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我越来越喜欢孙瑞雪老师的书,尤其是《爱和自由》,我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位好朋友,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做好一位母亲,尤其是好母亲真的`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自身的成长能够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

  我自己也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了,在没有接触《爱和自由》之前,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总是想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懂规矩、爱学*的好孩子,班级最好没有调皮的孩子多好啊!读完《爱和自由》后,自己简直有点无地自容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要你做好指导、观察、协助就可以了,《爱和自由》改变了我,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是以前,如果一个孩子犯错误了,我一定会大声训斥,并告诉他下次不要这样做了,在这样做就会……一些威胁之类的语言,现在我不会了,无论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我有时候情绪也会有些波动,但是我时刻告诉自己,放松心情,毕竟是小孩子吗,有时孩子会把玩具摔在地上,还会用脚去踩,这时候,我们首先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捡起来,我来帮助你一起把玩具归位好吗?有的孩子会和你一起做,而有的孩子根本不理会你,跑掉了,其实没关系的,一次、两次……总有一天,他会非常高兴地和你一起收拾玩具并归位,老师对孩子的爱与包容、还有亲切的口吻时刻都在感化着孩子,慢慢的孩子们也学会了“请”“对不起”……这些语言,他们也会爱老师、并且关心老师!

  孩子是否犯错误了?有时候我们常常把孩子们的探索当成了犯错误,我的孩子也常常模仿大人拖地,现在我允许他做这些事,还有他特别喜欢用抹布擦桌子,但是还想模仿我*时用水洗完抹布再去擦,由于空间的有限我还是没有给他充分的自由,没有允许他这样做,只是给他一块我拧好的抹布,他擦了一会,于是拿起自己的吸管水杯喝了一口水吐出来,反复这样做,抹布便吸了很多水能拧出来了,他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拧抹布,擦地、擦桌子、擦门、还去擦自己的小鸭子便盆……干的特别的起劲,虽然弄得地板湿湿的,但总比要去水盆洗好的多,我只能一会再来收拾了,如果换成从前,我也许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去做,其实小孩子不一定就喜欢在一个地方玩玩具,看书、生活中的这些事情都是在帮助他成长的!是孙瑞雪老师改变了我,使我允许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家长怎样看待孩子们的每一次错误,最好用积极、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一味的重复这项错误,我们大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用*和的心情来解决孩子们的错误!

《爱和自由》读后感2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学,我的专业和我现任工作没有一点联系。而我对幼儿教育也不是很了解,知道的只是简单的,很浅的传统教育方式。*的传统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了解的我,现在有机会尝试西方的幼儿教育。

  爱和自由,起初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很理解。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的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就是爱。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要依靠爱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幼儿园里,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上得以发挥。

  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在*,遗憾的是,大部门家长却不懂得这些,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一方面,他们总在孩子没感觉的时间强制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孩子有感觉的时间没有把相应的词语同孩子内涵的感觉配上对。

  孙老师的《爱和自由》让我了解到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来到这世界,他(她)们是伴随着内在的一种东西来到这世界,蒙特俊利把这称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要是和他们说话太多或者复杂的时候,孩子的思维就会被**弄的混乱,用简单的话去和孩子沟通,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很乱。

  **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经历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

  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我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3

  做父母的常遇到这种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说句“大人”话,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开窍了?不是。儿童的心智发展是自发的和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或家长的工作有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在某一阶段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一套积木反复搭反复拆,一个故事要反复听也不烦。这个反复做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心智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学*是从感觉开始的,当他不断地触摸,感知后,他会自己对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儿童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儿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圆”,儿童就会自己把瓶子和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

  对于0——6岁的儿童,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导儿童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这本书叫《爱和自由》,倡导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排斥教师和家长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感知过程,并在孩子有感觉的时候把相应的概念给他。并在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用一种方法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举个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释颜色,和指着一个人穿的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来解释颜色,哪个更好呢?当然是色板。因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单纯的颜色,而后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颜色。二是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联想,我们拿出一个三角形,就告诉孩子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说什么。

  关于孩子将所学概念一般化的过程,蒙特梭利不主张以教学计划的'方式约束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着施教者的计划走,孩子把概念应用在他所处的环境中,需要时间,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马上就用,有的孩子则很久以后才用,他们不用并不等于没掌握。这就是孩子会在某一天突然说出一句“大人”话的原因,其实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逻辑,都是孩子已经掌握了的,只是没有用而已。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否则,你可能毁了孩子一辈子。对于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很担忧,担忧的是儿童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从小处说包括家长、教师,从大处说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这个环境或出于爱心,或打着爱的招牌做的却是违反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事,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幼儿园也纷纷打出美术、音乐、英语等特色吸引生源,有的没有师资力量的幼儿园也不示弱,外请老师办各种班。家长们尽管很迷茫,大多盲目跟风乖乖掏钱,人家孩子学了,我孩子也得学,再穷不能穷教育,绝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谁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呢?

