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

首页 / 工作方案 / |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高台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镇属各单位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全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进一步下降。主要工作指标:

  1.在镇、社区(村)综治中心,全部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在社区(村)已建成的党群睦邻中心均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3.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各社区(村)要指导辖区内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开通心理援助服务*台。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1.建立镇社会心理服务站。邀请县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全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工作,在镇综治中心或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立城关镇社会心理服务站,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测量、心理疏导等服务,探索提供心理释压、减压体验等体验式心理服务项目。(由镇综治中心牵头,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2.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各社会(村)要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区(村)综治中心或综合服务场所,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重点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及时开展心理干预。(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分类推进企业心理服务*台建设。辖区内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企业、“两新组织”可依托单位工会组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企业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或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由镇总工会牵头,各企业工会负责实施)

  (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他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要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依托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中小学心理教师、具有心理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员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健全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推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要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防范因违反行业标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要协调督促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三)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派出所、民政办、残联、综治中心、各社区(村)等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加强多渠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确认、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全面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月底前)。认真学*贯彻国家和省、市、县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9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展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三)巩固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底)。不断巩固省、市、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不断提升,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明显缓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机关、各社区(村)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城关、健康城关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在完成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自选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抓好组织实施。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建立保障机制。镇综治中心要协调相关单位,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危机干预及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安城关建设考评体系。镇属各单位及社区(村)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优化经费保障。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积极向上争取经费支持,鼓励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督导评估。镇综治中心、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要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完成不到位的,及时要求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要做好迎接20xx年10月底前,省委政法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的综合评估工作。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2

  一、活动主题: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我和我的心灵之约

  二、活动目的: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优良心理品质,优化学生课

  外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系列活动(一):展板宣传

  时间:5月24日

  地点:食堂门口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后期活动宣传

  资料及要求:

  (1)、主要透过展板及传单的形式宣传(传单及展板将会提前两天准备好)展板资料包括52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来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单资料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来历,另外再附一个小的心理测试(能够增加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关注)

  (2)我们会设有“发泄箱”,同学能够将让自己困惑的事情写在纸上,我们会针对大家的困惑在随后的心理知识竞赛活动中进行响应的解答或帮忙

  (2)在食堂门口的宣传需要办公室的帮忙,我们会和办公室协商好,努力办好这次宣传

  (3)活动时要求统一着装(院服),需配备音响话筒

  系列活动(二):心理问卷调查

  时间:5月25日

  活动人员:大一、大二同学

  资料及要求:由本部设计心理调查问卷(分为A—班长团支书B—心理委员C—普通同学D—特殊同学),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下发并讲解其重要好处,同学们认真填写,期间要拍照留念,最后由心理委员回收至心理部,部长统一分析,并作出统计,拍照留念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知道不同的表情可以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三名大班的幼儿扮演“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2、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3、音乐歌曲《表情歌》。

  4、用纸盒做一个表情骰子,在六个面分别贴上笑、哭、烦恼、生气、惊讶、*静的表情脸谱。

  5、“笑、哭、烦恼、生气、惊讶、*静”等表情图片各一张。

  6、记录表一张

  7、“笑”头饰3个,“生气、哭”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逐一介绍三位小客人“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①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三位小客人是谁呀?

  ● 老师和孩子一起问――笑宝宝你为什么笑?生气宝宝为什么生气?哭宝宝你为什么哭?(小客人回答)

  ● 告诉幼儿“笑、生气、哭”叫做表情,它能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 老师问幼儿――你什么时候会笑?你什么时候会生气?你什么时候会哭?(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②体验活动:

  ●引导孩子一起学*,并做出“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情绪调节,引导幼儿想出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

  ①师:你们喜欢“笑宝宝”、“ 哭宝宝”还是“生气宝宝”呢?为什么?(喜欢笑宝宝,因为笑会让人看起来很美丽。)

  ②师:请小朋友想些办法来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引导幼儿思考,并大胆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讲出来。)

  ③幼儿自由想出各种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的方法,老师把这些方法用绘图的方式统计在记录表上。

  ④老师小结记录表上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对着“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念道:表情变――变――变!(生气宝宝和哭宝宝马上变成了“笑宝宝”,并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道别。)

  3、游戏:“表情变变变”。

  ①师:我们人的表情除了笑、哭、生气外,还有很多种,如(出示图片)烦恼、惊讶、*静等,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叫“表情变变变”。(老师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

  ②老师扔表情骰子,让幼儿按照骰子正上方面的表情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

  4、结束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表情歌》,并且边唱边做表情、动作。

  活动延伸:

  1、老师利用教室的墙面布置“我的心情”表,让幼儿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小卡片粘贴在自己的照片旁边。

  2、老师把幼儿在课堂中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统计表粘贴在墙面上,时刻提醒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开心起来。(这对于幼儿不良情绪调节具有长期性的心理辅导作用)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4

  一、活动目的

  为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对学生进行身心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引导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疏通心理瘀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对象

  商学院20xx、20xx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4 月23 日

  五、活动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商学院

  六、活动地点

  群贤阁

  七、活动流程

  1、本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采用评分淘汰制

  2、各班开展主题班会,由评委进行打分,分数靠前的6个班进入复赛

  3、复赛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4、另再评选出一名最佳创意奖

  八、活动要求

  1、班会主题必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2、班会时长为45分钟

  3、班会内容不限,但须符合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形象

  九、活动评分标准

  1、主题突出、立意鲜明、具体,紧紧围绕主题组织班会内容,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班会时间45分钟左右)。(20分)

  2、具有教育性,班会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20分)

  3、具有实效性,班会的形式新颖活泼,丰富多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学生积极参与,乐于体验,精神饱满,气氛活跃。(30分)

  4、具有艺术性,班会准备充分,会场布置得当,教师、学生的仪表、举止、语言得体。(10分)

  5、具有创新性,班会的形式、方法上有合理创新。(20分)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5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每一位学生不仅要面对严峻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应对在线学*的挑战。复学以后,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心理“复位”,是摆在所有学校和每一位心理健康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6

  一、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信息采集、核查、探访、心理辅导、公益课程等专业社工服务方式,帮助解决湘潭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营造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主要内容

  1.服务对象:全市农村留守妇女

  2.实施时间:20xx年6月--20xx年12月。

  3.经费安排:项目总预算8万元。采取**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

  三、具体任务

  1.认真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家庭、村的方式,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生活、心理、健康等情况。

  2.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及时发现和识别问题的成因,识别妇女所处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找出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3.设计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面对“女性如何疏解心理压力与问题”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从多个角度、层面对心里健康与压力的关系进行讲解。通过举例分析、视频案例等方式传授给大家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女性们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谐,提高和改善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同时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充满智慧的`方式开展与孩子的教育互动。

  4.扎实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讲座。科学合理制定方案,聘请社会工作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举办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根据各乡镇农村留守妇女需求,选好讲座主题。在全市选取10个农村留守妇女较多的乡镇或村共开展不低于10场心理健康、10场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总课时不低于40课时,总参与人数不低于500人。讲座开展场地由第三方机构与乡镇、村商定,由乡镇、村组织人员参与讲座。

  5.撰写项目总体评估报告。根据项目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梳理信息等方式,在总结提升项目基本情况、实施情况、项目成效的基础上,排查出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实际的工作建议。

  四、项目要求

  1.做好信息保密工作。自觉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遵守《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尊重妇女,保护妇女隐私。全面、原始、真实地保存项目服务档案。

  2.加强业务培训。参与本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工作启动前要全面熟练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全面掌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等内容。

  3.合理制定工作方案。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方案要充分考虑妇女的现实需要和年龄特征、家庭教育的相关特点。内容要包含具体工作措施、方式方法、步骤、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参与人员名单、资金预算等内容。

  4.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发现遭受虐待、暴力等情况,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报至有关部门、市、区(县、园区)民政局迅速处理。

  5.发挥妇女儿童主任作用。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聘请妇女儿童主任作为项目实施志愿者,协助开展项目,并适当解决交通、通讯等必要费用开支。

  6.资金使用规范。资金管理遵循“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原则,使用范围要符合规定,经费预算和开支要清晰、合理。有独立的账套或按项目分列账务。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五、承接机构资质

  1.承接方应为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有具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业务流程与规范。

  2.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证明材料。必须配备1名社会工作督导员、5名及以上社会工作者、5名及以上心理咨询师作为讲师。督导员应是从事社会工作服务2年以上并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有认同度、拥有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督导技巧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应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参与过妇女儿童类社工服务工作。心理咨询师需取得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从事过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

  3.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

  4.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5.参与单位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采购网(www.ccgp.gov.cn)“**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提供上述网站信用信息查询记录的网页截图。

  6.*三年内承接过**购买妇女儿童服务类项目且评定为优秀的社工机构优先考虑。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20xx年 6月11日前)

  各申报单位根据本方案承接机构资质要求,于20xx年6月11日前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至湘潭市高新区双马街道向阳农场湘潭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办公室。

  第二阶段:项目评审和立项(20xx年6月18日前)

  1.初审:项目初审主要审查资料完整性、项目基本要素等。

  2.评审:由湘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相关科室评审,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申报单位资质、项目方案等内容。

  3.立项:经评审通过的第三方机构,在湘潭市民政局网站公示。项目公示后,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

  第三阶段:项目实施(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xx年12月30日)签订项目合同后,拨付项目资金的70%。项目执行单位须及时对项目进行进度推进汇报,于20xx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部资金和社会服务活动的执行。

  第四阶段:项目总结(20xx年12月30日前)

  项目实施完毕后,项目执行单位要按照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于20xx年12月20日前报送末期报告、结项申请书,并附相关档案、图片、财务等佐证资料。市救助管理站于20xx年12月30日前组织相关科室对项目进行评审结项,评审合格后拨付剩余的30%资金。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高台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镇属各单位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全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进一步下降。主要工作指标:

  1.在镇、社区(村)综治中心,全部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在社区(村)已建成的党群睦邻中心均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3.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各社区(村)要指导辖区内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开通心理援助服务*台。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1.建立镇社会心理服务站。邀请县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全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工作,在镇综治中心或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立城关镇社会心理服务站,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测量、心理疏导等服务,探索提供心理释压、减压体验等体验式心理服务项目。(由镇综治中心牵头,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2.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各社会(村)要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区(村)综治中心或综合服务场所,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重点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及时开展心理干预。(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分类推进企业心理服务*台建设。辖区内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企业、“两新组织”可依托单位工会组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企业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或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由镇总工会牵头,各企业工会负责实施)

  (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他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要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依托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中小学心理教师、具有心理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员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健全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推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要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防范因违反行业标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要协调督促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三)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派出所、民政办、残联、综治中心、各社区(村)等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加强多渠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确认、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全面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月底前)。认真学*贯彻国家和省、市、县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9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展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三)巩固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底)。不断巩固省、市、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不断提升,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明显缓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机关、各社区(村)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城关、健康城关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在完成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自选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抓好组织实施。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建立保障机制。镇综治中心要协调相关单位,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危机干预及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安城关建设考评体系。镇属各单位及社区(村)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优化经费保障。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积极向上争取经费支持,鼓励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督导评估。镇综治中心、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要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完成不到位的,及时要求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要做好迎接20xx年10月底前,省委政法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的综合评估工作。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8

  为做好我校学生返校前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发热入住隔离区学生的关怀,预防学生心理状况的波动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按照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防控工作中的要求,制定此心理疏导方案。

  一、总体措施

  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工作体系为依托开展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二级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分工协作、联合行动,全面做好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发热入住隔离区学生的心理疏导,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意识到位、职责到位、保障到位,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主要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结合学校防控工作的整体要求负责全校学生返校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开展对隔离区学生的心理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发放心理保健宣传手册;开展学生心理筛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精准把握,建立心理档案,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在精准排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心理状况科学分类,指导学院进行重点的跟踪监护和精细帮扶;做好学生危机预案,对有需要的同学开展线上心理疏导,为观察区学生开设专门的预约通道,通过线上的个体咨询及时排除心理危机,促进学生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对确实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同学及时给予转介,联合辅导员一起做好送医就诊工作。

  (二)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及班主任等要结合学院整体防控工作安排,在学校心理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开展鉴别排查,在排查中尤其要加强对学校原有的重点关注学生和原本存在精神疾病学生的排查,将排查结果报送心理咨询中心。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将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供必要又实际帮助;做好心理预防和预警,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学生。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开启快速心理危机反应工作机制,确保危机干预工作链条运转及时、快速、合力。联合保卫处保障学生安全,及时给与安抚、给与陪护,及时做好上报,报告学院领导、学工处和校医院等部门。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转介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学院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对于观察区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共同了解学生的情绪、行为变化,在危机出现时,征得家长的支持,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三)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及时通过关注学生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上的言论,及时了解学生观察期间的心情动态和心理困扰;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安抚学生的情绪,给学生解释和传达学校在疫情特殊时期的观察政策,以获得学生理解;对于身体的发热或其他不适,与同学讨论应对方法,引导同学理性对待当前疫情,避免产生恐慌情绪及其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尽可能给予一定帮助;对于情绪波动较大、出现精神异常情况的学生,要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及时帮忙联系心理咨询中心,妥善处理与安排。

  (四)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要积极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时关心本班、本寝处于观察区学生,每日与学生发问候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好危机识别和抗疫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的普及和活动宣传工作,推送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积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在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朋辈互助建立的形式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关注,为学生提供持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9

  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省、市层层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市部署安排,我区被确定为南通市唯一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根据国家卫健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卫疾控发〔2018〕44号)、省卫生***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卫疾控〔2017〕11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寻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和扎实有效的方法路子。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安通州、健康通州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本杜绝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城区、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60%以上。

  2.依托村(居)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村(居)为单位,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

  3.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5.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对60%以上的特殊人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

  6.利用各种资源,建立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台,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5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1.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台。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要求,依托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综治中心或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安排符合心理健康服务要求的场所,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基层综治中心等要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作用,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在村(居)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健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融入,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开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教育体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密切与村(居)联动,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文明办协调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作用,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村(居)、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将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范围。

  3.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司法、信访、残联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监管场所、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司法所、社区矫正场所、救助管理站、信访接待场所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年至少1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4.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要探索支持、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订管理、规范、监督、评估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基层组织及村(居)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提升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服务能力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

  5.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区卫生健康等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支持区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怀。区第二人民医院要开设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妇幼保健机构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鼓励中医院设中医心理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推广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鼓励医疗联合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便捷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6.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台。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具备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热线、网络、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扩大心理援助*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7.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区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运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等,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每年至少开展6次,并告知公众心理服务获取途径。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进机关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各村(居)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组织志愿者定期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8.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镇(街道)要建立健全综治、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介。

  (二)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研究制订吸引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和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开展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督导,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化水*。

  3.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区卫生健康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建设,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通过精神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提升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4.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鼓励和规范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要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其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学校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5.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完善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管理。制定心理服务行业服务规范,加强心理服务行业能力建设,有序开展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摸底调查、行业服务规范实施、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督导等工作,要求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规范。有关部门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范因违反伦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发挥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的枢纽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研究制订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等工作制度,对承接**购买服务和享受财政资金资助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将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底前)。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召开启动会议,组织培训学*,部署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按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接受省、市试点工作检查督导,积极抓好改进提高。

  1.到20xx年底,20%以上村(居)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50%中小学、30%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心理辅导室,区第二人民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所有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实施两项以上社会心理服务特色工作。

  2.到20xx年底,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3.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和工作指标。

  (三)评审阶段(20xx年底前)。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全面、客观评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级试点工作评估。

  (四)巩固阶段(20xx年1月起)。不断巩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通州、健康通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建立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参与,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试点工作,牵头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委员会,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本部门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做好本部门本行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政法委要将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纳入*安建设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指导行业组织开展工作。宣传、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各类文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部门负责健全各级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完善系统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警务任务前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织开展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引导与管理城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并监督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机构,依有关主管部门提请,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等组织负责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三)有力政策扶持。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岗位吸引力,调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心理自助*台等,通过网络*台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民政、卫生健康、政法委等部门根据居民需求,确定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

  (四)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五)强化督导评估。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部门联合督导,对于工作完成差、重视不足、未按照财政有关规定使用经费的,要求限期整改。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10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为了帮助全校师生在心理上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积极预防,减缓和控制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我校制订了《2022年xx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学校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开通针对疫情的心理支持电话热线咨询服务。

