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

首页 / 导游词 / | 2022-12-02 00:00:00 导游词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1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大的城中湖——东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东郊。1982年11月被*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88.2*方公里,其中湖面约33*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沿湖依次划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区。

  东湖原由郭郑湖、水果湖、汤菱湖、小潭湖、团湖、喻家湖菱角湖等组成,它的成因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由于长江汛期洪水泛滥,泥沙在*发生不等量淤积作用所形成的河流壅塞湖。东湖原是由青山港和长江贯通的自然湖泊,水位受长江水位涨落的制约。自青山港建造武丰闸后,东湖由天然湖泊成为人工控制的湖泊。东湖属浅水湖,但在江汉湖群中又相对较深,东湖相应最大水深*6米,全湖*均深度为2.18米,东湖最大宽度为8.1公里,*均宽度为2.9公里,最大湖容为7250万立方米。东湖的南部,山岗起伏,层峦叠翠,有大小山峰34座,东西走向,断断续续,呈雁行排列成三行,一般高度在70~120米之间,最高峰喻家山,高度为149.5米,最长为磨山,长约2.5公里。 东湖的东、西、北三面为*原。*原上岗地起伏,湖泊星罗棋布、江河纵横。由于受湖区地质地貌条件影响,东湖沿着断谷侵入陆地,形成众多的湖汊,构成湖湾交错、湖岸曲折的特点。全湖岬湾交错,有大小岬湾120多个,岸线长111.5公里,形成时隐时现、时狭时阔、错落有致的水景,湖光山色,秀丽多姿,素有九十九湾”之称。

  东湖风景区地形起伏,环境条件优越,适于多种植物生长发育。有植物318万株,其中树木38万株。东湖水面辽阔,港湾曲折,环境幽静,宜于鱼类和鸟类繁殖和栖息。常见的水鸟有雁、野鸭、沙鸥、樟鸡、白鹭。鸟类多为百灵、黄莺、蓝雀、白头翁、给雀、鸠、八哥、啄木鸟、喜鹊等三十多种。湖中鱼类有五十多种,有鳊鱼(武昌鱼)、鲤鱼、鳜鱼、青鱼、鲫鱼、红鲤等。 东湖自形成以来,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西周时期,史载:楚王熊渠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鄂王都城在今武昌。现在,东湖梅岭内有鄂王饮马池,相传为鄂王筑池饮马之所。东湖西北岸的凤麟嘴有楚王墓,传说为鄂王死后的墓葬。 春秋时期,东湖磨山东长嘴的清河桥与鼓架山,传说是楚庄王*息令尹(古代楚国官职名)斗越椒叛乱之地。据史载:楚庄王巡猎途中,令尹斗越椒在宫廷发起*,追杀楚庄王到这里,两年隔清河桥对望。楚军神箭手养由基与斗越椒隔桥比箭,一箭射死斗越椒。庄王在山上击鼓督战,*息了叛乱,鼓架山由此得名。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屈原,在他遭放逐时,足迹曾涉及东湖。他在《九章·哀郢》中诵道: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在《九章·涉江》中诵道: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句中的大坟”即现在的龟山,渚”,水中小岛也,而龟山附*的鄂渚”,相传为东湖之中的小岛。

  三国时期,东湖曾是刘备、孙权、曹操进行军事、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东湖沿岸至今还有刘备的郊天台、曹操庙、关公卓刀泉、鲁肃的白马冢等古迹。唐代在东湖之滨的洪山修建了佛教寺庙弥陀寺。鄂国公尉迟敬德在洪山建有正心书院。诗仙李白曾在水果湖放鹰,留有放鹰台遗址。宋代在东湖之滨的洪山建有东岩阁,《东岩阁记》石刻,字迹至今依稀可辨。宋理宗越昀,将随州大洪山的幽济禅寺迁至弥陀寺,并赐寺名为崇宁万寿神寺”。元代在东湖之滨的洪山建有灵济塔,又称洪山宝塔”。民国期间,在东湖周围建有不少私家园林。1930年,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在东湖创设海光农圃,建有游泳池,游泳码头,动物园等,是广大市民娱乐的场所。1949年9月24日,根据周苍柏先生意愿,将海光农圃作为民族资本接收,并更名为东湖公园。1950年12月2日正式命名为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属湖泊型风景名胜区,以大面积自然水景为主题,兼有山丘、园林、建筑,融合浓郁的楚文化地方风情,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

  东湖和那些源远流长的历史名湖相比,似乎没有受过更多的文人吟咏,没有留下什么帝王楼台,一切天然。如果将那些名湖”比作浓妆的贵妇,东湖就是一位清纯的少女。漫漫历史中的东湖,是水乡泽国中默默无闻的一分子,是未经雕琢的和氏璧”。当我们拂去历史的灰尘,揭开她的面纱,才发现她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天然去雕饰,丽质天生成。经过武*民对她的精心打扮,终于在千湖之省”的荆楚大地脱颖而出,似一支独秀的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东湖的水,水碧如蓝;东湖的山,山青如黛。放眼望去,远山、*水、蓝天、碧波,还有水际线,林冠线,由深到浅、由浓到淡,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的画面。东湖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春雨绵绵,薄雾漫漫,长堤卧波,吞烟吐浪。层层远山嫩于青玉,荡荡垂柳软似鹅黄,兰花樱花竞相争艳。夏天,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碧波万顷中,飞舟曳银击水,白帆千点逐浪。秋天,秋山苍凉,在水一方,疏枝残阳,渔歌唱晚。时闻群鸦丛林,偶见白鸥划清波。冬天,寒天苍苍,湖水茫茫,冬天如睡,薄雪似霜。洪山宝塔留余影,宝通禅寺萦晚钟。

