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雅舍小品》读后感1

  首先感谢张思东学长对我文学上的支持,赠予我大量书籍供我阅读以提高写作水*,此《雅舍小品》即为其一,当然,张思东学长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们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初捧此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不厚的小集子的。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1946年,因为战乱,梁实秋先生入蜀,居住在今天重庆北碚一栋筑在山坡上的房子。烽火连天,人心未定,实秋不写“与抗战有关的”,用笔名给当时的某报写专栏。至于为何命名“雅舍小品”,其实并非文人自拔雅兴,强冠雅名,实则是当时那栋房子的女主人名字有雅字,为了方便邮差,便命名雅舍。

  读此书作品,谈不上宏大的行文逻辑,但却清新自然,内容涉及的题材都是*凡不过,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生活琐碎,正如梁先生在《雅舍》一文所写: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别有趣味,令人读後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见作者独有的智慧和过人的洞察力。梁先生成长于北京,也去过西洋。国人的劣*看多了,西洋人的偏见也遇了不少。但他既不大骂*人的劣根性,也不需要用嚷直了嗓子的自豪来掩饰私底下的自卑。他只是**静静的说,悠悠缓缓的说,把所有好的坏的都说成谐趣小文,有自嘲,有宽容,即便是讥讽也充满善意。

  所居雅舍,其实“篱墙不固,门窗不严”,甚至还有鼠子乱蹿,蚊虫骚扰,对此,梁先生对此也“没有法子”,但在他笔下,有牙的相鼠上跳下蹿,跟梁先生捉起了迷藏,而聚蚊成雷的雅舍让梁先生颇感“蚊”风之盛,意外发现这雅舍之内的蚊子,骨骼清奇,“都像是硬的”,但他“仍安之”,等待寒冬驱逐,还诙谐道“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住在雅舍”,让读者顿生疑窦,与鼠斗,与蚊战,也能打出风采,打出风格来?

  随后,梁先生笔锋一转,对月光下雅舍的描述,顿让人觉得涓涓细流,涌入心田,尤其那句“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落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月光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读之顿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这样的精致妙趣之段子,随处可见,其中固然有国难当头的映照,虽是逆境,但可见作者的热爱生活之心亦不减丝毫。在某种意义上讲,“雅舍”甚至成为梁实秋心灵的慰藉。

  翻看此书目录,明眼人都能发现,梁先生为每篇文章所取标题,都是短短几个字,比如《孩子》,比如《衣裳》,甚至一个字“病”也能成为标题,既不见遣词造句般的华丽辞藻,也不见气势恢宏的字字玑珠,但短小精悍的标题之下,往往都是一篇真性情满纸流露的精品,比如《画展》一篇,简直可说是极尽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说画展全作商业考量,其成功“在画法上是之谓画蠢”,虽然现在看来,实在有失公道。比如《孩子》,虽然通篇是列举孩子难伺候的社会世态,但却是对孩子家教的诙谐说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便是梁先生之观点。在《狗》一文中一句“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让通篇谈狗的小文顿现人生顿悟,从狗身上影射社会世态,倒也精到。又比如在《牙签》一篇,他讥讽“已经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签昂然迈步于大庭广众之间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天真”,处处让人拍案叫绝。梁先生若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肯定是论坛上叱诧风云的钢牙大将,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枪实弹,火药味实足。也难怪他会因一个有关翻译的学术问题及“文学的阶级性”与另外一位锱铢必争的鲁迅先生兴起一场世纪之战,搞到灰头土脸,内战结束后只好黯然去家离乡,一心向学,埋首书斋课堂,从此淡薄仕途。

  虽然在原则问题上,梁先生始终表现孤傲,坚守阵地不退让,但他也说过:即便讽刺文学,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别人。”这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大度,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社会浮躁随处可见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构和谐的对话机制,如何保持淡定的对话心态,这于每个阶层的对话者而言,都是一个必修课,在社会矛盾呈现井喷的态势下,领导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宅心忠厚”,倾听不同的声音,甚至是那些沉没的声音,尤其珍贵。

  我想,梁实秋先生所展现的并不是其丰富人生阅历下铸就的小资或是另类格调,而是对世态的雅兴所致,以豁达的情怀面对世事百态,以调侃的心态面对各种不安和失意,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雅兴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其被淫雨蛙声搅得心神不宁,不如淡然笃定的吟首小诗。这样的境界不仅让梁先生“最足令人低徊”,也是我辈心向往之的安好现世。

《雅舍小品》读后感2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早在求学期间,我就已拜读过。一篇篇美文,让我对梁先生敬仰得很。我折服于梁先生的涉猎广泛,无论是国学还是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六祖坛经》、《竹坡诗话》、《英雄与英雄崇拜》等皆信手拈来,俯拾即是,《论语》、《晋书》、《双城记》更不在话下;我感叹于梁先生观察之敏锐细致、语言精妙传神,比如说《下棋》一文就把下棋者的憨态传神描绘,让人会心一笑。

  前不久,和友人聊天,提起梁实秋,谈到《雅舍小品》,就萌生了重温《雅舍小品》的念头。好在,《雅》中多是一篇篇两千字左右的短文,即便在睡前、于间隙间也可以奉卷品读一番。

  佳作,往往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赢得后世的赞誉,代代相传,遂成为经典。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收获;同一个人,不同时期阅读,亦有不同收获。《雅》就是如此的经典。再读《雅》,美人依旧,只是对这份美有了别一种感受——梁实秋先生心有雅意,处处皆雅。他以*和的心态,看待生活的喜怒哀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苦中亦能作乐。正如《雅舍小品·快乐》中所言,“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这也许是梁先生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雅舍小品》分为三个系列——“人世间”、“生活小议”、“味是故乡浓”。梁先生用朴实的语言,略带小幽默的轻松口吻,谈论着普通大众熟悉的身边事。无论是洗澡还是垃圾,无论是文艺道德还是风水,梁先生都能侃侃而谈,更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宁静、淡泊。可谁又能想到,它们也许是梁先生才从乌烟瘴气的防空洞逃出,即奔赴名为“雅舍”实为“不能蔽风雨”、鼠子蚊虱“猖獗”相伴的“陋室”,伴着明月的清光写成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命微贱,朝不保夕,再加上迫于形势,梁先生无奈地离开爱妻稚儿,孤身一人来到重庆,与友人夫妇合租这“仅求其能蔽风雨”而其实“并不能”的“雅舍”。其生活之拮据、内心之苦闷可想而知。但是,在书中、在梁先生的文字世界里,你找不到一丝它们的踪迹。便是对“雅舍”,“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只是,这样的文字在那个年代,似乎是不合时宜的。鲁迅被奉为典范的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以缜密的逻辑、辛辣的语言痛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鲁相争达到了高潮。最终,“绍兴师爷”技高一筹,“丧家的乏走狗”败下阵来。两人的恩恩怨怨绝不是两个文人的私仇,而是两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在“民族魂”——鲁迅看来,在国家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文人就该拿起他们的“武器”,战斗在他们的“战场”上,针砭时弊,激扬文字,这才是文人的正道;而梁实秋信奉白璧德先生的思想,“骨子里涌动着典雅、缓慢、*和的气质,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怀着与生俱来的警惕”,主张内敛和自省。如今,两位先生皆作古,事过境迁,徒留《丧》一文述说着当年的剑拔弩张、论战激烈空前。

  但是,在当下,梁先生的这种“心中有雅处处皆雅”是很合事宜的。有人说:“*只用了30年就赶超了欧洲100年。”这话言者得意洋洋,颇为自豪,而我听来心中微凉。硬件高速发展,软件跟得上吗?人们的思想、观念能拔苗助长?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慢慢尝到这种“苦涩”了。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浮躁了,功利了,一点小事往往引发许多的不满、仇视。这样的极端事件在新闻中屡见不鲜,甚至也有如疯狗般无厘头地逮谁咬谁,伤害无辜,以发泄他对社会的不满。其实,在浮躁、疯狂的背后,往往是一颗颗贪婪的心。梁先生的*和、内敛和自省正是那剂对症下药的“良方”。

  如果我们能象梁先生那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心中有雅处处雅”,相信我们一定能得一片*和,沾上一些雅的气息。在此之前,我们不妨清茶一杯,《雅舍》在手,听梁先生聊聊身边事……

《雅舍小品》读后感3

  八十年代以前,内地人最早知道的梁实秋,更多地是站在鲁迅对面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批判的“资产阶级的走狗”。诚然,出生于富足之家的梁实秋在其思想中有别于很多以“唤醒国人”为已任的作家,但其实早期的梁实秋亦有些愤世的,曾与郭沫若、闻一多走到过一齐,只是后来思想趋于*和,*于循世了。

  梁实秋是*现代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暇小品”而闻名于世,读他的文章是一种美的享受。梁实秋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这般评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雅舍小品》能够出四十多版,并被推荐为“一生要读的*历史100本书”之一,笔者认为,得力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雅”。《雅舍小品》的“雅”表现在其知识性和思辨性上。梁老可谓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

  单举一例我们就会清楚:《手杖》中有引自古希腊悲剧的谜,有引自“礼记”,引自杜诗的。短短千把字的小品,引用竟达七次之多。诗、经文、剧本无所不包,学识的渊博令人惊叹。《雅舍小品》中几乎篇篇有引用,尤其中外古典作品极多。作者顺手拈来,形散意远,旁征博引,知识密度极大,增加了作品的欣赏价值,这一点和钱钟书先生有相似之处。

  梁实秋对当时的“新生活”运动“刺”得极其隐晦精彩。如《洋罪》中作者不加“打倒”地举例:1、人数十三谓不吉利;2、划火柴点纸烟,只点二人,不可点三人;3、朋辈对饮有高杯碰杯之谈。还有订婚广告的恶作剧,万愚节的玩弄笑语等所谓的新生活。这里作者不加痛斥,只是让读者在这些可笑的例举中辨别这种一味地搬弄是非的新生活的可笑之处。《退休》中描写了“该退休的不退休”的原因是“何况一旦投闲置散,一呼百诺的炫赫的声势固然不可得,甚至于进入了‘出无车’的状态,变成了匹夫徒步之士,在街头巷尾低着头逡巡,疾走不敢见人,那情形有多么惨,一向由庶务人员自动供应的冬季炭盆所需的白炭、四时陈设的花卉盆景、乃至于琐屑如卫生纸,不消说都要突告来源断绝,那又情何以堪。”梁实秋先生揭露了这些*常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实。通过他敏锐的眼光,独到深刻的见解,以雅致的笔触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描写。