  儿童的学*应该在他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开始,比如,画画,有的孩子4岁到了画画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岁画画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时强迫儿童学画画,将会产生从此扼杀孩子的画画天赋的恶果!在这一点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女儿四岁半开始学钢琴,跌跌撞撞弹了两年,除了给我和女儿留下些痛苦记忆,几乎没有什么有益的收获,后来女儿对我说,妈妈,其实你让我再大点开始学钢琴就好了,现在,我明白了我做错了一件事:在女儿的音乐敏感期没到时强迫她学钢琴,不但扼杀了女儿音乐的天赋,也影响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0——6岁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内在的,自发的和连续的,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一个宽限的环境,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不要强制和干预,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会起飞,而且越飞越高。

《爱和自由》读后感4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不以**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儿童是**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5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

  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们**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

《爱和自由》读后感1

  我越来越喜欢孙瑞雪老师的书,尤其是《爱和自由》,我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位好朋友,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做好一位母亲,尤其是好母亲真的`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自身的成长能够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

  我自己也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了,在没有接触《爱和自由》之前,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总是想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懂规矩、爱学*的好孩子,班级最好没有调皮的孩子多好啊!读完《爱和自由》后,自己简直有点无地自容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要你做好指导、观察、协助就可以了,《爱和自由》改变了我,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是以前,如果一个孩子犯错误了,我一定会大声训斥,并告诉他下次不要这样做了,在这样做就会……一些威胁之类的语言,现在我不会了,无论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我有时候情绪也会有些波动,但是我时刻告诉自己,放松心情,毕竟是小孩子吗,有时孩子会把玩具摔在地上,还会用脚去踩,这时候,我们首先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捡起来,我来帮助你一起把玩具归位好吗?有的孩子会和你一起做,而有的孩子根本不理会你,跑掉了,其实没关系的,一次、两次……总有一天,他会非常高兴地和你一起收拾玩具并归位,老师对孩子的爱与包容、还有亲切的口吻时刻都在感化着孩子,慢慢的孩子们也学会了“请”“对不起”……这些语言,他们也会爱老师、并且关心老师!

  孩子是否犯错误了?有时候我们常常把孩子们的探索当成了犯错误,我的孩子也常常模仿大人拖地,现在我允许他做这些事,还有他特别喜欢用抹布擦桌子,但是还想模仿我*时用水洗完抹布再去擦,由于空间的有限我还是没有给他充分的自由,没有允许他这样做,只是给他一块我拧好的抹布,他擦了一会,于是拿起自己的吸管水杯喝了一口水吐出来,反复这样做,抹布便吸了很多水能拧出来了,他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拧抹布,擦地、擦桌子、擦门、还去擦自己的小鸭子便盆……干的特别的起劲,虽然弄得地板湿湿的,但总比要去水盆洗好的多,我只能一会再来收拾了,如果换成从前,我也许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去做,其实小孩子不一定就喜欢在一个地方玩玩具,看书、生活中的这些事情都是在帮助他成长的!是孙瑞雪老师改变了我,使我允许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家长怎样看待孩子们的每一次错误,最好用积极、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一味的重复这项错误,我们大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用*和的心情来解决孩子们的错误!

《爱和自由》读后感2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学,我的专业和我现任工作没有一点联系。而我对幼儿教育也不是很了解,知道的只是简单的,很浅的传统教育方式。*的传统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了解的我,现在有机会尝试西方的幼儿教育。

  爱和自由,起初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很理解。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的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就是爱。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要依靠爱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幼儿园里,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上得以发挥。

  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在*,遗憾的是,大部门家长却不懂得这些,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一方面,他们总在孩子没感觉的时间强制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孩子有感觉的时间没有把相应的词语同孩子内涵的感觉配上对。

  孙老师的《爱和自由》让我了解到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来到这世界,他(她)们是伴随着内在的一种东西来到这世界,蒙特俊利把这称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要是和他们说话太多或者复杂的时候,孩子的思维就会被**弄的混乱,用简单的话去和孩子沟通,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很乱。

  **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经历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

  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我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3