  二、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

  为积极落实教体局的要求,围绕外出和从外地返回的学生,建立针对性心理服务制度,班主任进行摸底,要求各班级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即各班主任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主动沟通,了解思想和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如果察觉学生心理出现高危症状,及时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进行心理干预,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为了落实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各年级学生管理网络*台,发布权威消息,通知学生最新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方法,宣传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情绪等科普知识,以确保学生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四、拟定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根据目前疫情的变化趋势,学校心理咨询室拟定了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将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热线咨询、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减轻疫情对学生身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阅读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1)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促进治愈患者全面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对治愈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关爱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服务,普及疫情相关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提高治愈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努力减少疫情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促进治愈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关爱帮扶。各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组织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指导各区县、街道(乡镇)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或动员社会力量,组建由社会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基层服务团队,定期对辖区治愈患者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加强人文关怀,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协调落实救助康复等政策,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畅通治愈患者等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诉求和心理服务需求,对合理诉求尽量协调解决,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干预。

  (二)加大宣教力度。各地通过权威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介绍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对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意义,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正确了解新冠肺炎特点,减少对治愈患者的歧视和排挤,共同营造理解、关爱、帮助治愈患者的良好氛围。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设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栏或展板,介绍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及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信息、服务方式、求助渠道等内容,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心理自助和识别早期心理异常的方法,促进其主动求助。

  (三)完善健康信息。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台建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数据库,整合患者在院治疗数据、出院后健康管理等数据信息。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应当及时将治愈患者资料共享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掌握患者既往治疗情况,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完善相关健康信息。要与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对辖区内治愈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对未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治愈患者,及时安排家庭医生与治愈患者协商签订服务协议。各相关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当严格做好患者信息隐私保护。

  (四)开展心理测评。在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返回社区(村)后,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指导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患者既往治疗情况,按照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采用心理评估量表或心理软件对治愈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评估结果的会诊意见,对有服务需求的治愈患者,提出团体干预、家庭干预、个体干预等心理疏导的建议。

  (五)加强心理疏导和随访管理。各地应当以县(市、区)为单位,依托辖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组建心理疏导服务团队,与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对接,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为治愈患者发放包括心理健康手册、服务资源宣传页的心理健康工具包。心理疏导服务团队结合心理疏导工作,同步开展患者随访管理,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随访,随访时记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六)做好重点人群危机干预。心理疏导服务团队针对测评结果提示有心理健康问题或基层工作人员反映有心理行为异常的患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干预。若发现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或有明显自杀自伤风险的个体,应当及时收治入院,由专科医生进行诊疗和提供服务,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患者所在社区(村),纳入重点人群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

  (七)推动心理热线*台服务。各地要支持心理援助热线、网络心理服务*台的建设,提高心理疏导服务的可及性。浙江省设置全省统一的心理热线号码96525做法值得推广。治愈患者人数较多的市(地、州)要适当设置心理热线坐*,延长在线服务时间,使电话打得通、有人接。热线主办机构要加强心理热线规范管理,定时分析汇总来电咨询的信息,发现突出问题或可能发生应激事件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当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或人民**。

  三、有关要求

  (一)各地区要将治愈患者心理疏导纳入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将心理疏导工作与其他防控措施同步实施,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各地卫生健康、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加强协作,为治愈患者提供生活保障、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治愈患者心理疏导的统筹协调,建立治愈患者档案数据库,组织开展心理测评,并对重点患者进行危机干预。民政部门负责动员社会工作服务力量,为治愈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治愈患者实施救助;做好养老机构内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司法行政等部门负责系统内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做好监所内特殊人群中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及心理服务资源支持。各地要引导各类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介绍心理服务求助渠道。

  (二)各地区要整合不同部门的心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不同专业队伍的力量,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服务。要参考湖北省、武汉市做法,在省级成立专家组,制定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实施方案,并对各地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湖北省立足社区,组织心理服务专业力量、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共同参与的联动服务模式。各地要建立“三专”服务模式,在市级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专班,在区县级设立至少1名心理专员,在街道(乡镇)设立1名心理专干。同时,在社区(村)安排1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

  (三)各地区要对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要及时总结各地在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经验和特色做法,并于20xx年12月31日前通过各省电子公文交换*台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2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龙渊街道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保障机制

  1、建立心理疏导领导小组

  组长:叶俊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组建心理咨询团队

  组长:xxx

  成员:xxx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以“定向结对”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心理疏导关爱行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并进行培训,建立服务“台账”;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亲情关爱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具体如下:

  (一)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思路。通过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测评和干预专项工作,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创新,对现有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强化监督考核,为有效的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鼓励协警、综治**等工作人员参加心理专业培训,邀请心理专家培训心理辅导员,提高心理服务能力和水*;大力发展心理学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为心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充分人才保障。二是设立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健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三级筛查治理、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实施专业治疗与服务。三是在部门、街道、村(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体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并以宣传纸、黑板报、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思想上敬畏法律、行动上践行法治的良好社会心理,实现社会心理和法治教育常态化。

  (三)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街道、村(社区)全年工作中,统一部署、落实和考核。

  (四)注重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风险评估,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全力做好心理疏导、解压减负、科学引导等工作,努力把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奠定社会*安稳定坚实基础。

  (五)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健康辅导、不良行为校正、亲情沟通交流、安全自护训练等方面的活动。

  三、方法和途径

  通过宣传、专家授课,志愿者服务等让活动内容扎实推进。在服务主体上,不仅仅是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还让民宗、妇联、教育、扶贫等部门参与进来,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扩大了服务主体范围,特别是把心理疏导和关爱活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

  出入境口岸是新冠肺炎“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在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中,为做好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入境人员适应隔离环境,提升入境管理和服务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疫情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国家输入性疫情防控措施等宣传,对国家采取的人员入境后隔离观察等措施进行政策解读,减轻入境人员因认知不足、环境不适所致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

  (二)利用互联网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热线等*台,为入境人员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有需要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尽快渡过适应期。

  (三)在入境人员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定点医院等场所,开展线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减少入境人员对隔离观察措施的排斥行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社会资源链接、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危机干预及转介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交通运输、海关、移民边检、民航、铁路等部门成立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各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专业人员缺乏的重要边境口岸,省级相关部门要组织动员有关单位、组织和人员对口支援,也可通过**购买服务或志愿服务等方式在机场、铁路、港口、公路等临时转运区、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入境人员家属接待点等区域和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政策解读、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二)组建服务队伍。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同海关、移民边检、机场等部门、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运输企业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设立专人统筹协调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在入境管控的主要环节和区域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咨询和解读工作,向入境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网络信息,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和有关转介服务。各隔离点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

  (三)开展对口技术支持。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根据入境人员数量和需求情况,依托口岸所在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组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专家组,吸收当地具有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卫生、社会工作服务等专业人员参加,为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开展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提供精神医学干预服务。

  (四)培训工作人员协助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对承担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入境人员情绪,识别常见心理问题,使用简单心理支持技巧,将有疑似心理和精神问题人员及时反馈给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隔离点应在每日工作例会和交接班中汇报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档案并持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在全流程开展宣传、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科普宣传素材,并提供给承担入境人员运输的铁路、陆路、水运等运输企业,为入境人员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国家入境隔离观察政策和心理健康知识等科普宣传材料,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援助热线电话、网络心理服务资源链接及二维码等资源。口岸、临时转运区等在醒目位置摆放易拉宝或电子大屏滚动播出心理健康科普信息,显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链接或二维码,提高入境人员防控意识技能,增强心理承受力,为有需求者提供求助渠道。

  (二)做好入境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要建立值班巡查制度,制订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发现可能存在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入境人员,及时报告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或视其严重程度报告**机关等,由其与对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联系或作出相应处置。经专业评估,发现心理或精神问题较为严重的人员,及时送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有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风险行为冲动的人员,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应立即报告所在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三)做好集中隔离期间入境人员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入境人员隔离点要创建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环境,按照隔离规定设置房间,尽量提供方便生活的设备和网络,鼓励隔离人员正常作息、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缓解隔离带来的孤独感;鼓励隔离人员主动学*疫情防控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疫情防控技能;鼓励隔离人员探索有益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科普、心理自评工具等资源。主动关注隔离人员的情绪变化、睡眠情况及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需要接受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危机高危人员。

  (四)做好重点入境人员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针对单独隔离的未成年人,要有指定的**监护,保证环境的安全。协助未成年人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及时向家人反馈未成年人的环境适应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对儿童要善于运用活泼、生动的形式,以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要隔离等情况,可根据儿童年龄结合游戏辅导,采取绘本、视频等进行解释告知。如有儿童出现睡眠困难、不愿意进食、焦虑担心等情况,隔离点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对有特殊需要的隔离人员(患有原发躯体疾病、特殊药物治疗、家庭情况复杂、残障人士等),开展心理和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整合社会资源为特殊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帮扶计划,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保护和照护服务。

  (五)做好入境人员家属的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入境人员家属所在街道(乡镇)或社区应当引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入境人员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和邻里支持体系,搭建自助、互助和群助的*台,倡导家属之间互相帮助、邻里之间相互支持,增强隔离人员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权威媒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国家入境隔离政策,提高家属防控知识和能力,加强心理支持,减轻担忧。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4

  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省、市层层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市部署安排,我区被确定为南通市唯一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根据国家卫健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卫疾控发〔20xx〕44号)、省卫生***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卫疾控〔20xx〕11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寻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和扎实有效的方法路子。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安通州、健康通州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本杜绝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城区、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60%以上。

  2.依托村(居)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村(居)为单位,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

  3.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5.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对60%以上的特殊人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

  6.利用各种资源,建立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台,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5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1.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台。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要求,依托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综治中心或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安排符合心理健康服务要求的场所,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基层综治中心等要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作用,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在村(居)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健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融入,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开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教育体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密切与村(居)联动,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文明办协调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作用,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村(居)、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将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范围。

  3.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司法、信访、残联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监管场所、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司法所、社区矫正场所、救助管理站、信访接待场所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年至少1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4.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要探索支持、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订管理、规范、监督、评估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基层组织及村(居)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提升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服务能力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

  5.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区卫生健康等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支持区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怀。区第二人民医院要开设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妇幼保健机构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鼓励中医院设中医心理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推广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鼓励医疗联合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便捷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6.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台。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具备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热线、网络、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扩大心理援助*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7.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区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运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等,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每年至少开展6次,并告知公众心理服务获取途径。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进机关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各村(居)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组织志愿者定期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8.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镇(街道)要建立健全综治、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介。

  (二)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研究制订吸引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和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开展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督导,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化水*。

  3.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区卫生健康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建设,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通过精神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提升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4.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鼓励和规范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要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其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学校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5.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完善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管理。制定心理服务行业服务规范,加强心理服务行业能力建设,有序开展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摸底调查、行业服务规范实施、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督导等工作,要求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规范。有关部门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范因违反伦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发挥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的枢纽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研究制订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等工作制度,对承接**购买服务和享受财政资金资助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将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底前)。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召开启动会议,组织培训学*,部署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按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接受省、市试点工作检查督导,积极抓好改进提高。

  1.到20xx年底,20%以上村(居)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50%中小学、30%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心理辅导室,区第二人民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所有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实施两项以上社会心理服务特色工作。

  2.到20xx年底,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3.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和工作指标。

  (三)评审阶段(20xx年底前)。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全面、客观评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级试点工作评估。

  (四)巩固阶段(20xx年1月起)。不断巩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通州、健康通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建立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参与,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试点工作,牵头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委员会,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本部门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做好本部门本行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政法委要将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纳入*安建设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指导行业组织开展工作。宣传、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各类文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部门负责健全各级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完善系统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警务任务前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织开展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引导与管理城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并监督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机构,依有关主管部门提请,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等组织负责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三)有力政策扶持。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岗位吸引力,调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心理自助*台等,通过网络*台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民政、卫生健康、政法委等部门根据居民需求,确定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

  (四)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五)强化督导评估。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部门联合督导,对于工作完成差、重视不足、未按照财政有关规定使用经费的,要求限期整改。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5

  一、目的意义

  (一)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心理问题给居民健康及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健康重建。

  (三)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以维护稳定为前提,根据个人及社会心理疏导需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二)以分类疏导为重点,针对受助者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三)以共建共享为落脚,促进全市建立科学、完备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网络。

  三、组织机构及专业队伍

  成立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天心区卫健局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协调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整合各类精神卫生资源,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疾控中心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指导机构,负责建立、完善全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和机制。明确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技术实施和支持机构,负责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具体实施。

  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心理救援医疗队及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由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组成,至少由2人组成,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

  四、工作内容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以报纸、电视主流媒体为主要阵地,结合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确定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为我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单位,建立规范、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安排专业人员,严格做好服务热线的值班值守,确保服务效果。逐步建立以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主要负责、街道社区共同参与、社会心理辅助机构广泛参与的热线服务联合模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对咨询者的心理(精神)障碍问题尽早开展干预,帮助咨询者解决生活、学*、职业发展、婚姻、亲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

  (三)积极推进多层级心理健康互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市级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机构与省市心理诊疗和干预专业机构、街道(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村)建立互助协作、双向转介机制。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服务依托机构通过宣传和咨询服务,了解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单个极端心理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和转介,尽早尽快干预,有效防止和避免心理问题极端事件发生。

  (四)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项目试点。充分发挥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行业及社会力量,依托市级医院先行先试,针对失独失能家庭、老年人及特殊群体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建立兼具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及社会工作经验的医院志愿服务组织,挖掘社会潜在资源,服务特殊群体、病患群体,构建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为全市社会心理疏导服务提供工作经验和实用模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坚持按照“市级主导、区县参与、分级推进、联合管理”,将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摸清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辖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任务的组织部署和配合实施。

  (二)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加大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引导力度,鼓励和扶持该项工作开展。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财政保障,调整优化经费安排及支出结构,对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给予适当倾斜。区级将该项工作纳入对各街道及有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或工作评价,适时通报和考核。

  (三)加强交流,动态管理。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与其他先行先试城市、具有类似经验的地区沟通联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充实、挖掘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内容、形式及指标体系,将工作做深、做细,不断促进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的不断提升。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指导各地做好不同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x月xx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不同人群心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维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由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在患者出院时,将使用精神科药物干预患者的有关资料转交到隔离点或患者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保治疗的延续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xx等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区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组建由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服务队,对治愈隔离患者提供心理服务,重点为焦虑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及时识别自伤、自杀、攻击或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人群,由精神科医生会诊或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卫生健康、民政部门负责)

  城乡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患者家属及治愈归家患者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对待患者及家属,避免歧视。通过组织动员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志愿者等力量,为城乡社区有心理问题的治愈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慰籍、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服务,及时识别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并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介。(民政部门牵头,卫生健康部门配合)

  (二)做好病亡者家属关心关爱及心理疏导。各地民政、卫生健康、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加强对病亡者家属的关心、关爱,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服务,引导其宣泄哀伤情绪,帮助其顺利度过哀伤期,恢复正常生活。病亡者所在单位、社区等应当建立关爱帮扶小组,为有需求的病亡者家属提供关爱帮扶和心理支持。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家属,协助其到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x省、x市等疫情严重地区要做好骨灰分批交接安葬的工作预案,强化人文关怀,指导通过网上等方式寄托哀思,避免人群集聚。(民政、卫生健康、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

  (三)强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心理支持。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动员和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生活救助和关爱帮扶。x省、x市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要摸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具体情况,把日常生活服务和保障与心理服务相结合,了解工作对象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或协助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帮助。(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

  (四)做好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心理服务。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及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对一线医务人员加强关心关爱,在轮休期间由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织开展放松训练等活动。对出现明显应激反应的医务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心理治疗或适当的药物干预。x省、x市要充分发挥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援鄂心理救援队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台、心理热线等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五)加强**民警等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要做好**民警(辅警)、司法行政干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下沉干部等值班、轮班安排,利用本系统资源或社会资源,对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对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进行主动干预。为因疫情防控殉职的民警(辅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等的家属加强心理疏导。x省、x市要发挥各类志愿者作用,注意识别、发现有心理需求或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通过社区干部联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干预。(政法委、**、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负责)

  (六)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各地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加强**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解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信访部门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利益受损群众理性反映诉求,做好思想疏导工作。x省、x市要做好滞留在鄂、在**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经济损失较大人群的心理服务。对有典型心理行为问题的利益受损群体,引入心理服务工作人员配合进行矛盾处理或纠纷化解,预防极端事件发生。(政法委、**、民政、司法行政、卫生健康、信访部门负责)