  总之东湖是无法用言语名状的,她总是有一种抒情般的韵律,令人留连忘返,回味无穷。东湖虽是以自然山水为风景主题,但人工园林也为其增色不少。东湖西北岸以庭园楼榭为主。这里地势*坦,丘岗点缀,沿湖池杉,成林成片,蔚为壮观。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濒湖画廊、可竹轩、听涛轩等庭院楼榭,隐现其间。东南岸以山林野趣及植物花卉专类园见长。磨山六峰林碧如障,封都山上枫红似火。八里磨山如水中半岛,十多个植物花卉专类园错落其间。梅园、樱花园是以植物为主的园林。朔风岁寒,万木萧索之际,红梅齐开,漫无际涯,暗香浮动。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2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李白面对如此美景,没有写出好诗,十分惆怅,他决心寻找灵感,再比高低,于是,他租了一个小船,顺江东去,这一日,来到古城金陵,他慕名游览了金陵最有名的名胜——凤凰台。他按崔颢写黄鹤楼的诗的体裁写了一首吟诵金陵凤凰台的诗和崔颢二比高低,诗是这样写的: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要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取名为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卖酒遇仙”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了,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来向辛氏告别,为感激辛氏,老道为他的酒店的画了一只鹤作纪念,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跳起舞来。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的游人都来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辛氏为了纪念老道和仙鹤,于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民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充分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由于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在众多描写黄鹤楼的诗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重建的黄鹤楼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离开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离江边约一千米。黄鹤楼建筑群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黄鹤楼为五层,高51米,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楼为钢筋混泥土仿木结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像黄鹤飞翔,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

  现在我们到了黄鹤楼一楼大厅。迎面我们看到一幅高9米,宽6米的“白云黄鹤图”,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挂着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正中有一巨幅红木雕屏,上刻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是至今被发现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1)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 (菁华3篇)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著名的黄鹤楼公园,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对黄鹤楼公园的景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楼”的美名,它位于武汉市境内,在它的旁边流淌着的是母亲河长江的水。黄鹤楼楼式奇特,有很多关于黄鹤楼的美丽传说,现在一提到湖北,我想大家都会想到这里的黄鹤楼吧!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吉祥钟”这里,这个大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只要相爱的两个人一起撞钟,并能读出钟面上刻的诗句,他们就能一生*安,相爱永远。

  黄鹤楼的出名,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文人骚客来过这里,当然也免不了要题诗呢!大家看那面墙,我们叫他题诗墙,据传说,当年崔灏就是在这堵墙上题下了他著名的《黄鹤楼》诗!那两只黄鹤就是黄鹤楼中的黄鹤了,也是在这里,当年的“诗仙”李白与自己的好友孟浩然分别的。

  大家看那座亭子,它可是黄鹤楼公园非常有名的景点,它就是“搁笔亭”。据说是为李白而建的。当年李白来到黄鹤楼,看到眼前的美景,心中汹涌澎湃,很想题诗一首,但是他看到了题诗墙上崔灏的诗,感觉这首诗就是最好的黄鹤楼诗,再也不可能有人能写出更好的诗来赞美这一美景,于是题了两句“眼前有景到不的,崔灏题诗在前头”就搁笔不再写黄鹤楼的诗了!一代文豪能如此对待年轻诗人,这种胸襟也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的。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的楼下,大家仔细看看这座令多少文人名人为之倾倒的建筑,据说有许多鸟都撞死在这里,大概他也和人类一样被眼前的这座独特的楼吸引了,而忘记看路了吧。

  还有人说黄鹤楼是因为曾经有先人乘鹤从这里飞走,所以这座楼叫黄鹤楼,大家想了解会更多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就进入黄鹤楼内部,自己亲身了解一下吧!

  一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我衷心的祝大家玩的开心愉快!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更希望大家因为我的讲解更喜欢和了解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2)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菁选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武汉黄鹤楼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20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上的神仙,他吹着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黄鹤楼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早日归来之意。图中黄鹤楼下面还盛开了许多梅花,梅花是武汉市花,作者借此来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浏览就到这里,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3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武汉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是武汉旅行社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导,这是我们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欣赏窗外的风景。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希望我和王师傅的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完黄鹤楼公园南区的景点,品味了黄鹤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我们到了黄鹤楼的内部大厅。黄鹤楼的内部设计颇具匠心,五个大厅具有不同的文化层面,分别由神话传说、历史沿革、人文荟萃、传统风韵,三楚精神构成。黄河楼第一层楼大厅的艺术主题是"神话"。我们可以看到,大厅分前后两厅,前厅迎面的这副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此副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在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好象离去,又似归来。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洋溢着神奇而浪漫的气氛。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往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两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列着历史上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神话传说固然美妙,但历史却是主宰黄鹤楼命运的真正动力,请大家随我上二楼参观,二楼大厅主要介绍的'是黄鹤楼的历史,这边墙壁上是《黄鹤楼记》,它镶嵌在崇阳县出产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阎伯理撰写,当代书法家王遐举书。二楼大厅中还陈列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六座模型。黄鹤楼素有"千古名楼"、"天下绝景"之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学技术的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俊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的12个时辰,第二层12个檐,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有24个檐,代表着一年的24个节气。能将中国的天文历法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处了。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