  梁老曾在札记中引用一位英国批评家的话说:“任何人都可以用戏剧的腔调念出一段剧词,或是踩上高跷来发表自己的思想;但是用简单而适当的语文来说话写作便比较困难了。”《雅舍小品》的风格大概也正在这番话的意思里,一路读来,雅趣横生,颇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让人恬静之余,品位良多。

  雅舍小品 艺术特色

  1、《雅舍小品》中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小品,虽是「随想随写」,但写来清新隽永。内容涉及的题材都是*凡不过,普通人不大注意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别饶趣味,令人读后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见作者独有的智慧和过人的洞察力。

  2、《雅舍小品》所写的题材虽属於生活琐事,但写来却不会淡如白开水,也不会板滞如流水帐。梁实秋的散文能在*凡中显真诚,於小节处蕴含哲理,是智慧之作。他的文章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却令人在最短时间内去体会人生,参悟智慧。他的文章,亲切易读,任何年龄的读者,都会在他那圆熟、幽默和趣味的文字功力上获益。

  3、梁实秋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又精研西洋文学,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西方随笔式的从容与优雅,虽然生活点滴都可入文,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

《雅舍小品》读后感4

  《雅舍小品》是一本杂文集,《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后来,他应邀在重庆出版的《星期评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表,写了十多篇。虽然后来《星期评论》停刊,但“雅舍小品”还是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胜利后,梁氏有意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可是由于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无法即时出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出版。

  作者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湾师范学院英浯系主任、英语研究所教授、文学院院长、国立编泽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读《雅舍小品》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雅舍小品》体现了梁实秋的语言功力,寥寥数句就能把意境勾勒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那种情景。例如全集开篇的《雅舍》一文中对雅舍夜景的描写“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7、8个短句就把雅舍夜景的寂静、优美,动和静的交融呈现到你面前,让美感扑面而来。同时,作为文学评论家,梁实秋一直认为,文学批评不是鉴赏,而是判断。他说,“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之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这个普遍的固定的标准是什么呢,梁实秋说:“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标举。”对于文学批评的目的,梁实秋认为:“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换言之,批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作价值判断,指出哪些作品是伟大的,哪些是低劣的;另一方面,批评家还需指出这些作品哪些是符合伦理的,他们又是如何符合的。梁实秋批评语言的幽默性掩藏着字里行间,于轻松中见其深意,如《年龄》一文中作者写道“在饮宴*上,如果有面无皱纹的年高名婆在座,不妨含混的称赞她驻颜有术,但是在点菜的时候,不宜高声的要点鸡丝拉皮。”语言诙谐幽默,但却包含着讽刺之意,作者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引起自我的反思。

  二是文章要勤写勤练。

  整部雅舍小品取材之广,“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颉取一鳞一角都可成文。”无论是《吃相》还是吃饭用的《圆桌和筷子》,或是《理发》《男人》还是《麻将》《下棋》等,凡于生活中之事之物,梁实秋皆可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而且都极具其风趣和个性。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作为研究人员,文字能力是主要能力之一,同样要勤写勤练,把过程积累起来,从量变走向质变。

《雅舍小品》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虽说是读,其实就是听,因为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这样,我才有机会用耳朵听到了这么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里面有描写台北故居、写雅舍、时间即生命……但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从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几公里,如果有客人来,要爬七八十层土台阶,再走过一段上坡路才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间,作者只占了两间。因为房子是依着山势修的,就形成了一个超好玩的现象。早晨起来从书房到厨房是上坡,吃完饭从厨房到客厅是下坡。房子是用来挡风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不能遮风是因为窗上没有糊纸,不能挡雨是因为房顶上的瓦片有很多小细缝。虽然雅舍尽不到房屋的责任,但作者认为“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给了作者灵感和快乐,雅舍前面是金灿灿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土山坡。这么美好的景色,作者怎么会不喜欢呢?读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认识到了语言的'美。当我读到一些词句的时候就感觉深处作者描写的那个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鸟》的散文,里面描写了各式各样的鸟,当作者在描写这些鸟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身临其景的感觉。我不仅体会到了语言的美还懂得了要珍惜时间。我在《时间即生命》学到“不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年轻的时候要学*,不然到了老就会有所遗憾。”

  这本书用它独特的方法让我受益终身。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

《雅舍小品》读后感1

  首先感谢张思东学长对我文学上的支持,赠予我大量书籍供我阅读以提高写作水*,此《雅舍小品》即为其一,当然,张思东学长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们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初捧此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不厚的小集子的。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1946年,因为战乱,梁实秋先生入蜀,居住在今天重庆北碚一栋筑在山坡上的房子。烽火连天,人心未定,实秋不写“与抗战有关的”,用笔名给当时的某报写专栏。至于为何命名“雅舍小品”,其实并非文人自拔雅兴,强冠雅名,实则是当时那栋房子的女主人名字有雅字,为了方便邮差,便命名雅舍。

  读此书作品,谈不上宏大的行文逻辑,但却清新自然,内容涉及的题材都是*凡不过,普通人不大注意的生活琐碎,正如梁先生在《雅舍》一文所写: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别有趣味,令人读後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见作者独有的智慧和过人的洞察力。梁先生成长于北京,也去过西洋。国人的劣*看多了,西洋人的偏见也遇了不少。但他既不大骂*人的劣根性,也不需要用嚷直了嗓子的自豪来掩饰私底下的自卑。他只是**静静的说,悠悠缓缓的说,把所有好的坏的都说成谐趣小文,有自嘲,有宽容,即便是讥讽也充满善意。

  所居雅舍,其实“篱墙不固,门窗不严”,甚至还有鼠子乱蹿,蚊虫骚扰,对此,梁先生对此也“没有法子”,但在他笔下,有牙的相鼠上跳下蹿,跟梁先生捉起了迷藏,而聚蚊成雷的雅舍让梁先生颇感“蚊”风之盛,意外发现这雅舍之内的蚊子,骨骼清奇,“都像是硬的”,但他“仍安之”,等待寒冬驱逐,还诙谐道“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住在雅舍”,让读者顿生疑窦,与鼠斗,与蚊战,也能打出风采,打出风格来?

  随后,梁先生笔锋一转,对月光下雅舍的描述,顿让人觉得涓涓细流,涌入心田,尤其那句“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落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月光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读之顿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这样的精致妙趣之段子,随处可见,其中固然有国难当头的映照,虽是逆境,但可见作者的热爱生活之心亦不减丝毫。在某种意义上讲,“雅舍”甚至成为梁实秋心灵的慰藉。

  翻看此书目录,明眼人都能发现,梁先生为每篇文章所取标题,都是短短几个字,比如《孩子》,比如《衣裳》,甚至一个字“病”也能成为标题,既不见遣词造句般的华丽辞藻,也不见气势恢宏的字字玑珠,但短小精悍的标题之下,往往都是一篇真性情满纸流露的精品,比如《画展》一篇,简直可说是极尽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说画展全作商业考量,其成功“在画法上是之谓画蠢”,虽然现在看来,实在有失公道。比如《孩子》,虽然通篇是列举孩子难伺候的社会世态,但却是对孩子家教的诙谐说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便是梁先生之观点。在《狗》一文中一句“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让通篇谈狗的小文顿现人生顿悟,从狗身上影射社会世态,倒也精到。又比如在《牙签》一篇,他讥讽“已经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签昂然迈步于大庭广众之间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天真”,处处让人拍案叫绝。梁先生若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肯定是论坛上叱诧风云的钢牙大将,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枪实弹,火药味实足。也难怪他会因一个有关翻译的学术问题及“文学的阶级性”与另外一位锱铢必争的鲁迅先生兴起一场世纪之战,搞到灰头土脸,内战结束后只好黯然去家离乡,一心向学,埋首书斋课堂,从此淡薄仕途。

  虽然在原则问题上,梁先生始终表现孤傲,坚守阵地不退让,但他也说过:即便讽刺文学,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别人。”这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大度,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社会浮躁随处可见的大背景下,如何建构和谐的对话机制,如何保持淡定的对话心态,这于每个阶层的对话者而言,都是一个必修课,在社会矛盾呈现井喷的态势下,领导者如何保持淡定,如何“宅心忠厚”,倾听不同的声音,甚至是那些沉没的声音,尤其珍贵。

  我想,梁实秋先生所展现的并不是其丰富人生阅历下铸就的小资或是另类格调,而是对世态的雅兴所致,以豁达的情怀面对世事百态,以调侃的心态面对各种不安和失意,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雅兴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与其被淫雨蛙声搅得心神不宁,不如淡然笃定的吟首小诗。这样的境界不仅让梁先生“最足令人低徊”,也是我辈心向往之的安好现世。

《雅舍小品》读后感2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早在求学期间,我就已拜读过。一篇篇美文,让我对梁先生敬仰得很。我折服于梁先生的涉猎广泛,无论是国学还是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六祖坛经》、《竹坡诗话》、《英雄与英雄崇拜》等皆信手拈来,俯拾即是,《论语》、《晋书》、《双城记》更不在话下;我感叹于梁先生观察之敏锐细致、语言精妙传神,比如说《下棋》一文就把下棋者的憨态传神描绘,让人会心一笑。

  前不久,和友人聊天,提起梁实秋,谈到《雅舍小品》,就萌生了重温《雅舍小品》的念头。好在,《雅》中多是一篇篇两千字左右的短文,即便在睡前、于间隙间也可以奉卷品读一番。