  (七)积极开展广大群众心理疏导。各地宣传、广电部门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国家政策解读,及时疏导广大群众因长期隔离带来的负面情绪,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心理服务资源,加强对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x省、x市要将心理服务融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对仍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及时疏导居民长期封闭管理产生的负面情绪。(宣传、广电、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各地要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

  (二)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参与心理服务工作。

  (三)各地要对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高台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镇属各单位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全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进一步下降。主要工作指标:

  1.在镇、社区(村)综治中心,全部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在社区(村)已建成的党群睦邻中心均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3.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各社区(村)要指导辖区内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开通心理援助服务*台。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1.建立镇社会心理服务站。邀请县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全镇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工作,在镇综治中心或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立城关镇社会心理服务站,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测量、心理疏导等服务,探索提供心理释压、减压体验等体验式心理服务项目。(由镇综治中心牵头,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2.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各社会(村)要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社区(村)综治中心或综合服务场所,建立社区(村)心理咨询室,重点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及时开展心理干预。(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分类推进企业心理服务*台建设。辖区内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企业、“两新组织”可依托单位工会组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企业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或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由镇总工会牵头,各企业工会负责实施)

  (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他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要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依托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中小学心理教师、具有心理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员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健全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推动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3.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要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防范因违反行业标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要协调督促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三)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派出所、民政办、残联、综治中心、各社区(村)等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加强多渠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现确认、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社区(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全面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由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服务中心及各社区、村负责实施)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月底前)。认真学*贯彻国家和省、市、县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9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展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三)巩固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底)。不断巩固省、市、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不断提升,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明显缓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机关、各社区(村)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城关、健康城关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在完成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自选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抓好组织实施。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建立保障机制。镇综治中心要协调相关单位,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危机干预及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安城关建设考评体系。镇属各单位及社区(村)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优化经费保障。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积极向上争取经费支持,鼓励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为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督导评估。镇综治中心、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要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完成不到位的,及时要求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要做好迎接20xx年10月底前,省委政法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的综合评估工作。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2)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范本10份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1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龙渊街道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保障机制

  1、建立心理疏导领导小组

  组长:叶俊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组建心理咨询团队

  组长:xxx

  成员:xxx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以“定向结对”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心理疏导关爱行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并进行培训,建立服务“台账”;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亲情关爱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具体如下:

  (一)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思路。通过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测评和干预专项工作,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创新,对现有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强化监督考核,为有效的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鼓励协警、综治**等工作人员参加心理专业培训,邀请心理专家培训心理辅导员,提高心理服务能力和水*;大力发展心理学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为心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充分人才保障。二是设立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健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三级筛查治理、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实施专业治疗与服务。三是在部门、街道、村(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体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并以宣传纸、黑板报、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思想上敬畏法律、行动上践行法治的`良好社会心理,实现社会心理和法治教育常态化。

  (三)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街道、村(社区)全年工作中,统一部署、落实和考核。

  (四)注重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风险评估,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全力做好心理疏导、解压减负、科学引导等工作,努力把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奠定社会*安稳定坚实基础。

  (五)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健康辅导、不良行为校正、亲情沟通交流、安全自护训练等方面的活动。

  三、方法和途径

  通过宣传、专家授课,志愿者服务等让活动内容扎实推进。在服务主体上,不仅仅是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还让民宗、妇联、教育、扶贫等部门参与进来,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扩大了服务主体范围,特别是把心理疏导和关爱活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2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促进治愈患者全面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对治愈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关爱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等服务,普及疫情相关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提高治愈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努力减少疫情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促进治愈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关爱帮扶。各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组织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指导各区县、街道(乡镇)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或动员社会力量,组建由社会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基层服务团队,定期对辖区治愈患者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加强人文关怀,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协调落实救助康复等政策,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畅通治愈患者等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诉求和心理服务需求,对合理诉求尽量协调解决,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干预。

  (二)加大宣教力度。各地通过权威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介绍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对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意义,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正确了解新冠肺炎特点,减少对治愈患者的歧视和排挤,共同营造理解、关爱、帮助治愈患者的良好氛围。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设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栏或展板,介绍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及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信息、服务方式、求助渠道等内容,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心理自助和识别早期心理异常的方法,促进其主动求助。

  (三)完善健康信息。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台建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数据库,整合患者在院治疗数据、出院后健康管理等数据信息。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应当及时将治愈患者资料共享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掌握患者既往治疗情况,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完善相关健康信息。要与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对辖区内治愈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对未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治愈患者,及时安排家庭医生与治愈患者协商签订服务协议。各相关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当严格做好患者信息隐私保护。

  (四)开展心理测评。在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返回社区(村)后,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指导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患者既往治疗情况,按照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采用心理评估量表或心理软件对治愈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评估结果的会诊意见,对有服务需求的治愈患者,提出团体干预、家庭干预、个体干预等心理疏导的建议。

  (五)加强心理疏导和随访管理。各地应当以县(市、区)为单位,依托辖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组建心理疏导服务团队,与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对接,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为治愈患者发放包括心理健康手册、服务资源宣传页的心理健康工具包。心理疏导服务团队结合心理疏导工作,同步开展患者随访管理,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随访,随访时记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六)做好重点人群危机干预。心理疏导服务团队针对测评结果提示有心理健康问题或基层工作人员反映有心理行为异常的患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干预。若发现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或有明显自杀自伤风险的个体,应当及时收治入院,由专科医生进行诊疗和提供服务,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患者所在社区(村),纳入重点人群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

  (七)推动心理热线*台服务。各地要支持心理援助热线、网络心理服务*台的建设,提高心理疏导服务的可及性。浙江省设置全省统一的心理热线号码96525做法值得推广。治愈患者人数较多的市(地、州)要适当设置心理热线坐*,延长在线服务时间,使电话打得通、有人接。热线主办机构要加强心理热线规范管理,定时分析汇总来电咨询的信息,发现突出问题或可能发生应激事件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告当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或人民**。

  三、有关要求

  (一)各地区要将治愈患者心理疏导纳入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将心理疏导工作与其他防控措施同步实施,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各地卫生健康、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加强协作,为治愈患者提供生活保障、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治愈患者心理疏导的统筹协调,建立治愈患者档案数据库,组织开展心理测评,并对重点患者进行危机干预。民政部门负责动员社会工作服务力量,为治愈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治愈患者实施救助;做好养老机构内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司法行政等部门负责系统内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做好监所内特殊人群中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及心理服务资源支持。各地要引导各类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介绍心理服务求助渠道。

  (二)各地区要整合不同部门的心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不同专业队伍的力量,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服务。要参考湖北省、武汉市做法,在省级成立专家组,制定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实施方案,并对各地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湖北省立足社区,组织心理服务专业力量、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共同参与的联动服务模式。各地要建立“三专”服务模式,在市级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专班,在区县级设立至少1名心理专员,在街道(乡镇)设立1名心理专干。同时,在社区(村)安排1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

  (三)各地区要对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要及时总结各地在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经验和特色做法,并于20xx年12月31日前通过各省电子公文交换*台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3

  出入境口岸是新冠肺炎“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在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中,为做好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入境人员适应隔离环境,提升入境管理和服务水*,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疫情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国家输入性疫情防控措施等宣传,对国家采取的人员入境后隔离观察等措施进行政策解读,减轻入境人员因认知不足、环境不适所致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

  (二)利用互联网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热线等*台,为入境人员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有需要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尽快渡过适应期。

  (三)在入境人员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定点医院等场所,开展线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减少入境人员对隔离观察措施的排斥行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社会资源链接、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危机干预及转介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交通运输、海关、移民边检、民航、铁路等部门成立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各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专业人员缺乏的重要边境口岸,省级相关部门要组织动员有关单位、组织和人员对口支援,也可通过**购买服务或志愿服务等方式在机场、铁路、港口、公路等临时转运区、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入境人员家属接待点等区域和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政策解读、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二)组建服务队伍。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同海关、移民边检、机场等部门、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运输企业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设立专人统筹协调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在入境管控的主要环节和区域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咨询和解读工作,向入境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网络信息,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和有关转介服务。各隔离点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

  (三)开展对口技术支持。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根据入境人员数量和需求情况,依托口岸所在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组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专家组,吸收当地具有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卫生、社会工作服务等专业人员参加,为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开展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提供精神医学干预服务。

  (四)培训工作人员协助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对承担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入境人员情绪,识别常见心理问题,使用简单心理支持技巧,将有疑似心理和精神问题人员及时反馈给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隔离点应在每日工作例会和交接班中汇报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档案并持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在全流程开展宣传、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科普宣传素材,并提供给承担入境人员运输的铁路、陆路、水运等运输企业,为入境人员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国家入境隔离观察政策和心理健康知识等科普宣传材料,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援助热线电话、网络心理服务资源链接及二维码等资源。口岸、临时转运区等在醒目位置摆放易拉宝或电子大屏滚动播出心理健康科普信息,显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链接或二维码,提高入境人员防控意识技能,增强心理承受力,为有需求者提供求助渠道。

  (二)做好入境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要建立值班巡查制度,制订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发现可能存在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入境人员,及时报告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或视其严重程度报告**机关等,由其与对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联系或作出相应处置。经专业评估,发现心理或精神问题较为严重的人员,及时送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有自杀、自伤或伤害他人风险行为冲动的人员,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应立即报告所在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三)做好集中隔离期间入境人员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入境人员隔离点要创建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环境,按照隔离规定设置房间,尽量提供方便生活的设备和网络,鼓励隔离人员正常作息、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缓解隔离带来的孤独感;鼓励隔离人员主动学*疫情防控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疫情防控技能;鼓励隔离人员探索有益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科普、心理自评工具等资源。主动关注隔离人员的情绪变化、睡眠情况及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需要接受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危机高危人员。

  (四)做好重点入境人员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针对单独隔离的未成年人,要有指定的**监护,保证环境的安全。协助未成年人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及时向家人反馈未成年人的环境适应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对儿童要善于运用活泼、生动的形式,以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要隔离等情况,可根据儿童年龄结合游戏辅导,采取绘本、视频等进行解释告知。如有儿童出现睡眠困难、不愿意进食、焦虑担心等情况,隔离点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对有特殊需要的隔离人员(患有原发躯体疾病、特殊药物治疗、家庭情况复杂、残障人士等),开展心理和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整合社会资源为特殊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帮扶计划,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保护和照护服务。

  (五)做好入境人员家属的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入境人员家属所在街道(乡镇)或社区应当引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入境人员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建立志愿服务网络和邻里支持体系,搭建自助、互助和群助的*台,倡导家属之间互相帮助、邻里之间相互支持,增强隔离人员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权威媒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国家入境隔离政策,提高家属防控知识和能力,加强心理支持,减轻担忧。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深刻认识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按照《精神卫生法》、《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划政策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探索总结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和扎实有效的方法路子。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上级要求,20xx年底前,建立健全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创建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事件明显下降。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60%。

  2.依托镇村、社区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镇村、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

  3.80%以上的中小学要设立心理辅导室,100%高等院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5.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对60%以上的特殊人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

  6.利用各种资源,建立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台,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科门诊。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大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使“每个人都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造福个人、造福家庭、造福社会”、“心身同健康”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开通心理健康节目或专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认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和宣传栏。全区所有乡镇、社区、村设立健康教育活动室,主动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鼓励引导志愿者积极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二)掌握社区居民心理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服务

  由区政法委负责,区乡两级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临河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设在区政法委,乡镇、社区、村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场所,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各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要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将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治安形势研判、动态监测的重点内容,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疏导社会不良心态,防范、化解和降低社会风险。在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网格管理人员会同政法、卫健、**、民政等部门人员,对辖区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化解。充分发挥心理学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心理服务工作者在矫治帮扶、心理疏导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婚姻登记机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等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对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通过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心理服务工作者、引入社会力量等多种途径,为空巢、丧偶、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家庭暴力妇女,流动、留守儿童,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三)普遍开展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好经费保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提高师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前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以学生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校要设置心理辅导室,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养中小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等。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聋哑、智障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针对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情况的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密切与社区联动,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学校除提供一般性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与家庭、社区携手,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各级各类学校要给合本校师生特点,对教师开展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心理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四)积极开展职员工心理健康服务

  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和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措施。20xx年底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或辅导室,20xx年上半年所有企业、新经济组织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并依托党团、工会、人力资源、医务室等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或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定期举办自我成长、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公益讲座,提升员工自尊自信水*,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五)重视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健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对特殊人群的歧视,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区政法、**、司法、民政等部门要高度关注流浪乞讨人员、“三无”人员、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提高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发生。20xx年底,区政法委要根据行业特点,在社区矫正中心等设立心理服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评估和心理训练等服务。依托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举办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培训班,加快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基层综合管理小组的作用,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健全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利用综治信息系统*台优势,有效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苗头,制定分级管理疏导方案,消除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六)推进心理危机人群的干预服务

  依托精神卫生中心12320心理援助热线,妇联12338服务热线等,广泛开展心理援助线上服务。重视加强心理援助*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公众号等提供公益服务。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扩大心理援助*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20xx年上半年成立辖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每年开展专项培训和演练。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七)为心理行为问题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0xx年底,区人民医院要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测评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xx年底前全部开展身体疾病患者心理测评服务,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有需求的签约家庭开展心理疏导。妇幼保健机构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产后访视、孕妇课堂、儿童保健等工作中。

  (八)促进常见精神障碍人群心理治疗服务

  20xx年底,区人民医院要设立心身医学科或心理科,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临床心理学科建设,开设心理治疗门诊,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指导其每年两次在乡镇、社区、村开展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科普宣传,对辖区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随访管理,推广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

  (九)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服务

  20xx年底前,政法、卫健、**、民政、残联、乡镇、街道办等单位要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20xx年底,全区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民政、人社等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使贫困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均不超过10%。认真落实国家民政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为居家患者提供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多种康复服务,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辖区所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相关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康复评估,经患者和监护人同意后可由医院转介到相应的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和心理疏导服务;20xx年年底之前,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介。

  (十)加强各类心理服务机构建设

  区、乡镇、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或卫生室、村(居)民委员会要普遍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或安排专门场所供有关社会组织入驻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各级综治中心及各级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信访接待场所等要加大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室)建设力度,选择相对安静且方便进出的房间作为心理咨询室,有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心理咨询室环境布置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配备咨询椅或沙发等基本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拓展心理咨询室功能区域和相关配置,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心理测评系统等工具,沙盘类、绘画类辅助器材,放松类、自助类器材等。

  (十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各部门、各行业要采取招聘心理学专业人才,或通过对现有工会干部、医务室医生、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进行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培训、选派进修等途径,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学校和医疗机构在招录教师、医生时,要适当增加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比例。20xx年下半年,所有中小学校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xx年下半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纳入当地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并进行考核,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意识和能力。20xx年底,区卫健委牵头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组,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区政法委要引导和发动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心理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医务人员、高校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对所属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及规范管理,明确岗位要求,定期进行考评,严格实施奖惩。

  (十二)多途径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鼓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20xx年底,我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全人群覆盖的网络*台。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心理自助*台、移动心理服务应用程序等,通过网络*台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区政法委、民政等部门要根据居民需求,确定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优先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对于登记注册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组织,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加强管理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其承接**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

  (十三)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服务

  区政法委、人社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辖区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引导和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20xx年底前完成对辖区现有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摸底调查;研究制定规范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继续教育和检查督导,要求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利用行业组织形成行业共识、规范自律,建立健全基层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制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等工作制度,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并适时将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加大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区、乡两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设施建设、**购买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5

  一、目的意义

  (一)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心理问题给居民健康及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健康重建。

  (三)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以维护稳定为前提,根据个人及社会心理疏导需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二)以分类疏导为重点,针对受助者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三)以共建共享为落脚,促进全市建立科学、完备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网络。

  三、组织机构及专业队伍

  成立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天心区卫健局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协调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整合各类精神卫生资源,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疾控中心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指导机构,负责建立、完善全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和机制。明确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技术实施和支持机构,负责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具体实施。

  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心理救援医疗队及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由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组成,至少由2人组成,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

  四、工作内容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以报纸、电视主流媒体为主要阵地,结合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确定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为我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单位,建立规范、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安排专业人员,严格做好服务热线的值班值守,确保服务效果。逐步建立以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主要负责、街道社区共同参与、社会心理辅助机构广泛参与的热线服务联合模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对咨询者的心理(精神)障碍问题尽早开展干预,帮助咨询者解决生活、学*、职业发展、婚姻、亲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

