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2022-11-07 00:00:00 工作计划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三、本学期教授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四、《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七、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时间进度 实际完成进度 备注

  1 9.1——9.2 新生报到

  2 9.5——9.9 军训

  3 9.12—9.14 学*广播体操

  4 9.18—9.23 1*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原始农耕生活

  5 9.26—9.30 3远古的传说

  单元复*检测

  6 10.3—10.7 国庆放假

  7 10.10—10.14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8 10.17—10.21 6 动荡的春秋时期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9 10.24—10.28 8 百家争鸣

  单元复*测试

  10 10.31—11.4 综合复*

  11 11.7—11.11 期中测试

  12 11.14—11.18 9. 秦统一*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13 11.21—11.25 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4 11.28—12.2 13 东汉的兴亡

  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 12.5—12.9 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单元复*测试

  16 12.12—12.16 16 三国鼎立

  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內迁

  17 12.19—12.23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8 12.26—12.30 2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复*测试

  19 1.2—1.6 综合复*

  20 1.9—1.13 期末测试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2

  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3

  1、教学工作的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的班级为高一年一、二、三、四、五等五个班级,几个班级的学生给我的总体印象还不错,都比较懂事,部分学生学*很勤奋。

  学生的历史学*水*。高一年的学生刚从初三升入高中,大多数人的历史水*还停留在对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的识记上,知道历史是什么,却很难说清楚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因此,在理解与运用方面需要提高。

  学生的学*态度。高一新生还抱着“历史开卷考”的心态来学*历史,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的学*潜力。处于15-17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学*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跟初中生相比,他们稍成熟、稳重些,学*相对比较自觉。

  (2)教材与教辅分析

  高一上学期历史的教材为岳麓版历史必修1,主题是政治文明历程,分七个单元介绍了古今中外政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该版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体例上的变化,一改以往以“

  通史”的形式编写,采用专题形式编写而成,分为单元、课、目。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设计了“探究与解析”等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

  《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一个课目(综合探究课除外)均由“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建议”、“探究活动提示”、“教学参考资料”五个部分构成。

  (3)教学目标

  新课改要求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这三个目标要求进行教学。

  高一新生的历史水*有限,要想让他们马上参与探究性教学似乎有些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首先,在前半个学期,把高一年的学生看成初三年的学生来教,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此同时,要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对学过的历史知识的运用。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来分析历史以及收集与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再次,通过对《政治文明历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文明的产生、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的情感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

  (4)教学措施

  *时教学过程中强调预*、复*,是学生养成及时预*、复*的学**惯;在条件允许和课程教学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本学期,我计划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与提高课堂效率进行研究;二、进行学科间的研究,将该课题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例如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文言文史料)等科目的联系,即方便学生的理解,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论文撰写:在*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写教学日记,记下每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忧愁,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研读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打好理论基础,并有选择地观看一些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学*与运用。凭着这些积累,希望能够在学期末写好一篇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文章。

  (3)公开教学、听课、评课:本学期必须听30节以上的课,开一节公开课。要开好这一节公开课,*时的积累很重要。所以,我会认真备课,把每一堂课都看做公开课来上。听课是一个很好的学*过程,从中能够学*到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也能够发现自己教学上的`诸多不足。除了听20节本学科老师的课外,我还会听语文、政治、地理、数学等科目的课,因为这样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科间的联系很有帮助。

  3、继续教育的计划

  主要是自我培训计划。*时,注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反复性的学*,以巩固自身的专业水*;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学*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6篇)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每章都有阶段练*,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方式整合,使历史学*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总体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清河中学学校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自主学*,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题要精选。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题。做到*题要精选,反馈要及时。要通过*题讲评评出方法、规律,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试题的掌握。进行复*时,重在理清每一专题的框架,尽量使每一专题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3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三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其中9、10班和11班为文科班,文科的学生学*历史的目标是争取高考中得高分。1班和2班为理科班。他们学*历史的目标是通过明年的学业水*测试。本年级是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周四节课,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必修三,部分选修一的新课教学内容,理科班,每周两节课,本学期教学任务为历史必修三。

