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首页 / 地理教案 / | 2022-11-02 00:00:00 [db:标签-标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既定目标。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就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出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具有独立学*的能力,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

  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方向

  高三复*的第一节课,我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

  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在复*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7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3.教给学生学*方法

  教给学生学*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计划。高考复*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听讲、复*、作业、考试、总结”是学*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预*

  高三的复*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时大得多,如不预*,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

  (2)听讲

  到了高三复*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了。其实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

  复*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也要精选,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2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高三复*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领域,在复*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然而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这种技能既适应不了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的高考形势,更谈不上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了。基于上述情况,我尝试在高三地理复*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通过如下图四步骤来完成。

  高考典型例题展示 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规律 教学反思教学相长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够有效地暴露学生在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中的缺漏,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又通过规律总结,举一反三,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引发求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以*年来高考题型为案例设疑更能够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由于*年高考试题不讲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采取专题化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命题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小专题复*的时候将*年来高考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集合起来统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时候,就把20xx年全国卷(1)高考36题和20xx全国卷(2)36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二)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高考题型的设计让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个别提问:让个别希望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2)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允许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现的思维障碍,同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结论。这种合作学*方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获得了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一方面确保纪律,另一方面个别小组,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无从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三)教师归纳总结规律,案例迁移,举一反三

  针对学生自主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通过以点带面,表扬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分析总结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高考地理试题设计更加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判断、摄取、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也要求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基础知识点缺漏,主要体现在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上;(2)地理规律、原理不会运用,没有做到《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3)不能有效地从题目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文字材料信息,统计图表信息,地图信息。(4)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描述不清楚。对于属于审题思路的问题,教师要对高考题型设计,题目切入口的位置、方向,以及跟书本基础知识点的联系做出深入的分析,以高考题型为案例将这种解题思路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对于属于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

  ,将知识要素化,努力使学生答题做到“点多、面广”以适应高考踩点给分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将工业、农业、城市等的区位因素分析,地形特征描述,影响气温和降水因素类似的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渗透到分析高考典型试题上,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有自主学*合作学*的机会,但教师千万不能掉入到就题论题,讲解练*当中去,一定要不断地归纳总结地理规律,进行地理知识迁移,努力使学生对同个知识点不同角度考查和同种角度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题目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四)教学反思,教学相长

  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后教师可以自我反思,回忆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存在纰漏,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阶段性地向希望生征询课堂教学意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三地理复*中,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尤其以高考题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和小组合作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高考,而且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3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它囊括的知识与大千世界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环境、日常生活融合起来,进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学生通过学*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打开视野,认识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其蕴含的科学和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其知识点的涵盖面能细致到我们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地理这一学科的功能和用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反观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下,原本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灵活性的知识点,变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学*情况的了解和观察,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门理论化的科目。教师没有将知识的运用引导到生活中来,学生在学*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会死记知识点。而机械的记忆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地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代要求和具体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时代的需求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视野开阔、知识与理论结合能力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良好的地理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地理这门科目的实用性也渐渐在大众的视野里变得显著和清晰。社会的变化在改变着地理教育的要求和规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的形式从原先的以文字论述为主发展到如今的图文并茂。教学方式上则是教师要能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真正的学*自主性和独立性,懂得实践操练。这也是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二)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只着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一个巴掌拍不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改变自身固有的学*方式。多参与课外的实践和活动,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例如,我在教高一学生地理上册的《认识各类岩石和地理地貌》时,我会利用学校在对学生集体组织的郊游的时间,布置给学生课外的学生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让他们在郊区采集比较常见的岩石的标本,然后再在课堂上让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并选取其中一种表述该岩石的特性以及常分布的地点和区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在玩与学中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把生活化的学*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来。学生的学*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笔记的抄录和记背,而是在灵活多变的学*环境下,学会自我调整和积极探索,这样有利延续学生的学*兴趣,为以后更深入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学*氛围

  学生主动学*的能力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度,和教师创设的课堂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有代入感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激励他们个性化学*的发展。例如,我一般会在学期期中时开设一个地理的趣味知识点问答竞赛,学生们的座位以围成一个面向讲台的'弧形的形式排列。讲台前方是一行评委和主持竞赛的同学。教师在竞赛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的调节者和引导者。这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地理知识,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离感。为学生地理学*兴趣的培养和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生活化教育模式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而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误区,有利地提升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广阔的学*空间,鼓励他们学会利用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方法,不能一昧的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地理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地理学*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经过一周左右的准备,我完满的完成了本学期高三年公开课的教学,可以说这对我又是一次锻炼,我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它既是对我*时上课的一种升华,同时也是我对自己教学的一种重新体验和尝试,虽然公开课结束了,但是它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味,同时在教法和学法上,都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现在我们年段已经进入高考第二轮的专题复*,我这次上公开课的内容是《地球和地图》这个专题中的有关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这一部分。有关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及自主命题省份高考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国与国之间联系也越来越来密切,使得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成为*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该类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在*时及高三复*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对于这节公开课我是这样这样进行设计的:课前用五分钟左右把前一节课复*过的有关地图这一部分内容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一下,然后用三十分钟左右以讲练结合的形式讲清以下四方面内容,①经线和中央经线,②0点和12点,③晨线和昏线,④时间和空间日界线等来复*本专题内容,最后留五分钟左右让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本节课内容。但课后发现实际教学过程与最初的教学设计并不完全一只。细细一想,我觉得主要是这样的原因,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或者对教学实践反思得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环节准备得不充分,因而也就难以使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过程相一致。因此在备课时除了要备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外,还要备我们这边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环节,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优化教和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复*,从而取得最佳的第二轮专题复*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结合我上的这节公开课的内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进行的:

  1。认识实质: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定法)。因此时间计算(包括区时计算)本质上就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空间(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时间(自然)日界线即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所在的经线。

  3。掌握方法:(1)地方时。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2)区时。时区的划分: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据此可以求出任一条经线所在的时区。特别注意零时区(中时区)和12时区的划分。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区时的计算:①确定经线所在的时区,并判断两时区的东西位置关系,东早西晚;②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计算时区序号差及区时;③根据时区序号之差于区时之差,算出结果,认真计算,并仔细检查。(3)日界线: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

  以上是本人对自己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我发现这节公开课在内容上有些偏多,在力求使知识系统完整的同时,有些地方却出现了流于形式的弊端,甚至没有把典型例题讲解透彻,课堂练*的层次也不够,再加上本部分专题内容本来就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难点,因此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复*中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

  (四)对课后作业的反思

  在本节公开课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几道*几年的高考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外作业。通过批改,使得我及时发现了自己在课堂上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在复*这部分专题内容存在的问题。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进行专题复*时,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作业练*也是一种学*的过程。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地理作业必须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有利的能力”,所以要侧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进行培养。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要多多反思,及时改正自己在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课后学校教研室领导和同行诚恳指出了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收获颇多。真心感谢五中的领导,为我们教师提供这么好的教学*台进行锻炼。今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机会,我会更努力准备和积极参与,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再上一个新台阶。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5

  地理对于大多数文科学生来说,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成为了高三考生的薄弱项。

  反思一:反复看地图

  就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在区域地理复*时,对“区域位置”的判断和“区域特点”的掌握,以及自然地理中对地球运动和大气运动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要学好区域地理,就一定要反复看地图,每天都要看。这样脑子里就装入了一张地图,随时都可以打开,并能找到你要找的确切位置。

  反思二:主动去探究

  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遇到疑难问题时随时记录,认真归纳、总结,自己探索出做题规律,坚持一段时间,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现在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太少,如果总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探究,那是达不到好的学*效果的。而对地球运动和大气运动的学*,就要求同学们去摸透基本原理,原理都弄清楚了,各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反思三: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通过对历届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发现,命题人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考题也出得比较灵活。比如,现在能源合作备受关注,考题可能会向你提供几条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铺设管道的设计方案,让你选择并说明理由。这就需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形、气候、市场保障、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再加以整合、筛选,组织好自己的答案。

  反思四:不一定“题海战术”

  第二轮复*要掌握重点,查漏补缺,做题要适量,做多了不见得就好。尤其是某些质量不高的题,做多了脑子容易乱。尽可能给自己留出时间理清思路。

  反思五:答题别用大白话

  二轮复*,对每个专题邵老师都准备了一份考题给学生,从中查找学生存在的问题。他发现,部分学生理解了知识原理,但是说不明白,答题不规范,尤其是自然地理简答题,一些学生不用专业术语,要点也不全面,这在高考中必然失分。

  举例来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问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这样一道题,学生往往只回答“昼长夜短”。正确的回答应是“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各地”这个词看似没用,其实很关键,是答案要点的一部分,不能缺失。

  再比如,“同一经线上的两点,A点在B点的哪个方向”这道题,回答时不能说“南方”或“北方”,正确的地理术语是“正南”或“正北”。邵老师提醒考生,在高考中,生活语言是不规范的,评卷老师可以不给分或者少给分。因此,考生在日常考试练*中,首先要构建答题思路模式,答案要点化、规范化,用学科语言答题,做到准确到位。

  反思六:对于高三地理复*,建议学生加强空间概念,多角度思考问题。抓住知识点,以理解原理为主,不要轻易追求难度。

  反思七:“地图”复*主要把握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方向的判定两个知识点。“地球”则掌握时间的计算、周期的范围界定、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圈层”的重点则是地形、地质、天气、气候、水循环和洋流。

  反思八:图表是不变的主题

  一轮复*后发现,学生基础知识大都掌握,但是审题不严,归纳与综合能力差,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加强地理图表的复*与训练。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更是综合测试的重要内容。除常见图表外,区域地图*几年出现的新特点是考查的“小区域”范围进一步缩小,而且出现虚拟区域地图,这类题目,考生不需给定或判定一个具体地区,只需根据试题提供的素材和背景知识,分析所给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经济,完成试题的解答和判读。

  反思九: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乡土地理。

  反思十: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6

  从*两年的海南省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时教学中除了牢牢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强化理解,因为地理思维以其具有的综合性、发展性、联系性等特点贯穿于*时教学和复*过程中,如地理知识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现象、图表、数据等,不仅需要识记,而且需要理解、应用,更需要综合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等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使地理知识系统化,规范化,便于学生提取应用和知识迁移创新。

  我觉得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和善于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评试卷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引导上,教会学生如何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包括图像和文字等)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7

  时光如梭,忙碌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工作已经结束,这一个学期我担任高三18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感觉收获很多,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教育理念等业务方面提高很多,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克服,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年我的一些收获及其不足:

  这一年的教学收获:

  一、重视备课上课及作业的批改。

  我深知有付出就有收获,所以我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过程。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练*。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以求让学生具备地理解题能力。

  二、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基础知识往往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解题素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不掌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抛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这一年来我时刻都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以此培养其能力。

  三、明确了高三三个阶段复*时间的安排。

  高三地理复*一般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底前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注重了学生心理变化的引导和帮助。

  特别是文科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有一个恐惧心理,再加上高三压力比较大,一旦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就利用了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

  师生距离;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给学生减压减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一年的教学不足:

  新课标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这一方面我做得不好,课堂气氛不浓,学生提问者太少;再就是小组合作学*运用得不好。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中的收获和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审视这些反思,力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8

  细细分析今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Ⅰ)地理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以往的文综试卷中只有39题是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家综合题,36题是单纯的地理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第36题也体现出了综合性,其第(5)小题的设问,必须用历史知识切入才能得出结论。至于客观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有的试题因题干和选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有一定的难易梯度,部分考生会感觉把握不大。总体而言,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题难度有所降低,且有其突出的特点:

  1、注重能力考查

  地理试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题都以图、表引领或切入。强调能力立意,如考查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如:选择题3——5题,根据三条曲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各自所代表的地理事象,只有从题干文字材料和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运所储备的“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与雪线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才能进行选择判断,体现了高考加强对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联系的能力考查趋势。