  (三)积极推进多层级心理健康互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市级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机构与省市心理诊疗和干预专业机构、街道(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村)建立互助协作、双向转介机制。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服务依托机构通过宣传和咨询服务,了解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单个极端心理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和转介,尽早尽快干预,有效防止和避免心理问题极端事件发生。

  (四)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项目试点。充分发挥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行业及社会力量,依托市级医院先行先试,针对失独失能家庭、老年人及特殊群体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建立兼具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及社会工作经验的医院志愿服务组织,挖掘社会潜在资源,服务特殊群体、病患群体,构建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为全市社会心理疏导服务提供工作经验和实用模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坚持按照“市级主导、区县参与、分级推进、联合管理”,将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摸清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辖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任务的组织部署和配合实施。

  (二)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加大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引导力度,鼓励和扶持该项工作开展。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财政保障,调整优化经费安排及支出结构,对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给予适当倾斜。区级将该项工作纳入对各街道及有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或工作评价,适时通报和考核。

  (三)加强交流,动态管理。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与其他先行先试城市、具有类似经验的地区沟通联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充实、挖掘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内容、形式及指标体系,将工作做深、做细,不断促进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的不断提升。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6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龙渊街道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保障机制

  1、建立心理疏导领导小组

  组长:叶俊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组建心理咨询团队

  组长:xxx

  成员:xxx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以“定向结对”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心理疏导关爱行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并进行培训,建立服务“台账”;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亲情关爱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具体如下:

  (一)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思路。通过心理咨询有的放矢地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测评和干预专项工作,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创新,对现有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强化监督考核,为有效的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鼓励协警、综治**等工作人员参加心理专业培训,邀请心理专家培训心理辅导员,提高心理服务能力和水*;大力发展心理学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为心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充分人才保障。二是设立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健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三级筛查治理、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实施专业治疗与服务。三是在部门、街道、村(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体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并以宣传纸、黑板报、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思想上敬畏法律、行动上践行法治的良好社会心理,实现社会心理和法治教育常态化。

  (三)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街道、村(社区)全年工作中,统一部署、落实和考核。

  (四)注重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风险评估,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全力做好心理疏导、解压减负、科学引导等工作,努力把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奠定社会*安稳定坚实基础。

  (五)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健康辅导、不良行为校正、亲情沟通交流、安全自护训练等方面的活动。

  三、方法和途径

  通过宣传、专家授课,志愿者服务等让活动内容扎实推进。在服务主体上,不仅仅是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还让民宗、妇联、教育、扶贫等部门参与进来,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扩大了服务主体范围,特别是把心理疏导和关爱活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7

  一、目的意义

  (一)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心理问题给居民健康及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健康重建。

  (三)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以维护稳定为前提,根据个人及社会心理疏导需要,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二)以分类疏导为重点,针对受助者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三)以共建共享为落脚,促进全市建立科学、完备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网络。

  三、组织机构及专业队伍

  成立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天心区卫健局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协调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整合各类精神卫生资源,完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疾控中心为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指导机构,负责建立、完善全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和机制。明确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天心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技术实施和支持机构,负责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具体实施。

  湖南荣军医院和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心理救援医疗队及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由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组成,至少由2人组成,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心理危机干预队。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

  四、工作内容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以报纸、电视主流媒体为主要阵地,结合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确定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为我区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单位,建立规范、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安排专业人员,严格做好服务热线的值班值守,确保服务效果。逐步建立以黑石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主要负责、街道社区共同参与、社会心理辅助机构广泛参与的热线服务联合模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对咨询者的心理(精神)障碍问题尽早开展干预,帮助咨询者解决生活、学*、职业发展、婚姻、亲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

  (三)积极推进多层级心理健康互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市级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挂靠机构与省市心理诊疗和干预专业机构、街道(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村)建立互助协作、双向转介机制。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服务依托机构通过宣传和咨询服务,了解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单个极端心理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和转介,尽早尽快干预,有效防止和避免心理问题极端事件发生。

  (四)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项目试点。充分发挥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行业及社会力量,依托市级医院先行先试,针对失独失能家庭、老年人及特殊群体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建立兼具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及社会工作经验的医院志愿服务组织,挖掘社会潜在资源,服务特殊群体、病患群体,构建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为全市社会心理疏导服务提供工作经验和实用模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坚持按照“市级主导、区县参与、分级推进、联合管理”,将社会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摸清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辖区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任务的组织部署和配合实施。

  (二)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加大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引导力度,鼓励和扶持该项工作开展。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财政保障,调整优化经费安排及支出结构,对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给予适当倾斜。区级将该项工作纳入对各街道及有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或工作评价,适时通报和考核。

  (三)加强交流,动态管理。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与其他先行先试城市、具有类似经验的地区沟通联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充实、挖掘心理健康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内容、形式及指标体系,将工作做深、做细,不断促进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水*的不断提升。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8

  为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省、市层层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按照省、市部署安排,我区被确定为南通市唯一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根据国家卫健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卫疾控发〔20xx〕44号)、省卫生***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卫疾控〔xxxx〕11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党委**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寻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和扎实有效的方法路子。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安通州、健康通州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本杜绝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1.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城区、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60%以上。

  2.依托村(居)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以村(居)为单位,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

  3.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4.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5.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对60%以上的特殊人群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60%以上。

  6.利用各种资源,建立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台,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5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大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1.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台。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要求,依托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综治中心或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安排符合心理健康服务要求的场所,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基层综治中心等要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需求。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作用,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在村(居)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对居民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健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社会融入,对有劳动能力者积极提供就业引导,提升其适应环境、重返社会的能力。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开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教育体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密切与村(居)联动,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

  文明办协调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作用,整合区域内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村(居)、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站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将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范围。

  3.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司法、信访、残联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监管场所、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司法所、社区矫正场所、救助管理站、信访接待场所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年至少1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4.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要探索支持、引导、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并研究制订管理、规范、监督、评估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相关措施,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基层组织及村(居)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服务技能和伦理道德的培训,提升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服务能力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

  5.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区卫生健康等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支持区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怀。区第二人民医院要开设心理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妇幼保健机构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鼓励中医院设中医心理等科室,支持中医医师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心理健康诊疗、咨询和干预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推广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鼓励医疗联合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便捷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6.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台。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具备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热线、网络、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扩大心理援助*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用率。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7.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区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科普宣传网络,运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等,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科普知识,每年至少开展6次,并告知公众心理服务获取途径。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进机关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各村(居)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组织志愿者定期参加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8.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镇(街道)要建立健全综治、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做好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落实民政部等4部门《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见》,开办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家属学校(课堂),对患者家属开展护理教育等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心理辅导;建立绿色通道,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介。

  (二)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

  2.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研究制订吸引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和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人群提供心理帮助、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同时,开展实践操作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督导,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化水*。

  3.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区卫生健康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建设,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通过精神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等,提升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4.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向社会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探索支持引导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鼓励和规范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的发展。要对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其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特别是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学校心理教师、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

  5.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完善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管理。制定心理服务行业服务规范,加强心理服务行业能力建设,有序开展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摸底调查、行业服务规范实施、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督导等工作,要求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规范。有关部门要注意将有关资料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范因违反伦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发挥社会心理服务行业组织的枢纽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心理健康志愿组织的合作机制,形成连续性的服务链条,实现共同发展。研究制订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等工作制度,对承接**购买服务和享受财政资金资助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将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底前)。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试点工作要求,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工作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召开启动会议,组织培训学*,部署工作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按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落实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接受省、市试点工作检查督导,积极抓好改进提高。

  1.到20xx年底,20%以上村(居)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50%中小学、30%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心理辅导室,区第二人民医院开设心理门诊。所有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实施两项以上社会心理服务特色工作。

  2.到20xx年底,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3.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和工作指标。

  (三)评审阶段(20xx年底前)。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全面、客观评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级试点工作评估。

  (四)巩固阶段(20xx年1月起)。不断巩固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成果,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进一步提高,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安通州、健康通州、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建立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参与,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试点工作,牵头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委员会,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各行业要加强本部门本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做好本部门本行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政法委要将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纳入*安建设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指导行业组织开展工作。宣传、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各类文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部门负责健全各级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完善系统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警务任务前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织开展被监管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引导与管理城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并监督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机构,依有关主管部门提请,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等组织负责职业人群和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三)有力政策扶持。研究制订体现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劳务价值的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岗位吸引力,调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心理自助*台等,通过网络*台向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民政、卫生健康、政法委等部门根据居民需求,确定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科普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将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纳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社会组织。

  (四)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五)强化督导评估。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部门联合督导,对于工作完成差、重视不足、未按照财政有关规定使用经费的,要求限期整改。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9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提升群众防控知识水*,增强防护技能,减轻因认知不足所致的恐惧,减少、消除对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歧视与排斥等行为。

  (二)以互联网络*台为基础,推进互联网+社会心理服务,为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提供线上心理支持和服务,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渡过困难期,恢复社会功能。

  (三)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改善社区环境,恢复社区秩序,推动基层社区治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促进社会稳定。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队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各区县防疫指挥部要成立新冠肺炎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领导小组,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分工负责,各街道(乡镇)明确1名领导负责辖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指定专人统筹协调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各街道(乡镇)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在社区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心理专干;在街道(乡镇)设置社会工作站,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社会工作者,负责辖区群众社会心理健康工作。有条件的,可建立由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等组成的社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采取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心理服务专业力量联动服务方式开展工作。

  (二)建立对口指导机制。各地按照已有精神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机制,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口联系的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派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三)提供线下和转介服务。根据出院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家属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心理专干可联系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进社区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发现出院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家属可能有精神卫生问题时,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等应当向对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介,由精神科医生提供精神医学诊疗服务。

  (四)开展人员培训和督导。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应当派具备心理援助技术能力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心理专干等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分别对街道和社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督导。

  三、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团队协作、分工负责。所有工作须在本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进行,各类人员实行团队协作,明确成员分工与配合。未经允许个人不得擅自开展任何形式的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活动。

  (二)严守心理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伦理原则、保密要求。对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的个人和家庭隐私包括个人信息、生活轨迹、家庭情况等严格保密;设专人负责服务对象档案管理并签署保密协定。

  (三)分类分级。结合各社区实际状况,采用分类、分级处理。对不同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具有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干预。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广泛开展科普宣教。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权威媒体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提升公众知识水*,增强防控能力。发放心理健康服务宣传材料,提供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心理热线电话号码、心理支持网络*台二维码等支持性资源,帮助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自我心理调适。组织专家通过媒体、视频、网络授课等形式,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介绍温馨家庭氛围、团结社区关系对个体渡过难关的帮助和意义,鼓励大众互帮互助,消除歧视。

  (二)在医院和隔离点开展心理评估和疏导。患者、隔离人员在定点医院/康复驿站/隔离点期间,定点医院/康复驿站/隔离点主动向其推荐心理自评工具(如,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研发的“强肺心理支持系统”),鼓励有需要者寻求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有条件的定点医院/康复驿站/隔离点对患者、隔离人员开展集体心理疏导。对评估后发现心理问题风险较高的,协调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干预。

  (三)保证心理疏导与治疗连续性。对在定点医院已经使用精神科药物干预的患者,如评估需要继续给予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定点医院应当将患者相关治疗信息记入出院信息单中,交康复驿站或隔离点继续维持治疗。对评估需要继续治疗的,康复驿站或隔离点在其离开时,应当将相关治疗信息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继续予以治疗。

  (四)为有需求的居家人员提供社会和心理支持。社区应当鼓励出院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家属主动寻求社会和心理支持,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与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对评估后发现心理问题风险较高的,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调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提供心理和社会工作服务,建立和激活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其恢复生活信心。

  (五)开展困难人员生活扶助与支持。对有具体生活困难的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干等,应当主动向街道(乡镇)和社区汇报,协助申请困难救助,链接援助资源,同时寻求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帮助或支持。

  (六)加强病亡者家属关爱和心理支持。对病亡者家属,心理专干、社会工作者要主动为其提供哀伤辅导、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服务,加强关心关爱,引导其宣泄哀伤情绪,帮助顺利渡过哀伤期,恢复正常生活。必要时,联系心理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支持。

  (七)及时发现处置高危风险。对发现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风险的患者、隔离人员及家属,相关专业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街道(乡镇)负责领导报告并通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干等人员要增加走访密度,告知其家人紧急联系电话。由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等介入进行危机干预,持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必要时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

  妇女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10

  一、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信息采集、核查、探访、心理辅导、公益课程等专业社工服务方式,帮助解决湘潭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营造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主要内容

  1.服务对象:全市农村留守妇女

  2.实施时间:20xx年6月--20xx年12月。

  3.经费安排:项目总预算8万元。采取**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

  三、具体任务

  1.认真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家庭、村的方式,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生活、心理、健康等情况。

  2.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及时发现和识别问题的成因,识别妇女所处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找出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3.设计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面对“女性如何疏解心理压力与问题”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从多个角度、层面对心里健康与压力的关系进行讲解。通过举例分析、视频案例等方式传授给大家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女性们关注自我的内心和谐,提高和改善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同时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引导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以充满智慧的方式开展与孩子的教育互动。

  4.扎实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讲座。科学合理制定方案,聘请社会工作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举办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根据各乡镇农村留守妇女需求,选好讲座主题。在全市选取10个农村留守妇女较多的乡镇或村共开展不低于10场心理健康、10场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总课时不低于40课时,总参与人数不低于500人。讲座开展场地由第三方机构与乡镇、村商定,由乡镇、村组织人员参与讲座。

  5.撰写项目总体评估报告。根据项目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梳理信息等方式,在总结提升项目基本情况、实施情况、项目成效的基础上,排查出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实际的工作建议。

  四、项目要求

  1.做好信息保密工作。自觉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遵守《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尊重妇女,保护妇女隐私。全面、原始、真实地保存项目服务档案。

  2.加强业务培训。参与本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工作启动前要全面熟练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全面掌握妇女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等内容。

  3.合理制定工作方案。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方案要充分考虑妇女的现实需要和年龄特征、家庭教育的相关特点。内容要包含具体工作措施、方式方法、步骤、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参与人员名单、资金预算等内容。

  4.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发现遭受虐待、暴力等情况,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报至有关部门、市、区(县、园区)民政局迅速处理。

  5.发挥妇女儿童主任作用。承接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聘请妇女儿童主任作为项目实施志愿者,协助开展项目,并适当解决交通、通讯等必要费用开支。

  6.资金使用规范。资金管理遵循“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原则,使用范围要符合规定,经费预算和开支要清晰、合理。有独立的账套或按项目分列账务。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五、承接机构资质

  1.承接方应为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有具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业务流程与规范。

  2.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证明材料。必须配备1名社会工作督导员、5名及以上社会工作者、5名及以上心理咨询师作为讲师。督导员应是从事社会工作服务2年以上并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有认同度、拥有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督导技巧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应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参与过妇女儿童类社工服务工作。心理咨询师需取得国家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从事过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

  3.财务状况报告,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

  4.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5.参与单位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采购网(www.ccgp.gov.cn)“**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提供上述网站信用信息查询记录的网页截图。

  6.*三年内承接过**购买妇女儿童服务类项目且评定为优秀的社工机构优先考虑。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20xx年 6月11日前)

  各申报单位根据本方案承接机构资质要求,于20xx年6月11日前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至湘潭市高新区双马街道向阳农场湘潭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办公室。

  第二阶段:项目评审和立项(20xx年6月18日前)

  1.初审:项目初审主要审查资料完整性、项目基本要素等。

  2.评审:由湘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组织相关科室评审,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申报单位资质、项目方案等内容。

  3.立项:经评审通过的第三方机构,在湘潭市民政局网站公示。项目公示后,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

  第三阶段:项目实施(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xx年12月30日)签订项目合同后,拨付项目资金的70%。项目执行单位须及时对项目进行进度推进汇报,于20xx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部资金和社会服务活动的执行。

  第四阶段:项目总结(20xx年12月30日前)

  项目实施完毕后,项目执行单位要按照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于20xx年12月20日前报送末期报告、结项申请书,并附相关档案、图片、财务等佐证资料。市救助管理站于20xx年12月30日前组织相关科室对项目进行评审结项,评审合格后拨付剩余的30%资金。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3)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5】篇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1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