  做父母的常遇到这种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说句“大人”话,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开窍了?不是。儿童的心智发展是自发的和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或家长的工作有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在某一阶段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一套积木反复搭反复拆,一个故事要反复听也不烦。这个反复做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心智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学*是从感觉开始的,当他不断地触摸,感知后,他会自己对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儿童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儿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圆”,儿童就会自己把瓶子和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

  对于0——6岁的儿童,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导儿童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这本书叫《爱和自由》,倡导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排斥教师和家长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感知过程,并在孩子有感觉的时候把相应的概念给他。并在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用一种方法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举个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释颜色,和指着一个人穿的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来解释颜色,哪个更好呢?当然是色板。因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单纯的颜色,而后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颜色。二是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联想,我们拿出一个三角形,就告诉孩子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说什么。

  关于孩子将所学概念一般化的过程,蒙特梭利不主张以教学计划的'方式约束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着施教者的计划走,孩子把概念应用在他所处的环境中,需要时间,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马上就用,有的孩子则很久以后才用,他们不用并不等于没掌握。这就是孩子会在某一天突然说出一句“大人”话的原因,其实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逻辑,都是孩子已经掌握了的,只是没有用而已。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否则,你可能毁了孩子一辈子。对于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很担忧,担忧的是儿童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从小处说包括家长、教师,从大处说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这个环境或出于爱心,或打着爱的招牌做的却是违反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事,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幼儿园也纷纷打出美术、音乐、英语等特色吸引生源,有的没有师资力量的幼儿园也不示弱,外请老师办各种班。家长们尽管很迷茫,大多盲目跟风乖乖掏钱,人家孩子学了,我孩子也得学,再穷不能穷教育,绝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谁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呢?

  儿童的学*应该在他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开始,比如,画画,有的孩子4岁到了画画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岁画画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时强迫儿童学画画,将会产生从此扼杀孩子的画画天赋的恶果!在这一点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女儿四岁半开始学钢琴,跌跌撞撞弹了两年,除了给我和女儿留下些痛苦记忆,几乎没有什么有益的收获,后来女儿对我说,妈妈,其实你让我再大点开始学钢琴就好了,现在,我明白了我做错了一件事:在女儿的音乐敏感期没到时强迫她学钢琴,不但扼杀了女儿音乐的天赋,也影响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0——6岁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内在的,自发的和连续的,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一个宽限的环境,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不要强制和干预,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会起飞,而且越飞越高。

《爱和自由》读后感4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不以**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儿童是**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5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

  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们**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爱和自由》读后感9篇

  暑假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书,认识了孙瑞雪和她的蒙特梭利教育,书中观点提倡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去尝试。书中认为:“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孩子6岁前,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自由到极致,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

  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但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儿童,往往失去了本身属于他们的时间与自由,大人们对于孩子的一些“专制”与“越权”,使得孩子不得不“被逼”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达到家长的虚荣心。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产生反思,虽然我没有像一些夸张的父母让孩子学这学那,兴趣班也安全按照孩子的意愿,孩子的周末也是轻松度过的,但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当儿子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相反我会全力包办。正是因为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错误地理解对孩子的”爱”,所以儿子虽然很有礼貌、很懂事,做事认真、静心,但儿子还不太会系鞋带、剪指甲……

  而作为一位教师的我,往往也会“剥夺”孩子们的“自由”,对孩子有太多过分的“呵护”,我怕沙子会伤眼睛而不让孩子们去沙坑玩,怕孩子不会扫地而每天不辞辛苦自己搞卫生,怕孩子们意外受伤而禁止他们奔跑……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爱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呢?

  首先,我觉得不论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控制”孩子的想法,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行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很爱模仿,他就像一面镜子,会毫不保留地将父母和老师的样子在他人面前折射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不仅仅要重视孩子的学*教育,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

  其次,给孩子犯错的自由空间,比如:孩子由于粗心考试不理想,有的家长见状就会一味批评孩子,指责他,有了这些经验,孩子可能一到考试就担心,担心考差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这样,孩子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中,他失去了犯错的自由,这样的孩子还能学好吗?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 ,与他分析原因,告诉他,在今后怎样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这样,孩子的内心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不会自卑,也得到了自由。

  爱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的等待。一位教师或家长如果用爱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一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的,更会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和生活。

  读到《爱和自由》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

  又结合到上周参加的`心理学绘画疗法咨询师培训,搜集了一些孩子画的树,没有一幅是一样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画中规中矩、有些色彩鲜艳、有些富有想象力......每个孩子对树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个性也是独特的。

  反思目前我们“通俗”的育人目标,“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不能说,听话就不好,反过来说,不听话就一定不好吗?