  佳作,往往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赢得后世的赞誉,代代相传,遂成为经典。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收获;同一个人,不同时期阅读,亦有不同收获。《雅》就是如此的经典。再读《雅》,美人依旧,只是对这份美有了别一种感受——梁实秋先生心有雅意,处处皆雅。他以*和的心态,看待生活的喜怒哀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苦中亦能作乐。正如《雅舍小品·快乐》中所言,“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这也许是梁先生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雅舍小品》分为三个系列——“人世间”、“生活小议”、“味是故乡浓”。梁先生用朴实的语言,略带小幽默的轻松口吻,谈论着普通大众熟悉的身边事。无论是洗澡还是垃圾,无论是文艺道德还是风水,梁先生都能侃侃而谈,更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宁静、淡泊。可谁又能想到,它们也许是梁先生才从乌烟瘴气的防空洞逃出,即奔赴名为“雅舍”实为“不能蔽风雨”、鼠子蚊虱“猖獗”相伴的“陋室”,伴着明月的清光写成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命微贱,朝不保夕,再加上迫于形势,梁先生无奈地离开爱妻稚儿,孤身一人来到重庆,与友人夫妇合租这“仅求其能蔽风雨”而其实“并不能”的“雅舍”。其生活之拮据、内心之苦闷可想而知。但是,在书中、在梁先生的文字世界里,你找不到一丝它们的踪迹。便是对“雅舍”,“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只是,这样的文字在那个年代,似乎是不合时宜的。鲁迅被奉为典范的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以缜密的逻辑、辛辣的语言痛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鲁相争达到了高潮。最终,“绍兴师爷”技高一筹,“丧家的乏走狗”败下阵来。两人的恩恩怨怨绝不是两个文人的私仇,而是两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在“民族魂”——鲁迅看来,在国家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文人就该拿起他们的“武器”,战斗在他们的“战场”上,针砭时弊,激扬文字,这才是文人的正道;而梁实秋信奉白璧德先生的思想,“骨子里涌动着典雅、缓慢、*和的气质,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怀着与生俱来的警惕”,主张内敛和自省。如今,两位先生皆作古,事过境迁,徒留《丧》一文述说着当年的剑拔弩张、论战激烈空前。

  但是,在当下,梁先生的这种“心中有雅处处皆雅”是很合事宜的。有人说:“*只用了30年就赶超了欧洲100年。”这话言者得意洋洋,颇为自豪,而我听来心中微凉。硬件高速发展,软件跟得上吗?人们的思想、观念能拔苗助长?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慢慢尝到这种“苦涩”了。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浮躁了,功利了,一点小事往往引发许多的不满、仇视。这样的极端事件在新闻中屡见不鲜,甚至也有如疯狗般无厘头地逮谁咬谁,伤害无辜,以发泄他对社会的不满。其实,在浮躁、疯狂的背后,往往是一颗颗贪婪的心。梁先生的*和、内敛和自省正是那剂对症下药的“良方”。

  如果我们能象梁先生那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心中有雅处处雅”,相信我们一定能得一片*和,沾上一些雅的气息。在此之前,我们不妨清茶一杯,《雅舍》在手,听梁先生聊聊身边事……

《雅舍小品》读后感3

  八十年代以前,内地人最早知道的梁实秋,更多地是站在鲁迅对面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批判的“资产阶级的走狗”。诚然,出生于富足之家的梁实秋在其思想中有别于很多以“唤醒国人”为已任的作家,但其实早期的梁实秋亦有些愤世的,曾与郭沫若、闻一多走到过一齐,只是后来思想趋于*和,*于循世了。

  梁实秋是*现代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暇小品”而闻名于世,读他的文章是一种美的享受。梁实秋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冰心先生曾这般评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雅舍小品》能够出四十多版,并被推荐为“一生要读的*历史100本书”之一,笔者认为,得力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雅”。《雅舍小品》的“雅”表现在其知识性和思辨性上。梁老可谓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

  单举一例我们就会清楚:《手杖》中有引自古希腊悲剧的谜,有引自“礼记”,引自杜诗的。短短千把字的小品,引用竟达七次之多。诗、经文、剧本无所不包,学识的渊博令人惊叹。《雅舍小品》中几乎篇篇有引用,尤其中外古典作品极多。作者顺手拈来,形散意远,旁征博引,知识密度极大,增加了作品的欣赏价值,这一点和钱钟书先生有相似之处。

  梁实秋对当时的“新生活”运动“刺”得极其隐晦精彩。如《洋罪》中作者不加“打倒”地举例:1、人数十三谓不吉利;2、划火柴点纸烟,只点二人,不可点三人;3、朋辈对饮有高杯碰杯之谈。还有订婚广告的恶作剧,万愚节的玩弄笑语等所谓的新生活。这里作者不加痛斥,只是让读者在这些可笑的例举中辨别这种一味地搬弄是非的新生活的可笑之处。《退休》中描写了“该退休的不退休”的原因是“何况一旦投闲置散,一呼百诺的炫赫的声势固然不可得,甚至于进入了‘出无车’的状态,变成了匹夫徒步之士,在街头巷尾低着头逡巡,疾走不敢见人,那情形有多么惨,一向由庶务人员自动供应的冬季炭盆所需的白炭、四时陈设的花卉盆景、乃至于琐屑如卫生纸,不消说都要突告来源断绝,那又情何以堪。”梁实秋先生揭露了这些*常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实。通过他敏锐的眼光,独到深刻的见解,以雅致的笔触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描写。

  梁老曾在札记中引用一位英国批评家的话说:“任何人都可以用戏剧的腔调念出一段剧词,或是踩上高跷来发表自己的思想;但是用简单而适当的语文来说话写作便比较困难了。”《雅舍小品》的风格大概也正在这番话的意思里,一路读来,雅趣横生,颇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让人恬静之余,品位良多。

  雅舍小品 艺术特色

  1、《雅舍小品》中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小品,虽是「随想随写」,但写来清新隽永。内容涉及的题材都是*凡不过,普通人不大注意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别饶趣味,令人读后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见作者独有的智慧和过人的洞察力。

  2、《雅舍小品》所写的题材虽属於生活琐事,但写来却不会淡如白开水,也不会板滞如流水帐。梁实秋的散文能在*凡中显真诚,於小节处蕴含哲理,是智慧之作。他的文章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却令人在最短时间内去体会人生,参悟智慧。他的文章,亲切易读,任何年龄的读者,都会在他那圆熟、幽默和趣味的文字功力上获益。

  3、梁实秋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又精研西洋文学,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西方随笔式的从容与优雅,虽然生活点滴都可入文,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

《雅舍小品》读后感4

  《雅舍小品》是一本杂文集,《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后来,他应邀在重庆出版的《星期评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表,写了十多篇。虽然后来《星期评论》停刊,但“雅舍小品”还是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胜利后,梁氏有意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可是由于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无法即时出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出版。

  作者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湾师范学院英浯系主任、英语研究所教授、文学院院长、国立编泽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读《雅舍小品》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雅舍小品》体现了梁实秋的语言功力,寥寥数句就能把意境勾勒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那种情景。例如全集开篇的《雅舍》一文中对雅舍夜景的描写“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7、8个短句就把雅舍夜景的寂静、优美,动和静的交融呈现到你面前,让美感扑面而来。同时,作为文学评论家,梁实秋一直认为,文学批评不是鉴赏,而是判断。他说,“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之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这个普遍的固定的标准是什么呢,梁实秋说:“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标举。”对于文学批评的目的,梁实秋认为:“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换言之,批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作价值判断,指出哪些作品是伟大的,哪些是低劣的;另一方面,批评家还需指出这些作品哪些是符合伦理的,他们又是如何符合的。梁实秋批评语言的幽默性掩藏着字里行间,于轻松中见其深意,如《年龄》一文中作者写道“在饮宴*上,如果有面无皱纹的年高名婆在座,不妨含混的称赞她驻颜有术,但是在点菜的时候,不宜高声的要点鸡丝拉皮。”语言诙谐幽默,但却包含着讽刺之意,作者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引起自我的反思。

  二是文章要勤写勤练。

  整部雅舍小品取材之广,“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颉取一鳞一角都可成文。”无论是《吃相》还是吃饭用的《圆桌和筷子》,或是《理发》《男人》还是《麻将》《下棋》等,凡于生活中之事之物,梁实秋皆可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而且都极具其风趣和个性。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作为研究人员,文字能力是主要能力之一,同样要勤写勤练,把过程积累起来,从量变走向质变。

《雅舍小品》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虽说是读,其实就是听,因为我的眼睛散瞳了,看不清,但就是这样,我才有机会用耳朵听到了这么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里面有描写台北故居、写雅舍、时间即生命……但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从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几公里,如果有客人来,要爬七八十层土台阶,再走过一段上坡路才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间,作者只占了两间。因为房子是依着山势修的,就形成了一个超好玩的现象。早晨起来从书房到厨房是上坡,吃完饭从厨房到客厅是下坡。房子是用来挡风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不能遮风是因为窗上没有糊纸,不能挡雨是因为房顶上的瓦片有很多小细缝。虽然雅舍尽不到房屋的责任,但作者认为“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给了作者灵感和快乐,雅舍前面是金灿灿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土山坡。这么美好的景色,作者怎么会不喜欢呢?读了《雅舍小品》,我真正认识到了语言的'美。当我读到一些词句的时候就感觉深处作者描写的那个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鸟》的散文,里面描写了各式各样的鸟,当作者在描写这些鸟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身临其景的感觉。我不仅体会到了语言的美还懂得了要珍惜时间。我在《时间即生命》学到“不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年轻的时候要学*,不然到了老就会有所遗憾。”

  这本书用它独特的方法让我受益终身。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哑舍》读后感6篇

  我看过的网络小说少说有500多本,但真正好看的并不多。不管是玄幻小说,还是言情小说,大都遵循一个套路,情节相似,内容乏味。但这本《哑舍·零:守株待兔》与我常看的那些小说很不一样。

  这本小说算是开辟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为背景,以反派人物赵高和秦王嬴政为主角,虽然与真正的历史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它的阅读。

