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

首页 / 导游词 / |

  宜昌的导游词 1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历史悠久。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3万;总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828*方公里。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的建成和中国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的正式兴建,宜昌已成为中国的热点城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水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宜昌这座美丽名城,风光旖旎,是素以三峡旅游为城市,享受沿江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宜昌的导游词 2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 “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感慨黄牛一名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协助。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越,愤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天崩地裂,响声如雷鸣。民女吓的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有这样的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影象现焉,鬓发须眉,冠堂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壮。“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也?”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 3。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这里原来是个长方形的小岛,成为中堡岛,是***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中堡岛是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的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此峡又称空冷峡,全长约2。5公里。据《舆经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个打字“对我来”。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1900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其中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告诫,结果被礁石撞沉。**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不复存在。航船到这里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全长4。5公里。在九畹溪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清光绪26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诗留下: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谴责这个罪行。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象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宝剑石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另一说是秦末张良的兵书。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里。

  宜昌的导游词 3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宜昌的导游词 4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本次“夏之旅”第二站三峡导游—XX,我们第二站旅行的是宜昌三峡,提及三峡,各人都知道,可有几多人相识呢?此刻我们就去相识一下吧!

  在我死后的是“三峡风情园”,它是由松鸣谷、马场、水族馆……构成的,因为时刻紧要,我们就只旅行松鸣谷。

  松鸣谷现有鸟类100多种,好比有鸽子、云雀、孔雀……不行胜数,何处孔雀开屏了!我们去看看吧!

  本日是“五一”黄金周,三峡观光社为你们推出了鹦鹉演出,有算术、吊水、骑车……异常风趣,我们去看看。演出看完了,我带你们去个隐秘的处所,那就是—大坝,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长达2309米,高达18米以上,如统一座凌驾长江的水上长城。

  三峡工程是天下最大的.水利关节工程,已被列为环球超等工程之一,它是上个具有防洪、发电、蓄水,天津导游词,生态、飞行等多开拓方针型的水利水电工程。

  宜昌的导游词 5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于此。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座古城开始焕发青春。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著名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们的足迹。

  宜昌水清水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即: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此外*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宜昌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

  宜昌的导游词 6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本次“夏之旅”第二站三峡导游―XX,我们第二站旅行的是宜昌三峡,提及三峡,各人都知道,可有几多人相识呢?此刻我们就去相识一下吧!

  在我死后的`是“三峡风情园”,它是由松鸣谷、马场、水族馆……构成的,因为时刻紧要,我们就只旅行松鸣谷。

  松鸣谷现有鸟类100多种,好比有鸽子、云雀、孔雀……不行胜数,何处孔雀开屏了!我们去看看吧!

  本日是“五一”黄金周,三峡观光社为你们推出了鹦鹉演出,有算术、吊水、骑车……异常风趣,我们去看看。演出看完了,我带你们去个隐秘的处所,那就是―大坝,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长达2309米,高达18米以上,如统一座凌驾长江的水上长城。

  三峡工程是天下最大的水利关节工程,已被列为环球超等工程之一,它是上个具有防洪、发电、蓄水,天津导游词,生态、飞行等多开拓方针型的水利水电工程。

  宜昌的导游词 7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宜昌参观游览!我姓黄,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黄就可以了,今天我们游览是美丽的三峡人家。一路上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一定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后预祝大家玩的开心、玩的愉快。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行驶在灯影峡中,驶向龙进溪码头。现在,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三峡人家。

  三峡人家以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原汁原味的西陵百里画廊,融合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码头文化,抗战军事文化,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走进三峡人家您将经受一次烟雨迷蒙的文化洗礼。

  好啦,我们的游船现在已经到达了龙进溪码头,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船。

  看!咱们的溪边人家正在举行“娶亲”仪式,咱们也一起去凑凑热闹吧!听!咱们土家姑娘正在吊脚楼上哭嫁呢!我想一时半会也出不来。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婚俗。

  说到哭嫁,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哭嫁呢?对。咱们三峡人家的土家姑娘在出嫁时是一定要会哭,这个就叫做哭嫁。哭要哭得动听,哭要哭得感人。关于哭嫁还有专门的“哭嫁歌”,这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时就要开始学*哭嫁。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亲朋好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亦悲亦喜,爱恨交织,可以说哭嫁是丰富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种特有的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就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就开始哭的。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别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其中哭嫁的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九位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陪十姊妹”。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她们的家是*还是远,无论是风雨还是阴晴,新娘家都要打轿派专人去接。十姊妹聚齐之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的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在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在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的`中间。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劝慰的话语。 哭到半夜,新娘家里摆上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以感谢九姐妹的相陪。

  在父母之合,媒约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媒人包办婚姻很普遍,因此新娘常借哭嫁骂媒人,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

  除了哭嫁以外,咱们三峡人家的“娶亲”也是别具一格的哦。

  当新郎来迎亲的时候,媒人走在前面,一队人敲锣,一队人拿铳,先向舅家送上厚礼一份,这叫做“代还骨种”。另外咱们土家人的拦门礼也是独有特色的,男女双方各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当总管,男方的总管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门口,女方则在大门前摆放一张桌子,双方总管对歌,如果男方总管赢便可进门迎亲,如果是女方总管赢,则只从桌子底下爬过去了。

  在新娘出嫁的时候,凤冠霞帔,百花裥裙,大红绣鞋,由娘家的兄长就用七尺红棱作“背亲带”,拦腰将新娘背起;嫂嫂打开新郎送来的红伞,将新娘遮住送上花轿,这就叫“遮露水”;亲兄弟要站在轿子两旁,意为“守护”;娘家的总管则提着两壶美酒,在周围洒酒,意为“辞行酒”。这时新娘还要唱“哭上轿”。等新娘上路以后,如果遇到了别家的迎亲队伍,两位新娘就要互换一只露水鞋,以此来表示姊妹的友谊;新娘进新房要猛踩一下门槛,拜天地后要抢坐新床,俗称“守床”,关于守床的坐床*惯是,以床的中线为界,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而有心计的新娘呢,常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日后新娘在婆家的地位,尽管如此,新郎也不甘示弱,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揭开盖头,新娘才嫣然一笑。

  哭嫁”、“娶亲”是三峡人家繁衍生命的仪式,是对生命的向往、对生命的重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各位朋友,锣鼓已经敲响,娶亲仪式即将开始了,新娘有许多嫁妆,需要人手去挑去扛,让我们也过一把瘾,去扛嫁妆,加入到娶亲队伍中去吧!

  作别溪边人家,魂儿却丢在了吊楼里。置身这一方弥漫着风情的山水间,无须说话,就象溪谷里点缀的一条渔船,一个棒棰,甚或一只鸭,那种融合,只须用心体会。返回龙溪楼,依依不舍的感觉逐渐浸染了整个身心,潜意识里的那种骚动与渴望,在这条风情的溪谷里得到满足,那段渐已逝去的岁月,在这里重拾起。漫步溪边人家,既是心灵的放松,更是风情的体验,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生命灵魂之旅。

  好了,我们今天的行程到此就要结束了。今天游览了三峡人家的: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三峡湾——明月湾、中华神牌——石令牌、长江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和今日人家,亲身体验了一下三峡人家的的特色。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配合和给予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希望这次美好的三峡之旅能够在你们的记忆中留下美丽的一幅梦幻的山水图。

  宜昌的导游词 8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v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宜昌的导游词 9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于此。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座古城开始焕发青春。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著名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们的足迹。

  宜昌水清水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即: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此外*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宜昌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宜昌的旅游正形成一种以三峡旅游为龙头的独特的旅游文化。

  宜昌的导游词 10

  宜昌,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楚文化和巴人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均出生在这里,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全市共辖五县三市(县级)五区、93个乡镇(街办)、2719个村,总人口414.93万人,国土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 5*方公里,城区人口133. 8万人。宜昌地处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城区。早在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建国以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军工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是鄂西湘北渝东的区域经济中心。1994年宜昌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也是湖北“大三角”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电站就在宜昌城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仅离城区38公里。

  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城232公里,宜昌港口为长**大港口之一,枝城港为全国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318国道横贯全境,宜黄高速公路延伸至三峡坝区,焦柳铁路在枝城与长江交汇,三峡机场是全省重要的航空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宜昌将新增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以及川气东输工程等四大通道,构筑了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宜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资源富集,最有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优势资源。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1)

——宜昌导游词6篇

宜昌导游词1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赵,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峡畔有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饶,风光旖旎。这颗明珠正是“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庆市东部,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因而誉为峡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吴蜀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有415万人口,全市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方千米,城区人口133.8万,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宜昌交通便利,可谓水路,公路,铁路,空路,路路皆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长*大港口之一。焦柳铁路和宜万铁路在宜昌交汇。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最大民用机场也是国际备降机场。以宜黄高速,沪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达。

  宜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县治,曾有过夷陵,宜州,峡州,东湖等十几个名,用的最长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势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说:“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说奔腾咆哮的长江一到宜昌,江面变的开阔,*的高山也逐渐成为丘陵,清朝雍正年间,朝庭认为这个夷犯了忌讳,因为*们把他们称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顺应天时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朝雍正改称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于是又有着“川鄂咽喉”“三峡门户”的美称。

  夷陵千年沧桑话,距今20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战国时期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于此,夷陵之名始见于史。东汉建安十三年(2)的吴魏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于此地,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率领几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吴国。吴将陆逊仅有五万人,退入夷陵一线,等蜀军“兵疲意诅”反攻条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大火烧了四十座营寨,蜀军大败,刘备连夜退入白帝城。这就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故事。夷陵大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历史悠久的宜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楚文化的摇篮,巴文化的发祥地。一些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哭嫁”被约定成熟的沿传下来。

  所谓巴楚山水育英才,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人,她辅佐皇帝,开创了中华基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宜昌走出了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宜昌孕育了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等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及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宜昌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的州府所在地。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战争爆发,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新*成立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1994宜昌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今日宜昌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宜化集团,稻花香酒业,兴发集团。

  西陵山水天下佳。宜昌属于丘陵地貌,地处秦巴山脉和武夷山脉向江汉*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市内有大小溶洞,如白马洞,三游洞,龙泉洞,乃古代地下水溶蚀作用而形成,洞幽奇特,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宜昌不仅有山色之美,而且还有水乡之秀。宜昌的水系为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众多,河网密集,水量丰富。除长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条。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为开发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宜昌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8%。游客们可能要问了3000万千瓦是什么概念呢?我们通常用“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力量恢弘,三峡的水能相当于4000多匹马做功的能量,而且是只做功不吃草的马,是永远奔腾不息的骏马!建成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工程,装机26台,年发电量达847亿度。除三峡工程外,宜昌还拥有葛洲坝电站,隔河岩电站等大小水电站。在方圆直径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如此充分的开发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仅有的,因此宜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真可谓是世界水电之都。

  *代的宜昌,由于葛洲坝的兴建,带来了宜昌的第一次振兴,实现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跃,而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兴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当然宜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角战略的一个支撑点。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3-18度,是非常适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宜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具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

  那么在这里呢,我就说说咱们宜昌的水能资源,市域内江河纵横,除长江、清江外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水能可开发量3000万千瓦,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清江隔河岩水电站,有亚洲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此外还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电站,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如此充分的开发密度,世界上是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矿产资源也相当富集,市域内探明的矿种53种,大矿床14处,磷是全国6大磷矿之一,石墨矿是全世界四大优质石墨矿床之一,煤矿、金、银,铜等都有极大的工业开采价值。

  宜昌市气候宜人,优质的土壤为柑桔、茶树各种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宜昌也被誉为“柑橘之乡”“茶叶之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就曾提到此地是茶叶种植发展的“最适宜区”。宜昌茶叶主要分布在半高山地带,“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宜昌既有春分“早春茶”,又有秋分“秋香茶”上市,产量居湖北省前列。在五峰后河、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尤其是五峰后河原始森林中的珙桐,是第四纪冰川未被灭绝的幸存者,被成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

  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以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为代表的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雄风犹存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被誉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当阳玉泉寺。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今日宜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昌正以她独特的风采,昂首屹立在长江之滨,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阔首前进。

  附录:(收集资料)

  在宜昌有一个非常幸运的*数,从1--9之中,你们猜一猜是哪一个,有人说是“8”,要发;有人说是“6”,要顺;其实是“3”!惊讶的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是“3”呢?下面请大家细细听我道来!

