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

首页 / 方案 / | 2022-11-25 00:00:00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通过观摩大班学生的课堂,让小学教师对大班的学*和生活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3、通过活动,让大班孩子了解上小学需要做的相关准备,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观小学校园、小朋友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问答互动等形式,对即将踏入的小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和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7日

  四、活动准备

  1、教科室与桥下镇府前幼儿园联系参观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教导处带领六年级4位班主任,观摩大班上课,聆听人员介绍,然后参观校园,了解学生日常作息和校园活动。

  3、参观的教师与大班孩子互动交流,赠送礼物。

  4、5月份、桥下中心小学邀请府前幼儿园大班孩子“走进小学、快乐衔接”活动。

  五、活动对象

  教学线负责人、六年级班主任、大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过程

  1、观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让老师对大班的学*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咨询大班老师。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学**惯。

  3、小学老师与大班孩子进行互动,讲解上小学的相关事宜,为孩子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2

  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8日8:30—11:30

  二、活动地点:

  东方半岛小学

  三、活动目标:

  参观东方半岛小学,体验小学生学*、活动的场所和学*常规;观察小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

  四、活动流程:

  1、师幼8:00在幼儿园班级集中,介绍参观东方半岛小学的活动内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8:30整队一起去东方半岛小学。(认识校牌、校名)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在参观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脱离队伍。

  (2)、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小学生的学*。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升旗仪式

  3、带领幼儿观看社团活动:

  (1)参观大操场:访问操场上的老师、小学生,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2)参观功能室: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重要的学*场所。

  (3)组织观看小学生做操。

  4、在三楼多功能厅参加互动活动

  (1)听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的学*模式和生活常规,激发幼儿做一个光荣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文明礼仪操”或“英语操”互动活动

  五、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情况?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谁帮助了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小学,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六、领导及部门人员工作安排

  领导:刘芳总负责。

  刘芳负责联系东方半岛小学招生办主任胡春雷、做好参观小学的工作的安排。

  谭艳负责带领幼儿园师幼、家长到小学。

  各班级三位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带好孩子跟着小学教师参观校园、观摩升旗仪式、早操、参观功能室等。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下基础。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动机,做好学*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1)

——学校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菁华3篇)

学校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1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学校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2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学校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3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迎来了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这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学期。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一、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衔接策略:

  1.幼儿入学前思想准备:(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通过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的学*与生活,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上学的愿望。

  2.开展各种活动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家长和幼儿园一同为孩子入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方式及家长辅导要求,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三、具体安排:

  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学*小学生活。

  (1)改变作息时间:午睡时间的缩短、集体活动时间的延长、课间游戏让幼儿自由活动等。

  (2)学*整理书包:认识文具、活动中学*整理书包、整理书包比赛。

  (3)幼儿的座位:学小学生坐在座位上上课、坐姿、举手。

  (4)每天适当的布置作业,让幼儿学*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作业。

  2.每月活动的安排:

  二月:发放"幼小衔接"调查表。

  三月:

  (1)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环境。

  (2)家长会: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

  四月:

  (1)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的课间操,学生食堂,参与一年级学生的读书活动。

  (2)整理书包比赛。

  (3)读书节系列活动。

  五月:

  (1)通过参观小学,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全面体验小学的学*与生活。

  (2)开展大带小活动,请小学生来我园教幼儿学戴红领巾并谈谈自己做小学生感受。

  六月:举行毕业典礼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2)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汇总二十篇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小学读书后往往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高高兴兴地上学,几个星期后,身体明显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学,对学*产生厌恶心理。做好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乃至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此次活动为走进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幼儿园为主,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宣传学校工作和发展方向,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谋求幼儿园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

  (2)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认识,实现小学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衔接方案:

  (一)、成员:

  组长:杨家清副组长:麦燕文

  组员:全体一二年级教师

  (二)、衔接重点:

  (1)兴趣激发;

  (2)*惯规则培养;

  (3)语文学*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方面;

  (4)数学学*能力——加减运算、思维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数学);

  (5)适应能力方面——个性,心理,独立性等。

  (三)、具体措施:

  A、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

  B、参与幼儿园家长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C、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与小学联谊活动

