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1

  朱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了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读完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而教育?怎样进行教育?《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了都会有所启发。中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索,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这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实践或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接轨的愿望,是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下篇则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走势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所充盈着的热情与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展现了作者在把握整个教育的时间序列与空间联系基础上的“教育百年观”。

  其中上篇尤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自主的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我的教育理想》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作者通过共性与个**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

  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

  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朱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 引起的我的思考,了解当前教育的需要,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2

  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从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还真在书中找到了黄金,也给自己充了很多的电,教育教学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论支撑。日前,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自己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素质。这种切*实际教育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读全书,对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这一*话让我回味无穷。由于长期处在紧张和繁忙中,对新鲜感、荣誉感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劳。梦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没有了梦想,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没有前进的动力,哪会有工作的创新呢?

  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老师的这几句话犹如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纠正,为我今天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二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有所获!

  另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3

  最*一个月断断续续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虽然只挑了其中的几个章节来读,但是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学到了很多切实有用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德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现在有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却利用自己学*的知识做不道德是事情。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会让我感到心痛。本书中就指出教育不是说教而已。德性应该贯穿在自然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提高修养,而不是把德育文字化,大纲化。学校不应该变成铁笼子,孩子八点到校,四点放学,与世隔绝,只上课写作业。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如何处理矛盾冲突,面对挫折。孩子与孩子直接多交流,老师与孩子之间多交流,德育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而才艺绝不是一种技能,它不是孩子用来表演的工具,而是当孩子难过和无聊时,可以找到一个出口。有的时候青少年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人疏导,也不知道做什么,他们就学会抽烟喝酒谈恋爱,很多好孩子就这样误入歧途。而如果他们从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运动,喜欢弹琴,这些都会成为他情感宣泄的出口。因此这些“才艺”真的对陶冶情操非常重要。也是德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心目中的理想智育

  德智体美劳,智排在第二,在我看来智不只是学*知识,更是掌握学*的能力。不是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和创造。中国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世界靠后的水*,我们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学*前人的观点,一遍一遍的背诵,书写,很多老师说多背诵这些东西就变成你自己的了,我觉得这固然重要,但是别忘记思考。课堂上应该有质疑的声音。学*是一个接收,思考再输出的过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而我们老师就像一个主持人,把整节课串起来就好了。这样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而老师就要变得更加的博学才能让学生信服你,这“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需要一缸,一汪水,甚至是“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在我工作的这一年中深深感激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我需要变成一本百科全书。低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讲《姓氏歌》给“吴”组词“吴国”,孩子们就问我老师什么是吴国,我就瞬间变成了历史老师。讲《一个接一个》这一课,孩子们对月夜踩影子有很多想法,孩子们问起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我仿佛又变成了科学老师。讲《树和喜鹊》的时候,讲到鹊桥,我开始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我讲着讲着就发现故事中的很多细节我自己有些记不清。中午午读我给孩子读《一千零一夜》孩子们问什么是所罗门,我只能跟孩子说“老师查一下再告诉你们。”就这样在孩子们的督促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多读书,我也算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了。所以老师也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学*。

  教育理想听起来很大,但是也很小,说起来简单,做到又很困难。我想让孩子喜欢我,喜欢我的课,让每节课,每位孩子都有所得,想用我微小的力量去撼动身边一个个纯洁稚嫩的灵魂。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活中,我定会不忘初心,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前行。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4

  学*,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学*,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大事,这样的学*是我们职业(专业)成长说不可缺少的。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伴随着不断的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有些事我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决的,有些则是我们不能解决的,甚至我们的同事、前辈也不能解决。那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只有一个途径学*,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从经典的教育论著中汲取营养,以这些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解决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和疑虑。

  业余时间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论专著:《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是朱永新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许多见解都是针对现实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以及发达国家有关教育的具体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但是这本书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我感觉总的来说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决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书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甚至和现实是背离的,所以对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困惑的解决时没有多大的作用的。在这里我不是说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师的要求,只是我感觉作为教育来说,他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是每个教师自身能决定的,这要取决于整个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中国现在高考制度不变,教师,尤其是高中的任课教师,就只能踏踏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用简单的学*挤占学生的时间,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挤占学生的玩耍时间,让学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厅三点一线之间奔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分,为了考试中学生的分数能高一点,在学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该想,但是正是这些分,给学生造成了多大压力,每次考试后,看着那些成绩下降的学生,他们苦闷,他们情绪低落,甚至痛苦失声,我能做的是什么嫩,只能好意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的心情好受一些,缓解一下他们的压力。但是安慰之后,一转身,我就又开始给他们压力,上课提问他们,不会了抄写10遍,我会继续给他们发卷子,催他们及时交作业。不光是我,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在做,谁也不会心慈手软的,看看我们祖国的花朵吧,一个个十七八岁的生命,本应该是活泼的生机勃勃的生命,一个个变得老气十足,小老头(太婆)似的,我看着他们的样子,一阵阵心痛,但是我没有办法,心痛得只想丢下手中的粉笔,心痛得甚至不想干教师,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离开讲台,还会有人补上,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过火。所以,我还是不能走,我要留下来,我要想办法,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学得快乐点,让他们的成长不只伴随着压力,不只伴随着永远也舍弃不掉的分数。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因为分数下降带来的痛苦,我愿和他们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让他们的痛苦减轻一点,能让他们成长得相对快乐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应该让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应该让他们多看,以尽快改革当前的这吃人的教育体制,**我们的孩子,**我们每一个教师,让我们都从考试分数的梦魇中走出来,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们都能看着孩子们想快乐的小鸟,飞翔在洁净的蓝天白云之下,飞翔在春花烂漫中,飞翔在快乐的学生生涯。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5

  寒假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读了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我觉得尊重这两个字应该时时记在心中,这是教师和学生*等沟通的桥梁。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拉*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我想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桶水的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多读书,多学*,多给孩子更多的爱,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阅读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1)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菁华5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使我受益匪浅。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也认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最让教师震撼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人们纷纷写心得,抒发感想,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都有受益。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2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作者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

