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

首页 / 方案 / |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快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高质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决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总体思路,以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为目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实施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共富共享模式等十大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实践村级乡村振兴具体路径,为奋力建设幸福美丽新XX,谱写XX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实施虹桥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峡虹沿线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建设。以村委为实施主体,精心挑选一批基础设施较好、具有规模产业村组,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政策等,实施集中支持、精心打造、整村推进。按照“两年创建”步骤,到20xx年全面建成虹桥村乡村振兴示范村。20xx年,镇统筹制定具体创建方案,高标准完成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全力推进示范村创建,确保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三、重点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和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理念,坚持标准化、功能化、智慧化发展方向,统筹推进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乡村生态保护、历史人文资源及产业发展,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生活供水、污水治理、农村改厕、通信电力、数字乡村等工程统一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先地下再地上”,推进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功能齐全、群众受益、认可度高的新时代“五美”乡村。20xx年4月底前完成示范村规划编制或编修工作。〔责任人:XX、XX〕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深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遇困即扶”工作机制,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抓实分层分类帮扶,强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和饮水安全、户厕改造。各村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产业基地带贫致富保障作用,提升产业就业增收功能,加快缩小脱贫户、“三类人群”、低收入人口和普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责任人:XX、XX〕

  (三)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培育“井冈山”品牌,着力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打造主导产业支撑,培育形成“一村一品”,全力用好井冈山公共区域品牌。加强龙头产业培育和新型合作社建设,选派农业骨干技术员对接指导,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产业基地发展乡村田间地头仓储冷链物流和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持续实施消费帮扶,发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和物流体系建设,构建镇、村两级快递服务网络。〔责任人:XX、XX〕

  (四)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通村公路、入户巷道、排水排污设施、供水供电、公共停车场、通信网络、互助养老、乡村公办幼儿园等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升级改造和自然村(组)道路硬化,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到100%。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现示范村“双千兆”网络覆盖率达100%,优先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确保两年全覆盖。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弱势人群、乡村养老等服务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责任人:XX、XX〕

  (五)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接续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村庄生活垃圾、农村污水、厕所改造、管线下地、农村空心房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全部普及;在村委会或公共活动场所建1座无害化公厕且管护到位。统筹厕所改造与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垃圾第三方治理。注重水系治理,对村庄周边的水圳、水塘、水陂等进行修复,提升水环境质量。建立长效管护运行机制,优先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探索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创建美丽庭院、美丽村庄。〔责任人:XX、XX〕

  (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整治,扩大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地押云贷”试点。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制度改革,继续开展支持小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试点。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大力发掘乡贤和行业领军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提升工程,统筹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雨露计划”等培育项目,引导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等制度,畅通生态价值转化通道。〔责任人:XX、XX〕

  (七)探索共富共享模式。贯彻落实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精神,紧密利益联结,增强产业带农功能,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的联农富农联结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种养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当地更多农户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各种有效办法,推进村民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稳步提高收入水*。加强关爱服务,高质量办好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推进慈善、捐赠等公益事业更多向弱势人群倾斜,让特殊群体得到更好照护。推行示范村+普通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低收人口的“1+1”结对帮扶模式,探索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路子。〔责任人:XX、XX、XX〕

  (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准配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产业。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列入镇、村两级**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与中心工作同步部署、落实、考核。推行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充分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到20xx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责任人:XX、XX〕

  (九)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筑牢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增强组织凝聚力、队伍战斗力、党建带动力,锻造务实担当干部队伍,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村党支部**“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建活动。提高村级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台。加快村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探索乡村善治有效实现形式,为构建“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支撑,形成乡村治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安村创建活动,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发挥各级乡贤联谊组织作用,吸引支持企业家、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专技人才等回馈故里,服务乡村。成立示范村建设理事会。〔责任人:XX、XX〕

  (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强化红色基因传承,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用好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文化传播,讲好红色故事,上好“红色党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振兴。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力实施“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行动,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推行善行义举爱心积分制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责任人:XX〕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分管工作同志任副组长,驻点虹桥村委和镇乡村振兴办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乡村振兴办,负责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工作。

  (二)强化要素支撑。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强化镇级统筹,整合涉农项目向示范村倾斜,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参与示范村开发建设,优先保障乡村用地需要和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引导鼓励非公企业结对帮扶示范村。

  (三)强化统筹发展。鼓励示范村先行先试,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样板,可在“五大振兴”上各美其美,也可创建五大振兴融合示范村。统筹示范村建设与美丽乡村、文明村镇、*安村(社区)、新乡贤工作示范区建设。将改革创新贯穿示范村创建全过程,把示范村作为政策设计、制度创新、试点推进的集成地,探索实践形成一批特色亮点和经验典型。

  (四)强化考核激励。示范村建设要统一协调发展,不搞面子工程,不“堆盆景”,不搞“一刀切”,不建大广场、大雕塑,避免过度建设。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月一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综合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实行量化考核。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2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临*尹褚公路,南小河绕村而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446户20xx人,有耕地3029亩。

  二、创建目标

  坚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为全村群众而建的总方向,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学*借鉴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将示范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级服务群众能力。

  三、创建内容

  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实施小巷道硬化15000*方米,全村小巷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2、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3、给排水。新修排水渠100米,在村组主干道铺设排水渠盖板1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4、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5、洗澡。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自建洗澡间,争取年底有洗澡间的户数达到260户以上。

  6、美化。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公路沿线粉刷墙面150米,修建小花园2个,新建柴草堆放场3个。

  7、村阵地提升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对各功能室进行粉白并规范化布置。在村级文化广场修建群众说事亭和群众说事长廊各1个。

  8、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巷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巷道和群众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设施和保洁人员,再安装垃圾桶20个,

  (二)基本公共服务

  1、文化体育。对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及时维护,保证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新建休闲广场1处800*方米。

  2、医疗卫生。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

  4、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5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5、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安装宣传栏3个,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巷”“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4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4月—10月)。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严格按照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1月)。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3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临*尹褚公路,南小河绕村而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446户2031人,有耕地3029亩。

  二、创建目标

  坚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为全村群众而建的总方向,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学*借鉴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将示范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级服务群众能力。

  三、创建内容

  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实施小巷道硬化15000*方米,全村小巷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2、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3、给排水。新修排水渠100米,在村组主干道铺设排水渠盖板1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4、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5、洗澡。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自建洗澡间,争取年底有洗澡间的户数达到260户以上。

  6、美化。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公路沿线粉刷墙面150米,修建小花园2个,新建柴草堆放场3个。

  7、村阵地提升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对各功能室进行粉白并规范化布置。在村级文化广场修建群众说事亭和群众说事长廊各1个。

  8、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巷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巷道和群众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设施和保洁人员,再安装垃圾桶20个,

  (二)基本公共服务

  1、文化体育。对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及时维护,保证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新建休闲广场1处800*方米。

  2、医疗卫生。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

  4、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5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5、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安装宣传栏3个,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巷”“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4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4月—10月)。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严格按照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1月)。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4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xx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00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22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xx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5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乡风文明水*,不断增强乡村建设的综合示范带动能力,根据市委委、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部署,县委、县**决定20xx年开始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个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学*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提升乡村文明水*、转变乡村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村庄规划建设为先导,以乡村环境生态综合整治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推手,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努力让广大乡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

  二、基本原则

  (一)**引导,部门联动。县**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综合协调的作用,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把尊重群众意愿贯穿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做到建设前群众赞成,建设中群众参与,建成后群众满意。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集成各类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和投入示范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引领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实际,在不失农村韵味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打造高标准、高水*的示范村,通过“连点成面、连片成带”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的发展。

  (三)自然和谐,突出特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立足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村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让村组建设融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着力把乡村打造成突显当地乡土气息和民风民俗,产业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新型示范村建设典型。

  (四)群众主体,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安乡村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重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打造支撑乡村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等,营造“**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

  (五)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乡村美丽建设的先行区、试验场,借鉴和引入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集民意、汇民智,大胆探索创新,努力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机制推进新活动,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和典范。

  三、基本条件

  (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具有一定区位优势。重点选择位于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村组。按照串点连线、合线成面的思路,优先选择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村组。

  (二)环境状况: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庄形态基础,有拓展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潜力。重点选择特色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生态文明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移民新村、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三)文化底蕴:村组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民风民俗较鲜明。

  (四)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有较好发展,有一定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优先选择有实力企业入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建成后可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村组。

  (五)干群基础: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强。干群关系和谐,群众积极性高。

  四、目标任务

  建成10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综合性、示范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经县人民**同意,

  五、建设内容

  (一)规划编制。以“改善人居环境、留得住乡愁”为理念,立足于村庄综合改造,注重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功能区,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开展示范村规划编制;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合理布局、注重实效”为原则,明确示范村的建设定位、并且选定1项以上特色优势明显的富民产业,实现多规合一,制定乡村发展规划。突出传承优秀文化及融合乡村旅游,重点对建筑特色、村庄布局、环境整治、垃圾治理、排水和污水处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绿化亮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分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二)产业兴旺。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规划,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科技支撑建设水*;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运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改革,进一步**和发展生产力。(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文旅局、财政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三)生态宜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青山绿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突出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彰显黄土风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结合村组现有和新建建筑、乡村环境要素引导进行乡土化改造,延续历史文脉,凝聚故土情结,提升“乡土、乡情、乡愁”,打造有韵味、有特点的村落民居。民居建筑典型特征得到彰显,黄土风貌、特色民居、古树名树得到合理保护。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示范村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民宿、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持续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的、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基础上,突出抓好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八清一改”,改变影响村组人居环境的不良*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优美宜居环境。(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局##分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林业局、宣传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四)乡风文明。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着力保护当地的特色民宅、古树名木、民俗文化、文化遗产,挖掘乡村人文、生态特色内涵,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培育农事体验节庆和特色节庆品牌。健全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机制,教、科、文、卫、体、计生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备,建设图书室、文化广场、小舞台、运动场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有民俗文化底蕴的村组,做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开展以民俗民居传承、保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史陈列室或类似设施建设。村庄文化氛围得到提升,村庄有文体团队、活动阵地和特色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崇尚科学、健康娱乐、邻里互助、家庭和谐的风气得到弘扬。(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五)治理有效。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振兴,建立村组建设和管理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抓好“一组**”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开展村务管理,健全乡村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入推进*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基层治理机制,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牵头单位:组织部;配合单位: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六)生活富裕。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载体(*台),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做好村级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等六项服务,努力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探索建立村庄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体制机制。建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农户等多方共同投入、建设及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文旅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丹州街道办事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xx年我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人民**领导下开展,成立##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任组长,县委常委、副**王晓春、副**曹红星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统筹规划等,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推进(具体分工方案详见附件)。各乡镇要实行乡镇长(主任)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的细化方案,靠前指挥,积极需相关部门沟通,落实至少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驻村协调组织群众。

  (二)加强配合,共同推进。示范村建设实行“例会”制度,县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召开工作例会,听取示范村建设进度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示范村建设的重要事项,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负责全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示范村产业发展。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指导制定方案开展建设,优先安排本部门涉农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投入到示范村建设。

  (三)多方筹措,确保投入。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投入到示范村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拨付一点、本级财政配套安排一点、群众自筹解决一点、企业参与投入一点、社会帮扶捐助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解决。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示范村建设,县级财政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以建设示范村为*台,推进各类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整合。

  要建立完善示范村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使用,厉行节约,不得超标准、超规格使用。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示范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要建立起“一组**”村民议事机制,讨论并决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要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造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

  (五)加强督导,确保成效。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示范村建设进度的指导、检查、督促和跟进。项目由各乡镇政(丹州街道办事处)府组织实施,乡镇**(丹州街道办办事处)要加强建设进度管理,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质高效完成,保障资金投入产生效益,及时上报各项材料。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6

  一、创建主体概况

  (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仪陇县新政镇,处于新政镇东南方,东与朝阳桥村接壤,南,西与何家沟村连接,北与三条沟村、五童山村相邻,距离县城5.7千米,幅员面积2.94*方公里。有耕地740亩、林地525亩(其中土地已流转686亩,占比92.7%)。辖区6个组194户584人,男性318人,女性266人,劳动力252人,外出务工320人,占全村人口54.9%。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员18人。我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出列,经过*年脱贫攻坚帮扶与乡村振兴,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

  (二)自然条件方面:我村属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热冬暖,春早冬短,年*均气温16.5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是低山深丘地区,海拔300—600米左右,坡向为南北走向。

  (三)基础设施方面:全村有水泥路8.5公里,泥结碎石路1.5公里,公路硬化率占比85%;维修整治山坪塘2处、蓄水8池口,田间渠系0.5公里;文化室50*方米(藏书2000余册)、卫生室45*方米,党员活动室260*方米,有500*方米的活动广场,安放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2017年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安全饮用水工程,2018年实施了天然气安装工程。

  (四)产业方面:2017年,通过引进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600亩,发展柑桔种植业,建立支部+公司+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带动3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实现102户农户年均增收1277元;引进茂源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6亩,发展小龙虾养殖;村传统产业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种植业和生猪小家禽养殖业为主。

  (五)集体经济方面:通过出租村4社堰塘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000元。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几年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村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产业产业、基础设施等发生了巨变,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落宜居方面

  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

  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

  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

  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

  5.村居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

  6.1.5公里社道路未硬化

  7.20户散居户无厕所

  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

  (2)村级治理方面

  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

  三、主要创建举措

  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标准,结合我村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

  (一)村落宜居方面

  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

  建议举措:为每一户散居农户购买大垃圾桶1个,方便农户放置生活垃圾,村定期清运。对于村5个聚集点分别修建垃圾池,集中处理生活垃圾。

  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

  建议举措:向县人社、就业局相关部门申请为我村6个小组各配备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由各村民小组民主推荐选举产生,专职负责清理本社居民生活垃圾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

  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

  建议举措:村5个居民聚集点分别修建储水池专门储存污水,然后通过购买水泵、铺设管网,直接将污水用于灌溉柑橘产业园。

  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

  建议举措:建议在村委会活动阵地处修建一个公用厕所。

  5.村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

  建议举措:为我村5个聚集点安装,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

  6.1.5公里社道路未硬化

  建议举措:积极向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申报立项,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早日将“最后一公里”社会道路硬化。

  7.20户散居户无厕所

  建议举措:借“厕所革命”春风,积极争取国家配套政策,同时动员农户,主动修建改造厕所。

  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

  建议举措:在4社山坪塘修建提灌站一处。

  (3)村级治理方面

  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

  建议举措:一是将村有空置的不宜家庭承包的荒地、荒山、果园、养殖水面等集体资源,集体开发或入股产业园,产生经济效益;二是将村委会闲置的60*方办公用房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办公。三是将村上剩余的闲置的山坪塘、石、河、堰打包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产养殖。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村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XX任组长,村主任XX、第一**XX任副组长,村监委会主任XX、村会计XX、驻村工作队队员XX、XX、各社社长为组员。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履职尽责、通力配合,为我村顺利创建示范村,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各项规划。5月1日-8月31日,本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解决我村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确保补齐所有短板。9月1日-9月30日,对照考核标准主要做好软件资料,确保软件资料不“软”,过得“硬”。

  (三)灵活机制,全员参与。一是实行创建工作专项制,精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项目,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发挥乡贤人才作用.二是立足本村实际,村两委以靠党员、干部、以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全面推动创建工作的落实。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7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临*尹褚公路,南小河绕村而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446户2031人,有耕地3029亩。

  二、创建目标

  坚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为全村群众而建的总方向,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学*借鉴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将示范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级服务群众能力。

  三、创建内容

  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实施小巷道硬化15000*方米,全村小巷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2、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3、给排水。新修排水渠100米,在村组主干道铺设排水渠盖板1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4、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5、洗澡。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自建洗澡间,争取年底有洗澡间的户数达到260户以上。

  6、美化。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公路沿线粉刷墙面150米,修建小花园2个,新建柴草堆放场3个。

  7、村阵地提升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对各功能室进行粉白并规范化布置。在村级文化广场修建群众说事亭和群众说事长廊各1个。

  8、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巷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巷道和群众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设施和保洁人员,再安装垃圾桶20个,

  (二)基本公共服务

  1、文化体育。对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及时维护,保证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新建休闲广场1处800*方米。

  2、医疗卫生。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

  4、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5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5、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安装宣传栏3个,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巷”“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4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4月—10月)。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严格按照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1月)。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xx〕1号)、《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文件精神,立足镇情实际,制定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琅琊文化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二、发展目标

  到20xx年,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品渔业、现代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水*进一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产业融合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一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加快农村资源变资本步伐,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定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性意见,引导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构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营,围绕“一村一品”定位,精心打造红枫林、映山红、蓝莓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实行“企业+互联网+农户+老手艺”运行模式,整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市场及农村电商资源,重点发展琅琊鸡、玉筋鱼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广海洋牧场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优化海水养殖布局,加强*岸海域水产养殖监管,建设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区;结合琅琊港一级渔港规划,加强陆海统筹;改造提升西杨家洼、胡家山码头,发展精品休闲渔业;实施远洋捕捞,促进海洋经济走向“蓝、深、高”。借助山、海、岛、湾等优质自然资源,引导发展以台西头、斋堂岛村为龙头的'民宿旅游村,打造村、山、岛一体的滨海旅游带。推进黄道山秀水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好一批地方小吃,培育好一批优质农家乐,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基地。全力服务保障好中稷海洋科创小镇、青岛海投集团渔岛风情民宿旅游开发等文旅项目建设,构建琅琊全域旅游大框架,全面开启旅游产业发展新篇章。

  三是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继续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严格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持续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将新产生的返贫户及时纳入扶贫体系,落实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着力做好劳务对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四是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围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业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利用集中培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进村集体资产和空闲资源集中登记,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村集体资产收益。依托派驻琅琊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派出单位的力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争项目、跑资金,增加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原始积累,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推进琅琊新城建设。推动医院、银行、学校、广场等公共事业建设,创造便利宜居环境。畅通全镇路网,以轨道交通13号线建成通车为契机,实现与青岛市区“同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农村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等服务工作,让群众用的放心、省心、舒心。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完善后续植被绿化等修复工作。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斋堂岛修复二期工程和琅琊港改扩建工程,启动大皂户等18个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程,建设黄道山秀水田园综合体,强化周边12个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民俗旅游新业态,激发生态活力,实现生态惠民。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持续推进幼儿园、小学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共同体合作,深度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打造“一站式办理”综合服务*台—“智慧琅琊”网络*台,促进实体和网络“两个便民大厅”深度融合,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琅琊镇深厚文化底蕴,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突出海洋文化、祈福文化和渔家文化特色,深入推动琅琊文化挖掘和传承。利用好琅琊文化研究院载体,培育吸引高端专业文化人才环境。利用好“道德讲堂”等传统文化传播阵地,搭建琅琊乡村记忆馆、琅琊遗风艺术馆等一批文化传播*台,不断增强琅琊文化传播力度。充分发挥镇文化站职能,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对古居、古树、古井、匾额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山、海、岛、港、湾的自然旅游优势,打造高水准、精品化的民宿旅游品牌,培植蓝色旅游新亮点。整合琅琊文化资源,建设琅琊文博产业园区,推动文博、文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文旅行业精品。

  三是提升乡村文明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等突出问题,震慑不良风气,着力建设*安乡村。持续开展“寻找最美琅琊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挖掘培养农村“新乡贤”,坚持邀请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乡村教师等进行常态理论宣讲,将其打造成意识形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编写好《琅琊镇志》,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深度挖掘“乡愁元素”,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深化提升“琅琊祭海”“舞动琅琊”“悦动琅琊”等文化品牌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形成文明新风尚。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中央“五级**”抓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成立由镇党委**、**镇长任组长,其他党政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站所(办、中心等)及管区主任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对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统一领导。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联*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重大事项、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编制村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一张蓝图抓到底。建立乡村振兴专门台账,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激发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建设学*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廉洁型基层党组织。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充实后备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外出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退役人员等在村任职,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四审四议三公开”等民主自治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调动群众参与乡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扶持政策,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乡创业,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镇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新琅琊的良好氛围。认真总结、及时推广琅琊镇乡村振兴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检查督办。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采取“双随机”督查办法,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村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负责人进行组织约谈或诫勉谈话。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9

  为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接续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根据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决定在全县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强力推动示范村创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每年在全县遴选4个村或示范片区(以下统称示范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创建成有规模、有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二、创建原则

  (一)党政主导。党委**引导示范村立足资源禀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不大包大揽、大拆大建,通过领导联点、政策激励、资金奖补等方式,全力支持示范村开展创建工作。

  (二)部门主推。在派出强有力的县直单位驻村帮扶的基础上,县直各责任单位对示范村按照“一村一策”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协同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为示范村创建提供政策支持。

  (三)属地主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乡镇长(街道主任)为示范村创建第一责任人,对示范村的申报、成功创建负主责,村支部**为示范村创建直接责任人,负责牵头抓好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落地落实。

  (四)乡贤主创。发动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示范村创建,促进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援、文化回润、公益回扶,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秀美村庄。

  (五)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三联一创”、成立村民理事会、编制“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出智出力、筹资筹劳共同参与示范村创建,确保创建后期运维管理持续有效、成果共享。

  三、创建申报

  (一)申报单位

  乡镇(街道)为示范村申报单位。

  (二)申报条件

  示范村申报应具备“三强三好”条件,能打造成产业带动型、文化创意型、乡贤引领型、村企共建型、自然生态型等示范亮点和特色优势。

  1、班子配备强。村级党建工作扎实,干部配备合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治理水*和开拓创新能力。村级无债务,有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产业发展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内有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效益明显。

  3、乡贤力量强。能挖掘具有桑梓情怀、有能力、有意愿为家乡乡村振兴作贡献的乡贤。乡贤能带头捐资支持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

  4、资源禀赋好。依山傍水,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村庄布局规范,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存留有xx特色的传统*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可考证的历史人文典故或红色文化底蕴。

  5、群众基础好。村内群众面貌新、民风好,勤劳节俭、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美德蔚然成风,能主动积极筹资筹工筹产参与乡村振兴。

  6、基础设施好。交通便捷、通畅,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便民设施齐全,电视、网络、自来水等可覆盖。

  (三)遴选程序

  1、村级自愿。有意愿的村填写申报表(附件1),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附件2)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

  2、乡镇申报。乡镇(街道)对提交申请的村进行评估筛选,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查,择优推荐申报到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片创建的以牵头村为申报主体)。每个乡镇(街道)原则上只能推荐1个村,申报材料、图片等资料于3月1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乡村振兴局514室)。

  3、实地核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实地核查评估,3月15日前初选8个村,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4、现场评审。乡镇(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任组长、支部**(驻村第一**)和乡贤代表为成员的参选小组,利用PPT等形式进行演讲(10分钟),并现场答辩(5分钟),通过现场评审确定4个示范村。

  四、创建内容

  (一)产业兴旺

  1、产业发展。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做强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民宿餐饮、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入股分红家门口就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项目配套。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农田灌溉设施,坚决遏制耕地抛荒,耕地主要用于种粮食,能种双季稻的.良田必须全部栽插双季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利用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乡村两级为其提供土地流转保障,不与粮争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3、创业扶持。支持农民创业,开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对村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创建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壮大村级经济产业。(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

  (二)环境秀美

  1、村庄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方式,编制公众参与、科学可行的村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村庄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2、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村民聚居点进行秀美屋场打造,村庄进出口有特色标志,主要路段、屋场、景观有标识介绍,村内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电视、广播等杆线整改设置规范,农村户厕改和聚居点人工小湿地全覆盖,有效整治小微水体、黑臭水体,主干道路、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适度绿化美化,村民住房整洁美观,生活生产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家畜圈养,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城管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

  3、地域风光。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山塘、美丽水库、美丽河坝等自然景观,依法依规加强对村内合法历史古迹的修缮和保护,保持村庄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古迹。(责任单位:水利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三)生活便捷

  1、交通物流。高水*建设“四好农村路”,落实路长制,村组道路畅通,道路安防及标识齐全,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强物流服务,设立快递综合收发点,加快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责任单位:交通局、商务***)

  2、数字乡村。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千兆光纤、5G网络全覆盖,完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实现“村村响”和“雪亮工程”全覆盖,促进智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商务***、融媒体中心、***)

  3、便民设施。建设村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购物金融、养老服务、防灾减灾应急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责任单位: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应急管理局、金融办)

  (四)生态和谐

  1、水土养护。落实河长、林长、田长制,有效管护河道溪流,杜绝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现象,保护山林田土,杜绝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乱砍滥伐、山体裸露的等现象。(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农机事务中心)

  2、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全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广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对荒山、主干道路和水系两旁、房前屋后等地方植树栽花。(责任单位:林业局)

  3、低碳生活。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提倡节约水电,积极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生产生活的电气化、清洁化水*,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低碳理念。(责任单位:发改局、生态环境局)

  (五)乡风文明

  1、文化挖掘。挖掘历史人文典故、传统民俗文化,利用发展沿革、风土人情、红色历史、典故传说、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充实村庄文化内涵,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邻里风尚。通过“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选树和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建成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社会新风尚,杜绝农村黑恶势力、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责任单位:宣传部、政法委)

  3、共建共治。打造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的支村两委班子,吸收大学生、创业能人为支村两委后备力量,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乡村治理,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广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责任单位:组织部)

  五、创建步骤

  示范村创建周期原则上为1个年度,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申报遴选阶段(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0日)。2月28日前下发实施方案,3月10日前完成示范村创建申报,3月15日前完成示范村初选,3月20日前完成示范村遴选。

  (二)规划设计阶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0日)。由乡镇(街道)牵头,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等单位协助,聘请有实力、有经验的规划设计公司,为示范村编制创建规划。县直各责任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与示范村创建规划相统一的支持方案,明确支持项目、完成时限和投资规模。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

  (三)创建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日—20xx年3月31日)。按照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开展创建,确保20xx年4月中旬动工、9月底完成过半,20xx年3月底完成建设。由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办负责,每月25日向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示范村创建实施进度。

  (四)评价验收阶段(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30日)。20xx年4月底完成示范村创建工作评价和验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向县委县**报告和组织县四大家在职领导现场观摩示范村创建成果。

  六、创建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任组长,县人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办、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人社局、商务***、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金融办、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佑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县**年度整合涉农资金20xx万元,按照快投快补、少投少补的原则对示范村给予奖补,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乡贤资本等积极参与。县直各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对示范村创建依规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严禁新增村级不良债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示范村,保障好示范村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用地计划指标。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用于乡村振兴。推进村庄小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绩效。

  (三)强化督查考核。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示范村创建工作实行半月简报、月调度、两月讲评、季度召开一次现场督战会。县委督查室、县**督查室牵头,对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政主要负责干部任用和综合绩效、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未达到创建目标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对在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涉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移交县纪委监委立案处理。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10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真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关于实施美丽乡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我镇精心选择了X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乡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现状分析

  1.村容村貌。X村位于X县城以南三公里,处于鲁北大街与水温路西段东首交界处,是我镇的西大门。现有人口936人,八十岁以上老人32人,六十岁以上老人79人,耕地面积968亩。现有卫生室一处,便民服务点3处,商铺20余家。村“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有威信,村风文明,风清气正。