  又如:选择题9——11题,以日偏食作为切入点,考查计算能力,考生通过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之后,运用基础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结论。但稍有疏忽,则易失分。

  2、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试题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如:选择题1——2题蕴含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选择题6——8题涉及能源问题;综合题36题,以沙尘暴来设问,*几年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问题。

  3、试题答案较为开放

  今年的试题还有一个变化,答案灵活一些,不强求一致。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总之,今年的文综卷地理试题比较简洁、明了,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由浅入深,难度适中,但要取得高分并不易。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在第二轮复*阶段,则要打破常规的章节,以专题复*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重组,突出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力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

  照图、经纬网图、(中国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

  四、优化练*,提高练*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试卷,并对练*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倾注更多的关注,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农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的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要指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9

  高三地理备课组总结

  组长:杨凤华 20xx年6月 光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尾声。高三地理组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教研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的理念,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要求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全面完成了本学期的高考二轮复*教学工作。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概况:

  本备课组虽然只有两位老师,但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每一个成员都能在第一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各项工作, 充分体现了本组成员的水*和素质。

  二、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

  1、重视对教情、学情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从提升教育教学水*出发,组织开展教情、学情研究活动。全组每周确定一个集备主题,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分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最终形成共识。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全组教师的理论认识水*。

  2、大力开展听课调研活动,互相学*,取长补短。(与高一高二合作)组织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听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组织的形式多样,采用集体组织与个人行动相结合。通过听课调研活动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相互学*,取长补短。

  三、全面落实二轮复*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研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定期检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业务水*。

  配合高中部教务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检查全组成员的教案,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全组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全组教师业务水*。

  3、定期集中备课。

  我组坚持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组教师都有一个*惯,都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把报刊杂志上有用的信息以剪报形式收集起来,作为备课资料。*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并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4、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本组教师每节课后都要有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理论学*需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在我校各年级全面实施,对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在新课程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学*与研究,提升自身的认识水*。

  2、课题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着认识不深,热情不高,参与不多的状况,缺少经费保障等问题。。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理论学*,鼓励学*再提高。将学*新课程、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下学期全组工作的重点之一,让他们全面掌握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2、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向学校争取外出学*培训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提高自己业务水*。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0

  进入高三以后,学生的心情开始变得急躁,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既定目标?作为高三教师都紧紧围绕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如何抓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具有独立学*的能力,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

  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方向

  每年高三复*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

  首先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高考说明》的每个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在复*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9的综合题中的部分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参加高考研讨会,除了听取有关专家讲解外,还可以同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交谈,那样收获会更大,所以,每次高考研讨会我都会尽可能和主讲人单独交谈。有一次和中科院院士王极盛探讨了二十多分钟的“怎样把体育锻炼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及关于中学生脑神精衰弱的一些解决方法”。这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作用是巨大的。

  3.教给

  教给学生学*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计划。高考复*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听讲、复*、作业、考试、总结”是学*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学生学*方法

  (1)预*

  高三的复*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时大得多,如不预*,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据调查,的学生会预*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应该引起教师足够重视。

  (2)听讲

  到了高三复*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了。其实地理老师都只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学,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

  复*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精选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最*几年高考地理题目,有许多题是从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的每个单元的“练*篇”中的题演变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透课本后面的“练*篇”,而且应该把它们作为每类题的典型题来对待。<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1

  在*时的教学中如何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本原理。比如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1)自然条件:①地形;②气候;③土壤;④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②交通运输;③工业城市的发展;④国家政策和措施;⑤劳动力;⑥人的饮食*惯等。

  (3)农业技术:①改良品种;②灌溉技术;③保鲜技术等,要求学生必须象记数学公式一样记住这些原理。类似的原理有: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等原理,要求学生必须牢记这些原理。如果基本原理都记不住,凭什么掌握基本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2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高三复*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领域,在复*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然而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这种技能既适应不了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的高考形势,更谈不上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了。基于上述情况,我尝试在高三地理复*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通过如下图四步骤来完成。

  高考典型例题展示 学生分析暴露问题教师归纳总结规律 教学反思教学相长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够有效地暴露学生在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中的缺漏,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又通过规律总结,举一反三,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引发求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以*年来高考题型为案例设疑更能够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由于*年高考试题不讲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采取专题化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命题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小专题复*的时候将*年来高考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集合起来统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时候,就把20xx年全国卷:

  (1)高考36题和20xx全国卷

  (2)36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二)学生分析,暴露问题高考题型的设计让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个别提问:让个别希望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

  (2)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允许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现的思维障碍,同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结论。这种合作学*方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获得了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一方面确保纪律,另一方面个别小组,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无从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三)教师归纳总结规律,案例迁移,举一反三针对学生自主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通过以点带面,表扬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分析总结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高考地理试题设计更加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判断、摄取、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也要求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基础知识点缺漏,主要体现在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上;

  (2)地理规律、原理不会运用,没有做到《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3)不能有效地从题目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文字材料信息,统计图表信息,地图信息。

  (4)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描述不清楚。对于属于审题思路的问题,教师要对高考题型设计,题目切入口的位置、方向,以及跟书本基础知识点的联系做出深入的分析,以高考题型为案例将这种解题思路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对于属于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将知识要素化,努力使学生答题做到“点多、面广”以适应高考踩点给分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将工业、农业、城市等的区位因素分析,地形特征描述,影响气温和降水因素类似的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渗透到分析高考典型试题上,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有自主学*合作学*的机会,但教师千万不能掉入到就题论题,讲解练*当中去,一定要不断地归纳总结地理规律,进行地理知识迁移,努力使学生对同个知识点不同角度考查和同种角度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题目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四)教学反思,教学相长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后教师可以自我反思,回忆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存在纰漏,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阶段性地向希望生征询课堂教学意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三地理复*中,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尤其以高考题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和小组合作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高考,而且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3

  *年来海南省高考地理卷中突出以图表系统为背景,强调地理思维能力考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图表系统本身就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海南省高考地理卷中的地理图表,不仅数量较多、信息量较大,同时还具有多数图像新颖、信息隐蔽的特点。众所周知,地理图表类型常见的如:各类坐标图、各类统计图表、各种示意图、各种日照图、中国或世界的区域图、各种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等,这些地理图表突出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同时所设计问题的解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

  在高考复*教学中或*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地图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表中

  提取地理信息,特别是进行读图分析专题复*时,要把地理学中常见的图表展示,应力求通过图导、图解、图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所谓图导即将教材的重难点图像化、直观化,以图释文,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图解即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复杂试题通过画图分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图变即将教材或试卷中的图像通过改变条件、设置新情境或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变换图形或重新组合,形成新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和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4

  经过省单科质检后,对即将开始的文综考试,在复*中指导学生注意如下问题:

  1.重视主干知识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中主要抓住地球运动和经纬网,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世界和中国地理,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区域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中的重点,今后要有意识地强化区域地图的训练,包括填图、绘图、分析地图三种方式。要多了解*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最新材料,预测今年的考查重点,指导高三的学生进行复*。

  省单科质检的结果已经出来,这次省质检的题目出的非常好,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总的来说,这次学生考的不好,反映了过去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强调的还不够。本次考试有些题目材料来自课本,但学生却无法做答,反映了该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没有很认真地完成,在到第二次省质检要再强调。

  二、学生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需要老师再进一步指导,今后在分析题目时,侧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这一方面。

  三、学生回答不够规范。接下来的任务应该强调学生答题要规范。有些问题的回答模式需要在上课时板书出来,以便加深同学的记忆。

  翁雪征:本月的省质检和期末考试给我带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夯实学生的双基,题目上不求新,备课组今后要尽量选择一些基础较强的题目,训练夯实双基。

  二、强化学生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高三课堂也可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构建自己复*模式。

  三、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本次所教的十五班成绩比起上次考试有关较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好的方面如上课检查练*完成情况,对一些常考知识点要多提问等,这一些需继续保持下来,但还有不足的地方,这需进一步改进,如学生答题思路混乱,应用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解题,在今后要多指导他们,给予学法上的指导,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多和本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讨论教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三月份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5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说,学生的知识技能即文化课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甚至教师课上得很精彩,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老师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进步不大,也是属于低效教学。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说: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讲了N多次,学生还是不会,这就是无效教学的具体表现。

  怎样才能实现地理科的有效教学呢?我觉得关键是地理教师在课前的教学中的设计和在课堂上的教学实施,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通过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和问题研究加强教学,促进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提高,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我们还将这种教学方式和学*方式以非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在结束人教版地理1第一章教学时,我们利用其章末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国庆节假期通过上网收集有关资料,首先了解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通过讨论分析收集的资料,分析月球基地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生命保障条件和人类可以开发哪些月球资源。其次通过收集的资料,了解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进一步探讨哪些月球资源可利用于发展月球基地。最后分析总结出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的月球基地。

  通过问题探究进行教学,是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地理知识和地理科学,比起间接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的知识,学生对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这样获得的知识掌握的牢,且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1)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9篇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它囊括的知识与大千世界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环境、日常生活融合起来,进而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本文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学生通过学*丰富的地理知识,可以打开视野,认识世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来说,其蕴含的科学和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其知识点的涵盖面能细致到我们的住行吃穿,甚至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所以,高中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进而真正实现地理这一学科的功能和用处,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反观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只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堂模式下,原本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灵活性的知识点,变得固定和死板。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学*情况的了解和观察,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门理论化的科目。教师没有将知识的运用引导到生活中来,学生在学*方法上就的得不到突破和提升,只会死记知识点。而机械的记忆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地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合到地理教学中来,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

  二、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代要求和具体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时代的需求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视野开阔、知识与理论结合能力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良好的地理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地理这门科目的实用性也渐渐在大众的视野里变得显著和清晰。社会的变化在改变着地理教育的要求和规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教材内容的形式从原先的以文字论述为主发展到如今的图文并茂。教学方式上则是教师要能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真正的学*自主性和独立性,懂得实践操练。这也是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二)转变学生的学*方式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只着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一个巴掌拍不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改变自身固有的学*方式。多参与课外的实践和活动,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例如,我在教高一学生地理上册的《认识各类岩石和地理地貌》时,我会利用学校在对学生集体组织的郊游的时间,布置给学生课外的学生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让他们在郊区采集比较常见的岩石的标本,然后再在课堂上让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并选取其中一种表述该岩石的特性以及常分布的地点和区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在玩与学中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把生活化的学*方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来。学生的学*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笔记的抄录和记背,而是在灵活多变的学*环境下,学会自我调整和积极探索,这样有利延续学生的学*兴趣,为以后更深入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学*氛围

  学生主动学*的能力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度,和教师创设的课堂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有代入感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激励他们个性化学*的发展。例如,我一般会在学期期中时开设一个地理的趣味知识点问答竞赛,学生们的座位以围成一个面向讲台的弧形的形式排列。讲台前方是一行评委和主持竞赛的同学。教师在竞赛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的调节者和引导者。这种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地理知识,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离感。为学生地理学*兴趣的培养和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生活化教育模式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而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误区,有利地提升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广阔的学*空间,鼓励他们学会利用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方法,不能一昧的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地理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地理学*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2

  本年度我承担了高三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学年工作结束,有得有失.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本学年教学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的乐趣,获得一定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的兴趣。例如:在上*工业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学生老师”当的有模有样,方磊同学把长江水~系和沿海的海岸线图画在黑板上,边指图边讲,还画出长江流域一些铁矿的位置,并且编出顺口溜,形象、好记。真是出人意料!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烈。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要求"第三节*的高技术产业"一节还由他们自己上,真是"课已逝,趣尤存"。我又感悟到: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我们被动的辅导,他们还需要什么?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试着编写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气候特征。

  (5)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同时掌握天气、气候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兴趣和能力要求。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表现信息多样性和集成性的优势,拓展地图的教材内容,优化地图要素的呈现方式。大纲指出,"按照大纲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地图由静态的*面图变成动态的电子地图;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电子图》,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表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2)、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交互性和快速反应的优势,构建人机对话的电子地图,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优化地图的教学环节设计。例如在高二复*西亚和北非的位置教学设计时,利用FLASH的文本响应交互功能,构建学生可从键盘三洲两洋名称、计算机快速判断正误的《西亚和北非的位置》电子地图。

  二、不足之处以上反思似乎都是成功的例子。其实,每当空闲之时我还在反思:一些学生在上堂课的表现,思绪是否还游离在课堂之外?为什么个别学生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课经常不带书?曾试着和他课后交谈以示关爱,于是他听课认真,不再干扰课堂,而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样……或许是因为没有及时赏识他的各种变化?还是因为没有满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转化还有哪些好对策?我在今后还要不断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3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支持。面对今年高考“文综”的成绩,既有喜悦又有失落。下面,结合高三地理复*课教学的实践,谈谈地理复*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虚心好学,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

  高三地理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而学生学*地理的动机状态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呢?

