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12-01 00:00:00 读书笔记

易经读书笔记1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以乾、坤两卦为其总纲领,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定天道,辩阴阳,明次序,分四时;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为人类万事生衍之基,定人伦,调阴阳,修身,齐家,安天下。《易经》64卦相连相扣,相依相辅,每卦有名、有象、有辞,有阴阳、有上下、有内外、有时序,有相邻相对之卦、有互成之卦、有相*之卦。咸卦为全卦31卦,为下经首卦,为人类生衍之本,为人伦纲常之基,为天下安定之道,故不能不明,不能不知。为此,我在此就其对咸卦理解之浅显道理与诸位分享,诚然诚惶诚恐,所言有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咸者,感也。所言不只男女感应,然在此我仅言男女。咸为山上有泽之象,阳刚处于阴柔之下,阳下就阴,柔上协刚,以孚天地氤氲之道。正如天下地上,天地交和,为泰卦,天上地下,天地相背为否卦,成语否极泰来即由此而来。此卦有物象寓人伦,即男下女上,男女相感相应相合。天地相合万物生,男女相合万事宁。山即艮,泽即兑。山上有泽,即兑上艮下,兑为悦,为说,艮为止,为定。下止上悦便不乖于情,不背于性。及男女交往过程中,女悦男止,止于性,悦于情;女动男定,动于感,定于礼,故而称为咸。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死亡贫疾,人之大恶所存,皆性情也。情出于性,发于心,心所思乃性所生,心所止乃性复归安宁,性情乃一动一定之间而已。咸,为无心之感,即你情我愿,无心即无私心奸心,感为互感互通互应。此为男女相合之根由也,亦为咸之德——发乎情而止于礼也。

  咸卦,乃男下求女之象,夫子据下经首卦——咸卦之意,将其《诗经·关雎》置其首篇,即为此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男求女之亟。《诗经·摽有梅》篇中“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言女求男之殷。所谓感,及同类相求,同声相应也。花之荣荣,鸟之啁啾,虫之唧唧,燕语呢喃,即各求其类,各求同声也。正如诗所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男女因相互吸引而交往,然如何交往,如何相处,易家在其咸卦中有详尽的描述,对其始终末都有详尽的交代。下面我将就我之理解与见解和大家一同分享,仅供参考。

  首先,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在恋爱中,到底是不是一定得男求女呢?在如今,女求男之现象俯拾即是,然而咸卦卦象为山上有泽,山为阳,为男,泽为阴,为女,此寓意为阳下求阴,也可以说是男下求女,而且还是“下”求,此处之“下”我觉得可解释为放下面子、低下身子、隐起阳刚、显出温柔、献殷勤示好,那这样到底有没有道理,对于今天的男女交往有没有参考价值呢?我说两点:其一,男女天性相异,男天性阳刚、好动、感之速、情之切、欲之重,女天性阴柔、处静、感之慢、情之缓、欲之轻。故男求女,是天性,下求,是情之真切使然,正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所寓。其二,男求女,成之缓,缓则相感深,感深则情深,情深则亨顺,亨顺则宜,则久远;女求男,成之速,速则相感浅,浅则情少欲多,欲多则速成速离,故无果而有悔。此处有必要说明,我所言之男女并非仅指性别之男女,应当理解为具有男性特质的人和具有女性特质的人,有些男性天生阴柔处静,而有些女性天生阳刚好动,若如此,女求男亦不背于男女天性。故准确的回答应该是阳求阴也,即具有阳性特质的人求具有阴性特质的人。

  咸卦卦辞有云“咸,亨、利、贞,取女吉”,此为咸卦之总纲领,开篇即言男女交往之关键——贞也,即目的纯真,这三个字我觉得应该将其顺序调整为“贞、亨、利”来理解,这三个字为一个循环因果,贞为男女交往之本始,只有目的纯真,才有可能发展亨通顺利,亨通顺利才有可能相互获宜。曾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贪恋爱都是耍流氓”,即此处之贞,经过贞、亨,终将会利,此处之利,可用诗“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解释,最为妥当。说娶女而非嫁夫,是言男下求女也。

  以上所言为咸之卦辞也,卦辞是用来解释整个卦的总论,除卦辞外,还有爻辞,爻辞是对卦象中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的解释,易经每卦自下而上六爻,每爻皆有爻辞,每爻有阴阳、有时、有位、有数,可以看做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那么,我下面将从咸卦对男女交往过程的六个阶段的阐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生好感,试探往。有交往的意向,是有好感也,然情始生,所感未深,情之所及,感之所通在外。好感何生,试探维何?感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好感者,众也,或外表之美,或言之所诱,或才之所引,或气之所通。试探者,性情也,性是否贞,情是否诚,然此阶段大凡生感之男女皆自相蒙蔽也,正如阿格西劳斯所言“爱情与理智不能并行不悖”。初交往,懵懂如孩童,甜乐如食甘饴,易满足,觉幸福,然果不知。

  第二阶段:情始深,欲渐长。所感由外及内,情渐深,两人行迹始亲密,情欲渐生,心生妄动之机。在此阶段,美德在于“善止”,即克制,情动而止于礼,不乖于性。自宜守贞不失,不急于求合,居当位,当时,守正道。不忘所守,顺时应变,顺情而不执性,情动而不越礼。男女以礼自防,虽两情爱悦而不足害其贞,虽行迹亲*而不足害其性。行止所宜,随情止性。

  第三阶段:情交孚,志随人。志意渐*,行迹渐亲,两情交孚,愈见其密。阳什好动,且喜*阴,男慕女,男乐随女动,愿卑下听命,故言志随人。此阶段,最缠绵悱恻,如诗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故情深而易堕志,情深而察之微感之深,人之贪嗔痴皆现,用一“粘”字最形象。因为贪,故易不满;因为嗔,故易生怒;因为痴,故易脆弱。此时,当自我节制情感,不然,情害性也。粘是粘也,各不安生矣。性乃人之本真、本性,如儒家所言之“仁”、“中和”,理学家所言之“理”,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不偏不倚,持中守位,即中和之道;命乃性之显现,随时随势而动,情出于性,动与心,现于行。性能生情亦能克情,情随性动,为智,为礼之情;性随情动,为昏,为情之奴隶。男多欲、多贪,女多嗔、多痴,如若随情而忘性,前行则多悔多憾。用情守性,情顺势随时而动,则不害性也。易家讲究时和位,居当时当位行当事,则吉无不利。此阶段关键在于“克情返性”。克情不是压制,而是有节制的用情,返性不是心若止水复归中和而是以性劝情。

  第四阶段:情至深,心相印。相感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直至中心,此时情亦至深,心心相印。男女相悦,心已相印而礼未备,此礼即夫妇之礼,情已相协而行迹犹疏,此疏为名不正而伪装也。此时,心思易纷扰变幻,如走马灯之往来不定,皆以未光大未正名,徒从诸心,未见于事,故而心思纷扰,男女之欲憧憧往来不息,然心所思为正为邪,当辨于心,定于志意,上兑则行,下艮则止,上下之间,往来不已。当情动而制之以道,心爱而准之以德。然于当下,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情未深而行迹至*,心不印而礼仪全无。男女之事尽见而常,情礼相约稀有而怪。情害性则欲猖獗,欲长则性隐,性隐则昏则乱,昏乱则不安不宁。不安不宁则事何以清明,人何以安生。如今普世之恋爱观是否恰当,今人皆当深思之,慎辨之。男女交往何为贞,何为亨,何为利,何为宜,当自辨于心中。

  第五阶段:情转亲,礼彬彬。夫妻乃家之根本,家乃国之根本。举案齐眉,想扶相依,情渐淡而亲始深,感由内而外,行迹从粘渐疏,两情复归于性,夫妻相合万事兴。亲为“中诚内充”,即心诚意真,踏实无鬼。礼为各尽夫妇之分,相互扶持、理解、关怀、爱护。各尽己之心,各尽己之德。

  第六阶段:生口舌,明吉凶。咸卦之感,至第五阶段已用尽,即感、情化为亲。此阶段为最后一阶段,为咸卦之末,此多为言说、口舌之事,咸已穷而达其用。此阶段可谓是各阶段共同之果,初未知,末易知,虽卦爻之辞未言吉凶,而吉凶已明。有初至五之因,必有末之果,读者当自思自辨之。口舌即言说也,男女交往,少不了甜言蜜语,然若言不由衷,即便巧言如簧,也不过是成其奸私而已,如诗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言需先发于心,后达于语,有本有守,而后可用可为。咸卦,其象上兑下艮,兑为泽,艮为山,兑即悦,即说,艮为定,为止。言语为情志之载体,话语为开心之钥匙,不言不足以明心志,不说不足以达情义。言者,交流、沟通、对话也,男女交往过程中,随时进行交流对话可释疑云,可促其情其性健康成长发展,则无咎矣。

  以上所言,多为笔者对卦辞爻辞之理解及感悟,亦有拾人牙慧之处,笔者对《易经》研读尚很浅,在此言卦,诚惶诚恐。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易经读书笔记2

  1、《易经》是一部“天书”,是一部蕴藏天道大规律的书,又是一部“人书”,是一部做人做事、健康快乐生活的人生指南。正如《易经》所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是,老百姓每天使用《易经》,却并不知道。

  2、《易经》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三皇中的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周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

