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谈修养》读后感1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本从未预料会走入我视线的书。作者朱老先生大名,耳熟能详,却又陌生遥远。偶然有幸拜读大作,幸甚!感慨良多,要记下些许。

  我愿先从朱老先生谈起,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据说朱光潜先生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这便是此书的由来。

  朱老给我带来的第一点反思:当代青年的眼光该放在哪?我想,这是一个有关志向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志气使人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提起念头。不知是朱老料事如神,还是我们的道德进步步履维艰了,*百年前的`社会现象如今仍在。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文化的落后,社会某些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问题吗?所谓"无志者,事不成"!但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要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者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我以为,想要能够做更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前提是有更大的能力。我们的民族更如是,空谈中华之崛起,不如青年们奋起,但求有朝一日能做国家脊骨时,更坚挺些。另外,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无论麻木还是消沉,绝非生来如此,大多是挫折所致。经不起挫折就是意志薄弱,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在理想与现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现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现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倘若我们的青年将一切问题都推之外在了,就再无反思,进而再无进步,愈加消沉麻木。危矣。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惯。我们在谈青年的反思,现在就有如笑嘻嘻的转了个圈圈,又回到问题的本源。自责自省正是能够反思的基础。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吸**神的*。青年蹉跎了,民族的发展难免蹉跎。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未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的一顷刻。由此我不禁想到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中华儿女当立鸿志,但是鸿志绝非空志。可以触及,并要不懈追赶。

《谈修养》读后感2

  大学都快要结束了。回想起来,专业课的知识该读的大部分都读了,但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自己读得确实很少。这也是有时觉得自己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不够的原因。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每学期都有计划读几本文学、历史或者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大多数都被搁浅了。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分配上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懒"了。后一点也是在我读完《谈修养》一书后的感触。

  这次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不仅受益匪浅而且还感到"吃惊"。为什么用"吃惊"这个词呢?我觉得,虽然这本书名是《谈修养》,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但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和国家问题的深刻分析与解剖,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的良方。比如说:第六谈《谈处群》就是从个人出发,以小见大,谈的是国家大事。*时我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很感兴趣,也爱琢磨一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分析,不仅没有条理也没有深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了,并且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彻了。这正是缘于这本书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问题的很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解答。如:《谈立志》中,先生分析了抗战以前和抗战以来青年心里的区别,并深究了其中的原因。

  还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似乎能找到社会变坏的原因:人的惰性。这是最本质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说: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生计;懒,所以随俗沉浮,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懒是万恶之源!这本书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人喜欢用道德去约束和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借助法律的手段。我现在知道了这是一个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问题。这些对我能更加深刻而有条理的分析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帮助。朱光潜先生不仅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对于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对青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都表说明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我就吃惊在在一本谈个人修养的书籍里找到了关于国家、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答案。

  修养,修身养性也。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外在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风,就要做到"四自"、"四慎"。"四自"是"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四慎"是"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我觉得,"慎独"尤为重要。"慎独"通俗的讲就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是他们两个又不完全相同。"慎独"讲的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比如,一个人可能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但是在没人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不能的话,就说明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独处才是最考验一个人修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谈《谈价值意识》。虽然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其中很多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在现实中任然存在,也很实用。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来源于愿望与能力的*衡"和"要复兴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地信任"。印象深刻是因为第一句话我现在还不太理解;另外一句是太理解、太赞同了。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也就使得每个人追求幸福所努力的方向不一。幸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饥饿时能吃上热喷喷的饭是幸福;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幸福他们就幸福。

  总而言之,之所以朱光潜先生能在当时那样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养,并能深刻的理解当时社会上的不正的现象和风气,是因为他的内心是美的。而这种美的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如先生所说,"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它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是当时这些黑暗之中的星星之火将我们民族引向了现在的光明。

《谈修养》读后感3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本从未预料会走入我视线的书。作者朱老先生大名,耳熟能详,却又陌生遥远。偶然有幸拜读大作,幸甚!感慨良多,要记下些许。

  我愿先从朱老先生谈起,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据说朱光潜先生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这便是此书的由来。

  朱老给我带来的第一点反思:当代青年的眼光该放在哪?我想,这是一个有关志向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志气使人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提起念头。不知是朱老料事如神,还是我们的道德进步步履维艰了,*百年前的社会现象如今仍在。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文化的落后,社会某些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问题吗?所谓"无志者,事不成"!

  但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要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者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我以为,想要能够做更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前提是有更大的能力。我们的民族更如是,空谈中华之崛起,不如青年们奋起,但求有朝一日能做国家脊骨时,更坚挺些。另外,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无论麻木还是消沉,绝非生来如此,大多是挫折所致。经不起挫折就是意志薄弱,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在理想与现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现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现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

  倘若我们的青年将一切问题都推之外在了,就再无反思,进而再无进步,愈加消沉麻木。危矣。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惯。我们在谈青年的反思,现在就有如笑嘻嘻的转了个圈圈,又回到问题的本源。自责自省正是能够反思的基础。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吸**神的*。青年蹉跎了,民族的发展难免蹉跎。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未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的一顷刻。由此我不禁想到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中华儿女当立鸿志,但是鸿志绝非空志。可以触及,并要不懈追赶。

《谈修养》读后感4

  今年十月,我读了朱潜光老先生的《谈修养》,收获颇多,但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书,又是在讲什么大道理,与自己可能相距甚远。可是,当我读了第一谈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征服了。我觉得这正是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梦想的、想有所作为的大学生,现在需要的东西。*淡的语言,朴实的文字,却能引燃心中的热火。当读到"长夜漫漫何时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几辈人对于"三部曲"的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情;当文中谈到几个认识的时候,我又沉重的感受到作为青年人的'重担,祖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但是,现在的我,担当此任嘛?我怀疑,我迷茫,希望从接下来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朱老师就用朴实的文字,谈了自己对立志的看法,其中,他的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给了我很深的影响,而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的总结为:力而能为、即做不延、尽职尽责。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履行的信条。文章中又提及到"奋斗"一词,我认为如果人生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奋斗的人,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

  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在青年时代的我们如果设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向前。如果在过程中受到些磨难。这是对人生的考验,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都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性格来决定的,然而,我觉得人只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智对待,认真思考,不骄不躁,困难就能迎刃而解。接下来,给我影响较深的是朱老先生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谈及。一个国家,要想复兴,要想强大,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曾经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看现在,还要看将来。而祖国的将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为什么我要引入这段话呢?因为我们,作为哈工大人,作为经过层层选拔而挑选出来的人,就要勇于承担重任,勇于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他人,尽可能的改变周围的环境与气氛,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朱老先生还指出,我们必须在心理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因为许多人仍妄存侥幸的心理,许多人都把立国的希望借助于他人的身上。如果这样,国家只能是衰退,受他国凌。所以我非常赞同朱老先生所说的,"必须要摒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颓废因循着和夤缘幸进者。"

