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2-02 00:00:00 读后感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1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

  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2

  他,悲壮的让人荡气回肠;他,执著的让人心痛不已。

  他,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他,一位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

  ------题记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3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1)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6篇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寒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

  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第一文库网。“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

  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辛弃疾的词风,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约,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读起来好像真的游离在宋代战场,看到了硝烟的沙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也看到了诗人面对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无奈和悲叹。对现实的不满的他无处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挥挥衣袖,写下这些词来怀念、感叹。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梁衡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衡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梁衡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3

  他,悲壮的让人荡气回肠;他,执著的让人心痛不已。

  他,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他,一位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

  ——题记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寒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第一文库网。“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辛弃疾的词风,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约,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读起来好像真的游离在宋代战场,看到了硝烟的沙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也看到了诗人面对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无奈和悲叹。对现实的不满的他无处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挥挥衣袖,写下这些词来怀念、感叹。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5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历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很*,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如果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参天大树,那辛弃疾则是一片树上的叶子,而且不是长在树的冠头,天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充分爱抚,恰恰是长在最下端的没有阳光没有充分的养料,但就是这样的一片叶子却是不停地向上生长,从未停止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种追求功业,追求北伐的爱国信念。这种执着又何尝不是可贵的呢?这种执着的心又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试着向一颗种子学*,学*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学*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6

  读罢《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武双全,可以说是全面发展,伟岸的身躯中镶嵌了一颗赤胆忠心。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为何词风如此豪放不拘。一位爱国却又报国无门,令人痛心!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狂放派诗人辛弃疾。虽然辛弃疾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但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所以辛弃疾也可以说是可怜的人,如他所说“栏杆百遍,终不能挽救南宋朝廷”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2)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菁华3篇)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

  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我从词的字里行间中领悟诗人当时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国家无限地热爱和拥护之情。今天我又阅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对辛弃疾这位诶大的词人更增添了许多敬佩之意。

  文中写道:“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确,辛的词掺杂了太多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负与胸襟,让我们今日重读他的文章时,仍会像作者一样,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作者写出了辛弃疾的《破阵子》,那恢宏的气势和那其间流露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作者写道:“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我们为辛弃疾而叹服,为他而痴狂,但我们更要坚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寒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辛弃疾的词风,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约,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读起来好像真的游离在宋代战场,看到了硝烟的沙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也看到了诗人面对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无奈和悲叹。对现实的不满的他无处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挥挥衣袖,写下这些词来怀念、感叹。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3

  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有了自己的实力,与侵略蹂躏的金人抗争,在屡次奔走战场,器宇轩昂的之后,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报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中,而他,诗中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只能叹息。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而辛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3)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菁华5篇)

  “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

  这个假期,我读了我国现代作家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读过之后,放下书本,我顿时觉得感受颇多。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我们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在读过《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认为其中的一些语句让我感受颇多:“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良药苦口利于病,“辛弃疾”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苦涩的滋味,辛弃疾的一腔抱负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苦口的良药没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变成了咽回心中的苦水,独自承受。“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用的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达格式,令人想到了关汉卿的义无反顾。

  我自从读过散文后,我便开始喜欢它,喜欢它优美的语句和特殊的内容,但当我读过了《把栏杆拍遍》这部散文集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的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因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我从词的字里行间中领悟诗人当时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国家无限地热爱和拥护之情。今天我又阅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对辛弃疾这位诶大的词人更增添了许多敬佩之意。

  文中写道:“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确,辛的词掺杂了太多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负与胸襟,让我们今日重读他的文章时,仍会像作者一样,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作者写出了辛弃疾的《破阵子》,那恢宏的气势和那其间流露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作者写道:“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我们为辛弃疾而叹服,为他而痴狂,但我们更要坚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所著的中学生读本,在读这本书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我未曾了解的知识。

  这本书第一单元是阅读伟人,讲述了范仲淹,柳永,韩愈,*,*……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伟人的力量,伟人的奉献。

  第二单元是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奥秘。

  第三单元是享受自然,带给我从未见过的美景。

  第四单元是行走人生,讲述了一个个人生的小故事。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

  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

  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嘴角看,舌在牙先堕。

  前者伟人以心脏最柔弱的地方却铸就坚强的信念城墙,击垮命运的坎坷,铸留恢宏画卷,世代临摹。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书,可能是因为书中收纳的是很多个没有关联的故事,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散文式的文章不是很能引起高度的阅读感。但是,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无论是书籍还是电视,既然开始了,一定要把它看完。所以,趁暑假出去旅游的时候,在动车上看完了这本书。