  D、进行教师座谈,组织教研活动

  E、组织各类评比或展示活动

  (四)、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学*能力方面的培养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

  (2)、各种姿势训练及达标,坐姿,书写姿势,举手姿势。

  (3)、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4)、学*时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并愿意寻求问题的答案。

  (5)、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6)、听读识字教学以100个会认的字为主(见图)要求会认、会读、会用,期末100个达标要求100%。

  注重计算能力的训练(20以内加减法计算)(10以内加减运算要求达标)

  (7)、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5、家长方面

  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备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实行生活环节”限时制”:规定时间限制,刷牙洗脸等。

  3、花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认真对待并坚持。

  4、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安全,方便,实用):书包,闹钟,铅笔橡皮尺子,记作业本,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2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生活*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3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2月-9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 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生活、 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 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3 月)(一)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二)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乃至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活动方案,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幼小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540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惯。

  3、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

  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在上面粘贴幼儿学*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5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x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7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对象

  (一) 3月—6月,活动时间为3个月。

  (二)活动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年级。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等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看书*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四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由每节25分钟可延长为30—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8、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9、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10、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11、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一)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生活*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二)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6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和*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四)课间衔接、社会适应,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困难所引起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在小学一日长达4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五、幼儿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0—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4、学记口述日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开展“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 6、让幼儿多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的学*、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7、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和*小学。主要内容包括:(1)观看升**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8、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 9、请家长为幼儿带简易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0、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做” 。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8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的*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惯小学的学*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9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0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生活*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1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2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的学*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3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三、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七、具体工作。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

  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

  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①学会整理。

  ②学会生活。

  ③学会自主。

  ④学会劳动。

  ⑤善于倾听。

  ⑥自主阅读。

  ⑦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

  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3、结合新课程学*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 ”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的学*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游戏、运动。

  4、我们毕业了实施:

  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5、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4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复*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二、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三、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5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视频录像及录音、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1、欣赏绘本故事第一部分,引发幼儿共鸣,表述自己对入小学的担忧。

  2、关注幼儿入学前的心理状况,梳理孩子对入学前的担忧。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准备好了吗?做了哪些准备哦?进小学前还有没有担心的事呢?

  小结:大家都为入小学准备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担忧。

  二、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1、故事导入:《小阿力上学》

  (1)老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对入小学的三个担心。

  (2)呈现3幅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

  提出问题:你能看出阿力在担心什么吗?

  生活方面:找厕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学*方面:做作业

  2、尝试解决

  请幼儿想办法尝试帮助阿力解决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阿力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想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认识时钟,开始记录)

  3、交流汇总

  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各组表述出罗列的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

  (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下课时分钟时能够去上厕所。)

  (2)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能够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业方面

  a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方法。

  (视频中包括的学*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后玩,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

  b幼儿的记录中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方法,请幼儿进行补充。

  三、延伸活动

  1、告诉幼儿如果有其它的担忧能够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2、欣赏故事的结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气勇气面对担心,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要把担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会很乐意帮助你的。办法总比担心多。这样困难会越来越少,本事会越来越大,你们会很快成为快乐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6

  一、指导思想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 ;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怎样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健康、快乐的成长,便成了我们时不以待的研究课题。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滑过渡。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将研究的重点由“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转变为“幼儿园、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尽快适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即: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幼儿与小学生、教师的之间的沟通),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与*惯,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初步确定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深入展开。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

  1、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讨论、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的内容,讨论其可行性。

  3、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对幼小衔接进一步调查,讨论修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对各班计划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修改,并着重准备环境与材料。

  3、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研讨,进一步验证幼小衔接的功能与价值。

  4、观摩与研讨,集中讨论并尽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5、课题小组成员观摩幼小衔接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寻找解决方法。

  6、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

  7、分享交流,教师们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指导策略的心得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相关论文、随笔集结成册。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实验法、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以相互参观、相互听课、家园相互联系为研究途径

  四、研究措施

  一、对我园历届大班毕业并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孩子们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即每年6月末对幼儿的入学趋向进行记录留档,新学期的9月末10月初,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到相关的小学对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也对孩子进行访谈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情况。

  二、通过与学校沟通、一日生活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惯。具体方法是:

  1、组织教师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学要求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学年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方法,在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从心理上、能力上、*惯上及身体素质上进行衔接。

  三、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有关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更好的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主要措施是:

  (1)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加强。

  (2)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利用恰当有趣的方法,向幼儿进行汉字的渗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3)结合幼儿实际活动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贴*幼儿生活引导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结合主题活动培养良好的书写*惯。

  (6)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学校、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了解小学教师。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在遵守规则方面,幼儿园的规则多是非常具体的,针对某个活动的,并且多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既具体又形象。幼儿在遵守之前,首先了解为什么,怎么做,便于幼儿遵守。而学校规则多是事先定好的,学生必须遵守的,很抽象,有些孩子不理解,因而幼儿刚入学后不适应,造成了部分幼儿在学校的规则遵守方面的'不够。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A、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的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B、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

  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也深入到小学课堂与小学生共同听课,熟悉学校生活。

  C、幼儿与学校的沟通

  针对幼儿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目标,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参观学校,接触教师和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打消幼儿由于不了解学校而造成的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向往学校生活的愿望。

  2、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A、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它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的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

  B、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在幼儿交往过程中不断的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3、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上,要培养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惯。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上一年级后,对于学校的规则、教师要求不能主动的遵守,需要别人提醒。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去遵守规则,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遵守规则的*惯。

  4、加强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需进一步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惯。

  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考

  通过以前的研究,我们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心理能力的衔接;再有,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对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惯。因此,幼小衔接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所涉及到的,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从小班开始,我们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地体会到许多方面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只是一些表面问题(指家长一年级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的衔接问题,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7

  一、指导思想: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乃至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惯。

  3、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8

  一、指导思想曙光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以年级为大单位各班为小单位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每个班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小衔接指导策略”科学制定的发难。(见附件1)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自学在各个途径查询资料、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指南》,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9

  一、指导思想: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乃至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惯。

  3、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20

为进一步提升__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转换为用大脑学*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3)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五)份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1、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乃至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尝试经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经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三、活动时间:

  5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大三班教室

  五、参加对象:

  全班家长主持:金老师

  六、活动准备:

  1、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2、家长签到表。

  3、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4、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七、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2、由蔡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3、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4、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5、与家长交流。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 2

  一、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能够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二、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特别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四、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五、活动时间:

  6月——7月

  六、活动对象:

  大三班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七、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八、具体工作幼儿园、幼儿方面。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她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经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活动中不但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主题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主题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1)学会整理。

  (2)学会生活。

  (3)学会自主。

  (4)学会劳动。

  (5)善于倾听。

  (6)自主阅读。

  (7)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主题3——结合新课程学*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的学*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游戏、运动。

  主题4——我们毕业了实施: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聆听、视频、记录提升幼儿的观察、倾听和表示能力。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 3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 4

  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适应社会,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两学段的坡度,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惯,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本学期制定幼小衔接计划如下:

  一、工作重点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环境,为养成良好的*惯打下基础。

  二、具体工作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惯。

  三、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四、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五、改变以往的一些*惯做法,带大班幼儿参观低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六、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与生活的节奏。

  七、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幼小衔接具体实施方案 5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惑,帮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长会我们特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进行“幼小衔接”讲座。就孩子入小学前的生活和学**惯的培养等内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

  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4)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6篇

  我们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认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认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幼小。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全面准备(这个准备不单有常识、身手,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单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认识、任务认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3、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4、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与生活。

  三、上学期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班级网站建立“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惯)(各班老师)

  3、执行活动:美丽家乡——秋游采摘亲子活动(各班老师及家委会)

  十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我不知道大班科学教案。“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认识?”(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讲成语故事(提高幼儿阅读、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强胡普通话应用)(陈晓丽)

  3、执行活动:走进小学看升旗(成彩霞)

  十一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主要是能力衔接,您是如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行我塑”折纸大比拼(训练幼儿的视觉、触觉、疏通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活跃性)(吴燕)

  3、执行活动:请小学生来做客。(了解小学生的作息,看小学生整理书包,我不知道衔接。观看小学生作业,与小学生进行相易。)(吴琼)

  十二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意思?”(各班月论坛负责人)(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一分钟大作用(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折纸、拍球、整理用具比赛,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懂得珍惜时间)(王璐)