  前几日,做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活动,让我拿着摄像机,跟着主持人,询问"你幸福吗?"这个主题的相关问题。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是否学业有所成,毕业后是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师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有好的科研,自己的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学业有成;工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顺利;老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身体的健康,儿女的孝顺。每个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幸福来自于什么?朱老先生表示,幸福,是一种享受,不仅是肉体,也包括心灵。一个人的思想有多深,他的幸福感也就有多深。

  《谈修养》这本书不仅在文字上面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了我很大鼓舞,让我改变了很多。它让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摒弃"懒"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三此主义";它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一个人的品德涵养往往体现在一些小的事情上面。与此同时,它还让我懂得,在工作中,一个个人能力强大的集体里,只靠一个人是不能有所发展的,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辉煌,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学*,相互体谅关心,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融洽,生活才会愉快。

《谈修养》读后感5

  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但人类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更增加了我对朱光潜先生的瞻仰之情,大师就是大师,人虽然已然远去,但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像先生讲的“这是一本小册子,我知道,像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助读者晶莹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这本书由先生写的二十篇“谈心式”散文组成。从青年人立志、抵抗力、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处理、价值观、处世、交友、读书甚至做人应该具有的冷静、美感、如何看待性爱等个人主观特质分门别类写起。娓娓道来,析理深入,从先生自身实践经验说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说服力,读后感同身受,很受启发。

  先生在第一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青年一文中说道,现在青年人,有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的事业来;时间和环境有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来的那一点浅薄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生只在忙“糊口”。先生以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实际经验和独特视角去分析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成长状态,“有管做官,无官教书”的定论和分析,虽然适合那个时代,和当下的社会环境相比有点不同,但工作中缺乏进取的研究学问的精神现状,却与现在的大学生实际如出一辙,令我深感敬佩,这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句句入我心扉。我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跨入社会、接触社会时间不长,但通过我的所见所闻,确如先生分析,大量的时间用在人事和工作上。像我有一同学高中学的理科,大学学物理学,毕业以后从事的是乡镇*的计生工作,与其聊天问之以前所学,只是淡淡一笑,几乎不沾边,时间长了大学原来所学几乎耗之殆尽。这种只为了升学,只为了成绩的教育体制,在先生的文字里有所体现,我们当下的实际情况比先生所处的时代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先生的文章中多次提问,“教育的功用究竟在哪里?”、“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前途岂不是很暗淡?”这一系列问题穿插在说理分析当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但在文后还是提出了希望和解决的办法“但是我相信,如果你们没有彻底的觉悟,不拿出强毅的意志力,不下艰苦卓绝的功夫,不做脚踏实际的准备,你们是不成问题地仍走上这条路”。这里先生用了一种反问,否定式的语言提出,青年同志应该有自省意识、意志力,下苦功夫努力克服,这与孔子的“吾日三省悟身”的道理一致。先生说世间事难就难在人们不知道或是不能够转一个念头,或是转了念头而没有力量坚持到底。幸福的世界里绝对没有愚蠢者、怯弱者和懒惰者的地位。你要合理的生存,你就要有觉悟、有决心、有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这些话是在说理,但又像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显得十分生动,醍醐灌顶,深受启发。

  “烦闷大半起于理想与事实的冲突”,先生在“谈立志”篇中对理想现实之间的冲突,给予了鞭辟入里的解释和分析,“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去改变它。”每当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总是反复诵读,觉的概括其中的道路就像珍珠一般,显得晶莹剔透,倍感珍惜。

  先生对实现理想也给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三次主义诠释:“此时,次身,此地”。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当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第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活在当下,不妄之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眼前想做、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大家满意,理想总会在充实的过程之后实现。

  在这本书中,像如此的道理还有很多。“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不能征服的困难。”这样的语句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读来觉得神清气爽,不知觉中提高了觉悟,促发了你对生活本身、现状的思考,我想这样的好书我的多读读,用心去思考、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挑起肩上的重担,用无悔二字来书写美好、崭新的青春!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

《谈修养》读后感1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本从未预料会走入我视线的书。作者朱老先生大名,耳熟能详,却又陌生遥远。偶然有幸拜读大作,幸甚!感慨良多,要记下些许。

  我愿先从朱老先生谈起,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据说朱光潜先生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这便是此书的由来。

  朱老给我带来的第一点反思:当代青年的眼光该放在哪?我想,这是一个有关志向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志气使人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提起念头。不知是朱老料事如神,还是我们的道德进步步履维艰了,*百年前的`社会现象如今仍在。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文化的落后,社会某些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问题吗?所谓"无志者,事不成"!但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要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者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我以为,想要能够做更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前提是有更大的能力。我们的民族更如是,空谈中华之崛起,不如青年们奋起,但求有朝一日能做国家脊骨时,更坚挺些。另外,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无论麻木还是消沉,绝非生来如此,大多是挫折所致。经不起挫折就是意志薄弱,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在理想与现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现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现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倘若我们的青年将一切问题都推之外在了,就再无反思,进而再无进步,愈加消沉麻木。危矣。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惯。我们在谈青年的反思,现在就有如笑嘻嘻的转了个圈圈,又回到问题的本源。自责自省正是能够反思的基础。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吸**神的*。青年蹉跎了,民族的发展难免蹉跎。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未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的一顷刻。由此我不禁想到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中华儿女当立鸿志,但是鸿志绝非空志。可以触及,并要不懈追赶。

《谈修养》读后感2

  大学都快要结束了。回想起来,专业课的知识该读的大部分都读了,但是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自己读得确实很少。这也是有时觉得自己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不够的原因。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每学期都有计划读几本文学、历史或者哲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大多数都被搁浅了。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分配上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懒"了。后一点也是在我读完《谈修养》一书后的感触。

  这次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不仅受益匪浅而且还感到"吃惊"。为什么用"吃惊"这个词呢?我觉得,虽然这本书名是《谈修养》,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环境下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但是我在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朱光潜先生对当时社会和国家问题的深刻分析与解剖,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的良方。比如说:第六谈《谈处群》就是从个人出发,以小见大,谈的是国家大事。*时我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很感兴趣,也爱琢磨一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分析,不仅没有条理也没有深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了,并且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彻了。这正是缘于这本书对当时社会上一些问题的很深刻的剖析和详细的解答。如:《谈立志》中,先生分析了抗战以前和抗战以来青年心里的区别,并深究了其中的原因。