  其实我以前很少看这种以历史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小说。因为作者想要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就相当于多给自己增加了一些设定限制,难度大大增加。

  一来历史久远,资料难寻;二来必须要尊重历史;三来人物性格不能与历史有太大的出入;最后还要保证行文逻辑自洽。

  但好在作者都一一化解了这些困难。虽然不是正史,但它趣味性和发散性都远超正史。

  可能是小时候看过《秦时明月》动画的缘故。一直对春秋战国有着莫大的兴趣。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思想体系,自成一派,百家争鸣。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道家,阴阳家,兵家。每种思想都有着不同的'理念体系。

  我比较喜欢书中赵嘉对弟弟赵高解释纵横家的一段话。

  “每一种思想都不能说是正确的,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就像这世间每个人的相貌不同一样,思想也是不同的。而现今的形式,其实是这个庭院并没有专属于哪个人,而是分属于七个势力,土地有限。所以现今还有一种十分流行的打理庭院思想,就是联合弱小的植株对抗强大的植株,抑或让强大的植株拉拢个别弱小的植株,最终达到一种植株侵占庭院的结果。”

  这段话让我特别有感触,对百家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

  其中,道家又称道德家,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儒家讲礼,重仁,知规矩;

  墨家重义,追求*等,民主,反对侵略战争。墨家注重科学,实用之学;

  法家重序,以求绝对的规则来约束社会各阶层,主张以法治国;

  兵家主杀伐;

  即使经过几千年的的时代变迁,这些思想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哑舍是古董店,却又不是普通的古董店。首先,哑舍的老板在某种好处上说就不算正常人。从外表看上去他是个二十刚出头的青年人,实际他已经活了上千年。再看看哑舍的常客----医生,貌似也挺正常,可谁能想到他是秦太子扶苏的转世呢?不正常的还有哑舍里的各种各样的古物,他们也是有人生的。

  当然,哑舍是一本书----一本有人生的书。这本书的主角,可能不是老板,不是医生,不是胡亥,也不是陆子冈,而是那些古董们----老板和大夫只是把古董们的故事演绎出来。或者说,老板和大夫也是主角,正因他们可能是哑舍里最耐人寻味的`古董了。

  我是什么时间爱上哑舍的呢?是在大夫第1次踏进哑舍的时间吧?是在老板挡在医生面前却弄坏了维持自我人生的赤龙服时间吧?是在大夫了解老板两千年不朽却又丝毫不惧怕他的时间吧?是老板说----我救你,不是正因你是扶苏,也不是为了别的,仅是为了救你----的时间吧?说实在的,哑舍有太多让我感动的缘故,那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让人专心灵去挖掘的。

  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我的故事,承载多年,无人倾听,但他们却无怨无悔,还在等待着、期盼着……

  《哑舍》,一本讲述古董们故事的小说,朴雅而不失趣味,有趣而不失原本,读后,我的感受极大,无字碑、黄粱瓷枕、长命锁、独玉佛我仿佛推开了那一扇雕花木门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无字碑。

  无字碑,记载了武则天一生的多少荣光,多少浮华,又记载了她一生的多少罪孽!无字碑,再用另类的方式诉说着武则天自负的一生,我不禁苦笑。说武则天心狠手辣,当时兵荒马乱,若无地位,若不将他人踩在脚下,一不小心便会丧失了性命也不知!说武则天妄与天齐,又是谁赋予了她自负的权力?怨谁?天吗?她不过是个女人,却背负着如此使命,,她又何尝不想过上**凡凡的日子,和别的女人一样相夫教子?只是天命不愿,偏让她背负江山,高傲如她,自负如她,谁又敢妄论她?这也是她立无字碑的初衷,这是可惜了,她在地下怎能安宁?

  名利荣华皆是空梦一场,何以沉迷,失了本性,动了野心,最终无力自拔,一生沉迷浮华,最可怜不过如此,最终闹了个不得安宁。

  哑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承载了许多年,无人倾听。但是,它们都在等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中,我们能了解的更多。懂得的更多,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过的一本书。这本书名为《哑舍》其内容包含了人生哲理,也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被遗弃了千年的古董的故事,既然他们不会说话,我们就静静地去体会它们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千年不老的年轻老板,与一位年轻医生。老板身穿赤龙服,他的时间是停止的。他不像凡人那样经历生老病死,他也同时看透人心的丑恶。这位老板深知古物并没被遗弃,而它们只是在等待着那一位有缘人。在书中,古物并不是死的。它们的每一道裂痕,都有着不同而离奇的故事。每一角落,都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读了这一本书,我不禁感叹道:一面古镜,是否连接着两千年的'时光,让两个男女相识。一条手链,是否镶嵌着一颗颗宝石,每一颗宝石都能找回一件丢失的遗物?一根香烛,是否已经燃烧了千年,流了千年的烛泪,却依然等着一个人呢?一个瓷枕,是否可以美梦成真,而且恶梦成真呢?一把利剑,是否有着一条永痕的约定,也同时带着诅咒?一个人偶,是否能让两人从破镜中重圆,然而是不是只是演着一个一个人才能观看的独角戏呢?一把伞,是否封印着一个怨灵?一个长命锁,是否可以让人长命百岁?一件赤龙服,是否可以让人的肉身千年不老?

  岁月虽然无情,将一切的记忆被抹掉。但是,情是抹不掉的,只有真正对一件事物有过情,这个事物才真正的是永生的!正如老板,活了上千年,只为帮前世的好友扶苏的今世度过死劫。老板正是本友情所支撑了活下去的信念,有了友情,有何乐不为呢?情,成就我们的相识。在这本书中,只有为情相争。

  一看到哑舍的封面就被迷住了,深深的棕色为背景,给人以古朴的感觉,一个身穿赤龙袍的少年,黑发凤眼,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唇上,被鲜艳的彼岸花簇拥着,身后是花纹缭绕的云雾…没有书名,却有这样的一竖排字:默然等待千年,只为再此相遇——里面的故事,更是美丽又哀伤;古镜,连接着两千年的时光,可是穿越时空的故事,总是那么不完美。

  手链,许下愿望就可以找回失去的东西,可失去的就一定是美好的吗?香烛,等待了一千年,默默流了一千年的烛泪,可是又等到自己等待的人吗?黄粱枕,可以让美梦成真,却何尝不让噩梦成真?越王剑,有着不可避免的诅咒,却也一直守护着千年的誓言。

  山海经,封印着强大的魔兽,原本神秘的传说,却可以有一段欢快的故事?水苍玉,可以交换人与人的灵魂,让两个人的世界完全颠倒?巫蛊偶,可以满足主人所有的愿望,可活在幻境中的,终究是自己?虞美人的种子,可以千年后开花,却一定能够要用血与泪浇灌?白蛇伞,承载着一份怨恨,原来美丽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美好。长命锁,是否可以保佑着小孩子的性命,可以让孩子长寿呢?赤龙服,是否可以保持人的身体不腐烂,直到完成自己的使命呢?哑舍还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就如同神秘老板说的那样: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有等待的人,我只是负责保管他们而已。

  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

  前几个星期,我从书店买回了《哑舍》,以前只听朋友说过,没想到这么好看。哑舍,这个既是书名也是古董店的名字。我最喜欢的章节还是《四季图》和《和氏璧》。

  赵佶当上了皇帝,四季图认了主。可他当上皇帝后,却丧失了本心——他被利益所迷惑了,当年被人绝口称赞的人,竟成了*。四季图也因本心不定渐渐褪去颜色。传播文化的印刷术却用来印刷道教典籍;用来杀敌的火药却用来放烟花……这一切证据都证明了他并不适合当一个皇帝。的确,他不想成为一位手握重权的皇帝,他一开始只是想当一个善书喜画的普通人罢了。可他没能坚持,他选择了利益。

  我也丧失了本心。

  我认为世上没有本心能经起时光的消磨,然而我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这也许算是失去了自我吧。我轻叹,几年的时光,我们没以前严格了;几年竟能改变这么多。能经起时间消磨的本心该是如此坚定!

  我想成为一个出群的人,这才是我的本心。我会实现它。这就是哑舍所带来的'启示,我本有心,心存永毅!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断舍离》读后感 (菁华5篇)

  日本作者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试图让人从生活到精神上进行一场“减欲”之旅。我在读完后却想起*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及那句“有舍才有得”。

  一个人物欲太多,容易陷入人生名利场,以至忽略自身内心的精神需要,在这前所未有之物资大丰富时代,个人的欲望太多格局却变小,断掉多余的欲望才能拥有胸怀天下之气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现在人往往要求先得再舍,标榜自我主义的“小确幸”,以占他人便宜为荣。可惜谁都不傻,谁也不想让人占自己便宜,结果谁都占不着便宜,自私冷漠风气之盛前所未有,敢予舍,方有得。

  放下过度的执念,舍弃多余的杂物,离开精神上负能量满满的“垃圾人”。从生活到精神都成为一个轻装上阵的人,清爽无负担的人才能从*淡的人生里活出真我。即便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也可以变成带给身边人轻松自在、用正能量感染他人、帮助他人获得简单爱的小人物。

  不出差的日子每天早起的安排基本已经规律,出差不太累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早起,但很多事情还没行成*惯,昨天在机场无意间看到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当即将他加入书架,并在飞机上仔细阅读,其实很早就听过断舍离的概念,只是一直没机会去践行,再次相遇,我觉得是时候进行空间、手机和思想上的断舍离了。

  1、空间上的断舍离

  首先是电脑桌上的杂物,之前因为手机没带保护壳,怕充电时直接放在桌上容易弄伤镜头,所以充电时总会放在纸上或者包上,因此桌面上总会有一些乱的东西,无法轻易扔掉,有时候找一个东西就会找不到,心情不好时特别容易炸毛。这次出差一回到家,我立即就进行大扫除,以“自我轴和时间轴”为原则,凡是用不到的杂物统统扔垃圾桶,仍有价值的东西也会分类摆放整齐,以用时方便拿为原则,收拾完再看桌面,整齐划一,成就感满满。