  人有四种天生气质,忧郁型、乐天型、激进型、冷静型,也许这个孩子天生气质就是冷静型,而我们**却要求他成为乐天型,孩子就会想尽办法和你内耗,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乐天型气质,就被冠上了“不听话”,或“有问题”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们应该找找每一个我们所谓的“问题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强势的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努力地向着**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过多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形成心理问题。

  本来是很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一个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压”和“纠正想法”之后,就顺着常规的、大众的思路走下去了,因为那样,大家才会说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改变自己原有的个性特质,他本身的天赋在这个过程中被淹没了......

  做为老师,做为家长,我们任重道远......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读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诉求、想法。这本书告诉我们,儿童教育同样要与时俱进,给我带来几点儿童教育的思考。现今我国发展很快,儿童物质生活丰富,现在的儿童还需要什么呢?

  一、儿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励。大部分的人*时都会给孩子买很多的东西,可是那并不是他最想要的,只有理解和疼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请减少与别人孩子的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没有盛开的花朵,请耐心等待他盛开的高光时刻。

  二、儿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只有时常陪伴在儿童身边,儿童才会感觉到开心快乐,儿童才会感觉到被重视。现在好多儿童一上小学就被父母送进寄宿制学校学*,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更有严重者学*很差,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发生自闭现象。还有好多农村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孩子,让童年时光失去了色彩,等到孩子大一下进入叛逆期,出现很多过激行为,父母想挽回时就晚了一步,请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吧。

  三、儿童需要玩耍时间。现在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抢跑,提前学*与自己年龄不符的知识,而忽略了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就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抹杀了,提前学*的知识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创造力,甚至让孩子收到伤害。有个小女孩,小学六年级钢琴十级,为了练好琴,父母费心费力时时监督督促,孩子为了不练琴,把水故意洒在钢琴上,后来钢琴十级证书拿到手后,孩子再也不愿碰钢琴一下。

  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要符合现在儿童发展的需要,保护儿童恰当的接受教育,尊重儿童的`玩耍权利,陪伴好儿童最重要的一段时光。这就是我的读书感悟。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透过超多的实例来论述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我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可是,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我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记得以前有位姐姐带着自我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教师!”“教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教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教师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光之内对*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教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教师和孩子在玩扔球,教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之后是孩子把球扔给教师,结果,教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教师想:这*师没话说了吧!之后,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教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样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我,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欢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欢乐、有效率的多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应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些天,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

  《爱与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胎儿在母体中构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资料,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当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经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经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教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我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网上此刻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此刻也不是很了解。对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此刻*的早教机构已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当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更多的语言本事,数学本事,绘画本事。

  看完这本书,会让你觉得心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真的,很沉重。 书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从事蒙氏教育的工作者,她的理念、她的思想,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你,尤其是为人母的你、为人师的你感慨万分。到底,我们都对孩子做了什么!我们真的是在爱孩子吗?或许,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更爱的是我们自己?

  说到爱孩子,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或许都会拍着胸脯肯定自己,但是如果是问给孩子自由了吗?很多爸爸妈妈们都不敢出声了。我们老师呢?对孩子,我们又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吗?答案是:没有。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里,自由代表的就是放纵,就是不闻不问。所以,我们挂着“爱”的旗号,包办了孩子的一切。怕孩子摔疼,我们始终牵着他们的手不肯放开;怕孩子弄脏,嫌他们慢,我们坚持喂饭、帮他们穿衣、穿鞋袜;为了孩子“好”,我们帮他们做好了所有的选择,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玩什么,而且还帮他们安排好了时间。孩子们什么都不用考虑,按着我们为他们安排好的路线一步一步的走着,如果偏离了这条路线,就是不听话……

  天啊!多么可怕,这就是我们给孩子的爱么?

  我非常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因为我从中明白了孩子他一生下来就蕴涵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

  那我们要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呢?是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您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而这些必须建立在你对孩子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有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快乐无比。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让孩子从爱走向独立。因为孩子是靠爱而走向成长、走向独立、走向充满幸福的.人生。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所以当妈妈很“倒霉”,你必须多爱孩子,不能多爱自己。那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我们也没有长大,也在渴求爱,也在走向独立的途中。

  是的,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想我们会更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比我们成长得更好,但我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童年大都成长得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已经作为潜意识积淀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在用这些东西对待孩子。

  所以,要更好的爱我们的孩子,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任何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能寻找到一个爱你的人,先让自己长大、独立,让自己内心充满爱!