  任何一件艺术品或者文物,都离不开人文的气息,黄鹤楼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到黄鹤楼三楼大厅来品位它的人文主题。大厅内陈列着一组大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再现了历史上著名人物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看到如此众多的著名诗人环立在侧,如真人大小,神态栩栩如生,大家一定都会感到黄鹤楼真不愧人文荟萃、百家争鸣吧!看了这么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您一定还沉浸在悠远的意境中吧!请大家走出思路,继续我们的游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现在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处五楼的跑马廊。从这里放眼望去,西面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长江汉水泾渭分明,江对岸汉口重镇高楼林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北面京广铁路大动脉穿越城市,武昌江滩美景也尽收眼底;南面是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车流涌动,传流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热情;东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览无余,甚至于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能把握武汉的脉搏,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真正的理解武**的生活。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我们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我的工作还有很多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够向大家说的只有—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果来年我们有缘再次相会,我愿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再见!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4

  相信大家没有来黄鹤楼之前都听过,仙人赐鹤的故事,这也是黄鹤楼最有影响的因仙得名的传说,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是坐落在蛇山七座山中之一的黄鹄山山顶的,古汉语中鹄和鹤两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了。(开场白,简介55秒)

  好了,穿过我们前面这座江山入画四个字的牌坊,映信我们眼帘的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了,这座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最开头是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建了一座楼,用来望军情,这就是黄鹤楼的前身,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楼是**后1985年6月落成的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即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所以也逐渐成为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它高51。4米,外观五层,而内9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60个翘角飞檐凌空,为了使大家更好的观赏黄鹤楼,我用五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天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鹤,神话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下临无地,美就美在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轶事流传。

  (总概黄鹤楼1分10秒)

  走进一楼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神话,兼取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除了壁画以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让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让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一楼大厅30秒)

  好看完了一楼,我们再接往上来二楼的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及三楼的展示的黄鹤楼的文化渊源,《文人荟翠》的板画,不经意间,我们已穿过跑马廊,现在就来到的二楼,你看,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予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来看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展现在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就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的则依然是两层,在这边的.这个是清代的,它分三层,第一层12檐代表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二个檐代表一年12个月,第三层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但这座楼于1884年的被雷火所毁,不存在了,这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于1984年重修,即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二楼,三楼1分25秒)

  我们看过三楼唐代大诗人崔颢的风姿之后,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四楼,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四楼30秒)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我们就登上五楼的观景台,一饱整个武汉市的全貌,大家有没有发现,黄鹤楼就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它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更以其待的目光展望着繁荣昌盛的未来。好了,游客朋友,黄鹤楼这就为大家讲解天这里,现在就请大家自由活活动,等会按原路返回大家的旅游车上。(五楼结束30秒)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5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一楼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90米,大江**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6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江夏县志》所引的《报应录》也有同样的'说法。据它所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导游词7

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在这里要代表xx旅行社,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xxx,是xx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司机xx,驾驶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各位在旅游途中可以放心地欣赏窗外武汉的美景。

  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刚过了九月九重阳节,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的山地、湖边以及江边建造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吟诗的最佳场所,像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但是黄鹤楼开始建筑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更在黄鹤楼的历史留下了非常特别的痕迹。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几个人?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了,这是崔灏的,大概也是关于黄鹤楼最有名的诗句了。那么还有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写的。说到他们两个,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据说崔灏在黄鹤楼题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李白是个豪放而又浪漫的诗人,登上黄鹤楼,看滚滚长江东流去,诗兴大发,也准备写首诗,可是正当他要题笔时,突然看见了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李白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然后搁笔走了。“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听到这首诗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对如此美景,却没有写出好诗,李白的心中肯定是非常惆怅的了。所以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与崔灏比个高低。后来,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来到黄鹤楼,分别之际,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写下了一首送别诗,也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后来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搁笔亭了。

  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两种说法。

  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有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他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看见老道很可怜,就慷慨地答应了。酒足饭饱以后,老道非常感谢辛氏。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而辛氏则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就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吧。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以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非常高兴,看老道画好的鹤,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话,拍手一试,黄鹤竟然真的一跃而下,引颈高鸣,偏偏起舞,舞毕又跳回到墙上。客人看着非常有趣。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问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赚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我现在很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了。从此以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辛式为了纪念老道和他的黄鹤,于是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是最大的。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从西而东依次有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多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有蛇山这个名字。黄鹤楼建在其中的黄鹄山山顶。古汉语中,鹄和鹤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百年没有再重修过。一直到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才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既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

  重建的黄鹤楼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离开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的西坡上,离江边大约有一千米。虽然相对于它的故址离长江远了许多,但是因为楼的地面标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楼更高,气势雄伟,视野开阔,气势实际上更胜于旧楼。黄鹤楼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组成,分布在三层*台上,沿中心轴线逐层升高。第一层*台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中央是胜象宝塔。第二层*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三楚一楼”牌坊。两侧是曲廊和南北配亭。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亭间这个巨石上,是一组黄鹤归来的铜雕。一只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第三层*台的中央耸立着黄鹤楼。飞檐有5层,里面其实有九层,是取长长久久,或者说是天长地久的意思。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和文物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在里面细细地观赏。而登楼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怀。