  二、教学目标及措施

  必修三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技术发展的历史,包括*的和外国的。涉及古代,*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中双主体作用,迅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二历史教学水*,完成教学目标,本期工作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进一步学*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讲: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对于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导师,在知识传授、思想交流、能力培养等各方面都要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同时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知识的学*和对新课改的`研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针对学生,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而全面的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把握好历史的科学性,教给学生一个传承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会求真,学会吸收;加强历史学*基础,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加大历史训练,用适当的练*题来提高历史的应用能力。理科学生要求掌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基本历史内容。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注重常规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坚持备课,做到每课都备好重点难点,认识学情,寻找突破点;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教案(或课件);课堂教学难易适当,突出重点,多展开师生互动;作业是巩固提高学生学*的重要手段,积极对作业进行批阅,做到每个单元一阅,并对每一课学生出现的疑难作讲解。文科的教学内容会深入详细些,而理科的只是掌握基本的事实,所以在教学时间上也是有区别的。

  (3)、加强教学研究与探讨:

  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常规教学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强化历史的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联系地看待问题,*题讲评则从审题入手,把握解题规律。

  ②、积极进行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借助网络丰富知识与题库。

  ③、加强对学生的学*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

  2、坚持集体备课

  高二年级有三位老师同代历史学科,为保证进度和教学内容得一致性,我们商议决定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同时也要为备课组献计献策,共同搞好教学工作。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学法大视野);教师*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计划和认真的教学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级部颁发的《20xx级高二第一学期级部工作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巩固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具体落实到历史教学的细节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高效完成历史必修3的教学工作。

  2.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一切立足于学生学*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养成。

  3、在教学方式上,坚定不移地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在高一认知、感悟、收获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在学*意识、学*态度、学**惯、学*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多数同学在学*上的主动性和内在需求已比较强,所以高二上学期历史教学除了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外,还要进一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向适应高考要求的过渡。当然,由于我们在高二年级要实行选课走班,对选择人文(科学)倾向的同学务必做到区别对待,对选择科学倾向的同学,教师仍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泼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地帮助学生通过会考。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课任教师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切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即按教学进度,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研会纪要发布于学科网。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第一步,人人自备,形成初始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框架明确,便于其他老师操作。多阅读教辅资料,使题目精选,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教研会上叙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1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集体备课,形成备课组教案。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解决好疑惑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精细备课,形成课堂教案。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的基础上,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必修3内容多,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1)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做到日日清。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实行“一月一集训”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利用*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新教师要坚持随堂跟踪听课,带徒教师每周听评徒弟课2节,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在教学组内计划地自主开展学科组内部教学活动,组织好组内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使学科教研、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5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三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其中9、10班和11班为文科班,文科的学生学*历史的目标是争取高考中得高分。1班和2班为理科班。他们学*历史的目标是通过明年的学业水*测试。本年级是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周四节课,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必修三,部分选修一的新课教学内容,理科班,每周两节课,本学期教学任务为历史必修三。

  二、教学目标及措施

  必修三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技术发展的历史,包括*的和外国的。涉及古代,*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中双主体作用,迅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二历史教学水*,完成教学目标,本期工作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进一步学*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讲: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对于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导师,在知识传授、思想交流、能力培养等各方面都要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同时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知识的学*和对新课改的研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针对学生,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而全面的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把握好历史的科学性,教给学生一个传承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会求真,学会吸收;加强历史学*基础,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加大历史训练,用适当的练*题来提高历史的应用能力。理科学生要求掌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基本历史内容。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注重常规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坚持备课,做到每课都备好重点难点,认识学情,寻找突破点;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教案(或课件);课堂教学难易适当,突出重点,多展开师生互动;作业是巩固提高学生学*的重要手段,积极对作业进行批阅,做到每个单元一阅,并对每一课学生出现的疑难作讲解。文科的教学内容会深入详细些,而理科的只是掌握基本的事实,所以在教学时间上也是有区别的。