  2.主导产业。

  (1)养殖业:养猪大户九户,共年出栏量1500头,净利润1000元/头;养牛八户人家,年出栏量160头,净利润2000元/头。

  (2)运输业:土方工程车九辆,年净利50000元/辆;大拖挂运输车六辆,年净利200000元/辆;冷藏运输车5辆,年净利100000元/辆。

  (3)木材收购业:30余户,年净利60000元/户。

  (4)建筑业:建筑队2个,年净利150000元/队。建筑从业人数45人,年净利20000元/元。

  (5)家政服务业:30人,年净利20000元/人。

  三、建设项目

  该项目共计划完成六项工程,总投资额xx7万元。具体工程项目内容如下:

  1、村内主干路提升建设工程。新建村南道900米(包括路沿石衬砌、人行道铺设),巷道铺设220米长×5米宽×15条,预算投资400000元。

  2、排水系统建设工程。新建排水沟3200米,巷道地下网管3500米,预算投资160000万。

  3、村容村貌建设工程。村庄绿化4360*方米(包括中心街780*方米、新修村南道900*方米、南北路500*方米)、墙壁粉刷1500*方米、喷绘1000*方米、投放垃圾箱15个、路灯50盏、监控40个等村容村貌治理,预算投资350000元。

  4、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文化广场1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配备,预算投资100000元。

  5、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农家乐及厕所、池塘(占地3500*方米,深度5米)治理和四周硬化绿化美化,建设南北门两座仿古木门牌坊(南门:4米高×10米宽,北门:4米高×12米宽),预算投资260000元。

  6、幸福苑建设工程。完善幸福苑建设(占地面积5亩),老人活动设施配备,广场硬化绿化,预算投资600000元。

  四、村庄建设

  (一)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粮改饲,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完善幸福家园和健身广场建设。达到硬化好、绿化好、美化好、安置好。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结合本村文化传统,大力发扬乡村文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召开首届精神文明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员、优秀老干部、好婆婆、好媳妇、好人好事,树立榜样,杜绝一切歪风邪气。

  五、村容环境

  (一)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二)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3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三)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

  六、公共服务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办公活动场所,建设集中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台。同时设置宣传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建设标准化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七、村务管理

  (一)基层组织建设

  1.健全村级基层组织,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干群关系融洽。

  2.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二)规范化管理

  1.建立健全村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机制,规范管理程序,确保操作过程严谨无误。

  2.对村内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

  3.村务财务每月公开一次。

  (三)*安建设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村民遵纪守法意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2.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组织,及时化解群众矛盾,避免发生村民纠纷。

  3.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坚决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4.与村民签订取缔烟花爆竹责任状,确保村民依法生产、诚信经营。

  5.实行阳光政务公开,建立畅通的信访工作机制。

  八、预期建设效果

  1、社会效益。通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农村突出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村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资金和项目规范管理,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推动乡村*安建设,创建幸福宜居新农村。

  2、生态效益。通过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监督意识,改变X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公共环境和投资环境。

  3、经济效益。通过上级资金的支持,带动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上级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益,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效果及带来的效益,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从而带动村镇经济发展。

  九、保障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X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X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略

  2.结合建设目标和内容,明确村小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承担的工作任务:

  (1)抓好村小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设,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提升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水*。

  (2)实施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和新民居建设工作。

  (3)实施道路硬化、亮化、排水等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4)加强村活动中心建设、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农民文艺队伍建设。

  (5)实施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上学、就医条件。

  3.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当前村内的要事来办,对工作进度进行及时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典型带动。

  组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优秀村镇处进行现场参观,学*先进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

  (三)资金保障。

  1.充分利用帮扶资金。积极联系包联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美丽乡村建设,汇聚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和整合移民、交通、农业、林业、卫生、文化等方面项目和资金,进行集中投入。

  3.集体自筹资金。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建立村级卫生费用村集体自筹机制,用于村保洁员工资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抽查、每月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阅读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1)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实用10篇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1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临*尹褚公路,南小河绕村而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446户20xx人,有耕地3029亩。

  二、创建目标

  坚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为全村群众而建的总方向,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学*借鉴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将示范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级服务群众能力。

  三、创建内容

  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实施小巷道硬化15000*方米,全村小巷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2、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3、给排水。新修排水渠100米,在村组主干道铺设排水渠盖板1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4、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5、洗澡。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自建洗澡间,争取年底有洗澡间的户数达到260户以上。

  6、美化。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公路沿线粉刷墙面150米,修建小花园2个,新建柴草堆放场3个。

  7、村阵地提升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对各功能室进行粉白并规范化布置。在村级文化广场修建群众说事亭和群众说事长廊各1个。

  8、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巷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巷道和群众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设施和保洁人员,再安装垃圾桶20个,

  (二)基本公共服务

  1、文化体育。对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及时维护,保证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新建休闲广场1处800*方米。

  2、医疗卫生。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

  4、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5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5、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安装宣传栏3个,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巷”“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4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4月—10月)。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严格按照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1月)。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2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22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00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22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22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3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xx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任组长、县委和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专题研讨班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创建经济强县、美丽武强,我局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农村饮水净化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加强统筹推进,努力把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

  (二)主要目标

  在美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

  2、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既考虑当前又顾及长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3、坚持注重实效。坚持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村建设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基本情况和主要任务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省级重点村共有23个,总人口15755人,4174户,其中贫困村13个。

  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23个省级重点村中,未进行村内供水管网改造的`村是豆村乡豆村和周窝镇大安院村,其余各村*几年已经完成村内供水管网改造任务,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经初步估算,完成豆村和大安院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需资金61。48万元,由县财政投资,可解决1794人,457户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具体措施和计划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路子,铺设输水管道、延伸已建集中供水管网等措施,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保证供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供水水压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确保让农民群众方便的喝上清洁达标水。

  具体措施: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实际情况,维修现有供水管道、更换不合格水表等。

  实施时间:我局将严格按照县委、县**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美丽乡村项目招投标工作和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结合各村实际,指导、协助乡镇、村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二)强化资金投入。

  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和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年度资金安排额度,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倡导和鼓励社会捐助,充分调动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5

  一、人员分组

  (一)第一组,调研XX区X村、X县X村、X县X村。

  组长:XX市**党组成员、市扶贫办主任

  副组长:XX市委副秘书长

  成员:XX市林草局副局长XX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二)第二组,调研XX区X村、X市X村、X县X村。

  组长:X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X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员:X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

  二、调研内容及方式

  (一)调研内容

  采取现场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掌握各实验村建设取得成效和对“八大机制”探索情况,与中国农大专家、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梳理提炼实验建设过程中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理清下步工作思路。

  (二)成果体现

  请各组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以下成果:

  1、调研报告。包含但不限于村庄实验的目标定位,围绕“八大机制”的探索情况、成效经验、下步措施等内容。

  2、问题清单。重点梳理围绕“八大机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缺失、政策冲突、机制矛盾、机制障碍等问题。

  3、实验建设脉络PPT。以图片为主,包含前后对比图片、鸟瞰图、全景图、地标建筑、标志性景观等。

  三、工作要求

  (一)请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调研时间,于20xx年X月27日(星期二)前完成调研工作。

  (二)请有关县(市)区做好本次调研的有关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中国农大专家、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部分村干部代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经营管理代表及农民群众代表(各2-3人左右)参加座谈会议。并请根据调研内容和提纲,准备包括有关照片在内的详实基础材料,做好总体情况汇报准备。参加人员请做好发言准备。

  (三)本次调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有关工作纪律要求,请有关县(市)区轻车简从,严格控制陪同人数。请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做好各组调研车辆保障工作。

  (四)请各调研组明确1名主笔人、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负责各村调研报告、问题清单的撰写和PPT的制作。以上材料经各组长审核签字同意后于X月29日(星期四)前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端口),由市委农办统一形成调研报告和PPT报市委领导。

  (五)请有关县(市)区将联络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于20xx年X月23日17:00前通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报至市委农办。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6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xx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7

  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xx村被列为20xx年县级示范村,为确保顺利完成创建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排污、通讯、物流、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绿化、亮化、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公共服务基本水*,把xx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取利用1年时间完成创建目标。

  二、创建内容

  以村庄规划为先导,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维修xx村入村道路路面720*方米,在进村路、村内临水、临崖路段修建防护设施100米。

  2、给排水。修建水渠5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3、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4、洗澡。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建设洗澡间,全村建成率超过50%。

  5、取暖。积极推进煤改电和改炕,实现改炕全覆盖。

  6、小型垃圾桶。村组主干道沿线摆放垃圾桶30个。

  7、柴草堆放场。革山、茂林新建柴草堆放场2处

  8、危旧墙改造。实施危旧墙改造50米。

  9、电商。发展电子商务,解决村民果蔬等销售难题。

  10、绿化美化。xx流域补栽树木800余棵;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文化广场粉白美化墙面50米。

  (二)基本公共服务

  1、医疗卫生。更换村卫生室设备,保证医疗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常态化关爱走访。

  3、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3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4、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xx文化广场周边宣传栏3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孝亲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提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0月份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规划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二)加大投入保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为推进示范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宣传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动员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把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汇集到乡村建设中来。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根据各级党委、**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增加建设投入,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5年的时间内,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村民代表会提出的“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主要任务

  1、曾岭村岭头自然村安路灯2.1公里42盏,资金筹备中。

  2、集资硬化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总长4.5公里,宽4米;集资硬化岭头环村路,长800米。

  3、深入农民饮水安全,全面推进曾岭村岭头自然村的饮水建设工程。

  4、大力开展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两侧绿化工作。

  5、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从20xx年起,曾岭村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每年每人15元的标准筹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和保洁经费,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清洁保洁,配备2名专职保洁人员。

  6、全村新增垃圾桶10个。

  四、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以驻村领导为指导员、支部**李拥政为组长、村主任吕培寒为副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9

  党的***以来,生态扶贫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之一,带动全市7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继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生态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脱贫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产业发展水*显著提升,生态美、百姓富“双赢”局面基本实现。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合理调整、*稳过渡。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适度向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倾斜。在生态补偿、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梳理现有帮扶政策并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推进生态扶贫政策向稳定政策转变,增强生态脱贫稳定性。

  (二)坚持帮扶不变、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定点帮扶,保持原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不脱钩,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大科技帮扶,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地区生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三)坚持落地落实、常态长效。坚持抓落实、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将各项帮扶举措及时落到实处。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脱贫人口的积极性,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各项举措见实效、可持续、利长远,推动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保持脱贫人ロ稳定就业

  1.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对全市现有×名生态护林员,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按季度精准更新生态护林员基本信息,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边界,不断健全生态护林员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做好生态护林员队伍服务培训等工作,为生态护林员配备巡护装备、购买保险,加大对生态护林员服务保障水*。

  2.建立多元化管护机制。支持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重、原非贫困县区,通过**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方式开展生态管护,设立护林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就地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

  3.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营造林、森林保护与修复及油茶、薄壳山核桃、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领域中生产作用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与维护,因灾损毁营造林附属配套工程复建等,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项目,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二)支持农村特色林业发展壮大

  1.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市**出台关于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加工和品牌建设,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两山”转换通道示范产业。

  2.加大竹资源开发和培育力度。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毛竹板材加工产业,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延伸竹产业链条。争取农发、林业科技推广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等项目资金,支持现代林业示范区、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竹山集材林道、竹加工制造业、竹文化旅游业产业发展。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林下经济精品产业,提高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林下石斛、天麻、黄精、西洋参等林下生态*衡种植。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森林景区和大别山风景道、×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等森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4.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林农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入股林业经营主体,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维护林农利益,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三)加快脱贫地区生态优势转化

  1.做好用地保障服务。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引导集约节约使用林地,优先保障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

  2.推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争取提高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试点开展公益林补偿抵押贷款。科学实施森林经营,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工作,以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

  (四)促进脱贫地区生态宜居

  1.继续开展送苗下乡活动。支持脱贫地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鼓励脱贫人口房前屋后零星造林,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融合发展。

  2.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低产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等重要项目资金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

  3.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拓宽群众的生存空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带。

  (五)加强脱贫地区科技和人才帮扶

  1.完善帮扶机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亚林所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着重培养油茶、薄壳山核桃等基层紧缺型林业产业人才。延续脱贫攻坚期间科技特派员、122科技服务、一周一技等科技活动,建立健全引导林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林业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林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科技下乡、新闻报道、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林业科技重点工作和实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乡土专家等基层人才的政策扶持和培训力度,健全全市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库,着力构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双轮驱动的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林业局要把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建立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并做好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加强衔接保障。各县区林业局要聚焦支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林业项目资金,在脱贫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生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逐步提高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要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加大对优势特色林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和“五绿兴林贷”,积极开发特色经济林险种,增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确保生态脱贫成果。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县区林业局要及时总结提炼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模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模式做法,并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生态脱贫成果。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实现我市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10

  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xx村被列为20xx年县级示范村,为确保顺利完成创建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排污、通讯、物流、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绿化、亮化、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公共服务基本水*,把xx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取利用1年时间完成创建目标。

  二、创建内容

  以村庄规划为先导,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维修xx村入村道路路面720*方米,在进村路、村内临水、临崖路段修建防护设施100米。

  2、给排水。修建水渠5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3、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4、洗澡。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建设洗澡间,全村建成率超过50%。

  5、取暖。积极推进煤改电和改炕,实现改炕全覆盖。

  6、小型垃圾桶。村组主干道沿线摆放垃圾桶30个。

  7、柴草堆放场。革山、茂林新建柴草堆放场2处

  8、危旧墙改造。实施危旧墙改造50米。

  9、电商。发展电子商务,解决村民果蔬等销售难题。

  0、绿化美化。xx流域补栽树木800余棵;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文化广场粉白美化墙面50米。

  (二)基本公共服务

  1、医疗卫生。更换村卫生室设备,保证医疗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常态化关爱走访。

  3、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3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4、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xx文化广场周边宣传栏3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孝亲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提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0月份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规划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二)加大投入保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为推进示范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宣传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动员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把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汇集到乡村建设中来。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2)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实用5篇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 1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临*尹褚公路,南小河绕村而过,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有446户2031人,有耕地3029亩。

  二、创建目标

  坚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为全村群众而建的总方向,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学*借鉴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将示范村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级服务群众能力。

  三、创建内容

  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建设内容,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采取填*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基础设施

  1、道路。实施小巷道硬化15000*方米,全村小巷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2、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

  3、给排水。新修排水渠100米,在村组主干道铺设排水渠盖板1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无黑臭水体。

  4、供电、通信。实施电网、通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杆线架设整齐有序,无安全隐患。

  5、洗澡。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家中自建洗澡间,争取年底有洗澡间的户数达到260户以上。

  6、美化。对残垣断壁、空心院落、农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在公路沿线粉刷墙面150米,修建小花园2个,新建柴草堆放场3个。

  7、村阵地提升改造。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对各功能室进行粉白并规范化布置。在村级文化广场修建群众说事亭和群众说事长廊各1个。

  8、环境整治。全面推行巷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巷道和群众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设施和保洁人员,再安装垃圾桶20个,

  (二)基本公共服务

  1、文化体育。对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及时维护,保证村内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求。新建休闲广场1处800*方米。

  2、医疗卫生。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为符合放助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提供相应教助服务。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

  4、培训就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年内组织不少于50人参加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等学*培训,收集并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5、综合服务。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议事、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等作用,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提供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

  (三)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1、宣传引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安装宣传栏3个,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2、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巷”“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创建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化解。

  3、权益维护。村民自治机制完善,议事协商规范,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风正气顺,没有群体性的事件,村民对村党组织和“两委”班子满意度高。

  4、安全保障。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

  5、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建立“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的乡风民俗。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4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目标任务、年度计划、重点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二)组织实施(4月—10月)。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期,严格按照创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三)验收评定(11月)。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验。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 2

  为践行国家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建立城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行服务社区居民、农村农民、小微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自身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xx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暨金融服务网格化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下简称本活动)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全面开展,总行特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总行董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各部(室)、各支行负责人组成。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业务拓展部,办公室主任由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检查和考评。各支行要成立本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支行活动的组织开展、统筹协调及考核管理。

  二、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xx年5月1日-20xx年5月31日

  总行专项领导小组牵头,以各支行区域的物理网点为基础,虚拟网格为依托,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支行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自身网格范围,内部划定二级网格,每个网格落实到人。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训员工营销技能。

  第二阶段:20xx年6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总结精准营销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找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攻坚克难,推动提升网格化精准营销工作措施再完善、任务再落实、业绩再提升。

  三、主要目标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引导各网点人员树立主动营销意识,精耕细作当地金融市场,打造本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打造本行金融服务品牌,构建基础金融不出社社区(村)、综合金融不出街道的服务体系,全行实现信用贷款、农户贷款、小微贷款分别达到亿元;个人授信覆盖率达%,授信户数达户(20xx-20xx年)。

  三是采集完善客户信息,通过引导各网点建设金融服务网格,持续开展客户走访与回访,登记完善客户信息,不断积累本行的数据资产,及时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金融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不对称问题。

  四是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通过对采集信息的持续追踪,充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金融需求,带动本行业务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是量化目标。整合客户资源,对细分的实体网格和虚拟网格进行网格调研、信息建档和产品营销,实现本行发展战略目标落地和存款、贷款、金燕e贷、电子银行等渠道产品等关键性经营指标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步骤

  按网格化营销理念,立户建档,筹备区虚拟网格、城乡结合部整村授信,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行业授信,区域内通过消费品协会、餐饮协会、装修协会等合作为客户授信,以三条主线推进网格化营销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总结沉淀,归纳细化,进一步做实做精做细,不留盲区。

  (一)外环区域

  老城、增福支行,城乡给合部,该区域以农户为主,住户较为集中,采取整村授信形式进行集中授信。此部分客户以增加授信户数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额度控制在5-20万元以内,产品对接以金燕E贷为载体,具体工作方法可参照成熟农商行整村授信方案进行。

  支行需要依托周边社区,以辖内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对沿街商户、小区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切实提升区域内客户与我行业务的合作度和粘合度。同时,结合在周边市场、商场,将初步对网格营销和整村授信方面进行逐步推进,通过广泛宣传,建档立案,重点对社区有影响力,典型的创业商户开展授信,以点带面,逐步全社区覆盖计划在5月底前做一个行业手心,6月中旬做社区或整存授信。

  (二)中环区域

  **路、营业部,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区域,以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商户为主要群体的区域。对该区域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加工厂、批发商和商品代理商进行授信服务。此区域内客户以集中宣讲,重点授信为方式进行授信。一是与专业市场对接,如家具市场、水果市场等,力争通过集中宣讲的形式,让入驻商户了解我们的产品,然后再对有资金需求的商户进行重点授信和用信,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商易贷”,金额最高20万元。二是对于部分职工收入较高的公司可对其员工进行集中宣讲授信,为职工提供消费贷产品。授信以金燕E贷为载体,可取名为“精英贷”,金额最高20万元。三是对于区域内的小微企业进行授信,授信以“税信通”为载体。根据*两年纳税额度进行测算授信。此区域客户群体的有效用信户数会较高,预计可增加授信客户1300户以上。

  (三)市区支行

  西关、和尚桥、建设路支行

  紧围绕“深耕社区、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开展精准营销,打造特色化精品服务网点。举办各类引客手段,进行存款精准营销;培养员工营销主动性,按区域、按行业、按商圈等多层面展开外拓服务,开展针对性的'扫街式营销;以支行为基点,展开定点辐射式联动营销;电话营销、老客户带动新客户等一系列营销方式作为补充渠道;与各类*台,包括各类专业市场、工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发展基金等开展合作,推动小微企业批量营销,提高批量授信水*,为各类组织成员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与辖内商超合作,为其推荐的下游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与代理记账公司合作,为其推荐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异业客户,外出集中宣讲。推进对各类批发市场、建材城及周边沿街商户等商圈客户进行资料进行收集及预授信,进行结算账户开立、结算渠道等综合营销。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寻找合作方式,营销社区居民客户。

  (四)农区支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作

  各支行的试点网格化营销探索,逐步确立我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网格化金融服务思路,探索切实可行的符行我行实际的网格化营销实施细则。

  四、配套措施

  (一)设计产品组合

  金融网格化实行客户综合化营销,存贷联动营销,争取做客户的办理银行。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特点,通过以下产品进行一揽子营销。社区网格:通过许昌都通卡、社保卡等业务切入,主推金燕e贷和存款类、手机银行产品,主打存款类产品和家庭消费贷款;商区网格:通过金燕e付作为切入点,主推贷款产品和电子银行产品;园区企业网格:通过贷款产品作为切入点,顺势推荐工资代发、高管理财、员工消费贷款产品。公共服务机构网格:以金燕e贷作为切入点,主推存款、手机银行等产品。

  (二)打造特色服务

  为全方位场景化服务客户,搭建本行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根据各支行组织活动需求,制作相关业务产品、金融知识宣讲课件,培训内训师,为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业职工向广大客户介绍金融知识、防诈骗、珍惜信用、安全用卡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深入社区,提高我行知名度。

  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包括上门走访、健康体检、上门开卡、便民服务、关注亲子教育,提高我行惠民度。

  (二)加强宣传造势。

  1、设计宣传用语,在本行网点所在的主要交通要道、社区和村组张贴或悬挂宣传标语、宣传牌,银行网点电子显示屏上要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2、丰富宣传方式,总行以及各支行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对本行金融服务整村授信战略进行宣传,提高本行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宣传形式包括不限于:

  1、大*台宣传,比如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宣传;

  2、发挥网点优势,利用网点的LED屏、电视机、海报进行宣传;

  3、户外媒体宣传,比如汽车车身广告、墙体广告、路牌广告、三轮车车贴、员工汽车贴等;

  4、充分利用线上宣传渠道,比如短信、微信*台、微信群、朋友圈等。

  五、工作需求

  (一)强有力的推动督导部门。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办公室,督导关注进程,确立定期总结分析会议,逐步建成思路清晰、执行力强,接地气的实现方案。

  (二)狠抓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本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有机衔接,确保本项工作与其他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强化协同配合。落实总行领导、部室、支行三级管理体系,合力推进本项营销工作。对支行提出的诸如礼品设计、订购,活动开展,总行给予大力支持。

  (四)及时进行总结。相关支行要深入查找本项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总行专项办公室反馈,包括但不限于好经验、好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与情况、下步工作计划及建议等。总行将定期编发简报予以推广普及,以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五)强化督查考核。总行活动办公室依托管理*台和业务数据,按月对相关支行本项营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查和通报。对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信贷部门总结经验供全行借鉴。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 3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日,xx县出台《xx县加快推进xx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xxxx年目标任务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

  xxxx年结合“精准扶贫”、“一事一议”等工作,以“五清楚、两特色”为主要整治内容,重点整治建设38个美丽乡村(省级27个、市级11个)。狠抓3个示范村庄(省级xx乡xx村、xx镇xx村,市级xx乡xx村)创建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二、美丽乡村景观带。

  xxxx年度重点打造木兰溪榜头段及支流仙水溪**景观带,景观带长度不少于10公里,做到整体规模到位、村庄整治到位、绿化美化到位、生态修复到位。

  三、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列入10个省级重点改善提升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的xx乡xx村,按照《关于重点扶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的'指导意见》和《xx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治和保护导则》要求,启动xxxx年度保护和发展整治建设工作。

  四、农村污水治理。

  按照3年完成全县农村污水治理的总体目标,今年全县计划完成71个村庄污水治理建设,建设改造三格式化粪池18077户。其中,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改造任务要于上半年完成。

  五、绿色村镇建设提升。

  大力开展村镇绿化美化工作,加快镇村“小公园”“小憩园”绿地建设,加强农村“四旁四地”造林绿化、美丽乡村景观带周边村庄及周边道路的整治提升、景观带周边生态景观的恢复,全面提高村镇绿化水*。今年创建xx乡省级绿色乡镇。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 4

  一、方案起草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着力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方案出台的目标任务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风气正”目标,以圩镇建设为龙头,以示范村创建为重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1、推动产业兴旺。各乡镇示范村应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1个以上特色明显、规模较大和效益显著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壮大产业规模。落实惠民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五黄一白”特色产业,稳步推进油茶、白莲、烟叶、生猪等种养业发展壮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推进黄鸡、生猪等畜禽现代化屠宰加工和果蔬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和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增加农业产业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产品供销渠道。加大品牌宣传,打响富硒农产品品牌,组织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确保农产品能产能销,取得较好效益。

  2、建设宜居家园。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四精”理念,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从项目建设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做好村庄管护、设施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示范带动全县村容村貌提升。

  3、实现乡风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整治,引导农民增强文明诚信意识,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等美德。

  4、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级灵活运用土地、政策、资源、资金等农业发展项目要素,充分利用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或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添置固定资产、入股分红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

  5、创新乡村治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农村网格管理作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加大乡村振兴行动宣传推介力度,有计划地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浓厚氛围。

  3、确保创建质量。高起点规划,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做到产业兴旺,百姓宜居。高标准设计,突出重点和特色,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4、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主导、部门支持、乡镇自筹、社会捐助”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支撑。

  5、严格督导考核。各乡镇要将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内容和规模等相关内容全面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督导,强化项目施工监管。

  五、方案的实施时间

  《方案》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乡村振兴示范区亮点创建方案 5

  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认真搞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万元以上,赶明年xx月底完成。

  三、项目意向

  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规划,重点在房地产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招商。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发展意识,营造招商氛围。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落实全面招商的工作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体干部要树立全民招商的思想,用心搜集、寻求招商信息,宣传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吸引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兴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二)丰富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网络。要用心利用亲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的同时,用心探索代理招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联系彬县藉在外人才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商会、科研院校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和掌握招商引资信息。及时成立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

  (三)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共同抓,各负其责,职责到人。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职责感和紧迫感,用心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挖掘发挥每位干部的人脉关系,用心开展招商引资,确保招商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落实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功臣。按照《x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以下优惠奖励政策。

  1、凡局干部职工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一次性奖励x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按照到位资金状况,适当给予奖励。

  2、凡需出外招商的,局里带给交通工具,每月增加xx元的通讯费。

  3、外出招商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按规定报销旅差费,并优先享受年度带薪休假。

  4、招商引资没有成果的,差旅费只报销xx%。

  5、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作为评选先进、组织推荐的优先人选。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3)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实用5份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 1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以垃圾分类示范、美丽村落和美丽庭院打造、“四好农村路”创建为重点,加强源头管理,实施系统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清理整治农村公路及两厢环境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幸福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全民参与。街道切实加强对路边环境治理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二)示范引领,确保实效。所有县道、乡道及通村公路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基本原则,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路边环境。

  (三)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实行集中治理与长效管护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治理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四)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各村(社区)负总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上下联动、协作推进,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五)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对村(社区)推进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指导和月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务求取得治理工作实效。

  三、治理时限、范围和内容

  (一)治理时限:20xx年xx月上旬至20xx年xx月。

  (二)治理范围:全街纳入“路长制”责任制管护的所有农村公路道路两厢可视距离1000米以内。

  (三)治理内容:全面治理全街农村公路及路边两厢环境,确保全街农村公路及两厢达到“十无”要求(无垃圾、无杂堆、无违建、无裸土、无滥呆、无毁损、无污物、无淤沟、无占道、无乱挂)。