  好了,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的要去感受一番了吧。我们先在这里解散,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两个小时后还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的开心,不过还想提醒各位的是不要太开心而忘了时间哦。

  朋友们,都到齐了。我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也要结束了。梦导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指出来,以便我改正,以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游览可以给大家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谢谢!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3)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精选五篇)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00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上的神仙,他吹着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黄鹤楼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早日归来之意。图中黄鹤楼下面还盛开了许多梅花,梅花是武汉市花,作者借此来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浏览就到这里,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2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要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取名为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卖酒遇仙"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了, 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来向辛氏告别,为感激辛氏,老道为他的酒店的画了一只鹤作纪念,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 黄鹤果然一跃而下,跳起舞来。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的游人都来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调, 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辛氏为了纪念老道和仙鹤,于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中国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民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充分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由于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在众多描写黄鹤楼的诗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现在我们到了黄鹤楼一楼大厅。迎面我们看到一幅高9米,宽6米的"白云黄鹤图",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挂着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正中有一巨幅红木雕屏,上刻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这里是黄鹤楼二楼大厅,二楼有两幅瓷嵌壁画,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孙权筑城以古朴的笔触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周瑜设宴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索回荆洲的故事。两幅壁画之间是唐代阎伯理所写的黄鹤楼记,厅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

现在到了第三楼。三楼是组画"人文荟萃",它是三幅连成的长卷绣像画,将唐宋两个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组织在一起。人物塑造尽量写实,每个人像旁注有其姓名和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反映了黄鹤楼是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是黄鹤楼四楼大厅,四楼是专门陈列悬挂当代书画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作品。居中挂的厅匾取李白诗句"长江万里情"五字,以激发游人的创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黄鹤楼为实景的巨幅挂毯。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其它七幅画绕大厅一周,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这十幅画面所构成的万里长江图卷完整地再现了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3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武汉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是武汉旅行社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导,这是我们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欣赏窗外的风景。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希望我和王师傅的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完黄鹤楼公园南区的景点,品味了黄鹤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我们到了黄鹤楼的内部大厅。黄鹤楼的内部设计颇具匠心,五个大厅具有不同的文化层面,分别由神话传说、历史沿革、人文荟萃、传统风韵,三楚精神构成。黄河楼第一层楼大厅的艺术主题是"神话"。我们可以看到,大厅分前后两厅,前厅迎面的这副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此副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在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好象离去,又似归来。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洋溢着神奇而浪漫的气氛。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往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两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列着历史上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神话传说固然美妙,但历史却是主宰黄鹤楼命运的真正动力,请大家随我上二楼参观,二楼大厅主要介绍的是黄鹤楼的历史,这边墙壁上是《黄鹤楼记》,它镶嵌在崇阳县出产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阎伯理撰写,当代书法家王遐举书。二楼大厅中还陈列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六座模型。黄鹤楼素有"千古名楼"、"天下绝景"之誉,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学技术的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俊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的12个时辰,第二层12个檐,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有24个檐,代表着一年的24个节气。能将中国的天文历法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处了。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

  任何一件艺术品或者文物,都离不开人文的气息,黄鹤楼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到黄鹤楼三楼大厅来品位它的人文主题。大厅内陈列着一组大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再现了历史上著名人物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看到如此众多的著名诗人环立在侧,如真人大小,神态栩栩如生,大家一定都会感到黄鹤楼真不愧人文荟萃、百家争鸣吧!看了这么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您一定还沉浸在悠远的意境中吧!请大家走出思路,继续我们的游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现在到了黄鹤楼的最高处五楼的跑马廊。从这里放眼望去,西面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长江汉水泾渭分明,江对岸汉口重镇高楼林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北面京广铁路大动脉穿越城市,武昌江滩美景也尽收眼底;南面是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车流涌动,传流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热情;东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览无余,甚至于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能把握武汉的脉搏,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真正的理解武**的生活。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我们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我的工作还有很多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够向大家说的只有—谢谢,谢谢大家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果来年我们有缘再次相会,我愿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再见!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4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江夏县志》所引的《报应录》也有同样的说法。据它所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5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是“恐龙特急旅行社”的导游员克塞,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前面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到黄鹤楼的里面去看看吧。

  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间之意。其实在这幅壁画的后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节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的游人都来饮酒,酒店的生意大为兴隆,辛氏因此而发了财。十年后,老道突然出现在酒店,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

  由此便出现了壁画上的情景。(除此壁画之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令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

  好,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上楼去游览。

  这里是一楼半的跑马廊。现在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首,又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个跑马廊里主要是陈列一些名人字画,供大家观赏。

  各位朋友,来到了黄鹤楼的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黄鹤楼的历史,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大家再看中间的《黄鹤楼记》,论三大名楼,黄鹤楼排在首位,而论楼记,最没有名的就属黄鹤楼楼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是从十多篇楼记中选出的,它偏重于写实景,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却写清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以及人们在黄鹤楼上活动的情形。