  一开始,不是很理解“把栏杆拍遍”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被收进初中的课本。梁衡的很多文章都被录入初中课本,甚至很多领导因他写的《晋祠》让这个景点闻名遐迩而邀请他去旅游、写文章。或许是真的,我们认识“双龙洞”、“三味书屋”、“桂林”等等。

  本书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阅读伟人”、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第三单元“享受自然”、第四单元“行走人生”。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第一篇就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文章《大师与匠人》中阐释大师与匠人的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都是教书匠,极个别成为大师,如果我们多一些创造、多学*理论知识、多总结,肯定会离大师越来越*。

  《书与人的随想》中作者引用赫尔岑的一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经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以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古代有人性恶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4)

——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 (菁华5篇)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

  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

  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辛弃疾是*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以前读散文,总觉得有点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从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我准备把辛弃疾通过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不是给他们介绍一本书,而是介绍一个爱国词人的多舛的命运,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他还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哈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林则徐在如此困境中仍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漫漫黄沙、大雪纷飞,荒芜大地……这些林则徐用他的意志扛过;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有困难,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爷子却毫不畏惧。

  我被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动,他能为民族、为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成。他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教科书,影响着代代学子。

  作者梁衡更是亲自探访林则徐所到之处,去感受他的伟大。在学*中,我们也要同困难斗争,更上一层楼。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读者题目,就让人产生一片联想:一位壮志未酬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怀着复杂的心情。

  看了这篇文章,首先会被辛弃疾的精神所感动,其次就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折服。辛弃疾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取得大成就的.却是他的词,这在历也算是很少有的了。不*凡的遭遇,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更让他写出了千古绝唱,深深的让我们折服。正如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能与之媲美,还有哪个词人能写出这金戈铁马的战场场景,谁还能像他那样,有如此深的感触?

  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而现实却将这一切无情的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失去了钢刀利剑,有的只是一支羊毫软笔。他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一遍一遍的呼喊,一声比一声悲壮,为国为民的心,从来没有迷失。可留下的只有遗憾的叹息与无奈的自嘲。

  那又怎样呢?软弱无能的南宋*永远不会是辛弃疾那钢刀利剑的盾牌,它也永远不可能打压到辛弃疾的爱国之情。所以在他的诗词当中,纵有悲叹、遗憾、自嘲,大家记住的,最多的还是他沙场点兵的场景,和他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

  其实,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实属正常,从辛弃疾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一种崇高的信仰: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精神。正是这份信仰使他的一生不管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支撑他勤学苦练保持节操的源泉。现代人如果能从这点上体味自身真正人生价值的取向,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终身,哪怕是失败,也失败的荡气回肠,也不会后悔自己毕生的追求,因为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他从精神上得到慰藉,我想这就是辛弃疾眼中的人生吧。

  我经常思索,辛弃疾一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面对重重阻力,经历各种失败和失意的打击,仍然能够独自坚守着心中那片绿苗,等待着春日阳光的滋润,到头来等到的却是无尽的苦雨。这样值得吗?这样值得吗?现在我会回答:值得,值得!这个社会正是有千万个像辛弃疾这样的痴心苦命的*凡的人认定守候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即使失败也始终不渝,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社会希望的亮光。即使是现在一无所有,即使是无比失落,即使是被别人看扁,可只要心中有梦,我坚信也一定会成功。

  看了《把栏杆拍遍》,让我仿佛重回了那战乱的年代,重新去了解、感受辛弃疾。眼前,一位英雄默默地把栏杆拍遍。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书,可能是因为书中收纳的是很多个没有关联的故事,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散文式的文章不是很能引起高度的阅读感。但是,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无论是书籍还是电视,既然开始了,一定要把它看完。所以,趁暑假出去旅游的时候,在动车上看完了这本书。

  一开始,不是很理解“把栏杆拍遍”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是其中的一个篇文章,被收进初中的课本。梁衡的很多文章都被录入初中课本,甚至很多领导因他写的《晋祠》让这个景点闻名遐迩而邀请他去旅游、写文章。或许是真的,我们认识“双龙洞”、“三味书屋”、“桂林”等等。

  本书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阅读伟人”、第二单元“感悟生命”、第三单元“享受自然”、第四单元“行走人生”。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第一篇就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文章《大师与匠人》中阐释大师与匠人的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都是教书匠,极个别成为大师,如果我们多一些创造、多学*理论知识、多总结,肯定会离大师越来越*。