  (3)、加强教学研究与探讨:

  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常规教学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强化历史的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联系地看待问题,*题讲评则从审题入手,把握解题规律。

  ②、积极进行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借助网络丰富知识与题库。

  ③、加强对学生的学*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

  2、坚持集体备课

  高二年级有三位老师同代历史学科,为保证进度和教学内容得一致性,我们商议决定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同时也要为备课组献计献策,共同搞好教学工作。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学法大视野);教师*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计划和认真的教学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每章都有阶段练*,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精选5篇)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计划:

  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现有学生324人,六个教学班。六个班综合情况是1班2班均有优秀生,并且他们的成绩比较高,4、5、6班中4、5班上课较活,优秀生也很多。6班学生成绩*稳,学*气氛好。在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兴趣不高,学*目的不明确。

  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主动性有待加强。

  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针对以上几种现象,在教学中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另外,本学期对于历史学科将开展讲历史故事、讲历史评人物讲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以达到增强学*兴趣的目的。

  以上计划的实施,须各位老师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也请同志门进行监督。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八年级历史成绩会取得长足的进步的。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三、本学期教授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四、《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七、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时间进度 实际完成进度 备注

  1 9.1——9.2 新生报到

  2 9.5——9.9 军训

  3 9.12—9.14 学*广播体操

  4 9.18—9.23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原始农耕生活

  5 9.26—9.30 3远古的传说

  单元复*检测

  6 10.3—10.7 国庆放假

  7 10.10—10.14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5 青铜器与甲骨文

  8 10.17—10.21 6 动荡的春秋时期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9 10.24—10.28 8 百家争鸣

  单元复*测试

  10 10.31—11.4 综合复*

  11 11.7—11.11 期中测试

  12 11.14—11.18 9. 秦统一中国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13 11.21—11.25 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4 11.28—12.2 13 东汉的兴亡

  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 12.5—12.9 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单元复*测试

  16 12.12—12.16 16 三国鼎立

  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內迁

  17 12.19—12.23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8 12.26—12.30 20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复*测试

  19 1.2—1.6 综合复*

  20 1.9—1.13 期末测试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3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计划:

  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现有学生324人,六个教学班。六个班综合情况是1班2班均有优秀生,并且他们的成绩比较高,4、5、6班中4、5班上课较活,优秀生也很多。6班学生成绩*稳,学*气氛好。在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兴趣不高,学*目的不明确。

  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主动性有待加强。

  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针对以上几种现象,在教学中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另外,本学期对于历史学科将开展讲历史故事、讲历史评人物讲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以达到增强学*兴趣的目的。

  以上计划的实施,须各位老师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也请同志门进行监督。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八年级历史成绩会取得长足的进步的。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原始社会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共同体”。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统一,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占四个课时,期中复*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占四个课时。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学*与探究”,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时的教学中,要力争做到:

  第一、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10年一月份:复*迎考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学*与探究”,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时的教学中,要力争做到:

  第一、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期简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与课标要

  求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体教学研究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经过上一期的学*,掌握了一定的学*历史的技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他们的偏科思想比较严重,对历史科的学*不重视,学*态度不够端正。

  三、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0周,第十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周进行期末考试。

  四、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做好高效课堂提升的学*。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认识到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和西周的分封制。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学*与探究”,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时的教学中,要力争做到:

  第一、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10年一月份:复*迎考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学*与探究”,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时的教学中,要力争做到:

  第一、落实好课堂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期简析

  1、教学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历史上典故 (菁华5篇)

  1、炎黄子孙。“炎黄”分别指*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把部落联盟首领让位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ǔ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é)”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é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10、商鞅变法:商鞅,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1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1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14、 屈原投江,屈原名*,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ì)罗 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曾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素材解读:

  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不经过努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

  适用主题:努力勤奋自律

  在*封建帝制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不少的状元,但要说到死的最凄惨的状元却只有一位。他就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状元陈安阝。

  陈安阝(—1397年),字安仲,号叔恭,闽县营前(今福建长乐市营前镇)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状元。

  明初选举多从荐辟,偶有科举。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年)开始制定科试条例,科举走向定规。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等为考官,录取宋琮等52人为进士。三月殿试,钦点陈安阝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明初会试不按地域分取,试卷经弥封誊录后统一评卷,该科开榜后,录取的52人全部为南方人,这客观上反映了明初南方的经济、文化水*高于北方,该榜被称为南榜或春榜。很巧的是由于登第的没有一个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于是落第的北方举人就群起闹事,联名上疏控告考官阅卷不公,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新科状元一甲进士陈安阝等十二人与考官共同复阅试卷,增录北方籍优秀人才入仕。经复阅后上呈御览的北方人试卷文理不佳,且有犯禁忌之语,这时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北人陋卷进呈,朱元璋更加震怒,对参与阅卷者严加治罪,五月,将白信蹈、张信、陈安阝等人处死,时已八十四岁高龄的刘三吾以年老免死,发配戍边,被发配戍边的还有会元宋琮、探花刘谔等人。为*息风波,当年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录取任伯安等61名北方人为进士,经殿试后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又称北榜。

  考中状元原本是件无比荣耀的事情,陈安阝却因为南北榜之争反丢了性命,着实冤枉。陈安阝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被朱元璋下令革除功名,车裂而死,下场极为凄惨。这在*历史所有状元的行列中,陈安阝是死的最凄惨的状元。

  庞涓,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统领着当时号称“东方最强”的军队,最后却败在了以逃跑著称的齐国军队,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兵败被杀。庞涓之所以兵败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外部,一个是内部。

  庞涓之死的外部原因是孙膑用兵太巧,抓住了庞涓的人物心理。庞涓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自己的同学孙膑对他太了解了。孙膑正是因为非常了解庞涓,所以才敢大胆的使用“增兵减灶”的计策,这才使得庞涓一步步迈进孙膑布置的陷进之中,最终庞涓被孙膑围杀于马陵。

  内部原因一个是庞涓的自大狂妄,庞涓此人虽然有着很不错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韬光养晦,锋芒内敛。据历史记载,庞涓此人,好大喜功,有一点小小的功劳,都可以吹嘘到天上去。所以,他在魏国国内被很多人排斥,要不是庞涓确实有那么点才能,估计早就被魏王给杀了。也是因为他的自大狂妄,才让孙膑有机可乘,抓住了这一缺点,最后死在了这个缺点之上。

  内部原因的第二方面就是魏国内部的不团结,勾心斗角,*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魏国军事实力在庞涓的手上的刀巨大的发展,但是国内并不怎么团结,这也就使得魏国的国力不怎么稳定,拖慢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导致国力的衰退。

  如今,我国还存在某些姓氏之间不通婚的例子,而之所以不通婚,大都源于历史或小说中的国仇家恨。秦、岳不通婚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据媒体报道:在合肥,载入族谱的岳飞后人有*万名,一直以来,岳家男子不准与秦姓通婚,到新*成立,这个家法才放宽。但如今翻族谱,还是几乎没有和秦姓通婚的。

  岳秦不通婚的根源当然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宋朝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害死后,岳家立下严厉的家规:不准和姓秦的联姻,连当朋友都要保持距离。谁违背此家规,就会从族谱上除名。故而乾隆时,曾有某秦姓状元来到岳飞墓前留下感慨之句:“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岳姓祖先不允许后人与秦姓通婚,也有一个姓氏的祖先不允许后人与岳姓通婚,那就是女真后裔完颜氏。凡姓完颜者,皆女真后裔,即满族人。女真人的第一次辉煌是建立大金国,伐辽灭北宋,与南宋划淮而治。在与南宋的攻伐当中,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与南宋的岳飞争斗,流传下来的《精忠报国岳飞传》脍炙人口,可是女真完颜氏后裔与岳飞后裔也因此成了永远的仇敌。女真后裔都表明一个祖训:女真后裔不和岳姓通婚。