  3、《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灵魂,她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中和”构成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4、《易经》是群经之首。所有的国学经典和学说都继承了《易经》的基因,孔子明解《易经》开创儒家,老子暗解《易经》开创道家。佛教传到*,与《易经》为代表的中华本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化佛家。从此中华文化一源三流,三教合易。儒、道、释三教合于《易经》。

  5、《易经》八卦、六十四卦潜伏着来自远古的智慧,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图暗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密码。

  6、聆听《易经》至少有三个收获:第一,穿越时空,你会遇见远古祖先的大爱、大智、大美,你会真切感受那远古文明的神奇和温暖;第二,敬畏天道,感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古训。古圣先贤用六十四卦神秘符号展示了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孔子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天道”。当你细细品味《易经》的一卦一爻,你会惊奇地感受到原来天道时时刻刻都在把控着距我们的寸寸人生;第三,改变命运,掌握趋吉避凶的大法则。《易经》的魅力不仅仅是算命,更重要是改命。

  7、好多人一看到《易经》那些卦爻符号和古奥文字就犯难,结果“易经”变成了最难读的经。可是,上天毕竟怜惜众生,你会惊喜地发现“看不懂”的《易经》却很容易“听得懂”。原来听《易经》能够唤醒我们灵魂深处的简单、容易和纯粹。进而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易经读书笔记3

  摘取些感受比较深刻的东西:

  “只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家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人人如此,自然合理变通而生生不息。”

  “只有仁是万事万物的共通需求,仁则生,不仁则麻木而枯死。做人必须不厌不倦,终生追求仁德。所以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人自尊、自重、自律,以提高自主的尊严”、

  “从事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唯有谨慎、敬天,力求合理,才可以无咎。否则有如不谙水性却掉入旋涡中,当然十分危险。”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变到离经叛道,大家都受害。”

  “中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倒好处;庸是用得良好的效果;中庸表示道德实践恰到好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人的生命有限,原本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从择偶开始,慎选婚姻的适合对象;最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只结一次婚;恋爱的对象就是结婚的对象,最为幸福;结婚后要尊敬天地、祖先和双亲;夫妻也应该彼此尊重;在性爱之外,也应该有共同理想及兴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居有义;人人重视品德修养,共同以致中和为目标‘重视家庭教育和生活,不能以个人主义者自居。”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人都有自主性,我们应该都应该加以尊重;认为自己和一般动物没有两样,象动物那样活着就可以;或者人为万物之灵,必须有异于一般动物;这种自我定位由个人自作自受,不必勉强也无法伪装。”

  “西方人辩明是非,只就事理上着眼,对事不对人。炎黄子孙分是非,必须分到圆满的地步,大家才觉得满意。圆满的意思,其实就是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产生纷争。我们采取’合‘的观点,’全‘的立场,所以不可能对事不对人。”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天高明,无所不覆;地博厚,无所不载;人效法天地,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虑*惯,发挥自由的思虑的能力。”

  “人生下来就有命,一切有定数,不想改变就依定数而行,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个人理解易经还是宣扬*的古文化,讲究仁义礼志信的做人原则,反对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不良危害,否定了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浮躁心理。读过之后,感觉自己充实了一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收获也不小。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好书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好书读书笔记1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看中了一本中外民间故事里面的故事有的好玩,有的感动,有的……就不说了,不过让我要看到至少10遍的故事,那就是《刘罗锅智斗和珅》这篇小说的大意是:

  刘罗锅和和珅去玩,看见有卖陷饼的,就卖了几个,刘罗锅问卖陷饼的老人当刘大人好还是和大人好?故乡头说:“刘大人人品好到极点了,我做梦都想当。和珅那贪财的二百五,哼什么人都不喜欢当!”和珅气得回府了。刘大人和老人换了衣服,和珅的人把刘大人捉起来,回到和珅府。最后给了刘大人五百两银子。

  最后我总结出品德高尚,一心为百姓们做事的人,人们永远会记住你!而贪污受贿的人,他可以堵住一个人的嘴,他却堵不住千千万万张嘴。有句话说的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坏事做的多了,想让人不知道,厌恶都不行。

好书读书笔记2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书读书笔记3

  我只想在痛惜之余,说出几点希望

  首先当然是希望大家(不限于知识分子,而是一切党员、团员,一切觉悟的青年和觉悟的劳动者)都应该向他们学*,特别是那些至今对知识分子还有某种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们,以及那些一味争名夺利,甚至对****祖国至今还三心二意,羡慕资本主义“天堂”的人们,多读读他们的事迹。……

  其次,我想说,希望一切先进分子所在机构中的党组织、每个党员以至每个正直的公民能够更多地更好地关心这些先进的'人们。……

  第三,我也想对活着的蒋筑英、罗健夫等同志说几句话。*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了*事业的利益,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十亿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切。我们不是那种认为一个大学生“不值得”为一个农民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人,那样的人,如果在别的岗位上,当然也不会冒死去抢救一个小学生,或者同一个甚至几个拿着凶器图谋犯罪的歹徒格斗。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蒋筑英和罗健夫都并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医,不知道罗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恶性淋巴瘤”和蒋筑英同志所患的多种凶险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愈,这里是假定能够)。如果他们还健康地活着,尽管报纸上不会这样大量地表扬他们,但是他们却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经常提倡自我牺牲,但是我们不是说一个*员或先进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而建设伟大的****祖国的资本,它们不是属于我们个人而是属于祖国和人民的,对于党员,就是属于党。我们反对借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损公利私,而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别是有了严重的病,还是要治,并且要治好。

  ——*:《痛惜之余的愿望》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孝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孝经读书笔记1

  由《孝经》及“孝文化”所想到的春节到了,千千万万远在他乡的游子不顾天远地隔和旅途辛苦,还是要选择回老家过年。*人对“年”的痴迷,几乎可以与宗教虔诚相比拟,这种虔敬之心,很大程度来源于*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事亲孝父”观念流风余韵所及,使得*人一到年关,就情不自禁想到要回老家看望父母、拜奠先人。 *式过年的主要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就是尽孝。回家过年是尽对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责任,年复一年的过年仪式,又强化了这种责任,使之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文化无意识。而形成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深植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血液里的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莫过于《孝经》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孝”被孔孟诸儒大力宣扬并成为*文化的核心价值生生不息,实际上有其生成的社会背景。有学者指出:儒家的种种伦理观念、道德价值,其实都有一个适应当下生活即“用”的需求由来;还原到*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状态,“孝”承担了至少两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养老”。农业社会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只能实行家庭养老,强调孝道就是督促子女负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孝”既然与生活保障的经济需求有关,子女问题就不是一个简单生育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所以*向来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等说法。

  其次,“孝”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体现。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而家庭是我们彼此最先也是最后情感归依,子女因此是父母老时给父母的最大精神慰藉。而生活即“用”的变化,产生对某些需求的改变,自然就会带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最*百余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逐渐成为“现代国家”,形成高度发达的市场社会,人口流动也空前增加,这对“孝”等传统价值明显带来了冲击,传统“孝”道一些礼节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已难以实践。同时,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体制的逐步建立,也使“孝”所承载的养老功能削弱,“孝”道内涵的社会经济性质有所淡化。然而,却还是不能武断地说,“孝”在今天可以完全地抛弃。

  “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之本”等等观念仍旧深刻影响着我们。如《孝经》,的第七章——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虽然,这些与现今我们的社会,可能相去甚远,但大道于同。 “孝”至少可以使家庭和睦,并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再如《朱子家训》中所言“教子要有意方”“重资财,薄父母,不**子”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当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已可以不必理会这句话,这是因为当时联络多有不便,也是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等的;再如“三年之丧”,显然对于现今的人们早已不适用,且没有这个必要。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封给晋朝皇帝的《陈情表》中的话却说出了历朝历代亘古不变的道理。孝,是百善之首,读《孝经》,让我对孝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原本曾经片面的认为,孝,就是要对父母精心照顾,遵照他们的意愿,不能有忤逆的思想。读《孝经》,才看出这是对孝的片面解读,才会导致孝道的难以推行。读《孝经》,才能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明确的目标,知晓自己该做的。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不同人应该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它告诉我们,身居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多行孝道,因为孝是人的本性,它是父母在抚养我们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不需要刻意练*。如果一个人连这个天性都做不到,连自己的父母都能恶言相向,那么还能指望他去关心他人,心系百姓吗?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不仅仅是居于上位的人,包括那些名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能够引起一场轩然**。因此,那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因为自己为官为商,就忘记了抚养自己的父母,信赖自己的妻儿,这样的.人,是很难让人放心的,也就做不出更大的成就。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就在我们依旧一文不名,依旧为未来打拼时,是父母,是家人,默默地在背后的支持着我们,是我们事业的坚强后盾。无论在外面受到多少欺辱,无论我们心中多么苦闷,父母依旧是我们心灵的依靠,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所以说,对父母的孝顺是我们回报他们养育之恩的一种方式,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安安心心的,是子女所必需做到的。