  “3”可以说是我们宜昌的一个非常幸运、吉祥的数。因为“3”无处不和我们宜昌相关。

  首先,我们看一看工程,宜昌五县三市内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就达387座之多,而且其中有3个第一:世界第一--三峡工程,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将是5.5个葛洲坝、十个大亚湾核电站;亚洲第一--葛洲坝电站,装机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度;湖北第一--隔河岩,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度。而且葛洲坝以前叫三三零工程,因为*1958年3月30日视察该工程;清江与“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级梯级开发,同时隔河岩的单机为30万千瓦。你看,都离不开“3”吧!托“3”的福,宜昌被称为世界电都。

  二是看历史,宜昌之旅也可以称为重温三国故事之旅,因为《三国演义》120回就有46回发生宜昌。先说桃园三结义的张飞,在宜昌有张飞擂鼓台,吼断桥梁水倒流之处;关羽,在当阳有关陵,玉泉寺有显圣之处,在那儿至今还有三大之谜、三怪,一怪是玉泉山,从山脚到山顶,树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内不鸣叫,而在寺外鸣,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论发多大的水,始终漫不上玉泉寺。据科学考察,现在已揭开这三怪之谜。其一是因寺内外的气温和温度之差而至。其三是与土壤有关,玉泉寺的土壤极富吸水性,其中有许多极小孔穴,象发糕一样,水一浸就向上泡水;刘备在猇亭有火烧连营七百里;三峡有刘备托孤,因此宜昌又如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你慢慢品味。

  三是旅游和“3”相关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关有三游洞,又分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苏轼、苏辙、苏洵游于此,就连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层,呈“品”形状;有旅游热线大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宜昌有“三人”--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和神农架的野人;长阳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风、民情;如今又热门起“三大溪”--车溪、泗溪和九畹溪。

  宜昌有三宝--柑橘、盆景、彩陶,就连市内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条--东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连在宜昌开餐馆的只要和三带边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庄大酒店、山野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还有“十三怪”,

  一是“半山坡上设站台--火车站”。也许大家去过深圳被那现代化的气息和超大型的空间感而惊呀,也许你被乡村小站的质相而感动,但你却从没见过一个火车

  站在山的半山腰上,而宜昌火车站就在半山腰。

  二是“山山水水在阳台--假山”。宜昌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盆景,把山山水水都浓缩在一起,放在阳台上。

  三是“三个枣子一大担--雪枣”。雪枣就是过年吃的一种食品,用糯米炸的然后裹上白面,一个就有这么大(用手比划一下),因此虽曰名“枣”却比枣大得多,所以“三个枣子一大担”。

  四是“四月水中桃花开--桃花鱼”。桃花鱼是生长在香溪河中的一种水母,它是当桃花盛开时,它生长出来,桃花凋零之时,它就消失了。相传是王昭君的泪滴化成的。

  五是“50万元悬赏把人卖--野人”,是说在神农架只要拍到野人的照片就可以得到50万。

  六是“电都供电靠外买--用电”,宜昌虽然有亚洲第一大电厂,但宜昌却用的是清江隔河岩的电。因此“用电要到外面买“。

  七是“草根当作下酒菜--节儿根”,节儿根也叫做鱼腥草,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春季大量上市时,以其茎肥嫩者为最佳,加上姜未、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葱段、味精等,再淋上少许麻油即可。此菜脆香、酸辣、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因此在宜昌菜*之上是必上的山野小菜,因此“草根当作宴*上”。

  八是“萝卜饺子馅在外--萝卜饺子”,一般的饺子是外面是皮,里面是馅。但在宜昌最著名的风味小吃萝卜饺子却是馅在外,它的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苗、葱、盐等调料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所以大家此小吃不得不尝。

  九是“果实在里脐在外--脐橙”。脐橙大家都知道后面有一个小肚脐,因此叫脐橙。

  十是“上岸生子回大海--中华鲟”。中华鲟是在金沙江生儿育女,然后顺江而下,从上海吴淞口进入大海,雄鱼9年成熟、雌鱼成熟,然后顺江而上到金沙江生儿育女后回到大海。因此叫“上岸生子回大海”。

  十一是“石头当宝藏起来--奇石”。

  十二是“喜事当作丧事办--哭嫁”。

  十三是“又唱又跳把人埋--跳丧”。这两个是土家的风俗,而且这两个民风民俗也很怪,将喜丧两事颠倒过来办。在女儿出嫁之时,一定要哭,不光一个人哭,还得有婚前十个要好的姐妹一起陪着哭,叫“陪十姊妹”,还要哭得越伤心越好,不会哭的女孩是嫁不出去。因为以前在土家族的所在地都是大山,来往交通不便利,往往出嫁后就很难得回趟娘家,因此就难舍难分,边哭边唱,“哭父母”--要父母保重身体;“哭哥嫂”--要哥嫂孝顺父母等等。在土家族是重生轻死的,当老人走顺头路后,大家觉这是一件好事,人有了一个完美的了结,因此亲朋好友还不远千里赶来送上一程。又因*时很难聚在一起,有机会在一起相聚,就又唱又跳把人埋。

  在宜昌还有古八景:

  一是三游雨霁,“霁”是下雨后刚放晴的天气,也就是在三游洞在下雨后天刚放晴之时是最美的

  二是东山图画,山势蜿蜒为宜昌屏障

  三是尔雅明月,已毁

  四是五龙烟收,五峰连峙,蜿蜒起伏,如游龙飞腾云雾之中

  五是西陵形胜,位于西陵峡只口,江水与重峦叠嶂之中,直泻峡口。破门而出,至西陵山下水势转*,豁然开朗,呈现险夷交替只奇观

  六是赤矶钓艇。已毁

  七是黄牛棹歌

  八是灵洞仙歌

宜昌导游词2

  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改夷陵置巫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7月16日,宜昌城区**。*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

  新*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其中有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宜昌导游词3

  双休日,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到宜昌的儿童公园里去玩,我高兴极了。

  今天,我们都早早的起了床。梳洗好了,吃了早点,就出发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宜昌,我和爸爸妈妈一下车就看到了宽广的停车场,里面停着大大小小的汽车,走到停车场外,我看到了宽宽的马路,马路边摆放着美丽的鲜花、整整齐齐的,人行道上没有一点垃圾,干干净净的。

  我们来到儿童公园的大门前,公园的正中央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两旁栽着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

  走到公园,我一眼就看到了鸽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有粉色的……看着好多小朋友在那儿喂鸽子,我也跃跃欲试。爸爸见了,买了包玉米递给我,我从玉米袋子里拿出几粒,放在手里,几只鸽子朝我走来,用尖尖的嘴啄着玉米粒儿,我感觉到手痒痒的,真好玩。

  喂完了鸽子,我们朝前走着,突然,我看到了又高又大的摩天轮,我对爸爸妈妈说:“我想玩摩天轮,你们可以陪我一起玩吗?”

  “可以呀。”爸爸说。

  妈妈买来三张票,我们走到了摩天轮前,有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到了车箱里,我们坐在车箱里,车箱慢慢地升高了,我从窗户往外望,“好高啊!”我叫了起来,我又从上往下望,看到了草坪,许多人在草坪上玩耍,车箱升到了最高外,我简直不敢往下望了,心都快掉出来了,我紧紧拽住爸爸的手,生怕掉下去,还好,车箱又慢慢地下降了,我们走出车箱,我都有点站不稳了,头晕晕的,不过我觉得很好玩。我想:如果再来的话,我还会玩摩天轮。

  我们还玩了沙画、打汽球、碰碰车……公园里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傍晚,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公园。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宜昌导游词4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历史悠久。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3万;总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828*方公里。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的建成和*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的正式兴建,宜昌已成为*的热点城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水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宜昌这座美丽名城,风光旖旎,是素以三峡旅游为城市,享受沿江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宜昌导游词5

  三峡の滝は*の十大名瀑の一つで、滝の高さは102メートル、幅は80メートルで、国家4A風景区です。全体の観光地区の敷地面積は600ムー以上で、魅力的な風景、名風俗文化、水上娯楽、旅行探検など多種のレジャー機能が一体にある不思議な峡谷です。途中、連綿と続く山の峰、険しい山の壁と奇形の石です。

  やっと観光スポットに着きました。目に入ったのは古めかしい林間の小道です。小道の左側はざあざあと流れる小川で、渓谷の水は澄みきっていて底が見えます。あるいは流れが急で、あるいはゆるやかで、すばらしい音符を演奏しています。遊びに連れて行った子供が渓谷の水の中を走ってきた。小魚をとって、カニをすくう。うっかり転んでしまって、この暑い夏に限りない清涼感を与えます。道の右側には山壁があり、山壁には様々な珍しい草花や樹木が生い茂っています。木の深いところにはニホンザルがたくさん住んでいると聞きました。

  みんなが道端の景色に浸っている時。突然遠くから「轟隆」という音が聞こえてきました。「滝、滝」と叫んでいました。私は見渡す限り、巨大な白い布が高く山にかかって、谷底まで垂れていました。私は思わず李白の名句を思い出しました。「三千尺もまっすぐに流れています。銀河が九天に落ちるのではないかと疑っています。」この時のリアルな描写です。滝に*く、小さな虹二つと大きな虹一つで、滝に七色のアーチを三つ開けました。レインコートを着て、滝に向かって走っていくと、水しぶきのように私たちを襲ってきました。虎のうなり声のような大きな音は、山が崩れ落ち、津波のような陣も私を止められない。私は滝の中を歩いて走って行きます。彼女とすっかり一体化したような気がします。

  滝を泳いでから、私たちは水が出たばかりの「落湯鶏」になりましたが、相変わらず楽しい笑顔を浮かべています。虹を見るのは初めてで、滝を見るのも初めてです。一番記憶に残る旅行でした。

  美しくて不思议な三峡の滝、私は永远にあなたを覚えてい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宜昌导游词6

  百里荒因古代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而得名。最高海拔1300米,具有:春迟、夏凉、秋早、冬寒的特性。

  与北方草场不同,连绵起伏的草场,成片的华山松林,枫叶弥漫的红叶峡谷,成群结队的牛羊,以及清新凉爽的空气,构成了一幅最经典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除观光避暑外,配套项目有:农家餐、骑马、滑草、射箭、帐篷、蒙古包、宾馆、篝火、烤全羊等。百里荒以“草原风光、天然荒凉”为特色,是三峡区域独有的最原生态的旅游区。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2)

——宜昌导游词通用十篇

  宜昌导游词 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我代表海外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梦里老家——车溪民俗旅游区观光游览。经过长途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明。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他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乘坐他的车,大家尽可放心。如果有什么需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会竭尽所能为您解决。愿我们的服务能够让大家渡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车溪毗邻三峡,位于宜昌江南土城乡境内,因其水车众多而得名。溯溪而行,沿途有八大景区:石仙谷、巴楚故土园、农家博物馆、腊梅峡、宝塔谷、天龙云窟、风洞和忘忧谷。

  去过车溪的人,都把她当作自己梦里的老家。这里山灵水秀,民风古朴,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水**融。

  车溪自然景观奇特秀丽,在3公里长的微型峡谷里,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时期遗存下来,属世界罕见的古生腊梅群落3000多亩,被誉为“三峡植物奇观”。天龙云窟是车溪自然景观精品,特别是莲花洞内天然形成的莲花瓣,堪称“三峡一绝”。

  车溪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磨合区,为了展示昔日土家风情,恢复了巴楚故土园景区,推出了三峡地区第一个农家博物馆,置存纸坊、磨坊、酒坊、陶坊、水车和农事生产、生活器具。您可见识“竹子变成纸、泥巴变成陶、苞谷变成酒”的全过程,还可以一试身手,亲生感受劳作之美。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您的心田,叩开您的心扉,让您跨越时空,回到那古老的年代。

  走进车溪,就走进了一个恍若仙境的世外桃源。走进车溪,就走进了一段逝去的岁月。走进车溪,就走进了梦幻幽幽的老家。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农家博物馆,看看车溪的风土民情;再到天龙云窟欣赏车溪的自然美景。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农家博物馆,这里以“家”的形式,以“农”为题材,反映土家文化,是全省第一家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起居、农耕稼作情节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全省第一家由民间社会团体自行筹办的博物馆,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与历史研究价值。

  车溪文化是巴楚文化的聚合,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禧之年,在此修建“农家博物馆”,意在浓缩这厚重如山、纯朴如水的巴楚风情,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车溪文化。

  留住一段岁月,定格一段历史,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车溪先民几千年的生息繁衍,留给后辈子孙丰厚的文化遗产。“农家博物馆”以独特新奇的命题,完整地、原汁原味地将车溪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和灿烂的车溪文化收集整理展现在您的眼前,再现昔时画面,给您最贴切、最真实的视感。

  “农家博物馆”依照早期车溪人居所样式而建,陈设车溪先民劳耕稼作和生活起居的用品。

  乡土故情,永远是人类抒情的主题。再回梦里老家,体味浓厚山野乡土气息,是潮流也是期盼!