  四、治理任务

  通过全面治理,要求每个村重点整治1个组,每个组重点推选10户示范户,不断巩固治理行动效果,让广大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获得感。

  (一)打造美丽村落。按照布局美、整齐美、清洁美、绿化美、和谐美的要求,在全街范围内打造1个以上美丽村落,并推荐参与区级美丽村落评选。

  (二)评选美丽庭院。按照住户自愿投入、庭院整洁有序、房边绿意盎然、人文特色浓郁的要求,在全街范围内打造并评选“五星美丽庭院”30个、“四星美丽庭院”50个、“三星美丽庭院”100个。[牵头单位:经济发展办,责任单位:财政所、城管办、城建办、文明办、各村(社区)]

  (三)创建“四好农村路”。按照“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标准创建“四好农村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20xx)及国省有关技术标准,同步建设错车道、路肩、排水和安防设施,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农村公路等级路率、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90%、75%以上。以“农村公路路长制”为抓手,加大治超治限力度,各村(社区)落实必要的管养人员和经费,制定爱路护路的村规民约等其他有关规定。农村公路列养率县道、乡道、村道经常性养护分别达到100%、90%、70%以上,达到《公路状况技术评定标准》(TTGH20—20xx)中等路以上的县乡道、村道比例分别为80%、60%以上,各村(社区)全部达到农村公路管养示范标准,县道、村道文明示范路的里程比例分别达到20%、10%。[牵头单位:城建办,责任单位:城管办、经济发展办、各村(社区)]

  五、推进措施

  (一)加快工作推进。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加强治理工作督查,督促各部门和各村(社区)落实工作责任,倒排治理工期,加快推进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组织全面测评。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xx年xx月组织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测评。

  (三)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好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推广可操作、可复制的`治理模式,为全街乡村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夯实基层基础。

  六、组织保障

  (一)建立统筹机制。实施“路长负责、村组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高效有力的治理工作格局。由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各路长要牵头调度所联系农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治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各牵头单位要自觉承担整治工作牵头责任,抓好治理任务的逐项落实,定期向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报告任务推进情况。各村(社区)要组织实施好治理工作具体事项,确保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协作,全力配合,形成推动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奖补高效示范”的原则,加大对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工作,发现和推广更多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广泛宣传发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宣传报道,街道干部、支村“两委”和基层党员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动员,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引导参与作用,挖掘和推介一批典型事例与典型人物,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强化日常督查和测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对工作推进有力、圆满高质量完成治理任务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拖沓不力、进度迟缓、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严格责任追究。将百日攻坚行动落实情况纳入街道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内容,从严从实予以考评。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 2

  当前,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为民办事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实现乡村振兴,结合高滩村实际,现将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如下:

  一、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发展好产业,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盘活集体资产、扶贫政策扶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增加村级自身“造血”功能,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引进巨黄竹种植技术成片打造核心区200亩,预计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为提高贫困户及普通群众的素质,我们计划联系农业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二、生态宜居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多村自然资本加快増値,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xx年,高滩村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努力做好秸秆处理,农膜回收等工作,巩固提升石柱庙、五福场农家大院整治和所有村道的保绿保洁,持续向每个村民小组及农家大院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和厕所革命,规划实施好石柱庙、五福场两个场镇亮化工程。

  三、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高滩村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我村社会文明程度。乡风文明之根是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保障。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滩村将坚持文化惠民思想工程,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与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xx年计划修建村史馆一座和打造“红色乡情院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高滩村将持续构建较为完整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村文化室、图书室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制度,真正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明年计划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一次五好家庭评比工作,以积极先进鞭策后进,以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工作。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 3

  为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接续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根据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决定在全县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强力推动示范村创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每年在全县遴选4个村或示范片区(以下统称示范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创建成有规模、有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二、创建原则

  (一)党政主导。党委**引导示范村立足资源禀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不大包大揽、大拆大建,通过领导联点、政策激励、资金奖补等方式,全力支持示范村开展创建工作。

  (二)部门主推。在派出强有力的县直单位驻村帮扶的基础上,县直各责任单位对示范村按照“一村一策”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协同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为示范村创建提供政策支持。

  (三)属地主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乡镇长(街道主任)为示范村创建第一责任人,对示范村的申报、成功创建负主责,村支部**为示范村创建直接责任人,负责牵头抓好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落地落实。

  (四)乡贤主创。发动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示范村创建,促进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援、文化回润、公益回扶,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秀美村庄。

  (五)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三联一创”、成立村民理事会、编制“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出智出力、筹资筹劳共同参与示范村创建,确保创建后期运维管理持续有效、成果共享。

  三、创建申报

  (一)申报单位

  乡镇(街道)为示范村申报单位。

  (二)申报条件

  示范村申报应具备“三强三好”条件,能打造成产业带动型、文化创意型、乡贤引领型、村企共建型、自然生态型等示范亮点和特色优势。

  1、班子配备强。村级党建工作扎实,干部配备合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治理水*和开拓创新能力。村级无债务,有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产业发展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内有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效益明显。

  3、乡贤力量强。能挖掘具有桑梓情怀、有能力、有意愿为家乡乡村振兴作贡献的乡贤。乡贤能带头捐资支持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

  4、资源禀赋好。依山傍水,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村庄布局规范,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存留有xx特色的传统*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可考证的历史人文典故或红色文化底蕴。

  5、群众基础好。村内群众面貌新、民风好,勤劳节俭、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美德蔚然成风,能主动积极筹资筹工筹产参与乡村振兴。

  6、基础设施好。交通便捷、通畅,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便民设施齐全,电视、网络、自来水等可覆盖。

  (三)遴选程序

  1、村级自愿。有意愿的村填写申报表(附件1),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附件2)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

  2、乡镇申报。乡镇(街道)对提交申请的村进行评估筛选,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查,择优推荐申报到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片创建的以牵头村为申报主体)。每个乡镇(街道)原则上只能推荐1个村,申报材料、图片等资料于3月1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乡村振兴局514室)。

  3、实地核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实地核查评估,3月15日前初选8个村,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4、现场评审。乡镇(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任组长、支部**(驻村第一**)和乡贤代表为成员的参选小组,利用PPT等形式进行演讲(10分钟),并现场答辩(5分钟),通过现场评审确定4个示范村。

  四、创建内容

  (一)产业兴旺

  1、产业发展。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做强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民宿餐饮、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入股分红家门口就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项目配套。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农田灌溉设施,坚决遏制耕地抛荒,耕地主要用于种粮食,能种双季稻的良田必须全部栽插双季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利用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乡村两级为其提供土地流转保障,不与粮争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3、创业扶持。支持农民创业,开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对村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创建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壮大村级经济产业。(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

  (二)环境秀美

  1、村庄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方式,编制公众参与、科学可行的村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村庄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2、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村民聚居点进行秀美屋场打造,村庄进出口有特色标志,主要路段、屋场、景观有标识介绍,村内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电视、广播等杆线整改设置规范,农村户厕改和聚居点人工小湿地全覆盖,有效整治小微水体、黑臭水体,主干道路、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适度绿化美化,村民住房整洁美观,生活生产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家畜圈养,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城管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

  3、地域风光。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山塘、美丽水库、美丽河坝等自然景观,依法依规加强对村内合法历史古迹的修缮和保护,保持村庄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古迹。(责任单位:水利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三)生活便捷

  1、交通物流。高水*建设“四好农村路”,落实路长制,村组道路畅通,道路安防及标识齐全,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强物流服务,设立快递综合收发点,加快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责任单位:交通局、商务***)

  2、数字乡村。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千兆光纤、5G网络全覆盖,完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实现“村村响”和“雪亮工程”全覆盖,促进智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商务***、融媒体中心、***)

  3、便民设施。建设村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购物金融、养老服务、防灾减灾应急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责任单位: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应急管理局、金融办)

  (四)生态和谐

  1、水土养护。落实河长、林长、田长制,有效管护河道溪流,杜绝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现象,保护山林田土,杜绝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乱砍滥伐、山体裸露的等现象。(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农机事务中心)

  2、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全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广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对荒山、主干道路和水系两旁、房前屋后等地方植树栽花。(责任单位:林业局)

  3、低碳生活。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提倡节约水电,积极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生产生活的电气化、清洁化水*,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低碳理念。(责任单位:发改局、生态环境局)

  (五)乡风文明

  1、文化挖掘。挖掘历史人文典故、传统民俗文化,利用发展沿革、风土人情、红色历史、典故传说、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充实村庄文化内涵,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邻里风尚。通过“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选树和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建成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社会新风尚,杜绝农村黑恶势力、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责任单位:宣传部、政法委)

  3、共建共治。打造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的支村两委班子,吸收大学生、创业能人为支村两委后备力量,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乡村治理,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广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责任单位:组织部)

  五、创建步骤

  示范村创建周期原则上为1个年度,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申报遴选阶段(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0日)。2月28日前下发实施方案,3月10日前完成示范村创建申报,3月15日前完成示范村初选,3月20日前完成示范村遴选。

  (二)规划设计阶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0日)。由乡镇(街道)牵头,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等单位协助,聘请有实力、有经验的规划设计公司,为示范村编制创建规划。县直各责任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与示范村创建规划相统一的支持方案,明确支持项目、完成时限和投资规模。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

  (三)创建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日—20xx年3月31日)。按照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开展创建,确保20xx年4月中旬动工、9月底完成过半,20xx年3月底完成建设。由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办负责,每月25日向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示范村创建实施进度。

  (四)评价验收阶段(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30日)。20xx年4月底完成示范村创建工作评价和验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向县委县**报告和组织县四大家在职领导现场观摩示范村创建成果。

  六、创建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任组长,县人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办、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人社局、商务***、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金融办、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佑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县**年度整合涉农资金20xx万元,按照快投快补、少投少补的原则对示范村给予奖补,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乡贤资本等积极参与。县直各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对示范村创建依规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严禁新增村级不良债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示范村,保障好示范村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用地计划指标。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用于乡村振兴。推进村庄小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绩效。

  (三)强化督查考核。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示范村创建工作实行半月简报、月调度、两月讲评、季度召开一次现场督战会。县委督查室、县**督查室牵头,对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政主要负责干部任用和综合绩效、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未达到创建目标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对在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涉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移交县纪委监委立案处理。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 4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以垃圾分类示范、美丽村落和美丽庭院打造、“四好农村路”创建为重点,加强源头管理,实施系统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清理整治农村公路及两厢环境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幸福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二、基本原则

  (一)**主导,全民参与。街道切实加强对路边环境治理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二)示范引领,确保实效。所有县道、乡道及通村公路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基本原则,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路边环境。

  (三)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实行集中治理与长效管护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治理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四)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各村(社区)负总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上下联动、协作推进,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五)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对村(社区)推进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指导和月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务求取得治理工作实效。

  三、治理时限、范围和内容

  (一)治理时限:20xx年xx月上旬至20xx年xx月。

  (二)治理范围:全街纳入“路长制”责任制管护的所有农村公路道路两厢可视距离1000米以内。

  (三)治理内容:全面治理全街农村公路及路边两厢环境,确保全街农村公路及两厢达到“十无”要求(无垃圾、无杂堆、无违建、无裸土、无滥呆、无毁损、无污物、无淤沟、无占道、无乱挂)。

  四、治理任务

  通过全面治理,要求每个村重点整治1个组,每个组重点推选10户示范户,不断巩固治理行动效果,让广大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获得感。

  (一)打造美丽村落。按照布局美、整齐美、清洁美、绿化美、和谐美的要求,在全街范围内打造1个以上美丽村落,并推荐参与区级美丽村落评选。

  (二)评选美丽庭院。按照住户自愿投入、庭院整洁有序、房边绿意盎然、人文特色浓郁的要求,在全街范围内打造并评选“五星美丽庭院”30个、“四星美丽庭院”50个、“三星美丽庭院”100个。[牵头单位:经济发展办,责任单位:财政所、城管办、城建办、文明办、各村(社区)]

  (三)创建“四好农村路”。按照“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标准创建“四好农村路”。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20xx)及国省有关技术标准,同步建设错车道、路肩、排水和安防设施,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农村公路等级路率、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90%、75%以上。以“农村公路路长制”为抓手,加大治超治限力度,各村(社区)落实必要的管养人员和经费,制定爱路护路的村规民约等其他有关规定。农村公路列养率县道、乡道、村道经常性养护分别达到100%、90%、70%以上,达到《公路状况技术评定标准》(TTGH20—20xx)中等路以上的县乡道、村道比例分别为80%、60%以上,各村(社区)全部达到农村公路管养示范标准,县道、村道文明示范路的里程比例分别达到20%、10%。[牵头单位:城建办,责任单位:城管办、经济发展办、各村(社区)]

  五、推进措施

  (一)加快工作推进。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加强治理工作督查,督促各部门和各村(社区)落实工作责任,倒排治理工期,加快推进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组织全面测评。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xx年xx月组织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测评。

  (三)抓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好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总结推广可操作、可复制的治理模式,为全街乡村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夯实基层基础。

  六、组织保障

  (一)建立统筹机制。实施“路长负责、村组实施”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高效有力的治理工作格局。由街道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领导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各路长要牵头调度所联系农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治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各牵头单位要自觉承担整治工作牵头责任,抓好治理任务的逐项落实,定期向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报告任务推进情况。各村(社区)要组织实施好治理工作具体事项,确保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协作,全力配合,形成推动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奖补高效示范”的原则,加大对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工作,发现和推广更多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广泛宣传发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全街乡村公路路边环境治理工作宣传报道,街道干部、支村“两委”和基层党员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动员,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引导参与作用,挖掘和推介一批典型事例与典型人物,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强化日常督查和测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对工作推进有力、圆满高质量完成治理任务的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拖沓不力、进度迟缓、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严格责任追究。将百日攻坚行动落实情况纳入街道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内容,从严从实予以考评。

  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 5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xx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xx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xx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xx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4)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通用12篇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通用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基本情况

  仁同坪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距巴陕高速下两出口1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550米,幅员面积8.45*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651户2441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3户36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3名,村社干部12人。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有堰塘12口,堰渠1条,有标准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大包梁苗圃350亩。

  *年来,仁同坪村在市、县、镇的坚强领导下,以苗圃产业为依托,苗圃种植面积达350亩,成功招引南江县三禾园林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初步建成集樱花、桂花、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围绕“大美仁和、和美善治”总体定位,实现美丽山村与景观农业深度协调、特色民宿与美丽人居有机结合,依托天马山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努力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观光、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

  三、建设任务

  (一)推进产业振兴

  1.强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改造提升500余亩核桃产业园(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200亩、有机蔬菜450亩,养殖巴山土鸡5000只、土猪1500余头、稻田养鱼80亩、养虾40亩,发展“四小”产业300余户。培育新型家庭农场4个。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

  改造提升产业道路5公里,其中1社0.5公里,3社1公里,4社1.4公里,6社0.6公里,7社1.5公里。

  (二)推进人才振兴

  1.储备干部2人,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型经营业主、大学毕业生回村创业,强化激励措施,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并优先推荐致富带头人在村内任职,发挥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引领作用。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专业技术培训。围绕核桃、黄羊等主导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和核桃、黄羊种养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技能培训,群众掌握实用的核桃、黄羊种养技术,提升群众的致富奔康技能水*。

  (三)推进文化振兴

  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仁同坪村红色文化丰富,有苏维埃遗址,有红军战斗战壕,有红色标语。传统农耕文化,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将深挖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留住乡风乡愁。

  2.培育文明村风。利用道德银行,常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文明村,制定并遵守村规民约,完善村文化活动室,培树文明、和谐、团结、淳朴新风尚。

  3.新建农耕文化村史馆。依托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面积100*方米的农耕文化村史馆,集农耕史简介、农耕具展览、古迹遗址、新村新貌等于一体。

  (四)推进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宜居发展之路,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村落宜居。垃圾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配置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池3个(配套管网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以上。公共厕所:新建标准公共厕所2个。保洁员:选拔配备8名保洁员,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安保配套:设置监控3处,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入村标示牌3处。管网规范:改造村内供水管线5公里。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个。绿化培植:生态修复150亩,村内环境美化100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业废弃物处置: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站1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

  2.庭院整洁。卫生厕所: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造提升卫生厕所300户,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庭院环境:农户庭院环境综合整治423户。

  (五)推进组织振兴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扎实抓好“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村党支部**职业化,探索社长由产业发展大户、返乡创业人士担任,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行“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级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行为。

  2.加强村级治理。村风民风养成:建立“四级矛盾调处”机制(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充分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降低信访指数,不断形成“自强创富、感恩奋进”的良好村风、民风。村民自治:不断培育民主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开发公益性岗位:创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思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置公益性岗位9个,村内保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服务群众。

  四、建设内容及补助标准

  仁和镇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业主投入资金为主,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50.1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52.7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82.3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2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28.2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2.39万元。

  1.仁同坪村1、3、4、6、7社改造提升产业路5公里,预计项目投入资金31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50万元。

  2.樱花园道路整治1公里,预计项目投入5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

  3.实施全村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建农户卫生厕所22户,农户安装3格式化粪池163户,预计项目投入6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3.21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32.39万元。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98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98万元。

  1.农耕文化村史馆扩面100*方米,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万元。

  2.新建公共厕所2座,预计项目投入资金1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16万元。

  3.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0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5万元。

  (三)产业方面。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6.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5万元。

  1.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2.5万元。

  2.新型家庭农场4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晰责任,协同推进。成立以雷智同志为组长,张国斌、赵财贸、谢欣霖、刘竞同志为副组长,镇党建办、镇财政所、镇交管办、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仁同坪村村“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乡村振兴办,主要工作职能为创建工作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白弥同志担任,赵芳芳、邓鉴文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同时,成立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办和仁同坪村项目建设业主委员会,以此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引导,合力投入。按照“**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与“基础设施**投入为主、新居建设农户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业主投入为主”的建设机制,实现**、社会、个人集约化投入,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投入引导,打捆叠加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能灌溉等各类涉农项目,实行集中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通过**奖补引导、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主投入示范村建设。优化金融信贷环境,鼓励信用社、邮储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支持新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村建设。

  (三)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深入宣传发动,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建设新动力,创新发展新机制。

  一、示范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

  韩庄村现有人口231户,707人,党员24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总耕地面积1076亩,人均1.5亩,区划面积0.66*方公里,村内以韩姓和辛姓为主,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大蒜、辣椒、特色蔬菜、林果种植为主。

  (二)基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韩庄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示范村东临济徐高速连接线,直通济南、徐州等城市,向北沿G105可直达曲阜机场和济宁市区,向南2公里是正在建设的枣菏高速,名副其实的金乡县东大门。老万福河贯穿高河街道境内,位于示范村北部,是京杭运河的重要支线航道之一,目前已复航。

  2、基础设施完善。*年来,示范村硬化主街道2200米,小街巷3000米,共计14300*方米,村级8条主干道和28条小街巷已全面实现硬化,实现村庄绿化面积10000余*方,示范村标识标牌、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必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地提升了示范村发展深度。

  二、示范创建内容

  (一)基本思路

  以“五个振兴”为内涵,合理规划推进示范村建设。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创建目标

  一是环境生态更加宜居,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较高;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基本形成了大蒜辣椒标准化种植生产体系以及产加销、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体系。四是乡村旅游更加丰富,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

  (三)创建模式

  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突出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四)实施路径

  1、实施产业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韩庄村重点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农业绿色化战略、农业适度规模化战略、产业融合化战略,打造金东田园农产品品牌;壮大特色采摘休闲农业,建设集游玩、科普文化、休闲品尝、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果品采摘园。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采摘、果树认领、垂钓比赛等等,充分发挥果园的经济、观赏、体验、休闲、科教价值。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家农业发展龙头企业,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业附加值,提高群众收入水*。

  2、实施文化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风、树立良好家风、推动移风易俗。韩庄村集中开展“百善孝为先”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等推荐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以身边典型带动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倡导实施“半小时工程”,即在广大村民中大力倡导每天抽出半小时打扫庭院内外卫生、布置家庭居室、搞好家庭净化美化,做到“五勤五不”,引导村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改变家庭脏乱差现象,树立良好生活*俗,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实施人才振兴,培养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韩庄村实施“新乡贤”、创业能人返村创业和工作,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人员年龄结构,锻炼后备人才,让后备干部实际参与新农村建设、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党员公益服务等工作。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让群众熟练掌握一门技术,每年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4、实施生态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撑。韩庄村位置处于金*湖水利风景区与东沟河夹角地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内共有大小坑塘5个,水域面积约15400余*方米,韩庄村聘请专业团队,依照“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设计了自东沟河向西,经辛庄自然村东侧,环绕整个韩庄的高标准水系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让村庄更美,环境更优,水更清。

  5、实施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韩庄村党支部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为民排忧解困、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班子以上率下,认真按照“一好三办六问”的“1306”工作法,扎实开展“村干部轮流坐班”、“民事代办”等工作,采取定点值班、上门服务等形式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群众代办事项办结率在90%以上,“大事小事找干部”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

  三、重点支撑项目

  1、金东田园项目。金东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以设施农业为发展方向,建设内容主要有“玻璃智能温室”、“薄膜连栋智能温室”、开心农场、百果园、儿童科普教育及拓展基地等八大部分,总面积约32亩。通过温室智能化操作,可实现温度、湿度及水肥一体化运作,种植车厘子、树莓、火龙果、百香果、立体无土栽培草莓等高端蔬果20余种、3000余棵,可容纳约80人同时进行采摘。

  2、开心农场项目。开心农场项目,占地16亩,将农田划分66*方米的小块为单位,每一单位向种植者出租,每年租金1000元,由开发商专人协助管理,可向种植者提供浇水、除草、施肥、*整土地等环节服务。

  3、金*湖百果园项目。百果园位于韩庄村金*湖风景区沿岸,比邻金*湖湿地公园,紧邻济徐高速连接线,总占地面积2300多亩,计划开发1000亩。园区风景宜人,土地肥沃,既是果树、苗木的理想地段,又是富禽养殖的佳处,更是郊游休闲、避暑修心、强身健体的人间仙境。百果园设计定位为生态观光果园,园区布局以果树为主、国林植物为辅。

  4、金*湖文旅项目。韩庄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举办中国(金乡)油菜花艺术、捷安特自行车拉力赛、山东(金乡)桃花艺术节、金乡民俗小吃艺术节及承办大中型艺术文化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创建进度

  根据各重点项目的施工建设特点,示范村将从2020年开始全面建设:

  (1)2020年为创建启动年,主要包括领导小组等管理机构构建,示范村项目开工建设;

  (2)20xx年为全面建设完成阶段,全面完成产业融合工程建设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组织和工商资本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继续落实就业扶贫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二)拓宽用地渠道

  推进农业用地流转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支持示范村内建设单位与示范村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市场运作、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和有效利用,适当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价格补贴,稳定流转关系。

  强化资金支持

  在稳步增加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聚合力、精准度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资本合作、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协同支持示范村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xx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xx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xx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xx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鹤壁市司法局按照自身职能,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大对淇县庙口镇葛箭村的法治帮扶力度,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义的职能作用,聚焦法律扶贫,聚力创新服务,聚神乡村振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安乡村建设,保障群众享有均等公共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出力添彩。

  (二)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帮扶实施对象精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紧围绕葛箭村不同层面的群众法律政策因素和服务需求,精心制定针对不同项目和具体对象的法律服务举措,有效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工作高效有序、稳妥扎实开展。

  二是法治帮扶策略精准。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制宜,以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为前提,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为葛箭村*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法治帮扶运用资源精准。将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统筹整合运用系统内外各类资源力量,主动融入**、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帮扶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多元参与的整体协同机制。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开展以供给精准化、服务个性化、项目化为主的法律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帮助已脱贫户落实政策待遇、维护合法权益、开展生活自救;帮助各类集体经济开发项目防范风险、顺利实施;帮助特殊人群去除思想包袱、融入回归社会;帮助乡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到20xx年底,法律顾问配备率和法律服务需求全覆盖,司法局机关干部同葛箭村党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在乡村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村民合法权益保护。组建法律服务队,对葛箭村村民开展走访调查,采集家庭收支、健康状况、入学务工、法律**等家庭基本信息和帮扶需求,重点排摸追讨薪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伤害赔偿、赡养抚养、生产经营、债权债务、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按户建立人口基本信息台帐以及法律服务需求档案。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制定发布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法律帮扶工作手册和人口权益保障清单,调查了解政策享受和相关法律实际落实情况。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帮助。加强法律服务力量配置,配齐配强乡村法律顾问,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法律顾问和帮扶人员进村入户,依据他们法律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建档要求,以项目化方式,精心制定落实法律服务方案,分类建立基础工作台帐。对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严重损害的,依法界定侵权责任,协助办理调解诉讼、申请救助基金,帮助获得补偿;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帮助获得医疗政策保障和临时救助,促进其病有所医、残有所养;对因遭受非法侵害致其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通过法律手段为其**、申请赔偿补偿;对因遭遇意外损害的,依法依规帮助办理财产保险理赔;对因债务或经营受损的,依法提供法律救济,帮助其防范经营风险、避免和挽回损失;对于子女不履赡养(抚养)义务的,帮助追索赡养费、抚养费,落实赡养(抚养)责任。对梳理列出的法律帮扶重点对象,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日常关注,做好跟踪帮扶,及时落实法律帮扶工作。加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力度。要加大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指引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司法所、村内法律顾问,联合第一**和村两委干部,建立法律扶贫微信群,推送国家政策、解答法律问题、了解生活动态。突出加强精准法律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等活动者主动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服务;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政策,以及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生猪补贴、土地流转等直接利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主动参与依法打击坑农、骗农、害农行为以及“三农”领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所有村民纳入法律援助对象库,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进行法律援助,健全农民工讨薪等法律援助机制、依法依规减免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费用,帮助其运用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二)特殊人群法治帮扶。组织开展特困家庭帮扶。在总结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五类特殊人群中困难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和监狱、戒毒所信息互通、结对帮扶机制,要拓展特困帮扶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对特殊人群特困家庭经常性组织开展上门走访、送温暖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困难,重点关注未成年子女入学和生活状况,主动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切实防范失学、辍学、流浪问题发生。做好特殊人群安置就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解戒人员生活安置、就业推介等回归衔接工作,协调做好特殊人群中贫困人口甄别认定和建档立卡,帮助对接落实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扶贫政策,促进其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给予就业创业扶持,提供必需法律服务,帮助其生活走上正轨。

  (三)结对帮扶刚刚脱贫家庭,防止其返贫。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扶上马送一程,运用大走访形式,积极发动局机关人员、警察、律师、公证人员等工作人员,开展防止返贫公益志愿行动,面向村内容易返贫的残疾人、妇女儿童、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特别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以部门或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以服务机构为单位,分别挂钩帮扶1-2个家庭,重点资助解决未成年子女入学困难;鼓励个人名义或多人自愿组队形式自行开展结对帮扶,搭建一定规模数量的固定帮扶对子,广泛开展防止返贫社会志愿行动。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在开展物质帮扶、精神关爱、心理咨询等公益性活动的同时,提供法律政策宣讲、家庭生活向导、入学子女教育等方面人性化服务,积极引导司法行政领域社会力量关注,提高帮扶实效。建立健全结对帮扶统计、报送制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效果实。