  二、继续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在社区继续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达到上级要求。并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健康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个案管理员,每月有电话或入户随访,并按时网络直报。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进行随访,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

  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2

  为积极响应教育局等部门的号召,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门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疫情防控期间不同类别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学生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扰,寻找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维护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a、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b、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心理素质;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

  c、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d、尊重、理解与真诚友善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每学年初根据工作岗位人员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多方配合,协调统一,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全校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教师兼职任教。每两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4、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提供单独性质的.心理咨询。并对心理咨询的案例进行纪录、整理和入档,存档工作确保咨询对象的个人隐私情况的保密性。

  5、开辟内容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6、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说明:疫情期间,因为学生在家学*,情况特殊,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实地家访,针对特殊学生进行一次家访,面对面交流疏导,树立孩子的信心;二是电话、QQ或微信家访,针对路途比较遥远的家庭,主要通过这些*台方式,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三是各班每周进行一次线上主题班会,进行集体疏导;四是联合科任老师,了解全班学生在家情况,根据需要分配重点疏导对象,要求随时关注、家访、疏导。

  7、学校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组建,在学校领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8、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公众号、微信等网络形式,发动社会力量,为受疫情影响的学生提供情绪调节方法、社会资源渠道等方面的内容。

  (三)针对三类人群的帮扶措施。

  第一类:*期受重大影响的学生,做重点关注和关怀,重点评估受影响学生的心理情况,有必要可考虑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

  第二类:针对学校已掌握的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护;班主任进行班级排查,上报学生情况,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类:通过班主任群和公众号,向全体学生发送心理健康常识及心理求助资源渠道。

  三、外部资源链接

  如有必要,寻求恩施州心理咨询师协会和恩施州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的帮助,协助相关工作。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3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促进师生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师生心理危机事的发生,经研究,特就进一步加强全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xx镇中心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贺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朱安阳同志兼任主任,朱琼丽同志任全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统筹人,同志、各片校小学教务处主任、各本部政教处主任任成员。该办公室全面负责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

  二、目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条,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中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所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与教师双主体的充分发展,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目标内容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境障碍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健康发展。

  (二)分学段教育内容

  小学低段(1—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活,感受学*知识的乐趣;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段(4—6年级):帮助学生调整学*心态,培养学*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学*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环境和学*要求,培养正确的学*观念,提升学*能力,改善学*方法;了解自己,正确认识、勇敢面对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及情感需求,学会调节、控制情绪,抑制冲动行为;客观评价自己,学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有效沟通;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教师: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重视改善教师人际关系,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调节能力。

  四、工作要求

  1、优化工作网络。各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开展两次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大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常务副校长分管,政教处主任、小学片教务处主任主管,另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均要系统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每期集中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技能培训,并下校开展教职员工全员参加的心理知识专题培训。其中,20xx年上学期的下校培训,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在各校本部,4月中旬完成;第二批在各小学,月中旬完成。

  3、保障工作经费。各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保障,确保此项得到贯彻落实。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配备好心理咨询记录卡、心理测量工具等。

  4、做好常规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建立本学校心理帮扶学生库,主要帮扶学生为性格孤僻、家庭离异、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睦、身体有残疾、家庭经济困难、厌学、有异常举动等学生。

  5、开展个别辅导。对于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工作者)要跟踪咨询、辅导,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对于心理有一般问题的学生,各校要及时有效、自行辅导,并预约心理咨询工作者访谈。20xx年4月底之前,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对所中学所有的初三学生,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做好工作考评。中心学校将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专项督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内容。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开展新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促进学生青春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学*和生活,为今后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

  2.认真开展宣传,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寻找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学生心理,捕捉学生的即时心态,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认知,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变,学**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4.密切与政教处、教导处、团委、班主任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地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5.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与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突破。

  6.不断强化咨询室建设,争创优秀咨询室。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是我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启动运行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第一学期,因此首要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认识悦纳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使其掌握更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技巧,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2.加强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倡导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和报刊等渠道,不断学*,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丰富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

  3.重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助人自助”的职能。

  (1)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消除不良情绪,解除心理障碍。

  咨询方式: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交流等。

  咨询性质:公益免费

  咨询时间:每周星期一至五下午4:30-5:30集中对学生开放。

  咨询地点:学校实验楼四楼“心灵驿站”

  (2)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运用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评软件,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学*生活适应困难和成长中存在严重困惑的学生,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而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3)加强辅导中心工作室及其制度建设。本学期工作重点是布置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添置有关设施设备,充分运用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沙盘游戏和发泄室设备等做好学生的个体和团体辅导;建立并整理好学生心理档案,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制度,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和书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档案资料。

  (4)设立“心灵之声”信箱(QQ、电话),对个别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个体辅导。

  4.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团体辅导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因此,要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每月每班最少开展一次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及团体辅导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形成教育合力。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某些心理问题在特定的年级或班级具有普遍性,为了避免单纯个别咨询的重复低效率,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根据年级部的学生特点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2)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3)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困难及厌学的心理教育;(5)网络成瘾等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

  6.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不断解决师源性问题

  鉴于当前学生中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有不少是师源性的,而*年来经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为丰富教师的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学涵养和科研意识。本学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将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一,充分运用咨询室的资源和设备(多功能音乐减压放松椅和发泄设备)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减压、调控和放松;第二,适时请进心理专家来校传授经验,针对难点热点的心理现象、问题开展讲座。帮助教师加强对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以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为学生服务。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 5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学校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学校服务水*,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团市委相关精神,青少年服务中心在社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学校活动,全面提高辖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水*。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积极推进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学校,大力宣传各种科普性心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身心健康观;

  (二)提高社区、学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识;

  (三)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绪心理调适方法;

  (四)优化社区、学校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五)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六)营造有利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使社区、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实施步骤

  (一)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1、举行活动启动式,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组织心理学专家和社区、学校青少年举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

  2、选择试点,示范带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根据条件,选择1-3个场地较为优越、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学校干部积极性较强的社区、学校,开展试点工作。设置较为温馨的谈话室和倾诉室,针对青少年及相关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活动起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设置心理服务热线 在社区、学校建立 “心理健康服务室”,设置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提供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发挥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登记、记录制度,建立预警机制,配合“xx_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

  1、定期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社区、学校青少年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2、面向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培训。选择有较高素养的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举办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班,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协助心理健康服务室开展工作,提高社区、学校的自我服务水*,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3、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借助节日、纪念日等大型活动日,动员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利用社区、学校科普画廊等阵地,通过制作展板、分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社区、学校的各个家庭。

  4、“xx青少年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定期轮换承担社区、学校的心理服务工作,就青少年存在的学*压力、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心理行为障碍等问题,同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帮助家长、孩子勇敢面对存在的问题,提高识别、判断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 5、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以“xx青少年服务中心”为主导,积极争取区文明办、社区、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将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纳入社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2、落实经费。 由共青团、文明办、社区、学校共同维护该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费用,主要用于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月和心理健康周活动、外请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中心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学*活动、中心日常的办公设备购买维修、心理测试软件和活动器材的购买等。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4)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疏导方案优选【十】份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卫健委20xx年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肺炎机制发[xx20]xx号)的有关要求,合肥市教育局发布了全市中小学20xx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心理教师指导师生加强心理防护工作,引导师生和家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与学*活动,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

  二、工作目标

  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对由于疫情危机导致不良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疫情,重新认识疫情,尽快恢复心理*衡。

  三、干预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级人群:疫情感染的师生(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师生直系亲属为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二级人群:居家隔离的师生(密切接触者、疑似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师生。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

  第四级人群: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师生、易感师生。

  四、建立领导小组

  为保证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干预落到实处,整合学校领导和心理学科队伍等力量,建立和完善学校应急心理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副校长)

  成员:全体中层、心理健康教师(xx)、全体班主任(xx)。

  (一)区域负责:由xx具体负责。

  (二)主要分工: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班主任、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班主任负责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由班主任将情况汇报学校疫情防控小组,报鹿建*老师处。

  (三)具体分工:

  1、组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3、心理教师接受电话来访,进行心理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心理健康教研组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5、心理干预结束后,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观察和随访。

  五、强化具体措施

  (一)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宣传教育

  为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研组、体育组,利用学校事务群和班主任群发布防护宣传视频、心理健康辅导视频、居家锻炼动作及饮食计划等权威宣传资源,鼓励教师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

  班主任及时将资源转发至家长群,通知家长了解最新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方法,宣传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情绪,保持和谐友好的`亲子关系等科普知识,例如定期推送10节合肥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微课,主题涵盖家长关注的典型话题,如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如何安抚恐慌情绪?如何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帮助广大家长理性面对并解决现实的心理困扰及问题,科学、适度安排学*、生活和锻炼,以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二)加强家校沟通,做好早期预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师生心理干预工作。班主任作为学生信息第一收集人,德育处要求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实行“一对一”服务制度,通过班级QQ群、电话、视频等途径与学生主动沟通,明确班级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保持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一旦察觉学生心理出现高危症状,及时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主动进行心理干预,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开学后,根据疫情变化趋势,面向师生开放心理咨询室,联合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微课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减轻疫情对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和教学有序开展。

  (三)提供心理援助,进行危机干预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适时推送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开放心理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如果发现仍然无法调整对方的情绪,学校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转介专业机构,以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当前的状态。

  六、强调应急心理干预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畅通。参与应急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指定专人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填写合肥市中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上报表(附件2)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一、班会主题

  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

  二、班会背景

  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

  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

  1.将自疫情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

  老师以直播的方式

  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

  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2)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

  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5.学生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

  (1)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

  (2)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六、班会教学设想

  安排这节《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调节心理情绪,学会自我防护。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正处于关键期,为更好地帮助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安、友善、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根据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成敦杰

  副组长:

  成员:

  为了确保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将组建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组成的心理干预业务小组,有序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疏导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疫情期间,学校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制作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向广大学生普及“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等科普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安全的疫情防护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全体学生注入一剂心理预防针,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保护。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盐生晓玉”微信公众号、黑板板、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台向广大学生推广心理健康、自我防护等知识的宣传。

  (二)制定工作措施。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切实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针对封闭管理在校学生和居家学生,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特殊情况,适时调整心理疏导措施,培养积极阳光心理品质。

  (三)及时进行研判。各系部要及时摸清本系部疫情情况,各班级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特别是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避免求助者因前来咨询而受到再次伤害。

  (四)开展有序服务。通过微信群等形式不定期向广大学生和家长推送防疫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为被疫情困扰、被隔离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启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受困扰的学生开设防疫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对因疫情导致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并做好一定时期内的跟踪;对出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开展转介工作。在个体心理咨询过程中遵循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工作对象

  学校因面对疫情产生不良情绪,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全体学生。

  四、落实干预

  (一)*台互助。通过企业微信、“盐生晓玉”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线上*台发出倡议,倡导全体师生及家长遵守政治纪律,理性客观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调整心态,以理性*和的.心理状态应对新冠疫情,齐心协力,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熬夜、抽烟等),开展适当的室内锻炼活动,积极与父母、亲友沟通交流。在线收集学生关于疫情的提问,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逐一回答学生关注的代表性问题,提供正确信息。开学后,做好学生的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

  (二)技术支持。开通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电话、微信、QQ等通道,积极为广大学生做好服务。认真研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线上个体辅导或者进行电话咨询,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生活。开学后,要针对本次疫情认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三)分类干预。

  1.疑似感染学生干预措施:

  (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放松行为,减少应激反应;

  (5)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6)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及时寻求社会帮助,调整心态。

  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2.无感染但情绪波动明显,正常学*、生活遭受明显影响的学生干预措施:

  (1)引导适度浏览相关信息,正视疫情;

  (2)引导接纳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和压力,提供心理支持;

  (3)对交流、适应性行为进行指导,引导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积极的自我对话、正念冥想、行为放松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适度选择娱乐活动,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沉迷上网等);

  (4)引导来访者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做好自我症状识别与求助;

  (5)对由此次疫情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卫健委20xx年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肺炎机制发[xx20]xx号)的有关要求,合肥市教育局发布了全市中小学20xx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心理教师指导师生加强心理防护工作,引导师生和家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与学*活动,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

  二、工作目标

  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对由于疫情危机导致不良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疫情,重新认识疫情,尽快恢复心理*衡。

  三、干预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级人群:疫情感染的师生(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师生直系亲属为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二级人群:居家隔离的师生(密切接触者、疑似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师生。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

  第四级人群: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师生、易感师生。

  四、建立领导小组

  为保证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干预落到实处,整合学校领导和心理学科队伍等力量,建立和完善学校应急心理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副校长)

  成员:全体中层、心理健康教师(xx)、全体班主任(xx)。

  (一)区域负责:由xx具体负责。

  (二)主要分工: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班主任、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班主任负责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由班主任将情况汇报学校疫情防控小组,报鹿建*老师处。

  (三)具体分工:

  1、组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3、心理教师接受电话来访,进行心理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心理健康教研组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5、心理干预结束后,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观察和随访。

  五、强化具体措施

  (一)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宣传教育

  为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研组、体育组,利用学校事务群和班主任群发布防护宣传视频、心理健康辅导视频、居家锻炼动作及饮食计划等权威宣传资源,鼓励教师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

  班主任及时将资源转发至家长群,通知家长了解最新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方法,宣传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情绪,保持和谐友好的亲子关系等科普知识,例如定期推送10节合肥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微课,主题涵盖家长关注的典型话题,如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如何安抚恐慌情绪?如何增进亲子关系……引导、帮助广大家长理性面对并解决现实的心理困扰及问题,科学、适度安排学*、生活和锻炼,以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二)加强家校沟通,做好早期预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师生心理干预工作。班主任作为学生信息第一收集人,德育处要求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实行“一对一”服务制度,通过班级QQ群、电话、视频等途径与学生主动沟通,明确班级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保持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一旦察觉学生心理出现高危症状,及时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主动进行心理干预,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开学后,根据疫情变化趋势,面向师生开放心理咨询室,联合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微课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减轻疫情对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和教学有序开展。

  (三)提供心理援助,进行危机干预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研组教师,适时推送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开放心理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全校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如果发现仍然无法调整对方的情绪,学校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转介专业机构,以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当前的状态。

  六、强调应急心理干预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畅通。参与应急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指定专人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填写合肥市中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上报表(附件2)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

  一、工作目标

  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维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由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在患者出院时,将使用精神科药物干预患者的有关资料转交到隔离点或患者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保治疗的延续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xx等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区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组建由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服务队,对治愈隔离患者提供心理服务,重点为焦虑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及时识别自伤、自杀、攻击或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人群,由精神科医生会诊或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卫生健康、民政部门负责)

  城乡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患者家属及治愈归家患者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对待患者及家属,避免歧视。通过组织动员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志愿者等力量,为城乡社区有心理问题的.治愈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慰籍、心理抚慰、社会融入等服务,及时识别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并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介。(民政部门牵头,卫生健康部门配合)

  (二)做好病亡者家属关心关爱及心理疏导。各地民政、卫生健康、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加强对病亡者家属的关心、关爱,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服务,引导其宣泄哀伤情绪,帮助其顺利度过哀伤期,恢复正常生活。病亡者所在单位、社区等应当建立关爱帮扶小组,为有需求的病亡者家属提供关爱帮扶和心理支持。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家属,协助其到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x省、x市等疫情严重地区要做好骨灰分批交接安葬的工作预案,强化人文关怀,指导通过网上等方式寄托哀思,避免人群集聚。(民政、卫生健康、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

  (三)强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心理支持。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动员和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生活救助和关爱帮扶。x省、x市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要摸清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具体情况,把日常生活服务和保障与心理服务相结合,了解工作对象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或协助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帮助。(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负责)

  (四)做好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心理服务。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及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对一线医务人员加强关心关爱,在轮休期间由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织开展放松训练等活动。对出现明显应激反应的医务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心理治疗或适当的药物干预。x省、x市要充分发挥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援鄂心理救援队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网络*台、心理热线等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

  (五)加强**民警等一线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要做好**民警(辅警)、司法行政干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下沉干部等值班、轮班安排,利用本系统资源或社会资源,对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对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进行主动干预。为因疫情防控殉职的民警(辅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工作人员等的家属加强心理疏导。x省、x市要发挥各类志愿者作用,注意识别、发现有心理需求或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及时通过社区干部联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干预。(政法委、**、司法行政、民政、工会等部门负责)