  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作者是一位学者,同时又是一位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得作者具有较强的把握宏观政策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作者以全新的视野对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深入、透彻、理性的研究。《理想》一书的中篇即是作者对教育政策的理性探究。比如:在关于*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分析论题中,作者深入剖析、论证了有关教育政策的许多重大问题:分类指导、公*与效率等,角度独到,见解充分。观点中淋漓尽致的展示了一位管理者对教育发展所注入的满腔热情与殷切期望,体现了一位学者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结合苏州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阐释了“科教兴市”的意义,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了较深入、全面的探讨。

  作者不仅对宏观性的问题分析的具体、独到,还在大量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提升至宏观层面,进行政策性或决策性考察。比如,作者在提出了自己的教师观之后,又从政策高度提出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操作性实施构想,这样,前后贯通、相互照应,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这一鲜明特点。

  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此外,《理想》一书的文风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作为以史见长的学者,作者不追求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思辩、玄论之风,文笔自然朴实,既无玄而又玄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谓阐释、推究,又无艰涩难懂、半生不熟的古文式语句,更无洋腔洋调,读来令人*白生趣,津津有味。读者可以比较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观点。而这一点,确实是学术理论界应大力提倡的。

  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矗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3

  前些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认为: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理想的老师是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

  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因为有了理想老师的标准,我常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4

  *日有幸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是呀,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5

看了很多教育书籍,为魏书生老师潇洒的教学和独到的管理而感叹不已,更为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艺术所倾倒。前几天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更为教授读独到的见解而心情激动万分。

说实话,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理想,没意识到什么是教书育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十年的教师生活,曾经的豪情万丈早已不知去向,唯一留下的只有一个信念,既然不能走出教师这个职业,但千万别辱没了她。

也就是这样一个信念,让我在教师这个职业中不断奋斗着,而我也时时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不辱没这个光辉的职业呢,要怎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一个优秀教师呢?那不是一张优秀教师证书就能证明的,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后,结合我自身的感受,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作为教师应珍视这种自信,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我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

她还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还能给予孩子未来的希望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定下神来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作品。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2)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

  前些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认为: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理想的老师是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

  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因为有了理想老师的标准,我常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2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教书会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与生活接轨。教师要创造什么?教师创造知识,教师创造人生。知道自己的职业无尚崇高美好,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更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瑰丽的梦,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我们竟和重重压力下的学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再来回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忘了要“梦想成真”首先必须要对梦进行投资,而再来对照自己所谓的付出

  “许多的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如果一个孩子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是啊,读书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增长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而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吗?鼓励孩子们读书,也许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一些,但是当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榜样、当孩子们从书中学会了做人,当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那么这种所谓的负担能使他们受益终身,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坚持呢?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我想,今后我不仅要坚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在这方些面加强指导,比如读什么书、怎样读、要创造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读书比赛,如把他们所读书的概况讲给同学们听、指导他们写读书心得等等。总之,要像朱**所说的那样,“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3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

  我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每个老师,也是我从教内心执着的追求。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师》让我懂得好老师的标准,让我们更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可能不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和诗意的教师”;我可能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可能不是“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但我怀着年轻的心,努力去做一个所接受和认可的教师;我可能不够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没有远大的梦想,就不能够有成就。我们或许成不了教育家所期望的理想教师,但我们应该把他作为一个梦去努力,去把它变成现实。

  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朱教授说的好,“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我们要真诚的热爱学生,才会在愿意与你交流,乐意与你一起分享学*和生活的快乐。我觉得教师爱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探索,是他们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也最终让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要相信一份耕耘总会给你成倍的回报,只是有时候你的付出不会马上见效。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理想教育》中谈到的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觉得自己与它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但我并不气馁,我会一如既往,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4

  最*,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受感触。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共十七章。前十章是上篇,后七章是下篇。内容多而深刻。尤其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顽强强,不怕挫折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育需要用心,需要有爱。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经典作品。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心的人最接*成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5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的文章*易*人,而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行动的研究,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仰朱永新教授,他作为身处高位的官员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痴情,并且他对教育对学生爱的如此深沉而质朴,实在令人感动动容,也是我们学*的榜样。

  许嘉璐曾这样评价过朱永新的教授作品:“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我觉得总结的十分到位,而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完后我更是受益匪浅。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在书中,他用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他对教育独特的感受,勾画了一副他的教育理想的蓝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热爱,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而书中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朱永新教授对理想老师的八大标准,将会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要遵循的标准,我会为之努力。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位,被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些美丽光环的环绕下,我更明白自己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朱永新教授对教师的八大理想标准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在教学工作上不懈探讨,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

  *日有幸拜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扪心自问,我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7

  我对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师感触也特别深。因为,我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师,为我怎样做好一名教师指明了方向,更为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后,我将沿着这个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做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做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是的,没有理想,怎么会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说的那样: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师,还有一个要求是,要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在日常社会生活及教学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许多竞争对手,而真正要挑战的正是我们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么,怎样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恐怕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进行比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进步,我想,这就是成功!

  我还特别欣赏朱教授说的这句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不断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并不容易,但是只有不断尝试撞击每一个暗点,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书啊!应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的行走范式,可以让我们与黎明共舞,可以让我们过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让我们豁达从容,可以让我们高贵崇高,可以唤醒我们美丽的生命,可以编织我们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8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是什么样的呢?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我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会在学*的间隙畅想一下美好的“教师生活”,有时候会在读到书上的某一段话,沉思理论与实践该如何结合起来。理想的教师要胸中有丘壑,理想的教师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理想的教师要有征服星辰和大海的情怀... ...