  元末明初,宗弼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因战功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潞州(今安徽肥东,现有完颜牌坊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十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河南鹿邑完老家村的完颜姓村民也仍然守护着女真完颜氏的文化符号和民间信仰,恪守着三大族规:一是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二是不唱不看《草坡面礼》、《八大锤》等戏曲,据说,1978年古典戏解禁后,有一个剧团在邻村演《朱仙镇》,被完老家村村民上台阻止,并发生打斗;三是同姓同族不通婚,可与汉姓通婚,但不得与岳姓通婚。

  历史上潘姓曾被杨、武两姓列为不通婚的对象,甚至有杨姓后人将“潘杨不通婚”的家训写进族谱。这完全是被虚构的历史故事害惨了。其实,《宋史》中并没有“潘仁美与杨业不睦”的记载。而后来的小说《杨家将演义》中,将潘仁美(原型潘美)描述成了陷害杨业的奸臣。

  一部《水浒传》,本是故事,潘金莲红杏出墙害死武大郎,这才有武松杀嫂……谁知从此后,武潘两家势如水火两不相立,互不来往。想要结亲,自然不被允许。《水浒传》里的故事,对清河县武潘两家造成了深久的影响。为此,施耐庵直系后人施胜辰曾专程赶赴清河,代祖先向两家后人致歉,武植祠堂里至今仍裱糊着他的诗作:“杜撰水浒施耐庵,潘武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武植祠里断公案,施家欠债施家还。”

  此外,梁、祝不通婚,源于《梁祝》*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施、郑不能通婚,源于清朝施琅与郑成功后人的家仇。

  历史烟云过眼,这些不合时宜的旧俗早就应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何况其中很多故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优选【10】篇

  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二历史教学水*,现将本期工作初步计划如下:

  一、文科班教学计划:

  1、继续完成选修一教学,继续以知识的概括归纳为重心

  2、完成选修三教学,侧重在材料的运用、比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上

  3、进行必修一、二、三的学业测试复*,兼顾知识时空线索的梳理

  二、理科班教学计划:

  1、以练*促复*,通过对考纲知识的一一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迎考

  2、通过综合训练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考前冲刺

  三、备课组要求

  1、落实学业测试复*资料:

  (1)按考纲知识点合作编写知识提要;

  (2)按考纲知识点每本书命制练*试卷,作为要点解读的补充;

  (3)要点解读要督促学生落实。

  2、补差与提高:

  (1)对学*有一些欠缺的学生,要一一督促检查其复*,尽可能地提高及格率;

  (2)为了争取更高的优秀率,加强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3、加强分工与合作:

  (1)分工明确:每位老师在备课、提要编写、练*编排等方面要有明确而细致的分工,各负其责;

  (2)合作紧密:彼此间加强学*与交流,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办公室交流等加强沟通,并相互学*,彼此听课,注意资料的共享与彼此配合的及时和到位。

  4、高度关注新课改动态:

  (1)了解各省的新课程教学经验,积极吸收教改成果;

  (2)及时关注湖南省学业水*测试的相关信息,并积极反映一线意见;

  (3)高度关注新课改下的湖南高考走向与形势,不因为学业测试而忽视高考。

  5、坚持两条腿走路:

  (1)文科班在搞好学业测试复*的同时搞好知识的梳理;理科班重在落实基础和查漏补缺。

  (2)坚持同时搞好知识提要与练*训练;

  (3)坚持及格率与优秀率一起抓;