  另外在这里还展出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共有六个,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黄鹤楼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我们现在这个黄鹤楼就是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重新设计建造的。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

  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这组《文人荟萃》的板画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在壁画的中间大家可以看到这位穿红衣的诗人,他就是崔颢,虽然很有才气,但因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

  现在可以收集到关于黄鹤楼的诗词共有一千七百多首,但因版面有限,这里只选择了十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登上了黄鹤楼的四楼,大家可以看出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它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留下的即兴作品。中间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右边是李苦禅先生的遗作,左边则是吴作人先生特为黄鹤楼作的《翔千里》。另外,这里还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客即兴挥毫。(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将来这里也会陈列您的作品。)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就要登上黄鹤楼的顶楼了(,看看在那里各位是不是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

  大厅里展示的这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方米,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它由十幅金碧重彩画组成,表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话渊源。

  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头,由于这列山丘东西延绵,形似长蛇,俗称蛇山。隔江对岸的则是汉阳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造成龟蛇两山隔江对峙的独特地貌,长江大桥则把**山系连成一体,这样,东西延绵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长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黄鹤楼正好在这个交点旁。

  东望则又是一番景象,山岭延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在我们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之东是双峰山和洪山,这两座山是武汉市的宗教胜地,其间有几处著名的道观及寺庙。再往东,则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和武汉市文教区,一些著名的大专院校都集中在这里。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黄鹤楼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4)

——《黄鹤楼》教学反思3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课文记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课上,让学生抓住 “依依惜别”,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比如:抓住“孟夫子”、“兄长和老师”、六个“您”等等,通过细心朗读,结合看插图,领会课文语言。

  李白伫立江边凝视远望,内心必然思绪万千,作者以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给读者以广阔的感悟空间。课上,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说话,与其心灵对话,感悟诗人内心深处丰富细腻的情感,产生共鸣,更好地体会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古诗的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找到文中和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借助文中的语言理解诗的意思。至于诗中的词语,只要抓住“辞”、“孤帆”、“唯”等稍加点拨即可。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古诗和文中对应的句子进行反复吟诵,加深体会。

  “文包诗”这类课文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不一定会水到渠成,所以要做到“文”“诗”结合。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本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在学生对诗人的感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后,我还安排了一个表演读的过程。我让学生自由合作,分别扮演李白与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在学生在表演读中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为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以及两人深厚的友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之前,我补充了李白的《赠孟浩然》,通过反复吟诵、体会,学生对两人的感情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课文的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联系课文词句谈诗意的理解。学生抓住文章第一段的“暮春三月,长江……,年轻的李白正在……饯行”一句谈感受,从句中的“暮春、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学生感受到李白就是在这样一个“烟花三月”的迷人景象中在黄鹤楼与孟浩然分别。至于诗中的“西辞、下扬州”的理解虽有难度,但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以及观察插图,学生很容易明白“长江水是由西向东流的,扬州在黄鹤楼东面很远的地方”,自然是“西辞、下扬州”了。第三、四句诗,学生大都能联系第四、五节课文的理解谈诗意。这样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有关词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

  教学结束,我又借助《黄鹤楼送别》文章内容“送别”的特点,拓展补充其他送别诗,如《赠汪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进行朗读、背诵。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巧妙地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篇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而且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个创设,一个特色,文因诗而生,诗为文之魂,文为诗设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词语,理清层次,能用文中的语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的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感受送别的情景,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诗的意境,初步领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及言有尽有意无穷的含蓄表达的特色。

  3、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完成:

  一、注重朗读

  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本节课的朗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读的目的性很明确。比如话别的场景,让学生一边分角色朗读,一边思考从他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在第四小节目送场景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一边轻声读一边思考:在李白的眼中为何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条船?读出你的体会。在教学1、2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这对好朋友他们有良辰美景下做什么?如此良辰美景为何无心欣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每部分的教学中,做到让学生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2、读的层次由浅入深。在让学生感受“烟花三月”的美景时,对“烟花三月”一词进行了三次不同层次的读。第一次读就是让学生读好这个词,第二次读通过理解文中具体描写“烟花三月”的句子,并让学生想象了画面的读,这次读比第一次感情有所提高,第三次是通过观察,积累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这次读学生的情景全部融进了这“烟花三月”。这样每一次读学生的感受都不一样,学生对“烟花三月”一词的理解也就由浅入深。

  再如对目送孟浩然的关键句的朗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我也创设了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后接读)师: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生接读)师:友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好久好久,李白……(生接读)。

  再如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朗读,也是创设了三个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这样的深情厚意,李白只用了两句诗将它描写得淋漓尽致,生:(读诗句)师:友人早已远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一江春水流不尽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牵挂。生:(读诗句)师:这依依惜别之情,这牵挂之情,就在这凝视的目光中,生:(读诗句)

  包括最后对整首诗的朗读也是由浅入深,这样也让课堂有起有伏,真正体现了语文味。

  3、读的形式多样化 在本节课上,我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自由读、配乐朗读、师范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学生就这样在不断的朗读中形成语感,积累语言。