  还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似乎能找到社会变坏的原因:人的惰性。这是最本质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说:懒,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生计;懒,所以随俗沉浮,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懒是万恶之源!这本书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人喜欢用道德去约束和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借助法律的手段。我现在知道了这是一个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问题。这些对我能更加深刻而有条理的分析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帮助。朱光潜先生不仅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对于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对青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都表说明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我就吃惊在在一本谈个人修养的书籍里找到了关于国家、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答案。

  修养,修身养性也。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外在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作风。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风,就要做到"四自"、"四慎"。"四自"是"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四慎"是"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我觉得,"慎独"尤为重要。"慎独"通俗的讲就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是他们两个又不完全相同。"慎独"讲的是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比如,一个人可能在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但是在没人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不能的话,就说明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独处才是最考验一个人修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谈《谈价值意识》。虽然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其中很多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在现实中任然存在,也很实用。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而幸福来源于愿望与能力的*衡"和"要复兴中华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地信任"。印象深刻是因为第一句话我现在还不太理解;另外一句是太理解、太赞同了。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也就使得每个人追求幸福所努力的方向不一。幸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饥饿时能吃上热喷喷的饭是幸福;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幸福他们就幸福。

  总而言之,之所以朱光潜先生能在当时那样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养,并能深刻的理解当时社会上的不正的现象和风气,是因为他的内心是美的。而这种美的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如先生所说,"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它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正是当时这些黑暗之中的星星之火将我们民族引向了现在的光明。

《谈修养》读后感3

  首先不得不说,这是本从未预料会走入我视线的书。作者朱老先生大名,耳熟能详,却又陌生遥远。偶然有幸拜读大作,幸甚!感慨良多,要记下些许。

  我愿先从朱老先生谈起,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我国美学的双峰。朱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并受推崇,从事美学研究60多年,著、译宏丰。研究朱先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写出很厚的专著。据说朱光潜先生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忠于理论思想的撰文,陆续发表了各类说诗、论文、谈修养的文章,后来整理编辑,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这便是此书的由来。

  朱老给我带来的第一点反思:当代青年的眼光该放在哪?我想,这是一个有关志向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志气使人对自己应当做的事提起念头。不知是朱老料事如神,还是我们的道德进步步履维艰了,*百年前的社会现象如今仍在。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提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文化的落后,社会某些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问题吗?所谓"无志者,事不成"!

  但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要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者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我以为,想要能够做更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前提是有更大的能力。我们的民族更如是,空谈中华之崛起,不如青年们奋起,但求有朝一日能做国家脊骨时,更坚挺些。另外,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无论麻木还是消沉,绝非生来如此,大多是挫折所致。经不起挫折就是意志薄弱,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在理想与现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现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现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

  倘若我们的青年将一切问题都推之外在了,就再无反思,进而再无进步,愈加消沉麻木。危矣。普通人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惯。我们在谈青年的反思,现在就有如笑嘻嘻的转了个圈圈,又回到问题的本源。自责自省正是能够反思的基础。许多人拿立志远大做借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喜欢在遥远的未来摆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吸**神的*。青年蹉跎了,民族的发展难免蹉跎。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未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的一顷刻。由此我不禁想到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起,不推诿给旁人;

  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第三,此地(我的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中华儿女当立鸿志,但是鸿志绝非空志。可以触及,并要不懈追赶。

《谈修养》读后感4

  今年十月,我读了朱潜光老先生的《谈修养》,收获颇多,但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以为这种书,又是在讲什么大道理,与自己可能相距甚远。可是,当我读了第一谈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征服了。我觉得这正是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有梦想的、想有所作为的大学生,现在需要的东西。*淡的语言,朴实的文字,却能引燃心中的热火。当读到"长夜漫漫何时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几辈人对于"三部曲"的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情;当文中谈到几个认识的时候,我又沉重的感受到作为青年人的'重担,祖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但是,现在的我,担当此任嘛?我怀疑,我迷茫,希望从接下来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朱老师就用朴实的文字,谈了自己对立志的看法,其中,他的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给了我很深的影响,而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的总结为:力而能为、即做不延、尽职尽责。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履行的信条。文章中又提及到"奋斗"一词,我认为如果人生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奋斗的人,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

  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在青年时代的我们如果设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向前。如果在过程中受到些磨难。这是对人生的考验,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困难。都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性格来决定的,然而,我觉得人只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智对待,认真思考,不骄不躁,困难就能迎刃而解。接下来,给我影响较深的是朱老先生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谈及。一个国家,要想复兴,要想强大,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曾经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看现在,还要看将来。而祖国的将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为什么我要引入这段话呢?因为我们,作为哈工大人,作为经过层层选拔而挑选出来的人,就要勇于承担重任,勇于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他人,尽可能的改变周围的环境与气氛,使之朝好的方向发展。朱老先生还指出,我们必须在心理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因为许多人仍妄存侥幸的心理,许多人都把立国的希望借助于他人的身上。如果这样,国家只能是衰退,受他国凌。所以我非常赞同朱老先生所说的,"必须要摒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颓废因循着和夤缘幸进者。"

  前几日,做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活动,让我拿着摄像机,跟着主持人,询问"你幸福吗?"这个主题的相关问题。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是否学业有所成,毕业后是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师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有好的科研,自己的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学业有成;工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顺利;老人的幸福则是建立在身体的健康,儿女的孝顺。每个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幸福观。而幸福来自于什么?朱老先生表示,幸福,是一种享受,不仅是肉体,也包括心灵。一个人的思想有多深,他的幸福感也就有多深。

  《谈修养》这本书不仅在文字上面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了我很大鼓舞,让我改变了很多。它让我知道,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摒弃"懒"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三此主义";它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诚,要有修养。一个人的品德涵养往往体现在一些小的事情上面。与此同时,它还让我懂得,在工作中,一个个人能力强大的集体里,只靠一个人是不能有所发展的,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辉煌,取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学*,相互体谅关心,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融洽,生活才会愉快。

《谈修养》读后感5

  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但人类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惯的长期濡染而趋同化,“养”就是“提高”。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一书,更增加了我对朱光潜先生的瞻仰之情,大师就是大师,人虽然已然远去,但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像先生讲的“这是一本小册子,我知道,像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助读者晶莹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这本书由先生写的二十篇“谈心式”散文组成。从青年人立志、抵抗力、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处理、价值观、处世、交友、读书甚至做人应该具有的冷静、美感、如何看待性爱等个人主观特质分门别类写起。娓娓道来,析理深入,从先生自身实践经验说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说服力,读后感同身受,很受启发。