  1、认真备课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师为师傅。通过师徒培训活动,虚心地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他讲课时的幽默风格、知识的严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回味无穷。

  认真参加高三教师新教材培训、及市、区、校级教科研等继教活动;与李老师认真研讨*几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使高三地理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水*。

  了解学生。针对A、B班的学生实际,如学*地理的基础和兴趣;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联考、摸底、文综考试的成绩及试卷分析;学生学*地理的心态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

  认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试成绩的缘由(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可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选*题

  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好“地理改错本”,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从复*资料《三尺讲台》中,挑好课堂的同步训练题,当堂巩固每节课的地理知识点。

  其次,精选单元检测题。选题范围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中学地理教参》、《北京四中的地理题》中为学生挑选*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为“培优班”的学生选好练*题,做好“培优辅导”工作。

  可见,选好地理练*题,并训练学生,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途径。

  3、用专题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方法

  首先,向学生讲明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重要意义。即,从文综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从高考试题的命题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在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而结构性的知识易于迁移和重组。

  其次,用实例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复*。

  4、答题训练

  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5、做好考前冲刺阶段的工作:

  考前冲刺阶段,“文综”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几次测试。老师及时地从综合的角度、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此时期,学生的学*状态极不稳定。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空或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

  综上所述,只有学*,总结,地理教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学生对地理学*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着眼点。

  1、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心理上的相容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指导的学*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学的困难和挑战。

  高三学生学*地理的动机状态差异很大,基础参差不齐。20xx年的高考试题地理首次达到100分,与历史、政治*分天下。地理教师遇到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学生爱学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点滴做法,愿意与感兴趣的同行一起探讨。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忙碌了三年的20xx届学生终有了满意的归宿。综观高考试题及学生考试结果,虽有得意之处,但也留有些许遗憾。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为一名年青的地理教师,很有必要对高三的地理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作为2012届学生地理学科的备课组长,我的做法如下:

  一、勤订计划,合理安排复*进程

  凡事预则立。合理安排复*的时间进程,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从全局上宏观上把握复*的节奏。从高一开始,我们地理备课组就做了三年的规划,高一至高二上认真抓会考,高二下进行《世界地理》、《*地理》的复*和选修课程的学*,高三上必须完成一轮的复*。高三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补缺补漏。这样做我们大家无论何时都对下一步的教学、学*任务明明白白,每一时间段大家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二、深刻领会考纲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

  我们备课组有很特殊的实际情况,应届文科就2个班,但我们俩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备课组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准确的把握高考趋势和命题方向,制定可行有效地理第一轮复*复*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讨论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要注重学*过程的设计和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讲课尽管是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但却要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学到东西。在教研时间以外,无论何时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也都经常相互交流,互补知识,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当然集体备课后,还要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还得再进行个人钻研。因为,别人的经验再好,对自己来说,都只是间接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人钻研这个过程,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所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是:在个人钻研的前提下,进行集体讨论;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备课。

  三、重视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的调整

  如何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地理备课组还经常请教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较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和文综的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背背书就行,其实不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

  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很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

  更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风”时,我们遵循以下步骤:概念----成因(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冷热不均(温差)----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用丰富知识、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无论如何课程改革,怎样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知识,其次则需要激情。知识渊博就能驾轻就熟,有激情就能产生共鸣。做到这些必须潜心钻研,研究历年高考题型,随时快速准确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学*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时,要结合时事,用详实的资料、清晰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3、夯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高考目标是选拔人才,考察的是学生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时上课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

  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而不要各自为阵。2008高考5-7考察产业转移,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内容,但只要我们把握我国产业布局的变化,此题则可迎刃而解。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8年高考卷Ⅰ39题材料就是电视剧“东归英雄”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生活,*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重视阶段考试

  *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

  练*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考试较多,试题一定要精选,既要检测成绩,又要考出学生自信。

  四、二轮复*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的目的与复*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以前复*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

  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2、重基础,抓热点

  高考前的学*,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要处理过多的高难度*题,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08年高考伊犁河谷的水草充足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热点问题不可避免,这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做大量工作,针对热点,我做了以下专题:粮食问题、西气东输、雪灾、地震、气候变暖等。为考前稳定军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惯的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

  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08年高考卷Ⅰ1--4题,图中很多信息(油菜、中年人口比重)是题的答案的关键。对于新题型,教师应该讲透,还要提醒学生重视。

  总之,高三地理复*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切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解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严格按高考要求规范学生行动,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5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高三复*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领域,在复*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然而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这种技能既适应不了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的高考形势,更谈不上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了。基于上述情况,我尝试在高三地理复*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通过如下图四步骤来完成。

  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规律教学反思教学相长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够有效地暴露学生在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中的缺漏,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又通过规律总结,举一反三,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引发求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以*年来高考题型为案例设疑更能够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由于*年高考试题不讲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采取专题化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命题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小专题复*的时候将*年来高考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集合起来统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时候,就把20xx年全国卷(1)高考36题和20xx全国卷(2)36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二)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高考题型的设计让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个别提问:让个别希望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2)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允许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现的思维障碍,同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结论。这种合作学*方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获得了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一方面确保纪律,另一方面个别小组,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无从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6

  经过省单科质检后,对即将开始的文综考试,在复*中指导学生注意如下问题:

  1.重视主干知识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中主要抓住地球运动和经纬网,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世界和*地理,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加强读图能力培养。

  区域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中的重点,今后要有意识地强化区域地图的训练,包括填图、绘图、分析地图三种方式。要多了解*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最新材料,预测今年的考查重点,指导高三的学生进行复*。

  省单科质检的结果已经出来,这次省质检的题目出的非常好,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总的来说,这次学生考的不好,反映了过去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基础知识强调的还不够。本次考试有些题目材料来自课本,但学生却无法做答,反映了该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没有很认真地完成,在到第二次省质检要再强调。

  二、学生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需要老师再进一步指导,今后在分析题目时,侧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这一方面。

  三、学生回答不够规范。接下来的任务应该强调学生答题要规范。有些问题的回答模式需要在上课时板书出来,以便加深同学的记忆。

  翁雪征:本月的省质检和期末考试给我带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夯实学生的双基,题目上不求新,备课组今后要尽量选择一些基础较强的题目,训练夯实双基。

  二、强化学生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高三课堂也可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构建自己复*模式。

  三、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本次所教的十五班成绩比起上次考试有关较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好的方面如上课检查练*完成情况,对一些常考知识点要多提问等,这一些需继续保持下来,但还有不足的地方,这需进一步改进,如学生答题思路混乱,应用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解题,在今后要多指导他们,给予学法上的指导,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多和本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讨论教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三月份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7

  细细分析今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Ⅰ)地理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以往的文综试卷中只有39题是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家综合题,36题是单纯的地理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第36题也体现出了综合性,其第(5)小题的设问,必须用历史知识切入才能得出结论。至于客观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有的试题因题干和选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有一定的难易梯度,部分考生会感觉把握不大。总体而言,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题难度有所降低,且有其突出的特点:

  1、注重能力考查

  地理试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题都以图、表引领或切入。强调能力立意,如考查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如:选择题3——5题,根据三条曲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各自所代表的地理事象,只有从题干文字材料和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运所储备的“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与雪线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才能进行选择判断,体现了高考加强对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联系的能力考查趋势。

  又如:选择题9——11题,以日偏食作为切入点,考查计算能力,考生通过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之后,运用基础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结论。但稍有疏忽,则易失分。

  2、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试题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如:选择题1——2题蕴含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选择题6——8题涉及能源问题;综合题36题,以沙尘暴来设问,*几年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问题。

  3、试题答案较为开放

  今年的试题还有一个变化,答案灵活一些,不强求一致。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总之,今年的文综卷地理试题比较简洁、明了,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由浅入深,难度适中,但要取得高分并不易。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在第二轮复*阶段,则要打破常规的章节,以专题复*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重组,突出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力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

  照图、经纬网图、(*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

  四、优化练*,提高练*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试卷,并对练*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倾注更多的关注,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农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的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要指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8

  教师每天所从事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似乎在重复劳动,其实不然。因为教育对象是鲜活的,教育的目标是随时代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求新求变。我们全体高三地理教师对去年一年的教学进行了一下反思小结,一致认为收获是巨大的,但不足之处又是极其明显的。为了更好的调整今后的工作,促进明年的地理教学工作,现将20xx--20xx学年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高考地理复*的成功经验

  1、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像大多数学科一样,地理复*策略为三轮复*,在高三工作开展之前,全体高三地理教师共同计划每一轮复*的工作重点,结束时间,并对*时试卷的编制做了详细的分工,所以说这一年的地理教学准备是充分的。分工是明确的,工作是有序的。

  2、加强了集体备课,钻研高考方向

  今年高三地理在孙主任的带领下,认真进行每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我们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时因备课需要,高三的集体备课每周是两次、三次,遇到难题我们进行热烈的讨论,集体备课对青年教师帮助是巨大的,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让新上高三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另外集体备课中我们经常围绕历年高考题,讨论今年的命题方向。多年在高三从事教学工作的孙主任在把握高考方向上有令人佩服的胆识和预见性。如今年地理高考试题,在多次集体备课中,孙主任指明地理复*的重点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结合部。*几年环境问题经常考,去年考温室效应一道大题,前年考了酸雨一道大题,所以今年臭氧很重要,结果表明这种推断是正确的。在今年高考6道选择题中有4道选择题是关于臭氧问题,可以说这4道题孙主任押到了,而剩下的两道选择题是板块学说的内容,这在*时也是我们做重点复*的。而大题部分果然考的人与资源问题,一道是能源消费构成,另一道是人口与资源问题。这两道大题的模式在*日我们有过相关练*。所以,可以说今年地理备考方向把握非常准确。从学生反映回来的信息也是非常好的。

  3、复*战略定位要准

  经过集体备课讨论决定,去年地理复*战略定位是这样的:

  ①基础知识要活

  在第一轮复*中,基础知识的复*要扎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等于死记,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灵活运用,以变求新。通过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我们知道高考特点是考思维,考核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及深刻性。所以基础知识光扎实是不够的,还应会灵活应用。这对于学生适应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是非常有益的。

  ②建立空间概念提高识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的学科特色,纵观*几年高考,试题均突出了对图表的考查,考的形式常见有:无图考图、图表分析、区域识别三种。地理本身属边缘学科,文理兼顾,所以是综合命题很好的切入点,地理大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易得高分的,难就难在地理有图表,这需要学生能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时复*地理时,教师一定要重点进行图的训练,要活化地图,通过典型题,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用地理思维加工信息,以及如何规范答题。

  ③关注初高中的结合部

  初中重视事实,高中重视原理,而高考往往以初中地理的区域为载体去考查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所以在第二轮复*中要加强与初中内容的结合。