  思完乡土之情现在我们来到美轮美奂的是天龙云窟。

  天龙云窟是车溪自然风光的绝品,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药宝库。在1000多个*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100多种植物,其中各类中药材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眼前的景观叫小小水帘洞,“小小水帘洞”因洞口上方一排流水如珠帘悬挂而得名。洞外有巨大的天龙腾空而起,叱咤风云。在小小水帘洞竟也是藏龙之地,一条地龙张牙舞爪,摇手摆尾,片片鳞甲发出青光,似在呼应洞外天龙。绕过地龙,可见并成一排的七股水滴如珍珠般散落在石幔之上,叮咚作响,人称“七弦琴”。*旁的坡上遍布人形石桩,这就是罗汉林。这里的罗汉,有人数过之后,说有500个,也有人说有800个,高矮胖瘦,站坐行卧,神态各异,活生生一幅罗汉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便是期盼已久的莲花洞了。莲花洞洞口有股泉水非常奇特,它常年不断,常年保持水量不变。经过地质部门化验,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是一种高锶低钠的天然优质矿泉水,人称“八功德水”。洞内有许多个深黄色的形状似莲花瓣的东西,还有许多呈梯形分布的小水潭,这就是全国罕见的地质奇观——莲花潭。它实际上是一种化学沉积物,莲花瓣的形成在100万年前就开始了。幽深的莲花潭,一层层像大寨梯田一般,井然有序。“田里”盛满绿水,深浅不一,浅则尺许,深达丈余,每层“梯田”,田坎由天然钟乳石砌成,呈深黄色,田坎造型似莲花瓣,小型花瓣约七八米,大型花瓣有二三十米,无论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看,极像千瓣莲花。令人叹为观止。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车溪之旅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最后希望这次的游览能给你们留下一个美好难忘的回忆,在此我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宜昌导游词 2

  百里の荒地は、古代の方円百里、人家がないことからこの名がついた。宋代の文宗の欧陽修はかつてここで“荒煙の何家が集まって、やせた野の1刀の田”の名句を残しました。宜昌市夷陵区の郷鎮に位置し、遠安県、当陽市と境を接し、総面積は47700ムー(約31.8*方キロメートル)で、宜昌市城区から50キロ、三峡ダムから70キロ、*均海抜1200メートル、真夏最高気温は28ocで、宜昌の避暑地です。観光地区は現在すでに五大園区を開放しています。観光体験区、サンザシ樹文化園、紅葉谷観観光地区、林海雪原レジャーエリア、原始生態区。

  百里荒地は「草原の風景、天然の荒涼」を特色として、オリジナルの「荒涼」文化、サンザシの木の愛情文化をベースにしています。ここは20世紀80年代に中国南方の草場に「北羊南養」プロジェクトを建設した重要な科学研究実験基地で、草場は3万ムーあり、人工草場は1.5万ムーで、「中国南方草場」の名誉を持っています。独特な高山地理環境のため、百里荒地には「春が遅く、夏が涼しく、秋が早く、冬が寒い」という「荒涼」の特徴があります。

  春の荒涼、夏の涼しさ、秋の涼しさと冬の冷えは、「春夏秋冬の四季旅行は、百里荒景が見られない」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す。サンザシの木文化園は百里荒景勝地の最大のハイライトと見所です。年上半期、国際的に有名な張芸謀監督の映画「サンザシの樹の恋」は宜昌で撮影され、映画の中の霊魂の木であるサンザシの木は百里荒景勝地から選ばれました。映画は20_にあります年9月16日に公開された後、百里荒地区はサンザシの木で有名になりました。無数のサンザシファンが来て、百里荒山のサンザシの木の風采を見て、純真で美しい愛の真の意味を探しています。20_年の下半期、国内の有名な映画とテレビの映画監督の李路はまた宜昌で同名のドラマを撮影して、この劇の中のサンザシの木は同様に百里荒景勝地から選びます。現在、観光地区はすでにサンザシの木の文化園を作って、性保護と記念のサンザシの木とロケ地で、観光客の友達にサンザシの木の愛情の文化を十分に感じさせます。

  観光避暑以外に、観光スポットの関連項目は次第に開放されています。モンゴル包、競馬場、滑り草場、アーチェリー場、パラグライダー傘場、野戦ゲーム場、風電試験場、ゴルフ練習場などがあります。旅行の深さの開発に従って、百里荒は南国の草原観光、映画とテレビの愛情文化体験、草原遊牧レジャー、康体娯楽を一体化した生態草場観光風景区を作り上げて、鄂西生態文化観光圏の核心観光スポットの一つになります。

  宜昌导游词 3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宜昌参观游览!我姓黄,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黄就可以了,今天我们游览是美丽的三峡人家。一路上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一定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后预祝大家玩的开心、玩的愉快。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行驶在灯影峡中,驶向龙进溪码头。现在,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三峡人家。

  三峡人家以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原汁原味的西陵百里画廊,融合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码头文化,抗战军事文化,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走进三峡人家您将经受一次烟雨迷蒙的文化洗礼。

  好啦,我们的游船现在已经到达了龙进溪码头,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船。

  看!咱们的溪边人家正在举行“娶亲”仪式,咱们也一起去凑凑热闹吧!听!咱们土家姑娘正在吊脚楼上哭嫁呢!我想一时半会也出不来。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婚俗。

  说到哭嫁,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哭嫁呢?对。咱们三峡人家的土家姑娘在出嫁时是一定要会哭,这个就叫做哭嫁。哭要哭得动听,哭要哭得感人。关于哭嫁还有专门的“哭嫁歌”,这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时就要开始学*哭嫁。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亲朋好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亦悲亦喜,爱恨交织,可以说哭嫁是丰富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种特有的审美方式和价值取向。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就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就开始哭的。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别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其中哭嫁的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九位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陪十姊妹”。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她们的家是*还是远,无论是风雨还是阴晴,新娘家都要打轿派专人去接。十姊妹聚齐之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的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在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在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的中间。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劝慰的话语。 哭到半夜,新娘家里摆上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以感谢九姐妹的相陪。

  在父母之合,媒约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媒人包办婚姻很普遍,因此新娘常借哭嫁骂媒人,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

  除了哭嫁以外,咱们三峡人家的“娶亲”也是别具一格的哦。

  当新郎来迎亲的时候,媒人走在前面,一队人敲锣,一队人拿铳,先向舅家送上厚礼一份,这叫做“代还骨种”。另外咱们土家人的拦门礼也是独有特色的,男女双方各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当总管,男方的总管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门口,女方则在大门前摆放一张桌子,双方总管对歌,如果男方总管赢便可进门迎亲,如果是女方总管赢,则只从桌子底下爬过去了。

  在新娘出嫁的时候,凤冠霞帔,百花裥裙,大红绣鞋,由娘家的兄长就用七尺红棱作“背亲带”,拦腰将新娘背起;嫂嫂打开新郎送来的红伞,将新娘遮住送上花轿,这就叫“遮露水”;亲兄弟要站在轿子两旁,意为“守护”;娘家的总管则提着两壶美酒,在周围洒酒,意为“辞行酒”。这时新娘还要唱“哭上轿”。等新娘上路以后,如果遇到了别家的迎亲队伍,两位新娘就要互换一只露水鞋,以此来表示姊妹的友谊;新娘进新房要猛踩一下门槛,拜天地后要抢坐新床,俗称“守床”,关于守床的坐床*惯是,以床的中线为界,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而有心计的新娘呢,常常抢坐在床的中线上,以象征日后新娘在婆家的地位,尽管如此,新郎也不甘示弱,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揭开盖头,新娘才嫣然一笑。

  哭嫁”、“娶亲”是三峡人家繁衍生命的仪式,是对生命的向往、对生命的重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各位朋友,锣鼓已经敲响,娶亲仪式即将开始了,新娘有许多嫁妆,需要人手去挑去扛,让我们也过一把瘾,去扛嫁妆,加入到娶亲队伍中去吧!

  作别溪边人家,魂儿却丢在了吊楼里。置身这一方弥漫着风情的山水间,无须说话,就象溪谷里点缀的一条渔船,一个棒棰,甚或一只鸭,那种融合,只须用心体会。返回龙溪楼,依依不舍的感觉逐渐浸染了整个身心,潜意识里的那种骚动与渴望,在这条风情的溪谷里得到满足,那段渐已逝去的岁月,在这里重拾起。漫步溪边人家,既是心灵的放松,更是风情的体验,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生命灵魂之旅。

  好了,我们今天的行程到此就要结束了。今天游览了三峡人家的: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三峡湾——明月湾、中华神牌——石令牌、长江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和今日人家,亲身体验了一下三峡人家的的特色。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配合和给予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希望这次美好的三峡之旅能够在你们的记忆中留下美丽的一幅梦幻的山水图。

  宜昌导游词 4

  三峡人家如人间仙境。暑假里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人间仙境——三峡人家。

  顺着山路往前走,路边江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到,江面上有一艘艘乌篷船。江边还有人边洗衣服边对山歌,那歌声美极了。令人心旷神怡!再向纵深前进,这时被群山包围了。山峰上形成了一层层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云雾,这些云雾像小狗,像小猫,像小兔。真是可爱极了。不仅样子不同连姿态也不同呢!有的躺着,有的站着,有的坐着。真是奇妙。山上长着许多树木,有松树、杉树、橡树。绿油油的一片。

  登上楼梯向北看,一条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正像诗句中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两旁是野花野草,春天,它们争奇斗艳,秋天它们一同凋谢,不同的季节,这些花草也给瀑布装饰不同的背景。依山傍水的三峡人家真美!