  三、组织领导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要以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助力葛箭村全面建成高水*小康社会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将全局所有人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要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性,以积极姿态和昂扬斗志投身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中去,充分展现司法行政机关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优良的作风形象。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作为20xx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细分工,落实责任,落小措施,确保工作组织到位、推进扎实。要发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向葛箭村倾斜,深入村居百姓提供法律服务;要对照工作要求,制定针对性、具体化的工作方案及措施,要健全组织体系,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和推进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三)培植典型,加强宣传。要以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好举措好做法及时提炼、总结推广。要针对不同法律需求和法律服务特点,按照“一户一策、一类一案”,制作法律扶贫典型案例汇编,为推进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工作举措以及实际成效,加强动态信息报送,及时生动报道各条线各部门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讲好司法行政好故事,展示司法行政好形象。

  (四)科学评价,加强考核。要建立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数据统计、评价考核、督查通报等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严格考核问责。组织开展工作项目创新奖评比,将优秀项目列为单位综合考评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方面容,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效激发系统上下为民谋利、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1名驻村第一**;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1名驻村第一**(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

  二、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36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福村”。要按照“XX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

  三、升级乡村产业

  8.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业化水*。着力打造长江清江柑橘示范绿色岸线、巴野线和巫峡口茶叶示范绿色廊道、高山道地药材药业绿色山顶的“一岸线一廊道一山顶”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郡贡茶、特色柑橘、中药材和畜牧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建立茶叶、柑橘、药材、畜牧四条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加大茶叶、柑橘、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管理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培育和引进特色产业优良品种,打造XX郡贡茶、XX椪柑、XX玄参等知名品牌。提升“茶叶、柑橘、药材、畜牧、蔬菜、烟叶、粮食、中蜂”产业化水*。继续执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

  9.继续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立足茶叶、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发挥政策、项目、科技、文化等优势,紧盯市场,优化布局,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带动发展,推动形成村级高质量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家庭养殖业,实现“养满养足”,全力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

  10.加快配套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禁止破坏耕地行为。加强耕地修复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4.04万亩、节水灌溉0.5万亩,实现旱涝保收。根据需求在主导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清洗、分选、切片、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气调库、冷藏库、储藏窖等仓储设施。重点完善官渡口神农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溪丘湾茶叶交易中心、野三关中药材交易中心基础设施。以县城和乡集镇为中心,配套建设产品深加工、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

  11.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乡村旅游模块化、区域化体系,注重片区开发,优化全域乡村产业总体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野三关花海、绿葱坡滑雪场+中药材观光园”、“巴野路、茶店驿站+XX郡贡茶体验馆”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长江三峡(XX)纤夫文化旅游节、绿葱坡冰雪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地域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举办XX坪油菜花节等特色乡村游活动,不断推进XX康养民宿业、休闲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对接城乡生产与消费,引导城镇居民下乡消费。利用互联网优势,发挥农村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台作用,运用“三专一*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畅通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

  四、保护乡村生态

  1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摸排自20xx年以来改建的农村户厕问题,边排查边整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农村垃圾分、清、收、运等长效机制。出台《X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12个农村聚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大力开展村庄“四旁”、庭院植树、种草、栽花活动,引导农户畜禽圈养,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扫干净、摆整齐,打造“绿树成荫、四季有花、春秋有别、韵味十足”的美丽庭院。(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

  13.推行乡村工程建设生态化。严格乡村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道路、桥梁、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时实施复绿复垦等生态修复措施。乡村建设尽量就地取材,弃土弃渣规范处置。建设风格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防止照抄照搬城市元素、硬质铺装过度、景观建设多余,避免损害乡村气质,破坏乡村生态和风貌。河道治理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混凝土成分,实施植被护坡护堤。(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

  14.从严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严格管控农业化学品使用,继续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行配方施肥、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继续保持化肥农药零增长,加强农膜、秧盘、遮阳网、果蔬套袋、农药袋(瓶)、化肥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无害化处置。实施总量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强古树名木和天然林保护,对80年以上的大树实行挂牌保护,严厉打击猎杀、捕捉、驯养、贩卖和烹食野生动物行为。严格落实长江、清江流域“十年禁渔”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

  五、改善民生福祉

  1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杨柳池至金果坪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266公里“油返砂”,提档升级XX公里通畅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XX座。实施集中居住10户以上村民小组硬化路补短板工程,试点推进入户路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围绕巴野公路、县城至溪丘湾乡等重点农村客运班线,创建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实施X个农村电网改造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XX千米、低压线路XX千米、变压器XX台XX千伏安,全面消除农村“薄弱电”和“低电压”。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新出现的危房及时改造,做到“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国网XX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

  16.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除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以外,适龄学生不得失学辍学。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待遇。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实施乡村振兴“光明行”行动,推进“童伴妈妈”、农村养老互助中心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管理无盲点,儿童主任、督导员配备全覆盖,加强重病重残患者、高龄独居老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困境孤残儿童等重点对象的探访和照护。(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党委**)

  17.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建及改扩建50个村级阵地,打造10个“红色驿站”,改善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县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将社保卡和社保待遇申领、养老金领取、生活缴费、户籍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权限向基层延伸,实行网上办、上门办、马上办、全程代办。结合乡镇党员人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5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数字化建设,建立12个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农村、进农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经常性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各乡镇、村(社区)自办、自创“乡村春晚”等文艺展演活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党委**)

  六、提升乡村风貌

  18.整治农村建房乱象。坚持规划先行,严格“一户一宅”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用地建房过程管理,禁止非法倒卖集体土地建房,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推行依山就势建房,严禁占用成片耕地、侵占河道蓝线、紧邻河边沟边、侵占公路控制线和规划区域外建房。加强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突出传统建筑特色和民居建筑风格,由县住建局提供具有乡村特色、满足农村使用功能、不同梯次造价的农房设计图纸,无偿提供农民选择使用,由乡镇和“尖刀班”负责督促农民严格按图施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党委**)

  19.整治标牌乱立、杆线乱设。按照清除废弃的、统筹必须的、规范现有的`、控制新建的思路,治理农村各类标牌乱立和强弱电线“蜘蛛网”问题。坚持非必要不设立标牌,必须设立的须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杜绝形式主义标牌、破坏生态标牌、垃圾广告标牌等。规范高压、低压、弱电线路杆线设置,最大限度实行杆线公用,消除乡村视觉污染,确保整洁有序。(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党委**)

  七、培育文明乡风

  20.推动移风易俗。实施乡风文明三年建设行动,到20xx年建成15个乡风文明试点村。深入开展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形成良好民风家风。持续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加大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诚信活动周、学雷锋活动日等诚信主题活动,推进“信用XX”建设。发挥乡风文明理事会作用,推行道德评议、红黑榜曝光等机制,严厉整治“大操大办、天价彩礼、整无事酒”等陋*。持续开展活人墓、大碑大墓专项治理,采取分村单建和多村联建方式,大力推动村级公墓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祭扫。开展“科普乡村行”活动,引导农民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抵制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向农村渗透。(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民宗局、县科协,各乡镇党委**)

  21.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统计调查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建筑、乡村文物保护单位、巴文化遗迹等文化遗产情况,明确保护责任。加强对XX镇围龙坝、XX镇XX坪等传统村落,XX镇蓝家大院、XX镇XX老屋等古建筑,XX坪乡红三军旧址、XX湾乡XX洞等红色遗址文化保护。加强XX堂戏、XX号子、XX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宗局,各乡镇党委**)

  八、深化乡村治理

  XX.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统三治”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五村建设,探索建立红旗型、标准型、后进型“三型”党支部分类管理模式。抓好XX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深化党组织**县级备案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抓好乡村两级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继续执行村“两委”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实施办法,按照村主职干部年报酬70%的比例落实村副职干部待遇。加大党员培训力度,持续擦亮乡镇党校名片,选派优秀党支部**异地跟班学*,常态化开展“村**论坛”,建立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学*教育,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全面推行“214”村级民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开展重难点村“点穴式”巡察,落实“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制度。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对红白理事会、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全面引导。简化村规民约,强化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一村一警”和行政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稳妥开展村(居)建制调整,对常住人口在500人以下的行政村进行建制调整,不搞“一刀切”,不损害群众利益。稳慎推进城郊村、城镇中心村“村改居”,妥善处理集体资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

  23.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用好中央、省、州扶持资金,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产运营、服务创收等方式,大力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出台《XX县农村村集体经济收益管理办法》,健全法人治理、经营运行、监督管理和权益分配机制。推行村党组织**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承接除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以外的村级小型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按照“摸清旧债、严控新债、落实责任、分类甄别、逐步化解”工作思路,逐村制定债务化解方案。2021年负债10万元以下的村级债务实现清零,严禁新增村级债务。(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金融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

  九、培养乡村人才

  24.加强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建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驻村(社区)工作队为主体,村民小组长、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为补充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轮训,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发展党员,每村(社区)培养3-5名入党积极分子。(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各乡镇党委**)

  25.加强乡村创业人才培养。围绕乡村产业,分类持续开展龙头企业家、创业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电商等人才培训,县级培训每村不低于5人,乡镇要经常性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遴选支持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在外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返乡创业服务、做好返乡企业用工服务、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在外人才返乡创办实业,带动就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各乡镇党委**)

  26.加强乡村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XXX人,常态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XXXX人次以上,选派XX名科技特派员。以乡镇为单元,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咨询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技术骨干中公开招募X名特聘农技员。继续推进“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农民接受脱产大专学历教育,毕业后按程序吸纳为村干部(后备干部),并担任本村产业技术指导员,服务本村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各乡镇党委**)

  十、强化乡村振兴保障

  27.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将乡村振兴统筹于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一体推进。以小城市标准提升建设县城和中心镇,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聚焦茶叶、柑橘、药材、畜牧等主导产业,建成从头到尾比较完善的全产业链。

  28.建立工作推进体系。严格落实“五级**”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成立县乡乡村振兴指挥部,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县委农办秘书股与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指挥部下设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县领导担任组长,县指挥部两月一调度,乡镇一月一调度。延续脱贫攻坚期内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决策机制,对非依法必须招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询价、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

  29.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对申报成功的州级示范村和县级示范村,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2021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达到政策标准30%以上;加大财政统筹整合力度,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村分类倾斜。强化用地保障,年度新增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大力推动废弃房屋拆除和土地复垦,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强化金融保障,落实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将土地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代偿纳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范围;过渡期内创业担保贷款向乡、村两级倾斜,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回乡创业者等对象;建立完善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金融管理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对接支持的常态化“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制度;持续针对茶叶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乡村文化旅游企业等开展政银企对接和金融服务,安排银行机构跟进服务扶贫车间融资需求。构建更加系统规范有效的主导农产品保险制度体系。

  30.加强督导考核。按照“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的要求,对乡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和驻村帮扶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乡村振兴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行为一律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县直部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范围。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具有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实绩考核结果差的乡镇和县直单位进行约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思路,结合村情民意和资源优势,着力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治理能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乡村振兴重大工程,将全村建设成为“经济强、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实施范围

  翟家河乡程家河村

  三、实施期限

  20xx至2022年

  四、目标要求

  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围绕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统筹规划,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所有自然村道路畅通,硬化和砂砾铺设率达到90%。自来水、小电井及大口窖的使用率达100%,且水量保证、水质达标。供电质量安全稳定,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对20xx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善后续的小型农田灌溉工程。窑洞房屋居住安全率达95%,美丽庭院示范户达100户。广播、电视、光纤宽带网络通村入户,信号通畅。有文化交流场所、快递物流网点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美观舒适、功能完备,常年保持整洁有序,无柴草乱堆乱放、危旧房屋、棚圈乱搭乱建等现象。垃圾桶、垃圾投放点和垃圾收集、清运设备配置合理,做到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户厕改造实施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村部建成高标准化水冲式厕所。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小学、有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医疗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100%。建有具备办公议事、活动组织、教育宣传、文体娱乐、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功能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积极组织村民参加职业素质和技能等学*培训,带动群众自主创业致富的能力。

  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建有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治等政策宣传教育场所,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精神面貌好。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透明,农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村内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社会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生产意识强,防灾减灾措施得力。

  五、重点任务

  1、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计划新修柏油路张沟至刘家塔山3.6㎞;阜桐路沿线群众进户路进行硬化,铺设路沿石;程家河村居民点群众出行道路及活动场所硬化;维修加固九家掌、赵家掌进组道路路面,两边排水渠进行提质改造;对阜桐公路沿线3公里排水渠护坡进行加固;解决村部、居民点、公路排水难问题,包括程家河村居民点周边铺设雨水管网70米,安装90涵管、土方填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安装栅栏;清理“三堆”、并为公路沿线居住集中的农户购置布设柴草屋、垃圾桶,对垃圾进行集中清运;拆除废旧房屋、封堵废弃窑洞等。

  2、富民产业培育。在程家河村规模种植饲草玉米,2022年计划种植1350亩,引进饲草收购加工企业在程家河村落地建设基地,实现就*集中收购加工,减少群众运输成本。继续发展养殖产业,引进陇东黑山羊进行试点养殖,积极衔接合作社实现配种、防疫、技术指导、订单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并在原有养殖基础上,继续扩大散户养殖规模。村集体收入争取达到10万元以上。

  3、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提升公共服务总体水*的要求,建设户外文体活动场所1处,配套基础设施附属工程。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卫生所、爱心发屋等公共服务中心*稳运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

  4、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方面。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墙、文化广场、学校等场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方针政策,新建“1+1+3”乡村治理展厅、文化长廊,评选先进典型,表彰致富带头人、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增加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我们将按照“1+1+3”乡村治理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依托一支“红蜜蜂”党员服务队引导,推进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四个一”(一广场:法治宣传广场;一*台:利用数字乡村*台,进行矛盾调解申诉、法律知识宣传等;一辆车:将中国联通庆阳分公司捐赠的“红蜜蜂”服务车设置为“流动调解庭”,将矛盾调解服务开展到田间地头;一诊所:每村建设法律服务诊所,聘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将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组建“四会”(百姓说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开展村民自治管理,引导群众积极破陈规旧*,厚植文明乡风;建设“四个一”( 一礼堂:道德文化大礼堂,一超市:“红蜜蜂”爱心积分超市,一队伍:草根文艺宣传队,一展厅:乡村治理展厅)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乡村振兴铸魂。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由程家河村包村领导负总责,各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协同合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今年核心工作任务来抓,村上按照乡上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规划协调、宣传鼓动,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

  (二)健全机制。一是工作机制,实行创建工作专项制,精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项目,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发挥乡贤人才作用。二是长效管护机制,采取村事村管等方式,加强村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经营模式,对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

  (三)强化宣传。利用各乡村组微信群、翟家河乡官方抖音、快手、乡村大喇叭和主题党日、群众会等机会持续深入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丰富实践,形成全村共同关注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双包”工作涉及已出列贫困村镇村、镇村和镇村,共有44名干部包保贫困户97户335人、边缘户5户。

  一、总体目标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振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方案

  1、镇村工作方案。村级发展。加大村级道路硬化投入,打通村民组断头路,实现全村到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挖掘当家塘,扩大水源储备。改造供电台区、线路,解决电压低、供电难问题。户级发展。今年实现全村脱贫。保持帮扶力度,保障帮扶政策继续落实到户,验收帮扶成效,确保已脱贫户稳步发展,杜绝返贫现象发生。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光伏发电、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等帮扶措施,从各方面帮助贫困户、脱贫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实现稳步脱贫、巩固成果目标。推动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以大户带动的方式,对贫困户务工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解决,以增加脱贫攻坚的社会参与度、知晓度,增加贫困户、脱贫户发展机会和途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结合病毒疫情防控摸底,再排查因务工、入学、健康等影响的边缘户、重点户,精准施策,重点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拉一人。

  2、镇村工作方案。高质量完成区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安排:结合实际,落实贫困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制定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做好集体经济青蛙养殖基地的扩建管护及黄桃种植基地的剪枝培苗工作,协调做好村集体与合作大户的投资收益分配事宜。继续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提升完善村农田水利设施:今年拟在金塘、院墙等村民组兴修若干引水设施用于农田灌溉及青蛙养殖。持续推进旅游扶贫,不断完善金狮寨古战场靓化提升及仿生登山步道的铺设工作,挖掘旅游扶贫新的经济增长点。

  3、做好与乡村振兴衔接相关工作。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由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扶贫工作的督查调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项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全面完成年度“双包”工作目标任务。

  2、抓好日常管理。全局所有帮扶干部要按期入户开展帮扶,制定 “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台账,同时同时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督查调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局领导班子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包保人员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并限期整改。

  4、严格考核问责。把帮扶工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使用的重要依据。提高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压实责任,对工作突出、扶贫成效好、群众公认度高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扶贫工作落实不力、作风不实、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的,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

  为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根据市六扶办[20xx]1号文件和区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度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分批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要求

  (一)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协助村两委制定好村年度帮扶工作方案,并按计划抓好各项帮扶工作落实。进一步摸清村现实情况和群众需求清单,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优势,做好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保障有力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保障好脱贫人口基本生活需要,提高脱贫人口生活水*,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创新工作思路,实施精准帮扶。逐户分析原因,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举措,实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发展产业和参与就业,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加强跟踪监测,及时制定帮扶措施清单,利用现有政策加以帮扶。

  (四)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帮扶工作机制,落实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机制,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创新帮扶服务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工作重点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一)摘帽不摘责任,扛实责任担当。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作为重要任务,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履行驻村责任,立足岗位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摘帽不摘政策,产业发展不停步。对村集体和已脱贫户的帮扶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继续按照现有政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政策*稳有序过度,过渡期内,应扶上马送一程,争取帮扶政策措施和到户产业项目,金融扶贫、教育、医疗等政策,落实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政策,防止出现“断崖”效应。

  (三)摘帽不摘帮扶。要落实好“双包”责任和帮扶项目,协调各类资源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力量不能减,督促所有参与帮扶的干部要不定时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沟通联络,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对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帮扶干部要及时跟进帮助解决。工作队要一如继往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帮助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已脱贫群众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有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动员已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村两委要严格落实到村项目实施情况,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完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并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摘帽不摘监管,强化监督不松劲。要常态化评估已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切实加以解决,实行动态清零。密切关注扶贫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排查预警,及时合理处置。

  四、方法措施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性。特别是脱贫之后,防止帮扶松劲懈怠,防止政策急刹车,防止一撤了之,防止贫困反弹。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责任,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工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维护好供水工程安全,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

  (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光伏等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帮扶村**和第一**一起抓,分管同志具体抓紧,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工作局面,要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抓好村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较衔接。积极发挥“三个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即村支部引领作用、支部**和驻村“第一**”带动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抓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围绕“抓好党建促振兴,抓好支部带队伍”,培养有工作能力、发展能力、致富能力的“能人”充实两委队伍。

  (三)完善帮扶工作机制,落实“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健全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和帮扶措施,确保村有工作方案,户有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四)加强工作队管理,驻村第一**和工作队长确实履行好职责,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xx社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xx社区基本情况。

  xx镇xx社区位于xx县城南部,幅员面积12.86*方公里,2017年脱贫摘帽。20xx年5月行政区划、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原xx、五庙两村合并成立xx社区,农业合作社由15个合并为9个。社区人口现有778户2736人,贫困户149户569人。其中:易地搬迁77户236人,监测户1户4人,低保户95户297人。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精确定向帮扶,在解决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基础上,巩固已脱贫的贫困户增收,稳定xx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并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把xx社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政策宣传。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采取入户宣传和集中学*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县委**决策部署、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电信反诈、森林防灭火等内容。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辨识度和透明度。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在广泛征求村委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下,结合xx社区组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等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帮扶内容,明确目标和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抓好村委班子建设。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两委议事、办事流程,强化党务、政务、账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学*教育,制定学*计划,坚持“三会一课”,引导班子成员认真学***、党纪和法律法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矛盾调解等知识学*和交流,提高政策把控、业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思想观念转变。帮助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四)、巩固提升产业发展。

  1、巩固抓好种植业。社区目前回引业主7人,发展花椒1070亩、水果210亩、羊肚菌6亩。协助村委按照巩固提升现有产业,适度发展优势产业的要求,积极引导种植产业业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花椒、水果、羊肚菌日常管护,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花椒、水果、羊肚菌的产量。同时,和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确保花椒、水果产业提质增效。

  2、巩固抓好养殖业。根据xx社区实际,在水源较好的地方,持续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引导村民因地制宜,进行稻鱼工程改造,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凼,根据田块面积适量投放鱼苗。利用稻鱼互利共生的特点,达到稻鱼双丰收的效果。

  3、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按照镇**下达的目标,协助村委加大粮食安全宣传力度,鼓励村民应种尽种,努力扩大稻谷、油菜、小麦、蔬菜的播种面积。通过采取免费发放种子、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种植粮食和蔬菜的积极性。

  4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协助村委抓好村集体经营的花椒园,加大日常管护力度,争取相关部门肥料支持,确保花椒早日投产。

  (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协助村两委按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围绕“一超六有”标准,逐户走访调查贫困户、监测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核实政策兑现情况。认真排查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找出脱贫短板,针对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指导帮扶人核对贫困户信息资料,核算经济收入,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贫困户返贫。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鼓励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等小微经济,持续增加家庭收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强化乡村有效治理。

  1、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针对河湖、道路两侧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协助村委大力宣传“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理念,引导群众常态化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规范垃圾收集处理、规范污水处理、规范卫生改厕,督促村委加强村容村貌治理,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切实抓好村内环境卫生治理。

  2、加强公共服务。协助村委抓好机动车辆、摩托车、电动车文明劝导,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驻村工作队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二)、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帮扶工作责任,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团结村委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狠抓任务落实。紧紧围绕对照省、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和畏难情绪,扎实开展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和绩效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一年见成效、两年有提升、三年大改观”的总体目标和“由村内到村外、由户内到户外、由屋内到屋外”的工作思路,以“三清三建三提升”为重点,坚持示范引领、全面带动,做好户内整治与户外整治同步推进、村庄风貌与精神面貌同步提升,着力解决农村“七乱”问题,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绩效目标

  该项目受益村数5个,受益户数469户,受益人数1256人。通过实施项目,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内容

  (一)项目主管部门:渭源县农业农村局

  (二)项目实施单位:莲峰镇、锹峪镇、上湾镇、麻家集镇、清源镇。

  (三)建设地点:莲峰镇团结村、锹峪镇贯子口村、上湾镇上湾村、麻家集镇袁家河村、清源镇张家湾村。

  (四)建设时限:20xx年6月至9月

  (五)建设性质:新建

  (六)建设内容:

  1.上湾村:总投资30万元,结合上湾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村情实际,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的,新建道路排水渠780米,毛石护坡70米。

  2.张家湾村:总投资30万元,对清源镇张家湾村徐家庙社道路沿线农户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2500*方米,投资24万元;房前绿化200*方米,投资6万元,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3.贯子口村:总投资30万元,整治断壁残垣28米,投资2.1万元;公共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560米,投资9.36万元;村内传统建筑修复保护2365㎡,投资9.46万元;村内公共区域绿化1150*方米,投资9.08万元。

  4.团结村:总投资30万元,新建掌子社、后庄社晾晒场各一处,共计1600*方米,投资12.8万元;新建30*方米垃圾池两座,投资6万元;徐家堡至水泉社道路两侧覆土4公里,投资4万元;清运村内垃圾约100顿,投资1万元;购置三轮垃圾清运车一辆,投资2.5万元;购置240L铁质垃圾桶74个,投资3.7万元。

  5.袁家河村:总投资30万元,对村级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修建护坡185米。

  三、资金来源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20xx年第二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二)投资概算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50万元。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公告公示要求

  (一)方案制定和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6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审批及前期公告公示、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二)项目建设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于7月全面开工建设,8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完成项目建设及建设中公告公示等。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5)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2篇)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根据市六扶办[20xx]1号文件和区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xx年度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分批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要求

  (一)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协助村两委制定好村年度帮扶工作方案,并按计划抓好各项帮扶工作落实。进一步摸清村现实情况和群众需求清单,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优势,做好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保障有力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保障好脱贫人口基本生活需要,提高脱贫人口生活水*,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创新工作思路,实施精准帮扶。逐户分析原因,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举措,实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发展产业和参与就业,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加强跟踪监测,及时制定帮扶措施清单,利用现有政策加以帮扶。

  (四)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帮扶工作机制,落实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机制,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创新帮扶服务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工作重点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一)摘帽不摘责任,扛实责任担当。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作为重要任务,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履行驻村责任,立足岗位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摘帽不摘政策,产业发展不停步。对村集体和已脱贫户的帮扶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继续按照现有政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政策*稳有序过度,过渡期内,应扶上马送一程,争取帮扶政策措施和到户产业项目,金融扶贫、教育、医疗等政策,落实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政策,防止出现“断崖”效应。

  (三)摘帽不摘帮扶。要落实好“双包”责任和帮扶项目,协调各类资源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力量不能减,督促所有参与帮扶的干部要不定时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沟通联络,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对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帮扶干部要及时跟进帮助解决。工作队要一如继往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帮助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已脱贫群众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有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动员已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村两委要严格落实到村项目实施情况,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完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并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摘帽不摘监管,强化监督不松劲。要常态化评估已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切实加以解决,实行动态清零。密切关注扶贫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排查预警,及时合理处置。

  四、方法措施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性。特别是脱贫之后,防止帮扶松劲懈怠,防止政策急刹车,防止一撤了之,防止贫困反弹。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责任,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工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维护好供水工程安全,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

  (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光伏等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帮扶村**和第一**一起抓,分管同志具体抓紧,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工作局面,要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抓好村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较衔接。积极发挥“三个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即村支部引领作用、支部**和驻村“第一**”带动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抓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围绕“抓好党建促振兴,抓好支部带队伍”,培养有工作能力、发展能力、致富能力的“能人”充实两委队伍。

  (三)完善帮扶工作机制,落实“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健全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和帮扶措施,确保村有工作方案,户有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四)加强工作队管理,驻村第一**和工作队长确实履行好职责,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一、发展目标

  到20xx年底,全县3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与14个乡村振兴市级领导联系村(引领区)同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全县前列,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乡村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二、重点工作

  (一)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将易返贫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对象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应纳尽纳,落实帮扶措施。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逐步提高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到20xx年末达到70%以上,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千方百计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促进就地就*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本地区*均水*10%以上。

  (二)突出规划引领。以高质量村庄规划为龙头,带动乡村“三生融合”、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因地制宜,把好编制依据、组织审批、技术水*“三关”,提升规划质量,确保可落地、可操作。20xx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

  (三)做强乡村产业。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1个及以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品和富民产业。大力培育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至少有1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或1个县级农民合作社,逐年争创市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省级、国家级示范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到20xx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0万元。

  (四)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巩固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率100%;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工程维护。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村通信网络水*,实现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全覆盖。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燃气下乡,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台全覆盖。