  二、注重感悟

  在教学中对一些关键词的点拨、推敲是为了更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如读李白的话,引导学生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称,体会他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感悟他对孟浩然的难舍之情。读孟浩然的话,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等词语的理解,体味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在目送的场景中,通过“伫立”、“凝视”、“孤帆”等关键词语的体会,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学背后丰富的情意缘,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注重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学生在语文学*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是语文积累。在理解“誉满天下”一词时,我到学生对孟浩然诗的积累,补充了《赠孟浩然》一诗,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孟浩然人格的高尚。教学了“烟花三月”一词,除了积累了书中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外,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再说一些,这样在课堂上就扩大了学生知识的信息量。另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此课的学*,告诉学生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送别的诗有很多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些,又让学生课后再收集本些,吟一吟,背一背,从而又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差别古诗,感受到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对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5)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3篇

  一、说教材

  1、说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根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炽热之美;第三部分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展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2、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首先说“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技能目标: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其次说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殊文体,教学重、难点主要确定为两个: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3)最后说教学准备:

  准备简单课件,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继续学*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反复读课文,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

  设计意图: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学*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依依惜别”这几个字我们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对于即将分别的好朋友来说却是那么沉重,打开书,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读,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找出来。

  *我们要善于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通过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李白把这“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合起来称为“烟花”,这是长江边三月间特有的景象。[副板书:烟花三月]

  (4)可惜呀,“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欣赏。我们再回到“藏”字上面来。现在思考:两位好朋友为什么先要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藏”,引导学生先读到文字的里面,再读到文字的背后,同时还辐射出对“烟花三月”的理解,为后面理解古诗埋下了伏笔。

  (三)学*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如果说两人刚才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是在“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还没分别就想见面,可见难舍难分。指导读。

  (2)引用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谊,同时含有宽慰之意。

  (3)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特,说明友谊深厚,彼此珍惜。指导读。

  (4)引读李白开头的话,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为什么“敬仰”呢?

  *人品:补充李白另一首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读,说大意。

  *诗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

  *怎样敬仰:称呼“孟夫子”、“您”,当作兄长和老师。

  *指导朗读:李白前面这两句话充分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谁来读?为什么李白开始要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呢?(道出了“依依惜别”的原因)

  4、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5、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体会一下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意的。男女分读。

  设计意图: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李白与孟浩然话中的情和意,都是通过学生抓住“依依惜别”的中心情感自读自悟得出的。在此同时,还渗透了对话描写的表达方法指导。

  (四)学*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1、两位好朋友说不完的离别情,道不完的朋友谊。可是,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孟浩然就要上船远行了,李白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第4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又一次感受到两人之间的依依别情了吗?特别通过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相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伫立”、“凝视”等词语的内涵。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吗?(配乐)

  4、此情此景,不仅我们被打动了,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同学们请看——[媒体5:播放动画]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绪万千!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吗?先自己试试看。

  [媒体6:想象说话]岸边杨柳依依,好像 ;江上沙鸥点点,好像 。虽然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能看到一江春水流向天边,但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想。

  (第2、第3位同学配乐)

  5、同学们,作者本来是写李白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为什么要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一段景物呢?

  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的一种写作方法。

  6、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4小节,再来感受一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配乐朗读渲染情感;运用电脑动画再现情境;运用想象说话体味深情。三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晰,目的鲜明。同时又渗透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指导。

  7、引读第5小节: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吟诗抒情]

  8、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出示古诗)[媒体7] 指名读,齐读。

  9、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应该也像一位兄长和老师,饱含深情地为你描绘一幅幅动人的美丽画面,使你感受一段段诚挚的人间真情。你能联系前面的所学所悟,说说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指名说。

  (1)“烟花三月”写出了春天的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2)使人好像看到了诗人伫立江边,凝视远方,看着白帆渐渐远去,一江春水流向天边的画面;

  (3)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文中第4小节说随着江风渐渐远去的是“白帆”,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长江是一条交通要道,船肯定不止一只,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在作者的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我”的.眼里只有“你”!“孤”字用得特别好,表面写“船孤”,实质写“人孤”,“孤”字就像整首诗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并不是狭隘消沉的,君不见“滚滚长江天际流”,这是何等的奔放大气啊!)

  10、品出了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再来读它,肯定会更有味道。配乐,指名读,齐读。

  11、让我们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背下来记住吧!自己背,齐背。

  设计意图:借助“脍炙人口”一词,引导学生回味鉴赏,从而使诗、文不再割裂,达到了“诗文交融”的境界。并抓住“孤”字这个诗眼,把整首诗品出了味道,品出了内涵,品出了档次!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板书)今天,我们通过对《黄鹤楼送别》一课的学*,知道了李白和孟浩然从开始的“赏景藏情—对话叙情—吟诗抒情”这样一个“送别”的过程,从中层层深入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非同寻常的感情,这就是“依依惜别”之情。不仅如此,我们还从中了解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由来。

  2、布置作业:古往今来,很多大诗人创作了著名的送别诗。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几首,然后挑选其中的一首,也去查找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由来,下节*作课,我们尝试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别》这样的文包诗,特别注意学*文中用人物对话表达情感以及借景抒情地写作方法,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的整体把握;课后作业既引导学生指向课后的阅读积累,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充分利用了本课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做到了“以读促写、读写迁移”。

  [板书]

  赏景藏情

  25、黄鹤楼送别 对话叙情 依依惜别 烟花三月

  吟诗抒情 孤帆

  三、说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1、试图对“文包诗”这一特殊文体的教法作出大胆尝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文体,对于这一文体的教材该怎么教,曾经引起过争议:有人认为“诗重于文”,有人认为“文重于诗”,也