  《书与人的随想》中作者引用赫尔岑的一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经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以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古代有人性恶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5)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通用十篇

  梁衡写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众的,每一句描写和点评都仿佛直勾勾地写到读者心里。古代文人墨客,*现代风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点悲壮的意味。尤其是描写辛弃疾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作品。

  辛弃疾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一名爱国诗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气。无奈不被朝廷赏识,“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无沙场报国的机会,只得“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梁衡在文章的最后也发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自诩才华横溢,苦于不被赏识,就拿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来顾影自怜。他们在颓废中浪费了青春和激情,最终一事无成。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非常喜欢写小说,投过好几次稿,都没有被采用。如此遭受了几次挫折后就来向我倾诉:“太不公*了,为什么没有人欣赏我的文章?为什么我的才华总是被埋没?”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马找不到伯乐,眉宇间透露着一丝丝悲愤,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我哑然失笑,尝试着开导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并没有继续自己的“事业”,一旦有人对他提到文学写作的事情,他就摇摇头自怨自艾,却再也没有动过笔。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总是把责任推脱给别人,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的梦想不屈不挠地努力过。这和满腔热血的辛弃疾有很大的差别:辛弃疾从小就明确了一生的目标,期间遭遇过挫折,但从没有放弃,纵然怀才不遇,仍然成为一代著名词人。梁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我们还年轻,还有很多好的机会等待我们争取。早早的放弃自己,大好青春仅仅用来把“栏杆拍遍”,倒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如今我们少了**,多了和*,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寒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气势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

  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第一文库网。“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辛弃疾的词风,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约,他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读起来好像真的游离在宋代战场,看到了硝烟的沙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也看到了诗人面对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无奈和悲叹。对现实的不满的他无处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挥挥衣袖,写下这些词来怀念、感叹。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时间与空间的遥隔,在作者笔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灵的碰撞。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有一位女性,在中国3000年历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她许许多多的作品让人迷恋,堪当美神,她便是李清照。她经历了快乐与风霜。

  快乐:她是一位官宦家庭出生的高贵女子,视界开阔,善文学,深受父亲母亲文化的熏陶,许许多多的诗便是从这儿诞生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她的高贵与修养深得当世人的羡慕。也有过快乐年华。

  悲惨:一个游牧民族攻进宋来,打破了快乐年华,她开始了没有边际的逃亡生活,夫妻两个在向江西逃亡时因愁生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这是多么愁才能从一位婉约派诗人写下豪放派的诗句呢?

  但她的悲惨生活并没有结束她又经过了三重磨难:

  1、再婚又再婚,情感生活的磨难,让她心痛不已。

  2、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让她瘦弱的身子屡受磨难。

  3、超越时空的孤独,这一点体现在一件事上,李清照向一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说:“我老了。我将我的'学识都传授给你吧,但回答却让她无比伤心“才藻非女子事也!”被这个时代孤立,无人能欣赏他的才华。

  这位诗人以心抗世,一笔换天,是当之无愧乱世中的美神。

  学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我从词的字里行间中领悟诗人当时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国家无限地热爱和拥护之情。今天我又阅读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对辛弃疾这位诶大的词人更增添了许多敬佩之意。

  文中写道:“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确,辛的词掺杂了太多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自己的抱负与胸襟,让我们今日重读他的文章时,仍会像作者一样,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作者写出了辛弃疾的《破阵子》,那恢宏的气势和那其间流露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作者写道:“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它的一生大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修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我们为辛弃疾而叹服,为他而痴狂,但我们更要坚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6)

——梁衡散文《夏》优秀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书写并掌握的生字及词语积累。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4、感受夏的美丽,体味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并掌握的生字及词语积累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3、感受夏的美丽,体味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方法:导学互动

  课型:诵读、品味赏析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提纲导学

  1、把生字注音

  芊芊黛色匍匐主宰磅礴澹澹春华苦涩

  2、你积累了那些词语?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轻重缓急并与作品的内容相适应,读出感情。

  4、朗读时,你捕捉到了那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

  你的疑问: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导入语: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不同点,像春的和煦温柔,夏的热烈蓬勃,秋的金黄收获,冬的冰清玉洁,韵味各不相同但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多见的是对春秋季节的歌颂,对夏季更多却是埋怨斥责,那么当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样看待夏的呢?今天一起随当代作家梁衡的《夏》去看看吧。

  2、简介作者

  3、出示导纲

  4、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2、展示

  出示展示分工表

  题号展示组展示方式组

  1、2一书写二

  3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同学

  4二书写三

  5三口述四

  6四口述一

  书写展示标准:书写内容正确、规范、美观、布局合理。

  口述展示标准:站姿端正,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内容正确,语言通顺规范。

  特别是第三题从仪态、情感、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评点朗读。

  3、质疑解难

  导纲的问题解决完了,针对这一课你还有那些疑问吗?