  (六)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各地要建立健全基层综合管理小组,加强**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解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和自愿戒毒人员、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信访部门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利益受损群众理性反映诉求,做好思想疏导工作。x省、x市要做好滞留在鄂、在**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经济损失较大人群的心理服务。对有典型心理行为问题的利益受损群体,引入心理服务工作人员配合进行矛盾处理或纠纷化解,预防极端事件发生。(政法委、**、民政、司法行政、卫生健康、信访部门负责)

  (七)积极开展广大群众心理疏导。各地宣传、广电部门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国家政策解读,及时疏导广大群众因长期隔离带来的负面情绪,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心理服务资源,加强对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x省、x市要将心理服务融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对仍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及时疏导居民长期封闭管理产生的负面情绪。(宣传、广电、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各地要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

  (二)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参与心理服务工作。

  (三)各地要对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

  在学校延迟20xx年x季学期开学期间,为更加有效地关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动向,学院分级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计科学子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心理健康防线。

  方案实施时间

  即日起至开学

  方案实施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方案目标

  1、预防学生们因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产生的心理焦虑或者恐慌情绪;

  2、发现并疏导学生们因补考、降级、升学或者就业等问题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关注学生线上教学思想动态反馈,处理安抚学生因延期开学、线上课程或者其他学院学校政策产生的不良情绪;

  4、加强学生们新冠疫情防控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具体举措

  1、加强心理健康线上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心态

  辅导员通过专题网文、网课、晚点名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线上引导,为同学们讲解同学们如何在低效率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有效的身心锻炼;如何发现并及时调整自我不良情绪。征集学生在心理健康、自我管理、线上学*方面的优秀典型和好的做法,通过“西电计科学工”等网络*台进行宣传引导,为学生们提供确实有效、可复制、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2、建立线上四级防控体系,及时掌握心理健康数据

  各年级建立“辅导员——班长——宿舍长——学生个人”的线上四级防控体系,逐级细致摸排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数据。

  3、开展线上活动,提供网络服务,全面满足学生需求

  针对在学业压力、就业困难、身体疾病和心理危机等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接学校和学院层面的相关服务。

  (1)学校心理健康服务:xx

  (2)学校就业指导服务:xx

  (3)学校资助服务:xx

  (4)学院就业指导服务:学院副**、16级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助理,7*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

  (5)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学院副**,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助理,7*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

  (6)年级/班级线上活动:各年级、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就业指导、学涯规划、心理健康等线上主题周点名和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委员为同学们进行专题讲解,班级策划开展线上心理交流活动。各宿舍长组织同学们进行线上视频交流,创新线上交流方式,以解压降压为主题,开展线上KTV降压、学*辅导等活动。

  (7)党员先锋岗专题活动: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基于党员先锋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学*困难学生,一对一负责湖北地区学生日常问题反馈以及心理疏导工作。

  4、丰富心理健康宣传形式,扩大教育引导影响力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征文评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络摄影、摄像大赛,征集师生在疫情中相关心理问题方面(心理状态、心理转变、心理调适方法、亲子关系等)的文章,鼓励全体师生用不同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分享线上学*、居家防疫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将优秀作品进行整理,通过学校学院网络*台进行推送,积极传递正能量。

  (1)征文要求

  1、投稿作品: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作品。

  注:作品要体现真实情感,不得编造、抄袭。稿件内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学号(工号)、电话、邮箱、详细通信地址等信息。

  (2)征文时间

  即日起开始征稿,终止日期为xx月xx日。

  (3)投文方式

  投稿人请将稿件投至邮箱:

  一、教学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场战“疫与每个人都在战场。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湖北武汉团结一心,以巨大的勇气,作出“封城”之举,全国人民减少出行,居家“报国”。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这场“疫战”中,学生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更权威,更系统的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减轻和舒缓心理压力,同时感受到这场“疫战”背后的“爱国”“敬业”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目标

  1、开展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2、筑牢心理防疫堤坝,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

  3、弘扬正能量,崇尚英雄,让英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偶像。

  四、班会流程

  (一)教师导入:情景引入,感同深受。

  面对突的疫情给每一人上了一堂关于人生的大课,从开始的恐慌、焦虑、担忧,到相信我们一定能赢,这场疫情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担当、关于信仰……那些“逆行者”奋不顾身,冲向疫情的最前线,坚定而又执着,让我们每个人泪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强!老师和你们每个人一样,在这堂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课中都是学生,让我们来一起学*和成长。

  (二)科学认识疫情之下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

  1、焦虑、多疑:新冠肺炎令人们的安全感急剧下降,一些人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过分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反复查看相关内容,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

  2、愤怒情绪:面对疫情的风险,愤怒情绪其实是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这种群体情绪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被有心煽动者利用,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3、低落抑郁:在自我隔离的过程中,很多人情绪低落,每天精神不振,很难集中注意力,忍不住心痛、哭泣,甚至感到悲伤、绝望。

  4、盲目乐观:面对新冠肺炎,一些人盲目乐观,认为事不关己、可以不做防护。这种不切实际的乐观不仅会放松人们的警惕,而旦会增加自己和别人感染的风险。

  5、同学们讨论自己在寒假期间的一些心理变化。

  6、班主任总结: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无论是高兴、愉悦还是悲伤、难过都是有意义的。遇到突发事件,恐惧和焦虑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保护自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容易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

  (三)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主人

  1、面对疫情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承认并接纳焦虑情绪,坦然面对疫情。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新冠疫情下,我们出现焦虑情绪是人类的本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处于应激状态,从而有效应对危险、做好防护、解决问题。

  2、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和放松来缓解负面情绪。

  (1)转移注意。感到焦虑时减少看疫情相关新闻的时间。试试阅读、听音乐、看笑话……能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你会发现可做的事情太多,焦虑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2)正常作息,生活规律。保持一份*常心,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完成的事情完成,做好这些事情,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保持正常节奏,更会让我们*静下来,感受到心情的愉悦。

  (3)适度运动,增强免疫。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更是调控焦虑情绪的最佳方式。

  (4)拨打热线,寻求支持。如果你尝试了以上的方法,发现通过自助还是很难帮助自己缓解焦虑,请记住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教师总结:有科学研究表明,心情稳定、愉悦的人免疫力更强。免疫力是对抗病毒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及时自我调适情绪,适度宣泄情绪,尽量保持*静、乐观的心态。如果你还是感到焦虑不安,可以和家人、朋友说一说,你还可以试着做做放松训练、深呼吸、听音乐、涂鸦、做手工、读书或者做运动等,选择你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来缓解情绪。

  (四)弘扬正能量,学*和致敬逆行的英雄。

  导入:下面我们一起来追星,追逐这个冬天最闪亮的星。播放《最美逆行者》图片,配乐《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图片故事一:终南山!班主任:我们希望自己如钟南山一般,为了抗击肺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爱心人士一同会师湖北武汉,前路虽未知,但勇者无畏。他们用行动践行对人民的承诺!耄耄之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服下定心丸。“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

  图片故事二:金银潭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新型肺炎最初的“小汤山”,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妻子也因身处前线而遭遇感染,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战。当被问及自己的病情时,他总显得豁达,不多言便迈着蹒跚的步子,继续坚守在病房,与同事们一同与病毒作战。“我志愿投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图片故事三:火神山医院从2020年1月4口24口到2020年2月2口一座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的医院拔地而起,它被命名为火神山,寄寓着人们衣橱里火神祝融驱赶瘟疫的期待。

  这是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基建速度。他的骨骼是由无数专家研究塑造的;他的血肉是由无数朴实无华的普通工人不辞辛劳的连夜工作浇筑的。

  班主任引导思考:结合以上故事,让学生谈谈感受和自己的理想规划。

  五、课后拓展

  1、写一份关于心理变化的日记。

  2、写一篇自己认为有效的解压方法的作文并分享。

  3、站在未来的自己的角度,给现在的自己一封信,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专业的建议给自己。

  六、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多难兴邦,2020年的开年,我们以一-场“战疫”开场。在这场战役中,中华民族奋发起无惧风雨、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中国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要在灾难中成长,科学认知病毒,养成尊重科学、讲究卫生的态度和*惯。

  希望大家立志向英雄学*,疫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教会我们热爱祖国,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懂得爱与责任。我愿亲爱的同学们,能有所思、有所悟,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像寒梅一样傲霜独立;在当下这个温暖的春天,像竹子一样听到自己内心拔节成长的声音。相信未来,你们都能成为心中那个英雄,拥有强大的内心,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正处于关键期,为更好地帮助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安、友善、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根据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成敦杰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5)

——疫情心理疏导方案优选【十】篇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复学后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三个方面协同开展,系统推进。

  二、紧抓契机,开展生命教育辅导

  不经历生死,难以真正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民警、防控人员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奋战抗击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包括所有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经历过这样的全民战疫之后,学生对生与死的体验深刻,这正是引导学生思考、探寻人生意义的窗口期,是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辅导的大课堂。通过开展有关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将生命中的爱和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三、营造积极心态,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恐慌情绪。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情绪低落、忧郁,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会提升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使人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重大疫情危机下心理调节活动主题班会,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增强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四、个别和团体辅导相结合

  抗疫情期间,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丧失兴趣、敌对、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准分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五、排摸重点,开展危机干预

  复学前期,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学生迅速摆脱困扰,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的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及时控制师生中可能出现的疫情心理危机事件,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及时干预,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二、组织机构

  成立疫情防控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领导与规划我校师生疫情心理防护与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疫情危机干预工作职责。建立校、院、学生三级疫情心理防护和干预工作网络机制,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三、工作目标

  (一)通过疫情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疫情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二)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对由于疫情危机导致不良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疫情,重新认识疫情,尽快恢复心理*衡。

  四、具体实施

  (一)心理防护知识宣传

  1、通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台定期推送心理科普文章,针对性地推出‘心理处方’,转发国内权威部门及有关学校发布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信息,积极宣传科学”抗疫知识”。

  2、发放心理防疫手册。汇编整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防疫手册》,传播心理防疫的科学知识,为师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心理调适方法。

  3、开展“桂航青年,携手战疫”主题文艺作品征集等活动。利用绘画、视频、设计宣传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疫情。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

  组织参与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进行网上培训,提高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认真学*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发布的《疫情传播期间心理防护指南》等文件,确保为师生提供科学、专业的心理援助,并做好自身心理防护。

  (三)开通心理援助热线

  1、学院热线。各二级学院建立院级心理辅导工作QQ热线,积极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2、学校热线。学校开通心理援助热线,QQ号:xx,我校师生如需要可在线语音咨询、文字咨询。热线QQ均由经过专项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接听,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5:00至18:00。

  3、桂林高校热线。有需要的师生也可拨打xx高校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热线xx。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5:00至18:00。

  4、xx市公益心理热线:有需要的师生也可拨打桂林市公益心理热线,心理热线:xx,QQ在线咨询:xx,服务时间:8:00至22:00。

  5、疫区热线。身在疫区师生如有需要亦可拨打xx大学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免费疫情心理援助:xx。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8:00至22:00。

  (四)启动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三级联动关爱援助、信息沟通机制,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心理晴雨表制度’,由心理委员负责联络本班学生,每周汇总并上报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服务。

  (五)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跟踪服务工作

  密切关注从疫区返校或因疫情出现心理问题的师生,做好跟踪回访,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支持服务,减轻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借助视频清晰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中国。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那么,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1)学生看视频《病毒的前世今生》

  (2)听老师介绍。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可达14天,但致死率低,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后的症状

  (1)发热

  (2)乏力

  (3)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3.新冠状病毒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

  (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确地洗手,注意手卫生

  吃东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槎擦,交互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2)播放《洗手歌》,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

  3.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播放视频,学*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A.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

  b.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c.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B.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c.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脱卸口罩的正确流程

  脱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脸部接触面);

  双手同时捏住左边和右边的耳带,同时摘下;也可先摘下一边,再摘下另一边;

  用手捏住口罩耳带,叠好,放入收纳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丢弃至垃圾箱。

  (3)比一比,谁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确。

  4.避免食物传播

  (1)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开

  (3)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4)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三、总结

  1.防疫儿歌读一读

  小宝贝,要听好

  冠状病毒很糟糕

  潜伏久,传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门

  不凑热闹不串门

  戴口罩,不乱跑

  安心在家乖宝宝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强免疫身体好

  勤洗手,亲消毒

  我们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祝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疫情心理疏导工作小组

  学校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学生会干部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组长:统筹管理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副组长:协调心理健康负责人(刘倩倩)及各科室、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于防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工作。

  组员:

  1、预防和监控学校可能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

  2、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

  班主任及学生会干部:

  1、收集并上报学校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信息;

  2、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寻求帮助并向刘倩倩老师和学校领导通报情况。

  二、心理疏导的对象:

  我校因面对疫情产生不良情绪、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全体师生及家长。

  三、心理疏导的方式:

  (一)、*台互助。在开学前,利用微信公众*台,引导我校师生及家长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全体师生及家长及时关注情绪,做好情绪调控,普及心理健康维护常识,合理看待疫情。各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及家长疫情及其心理状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开学后,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刘倩倩)、各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等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珍爱生命,积极面对学*生活。

  (二)、技术支持。尝试开通网络心理支持服务,开通心理热线、微信群等沟通方式,积极为广大师生及家长做好服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刘倩倩)、班主任要认真研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有需求的师生及家长开展线上个体辅导戒者进行电话咨询(电话:4034819。),引导师生积极面对学*生活。开学后,要针对本次疫情认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及个体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师生心理状态。

  四、心理疏导内容: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6)

——疫情防控师生心理疏导方案范文10份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心理疏导工作,结合本校实际,特此制定本方案。

  指导原则

  以“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为工作原则,围绕“育心育德育人”指导思想,以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和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心理问题为核心,和谐有序渡过疫情期。

  工作方法

  (一)学生在校期间,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1.根据xx小学[20xx]36号《xx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学生可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咨询、关注“楚医心语”公众号预约咨询,心理中心专职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24小时电话接听服务。

  (二)学生离校期间,加强家校沟通,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1.通过各类家长联系群,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健身健脑健心”,积极倡导碎片化健身活动,静态工作学*1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养成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生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在学生离校期间提供24小时电话接听服务,学生可在“楚医心语”公众号内通过“解忧信箱”功能获得服务。

  (三)应急处置

  1.关注疫情,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变化,遵守流程,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按照《xx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处理流程》处理。

  2.应急情况下,整合教师资源,从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中组建应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由心理中心指导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3.在必要情况下,专职心理教师要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病愈等需要援助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

  一、工作目标

  针对师生尤其是师生亲属为新冠疫情患者(含已治愈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或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维护全体师生心理健康,保障学校正常的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及时关注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服务和人文关怀,帮助其顺利消解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学*和生活。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及时请相关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干预,必要时联系精神科医师会诊。

  (二)强化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学生、残疾学生、学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支持。

  学校要进一步落实“一人一案”帮扶举措,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关爱帮扶,并指定专人负责特殊群体学生的线上教育教学期间的生活联络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开展广大师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师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师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和相关心理咨询团体的帮助。待高三、初三等年级正式复学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纳入学校现阶段整体工作部署,建立学校领导、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总结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支持学校心理咨询师(含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志愿者参与心理服务工作,合理安排线上及复学后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值班,并及时将咨询方式告知全校师生。

  (三)学校要在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信息收集,及时了解本校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情况,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依托颍州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组建颍州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期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教育服务队,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值班,为全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提供线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为积极响应教育局等部门的号召,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门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疫情防控期间不同类别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学生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扰,寻找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维护心理健康,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

  二、具体措施

  1、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a、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b、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心理素质;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

  c、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d、尊重、理解与真诚友善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每学年初根据工作岗位人员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多方配合,协调统一,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全校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教师兼职任教。每两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4、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提供单独性质的心理咨询。并对心理咨询的案例进行纪录、整理和入档,存档工作确保咨询对象的个人隐私情况的保密性。

  5、开辟内容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6、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说明:疫情期间,因为学生在家学*,情况特殊,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实地家访,针对特殊学生进行一次家访,面对面交流疏导,树立孩子的信心;

  二是电话、QQ或微信家访,针对路途比较遥远的家庭,主要通过这些*台方式,至少每周进行一次;

  三是各班每周进行一次线上主题班会,进行集体疏导;

  四是联合科任老师,了解全班学生在家情况,根据需要分配重点疏导对象,要求随时关注、家访、疏导。

  7、学校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组建,在学校领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8、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公众号、微信等网络形式,发动社会力量,为受疫情影响的学生提供情绪调节方法、社会资源渠道等方面的内容。