  “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发展,唯有教育才能使其熠熠生辉。教师的教育理想应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莘莘学子的真挚情感中前行!”我想教师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往小的方面说是孩子的教育,是家长的期待;往大的方面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虽然入职不久,可是在这两个月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汤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都是“拼命三娘”和“拼命三郎”。我们的身影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办公桌前,在步履匆匆之中。我感觉,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除了教学要求,更深处的火焰就是那把名为“教育理想”的火炬。

  如何将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外化为行动,外化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我想这与教师们不断进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更要不断地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精进自己的业务水*。虽说我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可是教小学的英语总是能教的,可是怎么样提高学生的成绩,怎么样在众多优秀的英语老师当中不掉队,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幸运的是,我们学校一群英语教师都很热心,每个人都不遗余力的告诉我她们的经验。我也在日复一日当中总结经验教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悟。

  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二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教师的进步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学*、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虽然工作和生活很忙,但也应有学*和思考的时间。在读书中思考,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我不敢说我最终会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我只能说我会一直向着我的理想前进,前进... ...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9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使我受益匪浅。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也认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最让教师震撼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人们纷纷写心得,抒发感想,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都有受益。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0

  寒假里闲暇时间,我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对我触动很大。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八个诗一样语言的排比句,它囊括了朱老师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方方面面,对照每一条,反思自己,觉得差距实在太大。记得刚刚师范毕业时,自己也是踌躇满志,想大有一番作为,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阅历的增长,最初的棱角竟消失的无影无踪。是什么因素在作祟,现实?社会?或是自己?或许都有吧。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自己觉得对工作还是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如此这般,怎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要做的便是学会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乃至一池水也不行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因此,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这也是此书中所大力提倡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1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布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布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四周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3)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1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日,认真阅读了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2

  作为一名教师,我当然更加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真是字字珠玑!朱教授对理想教师的概括可谓精辟而全面,每一句都是高度浓缩的精华之语。然而,在朱教授所描述的理想教师诸多因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试问自己,我所教育的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带去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惶恐之至。好在,朱教授的书及时提醒了我。于是,我开始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如何努力,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素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勤于学*,充实自我,奠定作为一名对社会负责任的优秀教师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3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去看的,在我通读朱永新先生的这部著作之后发现,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的勾勒。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行,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我们怎么办?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又一个问题在轻叩我的心扉。如果你是教师——那么你“应该是胸怀理想、善于合作、充满爱心、富有创新、勤于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长——那么你“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人”;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你“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惯的人。”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每学期结束时,不向家长送成绩分数单,而是送一只纸袋。在这个纸袋里面,装有学生智力劳动的作品,学生写的书法,学生编的故事,精选出来的学生完成的各科作业,学生的绘画,学生的资料剪贴,学生的作文。”这一只纸袋才真正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学*状态和成绩以及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水*。为什么?因为“数字本身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因为“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可是,我们的真实做法呢?我们的家长在分数上钻了牛角尖,有时被家长牵着鼻子走的我们,迫不得已也会加入到其中队伍,拿分数不自主的评价起学生。结果当然就是,学生成了悲剧的主角。搞了一学期的素质教育,也就在此功亏一篑了。

  如果说今后我还将有梦,那么我将永远记住那本书——《新教育之梦》是它让我懂得“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是它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做怎样的梦,也将是它激励我为梦的实现而奋然前行。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4

  学*,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学*,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大事,这样的学*是我们职业(专业)成长说不可缺少的。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伴随着不断的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有些事我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决的,有些则是我们不能解决的,甚至我们的同事、前辈也不能解决。那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只有一个途径学*,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从经典的教育论著中汲取营养,以这些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解决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和疑虑。

  业余时间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论专著:《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是朱永新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许多见解都是针对现实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以及发达国家有关教育的具体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但是这本书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我感觉总的来说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决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书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甚至和现实是背离的,所以对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困惑的解决时没有多大的作用的。在这里我不是说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师的要求,只是我感觉作为教育来说,他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是每个教师自身能决定的,这要取决于整个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中国现在高考制度不变,教师,尤其是高中的任课教师,就只能踏踏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用简单的学*挤占学生的时间,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挤占学生的玩耍时间,让学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厅三点一线之间奔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分,为了考试中学生的分数能高一点,在学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该想,但是正是这些分,给学生造成了多大压力,每次考试后,看着那些成绩下降的学生,他们苦闷,他们情绪低落,甚至痛苦失声,我能做的是什么嫩,只能好意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的心情好受一些,缓解一下他们的压力。但是安慰之后,一转身,我就又开始给他们压力,上课提问他们,不会了抄写10遍,我会继续给他们发卷子,催他们及时交作业。不光是我,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在做,谁也不会心慈手软的,看看我们祖国的花朵吧,一个个十七八岁的生命,本应该是活泼的生机勃勃的生命,一个个变得老气十足,小老头(太婆)似的,我看着他们的样子,一阵阵心痛,但是我没有办法,心痛得只想丢下手中的粉笔,心痛得甚至不想干教师,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离开讲台,还会有人补上,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过火。所以,我还是不能走,我要留下来,我要想办法,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学得快乐点,让他们的成长不只伴随着压力,不只伴随着永远也舍弃不掉的分数。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因为分数下降带来的痛苦,我愿和他们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让他们的痛苦减轻一点,能让他们成长得相对快乐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应该让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应该让他们多看,以尽快改革当前的这吃人的教育体制,**我们的孩子,**我们每一个教师,让我们都从考试分数的梦魇中走出来,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们都能看着孩子们想快乐的小鸟,飞翔在洁净的蓝天白云之下,飞翔在春花烂漫中,飞翔在快乐的学生生涯。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 5

  读完朱永新老师所著作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如同下过一场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心不断变得柔软、柔软、再柔软……它又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记忆的大门。徜徉在书中,自己就像坐在一片生命一样翠绿的草地上,聆听着周围孩童纯真无忧的欢笑,任纷乱的思绪飘飞,渐渐地,那个在记忆中尘封多年的日日月月,又开始灿烂、明丽起来。

  那时的自己刚满19岁,花一样的年龄,带着初为人师的美丽心情,带着对“老师”这一职业所有的向往与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虽然被分配到了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实现一个梦,一个关于“老师”的梦。

  “老师,快来看,这里的花儿开了!”“老师,小草发芽了!”“老师,阳光真温暖啊!”……这是孩子们对我的招唤,更是对于春天的呼唤。在那所乡村小学,“天高皇帝远”,*时很少有领导去检查,更没有谁听课,我和学生的舞台在三尺讲台之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快乐。春天,带他们走*田间,追赶春姑娘的脚步;秋天,跟他们一起体会丰收的喜悦;冬天,我又会和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真真正正是一个“孩子王”。