  (五)抓好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力抓好农村建房风貌管控,开展村民集中建房试点。全面深化“首厕过关制”,高质量完成改(新)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任务,打造一批美丽屋场、美丽庭院。到20xx年,各村无非正规垃圾集中堆放点,无敞口垃圾池,无露天焚烧垃圾,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每个乡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至少一个创建成为省级美丽乡村。

  (六)深化乡风文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最美乡贤”和身边好人、好婆媳、好邻居等学*宣传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逐步解决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现实难题,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文明村建设工作,争创省级以上文明村,树立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每个村有1个标准的农家书屋,每年至少开展1次“三下乡”活动。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庄、农业遗迹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湘妹子能量家园”项目。

  (七)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驻村第一**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严格按照“五化”标准建设村党支部,不断加强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等清单制,减轻村级组织负担。组建本村乡贤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八)提升公共服务。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现村卫生室产权公有,标准化建设达100%,配备1名以上合格村医,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实施步骤

  示范建设三年行动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

  (一)逐村建立任务清单。20xx年6月底前,各村对照指导标准,强化目标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充分尊重村情民意,逐村制定示范建设三年行动任务清单,报县级联点领导审定,县乡村振兴局汇总。

  (二)确定年度项目清单。每年3月底前,各村对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实现项目化管理,区分轻重缓急,确定年度实施计划,形成年度项目清单,经县级联点领导审核后,由县乡村振兴局汇总报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审定。

  (三)建立专项任务责任清单。每年4月初,按照职责分工,将项目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县直责任单位应将本行动方案确定的年度任务纳入本单位本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保障实施。

  (四)组织验收。每年12月底前,县乡村振兴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各村实施的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对相关单位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20xx年12月至20xx年1月,对照指导标准进行全面验收。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县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作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县乡村振兴局加强统筹、督促推动、监督检查,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其他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注重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

  (二)整合资源。整合现有资源,统筹科学安排,充分调动**和社会力量投入的积极性。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国、省、市、县涉农专项资金申报、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安排,以及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项目要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市、县级领导联系村示范建设。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三)从严考核。建立“每月调度、双月盘点,季度讲评,年终总结”的调度机制,从严考核督导,由县委分管副**或县**分管副**每半年主持召开1次乡村振兴市、县级领导联系村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及时解决问题。适时总结提炼特色亮点,推出一批乡村振兴典型创新经验、做法,表彰有关先进个人和单位。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评价范围。对因工作不落实、责任不落实导致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和单位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和绩效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一年见成效、两年有提升、三年大改观”的总体目标和“由村内到村外、由户内到户外、由屋内到屋外”的工作思路,以“三清三建三提升”为重点,坚持示范引领、全面带动,做好户内整治与户外整治同步推进、村庄风貌与精神面貌同步提升,着力解决农村“七乱”问题,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绩效目标

  该项目受益村数5个,受益户数469户,受益人数1256人。通过实施项目,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内容

  (一)项目主管部门:渭源县农业农村局

  (二)项目实施单位:莲峰镇、锹峪镇、上湾镇、麻家集镇、清源镇。

  (三)建设地点:莲峰镇团结村、锹峪镇贯子口村、上湾镇上湾村、麻家集镇袁家河村、清源镇张家湾村。

  (四)建设时限:20xx年6月至9月

  (五)建设性质:新建

  (六)建设内容:

  1.上湾村:总投资30万元,结合上湾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村情实际,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的,新建道路排水渠780米,毛石护坡70米。

  2.张家湾村:总投资30万元,对清源镇张家湾村徐家庙社道路沿线农户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2500*方米,投资24万元;房前绿化200*方米,投资6万元,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3.贯子口村:总投资30万元,整治断壁残垣28米,投资2.1万元;公共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560米,投资9.36万元;村内传统建筑修复保护2365㎡,投资9.46万元;村内公共区域绿化1150*方米,投资9.08万元。

  4.团结村:总投资30万元,新建掌子社、后庄社晾晒场各一处,共计1600*方米,投资12.8万元;新建30*方米垃圾池两座,投资6万元;徐家堡至水泉社道路两侧覆土4公里,投资4万元;清运村内垃圾约100顿,投资1万元;购置三轮垃圾清运车一辆,投资2.5万元;购置240L铁质垃圾桶74个,投资3.7万元。

  5.袁家河村:总投资30万元,对村级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修建护坡185米。

  三、资金来源及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20xx年第二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二)投资概算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50万元。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公告公示要求

  (一)方案制定和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6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审批及前期公告公示、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二)项目建设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于7月全面开工建设,8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完成项目建设及建设中公告公示等。

  (三)项目验收阶段(20xx年9月)。项目完成后,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县直有关单位进行县级验收,出具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同时各乡镇做好项目自验、审计、竣工报账和绩效评价及竣工公告公示等工作。

  五、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指标:通过项目实施,可以改善469户1256人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二)生态效益指标:有效解决了农村“七乱”问题,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现象,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

  (三)群众满意度指标: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严格落实项目主管部门、资金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审查、审批制度,确保方案内容符合发展实际需求和群众发展意愿。涉及项目建设的乡镇是该项目的实施主体,负责做好项目实施、资金报账、收益监管、公示公告、做好各类项目资料整理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村两委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负责做好项目建设、公示公告、资金使用等各项工作的日常监督和项目建成后动员和带领广大群众全面落实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等工作。

  (二)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和广播、报刊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村民议事会议、张贴宣传标语、加强传单等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使用,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单独核算。不准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按已完成工程量填写报账申请书,经项目负责人和工程监管人员签字后,连同财务原始凭证,审核后予以报账,同时上级管理部门对资金应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查、监督、年终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解决。镇纪委、镇财政所监督检查财政预算资金管理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开展重点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确保财政资金项目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鹤壁市司法局按照自身职能,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大对淇县庙口镇葛箭村的法治帮扶力度,经局党组讨论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义的职能作用,聚焦法律扶贫,聚力创新服务,聚神乡村振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安乡村建设,保障群众享有均等公共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出力添彩。

  (二)基本原则

  一是法治帮扶实施对象精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紧围绕葛箭村不同层面的群众法律政策因素和服务需求,精心制定针对不同项目和具体对象的法律服务举措,有效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工作高效有序、稳妥扎实开展。

  二是法治帮扶策略精准。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制宜,以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为前提,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为葛箭村*安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法治帮扶运用资源精准。将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统筹整合运用系统内外各类资源力量,主动融入**、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帮扶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多元参与的整体协同机制。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开展以供给精准化、服务个性化、项目化为主的法律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帮助已脱贫户落实政策待遇、维护合法权益、开展生活自救;帮助各类集体经济开发项目防范风险、顺利实施;帮助特殊人群去除思想包袱、融入回归社会;帮助乡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到20xx年底,法律顾问配备率和法律服务需求全覆盖,司法局机关干部同葛箭村党员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在乡村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村民合法权益保护。组建法律服务队,对葛箭村村民开展走访调查,采集家庭收支、健康状况、入学务工、法律**等家庭基本信息和帮扶需求,重点排摸追讨薪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伤害赔偿、赡养抚养、生产经营、债权债务、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按户建立人口基本信息台帐以及法律服务需求档案。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制定发布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法律帮扶工作手册和人口权益保障清单,调查了解政策享受和相关法律实际落实情况。积极提供个性化法律**帮助。加强法律服务力量配置,配齐配强乡村法律顾问,推行“家庭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法律顾问和帮扶人员进村入户,依据他们法律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建档要求,以项目化方式,精心制定落实法律服务方案,分类建立基础工作台帐。对因发生重大事故遭受严重损害的,依法界定侵权责任,协助办理调解诉讼、申请救助基金,帮助获得补偿;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帮助获得医疗政策保障和临时救助,促进其病有所医、残有所养;对因遭受非法侵害致其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通过法律手段为其**、申请赔偿补偿;对因遭遇意外损害的,依法依规帮助办理财产保险理赔;对因债务或经营受损的,依法提供法律救济,帮助其防范经营风险、避免和挽回损失;对于子女不履赡养(抚养)义务的,帮助追索赡养费、抚养费,落实赡养(抚养)责任。对梳理列出的法律帮扶重点对象,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日常关注,做好跟踪帮扶,及时落实法律帮扶工作。加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力度。要加大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指引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司法所、村内法律顾问,联合第一**和村两委干部,建立法律扶贫微信群,推送国家政策、解答法律问题、了解生活动态。突出加强精准法律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等活动者主动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服务;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政策,以及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生猪补贴、土地流转等直接利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积极帮助协调落实;主动参与依法打击坑农、骗农、害农行为以及“三农”领域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所有村民纳入法律援助对象库,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进行法律援助,健全农民工讨薪等法律援助机制、依法依规减免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费用,帮助其运用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二)特殊人群法治帮扶。组织开展特困家庭帮扶。在总结帮教帮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五类特殊人群中困难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的,建立和监狱、戒毒所信息互通、结对帮扶机制,要拓展特困帮扶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对特殊人群特困家庭经常性组织开展上门走访、送温暖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困难,重点关注未成年子女入学和生活状况,主动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切实防范失学、辍学、流浪问题发生。做好特殊人群安置就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解戒人员生活安置、就业推介等回归衔接工作,协调做好特殊人群中贫困人口甄别认定和建档立卡,帮助对接落实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扶贫政策,促进其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给予就业创业扶持,提供必需法律服务,帮助其生活走上正轨。

  (三)结对帮扶刚刚脱贫家庭,防止其返贫。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扶上马送一程,运用大走访形式,积极发动局机关人员、警察、律师、公证人员等工作人员,开展防止返贫公益志愿行动,面向村内容易返贫的残疾人、妇女儿童、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特别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开展帮扶和送温暖活动,以部门或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以服务机构为单位,分别挂钩帮扶1-2个家庭,重点资助解决未成年子女入学困难;鼓励个人名义或多人自愿组队形式自行开展结对帮扶,搭建一定规模数量的固定帮扶对子,广泛开展防止返贫社会志愿行动。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在开展物质帮扶、精神关爱、心理咨询等公益性活动的同时,提供法律政策宣讲、家庭生活向导、入学子女教育等方面人性化服务,积极引导司法行政领域社会力量关注,提高帮扶实效。建立健全结对帮扶统计、报送制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效果实。

  三、组织领导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要以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助力葛箭村全面建成高水*小康社会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将全局所有人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要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性,以积极姿态和昂扬斗志投身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中去,充分展现司法行政机关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优良的作风形象。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作为20xx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细分工,落实责任,落小措施,确保工作组织到位、推进扎实。要发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向葛箭村倾斜,深入村居百姓提供法律服务;要对照工作要求,制定针对性、具体化的工作方案及措施,要健全组织体系,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研究和推进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三)培植典型,加强宣传。要以项目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好举措好做法及时提炼、总结推广。要针对不同法律需求和法律服务特点,按照“一户一策、一类一案”,制作法律扶贫典型案例汇编,为推进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工作举措以及实际成效,加强动态信息报送,及时生动报道各条线各部门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讲好司法行政好故事,展示司法行政好形象。

  (四)科学评价,加强考核。要建立法治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数据统计、评价考核、督查通报等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通报,跟踪督促整改,严格考核问责。组织开展工作项目创新奖评比,将优秀项目列为单位综合考评和评先评优的重要方面容,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有效激发系统上下为民谋利、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基本情况

  仁同坪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距巴陕高速下两出口1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550米,幅员面积8.45*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651户2441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3户36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3名,村社干部12人。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有堰塘12口,堰渠1条,有标准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大包梁苗圃350亩。

  *年来,仁同坪村在市、县、镇的坚强领导下,以苗圃产业为依托,苗圃种植面积达350亩,成功招引南江县三禾园林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初步建成集樱花、桂花、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围绕“大美仁和、和美善治”总体定位,实现美丽山村与景观农业深度协调、特色民宿与美丽人居有机结合,依托天马山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努力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观光、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

  三、建设任务

  (一)推进产业振兴

  1.强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改造提升500余亩核桃产业园(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200亩、有机蔬菜450亩,养殖巴山土鸡5000只、土猪1500余头、稻田养鱼80亩、养虾40亩,发展“四小”产业300余户。培育新型家庭农场4个。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

  改造提升产业道路5公里,其中1社0.5公里,3社1公里,4社1.4公里,6社0.6公里,7社1.5公里。

  (二)推进人才振兴

  1.储备干部2人,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型经营业主、大学毕业生回村创业,强化激励措施,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并优先推荐致富带头人在村内任职,发挥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引领作用。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专业技术培训。围绕核桃、黄羊等主导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和核桃、黄羊种养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技能培训,群众掌握实用的核桃、黄羊种养技术,提升群众的致富奔康技能水*。

  (三)推进文化振兴

  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仁同坪村红色文化丰富,有苏维埃遗址,有红军战斗战壕,有红色标语。传统农耕文化,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将深挖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留住乡风乡愁。

  2.培育文明村风。利用道德银行,常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文明村,制定并遵守村规民约,完善村文化活动室,培树文明、和谐、团结、淳朴新风尚。

  3.新建农耕文化村史馆。依托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面积100*方米的农耕文化村史馆,集农耕史简介、农耕具展览、古迹遗址、新村新貌等于一体。

  (四)推进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宜居发展之路,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村落宜居。垃圾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配置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池3个(配套管网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以上。公共厕所:新建标准公共厕所2个。保洁员:选拔配备8名保洁员,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安保配套:设置监控3处,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入村标示牌3处。管网规范:改造村内供水管线5公里。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个。绿化培植:生态修复150亩,村内环境美化100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业废弃物处置: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站1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

  2.庭院整洁。卫生厕所: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造提升卫生厕所300户,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庭院环境:农户庭院环境综合整治423户。

  (五)推进组织振兴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扎实抓好“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村党支部**职业化,探索社长由产业发展大户、返乡创业人士担任,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行“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级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行为。

  2.加强村级治理。村风民风养成:建立“四级矛盾调处”机制(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充分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降低信访指数,不断形成“自强创富、感恩奋进”的良好村风、民风。村民自治:不断培育民主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开发公益性岗位:创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思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置公益性岗位9个,村内保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服务群众。

  四、建设内容及补助标准

  仁和镇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业主投入资金为主,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50.1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52.7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82.3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2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28.2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2.39万元。

  1.仁同坪村1、3、4、6、7社改造提升产业路5公里,预计项目投入资金31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50万元。

  2.樱花园道路整治1公里,预计项目投入5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

  3.实施全村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建农户卫生厕所22户,农户安装3格式化粪池163户,预计项目投入6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3.21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32.39万元。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98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98万元。

  1.农耕文化村史馆扩面100*方米,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万元。

  2.新建公共厕所2座,预计项目投入资金1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16万元。

  3.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0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5万元。

  (三)产业方面。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6.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5万元。

  1.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2.5万元。

  2.新型家庭农场4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晰责任,协同推进。成立以雷智同志为组长,张国斌、赵财贸、谢欣霖、刘竞同志为副组长,镇党建办、镇财政所、镇交管办、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仁同坪村村“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乡村振兴办,主要工作职能为创建工作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白弥同志担任,赵芳芳、邓鉴文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同时,成立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办和仁同坪村项目建设业主委员会,以此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引导,合力投入。按照“**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与“基础设施**投入为主、新居建设农户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业主投入为主”的建设机制,实现**、社会、个人集约化投入,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投入引导,打捆叠加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能灌溉等各类涉农项目,实行集中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通过**奖补引导、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主投入示范村建设。优化金融信贷环境,鼓励信用社、邮储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支持新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村建设。

  (三)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深入宣传发动,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建设新动力,创新发展新机制。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1名驻村第一**;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1名驻村第一**(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

  二、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36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福村”。要按照“XX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

  三、升级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6)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10份

  一、指导思想

  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构建美丽幸福村,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总体目标

  在现有产业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水*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发展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围绕产业兴旺,全面发展到户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发展以柴胡、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干杂果、食用菌、养殖业为骨干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长中短结合、可持续增收的到户产业。引导农户发展种植柴胡1000亩,天麻60000窝,养殖生猪1200头,累计发展核桃600亩、板栗320亩,猪苓18000窝,养殖中蜂1500箱,实现农户收入稳中有升;二是建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徐香猕猴桃示范园300亩,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6000斤,积极协调帮参扶单位,待猕猴桃成熟后帮助销售,发挥帮扶干部消费扶贫的'作用,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稳步增收。三是扩大高山坪中药材种植项目规模,稳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发挥支部**带头发展产业的模范作用,落实支部**种植柴胡10亩。

  (二)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农户厕所改造提升为整治内容,扎实推进“八清一改”,广泛动员群众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全力实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黑山沟示范点,并有效带动周围村庄提升干净整洁度;加快安置点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垃圾治理和清洁行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不断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倡导良好生活*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量。持续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和庭院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惯。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我村无害化厕所改造。

  (三)改善和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域内道路项目建设,力争本年度实施大路口至大块地7公里通组水泥路建设。二是加强村域内设施管护,落实公益岗位、村民小组长管护责任,加强对村域内砂石道路、水泥路、路灯、水利设施、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公厕、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建立、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

  (四)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力量,建立全村预警监测体系,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了以联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支部**(村主任)、驻村第一**(工作队长)为成员,中心护长、网格员、信息员直接参与的防返贫动态监测体制,按照省、市、县防返贫动态监测“2531”工作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协同的方式,通过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的工作机制,对排查的问题、风险隐患每周召开会议研究,建立台账,对“三类人群”按要求启动监测识别认定程序,并根据风险点,针对性的落实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工作。

  (五)持续推进“两业”增收项目,落实后续保障政策。实行“农村基层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骨干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在引导群众做大做强柴胡、天麻、猪苓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以中蜂、猕猴桃、嫁接板栗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转移就业500人以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稳步增收。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组织上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巩固衔接期内工作。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一批符合宿松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和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更大力度更大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全民参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决不*衡不充分发展为出发点,把广大群众认可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综合创建。坚持一切从乡村需求实际出发,整合部门资源、资金,按照“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求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项目,开展综合创建,积极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四)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全县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分类施策,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展现特色。

  三、创建目标

  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思路,着力实施“322+N”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

  (一)3个示范区:重点支持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佐坝电商小镇等区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

  (二)2个示范乡镇:洲头乡、趾凤乡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

  (三)20个示范村:在洲头、趾凤以外的其他20个乡镇各选定1个班子战斗力强、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的行政村开展示范村创建。

  (四)N个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按照创建申报要求,分年度开展示范乡村(区)申报。

  四、资金安排

  大力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当年财政衔接资金规模和可统筹的各部门其他涉农资金规模,由县统筹确定当年对各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资金补助标准。其中20xx年从衔接资金中支持的标准为:洲头乡和趾凤乡2个示范乡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除洲头乡和趾凤乡以外每个乡镇1个),每个示范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佐坝电商小镇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

  五、创建内容

  (一)聚焦乡村产业,促进农村发展

  1.发展特色产业。示范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紧扣市场需求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或建设一个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各乡镇等)示范乡镇积极实施158行动计划,建设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示范乡镇等)

  2.支持主导产业。示范乡镇选准主导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培育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农民就地就*就业,创建1个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招商中心、县科经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体局等相关县直单位,示范乡镇等)

  3.坚持品牌创建。在继续巩固以“龙成油茶、仙田米业、黄雀皈稻虾、洲头葡萄、宿松香芽”等品牌的基础上,加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积极创建具有宿松特色、竞争优势的各类绿色农业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等)

  4.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党组织要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等)

  5.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实施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统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

  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稳过渡。(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二)聚焦乡村建设,补齐农村短板

  1.推进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示范乡村(区)要立足现有基础,凸显村庄特色风貌,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示范,乡镇要强化集镇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按照城乡融合、工贸服务、农业产业、文旅商贸等类型推进示范乡镇集镇改造全覆盖,提升集镇服务水*。(责任单位: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

  2.推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示范乡村(区)要提高交通设施、供水保障、环卫工程、市场服务、数字乡村一体化水*。加快“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各乡镇等)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通村率、供水保障率、饮水达标率、水质合格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村内至少建一座标准化无障碍公厕,村庄常态保洁,建有集中或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达到省市确定的目标以上,基本消除大面积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集贸市场,行政村建有标准化的农产品交易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内实现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全覆盖,实现乡村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示范村内至少有一家运行正常的益农信息社或农村淘宝网点。(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运局,各乡镇等)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乡村(区)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卫生、文化、养老、就业服务一体化。示范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招引一批公共卫生人才、全科医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00%达标。(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健委,示范乡镇等)要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示范乡镇建有体育“三个一”工程(一个1000*方米室内健身中心、1个20xx*方米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示范村建有健身场所。(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敬老院,示范村建有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可与残疾人之家统筹使用。(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就业,加强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县人社局,各乡镇等)

  4.推进人居环境生态宜居化。示范乡村(区)要巩固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成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达到线上有看点、点上有亮点的目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运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加快农村杆线整治,有效遏制"蜘蛛网”现象。(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供电公司、有关通讯网络公司,各乡镇等)加快交通沿线整治,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交通主次干道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美化有序。(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按照“六有"标准,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常态保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责任单位:县妇联,各乡镇等)

  (三)聚焦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

  1.政治引领。示范乡村(区)要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扩面选点建设,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设置一个党内政治生活馆,每个村至少选配一名年轻优秀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专干。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组织宿松“好支书”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2.自治为基。示范乡村(区)要建立村民议事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明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各乡镇等)

  3.法治为本。示范乡村(区)要积极开展*安乡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不出现重点信访户,配有法律顾问,到20xx年底,每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至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各乡镇等)

  4.德治为先。示范乡村(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文明创建工程;示范乡镇要积极争创省级文明乡镇,示范村要争创市级文明村庄,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文明积分制度,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部、县民政局、县***,各乡镇等)

  5.智治支撑。示范乡村(区)要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每个自然村监控探头不少于2个,中心村不少于5个。(责任单位:县***、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开展数字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整合数字信息资源,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主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

  六、示范村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班子战斗力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凝聚力强,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村(社区)内无重点信访户,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2.产业基础较好。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3.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条件较好,农村环境优美宜居。

  (二)申报程序

  1.策划申报。除洲头、趾凤两个乡镇外,每个乡镇申报1个行政村作为创建示范村。

  2.编制方案。对入选示范创建名单的示范区、乡(镇)以及村(社区),要编制示范创建年度工作方案和项目资金使用概算及子项目资金需求清单,并按时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由县委农办、县财政局、县***、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组织综合审定,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批准,正式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县乡村振兴指挥部统一领导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探索成立资金整合工作专班和规划建设指导专班,全力支持示范创建工作。示范乡村(区)要成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细化职责分工,狠抓创建。按照县领导联系乡镇分工建立县领导联系示范区工作机制;建立示范创建工作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短板、研究政策、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县统筹各类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各示范乡村(区)建设进度,按照考核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县相关部门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金投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示范区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本部门上级专项资金的30%,并做到应整尽整;各部门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案,须经分管副**审核把关后,报常务副**审定方可组织实施;鸠江区、上交所帮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衔接资金和地方**新增债券资金向示范乡村(区)倾斜;鼓励各乡镇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创建,把各方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安排示范乡村(区)建设用地,保障用地空间;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配置信贷资金,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加大对示范乡村(区)项目储备库内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综合服务功能和作用,为示范乡村(区)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

  (三)加强督查考评。各乡镇要进一步**思想、担当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必须在当年年底前取得明显创建工作成效。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对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创建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掌握工作动态,通报创建工作进展。财政、审计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资规、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用地等方面的监督指导,压实示范创建工作责任。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成效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强化宣传氛围。各乡镇和乡村振兴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要创新形式,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创建工作宣传活动,总结推广典型范例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市委组织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就我县20xx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落实**中央、***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通过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探索开展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提升待遇保障水*,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二、实施内容

  (一)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工作经费。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选派驻村第一**和工作队,按规定落实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工作队按照《xx县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资金管理办法》在乡镇财政所报账,主要用于办公用品购置、报刊订阅、公务邮寄,以及统一组织或经批准的会议培训、外出考察差旅费等。

  (二)提升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水*。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村干部综合考核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开展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

  三、资金筹措及拨付

  工作队办公经费由省、市、县按x:x:x的比例分级承担。省、市财政将及时下达资金到县,由县财政局足额筹措,根据资金使用要求,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四、审核备案

  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审核备案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实施内容等,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备案。同时,要指导督促工作队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并报乡镇备案。

  五、资金监管

  乡镇组织、***门要落实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监管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管理。乡镇要定期向县选派协调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一批符合宿松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和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更大力度更大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全民参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决不*衡不充分发展为出发点,把广大群众认可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综合创建。坚持一切从乡村需求实际出发,整合部门资源、资金,按照“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求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项目,开展综合创建,积极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四)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全县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分类施策,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展现特色。

  三、创建目标

  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思路,着力实施“322+N”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

  (一)3个示范区:重点支持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佐坝电商小镇等区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

  (二)2个示范乡镇:洲头乡、趾凤乡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

  (三)20个示范村:在洲头、趾凤以外的其他20个乡镇各选定1个班子战斗力强、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的行政村开展示范村创建。

  (四)N个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按照创建申报要求,分年度开展示范乡村(区)申报。

  四、资金安排

  大力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当年财政衔接资金规模和可统筹的各部门其他涉农资金规模,由县统筹确定当年对各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资金补助标准。其中20xx年从衔接资金中支持的标准为:洲头乡和趾凤乡2个示范乡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除洲头乡和趾凤乡以外每个乡镇1个),每个示范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佐坝电商小镇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

  五、创建内容

  (一)聚焦乡村产业,促进农村发展

  1.发展特色产业。示范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紧扣市场需求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或建设一个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各乡镇等)示范乡镇积极实施158行动计划,建设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示范乡镇等)

  2.支持主导产业。示范乡镇选准主导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培育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农民就地就*就业,创建1个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招商中心、县科经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文旅体局等相关县直单位,示范乡镇等)

  3.坚持品牌创建。在继续巩固以“龙成油茶、仙田米业、黄雀皈稻虾、洲头葡萄、宿松香芽”等品牌的基础上,加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积极创建具有宿松特色、竞争优势的.各类绿色农业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等)

  4.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党组织要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等)

  5.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实施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统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

  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稳过渡。(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二)聚焦乡村建设,补齐农村短板

  1.推进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示范乡村(区)要立足现有基础,凸显村庄特色风貌,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示范,乡镇要强化集镇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按照城乡融合、工贸服务、农业产业、文旅商贸等类型推进示范乡镇集镇改造全覆盖,提升集镇服务水*。(责任单位: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

  2.推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示范乡村(区)要提高交通设施、供水保障、环卫工程、市场服务、数字乡村一体化水*。加快“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各乡镇等)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通村率、供水保障率、饮水达标率、水质合格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村内至少建一座标准化无障碍公厕,村庄常态保洁,建有集中或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达到省市确定的目标以上,基本消除大面积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文旅体局、县卫健委,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集贸市场,行政村建有标准化的农产品交易示范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内实现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全覆盖,实现乡村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示范村内至少有一家运行正常的益农信息社或农村淘宝网点。(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文旅体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运局,各乡镇等)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乡村(区)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卫生、文化、养老、就业服务一体化。示范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招引一批公共卫生人才、全科医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00%达标。(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健委,示范乡镇等)要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示范乡镇建有体育“三个一”工程(一个1000*方米室内健身中心、1个20xx*方米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示范村建有健身场所。(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各乡镇等)示范乡镇建有标准化敬老院,示范村建有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可与残疾人之家统筹使用。(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各乡镇等)示范乡村(区)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就业,加强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县人社局,各乡镇等)