  ④突出主干知识的复*

  现在高考,已不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在第三轮复*中更要突出主干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因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答题要点不全。把课本由薄变厚,过渡到由厚变薄。养成良好的学**惯。

  ⑤精讲巧练

  大综合考试由于学科多,所以课时少,任务重,这更加需要我们用巧字来解决这个问题。*日的练*要注意典型性,作业量不能太大,学生作业量虽减少,但教师的全批全改力度要加强。通过批改,讲评,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备考时存在的问题

  1、教材回归指导不到位

  在自由复*期间,有很多学生依旧就题问题,真正仔细复*教材的人很少,这在普通班中更加明显。学生感觉教材已看过多次,再回归教材似乎很空洞,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应重点看什么。所以希望今后高三地理复*中在回归教材方面给出更具体的指导。

  2、作业难度偏大

  虽然作业量少,但难度需进一步降低。

  3、*时模拟考与高考的难度偏差大

  事实上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因为*时的模拟考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导向性,由于每次都要进行排名,所以任课教师、备课组均不敢将自己*时的训练难度降下来,但这与高考又是相矛盾的。所以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是值得我们全体大综合组成员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4、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够

  以上就是我们高三地理备课组对这年工作的总结。从总体上讲,20xx-20xx年的备考指导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会将这些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在组内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希望我们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对明年高三地理教学能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9

  我连续四年在高三带毕业班,今年下来了。我想应该沉淀了很多的东西,利用这个暑假好好总结总结。希望大家一起提出问题讨论,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

  到了高三,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之前没有重视地理,所以导致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很差,更可怕的是有个别学生根本就对地理“不开窍”:不感兴趣也不知道怎么学。我的办法是上课时我尽量把课本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个别基础薄弱的同学只能利用课下单独给他们辅导。

  自然地理一直都是学生学*的难点,我每年都花很多的时间讲解,练*自然地理试题,可是到四五月进入模拟试题阶段后,学生们错误率最高的还是自然地理。有时候觉得自己花那么多时间给自然地理不值当。所以每年都压缩自然地理的学*时间。不知有没有教授自然地理的高招。

  人文地理考的比较简单,很多题目都是课本上的蓝点后一句话,或者是书中的某句话。我基本上是根据大纲,经验把书中的重点告诉学生,然后让他们自己背。不知道还有何高招。

  区域地理我放到最后讲,先讲*,后讲世界。上课的重点是画图,读图,梳理各种问题的答题点。

  比较简单的总结了以下,希望和大家针对某个问题讨论。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2)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菁选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高三复*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领域,在复*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然而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这种技能既适应不了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的高考形势,更谈不上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了。基于上述情况,我尝试在高三地理复*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通过如下图四步骤来完成。

  高考典型例题展示 学生分析暴露问题教师归纳总结规律 教学反思教学相长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够有效地暴露学生在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中的缺漏,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又通过规律总结,举一反三,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引发求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以*年来高考题型为案例设疑更能够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由于*年高考试题不讲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采取专题化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命题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小专题复*的时候将*年来高考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集合起来统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时候,就把20xx年全国卷:

  (1)高考36题和20xx全国卷

  (2)36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二)学生分析,暴露问题高考题型的设计让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个别提问:让个别希望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

  (2)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允许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现的思维障碍,同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结论。这种合作学*方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获得了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一方面确保纪律,另一方面个别小组,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无从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三)教师归纳总结规律,案例迁移,举一反三针对学生自主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通过以点带面,表扬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分析总结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高考地理试题设计更加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判断、摄取、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也要求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基础知识点缺漏,主要体现在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上;

  (2)地理规律、原理不会运用,没有做到《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3)不能有效地从题目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文字材料信息,统计图表信息,地图信息。

  (4)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描述不清楚。对于属于审题思路的问题,教师要对高考题型设计,题目切入口的位置、方向,以及跟书本基础知识点的联系做出深入的分析,以高考题型为案例将这种解题思路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对于属于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将知识要素化,努力使学生答题做到“点多、面广”以适应高考踩点给分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将工业、农业、城市等的区位因素分析,地形特征描述,影响气温和降水因素类似的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渗透到分析高考典型试题上,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有自主学*合作学*的机会,但教师千万不能掉入到就题论题,讲解练*当中去,一定要不断地归纳总结地理规律,进行地理知识迁移,努力使学生对同个知识点不同角度考查和同种角度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题目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四)教学反思,教学相长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后教师可以自我反思,回忆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存在纰漏,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阶段性地向希望生征询课堂教学意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三地理复*中,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尤其以高考题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和小组合作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高考,而且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2

  我连续四年在高三带毕业班,今年下来了。我想应该沉淀了很多的东西,利用这个暑假好好总结总结。希望大家一起提出问题讨论,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

  到了高三,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之前没有重视地理,所以导致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很差,更可怕的是有个别学生根本就对地理“不开窍”:不感兴趣也不知道怎么学。我的办法是上课时我尽量把课本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个别基础薄弱的同学只能利用课下单独给他们辅导。

  自然地理一直都是学生学*的难点,我每年都花很多的时间讲解,练*自然地理试题,可是到四五月进入模拟试题阶段后,学生们错误率最高的还是自然地理。有时候觉得自己花那么多时间给自然地理不值当。所以每年都压缩自然地理的学*时间。不知有没有教授自然地理的高招。

  人文地理考的比较简单,很多题目都是课本上的蓝点后一句话,或者是书中的某句话。我基本上是根据大纲,经验把书中的重点告诉学生,然后让他们自己背。不知道还有何高招。

  区域地理我放到最后讲,先讲中国,后讲世界。上课的重点是画图,读图,梳理各种问题的答题点。

  比较简单的总结了以下,希望和大家针对某个问题讨论。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3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总体感觉这届高三的学生与以前教过的学生相比,有明显的梯度差异感,特别是没有尖子生的特点比较突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的教学工作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另外,由于我所教的这个班级不是接班的,所以我不存在学生不适应本人教学的问题,一年来,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人的教学工作。

  一、立足学生现实,积极调整心态

  针对学生“梯度差”这一现实问题,我首先要做的不是从研究教材知识这个层面去解决这一问题,而是在心态上做一个积极地调整,如果仍抱着一种老观念,那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出现问题。具体来讲,比如对学生上课的效率,仅限于学生安静地听讲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及时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要点,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理解教师分析的知识难点。如此,学生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了解学生实际,做好过渡工作

  由于时间上已进入高三,所以不允许用一个长的时间段去了解学生,在短时间内至少要对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成绩;另外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认知态度,对教师上课方式的要求,可以肯定地说,有一部分学生已*惯了我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而言,学生各有各的特点,不可能标准一致,如果这个环节没处理好,可能会导致教与学存在脱节现象。这里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把握学生的特点,构建桥梁,使学生能与我密切配合,度过这最后的高中学*阶段。

  三、加紧融合,提高自己的受欢迎度

  学生在对待学科学*的态度上,班级里的学生可能存在着分化,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一般不会因为教师的不同而存在学*上的好恶,而学生在对待学科的学*兴趣上,受学科教师的影响是较大。虽然这不是影响学生学*成绩的根本原因,但学生的学*成绩如何还是要看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不能忽略这一方面的因素,怎样做到与学生更好地融合,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科教师是教学效果状况的.重要条件。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特点,从非教学方式上吸引学生。

  四、作业布置技巧的尝试运用

  对于总体学生基础较薄弱这一现实问题,作业的布置技巧更是值得研究的方面,作业布置首先要因学生而异,而这一方面在作业大统一的大环境当中,也是最难处理的一个方面,客观地说,教师也不大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针对班级里不同群体布置不同的作业,而且这样会带来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批改作业的时效上必然降低,作业分析课怎么上,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上等等。所以,所谓技巧,其实是要以顾及大多数为标准即可,而且要从心理入手,不能让学生形成你这门课作业“特多”的观念,一旦形成,那么在布置任何量的作业上学生都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至于作业效果上就可以想象了。

  以上是本人对本年度教学的一些个人感受和粗浅的认识,具体实施过程中得失共存,但总的感受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4

  一.教学反思:

  这次一模考试,我校学生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目标,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学生试卷上非选择题的32、33、37、38题答得较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分述如下:

  1.我们的学生选择题失分率较高,尤其是单选题部分,除了第3题粮食问题,12和13题太阳波长范围图,全市失分率均较高,我们第5题和第6题青藏地区城镇分布,青藏铁路线路题,第9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好多学生一看等高线地形图,也不看具体的经纬度就轻易选了四川盆地,第10题云贵高原的成因,也就跟着错。第15、16题风向、渔港2题错误率也很高。双选题21题——23题有关沃尔玛的知识,24——25题等温线、等压面,26题锋面气旋的题目,29题贸易比率等几题错误率也很高。

  2.*时讲题可能讲得不够透,比如选择题第15和16两题是上学期考过的,33题澳大利亚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及其成因,我*时都讲过,但学生错误率很高。可见老师不应光看到自己讲了多少,而应看学生掌握了多少,力争做到试后100分。还有人文地理部分要讲到点子上,比如咸海附*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有一点是光照充足,我们学生有好多人只写到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更是很少有人想到,这和我*时没强调到点子上有关系。

  3.尾巴还是比较长,我们这次还有10人不及格,有几个恰恰认为应该及格的,反到没考及格。高分不多。看来*时应把眼光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关注一些中等学生,不应只注意一些后进的学生。

  二.复*计划和措施:

  1.先用前两个星期把专题复*进行完毕。*时插入几套综合练*。后两个星期多做些练*。讲题要讲透,不仅要注重量,还要注重质。要重视讲解考卷这一环节,尤其要注重选择题部分的.讲解。

  2.进一步提优补差,争取把不及格人数控制在5人左右。

  3.教会学生进一步学会审题,规范答题*惯,选择题部分要逐项做过去力争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

  4.进一步拾缺补漏,这一次34题印度半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原因,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等几个知识点我*时没有强调,学生失分率较高。争取在二模前尽量减少这种情况。

  出题意图:

  本份单元练*卷的命题范围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主要供高三单元复*教学使用,是学生的单元过关培训题目。因此本份练*卷难度系数在0。65左右。

  本份练*能级要求有识记,理解,应用,比如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台风属识记部分。三圈环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就属于理解部分。亚欧大陆一题属实际运用题。

  本份练*卷考察的知识覆盖了整个章节应掌握的知识点的百分之八十。重点放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判断四部分。难点是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部分。针对重点难点,我反复通过题目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点。比如气候类型的判断、位置、成因,我重点考察了学生对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四种气候的掌握情况,因此单选1——8题,综合1,2题都是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点。通过单选9、10两题考察学生对三圈环流的理解。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我通过台风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点。台风本身就是一个热带气旋,这样又可以和天气系统一节很好的联系起来。综合题16、17分别考察学生对我们居住的亚欧大陆及我们国家区域气候的分布及特征,及对应的自然带景观,使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对等值线的判读能力,是地理考试中最能够区分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我通过17题考察了学生这一部分知识。并能根据气压图判断风向、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我通过19题考察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点。17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5

  通过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袭着“死背书,多做题,拼时间,低效率”的老路。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们应该从单纯复*知识转向“知识+方法=能力”,优化复*活动,教师讲解多启发多联系多分析,学生多思考(分析、比较、概括)、多动手(绘图,列表)、多动口(提问,讨论,交流)、多总结。例如在复*“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以鲁尔钢铁工业区为例,让学生回忆影响该工业区产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而了解到工业布局是多种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作用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说明影响工业区发展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然后以上海宝钢为例,了解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又是什么,并分析它与鲁尔钢铁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从而说明某种工业部门是什么指向型工业,只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地点而言。同时指导学生分析影响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该是怎样的?最后请同学分析比较长江沿线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并说出它们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复*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觉由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已经学*过,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兴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果还像讲授新课那样复*,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也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试着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报而已。

  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

  (2)为什么东亚能成为世界最为典型季风气候区?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欠东风”的现象?