  先生在第一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青年一文中说道,现在青年人,有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的事业来;时间和环境有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来的那一点浅薄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生只在忙“糊口”。先生以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实际经验和独特视角去分析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成长状态,“有管做官,无官教书”的定论和分析,虽然适合那个时代,和当下的社会环境相比有点不同,但工作中缺乏进取的研究学问的精神现状,却与现在的大学生实际如出一辙,令我深感敬佩,这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句句入我心扉。我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跨入社会、接触社会时间不长,但通过我的所见所闻,确如先生分析,大量的时间用在人事和工作上。像我有一同学高中学的理科,大学学物理学,毕业以后从事的是乡镇*的计生工作,与其聊天问之以前所学,只是淡淡一笑,几乎不沾边,时间长了大学原来所学几乎耗之殆尽。这种只为了升学,只为了成绩的教育体制,在先生的文字里有所体现,我们当下的实际情况比先生所处的时代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先生的文章中多次提问,“教育的功用究竟在哪里?”、“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前途岂不是很暗淡?”这一系列问题穿插在说理分析当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但在文后还是提出了希望和解决的办法“但是我相信,如果你们没有彻底的觉悟,不拿出强毅的意志力,不下艰苦卓绝的功夫,不做脚踏实际的准备,你们是不成问题地仍走上这条路”。这里先生用了一种反问,否定式的语言提出,青年同志应该有自省意识、意志力,下苦功夫努力克服,这与孔子的“吾日三省悟身”的道理一致。先生说世间事难就难在人们不知道或是不能够转一个念头,或是转了念头而没有力量坚持到底。幸福的世界里绝对没有愚蠢者、怯弱者和懒惰者的地位。你要合理的生存,你就要有觉悟、有决心、有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这些话是在说理,但又像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显得十分生动,醍醐灌顶,深受启发。

  “烦闷大半起于理想与事实的冲突”,先生在“谈立志”篇中对理想现实之间的冲突,给予了鞭辟入里的解释和分析,“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去改变它。”每当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总是反复诵读,觉的概括其中的道路就像珍珠一般,显得晶莹剔透,倍感珍惜。

  先生对实现理想也给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三次主义诠释:“此时,次身,此地”。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当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第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活在当下,不妄之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眼前想做、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大家满意,理想总会在充实的过程之后实现。

  在这本书中,像如此的道理还有很多。“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不能征服的困难。”这样的语句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读来觉得神清气爽,不知觉中提高了觉悟,促发了你对生活本身、现状的思考,我想这样的好书我的多读读,用心去思考、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挑起肩上的重担,用无悔二字来书写美好、崭新的青春!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谈美读后感 (菁华6篇)

  今年暑假,院里要求我们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主要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亲身的体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他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想要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关于美的起源,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嫁女婚、烈火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凡卑微的事物”。意思是说,没的起源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伴随着生活实践的日益丰富和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审美活动的方式也逐渐趋势于复杂和多样。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复强调,对于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根源。这是美学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他的长期的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中得来的。在谈到美和艺术与生活实践的渊源关系时朱光潜先生说:“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色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乐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关于美的探讨,生生世世,总会延续下去,世间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但愿历史长河里,有人愿静心打捞出《谈美书简》,带着它隽永的文字在人世几度秋凉中寻觅美的踪迹,等待苦涩化做甘甜,等待美,摆出苍凉的'手势。行将就木时,他将明白,美究竟是什么。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将一件事物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在“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中,对于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用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则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从经济、科学、美感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所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从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进行的阐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结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从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我们可以学到看待一件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并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谈美》,我想,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如:《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又如:谁怪着你呢,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成语生生不息:生生:*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如:《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又如: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道》)

  朱老说过,美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更小的说便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一切的艺术品与美都是从现实中出发而高于现实,引领人类进步的。唯物主义论倾向于一切源自于劳动生产,劳动使人进步,产生理想,从而有经济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这句话是适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美的精神生活。而劳动生产和现实条件又决定着经济情况,而唯心主义恰恰颠覆了劳动生产与理想的位置。

  对于美感是一种倾向,还有更精确的解释。人是一个整体,他是有听觉、视觉、嗅觉、意志、思想等感官组成的。从前西方人分割开来看,以黑格尔等为首的美学大家们只注重听、嗅、视三感,认为美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可正如上文所说,没有美感何来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与思想的一种倾向。可总结为:人是一个整体;美与美感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中有一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释,我颇为喜欢。人是审美过程的主体,自然为客体,当然,主体也属于客体,人也是审美对象之一嘛。主体与客体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面,客体产生美,主体应而产生美感,二者为一整体。同时,人类的劳动生产便是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让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丰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质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对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强和提高了。”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而自然中有人类,人类中又有自然。马克思说过:“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质只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任何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他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为他而存在——这是人类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这样,自然才作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础而存在。只有这样,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变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对与他就成了人。因此,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自然的真正复活——人得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多么好的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啊!这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和向往的么?我想那应该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第一次见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是在大三一次写意花鸟课上,课间休息时看到老师的桌上放着这本书,当时由于好奇就翻了翻,谁知道这一翻不要紧,里面通俗易懂的词句很快吸引了我,老师何时站在我旁边的我都不知道。后来经过老师的介绍,我又仔仔细细的把这本书看了两遍。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向我们讲了《什么叫做美》。此篇文章中先生就提出了: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这就说明美的产生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并且他还说“美是创造出来的,它是艺术的特质”;“模仿自然,觉不能产生最高的美,只有艺术里面有最高的美,因为艺术纯是心灵的表现。艺术与自然相反,它的目的就在于超脱自然的限制而表现心灵的自由”;“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从中我们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美的欣赏是自己心灵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

  第二,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

  第三,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再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也会不相同,就会出现“情人眼底出西施”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认识美的时候,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即美的出现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理想化的结果。

  朱光潜先生不仅仅只是在探讨纯粹的美,他还将美提升到人生的高层面。在文章最后结束的篇章中,他把人生的艺术化分析的及其透彻。现摘抄几条和大家共同欣赏: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艺术是情趣的互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的生活;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读完此书就只想说声:“慢慢走,欣赏啊!”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需要我们有驾驭生活的本领,有情趣的去享受生活。在生活的道路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心境,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带一颗感激的心去珍惜生活,因为美处处都存在。

  这个作品用书信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对于美学的疑问,朱光潜先生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创造的“暮年心血”之作,从美学最简单的开始,为读者讲述一些关于美学的知识,我也学到了不少。

  美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是起源于人们的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女俘以及劳动和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凡卑微的事物,想起同学在生活中,学*中发现一些事物说它很漂亮,很美,大家都感到的美是真的美,我认为作者有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是:“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知,你内心的一种认识,并不是根据一些概念来判断的。”我也确实地意识到美是不能给它拟一个定义的,每个人心中的“美”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读了这个作品让我感觉到“美”有些复杂,朱光潜先生分了很多方面来教我们如何学*美学,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有一部分的内容只要让我们稍加理解就可以了,不过有些我们必须要记住,比如: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存在不同的美,我们要尊重这些美,而且绝不能把美学看成一门鼓励自足的科学,把门关起来“自力更生”,要在哲学,历史文艺实践等等来学*,我想我现在的认识是极片面的吧!

