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

  工具和机械:1--2

  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

  2课时

  第2周3--5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

  3课时

  第3周6--8

  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3课时

  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

  3课时

  第5周形状与结构:1--3

  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3课时

  第6周4--6

  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

  3课时

  第7周7--8

  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

  3课时

  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

  3课时

  第9周能量:1--3

  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

  3课时

  第10周4--6

  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

  3课时

  第11周7--8

  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

  3课时

  第12周

  机动第三单元复*

  3课时

  第13周生物的多样性:1--3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

  3课时

  第14周4--6

  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课时

  第15周7--8

  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课时

  第16周

  机动第四单元复*

  3课时17—20周复*12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学*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4.学*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难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实验安排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杂质。

  5.根的吸水实验。

  6.分离叶绿素。

  7.茎疏导水分。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9.气球的反冲实验。

  10.瓶吞鸡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热传导。

  13.木屑在热运动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15.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提高学*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进度: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常规训练1课时

  工具和机械:1――2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2课时

  第2周3――5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3课时

  第3周6――8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3课时

  第4周机动第一单元复*3课时

  第5周形状与结构:1――3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3课时

  第6周4――6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3课时

  第7周7――8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3课时

  第8周机动第二单元复*3课时

  第9周能量:1――3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3课时

  第10周4――6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3课时

  第11周7――8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3课时

  第12周机动第三单元复*3课时

  第13周生物的多样性:1――3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3课时

  第14周4――6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3课时

  第15周7――8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课时

  第16周机动第四单元复*3课时

  第17――20周复*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5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36人。虽说有三年的学英语经历,打下足够的基础,但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 教材分析

  新版教材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为了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和方便教师教学,全书一律按单元设计和编写,每册书共六个学*单元和两个复*单元,全册10页课本,有利于教师合理的利用和教学设计。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强调语言的运用

  2、注意能力的培养

  3、突出兴趣的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特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8、提供丰富的多媒体配套教材

  单元一的主题是问路。通过吴一凡和机器人Rbin去参观科学博物馆中问路的情景呈现词汇和句型。

  单元二的主题是交通方式和交通规则,展示教材主要人物上学路上交通出行的情景,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单元三的主题是周末活动计划。通过展示Chen ie 和A话,以及张鹏朋友的周末活动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单元四的主题是交笔友,通过张鹏和Oliver谈论自己的笔友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单元五的主题是人物职业和生活情况,通过展示校园展板Career Da,教室里A和小伙伴谈论父母的职业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单元六的主题为表达情绪,心理状态和情绪疏导提出建议,通过展示Sarah姐弟因为爆米花产生争执,Sarah妈询问生气时应该怎么办的建议,呈现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三、 教学目标

  通过学*本套教材,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运用,促其心智的发展,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惯,使学生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的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册教材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结构。

  (2)、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口头应答单词短语和句子。

  (3)、能演唱以学过的英语歌曲,朗诵已学过的歌谣。

  (4)、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所用话语与场合符合。

  (5)、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与录音。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

  3、情感目标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和思想基础。

  (2)、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英语学**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四会句型、单词。

  ②在任务型学*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③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惯。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状况,将每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重组编排,以降低难度。

  4。注重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兴趣,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及时、科学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得失,使教学常新。

  7。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求教,努力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

  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话”

  6、“劳动的歌”

  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大中国》

  第三周,学唱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学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学唱歌曲《银杯》、欣赏音乐《筷子舞》

  第五周,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欣赏音乐《化装舞会》

  第六周,学唱歌曲《红河谷》欣赏音乐《*原我的心》

  第七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八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九周,学唱歌曲《洛累来》

  第十周,欣赏音乐《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第十一周,学唱歌曲《连连夯》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船工号子》

  第十三——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考试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根据学*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作业、编排丰富多采的语文实际活动,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教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导读,课文和“语文白花园”。

  三、班级情况:学生基础一般,需加强训练,提高阅读水*和理解能力。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四、教学要求:

  1、在学*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感;树立尊老敬老的美德;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趣的熏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惯。

  2、,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语、句段;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8、学会浏览,培养读书看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10、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能策划简单的这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1、能逐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重点:

  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对书法的爱好。

  2、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和默读。

  3、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

  4、初步领会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文章。

  5、能按*作要求写出小学生合格的*作。

  六、教学难点:

  1、培养课前预*课文的好*惯。

  2、抓住知识重点,设计多样*题供学生训练。

  3、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自主学*能力。

  5、联系阅读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常练笔。

  七、教学措施:

  1、激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

  2、根据语文课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作业、编排语文实践活动。

  3、提出课前预*要求,布置课前预*。

  4、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

  5、正确处理好课内外关系,开拓学生的视野。

  八、课时安排:

  略。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8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机会。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2)学生分组实验: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B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课外实验加强引导,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以此为方针,保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顺利完善!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9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和生活*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

  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

  2、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1、单元名称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守1—3

  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单元我们是公4—6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7—10

  6、***为人民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149。知法守法依***期末复*15—考试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树立宪法权威。每一课后有活动园,贴*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了解法律的作用有什么。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学情分析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原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3课时。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学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1、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性等多方面有影响;懂得食物链的含义;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惯;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的现象;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5、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通过课堂和实验活动,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五、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主要教学方法与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一棵“顽强”的小树》

  2 《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

  3 《假如大树都倒下》

  4 《食物中的营养》

  5 《消化与吸收》

  6 《饮食与健康》、《探索月球的秘密》

  7 《月有阴晴圆缺》、《地表在变化》

  8 《地震》、《火山》

  9 《岩石也变化》、《走进矿产》,

  1 0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1 1 《能量家族》

  1 2 《热能变、变、变》

  1 3 《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

  1 4 《打开能源宝库》

  1 5 《我们怎样做判断》,《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1 6 复*

  1 7 复*

  1 8 复*,期末考试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六年级共1个班级,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3周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3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3周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3周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3周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六(4)班64名学生的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经过*一个星期的了解,对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全班共6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有少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几名学生学*态度踏实但不能理解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结合以上分析,本学期将从细节入手,抓好学生的学**惯的养成,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讨论,激活课堂气氛。同时加强关注学困生教学,激以学生的学*兴趣,学会活学活用。

  三、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左右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1课时

  5、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2课时

  六单元:统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八单元:总复*,4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4

  [课文说明]

  《乐游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人所处时代是国运日衰的晚唐,虽说他少年即中进士,但朝廷党派争斗激烈,他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终身不得志,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表述心绪。