  其次是办公桌周边的杂物,主要是抽屉,本来3层抽屉很多的的空间,但挤得满满,居然不能再多放一样东西,上次收拾时因为里面有太多前任主人留下的东西,所以基本没丢弃啥。这次是下了决心要与它们诀别,本着“必要、合适、愉快”的原则,将不属于我的,没有价值的东西通通清理出去了,然后装进去我的东西,瞬间觉得空间回来了。

  2、手机上的断舍离

  今年来由于工作原因微信加了很多客户,一开始以客户名称为标签备注,后来一看标签分类太多了,找的时候特别费时间,然后开始思考如何给微信好友分类,方便查询和联系,于是本着“三分法”的原则将大客户分一个类,中小客户一个类,客户的客户分一个类,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并且在给每个客户备注时也加上了公司,而不仅仅在标签上加。之前很多没来得及备注的同行这次也统一增加了清楚地备注及分类,虽然一千多人的好友一个个处理起来用了不少时间,但这个时间花的是非常值得的,主要是方便了后期的工作。

  3、思想上的断舍离

  从过完年后,就定了以个年度读书计划和清单,每次看到好书的时候也会加入清单,此时已经远远超出了阅读量了,但是遇到好的书籍还是会忍不住继续加入,书单一直在进,读完删除清单的进度又比较缓慢,于是清单也开始显得拥挤起来。今早上看了断舍离后,我找到了解决办法:现有书籍按照正常速度去阅读,如果有新增书籍,必须先读完一本,然后才能放入清单,这就是以“1 out 1 in法”为原则,本着先出后进的方式进行书籍的更迭。其次,清单里已经有很多书,读的先后顺序怎么确定,是一本一本的读还是一次读好几本呢?我的答案是,自由和自在,就是不刻意去选择先后顺序,当下适合读哪本,就抓紧时间尽可能地把它读完,然后下一个当下自然就会有下一个要读的书了,如此就不用花时间去考虑该先读哪本书了,思考最费神了。

  《断舍离》这本书已经读到一半了,也算阶段性读后感吧,过几天读完再来写完整的读后感。

  人想要过好这一生,是需要很多才华傍身的。

  比如说,情绪稳定、乐观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

  之前家里装修,母亲认识一位书法大家,想烦请他帮忙题几个字挂在客厅。母亲来征询我的意见,我说要不就写“厚德载物”吧。

  《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可见,德之日积月累十分重要。但这两天看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后,却发现也许如果凡事皆能做到断舍离,也是一种大智慧。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狠心”舍去不适合、不需要、不舒服的,“精心”积累适合的、需要的、舒服的,从而去最大程度地获得人生的圆满。

  断舍离是什么?

  2009年,家庭生活类作品《断舍离》出版,这个概念开始渐渐流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

  作者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让“断舍离”的理念变得立体和丰富了起来。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的无用之物;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脱离物欲;

  不难看出,“断舍离”的本质,就是做减法,让自己处于宽敞整洁的空间里,以此收获舒适清爽的生活。

  这样的结果到底有多美妙呢?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当你走进房间里,一个房间杂乱无章,另一个房间整洁清爽。毫无疑问,肯定是后者更让人心旷神怡。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东西的执着都是源于内心的匮乏:

  没时间整理=逃避现实

  有朝一日能用上=暗藏对未来的不安

  我也曾辉煌过=沉溺于过去

  我们总是以*惯的姿态在自己营造的襁褓里怡然自得,沉溺于自我创造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却忘记了「用的多不如用得好」。

  家居环境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至少是人生的三分之一。整理人生,就和我们整理房间一样。当你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效的整理,化繁为简,去糟留精,那么定能收获到自由、舒适、自在的生活幸福感。

  正如山下英子在专访中曾说的那样:表面上看,断舍离是一种家居整理的收纳术,从深层次来看,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

  「断舍离不仅仅是扔,而是奢侈地爱惜自己。」

  不管东西有多贵,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很多时候,每一次断舍离,可能就意味着一次新生。

  当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并不是让我们将所有的物品都丢弃。这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这个物品对现在的你而言是否还有使用价值。

  被喜爱的物品,其实与恋人一样,是必须被认真且慎重对待的。一个物品,若是长久被忽视,即使它承载了某些情感,也会在你长期的忽视中渐渐消灭。

  一些别人赠送的物品,它们曾被那么小心翼翼地保管,而如今你却几乎忘了当初是如何收到这些礼物的。至此,我想大概你也实在无法理直气壮地说出:“我很喜欢这个物品!”

  此时,你或许会静下心来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恋”。

  真正的“恋”,是经过时间萃取后,还依然存在的坚定。那是一场面对,是赤裸裸的,抛弃掉所有掩饰后的坦诚以待。你直面对方的本质,丢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笃定,我还是很喜欢和TA在一起。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做好人生的断舍离

  当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时,这往往就意味着要“断舍离”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人生的断舍离呢?

  核心思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将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

  一、降低不需要的物欲,重塑精神世界。

  很多人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往往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讽刺的是,有些东西其实无需拥有,也并非真正需要,而往往只是因为无法驾驭内心的物质欲所导致。

  坦白讲,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想要彻底摆脱物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物欲。

  那就从整理居住空间开始,将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清理出去,送人也好,扔掉也罢,总之不要再占据有限的空间。

  其次,降低物质的购买欲,真正需要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话,那就选择不买。

  很多时候,清空现实的环境,才能清空心中的杂念,降低物欲,人才能净心,不浮躁,不急功*利,不攀比。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有一句话: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再贫瘠,便不会寄希望于通过物质世界来弥补。而不被物质所奴役的人生,真的很赞!

  二、减少不舒服的社交,净化圈子。

  有些时候,人可以活得“任性”一点。

  何为“任性”?即一段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关系,是不值得被用力去维系的。

  减少没太大价值的社交,减少让你不舒服的社交,尽可能地净化、优化自己的圈子。

  请不要担心人脉的流失,一次有价值的遇见,一段舒服的关系更为有效。

  人生能有三五知己,已然是很幸运的事了。

  三、放下不适合的人和事,专心取悦自己。

  很多东西,你放下了,为它腾出了位置,才有机会新生。

  人要学会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庸,接受生命中的一些不幸。

  很多人和事,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你需要去断舍离,专心取悦自己、做好自己。

  唯有如此,你的人生才能焕然一新,轻装上路;你的生活才能真正的清爽简单,自由舒适。

  而这也才是六十多亿人口中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丰盈富足的精神世界;

  舒服的交际圈子;

  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不悲不喜,自由从容的人生态度。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一切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多好。

  当看到这本书名,自然而然就有种顾名思义的解读:断,就是让我们要学会果断的做事风格。舍离,则是让我们学会舍弃,不要过于执着。从而我就在猜测这个本的主旨,是否和我想的一样。读了《断舍离》,才发现原先的想法过于简单,结合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事和物,让人感怀万千。在生活中要做到断舍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迷恋物质,舍掉目前看来是废物的东西,我们会想万一哪天用到了怎么办?断开自己不需要的不适合的,而人的本能是只要我喜欢的就要,至于适不适合自己,目前是不是需要,则很少考虑,比如抢购潮、折扣。所以,在实践中,要打破传统思维,做到断舍离也是件痛苦的事情,往往需要外部的力量去推动。实质上断舍离的推广也是一种外部力量,在教育人们改变自我,唤醒人们的主动意识。认识自己,**被囚禁的心灵。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整理了不需要的杂物后,生活发生的各种好的变化,例如让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类型,变得更喜欢自己,人际关系变得更好、空间也变得更加宽敞、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等。这就好比我们目前的管理,需要有太多的“断舍离”,现场我们可以通过“3S”进行,鼓励大家运用这个思维模式去整理工作现场。当然书中除了有我对其顾名思义的浅层次了解外,还有着各种异曲同工的阐述:

  断舍离就是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阳光灿烂的午后,不想理解炙热阳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窝在工位上看看书。碰巧*期单位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采购了一批新书,新书的墨香吸引了众多同事,我到的时候已经略晚,书架上的书已被翻乱,突然视线被一本雅致的淡蓝的书给吸引,正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作不像一般的食谱,也不是一般的散文诗集,更像杂文,十分随意。打开一看先是一排的菜名和食材:火腿、酸梅汤与糖葫芦、煎馄饨等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讲雅舍谈吃,第二部分讲谈吃拾遗。

  对于前半部分,梁先生的文字不是简单的介绍做法,而是透过结合古诗词和由来以及食材的挑选以及简单的做法。

  就如咖喱鸡这道菜,原先我大约明白咖喱是由很多香料混合的,但是并不明白咖喱的黄色来自于郁金根。

  原先咖喱的意思的不是香料而是调味酱,成分有十到八种的香料,小茴香、郁金根、胡荽。

  书中引用了超多的古诗词,如说到笋的时候,就引用了《诗·大雅·韩奕》和《唐书·百官志》中相关文词,我也不禁对作者的古诗词储备量感到敬佩。

  书中也有透过形象地描述场景,将当时的景象透过文字栩栩如生的呈此刻读者眼前,比如书中写汤包时:

  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读完我不经扑哧笑出声来。

  谈吃拾遗

  我也喜欢梁先生对于谈吃拾遗的随谈,国内也好,国外也好,从喝茶、请客到饭前祈祷。从圆桌与筷子到吃相,从吃在美国到再谈“*吃”。梁先生生在大户人家,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所接触到的餐桌礼仪以及吃的文化都呈此刻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先生说的,“我不曾对饮食有过研究,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梁先生这本*载的主要是对那些*凡的食材,日常的美食的杂谈。先生对这些日常美食的惦念,反映出老人的思乡之情,正如他自我说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有人说梁先生这个作品是那个年代的《舌尖上的*》,在我看来,越是*凡的食材越是能让普通人引起共鸣。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样一个关于味蕾的记忆,有的人半辈子都在找寻记忆中的味道:远在他乡求学打工的游子,对家的思念有时候就寄托在食物上。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对吃的追求,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以“家乡味”冠名的“老底子味道”的餐馆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生,门庭若市。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上了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粗俗点,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实秋先生的这部《雅舍谈吃》中介绍的各种食物或说菜式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毕竟都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与他的生活,他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用一种轻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他的那个时代,尝到那个社会的味道。

  翻开书,看到目录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虾饼、锅烧鸡、瓦块鱼、烧饼油条,真真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特别是在深夜,看着书,更觉胃里的空虚,真是体会到书里不断强调的“馋”。人有口腹之欲,其实是一种生活幸福的表现,所以做一名吃货,有着对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样,于*淡生活中收获点滴温暖和美好,亦不乐哉?