  当时全校总共不到100名学生。早晨,我会带着全校的孩子们一起跑操;课间,我又教他们从没做过的广播体操;“六一”儿童节,我现学现卖,教孩子们跳舞,组织他们表演节目;春季运动会,我跟他们一起训练,时不时还来一场比赛;课堂之外,我还会自编自演,教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唱歌、跳舞……那时的自己,真是热力四射、激情无限啊!而年轻的自己,也给这所学校带来了新鲜。

  只要我在学校,学校里的男生、女生们总是匆匆吃过午饭后喜欢到我的宿舍玩。有时我跟他们谈天说地;有时什么也不说,就用录音机放歌给谈们听,其实都是当时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孩子们却听得入迷。傍晚,吃过晚饭,他们又会聚集到我的宿舍做作业、聊天、嬉闹,玩够了就一起回去。偶尔也有女生会住在我那里,美其名曰“跟老师做伴”。

  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我们必须自己去水库推水喝。只要看到我宿舍里的水缸里没水了,高年级的几个男生,就会从家里推来小推车,带上大水桶,陪着我一起去打水。他们不用我动手,灌水、装车、卸车、倒水,服务“体贴而周到”。冬天,宿舍里生炭炉子取暖。每到这时候,男生们还会争相为我砸炭,砸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煤炭,让炉火烧得更旺更旺……

  两年,我在这所学校待了两年。这两年,是我人生中过得最悠闲、最惬意、最诗情画意的时光。虽然后来也会为期末考试班级倒数的成绩哭得稀里哗啦,但年轻的自己擦干眼泪,还是随心而去。我和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胜于一切。现在,那些孩子早已长大,有时他们见了我,脱口而出的是我的名字,或许,他们从没把我当做老师,只是朋友、玩伴。

  后来,农村学校合并,我又来到了现任的中心小学,一干就是10年。在这十年中,我明白了“教育”的含义很多,很深。我明白了“老师”的责任很重,“老师”的舞台应该更宽广。我开始学*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教孩子们更多,教学成绩也在稳步提升。有得必有失,渐渐被磨灭的,是自己那一颗孩童般纯真的心灵。

  似水年华,追忆至此,心里仍是美美的,毕竟自己曾有过两年梦幻般的“教育生涯”。我所期待的是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巴学园的老师一样,可以一边带着孩子们游玩,一边为他们传授一些知识,这应该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吧?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4)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0篇

  我对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师感触也特别深。因为,我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师,为我怎样做好一名教师指明了方向,更为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后,我将沿着这个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做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做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是的,没有理想,怎么会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说的那样: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师,还有一个要求是,要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在日常社会生活及教学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许多竞争对手,而真正要挑战的正是我们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么,怎样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恐怕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进行比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进步,我想,这就是成功!

  我还特别欣赏朱教授说的这句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不断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并不容易,但是只有不断尝试撞击每一个暗点,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书啊!应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的行走范式,可以让我们与黎明共舞,可以让我们过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让我们豁达从容,可以让我们高贵崇高,可以唤醒我们美丽的生命,可以编织我们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了,都会有所启发。中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教育领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索,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这集中体现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实践或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接轨的愿望,是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下篇则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势及发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未来教育发展所充盈着的热情与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展现了作者在把握整个教育的时间序列与空间联系基础上的“教育百年观”。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

  此外,《理想》一书的文风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作为以史见长的学者,作者不追求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思辩、玄论之风,文笔自然朴实,既无玄而又玄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谓阐释、推究,又无艰涩难懂、半生不熟的古文式语句,更无洋腔洋调,读来令人*白生趣,津津有味。读者可以比较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观点。而这一点,确实是学术理论界应大力提倡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文明的灿烂辉煌!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布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布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四周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文明的灿烂辉煌!”

  读完朱永新老师所著作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如同下过一场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心不断变得柔软、柔软、再柔软……它又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记忆的大门。徜徉在书中,自己就像坐在一片生命一样翠绿的草地上,聆听着周围孩童纯真无忧的欢笑,任纷乱的思绪飘飞,渐渐地,那个在记忆中尘封多年的日日月月,又开始灿烂、明丽起来。

  那时的自己刚满19岁,花一样的年龄,带着初为人师的美丽心情,带着对“老师”这一职业所有的向往与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虽然被分配到了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小学,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实现一个梦,一个关于“老师”的梦。

  “老师,快来看,这里的花儿开了!”“老师,小草发芽了!”“老师,阳光真温暖啊!”……这是孩子们对我的招唤,更是对于春天的呼唤。在那所乡村小学,“天高皇帝远”,*时很少有领导去检查,更没有谁听课,我和学生的舞台在三尺讲台之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快乐。春天,带他们走*田间,追赶春姑娘的脚步;秋天,跟他们一起体会丰收的喜悦;冬天,我又会和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真真正正是一个“孩子王”。

  当时全校总共不到100名学生。早晨,我会带着全校的孩子们一起跑操;课间,我又教他们从没做过的.广播体操;“六一”儿童节,我现学现卖,教孩子们跳舞,组织他们表演节目;春季运动会,我跟他们一起训练,时不时还来一场比赛;课堂之外,我还会自编自演,教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唱歌、跳舞……那时的自己,真是热力四射、激情无限啊!而年轻的自己,也给这所学校带来了新鲜。

  只要我在学校,学校里的男生、女生们总是匆匆吃过午饭后喜欢到我的宿舍玩。有时我跟他们谈天说地;有时什么也不说,就用录音机放歌给谈们听,其实都是当时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孩子们却听得入迷。傍晚,吃过晚饭,他们又会聚集到我的宿舍做作业、聊天、嬉闹,玩够了就一起回去。偶尔也有女生会住在我那里,美其名曰“跟老师做伴”。

  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我们必须自己去水库推水喝。只要看到我宿舍里的水缸里没水了,高年级的几个男生,就会从家里推来小推车,带上大水桶,陪着我一起去打水。他们不用我动手,灌水、装车、卸车、倒水,服务“体贴而周到”。冬天,宿舍里生炭炉子取暖。每到这时候,男生们还会争相为我砸炭,砸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煤炭,让炉火烧得更旺更旺……

  两年,我在这所学校待了两年。这两年,是我人生中过得最悠闲、最惬意、最诗情画意的时光。虽然后来也会为期末考试班级倒数的成绩哭得稀里哗啦,但年轻的自己擦干眼泪,还是随心而去。我和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胜于一切。现在,那些孩子早已长大,有时他们见了我,脱口而出的是我的名字,或许,他们从没把我当做老师,只是朋友、玩伴。

  后来,农村学校合并,我又来到了现任的中心小学,一干就是10年。在这十年中,我明白了“教育”的含义很多,很深。我明白了“老师”的责任很重,“老师”的舞台应该更宽广。我开始学*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教孩子们更多,教学成绩也在稳步提升。有得必有失,渐渐被磨灭的,是自己那一颗孩童般纯真的心灵。

  似水年华,追忆至此,心里仍是美美的,毕竟自己曾有过两年梦幻般的“教育生涯”。我所期待的是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巴学园的老师一样,可以一边带着孩子们游玩,一边为他们传授一些知识,这应该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吧?