  《孝经》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依照孔子当时的法律,没有哪条罪比不孝更重的了。当然有罚必有奖,古时当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被推举为“孝廉”,说明孝作为百善之首的重要性。因为孝是各种善的开始,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那么他就会害怕因自己的恶行使父母蒙羞,那么他就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人,他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对自己父母的爱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百姓,也就能够对他的君主,对他的长官忠心耿耿,这说明孝对于江山社稷是有很大裨益的。当然,孔子也指出,孝不是一味地奉承父母,听信长官,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帮助父母做出正确的言行,让长官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我们明知父母长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却不据理力争,那就是陷父母长官于不义,那就是罪过了。即使我们因为敢于直谏而被训斥甚至棒打,我们也不应该有所松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孝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孝,是人之根本。熟读《孝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周围的人,让自己更为优秀。

孝经读书笔记2

  《孝经》出自孔子新居墙面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新居墙面始被发现。

  《孝经》在我国思维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位置,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传“以孝治全国”之后,在绵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涵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关于《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记载,曾子“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是说《孝经》为曾子所作。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说:“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

  关于《孝经》的标题,班固在《孝经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说,《孝经》之“经”,不是经典之“经”,而是源自《孝经》中“夫孝,天之经也”之“经”,意为“孝是全国的大经大法”。

  《孝经》有着不同的版别。主要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两种。今文《孝经》据称出自汉初,河间人颜芝原藏,,由于是用通行的隶书字体书写,所以称今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一篇,十八章”。郑玄为之作注。古文《孝经》相传出孔子新居壁中,由于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所以称为古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作注。

  通行本(即唐玄宗注、宋刑(曰丙)(上下结构)疏的《孝经正义》)分为十八章,以孔子与曾子问答的方法分析孝治思维。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宗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爸爸妈妈,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爸爸妈妈,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总算立身。”第二章至第六章别离为皇帝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则了不同位置的人的孝道规范。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位置和效果:“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全国,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怎么故孝治全国。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怎么用孝道教化大众。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怎么孝敬爸爸妈妈。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联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爸爸妈妈有了差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联系,孝道到达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联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爸爸妈妈逝世孝子应该怎么办。

  《孝经》出自孔子新居墙面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新居墙面始被发现。

孝经读书笔记3

  由《孝经》及“孝文化”所想到的春节到了,千千万万远在他乡的游子不顾天远地隔和旅途辛苦,还是要选择回老家过年。*人对“年”的痴迷,几乎可以与宗教虔诚相比拟,这种虔敬之心,很大程度来源于*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事亲孝父”观念流风余韵所及,使得*人一到年关,就情不自禁想到要回老家看望父母、拜奠先人。 *式过年的主要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就是尽孝。回家过年是尽对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责任,年复一年的过年仪式,又强化了这种责任,使之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文化无意识。而形成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深植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血液里的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莫过于《孝经》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孝”被孔孟诸儒大力宣扬并成为*文化的核心价值生生不息,实际上有其生成的社会背景。有学者指出:儒家的种种伦理观念、道德价值,其实都有一个适应当下生活即“用”的需求由来;还原到*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状态,“孝”承担了至少两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养老”。农业社会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只能实行家庭养老,强调孝道就是督促子女负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孝”既然与生活保障的经济需求有关,子女问题就不是一个简单生育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所以*向来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等说法。

  其次,“孝”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体现。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而家庭是我们彼此最先也是最后情感归依,子女因此是父母老时给父母的最大精神慰藉。而生活即“用”的变化,产生对某些需求的改变,自然就会带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最*百余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逐渐成为“现代国家”,形成高度发达的市场社会,人口流动也空前增加,这对“孝”等传统价值明显带来了冲击,传统“孝”道一些礼节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已难以实践。同时,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体制的逐步建立,也使“孝”所承载的养老功能削弱,“孝”道内涵的社会经济性质有所淡化。然而,却还是不能武断地说,“孝”在今天可以完全地抛弃。

  “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之本”等等观念仍旧深刻影响着我们。如《孝经》,的第七章——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虽然,这些与现今我们的社会,可能相去甚远,但大道于同。 “孝”至少可以使家庭和睦,并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再如《朱子家训》中所言“教子要有意方”“重资财,薄父母,不**子”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

  当然,儒家孝道也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在信息便捷的今天,已可以不必理会这句话,这是因为当时联络多有不便,也是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等的;再如“三年之丧”,显然对于现今的人们早已不适用,且没有这个必要。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封给晋朝皇帝的《陈情表》中的话却说出了历朝历代亘古不变的`道理。孝,是百善之首,读《孝经》,让我对孝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原本曾经片面的认为,孝,就是要对父母精心照顾,遵照他们的意愿,不能有忤逆的思想。读《孝经》,才看出这是对孝的片面解读,才会导致孝道的难以推行。读《孝经》,才能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明确的目标,知晓自己该做的。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不同人应该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它告诉我们,身居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多行孝道,因为孝是人的本性,它是父母在抚养我们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不需要刻意练*。如果一个人连这个天性都做不到,连自己的父母都能恶言相向,那么还能指望他去关心他人,心系百姓吗?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不仅仅是居于上位的人,包括那些名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能够引起一场轩然**。因此,那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因为自己为官为商,就忘记了抚养自己的父母,信赖自己的妻儿,这样的人,是很难让人放心的,也就做不出更大的成就。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就在我们依旧一文不名,依旧为未来打拼时,是父母,是家人,默默地在背后的支持着我们,是我们事业的坚强后盾。无论在外面受到多少欺辱,无论我们心中多么苦闷,父母依旧是我们心灵的依靠,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所以说,对父母的孝顺是我们回报他们养育之恩的一种方式,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安安心心的,是子女所必需做到的。

  《孝经》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依照孔子当时的法律,没有哪条罪比不孝更重的了。当然有罚必有奖,古时当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被推举为“孝廉”,说明孝作为百善之首的重要性。因为孝是各种善的开始,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那么他就会害怕因自己的恶行使父母蒙羞,那么他就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人,他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对自己父母的爱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百姓,也就能够对他的君主,对他的长官忠心耿耿,这说明孝对于江山社稷是有很大裨益的。当然,孔子也指出,孝不是一味地奉承父母,听信长官,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帮助父母做出正确的言行,让长官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我们明知父母长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却不据理力争,那就是陷父母长官于不义,那就是罪过了。即使我们因为敢于直谏而被训斥甚至棒打,我们也不应该有所松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孝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孝,是人之根本。熟读《孝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父母,对待自己周围的人,让自己更为优秀。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易经读书笔记范本五份

  易经读书笔记 1

  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孔子编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国人心中,至今被奉为经典。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不仅因为它能用来预测个人前景吉凶,还因为它的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的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而正是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却能定吉凶,测前景。其实,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它经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必然有其高明之处。

  说《周易》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及与认识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周易》的集体创作说明: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说,对事物根本规律的理解,这些哲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至少都认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这个经典著作被太多的人研究了,传道了,我深知自己对它理解不深,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能就我所看到的,谈谈由它而起的一些想法。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这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好像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很多人甚至藉着它的幌子以达到各种私人目的。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书,探察如今的中国图书市场,关于《易经》的书可以说已到了泛滥的地步,有关《周易》的图书则大约相当于其他十二经的图书总和。“《周易》搭台,钞票唱戏”的专谈预测、风水、占卜、医法的“运用型”图书纷纷问世(这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出版物),城乡各地与网上的指引百业、点拨万家的“易学大师”与“易学文化公司”层出不穷。由于《周易》在大多数中国人头上有着既神圣又神秘的光环,所以这些欺世盗名、恐吓无知的江湖骗子就得以大售其奸。

  对于《周易》,我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它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也知道,它并不玄妙,并不是不能读懂,更不是金庸笔下的《易筋经》。我们作为祖宗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不能沉浸在前人的成就中,更不能无中生有,夸夸其谈。我想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解梦,起名这样的事情上。应该负起《易经》的使命,除去浮燥和浅薄,方能避免文化颓势。

  易经读书笔记 2

今天把《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看完了,大概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包括在地铁里的时间。这本书讲的道理比较浅显,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读物。以前我还买过一本《周易入门》,可是好像有点看不懂,就没继续看下去。据一个同学说,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也是本不错的书。哪天有时间找来看看。

读完曾仕强的这本书,有以下几个观念得到了纠正:

一、阴阳相对立。其实易经中的阴阳是不可分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卦有好坏之分。以前我认为有些卦是好的,有些卦是不好的。其实,没有好坏之分。比如大过,初看好像是犯了大错误,是凶险。但是大过也意味着改革和冒险,如果度过了险关,就会有一片新天地。对于创新来说,有时候必须要度过大过这一关。

三、易经是用来算命的。其实易经讲的是自然规律,是演化,是过程,而不是算结果。算命其实是周易的很小的一个部分。如果你算出了结果,那么如果是好结果,你要不要继续努力?如果是坏结果,你难道要等死吗?你算的是心态,是调整的方式。易经的作用绝不至于算命。

四、命是不可把握的。其实,时也,命也。命并非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要靠你自己去造,种什么花,将什么果,这就是命。因果规律就是命。

  易经读书笔记 3

  摘取些感受比较深刻的东西:

  “只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家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人人如此,自然合理变通而生生不息。”

  “只有仁是万事万物的共通需求,仁则生,不仁则麻木而枯死。做人必须不厌不倦,终生追求仁德。所以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人自尊、自重、自律,以提高自主的尊严”、

  “从事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唯有谨慎、敬天,力求合理,才可以无咎。否则有如不谙水性却掉入旋涡中,当然十分危险。”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变到离经叛道,大家都受害。”