  人在劳动中开始形成社会,人在改造自然中也改造了自己,美在劳动中才可能体现出来,美在自然中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谈生命读后感 (菁华6篇)

  这几天,我读了冰心奶奶的《谈生命》。冰心奶奶说生命像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

  不是每一江春水都能顺利流进大海的,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顺利长成大树。它们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多少磨难,但它们从不向命运屈服。当我们为自己一时失意喋喋不休的抱怨时,高举着泡沫横幅的酒杯,向同学和朋友诉说着命运的不公时,我们是否有想过海伦和霍金的事迹。

  海伦凯勒自幼就因病而成了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疾儿童,但她为什么能出版14部著作,发表一次又一次的演讲,因为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为什么霍金能在难以想象的病痛中写出《时间简史》这篇科学著作。因为他也像海伦凯勒一样,没有向命运屈服。其实,像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汉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他们也都没想要向命运屈服。

  我们不能因为一场球赛输了而不能面对,不能因为班长没选上就感到命运的不公*,不能因为工作上的失败而感到过不去。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痛创、而海伦凯勒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更热爱周边的一切。我们面对厄运时,就应当向她一样抛弃命运带给我们的不公,乐观向上的对待我们的工作和学*,把活着的每一天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让生命绽放出蓝宝石般的价值。

  当有一天我们醒来,生命中的太阳又升起来了。这时你透过纷繁世界的外表,寻找到生命中积极向上的真谛!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句出自作家冰心的《谈生命》。这是一篇谈论关于生命的文章,描绘了生命的一切,它的意义,它的作用,它的美好,以及使用它的方法,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作者把生命比作河流,写出了它的汹涌澎湃,写出了它的幽静。它让河流的声音,当作生命里唯一的话语。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作者把生命比作树,让树那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了生命的'灵魂,也写出了树对生命的渴望。

  生命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最后的结果,而是过程,无论成功、失意、辉煌、落魄、绚烂、安静,都是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创造了快乐和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要珍惜生命的每一次快乐和每一次痛苦

  生命本来是一趟没有意思的旅程,关键是你如何让它赋予意义……我们在宇宙中,没有努力,一切都没有可能。经历的苦痛,永远比幸福更好,因为,他们能让我们成长,能够与迎接更大的困难。

  这样一首生命之诗,赞扬了生命的美好,夸赞了生命的历程。生命,就如这一切。就让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

  我读过很多冰心奶奶的作品,读每一篇文章都深有感触。所以这次读后感才会又选冰心奶奶的文章。果然,这次我没有选错,冰心奶奶的这篇《谈生命》又让我尝出了不同的滋味。

  生命是什么?我们都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们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一江春水,聚集了许多细流,最终流向了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到枝叶繁茂,最后落叶归根。生命就是这样,不同的人,走完一生,回头看看,这一生都是不同的。

  悲观者,看见的生命是悲剧。快乐者,看见的生命是喜剧。一生中,快乐固然美丽,而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

  生命就是这样,你好好地利用它,年老之后,就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把生命奉献给世界、国家,好好地利用它,用生命来收获,用生命来奉献,用生命来感动,像冰心奶奶一样,用文字来温暖我们每位读者的生命,这样的生命之花是多么的绚烂啊!

  古往今来,没有人停止过对生命的思考。江河终究要归复大海,树叶终究要叶落归根。江水流入大海可以化为甘露,树叶落入泥土碾为春泥。那么人呢?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世界、国家又何尝不是回归呢?

  夜阑,灯光清冷,坐在窗前桌旁,思绪?{?荩?迟迟不敢下笔。生命,苦耶?乐耶?

  我不敢断言,只能猜测。

  有人说,李白的一生是乐的,他左手执剑,右手携酒,心中怀着万丈山水,蕴着泣血诗篇。但,他也有“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的时候。有人说,杜甫的一生是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百姓,颠沛流离。但,他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时候。你说,这样的生命,苦耶?乐耶?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有时,它们其实并不矛盾。当柳三变被宋仁宗免了进士,“偶失龙头望”,这是苦吗?转念一想,“才子词人,正是白衣卿相”。作词与佳人自乐,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由潇洒呢?当王昌龄随军战斗,热血飞溅,气壮山河,刀光剑影的苦之间,又何尝没有留下万古名篇的乐呢?当黄庭坚写下《南乡子》,“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这究竟是一种在时节之秋、生命之秋悲秋情绪之苦,还是自嘲年华已老,豁达调侃的乐呢?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它给你自信,让你感受到美好。在痛苦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它磨练你的'心志筋骨,让你脚下的步子更坚实,让你感悟世界,收获不朽。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只一点,做好现在,不论你说这是苦,或是乐。“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只有走好眼前脚下的路,争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然后……

  然后,当你尤生之时,你可以说,“幸甚至哉,我还有时间去做该做的事。”

  然后,当你将死之时,你可以说,“幸甚至哉,我没有时间了,可我做完了该做的。”

  人生的路有时通畅无比,有时却命运多舛。

  生命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春水凝聚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洪涛,小树从地底下聚集起许多生力。洪涛快乐的流走,小树勇敢的破土而出。遇上?石阻拦,洪涛愤激的冲倒了这危崖,才心*气和的一泻千里。小树也许开满繁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新月向他们照耀着,他们只想休息,可不得不前进。终于,洪涛流进了大海。也许有一天,他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拦路的?石。终于,小树消融在大地的怀里。也许有一天,他又长成一棵小树,去聆听黄莺的清吟。

  困难总是在我们前进的路上相伴而生,但一旦目标确定,我们便风雨兼程,纵然会碰到若干阻碍,但同时,也有雨后彩虹。有阻碍便有动力,有压力便有希望,这就是冰心带给我的: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在和的生命体验中,()生命表现得始而新鲜,继而*静,最终返回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伤。

  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勇士千里救母,终有一天,勇士来到湖边,湖里的龙囚禁了勇士的母亲,勇士愤怒得举起刀,双眼通红的与龙决一死战,龙死了,勇士也险些丢掉了生命。勇士全然不顾那淌着血的身体各处,跳入湖中去拯救他的母亲。勇士不知道的是:这个湖的名字叫做生命。

  我想,生命之所以延续着,是因为有希望,希望之光照亮了这个勇士以及每个人将要前进的人生之路。

  我们存在于天地之间,都是大自然的生命,可我们有没有想过生命是什么呢?