  暑假期间我认真读了朱永新编着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感触很深,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引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虽说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总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情操高尚、心胸宽广、有正义感充满爱心”,使每一个人能够幸福的生活每一天,过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淡淡过一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能够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怨无悔。

  教育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全面发展,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理想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学*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易碎品。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教育更应该是全程的教育,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教师应当体会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教师应当是使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发展的引路人,根据学科特点,我要做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了解体育与健身的理论知识,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几种健身娱乐的技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终身锻炼的*惯。

  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需要虚心学*,勤于反思,注重积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参照他人中认识自己,在认同他人中改变自己,在怀疑他人中成为自己。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那一种形式能产生特色效果就有生命力,就能为我们用来更好的因材施教,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是啊!每个人都有理想,更应该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并努力使梦想成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从教育而言,我想理想第一位的便是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吧!在《我的教育理想》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中,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理想素质。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要想做好教师职业,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惟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更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这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们要做的是学*、学*、再学*!

  认真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感受颇多。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富有诗意和恒心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寒假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读了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我觉得“尊重”这两个字应该时时记在心中,这是教师和学生*等沟通的桥梁。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拉*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我想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桶水”的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多读书,多学*,多给孩子更多的爱,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朱永新,现任*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教育协会副会长。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新教育改革发起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风云人物。他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曾任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苏州市副*,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

  他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园地,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的教育。他对*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在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在*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家,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工艺素养等。

  通读此书,我被他的理想教师形象所感染,心中不免升腾起一种渴望,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他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因素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可是我们一直主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有距离感。*教育传统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要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教师不但自己要充满爱心,更应该将爱传播给学生,让学生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唯有如此,教育才算成功,教师的爱才叫真正的爱。教师们要将溺爱宠爱偏爱等一切庸俗浮浅的假爱从思想与行为中彻底清除,要以一种博爱仁爱真爱充实思想,并能蓄之于内,形之于外。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运动员们不正是有夺金的理想才会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奋力一搏并化理想为现实了?

  最*,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第一章“我心中理想的学校”进行了细读。

  朱教授告诉我们,他心中的桃花源——理想的校园是这样的:有特色,有品位,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朱教授所讲的“桃花源”令每个教师神往,这也是我所渴望的。如此理想学校的生成是一种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照我们的学校,某些方面已经在悄悄地萌芽。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与周边学校相比,已经算得上是个规模较大的学校。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三百多人,教职工20个。自从我来到这个学校,就渴望学校能够蒸蒸日上,越来越现代化,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正如我所想,学校一直在不停地发展着。学校有了图书馆、计算机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学校还修建了宽敞的体育场,教师们不断参加各种培训,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新操场的建立,使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打篮球、乒乓球,跑操,充分的体育锻炼,定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几年补充了新的“生力军”——特岗教师,她们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

  学校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开放了图书馆。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把学校的书籍进行分类,实行漂流制度,各班进行轮流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了,孩子们特别开心,真是“爱书之心,人皆有之”。小学是孩子最好的读书阶段,孩子们需要阅读海量的书籍,所以学校拥有一个图书馆是多么重要。很庆幸我们学校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以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尽情地畅游。

  正如朱教授所言:“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教师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我们学校教师年龄层次差别不是很大,年轻教师占多数,我们学校太需要对教师进行更多地培训了。所以,在这几年里,我们的马校长经常组织老师们到各地参加培训学*。通过学*,老师们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充满活力。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5)

——《我的理想》读后感3篇

  *期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重新认识了如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教学中,我更愿意去为幼儿去创设一个探索的情景,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时间、场地和充足的经验,我们班小朋友喜欢兔子,那我就把真实的兔子带给他们,在喂养过程中,不喜欢便便,我们就以便便处理为契机,支持幼儿对于兔子便便的探索,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自己去照顾幼儿,寻找如何处理便便的方法,以及后续对便便利用的研究。在课程完成之后与幼儿进行一个分享和交流,提升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深度的学*,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在这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会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成为幼儿的好伙伴。课程有限,但又无限,我们结束了在课堂上对兔子便便与兔子的研究,但是小兔子一直养在我们的植物角,接受着小朋友们的照料。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特别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教师首先从热爱幼儿做起,尊重幼儿的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保育活动特点,提供适宜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心,少一点打击,多一些欣赏,要*等对待幼儿,学会倾听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虽然我距离主教授提出的理想教师的标准还很远,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以此标准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朝着理想教师的`目标而奋进。

  *日有幸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是呀,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总之,我读了教育类这书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须要,特别是这位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的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6)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菁选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使我受益匪浅。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也认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最让教师震撼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人们纷纷写心得,抒发感想,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都有受益。

  寒假里闲暇时间,我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对我触动很大。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八个诗一样语言的排比句,它囊括了朱老师心目中理想教师的方方面面,对照每一条,反思自己,觉得差距实在太大。记得刚刚师范毕业时,自己也是踌躇满志,想大有一番作为,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阅历的增长,最初的棱角竟消失的无影无踪。是什么因素在作祟,现实?社会?或是自己?或许都有吧。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自己觉得对工作还是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如此这般,怎能取得好的成绩。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要做的便是学会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乃至一池水也不行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因此,勤于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这也是此书中所大力提倡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

  我对朱教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师感触也特别深。因为,我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朱教授理想中的教师,为我怎样做好一名教师指明了方向,更为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后,我将沿着这个方向而不懈努力: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做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做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做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是的,没有理想,怎么会有追求?就像朱教授所说的那样: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富有激情。

  朱永新教授理想中的教师,还有一个要求是,要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在日常社会生活及教学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许多竞争对手,而真正要挑战的正是我们自己。很多人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那么,怎样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恐怕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和追求的。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每一次都和上一次进行比较,只要比上一次做的好、有进步,我想,这就是成功!