  (5)孔明为什么又能够借来东风?

  (6)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复*了天气、气候、季风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的,学生学*也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从*几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来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点几乎没有,需要记忆的观点和方法论知识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来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结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上。记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让学生分析兰州化工厂布局是否合理的题目,当时就有同学只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对化工厂的布局进行分析,忽视了环境效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认为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与标准答案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会选择一些有关材料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复*有关厂址选择的问题。我在给出了大量有关“食盐”及“食盐化工”等背景资料(略)之后,提出:某公司正考虑在某镇附*建一新的食盐及食盐化工厂,给出了某镇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同学对照地图和资料,讨论:图中“公司提出的地点”和“议会提出的地点”相比,哪一个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厂管理人员、议会代表和社区代表。讨论之后进行大组汇报。同时强调:(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得失,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

  在随后进行的大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学,从工厂经营必须取得更大利润的角度,希望工厂建在距原工业区较*的地点;扮演工厂管理人员的学生,从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建议工厂建在距交通线较*的地点;扮演议会代表的学生,从保护绿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厂不能破坏树木,工厂应建在沼泽地;扮演社区代表的学生,从维护社区环境的角度,要求工厂建在与常年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发言时间,学生们比较了上述意见的利弊得失,一致认为,虽然从他们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还是公司提出的地点比较合适。

  4、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节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植树造林并不一定能解决荒漠化的问题,因为树木生长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会造成进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变少,反面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这个观点与教材相反,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其实学生的思路也不是一点也没有道理。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这就是说作为老师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既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但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匡正。

  5、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与同学个别沟通,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时上课也多从他们的能力角度讲解,以求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0xx-12-18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6

  地理二轮复**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在巩固双基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概括起来就是“深化”“综合”“应用”三个方面。

  一、深化

  1、深入研究考纲,重视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的读图能力,和描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2、构建知识结构,二轮复*应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书本,整理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知识点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

  3、调整复*方法,以相同或相*范畴为线索,打破现有教材的顺序,立足专题,着眼全局,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查缺补漏,切忌简单地重复。

  二、综合

  是指专题的设计与落实要以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以主干知识为线索,突破教材原有的逻辑体系,建立新的逻辑体系,建立“选、讲、练、评”的'教学模式。

  (一)专题选择

  1、精选内容

  (1)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内容。

  (2)涉及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主要过程的内容。

  (3)涉及人文地理,区域开发和整治的内容。

  (4)和地理热点相关的内容。

  2、主要专题。等值线专题,地球运动专题,气候专题资源和灾害专题及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治动,城市等专题。

  3、专题的复*方法

  第一步,教师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专题整理示例。

  第二步,建构、分析专题的模式。

  第三步,学生自己完成专题,老师在方法上进行具体指导。

  第四步,对基本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典型*题解法指导。

  第六步,对考试中出错内容进行补偿考试。

  三、应用

  是指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是学科能力和高考能力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特别关注三点:

  1、由已知知识推未知知识。

  2、掌握解题方法,注重小专题知识总结学会知识迁移。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掌握运用书本基础理论解决社会实际

  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这是二轮复*的最高目标。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7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高三复*阶段的教学往往是教学改革难以触动领域,在复*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惯于以自己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细致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十分“乐于”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灌输。然而这样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会的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技能。这种技能既适应不了信息量大、灵活多变的高考形势,更谈不上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了。基于上述情况,我尝试在高三地理复*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通过如下图四步骤来完成。

  高考典型例题展示 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规律 教学反思教学相长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够有效地暴露学生在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中的缺漏,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又通过规律总结,举一反三,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考。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考典型例题展示,引发求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而以*年来高考题型为案例设疑更能够激发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由于*年高考试题不讲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采取专题化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命题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深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小专题复*的时候将*年来高考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集合起来统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时候,就把20xx年全国卷(1)高考36题和20xx全国卷(2)36题展示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二)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高考题型的设计让学生思维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个别提问:让个别希望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2)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允许同桌之间,上下桌之间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时,每一位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或者出现的思维障碍,同时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结论。这种合作学*方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获得了相互取长补短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一方面确保纪律,另一方面个别小组,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无从下手,白白的僵持着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三)教师归纳总结规律,案例迁移,举一反三

  针对学生自主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通过以点带面,表扬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分析总结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高考地理试题设计更加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判断、摄取、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也要求老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基础知识点缺漏,主要体现在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上;(2)地理规律、原理不会运用,没有做到《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3)不能有效地从题目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文字材料信息,统计图表信息,地图信息。(4)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描述不清楚。对于属于审题思路的问题,教师要对高考题型设计,题目切入口的位置、方向,以及跟书本基础知识点的联系做出深入的分析,以高考题型为案例将这种解题思路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对于属于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

  ,将知识要素化,努力使学生答题做到“点多、面广”以适应高考踩点给分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将工业、农业、城市等的区位因素分析,地形特征描述,影响气温和降水因素类似的地理特征、规律,成因渗透到分析高考典型试题上,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有自主学*合作学*的机会,但教师千万不能掉入到就题论题,讲解练*当中去,一定要不断地归纳总结地理规律,进行地理知识迁移,努力使学生对同个知识点不同角度考查和同种角度考查不同知识点的题目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四)教学反思,教学相长

  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后教师可以自我反思,回忆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存在纰漏,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师生互动是否和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阶段性地向希望生征询课堂教学意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三地理复*中,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尤其以高考题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和小组合作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将地理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高考,而且使学生提高其地理素养,今后更好地应对学*、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8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既定目标。地理教学也不例外,以下是我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就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出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具有独立学*的能力,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

  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方向

  高三复*的第一节课,我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

  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在复*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7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3.教给学生学*方法

  教给学生学*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计划。高考复*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听讲、复*、作业、考试、总结”是学*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1)预*

  高三的复*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时大得多,如不预*,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

  (2)听讲

  到了高三复*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了。其实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

  复*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也要精选,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9

  从*年海南高考试卷分析,基本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尤其突出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同时我明显感觉到进几年海南高考另一特点是考查学生记忆能力的内容减少,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侧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考查,侧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侧重对学生是否能应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如围绕现实问题,情境设置新颖,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尤其社会生产或生活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设问,以地理知识为载体和依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要落实以上知识与能力,必须针对性设计教学课件,加强训练,积极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在*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

  1、掌握读图的方法,常见的图表类型有:坐标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日照图、区域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等,在*时的教学训练中,应选择上述典型的图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使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

  2、养成良好的'读图析图*惯,如在读坐标图,要求学生必须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读区域图中,要求学生要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图中典型的地理景观、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等判断出区域的具**置,在等值线图中要判断是什么等值线,等值线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如果出现异常,必须思考产生异常的原因等。

  3、要引导学生结合试题的设问,尽量思考图中哪些信息是与试题的设问有关,或者思考要解决试题的设问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或必须要具备什么理论或原理,或者必须要具备什么知识,而这些条件、理论、知识是否能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包括图像和文字等)中,得到呢?

  要达到上述教学要求,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包括课件内容,典型例题选用,模拟训练题的编写等教学资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0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说,学生的知识技能即文化课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甚至教师课上得很精彩,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老师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进步不大,也是属于低效教学。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说: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讲了N多次,学生还是不会,这就是无效教学的具体表现。

  怎样才能实现地理科的有效教学呢?我觉得关键是地理教师在课前的教学中的设计和在课堂上的教学实施,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通过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和问题研究加强教学,促进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提高,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我们还将这种教学方式和学*方式以非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在结束人教版地理1第一章教学时,我们利用其章末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国庆节假期通过上网收集有关资料,首先了解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通过讨论分析收集的.资料,分析月球基地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生命保障条件和人类可以开发哪些月球资源。其次通过收集的资料,了解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进一步探讨哪些月球资源可利用于发展月球基地。最后分析总结出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的月球基地。

  通过问题探究进行教学,是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地理知识和地理科学,比起间接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的知识,学生对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这样获得的知识掌握的牢,且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1

  忙碌了三年的20xx届学生终有了满意的归宿。综观高考试题及学生考试结果,虽有得意之处,但也留有些许遗憾。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为一名年青的地理教师,很有必要对高三的地理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作为2012届学生地理学科的备课组长,我的做法如下:

  一、勤订计划,合理安排复*进程

  凡事预则立。合理安排复*的时间进程,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从全局上宏观上把握复*的节奏。从高一开始,我们地理备课组就做了三年的规划,高一至高二上认真抓会考,高二下进行《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复*和选修课程的学*,高三上必须完成一轮的复*。高三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补缺补漏。这样做我们大家无论何时都对下一步的教学、学*任务明明白白,每一时间段大家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二、深刻领会考纲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

  我们备课组有很特殊的实际情况,应届文科就2个班,但我们俩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备课组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准确的把握高考趋势和命题方向,制定可行有效地理第一轮复*复*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体备课。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讨论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要注重学*过程的设计和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讲课尽管是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但却要变成自己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学到东西。在教研时间以外,无论何时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也都经常相互交流,互补知识,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当然集体备课后,还要把集体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加以消化和巩固,还得再进行个人钻研。因为,别人的经验再好,对自己来说,都只是间接的知识,只有通过个人钻研这个过程,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所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是:在个人钻研的前提下,进行集体讨论;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备课。

  三、重视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的调整

  如何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我们地理备课组还经常请教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较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和文综的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背背书就行,其实不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

  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很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

  更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风”时,我们遵循以下步骤:概念----成因(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冷热不均(温差)----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用丰富知识、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无论如何课程改革,怎样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知识,其次则需要激情。知识渊博就能驾轻就熟,有激情就能产生共鸣。做到这些必须潜心钻研,研究历年高考题型,随时快速准确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学*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时,要结合时事,用详实的资料、清晰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3、夯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高考目标是选拔人才,考察的是学生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时上课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

  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而不要各自为阵。2008高考5-7考察产业转移,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内容,但只要我们把握我国产业布局的变化,此题则可迎刃而解。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8年高考卷Ⅰ39题材料就是电视剧“东归英雄”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生活,*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重视阶段考试

  *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

  练*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考试较多,试题一定要精选,既要检测成绩,又要考出学生自信。

  四、二轮复*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的目的与复*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以前复*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

  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2、重基础,抓热点

  高考前的学*,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要处理过多的高难度*题,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08年高考伊犁河谷的水草充足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热点问题不可避免,这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做大量工作,针对热点,我做了以下专题:粮食问题、西气东输、雪灾、地震、气候变暖等。为考前稳定军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惯的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

  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08年高考卷Ⅰ1--4题,图中很多信息(油菜、中年人口比重)是题的答案的关键。对于新题型,教师应该讲透,还要提醒学生重视。

  总之,高三地理复*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切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解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严格按高考要求规范学生行动,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2

  教师每天所从事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似乎在重复劳动,其实不然。因为教育对象是鲜活的,教育的目标是随时代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求新求变。我们全体高三地理教师对去年一年的教学进行了一下反思小结,一致认为收获是巨大的,但不足之处又是极其明显的。为了更好的调整今后的工作,促进明年的地理教学工作,现将20xx--20xx学年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高考地理复*的成功经验

  1、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像大多数学科一样,地理复*策略为三轮复*,在高三工作开展之前,全体高三地理教师共同计划每一轮复*的工作重点,结束时间,并对*时试卷的编制做了详细的分工,所以说这一年的地理教学准备是充分的。分工是明确的,工作是有序的。