  让我们期待:孩子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重点关心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每位家长的心中愿望。但由于家长对教育上尤其是幼儿教育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揠苗助长”事倍功半,甚至酿成家庭教育的惨剧。

  正确树立幼儿教育观刻不容缓!

  通过虚心阅读爱和自由文章后,受益匪浅。

  一、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蕴含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

  儿童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按着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他的发展不需要**给他增加什么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是一个心里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里成长上的。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否则,将破坏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

  二、儿童所有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家长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的儿童不需要学*任何技能,他所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的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只不过这一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一个人也不一样。

  所以,普通“教”的本质: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杜绝家长在孩子感觉的时候,破坏孩子的感觉;杜绝儿童感觉到时,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

  三、关于“智力”的理解

  真正内涵:一个人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他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四、什么是“爱”和“独立”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规矩和爱读后感 (菁华6篇)

  8年多前初为人母,我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如何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自身是在一种“学*成绩高于一切”的环境中长大的,但**后进入社会的经历告诉我,“学*成绩不能高于一切”,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我对自己小孩的教育不能再重复上一辈的那一套,我需要重新学*。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这一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想重点谈谈以下两个方面:

  一、情商优于智商的原则。王涛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卢刚**并自杀的事件。这个事件我在学生时代在另一本书中读过,当时对我的震撼非常大,我没想明白卢刚为什么要这样做,嫉妒和恨就能让他做出这么极端的事吗?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偶尔我还会思考一下。无独有偶,王涛博士在他的书中详细了讲解了整个事件过程,并分析了卢刚的极端行为与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王涛博士也借卢刚事件告诉我们:情商优于智商,这是一条真理。卢刚事件并不是偶然,20xx年发生的林森浩事件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对小孩的教育。我细心地发现,在诸多类似卢刚事件中,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极端,这也许是男孩天生的内向性格所致。所以男孩更需注重情商的培养。在书中,王涛博士对情商定义为“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定义中认识自我是比较抽象的,王涛博士对怎样培养孩子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给出了详细的阐述:“规矩和爱,规矩可以让孩子懂得敬畏,约束自我意识的不客观膨胀。爱能让孩子得到安全,看到自己的价值,因为自己被尊重而懂得尊重他人。但是爱和规矩需要结合。如果只有严厉的规矩而没有爱,孩子的行为也许能够得到暂时的约束,但是内心就容易产生极端的自卑。如果只有爱而没有规矩,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上帝。”这段话让我知道了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方向:规矩和爱,但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还需要自己不断地模索、学*和总结。

  二、不占有原则。我想先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上周六带孩子去上小提琴课,在台阶上遇到了一个母亲在严厉的打骂一个小男孩,从她的片言碎语中我大概知道了打骂的原因是因为小男孩*时在家练琴时敷衍了事,上课时没有通过老师的检查,被老师批评了。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把火气一股脑儿往孩子上洒。小男孩在不停地抽泣,恐惧的眼神让我非常心疼。在读这本书前我也做过类似的事,虽然没有这位母亲这么凶狠,但也是在公共场所。读了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我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很懊悔,以后再也没在公共场所大声斥责小孩。“爱你的孩子,但不能以占有作为条件。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要把孩子看做一个完整的灵魂,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孩子不属于你,他们属于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归属,也会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属,但这归属一定不是你。”现在我会把孩子当作亲人、同事、朋友一样相处,给予他完全应有的尊重,给予他完全应有的独立。现在我喜欢与他一起分享学校的趣事,也会告诉他我公司的趣事,而不像以前只是关心成绩;家里的家务我会让他参与进来,而不像以前自己全包干,让他像小宠物一样待着。这种相处方式,让感觉到他的进步,学会了关心人,学会了容忍。

  教育孩子一辈子的事,且行且学*,我会和孩子共同成长!很感谢钟老师推荐这本书,也希望老师和其他家长能把更好的经验一起分享。

  这本书在我刚请好假,拉着行李走出门的那刻来到的。我带着它开始了我的旅程。没有网络,但是这本书却让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感谢喆妈和各位义工们。

  不知道看到我的题目,会不会有人发问: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为何你却文不对题的来句:带着敬畏去爱呢?不如让我谈谈我的感受吧。先借用书中引用的一首纪伯伦的诗: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的这首诗中充分肯定了一点:孩子不是某个人的所属品,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需要你代行抚养这一神圣职责的独立的人。你不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塑造”他,当然,假若你对其不管不顾,也是对父母的神圣职责的亵渎。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父母这个重要的岗位也是别人不可替代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时,创造性地把基本的原理发扬光大。”

  “如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自己没有什么收获,这样的老师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能和孩子一起在爱中成长的父母一定不是一个好父母。”

  “孩子不仅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也是对一个旧生命的救赎。”

  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是否给予了这份抚育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是否将孩子看成了一个*等而神圣的生命,并且对这个生命的意义进行了充分的思考?