  (4)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后练*共同运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每章都有阶段练*,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促使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高二历史的学*,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对历史的基本史观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化、文明、全球史观理解历史,世界历史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

  本学期主要完成《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教学任务,以及中国古代史部分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学*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情况分析

  岳阳县一中09届高二文科共7个班,这届学生高一会考采用开卷形式,历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班级之间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生学*历史方法较为陈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课堂争取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又能很好掌握学*内容。

  2、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帮助后进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4、注重*时的练*和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每次测试试卷的分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5、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8月27日-9月2日

  高二第一次考试及试卷讲评集体备课内容:考试评分细则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二周

  9月3日-9月9日

  世界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第八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三周9月10日-9月16日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第1、2、3课时集体备课内容:第四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四周9月17日-9月23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第六节,第三章单元检测及讲评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教研课:肖美金第五周

  9月24日-9月30日

  世界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1、2课时、第三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二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六周

  10月1日-10月7日

  国庆放假第七周

  10月8日-10月14日

  世界史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第五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八周

  10月15日-10月21日

  第四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世界史上册综合测试及课题讲评集体备课内容:历史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九周

  10月22日-10月28日

  世界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章单元检测集体备课内容:世界史下册第一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十周

  10月29日-11月4日

  世界史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1、课时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十一周

  11月5日-11月11日

  高二段考及试卷讲评集体备课内容:段考试题分析与讲评中心发言人:肖美金教研课:姚兰第十二周

  11月12日-11月18日

  世界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第二章单元检测及讲评第三章第一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十三周

  11月19日-11月25日

  世界史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1、2课时,第三节第1课时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十四周

  11月26日-12月2日

  世界史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十五周

  12月3日-12月9日

  第三、四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单元检测试题分析与统计中心发言人:姚兰第十六周

  12月10日-12月16日

  世界史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集体备课内容:第六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十七周

  12月17日-12月23日

  第五、六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世界史下册综合检测及试题讲评集体备课内容:综合试题分析与统计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十八周

  12月24日-12月30日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集体备课内容: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十九周

  12月31日-元月6日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二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二十周

  元月7日-元月13日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二十一周

  元月14日-元月20日

  期考备考资料编制:肖美金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方式整合,使历史学*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总体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清河中学学校特色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自主学*,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题要精选。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题。做到*题要精选,反馈要及时。要通过*题讲评评出方法、规律,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试题的掌握。进行复*时,重在理清每一专题的框架,尽量使每一专题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促使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高二历史的学*,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对历史的基本史观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化、文明、全球史观理解历史,世界历史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

  本学期主要完成《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教学任务,以及中国古代史部分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学*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情况分析

  岳阳县一中09届高二文科共7个班,这届学生高一会考采用开卷形式,历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班级之间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生学*历史方法较为陈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课堂争取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又能很好掌握学*内容。

  2、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帮助后进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4、注重*时的练*和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每次测试试卷的分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5、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备 注

  第 一 周

  8月27日- 9月2日

  高二第一次考试及试卷讲评集体备课内容:考试评分细则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二 周

  9月3日- 9月9日

  世界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第八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三 周 9月10日- 9月16日 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第1、2、3课时集体备课内容:第四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四 周 9月17日- 9月23 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第六节,第三章单元检测及讲评 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教研课:肖美金第 五 周

  9月24日- 9月30日

  世界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1、2课时、第三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二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六 周

  10月1日- 10月7日

  国庆放假第 七 周

  10月8日- 10月14日

  世界史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第五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八 周

  10月15日- 10月21日

  第四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世界史上册综合测试及课题讲评集体备课内容:历史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九 周

  10月22日- 10月28日

  世界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章单元检测集体备课内容:世界史下册第一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十 周

  10月29日- 11月4日

  世界史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1、课时 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一 周

  11月5日- 11月11日

  高二段考及试卷讲评 集体备课内容:段考试题分析与讲评中心发言人:肖美金教研课:姚兰第 十 二 周

  11月12日- 11月18日

  世界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第二章单元检测及讲评第三章第一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三 周