  2、加强了集体备课,钻研高考方向

  今年高三地理在孙主任的带领下,认真进行每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我们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时因备课需要,高三的集体备课每周是两次、三次,遇到难题我们进行热烈的讨论,集体备课对青年教师帮助是巨大的,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让新上高三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另外集体备课中我们经常围绕历年高考题,讨论今年的命题方向。多年在高三从事教学工作的孙主任在把握高考方向上有令人佩服的胆识和预见性。如今年地理高考试题,在多次集体备课中,孙主任指明地理复*的重点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结合部。*几年环境问题经常考,去年考温室效应一道大题,前年考了酸雨一道大题,所以今年臭氧很重要,结果表明这种推断是正确的.。在今年高考6道选择题中有4道选择题是关于臭氧问题,可以说这4道题孙主任押到了,而剩下的两道选择题是板块学说的内容,这在*时也是我们做重点复*的。而大题部分果然考的人与资源问题,一道是能源消费构成,另一道是人口与资源问题。这两道大题的模式在*日我们有过相关练*。所以,可以说今年地理备考方向把握非常准确。从学生反映回来的信息也是非常好的。

  3、复*战略定位要准

  经过集体备课讨论决定,去年地理复*战略定位是这样的:

  ①基础知识要活

  在第一轮复*中,基础知识的复*要扎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等于死记,更重要的是理解和灵活运用,以变求新。通过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我们知道高考特点是考思维,考核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及深刻性。所以基础知识光扎实是不够的,还应会灵活应用。这对于学生适应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是非常有益的。

  ②建立空间概念提高识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的学科特色,纵观*几年高考,试题均突出了对图表的考查,考的形式常见有:无图考图、图表分析、区域识别三种。地理本身属边缘学科,文理兼顾,所以是综合命题很好的切入点,地理大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易得高分的,难就难在地理有图表,这需要学生能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时复*地理时,教师一定要重点进行图的训练,要活化地图,通过典型题,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用地理思维加工信息,以及如何规范答题。

  ③关注初高中的结合部

  初中重视事实,高中重视原理,而高考往往以初中地理的区域为载体去考查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所以在第二轮复*中要加强与初中内容的结合。

  ④突出主干知识的复*

  现在高考,已不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在第三轮复*中更要突出主干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因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答题要点不全。把课本由薄变厚,过渡到由厚变薄。养成良好的学**惯。

  ⑤精讲巧练

  大综合考试由于学科多,所以课时少,任务重,这更加需要我们用巧字来解决这个问题。*日的练*要注意典型性,作业量不能太大,学生作业量虽减少,但教师的全批全改力度要加强。通过批改,讲评,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备考时存在的问题

  1、教材回归指导不到位

  在自由复*期间,有很多学生依旧就题问题,真正仔细复*教材的人很少,这在普通班中更加明显。学生感觉教材已看过多次,再回归教材似乎很空洞,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应重点看什么。所以希望今后高三地理复*中在回归教材方面给出更具体的指导。

  2、作业难度偏大

  虽然作业量少,但难度需进一步降低。

  3、*时模拟考与高考的难度偏差大

  事实上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因为*时的模拟考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导向性,由于每次都要进行排名,所以任课教师、备课组均不敢将自己*时的训练难度降下来,但这与高考又是相矛盾的。所以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是值得我们全体大综合组成员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4、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够

  以上就是我们高三地理备课组对这年工作的总结。从总体上讲,20xx-20xx年的备考指导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会将这些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在组内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希望我们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对明年高三地理教学能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3

  高三地理备课组总结

  组长:杨凤华 20xx年6月 光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尾声。高三地理组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教研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的理念,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要求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全面完成了本学期的高考二轮复*教学工作。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概况:

  本备课组虽然只有两位老师,但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每一个成员都能在第一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各项工作, 充分体现了本组成员的水*和素质。

  二、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

  1、重视对教情、学情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从提升教育教学水*出发,组织开展教情、学情研究活动。全组每周确定一个集备主题,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分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最终形成共识。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全组教师的理论认识水*。

  2、大力开展听课调研活动,互相学*,取长补短。(与高一高二合作)组织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听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组织的形式多样,采用集体组织与个人行动相结合。通过听课调研活动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相互学*,取长补短。

  三、全面落实二轮复*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研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定期检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业务水*。

  配合高中部教务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检查全组成员的教案,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全组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全组教师业务水*。

  3、定期集中备课。

  我组坚持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组教师都有一个*惯,都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把报刊杂志上有用的信息以剪报形式收集起来,作为备课资料。*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并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4、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本组教师每节课后都要有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理论学*需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在我校各年级全面实施,对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在新课程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学*与研究,提升自身的认识水*。

  2、课题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着认识不深,热情不高,参与不多的状况,缺少经费保障等问题。。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理论学*,鼓励学*再提高。将学*新课程、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下学期全组工作的重点之一,让他们全面掌握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2、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向学校争取外出学*培训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提高自己业务水*。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4

  通过一学期的复*实践,我觉得多从高考对地理知识、能力的要求上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可提高第一轮的课堂复*效果。

  从*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重点的试题。试题具有时代性、基础性。所以在复*中,应注重立足基础、加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注意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

  我们知道夯实基础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知识。在复*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弄清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重对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避免死记硬背。不同类型,复*侧重点也不同。

  在自然地理复*中,一些重点基础知识,如地球运动、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运用、各种日照图的判读、大气运动、气候、洋流、等值线等内容,地理原理和规律性都较强,复*时要侧重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归纳和总结,同时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并配有针对性的练*进行训练。在试题讲解时,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以加深理解,突破难点,夯实基础。

  在区域地理复*中,要掌握某国家或区域方面的知识,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位置、范围、地形,然后分析得出气候特点,进而得出当地的植被、水文、土壤的分布规律,再通过这些自然特征推导出该区域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国土整治等社会经济特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学*时,注重寻求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进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从*年高考试题分析可知,有关地图的分值越来越大,地图类型形式多样,越来越复杂,这是学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地图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利用区域空间定位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等方法来巩固地图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高考试题提供的地图形式多样,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需借助于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海陆轮廓形状、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所以在复*中,我们要求学生常看地图,手不离图,尤其要掌握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主要国家、主要地形区、主要气候区、主要城市、热点地区等。并记住各个地区大

  的山脉、河流及某区域的轮廓等。这不仅夯实了基础,做到胸有成图,也提高了学生学*地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人文地理复*时,引导学生在多看书,熟悉掌握课本知识要点、考点的基础上,理清教材的脉络、主要思想,多思多想,多总结,并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因此在第一轮复*中,一定要遵纲守本,不留死角,配合《名家指路》练*册,一课一练,夯实基础,关注差生。同时,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15

  细细分析今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高考地理卷体现了新课标下新高考的新要求,是一份质量较高的高考试卷。具体来说有以下特色:

  1、试题新颖,图表、文字素材多,信息量大。全卷共有图25幅,表格7个,其中选择题超过2/3的题都有图,综合题每题都有几幅图或表;

  2、加大了对地理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主干知识,试题综合性强,反映地理的有用性;

  3、相比往年,地理语言更丰富多样;

  4、各种解题信息在题干图表中清楚体现,没有多余的信息;

  5、减少记忆知识的再现和要求,重点考查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能力,审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表述能力等;

  6、依据课程标准出题巧妙解决了一标多本之间的问题;

  7、首次设计“二选一”的选做题,是一大亮点;

  8、注重对“有用的地理”的考查,吻合新课标中“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全卷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1、全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对“变化趋势”的考查有些过多,如选择题的第14、15、16、17、29题,综合题的第34题的第(1)、(2)、(3)小题,第35题的第(1)小题,第37题的第(1)小题。

  2、综合题中的选择题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多,不过幸亏题目不是太难,否则这些不定项选择题会增加难度。

  3、第35题似乎也属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与选做题“环境保护”加在一起,有些过多的味道,换成考其他的调查,可能会更好些。

  4、第36题本属“旅游地理”的题目,但感觉上第(2)、(4)小题不像旅游地理的题目,当然,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与预计有差别。

  5、答案中如果写上评分标准就更好。

  总之,今年的广东卷地理试题比较简洁、明了,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逻辑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由浅入深,难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钻研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重点研究*两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标,夯实双基

  *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标、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在第二轮复*阶段,则要以专题复*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重组,突出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力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照图、经纬网图、(中国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

  四.优化练*,提高练*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试卷,并对练*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适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倾注较多的关注,要指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六.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1、后期的模拟题特别多,应该加强选题,不搞偏、难、怪的题目;

  2、注重综合训练,注重融会贯通,加大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3、注重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融合,切不可孤立地去对待;

  4、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

  5、提高学生的阅卷速度,规范学生的II卷答题;

  6、认真出好后期的每日一练题,并抓好学生的落实,全批全改,做好讲评。

  ……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3)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10篇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文复班美复班两个班教学工作,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成绩突出。

  课堂教学方面:突出“三案”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组内听评课坚持不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学生学*方面:抓学生“三案”使用情况,督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面批面改,实现学生个体人人求进步,人人能提分。

  成绩方面:两个教学班高考成绩比较理想。

  2、教研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们高三地理组进行了充分教学改革实验,推行了“试讲讲评课”的6部教学法模式,荣获学校“教科研优胜备课组”称号。我们建立了试卷讲评课的基本设计环节和上课模式,为以后该课型的完成铺了路,做足了实践工作。

  二、高三备考经验总结

  1、核心目标:效率、效益

  2、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学*状态、成就、提升为中心。

  3、高考一轮备考思路:

  ⑴变大专题为小专题,实施课时专题,注重课堂实效。

  ⑵分解综合能力为单项、专项训练,单项能力设计引入案例分析,案例设计重在过程设计和方法点拨。

  ⑶典型例题配合纠错训练和变式训练,突出主干知识教学,提升学科能力。

  ⑷高考真题训练和最新模拟训练结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

  ⑸要依据考纲,对照教材,核实考点,拆分考点,然后重点讲解。

  4、高考2轮备考思路:

  地理高考大纲始终坚持文综所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高考试题中,这一点就更突出一些,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且多数高考题目的信息,是*时训练少见和教材以外的信息。 如:选择题,一定要有两次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首先对提供的图文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判断,得出结果;再针对题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选择。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到高三,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在下阶段的复*中,自然地理重在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重在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空间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 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用书面文字的形式完成各种问题的解答。因此,在复*过程中要经常回归教材,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应语言规范,书写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样才能得分,否则即使能够理解题意,利用有效信息,写一些大白话,没有关键词,也不得分,所以这一点也就是得分点。第四: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在后阶段复*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大量做题,要善于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比较、概括,综合运用。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学*困难生的转化、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化繁为简,降解难点等措施不利问题很难解决,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 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我本学期担任高三(1)和高三(2)地理课教学。这学期以来,我在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和教学业务能力,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本人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洋思经验,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讨考纲 。认真学*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有明确的`导向。在教学中就可以着重强调最基础的知识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更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基础知识。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在第一轮复*阶段,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并及时批改,在下一节课给学生反馈。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也知道了什么知识是基础的、必会的。复*中,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第一轮的复*花费了很长世间,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复*的时间很长,主要是本身知识就比较难于理解,再者所教的学生是文科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的学*心存畏惧。

  对于区域地理部分,虽然高考说明中没有出现要求,但是也不敢不复*,因为区域性是地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把区域地理过了一遍,时间比高二上课时少很多。此阶段的练*以阶段性的*题为主,没有进行特别的客观题或主观题训练,反映在考试的结果中,学生阶段性*题做起来感觉还不错,但是综合性*题一做起来,水*就上不来了。今后也需要在这一阶段的复*中,就有意识的做一些综合练*,弄一些客观题训练。

  二、坚持认真备课,做好集体备课、听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及时解决。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参与集体备课,向本组其它老师学*,*时经常听组内其它教师的课,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指导,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备课深入细致。*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肯定,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地理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三、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高三的课堂尤其是注重效率,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地理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地理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完善作业批改。我觉得课后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生的学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处处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信心,取得了成就感,让他们意识到学*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提了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一、勤订计划,合理安排复*进程凡事预则立。合理安排复*的时间进程,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从全局上宏观上把握复*的节奏,在全面复*的基础上保证主干知识的复*和必要的解题训练。具体做法,需要教师及时制订好各种时间段的教学计划。由于本人是从高一带起的,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设计高中三年的教学总体安排。