  我还特别欣赏朱教授说的这句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不断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啊!我知道成功并不容易,但是只有不断尝试撞击每一个暗点,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我的教育理想》真是一本好书啊!应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的行走范式,可以让我们与黎明共舞,可以让我们过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让我们豁达从容,可以让我们高贵崇高,可以唤醒我们美丽的生命,可以编织我们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教书会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与生活接轨。教师要创造什么?教师创造知识,教师创造人生。知道自己的职业无尚崇高美好,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更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瑰丽的梦,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我们竟和重重压力下的学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再来回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忘了要“梦想成真”首先必须要对梦进行投资,而再来对照自己所谓的付出

  “许多的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如果一个孩子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是啊,读书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增长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而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吗?鼓励孩子们读书,也许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一些,但是当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榜样、当孩子们从书中学会了做人,当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那么这种所谓的负担能使他们受益终身,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坚持呢?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我想,今后我不仅要坚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在这方些面加强指导,比如读什么书、怎样读、要创造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读书比赛,如把他们所读书的概况讲给同学们听、指导他们写读书心得等等。总之,要像朱**所说的那样,“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的文章*易*人,而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行动的研究,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仰朱永新教授,他作为身处高位的官员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痴情,并且他对教育对学生爱的如此深沉而质朴,实在令人感动动容,也是我们学*的榜样。

  许嘉璐曾这样评价过朱永新的教授作品:“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我觉得总结的十分到位,而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完后我更是受益匪浅。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在书中,他用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他对教育独特的感受,勾画了一副他的教育理想的蓝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热爱,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而书中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朱永新教授对理想老师的八大标准,将会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要遵循的标准,我会为之努力。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位,被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些美丽光环的环绕下,我更明白自己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朱永新教授对教师的八大理想标准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在教学工作上不懈探讨,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布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布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四周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我深信: “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是什么样的呢?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我想过这个问题。有时候会在学*的间隙畅想一下美好的“教师生活”,有时候会在读到书上的某一段话,沉思理论与实践该如何结合起来。理想的教师要胸中有丘壑,理想的教师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理想的教师要有征服星辰和大海的情怀... ...

  “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发展,唯有教育才能使其熠熠生辉。教师的教育理想应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莘莘学子的真挚情感中前行!”我想教师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往小的方面说是孩子的教育,是家长的期待;往大的方面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虽然入职不久,可是在这两个月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汤河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都是“拼命三娘”和“拼命三郎”。我们的身影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办公桌前,在步履匆匆之中。我感觉,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除了教学要求,更深处的火焰就是那把名为“教育理想”的火炬。

  如何将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外化为行动,外化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我想这与教师们不断进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更要不断地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精进自己的业务水*。虽说我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可是教小学的英语总是能教的,可是怎么样提高学生的成绩,怎么样在众多优秀的英语老师当中不掉队,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幸运的是,我们学校一群英语教师都很热心,每个人都不遗余力的告诉我她们的经验。我也在日复一日当中总结经验教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悟。

  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二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教师的进步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学*、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虽然工作和生活很忙,但也应有学*和思考的时间。在读书中思考,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我不敢说我最终会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我只能说我会一直向着我的理想前进,前进... ...

  前些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认为: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理想的老师是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

  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因为有了理想老师的标准,我常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

  最*,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受感触。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共十七章。前十章是上篇,后七章是下篇。内容多而深刻。尤其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顽强强,不怕挫折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育需要用心,需要有爱。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经典作品。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心的人最接*成功!

  *日有幸拜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扪心自问,我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

  我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每个老师,也是我从教内心执着的追求。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师》让我懂得好老师的标准,让我们更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可能不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和诗意的教师”;我可能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可能不是“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但我怀着年轻的心,努力去做一个所接受和认可的教师;我可能不够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没有远大的梦想,就不能够有成就。我们或许成不了教育家所期望的理想教师,但我们应该把他作为一个梦去努力,去把它变成现实。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7)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范文20份

  最*,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受感触。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共十七章。前十章是上篇,后七章是下篇。内容多而深刻。尤其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顽强强,不怕挫折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育需要用心,需要有爱。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经典作品。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心的人最接*成功!

  最*,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受感触。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共十七章。前十章是上篇,后七章是下篇。内容多而深刻。尤其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顽强强,不怕挫折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育需要用心,需要有爱。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经典作品。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心的人最接*成功!

  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从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还真在书中找到了黄金,也给自己充了很多的电,教育教学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论支撑。日前,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自己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素质。这种切*实际教育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读全书,对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这一*话让我回味无穷。由于长期处在紧张和繁忙中,对新鲜感、荣誉感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劳。梦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没有了梦想,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没有前进的动力,哪会有工作的创新呢?

  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老师的这几句话犹如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纠正,为我今天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二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有所获!

  另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朱永新教授《我的理想教育》。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会学生热爱学*,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生命。

  一、学会赞美他人

  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意气风发,通达洒脱,奋发向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勤于学*,善于思考,踏实工作;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乐于分享,肯于吃苦,勇于创新;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淡泊名利,虚怀若谷,默默奉献;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挚爱事业,深爱学生,精益求精;……我们本该赞美他们,我们能够赞美他们,我们也必须赞美他们!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等交流,抚*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二、学会把握机会

  我们的教育工作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其之所以会成为名师,都是将困难视为机会的,他不仅可以从困难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更从中发现了那个“伟大”自我,收获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学会利用时间

  课堂高效益令学生喜欢,学生坐在教室里,其实是在投资,投资为了回报,每个学生投资一样多的时间,可为什么这个班的学生学得很好,那个班却很糟糕?因为效益不同,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学生枯坐教室,早已心飞天外,到头来一无所获,这就是浪费生命。金子般有限的童年、少年时光,随着我们的课表,被一点点用蛀虫爬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心向着孩子”。我们要心向着孩子的快乐,那么学校就成了孩子延续在家庭、父母之外的地方,他们自己流淌、享受着快乐,当然更需要学校这个快乐之地为他们创造快乐!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总之,教师创新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思想、执着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