  (三)针对三类人群的帮扶措施。

  第一类:*期受重大影响的`学生,做重点关注和关怀,重点评估受影响学生的心理情况,有必要可考虑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

  第二类:针对学校已掌握的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护;班主任进行班级排查,上报学生情况,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类:通过班主任群和公众号,向全体学生发送心理健康常识及心理求助资源渠道。

  三、外部资源链接

  如有必要,寻求恩施州心理咨询师协会和恩施州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的帮助,协助相关工作。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疫情心理危机事件,保障校园稳定,按照国家、省、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本着进一步落细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师生心理健康工作,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树立生命至上与身体健康理念,结合教职工工作特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结合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理性*和的工作、学*、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各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各班心理委员、宿舍管理员

  三、工作任务

  按照文件精神与具体要求,在全体师生中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增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重点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确保广大师生以健康积极心态开展学*与生活。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学生情绪波动

  全体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统筹起来,一体推进,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不出现因心理原因产生的极端事件。

  (二)做好摸底排查,掌握心理动态

  各班主任要组织好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开展工作,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摸底排查,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支持服务,减轻疫情、核酸检测、封闭管理等特殊情况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困扰,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如有情绪异常波动的同学,班主任及时疏导,如果疏导无效,及时与心理咨询室联系。

  具体排查内容:

  1、学生情绪状态。尤其要关注因心理问题长期请假,刚刚返校的住校学生的情绪状态。

  2、宿舍人际情况。避免冲突,有矛盾及时调解。

  3、学生中舆情情况。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坚定对老师和学校的信心,保持情绪冷静。

  (三)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心理防护

  1、通过班级微信群实现家校密切沟通与联系,让被管控在校的住校生家长放心,协助稳定学生的情绪,帮助隔离在家的跑校生家长稳定孩子的情绪。

  2、心理咨询室进行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同学树立信心,减少恐慌,营造团结、安全、理性的氛围。

  3、密切联系班主任工作群,指导班主任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开展咨询服务,做好人文关怀

  1、公示热线电话

  做好学生线上、线下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工作。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状况调查,严格执行咨询师轮值制,切实做好线上线下心理援助,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师生心理困惑,为有需要的师生及时提供咨询转介。

  四玲姐姐:131xxxxxxxx

  叨叨琦:178xxxxxxxx

  (每日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30)

  2、聚焦重点人群

  (1)封闭管理的'住校生。各班主任要对住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情况进行关注。

  (2)因心理原因请假后复学的学生。关注他们现在是否服药,药量能坚持的日期,情绪波动情况。

  (3)家庭情况特殊学生。家中有人生病或其他事件的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及时关注。

  (4)心理脆弱学生。对疫情有恐慌、害怕、担忧的学生,要及时安抚。

  (5)密接、次密接学生。

  3、成立宿舍心理互助小组

  各宿舍成立宿舍心理互助小组,积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团结一心,共同稳定情绪,*稳度过疫情。

  4、做好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对心理波动过大,无法有效安抚的学生,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室辅导老师。

  (五)做好学生返校后防控工作

  1、严格执行心理异常及时报告制度。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班级心理委员积极发挥各自职责,密切关注班级及宿舍同学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对于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变化,如情绪异常低落或暴躁、行为表现背离常态的同学,应在最大程度保护其隐私的情况下,及时上报政教处,由心理咨询室和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开展科学评估,加强分类指导。学校要密切关注返校后师生心理状态及变化,确保在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做好谈心谈话、咨询转介。科学评估师生健康状况,重点关注那些因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焦虑、悲伤情绪的学生,分层分类提供帮助及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3、规划课程活动,提升防疫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师生需求,有针对性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提升师生管理情绪、应对压力的水*,着力营造校园和谐*安氛围。

  4、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校方应及时掌握师生心理状态与变化情况,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对重点关注人员的信息更新与跟踪服务。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应由专人保存,并防止隐私泄露。

  5、努力提升队伍工作能力。多渠道提供各类培训与问题解答,完善与提升沟通交流、思想引导、情绪疏导与生活指导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师生心态*稳健康。

  (二)履职尽责,加强监管。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全面做好师生心理保健工作。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7)

——疫情心理疏导活动方案通用10篇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学生心理状况的波动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科学对待疫情,减轻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期间我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缓解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伤害,保障我校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坚定抗击疫情必胜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意识到位、职责到位、保障到位,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工作体系为依托开展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要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xx大学xx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组织各学院开展心理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反馈;

  3、配合、协助二级学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4、开展在线心理咨询;

  5、组织举办在线心理健康讲座;

  6、在线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知识;

  7、指导二级学院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级学院主要工作:

  1、结合实际,各学院制定本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2、实施心理排查,并向心理中心反馈排查结果;

  3、组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及其他宣传教育;

  4、活动结束后二级学院将活动图文资料报送至学校心理中心。

  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主要工作:

  1、及时了解和掌握本班、本宿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向辅导员及时上报问题学生;

  2、做好朋辈帮扶、危机识别和抗疫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的普及和活动宣传工作。

  (二)加强学生心理状况的精准排查

  各学院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家长的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要加强对学校原有重点关注学生的排查。宿舍长执行“宿舍成员心理健康状况日报制度和零报制度”,每日填写“疫情防控期间宿舍成员心理状况日报表”向班级心理委员报送舍员心理动态;心理委员执行“班级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周报制度”,填写“疫情防控期间班级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周报表”,每周将汇总的班级成员心理动态上报至辅导员;辅导员填写“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问题学生周报表”,每周对上报的问题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级分类,将需要心理中心协助的学生信息报送心理中心。如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和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需立即上报辅导员。针对原有重点关注学生,辅导员需每周与其进行心理谈话,并与其家长一对一沟通学生心理状况,有效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在精准排查的基础上,心理中心老师需根据学生心理分级分类情况,反馈学院指导意见,共同进行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跟踪监护、精细帮扶。通过在线心理咨询和朋辈互助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

  (三)加强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危机四级网络体系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时通过夜间查宿、同学之间观察和公寓畅通危机干预渠道,管理员的观察等途径,及时识别和上报心理危机学生个体;依托“学生—辅导员—学院—心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五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做到危机干预工作链条运转及时、快速、合力;利用校医合作*台,对已在服药治疗的学生,做好医疗保障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复诊和购买药品;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转介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完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机制

  心理中心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力量,提供校内外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中心开通电话、微信和QQ等形式的咨询方式,为受疫情及封控管理措施影响的学生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心理中心和各学院需积极向学生宣传介绍“xx教育系统抗疫心理援助*台”,鼓励广大学生积极、主动求助。

  (五)举办抗疫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中心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优质学*资源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xx交通大学邀请xx市高教学会心理素质研究分会、xx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京陕抗疫心理讲堂”系列公益讲座,帮助我省高校师生因疫情防控而产生的压力。心理中心根据讲座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台提前发布,提醒我校学生按时聆听。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宣传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

  坚持校院两级、以学院为主的原则,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抖音、QQ群、网络课堂等“云”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班会、沙龙、疫情防控心理调适知识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重点从珍爱生命、情绪宣泄、压力调节、睡眠调控、疫情心理健康指导、职前心理适应等方面,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一、组织领导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市卫生健康委负责辖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经费保障。

  省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全省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发动具有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家,组建省、市级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队伍,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附件1),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三)心理危机干预坚持属地管理为主,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三、组建队伍

  (一)省级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建以省、市级副高以上职称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为主的省级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附件3),指导各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专家组成员可单独组队或者与综合医疗队混合编队,前往各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市级心理救援医疗队。组建以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中具有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专家为主的市级心理救援医疗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工作。

  (三)心理援助热线队伍。以各市、县(市、区)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为主,根据工作需要增加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

  (四)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作用,鼓励专业人才及社会力量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询、疏导和危机干预等心理支持。

  (五)基层工作者队伍。全面发动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等基层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向辖区各类人群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转介心理障碍患者,积极预防、减缓疫情的负面心理社会影响。

  四、主要措施

  (一)及时识别高危人群。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开展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制定工作时间表。重点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心理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避免事件的发生,如自杀、自伤、伤医和其他冲动行为等。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所在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各市要充分利用“视频培训”和“掌上办公”等方式,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各级职能部门一线防治人员、门急诊筛查的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参加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等工作的人员、村居(社区)干部及网格员,以及在**相关部门参加指挥、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服务。

  (三)强化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向住院和就诊患者免费发放心理关怀卡或告知热线电话(附件2),加强医患间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因患者冲动而对一线医务人员造**身伤害。医疗机构要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监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合理制定工作时间表,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减压。

  (四)设立应对疫情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各市依托精神专科医院,整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开通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组建热线技术专家组,在上岗之前,要对接线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统筹组织心理工作者轮值,每条热线至少开通2个坐*,提供 24 小时在线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服务,定时分析汇总来电咨询信息,了解掌握公众关注热点和各类来电人员心理状态,做好评估和预判。发现突出问题或可能发生应激事件时,要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五)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心防网络。充分发挥“健康浙江”、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台、现有心理援助热线和多种线上通讯手段的作用,制作科普视频和宣传资料,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保健问答30条》(附件4),利用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六)发挥县乡社会心理服务*台“底座”作用。县乡社会心理服务*台要安排专人在岗、开通服务电话,主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村居干部、网格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等在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因疫情导致心理行为异常人员时,要告知当地社会心理服务*台信息和联系方式,并积极引导其到社会心理服务*台咨询和接受心理援助。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迅速部署。各市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紧部署各项工作措施,快速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融入疫情防控总体工作中去。

  (二)科学研判,做好参谋。各市结合疫情发展和人群心理状况进行研判,发挥参谋作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

  (三)落实落细,抓出成效。各市要迅速组建相应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队伍,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与督导,做好重点群体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市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向社会公布心理热线电话号码,做好科普宣传,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工作安排部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联系工作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如下。

  一、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当前异常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为准确把握校园封闭管理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诸如学业压力、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组织、朋辈督导、现场调研等多渠道深入学生、院系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科学研判风险,优化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畅通个体心理咨询服务渠道。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为了向学生提供方便、及时的心理疏导,三校区除保持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的常态咨询外,开通非工作时间(包括周六、周日及节假日)的心理援助热线:xx,确保学生可以得到全天候触手可及的心理关爱。

  2、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台。聚焦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学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心理矛盾多发点,适时启动线上团体心理辅导或小范围的线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形式。持续依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传播疫情防护和心理防护的相关知识;创新宣教模式,举办疫情防护“心理微课堂”、“心理聊天室”等系列直播互动活动,聚焦学生关切热点,营造理性积极的校园氛围。

  4、筑牢危机预防干预防护网。定期汇总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中呈现的突出问题,查找共性,及时通过朋辈督导师为各院系发送风险提示,有效预防与解决实际问题,化解潜在风险;主动对接学院,关爱特殊群体,及时识别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提升内涵,全面强化工作队伍业务能力

  为适应特殊时期及复杂形势下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三支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一是针对心理中心的咨询师队伍,持续开展“同辈督导工作坊”、案例研讨、案例督导、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及个人体验活动,持续提升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技能。二是针对辅导员队伍,继续通过外训内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案例研讨等活动,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应急能力、谈心谈话及家校沟通技巧。三是针对学生心理信息员队伍,通过联系院系的朋辈督导师,持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学生心理信息员队伍的危机预防与识别能力。

  四、工作要求

  心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要切实“强能力、转作风、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实效;负责联系院系的朋辈督导师要积极对接学院、书院,确保沟通反馈机制畅通,确保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有节有序开展;各学院、书院心理健康教育二级工作站要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安排,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及放松减压活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并将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上报心理中心。

  一、指导原则

  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新冠疫情,让全体师生及家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有效缓解我校师生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预我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跟进心理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2.密切跟踪、研判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聚集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校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提供解决方案对策及建议。

  三、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新冠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团队。名单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

  组员:政教处、学年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安排

  (一)开展开学复课衔接工作,

  对复课后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良问题,提前预判,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迎接开学的行动准备,从身体上收心,行动上收心,引导学生制定开学计划。

  (二)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上好开学第1课

  通过开展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生命安全、爱国、感恩、责任、家国情怀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家居学*生活期间,学*体会和成长感悟可通过。推广校内外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帮助师生汲取正能量。

  (三)在校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1.通过微信公众*台推送“致师生、家长的一封信”普及疫情的相关知识。

  2.通过微信群,疫情工作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建议收集学生关于这次疫情的提问;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一一回答学生代表性的问题;正确提供信息;建议学生查看疫情新闻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做好学生的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等。

  3.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做好将鉴别分类,予以不同应对。

  4.学生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状态;要予以及时干预。学校通过QQ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安排具体值班人员。

  5.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

  6.提醒学生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熬夜、饮酒、吸烟等),开展适当的室内运动。

  7.自我识别症状。通过有效的宣传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等;安排每日的体温检测等。

  8.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四)xx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1.通过微信进行三级心理讲座培训,普及疫情的心理调适相关知识。

  2.通过微信群,辅导员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

  3.对目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4.通过微信、钉钉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

  5.按照规定的四类人群制订分类干预方案。

  6.制定开学后学生心理辅导预案,重点排查返校后情绪反应强烈,尤其是有家庭感染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支持帮扶。

  7.开学后,建立以寝一一班一一校的三级联动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正处于关键期,为更好地帮助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构建*安、友善、和谐、稳定的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根据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

  成员:

  为了确保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将组建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组成的心理干预业务小组,有序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疏导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疫情期间,学校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制作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向广大学生普及“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等科普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安全的疫情防护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全体学生注入一剂心理预防针,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保护。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xxx”微信公众号、黑板板、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台向广大学生推广心理健康、自我防护等知识的宣传。

  (二)制定工作措施。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切实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针对封闭管理在校学生和居家学生,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特殊情况,适时调整心理疏导措施,培养积极阳光心理品质。

  (三)及时进行研判。各系部要及时摸清本系部疫情情况,各班级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特别是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避免求助者因前来咨询而受到再次伤害。

  (四)开展有序服务。通过微信群等形式不定期向广大学生和家长推送防疫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为被疫情困扰、被隔离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启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受困扰的学生开设防疫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对因疫情导致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并做好一定时期内的跟踪;对出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积极开展转介工作。在个体心理咨询过程中遵循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工作对象

  学校因面对疫情产生不良情绪,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全体学生。

  四、落实干预

  (一)*台互助。通过企业微信、 “xx”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线上*台发出倡议,倡导全体师生及家长遵守政治纪律,理性客观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调整心态,以理性*和的心理状态应对新冠疫情,齐心协力,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熬夜、抽烟等),开展适当的室内锻炼活动,积极与父母、亲友沟通交流。在线收集学生关于疫情的提问,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逐一回答学生关注的代表性问题,提供正确信息。开学后,做好学生的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

  (二)技术支持。开通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电话、微信、QQ等通道,积极为广大学生做好服务。认真研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线上个体辅导或者进行电话咨询,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生活。开学后,要针对本次疫情认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三)分类干预。

  1、疑似感染学生干预措施:

  (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放松行为,减少应激反应;

  (5)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6)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及时寻求社会帮助,调整心态。

  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2、无感染但情绪波动明显,正常学*、生活遭受明显影响的学生干预措施:

  (1)引导适度浏览相关信息,正视疫情;

  (2)引导接纳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和压力,提供心理支持;

  (3)对交流、适应性行为进行指导,引导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积极的自我对话、正念冥想、行为放松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适度选择娱乐活动,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沉迷上网等);

  (4)引导来访者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做好自我症状识别与求助;

  (5)对由此次疫情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为了帮助全校师生在心理上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积极预防,减缓和控制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我校制订了《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学校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开通针对疫情的心理支持电话热线咨询服务。

  二、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

  为积极落实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围绕外出和从外地返回的学生,建立针对性心理服务制度,班主任进行摸底,要求各班级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即各班主任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主动沟通,了解思想和心理状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如果察觉学生心理出现高危症状,及时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进行心理干预,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为了落实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各年级学生管理网络*台,发布权威消息,通知学生最新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方法,宣传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情绪等科普知识,以确保学生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四、拟定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根据目前疫情的变化趋势,学校心理咨询室拟定了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将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热线咨询、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减轻疫情对学生身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一、工作目标

  针对师生尤其是师生亲属为新冠疫情患者(含已治愈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或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维护全体师生心理健康,保障学校正常的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及时关注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服务和人文关怀,帮助其顺利消解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学*和生活。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师生患者及家庭成员,及时请相关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干预,必要时联系精神科医师会诊。

  (二)强化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学生、残疾学生、学困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支持。

  学校要进一步落实“一人一案”帮扶举措,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关爱帮扶,并指定专人负责特殊群体学生的线上教育教学期间的生活联络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开展广大师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师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师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和相关心理咨询团体的帮助。待高三、初三等年级正式复学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纳入学校现阶段整体工作部署,建立学校领导、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总结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心理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支持学校心理咨询师(含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志愿者参与心理服务工作,合理安排线上及复学后的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值班,并及时将咨询方式告知全校师生。

  (三)学校要在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信息收集,及时了解本校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情况,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依托颍州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组建颍州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期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教育服务队,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值班,为全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提供线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为舒缓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xx学校应对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做到有效预防、及早发现、专业辅导,降低学生因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心理应激危害程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疫情相关决策部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求,将学校师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建立心理支持服务热线,确保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二、组织保障

  成立应对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疫情期间进行疫情应对的部署与规划,开展心理干预指导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学校师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重大危机事件作出决策处理;

  2、参加上级相关工作会议并做好落实;

  3、执行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8)

——心理疏导活动方案范文5份

  一、设计意图

  愤怒情绪,在心理学上讲,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现代学生多数是充满个性的学生,显得较为娇生惯养,性格上比较自私,容易因为小事与他人发生矛盾,易发怒。这种情况若是得不到矫正,不仅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易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适宜地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愤怒情绪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愤怒情绪的危害性。

  2、引导学生意识到合理调节愤怒情绪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合理调节愤怒情绪。

  三、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合理调节愤怒情绪。

  四、授课年级及课时

  四年级,课时为1课时

  五、活动准备

  收集愤怒情绪的危害事例、收集整理合理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活动——镜子里面的我

  师: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你觉得哪个表情让你看着最舒服?那个表情让你看着心理最不舒服?