  高二第一学期学完选修一后就开始复*世界地理,接着复**地理,期间同时进行若干个选修二的主题教学。整个高二学年每周给学生做若干道学科综合题。高三的十月份开始自然地理的复*,一边给学生做*3年的高考题并及时批改分析。第一学期末基本完成高中地理完整的一轮基础复*。寒假补课开始一个月半左右搞专题复*为主,穿插综合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告诉或书面公布我的整个教学计划,或让学生一起来探讨下一步的教学安排。这样做不仅是教师更使学生无论何时都对下一步的教学、学*任务明明白白。每一时间段大家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计划,最终把他们步步引向高考。

  二、勤于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效统考是精心命题、精心组织,统一批改的。统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统考能提供许多横向比较的信息。通过仔细分析学生在统考中的丢分原因,可以找到学生学*与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而不是忽略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一针见血的去解决存在的漏洞。减少复*工作的重复,提高针对性。

  对一次大型统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反思。

  一、反思考试的.内容范围及试卷整体结构、特点,从中可以发现哪些知识与技能是考查的重点;经常对高考题做这种研究就能较好把握命题方向。确定*时复*的侧重点。认识试卷特点、难度也有利于宏观上分析评价学生的现有学*水*。

  二、反思学生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哪些题是学生丢分最多的,哪些是已经熟练掌握的;从而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反思学生的失分原因并归类。一般学生丢分的原因有学生自己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教师教学疏漏(盲点)、基本技能不扎实等或者答题技巧问题如条理不清、针对性不强,不能用专业术语表达。也有审题不清、命题不够严密等情况。

  四、反思补救措施,这是最关键的。补救的不仅仅是某几个知识点,而是如何解决那一类问题。让学生尽量减少同类错误的重复发生。五、反思应如何调整下一步教学。典型错题反思案例(以宁波市高三年级06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统考为例):

  一、选择题错误率最高的23题是84位学生错56人。22题错34人。

  原题:读图6,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此完成22—25题。

  22.A、C、E三地的气候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3.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受寒流影响降水更少 D.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错误原因:该题考查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三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与成因,主要丢分原因首先是对22题的气候类型的误判导致。而22题的错误是由空间定位能力不过关和对非地带性气候分布的空间位置缺乏直观的地图感知所致。也是特殊气候分布区气候成因分析未过关的表现。当然,也有学生在选对22题后简单地认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就是赤道低压控制,而不知道这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殊分布地区,是非地带性的表现。

  教学对策:(1) 切实加强空间定位的操作训练与引导。空间定位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不强调,但关键是重在落实。事实证明,如果缺乏有力的措施。学生过硬的基本功是不可能形成的。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展示*地图、世界地图,尤其要把有关区域放大,让学生能辨认放大后的区域,说出该区域的大致经纬度。以重要经纬线为线索熟悉总体的各区域的大致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找出主要的国家或区域进行重点突破。课外要求学生多进行学生相互考查及自我考查。教师适当进行几次专题课堂小测试,对未过关的学生,要盯住不放,直到过关!

  又到了昼长不断变长的季节,20xx就这样在我的指间流逝了。过去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是自己提升的一年,收获的一年,从读书学*、网络教研、试题命制、导学案编写、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到班级管理,都收获颇丰(自己这么认为的 )。20x已然开启,现在要把20xx收入囊中,珍藏起来,让其发酵,不断催生自己,助我成长。

  一、 努力成为一位研究型教师

  参加工作至今,过去的一年是自己大幅度提升的一年,围绕教育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上半年关于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研读、大学教材的再学*让自己夯实了基础,开阔了眼界,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愈加清晰,为此,在下半年的工作虽紧张忙碌,但又游刃有余。

  1、专注于自己的教科研活动。以前自己一直不理解中学还有什么科研项目,甚至怀疑学校的科研室到底对学校、对教师的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回首一年来的潜心钻研,才发现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原来教育科研不是一句空话。为此,自己悟出一个道理,不要怕没有事情可做,只要你想做点事情,事情会时刻伴随你左右的,就如我在班级《史记》给孩子们的留言说到的:干着急永远是门外汉,只有撸袖子,抡胳膊才会投入其中,自然会收获满满。一年来自己继续研读美国人写的《透视课堂》,这本书翻译的真叫是经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初读觉得很有道理,再读觉得很有深度,细细品味方知个中滋味。通过这本书的学*也着实让自己对于课堂教学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更加清晰,这本书自己研读的很慢,仍在继续阅读中,相信会不断有新的收获。下半年自己买了所有其他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通过与人教版教材的比对,发现不同版本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诠释不尽相同,这也促使自己认真研究了几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就在昨天监考的考场上,又仔细研读了课标对于各章节的要求,从行为动词的运用到每个知识点的要求,认真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对,突然发现课标对有些知识的要求早已删除,如:气候部分,课标并未对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表述一句话,课标的表述是这样的: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看来气候类型这部分知识并不需要在高三复*时复杂化,重在运用气压带风带知识去解释其对气候的影响即可。 人口迁移部分,以前总是很注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是课标对人口迁移的表述是:通过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市化部分,原来总是强调城市化的解决措施,但是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表述是: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部分,原来对非地带性现象的分析着墨很多,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只字未提。另外,人教版教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处理比较分散,本轮高三自己通过对其他三个版本的现行教材的研读,重新整合了这部分知识。

  通过理论学*、课标研读、多版本教材的比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再上新台阶,我想有些同志是理解不了我的想法的。还是我那句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2、专注于高三一轮复*导学案的命制。说到这点,还是要大大赞扬一下自己的,自本轮高三以来,每节课的导学案均是自己亲自命制,参照网络资源,加上自己原创的元素,整合多方资源,甚至很多图片都是在WORD文档中重绘的。问题的设计、编排的顺序、知识呈现方式都是自己的原创。开始自己没有意识到工作量之大,后来才发现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但是自己居然完完整整地坚持了下来,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导学案展现在自己的面前。没有投入其中,认真研究的老师是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的。

  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我和校长大人商议要将我的导学案出一本校本课程,校长大人欣然允诺。但是随之而来的,自己寒假将进一步的整合,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不管怎样我都要把我的劳动成果化无形为有形,要留下我的痕迹,现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整合之中,让我们期待我的高三一轮校本课程吧。

  3、 试题命制开阔视野。本轮是自己高三的第5个轮回,感触颇多。我们备课组坚持订练*册,自己命制导学案,自己编辑练*题,这其中自然有不足之处。但是,自认为没有让我的学生整天遨游在垃圾题海之中。每月的月考试卷都由我命制,与以往不同的是,自己添加了很多原创试题,最多的一次月考试题中,自命题占到70 分。质量不敢说很高,至少我的试题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很强。再说说给高二年级期末试题的命制,纵观高二整套试题的命制,我的原创或改编试题占到70分,但是高二的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但*均分达到了60分以上,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反映难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一是学生的'掌握程度,二是高二老师教授的程度,三是难度或许真的有点大。但这却是自己认真命制的一套题,或许高二老师理解不了我的初衷,我的试题与他们*常练的试题不能对接,相信高二老师会理解的。最后想谈谈更大范围的试题命制,一次是上半年的全大连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期末试题,这在上半学期的总结中已经谈过了,这里就不必多言,最*一次是全大连市20xx高三地理双基测试卷的命题活动。通过这两次命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原创命题思想,对自己今后的试题命制工作将发挥很好的铺垫作用。但我坚信,这只是刚刚开始。

  4、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地理学科的星韵地理网虽是公益网站,但却门庭若市。很多一线老师、专家都在这个*台上大显身手,我的星韵地理空间是12年开通的,经过*一年的积极参与,自己在星韵地理结交了很多一线的高手,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被同行们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所感动。自己也毫不示弱,时常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教学思想,也博得了众多网友的围观。

  5、积极投入我校”三自教育“省级课题活动。 以前对”三自教育“一知半解,自从自己负责带领本组老师研发校本课程以来,认真研读了校长关于”三自教育“的诠释,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写了一些感悟,并自认为我发展了我校的”三自教育“内涵。当然,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我不敢说,但是我会充满热情地参与其中。这个问题才刚刚起步,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课堂教学天翻地覆

  长时间以来,一言堂曾苦苦困扰着我,通过系列学*活动,我已攻克了这一难关,课堂设问有深度,问题与问题有梯度。今天才明白,曾经自以为不错的自己是多么渺小,真是应了那句话:课堂教学,永无止境。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会坚持不懈。围绕课堂课堂教学我要谈两件事情,一是自己承担13年11月份全大连市高三一轮复*公开课,我上课的主题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二是我校与江苏新海高中、唐山开滦一中的同课异构活动,特别指出的是,本次我不是演员,意外成为了导演,个中滋味耐人寻味。

  1、三省三校的同课异构活动。 13年10月份,同课异构活动将如期在我校进行,领导要求上课的教师是孙老师,课题是《青藏地区》(关于本次活动,我之前写了一篇*7000字的感悟,这里就不再陈述其细节了),由于我是高三年级,且事务繁多,所以刚开始我并未深度参与,仅仅参加组内孙老师的听评课活动,开始的几次试讲,校长、副校长对孙老师极其不满,孙老师也很苦恼,甚至有撂挑子的想法。其实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孙老师自己没有深度投入,而是靠备课组老师,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呀!在校长极度不满的情况下,我临危受命(要知道,当时距离正式上课还有不到2周时间),第一次当导演,感觉好极了。先是在孙老师现有课的基础上制作课件,由于是半路接管,且时间紧张,既不能改变孙老师的主体思路,还不能保持原样,真是让人头痛。在主体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改制课件,删减不必要的环节,写出详案(夸张点说,孙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甚至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可能回答都是我想出来的,包括孙老师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都是我认真设计的)、再度试讲。结果校长很满意,孙老师很开心。现在想起来,通过导演角色的扮演,让自己进一步提升了对区域地理教学的认识,这是自己未曾想到的,这还真要感谢孙*分配给的任务,看来多干点活不是什么坏事,斤斤计较永远是小人之举。

  2、承担20xx年大连市高三地理教研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自己早有预感,但是当”幸福“真的来临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激动,好在自己练就了命制导学案的”一身绝学“,所以并未觉得吃力,反而对导学案的认识更*一头。教研员同志相当满意,听课老师们大加赞扬,事后,教育学院另一位教研局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将我的导学案传给了她的导师——东北师范大学袁孝亭老先生,袁老师对我的导学案的评价是:导的味道很浓,实效性很强,以至于我有幸成为了袁老师的好友。韩金荣博士建议我去袁老师那里读硕士,再读博士,这个真的没想过,不过我现在真的有点想法了。

  三、德育管理润物无声

  最*传言辽宁高考14年起将发生重大变化,高考科目或将仅考语数外,我不禁惊呼:这是哪个混蛋想出来的馊主意?这是减负还是增负?难道有关领导认为学一门课程结业一门课程的方式就可以减负吗?殊不知,孩子们将把高三的状态贯穿高中三年。我在这里疾呼:不要轻易改动,否则高考会陷入另一个漩涡。另外,在当今科技主导的时代,居然物理化学都删除了,你们是想彻底泯灭国人的创新能力吗?呜呼,哀哉,罪过罪过,施主请自重!