  前两天,我拜读了作家冰心的《谈生命》。作者形象地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阐述了生命诞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断前进、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于文天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岳飞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而于秦桧是只顾自己握重权,哪管半壁江山陷。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部落的老酋长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将本部落的三个最优秀的男青年叫来,让他们去攀登那座向来被视作神山的山峰,并要求他们回来后告诉老酋长他们在山峰上看到了什么。三位青年出发了。几天后,一个青年回来了,他告诉老酋长说山峰上鸟语花香,景色优美。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脚。你回去吧。”又过了几天,另一个青年回来,告诉老酋长山峰上树林茂密,一片葱翠。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腰。你回去吧。”过了几个月,另一个青年还没有回来,大家都开始为他担心。终于有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老酋长问他:“孩子,你看到了什么?”青年说:“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看到。”老酋长很纳闷。青年说:“山峰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宽阔的天地。我站在上面,只感到自己是多么地渺小。天地之宽广,让我感到,人是渺小的、鄙陋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老酋长感慨道:“孩子,你到的那个地方是真正的山峰。按照部落的惯例,你将被选定为部落的新酋长。”

  在登山的过程中,会有鸟语花香、青松挺立,也会有荆棘遍野、山路崎岖。这就好比人生中的诱惑与困难,它们阻碍你前进。只有拒绝它们、战胜它们,才能够爬上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谈美书简》读后感 (菁华5篇)

  “五一”期间逛新华书店,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篇目《谈美书简》。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页的小书。女儿学*忙无暇阅读,我便拿来品读,了有收获。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五一”期间逛新华书店,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篇目《谈美书简》。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页的小书。女儿学*忙无暇阅读,我便拿来品读,了有收获。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着,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我最*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从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无法去刻意模仿的。这是一种内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长一样。

  生活中充满美,不是吗?

  在未看《谈美书简》之前,我对“美”也有基本的认识。当两个人站在一起时,我能辨认出谁更漂亮;我能感受音乐的美感,也能感受绘画的线条感。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即使是婴儿,他对丑与美也有自己的认识。看见美的,他会笑;看见丑的,他会哭。可他对于音乐,美术等作品只能发出最基本的感触——面部表情。他不会评论,不会指出优点与缺点。普通人经过生活的洗练,渐渐看懂时间的美与丑,但对专业性的评价无法理解。我们无法理解凡·高的极端美学,无法理解那些抽象的绘画,唱不出饱经沧桑的歌曲。

  还记得汪峰的歌中曾这样唱道: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对于很多没有外出打拼的人来说,也许这句歌词对他们的感触不深,他们只读出了无奈。而对于一些外出打拼的人来说,感触之后,他会回忆那段艰辛拼搏的日子。就像歌者自己,在他体会人生的心酸之后,他的歌声中充满日月的伤痕,像刀疤一样不可磨没的痕迹,这时,他给听者带来的是沧桑的美感。所以,“美”是一种生活积累。

  “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每次读《西游记》、《红楼梦》时,我会用很多种不同的节奏去读它们。阅读《西游记》应是欢快的;《水浒传》前半段应是感叹,中间是豪迈,最后是惋惜;而阅读《红楼梦》时,应是慢条细语,就像书中小姐们说话一样,不经不慢。就像在《谈美》书中,朱光潜先生说,他在读书时,读到有人拿到要刺杀一个人时,他心也被拎了起来。读到紧张处,你的读书速度也会变快;读到伤心处,读书心情也会低落,读书节奏也会变慢。而我们在这些节奏中,就慢慢领悟了什么是美,所以“美”是一种生活常态。

  “美”也是需要去品味的。

  真正的美学大师,像朱光潜老先生,他们都是博学多才。至少得精修文学,心理学,甚至是一些哲学,社会学派的学说。只有经过大量的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品味“美”,发现“美”。比如说,音乐的“美”感,文学可助你丰富想象的空间,声乐学可助你评论唱的好与坏,心理学能让你理性地看透作词者,作曲者的心情。经过这些思想的装饰,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品味美感。每当听到“北风那个吹”这首歌时,脑海中就闪现下雪之后,枝头挂满的雪晶,喜儿穿着大红的新衣,期盼爹爹的回家,高兴,兴奋,出现在她的脸上,从理性上说,这首歌曲体现劳动人民渴望幸福生活与热情的生活态度,还有人们在美好时节合家团聚的*俗与心理。

  “美”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因为每个人都要掌握它,把握好它。这样生活才会多一些“发现”乐趣,才会使自己比别人多一份才华,多增一份气质。

  寻美,撑一根心篙,向人流深处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可以给他下个定义,她看的见,摸得著,但你却道不出,言不明——她为何物。

  于是我带著探知的心,翻开了朱光潜老师的《谈美书简》——这部在他82岁所写的著作包含著他许许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而我也开始了对美细细品读。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形式,展开了对美的见解,或许是我所学的知识太过匮乏,我并没能够全部理解,但有很多都让我受益颇深,在这我就只谈谈其中的几封信吧。

  前两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学美学,而第三章却是谈人,把这一封放在了所有的主题之首,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的一个思想吧,无论学*什么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其他,如果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那也更不用谈其他了。而单对于美学来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的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学之说。

  人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在我看来虽然美是客观的,但她依然可以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产物,美没有任何要求,美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在文中举得例子在《巴黎圣母院》这不巨作中,雨果便对美字诠释的淋漓尽致,文中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再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是,结结巴巴地使劲连身叫“美!美、美…”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什么是美,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对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赞叹,而后来他因为犯了错而遭到毒打,是这位吉卜赛女郎给了她水喝。他依然对著这女郎赞著美、美、美,不过这不在是外表的艳丽之美,而是心灵的美,敲钟人看清了灵魂的丑恶与美丽,所以后来每个紧要关头他都成了这位女郎的救护人,最后他们死在了一块,他们都是美的,敲钟人外表长得奇丑无比,但那美的心灵,粉饰了他并不美丽的面容。所以朱老先生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伟大作家”,他对美的叙述十分的到位,现实与想象的结合,让美变得立体,有了人的味道。