  “中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倒好处;庸是用得良好的效果;中庸表示道德实践恰到好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人的生命有限,原本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从择偶开始,慎选婚姻的适合对象;最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只结一次婚;恋爱的对象就是结婚的对象,最为幸福;结婚后要尊敬天地、祖先和双亲;夫妻也应该彼此尊重;在性爱之外,也应该有共同理想及兴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居有义;人人重视品德修养,共同以致中和为目标‘重视家庭教育和生活,不能以个人主义者自居。”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人都有自主性,我们应该都应该加以尊重;认为自己和一般动物没有两样,象动物那样活着就可以;或者人为万物之灵,必须有异于一般动物;这种自我定位由个人自作自受,不必勉强也无法伪装。”

  “西方人辩明是非,只就事理上着眼,对事不对人。炎黄子孙分是非,必须分到圆满的地步,大家才觉得满意。圆满的意思,其实就是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产生纷争。我们采取’合‘的观点,’全‘的立场,所以不可能对事不对人。”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天高明,无所不覆;地博厚,无所不载;人效法天地,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虑*惯,发挥自由的思虑的能力。”

  “人生下来就有命,一切有定数,不想改变就依定数而行,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个人理解易经还是宣扬中国的古文化,讲究仁义礼志信的做人原则,反对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不良危害,否定了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浮躁心理。读过之后,感觉自己充实了一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收获也不小。

  易经读书笔记 4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易经读书笔记 5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以乾、坤两卦为其总纲领,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定天道,辩阴阳,明次序,分四时;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为人类万事生衍之基,定人伦,调阴阳,修身,齐家,安天下。《易经》64卦相连相扣,相依相辅,每卦有名、有象、有辞,有阴阳、有上下、有内外、有时序,有相邻相对之卦、有互成之卦、有相*之卦。咸卦为全卦31卦,为下经首卦,为人类生衍之本,为人伦纲常之基,为天下安定之道,故不能不明,不能不知。为此,我在此就其对咸卦理解之浅显道理与诸位分享,诚然诚惶诚恐,所言有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咸者,感也。所言不只男女感应,然在此我仅言男女。咸为山上有泽之象,阳刚处于阴柔之下,阳下就阴,柔上协刚,以孚天地氤氲之道。正如天下地上,天地交和,为泰卦,天上地下,天地相背为否卦,成语否极泰来即由此而来。此卦有物象寓人伦,即男下女上,男女相感相应相合。天地相合万物生,男女相合万事宁。山即艮,泽即兑。山上有泽,即兑上艮下,兑为悦,为说,艮为止,为定。下止上悦便不乖于情,不背于性。及男女交往过程中,女悦男止,止于性,悦于情;女动男定,动于感,定于礼,故而称为咸。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死亡贫疾,人之大恶所存,皆性情也。情出于性,发于心,心所思乃性所生,心所止乃性复归安宁,性情乃一动一定之间而已。咸,为无心之感,即你情我愿,无心即无私心奸心,感为互感互通互应。此为男女相合之根由也,亦为咸之德——发乎情而止于礼也。

  咸卦,乃男下求女之象,夫子据下经首卦——咸卦之意,将其《诗经·关雎》置其首篇,即为此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男求女之亟。《诗经·摽有梅》篇中“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言女求男之殷。所谓感,及同类相求,同声相应也。花之荣荣,鸟之啁啾,虫之唧唧,燕语呢喃,即各求其类,各求同声也。正如诗所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男女因相互吸引而交往,然如何交往,如何相处,易家在其咸卦中有详尽的描述,对其始终末都有详尽的交代。下面我将就我之理解与见解和大家一同分享,仅供参考。

  首先,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在恋爱中,到底是不是一定得男求女呢?在如今,女求男之现象俯拾即是,然而咸卦卦象为山上有泽,山为阳,为男,泽为阴,为女,此寓意为阳下求阴,也可以说是男下求女,而且还是“下”求,此处之“下”我觉得可解释为放下面子、低下身子、隐起阳刚、显出温柔、献殷勤示好,那这样到底有没有道理,对于今天的男女交往有没有参考价值呢?我说两点:其一,男女天性相异,男天性阳刚、好动、感之速、情之切、欲之重,女天性阴柔、处静、感之慢、情之缓、欲之轻。故男求女,是天性,下求,是情之真切使然,正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所寓。其二,男求女,成之缓,缓则相感深,感深则情深,情深则亨顺,亨顺则宜,则久远;女求男,成之速,速则相感浅,浅则情少欲多,欲多则速成速离,故无果而有悔。此处有必要说明,我所言之男女并非仅指性别之男女,应当理解为具有男性特质的人和具有女性特质的人,有些男性天生阴柔处静,而有些女性天生阳刚好动,若如此,女求男亦不背于男女天性。故准确的回答应该是阳求阴也,即具有阳性特质的人求具有阴性特质的人。

  咸卦卦辞有云“咸,亨、利、贞,取女吉”,此为咸卦之总纲领,开篇即言男女交往之关键——贞也,即目的纯真,这三个字我觉得应该将其顺序调整为“贞、亨、利”来理解,这三个字为一个循环因果,贞为男女交往之本始,只有目的纯真,才有可能发展亨通顺利,亨通顺利才有可能相互获宜。曾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贪恋爱都是耍流氓”,即此处之贞,经过贞、亨,终将会利,此处之利,可用诗“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解释,最为妥当。说娶女而非嫁夫,是言男下求女也。

  以上所言为咸之卦辞也,卦辞是用来解释整个卦的总论,除卦辞外,还有爻辞,爻辞是对卦象中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的解释,易经每卦自下而上六爻,每爻皆有爻辞,每爻有阴阳、有时、有位、有数,可以看做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那么,我下面将从咸卦对男女交往过程的六个阶段的阐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生好感,试探往。有交往的意向,是有好感也,然情始生,所感未深,情之所及,感之所通在外。好感何生,试探维何?感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好感者,众也,或外表之美,或言之所诱,或才之所引,或气之所通。试探者,性情也,性是否贞,情是否诚,然此阶段大凡生感之男女皆自相蒙蔽也,正如阿格西劳斯所言“爱情与理智不能并行不悖”。初交往,懵懂如孩童,甜乐如食甘饴,易满足,觉幸福,然果不知。

  第二阶段:情始深,欲渐长。所感由外及内,情渐深,两人行迹始亲密,情欲渐生,心生妄动之机。在此阶段,美德在于“善止”,即克制,情动而止于礼,不乖于性。自宜守贞不失,不急于求合,居当位,当时,守正道。不忘所守,顺时应变,顺情而不执性,情动而不越礼。男女以礼自防,虽两情爱悦而不足害其贞,虽行迹亲*而不足害其性。行止所宜,随情止性。

  第三阶段:情交孚,志随人。志意渐*,行迹渐亲,两情交孚,愈见其密。阳什好动,且喜*阴,男慕女,男乐随女动,愿卑下听命,故言志随人。此阶段,最缠绵悱恻,如诗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故情深而易堕志,情深而察之微感之深,人之贪嗔痴皆现,用一“粘”字最形象。因为贪,故易不满;因为嗔,故易生怒;因为痴,故易脆弱。此时,当自我节制情感,不然,情害性也。粘是粘也,各不安生矣。性乃人之本真、本性,如儒家所言之“仁”、“中和”,理学家所言之“理”,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不偏不倚,持中守位,即中和之道;命乃性之显现,随时随势而动,情出于性,动与心,现于行。性能生情亦能克情,情随性动,为智,为礼之情;性随情动,为昏,为情之奴隶。男多欲、多贪,女多嗔、多痴,如若随情而忘性,前行则多悔多憾。用情守性,情顺势随时而动,则不害性也。易家讲究时和位,居当时当位行当事,则吉无不利。此阶段关键在于“克情返性”。克情不是压制,而是有节制的用情,返性不是心若止水复归中和而是以性劝情。

  第四阶段:情至深,心相印。相感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直至中心,此时情亦至深,心心相印。男女相悦,心已相印而礼未备,此礼即夫妇之礼,情已相协而行迹犹疏,此疏为名不正而伪装也。此时,心思易纷扰变幻,如走马灯之往来不定,皆以未光大未正名,徒从诸心,未见于事,故而心思纷扰,男女之欲憧憧往来不息,然心所思为正为邪,当辨于心,定于志意,上兑则行,下艮则止,上下之间,往来不已。当情动而制之以道,心爱而准之以德。然于当下,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情未深而行迹至*,心不印而礼仪全无。男女之事尽见而常,情礼相约稀有而怪。情害性则欲猖獗,欲长则性隐,性隐则昏则乱,昏乱则不安不宁。不安不宁则事何以清明,人何以安生。如今普世之恋爱观是否恰当,今人皆当深思之,慎辨之。男女交往何为贞,何为亨,何为利,何为宜,当自辨于心中。

  第五阶段:情转亲,礼彬彬。夫妻乃家之根本,家乃国之根本。举案齐眉,想扶相依,情渐淡而亲始深,感由内而外,行迹从粘渐疏,两情复归于性,夫妻相合万事兴。亲为“中诚内充”,即心诚意真,踏实无鬼。礼为各尽夫妇之分,相互扶持、理解、关怀、爱护。各尽己之心,各尽己之德。