  3、执行活动:自己购物过“新年”(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所必需的)(魏灵)

  元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大班。“寒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到小学生家里去做客(了解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每位家长)

  四、下学期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幼儿入园教育:最后一学期

  2、主题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

  三月份

  1、家庭教育讲座: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2、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

  (1)自理能力大比拼

  (2)童心画语——幼儿电脑绘画展(各班班长负责)

  四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2、主题活动:了解小学

  (1)游览小学

  (2)活动规则我知道

  (3)制定双休日活动计划

  五月份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5)

——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菁华3篇)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推进高效课题建设,开展片段教学竞赛。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及部分班主任、副班主任。

  三、竞赛对象及活动要求:

  1、竞赛对象:临聘教师。

  2、以本期教材为主,可自行选择内容备课,教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正负不超过30秒。

  3、本教研组内的教师赛课,当天空堂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同时也欢迎其他教研组的老师有时间都来学*交流。

  4、比赛中教学对象若是低年级学生,则班主任协助参与竞赛的老师通知家长推迟到校接孩子放学,并配合竞赛老师做好相关工作,并要求参与听课的学生着校服。

  5、比赛前两天抽签,比赛当天根据抽签结果进行比赛。

  6、比赛结束后各参赛教师将教案、课件及教学反思进行整理打包上交教导处。

  四、竞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第6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集中进行。

  地点:一丙班教室。

  五、评委及人员安排:

  1、评委:黄娟、石春燕、吴昂、刘秀清、张红、王甜、*秀、陈斌。

  2、学生进出教室安排——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负责,提前候课。

  3、计时;现场调控;拍照;新闻发布。

  六、评奖:

  一、二、三等奖分别根据总人数的20%、30%、50%评选。

  附评分细则:

  教学理念构建*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能创造性处理教材,把握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及延伸,教学梯度和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板书精炼、美观。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学*规律;能根据需要将多种方法优化组合,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调控能力强;教态自然、亲切、端庄、大方;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炼,表达清晰流畅,生动形象,板书书写规范。

  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反应积极,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短时高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效、特色、和谐的课堂,深化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六中教师提供发展*台和展示教育教学能力的机会;同时为学校争光,向全市宣传六中精彩的教育教学精神。现将参赛事宜安排如下。

  二、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竞赛安排

  1、时间:20xx年10月29日(周六)。

  2、竞赛地点:长郡梅溪湖中学(沙长市梅溪湖踏雪路99号)。

  3、参赛选手:xxx。

  四、赛课安排

  为了确保参赛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发动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1、组织动员:周四下午5:10召开全体成员会议。交待具体事项。

  2、参赛事宜:

  1)交待出发时间(周六早晨7:00),签到时间(7:45),迟到5分钟取消参赛资格;

  2)地点:左校在办公楼三楼党建办,xxx老师在科技楼502、xxx老师在科技楼503、沈昭老师在体育馆健身房;

  3)参赛选手凭身份证参赛,可自带笔记本电脑;

  4)选手进入赛场,首先将教育微表达题交给主持人;赛后,一定要交课件和教案,教案不计分;

  5)片段教学(15分钟)倒数40秒有人统一提示,教育微表达(3分钟)倒数15秒统一提示,超时扣分,时间少了不扣分;

  6)参赛选手在赛课中一定要体现粉笔字,所以一定要有一定的板书;

  7)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分别由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负责衔接;

  8)xxx老师负责摄影和其他工作。

  五、后勤及车辆保障

  1、早晨7:00学校两台车,车上备两箱饮用水;到达以后车辆返回学校,准备带学生配合比赛。

  2、xxx老师的学生,高二277班6人;xxx老师的高二学生各班都有共12人;xxx老师的学生,高一k1602班6人。

  3、补贴和中餐学校工会负责。

  为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规律,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推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按照《会泽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会泽县20xx年小学多媒体教学说课竞赛的通知》要求,结合者海片区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竞赛形式、范围和对象

  (一)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每名参赛选手说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分标准见附件4。

  (二)竞赛科目

  竞赛科目: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四个学科,分学科进行,课程范围为现行教材,年级、课题自选。各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三)竞赛对象