  三、导学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友情提示:可从知识积累、感悟、方法等方面谈)。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

  积累《夏》的古诗,体会作者的夏的感情。

  2、编题自练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主宰(zǎi)

  B磅礴(pó)春华(huá)匍匐(púfú)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轻飞漫舞蓬蓬勃发承前启后

  B春华秋实闲情逸致秋波澹澹

  (3)、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附

  板书设计:

  景美人勤

  紧张热烈急促

  热爱夏天、歌颂劳动、赞美劳动者

  教学目标:

  1、 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1、 教前准备

  2、 通过对《春》、《三峡》、《济南的冬天》三篇课文的学*,我们对春、秋、冬 这三季特点有了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描绘季节特色的特点,那么,四季之中的夏具有哪些特点呢?

  让学生联系实际用一些词语概一下夏天的一些特点。

  3、 导入新课:

  正因为夏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夏》确实能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板书 夏 梁衡)

  4、 交代学*目标

  5、

  1、 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 体会对比、比较的表现作用。

  3、 了解作者观察、描述景物的特点。

  6、 研读课文:

  (1) 初读课文,

  (2)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2、 思考:

  (1) 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3) 再读课文,

  (4) 释疑解难。

  1、 比较、对比。

  (1) 春夏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

  (2) 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

  (3) 夏天作物生长与春天里得生长情况比较写夏之热烈。

  (4) 用“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

  (5) 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

  (6) 在于歌颂劳动,

  (7) 歌颂劳动人民。

  2、 描写景物

  (1) 夏景——太阳烘烤

  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

  (2) 抽象事物具体化——色彩冷、赤 (抽象)

  用“碧波、嫩竹”具体表现冷

  用“夕阳、红叶”具体表现赤

  (3) 对“旺季”描绘——麦子刚割过

  棉苗(挑)、高粱、玉米(举)、瓜秧(匍匐)

  (4) 用“五月人倍

  (5) 忙”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

  田间挥镰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快割、快打。

  7、 作业:

  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体味文章语言特色。

  2、 通过比较阅读,

  3、 体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学*,你有哪一些收获?

  1、 学*到抓住特征写景。

  2、 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特征。

  (可趁机检查一下作业)

  二、学*文章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表现力强。

  1、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2、 动词的运用。(结合探究练*二P132页)

  3、 短句的运用。

  4、 叙述、议论、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 照应。

  三、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教学目标】

  1. 学*作品抓住特征写景和通过典型景物表现夏的特点的写景方法。

  2. 赏读语言,体悟本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 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意,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创造之美的情感认识。

  【教学重点】

  读懂文意,理解作品赞美夏天、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抓住特征写景和通过典型景物表现夏的特点的写景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夏”

  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秋有秋的丰腴,冬有冬的庄严。而夏呢?大家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喜欢吗?谁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夏天吗? (学生:七嘴八舌)

  在大多数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与众不同,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就跟随他到北方的黄河流域,去感受夏的紧张、热烈、急促!(板书:夏 梁衡)

  二、朗读课文,感受“夏”

  (一)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简介作家作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情况。

  3、师生共同参与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夏天的魅力。

  教师先读每段的第一句,学生一起读余下的文字。(朗读提示: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4、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1、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具有哪些特点?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紧张、热烈、急促)它们从哪两方面描写夏的?

  2、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夏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三、析读语段,品味“夏”

  1、感受夏的气氛。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

  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 "沸腾"一词。)

  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2、欣赏夏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 之间,正是一个 、 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体现什么特征?

  小结归纳:夏是热烈的。

  3、感悟夏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夏的紧张和急促的旋律?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从哪两方面写人们的辛劳?说说这一段在句式上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小结归纳:夏是紧张急促的。

  4、体悟夏的深意

  作者除了写夏天的景色,还写了什么?(写了对夏天的评价、感受、感想)在哪里?这里表达的是对夏的什么感想?这里又想表达什么?作者喜爱夏天的原因仅仅是夏天的景美吗?(还有勤劳的农民)作者为什么不写春花秋月而写夏呢?为什么要写别人对夏的态度和看法呢?(通过对比议论来突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作者不仅要赞美夏天,更要赞美在夏天里辛勤耕耘、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人民。)

  文章的结尾是蕴含深意的,为此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出最后一句的韵味?