  第六阶段:生口舌,明吉凶。咸卦之感,至第五阶段已用尽,即感、情化为亲。此阶段为最后一阶段,为咸卦之末,此多为言说、口舌之事,咸已穷而达其用。此阶段可谓是各阶段共同之果,初未知,末易知,虽卦爻之辞未言吉凶,而吉凶已明。有初至五之因,必有末之果,读者当自思自辨之。口舌即言说也,男女交往,少不了甜言蜜语,然若言不由衷,即便巧言如簧,也不过是成其奸私而已,如诗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言需先发于心,后达于语,有本有守,而后可用可为。咸卦,其象上兑下艮,兑为泽,艮为山,兑即悦,即说,艮为定,为止。言语为情志之载体,话语为开心之钥匙,不言不足以明心志,不说不足以达情义。言者,交流、沟通、对话也,男女交往过程中,随时进行交流对话可释疑云,可促其情其性健康成长发展,则无咎矣。

  以上所言,多为笔者对卦辞爻辞之理解及感悟,亦有拾人牙慧之处,笔者对《易经》研读尚很浅,在此言卦,诚惶诚恐。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史铁生读书笔记 (菁华3篇)

  一、在两年前的时候,我每天下午都会去望江楼公园*,冥想。

  公园不算大,但是很静,里面种满了竹子,是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立的。

  说起薛涛来,大概很多人都不熟悉,她是才女,蕙心兰质,旖旎才情,是*古代十大名妓之一。

  可惜,她爱上了元稹。轰轰烈烈的姐弟恋没有结果,毕竟男人都是现实的。我真佩服她,明明没有希望,还在坚持。

  我喜欢这个公园,不仅因为离学校*,不仅因为薛涛的执着,更因为它很静,能让我安心的想事情。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两年前是信仰崩塌的时候,我的生活乱到极致,只有在哪个园子里才能让我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我往往会坐在江边的椅子上,听着轻音乐,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有时候,会停下来看几个老人在地上练*书法,有时候,会随手拍几张照片。

  这个公园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能让我有归属感,大概就是我的地坛吧。

  二、后来,我在最无助,最黑暗的地狱中爬了出来,便很久没有去过那个公园。

  我不再去想生死的大问题,也不再去想遥远的未来,我变得更加冷漠,我变得关注当下。

  所以别和我提未来,未来太远,我看不到。

  也别和我提感同身受,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

  之后,想买的东西,我会马上买,想做的事,也会马上做,喜欢的人,也会马上表白……我的拖延症太严重了,世事无常,我可不想留下遗憾。

  无助感消失了,一个人到最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变得孤独了。

  三、我开始对生命漠视。

  这种漠视不是见死不救的无情,而是对生命消逝的冷漠。

  ——“幕,你知道吗,XX又发生地震了,死了上百人了。”

  ——“哦。”

  ——“幕,你看新闻了吗,高速上车祸死了两个人,还有视频。”

  ——“哦。”

  前几天晚上回家,路过十字路口,亲眼目睹一场车祸,距离我只有20米左右。我看了一眼,心想:那司机应该已经死了。

  之后转身走了。

  我开始对很多事情失去感觉,开始和很多认识的人断绝关系。

  几天前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抱怨各种不顺和操蛋的事情,我看了一眼,点了一个赞,评论说:真羡慕你有这些情绪。

  我多想有这些情绪,开心也好,愤懑也罢,只要是情绪都好。

  可惜我没有。

  四、我反而对陌生人热情起来。

  路上有人向我问路,我会不耐其烦的告诉他怎么走,甚至还会陪他一起过去。

  公交车上边上坐着一位农民工,我会主动的和他说话,听他诉说着各种不顺。

  去修电脑,会和那个老板坐下来嘚啵一个小时,详细询问他这个城市这么些年的变化。

  有老奶奶问我“信耶稣么”,我会静下心来听他说着耶稣如何如何。

  前些天不经意间看到《滕王阁序》,看到那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

  至少,面对萍水相逢的人,我还能温柔相待。

  五、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史铁生。时隔这么多年重新看他的散文,却不怎么喜欢了。

  大概是因为我也有那么绝望的经历吧。

  正如他所言:“我什么也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我应该还有梦吧,不然也不会写这么多了。

  ——苏幕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史铁生的文字了解甚少,只是对几篇太过有名的小说和散文略有接触。但在这个寒假,我被他深深出动了,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笔,还有一个残疾人从黑暗中走出时携带的一切。

  《兄弟》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接着是《午餐半小时》,这两篇文章一度令我陷入了一个误区:史铁生是个悲观主义者。因为他的文章是如此压抑以至于空气都仿佛被挤在一起,让人无法呼吸。但这种阴暗文学和我印象中那个激励了无数人的乐观作家并不相符,于是我继续看着,看着。突然,像过了迷宫中的一个拐角,我看到了另一个史铁生,那个在大山里耕地、喂牛,天天盼着下雨,时刻活跃着的年轻人。这是黑暗中的第一道光:他抛弃了对命运的探索,暂时忘却世界的不公,去回味最原始最朴实的灵魂。

  书页继续翻动,《礼拜日》、《命运若弦》、《往事》等文章依次出现在我眼前,让我看到了一个希望理解世界、希望为“活着”寻找理由的人在诺大的迷宫中不停摸索。虽然最初他被自己的不幸压制着,看不清脚下的路,四处碰壁,但他每转过一个拐角,都会多一盏指路的明灯;虽然他也曾分不清方向,只是“寻找一座太*桥”,但生命中的种种经历的积淀让他明白了完美因残缺而体现,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缺陷,世界并非只对自己不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是一位作家经历了绝境、体会了无常、探寻过人生后所展现出的宁

  静,他用自己亲历的体验赋予文章生命,让它们始终带着静谧的温情和哀缓的悲伤,但也有着对“荒诞”和“宿命”的抗争。不,这不是抗争,是再一次思索和诠释,是一颗活泼的心在跃动时所迸发出的力量。“这是自天地返璞归真,不是顽固不化循环倒退,不是看破红尘灰心丧气,而是赴死之途上的真诚歌舞。”

  我合上书,重新审视着封面上史铁生的黑白照片:一副粗框方眼镜,上扬的嘴中露出整齐的牙齿,一双眼淡淡地注视之前方,毫无波澜,只是淡淡地看着云雪雾花,淡淡地看着四季更迭,淡淡地看着人生百态。不论面对什么,史铁生都只是微笑着,没有嘲讽,没有轻视,只有对生的仰望,对死的从容。

  这便是我读出的史铁生,一个从黑暗中带出光明的人。

  第一次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或许已是多年以前,然而,第一次接触到他的文章,已经才是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博大无私的爱以及表达了对母亲的感谢,处处令人动容。这才令我坚定了决心,在暑假读这本《史铁生精选集》。

  《史铁生精选集》里共有小说十来篇,散文两篇,每一篇文章都能显示他极好的艺术感觉与文字功力。每一篇小说,都有独特的结构,绝无重复。史铁生将其朴素的人物与故事,容纳在看似随意的结构中,完成各种思想的表达。

  小说《插队的故事》令我印象颇深,文中的“我”在陕北清*湾插队,清*湾那时十分贫穷,那儿的人民没见过半导体,没看过假牙,对知识青年的东西都感到好奇、惊叹。但是清*湾的人们朴实、能干,待人热情,你可以听见破老汉抑扬顿挫的歌声;你可以看见明娃妈的心灵手巧,看不出在她手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买;你可以听见疤子帮“我”扛装满厚重的书籍箱子的沉重脚步声;你可以看见老婆儿时常用围裙十几颗鸡蛋,小脚翘翘地走来问知识青年要不要……一切的一切,无不透露着清*湾人的美好品德,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或许快乐,可当清*湾下起了暴雨,清*湾就不再那么安详,*静,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可怕,人们很无助,好不容易得到的碎柴,偶尔有的圆木、麦子等等,都会跟着这洪水而去,谁能把急流中的东西捞起来,谁就是他的新主人。栓儿十分精壮,有一次,他被圆木拖进洪流,让浪头挟裹、摔打,可他始终没松开那圆木,漂了几十里,没死,连人和圆木被清*河扔上了岸。在这里面,我们看得出栓儿的坚韧与不易,为了得到圆木整整漂了几十里,在湍急的洪水中活命的幸运。可又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栓儿明明可以放手,不被卷入这将要吞噬一切的洪水中,可他并没有放弃。这又是为了什么?栓儿为了钱,为了能通过得到圆木来换取粮食,他这么做仿佛又是不得不,这也正体现了清*湾人民是十分十分困难和贫穷的……我当然没有插过队,然而这篇小说让我看见了小人物们的不幸与他们坚韧执着的生命意志。当然,最令我可喜的是:最后陕北变得越来越好!