  1.语文

  者海中心学校:桂雁琼马雪梅

  大井中心学校:王薇蔡润(回)

  矿山中心学校:张继娥(回)李正伟

  雨碌中心学校:罗静尹冬莲

  新街中心学校:马丽琼(回)桂琼(回)

  大井二中小学部:高吉芬

  2.数学

  者海中心学校:李金梅(回)天琼珍

  大井中心学校:代丹付丽仙

  矿山中心学校:陆俊蓉杨万鹏

  雨碌中心学校:朱知锐赵琳妃

  新街中心学校:陈粉查(回)王艳萍

  大井二中小学部:李亚琼

  3.英语

  者海中心学校:潘梅马米燕(回)

  大井中心学校:徐冰朱晓娟

  矿山中心学校:时锦芬阮东碧

  雨碌中心学校:曹丽萍周燕

  新街中心学校:缪祥琼吴东梅

  大井二中小学部:陆雪峰

  4、信息技术

  者海中心学校:陆禹东浦丹

  大井中心学校:郑会萍朱亚

  矿山中心学校:朱外香陈美玲

  雨碌中心学校:李乐兵邱成发

  新街中心学校:蒋儒先马勋旺(回)

  大井二中小学部:段发坤

  二、承办学校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6)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20)份

  一、实施背景:

  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的*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

  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惯小学的学*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生活*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生活*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加强幼小衔接,能使幼儿园孩子快乐融入小学生活。一年来,“清小”和“清幼”结成牵手单位,定期交流探讨,组织学生活动,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次活动的开展,能使更多的家长了解两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使更多的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中,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两校在幼小衔接教育上的深层研讨,共赢共享幼小衔接的成果。

  二、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2:30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幼儿园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安排:

  (一)清清水,殷殷情――家长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清河路幼儿园家长来校活动,使家长们感悟“清小”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校风校貌,了解“清小”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进一步推进两校幼小衔接教育的深入研究。

  活动主题:

  真诚沟通,互动双赢

  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

  活动地点:

  活动负责人:

  组长:组员:

  活动过程:

  1、观看小学录像资料片:(2:30之前)

  2、领导致辞:(2:30~2:35)

  3、校园长讲话:(2:35~2:50)

  4、家校互动采访:(2:50~3:00)

  5、两校特色展示:(3:00~3:25)

  (1)沪剧:《罗汉钱》

  (2)锡剧表演:《唱支山歌给党听》

  (2)趣味诗朗诵:《数字诗》

  (3)情景剧:《我和海宝做朋友》

  (4)小组唱:《年少的味道》

  6、领导点评:(3:25~3:30)

  活动前期准备:

  播放资料片、相关音响调试:

  活动主持:

  家校互动采访:

  两校特色展示:

  会场安排:

  家长停车安排:

  清清水,暖暖情――学生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大班小朋友开展活动,让他们学念一首儿歌,学做一个游戏,感受小学教室文化,了解简单的小学生活常规,充分体验小学生学*生活的快乐。


幼小衔接教学实施方案 (菁华3篇)(扩展7)

——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合集五篇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复*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在大班后期,更应该加强与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二、幼儿园应做以下准备:

  1、“环境造氛围”。根据衔接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要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氛围。

  1)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氛围。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幼儿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

  2)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3)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三、小学应做好以下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四、幼小衔接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自从欧文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福禄倍儿创立第一所幼儿园,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与传统性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为人们所关注,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

  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的环境。

  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对象

  (一) 3月—6月,活动时间为3个月。

  (二)活动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年级。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有关的常规知识:学*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等学*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看书*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四月份开始学*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如集体活动时间由每节25分钟可延长为30—35分钟,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8、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9、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10、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11、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一)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通过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生活打好基础。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生活*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二)参观小学、体验生活,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6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和*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四)课间衔接、社会适应,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应困难所引起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们在小学一日长达40分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五、幼儿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0—35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4、学记口述日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开展“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

  6、让幼儿多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的学*、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7、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和*小学。主要内容包括:

  (1)观看升**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8、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

  9、请家长为幼儿带简易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0、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做” 。

  一、实施对象:

  在园学龄前幼儿。

  二、实施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倾听*惯、阅读*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