  宜昌导游词 5

  青い波の揺らめく昆明翠湖は霞光万丈の高坂日の出に及ばないです。霞光万丈の高坂日の出は、壮大で美しい安徽黄山に及ばないです。壮美で美しい安徽黄山は、私から見ればまだ静かで安逸な世界外桃源に及ばないです。これは私が宜昌に遊びに行く実感です。

  宜昌に着いた時はまだ午前中です。三峡ダムに行きました。炎天下を背にして、雄大なダムの前に立って、周りに囲まれた澄んだ湖水を見ています。一段一段の緑の棚田で、起伏の続く緑の山脈が心の中はとてもさわやかで穏やかです。「もし風景が違ったら、三峡はこれを魁とする」。郭沫若のこの詩は更に私の心の声を述べました。

  午後は桃源郷に滞在しました。陶淵明の『桃花源記』に描かれた美しい景色を私も身をもって感じました。まず狭い急峻な石段を通って、モモの花が咲いていなくても枝が茂っている桃の木に案内してもらって、巴人の部落に来ました。文章の中のあの服装は質素で、勤勉に耕作している農民は見ていませんが、あの群れの友好的で温厚な巴人もとても可愛いです。

  多くの柚子の木、芭蕉の葉の中で、地面から座の高い屋根裏を作って、窓を開けて、鋭い屋根、心地良い藁を敷き詰めて、これが彼らの家です。屋外のリング台は、両側には茅の木で壁を作り、周囲には色とりどりの菱形の手作り品がぎっしりと掛けられ、中国の結び目のように飾られています。中央の1本の竹竿の上に2つの大きな木の筒が置いてあって、これは彼らの“音より人を招きます”の地方です。木の切り株が林の中にそびえ立っています。茶色の丸太が東屋を支えています。頂上には灰色の白色、大きな牛の頭の骨格が並べられています。これは彼らの祭壇です。パキスタンの人々の生活は本当に面白いです。簡単ですが、冒険と濃厚な部落文化が溢れています。

  パキスタンの部落を離れて、ガイドの案内で白馬洞に出発しました。三十人以上が、細長い木造船に乗ってゆっくりと歩いています。浅緑色の湖水が波打って,ゆらゆらと真っ暗な穴の中に入り込んだ。船はまだどのぐらい乗っていないので、五本の指が見えなくなりました。長いリズムの櫓を漕ぐ音だけが聞こえて、泉の水が鍾乳石にぽたぽたという澄んだ音を立てて、時々コウモリの羽ばたきの小さい音が聞こえてきます。突然船が頭を打って角で白く光っていました。頭をもたげて見ると、頭のてっぺんには一面の灰白があり、一つの鍾乳石が逆立ちして、体はごつごつと重なり、長短まちまちで、まるですばやく鍵盤の上の高低変化の音符を弾きます。両側には様々な未知の岩があり、滑らかに銀の光を放っています。頭を下げて水面を見ています。もともと浅い湖は急に深くなり、水に石の形が映っています。四方と同じです。

  この時、私達はまるで静かで落ち着いていて、幻想的で、世間と隔絶している世界にいるようです。美しいです。船全体に一人として声をあげていないので、この壮麗な景色を打ち破る恐れがあります。船は前方で止まって、木の橋を踏んでいます。私たちは次々と船を降りました。岩に閉ざされたこの洞窟の奥に向かって歩いていきます。

  湿潤な石面は各種の煌びやかで美しい照明の下で1層の薄い霧が起きて、周囲の石もひとつひとつ雲の端の巨人のようで、色とりどりの色鮮やかな光を映じています。折れ曲がった石道を抜けて、水滴の音を聞きながら、自然に沿うすばらしい異曲同作の傑作を鑑賞します。どれぐらい歩いたか分かりません。前方に眩しい白い光が差しています。長い間暗い空間に身を置いています。また高い太陽が見えました。草木が生い茂る屋外は、まるで別の世界に来たようです。

  白馬洞を出て、私達はまたあの美しい山水を味わいました。遠くには辺鄙な山々と青い空の一角が融合しています。午後の桃源郷を見て、車に乗り名残惜しそうに宜昌を離れました。

  異なった都市はすべて異なっている名所があって、荊州の古城、宜昌の三峡、雲南の高原、湖北の千湖、これらの古人と大自然の傑作は本当に人を驚嘆させます。

  宜昌导游词 6

  �Q光バスに�\って�訾酥毙肖筏蓼埂M局小⒋韦�ら次へと�しい山が�Aき、�d々としています。私たちは�Q光バスを降りて、三峡大�訾讼颏�って�iいて行きました。景�俚丐巳毪毪取⒛郡巳毪盲郡韦瞎扭幛�しい林�gの小道で、小道の左�趣悉钉�ざあと流れる�l谷の水が澄みきっています。小道の右�趣线B山で、山上林密草�N、花が�Dきバタフライ、�Bが谷�gを�Qきます。�\が良ければ、群れを成している猿を�て、山で�[んでいます。道端の景色に�Eいしれています。耳に突然雷�Qのような大きな音がします。人望をたどっていくと、巨大な百�iが山�gに��り巡らされ、谷底に垂れていた。本当に「�w流直下三千尺」ですね。これが三峡大瀑布です。�d�^して大声で叫んで、用意されたレインコ�`トを着て、�訾讼颏�って走って行きました。まず洞窟を通り�iけて、冷たい�Lが�uってきました。�Aいて、水��が真正面から吹いてきました。�のような水�荬�漂ってきて、透き通った水滴が私の�にかかってきました。私たちは�[んで、�[んで、水の中で着て行きます。

  突然、�lかが叫んでいました。「虹、虹…」�訾蝻wび出すと、空には大きなア�`チ�颏�かかっています。その�颏仙�とりどりです。赤橙黄�v青青紫、本当に�_��です。虹は�たことがないですが、今日はその美しさを�ました。虹の真ん中に立っています。お母さんが美しい瞬�gを撮ってくれて、未�を残してくれました。

  夏を�訾筏�したいなら、�浠�に富んだ三峡大�訾蛟Lれてください。

  宜昌导游词 7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宜昌。

  首先,我们住进了龙泉山庄。这里的风景可真好,对面就是长江和下劳溪、西陵峡。

  第二天,我们去了葛洲坝。我来介绍一下长江葛洲坝: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我国第一条大河――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及其永久设备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造和安装。

  葛洲坝工程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出三峡南津关后,豁然开阔,江面由三百米骤然展宽至2200多米。江水被江中的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分为三股,从右到左分别称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是长江的主河道,常年通航,二江和三江只在洪水期过水。葛洲坝水利枢纽就修建在这。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砂闸及其挡水建筑物组成。

  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控制流域面积100万*方公里,总库容15亿8千万立方米。整个工程需开挖回填土石方1。113亿立方米,浇筑混凝土一千一百一十三万立方米,安装金属结构7。75万吨。

  葛洲坝工程在三江和大江共兴建三条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期为2千万吨,远期可达5千万吨。二、三号船闸上闸首设活动桥。坝顶设公路和铁路。在大江和二江修建径流式电站各一座,共装21台,总容量为271万千瓦,*均年发电量141亿度。在二江修建一座泄水闸,三江和大江各修建一座冲砂闸,全部开启后,可安全宣泄长江历史上最大洪水11万立米。

  葛洲坝施工分两期进行。

  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在三江和二江上兴建。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发电厂、泄水闸和三江的二、三号两条船闸、冲砂闸等五大建筑物及其它挡水建筑物。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不仅为华中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电力,而且有效地改善川江峡谷航道,同时为兴建我国最大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积累验,提高技术,锻炼队伍。

  第三天,我们又参观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

  三峡工程主要有拦河大坝、水电站、船闸等三大部分组成的。

  我们参观了长江三峡工程目标图和三峡工程原始地貌图才明白三峡坝址中堡岛为“坚硬的花岗岩体”,是修建高坝最理想的坝址。

  我还看了三峡工程夜景图,三峡的夜景很美丽!

  我们人类真伟大,连波涛汹涌的长江都能控制住。

  宜昌导游词 8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赵,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宜昌市情导游词。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峡畔有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饶,风光旖旎。这颗明珠正是“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庆市东部,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因而誉为峡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吴蜀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有415万人口,全市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方千米,城区人口133.8万,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宜昌交通便利,可谓水路,公路,铁路,空路,路路皆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长**大港口之一。焦柳铁路和宜万铁路在宜昌交汇。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最大民用机场也是国际备降机场。以宜黄高速,沪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达。

  宜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县治,曾有过夷陵,宜州,峡州,东湖等十几个名,用的最长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势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说:“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说奔腾咆哮的长江一到宜昌,江面变的开阔,**的高山也逐渐成为丘陵,清朝雍正年间,朝庭认为这个夷犯了忌讳,因为**们把他们称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顺应天时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朝雍正改称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于是又有着“川鄂咽喉”“三峡门户”的美称。

  宜昌导游词 9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xxx,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大家一起漫游宜昌。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现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方公里,总人口415万。

  宜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宜昌是一座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神奇的土家歌舞、激昂的峡江号子、壮阔的历代战事、原生的端午祭祀,共同构成了宜昌深厚的文化源流。

  宜昌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市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立体运输体系。焦柳铁路、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在宜昌交汇。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0多公里,宜昌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和长江8大港口之一。三峡机场已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地的国内航线和至香港、日本的国际包机航线,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航空口岸。

  宜昌环境优美。城区群山拥抱,长江穿城而过。雄伟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横锁长江,西陵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和夷陵长江大桥等三座现代化的大桥将宜昌的南北北**紧紧地连在一起,天堑变成了通途。绿荫环绕、山水相依、大坝雄姿、三游古洞、白马仙踪、东山图画、桃花新村、儿童公园、滨江画廊、广场夜景、宜昌天然塔、镇江阁等城市景观勾画出“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美丽胜景。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55。3%,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9天。

  宜昌地质构造复杂。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其中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是中外地质学界研究的标准剖面之一。

  宜昌导游词 10

  三峡人家如人间仙境。暑假里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人间仙境――三峡人家。

  顺着山路往前走,路边江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到,江面上有一艘艘乌篷船。江边还有人边洗衣服边对山歌,那歌声美极了。令人心旷神怡!再向纵深前进,这时被群山包围了。山峰上形成了一层层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云雾,这些云雾像小狗,像小猫,像小兔。真是可爱极了。不仅样子不同连姿态也不同呢!有的躺着,有的站着,有的坐着。真是奇妙。山上长着许多树木,有松树、杉树、橡树。绿油油的一片。

  登上楼梯向北看,一条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正像诗句中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两旁是野花野草,春天,它们争奇斗艳,秋天它们一同凋谢,不同的季节,这些花草也给瀑布装饰不同的背景。依山傍水的三峡人家真美!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3)

——宜昌导游词 (菁华5篇)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赵,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宜昌市情导游词。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峡畔有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饶,风光旖旎。这颗明珠正是“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庆市东部,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因而誉为峡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吴蜀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有415万人口,全市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方千米,城区人口133.8万,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宜昌交通便利,可谓水路,公路,铁路,空路,路路皆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长*大港口之一。焦柳铁路和宜万铁路在宜昌交汇。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最大民用机场也是国际备降机场。以宜黄高速,沪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达。

  宜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县治,曾有过夷陵,宜州,峡州,东湖等十几个名,用的最长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势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说:“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说奔腾咆哮的长江一到宜昌,江面变的开阔,*的高山也逐渐成为丘陵,清朝雍正年间,朝庭认为这个夷犯了忌讳,因为*们把他们称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顺应天时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朝雍正改称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于是又有着“川鄂咽喉”“三峡门户”的美称。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赵,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国古战场,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峡畔有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饶,风光旖旎。这颗明珠正是“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庆市东部,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因而誉为峡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吴蜀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有415万人口,全市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方千米,城区人口133.8万,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宜昌交通便利,可谓水路,公路,铁路,空路,路路皆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长*大港口之一。焦柳铁路和宜万铁路在宜昌交汇。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最大民用机场也是国际备降机场。以宜黄高速,沪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达。

  宜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县治,曾有过夷陵,宜州,峡州,东湖等十几个名,用的最长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势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说:“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说奔腾咆哮的长江一到宜昌,江面变的开阔,*的高山也逐渐成为丘陵,清朝雍正年间,朝庭认为这个夷犯了忌讳,因为*们把他们称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顺应天时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朝雍正改称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于是又有着“川鄂咽喉”“三峡门户”的美称。

  夷陵千年沧桑话,距今20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战国时期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于此,夷陵之名始见于史。东汉建安十三年(2)的吴魏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于此地,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率领几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吴国。吴将陆逊仅有五万人,退入夷陵一线,等蜀军“兵疲意诅”反攻条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大火烧了四十座营寨,蜀军大败,刘备连夜退入白帝城。这就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故事。夷陵大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历史悠久的宜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楚文化的摇篮,巴文化的发祥地。一些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哭嫁”被约定成熟的沿传下来。

  所谓巴楚山水育英才,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人,她辅佐皇帝,开创了中华基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宜昌走出了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宜昌孕育了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等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及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宜昌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的州府所在地。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战争爆发,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新*成立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1994宜昌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今日宜昌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宜化集团,稻花香酒业,兴发集团。

  西陵山水天下佳。宜昌属于丘陵地貌,地处秦巴山脉和武夷山脉向江汉*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市内有大小溶洞,如白马洞,三游洞,龙泉洞,乃古代地下水溶蚀作用而形成,洞幽奇特,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宜昌不仅有山色之美,而且还有水乡之秀。宜昌的水系为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众多,河网密集,水量丰富。除长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条。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为开发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宜昌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8%。游客们可能要问了3000万千瓦是什么概念呢?我们通常用“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力量恢弘,三峡的水能相当于4000多匹马做功的能量,而且是只做功不吃草的马,是永远奔腾不息的骏马!建成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工程,装机26台,年发电量达847亿度。除三峡工程外,宜昌还拥有葛洲坝电站,隔河岩电站等大小水电站。在方圆直径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如此充分的开发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仅有的,因此宜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真可谓是世界水电之都。

  *代的宜昌,由于葛洲坝的兴建,带来了宜昌的第一次振兴,实现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跃,而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兴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当然宜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角战略的一个支撑点。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3-18度,是非常适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宜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具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

  那么在这里呢,我就说说咱们宜昌的水能资源,市域内江河纵横,除长江、清江外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水能可开发量3000万千瓦,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清江隔河岩水电站,有亚洲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此外还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电站,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如此充分的开发密度,世界上是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矿产资源也相当富集,市域内探明的矿种53种,大矿床14处,磷是全国6大磷矿之一,石墨矿是全世界四大优质石墨矿床之一,煤矿、金、银,铜等都有极大的工业开采价值。

  宜昌市气候宜人,优质的土壤为柑桔、茶树各种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宜昌也被誉为“柑橘之乡”“茶叶之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就曾提到此地是茶叶种植发展的“最适宜区”。宜昌茶叶主要分布在半高山地带,“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宜昌既有春分“早春茶”,又有秋分“秋香茶”上市,产量居湖北省前列。在五峰后河、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尤其是五峰后河原始森林中的珙桐,是第四纪冰川未被灭绝的幸存者,被成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

  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以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为代表的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雄风犹存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被誉为"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当阳玉泉寺。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今日宜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昌正以她独特的风采,昂首屹立在长江之滨,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阔首前进。

  附录:(收集资料)

  在宜昌有一个非常幸运的*数,从1--9之中,你们猜一猜是哪一个,有人说是“8”,要发;有人说是“6”,要顺;其实是“3”!惊讶的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是“3”呢?下面请大家细细听我道来!