  如果认真去审视这份爱,你会发现,只有在规则中的爱,才是理性和更好的爱。不宠溺,不娇纵;不粗暴,不专断。

  而这份规则,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孩子的规则,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共同营造的规则。爱中陪伴着孩子,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唯如此,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而孩子所带着的神圣使命也才能更好地体现,父母也才能圆满地完成这份抚养的义务。

  *人把一个美满的家庭形容成:天伦之乐。——其意义不也正是如此吗?伦,人与人的关系。天伦除了指父子、兄弟等关系外,还被演化成天理。其对规矩,伦理的敬畏之意也深深蕴含在了其中。

  所以,很有幸,能读到这本书,让我再次反思自己小时候的亲子关系,在释然中成长;并以此为契机,寻求对自己孩子亲子关系中的位置,在敬畏中,探索规矩和爱的轨迹。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人因爱而生,也为爱而活。感谢钟老师的推荐,让我有机会拜读王博士对于*父母的教育,并让我静下来思考和揣摩规矩和爱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现整理以下几点体会:

  1、父母之爱都深入大海,父母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学*做合格的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因为父母的职责无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身为父母,注意的细节还是很多很多的。家长掌握孩子的命运,任何想要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换言之就是“身教”,无声的教育,教育的真谛无他,榜样而已。

  2、爱与规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规矩联系着爱,而爱是如何做好规矩的纽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溺爱、忽略带给孩子的只有无尽的伤害,家长是孩子的朋友、是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提高爱的质量、充满理性的爱方能和规矩理性的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结果。

  3、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通过长辈的教育案例反思现在的我改如何去做?让不适合的教育方法改变,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做规矩,不能让同样的错误一再发生。用严格教育替代严厉的教育。

  4、培养孩子的敬畏感,做规矩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首先要营造父母的权威,其次在是做规矩。并不是严厉的父母才可以做好规矩,有理性的慈父同样可以让孩子敬畏规矩。书中提到的周公的感人故事,“成王有过,则挞伯禽”,周公既做到了君臣之礼,又让当时的成王学会了敬畏,后成为一代明君。有奖就有罚,奖罚有度,及时的奖励和必要的惩罚是必须相结合的。用杖替代手来打孩子,要带着爱打,而不是一味着发泄愤怒。文中又提及一父亲用杖来打自己,孩子做错事有责任,父亲也有教育的失职。使得孩子幡然悔悟,这是一位有着大爱的父亲,这也是我们需要效仿的典范,认清现状,并非所有的错都是孩子的错。

  5、情商教育大于智商的教育,情商80%,智商20%,培养孩子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让孩子学会谦卑,帮组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的能力,相互信任是成功规矩的前提,这需要爱心,也需要耐心。自我反省,我虽有爱心,却缺乏耐心。这也将是我日后改善的重点。孩子的成长也是等待的过程,只有聆听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我们的爱心才能产生足够的耐心。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体谅孩子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接受规矩。我们可以等待,却不能放弃。

  本书对孩子建立规矩的最终目是能让孩子自律走向成熟,感受颇深,我希望能通过此书,改变教育的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

  首先,感谢钟老师推荐这本书,真心感谢!

  在翻开第一页之前,我首先自问:我的孩子是个守规矩的孩子吗?我是个很称职的妈妈吗?然后,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整整看了三四个星期才看完,每个章节都是受益匪浅!

  每个岗位都是需要先进行岗位培训,如果合格才能上岗;而我确实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啦!从宝宝呱呱坠地,看到他的第一眼起,满眼满心里都是他,没有什么比他更珍贵!太爱啦!太爱啦……

  这样的妈妈要怎么给他的宝宝定规矩呀?好在,宝宝的爷爷奶奶真的很棒!有丰富的抚养孩子的宝贵经验。于是,上岗后的我开始认真学*如何喂养我的宝宝。他的一天天成长,我需要学*的知识日益倍增。开始看相关的教育书籍;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反省自己。教育他的同时自己也是在不断地学*。

  不知不觉我的宝贝已经是一位快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啦!他能每天定时起床、定时吃饭、定时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喜欢看课外书,从来不乱吃零食,偶尔会跟奶奶争吵为什么不能都做他爱吃的菜。而我们每次都会告诉他:奶奶每天做饭已经很辛苦,而且每一餐都是精心安排的饭菜,不可能每次都只准备他一个人喜欢吃的饭菜,他也要考虑其他人。

  他也很迷恋玩游戏,经过沟通,我们共同协商后的结果是:只有周六周日可以一共玩两个小时,每次半小时。虽然坚持下来不容易,但他一直都在坚持,真的很棒!