  《我与地坛》也让我感受到很多,地坛其实就是一座废弃的古园,散文以地坛为线索讲述着我与地坛之间的故事。地坛是“我”瘫痪后的去处,“我”用轮椅走遍它的每一米草地,所以“我”十分熟悉这园子,甚至用园子的东西来描绘四季,“我”离不开地坛,地坛是“我”对母亲的怀念,瘫痪后“我”的脾气很坏,直至母亲去世后,“我”恍然理解母亲的不易、痛苦,“我”猛然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更有母亲寻“我”到处遍布的脚印,我深深地体会的到:史铁生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他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以及感激,地坛与史铁生之间的关系密切,他对于地坛的深厚复杂的感情。

  史铁生双腿瘫痪,而仍旧是*当代著名作家。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许真如同他说的那样,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努力,身上闪烁着一种叫坚强的星光!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地震读书笔记 (菁华3篇)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感受到那位父亲的勇敢和对阿曼达火热和真挚的爱。

  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当时地震了,但是阿曼达还在小学里。于是父亲就去教学楼的废墟里找儿子。经过几十个小时的搜救,连警察和消防队队员都放弃了,但是这位父亲并没有放弃。消防队队员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劝他,但这位父亲仍然坚持不懈地寻找着阿曼达。经过38个小时的搜救,最终找到了躲在角落里的阿曼达,跟阿曼达在一起的还有另外14名学生。

  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无限的'。经过10个小时、20个小时、30个小时直到38个小时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和同班的14名学生。那个爸爸在地震后竟然能勇敢地在废墟中找儿子,正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我是那位父亲,虽然我很想救自己的儿子,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的磨练,我最终还是会放弃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每天9点多上床睡觉,可妈妈一直为家务忙到11点,才让自己上床睡觉。但是每天6点半又起床给我们做早饭。妈妈是这么勤劳,每次这么晚睡这么早起,她都没任何怨言。想到这,我便热泪盈眶。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凭借3天破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17天坡5亿、并且还在继续向上突破的骄人成绩,创下了国产片最高票房纪录。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该片制作的成功。

  然而,我们在听到人们对影片《唐山大地震》大加赞扬之辞的同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它严重失实,比如表现地震时出现了多次闪烁的好看的紫色的地光;大地看不到丝毫的暴跳和倾斜,老弱妇孺们都还能在地上奔走;地震发生时没有出现巨大的“地声”;没有听到75万唐山人被埋在脚下的呼救声。

  其实,影片《唐山大地震》对地震场面的表现是作了一些努力的:奇热无比的天气,成群结队到处乱飞的蜻蜓;随着一道蓝光闪过,大地倾斜了,地面开裂了,电线起火了,房屋倒塌了,生命消失了。地震来时正值深夜,人们还在梦中,很多人还没有醒来就失去了生命。有的夜班工人虽然感受到了地震的到来,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般的大地震,大家只能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任凭地震无情地吞噬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电影镜头对着一排排地震遇难者的遗体,还有那些在凄风苦雨中凄厉地叫着父母名字或叫着儿女名字的幸存者,画面足以反映大自然的残酷,地震灾区的惨烈。

  艺术是可以虚构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在悲剧中,诗人们都坚持采用历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发生的事,我们还难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发生的事,我们却相信是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的事不会发生。但有些悲剧却只有一两个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虚构,有些悲剧甚至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物,例如阿伽同的`《安逸斯》,其中的事件与人物都是虚构的,可是仍然使人喜爱。因此,不必专采用那些作为悲剧题材的传统故事。那样作是可笑的;因为甚至那些所谓熟悉的人名,也仅为少数人熟悉,尽管如此,仍然为大家喜爱。”[1]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文艺创作中写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和写未发生过的虚构的事情都是可以的。只要合乎情理,生动感人,就会使人喜爱。

  我们知道,电影艺术不是简单的照相,不是记录社会生活的原型。任何一位电影艺术家,在进行电影创作时,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生活作为依据。脱离现实生活的创作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会走入死胡同,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现实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如果要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在电影作品中,那是做不到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每一位电影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都要对他所知道、了解、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分析、提炼、集中、虚构、构造,才有可能实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完美结合,创作出受人喜爱的作品。

  影片《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乎人类和自然,家庭和亲情,生存和死亡,抉择和无赖,怨恨和宽恕的影片。影片没有去全景式地表现唐山大地震,而是将大地震作为一种背景推向后台,通过震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几个普通人物的亲情失而复得的故事来解读复杂的人性。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场大灾难,是唐山人民的一个大悲剧。影片《唐山大地震》以悲剧的美学意识,“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地震不仅毁掉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毁坏了幸存者的心灵。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这是一种长期的难以自拔的心灵纠结的痛苦。这比起地震发生时天崩地裂房屋垮塌对人的肉体的伤害要大得多。可见,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们要有多大的勇气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坚强地继续生活下去。这可能就是作家张翎小说原著所指的大地震发生后人在心灵上的余震。

  以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和*军官王德清夫妇为几个主要人物,在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情故事,并且通过这个故事把时隔32年的唐山大地震和四川汶川大地震联系了起来,使这个悲剧有了一个比较温暖的的结局。对于以方登为代表的幸存者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给她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影片《唐山大地震》所揭示的有深度的问题。因此,比起片首天崩地裂的地震场面,影片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烈的震撼,是那些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再现的灾后心灵重建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语言完全来自老百姓的生活,*时中蕴含着力量。

  女主人公李元妮作出只救儿子不救女儿的决定后,一直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自赎,30多年来她一直居住在原来陈旧的房子里,舍不得离开老公和女儿,纵使儿子在杭州当了大老板要接她过去安度晚年也不改初衷,她的理由是为了让老公和女儿回来时可以找到家。实际上,女儿方登并没有遇难,只不过母女两天各一方,信息没有得到沟通。方登在死人堆里被雨淋醒,后被*军官王德清夫妇收养并培养**,无论养父母如何动员她回唐山寻找亲人,都被她无情的拒绝了。因为,母亲只救弟弟不救她的那一幕深深地刺伤了她,她怨恨母亲,她不能原谅母亲,尽管母亲的抉择是那样的无奈。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方登毅然回国参加了抗震救灾行动,终于原谅了母亲。于是姐弟双双回到唐山去见母亲。母亲元妮悲喜交加,悔恨难当,深感内疚,跪着给女儿赔不是,怀恨32年的女儿再也抵挡不住亲情的呼唤,抱着母亲痛哭不止。这是一种巧合,也许就是虚构的情节,出人意料之处,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一感人的场面猛烈地打动着观众的心。眼泪和感动是观众看完电影后的普通感受。影片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李元妮和方登的母女情,还有李元妮和方达的母子情,方登和方达的姐弟情,小河和李元妮互相体谅的婆媳情,甚至还有方登与养父养母之间的那种深厚的感情。这些感人至深的情节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银幕上凸显强大的感染力。影片以两次大地震的真实历史背景为基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本质,塑造出了生活鲜明富有吸引力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自然灾害面前,人是渺小的,生命是脆弱的。为了自我生存,人只有被动地去适应它,这就使得人性、生存与道德,在这样的环境中起了剧烈的冲突。所以我们可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的力量实际上就是真实的力度。这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影片有效地表现了人在大地震这个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及人性中本质的部分。方登在高考时选择了学医,在读大学时与研究生杨志恋爱不小心怀了孕,她固执地不去做流产,最终退学把女儿生了下来,一个人独自承担起负责将其养大,这都反映了在地震中获得新生的她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从而非常尊重生命。我们在影片中完全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是残酷的,生命是易碎的,然而人又是坚强地,只要有一线希望,幸存者都会努力挣扎,决不放弃。他们用自己的生存论释这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敬畏。影片所展现出的对于人的深层的探索,对于人性与生命的叩问,都值得我们多多地加以思索。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人生与生命的真谛,更加坚定地去寻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影片《唐山大地震》从讲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主题:人性与生命。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凭借3天破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17天坡5亿、并且还在继续向上突破的骄人成绩,创下了国产片最高票房纪录。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该片制作的成功。

  然而,我们在听到人们对影片《唐山大地震》大加赞扬之辞的同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它严重失实,比如表现地震时出现了多次闪烁的好看的紫色的地光;大地看不到丝毫的暴跳和倾斜,老弱妇孺们都还能在地上奔走;地震发生时没有出现巨大的“地声”;没有听到75万唐山人被埋在脚下的呼救声。

  其实,影片《唐山大地震》对地震场面的表现是作了一些努力的:奇热无比的天气,成群结队到处乱飞的蜻蜓;随着一道蓝光闪过,大地倾斜了,地面开裂了,电线起火了,房屋倒塌了,生命消失了。地震来时正值深夜,人们还在梦中,很多人还没有醒来就失去了生命。有的夜班工人虽然感受到了地震的到来,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般的大地震,大家只能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任凭地震无情地吞噬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电影镜头对着一排排地震遇难者的遗体,还有那些在凄风苦雨中凄厉地叫着父母名字或叫着儿女名字的幸存者,画面足以反映大自然的残酷,地震灾区的惨烈。

  艺术是可以虚构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在悲剧中,诗人们都坚持采用历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发生的事,我们还难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发生的事,我们却相信是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的事不会发生。但有些悲剧却只有一两个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虚构,有些悲剧甚至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物,例如阿伽同的《安逸斯》,其中的事件与人物都是虚构的,可是仍然使人喜爱。因此,不必专采用那些作为悲剧题材的传统故事。那样作是可笑的;因为甚至那些所谓熟悉的人名,也仅为少数人熟悉,尽管如此,仍然为大家喜爱。”[1]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文艺创作中写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和写未发生过的虚构的事情都是可以的。只要合乎情理,生动感人,就会使人喜爱。