  “3”可以说是我们宜昌的一个非常幸运、吉祥的数。因为“3”无处不和我们宜昌相关。

  首先,我们看一看工程,宜昌五县三市内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就达387座之多,而且其中有3个第一:世界第一--三峡工程,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将是5.5个葛洲坝、十个大亚湾核电站;亚洲第一--葛洲坝电站,装机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度;湖北第一--隔河岩,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度。而且葛洲坝以前叫三三零工程,因为*1958年3月30日视察该工程;清江与“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级梯级开发,同时隔河岩的单机为30万千瓦。你看,都离不开“3”吧!托“3”的福,宜昌被称为世界电都。

  二是看历史,宜昌之旅也可以称为重温三国故事之旅,因为《三国演义》120回就有46回发生宜昌。先说桃园三结义的张飞,在宜昌有张飞擂鼓台,吼断桥梁水倒流之处;关羽,在当阳有关陵,玉泉寺有显圣之处,在那儿至今还有三大之谜、三怪,一怪是玉泉山,从山脚到山顶,树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内不鸣叫,而在寺外鸣,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论发多大的水,始终漫不上玉泉寺。据科学考察,现在已揭开这三怪之谜。其一是因寺内外的气温和温度之差而至。其三是与土壤有关,玉泉寺的土壤极富吸水性,其中有许多极小孔穴,象发糕一样,水一浸就向上泡水;刘备在猇亭有火烧连营七百里;三峡有刘备托孤,因此宜昌又如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你慢慢品味。

  三是旅游和“3”相关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关有三游洞,又分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苏轼、苏辙、苏洵游于此,就连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层,呈“品”形状;有旅游热线大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宜昌有“三人”--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和神农架的野人;长阳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风、民情;如今又热门起“三大溪”--车溪、泗溪和九畹溪。

  宜昌有三宝--柑橘、盆景、彩陶,就连市内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条--东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连在宜昌开餐馆的只要和三带边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庄大酒店、山野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还有“十三怪”,

  一是“半山坡上设站台--火车站”。也许大家去过深圳被那现代化的气息和超大型的空间感而惊呀,也许你被乡村小站的质相而感动,但你却从没见过一个火车

  站在山的半山腰上,而宜昌火车站就在半山腰。

  二是“山山水水在阳台--假山”。宜昌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盆景,把山山水水都浓缩在一起,放在阳台上。

  三是“三个枣子一大担--雪枣”。雪枣就是过年吃的一种食品,用糯米炸的然后裹上白面,一个就有这么大(用手比划一下),因此虽曰名“枣”却比枣大得多,所以“三个枣子一大担”。

  四是“四月水中桃花开--桃花鱼”。桃花鱼是生长在香溪河中的一种水母,它是当桃花盛开时,它生长出来,桃花凋零之时,它就消失了。相传是王昭君的泪滴化成的。

  五是“50万元悬赏把人卖--野人”,是说在神农架只要拍到野人的照片就可以得到50万。

  六是“电都供电靠外买--用电”,宜昌虽然有亚洲第一大电厂,但宜昌却用的是清江隔河岩的电。因此“用电要到外面买“。

  七是“草根当作下酒菜--节儿根”,节儿根也叫做鱼腥草,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春季大量上市时,以其茎肥嫩者为最佳,加上姜未、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葱段、味精等,再淋上少许麻油即可。此菜脆香、酸辣、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因此在宜昌菜*之上是必上的山野小菜,因此“草根当作宴*上”。

  八是“萝卜饺子馅在外--萝卜饺子”,一般的饺子是外面是皮,里面是馅。但在宜昌最著名的风味小吃萝卜饺子却是馅在外,它的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苗、葱、盐等调料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所以大家此小吃不得不尝。

  九是“果实在里脐在外--脐橙”。脐橙大家都知道后面有一个小肚脐,因此叫脐橙。

  十是“上岸生子回大海--中华鲟”。中华鲟是在金沙江生儿育女,然后顺江而下,从上海吴淞口进入大海,雄鱼9年成熟、雌鱼成熟,然后顺江而上到金沙江生儿育女后回到大海。因此叫“上岸生子回大海”。

  十一是“石头当宝藏起来--奇石”。

  十二是“喜事当作丧事办--哭嫁”。

  十三是“又唱又跳把人埋--跳丧”。这两个是土家的风俗,而且这两个民风民俗也很怪,将喜丧两事颠倒过来办。在女儿出嫁之时,一定要哭,不光一个人哭,还得有婚前十个要好的姐妹一起陪着哭,叫“陪十姊妹”,还要哭得越伤心越好,不会哭的女孩是嫁不出去。因为以前在土家族的所在地都是大山,来往交通不便利,往往出嫁后就很难得回趟娘家,因此就难舍难分,边哭边唱,“哭父母”--要父母保重身体;“哭哥嫂”--要哥嫂孝顺父母等等。在土家族是重生轻死的,当老人走顺头路后,大家觉这是一件好事,人有了一个完美的了结,因此亲朋好友还不远千里赶来送上一程。又因*时很难聚在一起,有机会在一起相聚,就又唱又跳把人埋。

  在宜昌还有古八景:

  一是三游雨霁,“霁”是下雨后刚放晴的天气,也就是在三游洞在下雨后天刚放晴之时是最美的

  二是东山图画,山势蜿蜒为宜昌屏障

  三是尔雅明月,已毁

  四是五龙烟收,五峰连峙,蜿蜒起伏,如游龙飞腾云雾之中

  五是西陵形胜,位于西陵峡只口,江水与重峦叠嶂之中,直泻峡口。破门而出,至西陵山下水势转*,豁然开朗,呈现险夷交替只奇观

  六是赤矶钓艇。已毁

  七是黄牛棹歌

  八是灵洞仙歌

  観光バスに乗って滝に直行します。途中、次から次へと険しい山が続き、鬱々としています。私たちは観光バスを降りて、三峡大滝に向かって歩いて行きました。景勝地に入ると、目に入ったのは古めかしい林間の小道で、小道の左側はざあざあと流れる渓谷の水が澄みきっています。小道の右側は連山で、山上林密草豊、花が咲きバタフライ、鳥が谷間を鳴きます。運が良ければ、群れを成している猿を見て、山で遊んでいます。道端の景色に酔いしれています。耳に突然雷鳴のような大きな音がします。人望をたどっていくと、巨大な百鎖が山間に張り巡らされ、谷底に垂れていた。本当に「飛流直下三千尺」ですね。これが三峡大瀑布です。興奮して大声で叫んで、用意されたレインコートを着て、滝に向かって走って行きました。まず洞窟を通り抜けて、冷たい風が襲ってきました。続いて、水煙が真正面から吹いてきました。紗のような水気が漂ってきて、透き通った水滴が私の顔にかかってきました。私たちは遊んで、遊んで、水の中で着て行きます。

  突然、誰かが叫んでいました。「虹、虹…」滝を飛び出すと、空には大きなアーチ橋がかかっています。その橋は色とりどりです。赤橙黄緑青青紫、本当に綺麗です。虹は見たことがないですが、今日はその美しさを見ました。虹の真ん中に立っています。お母さんが美しい瞬間を撮ってくれて、未練を残してくれました。

  夏を涼しくしたいなら、変化に富んだ三峡大滝を訪れてください。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市位于长江北岸、三峡东口,它“上控巴蜀,下扼荆襄”。自古以来号称“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交通、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历史悠久。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3万;总面积2.1万*方公里,城区面积828*方公里。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的建成和*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的正式兴建,宜昌已成为*的热点城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水电能源的中心,内陆经济发展的中转港口,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聚集地,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业城市。 宜昌这座美丽名城,风光旖旎,是素以三峡旅游为城市,享受沿江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宜昌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三峡の滝は*の十大名瀑の一つで、滝の高さは102メートル、幅は80メートルで、国家4A風景区です。全体の観光地区の敷地面積は600ムー以上で、魅力的な風景、名風俗文化、水上娯楽、旅行探検など多種のレジャー機能が一体にある不思議な峡谷です。途中、連綿と続く山の峰、険しい山の壁と奇形の石です。

  やっと観光スポットに着きました。目に入ったのは古めかしい林間の小道です。小道の左側はざあざあと流れる小川で、渓谷の水は澄みきっていて底が見えます。あるいは流れが急で、あるいはゆるやかで、すばらしい音符を演奏しています。遊びに連れて行った子供が渓谷の水の中を走ってきた。小魚をとって、カニをすくう。うっかり転んでしまって、この暑い夏に限りない清涼感を与えます。道の右側には山壁があり、山壁には様々な珍しい草花や樹木が生い茂っています。木の深いところにはニホンザルがたくさん住んでいると聞きました。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4)

——山西景点的导游词(精选十篇)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方米,俯视西大院,其*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中国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现在我们到了运城市西解州城外的关帝庙。关帝庙是奉祀三国时期武将关羽的寺庙,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乃至海外关帝庙中规模的宫殿式庙宇,也是国内现存、完整的关庙建筑群之一。关帝庙南倚中条山,北濒盐池水,绿树成荫,景色秀丽,具湖光山色之胜,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读《三国演义》,看《三国》戏和电视剧,都知晓关羽的盛名,可谓家喻户晓。关羽(公元160卜—219年),终年59岁,字云长。传说关羽本来不姓关,因杀了欺侮良家民女的县尹被迫捕,逃至撞关,过关隘被关吏查询时。他随口指关为姓,从此以关姓闯至河北涿县。以后,与刘备、张飞结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俘虏,曹操赏识他英勇善战,拜他为偏将军。关羽斩颜良、文丑,封汉寿亭侯。随后,关羽再次投奔刘备,著名的赤壁大战,刘备和孙权联合击败曹操,关羽受命镇守要塞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4年),关羽率军攻樊城,水淹七军,活捉曹操大将于禁,斩名将庞德,威震华夏。不料孙权乘机派兵从背后偷袭,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关羽战功显赫,名声跃居历代名将之上,后被迫封为“壮缪侯”。民间百姓追慕关羽忠孝义勇,逐渐奉若神明。历代统治者利用关羽对君主忠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渐封王、封帝。明清时代,关羽有“武王”、“武圣人”之尊,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

  我们面前这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就是关帝庙,首先由我介绍一下庙宇的历史和布局。据文献记载,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初(公元5***),宋代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扩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毁于地震,再建后又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毁于大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又予重修,历经数十年修缮,始恢复旧貌。现在的庙院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总面积14万*方米,各种房屋200余间,规模巨大,建筑精美,气势恢弘,为中国武庙之,颇具王宫气派。整个庙宇的布局分南北两大部分,南为结义园,北为正庙。正庙又分前后两院,前为庙堂,后为寝宫,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前朝后寝”的格局。