  有人认为“诗文并重”。本课教学避开如天*秤一般精确称量诗文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力求做到“诗文交融”,即通过对文的感悟,达到对

  诗的理解水到渠成的境界。

  2、试图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简约语文”教学理念。

  主要追求3点:目标简明,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1)目标简明

  本课教学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展开教学过程,目标简明,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2)过程简洁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词、句可以细细欣赏、品味,假如样样都抓,容易犯语文教学的“浮肿病”。本课教学力争内容集中、精要,依据教学目标作大胆取舍,做到“过程简洁”。

  (3)方法简便

  本课教学使用的大多是家常传统手段,一些媒体的使用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方法简单,但追求高效。

  3、试图体现“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这一理念。

  (1)首先,注重关键词语的解读

  如巧妙引导学生咀嚼、玩味“藏、烟花三月、伫立、凝视、脍炙人口、孤帆”等词语,赋予这些词语以具体、丰富的内涵,使这些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立”了起来;甚至,立起来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有鲜活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正所谓“字立而情立”。

  (2)其次,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本课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探究写了什么,还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是怎么写的,即进行了对话描写和借景抒情写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写文包诗,进行读写迁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得,是真正促进语文能力成长的根系,也是把语文的工具性落实到位的纽带与桥梁,

  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

  综观整堂课的教学,做到了教学设计的“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过程的“字立而情立”;教学方法的灵活而细腻。

  一、说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情势,即以一个活泼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育学生接洽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绪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说学*目标:

  根据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色,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我拟订如下学*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我能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说学*重难点: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特色,遵守“积极领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动学*、发明学*、前后接洽、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学*此类文章的根本学法。

  五、说教学思路:

  预*反馈:

  1、小组内交流课外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6)

——游黄鹤楼作文6篇

  暑假是增长见识、游山玩水的大好时光。因为爸爸在武汉工作,所以暑假也是我们一家人团圆的温馨时光。

  暑假的一天早晨,妈妈对正在刷牙的我说:“宝贝,今天去黄鹤楼!”我高兴得欢蹦乱跳,连忙拍手叫好。

  我们坐公交车在黄鹤楼站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下江山第一楼”七个大字,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买了票,直奔黄鹤楼。到了黄鹤楼,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多么雄伟壮观啊!

  黄鹤楼共五楼,从一楼到五楼,都有精美的雕刻和合理的布局。我们一层一层仔细地参观,在四楼,陈列着黄鹤楼的模型,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和现代的,它们个个生动逼真,还刷上了彩漆。当我们登上最高一层时,武汉繁忙的交通、美丽的'街景和江上行驶的船只尽收眼底。

  参观完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鹤楼,还去参观了进去时没来得及看的景点,有搁笔亭、崔颢的《黄鹤楼》诗匾、米芾拜石、*诗词亭等等,妈妈还给我讲了搁笔亭的来历和*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并告诉我还有很多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让我增长了知识。

  这一次的出行让我开阔了眼界,见识了黄鹤楼的壮观与雄伟,黄鹤楼真不愧是湖北省的著名景点!作为湖北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说起黄鹤楼,我想大家并不陌生。黄鹤楼与岳阳楼和滕王阁并列称为南方三大名楼。黄鹤楼建在武汉武昌蛇山顶,楼高五层,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层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顶着炎炎烈日,来到朝思暮想的黄鹤楼,刚踏进门,就看到墙壁上描绘出硕大的黄鹤楼。画中的黄鹤楼旁有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应该是精忠报国的岳飞。瞧,壁画前还摆着*的铜像,大概是为了纪念*给我们留下了幸福的生活。

  第二层的墙壁上画着一只正准备腾飞的鹤。看,那儿陈列着唐代、元代、清代以及现代黄鹤楼的模型,每座模型都是那样的逼真。

  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三层。咦,那怎么会出现文房四宝?原来,那是古时候某位伟人用过的东西,作为这里的珍藏品,供游人欣赏。

  好奇心让我毫不犹豫地登上第四层。哇!真漂亮啊!四面都是壁画。微风吹来,别提有多舒服了。站在走廊上极目远眺,能看见滚滚长江以及隔江相望的龟山,这不由让我想到*的诗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很快,我们到达了顶层。透过望远镜,我清晰地看到了*历史上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一桥,高大的桥头堡就像两位驻守阵地的大将军,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纹丝不动。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万吨巨轮就像一条条巨龙在缓缓蠕动着。

  美好的时光都是短暂的,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巍峨壮观的黄鹤楼,但是它会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阳春三月,我和家人去拜访了令人神往的黄鹤楼。它真的是美不胜收,让我心旷神怡。

  一来到黄鹤楼他那股,古朴,而气派的感觉,瞬间震慑了我。“一层,两层,三层,”黄鹤楼有五层,而且每层的菱角都向外向上翘着。和大多数古楼一样,黄鹤楼也是因为有很多名人在那里提诗,作画。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画,都在黄鹤楼内部陈列出来了。

  黄鹤楼的美让我惊叹不已。我对它的身世也有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我得之黄鹤楼最初在三国时建起,位置在如今武汉大桥的桥头,后来,多次拆除重建,就明清两代就被毁了七次,重建和维修了十次。终于在1981年黄鹤楼,永存于蛇山峰岭之上。

  黄鹤楼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是神仙的传说,现在的黄鹤楼是5a景区。虽然门票80元一张,但游人仍然络绎不绝。许多外地游客不远千里,都要赶来一睹黄鹤楼的风采,“武汉有座黄鹤楼,穿过天的那一头”!黄鹤楼,武*的骄傲。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武汉旅游,“黄鹤楼”当然是缺一不可了。来到景区,游人如织: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茂盛的树下乘凉,“黄鹤楼”上更是人山人海。怎么会不吸引游客?