  乐游原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建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原可望长安,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在某天傍晚,诗人不知何故,心情郁郁难以排遣,于是驱车游原,见夕阳美好,万物披辉,然感夜暮将*,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起笔阴郁,以“向晚”“不适”二词点明了登赏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为诗人之后的心情发展设下了埋伏。第三句宕开一笔,极赞夕阳照临下古原晚景之美。此时夕辉正盛,诗人虽未写出景物,但可以想象得到那瑰丽的天空、雄伟的长安城关和秀美的山川田野,尽在眼底。第四句笔锋顿转,写黄昏临*,诗人无力挽留良辰美景,唯有深深地慨叹。“无限好”与“只是”,二词一放一收,将诗人无限惆怅与惋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后两句意味深长,更是格言式的名句,但在理解上也不尽相同,有指对唐朝国是日非之虑,有指对良辰美景短暂之感伤,有指对身世沉沦年华易逝之忧。还有人认为“只是”意即“正是”,一扫惋惜之感,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坚持理想的一种“深情苦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当时他离开家乡已两年,只身在京都长安求学,谋取功名,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朴质而又深情,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九是极阳之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在我国古代,重阳节很重要,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长安繁华热闹,但于诗人而言,毕竟是“异乡”,在心里始终有距离感,诗歌第一句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写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身在异乡的感受。而今又到重阳,正值家家团聚、人人欢庆,第二句用一“倍”字写出诗人此时思乡比*时更甚,*时思乡不一定显露,而一遇佳节,诗人积聚已久的思家怀乡之情再也无法遏止,“每逢”二字说明诗人不止今日,更有多少个良辰佳节都在思念里度过。前两句情感来得直接、激烈,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因此它成为最能表现思乡情感的名句。后两句不说自己,想象兄弟们在重阳日登高、佩戴茱萸之时,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后的情景。“茱萸”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插在头上或衣襟上,据说可以去邪避毒。诗以“遍插茱萸”的圆满对比“少一人”的缺憾,借兄弟们的遗憾与思念来迂回曲折地表达“我”的遗憾与思念,看似*静的语言下面实则是深沉的感情,和杜甫的《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诗句,读通读顺,在读中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在教学时扣好“线头”,才能顺利理清文意,如第二首诗题中的“忆”,第一首诗句中的“不适”。要借助工具书及学生已有经验,自主或者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通过朗读、联想等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乐游原》写游原赏景,抒发了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与惋惜之情。“乐游原”只是地名,在教学时可以注意一下学生的理解。前两句说明了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不愉快时的感受。诗人在乐游原见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教师此时抛出对乐游原的介绍,恰当地为学生的想象说话作准备。然而诗人仍然游原不“乐”,美景当前,他产生了什么感慨?教师再相机介绍诗人有关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角色体验,知诗人之“不适”“不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节日所感,抒发思乡之情。教学前两句要让学生理解,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体会到诗人独在他乡的孤单无依。再让学生化身为两地相处的“兄弟”和诗人,进行角色体验,去体味作者遗憾的心情,然后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

  4.本课生字的识记宜放在语言环境中与教学同步进行。

  5.拓展与实践。第一首诗学完后可以依照唐诗素描的形式让学生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并找些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来读一读,如《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第二首诗学完后可让学生收集王维的诗作与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参考资料]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准备]

  课件(或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

  只是*黄昏。触景生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俗?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入题。而今又到重阳,诗人王维十五岁就往京都长安求学,两年没有回家了,他也想家,那难以遏止的思念流淌成一首朴素无华的小诗,打动了许多游子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这首小诗。

  3.读题,解题。忆——思念、想念;山东——此处指诗人家,在华山之东。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读写“茱”“萸”字。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我独自在外乡,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时,佩戴茱萸,会发现身边少了一位兄弟吧。

  三、品读感悟

  1.轻读诗句,找出题目的中心字——忆。全文围绕这个“忆”字写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心情——孤独、思亲怀乡;

  表现——倍思亲、遥想。

  2.品味孤独与思念:

  (1)齐读一二句,哪些词写出了诗人王维的孤独和寂寞?品味“独”“异”二字。

  (2)是什么原因使得17岁的王维“倍思亲”呢?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倍”“每逢”二词说明了什么?

  创设情境想象:王维还会在什么日子或佳节,思念亲人呢?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吗?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指导朗读,读出孤独感和对异乡的深深的思念。

  3.品味缺憾与期盼。

  (1)齐读三四句,思考:

  重阳节兄弟们一起登高时,是怎样的欢乐情景?在欢笑的同时有没有觉得缺了点什么,那是缺什么呢?品味“遍”的圆满与“少一人”的缺憾。

  (2)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采访诗人王维:你如何知道远方的亲人们正在思念自己呢?客居他乡,你又有什么样的心声?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遗憾与期盼。

  4.学生练*朗读全诗。

  四、延伸拓展

  1.背诵默写本诗。

  2.你还了解王维什么?师补充诗人简介及推荐其作品。

  3.搜集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富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异乡异客

  每逢倍思亲孤独与思念

  遥知

  遍插少一人遗憾与期盼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 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 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 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材、组织材料、完成*作。大部分同学也养成了看作文书,做摘抄积累语言的*惯。但从*作内容看,仍存在立意不新,选材不典型,层次不清晰,表达不具体,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等不足之处。