  各位女士、先生,我们现在站在关帝庙东侧的大门,从这里直入的是北部的正庙部分,进人之前让我们参观一下南侧的结义园。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桃园结义,现在结义园的景致是依照当时的场景进行设计建造,由木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莲池等建筑组成。每逢春暖花开之际,四周桃花含苞欲放,阵阵花香袭人,颇富桃园结义诣趣。

  现在我们出结义园,进入主庙。大家脚下的这条路是主庙的中轴线,在这条主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祟宁殿,两侧配以木坊、石坊、钟鼓楼、祟圣祠、胡公祠、追风伯祠、碑亭、钟亭和东西长廊等。正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沿袭着中国古代建筑中轴式对称的传统风格。院落内建筑排列有序,左右对称,高耸的建筑,参天的古坊,颇具皇宫格局。

  端门,又称山门,是进入主庙的道门,门楣正中,镌刻着“关帝庙”三个大字。门前空地上,立有三根交叉的铁柱,名为“档众”。古代凡来朝谒关帝的官员,文官在此落轿,武官在此下马。端门对面建琉璃影壁一座,上嵌蟠龙、人物、鞍马等图案,富丽华贵,庄重大方。

  我们由端门而人,面前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雉门。文官和武官则要由文经门和武纬门出入。东西两侧分列崇圣祠、胡公词。这样可以见到一字排开为三门两祠。大家是由东边的钟楼下进入庙内的,西边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酷似两尊守护主庙的武士。

  跨进雉门,大家可以回头留意建在高大台基上的门庭,台阶向内收缩,两侧各砌八字形琉璃影壁一道,大家可以猜猜这在古代有什么用场?“先生,你猜对了,这是一座可搭可拆的活动戏台。”每逢庙会演戏时,便将大门关闭,架上木板,变后部为前台。大家可以遐想当年演“关公戏”的盛况,如今门庭隔扇上,仍镌刻“全部春秋”及“演古”、“证今”等字样。

  过了雉门看见一座宏敞的厅式建筑,便是午门,虽然称“门”,实为过道。四周环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板,两端镶嵌五彩琉璃的松鹤和小鹿。步人午门,石栏的匠额,楹联引人注目。这幅长联是民国时解县**郭象蒙所书,上联是“**数操,谁曰不然,顾权无以异也。张挞伐,建纲常,天地低昂鬼神泣”;下联是“圣乡说鲁,复乎尚矣,惟解亦相侔焉。仰威灵,明把事,山川磅礴庙堂巍”。联中骂操、贬权、颂羽一气呵成,又盛赞关庙之盛况,可以说是联中神品。门厅内东西两侧和中壁有彩绘关羽生*的画像,为河东民间艺人所绘,表露出百姓对关羽的敬仰之情。

  沿着冬青簇拥的大道,穿过雕造华美的“山海钟灵”木坊,便是御书楼。我们置身楼下仰望,可见建筑造型精巧别致,八角藻井叠架而上,直至顶层,这是座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又称“八卦楼”。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为纪念康熙皇帝御书“义炳乾坤”牌匾而改称御书楼。楼下挂有一长方草书“绝纶逸群”横匾,是清朝解州知府言如泅所书。

  我们面前的这座高耸的建筑,是正庙的主体建筑——祟宁殿。大家听我叙述一下祟宁殿的建造过程。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利用关羽忠贞君主的特点,对其进行大肆渲染和教化,并追封关羽为“祟宁真君”,建造此殿。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又予重修。大殿为重搪歇山顶的建筑结构,面阔7间,进深6间,是专为关帝处理政事而设置。我们站在殿台上,立刻会感受到基址高耸,月台宽敞,颇具帝王宫殿气派。在石栏环廊下,醒目地立有历根石质大柱,柱上游龙昂首奋爪飞舞在缭绕的样云之中,雕刻技法和造型均属上乘之作。大殿的门楣上方及前檐下,悬挂着十余方题匾,“万世人极”是清代咸丰皇帝的御书,“神勇”由乾隆皇帝钦定。殿内木雕神龛之中,供奉着头戴冕旒冠,身着龙袍、腰系玉带的关羽帝王装塑像,神情刚毅,端庄肃穆。大殿顶部的正脊上八仙峙立,两只雄健的蹈龙鸱吻矗立于歇山之上,使人感受到殿宇的宏丽壮观,具有“甲于天下”的美称。大殿月台两侧有石雕华表和铁旗杆,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属明代所铸,据说重达300斤(150公斤)。

  女士们、先生们,游览完正庙,我们将参观寝宫,*称后院。这里原有关夫人殿和其子关*、关兴殿,惜现已塌毁,如今翠柏、劲竹满园,已辟作花园。花径之前,正面为“气肃千秋”木坊,两翼是刀楼和印楼。穿过花园便是矗立在参天古柏之中的春秋楼。

  请看,我们面前是庙内的建筑物——春秋楼,整个建筑面阔7间,进深6间,两层三檐,九脊歇山顶,高约30余米。它上下两层均有回廊,四周勾栏相连。值得一提的是二层上用木柱吊挂而悬空的四周回廊,奇巧别致的结构给人以空中楼阁之感,这种建筑手法是我国建筑史上难得的一例珍品佳作。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春秋楼的历史和命名。春秋楼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因楼内塑关羽读《春秋》像,且二层暖阁板壁上嵌有木版镌刻的全部《春秋》,故名“春秋楼”。《春秋》亦名《麟经》,因此春秋楼又称“麟经阁”。现在,让我们进楼内参观,楼内分二层设供奉关羽的神龛,底层塑关羽帝王装金身坐像,威武端庄。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四周安装木制隔扇108个,疏密相间,图案古朴,工艺精巧。沿木梯拾级而上,可见二楼正中的木制暖阁内,塑有关羽夜读《春秋》的微服像。大家看,烛光闪闪映照着关羽的赤褐色脸庞,他侧身而坐,左手扶案,右手捋髯,目注《春秋》,若有所思,传说中关羽面部七痣清晰可见。塑像两旁的对联道出了关羽的大将风度,上联“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联“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参观了楼内的陈设,漫步林荫道旁,让我们回首再望春秋楼的风貌,整座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楼顶五彩琉璃,与阳光映照生辉夺目。正如楼上的楹联一样,充分显示了春秋楼的雄伟气魄。让我们一起朗读对联结束我们的关帝庙旅游,“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各位女士、先生,关帝庙内景致参观结束了,让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颇具民俗气息的解州古庙会。大约隋唐时期,乡人仰慕关羽的功德,集资兴建关帝庙,并在此举行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朗中官员和百姓前来朝拜关帝,各地商贩也赶来做生意,客栈、酒店应运而生,形成解州古庙会。到清乾隆年间,庙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庙会每年举行两次,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关帝庙前商贩云集,艺人献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盛况空前。关帝庙会成为具有影响的祭祀大会,正引来众多寻访关帝祖的海内外游客。

  千百年来,关公形象已成为代表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上自皇帝,下到农家,关公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所有的人都希望从关公那里得到自己的寄托。后,希望各位女士、先生得到美好的寄托,谢谢大家的合作。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阳,《尚书》载"尧都*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阳,《尚书》载"尧都*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尧庙

  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葺与扩建,清康熙临汾和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曾御驾临此。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逢庙会,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历代帝王将相,达官司显贵,墨客骚人,对尧庙吟咏甚多,赞叹备至。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都之称。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年来重新修建的。

  庙内还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王的丰功伟绩。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

  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五凤楼的后面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亭为六角高檐楼阁形式,小巧玲珑,非常别致。亭中水井据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地方,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

  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雕刻精细,狮子、麒麟栩栩如生,各式花卉竟斗可妍,实为国内罕见。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两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据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以前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屋子里。《韩非子.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生活十分艰苦。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约一亩多大)、梳妆台等。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文明遐迩的晋商发祥地之一,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祖籍,*代名人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明末清初,太谷达官富贵云集,因资本一度集中而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太谷县总面积1033.6*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农业人口21万人。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8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6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因盛产粮、棉、油、果、菜、肉、蛋、奶而著称三晋,是山西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师范区,全国的瘦肉型猪基地。太谷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_余家,目前已形成玛钢铸造加工、精细化工、农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制药、纺织、运输等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基础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稳步提高。太谷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四十五亩粮田,适宜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而且是全国八个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区域之一。*年来,除了稳定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田面积外,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色素、酿酒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

  其中年产小麦0.6亿公斤,玉米0.5亿公斤;蔬菜种植9万亩,总产量3.2亿攻击;红枣、核桃产量1.4亿公斤;水果产量1.2亿公斤;色素种植年加工菊花和辣椒0.3亿公斤;法国葡萄拈阄葡萄种植3000亩;畜牧业方面已形成规模养殖小区206个,鼠年饲养量38万头,鼠年饲养量300万只,产蛋3700万公斤。通讯十分方便。城内程控交换机容量10000门,农村交换机容量5000门。人均拥有电话量名列全省前茅。无线寻呼机和移动电话畅通,实现了全国联网漫游。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发达。本世纪初孔祥熙就在太谷创办了铭贤学校,目前县境内还有“一大三专”,即山西农业大学和太谷师范学校,晋中卫校、山西交通技工学校等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县内还驻有山西果树研究所、山西生物制药厂、兵器工业部753厂,航天工业部513所等研究单位和军工企业,为我县增添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医疗卫生方面,县内有山西省精神病院、晋中二院、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较强的理疗体系。

  本县工业已初步形成玛钢、农机、化工、建材、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玛钢管件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中华精品飞象牌农用车、“远”字牌龟龄集和定坤丹、糖醛、树脂、顺酐、硫酸、水泥、铁锹、药用曲颈安瓶及乳制品、电力金具、纸面石膏板等名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教高声誉。农业基础交好,规模种植、养殖、林果业发展迅速,成为远*闻名的瓜、果、菜、肉、蛋、奶之乡和农副产品基地。同时,商业兴盛,市场日益繁荣。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文明遐迩的晋商发祥地之一,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祖籍,*代名人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明末清初,太谷达官富贵云集,因资本一度集中而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太谷县总面积1033.6*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农业人口21万人。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8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6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因盛产粮、棉、油、果、菜、肉、蛋、奶而著称三晋,是山西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师范区,全国的瘦肉型猪基地。太谷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xx余家,目前已形成玛钢铸造加工、精细化工、农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制药、纺织、运输等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基础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稳步提高。太谷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四十五亩粮田,适宜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而且是全国八个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区域之一。*年来,除了稳定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田面积外,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色素、酿酒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

  其中年产小麦0.6亿公斤,玉米0.5亿公斤;蔬菜种植9万亩,总产量3.2亿攻击;红枣、核桃产量1.4亿公斤;水果产量1.2亿公斤;色素种植年加工菊花和辣椒0.3亿公斤;法国葡萄拈阄葡萄种植3000亩;畜牧业方面已形成规模养殖小区206个,猪年饲养量38万头,鸡年饲养量300万只,产蛋3700万公斤。通讯十分方便。城内程控交换机容量10000门,农村交换机容量5000门。人均拥有电话量名列全省前茅。无线寻呼机和移动电话畅通,实现了全国联网漫游。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发达。本世纪初孔祥熙就在太谷创办了铭贤学校,目前县境内还有“一大三专”,即山西农业大学和太谷师范学校,晋中卫校、山西交通技工学校等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县内还驻有山西果树研究所、山西生物制药厂、兵器工业部753厂,航天工业部513所等研究单位和军工企业,为我县增添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医疗卫生方面,县内有山西省精神病院、晋中二院、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较强的理疗体系。