  师:你有愤怒的时候吗?翁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愤怒的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二、讲授新课

  1、故事分享——钉子的痕迹

  2、现场问卷调查——你有曾因愤怒过吗?在你愤怒的时候,有过什么过激的行为吗?

  (二)愤怒情绪有哪些危害?

  1、学生谈危害。

  2、教师总结危害:

  (1)发怒有害身体健康。

  (2)发怒影响人际关系。

  (3)发怒易伤害他人,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三)我可以避免愤怒吗?我怎么去避免尼?

  (四)如何调节愤怒情绪?

  1、小组活动——我给蛋糕做装饰

  (1)师:这儿有一个蛋糕,它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没有其他的修饰,你能用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使它变得更漂亮美味吗?六人一份,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蛋糕的空白处,它就是修饰品。方法一定要切合实际。制作时间限时3分钟。(学生小组讨论记录方法)

  (2)展示学生成果,小组互评是否合理。

  (3)推荐合理方法,进行现场演示。

  2、巩固活动——做“情绪调节美味粥”

  通过此活动巩固合理调节愤怒情绪的前提和方法,学以致用。

  (五)总结

  师:一生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事儿,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当你误解受委屈时,用上咱们的金点子吧。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这才是生活的美好和智慧。

  (六)作业

  绘本阅读——《生气汤》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在分享我的愤怒过往和“我给蛋糕做装饰”两个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采用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使之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学会合作学*,寻求师生共同发展。

  1、游戏——镜子里面的我

  同学之间两两相对,互为镜子,又教师统一发号口令,根据口令做以下表情:哭、笑、惊讶、生气、很生气。

  2、故事分享——《钉子的痕迹》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拦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象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3、问卷调查:你有曾因愤怒过吗?在你愤怒的时候,有过什么过激的行为吗?(选择划√)是()否()

  4、活动——“我给蛋糕做装饰”

  活动要求:

  1.每6人一个蛋糕。

  2.学生调节愤怒情绪的好方法记录在蛋糕的空白处。

  3.制作时间为3分钟。

  注意:方法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5、活动——做“情绪调节美味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张卡片上记录下最*让他们生气愤怒的事,然后将卡片放在锅里,通过所学知识,将“生气愤怒粥”变成“情绪调节美味粥”。

  一、活动主题

  养成好*惯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和游戏的辅导,让孩子们辨别好*惯与坏*惯,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态度,成就人生的辉煌。

  三、活动性质

  支持性、发展性小组

  四、活动对象

  6-10岁儿童

  五、活动人数

  6-8人

  六、活动日期

  20xx年2月5日,6日,7日,8日,9日共5次

  七、活动时间

  上午9:15-11:00

  八、活动地点

  武汉市硚口区青少年宫5-2教室

  九、活动课程安排

  第一节

  我们是好朋友

  小组的形成和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

  包括“我是,我知道”、“小组契约红绿灯”、“衣夹怪物”

  第二节

  好*惯、坏*惯

  区分好*惯、坏*惯

  包括“一元几毫”“情景模拟”、自由发言

  第三节

  抛开坏*惯

  在认识坏*惯的恶劣后在组员的建议下努力改掉坏*惯

  包括“吹吹”、“你言我语”、作业布置

  第四节

  养成好*惯

  培养养成好*惯的正确态度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优选【10】份(扩展9)

——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精选五篇)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心理状况,为更好帮助全校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复课后的校园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耐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二、活动宗旨

  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

  三、活动时间

  20xx年2—6月

  四、活动内容

  (一)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生活期间的学*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访谈、心理绘画或其它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举办“心理专家心理讲座”、手抄报、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促进自我成长。各学科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

  (三)关注差异,针对不同年龄特征和学段特点提供心理指导。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不同学段特点与个性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阶段,以组织开展游戏或心理拓展活动为主,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指导学生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针对毕业年级学生,要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情绪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

  (四)实施干预,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完善心理危机预防、识别、干预、转介机制,搭建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台,促进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别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偏差等情况的学生,提供干预性心理辅导,开展行为矫正,协助其回归正常学*生活。特别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辅导,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协助其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促进其转变认知、优化心态。

  (五)加大宣传,增强学生心理正能量。

  学校要及时向学生传递权威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辨别和独立思考能力,降低焦虑情绪。通过学*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抗疫斗争中各战线表现突出人员等,帮助学生汲取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成长型思维,增强自信心。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手段,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以及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沟通指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学校要畅通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及方法,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七)长远谋划,扎实推进,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要结合新形势,系统谋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心理辅导室等硬件建设,注重全体教师、专兼职心理教师心理业务水*和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开展,活动内容要丰富、针对性强,紧密结合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贴*学生的学*生活实际;形式要多样,增强活动吸引力;参与要广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注重实效,打造品牌。

  学校在开展活动时,要紧密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注重实效,突出活动的教育意义;要注重品牌活动的创建,积极打造活动精品,使之持续开展,常做常新;要注意积累相关资料,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上报活动开展情况。

  (三)重视总结,提炼成果。

  活动期间,学校将组织开展工作。各班要根据学校要求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和成效,提炼优秀成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对暂时不能复课的学生,学校要密切关注思想状况,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线上心理辅导、线上心理主题班会等形式,指导学生继续做好疫情防控,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学*效果。

  春节临*,我镇将迎来人员流动、聚集高峰,疫情防控面临更大考验。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就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固根基,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实施成效,成立清凉峰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金毅、镇长包钱法担任,党委委员洪加军任常务副组长,陈志军、卞迎翔、杨家*、辛长春、汪向阳、阮一栋、方春辉、张萍、俞光荣、吴涛等班子成员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委员洪加军兼任主任,王珏蓉、周佳波、方力行任副主任,成员包括李增辉、曹筠修、方杰。办公室主要负责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拟定,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防疫人员的安排与分工,集中隔离点、防疫物资的设立储备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坚决做好十个“一”,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一)签订落实一张责任状

  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疫情防控责任状,由各村、各单位签订,压实各方责任。各村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疫情防控宣传,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摸排,相关信息上报、应急处置等工作。各科室、职能单位要严格落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加强对本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社会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卫生院、学校、养老机构、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严格按照《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等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流动人员排查等防疫规定,确保各项防控责任落实到专门领导、专门人员。设立巡查监督岗,检查、督促、提醒重点场所内人员做好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强化公共场所工作人员防控意识,所有工作人员每日必须体温检测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上岗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将进一步加大检查、抽查力度,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二)各村执行每日一报告制度

  各村要统筹开展流动人员排摸、防疫宣传、巡查走访等工作,实行每日一报告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疫情防控信息每日上报,每天下午2点前完成前一天到当日信息上报工作。对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核查任务要立即展开核查。强化值班值守,发现疫情立即规范上报。加强应急处置响应,对筛查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做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

  (三)填好一张流动人员排查表

  办公室负责制定流动人员排查表下发各村、各单位,各村、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流动人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组长代表、网格员等大网格作用,对外地返回人员进行滚动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尤其对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要加大排摸力度,发现后第一时间填表上报,落实管控。

  入境人员需实施“14+7+7”管控措施,即入境隔离14天期满后,再落实7天居家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同时建立“4+1”核酸检测机制,即所有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初始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医学观察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观察期满、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各进行一次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对其共同生活者进行一次免费的核酸检测。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应在抵临后第一时间到综合服务点接受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人员实施“7+7”管控措施,即7天居家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

  各村、各单位要提前掌握入境人员、国内回归人员行踪,提前报告镇防疫办公室,镇防疫办公室要会同各村、各单位提前做好人员回归的对接管护,防止出现人员交互流动的意外情况。

  (四)发放一封村民告知书

  办公室负责制定村民告知书,各联村组及村两委负责发放,确保到村到户。号召村民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惯,慎购慎食进口冷链食品。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认识疫情防控,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倡导广大村民合理安排行程,减少跨省流动,非必要不出境,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广大村民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倡导就地过节,提倡网络拜年,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集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从严控制大型聚集性活动,禁止举办300人以上活动。提倡文明节俭过节,红白喜事停办缓办,确需举办需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

  (五)上好学校一堂辅导课

  学校要严格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制度,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上好一堂辅导课,引导师生养成良好卫生*惯,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场所。稳妥有序组织在校学生放假离校和节后返校,进一步细化师生健康跟踪管理,确保离临师生底数清、情况明、行程可追踪。

  (六)开展每日宣传一广播

  办公室负责拟定广播宣传稿件,进行录制后每日中午、傍晚两个时间节点通过镇广播系统进行播告,提醒群众如何开展防疫、发现情况如何处理,以及应积极参与那些防疫工作等,形成全民防疫的良好氛围。

  (七)建立一支应急处置小组

  组建镇村两级应急小组负责疫情相关应急处置工作。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15人的镇级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各村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控。把青年党员、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成立5—10人的青年先锋队,负责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八)提前准备一个隔离点

  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集中隔离点及其工作人员的筹备工作,严格落实市防控办相关要求,集中隔离点要明确专人专职负责,配备足够的安保、医务、后勤人员。要加强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相关防疫知识和工作流程培训,确保疫情发生时人员队伍“拉得出”、“用的上”。

  (九)积极储备一批防疫物资

  党政办负责购买储备一批防疫物资,包括消毒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体温测量等相关设备,防疫物资储备量需满足全镇疫情防工作控满负荷运行15天所需的、物资量。

  (十)举行一次疫情防控演练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安排日期举行一次面向各村、各单位及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演练,由清凉峰镇卫生院指导、公共服务办协助开展。针对防控工作中个人防护器具正确使用、重点地区人员排查、高危人员接驳转诊、集中隔离点运行规范等相关工作进行培训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压实四方责任

  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摒弃厌战情绪,杜绝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压实各村属地责任,各科室、职能单位主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等四方责任。

  (二)认真落实措施,确保到边到角

  各村、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各方责任,慎始如终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织密网格化管理,做到政策宣传到位、风险排查到位、隔离管控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三)强化组织纪律,保障防疫成效

  强化疫情防控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人要分片把手,确保统一指挥、高效运行、快速反应。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处置相结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防疫成效。

  一、教职工管理

  1、各班教师每周一、三、五上午可向班级群内推送教育资源(防疫知识,小游戏,小运动,故事,古诗等)各班做好计划,记录好推送内容,责任到人。

  2、教师一定严肃疫情期间的排查工作,首先对自己和共同生活人员的上报信息,一定要真实准确,不得瞒报。对幼儿和学生家长排查工作,一定仔细、严格!有问题及时反馈!特别强调紧急排查的时间问题,不要拖和等,微信不回的及时电话联系。

  3、老师们手机不能静音!工作群更不要静音!随时待命状态,幼儿园群里有排查等重要消息在半个小时内回复,如果收到社区隔离、流调和被封的信息,马上上报园长。

  4、全体教师每日上午8:30之前,下午2:30之前完成上报个人体温等情况和各班幼儿日报等情况。教师本人及本班幼儿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出现被社区(村委会)贴条封控或进行居家监测的;被转运到集中点进行隔离的情况,大家一定第一时间上报!

  5、教师要随时关注属于重点人群、被隔离、收治的幼儿的体温变化,班级出现以上情况的幼儿,班级三位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追踪,责任到人,一旦出现新情况必须马上上报!

  6、全体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疫情管控要求,任何教师不得以上班为理由外出小区,严格按照管控规定,听从学校的通知和安排!

  7、全体教师务必配合好社区,一次不落地完成全部核酸检测,检测完及时填写《教职工核酸检测情况表》及《幼儿核酸情况检测情况统计表》两个共享表格的检测时间,未及时检测的务必上报原因,催促幼儿及时检测。

  8、传播正能量,不在朋友圈随意发布非正规渠道消息。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居家。

  二、幼儿管理

  1、按照局统一安排停课,积极参与班级定期推送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生活。

  2、每天对自己进行健康监测,继续实行晨、午(晚)检制度。每日上午8:30之前,下午2:30之前完成上报个人体温等情况。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呕吐、腹泻、呼吸短促、等症状的幼儿,执行社区村和校园双报备,并立即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3、如出现以下几点:

  (1)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

  (2)如出现被社区(村委会)贴条封控,进行居家监测的家庭及幼儿;

  (3)被转运到集中点进行隔离的家庭及幼儿;

  一定第一时间上报给本班班主任!不得瞒报!特殊时期,请大家一定提高警惕,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其次,一定要听从社区(村委会)的安排,一次不落地做好核酸检测,上报教师检测时间!

  4、全体幼儿严格遵守区防控措施,在封控区域内,里不出、外不进、内不动,足不出户;管控区内也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流动,不得离开小区。

  5、配合卫健部门和社区(村)认真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务必保证一次不落地完成全部核酸检测,及时向老师上报核酸检测时间,当天未能检测核酸的向老师说明情况,尽快完成。幼儿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间隔距离,不逗留、不扎堆。私自不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将追究法律责任。

  6、与教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班级微信群接收相关疫情信息,避免不实信息传播,稳定社会秩序。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能够科学、及时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成立xx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危机干预专项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基本原则

  (一)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学生心理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环境和谐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分级干预,干预过程中严格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再次创伤。

  三、干预方案

  (一)工作目标

  1、积极预防、减缓疫情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2、为在疫情中受影响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

  4、继续做好重点关注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管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学生,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2、综合应用各种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做好心理中心重点关注学生的管理和干预工作。

  4、指导和支持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三)干预对象

  根据受疫情影响程度,将干预对象分为四级,干预重点从第一级学生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覆盖到第四级学生。

  第一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学生;

  第二级:肺炎疑似症状的学生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第三级:有亲人、朋友、身边的人患病的学生;

  第四级:受到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健康学生、心理易感学生等。

  (四)针对不同级别学生的危机干预要点

  第一级学生:此类学生容易出现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攻击、孤独、恐慌、绝望、濒死感、无助感等心理特点,工作原则为支持、安慰,及早评估自杀、自伤和攻击风险,注重情感交流,增强治疗信心,鼓励使用心理热线等干预方式。

  第二级学生:此类学生容易出现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心理行为特点,工作原则为减压、减少应激为主,鼓励尽早求治、正确防护。

  第三级学生:此类学生容易出现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等心理特点,工作原则为宣教、安慰、减少焦虑为主,鼓励规律作息,鼓励拨打心理热线进行专业咨询。

  第四级学生:此类学生容易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心理状况,干预以健康宣教为主,正确提供信息及进一步咨询服务的信息,指导其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五)工作预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