  每一小篇对美食的介绍描述,都让读者跟随作者追忆到他的以前,那是一个个他与亲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关于美食的回忆和故事。有母亲在儿时给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东兴楼吃饭时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会时一桌三十元的酒*,食物因为有了人的联系,而充满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为一道菜而忆起一个人,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是感情的纽带,另一端系着的是回忆中的人,也许是不在人世的人,再无机会共食一道菜,共饮一盅酒。

  这样的食物是温暖的,是别有滋味的,纵使再无机会一膏馋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终留香齿颊间。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雅舍》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作品典雅、隽永、幽默风趣、活泼自然的语言。

  3体会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语:

  余光中在怀念自身恩师梁实秋时候,这样讲道梁实秋:梁实秋的贡献,无人不知,莎翁全集的浩大译绩。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梁实秋的文章与他的前额并高。

  文坛上,一直流传着两句这样的大俗话:娶女要看祝英台,嫁君要选梁实秋。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汩汩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

  抗战次年,即1938年,梁先生内迁重庆,与吴景超夫妇一起在北碚主湾购置*房一幢,命曰雅舍,一住就是整整八年。他的雅舍,虽然简陋素朴,但也青砖黑瓦,在绿树环抱之中。这房子和梁先生有何渊源呢,能够给他以家的感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文章吧。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此文是抗战期间(1940)梁实秋与其清华大学同窗吴景超一起住在重庆北碚时写的。所谓“雅舍”,实际是指他当时居住的简陋屋舍。其名源起于吴景超的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梁先生后来解释道:“我和他们合资在北碚买了一栋房子,其简陋的情形,在第一篇小品里已有描述。房子在路边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有一天晚上,景超提议给这栋房子题个名字,以资识别。我想了一下说:‘不妨利用业雅的名字,名之为雅舍。’第二天,我们就找木匠做了一个木牌,由我大书‘雅舍’二字于其上。雅舍命名,缘来如此,并非如某些人之所误会,以为是自命风雅。”虽是如此之“因缘”,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因为有梁实秋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心境通脱的雅士在此居住过,有冠以“雅舍小品”名号的篇篇雅文从这里诞生过,所以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仍然会固执地认为重庆北碚的这所屋舍确实是雅致之舍。他对英国文学很有研究,著有《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他的散文也很有名,著有《雅舍小品》,由他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深受广大英语爱好者的欢迎。

  《雅舍》1940年写于重庆。此时,国难当头,战乱频仍。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虽说也关注时势,忧患深重,甚至还参与政事,为国效力,履行国民职责,但他毕竟是个自由主义者,力图超然独立,安时处顺,自谋心境的*和豁达,不再介入现实纷争。在散文创作中,他回避时行题材,不为时局所左右,而我行我素,自辟蹊径,专注于日常人生的体察与玩味,着眼于人性的透视和精神的愉悦,潜心营造闲适幽默的境界。他的小品轻功用,重意味,节制情感,发掘理趣,删芟枝蔓,追求雅洁,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开篇之作《雅舍》就显示了梁实秋的个人风格,奠定了这一系列小品文的基调。作者在文中虽然涉及国难时期的住房问题,如实描述雅舍的简陋与困扰,却不怨不怒,心*气和,随遇而安地玩味起个中情趣。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2思考问题,领悟意蕴

  (1)在你眼中,“雅舍”是否名副其实?为什么?

  不雅:

  为什么通篇除题目外,“雅舍”都用引号?

  为什么作者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了“经济”一词?

  A结构简陋,(第一段)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

  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俏皮从容,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

  B风雨难避不能蔽风雨 骈偶句式 整饬雅致的句子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超脱、豁达

  C地点荒凉 明明是却冠之以“若说”,似乎“荒凉”只是别人听说,自身未必这么认为

  D行走不便 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

  E门窗不严(隔墙传声)杂音扰人

  F鼠子瞰灯(老鼠肆虐)破坏严重 不厌其烦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结论是“没有法子”,表达了一种自嘲和无奈 文中为什么会出现“洋鬼子”?

  G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写蚊子骚扰,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

  真是“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是无法想象的。

  (2)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呢?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作者因为久住了发生感情而发现)“有个性就可爱。”具体表达何在?

  1地点荒凉

  2三声恼人

  3三景兼具:位置极佳,在半山腰,可观日出,可观山景

  4陈设简朴:正合作者心意,可读可写可睡即安。

  更主要的是,它是“我家”,既然卜居于此,它在作者心目中就是最佳。

  (3)你认为“作者认为“雅舍”之所以“雅”的原因是什么?

  雅:

  a因为同住者“龚业雅”之名

  b室虽陋而吾人雅之意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六段)

  e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

  f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

  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客观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我们*时写作时也能通过对自身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4)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述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德散文注重“趣味”。但这趣味绝非庸俗低级,而是力求在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中,找到真正属于自身的精神世界。所以,尽管住所破败而简陋,在作者的眼中却十分的“雅”。

  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八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身“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和的心态,在当今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当有可借鉴之处。

  本文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第六段)

  “雅舍”实质上是很简陋的,作者为什么说是“雅”的呢?

  雅舍不雅(客观)(1)主观情感借助客观物体表达,客观物体能由主观情感而改

  雅(主观)(2)梁实秋身处抗战时期,生活不是很悠闲,却能*和、恬淡处之

  房屋简陋,但是因为梁先生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却也陋中见雅。作者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可见一斑。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梁实秋的《雅舍》。雅舍实则简陋,“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邻人声息悉入耳底;“入夜鼠子瞰灯”,“入夏则聚蚊成雷”。但作者却幽默地冠之以“雅”名,说明真正“雅”的,不是屋宇,而是居者。因为居者不为俗事所累,能从苦难中寻觅诗意,因为居者有着旷达高远的境界,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虽居陋室,却能深味月明之夜的清幽,领略细雨之中的迷蒙,布置出坚持个性拒不从俗的室景。阅读这样的文章,关键在于要领会作者安贫乐道的高贵人格和不从时俗的美学情趣。

  杨绛的《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就有关于她打扫厕所的一段,对于我们的人生也很具有借鉴意义。

  四、总结文章语言特色、写作手法:

  读课文第3、4两节,通过“美读”的方式,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特别是对课文的第三、四段),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将对作品语言文字的玩味、鉴赏寓于无穷的审美享受之中。读完后请同学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练*给课文加旁注或旁批。评点不求高明和精当,用语可长可短,鼓励个性化表达。

  1骈散相间。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似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2雅俗共存。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二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诗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3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言论,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4、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雅观”的困境,却用上一组雅正的骈句来描绘,出人意表。你说它典雅吧,文中又“水池、粪坑”一应俱全,“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最忌排偶”庄词谐用,都有新颖幽默的雅趣。

  《雅舍》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弘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五、小结:

  梁实秋的散文篇篇各呈异彩,令人爱不释手,一切诸如清丽隽永简洁深遽独具风采之类的评语,都不足以对它评头品足,它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房屋简陋,但是因为梁先生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却也陋中见雅。

  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有时候,只要把心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呢?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品味语言,体悟文章内涵,我们更应该学*梁实秋先生从苦难中寻找诗意、将辛酸化做幽默的豁达胸襟。

  赏析:

  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4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雅舍》是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小篇之首。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国难当头,大学教授到重庆只能住陋室。明明是陋室,却偏偏称“雅舍”,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自我调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天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时,我们能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以作者不满的情绪。即不满却又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文风之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在作者眼中,“雅舍”各有它的个性和风格。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榛莽,围以竹林、水池等,是一亦俗亦雅之地。由此,作者得出为友之道,“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其二,“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字里行间又表达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却以旷达超然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其三,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出来,破我岑寂”。陋室多有不便,但作者却以审美的眼光,从中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达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其四,居此“雅舍”,又有鼠、蚊相扰,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骚扰”、“猖獗”等词语,这或可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却没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语句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其五,尽管条件简朴,但“一事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文中以戏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显要的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需要张贴电影明星影片等,表明作者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

  本文语言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偶用文言词句,也是信笔而至,娓娓道来,明白流畅,雅俗共赏。

  教学要求: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

  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A层:了解课文大意

  B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C层: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4.诵读要求

  A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B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层:背诵课文第四段。

  5.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

  教学设想:

  1、学*文质兼美的散文,不宜琐碎地串讲字词,以破坏其美感。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利用实物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深入学*。

  2、课前布置学生预*,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画一幅画。

  3、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提问:

  1. 要求学生回答《黄鹂》、《黄山记》的作者、语言特点。

  2. 背诵《陋室铭》,以便导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

  我国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守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刚才背诵的《陋室铭》是刘禹锡表明心迹之作。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一篇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翻开书P126页。

  三、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知课文

  1、问题设计:

  ⑴、从课题可看出作者写的对象是什么?(雅舍)

  ⑵、“雅舍”是什么?