  本县工业已初步形成玛钢、农机、化工、建材、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玛钢管件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中华精品飞象牌农用车、“远”字牌龟龄集和定坤丹、糖醛、树脂、顺酐、硫酸、水泥、铁锹、药用曲颈安瓶及乳制品、电力金具、纸面石膏板等名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享有教高声誉。农业基础交好,规模种植、养殖、林果业发展迅速,成为远*闻名的瓜、果、菜、肉、蛋、奶之乡和农副产品基地。同时,商业兴盛,市场日益繁荣。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筑,规模可观,气魄宏大,是***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正殿用减柱法建筑,乃国内孤例,堪称一绝,弥陀殿为全国金代最大建筑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增会,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由开国侯翟昭度负责施工,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弥陀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上,通高21米,冠于全寺,是全国现存较大的金代建筑。建筑面宽7间,进深4间入椽。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后与观音殿月台相连。单檐九脊歇山式。殿内梁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随着殿内金柱的减少,主体结构与其他建筑不同。弥陀殿棂窗也很精致,镂刻透心图案纹样达15种之多,有三角纹、古钱纹、桃白球纹等,这些图案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佳作,而且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殿内中央砖砌佛坛上置三尊主像,中为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主像两侧胁侍菩萨表情恭谦。别具神态。两大天王怒目狰狞,似在护法守职。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四壁满绘壁画,10躯高大佛像结趺而坐,端庄慈祥,分布于东西山墙和后墙。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姿,变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龙楼宝盘,刀戈剑戟,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千变万化。下左为婆薮仙,神情自若,老态龙钟,下右方为吉祥天,神情安详,持重彬彬。东尽间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壁门榻上绘16宝观。整个壁画庄重宏伟,气势夺人,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色彩绚丽,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大殿更加金碧辉煌。殿外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两个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将军居中,神志昂扬。戗兽、垂兽巨口獠牙,气势威武。整个弥陀殿集建筑、壁画、塑像、背光、琉璃、棂窗、匾额等于一体,虽经历代风雨寒暑,至今仍光泽灿烂。

  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1986年又拨款对弥陀殿进行落架大修。崇福寺,以其古朴巍峨的雄姿,再现于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北魏石塔。塔高2.5米,*面呈方形,因在塔刹、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整座佛像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中国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但让人痛惜的是,这件备受世人瞩目的艺术珍品,因世事变迁,饱受风霜,在半个多世纪前身首分离,不能合璧。目前,塔杀只能以一级藏品保存于崇福寺内,塔身则被台北国立博物馆收藏。

  这座千佛石塔塔刹和塔身的分离,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于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献文帝拓跋弘宫中的小官曹天度为了祈求国家太*,耗尽全家资产,在*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的美好祝愿寄托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运却与这个愿望大相径庭。1937年,中华大地阴去密布,血雨腥风,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难。当时,日本出版的《艺术美术全集》中收录了千佛塔的全部资料。资料证实,当石塔在劫运日本装箱时,朔县城内一位***,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暗自藏回家中。全国**后,这位爱国志士把塔刹献给国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归初被陈列在日本东京博物馆。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5)

——校园的导游词(精选十篇)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小青。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地方是益农镇中心小学。

  镇小占地23亩,面积4000多*方米,有25个教学班,1000多个学生。曾获得过“花园式单位”“文明学校”等荣誉。

  刚走进校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金光闪闪的校雕。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格外灿烂。我们的校雕象征着“蓬勃”,而上面的“Y”“X”就代表益小,大家看,是不是是很有意义呢!

  绕过校雕,就来到了篮球场旁。广阔的球场上竖立着四只篮球架。篮球场的右边有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坐落在篮球架旁,就像一位挺拔的少年站在那里。

  走完篮球场,我们就到了大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面大屏风,前面还摆放着一些盆栽,使整幢楼显得更加绿意盎然。

  接着,我们来到了走廊上。走廊的墙上贴着同学们的作品,上面的作品画得栩栩如生,写得刚劲有力。

  走出教学楼,来到花坛前,我们可以看见里面的各种花争奇斗艳。春天,这里开满了丁香花,迎春花……把蜜蜂、蝴蝶都招引来了。小朋友们在花丛中嗅着花香,享受极了。夏天,烈日炎炎,可花坛中的玫瑰、杜鹃却竞相开放,顶着大火球,昂着头,丝毫没有退缩的样子。秋天,秋高气爽,花坛中开出一簇簇桂花,那黄黄的一朵朵,堆成一簇一簇的,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精灵,也像一颗颗精致别样的黄水晶,使整个校园都弥漫在桂花香之中。冬天,花坛里白雪一片,梅花迎着寒风奋身作战,旁边的松树也依然苍翠欲滴的……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的旅途到此为止,下次再见!

各位朋友们:

  人都到齐了吗?嗯,都到齐了啊,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旅程吧,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唐,大家可以叫我小唐,今天我们主要去参观香江小学,我是新分配过来的导游,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班,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好了,跟我进去吧,别掉队了,今天来参观这里的人很多,有可能会找不到队伍的。

  我们今天上午就主要参观教学楼吧,我们先从外面看,它一共分为五层,颜色是褐色和黄色的。他也很年轻,现在才三岁。他特别大,能装下我们全校1000多名师生呢!大家有没有看到那三堵又高又大的墙,那上面分别写着我校的学风校风和标语,颜色是金的,非常有气魄。

  现在我们去参观教学楼的内部,它们每层都分为三排,我们先去参观一楼,先从左边的那排开始看,这一排是二年级的领地。大家看到了没有,他们走廊边上都有很多小植物,绿油油的,非常美,听说这些小植物是他们自己在春天的时候播种的呢!第二排是一年级小朋友的领地,一年级一共有十个班,他们中间有一个大会堂,那里有时是他们游乐的天堂,有时是机会的地方,也有时是展览的地方,总之,这里每天,都有欢声笑语,第三排是活动的地方,我们先走进去看看吧!这儿有个演播厅呢!那是合唱团排练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很多凳子,每个凳子前面都有一个可以拉出来的东西,看节目的时候你可以把手放在那里,很方便。前面不远处还有个图书馆呢,里面非常漂亮,赶快跟我来,我们现在赶紧进去看看吧!大家请把鞋给脱了,才能进去哟。大家看,这里虽然小,但藏书却很丰富,有科学书,教科书,文学书,漫画书,很多很多,这里还有很多软垫子,让能让同学们在这里安静地看书,而且这还能借书呢,凭我们的学生证,不过一次只能借一本,一个星期内必须归还。

  好了,一楼就参观完了,我们现在去参观二楼,大家上楼梯时小心点,不要摔跤了,快上来吧,看二楼最右边的那一排有一件书法室,先跟我进去吧。大家看,书法是旁边的围墙上贴满了书法作品,那些作品,非常漂亮,美观,就是我们的同学和老师写出来的呢!书法室的旁边是美术室,我们进来看看吧。大家看到没有?我们美术室的桌子板是能搬下来的,专门用来画素描,还有我们美术室周围的墙上,贴满了同学们的水粉画,色彩鲜艳,构思鲜明。大家说画的好不好啊?我们接着往前走,就看到一个数码钢琴室。快跟我进来,告诉你们,我们学*歌曲一般都在这里学*,因为数码钢琴只需要你带上耳机,就不会听到别的钢琴发出的声音,很方便学*歌曲,中间的那一排是三年级的领地,最左边的那一排,原本是周末兴趣班用的,后来,因为班级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位置,那里就变成了班级,看你们那两排模样跟一楼的很相似,所以我们就不去看了。

  现在我们向三楼进发。我们先去最左边的那一排吧!大家快跟上来,别掉队啦,最左边的这一排没有什么东西,就是换桌子的地方,第二排是四年级的地盘,我也是四年级的,不过我的班级不在这,在四楼。那是因为三楼挤不下我们了,只好去四楼。那我们现在就重点去参观第三排吧,大家快跟上来!这是我们的钢琴室。钢琴室分六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架钢琴,这可不是数码钢琴,是真正的钢琴,大家可以试着弹一下,不过要小心点哦,好啦,现在我们接着往前走,这是我们的电脑室。大家要注意一下,不要在里面跳,因为地板下面就是电线啦,大家一看,我们这里有四十多台电脑,整整齐齐的摆着,是不是很壮观?我告诉你们,我们学校这一次的英语比赛,就是在这里比的。现在我们去音乐室,大家快跟上来。你们看,我们的音乐室里有很多小板凳,都是四个为一组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钢琴伴奏,我们在下面唱歌非常有趣。

  现在我们去参观四楼,这是最后一个楼层了,虽然中间的一排须4、5、6年级的地盘,其余的两旁全是宿舍,别看这个年级多,其实只有六个班,我的教室就在这里,你们看,教室里面贴满了同学们的画,生活照和小红旗,外面的书包柜上都是植物,是不是很美?现在我们去参观宿舍,我们学校是提供床睡的,只不过要自己带床上用品,床是上下铺的,两张床的睡3人,夏天的时候还有空调呢!睡觉时有老师监督,不可以讲话。这里也分男宿舍和女宿舍。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转眼间我们就把教学楼参观完了,今天,我和大家相处的很愉快,我也有些做的不太好的地方,大家都见谅了,谢谢,谢谢啦,欢迎下次再来!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金泽玮,大家可以叫我金导。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校园,祝你们玩得愉快。在参观之前,我提三个要求。一、要紧跟队伍。二、不要乱扔垃圾。三、不要乱涂乱画。

  我们从北门进去绕过金色演艺厅,就是我们学校的足球场。学校的足球场是长方形的,300米长的塑胶跑道紧紧围绕着它,从高处看就像是红色花边里面镶嵌着一块绿色宝石。草坪是一块深绿,一块浅绿拼接而成的。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足球场上为什么要一块深绿,一块浅绿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第一是为了足球场的美观,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裁判更好判断足球是否出线。每当下课铃敲响,同学们就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奔向足球场。同学们在这里踢球、奔跑、游戏……。一阵风拂过,足球场上的“草坪”就荡起层层波纹,好看极了。

  穿越足球场,就来到了篮球场。正前方是一座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六个篮球架像六个机器人矗立在塑胶地上。活跃在篮球场上的总是那些高年级的大哥哥们。边上还种满了香樟树,当大哥哥们在篮球场上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那些香樟树就像一把把遮阳伞,给大哥哥们遮遮阳,带来一丝丝的凉意。

  我们学校还有两只最自由的小动物,那就是学校那两头可爱的小绵羊。小绵羊没有固定的地点。她们总是自由自在。不管在哪都能听见她们清脆的叫声。她们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羊毛,一双乌黑的眼睛总是天真地看着我们,一双小耳朵藏在里面,不仔细看还真不能发现。你们可不要被她们的外表所迷惑,总以为她们很乖,很文气吧。错了,她们可淘气了,我们学校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她们把学校刚买来的几个动物模型撞翻,有可能以为跟她们抢地盘吧。有时,她们吃饭,总是把植物吃得一塌糊涂,不安顺序。更淘气的是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她们会不断发出咩咩的叫声,仿佛也听懂了老师讲课的内容,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

  你们好!我是这次的导游杨涛鸣,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学校——阳江市二中附小。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

  我们现在来到了学校的东门,上面挂着“二中附小”这几个大字。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郁的树丛,旁边有一根高耸而起的旗杆,像一位挺立的士兵在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旗杆对面是一个大型的运动场,每到放学期间,我们都会在这里跑步、玩游戏和玩双杠……运动场前面是一栋教师宿舍楼,前面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学楼了。

  看,上面有一座天桥,它和宿舍楼是相通的,站在天桥往下看时,能够看到整个运动场。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音乐室,每天,音乐室都会传来像百灵鸟一般动听的歌曲,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我们学校有一个“黄金基地”——植物园。那里有着十几个班级栽种的小植物,我们班每天都会派人去浇水,除草和施肥。*时,我们还可以在植物园里玩躲猫猫的游戏呢!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参观完毕了,相信大家对我们的学校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作为学校的一员,非常热爱我的学校。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下次光临。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的导游。我叫程。可以叫我程导。我现在带你去参观唐家小学。祝你玩得开心,玩得开心,玩得开心。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校园概况。

  唐家小学位于珠海市唐家镇。最特别的是我们学校的塑胶跑道。据说这条塑胶跑道是唐的孙女捐资百万修建的。有24个班,大约1200名学生。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