  4.推进人居环境生态宜居化。示范乡村(区)要巩固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成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达到线上有看点、点上有亮点的目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运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加快农村杆线整治,有效遏制"蜘蛛网”现象。(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供电公司、有关通讯网络公司,各乡镇等)加快交通沿线整治,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交通主次干道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美化有序。(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各乡镇等)按照“六有"标准,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常态保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等相关县直单位,各乡镇等)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责任单位:县妇联,各乡镇等)

  (三)聚焦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

  1.政治引领。示范乡村(区)要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扩面选点建设,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设置一个党内政治生活馆,每个村至少选配一名年轻优秀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专干。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组织宿松“好支书”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等)

  2.自治为基。示范乡村(区)要建立村民议事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明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各乡镇等)

  3.法治为本。示范乡村(区)要积极开展*安乡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不出现重点信访户,配有法律顾问,到20xx年底,每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至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各乡镇等)

  4.德治为先。示范乡村(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文明创建工程;示范乡镇要积极争创省级文明乡镇,示范村要争创市级文明村庄,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文明积分制度,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部、县民政局、县***,各乡镇等)

  5.智治支撑。示范乡村(区)要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每个自然村监控探头不少于2个,中心村不少于5个。(责任单位:县***、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开展数字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整合数字信息资源,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主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乡镇等)

  六、示范村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班子战斗力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凝聚力强,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村(社区)内无重点信访户,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2.产业基础较好。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

  3.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条件较好,农村环境优美宜居。

  (二)申报程序

  1.策划申报。除洲头、趾凤两个乡镇外,每个乡镇申报1个行政村作为创建示范村。

  2.编制方案。对入选示范创建名单的示范区、乡(镇)以及村(社区),要编制示范创建年度工作方案和项目资金使用概算及子项目资金需求清单,并按时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由县委农办、县财政局、县***、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组织综合审定,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批准,正式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县乡村振兴指挥部统一领导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探索成立资金整合工作专班和规划建设指导专班,全力支持示范创建工作。示范乡村(区)要成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细化职责分工,狠抓创建。按照县领导联系乡镇分工建立县领导联系示范区工作机制;建立示范创建工作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短板、研究政策、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县统筹各类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各示范乡村(区)建设进度,按照考核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县相关部门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各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金投入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示范区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本部门上级专项资金的30%,并做到应整尽整;各部门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案,须经分管副**审核把关后,报常务副**审定方可组织实施;鸠江区、上交所帮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创建;衔接资金和地方**新增债券资金向示范乡村(区)倾斜;鼓励各乡镇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创建,把各方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安排示范乡村(区)建设用地,保障用地空间;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配置信贷资金,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加大对示范乡村(区)项目储备库内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综合服务功能和作用,为示范乡村(区)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

  (三)加强督查考评。各乡镇要进一步**思想、担当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必须在当年年底前取得明显创建工作成效。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对全县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创建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掌握工作动态,通报创建工作进展。财政、审计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资规、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用地等方面的监督指导,压实示范创建工作责任。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成效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强化宣传氛围。各乡镇和乡村振兴各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要创新形式,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创建工作宣传活动,总结推广典型范例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等进行持续宣传推介,展示典型代表的风采和作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氛围,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进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二、责任分工

  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体。成立xx乡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xx担任组长,乡长xx、党委委员xx担任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乡农技推广中心,xx兼任办公室主任。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学*。由乡乡村振兴办召开村总支**、乡村振兴专干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学*会,组织学****精神文件精神,及各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2、加强宣传。认真部署,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会和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内容。x月x日前,各村(社区)完成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栏,在辖区各村范围醒目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标语。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好氛围。

  3、信息报送。村乡村振兴专干负责调查摸底,于每月xx日前报送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字数xxxx字以内,可图文并茂。由乡审核通过进行上报宣传。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好宣传展示活动。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要广泛动员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方主体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服务中的感人事迹梳理出来、分享出来、展示出来,不断丰富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的内容。

  2、创新形式。恰当的载体和形式是宣传展示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各村、社区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台的积极性,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宣传展示活动。

  3、务求实效。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x月x日乡乡村振兴办将对各村、社区设立的宣传栏、宣传标语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与每月报送宣传材料一并纳入年终考核评选。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7)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案通用10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xx 年乡村振兴在我镇全面实施以来,创建了一批市、县示范村,各村(社区)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在我镇的落实落细,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跟县委、县**“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和全面深化“二次创业”,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系列战略部署,切实强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各党组织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目标,加强**支持引导,打造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按照“北工南农”的总体布局,根据各村的经济基础、区位、历史特色等要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年度任务

  (一)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党建+五零”建设,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争取 20xx 年实现 9 个村(社区)完成党建“五零”工作目标。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坚定“***”,加强乡村振兴相关文件政策的学*,做到入心入脑。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零”建设为目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五化五星”建设,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不断创**员教育形式。建立“五零”问题清单,确定建设目标,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制、网格管理责任制,打造可看、可讲、可复制“五零”示范点。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村级运行调研,大力培养后备干部,为换届奠定基础。通过选优送训、搭建*台等举措,打造素质优、业务精、水*高、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开办“农民课堂”,从农业技能、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经营理念、创业经验等方面对农民开展培训,吸收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四是促进乡风文明。深化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升镇村文明程度;积极落实“七个倡导”和“十个一”的要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

  (二)建设示范片区,打造创建样板。20xx 年,全镇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花大力气打造建设好金洲浏阳河片区,梅花大园蒋家-五福金银坝走廊、印山湖片区、阳雀三字墙片区、肖排金甲水库片区、金洲村美丽屋场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片区。一是市县示范村作为示范片区的`建设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各项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二是生态环保办要牵头落实示范片垃圾分类减量任务。三是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牵头落实示范片空心房整治清零,做到示范片“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占道经营”,建设好肖排片区Y243 线拓宽提质、阳雀-五福联络线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牵头将镇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奖补资金全部投入示范片区建设,重点针对美丽屋场进行打造,综合小微水体示范资金,优化示范片区水环境。其他部门相关资金也要向示范区倾斜,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带动效应。

  (三)构建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强农。充分发挥江背的地域优势和农大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强强联合推动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培训农业人才。协调湖南农大分期对镇村干部进行环境美学、园林设计、农村发展、农业项目、动物科技等内容进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学历提升计划。二是助推农业企业发展。盘活镇内农业企业资源,承接农大培训项目。聚焦现代农业品质提升,推动湖南农大同我镇现代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协议,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发展、技术革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既有耕地,提升利用率,充分利用镇内耕地资源优势,为农大农业课题、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提供耕地资源。四是深度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农大主导成立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全程参与的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导、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发布。选定一到两个示范点(或示范村),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服务。

  (四)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带动。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办要牵头盘活镇内闲置资产、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以商招商、腾笼换鸟引进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多方共同努力,提升集体收益。引导村(社区)把资产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服务整合起来,推广“盘活+入股”、“流转+服务”、“筑巢+引凤”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模式,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取得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提升村集体收入,20xx 年集体收入超过 20 万元的村(社区)占比要大于 85%。三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拓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渠道,加强农业产业链空位的招商,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流转、生产(种养)、供应、销售、配送完善的产业链。推动湖南望家欢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种养殖农户有机衔接,发展订单式农业,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效益。四是加强文化挖掘,推动文旅结合。党政办要牵头指导金洲村、肖排村、印山村、江背社区、阳雀新村、特立村、梅花社区等有基础的村集体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田园风貌及山水形胜等资源,融合农事体验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五)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强化农村“五治”,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垃圾分类。实现集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全覆盖,全年要回收低值可回收物 924 吨,回收有害垃圾 12 吨。二是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年内厕所无害化改造县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实现所有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小微水体日常管护,落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污水管网建设等各项治水任务,保证镇内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严格农村房屋治理。加强对空心房和违章建筑巡查监管、整治力度,加快老旧房屋腾退进度,全面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旧房屋的清理整治。不断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生态优、环境美的目标,让乡村生活更加便捷、更有品质、更加美好。五是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基层文化事业宣传引导作用,围绕扶贫帮困、和谐邻里、保护环境、革除陋*、关爱留守、文明办酒等文明新风创作一批新时代文艺作品。鼓励各村开展具有特色的文艺晚会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推动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确保县级文明村创建率 60%以上。

  (六)关注弱势群体,决胜脱贫攻坚。在精准扶贫收官之年务必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保障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落实到位,同时兼顾其他“三类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引导。推动村级产业扶贫发展,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建立扶贫车间,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扶真贫真扶贫,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脱贫战役中去。

  (七)强化制度引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巩固完善土地制度。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纠错工作。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所有行政村实现“一村一社”全覆盖。二是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规范村民建房制度,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着重支持工厂化育供苗、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秸秆还田、仓储烘干等农业生产关键且薄弱的环节。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保障。发挥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核心地位,再次明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担任,党委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党政领导为副组长,其他所有党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功能。各相关部门都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服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振兴事务方面的决定,按照职能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政策措施保障。根据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目标,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反馈考核要求落实和进展情况。主动认领乡村振兴相关任务,制定政策措施,推动示范点打造特色、抓出实效、突出亮点。

  (三)宣传引导保障。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级新闻宣传媒介,全面持续深入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丰富实践,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通过总结提炼,向社会推荐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四)考核督查保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对村绩效考核,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点督查清单,对成员单位、创建单位实行责任清单督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督查落实。

  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市委组织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就我县20xx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落实**中央、***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通过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探索开展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提升待遇保障水*,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二、实施内容

  (一)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工作经费。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选派驻村第一**和工作队,按规定落实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工作队按照《xx县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资金管理办法》在乡镇财政所报账,主要用于办公用品购置、报刊订阅、公务邮寄,以及统一组织或经批准的会议培训、外出考察差旅费等。

  (二)提升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水*。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村干部综合考核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开展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

  三、资金筹措及拨付

  工作队办公经费由省、市、县按x:x:x的比例分级承担。省、市财政将及时下达资金到县,由县财政局足额筹措,根据资金使用要求,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四、审核备案

  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审核备案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实施内容等,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备案。同时,要指导督促工作队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并报乡镇备案。

  五、资金监管

  乡镇组织、***门要落实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监管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管理。乡镇要定期向县选派协调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xx 年乡村振兴在我镇全面实施以来,创建了一批市、县示范村,各村(社区)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在我镇的落实落细,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跟县委、县**“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和全面深化“二次创业”,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系列战略部署,切实强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各党组织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目标,加强**支持引导,打造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按照“北工南农”的总体布局,根据各村的经济基础、区位、历史特色等要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年度任务

  (一)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党建+五零”建设,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争取 20xx 年实现 9 个村(社区)完成党建“五零”工作目标。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坚定“***”,加强乡村振兴相关文件政策的学*,做到入心入脑。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零”建设为目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五化五星”建设,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不断创**员教育形式。建立“五零”问题清单,确定建设目标,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制、网格管理责任制,打造可看、可讲、可复制“五零”示范点。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村级运行调研,大力培养后备干部,为换届奠定基础。通过选优送训、搭建*台等举措,打造素质优、业务精、水*高、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开办“农民课堂”,从农业技能、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经营理念、创业经验等方面对农民开展培训,吸收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四是促进乡风文明。深化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升镇村文明程度;积极落实“七个倡导”和“十个一”的要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

  (二)建设示范片区,打造创建样板。20xx 年,全镇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花大力气打造建设好金洲浏阳河片区,梅花大园蒋家-五福金银坝走廊、印山湖片区、阳雀三字墙片区、肖排金甲水库片区、金洲村美丽屋场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片区。一是市县示范村作为示范片区的建设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各项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二是生态环保办要牵头落实示范片垃圾分类减量任务。三是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牵头落实示范片空心房整治清零,做到示范片“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占道经营”,建设好肖排片区Y243 线拓宽提质、阳雀-五福联络线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牵头将镇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奖补资金全部投入示范片区建设,重点针对美丽屋场进行打造,综合小微水体示范资金,优化示范片区水环境。其他部门相关资金也要向示范区倾斜,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带动效应。

  (三)构建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强农。充分发挥江背的地域优势和农大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强强联合推动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培训农业人才。协调湖南农大分期对镇村干部进行环境美学、园林设计、农村发展、农业项目、动物科技等内容进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学历提升计划。二是助推农业企业发展。盘活镇内农业企业资源,承接农大培训项目。聚焦现代农业品质提升,推动湖南农大同我镇现代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协议,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发展、技术革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既有耕地,提升利用率,充分利用镇内耕地资源优势,为农大农业课题、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提供耕地资源。四是深度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农大主导成立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全程参与的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导、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发布。选定一到两个示范点(或示范村),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服务。

  (四)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带动。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办要牵头盘活镇内闲置资产、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以商招商、腾笼换鸟引进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多方共同努力,提升集体收益。引导村(社区)把资产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服务整合起来,推广“盘活+入股”、“流转+服务”、“筑巢+引凤”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模式,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取得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提升村集体收入,20xx 年集体收入超过 20 万元的村(社区)占比要大于 85%。三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拓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渠道,加强农业产业链空位的招商,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流转、生产(种养)、供应、销售、配送完善的产业链。推动湖南望家欢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种养殖农户有机衔接,发展订单式农业,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效益。四是加强文化挖掘,推动文旅结合。党政办要牵头指导金洲村、肖排村、印山村、江背社区、阳雀新村、特立村、梅花社区等有基础的村集体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田园风貌及山水形胜等资源,融合农事体验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五)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强化农村“五治”,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垃圾分类。实现集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全覆盖,全年要回收低值可回收物 924 吨,回收有害垃圾 12 吨。二是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年内厕所无害化改造县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实现所有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小微水体日常管护,落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污水管网建设等各项治水任务,保证镇内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严格农村房屋治理。加强对空心房和违章建筑巡查监管、整治力度,加快老旧房屋腾退进度,全面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旧房屋的清理整治。不断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生态优、环境美的目标,让乡村生活更加便捷、更有品质、更加美好。五是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基层文化事业宣传引导作用,围绕扶贫帮困、和谐邻里、保护环境、革除陋*、关爱留守、文明办酒等文明新风创作一批新时代文艺作品。鼓励各村开展具有特色的文艺晚会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推动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确保县级文明村创建率 60%以上。

  (六)关注弱势群体,决胜脱贫攻坚。在精准扶贫收官之年务必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保障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落实到位,同时兼顾其他“三类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引导。推动村级产业扶贫发展,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建立扶贫车间,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扶真贫真扶贫,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脱贫战役中去。

  (七)强化制度引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巩固完善土地制度。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纠错工作。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所有行政村实现“一村一社”全覆盖。二是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规范村民建房制度,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着重支持工厂化育供苗、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秸秆还田、仓储烘干等农业生产关键且薄弱的环节。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保障。发挥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核心地位,再次明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担任,党委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党政领导为副组长,其他所有党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功能。各相关部门都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服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振兴事务方面的决定,按照职能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政策措施保障。根据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目标,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反馈考核要求落实和进展情况。主动认领乡村振兴相关任务,制定政策措施,推动示范点打造特色、抓出实效、突出亮点。

  (三)宣传引导保障。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级新闻宣传媒介,全面持续深入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丰富实践,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通过总结提炼,向社会推荐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四)考核督查保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对村绩效考核,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点督查清单,对成员单位、创建单位实行责任清单督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督查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真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关于实施美丽乡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我镇精心选择了X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乡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现状分析

  1.村容村貌。X村位于X县城以南三公里,处于鲁北大街与水温路西段东首交界处,是我镇的西大门。现有人口936人,八十岁以上老人32人,六十岁以上老人79人,耕地面积968亩。现有卫生室一处,便民服务点3处,商铺20余家。村“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有威信,村风文明,风清气正。

  2.主导产业。

  (1)养殖业:养猪大户九户,共年出栏量1500头,净利润1000元/头;养牛八户人家,年出栏量160头,净利润2000元/头。

  (2)运输业:土方工程车九辆,年净利50000元/辆;大拖挂运输车六辆,年净利200000元/辆;冷藏运输车5辆,年净利100000元/辆。

  (3)木材收购业:30余户,年净利60000元/户。

  (4)建筑业:建筑队2个,年净利150000元/队。建筑从业人数45人,年净利20000元/元。

  (5)家政服务业:30人,年净利20000元/人。

  三、建设项目

  该项目共计划完成六项工程,总投资额xx7万元。具体工程项目内容如下:

  1、村内主干路提升建设工程。新建村南道900米(包括路沿石衬砌、人行道铺设),巷道铺设220米长×5米宽×15条,预算投资400000元。

  2、排水系统建设工程。新建排水沟3200米,巷道地下网管3500米,预算投资160000万。

  3、村容村貌建设工程。村庄绿化4360*方米(包括中心街780*方米、新修村南道900*方米、南北路500*方米)、墙壁粉刷1500*方米、喷绘1000*方米、投放垃圾箱15个、路灯50盏、监控40个等村容村貌治理,预算投资350000元。

  4、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文化广场1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配备,预算投资100000元。

  5、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农家乐及厕所、池塘(占地3500*方米,深度5米)治理和四周硬化绿化美化,建设南北门两座仿古木门牌坊(南门:4米高×10米宽,北门:4米高×12米宽),预算投资260000元。

  6、幸福苑建设工程。完善幸福苑建设(占地面积5亩),老人活动设施配备,广场硬化绿化,预算投资600000元。

  四、村庄建设

  (一)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粮改饲,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完善幸福家园和健身广场建设。达到硬化好、绿化好、美化好、安置好。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结合本村文化传统,大力发扬乡村文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召开首届精神文明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员、优秀老干部、好婆婆、好媳妇、好人好事,树立榜样,杜绝一切歪风邪气。

  五、村容环境

  (一)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二)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3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三)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

  六、公共服务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办公活动场所,建设集中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台。同时设置宣传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建设标准化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七、村务管理

  (一)基层组织建设

  1.健全村级基层组织,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干群关系融洽。

  2.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二)规范化管理

  1.建立健全村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机制,规范管理程序,确保操作过程严谨无误。

  2.对村内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

  3.村务财务每月公开一次。

  (三)*安建设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村民遵纪守法意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2.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组织,及时化解群众矛盾,避免发生村民纠纷。

  3.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坚决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4.与村民签订取缔烟花爆竹责任状,确保村民依法生产、诚信经营。

  5.实行阳光政务公开,建立畅通的信访工作机制。

  八、预期建设效果

  1、社会效益。通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农村突出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村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资金和项目规范管理,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推动乡村*安建设,创建幸福宜居新农村。

  2、生态效益。通过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监督意识,改变X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公共环境和投资环境。

  3、经济效益。通过上级资金的支持,带动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上级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益,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效果及带来的效益,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从而带动村镇经济发展。

  九、保障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X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X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略

  2.结合建设目标和内容,明确村小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承担的工作任务:

  (1)抓好村小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设,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提升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水*。

  (2)实施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和新民居建设工作。

  (3)实施道路硬化、亮化、排水等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4)加强村活动中心建设、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农民文艺队伍建设。

  (5)实施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上学、就医条件。

  3.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当前村内的要事来办,对工作进度进行及时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典型带动。

  组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优秀村镇处进行现场参观,学*先进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

  (三)资金保障。

  1.充分利用帮扶资金。积极联系包联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美丽乡村建设,汇聚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和整合移民、交通、农业、林业、卫生、文化等方面项目和资金,进行集中投入。

  3.集体自筹资金。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建立村级卫生费用村集体自筹机制,用于村保洁员工资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抽查、每月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xx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在住房和城乡***的帮扶下,红安县率先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建村〔20xx〕19号),工作成效明显,成为脱贫攻坚阶段全国共同缔造活动的典型经验样板。为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住房和城乡***的帮扶下,继续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阶段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升级版,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振兴新样板。

  二、工作目标

  2022-2023年,开展红安县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共同缔造成功经验向全县行政村及省内外推广,力争在部分领域成为湖北省乡村振兴阶段村庄发展的标杆。到2025年,建成一批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形成可复制的共同缔造成功经验向省内外推广,成为湖北省乡村振兴阶段村庄发展的样板。到2035年左右,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水*相匹配,实现全县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县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重点任务

  (一)确定实施载体。在乡村振兴阶段,将乡村建设从盆景式打造转为“示范片区+重点村庄+分类引导”的发展方式,结合红安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根据发展条件、工作基础及创建意愿,将七里坪镇盐店河村、柏林寺村、七家畈村、张家湾村、八一村、观音阁村,城关镇曹家畈村、小丰山村,杏花乡两道桥村、龙潭寺村,高桥镇程河村、六家边村、长丰村,永佳河镇马埠头村、叶河村、椿树店村、喻畈村,华家河镇阳台山村,八里湾镇刘明秋村,太*桥镇回龙寨村等20个村庄作为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第一批示范村。根据村庄发展基础、条件及意愿,每年遴选增加一批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

  (二)编制规划方案。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及乡村振兴有关要求,编制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规划提升方案,内容包括资源基础、村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目标定位、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引导、配套提升工程、实施保障机制等。

  (三)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村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妥善化解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激发村民参与本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群众从“要**”转变为“我要干”。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

  (四)建设基础设施。按照各村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规划提升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饮水保障、电力供应、交通设施、清洁能源、网络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通过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民建房管理、农民宅基地管理,不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全面推进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建完善村庄设施,营造村庄美好环境。

  (五)产业分类引导。坚持把产业振兴放在首位,根据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按照农特产业推动型、红色旅游带动型、农旅融合发展型、企业投资拉动型等模式进行分类引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六)实施配套工程。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结合村庄实际需要,实施“十二个一”乡村振兴配套提升工程,即配套一条旅游道路(风景道、绿道与步道)、一个生态停车场、一套标识系统、一套旅游设施体系、一套主题装备雕塑、一个展陈场馆、一处文化传*场所、一家旅游商店、一家主题餐饮、一家精品民宿、一处旅游景区(点)、一处特色农业基地。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红安县乡村振兴阶段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领导小组,胡广同志任组长,高伟、杨俊、余品祥、丁洪建同志任副组长,**办、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村振兴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各乡镇(场)长、天台山党委**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陈晏斌同志兼职办公室主任,彭锋、何春芳、施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共同缔造工作的组织协调、情况综合、业务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督导及建设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实行*位制,如有人事变动,按照续位替补原则执行,不再另行通知。

  (二)强化学*培训。建立住建部(红安)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大讲堂,每年有计划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和学者来红安开讲授课,开展基层干部与人才培训。每年组织相关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推进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

  (三)提高规划水*。建立住建部(红安)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设计工作坊,邀请国内具有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经验有关设计单位技术人员,来红安组建设计团队,采取共谋、共建、共评、共享的方式,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与效果,形成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设计经验。

  (四)广泛发动群众。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各部门、各乡镇(场、处)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台、“村村响”广播、宣传车等加大对共同缔造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五共”理念深入人心。

  (五)多方筹措资金。整合多方资金,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项目资金形成合力,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共同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乡村振兴新样板。

  (六)强化激励机制。列入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第一笔拨付资金预算额度的30%-40%作为启动资金,第二笔根据核算工程量与资金预算额度的比值排名,排名靠前的村庄适当奖励,排名靠后的村庄核减资金,拨付资金预算额度的60%-70%作为竣工结算资金。

  (七)加强监督督导。推进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的规划方案编制,强化过程监管、技术监管、质量监管、工程核算、资金监督,确保共同缔造工作依法依规、有序高效。

  (八)加大宣传引导。要及时发现、大力宣传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形成可学*、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作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践行国家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建立城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行服务社区居民、农村农民、小微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自身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xx银行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暨金融服务网格化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提升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下简称本活动)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全面开展,总行特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总行董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各部(室)、各支行负责人组成。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业务拓展部,办公室主任由部门负责人兼任,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策划、协调、检查和考评。各支行要成立本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支行活动的组织开展、统筹协调及考核管理。

  二、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21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

  总行专项领导小组牵头,以各支行区域的物理网点为基础,虚拟网格为依托,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支行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自身网格范围,内部划定二级网格,每个网格落实到人。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训员工营销技能。

  第二阶段: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总结精准营销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找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攻坚克难,推动提升网格化精准营销工作措施再完善、任务再落实、业绩再提升。

  三、主要目标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8)

——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汇总十篇

  按照县委、县**xxxx年持续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先进乡(镇)、示范村的决策部署和县委郑朝彬**在县委十四届第十一次全会上的.要求,结合xx镇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实际,经镇党委班子研究,拟定xx镇20xx年乡村振兴示范亮点打造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汉源县北部,为大相岭山脉西南的高山河谷地带。东北以大相岭山脉同荥经县交界,西南与富庄镇毗邻,西北连九襄镇、东南隔东门河与九襄镇相望,幅员面积xx.x*方公里。镇**所在地海拔xxxx米,年降水量xxx毫米左右,年*均气**x.x℃。全镇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xx镇已于xxxx年成功创建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xx村分别于xxxx年、xxxx年成功创建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二、亮点打造

  (一)xx镇古城老街提升打造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新黎村、富民村老街强弱电入地、老街风貌提升、古城老街文化元素打造,富民村老街路面铺设青石板,资金预算xxx万元,其中强弱电入地xxx万元、老街风貌提升xxx万元、青石板铺设xxx万元、古城老街文化元素打造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能全面提升xx镇古城老街消防安全等级,有效保护xx镇古县城文物风貌,有力提升老街群众人居环境,持续巩固xx镇乡村振兴创建成果。

  (二)万亩贡椒基地与贡椒广场融合提升打造项目。万亩贡椒基地至贡椒广场新建道路工程已经开挖路基,道路建成后将解除贡椒广场道路狭窄的瓶颈,有力促进xx镇农旅融合发展。万亩贡椒基地与贡椒广场融合提升打造项目建设内容为万亩贡椒基地内现有荒地规范化产业提升、贡椒广场提升打造、贡椒文化元素打造,项目预算资金xxx万元,其中万亩贡椒基地内现有荒地规范化产业提升xx万元,贡椒广场提升打造xxx万元,贡椒文化元素打造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融合万亩贡椒基地和贡椒广场优势,有力发掘贡椒文化元素,有力提升汉源贡椒对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三)基层治理示范打造。结合基层治理示范打造工作,扩建新黎村活动室、新建富民村活动室,项目预算资金xxx万元,其中在新黎村xxxx年活动室提升打造基础上扩建新黎村活动室预算xx万元,新建富民村活动室x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群众开会、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提供固定场所,有力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上项目建成后,xx古城与万亩贡椒基地、贡椒广场、同心村相互映衬,形成乡村振兴串联点位,将有效提升xx镇乡村振兴创建成果。

  为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接续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根据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决定在全县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强力推动示范村创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每年在全县遴选4个村或示范片区(以下统称示范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创建成有规模、有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二、创建原则

  (一)党政主导。党委**引导示范村立足资源禀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不大包大揽、大拆大建,通过领导联点、政策激励、资金奖补等方式,全力支持示范村开展创建工作。