  11月19日- 11月25日

  世界史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1、2课时,第三节第1课时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十 四 周

  11月26日- 12月2日

  世界史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十 五 周

  12月3日- 12月9日

  第三、四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单元检测试题分析与统计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十 六 周

  12月10日- 12月16日

  世界史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集体备课内容:第六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七 周

  12月17日- 12月23日

  第五、六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世界史下册综合检测及试题讲评集体备课内容:综合试题分析与统计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十 八 周

  12月24日- 12月30日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集体备课内容: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十 九 周

  12月31日- 元月6日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评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二章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中心发言人:肖美金第 二 十 周

  元月7日- 元月13日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集体备课内容:第三节课堂教学安排中心发言人:姚兰第 二 十 一 周

  元月14日- 元月20日

  期考 备考资料编制:肖美金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岳麓版2007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岳麓版《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

  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第五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任务,第三周周六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第5-7周文科完成第九单元与选修III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及第八周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任务并在第六周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8-9周文科完成选修III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复*必修III及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10周复*准备段考。(节假日放假,则据实际情况往后进行调整)

  第11-13周讲评段考试卷及文科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任务。理科全面复*加强练*,进行第四次模拟测试。

  第14-15周文科完成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教学任务及测试。第16-18周文科进入复*阶段。理科全面复*,进行第五次模拟测试及准备参加会考。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级部颁发的《20__级高二第一学期级部工作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巩固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具体落实到历史教学的细节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高效完成历史必修3的教学工作。

  2.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一切立足于学生学*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养成。

  3、在教学方式上,坚定不移地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在高一认知、感悟、收获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在学*意识、学*态度、学**惯、学*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多数同学在学*上的主动性和内在需求已比较强,所以高二上学期历史教学除了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外,还要进一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向适应高考要求的过渡。当然,由于我们在高二年级要实行选课走班,对选择人文(科学)倾向的同学务必做到区别对待,对选择科学倾向的同学,教师仍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泼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地帮助学生通过会考。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课任教师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切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即按教学进度,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配给教师个人,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教研会纪要发布。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第一步,人人自备,形成初始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框架明确,便于其他老师操作。多阅读教辅资料,使题目精选,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教研会上叙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集体备课,形成备课组教案。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解决好疑惑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精细备课,形成课堂教案。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的基础上,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必修3内容多,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矛盾,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1)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做到日日清。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实行“一月一集训”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利用*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新教师要坚持随堂跟踪听课,带徒教师每周听评徒弟课2节,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在教学组内计划地自主开展学科组内部教学活动,组织好组内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使学科教研、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纵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来完成;重视对学生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历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科组会议,加强集体备课,***学进度,加强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

  三、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改变对历史学*的观念有质的变化,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方法。摸清学生情况,培养学生学*的积极性,探索新课程实验的合作模式,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师生互动,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形成乐学合作、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上课力求精干、实在,重点突出,难点仔细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的自主性。

  3、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4、抓好课前预*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尽可能实行轮流当面批改。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促使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高二历史的学*,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对历史的基本史观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现代化、文明、全球史观理解历史,世界历史能用“世界”的眼光来观察。

  本学期主要完成《世界*现代史》上、下册的教学任务,以及中国古代史部分教学任务;强化学生学*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情况分析

  岳阳县一中09届高二文科共7个班,这届学生高一会考采用开卷形式,历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班级之间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生学*历史方法较为陈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课堂争取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又能很好掌握学*内容。

  2、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帮助后进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4、注重*时的练*和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每次测试试卷的分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

  5、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


历史上学期工作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反思优选【五】篇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匆匆忙忙。每天的脚步都是来去匆匆,每天的身影都是忙忙碌碌。虽匆匆,但无悔,虽忙碌,但实在。从这学期开始,我校全部实施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课程理念和精神以及评价方式。作为老教师,我很荣幸地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这一班车。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在内容、形式上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是我*时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我首先从新的教学方法入手进行了改进。