  我要说明的另外一点是,本届学生或许是我今后教育生涯中最后一届毕业生了, 也许未来教育生涯要在高一高二奋斗了,成就感顿失,可惜自己的一身旷世绝学了( )。为此,我会倍加珍惜我的学生们,本学期是孩子们出成绩的关键期,我不敢怠慢,虽有瑕疵,但我会不断修正。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主题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法指导。

  1、坚持每天记史记。每天早晨到校或下午自*时都要把一天的期待或发生的故事或孩子们的表现记录下来,然后再附上自己的几点想法,以此来烘托班级的氛围。孩子们还是比较给力的,学*努力,及时回复帖子。

  2、每次试后总是要个别话疗。了解孩子们内心,帮助其消除思想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提升自己。

  3、每天早出晚归。争取早晨7点前到校,晚上能看孩子们多学一会就多看一会。毕竟他们还是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老师的督促。中间昼长最短的时段,无奈把岳父请到家中,帮我送儿子上学。这一年真的很难,老婆初三,我高三,儿子大班,每天回家家务事很多,忙过之后还要做导学案,真是忙的不亦乐乎,不过自己真的要感谢陪伴自己30多年的身子骨,各部分零件居然正常运转。

  4、严格自*纪律。记得有老师跟我反映自*纪律问题,着实让我恼火。为此,开班会狠狠批评了孩子们,记得那两周自己的脸色铁青,教室很静,不过慢慢地孩子们就*惯了,虽说和机器人比我们还有差距,但是我们已经很有进步了,纪律问题是常抓不懈的问题,虽老生常谈,但永不落俗套。

  5、加强对吃力孩子的辅导。别人我管不了,就地理一科而言,我争取每周一次走廊针对性辅导(这不是走廊答疑),针对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固,但愿我能够帮助他们。

  写的有点乱,不过还是不作改动了,还有很多话要讲,但是有些话不能公之于众( )。一个学年结束了,另一个学年已然开启,我这个人不信命,但是,我个人认为我还是很有福气的,相信七班人人受益,沾满我的福气。对,20xx的考场非七班莫属!20xx年,最大的心愿就是七班大显身手,笑傲考场!加油,钱坤们!加油,曲晓慧们!

  20xx年的高考成绩已揭晓,我校高考再创新高,又树立起了灵台一中发展的新里程碑,使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真正成功的喜悦。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4)

——2022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XX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XX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XX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

  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

  要的。在*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

  通过复*七年级上一学期内容的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3、会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关注热点问题生活问题,进行专题复*和综合复*。

  六、教学课时与进程:

  1、二月份复*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七、我们临*的国家和地区

  2、三月份复*第八章、东半球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九、西半球的国家十、极地地区

  3、四、五月份综合复*市的综合训练题

  6、六月份进行考前训练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二册;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历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以及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4.教师要用现有了课件资源和课堂背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求及时效率和长效效率相结合。

  三、各阶段复*要求

  全学期的高三复*分为两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地理(与高中地理选修二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复*。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复*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的主线。在系统复*、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复*。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的主线。在系统复*、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学期期中——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人文地理的全面复*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的复*。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和落实。

  第二阶段: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5)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书菁选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书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xx年、20xx年、20xx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和广东省地理单科试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以及对高考试题的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和全区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三、各阶段复*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复*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结合)、世界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对比的方法复*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在系统复*、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为本阶段的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个单元的复*。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三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广州一模考试(3月7日)

  指导思想:以自然、人文、专题复*的全面复*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的主线。

  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个单元,一部分是专题复*。运用知识结构,在知识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第一轮复*结束)

  目标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安排:一模考试以后

  指导思想:提升能力(二轮专题复*),查漏补缺(三轮复*)

  教学任务: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补缺,进行答题训练。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做过多、过难的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精选练*题。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做各区县的模拟试题发现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突破和练*,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复的、已会的试题,巩固基础知识,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答题的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知识准备迎接高考。

  一、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的趋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强;自然地理难点知识理解困难;文字表述不准确、规范等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在高考地理复*中应关注:

  ①紧扣考试说明,运用“图导法”全面系统地复*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地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扎实知识体系,考试才有“源”和“本”。

  ②有针对性地做练*,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1、史地班1个26人,物地班2个52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属于中后学生多,前头学生少的情况。

  2、普遍存在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读图综合题却无丛下手。

  三、本学期复**体思路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抓基础落实图。

  1、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4、教学研究上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

  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认真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年来XX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备课组教师及教研组的老师都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作为教学与复*的参考。

  一、加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教学

  1.全面、扎实地复*基础知识

  奎年来,对基础知识要求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但这并没有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反而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应用在不断地加强。不直接考查并不意味着不考查,更不意味着学生不必要掌握,而是变相考查、深化考查。

  因此在复*基础知识时,不应该是让学生记住地理术语、地理原理,关键是理解和应用。①认真、细致地复*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年来常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情境和素材来进行考查,要求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时,对地理概念教学一要准确、全面、系统,二要进行适当拓展。

  ②把握原理规律,重在联系应用

  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年来对地理原理的考查主要呈现在分析应用上。

  在复*地理原理时,一般先分析原理、总结规律,再结合实例、拓展运用,接着推理演绎、寻求步骤,最后强调难点,突破瓶颈。

  2.把握主干知识,提高复*效率

  奎年来,虽然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但有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和分值比较高,其实这些知识正是学科里的主干知识。为了提高备考效率,必须弄清教材的主干知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知识观(地理学科特有的知识)、地理学科的价值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的能力观(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图象图表技能)等。

  二、培养学科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1.构建思维模型,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模式、气候问题分析模式、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等。

  地理学特征的思维品质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把握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运动的特征,与地图关系密切。综合思维能力表现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过程。

  2.重视图表分析,培养图表技能

  地理图表是*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20xx年高考试卷全卷共有各类图表23幅,提高学生的图表技能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审图能力也是重要的地理能力。审图的一般过程为:①看图名定主题;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3.注意创新意识,理解探究过程

  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从20xx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学*终身有用的能力和意识。

  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究学*,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全过程,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4.指导解题方法,突破论述瓶颈

  首先是提高审题能力,包括审读文字的能力和审图的能力。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要做到“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赋分。

  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对综合题中的简答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在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①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标明①②③④;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②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答案文字要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可以适当多答。

  ③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如自然的与人文的,有利的与不利的,等等,要全面考虑。

  在*时要训练学生做到答题语言规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天气和气候”、“地形和地势”、“水利和水力”、“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土地和土壤”等,一定要能区分,否则就会词不达意。

  三、*时教学关注身边、联系实际。

  (1)体现“学*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及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在教学中要关注地方特色、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2)关注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教学中仍需大力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区域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单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是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因此区域也是地理学科试题的重点内容。热点性、新闻性的问题,不必专门设立一个专题,在复*到每一个具体专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联系和联想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哪些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新闻事件,思考一下其中含有什么样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意义。

  四、二轮复*进度安排与专题设置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扩展6)

——高三地理教学心得菁选

高三地理教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学年与20xx学年都带高三,也正好是经历了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转变,发现高考向着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方向在变化。比如:做再多的试题,在高考中碰到原题的概率几乎是零,试题总是出人意料;再比如:即使是把教材带进考场,开卷考试,分数也不会有太多的提高,发现大多问题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怎么办呢?下面结合高三教学,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重基础

  虽然高考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不断地渗透新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其核心内容不变,如准确而全面得把握地理主干知识。首先要明确主干知识的内容;再者要透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要理解,要会区别概念,要会用地理原理去分析新的地理问题,如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尤其是体现地理逻辑、地理思维的一类知识,它是地理试题的命题焦点。)

  二、重视对区域地理的复*

  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很重要(高考试题中,把位置的判断作为一种基本地理知识来看待的,所以区域图常作为地理考题的背景。简单来说几乎每道地理高考题都有一幅相应的'地图,如果学生辨别不出图中是什么地方那么下面围绕该地方设计的题目就没法做。)但是高中地理没有区域地理的知识(是初中的内容),很容易被学生忽视;再者也不清楚到底要复*到什么程度。20xx年浙江省考试说明对区域地理的要求是能够了解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通过对*几年的高考题的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总结几点复*的方法:

  1、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通过对典型区域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若遇到具体区域时一定要结合区域具体的个性特点加以分析。(这样即使在考试中遇到陌生的区域也胸有成竹。)

  2、把握小区域时应把它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区域背景下去考查,对区域要素的定位也应如此。(如世界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应放在全球气候分布的背景下分析;中国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应放在中国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布背景下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应放在全球地形分布的背景下分析。所以对区域地理各要素需要建立一个全球的和全中国的知识背景。)

  如20xx年的四川卷,考到了很小的地区尼泊尔。很多学生埋怨不认识这个国家,实际上这并不影响解题,只要将它放到南亚的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大地理背景下去分析,那么有关该地区的地形地势、河流水文等问题就可以用该大背景的特点去解决。

  经过一年的复*教学,送走了我的又一届学生,静下心来理理思路,回顾本学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学*枯燥,与理科相比似乎又较为简单,与文史相比又比较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学*方法和学**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能力是根本原则。而能力的积累一是*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时地理课堂的教学调整

  1、问题驱动——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师生互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落实行动——落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而不要各自为阵。

  4、加强课堂限时训练,注重实效

  *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刺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参照考纲,以"想"为主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的目的与复*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2、"看"与"想"结合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重基础

  高考前的学*,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

  4、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惯。具体做法有: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总之,高三地理复*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时是高考,高考是*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复*教学,有别于高一、高二常规教学,短时间内要帮助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复*,不能只是炒冷饭,而要帮助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抓住纲领,整理体系,注重问题解析过程。比如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复*中,我要求学生始终抓住热力环流这个纲来整理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解题。用热力环流展开学*局地还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学*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用热力环流中*地面A、B、c所处上升、下沉、水*气流(风)的不同位置天气、气候不同的原理解释各地天气现象与气候成因。

  在行星地球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出黄赤交角这一关键概念在地球运动意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黄赤交角入手总结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夜)范围、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长变化等规律并运用于相关解题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高三地理复*教学中,地理规律的总结大多从实例教学入手,让学生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总结规律。如在分析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时,没有按常规直接总结规律、方法,而是先交给学生一道题:图中甲处是什么气候类型?说说你的解题过程(思路)

  图中仅有1条海岸线、1条纬线、1个洋流方向箭头,但信息量已经足够,学生必须充分利用以上信息才能解题。学生很快有了答案,但我要求能完整地表述解题思路,于是学生开始整理思维过程:第一步根据30度纬线判断该地位于中低纬度,根据海岸线判断为大洋东部、大陆西岸;第二步根据中低纬大洋东部为寒洋流及图中洋流流向判断为北半球,[为您编辑]甲地位于300N以北;第三步对照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甲地应为地中海气候。

  在学生理清思路后,师生共同总结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定名为地理坐标定位法。

  第一步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第二步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第三步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从课后作业、测试结果看,教学过程虽然简单,但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判断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我认为他也是地理的灵魂。高考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题目信息的大多数都是靠图象(图表)来提供的。如果不能正确、准确、快速从图象中获得充足的解题信息,解题过程将非常困难,甚至无法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手不释图,并掌握从各种各类图形、图象、图表中准确快速读取地理信息的方法,从而为快速正确答题提供了有效保障。

  高三地理需要复*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学生往往是学*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提高高三的地理复*,是每个高三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在*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制定整体教学复*计划

  高三复*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也就是对初、高中教材的全面复*;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资料,做好学科内容综合练*,同时在复*过程中穿**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精选综合性的练*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二、全面复*、突出重点

  从*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三、做好学*和复*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方法,学*起来才会主动、轻松,才有针对性,学*效果才会提高。

  四、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意能力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越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动力。讲评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

  五、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教师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六、建立“改错本”

  在高三复*的过程中会经常测试,而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错误,因此建立“改错本”是复*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通常在脑子中印象很深,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老师每讲完一份试卷,让考生在“改错本”上将错误订正,并做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错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充分加以重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多次反复,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教学的策略,准确地进行复*,避免盲目性,提高复*的效果。

  八、做好学生的动员谈心工作

  略

  转眼间一学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就结束了。为了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也是为了使我们今后的高考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反思一下自己一年中的工作得失,把好自己的心得写出来。

  一、认真分析好学情与考情,把握好教学起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