  (二)部门主推。在派出强有力的县直单位驻村帮扶的基础上,县直各责任单位对示范村按照“一村一策”和“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协同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为示范村创建提供政策支持。

  (三)属地主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乡镇长(街道主任)为示范村创建第一责任人,对示范村的申报、成功创建负主责,村支部**为示范村创建直接责任人,负责牵头抓好示范村创建工作的落地落实。

  (四)乡贤主创。发动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示范村创建,促进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援、文化回润、公益回扶,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秀美村庄。

  (五)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三联一创”、成立村民理事会、编制“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出智出力、筹资筹劳共同参与示范村创建,确保创建后期运维管理持续有效、成果共享。

  三、创建申报

  (一)申报单位

  乡镇(街道)为示范村申报单位。

  (二)申报条件

  示范村申报应具备“三强三好”条件,能打造成产业带动型、文化创意型、乡贤引领型、村企共建型、自然生态型等示范亮点和特色优势。

  1、班子配备强。村级党建工作扎实,干部配备合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治理水*和开拓创新能力。村级无债务,有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产业发展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内有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效益明显。

  3、乡贤力量强。能挖掘具有桑梓情怀、有能力、有意愿为家乡乡村振兴作贡献的乡贤。乡贤能带头捐资支持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

  4、资源禀赋好。依山傍水,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村庄布局规范,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存留有xx特色的传统*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可考证的历史人文典故或红色文化底蕴。

  5、群众基础好。村内群众面貌新、民风好,勤劳节俭、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美德蔚然成风,能主动积极筹资筹工筹产参与乡村振兴。

  6、基础设施好。交通便捷、通畅,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便民设施齐全,电视、网络、自来水等可覆盖。

  (三)遴选程序

  1、村级自愿。有意愿的村填写申报表(附件1),并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附件2)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

  2、乡镇申报。乡镇(街道)对提交申请的村进行评估筛选,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查,择优推荐申报到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片创建的以牵头村为申报主体)。每个乡镇(街道)原则上只能推荐1个村,申报材料、图片等资料于3月1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乡村振兴局514室)。

  3、实地核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实地核查评估,3月15日前初选8个村,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

  4、现场评审。乡镇(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任组长、支部**(驻村第一**)和乡贤代表为成员的参选小组,利用PPT等形式进行演讲(10分钟),并现场答辩(5分钟),通过现场评审确定4个示范村。

  四、创建内容

  (一)产业兴旺

  1、产业发展。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做强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民宿餐饮、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入股分红家门口就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项目配套。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农田灌溉设施,坚决遏制耕地抛荒,耕地主要用于种粮食,能种双季稻的良田必须全部栽插双季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利用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乡村两级为其提供土地流转保障,不与粮争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3、创业扶持。支持农民创业,开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对村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创建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壮大村级经济产业。(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

  (二)环境秀美

  1、村庄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方式,编制公众参与、科学可行的村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村庄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2、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村民聚居点进行秀美屋场打造,村庄进出口有特色标志,主要路段、屋场、景观有标识介绍,村内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电视、广播等杆线整改设置规范,农村户厕改和聚居点人工小湿地全覆盖,有效整治小微水体、黑臭水体,主干道路、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适度绿化美化,村民住房整洁美观,生活生产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家畜圈养,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城管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

  3、地域风光。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山塘、美丽水库、美丽河坝等自然景观,依法依规加强对村内合法历史古迹的修缮和保护,保持村庄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古迹。(责任单位:水利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三)生活便捷

  1、交通物流。高水*建设“四好农村路”,落实路长制,村组道路畅通,道路安防及标识齐全,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强物流服务,设立快递综合收发点,加快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责任单位:交通局、商务***)

  2、数字乡村。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千兆光纤、5G网络全覆盖,完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实现“村村响”和“雪亮工程”全覆盖,促进智能乡村、数字乡村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商务***、融媒体中心、***)

  3、便民设施。建设村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购物金融、养老服务、防灾减灾应急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责任单位: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应急管理局、金融办)

  (四)生态和谐

  1、水土养护。落实河长、林长、田长制,有效管护河道溪流,杜绝非法捕鱼、非法采砂等现象,保护山林田土,杜绝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乱砍滥伐、山体裸露的等现象。(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农机事务中心)

  2、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全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广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对荒山、主干道路和水系两旁、房前屋后等地方植树栽花。(责任单位:林业局)

  3、低碳生活。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提倡节约水电,积极发展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生产生活的.电气化、清洁化水*,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低碳理念。(责任单位:发改局、生态环境局)

  (五)乡风文明

  1、文化挖掘。挖掘历史人文典故、传统民俗文化,利用发展沿革、风土人情、红色历史、典故传说、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充实村庄文化内涵,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邻里风尚。通过“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选树和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建成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困助弱等社会新风尚,杜绝农村黑恶势力、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责任单位:宣传部、政法委)

  3、共建共治。打造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强,对乡村振兴思路清晰的支村两委班子,吸收大学生、创业能人为支村两委后备力量,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乡贤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乡村治理,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广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责任单位:组织部)

  五、创建步骤

  示范村创建周期原则上为1个年度,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申报遴选阶段(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0日)。2月28日前下发实施方案,3月10日前完成示范村创建申报,3月15日前完成示范村初选,3月20日前完成示范村遴选。

  (二)规划设计阶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0日)。由乡镇(街道)牵头,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等单位协助,聘请有实力、有经验的规划设计公司,为示范村编制创建规划。县直各责任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与示范村创建规划相统一的支持方案,明确支持项目、完成时限和投资规模。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

  (三)创建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日—20xx年3月31日)。按照示范村创建规划和县直各责任单位的支持方案开展创建,确保20xx年4月中旬动工、9月底完成过半,20xx年3月底完成建设。由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办负责,每月25日向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示范村创建实施进度。

  (四)评价验收阶段(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30日)。20xx年4月底完成示范村创建工作评价和验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向县委县**报告和组织县四大家在职领导现场观摩示范村创建成果。

  六、创建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任组长,县人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办、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人社局、商务***、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供电公司、融媒体中心、金融办、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佑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县**年度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按照快投快补、少投少补的原则对示范村给予奖补,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乡贤资本等积极参与。县直各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对示范村创建依规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严禁新增村级不良债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示范村,保障好示范村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用地计划指标。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用于乡村振兴。推进村庄小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绩效。

  (三)强化督查考核。县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示范村创建工作实行半月简报、月调度、两月讲评、季度召开一次现场督战会。县委督查室、县**督查室牵头,对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政主要负责干部任用和综合绩效、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未达到创建目标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对在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涉嫌贪污、腐败等问题的,移交县纪委监委立案处理。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1、示范创建工作。

  调整了白沙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组,制定了灵丹村20xx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创建对标补短项目摸排,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补短措施。

  2、“厕所革命”项目工作。

  分解落实1019个化粪池和153个卫生厕所修建,目前项目施工正快速推进,有望11月1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3、产业发展工作。

  扩大花椒种植规模,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花椒产业取得全面丰收,鲜花椒产量达到600万公斤(折合干椒xx万公斤)。

  花椒产业园新增土地流转2000亩,农业招商引资四川天泽骄农业有限公司入驻花椒产业园。完成9000亩高梁种植任务,集中连片区域完成3900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高梁种植取得大丰收,发展高梁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20xx年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再创一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

  2、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000亩,万亩花椒产业园初步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花椒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开拓花椒销售渠道,化解花椒产业增产不增收发展瓶颈。

  3、加快花椒产业园建设,争取项目配套农业观光休闲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五星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4、巩固高梁产业发展成果,基本建成万亩高梁产业园。

  20xx年,是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在区委、区**的坚强领导下,区乡村振兴局紧紧围绕区委、区**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安排,尽锐出战,持续发力,突出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速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搞好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在20xx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一、今年来所做工作

  (一)全面摸排,切实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

  x月底,按照省市要求,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区医保、交警等xx部门及乡镇,对农村人口进行摸排工作,x月下旬又再次组织各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干部开展逐村、逐户全面排查,重点围绕脱贫质量,重大政策的落实情况,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情况。此次摸排工作共排查农户xxxxx户、xxxxx人。其中脱贫户、低保特困户、重病慢病户、重残户xxxx户、一般农户xxxxx户,做到了摸底排查工作全覆盖。截止目前,xx区现有脱贫户、监测对象共计xxxx户、xxxx人。通过多次摸排、精准画像,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xx户xxx人(后死亡一人)。现有监测对象共计xxx户、xxx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xx户xx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xx户xxx人。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

  (二)夯实基础,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就业稳岗方面,20xx年我区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巩固拓展成果,促进脱贫人口、监测人口稳定就业。截止20xx年xx月底,xx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为xxxx人,其中省外务工xxx人,省内区外务工xxx人,区内务工xxx人;监测人口务工人数为x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区外务工x人,区内务工xx人。二是公益性岗位方面,公益性岗位安置方面,提供了xxx个公益性岗位(xx乡xx个,xx镇xx个,丹洲xx个),其中脱贫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xxx人,监测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x人。振兴车间工作主要由区人社局牵头,今年的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已经将岗位补贴全部打卡发放。

  三是教育助学方面,20xx年我区“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于x月正式启动,经学生申请,有关部门对贫困资格、学籍审核、各级公示等环节,全年开展春季秋季雨露计划共打卡发放资金xx万元,资助学生xxx人。四是医疗保障方面,截止20xx年x月xx日,全区脱贫户、监测对象共xxxx人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脱贫户、监测户、低保特困对象、重残人员全面参保。五是住房安全方面,对全区行政村范围内所有农村房屋xxxxx栋开展了安全隐患入户调查,排查出初判存在安全隐患房屋xx户,已纳入今年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全部完工。六是饮水安全方面,区水利局建立了全区安全饮水台账,全面保障区农村饮水安全,常态化进行水质合格检测(每季度一次),建立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七是小额信贷工作,截止20xx年xx月底,xx区20xx年新增发放贷款xx笔xxx万元,均用于脱贫户产业发展需要,历年来未产生不良贷款,风险补偿金xxx万元也未动用。

  (三)科学安排,规范各级衔接资金使用

  20xx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xxx万元,专项扶贫资金xxx万元,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xxx万元,区级配套资金xxx万元(另老区发展xx万元扶贫资金直接划拨区民政局)共计xxxx万元,我们严格按照衔接资金的管理规定,把资金和项目全部安排到乡镇和村(社),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经竣工,资金拨付达xx.xx%。

  (四)强化责任,狠抓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

  1、驻村帮扶:按照市派驻村办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严格落实“精锐出战”要求,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x月xx日,新一轮驻村帮扶共选派x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xx人,后盾单位xx家。xx月xx日,根据省市要求重新调整安排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一般脱贫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帮扶共选派xx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xx人,后盾单位xx家,并将每个帮扶村的后盾单位增加为x个。工作队的队长均为后盾单位科级以上干部或中层业务骨干,协调组成员均由各后盾单位班子成员担任。全面实现区级领导包联、驻村工作队帮扶、党员干部结对、企业深度参与的“全覆盖”乡村振兴格局。

  2、结对帮扶:我区虽处常德市中心城区,农村区域体量不大,脱贫户、监测户不多,但我区严格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执行结对帮扶全覆盖的措施。我们安排在编在岗干部对全区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全覆盖结对帮扶工作,且监测户实行后盾单位或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帮扶制度。

  (五)加紧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谋划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

  xx区为加快推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区委**和区长担任双组长,区委副**担任第一副组长,区人大、区**、区**联系乡村振兴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乡村振兴局,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2、聚焦重点引领,确立示范片区。

  xx区作为中心城区,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结合我区区域特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经领导小组研究,分别在芦荻山乡与丹洲乡成立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

  二、亮点特色工作

  对口帮扶。我区承担了xx县xx村、xx村、xx村、x村四个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截止20xx年x月x日,累计投资金xxxx余万元,通过基础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不仅让贫困户脱了贫,还顺利通过了国检验收。目前x个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补齐了短板,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x月初,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xxxx-20xx年市派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继续对口帮扶xx县x个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镇xx村、x村、xx社区、xx村)。派驻的xx名优秀驻村干部按时间节点赴xx县开展新一轮驻村工作。今年以来,区委**康少中,区委副**、区长寻健,区委副**王先波,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红华等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对口帮扶的xx县xx镇开展调研多次,积极谋划今年四个村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已落实资金xxxx余万元用于去年x月调整后四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有序的启动了对口帮扶村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三、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我局将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要求,持续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思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围绕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抓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力: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

  围绕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健全和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一是依托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台,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监测范围、对象和标准,规范监测方式和程序,对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确保早发现、早干预,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使用行业政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三是严格把握风险消除标准,规范风险消除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落实各类政策保障措施

  按照“新政不出、旧政不退”的原则,督促各行业部门在完善提升相关扶贫政策的前提下,使现有帮扶政策在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扩展性,使原有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从而更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跟踪脱贫人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重点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及时针对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倾斜。抓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强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强短板、补弱项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让衔接资金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并落实管护责任人,推动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3、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体系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帮扶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区级领导联点和区直单位干部结对帮扶机制,保持帮扶力度不减,不断拓展帮扶领域,调整完善结对关系,更好发挥区直单位帮扶作用。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发用好中国社会帮扶网络*台,充分利用“我们村”*台开展各类社会帮扶活动,不断凝聚全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持续开展对口xx帮扶工作,积极对接好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用好“两支力量”,即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组织。20xx年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和工作队作用。重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农村党建等工作。要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促进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更多本土人才充实村“两委”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编制好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各个乡村都要拿出符合实际的规划设计,切忌大而空,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民意,拿出符合村庄实际、通过努力又可以实现的规划。

  2、发展好产业。要鼓励好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实体经济,特别是要引进能人、流转土地、集中发展名优特农业产业,让农业产业红红火火。

  3、示范好样板。xx区农村体量不大,各个乡镇每年以“幸福屋场”或“自然村落”为单位办x-x个示范样板,持续通过x-x年的努力,x-x年后xx区一定是个全域的美丽乡村样板区。

  4、整合好资金。将各级涉农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整合,分期分批集中投放到对应的区域和项目,与此同时区级财政要适当拿一些引导资金,让乡村建设的开展有资金保障。

  5、治理好乡村。在办点示范的同时,对大面上的农村区域,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为抓手,推动面上工作的*稳推进。

  6、发展好集体经济。要整合一切力量,调动一切因素,分村施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富明强。

  7、擦亮好名片。按照省市的要求继续抓好xx县xx镇x个村的对口帮扶,把对口帮扶这块名片擦得更亮,彰显xx区的政治担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着力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风气正”目标,以圩镇建设为龙头,以示范村创建为重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

  每个乡镇分别选择一个基础条件好的行政村,按照“五美”(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建设要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动全县“五美”乡村建设。

  1、推动产业兴旺。

  各乡镇示范村应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1个以上特色明显、规模较大和效益显著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壮大产业规模。落实惠民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五黄一白”特色产业,稳步推进油茶、白莲、烟叶、生猪等种养业发展壮大。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推进XX黄鸡、生猪等畜禽现代化屠宰加工和果蔬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和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增加农业产业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拓展产品供销渠道。加大品牌宣传,打响富硒农产品品牌,组织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确保农产品能产能销,取得较好效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蔬菜办、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林业局、县市场***、县商务局、各乡镇)

  2、建设宜居家园。

  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四精”理念,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从项目建设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做好村庄管护、设施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示范带动全县村容村貌提升。坚持规划先行。摸清村庄底细,科学村庄分类,高起点编制村庄规划,突出重点和特色,提升村庄品位,建设一批产业新村、文化新村、生态新村和乡村休闲旅游新村。加强建房审批、建房监管、建筑风貌管控。完善基础设施。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重点抓好村庄道路、改水、改厕、改沟、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紧紧围绕“六清二改”(清垃圾、清塘沟、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垣断壁,改美庭院、改好*惯)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整治院内外破乱围墙、乱涂乱画、杂乱舍棚、凌乱线绳、乱搭乱挂及乱窜家禽等“六乱”,推动“清脏”向“治乱”转变,努力做到井然有序。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庭院内外边角地、空闲地,建设“四园”(花园、果园、菜园和微公园),进一步推进村庄美化绿化,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提高运行管护水*。

  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推动“清脏”向“美化”转变,努力实现“农村美”的目标。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村民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设立村庄清洁日、清洁指挥长等,将村庄清洁行动固化为常态化制度,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

  3、实现乡风文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整治,引导农民增强文明诚信意识,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等美德。

  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指导村组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迷信风、不孝风、乱葬风、赌博风等不良风气整治,倡导厚养薄葬,摒弃陈规陋*,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农村典型评比活动。每年开展2次“最美家庭”、“清洁家庭”、“好媳妇”、“身边好人”等模范评比活动,通过村级道德“红黑榜”、“好人榜”等方式公示宣传,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加强文明实践站建设。

  完善村级文明实践站设施设备,丰富农民精神文明生活;充分发挥传统戏种XX采茶戏作用,创作更多积极向上剧目,大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文艺演出,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4、壮大集体经济。

  加大培训力度,培育壮大村级致富带头人队伍。结合各示范村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级灵活运用土地、政策、资源、资金等农业发展项目要素,通过依法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充分利用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或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添置固定资产、入股分红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

  到20XX年底,力争各示范村新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1家以上,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0%以上,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5、创新乡村治理。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农村网格管理作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加强基础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力度,夯实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推广“群众议事+协商自治”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矛盾调解室,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村霸”及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安等黑恶势力,整治社会歪风邪气,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各乡镇)

  三、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7月1日至7月31日)。

  各乡镇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村,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开展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入户宣传,召开屋场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动员村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建设,营造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2、规划布局阶段(20XX年8月1日至9月30日)

  注重布局合理,实用实效,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以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聘请专业的规划队伍进行村庄整体规划布局,打好示范村点建设基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3、申报审批阶段(20XX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

  各乡镇制定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责任分工、保障措施,建立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评估,结合征询村民群众意见,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的思路,依据村庄整体规划,谋划申报示范村建设项目,由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安排人员实地考察后审批方案和批复项目。(责任单位: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各乡镇)

  4、创建实施阶段(20XX年10月xx日至12月31日)。

  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全面确保相关工程项目质量。各乡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四精”要求有序推进,选用具有农村气息的原材料,避免过多城市元素投入,防止“一刀切”、大拆大建、破坏原建筑传统文化特色、住房风貌不统一、大面积种植景观草坪等现象,造成不切实际、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明确建设目标和进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工程建设按时完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

  5、验收评比阶段(20xx年1月1日至1月20日)。

  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验收工作,开展全面检查评估,并制定长效管护机制,总结提炼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验收后拨付项目奖补资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项目成效组织召开一次评比,对创建工作成效排名前三名的乡镇,由县财政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责任单位: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各乡镇)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县主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建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联*会议制度和乡村振兴行动调度机制,统筹抓好规划评审、政策奖补、资金下拨、重大问题研究等相关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加大乡村振兴行动宣传推介力度,有计划地宣传报道一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下,积极发挥村民理事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宣传发动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3、确保创建质量。

  高起点规划,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做到产业兴旺,百姓宜居。高标准设计,突出重点和特色,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高质量建设,严格把握工程质量,做出精品工程、满意工程、廉洁工程。要高效率管理,强化民主管理,加强日常监管,按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4、强化资金保障。

  建立“**主导、部门支持、乡镇自筹、社会捐助”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支撑。20XX年及20xx年县财政按照每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万元标准,在20xx年初统一安排示范村创建项目建设资金,两年全县合计安排专项资金9646万元。各乡镇要加大对乡村振兴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资金用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成立村民理事会,动员杰出乡贤、成功人士、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支持示范村建设。

  5、严格督导考核。

  各乡镇要将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内容和规模等相关内容全面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督导,强化项目施工监管。

  县委农办要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调度、一年一评比”,年度考核排名靠前的给予通报嘉奖,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同时,将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对乡镇、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线。为贯彻落实《南充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乡(镇)、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南农领导〔20xx〕6号)文件精神,根据全市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的要求,结合桥亭村的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定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业成为奔头产业,使农民成为有魅力的职业,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写下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篇章。

  二、目标任务

  以抽签中城市周边特色乡村旅游圈的发展为契机,桥亭村按照巩固基础,完善体系,全面突破三步走。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正确扶贫,生产富农,生产兴村,依靠江天旅游环路项目,推进枇杷产业建设与乡村旅游项目融合。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创新农村管理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特色农业强项工程,促进产业振兴。

  1、加快农业产业质量升级。

  桥亭村20xx年枇杷栽培规模达2300亩,已生产1600亩。下一步是规模化栽培、断带补充、栽培等方式,不断扩大栽培规模,改造旧园区,更换新品种。在原有基础上,计划补充大五星枇杷1000亩,购买机械设备6台,节能灌输设备2台,提高产业机械化水*比例达到75%以上,加快产业质量升级。

  2、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

  结合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桥亭村枇杷产业。规划发展枇杷酒、枇杷宴、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蜜等枇杷衍生产品,打造田园民宿、特色农家乐,拓展枇杷文化产业,借助枇杷之乡、长寿之乡的声誉,实现农业文化之旅的综合发展。

  (二)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美丽幸福的乡村。

  1、开展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活动,积极营造干净舒适的环境。增设垃圾池6处,增加清扫员数量,配备清扫队伍,及时清扫各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大众生活污水处理水*。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期机制,提高村容、村容建设和管理能力,建立大众良好的卫生生活*惯,加快宜居乡村建设。

  2、开展水生态保护行动。

  加强源头控制、水陆统一、溪河兼顾,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积极关闭非法家畜养殖场,推进河长制,任命河段长,层层压实责任。

  3.开展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行动。

  重点推进房屋风貌整治、农村厕所革命进程。房屋风采整治75户,整治卫生间154户,建设卫生间85户,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三)实施文化繁荣工程,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1、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充分利用中小学等宣传展示阵地、农民夜校、农村水库会、广播等基层大众喜欢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2、开展文明创建行动。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庭风格家庭训练,以良好家庭风格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加强大众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3、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每季度组织举办以上文艺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同时,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特别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4、开展风俗传播时代新风行动。

  坚持正面引导与特别整备相结合,常态长期整备不良*惯,重点控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比较等陈规陋*。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乡村风评议,点赞乡村新风。

  (四)实施管理能力提高工程,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

  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高组织能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战斗要塞。健全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实施农村领导团队整体优化提高行动,选择强村党组织**,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量。

  2、强调加强乡村法治建设。

  坚持法治为本,加强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举办普法讲座会等途径,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援助。

  3、提高乡村自治德治水*。

  推行四议两公工作法自治模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管理的多层次基层协商结构。提高村规民约的目的实用性,充分发挥乡村管理的积极作用。

  4、加强*安乡村建设。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业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盗窃、黄赌毒、流通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农村安全危险调查和管理,开展农村矛盾纠纷的正确调查和细致解决。

  (五)实施扶贫富民工程,提高大众获得感的幸福感。

  1、开展正确的消除贫困的战斗。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由于家庭政策实行合作政策和增收项目,加强就业支持,扩大就业渠道。激发贫困人口内的动力,将贫困扶助与志向扶助、智力扶助相结合,改善援助方式,采用生产奖金补助、劳务补助、劳动费救助等机制,促进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落实脱贫后续支持政策,建立稳定脱贫长期机制。

  2、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抓住通达路线狭窄路面道路扩大改造,加强农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高工程。健全农村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党委**、镇长任组长的指导小组,党政指导小组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村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由镇安排驻村工作组到村驻指导。

  2、加强元素保障。

  通过统一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农民自我筹措、社会捐赠等形式设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资金。以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形式积极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逐年增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3、加强工作监督。

  实行过程审计跟踪推进机制,完善评价审计机制,确立目标实施审计追踪制度,定期审计年度实施项目,对不能执行的负责人负责。

  为了进一步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贯彻中、省、xx、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配置,继续保持xx消除贫困在全市的基准作用,现在根据xx市乡村振兴3年行动方案(20xx-20xx)的精神和xx乡村振兴配置会议的要求,根据我村的实际特别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整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配置,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xx村扶贫成效,统一推进村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重点搞好特色产业发展、村落宜居建设、村风文明建设、村级综合管理、村民生活提升等工作。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原则,全面推进xx垭村乡村振兴建设。

  二、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x村位于xx市东北部,距城市60.2公里,幅员面积2、4*方公里,属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区,是xx142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二)人口状况:

  全村管辖8个村民组共356户944人,现有建卡贫困户72户xx5人,低保户4户7人,五保户7户8人,残疾人38人,劳动力501人,多年外出劳动者389人,党员30人。目前常住户180户,550户,学龄97户,60岁以上老人267户。

  (三)基础设施条件:

  现有沥青路面村道2公里,宽3.5米水泥社道5.7公里,环形水泥产业道2、7公里,堰塘11口,蓄水池15口,提水站1处,渠道2公里全村耕地1564亩,林地2600亩,林果面积582.49亩(其中柠檬xx4.2亩,猕猴桃xx2.29亩,雅柑100亩,红李46亩),水域面积65亩,设施农业面积47.5亩

  (四)产业发展现状:

  全村现有柠檬xx4.2亩,猕猴桃xx、29亩,大雅柑100亩,红李46亩,构树20亩,青椒24.5亩养殖肉牛30头,林下养鸡5000只,1千瓦联村光伏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达70万度。成立4家专业合作社,成立1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9)

——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实施方案范本5份

  为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部署安排,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原扶贫车间)就*吸纳就业优势,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总量不减”“标准不降”“量质双升”的原则,抓牢抓实就业帮扶车间巩固提升,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岗位送到家门口,就业顾家两不误”的目标。一是坚持车间“总量不减”,稳步推进就业帮扶车间规范管理,实施“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持续激发就业帮扶车间活力;二是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严格执行就业帮扶车间建设标准,努力扩大就业帮扶车间岗位供给量,增加人民群众就地就业机会;三是坚持既要实现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总量(含脱贫人口的提升和务工收入的稳步增加),更要帮助就业帮扶车间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绥宁县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张晨阳同志任组长,唐伯贫、罗兴、唐友柏、刘让文、贺恩森同志任副组长,陈先念、刘本廉、李立成、秦壬娥同志和17个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贺恩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专项行动具体业务工作。

  三、建设认定标准

  就业帮扶车间,是指以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就地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为目标,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植养殖、来料加工等业务的生产车间或场所,主要包括厂房式帮扶车间和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帮扶车间等形式。

  1.开办条件。1.县内外具有合法资质、正常生产经营和纳税的企业、个体工商户;2.须依法在本县进行工商登记开工生产。

  2.认定标准。1.厂房式就业帮扶车间: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在乡镇、村建设、购买或租用厂房从事生产加工活动建筑面在100*方米以上,能提供就业岗位15个以上,并已吸纳脱贫劳动力5人以上(含)可认定为厂房式就业帮扶车间。2.居家式就业帮扶车间: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与脱贫劳动力建立产品加工承揽关系,签订承揽合同,并带动5名以上(含)脱贫劳动力居家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的可认定为居家式就业帮扶车间。