  所有人都跟着我进了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操场!跑道长200米,覆盖着绿草。大家都会继续跟着我。现在你看到的地方叫做植物园,那里的草在翠花盛开,花很香。下课后,这里会有很多小学生。他们有的在树荫下乘凉,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看书。大树是直的,花是黄的,粉的,红的,白的……真的是五颜六色!树木伸展出黄色和绿色的枝叶,在微微的春风中轻轻移动,就像一群群穿着绿色衣服的仙女在跳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有鲜艳的花朵,翠绿的柳树,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很美!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半小时后,每个人都将聚集在学校门口。请注意以下要求:

  1、不乱扔垃圾;

  2、不乱涂;

  3、别吵了。

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这次来我们学校参观,我就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冯烁,你们可以叫我小烁。我们学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学校,已经建筑7年多了。我们学校有3栋教学楼,分为A、B、C三栋。我们学校现在还被评为“番禺区语言示范学校”这个名称呢!现在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参观吧! 走进大门,你们就会看见一个美丽的广场,那就是学校里最有名的广场“幸福广场”了。幸福广场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字。

  大石头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和一个老师正在围着一棵大树绕圈呢!你看她们玩的多开心呀!她们旁边还有一个白色的雕像,那个就是冰心奶奶的雕像了,她手里拿这的是冰心奶奶以前小时候用的语文书了,现在冰心奶奶已经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了。学校做这些雕像,因为老师们希望我们在学校里快乐、幸福的过着每一天。 绕过幸福广场,就来到了雅慧广场了。雅慧广场非常美丽,雅慧广场里有一个大舞台。大舞台是用深红色的方砖建造而成,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节目都是在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了。雅慧广场的舞台前面的地板上有一张非常大的地图,它是一张中国地图。

  上面写着很多个国家,有内蒙古、**、台湾……这张地图又是怎么来的了?是这样的,以前学校没有这幅大地图的时候老师们总是发现学生们很不认识地图,经过老师们的考虑,决定在雅慧广场上做一幅大地图,校长知道了,也非常赞同。就这样,这幅地图就出现在雅慧广场这里了。 我们学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你们可以慢慢观看。但是你们不可以去破坏它哟!

  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你们这次来我们学校参观,我就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冯烁,你们可以叫我小烁。我们学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学校,已经建筑7年多了。我们学校有3栋教学楼,分为A、B、C三栋。我们学校现在还被评为“番禺区语言示范学校”这个名称呢!现在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参观吧! 走进大门,你们就会看见一个美丽的广场,那就是学校里最有名的广场“幸福广场”了。幸福广场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字。

  大石头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和一个老师正在围着一棵大树绕圈呢!你看她们玩的多开心呀!她们旁边还有一个白色的雕像,那个就是冰心奶奶的雕像了,她手里拿这的是冰心奶奶以前小时候用的语文书了,现在冰心奶奶已经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了。学校做这些雕像,因为老师们希望我们在学校里快乐、幸福的过着每一天。 绕过幸福广场,就来到了雅慧广场了。雅慧广场非常美丽,雅慧广场里有一个大舞台。大舞台是用深红色的方砖建造而成,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节目都是在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了。雅慧广场的舞台前面的地板上有一张非常大的地图,它是一张中国地图。

  上面写着很多个国家,有内蒙古、**、台湾……这张地图又是怎么来的了?是这样的,以前学校没有这幅大地图的时候老师们总是发现学生们很不认识地图,经过老师们的考虑,决定在雅慧广场上做一幅大地图,校长知道了,也非常赞同。就这样,这幅地图就出现在雅慧广场这里了。 我们学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你们可以慢慢观看。但是你们不可以去破坏它哟!

各位朋友们:

  我是金马小学四年级二班的戚维仪,今天就由俺来为你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进入金马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墙的奖状,这可都是我们全体同学和老师共同努力而得到的胜利果实。

  再往里走,就来到了我们学校宽阔的操场。下课时,操场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我们牢牢地吸住:同学们有的跳橡皮筋,有的玩捉迷藏,有的跳绳,有的踢毽,有的跑步……别提玩得多开心了;上体育课时:低年级的小朋友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有的玩“大灰狼”,有的玩“几点钟”……高年级的同学有的跳远,有的练*跳舞(注:我们学校元旦节可要进行集体舞比赛哟!)有的在扔实心球……

  操场旁边种了许多美丽的鲜花。紫色、蓝色、白色、红色、黄色……五彩缤纷,好看极了,他们好象在对我们点头微笑。清风拂过,花儿吹弯了腰,仿佛在风中跳起了轻快的舞蹈,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操场前面就是我们的**台。**台上立着一根笔直的旗杆,每周星期一,我们都会敬着队礼,看着***冉冉升起。

  顺着一坡石梯往上走就来到我们的教学楼。教学楼每间教室门口都有我们的“全家福”。我们的教室在四楼,只要你看见了我们班的“全家福”,一定会说“哎!那里怎么会有一个非洲小朋友呢?”其实那就是我,因为我天生爱游泳,就把皮肤晒成了“黑煤炭”色。如果你走进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就会发现桌椅永远都对得那么整整齐齐。

  四楼的电脑教室这学期也“脱胎换骨”了,因为我们的“总司令”――李校长让旧电脑“光荣下岗”了,由新电脑“新官上任”了,可把我乐坏了。

  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在一楼和二楼楼梯之间的过道上,还有我的书法作品呢!我写的是“宁静致远”四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呈扇形排列,学校里像我这样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班黄雨晨的“墨宝”――“书道千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游客们再见,如果你们有兴趣,欢迎下次光临,拜拜!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我是这次的导游杨涛鸣,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学校——阳江市二中附小。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快乐。

  我们现在来到了学校的东门,上面挂着“二中附小”这几个大字。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郁的树丛,旁边有一根高耸而起的旗杆,像一位挺立的士兵在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旗杆对面是一个大型的运动场,每到放学期间,我们都会在这里跑步、玩游戏和玩双杠……运动场前面是一栋教师宿舍楼,前面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学楼了。

  看,上面有一座天桥,它和宿舍楼是相通的',站在天桥往下看时,能够看到整个运动场。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音乐室,每天,音乐室都会传来像百灵鸟一般动听的歌曲,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宜昌的导游词(精选十篇)(扩展6)

——太原导游词(精选十篇)

  作为龙潭公园最主要景观的龙潭广场,中心放置着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而铸造的标志性建筑春秋大鼎。这尊大鼎,体现的不仅在三晋的包含的“一言九鼎”,诚信经营的特有气质,更是为这一大型园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秋大鼎是以1988年出土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的春秋时期第一大鼎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铜镬鼎为原形,按比例扩为鼎口直径6.25米,高5.497米,重20.03吨的大鼎。其在形象及体量上充分反映着龙城太原2520__年的历史文化及地位,表达了太原在新世纪开拓发展的精神。

  配合春秋大鼎而建的龙潭广场占地8000余*方米,由中心鼎台、南北漫步道等组成。鼎台总高2.5米,象征太原古城2520__年的历史,采用外方内圆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其中内圆由年轮记事的方式构成,24条轮辐镶嵌24块铜板,分别记载着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建城以来发生的24个重大历史事件,也象征着一年有24个节气。鼎台分三层,分别上三、六、九步台阶,取步步升高之意,蕴含着太原未来的美好前景。

  “湖不在深,有水则灵。”

  凝重的春秋大鼎在这大片的黑龙潭湖水映照下,使龙潭公园的气质更显得浑然鼎立,刚柔有加。

  黑龙潭湖分北湖和南湖两个部分。这一水域不仅是整个龙潭公园的“心脏”,同时还是太原市城西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龙潭公园主要景点无论是龙潭广场、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儿童活动区,还是西门广场、龙吟岛、戏水廊、亲水*台等,无不与这一片水域息息相关,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息。

  绿洲植物主题景观区位于公园北部,占地三万*方米,是龙潭北湖区域最大的陆地区域。这一区域三面环水,以植物及地形为造景要素,潺潺小溪为重要景观特征,区内假山、花架、瀑布、喷泉、景桥、景亭等点缀其间,标准网球场可供比赛、可供健身。举目远眺,太原最富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尽收眼底,湖光绿树让人心旷神怡,从而塑造出一片龙潭生态绿洲。

  龙潭公园的园林特色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植被。

  过去,龙潭公园的土质盐碱化十分严重,为公园的植物种植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公园在改建工程加强了对土壤盐碱化的治理,因地制宜,适树适地,加强对植被的管理、养护、种植。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从根本上改变了植物品种单调,风景观赏树种稀少且生长不良的面貌。

  现在公园种植规划东部景区以大片风景林为主,草坪景观只在林缘部分点缀应用,景区植被规划表现为背景林在外围环境,林荫带、色叶林、草坪相互穿插、有机结合的特点。

  西部景区以体现景点要求为主,多运用高大的国槐、合欢、柳树和繁花似锦的花灌木如海棠、牡丹、丁香等寓意咏诗题材植物,既可使景观富于变化,又可使游人体会到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植被这一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创造本区幽闭与开敞强烈对比的空间特色。

  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潭公园园林绿化已经初具规模,绿地面积由改建前的24717.36*方米,扩建到如今的185092.5*方米,植物品种由扩建前的61种增加到120种,植物数量由扩建前的52491株增加到498586株。园区内硬化面积达到了54989*方米,铺设道路16911*方米。

  龙潭公园的规划建设以“龙·水·生态”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结合,突出地域文化内涵同溪水景观特色的全面融合,形成了龙潭公园独特而富有变化的“一湖水、一片绿”的生态造园景观。这种科学发展的理念不仅取得明显的成效,同时还得到**和百姓的认可。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古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于晋水之源,因称晋祠。自《山海经》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齐、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为家”的英雄气魄,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悬瓮山的雄伟,晋水的秀丽做了拟人化的评赞:

  “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

  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

  莹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

  住方圆以成象,体圣贤之屈伸;

  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

  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

  对于晋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诗意的描写:“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树。”李白诗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郭沫若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太原有很多美丽的公园,今天家人带我游了美丽的龙潭公园。进了大门,往右走就看到了历史悠久的龙潭湖。静静的湖面就像一面镜子,站在湖边一阵风拂过,就会使人神清气爽。看完湖往前走,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由好多鼎围护的大鼎。我快步前往,方看清这是“春秋大鼎”,在它的周围高坛*台上,有八个比它小几倍的鼎,在高坛两边的还有好多鼎,我想这也是龙潭公园的一大特色。我仔细观看了《春秋大鼎》铭文:春秋大鼎,是**太原市委、市**为纪念太原建成2520__年而铸。鼎的口径为6.25米,象征太原建城2520__年;高为5.497米,重达20.03吨,意为“一言九鼎”。象征着太原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标志着勤劳智慧的太原人民正将这座古城逐步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龙潭公园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那么美。每个季节都是我们游玩的好地方。欢迎大家有机会仔细游览。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古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规模了。

  晋祠即晋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后因晋水发源于此,改国号为晋,故名晋祠。

  晋祠占地4万多*方米,祠内林木荫翳,业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开发建设,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发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是一处文化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园林,在海内外久负胜名。

  晋祠,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眷念晋国建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建设年月已不行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实,可见其时已经颇为着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构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事业许多,较量闻名的有:

  圣母殿和个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此刻晋祠的最迂腐的构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附*有围廊。构筑学家们以为这个殿是宋代构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因为年月长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布满了朝气。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千头万绪。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绝,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浇灌着四面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墨客都曾写过歌咏难老泉的诗。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

  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

  *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阳泉*定的娘子关,是唐*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____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古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规模了。

  晋祠即晋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后因晋水发源于此,改国号为晋,故名晋祠。

  晋祠占地4万多*方米,祠内林木荫翳,业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开发建设,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发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是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园林,在海内外久负胜名。

  祠内的古建筑群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圣母殿为中心,形成一条东西向之中轴线。由祠东大门入内,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布列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系祠内建筑的主体部分。这组建筑布局严谨,造型别致,以风格独特、艺术与历史价值甚高而著称于世。北部建筑东自文昌宫起,有锁虹桥、东岳庙、昊天神祠(关帝庙)、三清洞、钧天乐台、贞观宝翰亭、唐叔虞祠、莲池、善利泉亭、松水亭、苗裔堂、朝阳洞、开原洞、云陶洞、老君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顾亭及静怡园等。这组建筑依地势错综排列,崇楼高阁,参差叠置,以宏丽壮观、幽静飘逸取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