  这些算是对美的一个认知,后来朱光潜先生说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认同的,美不一定是画,不一定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对我来说语言就是一个很美的东西,你可以运用语言来描述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从语言中体会出意境,想象出景物的模样,语言的运用也充满著各种艺术手法,对于人物美的雕刻,景色美的赞叹。所以我认为若想钻研美学,文学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潜所说“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美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她可以说是一个体系,而在这之中融合著许多门的学问,若你都有所涉及,那么我相信你对美学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分,因此我希望凭著对美学的喜爱,求知的精神,我也将会慢慢理解一些曾经生涩难懂的内容,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充实。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谈生命》读后感 (菁华5篇)

  读了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谈生命》感触特深。

  文中把生命描绘成一江春水,从高处发源,流向大海,途中经过了曲折的悬崖峭壁,冲开了沙石,勇敢的向前走,这就是我们生命旅程的刚刚开是,然后春水遇到了巉岩前阻,愤怒沸腾,它冲过了巉岩,这不是我们遇到困难是勇敢克服困难的表现吗,然后它经过了细细的*沙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这不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快乐幸福的事情吗?我们因此而快乐,它一会儿又遇到了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这不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打击吗?可是我们只要坚强,将会雨过天晴。最后它流入了大海,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峰和结束。

  文中还把生命描绘成一棵树,一颗种子长大,然后到落叶枯竭。一开是它破壳而出也许长在*原上,岩石上,城墙上,然后它看见了天,这就是我们的出生,然后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它遇到了春天,这象征着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无忧。接着长到最茂盛的中年,这是夏天,伸展出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这是我们的中年,事业成功。接下来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这是我们的壮年,成功后的喜悦,最后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是我们的晚年,丰富,宁静的'逝去。

  啊生命,他就是这样,只要你勇敢面对,将走向成功。不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你将会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冰心,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章清新又让人十分舒服。正所谓,人如其名,她的写作风格像冰那样透彻,充分的体现出渗透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这句话在文中我很欣赏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在文章中,冰心说:“生命如水”。写出了人生中困难、顺境、逆境和成为四个阶段,成功就是代表河流终流入大海。在常人中死亡是可怕的,而作者却把死亡比作流入海里的河流。作者在文中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在作者眼中,死亡是伟大的光明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又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啊!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长到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时,最后落叶归根,这是多美美的比喻啊!

  树叶终究落叶归根,河流也终究流入大海,而人又何尝不是呢?

  或许我还不能长篇大论生命如何美丽,怎么美丽,但是当我看见这一句话后,我却觉得莫名的温暖——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中的最爱。

  生命总是美丽的,感谢生命给我所有的感觉,让我看见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让我看见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让我看见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让我看见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让我看见一个婴儿哇哇坠地,向人们展示世间最美妙的乐曲。

  很害怕那种轻言生命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当作是自己的事,完全把生命看做游戏,真可笑,生命是自己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能好好爱护,那他还可以爱谁,那又有谁去爱他呢?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是人的天职。大科学家霍金在身患重疾,不能说话,全身只剩下两个手指头会动的情况下,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可能,我们都不能成为什么伟人,不能成就什么辉煌鼎立的工业,更不用言喻那些妇孺皆知的大事,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都是这世上不能再找到的另外一个。每个人的诞生可能走上的路不同,生活的外界条件都不同,但都是出自于爱,在于去发现、体验和创造爱,我们不能白白来到这世上,再白白吮吸着天赋的爱,更不能忽视和糟蹋它们,连爱你的人你都不爱,那你来了这世上还不如不来。

  有了生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有可能发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才有可能相遇。就是这些*凡的小点、小音符,才谱写了生命这首永恒的乐章!

  早晨醒来,天色朦胧,眼前弥漫着温馨和温暖的气息,从床上趴下,疏松贪婪的小腿还未站稳,轻轻拨看窗帘,窗外是花朵绽放,小鸟鸣叫的美好,还有忽隐忽现的白云,若*若远的郁山,和尚未起床的太阳。如果你没有感觉,如果你没有爱。如果你不觉得生命如此美丽,那在你眼中的只是一张述说着懒惰和无趣的黑白写照,你又要如何去体验生命的美好?

  你就如一个个音符,人生就如五线谱的痕迹,穿过它,生命就谱写了一首完整的乐章。有你生命的存在,有你生命的过程,有你生命的*凡,有你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演奏成了一首美丽的歌。

  我们存在于天地之间,都是大自然的生命,可我们有没有想过生命是什么呢?

  前两天,我拜读了作家冰心的《谈生命》。作者形象地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阐述了生命诞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断前进、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于文天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岳飞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而于秦桧是只顾自己握重权,哪管半壁江山陷。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部落的老酋长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将本部落的三个最优秀的男青年叫来,让他们去攀登那座向来被视作神山的山峰,并要求他们回来后告诉老酋长他们在山峰上看到了什么。三位青年出发了。几天后,一个青年回来了,他告诉老酋长说山峰上鸟语花香,景色优美。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脚。你回去吧。”又过了几天,另一个青年回来,告诉老酋长山峰上树林茂密,一片葱翠。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腰。你回去吧。”过了几个月,另一个青年还没有回来,大家都开始为他担心。终于有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老酋长问他:“孩子,你看到了什么?”青年说:“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看到。”老酋长很纳闷。青年说:“山峰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宽阔的天地。我站在上面,只感到自己是多么地渺小。天地之宽广,让我感到,人是渺小的、鄙陋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老酋长感慨道:“孩子,你到的那个地方是真正的山峰。按照部落的惯例,你将被选定为部落的新酋长。”

  在登山的过程中,会有鸟语花香、青松挺立,也会有荆棘遍野、山路崎岖。这就好比人生中的诱惑与困难,它们阻碍你前进。只有拒绝它们、战胜它们,才能够爬上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冰心,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章清新又让人十分舒服。正所谓,人如其名,她的写作风格像冰那样透彻,充分的体现出渗透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这句话在文中我很欣赏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在文章中,冰心说:“生命如水”。写出了人生中困难、顺境、逆境和成为四个阶段,成功就是代表河流终流入大海。在常人中死亡是可怕的,而作者却把死亡比作流入海里的河流。作者在文中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在作者眼中,死亡是伟大的光明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又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啊!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长到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时,最后落叶归根,这是多美美的比喻啊!

  树叶终究落叶归根,河流也终究流入大海,而人又何尝不是呢?