  2、全班朗读课文。

  教师点评并过渡:若要读出其中的情味,还要靠我们深入学*,请大家看我们的学*任务。

  4、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把握课文,检查A层目标的达成情况

  1、问题设计: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阳光灿烂的午后,不想理解炙热阳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窝在工位上看看书。碰巧*期单位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采购了一批新书,新书的墨香吸引了众多同事,我到的时候已经略晚,书架上的书已被翻乱,突然视线被一本雅致的淡蓝的书给吸引,正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作不像一般的食谱,也不是一般的散文诗集,更像杂文,十分随意。打开一看先是一排的菜名和食材:火腿、酸梅汤与糖葫芦、煎馄饨等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讲雅舍谈吃,第二部分讲谈吃拾遗。

  对于前半部分,梁先生的文字不是简单的介绍做法,而是透过结合古诗词和由来以及食材的挑选以及简单的做法。

  就如咖喱鸡这道菜,原先我大约明白咖喱是由很多香料混合的,但是并不明白咖喱的黄色来自于郁金根。

  原先咖喱的意思的不是香料而是调味酱,成分有十到八种的香料,小茴香、郁金根、胡荽。

  书中引用了超多的古诗词,如说到笋的时候,就引用了《诗·大雅·韩奕》和《唐书·百官志》中相关文词,我也不禁对作者的古诗词储备量感到敬佩。

  书中也有透过形象地描述场景,将当时的景象透过文字栩栩如生的呈此刻读者眼前,比如书中写汤包时:

  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读完我不经扑哧笑出声来。

  谈吃拾遗

  我也喜欢梁先生对于谈吃拾遗的随谈,国内也好,国外也好,从喝茶、请客到饭前祈祷。从圆桌与筷子到吃相,从吃在美国到再谈“*吃”。梁先生生在大户人家,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所接触到的餐桌礼仪以及吃的文化都呈此刻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先生说的,“我不曾对饮食有过研究,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梁先生这本*载的主要是对那些*凡的食材,日常的美食的杂谈。先生对这些日常美食的惦念,反映出老人的思乡之情,正如他自我说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有人说梁先生这个作品是那个年代的《舌尖上的*》,在我看来,越是*凡的食材越是能让普通人引起共鸣。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样一个关于味蕾的记忆,有的人半辈子都在找寻记忆中的味道:远在他乡求学打工的游子,对家的思念有时候就寄托在食物上。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对吃的追求,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以“家乡味”冠名的“老底子味道”的餐馆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生,门庭若市。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上了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粗俗点,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实秋先生的这部《雅舍谈吃》中介绍的各种食物或说菜式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毕竟都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与他的生活,他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用一种轻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他的那个时代,尝到那个社会的味道。

  翻开书,看到目录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虾饼、锅烧鸡、瓦块鱼、烧饼油条,真真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特别是在深夜,看着书,更觉胃里的空虚,真是体会到书里不断强调的“馋”。人有口腹之欲,其实是一种生活幸福的表现,所以做一名吃货,有着对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样,于*淡生活中收获点滴温暖和美好,亦不乐哉?

  每一小篇对美食的介绍描述,都让读者跟随作者追忆到他的以前,那是一个个他与亲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关于美食的回忆和故事。有母亲在儿时给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东兴楼吃饭时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会时一桌三十元的酒*,食物因为有了人的联系,而充满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为一道菜而忆起一个人,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是感情的纽带,另一端系着的是回忆中的人,也许是不在人世的人,再无机会共食一道菜,共饮一盅酒。

  这样的食物是温暖的,是别有滋味的,纵使再无机会一膏馋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终留香齿颊间。


《雅舍小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范文10份

  又到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缭乱,花香中夹杂着草的味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初识梁实秋也正四月,经友人介绍,便对这位文人颇有好感,便也不禁去书店入手一本,去书店乍看,作品目不暇接,便取一本取其精华的《梁实秋精选集》回家细细品读。封面是说不上名字的花的图腾,花仿佛悄然绽放,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香气。 他的文笔看似随意,又韵含哲理,构思紧密,带着软幽默在其是,例如在槐园梦忆中,用幽默的口吻叙述了他与季淑的事,但是终归掩示不了他对季淑的内疚,对她的怀念与喜爱。

  他每次去季淑的墓地,总是轻轻地呼喊着季淑,他有时又自言自语把重大的事情告诉她,他的心灵不受时空限制,飞跃去和她的心灵吻合在一起,正如他说,如果可能,他愿每日在这墓地盘桓,回忆既往,没有一个地方比槐园更让他怀念。季淑没有死,她活在他的心中。 这是一绺充满温馨的沁人花香。我深吸一口,不禁被其中感情所打动。 其实,最揸动我的是他的豁达、乐观与宽容。

  他的人生过得**淡淡,他用*淡的语气记录他的生活,例如清华八年就写出了他十四岁进入清华之后的学校生活,他热爱他的母校,却又不得想起那段庚子赔款的屈辱历史,那时的清华重视西方教育,轻视中国文化,国文老师不仅年薪低还住的是简陋的校舍,不受同学尊重,可是梁实秋却从不在中文课上捣乱,尊重中文老师。爱国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他的内心开阔,就算鲁迅再怎么用一些带有文人所不应具备的侮辱性言语骂他时,他只是轻描淡述的说我不生气。当鲁迅怀着狭隘的心情死去时,别人叫他写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时,他无奈只得写一篇《关于鲁迅》,他却没写什么关于鲁迅的坏话,只是写因为鲁迅当时所处的境地,也正无处发泄,只好这样。

  为他分析情况,这是一个真正文人所需要的博大胸怀。宽容如荷花能包容着莲子一般,一股荷花香袅袅升起。 《白猫王子五岁》的对动物的友爱之花的香味儿,《雅舍杂文》那种朴实的百合香,《关于闻一多》的友情之花黄玫瑰的香气……弥漫在这天宇之中。 这种香气,我闻着,它的味儿一点也不杂乱,各有各的精彩,让这花香洗涤我的五脏六腑。

  最*中我有幸阅读了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一下子被他清新的文笔、优雅的语调所吸引。几个下午,坐在朝南的落地窗前,一边享受冬日的温暖的阳光,一边品味《雅舍》的悠闲,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有个学者曾经说过:““五四”以来,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现代散文,大致可分为两代流派。一派继承“载道”的传统,直面现实而发出进击的纯响,如鲁迅所言“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同时也不断锤炼散文的艺术;一派延伸“言志”的脉络,倚湖海身世山林性情书写“美文”,融人生思辩、处世智慧和脱俗情调于一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地显现生命气象和人生百态。这两派散文各有侧重、异质同构、互补共荣,合而为一道现代散文亮丽多姿的风景。”梁实秋的散文当属后者。

  综观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无论是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还是回忆亲朋师友,雅趣苦事;无论是纪游、杂感、札记,还是小品、随笔,都体现了“以理节情的心态、恬静安详的心境与*和冲淡的心气”。梁实秋的散文,其精神资源来自西人的新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梁实秋曾自述:“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又说:“我的散文在思想方面、形式方面受英文文学影响不少,但是在文学方面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是中国文学影响……”

  梁实秋生*有三好,“好交友、好读书、好议论”。历史上的梁实秋霸才横溢:五四大潮,演讲鼓吹;八年清华,三赶校长;辩驳问难,拳打周作人,脚踢吴稚晖等等。早在20年代,梁氏就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文艺里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好一个“一身硬骨”!梁实秋后来和鲁迅论战,无疑便是这身傲骨的自照。与鲁迅交手,是梁实秋第一大败着,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了。梁实秋最终被鲁迅钉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耻辱柱,终其一生都挣扎不脱。

  雅舍小品动笔于1939年。所谓“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郊区,一处叫北湾的'农村,置下的几间*房。他在那儿一直住到1948年,其间写作的散文随笔,统统以舍为名。1949年赴台,地点变化了,而情志不变,他把闲常写作的部分散文、小品、杂感、札记.

  梁实秋的《雅舍散文》是我这次从大陆带回的图书之一。好不容易周日得闲,便拿出来翻翻。很巧,一翻就翻到那篇《六朝如梦》。这是梁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追记他六十年前在南京“半年的勾留”。

  散文一开头引了唐末五代诗人韦庄的那首著名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必要的“寒喧”、交代后,梁先生首先写到栽种着“无情”柳的“台城”。

  去年年底,笔者应邀到南京参加一个笔会。“笔会”的组织者曾安排与会者参观游览过“台城”。“那一段城墙有个颇为宽大而苔藓丛生的墁砖的斜坡,循坡而上,即至墙头。”不错,是这样。而且,当笔者“循坡而上”的时候,很不巧也想到了韦庄的那首绝句;嘴上还嘀咕着“此台城”,是不是“彼台城”的疑问。走在一旁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蛮有把握地说不是,韦庄诗中的“台城”指的是宫殿。看来自然是屠岸先生博闻强记了。

  梁先生在文中说:“所谓台城,本是台省与宫殿所在之地的总称,其故址在鸡鸣山南干河沿北。今*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的一段为台城遗址,实乃附会。”但梁先生又说:“所有这些历史上的事实,后人不暇深考,鸡鸣寺附*那一段城墙大家认为是台城,我们也就无妨从众了。”

  说的也是。“笔会”组织者把大家带到“实乃附会”的台城,可见,七、八十年了,大家一直在“从众”,一直在将错就错。其实,只要与学术无涉,对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错误”,是没有必要去太认真的。三国故事中“赤壁之战”的“赤壁”,有好几处,何处是真,何地是假?诸葛孔明隐居的“隆中”在哪里?历来就有“襄阳”、“南阳”之争。撇开学术的严肃性,作为一处人文景观、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这些“美丽的错误”过于认真、过于刨根问底,反倒无趣!

  笔会期间,虽然时令只是初冬,但南京的天公并不作美,低温、阴天,还时有细雨。所以,“我去的那一天”,天寒地泠,西风劲吹。当然,一如梁先生所说,台城上的“景观甚为开廓”。居高的地势且不说,视野里尽是高大绵延的城墙、城堞,大号厚重的城砖,宽阔的走道、斜坡;再衬以恢恢然的远景,覆以灰蒙蒙的苍穹,景观不开阔也难。只是,却也因此更显空旷、寂寥、萧索。

  草木非人,孰能有情。韦庄怪得无理。其实,是他自己太“多情”了!韦庄身处唐末五代的战乱动荡时期,面对有着那么丰富深刻历史、文化蕴涵的“金陵图”,自然生出许多的吊古伤今的感慨和悲哀。无奈之下,只好怪柳“无情”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嘛,要怪就怪人为什么是感情的动物。常人如此,何况是诗人、文人!千百年来,登临之感,兴衰之叹,不知凡几。因此,才有这么多的“多情应笑我”、“多情自古伤离别”,这么多的“多情种子”!梁实秋先生当年登台城的时候,开始时不亦“殊觉快意”吗,可后来想起“一幕幕的历史悲剧”,“不禁兴起阵阵怀古的哀愁”,最后竟“偕友携手踉跄而下”!