  朗读指导(重读:我、大声赞美、黄金 停顿:夏和季两字适当停顿和拖长)教师为学生读前一句,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体会情感。

  5、学*夏的写法

  作者先写景,再议论抒情,在结尾点出对夏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言语中,既有写景的情趣美,又有议论的理趣美,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散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卒章显志(板书)

  四、诵读佳句,传达“夏”

  读出你喜爱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根据时间选择其一)

  (一) 这篇散文选词精致,描写生动细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子蕴含哲理,既有写景的情趣美,又有议论的理趣美。把你喜欢的语句划下来,给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理解。比如:①我喜欢第二段对季节的变化的描写,用“一锅水”“泛泡、冒气、沸腾”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暮春到初夏、盛夏过程,很新奇形象又朴素自然。

  (学生小组交流学*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金黄的麦浪: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蓬勃的作物: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 …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辛勤的农民: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 …快打。

  真挚的赞美: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从中选择一段,深情并茂地朗读给大家听。

  配上图片,全情投入,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

  感情:喜爱、赞美 音量:饱满、洪亮 语速:稳中带快 急缓结合

  (二)谁先一鸣惊人?(把你的发现给我们共享?)学生自由回答。

  (三)语言学用

  仿照第三段句式“你看,那……,那……,那……,无不……”写一段话。

  1、寻找句式特点:这是表达感受句的句子

  句式→描写句╋抒情句

  2、教师范例。比如:你看,一场冬雪过后,那……无不诉说着冬的宁静与祥和。

  3、提供画面场景,学生创作,描绘春(“春江水暖鸭鸭先知”早春田园风光)、秋(秋阳里的一条林荫路)或童趣(战火中手拿鲜花的伊拉克儿童)。

  4、朗读自己的作品。

  评价语:从情境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五、赞美自然,写出“夏”

  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家乡的景物特征,写一段夏景。(不少于300字)

  附板书:

  暑气蒸腾

  景美 麦浪翻滚

  夏(热烈 紧张 急促) 万物蓬勃生长 对夏天的热爱

  卒章显志

  对劳动者的赞美

  人勤 从白天到夜里

  充满整个夏天

  教学反思:

  《夏》是七上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梁衡给我们展示了乡村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本课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所以教学以读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意识。在多层次的诵读体会中,更准确地体悟作品情感,理解作者的用心,*得学法,从而构建起学生心目中真实的、自我的文本意义。

  当然本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学生因为基础薄弱,有部分设计体现不够完美,同时,部分设计课堂未能呈现。

  2、对文中相关精美语句赏析方法的指导显得不足。

  目标:

  1、学生初读课文,感受夏天的特点。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老师想做一个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于四季的喜欢程度。

  请喜欢春天的同学举手; 请喜欢夏天的同学举手;

  请喜欢秋天的同学举手; 请喜欢冬天的同学举手。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比较喜欢暖日融融的春天及硕果累累的秋天,极少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和烈日炎炎的夏天。

  (请学生说说不喜欢的理由)

  可是有一位作家却惟独喜欢这炎热的夏季。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7页,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一起去寻找答案。

  ﹙如出现喜欢夏天的人比较多,则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喜欢夏天的理由。然后告诉同学们有一位作家也非常喜欢夏天。他喜欢夏天的原因和我们一样吗?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7页,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好的写景散文犹如经历一场情感的旅程。下面请听录音朗读,同学们在听课文的同时思考: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赞美之情把文章大声地朗读一遍,朗读的时候思考:作者笔下的夏天具有怎样的特点? (用文中语句回答)

  3、文中哪些段落是写夏的热烈?哪些段落是写夏的紧张、急促?

  三、再读课文,感受夏之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

  1、默读2、3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夏的热烈?

  2、齐读第4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一类人来表现夏天紧张急促的特点?

  (辛勤劳作的农民)

  3、你从劳动者的哪些表现可以感受到夏天的紧张、急促?