《谈修养》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十日谈读后感 (菁华5篇)

  在一段并不短的时间内,我阅读了一本名著,那就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本书借助十位年轻男女的十天生活,叙述了一百个关于人的假丑恶和精神的人的*的故事。在这一百个故事中,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不免是对残暴的人的批判,对善良的人的崇敬。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是被误以为患上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在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切伯雷诺达普拉托的人,他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一生做尽了坏事,他在为穆夏托做事时来到了佛罗伦萨但却病倒了,但他得了不治之症,已病入膏肓。他请来了一为纯洁得修士,他害怕自己的罪行得不到赦免,所以用一大串谎言蒙骗了他,最后,他在临死前受了圣礼和涂油礼,那位纯洁的修士八他所忏悔的谎言信以为真,将他的圣行告诉了人们,他的圣洁也越穿越远。切伯雷诺达普拉托就是这样活着,这样死去,这样成了圣徒。他虽然一生作恶多端,但在临死的一刻良心发现,真心悔罪,获得天主得宽恕,把他收进了天国。从这个故事可见作者薄伽丘对弃恶向善的人也怀有崇尚之心。

  但书中不免也体现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的人性。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谈》的世界文学名著。这本书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些趣味,让我不再感到无聊。当翻开它时,就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你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以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为背景,讲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灾难,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消遣,共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上至国王.贵族.教士,下至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各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提倡人文主义。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叫《忏悔》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临死前做了一番假忏悔,骗得神父的信任。神父向人们宣传坏蛋的忏悔,结果,坏蛋成了圣徒。这个故事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又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管你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只要你能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是一定可以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的。

  其次就是一个叫《画慷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贵力木先生用一句话讽刺了吝啬鬼,使他成为了大方的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遇事要想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谈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述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是被误以为患上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齐,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这本书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两个字:猥亵,其中尤其以“‘变马’把戏”登峰造极。而且作者把私通和爱情混同起来,这使那些圣洁的爱情佳话也受到了玷污。固然,有些私通也是可以谅解的,但“救夫责妻”中,并没有交待丈夫有什么过错,可那位义士主人公在义正词严地痛斥教会中人的虚伪之后,同样义正词严地维护自己的私通之权。因为这些文字,十多年前,我从姐姐同学手里接触到这位贵客时,最终以敬而远之而结束。——我并非有多么高尚或装高尚,而是天生对这种文字过敏,它对我的作用也如同对木头一样。

  另一方面,同样是私通,但只要是教会中人,作者却毫不谅解,最轻也是调侃,例如“床头‘地狱’”中那位并无“前科”的修士。这种区别看上去很不公*。但是需要考虑到:当时正是这些最有资格捍卫天主教道德的人,私下却在大肆破坏道德的根基,而人前的精神控制 仍然 毫不含糊,这本身就极不公*,以不公对不公,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在当今的*社会,也有类似的现状。

  而在《十日谈》中,教士、修士成为最主要的被批判讽刺对象。在薄迦丘笔下,教士骄奢淫逸、无耻下流。如董?费利斯修士教俗家弟子普息奥一条修成正果的途径,自己却这位苦修者的妻子寻欢作乐(第三天故事之四);修道院院长使用各种手段将让庄稼汉以为自己进了地狱,然后与庄稼汉的妻子寻欢作乐(第三天故事之八);教士里纳尔多和情妇风流痛快,两人还齐心协力让她的丈夫相信应该对这位教士心存感激(第七天故事之三);一个教士用一件斗篷做抵押,勾引别人年轻漂亮的妻子贝尔科罗里。最后还拿回了斗篷,让他白白占了贝尔科罗里的便宜(第八天故事之二)等等等等,无一不揭露了教会的黑暗,讽刺了当时所谓的“教士”。

  《十日谈》中的一些旧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至一部分糟粕,可以从这里得到说明。当然,新观念的表达,对新世界的向往,是这部杰作的主要一面。所以意大利*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桑克提斯(DeSanctis)才会说:“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迦丘开创了另一时代。”

  这是我最为感动的一章,这章的主人翁是一个中年受访者,芳芳,没有病之前是一个美女,热爱跳舞,有浓烈的艺术情结。

  结婚以后,原本围绕在她身边的幸福霎时由一个个厄运所取代,突如其来的病,抑郁症和精神失常,这使原来爱她的老公渐渐不回家, 在外面花天酒地,在她得病后,得到的不是温暖的祝福,而是世人所给予的冷漠,在医院被禁锢,被放出来后,只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失去了……有时觉得世界可以很残忍,残忍到在你的世界只剩下孤独,冷漠……

  就这样,跳舞渐渐成为芳芳唯一的依靠。她说,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在访问的过程中,芳芳曾失声哭了起来,她说:“自己没希望了,什么都没了,自己过得根本不开心,只能用跳舞来医学专用自己,自己没儿没女,无父无母,没了什么都没了……”

  每个人都试过孤独的滋味,但是她的孤独人生路是漫长的,是没有尽头的,想到这里,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还不满足现有的生活呢!

  看着芳芳翩翩起舞,她笑的很开心,越跳越有感觉,好久都没这样尽情地展示着艺术的魅力?她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居然能显得那麼自在,或者是她也根本感受到了来访者对她的深深关切和慈悲之心。

  而我们身边,有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弱势,需要我们给与关爱?你给予了吗?你付出了吗?当你把快乐和关爱分享给别人时,是不是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

  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说话或小小的帮助,我们都值得去做。

  天下为公,靠携手相信。

  我看十日谈,是源自一位老先生的推荐。那是一位教哲学的老师,他说,你们应当去看看,非常有意思。于是我看了。

  可是却丝毫没有觉得哪里有意思,手中拿的分明是一部半黄色的小说。好在有些故事情节还算有趣,我这才顺利的读完了它。

  合上书卷,我想,这本书为什么能被叫做经典呢,为什么如此盛名之下的著作我却只看到了些几*无聊的故事?

  仔细想想,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毕竟与我们不同了。在他的当时,能够想到这些内容,看到本质,并且冒着危险写出来一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如同,牛顿对重力的思考,如此伟大对现代人看来却稀松*常。

  所以,我想到,我们看书,不仅要思考,更要从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出发去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书的价值。

  如此,十日谈的确可称上经典。因为从里面,我们看到了对权威的批判和揭露,还有在污秽的风气中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歌颂。至于作者对道德和爱情冲突的理解,只能说,见仁见智罢了。

  另,建议读者找一本好的译本来看。据说作者的语言十分有特色,可惜我读的`版本译文糟糕透了,充满了翻译腔,实在可惜。

  注:我读的并非此本。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