  他也时常问我:为什么他的同学可以有零花钱,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我会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我觉得的不太好。我家的宝贝也是可以有零花钱的,而且他的零花钱完全是自己争取的(他每次做得很棒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小奖牌,奖牌是可以用来兑换钱的,经过累积,兑换的钱可以买文具可以买玩具等,但不可以买零食。中间的细节都你让他自己先来制定,然后我们再和他一起沟通协商,大家都同意后开始执行。)。于是他拿出之前自己换取的五元钱,但他什么都没有乱买,我想应该是因为他的这个五元钱比我口袋里的五百元更珍贵。

  看完这本书后,我在想:以上种种能算是我潜意识里给他定的规矩吗?想到这,我又想起了那次冲动地错误地做规矩。

  大概是因为受“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观念影响,我们也是经常给他夸奖;后来发现,如果我们针对他的行为提出异议,他几乎是很难接受的,而且,还没有等我们说完,他就开始反驳,在我看来,就是有些强词夺理。终于,有一次,我没有继续保持冷静,很冲动地打了他,虽然不重;但当时儿子立马就哭啦!我是永远都不能忘记当时他看我时那么陌生的眼神!我们都没有说话,他爸爸打破沉默,跟他解释为什么妈妈会打他,没有说太多。我想:他也心疼了!晚上睡觉之前,儿子指着他的心跟我说:“妈妈,我这里好难受!”我努力压制自己想道歉的想法,紧紧抱着他,摸摸他的头。结果,夜里孩子还发起了高烧。自己一次冲动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事后我不断的反省自己:那次的起因是孩子不对吗?我有没有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过这件事?如果我是他,会不会也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真的不对?我本应该怎么跟他沟通,他才能接受?之前出现同样情况,虽然有沟通,但是不是沟通的不够好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唯一觉得控制住自己没有马上向孩子道歉的行为是对的。

  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疼!仍然后悔!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如书上所说:在开始做规矩之前,你要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好好分析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惯,应该怎样解决。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考虑。宝贝,妈妈欠你一次真诚的道歉!

  如果说人与人相处,需要相互尊最重要!那么,孩子!妈妈爱你!妈妈应该首先要学会尊重你;然后,妈妈仍然要不断地学*如何可以更好地引领你走好你的每一步,直到有一天,妈妈已经更不上你的脚步,妈妈也会在你的身后守望你,因为妈妈永远读你不倦……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这是王涛的著作《规矩和爱》里贯穿的一条主线,强调了爱不是无边无拘的,规矩也不是对孩子强制的没有爱的教条呆板的居高临下的束缚。

  这几天读了这本书,学到了好多以前不曾知道的知识,虽然做了三十年多年的母亲,也没有学好教育子女的这一重要学科。现在学学,虽然不是学有所用,但亡羊补牢为时也不晚。

  女儿小的时候,忙里偷闲也读过类似《父母必读》的有关读物,可都是比较肤浅的,那时候也没接受过心理学的知识,只是泛泛的说教,不是能够用心爱护理解孩子的心境。自己的成长环境,就是那种严父严母形的家庭。很少体验过父母爱的温暖,常常听到父母数落我们儿女的口头禅,好像我们都不是父母眼里的最优秀的孩子,也很少听到父母对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因为都是服从父母的教诲和指令,也就没有过现在孩子的叛逆期,甚至没有过青春期的朝阳感受,直到女儿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次对她乱花钱的管教过为严厉,引起女儿强烈的反抗“难道我们小孩子就没有自己可以喜欢的事情吗?”使我猛醒:我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惩罚严厉了。过分的严格教育会压抑孩子内心的快乐。父母对我的言传身教,有些是有益的比如:做人要诚实守信、为人要热情善良、做事要踏实肯干、不好高骛远、不徒有虚名等等都是精华的要传承下去的,但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好的,比如生活中不敢有任何闪失,小的打坏了一个碗,大的办错一件事,都会遭到父母的责骂的,所以做事都小心谨慎,惊恐惊慌的。要给孩子充分信任,理解,宽容,和自由成张的空间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爱的体现。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孙瑞雪《爱和自由》的读后感 (菁华3篇)