  我们知道,电影艺术不是简单的照相,不是记录社会生活的原型。任何一位电影艺术家,在进行电影创作时,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生活作为依据。脱离现实生活的创作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会走入死胡同,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现实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如果要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在电影作品中,那是做不到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每一位电影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都要对他所知道、了解、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分析、提炼、集中、虚构、构造,才有可能实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完美结合,创作出受人喜爱的作品。

  影片《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乎人类和自然,家庭和亲情,生存和死亡,抉择和无赖,怨恨和宽恕的影片。影片没有去全景式地表现唐山大地震,而是将大地震作为一种背景推向后台,通过震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几个普通人物的亲情失而复得的故事来解读复杂的人性。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场大灾难,是唐山人民的一个大悲剧。影片《唐山大地震》以悲剧的美学意识,“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地震不仅毁掉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毁坏了幸存者的心灵。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这是一种长期的难以自拔的心灵纠结的痛苦。这比起地震发生时天崩地裂房屋垮塌对人的肉体的伤害要大得多。可见,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们要有多大的勇气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坚强地继续生活下去。这可能就是作家张翎小说原著所指的大地震发生后人在心灵上的余震。

  以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和*军官王德清夫妇为几个主要人物,在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悲情故事,并且通过这个故事把时隔32年的唐山大地震和四川汶川大地震联系了起来,使这个悲剧有了一个比较温暖的的结局。对于以方登为代表的幸存者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给她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影片《唐山大地震》所揭示的有深度的问题。因此,比起片首天崩地裂的地震场面,影片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烈的震撼,是那些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再现的灾后心灵重建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语言完全来自老百姓的生活,*时中蕴含着力量。

  女主人公李元妮作出只救儿子不救女儿的决定后,一直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自赎,30多年来她一直居住在原来陈旧的房子里,舍不得离开老公和女儿,纵使儿子在杭州当了大老板要接她过去安度晚年也不改初衷,她的理由是为了让老公和女儿回来时可以找到家。实际上,女儿方登并没有遇难,只不过母女两天各一方,信息没有得到沟通。方登在死人堆里被雨淋醒,后被*军官王德清夫妇收养并培养**,无论养父母如何动员她回唐山寻找亲人,都被她无情的拒绝了。因为,母亲只救弟弟不救她的那一幕深深地刺伤了她,她怨恨母亲,她不能原谅母亲,尽管母亲的抉择是那样的无奈。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方登毅然回国参加了抗震救灾行动,终于原谅了母亲。于是姐弟双双回到唐山去见母亲。母亲元妮悲喜交加,悔恨难当,深感内疚,跪着给女儿赔不是,怀恨32年的女儿再也抵挡不住亲情的呼唤,抱着母亲痛哭不止。这是一种巧合,也许就是虚构的情节,出人意料之处,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一感人的场面猛烈地打动着观众的心。眼泪和感动是观众看完电影后的普通感受。影片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李元妮和方登的母女情,还有李元妮和方达的母子情,方登和方达的姐弟情,小河和李元妮互相体谅的`婆媳情,甚至还有方登与养父养母之间的那种深厚的感情。这些感人至深的情节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银幕上凸显强大的感染力。影片以两次大地震的真实历史背景为基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本质,塑造出了生活鲜明富有吸引力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自然灾害面前,人是渺小的,生命是脆弱的。为了自我生存,人只有被动地去适应它,这就使得人性、生存与道德,在这样的环境中起了剧烈的冲突。所以我们可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的力量实际上就是真实的力度。这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影片有效地表现了人在大地震这个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及人性中本质的部分。方登在高考时选择了学医,在读大学时与研究生杨志恋爱不小心怀了孕,她固执地不去做流产,最终退学把女儿生了下来,一个人独自承担起负责将其养大,这都反映了在地震中获得新生的她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从而非常尊重生命。我们在影片中完全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自然是残酷的,生命是易碎的,然而人又是坚强地,只要有一线希望,幸存者都会努力挣扎,决不放弃。他们用自己的生存论释这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敬畏。影片所展现出的对于人的深层的探索,对于人性与生命的叩问,都值得我们多多地加以思索。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人生与生命的真谛,更加坚定地去寻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影片《唐山大地震》从讲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主题:人性与生命。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6)

——宽容读书笔记 (菁华3篇)

  著名作家房龙的名著《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因为固执己见所带来的人间悲剧,勾勒了一幅幅人类因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发展场景。作者对宽容的阐述,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心灵获得一种释放和净化,给人启迪。

  何谓宽容?《不列颠百科全书》下定义曰: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现代汉语词典》曰: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而我在阅读了房龙这部用文艺性笔法叙述了自中世纪以来人类反抗无知、偏执和暴虐的历史作品后,对宽容的理解更简单明了。宽容即宽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颗宽大、包容的心去对待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这绝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迁就,也不是懦弱无能地委屈忍让;宽容是宽而有度地恕,包而见底地容。让,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风度,一种雅量。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成熟的一个标志。能够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能够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而能够不断否定自我,则是一种博大。宽容是人类至高无尚的美德,放射人性独有的光芒。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

  宽容别人,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几跤也在所难免。高山不理解流泉,设臵了许多路障,泉水却永不停歇,饶过顽石,跳下断崖,变成了飞瀑,变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总要离去,但岸总是等待着,永远张开宽大的臂膀。太阳不理解月亮,不喜欢她惨白的光,月亮却永远追随着太阳,当太阳落山后,她却用淡淡的柔光照亮整个黑夜。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人不理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其次要宽容地善待他人。没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计较,没有必要和他人争强斗很,没有必要……俗话说: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冤冤相报何时了,与其去记恨和报复别人,不如去理解和宽容别人。印度圣雄甘地说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当作人生准则,那么整个世界就会乱成一团了。给他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正所谓一声问候三天暖,半句恶言一月寒,面对他人的错误、失误,与其不顾颜面横加指责,不如用宽容之心待之,为其留一条后路,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责人之心责己,则宽;利己之心利人,则容。

  宽容是一种宁静,宽容是人生的一种豁达。如果我们都善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沿他人思绪斟酌一番,人与人之间也许能相互宽容,谅解。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爱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浪漫,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最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宽容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学会宽容,你疲惫的心,也会变得年轻。因为宽容,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因为豁达,生活会处处充满阳光。宽容就是忍耐。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海,纳百川而清澈明净;宽容是山,垒砾石而巍峨挺拔;宽容是天,容万象而朗朗清清;能宽容就能发展壮大。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几个子弟兵,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胸怀是分不开的。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两人共同为齐桓公建立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由于这种宽容的气魄,干戈可化为玉帛,刀剑可化为耕犁,难解之事就在相互容忍和包容中妥善解决。所以宽容是助人成就事业的基石,是所有想成就事业的人们必须具备的涵养。

  当你对他人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度;多一点容忍;多一点体贴;多一点谅解,与此同时,你自己也会少一些忧愁;少一些烦恼;少一些郁闷;少一些闷闷不乐;少一些不快;降低了耗气伤神的砝码,增加了健康快乐的基数,善待他人益于己。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胸怀,宽容是一种气度,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宽容,是人类应该具有的一种修养,也是使世界充满爱的一种美德。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理解与宽容,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的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这是憎恶。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性。这就是宽容。

  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反扣书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呵呵,是呀,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必自寻烦恼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生活的强者。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合上这本书,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记住,只有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里走好人生的道路……

  《宽容》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用轻松的方式来揭示真理,主张宽容与和*,倡导思想**。此书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经典之作。

  《宽容》一书出版于1925年,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

  是荷兰裔美国人,作家、历史地理学家。著有《宽容》《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和《圣经的故事》等作品。当时作为通俗历史学家的房龙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在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是怎样一直与“不宽容”做斗争的。

  在这本书里,大多是关于“不宽容”的描述。人类因为固执、无知和利益而无法克服自身的恐惧,没办法进入一个真正多元、健康、完善的世界。这个书名恰好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切“不宽容”的绝佳反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宽容”最有力的呼唤。

  这是一本时间跨度相当长的历史类书籍。作者从蛮荒时代一直写到了20世纪20年代,从尼罗河流域跨到了冰岛,与其说这是一部西方宗教方面的简史,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与发展的思想史。在文明的进程中,宽容与不宽容始终在斗争,从未停止过。也许,恐怖是导致不宽容行为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任何一个时代,统治者出于一种害怕不安的心理,便会将这种心理转化成行动,颁布各种不宽容的政策法规,来压制他的臣民。其实政策也好,宗教也罢,我认为这都是一种手段。一种统治者希望达到自己目的所采取的行动。这种行动一旦开始,也就是“不宽容”的开始。本书的书名虽然是“宽容”,但作者的笔墨几乎都在描述“不宽容”,已宽容为题,以不宽容为主体,这大概也是本书的精彩之一吧。这个题目也极尽讽刺意味。很显然,我们需要宽容,宽容才能让文明发展,让社会进步,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却充满了不宽容。

  我们期待美好,期待宽容。为了那一天,我们可能要等一万年,也可能要等十万年。但是,只要人类战胜自己的恐惧,这一天就不会遥远。


易经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7)

——干法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每当我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我会自主地去关注到一些答疑解惑的书籍,期望帮助自己在一个新的阶段形成有益的认知,看这本书之初,我正在实*的阶段。看到目录,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工作的方法论的书,后来买回来,直到阅读完,正如译者曹岫云所说,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具体的工作方法,而是阐述了一种“劳动观”、“工作观”,全文可以直接用目录里的几句话直接概括出来,简单而又质朴,都是我们听惯了的道理,而偏偏正是这些被我们常年挂在嘴边乃至不屑一顾的味同嚼蜡的大道理,成就了稻盛和夫的经营传奇。