  二、训练内容

  *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用文。记实作文主要安排在第三组、第五组、第八组,分别是“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用一两件事介绍小伙伴”“学*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或写“一件艺术品”、“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想象作文有:第一组,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或听音响讲想象到的、感受到的;第四组,借助漫画写感受或编故事;第五组,根据材料扩写;第七组,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应用文分别安排了写演讲稿或读后感,写建议书以及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目标要求

  1、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2、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关注事情发生的环境,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侧重点不同;

  3、看图作文,写出理解和感受;

  4、续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5、根据图片报道*作,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6、学会修改自己的*作。

  四、训练重点

  1、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2、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

  3、重视*作以后的交流和感受。

  五、训练措施

  1、针对每次*作的训练内容及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使教师灵活教学,学生有感而发。

  2、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充分运

  口语交际*作一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目标】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或*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时的生活积累,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

  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作一”各板块的学*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

  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

  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温读文章,牵情入课

  ①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主题。

  ②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一个个侧面。关于大自然,你肯定还知道很多,你想跟大家介绍什么?

  指名两三个同学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① 四人组同学互相交流,并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准备在全班交流。

  ②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四、移情自然,极尽想象

  ①语言描述:火海之中集体大逃亡的蚂蚁,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后,其余树虎轮流喂食;东北狼为了保全狼崽的生命而宁愿自己暴露在猎人枪口下

  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墙角的爬山虎、蔷薇花,柴房里的织网蜘蛛,风中的小草;浩瀚的大海,无垠的沙漠

  假如,你就是它们或它们当中的一员,在你的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动人的、令人惊奇的故事呢?请放飞你想象的翅膀,作、天马行空的神游吧。

  ②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作三分钟的神游。(可以边想边自言自语。) ③睁开眼睛自言自语:说一说刚才在自然王国中所游历的经过。

  五、同桌互述,分享奇趣

  ①教师作要求阐述:把你在自然王国里所看到的景象、经历的事情以及独有的感受讲给同桌听。

  ②同桌相互叙述,分享故事和乐趣。

  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提出所讲故事的某些不足,可以帮助同桌修改故事。

  六、全班交流,分享评价

  ①协作小组推荐本组成员中讲的最好的同学来叙述游历自然王国的经历。

  ②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评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他的故事最令你感兴趣的什么地方?哪一点你最欣赏,最值得你学*?是不是运用了联想与想象,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或*作。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重点】

  1.激励学生充分调动*时的生活积累,发挥自己的想象;

  2.引导学生将暑期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说清楚,表述的时候做到有重点等。

  【课前准备】

  1.录有虫叫、鸟鸣等自然界声响的磁带;绘有动植物生活场景的图片。

  2.看书或咨询,收集一些自然界的有趣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课标要求:

  中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与四周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为终身学*和全面开展打下基础。学*这门课程,有利于中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五个班,每班48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3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和谐,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常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语重心长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络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中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络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到达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构造、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络,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提醒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互相联络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络的观点对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的要求: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互相联络,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构造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制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的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别人交换意见。

  五、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互相联络,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构造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络,如病毒与生命安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施行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忆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方案,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外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络。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络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和方法:

  ⑴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详细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⑵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⑶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⑷发挥评价对学*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⑸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与科学知识目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络,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⑹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络。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⑺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惯。

  ⑻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七、时间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通过过去的科学实验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3、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4、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 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 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 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 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 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 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 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 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 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测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同学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同学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同学大胆猜测,培养同学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同学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示形式上,充沛考虑小同学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同学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溢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身的假设。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同学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发生疑问并考虑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同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参与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 1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 1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 1课时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溢阳光

  让生活充溢阳光 1课时

  探寻光的路线 1课时

  把光请进来 1课时

  我的“阳光小屋 1课时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2课时

  心灵手巧——制作篇 2课时

  精彩纷呈——展示篇 2课时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1课时

  登上健康快车 1课时

  健康大本营 1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1课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时