  读完《爱和自由》这本书,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是令人尊敬的。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能够重复多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身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相融。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通览全书,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谈到了爱,自由,但是,这并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础和本质。“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记得曾经有位姐姐带着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么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菁华3篇)

  做父母的常遇到这种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说句“大人”话,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开窍了?不是。儿童的心智发展是自发的和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或家长的工作有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在某一阶段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一套积木反复搭反复拆,一个故事要反复听也不烦。这个反复做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心智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学*是从感觉开始的,当他不断地触摸,感知后,他会自己对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儿童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儿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圆”,儿童就会自己把瓶子和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

  对于0——6岁的儿童,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导儿童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这本书叫《爱和自由》,倡导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排斥教师和家长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感知过程,并在孩子有感觉的时候把相应的概念给他。并在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用一种方法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举个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释颜色,和指着一个人穿的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来解释颜色,哪个更好呢?当然是色板。因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单纯的颜色,而后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颜色。二是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联想,我们拿出一个三角形,就告诉孩子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说什么。

  关于孩子将所学概念一般化的过程,蒙特梭利不主张以教学计划的方式约束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着施教者的计划走,孩子把概念应用在他所处的环境中,需要时间,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马上就用,有的孩子则很久以后才用,他们不用并不等于没掌握。这就是孩子会在某一天突然说出一句“大人”话的原因,其实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逻辑,都是孩子已经掌握了的,只是没有用而已。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否则,你可能毁了孩子一辈子。对于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很担忧,担忧的是儿童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从小处说包括家长、教师,从大处说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这个环境或出于爱心,或打着爱的招牌做的却是违反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事,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幼儿园也纷纷打出美术、音乐、英语等特色吸引生源,有的没有师资力量的幼儿园也不示弱,外请老师办各种班。家长们尽管很迷茫,大多盲目跟风乖乖掏钱,人家孩子学了,我孩子也得学,再穷不能穷教育,绝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谁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呢?

  儿童的学*应该在他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开始,比如,画画,有的孩子4岁到了画画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岁画画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时强迫儿童学画画,将会产生从此扼杀孩子的画画天赋的恶果!在这一点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女儿四岁半开始学钢琴,跌跌撞撞弹了两年,除了给我和女儿留下些痛苦记忆,几乎没有什么有益的收获,后来女儿对我说,妈妈,其实你让我再大点开始学钢琴就好了,现在,我明白了我做错了一件事:在女儿的音乐敏感期没到时强迫她学钢琴,不但扼杀了女儿音乐的天赋,也影响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0——6岁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内在的,自发的和连续的,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一个宽限的环境,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不要强制和干预,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会起飞,而且越飞越高。

  孙瑞雪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是“爱和自由、规则与*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爱与自由》就是她幼儿教育的演讲录。

  在翻开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段话“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为心里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能让千万个父母心灵受到震撼,我不禁想,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魔力吗?等慢慢开始了解、阅读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灵的确受到了撼动。

  这本书大多都是围绕着“爱”而进行的,里面的实例有很多都是贴*我们*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经常出现,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就会说:“老师,多谢你对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会这样出色。”当我们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结果。其实不然,你只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给与他最大的帮助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爱过他、唤醒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其实,**还喜欢把孩子的成果归功于父母,总是喜欢说:“你有今天,可以顺利的考上大学都是功劳!”… …实际上这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是孩子自己在训练过程中体验、经历而获得的成功。

  读到《爱和自由》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

  又结合到上周参加的心理学绘画疗法咨询师培训,搜集了一些孩子画的树,没有一幅是一样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画中规中矩、有些色彩鲜艳、有些富有想象力......每个孩子对树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个性也是独特的。

  反思目前我们“通俗”的育人目标,“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不能说,听话就不好,反过来说,不听话就一定不好吗?

  人有四种天生气质,忧郁型、乐天型、激进型、冷静型,也许这个孩子天生气质就是冷静型,而我们**却要求他成为乐天型,孩子就会想尽办法和你内耗,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乐天型气质,就被冠上了“不听话”,或“有问题”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们应该找找每一个我们所谓的“问题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强势的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努力地向着**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过多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形成心理问题。

  本来是很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一个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压”和“纠正想法”之后,就顺着常规的、大众的思路走下去了,因为那样,大家才会说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改变自己原有的个性特质,他本身的天赋在这个过程中被淹没了......

  做为老师,做为家长,我们任重道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