  我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和一位好朋友提到了这位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听说过吗,貌似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人物。”

  “稻盛和夫啊,就是个和*李阳一样的人物。”

  是吗,我能听出他的话语里有一种“还好,一般般”的意味,呃呃呃,莫名李阳就暗暗躺枪了,只是打个简单的比方,大家也不要太在意了。好朋友的评价令我对稻盛和夫的钦佩之情弱化到了三分,现在好多的企业家都是这样,一经公号或者名人烘托,大人物的形象就能在我这种小读者的心中变得高大而威猛,这与娱乐圈的明星人设是一样的效应,虚实难辨。所以,我摒弃了别人口中的稻盛和夫,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去建立一个我心里的稻盛和夫。

  不得不说,稻盛和夫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实干家。他所提倡的观点是正面的,而我也将其奉为正确的。说到“正确”二字,我就想到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书评,里面不乏有对其观点嗤之以鼻的人,所以说“正确”这两个字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自我认识,我愿意认为它正确它就正确,嗯,我就是这么任性的女子,当然,你可以认为它不正确,但无可否认其正面性。这是一本适合在工作懈怠时读一读的书,它能够带给我热血的力量和正面的思维。

  *凡者听道理,成功者干道理

  大学里经常会设置一些讲座的提问环节,而我这种傻叉总会问一个问题,百试不爽,“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吗?”,这样问的结果就是,讲台上的过来人会讲一大堆过往的故事然后再以我听腻了的道理结尾,那时的我也会和旁边的同学们一起小声附和“讲的都是些没营养的大道理”。读后感如今再回过头来看,那时的我果然是个傻叉。真正成就伟大二字的无非就是不遗余力地踏实地去践行这些正面的大道理,稻盛和夫如此,很多企业家亦是如此。*凡的人只是将道理挂在嘴边却实践甚少,而成功者往往是将道理干出来以验证道理的可行性再传授给*凡的人,可*凡的人总以为成功者只是道理的传播者。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会问例如“能分享些经验吗?”“能给一些忠告吗?”之类的傻叉问题了。

  为什么而工作?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呢?买皮肤买装备买经验?买鞋买衣服买包包?想想这画面,很美很激动。有钱再说,没钱就别想了,等财务自由了再想吧。大多数人在刚开始进入工作的时候,钱是不够用的,这个时候财务是没有自由的,比如说我,而实现财务自由需要花费的时间,因人而异。工作的薪水短时间无法使财务达到自由时,人就会陷入“反正也拿不到多少工资”的消极泥沼里,若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因内心的热爱而驱动自己去工作,若是自己没那么喜欢的工作则以完成任务至上,久而久之工作成为每日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这两者,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工作,都会面临长期重复的乏味和枯燥,从而我开始去探索工作这件事情的意义,我是那种不思考意义会死的人。

  稻盛和夫说,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练人格的“修行”,想想这画面,很仙很佛系。修行,说起来我看到太多的文章提出了这两个字,婚姻是一场修行,工作是一场修行,活着是一场修行云云。生而为人,本就是一场修行啊,而学业、工作、生活、家庭都是修人的一部分,修行的终点,是成为一个自己所认同的好品质的人。当我能把不喜欢的工作换掉从而去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当我能够接受并转变我喜欢的工作中存在的乏味枯燥,我想我正马不停蹄地奔向这条修行之路的终点。作者:禾勿人水小姐

  干法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的出来,稻盛前辈写书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之类东拼西凑的货色完全不同。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震惊着实不轻,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强悍,这样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压迫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慢慢发展壮大并成为业内难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研究,探索和学*,我从此书中获得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分享出来,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看完这本书,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有三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没错,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大脑是个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脑的2% - 5%,而伟大如爱因斯坦不过也用了12%所以,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用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力付出,那么像稻盛和夫那样取得工作上的巨大突破也是大有可能的。

  第二,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

  稻盛和夫的京瓷建立起来之后,面对着垄断寡头一般的竞争对手,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强地坚持不懈地缓慢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最后成为同类市场上的佼佼者,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当时现有产品市场几乎全被几大竞争对手瓜分,谁会对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正眼相看?更何况这家小公司无论人手,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不能和竞争对手们相提并论?那它是怎么成功的呢?它是这样做的:无论哪家公司抛给它一个产品问他“你可以做吗?”他都说“能!”为什么会在有那么强大的供货商的同时,会有一家公司问某种产品是否京瓷可以做,答案显而易见,因为那些强大的供货商做不了,那些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公司尚且做不出,京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不过正相反,通过稻盛和夫和他手下员工的疯狂加班和全力攻关,这些貌似不可能全部变成了可能,而且京瓷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掌握了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了市场上最先进的陶瓷材料,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这是一种什么概念,没有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一般公司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早就支支吾吾一句:“不能做”然后就灰头土脸地逃之夭夭了,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接这个活儿办不成事陪人家损失不说企业名声也扫地了,那还混不混了!所以他们连尝试一下也都不敢了,这失败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可是殊不知他们拒绝尝试从而避免失败的`同时也失去了这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尽管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却彻底与成功无缘。这样的机会只有有胆量的人才有资格获得,也唯有意志坚定者才能最终笑到最后。*有句古话:叫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时说来确实有戏谑的意味,但何尝不是一句真理,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还谈什么成功,有再多成功的机会向他招手,他都会望而却步,落荒而逃。所以,当我们面临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可以!朋友们,当领导想提拔你问你能不能胜任,或是当主管想为你的业绩设一个高指标问你能不能完成时,你要说能!因为只有你有了肯定的回答,你才拥有了取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做最好的产品

  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稻盛和夫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是完美的过分那种。他让自己的工程师设计一款新产品,该工程师不分昼夜,日夜钻研,做了几百次实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成品,兴奋异常地来到稻盛和夫面前邀功,不料稻盛和夫只看了一眼,就直截了当地泼了他一头冷水,原因无非是那产品表面上貌似因为氧化物燃烧的关系而出现了黑色烟状杂质,稻盛随即毫不掩饰地做了产品不合格的结论。这位工程师自然四郁闷得不行,但经过稻盛解释也就释然了。没错,一件产品的好坏不是外观所能决定的,但是带有杂质的外观直接会让顾客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抛到一边,因为外观尚且不能保证过关,性能能好到哪儿去?更有甚者甚至会想到这是个态度问题,外观做的这么潦草,在内在价值方面又能有多上心…等等等等,所以正如某位先贤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稻盛和夫要的是完美的产品,要的是同类产品的标杆和范本,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他*乎偏执的严格要求最终使他的产品始终站在业界顶峰高度,所以他的成功绝对是必然的。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无论发展多少年始终都有改进的余地,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领头羊和落后者,但不论做什么,我们心里都要有这样的觉悟: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天地。

  这三点体会必会成为我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指针,指导我不断前进,感谢公司领导推荐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干法一书无疑是一本体验稻盛哲学的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读,细细读,用心读,而每再读一次必然都会有新的体会。

  整整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稻盛先生的《干法》,感触良多。这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该书一经出版,不到一年再版19次,月销量最高达到20万册。稻盛先生结合自己70余年的切身经历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与我们探讨工作真正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为身在职场的我们点燃了指路明灯。

  一个人白手起家一生能够创立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就足以赢得世人的尊敬了,稻盛和夫在42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提炼心智。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这让人十分的敬佩。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体会是让我真正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工作?”在现如今这个充满浮躁和功利的就业、职场环境中,很多人总是愤恨自己的怀才不遇,在工作中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他们只看到别人成功、光鲜的一面,却往往看不到别人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们把“努力工作”、“拼命劳动”看得毫无意义,追求和梦想着不劳而获、一夜成名。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冷笑和鄙视。而稻盛先生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工作的意义,全心全意的去投入工作,你就能度过幸福的人生。

  稻盛先生在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工作是一种修炼。”工作能够造就人格,努力认真的工作能够扭转人生。作为一名金明小学的老师,我非常的热爱这份工作,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但有时工作中的劳累、孩子们的顽皮、家长们的不理解,也让我非常想发发牢骚。有时候想想,既然有个别孩子的家长都不在意自己孩子的学*,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的帮助这些孩子提升不太理想的学*成绩呢?我的努力和辛劳又能得到什么呢?但是在看完《干法》这本书以后,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稻盛先生教会了我们,工作真正的“干法”。

  稻盛先生教会了我,首先要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练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练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对于每天的工作,我们要老老实实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我们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像经营自己的事业一样,精益求精,永远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多朴素的观点啊,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地工作,不只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更是为了磨砺个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内心,进而提升个人境界。

  当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体验到的快乐;当工作成果受到别人的褒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快乐和感动当作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当成是一个生命体,倾听来自工作的声音,和工作谈心,对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稻盛先生曾总结过一条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或称努力)×能力。可理解为要度过幸福的人生,把工作做到最好,必须具备正面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能力三种因素。它们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相乘就意味着结果可能会是负值或零,如思维方式不正确,结果就是负值,如意志和能力不足,则结果可能是零。能力基本由上天赋予,热情则完全由后天培养。全书围绕这一公式,娓娓道来,令我们领悟到许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