  情为何物?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情,都是感情。正是所谓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至于具体到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等,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对眼下世界局势的忧虑,对**统独的省思,都是一种情,一种更为难得的感情。

  品读《雅舍》,梁实秋老先生以寥寥几笔将珍馐美味摆在眼前,又用*淡朴实的笔触将喝茶饮酒、下棋遛弯再到谈及世情百态、故都风物的日常琐事归于温柔敦厚、中庸*和之间。

  中华文化的意义不仅是它渊源的历史文明,更重要的是它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摒弃贪婪与粗俗。中华文化带给华夏儿女的除了丰富多彩的戏曲书画,富丽堂皇的名胜建筑,更深刻的是教会我们处世的礼与仁,引导我们立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大志。这也是中华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并能在世界长河中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雅舍》仿佛就是《陋室铭》的衍生——展现了儒家文化里的“安时处顿”“独善其身”以及“中和之道”。其中既有儒家的冲和,又有庄子的通达,以*凡的琐事表达对于生命的悲悯、个体的尊重、常态的向往。雅舍之“雅”并非在物质上的精致与富足,而在于性情的高雅和操守的坚持。且不谈阳春白雪,即便是最普通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其中都透露对生活从容洒脱,对世情百态诚敬谦让的文化精神。

  时下,社会浮躁的心态处处可见。年富力强的人不甘于诚恳踏实地劳动,而追求急功*利;富有的人挥金如土,用炫富来吸引眼球;学术研究者不肯下苦功夫掌握知识或课题,而用小聪明找捷径……社会的浮躁,终究还是精神的迷茫与缺失。

  有从容的态度才能够对流言蜚语,不辩不争;对逆境不公,不怨天尤人;对误解委屈,不自怨自叹。有洒脱的精神才能遇事不乱阵脚, 能控制情绪 做到荣辱不惊。凭借一份从容洒脱,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谈笑自若;凭借一份从容洒脱,关云长单刀赴会豪气干云;凭借一份从容洒脱,居里夫人能在面对成为千万富翁的机会淡然而笑,将自己毕生献给科研事业,惊叹世人;凭借一份从容洒脱,陕西师大手写4500份通知书,以抱朴守拙的治学态度得到社会的敬佩……从容洒脱便成了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自信的威仪,帮助我们释放自己,让自己自由,不沦为金钱和欲望的奴隶,让我们不局限在利益得失,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

  除了从容洒脱的生活态度,中国诚敬谦让的美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这正是传统文化思想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便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引以为傲,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以京剧大师梅兰芳来说,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 自己是外名演员而自傲;就像梁实秋所说“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

  传承中华文化,我们不需要绞尽脑汁在艺术建筑里下功夫,只需要时刻不忘圣贤给予我们的从容洒脱,诚敬谦让的文化精神,在言行举止间谨记礼仪仁爱的处世之道。只有先修身才可立世,文化只有扎好思想之根才能更好地被弘扬。

  最*中我有幸阅读了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一下子被他清新的文笔、优雅的语调所吸引。几个下午,坐在朝南的落地窗前,一边享受冬日的温暖的阳光,一边品味《雅舍》的悠闲,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有个学者曾经说过:““五四”以来,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现代散文,大致可分为两代流派。一派继承“载道”的传统,直面现实而发出进击的纯响,如鲁迅所言“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同时也不断锤炼散文的艺术;一派延伸“言志”的脉络,倚湖海身世山林性情书写“美文”,融人生思辩、处世智慧和脱俗情调于一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地显现生命气象和人生百态。这两派散文各有侧重、异质同构、互补共荣,合而为一道现代散文亮丽多姿的风景。”梁实秋的散文当属后者。

  综观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无论是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还是回忆亲朋师友,雅趣苦事;无论是纪游、杂感、札记,还是小品、随笔,都体现了“以理节情的心态、恬静安详的心境与*和冲淡的心气”。梁实秋的散文,其精神资源来自西人的新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梁实秋曾自述:“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又说:“我的散文在思想方面、形式方面受英文文学影响不少,但是在文学方面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是中国文学影响……”

  梁实秋生*有三好,“好交友、好读书、好议论”。历史上的梁实秋霸才横溢:五四大潮,演讲鼓吹;八年清华,三赶校长;辩驳问难,拳打周作人,脚踢吴稚晖等等。早在20年代,梁氏就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文艺里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好一个“一身硬骨”!梁实秋后来和鲁迅论战,无疑便是这身傲骨的自照。与鲁迅交手,是梁实秋第一大败着,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了。梁实秋最终被鲁迅钉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耻辱柱,终其一生都挣扎不脱。

  雅舍小品动笔于1939年。所谓“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郊区,一处叫北湾的农村,置下的几间*房。他在那儿一直住到1948年,其间写作的散文随笔,统统以舍为名。1949年赴台,地点变化了,而情志不变,他把闲常写作的部分散文、小品、杂感、札记

  大凡世间之物,多数都可冠以“雅”字,至少这在文本上是数见不鲜的。但此雅非真雅也。一处风景,一件器物,被涂抹得浓艳之至便趋向*庸,外在的装饰固然有几分意义,可一旦失了本性,便再难称雅。

  雅舍之名,世上怕是不止一处,但梁实秋笔下的雅舍,却是仅此一家的绝景。梁先生的文字,是我在初中毕业后,才偶然在书架上欹斜的`书堆里触及,初读便有文言之味,二读尚有入俗之气,三读始觉淡雅之风。在雅舍中寻雅委实不易,幸得梁先生一支生花妙笔,如此飘摇的现状能描绘成这般大雅。

  雅舍之雅,在于其简陋。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风雨不避,寒暑不挡,夜有鼠子作乱,空有群蚊为害,这兴许是雅舍最鲜明的特色。依山势而铺,随坡而起,房间虽然不大,但也排布有致,书房饭厅分置上下两处,往来奔走爬坡之劳,足以让人将“自然”二字了然于胸。而最具体的表现物,当属屋内陈设,徒有一几一椅一榻,以供自己写之用,其余的,各处净无纤尘,四壁之内均无他物点饰,格局却不单调,依先生所言,“喜欢翻新布置”,如此一来,人屋看似从俗,其实具有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之静,恐怕难得一回,户壁多隙,邻里间已可“互通声息”。唯有华月轮空,兴阑人散之时,雅舍才初显宁静安详的真面,清光筛洒,阴影斑斓,幽绝之时,亦为思乡之时,是乎月光“逼进窗来,助我凄凉”。悄然播洒的无奈,犹似一夜难却。那破顶而注的大雨来曾使人懊恼,而那皎洁的明月却教人隐生闲愁,古今中外,超然物外者大抵莫不如此。

  《雅舍》之雅,在于其朴实,虽然初读《雅舍》,总觉得有不少难懂的奇字,涵义也未必如现在的诸多文章那样一目了然,但我们要赞它朴实。一如第二节对于雅舍周边环境的描写,一个“粪坑”搁在那里总觉得特别碍眼,再往后看,邻人的脱皮鞋声亦可顺着窗隙“荡漾而来”,那景象快教人无可想象了,简直*乎悲惨,真的是“随想随写”。但渐而渐之,久而久之,便不再觉得有多少奇怪的地方,那些笔直的文字,其实是朴实的另类体现,不单是行文的朴实,亦是种为人的朴实,人之所居不在于住所华丽与否,这才是“人屋合一”的最高境界,而这种朴实,深层次的便是种豁达,因而《雅舍》之雅,亦在于其豁达。种种常人所见的不幸,据作者所言俱成了从现实中汲取的乐趣。人亦伤别,我亦伤别,到头来拣得了一身困惑,却不如看透人似寄,尚且活得明白。

  读书时,注意到雅舍一词始终为引号所缚,也不知是先生特引还是自嘲。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所以在这里,我将雅舍外的引号悉数除去,雅舍便是雅舍,自然之雅,方为至雅。

  暮色四合,月色朦胧。我在书香与花香的缠绵中轻轻合上《雅舍小品》,回味着书中的点点滴滴……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作品。讲述的都是生活琐事,有人间烟火,世情百态,故都风物,但却被他描绘得别具风趣。他的散文似乎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冰心这样评价他:“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我最欣赏的文章是《爆竹》,过年放爆竹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中描写了爆竹的来历,用的范围,怎样放,样子,种类及外国放爆竹。“砰然一声,火弹飞升,继之以无数小灯纷纷腾射,状至美观”讲的即是烟花,记得跨年夜我也曾领略过烟花的壮美。爸爸把烟花搬到远处,然后点燃引火线,跑回来,这时只见一个个光束冲向夜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我紧紧地捂住耳朵,“彭!”那光束一下子绽开,顿时整个夜空都被点亮,烟花宛如一朵鲜花点缀着夜空,占据了半边天。花还未谢,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便展现出她的身姿……有的如天女散花,臂挎花篮,鲜花乱缀;有的赛金龙腾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有的似鲜花绽放,摇曳身姿,绚丽夺目;有的若星光四溅,秋雨潇潇,赏心悦目;还有的像仙女下凡,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绚烂多姿,令人赞叹不已。第二天早上还要放爆竹,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这篇文章令我感慨万千,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热爱已渐渐被抹淡,我们应当传承这些文化,热爱它们,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新时代。正如《爆竹》一文,让我们以烟花爆竹迎接新年,迎接更灿烂的明天!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个中缘由,我觉得用张爱玲的话,再合适不过。她说:“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焙时期的焦香。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