  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黄鹤楼,只见一幅“仙鹤飞天图”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找到妈妈,用照相机把这幅图给拍了下来。我来到二楼,啊,简直就是一片画海!游人们站在一幅幅水墨画前,如痴如醉地望着,不敢相信出自于古人之手!我也不例外,被一幅栩栩如生的鱼虾画迷住了,这是由齐白石大画家画的,直到爸爸妈妈叫我上三楼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幅画。

  来到了三楼,三楼很高,正对着长江大桥。俯身眺望长江大桥,汽车像甲壳虫一样蠢蠢欲动。在三楼,有“黄鹤楼”景区缩小的模型。这些模型做工精致,和真的一模一样。来到四楼,我们已经气喘吁吁了。向前一看,四楼全是纪念品、古玉和一些财物方面的物品,看得眼花缭乱,有“财源滚滚”、“吉祥玉”、“招财神”……应有尽有,让游人们停住了脚步,挑出几件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随处都有讨价还价的声音。

  上了五楼,人们排成了一队,都想用特别的望远镜观看景色。终于轮到我了,我坐在椅子上把望远镜“指挥”得团团转。“咔”我眼前一黑,原来是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座位。“当——”“当——……”一阵阵钟声从不远处传来,原来是“敲钟福地”在敲钟啊。我又吵着爸爸妈妈说要去敲钟……

  游玩了一下午,我们一家人都已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我们接着还参观了仙云阁、岳飞广场……

  黄鹤楼景点多,景观美,希望你也去那里玩一玩,看一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诗句描写的就是名胜古迹—黄鹤楼。去年国庆,我和家人一起去武汉玩。武汉被长江和它最大的支流汉江分成了汉口、武昌和汉阳。武汉最著名的景点黄鹤楼就坐落在武昌的蛇山上。

  我们随着浩浩荡荡的人流走*黄鹤楼。黄鹤楼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角上都微微翘起,上面挂着一个个小银铃。一阵风拂过,铃铛们摇晃起来,发出“叮叮”的响声,那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听着十分舒服。黄鹤楼的门前有两只铜仙鹤,它们站在一只神龟背上。它们修长的长脖子优雅的弯曲着、凝视着对方,细细的腿站得笔直,翅膀缩在身体的旁边,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国庆节来参观黄鹤楼的人太多了,排队登楼的队伍更是绵延上千米,我一边排队一边无聊的拿着门票看,突然发现手上的门票竟然是一张明信片。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第一次郑重地书写了明信片并投递到旁边的邮筒里,我要给千里之外的亲爱的老师送上问候。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进入了黄鹤楼。一进门厅,一副用瓷片拼成的壁画展现在我眼前:一只黄鹤伸开巨大的翅膀在蓝天中翱翔,一位白胡子仙人坐在上面。远远的地面上,人们似乎还有些恋恋不舍之情,这不正是崔颢所写《黄鹤楼》的景象!我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步入第三层,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古代诗人的肖像画和他们关于黄鹤楼的诗,我把每首诗都细细品味一番,每首诗都那么深情、那么有意境,我不禁佩服不已。当我到顶层时,武昌景色尽收眼底,向左望去,波涛汹涌的长江滚滚东去,修建于三国时期黄鹤楼,不知道是否见证当年的赤壁之战?我向右望去,不远处是辛亥革命博物馆,多少革命战士的付出才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当我们回到地面时,天色已*傍晚,我突然发现黄鹤楼一层接着一层亮起了灯光,当灯光全亮的一瞬间,大家一起欢呼起来,黄鹤楼在橙黄的灯光下更加壮丽!

  啊!黄鹤楼,你凝结着千年的文化、又见证了千年的变化,我要深深的赞美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每当我吟诵起这句诗,我的思绪便会飞往黄鹤楼。今年暑假,我有幸与她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了她的风采。

  从长江对岸极目远眺,一栋五层建筑屹立在蛇山之巅,黄瓦红柱,钻尖顶,层层飞檐凌空,宛如黄鹤振翅欲飞,它便是“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进入景区,穿过奇石馆,路过搁笔亭,便来到了黄鹤楼下,“楚天极目”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扑入我的`眼帘。迈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幅飞天白鹤瓷板画,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的传说,我仿佛已穿越到画中……

  逐层向上游览,便来到了顶层,江风迎面吹来,武汉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跨江面,格外气势磅礴。“呜呜”一列火车风驰电掣般地驶来,转眼不见了踪影。江面上,络绎不绝的货轮来来往往,泛起一道道白浪,好似银花盛开。沙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从高空俯冲直下,一会儿翻一个跟斗,活脱脱一个杂技演员……让人目不暇接。江边的柳树像小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黄鹤楼不愧天下第一楼,那里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