  草——厚发 林带——长墙 蝉——长鸣

  太阳——烘烤 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

  夏 热烈麦子——刚割过 收获之已有 景 美

  (2、3) 棉苗——挑着七八片绿叶

  热 烈 高粱玉米——朝天举着喇叭筒 而希望还未尽

  紧 张 瓜秧——在地上匍匐前进 喜爱赞美

  急 促

  在夏天辛勤 白天——想着快割、快打

  紧张、急促 劳作的农民 夜里——担心天气变化 人更美

  (4) (人勤)整个夏天——忙夏收,忙管理秋收作物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7)

——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汇总5篇

  我认为中国外国各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便是玛丽·居里。

  看过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我认识了她——一位为寻找“镭”元素的美丽女科学家,但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可不仅于此。更是在于她的伟大精神。

  她可以不顾名利:当她得到很多很多具有非凡意义的奖牌时,她并没有珍惜这些名利,而是更上一层,去探究更深奥的科学知识,当她的奖牌被她的女儿玩耍时,她并没有斥责她的女儿,不仅如此,她还将许许多多的奖金捐出去,去捐给科研事业的法国。

  她可以不顾外貌:莫泊桑说过:“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门庭的标志!”但居里夫人辛苦地为寻找镭而操劳时,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觉的被大量的化学材料所侵蚀。当她找到“镭”元素时,她本大大的美丽的眼睛早已凹陷身体虚弱。早已没有了姿色,妩媚。但她为找到“镭”而高兴,为人类付出而高兴。

  现在“镭”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们不仅记住了“镭”——略带蓝色荧光,还会自动放热的伟大元素。更记住了“那个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驾驭规律,而永保美丽”的美丽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笔下的辛弃疾有着与众人眼中不同的精神与性格,在他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梁衡独具一格的赏析,他认为,辛弃疾是一个刚毅的军人,是一个爱国的政客,是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不光是辛弃疾这个人,他的词也在梁衡的笔墨下,更加有声有色,就如破阵子一词,梁衡写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瞧,他将辛弃疾的这首词所表达的铮铮铁骨,用简洁深沉的笔触从内之外的为读者展现。

  梁衡的构思很是巧妙,他把大部分重点笔触放于辛弃疾的“愁”,写他应贬而愁,应国而愁,应姓而愁。其实,也不能说他应姓而愁,只能说应“辛”而愁,无数的“艰辛”、“酸辛”、“悲辛”、“辛辣”,在他的人生中绘制出一幅令人概叹的画。

  辛弃疾他刚毅、辛弃疾他柔情。但说到底,他也只能说是一个由武从文,由文从政的政客兼词人。

  辛弃疾他爱国,但就是被“国”所局限了自由,在20多年间他有37次频繁调动,可到了最后,都是因为他的过于尽职,导致了皇帝忌用他,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开始无数的作词,表现他的愁,表现他的`哀,表现他的喜,表现他的愤慨,他将自己胸腔里的所有激昂、慷慨、悲愤,全部通过一支笔和一张纸,融合了千千万万的情感,倾注于一首词中。

  梁衡说:“辛弃疾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这句话说得着实有道理,的确,在命运的折磨下,辛弃疾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读罢《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武双全,可以说是全面发展,伟岸的身躯中镶嵌了一颗赤胆忠心。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

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

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

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为何词风如此豪放不拘。一位爱国却又报国无门,令人痛心!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狂放派诗人辛弃疾。虽然辛弃疾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但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所以辛弃疾也可以说是可怜的人,如他所说“栏杆百遍,终不能挽救南宋朝廷”

感谢您阅读小编整理的《精选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范文分享精选》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小编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把栏杆拍遍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xx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读完文章,可以感受到文章中充满阳刚之气。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800字 (菁华3篇)(扩展8)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优选【五】篇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20xx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读完文章,可以感受到文章中充满阳刚之气。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

  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

  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着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以前读散文,总觉得有点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从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我准备把辛弃疾通过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不是给他们介绍一本书,而是介绍一个爱国词人的多舛的命运,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刀和剑是在战场上向前拼杀的工具,势必会带着血雨腥风的记忆,是为杀气;与此同时,也会带着金戈铁马的奔腾,是为磅礴;别人写词用笔,力量也是只到纸背,辛弃疾写词也用笔,却是刀和剑的真实写照,在距离战争最*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

  以前读散文,总觉得有点太“散”,抓不住重心,但是我自从读了这篇散文后,我对散文有了别样的感受。我准备把辛弃疾通过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不是给他们介绍一本书,而是介绍一个爱国词人的多舛的命运,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