  回忆起我在高中学*时期的历史课堂,那是一个在旧课程下老师的“一言堂”,学生记记笔记,背背要点1、2、3条。我的脑海里,学生没有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老师讲解完整的知识结构下,按照细致的板书识记历史知识的过程。我当时的认识是:历史=死记硬背。并且,背得还不好,就是记不住。今天想来,似乎没留下多大的印象,就像我们开的玩笑说法“一点不留的还给了老师”。相比之下,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动口。尽管,一开始,有些费时、费力,但是,坚持下来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提高了,无论从语言表达,问题归纳,思考,与人交流、合作都有了提高,这不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

  老师教学功底厚实,教学内容上注重细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这些确是老师令人佩服的地方。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其实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就是认真、细致、充分深入的备课,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有效信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与学生一起探究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与认识上。因此,在信息的运用上最好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寻找、观察、感受、理解,将有效信息的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把学*的资料交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来从中查找信息,感受信息,领悟信息,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他们在课上始终表现出兴趣盎然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运作活动与教师的讲述能够达到同步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是可以达成的。事实说明,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否被调动,是否被激发,是否处于积极的状态,是否能与老师的活动相互促动。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接受到、理解到教师传递的信息,信息就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有效的。

  八年级上册学的是中国*代史,作为历史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是这样做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又感到有些费劲。

  一,我们使用的是任教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少,并且文字苦涩难懂。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我们临沂推广的自主互助学*型课堂,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给人一种先进泥潭拔不出脚的感觉,学生在一堂课上光看看一遍教材就得用10分钟左右,如果再自学、讨论,老师精讲点播的话,一节课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自主学*的*惯还没有真正养成,所谓的互助和探究,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余的学生大多数是看客,少数在那里无所事事。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老师的水*参差不齐,理解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很难,更何况是具体推广;

  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无论老师实施新模式的态度如何,最关键是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老师的一切,而无论何种模式,它都要考试,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试卷上。

  四、期中期末统一考试的试卷要有所改进。要多出能力题目,最好是占到70%以上;少出死记硬背题目,最好是占到30%以下。此外,*日的考试最好是开卷考试。这样,考试考老师抓学生背问题的压力减轻了,老师自然就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只要是对学生的终生学*有利,老师也都愿意接受了。

  五、自主互助学*型课堂还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该是树立榜样班级和榜样教师,让老师们感到有个样板可以模仿,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各人忙各人的,学生最终无所适从。学*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老师教学功底厚实,教学内容上注重细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这些确是老师令人佩服的地方。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其实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就是认真、细致、充分深入的备课,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有效信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

  如何与学生一起探究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与认识上。因此,在信息的运用上最好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寻找、观察、感受、理解,将有效信息的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把学*的资料交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来从中查找信息,感受信息,领悟信息,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他们在课上始终表现出兴趣盎然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运作活动与教师的讲述能够达到同步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是可以达成的。事实说明,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否被调动,是否被激发,是否处于积极的状态,是否能与老师的活动相互促动。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接受到、理解到教师传递的信息,信息就是有效的,教学也是有效的。

  刚刚接了八年级历史,针对实际情况,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效率。

  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值得我们学*和领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这是普遍的教学法原则。他认为,在选用教学方法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巴班斯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指出了运用教学方法的真谛所在。

  教学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活动,“掌握教学的艺术,其困难和复杂性产生于各种各样需要人们制定决策的复杂情境,因为教学正在这种情境中进行。”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时,就要具体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确定最为适当可行的教学策略,而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认真考虑教法的适用性问题,尤其是要着重思考以下三个方面:是否适合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是否适合教师的`教。

  总之,教法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灵活多变的,这正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很值得我们的教师来探索。注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教法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