

  66、牛刀小试

  67、襟裾马牛

  68、牛刀小试

  69、放牛归马

  70、带牛佩犊

  71、牛黄狗宝

  72、牛角书生

  73、牛骥同皁

  74、牛鼎烹鸡

  75、放牛归马

  76、牛羊勿践

  77、屠所牛羊

  78、壮气吞牛

  79、犀牛望月

  80、一牛鸣地

  81、牛衣对泣

  82、骑牛觅牛

  83、钻牛角尖

  84、卖剑买牛

  85、牛羊勿践

  86、马勃牛溲

  87、壮气吞牛

  88、牛骥同槽

  89、扛鼎抃牛

  90、牛蹄中鱼

  91、兔角牛翼

  92、鼠入牛角

  93、杀鸡焉用牛刀

  94、牛角挂书

  95、呼牛呼马

  96、服牛乘马

  97、争猫丢牛

  98、气吞牛斗

  99、一牛吼地

  100、茧丝牛毛

  101、兔角牛翼

  102、气冲牛斗

  103、气克斗牛

  104、庖丁解牛

  105、牛骥同皂

  106、牛头马面

  107、犁牛之子

  108、牛角挂书

  109、犁牛之子

  110、气喘如牛

  111、归马放牛

  112犀照牛渚

  113、老牛破车

  114、风马牛

  115、如牛负重

  116、牛农对泣

  117、牛溲马勃

  带牛字的成语

  九牛一毛

  汗牛充栋

  吴牛喘月

  牛毛细雨

  牛山濯濯

  对牛弹琴

  庖丁解牛

  牛郎织女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钻牛角尖

  牛刀小试

  带牛字的成语解释

  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吴牛喘月

  [wú niú chuǎn yuè]

  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牛毛细雨

  [niú máo xì yǔ]

  指细而密的小雨。

  牛山濯濯

  [niú shān zhuó zhuó]

  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钻牛角尖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1.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阴险丑恶的人。

  牛刀小试

  [niú dāo xiǎo shì]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见〖割鸡焉用牛刀〗。

  牛鬼蛇神

  [niú guǐ shé shén]

  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

  带牛字的成语接龙

  牛毛细雨

  雨过天晴

  晴云秋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