  寒假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读了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我觉得尊重这两个字应该时时记在心中,这是教师和学生*等沟通的桥梁。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拉*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我想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桶水的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多读书,多学*,多给孩子更多的爱,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布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布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布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四周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我深信: “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最*一直在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开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是啊!每个人都有理想,更应该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并努力使梦想成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从教育而言,我想理想第一位的便是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吧!在《新教育之梦》的'第七章——理想的教师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理想素质。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使我受益匪浅。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也认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最让教师震撼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人们纷纷写心得,抒发感想,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靠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门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从各个角度,运用了*实而有哲理的语言讨论了“教育”这个课题。《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十五个论题,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从超越现实的理想层面,对教育的主要载体或承担者所作的应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五个论题,这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相信无论是教师、校长、学生还是父母看,都有受益。

  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从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还真在书中找到了黄金,也给自己充了很多的电,教育教学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论支撑。日前,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自己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素质。这种切*实际教育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读全书,对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这一*话让我回味无穷。由于长期处在紧张和繁忙中,对新鲜感、荣誉感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劳。梦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没有了梦想,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没有前进的动力,哪会有工作的创新呢?

  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老师的这几句话犹如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纠正,为我今天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二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有所获!

  另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在没有踏上教师工作之前,我认为教育是一项单一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活动。在踏上教师岗*一年的今天,我深刻领会到“教育”活动的不简单。

  做一名老师简单,但是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却并不简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老师看来简单的数学模型,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用多种方式去辅助他们理解。你的方式是否多样?你的方式是否有效?这个就需要我们去下功夫了。

  数学是一门很需要思维逻辑的学科,你稍有注意力不集中,你可能就跟不上这个知识点的学*,所以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如何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呢?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加入你的课堂探讨当中呢?在读完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后我深有感触。

  浅谈德育,从古至今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先**后成才的说法。对于“”先**”,我的理解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品德。

  德育,看似简单的二字,但其所蕴含的含义却是广泛的。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品德的含义,感悟道德的境界。

  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因此我们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体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境界。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朱永新老师指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净化自我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优秀文化是人类积累了上千年的成果,把自己沐浴在优秀文化的海洋里,这是我们应该感到享受的海洋,这是我们提升自我品德的最便捷的途径。

  浅谈智育智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智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人的观点是传授知识,认为传授知识就是智力教育的全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这是典型的“唯知识论”、“唯分数论”。当然也不是说把“知识教育”否认了,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等的全面发展。

  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唯知识论,唯分数论”呢?我认为是由我国的教育国情决定的——学生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考试。*几年应试教育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进一步努力。应试教育虽然提高了学生们的应试能力,但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精神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永新老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出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育认为,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点,是典型的“教师为中心”,学生把教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新教育主张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等交流。教师应该更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不能跟割韭菜一样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做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书”是学生们感受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生可以学*伟人们的高尚品德,领悟道德的力量;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强调他们对道德的体验与感悟,最终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在这里我主要从“德育”和“智育”两方面谈了我的一些感触和收获。我认为多读读像朱永新老师这样的大师的优秀作品,我们现在巨人的肩膀上,定会成长的更快。从而不断增进和完善自我教学经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书”,是一项很好的学*活动,可以汲取伟人们的经验,帮助你更快更好的成长。然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读书”变成了一种奢侈,取而代之的是“读手机”。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做好“读书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建立“书香校园”,进而到“书香社会”,这可能是一段比较长的路。但是我们要相信路是走出来的,你的坚持终将收获美好。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

  读了本书,发现其有以下特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共同发展。

  课堂上,不仅仅学*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8)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精选5篇)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除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外,某些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论述等等。作品虽然写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小学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卫生*惯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养成等。书中关于*惯的养成,我觉得很有可迁之处。“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惯,这种*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有两点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们练*某种*惯,最好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不可疾言厉颜色地去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是有意违犯似的。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时培养的*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变得容易自然,他们做来不必再假回忆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惯。”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们可以学*《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朱者赤,*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 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 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 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

  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 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8226;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 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 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 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本书于1693年问世,至今已有324年,这位作者不知长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还在被一代代的人们所使用。正如一首诗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最终都会死亡,身体发肤生会带来,死亦会带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东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约翰洛克,虽然他已死了那么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书中篇谈的是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有几种观点我感悟很深。

  一、早期教育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时候,是人的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之时,此时是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时期,要让孩子*惯性地遵守纪律,服从纪律。但我们今天的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任孩子妄为,对他们的行为不加管理与约束,致使长大后再想去矫正时会相当麻烦。人们*惯性在水的源头播撒毒药,日后亲自喝到苦水时,却又感到不解。园艺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时候就下很大的功夫对植物进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们喜爱的方向去发展,倘若我们在树小的时候没有进行处理,待它长成粗枝大叶的,我们就无法把他培育成我们喜欢的模样。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二、教育儿童要用理智克服欲望

  节制欲望,是造就一个自满自得、幸福快乐的人的合适途径。人为什么会痛苦,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欲望时,你就会痛苦。对孩子,从小就要克制他的欲望,要让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适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对于孩子要求的东西,我们要适当给予,比如孩子饿了,他如果只是说他饿了我们就要满足他的要求,如果他点名需要啤酒或面包时,就不能答应他,因为这是人的欲望的表现。我们必须通过对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来控制儿童的欲望。

  三、寻找适合父子的恰当距离。

  孩子小的时候,是最适合建立威信的时候,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对孩子严格一些,让他对你产生敬畏之心。长大了,我们反而应该越来越亲切地去对待他,像朋友一样,一起干活一起玩乐。而现在的家庭的教育刚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百般溺爱,把孩子的各种坏*惯都培养起来了,长大了,又想把他们塑造成我们希望的样子,须不知小树苗已变成杂乱丛生、没有方向的大树,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给它矫正了,因为我们错过了培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一定要尽早,而且还要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