  四、主要内容

  1.新建就业帮扶车间。根据脱贫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至少建成一家就业帮扶车间的要求,关峡乡三板桥集中安置点、红岩镇红岩村集中安置点、金屋塘镇主溪集中安置点和寨市乡寨市村集中安置点要按照就业帮扶车间建设标准在9月15日前完成建设任务。由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和县财政局进行认定。

  2.已建就业帮扶车间。做到三个不少于,一是20xx年底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总量不得少于20xx年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总人数;二是20xx年底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总量不得少于20xx年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总人数;三是就业帮扶车间务工人员收入“稳中有升”,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的就业人员收入增速不低于本年度该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水*。

  3.确保就业帮扶车间政策落实到位。按照《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湘人社〔20xx〕10号)文件要求和《关于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意见》(湘人社〔20xx〕75号)文件要求落实政策打造一批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帮扶车间。

  五、考核评估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开展两次实地考核,实行“一月双考核、一月双通报”制度。具体按照《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专项行动考核细则》组织实施。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各乡镇要将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以组织推进,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专人专班负责,认真制定自查方案,落实落细考核指标。县发改部门、县人社部门和县乡村振兴部门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开展好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确保形成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稳就业、促增收、助振兴的有效合力。

  2.坚持问题导向。各部门和各乡镇要全面掌握就业帮扶车间基本情况,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底数清、底子明,实行问题“清单制”和“销号制”管理。坚持对标对表,狠抓问题整改销号,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将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实行问责,全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3.抓好提质增效。各部门和各乡镇按照既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内容,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建好管好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充分发挥好就业帮扶车间就地就*就业优势,确保其成为稳定脱贫人口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党的***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X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第二,做大“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

  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第三,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做实“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五、做强“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安乡村建设。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自7月22日以来,驻乡村振兴服务队第一时间集合队伍,统一思想,树立“入驻即开工”的工作理念,迅速转变工作角色,扎实做好前期调研、对接联系等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针对服务队工作如何开局、如何开好局这一课题,我们认真思考和谋划,确定了“谋定而后动”的思路,并迅速铺开各项工作。

  (一)学*先行,在交流思想中深化认识。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以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全员学*,认真学*领会省委、市委和区委相关会议精神,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农村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编印《乡村振兴名词释义》(第一期)、《乡村振兴先进经验杂谈》等学*材料,制定《服务队学*制度》,并要求每名队员建立学*档案。集体学*后,每一名队员谈认识体会,在学*交流中加快工作转轨、思想融合,也帮助队员尽快掌握情况、熟悉工作、融入氛围。同时,先后与镇**领导就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共识、密切协作,为下步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明确分工,保障服务队高效运行。为确保服务队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运转,统筹考虑干部熟知领域和工作特点,对乡村振兴服务队内部职责进行明确,成立了综合组、组织组、项目推进组三个工作任务小组,工作任务组主要围绕保障工作运行、完善组织机构、推进项目落地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压实了工作责任。

  (三)深入调研,推进工作稳步开局。在前期学*研讨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人口情况、产业经济、党组织建设、村级工程项目情况、历史文化、前期帮扶情况、村级工程及项目推进情况、村内当期亟待解决问题、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等8个方面的调研提纲。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体队员到联系的10个村居及所在片区进行详细调研,进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住房和城乡***的帮扶下,红安县率先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建村〔20xx〕19号),工作成效明显,成为脱贫攻坚阶段全国共同缔造活动的典型经验样板。为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住房和城乡***的帮扶下,继续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阶段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升级版,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振兴新样板。

  二、工作目标

  2022-2023年,开展红安县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共同缔造成功经验向全县行政村及省内外推广,力争在部分领域成为湖北省乡村振兴阶段村庄发展的标杆。到2025年,建成一批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形成可复制的共同缔造成功经验向省内外推广,成为湖北省乡村振兴阶段村庄发展的样板。到2035年左右,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水*相匹配,实现全县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县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重点任务

  (一)确定实施载体。在乡村振兴阶段,将乡村建设从盆景式打造转为“示范片区+重点村庄+分类引导”的发展方式,结合红安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根据发展条件、工作基础及创建意愿,将七里坪镇盐店河村、柏林寺村、七家畈村、张家湾村、八一村、观音阁村,城关镇曹家畈村、小丰山村,杏花乡两道桥村、龙潭寺村,高桥镇程河村、六家边村、长丰村,永佳河镇马埠头村、叶河村、椿树店村、喻畈村,华家河镇阳台山村,八里湾镇刘明秋村,太*桥镇回龙寨村等20个村庄作为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第一批示范村。根据村庄发展基础、条件及意愿,每年遴选增加一批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

  (二)编制规划方案。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及乡村振兴有关要求,编制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规划提升方案,内容包括资源基础、村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目标定位、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引导、配套提升工程、实施保障机制等。

  (三)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村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妥善化解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激发村民参与本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群众从“要**”转变为“我要干”。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

  (四)建设基础设施。按照各村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规划提升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饮水保障、电力供应、交通设施、清洁能源、网络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通过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民建房管理、农民宅基地管理,不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全面推进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建完善村庄设施,营造村庄美好环境。

  (五)产业分类引导。坚持把产业振兴放在首位,根据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按照农特产业推动型、红色旅游带动型、农旅融合发展型、企业投资拉动型等模式进行分类引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六)实施配套工程。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结合村庄实际需要,实施“十二个一”乡村振兴配套提升工程,即配套一条旅游道路(风景道、绿道与步道)、一个生态停车场、一套标识系统、一套旅游设施体系、一套主题装备雕塑、一个展陈场馆、一处文化传*场所、一家旅游商店、一家主题餐饮、一家精品民宿、一处旅游景区(点)、一处特色农业基地。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红安县乡村振兴阶段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领导小组,胡广同志任组长,高伟、杨俊、余品祥、丁洪建同志任副组长,**办、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村振兴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各乡镇(场)长、天台山党委**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陈晏斌同志兼职办公室主任,彭锋、何春芳、施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共同缔造工作的组织协调、情况综合、业务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督导及建设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实行*位制,如有人事变动,按照续位替补原则执行,不再另行通知。

  (二)强化学*培训。建立住建部(红安)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大讲堂,每年有计划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和学者来红安开讲授课,开展基层干部与人才培训。每年组织相关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推进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

  (三)提高规划水*。建立住建部(红安)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设计工作坊,邀请国内具有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经验有关设计单位技术人员,来红安组建设计团队,采取共谋、共建、共评、共享的方式,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与效果,形成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设计经验。

  (四)广泛发动群众。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各部门、各乡镇(场、处)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台、“村村响”广播、宣传车等加大对共同缔造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五共”理念深入人心。

  (五)多方筹措资金。整合多方资金,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项目资金形成合力,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共同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乡村振兴新样板。

  (六)强化激励机制。列入乡村振兴阶段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的示范村,第一笔拨付资金预算额度的30%-40%作为启动资金,第二笔根据核算工程量与资金预算额度的比值排名,排名靠前的村庄适当奖励,排名靠后的村庄核减资金,拨付资金预算额度的60%-70%作为竣工结算资金。

  (七)加强监督督导。推进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示范村的规划方案编制,强化过程监管、技术监管、质量监管、工程核算、资金监督,确保共同缔造工作依法依规、有序高效。

  (八)加大宣传引导。要及时发现、大力宣传在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形成可学*、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作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党的***以来,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一些城市周边的中心镇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等因素影响,多数小城镇还存在着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业聚集能力较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和短板。为进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问题、补齐短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城乡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顺应城乡发展规律,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形成以镇带村、以建促产、以产富民、以治促管的新局面,助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有效做法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中,将五级**抓乡村振兴落实到示范镇建设上,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调贯通、精准施策推进的工作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树牢全域规划理念,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推进“多规合一”,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坚持突出重点。突出长春都市圈、其他城市周边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突破口,立足不同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因地制宜、稳步协调开展示范。

  坚持“三生”融合。尊重群众意愿,以完善提升为主,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古树、历史建筑,严禁搞破坏性建设,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序推进海绵城镇、节水型城镇、园林城镇建设,努力营造安全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坚持建管并重。构建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打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幸福家园。

  三、工作目标

  从2022年开始,在全省遴选30个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空间较大、人口聚集力强的建制镇,建设以增强产业支撑能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治理镇村人居环境、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示范镇(以下简称示范镇)。力争到“十四五”末,示范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服务乡村功能持续增强,管理水*显著提高,镇容镇貌大为改观,乡风民风更加文明,成为促进全省乡村振兴的建制镇示范样板。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提升造血能力

  1.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产城一体、镇园融合。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园区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乡村旅游、新电商等服务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具备条件的建制镇建设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2.加快产业服务*台建设。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企业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示范镇聚集,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梅花鹿”等“吉字号”品牌,依托秸秆变肉工程,着力培育和形成“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搭建园区中小企业服务*台。

  (二)推动市政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3.推进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尊重居民意愿,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困难家庭的住房安全,镇区住宅以低层为宜,应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推动老旧住房改造,完善水电气热信等配套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老旧破损供水管网,保证供水水质。有条件的小城镇推动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因地制宜开展乡镇燃气工程建设,积极拓展乡镇燃气覆盖范围。推进集中供热,改造提升老旧供热设施,确保供热质量安全。推动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屯延伸。示范镇**可按照市场机制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办法,鼓励民间资本以个人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经营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商业等基础设施。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养护和管理。

  4.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推进镇区与县城、村庄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鼓励对公路、乡镇客运站等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客运服务水*,增强交通保障能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善路灯及信号灯、人行道铺装及镇区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5.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排水防涝系统,推进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升级。完善镇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示范镇垃圾转运能力。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清洁能源供暖。坚持以城带镇,加快示范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专业化管理和稳定运行。

  (三)推动公共事业建设,提升服务水*

  6.提升养老育幼能力。健全与村级建制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适老、适幼化改造。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功能型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巡访+互助”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照护能力。鼓励利用闲置公房、校舍等存量资源建立婴幼儿看护中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创办托育服务机构,发展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

  7.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接纳农村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

  (四)推动人居环境建设,提升宜居水*

  8.强化设计引导和风貌管控。在符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乡镇城市设计,实现全域全要素空间管控。着力加强小城镇出入口、步行街巷、街头广场等重要街区、地段和节点的整治项目设计,不断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坚持应留尽留,不随意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严禁砍伐和擅自迁移古树名木。保护修缮老建筑,保留传统风貌,有机更新现存的传统街区、传统民居和老厂房,努力形成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展示浓郁的东北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9.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全面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镇村接合部、集贸市场、居住小区、公园广场、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以无积冰、无残雪、露出地面为标准,及时清雪除冰,有条件的镇可购置机械化清雪设备,减少人工作业和融雪剂的使用。强化公共水域综合整治,加强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保洁,保持水体清洁。

  10.规范镇区生产生活秩序。推行县级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在示范镇派出分支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整顿道路交通秩序,合理划定停车场,规范机动车通行和货车停放,治理占道停车。合理划定街道摊贩设置点,整治乱摆摊点摊位,规范经营秩序。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和整治力度,治理私搭乱建。规范户外缆线架设,做到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治理线网乱拉。加强沿街立面整治,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整洁美观。

  11.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纳入千村示范创建范围的示范村,要全部达到“九有六无”标准,并确保验收通过。

  (五)推动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12.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投入,撬动社会资金,赋能乡村振兴。市级财政统筹使用现有渠道资金支持示范镇建设,县级财政将示范镇建设项目资金列入年度预算。

  1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选派规划建设专业人才到省级示范镇挂职或任职,加强对镇区规划建设技术指导,对作用发挥明显、表现突出、综合考评优秀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建立设计方案相关行业部门联审联批机制,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

  14.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省直部门要坚持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对示范镇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帮扶作用。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联手经营和产业扶持,盘活线上线下资源。大专院校要通过校地人才合作,引导专家、教授送技下乡,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产业致富。引导建筑师、设计师和优秀团队下乡,发挥好乡村能工巧匠作用,提升乡村建设水*。

  15.建立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统筹网格内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疫情防控等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建共治,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实施步骤

  (一)确定示范镇。突出长春都市圈和其他城市周边,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重要节点镇、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边境地区,选定打造一批示范镇,每个市(州)至少2个省级示范镇,全省确定省级示范镇30个;每个市(州)至少2个市级示范镇,全省确定市级示范镇4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1个县级示范镇,全省确定县级示范镇50个以上。由市(州)组织各县(市、区)上报候选示范镇基本情况、“十四五”期间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022年4月底前,综合考虑规划布局、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因素,选定产业比较兴旺、人口相对集聚、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利、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带动作用的示范镇。

  (二)组织实施建设。落实上位规划提出的战略引导、指标约束、底线管控等要求,加快示范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治理镇区人居环境,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三)开展总结交流。尊重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示范镇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每年9月份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示范镇建设成功经验。2025年,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示范镇建设工作成效亮点,推广、复制成功经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省**分管领导同志任总召集人,省**有关副秘书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相关省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级议事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和推进示范镇建设。省级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示范镇建设日常工作,按照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手册化操作、机制化落实、模板化运行方式,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坚持省负总责、市级督导、县抓落实、镇级实施的工作机制。市(州)党委、**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工作调度。县(市、区)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强化政策支持。2022—2025年,市、县**和相关部门指导示范镇谋划一批镇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以及环境治理领域的高质量项目。市、县在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优先安排省级示范镇公益性建设项目。对省级示范镇申报的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建设项目,且单项工程投资规模超过500万元,省级予以重点支持。其中,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省级通过一般债券予以安排;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且收益能够覆盖本息的公益性项目,省级通过专项债券予以安排。示范镇享受省级有权决定的相关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示范镇的对口支持力度,制定具体实施政策,建立“1+N”政策体系。积极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依法合规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依法合规对示范镇建设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支持省级示范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用地,重点支持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用地。

  (三)严格考核考评。建立示范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调度示范镇建设进展情况,每年按照标准严格督导考核,对综合考核前5名的省级示范镇通报表扬,对排名靠后的省级示范镇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负责同志,对连续两年考核靠后的予以淘汰,由考核优秀的市级示范镇递补。

  (四)做好宣传引导。市、县**要广泛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简报等传统手段和微信、抖音、快手等现代传播方式,大力宣传示范镇的先进做法,形成良好舆论环境。主动释放正面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市(州)要参照本实施方案开展市、县两级示范镇建设工作。要建立本地区示范镇名录,择优申报省级示范镇,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省示范镇建设。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一批符合宿松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和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更大力度更大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二)坚持全民参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决不*衡不充分发展为出发点,把广大群众认可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综合创建。坚持一切从乡村需求实际出发,整合部门资源、资金,按照“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求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项目,开展综合创建,积极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四)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全县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分类施策,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展现特色。

  三、创建目标

  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思路,着力实施“322+N”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

  (一)3个示范区:重点支持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佐坝电商小镇等区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打造乡村振兴宿松样板。

  (二)2个示范乡镇:洲头乡、趾凤乡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

  (三)20个示范村:在洲头、趾凤以外的其他20个乡镇各选定1个班子战斗力强、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的行政村开展示范村创建。

  (四)N个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区):按照创建申报要求,分年度开展示范乡村(区)申报。

  四、资金安排

  大力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当年财政衔接资金规模和可统筹的各部门其他涉农资金规模,由县统筹确定当年对各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资金补助标准。其中2022年从衔接资金中支持的标准为:洲头乡和趾凤乡2个示范乡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除洲头乡和趾凤乡以外每个乡镇1个),每个示范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五里怡花湾生态农业、孚玉大河乡村振兴休闲产业、佐坝电商小镇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安排资金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


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汇总10篇(扩展10)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方案合集五篇

  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认真搞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万元以上,赶明年xx月底完成。

  三、项目意向

  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规划,重点在房地产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招商。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发展意识,营造招商氛围。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落实全面招商的工作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体干部要树立全民招商的思想,用心搜集、寻求招商信息,宣传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吸引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兴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二)丰富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网络。要用心利用亲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的同时,用心探索代理招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联系彬县藉在外人才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商会、科研院校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和掌握招商引资信息。及时成立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

  (三)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共同抓,各负其责,职责到人。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职责感和紧迫感,用心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挖掘发挥每位干部的人脉关系,用心开展招商引资,确保招商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落实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功臣。按照《x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以下优惠奖励政策。

  1、凡局干部职工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一次性奖励x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按照到位资金状况,适当给予奖励。

  2、凡需出外招商的,局里带给交通工具,每月增加xx元的通讯费。

  3、外出招商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按规定报销旅差费,并优先享受年度带薪休假。

  4、招商引资没有成果的,差旅费只报销xx%。

  5、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作为评选先进、组织推荐的优先人选。

  党的***以来,生态扶贫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之一,带动全市7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继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生态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脱贫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产业发展水*显著提升,生态美、百姓富“双赢”局面基本实现。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合理调整、*稳过渡。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适度向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倾斜。在生态补偿、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梳理现有帮扶政策并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推进生态扶贫政策向稳定政策转变,增强生态脱贫稳定性。

  (二)坚持帮扶不变、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定点帮扶,保持原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不脱钩,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大科技帮扶,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地区生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三)坚持落地落实、常态长效。坚持抓落实、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将各项帮扶举措及时落到实处。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脱贫人口的积极性,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各项举措见实效、可持续、利长远,推动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保持脱贫人ロ稳定就业

  1.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对全市现有×名生态护林员,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按季度精准更新生态护林员基本信息,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边界,不断健全生态护林员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做好生态护林员队伍服务培训等工作,为生态护林员配备巡护装备、购买保险,加大对生态护林员服务保障水*。

  2.建立多元化管护机制。支持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重、原非贫困县区,通过**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方式开展生态管护,设立护林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就地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

  3.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营造林、森林保护与修复及油茶、薄壳山核桃、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领域中生产作用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与维护,因灾损毁营造林附属配套工程复建等,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项目,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二)支持农村特色林业发展壮大

  1.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市**出台关于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加工和品牌建设,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两山”转换通道示范产业。

  2.加大竹资源开发和培育力度。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毛竹板材加工产业,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延伸竹产业链条。争取农发、林业科技推广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等项目资金,支持现代林业示范区、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竹山集材林道、竹加工制造业、竹文化旅游业产业发展。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林下经济精品产业,提高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林下石斛、天麻、黄精、西洋参等林下生态*衡种植。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森林景区和大别山风景道、×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等森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4.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林农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入股林业经营主体,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维护林农利益,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三)加快脱贫地区生态优势转化

  1.做好用地保障服务。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引导集约节约使用林地,优先保障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

  2.推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争取提高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试点开展公益林补偿抵押贷款。科学实施森林经营,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工作,以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

  (四)促进脱贫地区生态宜居

  1.继续开展送苗下乡活动。支持脱贫地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鼓励脱贫人口房前屋后零星造林,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融合发展。

  2.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低产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等重要项目资金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

  3.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拓宽群众的生存空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带。

  (五)加强脱贫地区科技和人才帮扶

  1.完善帮扶机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亚林所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着重培养油茶、薄壳山核桃等基层紧缺型林业产业人才。延续脱贫攻坚期间科技特派员、122科技服务、一周一技等科技活动,建立健全引导林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林业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林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科技下乡、新闻报道、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林业科技重点工作和实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乡土专家等基层人才的政策扶持和培训力度,健全全市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库,着力构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双轮驱动的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林业局要把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建立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并做好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加强衔接保障。各县区林业局要聚焦支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林业项目资金,在脱贫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生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逐步提高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要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加大对优势特色林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和“五绿兴林贷”,积极开发特色经济林险种,增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确保生态脱贫成果。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县区林业局要及时总结提炼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模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模式做法,并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生态脱贫成果。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实现我市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

  按照县委、县**xxxx年持续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先进乡(镇)、示范村的决策部署和县委郑朝彬**在县委十四届第十一次全会上的要求,结合xx镇乡村振兴创建工作实际,经镇党委班子研究,拟定xx镇20xx年乡村振兴示范亮点打造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汉源县北部,为大相岭山脉西南的高山河谷地带。东北以大相岭山脉同荥经县交界,西南与富庄镇毗邻,西北连九襄镇、东南隔东门河与九襄镇相望,幅员面积xx.x*方公里。镇**所在地海拔xxxx米,年降水量xxx毫米左右,年*均气**x.x℃。全镇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xx镇已于xxxx年成功创建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xx村分别于xxxx年、xxxx年成功创建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二、亮点打造

  (一)xx镇古城老街提升打造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新黎村、富民村老街强弱电入地、老街风貌提升、古城老街文化元素打造,富民村老街路面铺设青石板,资金预算xxx万元,其中强弱电入地xxx万元、老街风貌提升xxx万元、青石板铺设xxx万元、古城老街文化元素打造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能全面提升xx镇古城老街消防安全等级,有效保护xx镇古县城文物风貌,有力提升老街群众人居环境,持续巩固xx镇乡村振兴创建成果。

  (二)万亩贡椒基地与贡椒广场融合提升打造项目。万亩贡椒基地至贡椒广场新建道路工程已经开挖路基,道路建成后将解除贡椒广场道路狭窄的瓶颈,有力促进xx镇农旅融合发展。万亩贡椒基地与贡椒广场融合提升打造项目建设内容为万亩贡椒基地内现有荒地规范化产业提升、贡椒广场提升打造、贡椒文化元素打造,项目预算资金xxx万元,其中万亩贡椒基地内现有荒地规范化产业提升xx万元,贡椒广场提升打造xxx万元,贡椒文化元素打造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融合万亩贡椒基地和贡椒广场优势,有力发掘贡椒文化元素,有力提升汉源贡椒对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三)基层治理示范打造。结合基层治理示范打造工作,扩建新黎村活动室、新建富民村活动室,项目预算资金xxx万元,其中在新黎村xxxx年活动室提升打造基础上扩建新黎村活动室预算xx万元,新建富民村活动室xxx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群众开会、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提供固定场所,有力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以上项目建成后,xx古城与万亩贡椒基地、贡椒广场、同心村相互映衬,形成乡村振兴串联点位,将有效提升xx镇乡村振兴创建成果。

  为有效解决如期实现xx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努力把xx镇xx村建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幸福新xx,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全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全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选优配强村组干部,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xx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们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转变。

  1.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旱作高效立体农业,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按照逐年推进的方式,到20xx年末,全村共种植核桃x亩,建成优质泡核桃基地x亩(在25度以上陡坡地、沟坎、房前屋后等适宜地块建设优质泡核桃基地x亩,每亩按3—5株种植留养管护),扶持发展核桃加工小微企业6个以上;种植茶叶x亩,建成标准茶园基地3000亩(在xx路沿线实施茶叶优良品种改良x亩;在打靶场片区实施古茶园留养x亩),扶持发展茶叶加工小微企业x个以上,建成xx村茶庄园1个、xx自然村茶村庄1个;积极打造“四个x亩”林果园建设,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甜樱桃x亩(按照每亩x株的标准种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杨梅x亩(按照每亩x株的标准种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山李子x亩(按照每亩4株的标准种植,每株x元);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红李子x亩(按照每亩x株的标准种植,每株x元)。

  2.加快观光农业发展。立足xx村属城郊结合部和xx高速路xx二级路、xx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生态茶园和“四个x亩”林果园等地实施步道建设x公里,建设田园休闲景观亭x个,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和康养基地,力争将xx村打造成“天下茶尊、滇红xx”的“后花园”。在全村范围内扶持x户以上集餐饮、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组,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扶持有条件的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同时,要成立x个以上花卉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发展以茶花、桂花为主要品种的庭院经济x多户;成立x个以上“四个x亩”林果园专业合作社,真正做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4.盘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引导村(组)集体经济合作社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村(组)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以“三权三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二)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1.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升级改造进村主干道x公里,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建设x公里,实现村组道路100%硬化。架设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管道x公里,建设蓄水池x个x立方米,进一步改善x多户x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升级改造x公里,安装变压器x台,有效改善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在村组道路实施增花补绿,建设氧化塘(污水处理池)x个,新安装太阳能路灯x盏,建设公共厕所x个,建设垃圾收集池x个。做好村庄户用厕所改造,规范村庄露天粪坑、简易茅厕。持续开展“两违”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减量化;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引导农民单独建“面楼”、畜厩等附属用房进行集中养殖;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建成病死动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2.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工作。落实好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实施综合服务区建设。我们要抢抓xx公路和xx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利机遇,对xx河xx段部分河道实施河流改道,科学合理规划部分弃土场,通过河流改道规划出的可用地块和弃土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利用,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建设一个集仓储物流、餐饮服务、批发零售和苗圃花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服务区。

  4.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针对xx村x户“四类重点对象”和其他危房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方式,拆除无保留价值的危房,对其实施拆除重建;对需要保留的旧民房在加固的基础上,对墙体、框架门窗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修缮。

  (三)实施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行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提升好“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和“xx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创建成果,通过实施“道德讲堂”建设,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优秀十星户”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实施“道德广场”建设,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传播正能量。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巩固好“信用村”创建成果,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2.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建设xx村集茶文化、益智等多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传*所1个,切实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组建xx村山歌队、合唱队和打歌队等三支文化宣传队,组建一支老年门球队。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倡人人遵纪守法,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建设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儿童之家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4.实施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程。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培养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的意识,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实施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行动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践行“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团结干、创新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党总支为核心的自治组织体系。在原有5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党员群众,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7个,在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群众会、火塘会、板凳会、田坝会等形式把政策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里,引导群众树立自强、诚信、感恩意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引导群众组建村务理事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

  2.加强法治保障能力建设。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提升运用好xx村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普法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村治安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安xx”。

  3.深入实施“五富”工程建设。组织领富,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两学一做”学*教育、脱贫攻坚等工作为抓手,建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党员带富,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把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返乡人士和退伍军人培养发展成党员;干部帮富,干群齐心协力抓发展。以“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遍访农户、体察民情等回访活动,形成团结协作,聚力发展的良好局面;生态促富,加快推进“森林xx”建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农民致富协调发展;产业致富,脱贫摘帽奔小康。认真种好、管好茶树、核桃树和经济林果树等,为群众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五)实施农村民生保障行动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xx办学条件和环境,持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发展xx村学前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培养造就新时期农村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务工收入。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扶持小微企业12户以上(核桃和茶叶初加工小龙头企业各6户),助推全村核桃、茶叶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3.落实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开展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全村符合条件人员100%参保、参合。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层服务阵地,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健康xx”建设。

  4.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现行标准下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致富。全面改善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均衡发展。对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五、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xx镇xx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对xx村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指导xx镇、xx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工作。xx镇要对应成立xx村试点村创建领导小组,做好上下衔接、统筹协调,具体负责抓好xx村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实。

  (二)注重部门协调联动。县级各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主动推进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组织、宣传、政法、农办、党校、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务、生物产业、教育、卫计、民政、人社、民宗、文体广电旅游、妇联、团委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示范点建设,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约x多万元,集中力量打造精品。通过村企结对、部门联村喝招商引资等形式,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计划。

  (四)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采取村有村管等方式,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经营模式,对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

  (五)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切实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县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入建设美丽宜居幸福新乡村的局面,宣传部门要认真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精心组稿向上级主流新闻媒体报送,形成可复制成熟经验,在全县推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深入开展。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