  四、尽可能不适用鞭挞。

  曾看过一篇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他的小学和初中老师喜欢打人。小学的老师,只要你题目做不对就会打人,所以大家上课都很规矩,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非常不错。到了初中,遇到的班主任也打人,不过是无理由的乱打,只要他喝酒喝醉了,就在班上乱打人,很多同学都受了不少冤枉打。这两位老师的鞭挞对现在的这位老师影响很深远。毕业了,这位老师在社会上不敢和别人打交道,对领导如同对当年的教师一样,有畏惧心里,所以刚进入社会那几年,工作一直不出色。所以从长远来看,鞭挞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作者也提出,鞭挞与呵斥应谨慎地予以避免,因为这种惩罚的方法,除了使儿童对于带给他们不幸的行为产生一种羞耻与憎恶的心思以外,决不会再有别的益处。

  虽然是一本古老的书,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卫,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遵循这一种自然的规律,任时代风起云涌,它自岿然不动。

  《教育漫话》拿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最****又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十二条,其中心还是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要落到实处,应该要成为一种学校规范,学生的*惯。

  二、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反对靠文法学*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凡的人。


我的教育理想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9)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读后感优选【五】份

  读《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时,初看题目,“古典的心情”让我有点疑惑,有古典文学、古典美女,怎么还有“古典的心情”呢?读了整篇文章,才知道原来“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就是沉下心来对待学*。我很赞成作者的这一看法,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越来越高。但随着生活的富裕,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开始出现脱节现象,人们开始心浮气躁、急功*利,大多数人已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很多时候书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

  多么希望我们能沉下心来真正的与书为伴!

  让我们与书为伴!知识是我们精神的食量,很多的知识是从书中获得的。沉下心来读书,可以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变化气质、滋养人生;可以使人拥有深厚的内涵,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读书,博览群书,使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使我们更加理性,这些知识与理性让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使我们魅力四射,吸引学生乐意跟着我们的步伐走。

  “文字是生命的酒”这句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令我记忆深刻。当我们用心去读书,在书的字里行间畅游的时候、当我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我们深邃的思想时,我们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如酒般醇美,让人回味悠长。让我们与书为伴吧!“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的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所以,让我们与书为伴吧!沉下心来对待学*,让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春日鲜花、夏日小溪、秋天明月、冬天残阳那美好的风姿。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与成长等等。它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着、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

  细细品味了他的文章,文章中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用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启发教师拓宽视野,促使我们去思考:怎样把孩子培养为一个有理性精神、有教养且有独立人格的人。肖川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巧妙地帮助教师激活教育的智慧和生成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充满着人生的终极关怀,他的笔下才会从心里流淌出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愿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

  肖川推崇“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成为你自己,要长于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他批评急于希冀学*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使我树立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我想,在这本书中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实践作一点思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对待教育,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情怀,教孩子去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孩子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肖川博士勤于思考与探索,求真务实,常常以浓浓的情怀表达新锐的思想。劳凯声先生称赞道:我觉得他的文章是美文。张清*赞美肖文很”酷“,激情洋溢,文采斐然,他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堪称教育学界美文。十年磨一剑。肖川苦心旨意,高屋建瓴,写成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并全力宣传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他演绎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显得异彩纷呈,激发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在市场经济色彩充满社会每个角落的今天,教育早已被抹上浓浓的功利色彩,人们往往把务实勤勉视为教师的良好品质,却总是忽略了务虚状态下所闪现的理性的光辉,却总是压抑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诗的情结。于是,教师们总是像春蚕、像红烛、像园丁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常常兀兀穷年于三尺讲台,却难于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可怕的,愿广大一线教师读一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咀嚼中让灵性复苏,让诗意迸发,让激情洋溢,让理想放飞!

  再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源于自己对工作的倦怠,感觉自己每天在做着重复的事情,似乎进入了工作的倦怠期,热情淡去,烦恼倍增。感觉像是撑船,沿着同一条水道,从这个渡口到那个渡口,只是所载的人不同而已。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写给“教育者”的书,它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点明了许多人失败的根源。如一剂良药,为我的教育导航,给予我工作的动力。

  该书的作者为肖川博士,作为教育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肖川博士在他的研究领域内建树颇多,他的文章朴实、优美、新锐、独到。这本书收入了他*十年所写的教育随笔50余篇。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著”……那一个个直抵人心的话题,说出了我们的心理话。书中许多经典的表述,让人感到思想力量的强大。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使读者在学*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读书的过程是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意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发现、去体味教育中那如诗如画的意境。

  我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依据书中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会发现,其实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会随着阅读、交流与沟通迎刃而解,进而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虽然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读了这些文字,你会憧憬着幸福的教育生活,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相见恨晚。若说感触,这应该是最深的了。文字优美,字字玑珠,用感性的文字表达出了理性的思考。理想,信念,情怀,执着而热情,细腻而深刻。诚如作者所言“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

  一、与经典为友

  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跟接*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但是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教育智慧并没有因时过境迁而失去意义。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经答变,返本开新”。坚守、守护那些永恒的真理,并以此对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给予回应。

  二、审视教育目标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等等。都有其历史内涵,也有其确定性。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严肃认真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标。“现时代的人什么素质最重要”?《学会生存》中提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现代社会需要富有教养、有独立性、有自信心、敢于冒险、具有创造力、足智多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决策和讲求效率的人。他需要有批判性的思考里、创新的能力、开拓新生活的能力、选择和合作的能力。

  三、品味教育的灵魂

  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它以培养“可贵品质”为职责。而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却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不协调,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肖川教授认为,主体性道德人格应该是现时代的理想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该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灵魂。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最为独立、理想、自觉、自为、自由的存在方式,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热诚的信念成为可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做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批判,实现向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转向,使道德教育,进而使整个教育获得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

  四、感受教育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马丁·路德)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残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灵动清新,耐人寻味。随和,随意,随缘,感受文字之魅力,体味思想之深刻。

  最*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我们每个月也会写几篇教育随笔,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自己原来对教育随笔理解有误,以为以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实践的点滴故事写成的略带有一些观点的文章就是教育随笔了,现在看来,那是很肤浅的认识。在那样一种思想的引领下所写作的教育随笔显然不太得要领,也不够有底蕴。在解读肖川对教育随笔的理解时,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读后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