  总复*1课时

  考试 1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1)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九篇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

  一、课程标准要求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

  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方法,养成学**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编写特点

  1.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设计。

  (2)以某一探究的环节为主分层设计。

  (3)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进行设计。

  2.活动内容的设计。

  (1)给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2)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综合性

  (3)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

  四、学情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六、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内容

  课时安排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

  在校园当中,我们*时用的课本以及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是最为常见的课程资源。许多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我们宝贵的课程资源。

  2、立足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开辟科教天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

  3、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有科技特长的教师,结合学校的优势所在,开发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达成科学课程的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场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结合一些诸如“爱牙日”、“无烟日”等特定时段,开展一些主题活动。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两个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第三单元能量 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三、教育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2.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一)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二)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三)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四)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一)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三)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

  一月:期末考试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

  本册内容由“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组成。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

  物。

  2.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活动、掌握学*方法、形成学*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六(2)班有学生29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三、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更贴*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四、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课题课时备注
第四周9.19-9.23社会需要诚信1
感受诚信1
第五周9.26-9.30成长中的变化1
男女同学怎样交往1
第七周10.8-10.14我们都是炎黄子孙1
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1
第八周10.17-10.21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1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1
第周10.24-10.28侵略战争与不*等条约2
第十周10.31-11.4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2
第十一周11.7-11.11***的诞生2
第十二周11.14-11.18军旗升起的地方2
第十三周11.21-11.25二万五千里长征2
第十四周11.28-12.2延安窑洞的灯火2
第十五周12.5-12.9新中国的成立2
第十六周12.12-12.16走进新时代2
第十七周12.19-12.23走向世界强国2
第18——19周复*考试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测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同学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同学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同学大胆猜测,培养同学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同学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示形式上,充沛考虑小同学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同学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溢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身的假设。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同学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发生疑问并考虑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同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参与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 1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 1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 1课时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溢阳光

  让生活充溢阳光 1课时

  探寻光的路线 1课时

  把光请进来 1课时

  我的“阳光小屋 1课时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2课时

  心灵手巧——制作篇 2课时

  精彩纷呈——展示篇 2课时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1课时

  登上健康快车 1课时

  健康大本营 1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1课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时

  总复*1课时

  考试 1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六年级共1个班级,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3周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3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3周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3周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3周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总的教学要求

  (1)亲*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 以研究性学*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 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 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教材分析要求

  第一单元 家政——种植

  1、 了解家庭常见花卉的种植、小花圃的管理和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学*栽培菊花、鸡冠花和牵牛花,了解水仙花的栽培方法,了解花卉的有关知识。

  3、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了解花卉与文艺、环保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化环境的意识。

  第二单元 我的校园

  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四、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劳技学*,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本学期,在上学期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种植知识等。本学期的劳技教材加入了模型制作的学*,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

  求更加提高,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单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五、提高质量措施

  对于教师: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 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对于学生: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兴趣;

  2、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加学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

  6、建立学*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新风尚;

  9、开展“天才”教育活动和对“学困生”的帮助活动,使优秀学生更优秀,使学*较差的学生尽快赶上;

  10、建立学*奖励制度,表彰奖励优秀学生。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5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指导思想:

  1、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2、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活动、掌握学*方法、形成学*策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三、教材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学生的生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单元,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的需要。

  四、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更贴*学生的生活。六、教学内容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1、屈辱的历史

  2、不屈不挠的抗争

  3、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4、永久的缅怀

  5、人类文明的摇篮

  6、 丰富的思想宝库

  7、 永恒的文化遗产

  8、 大自然的坏脾气

  9、 与自然灾害的较量

  10、灾难无情人有情

  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

  13、科学家的启示

  14、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教学班级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教学中要主要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 32 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概念

  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 “ 桥梁 ” ,体验科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五、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后进生的指导:

  在差生转化方面,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还是要狠下工夫监督学生去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后做到个别辅导,并参与实验室一起整理,尽量减少差生的数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与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任务。

  优秀生学生培养:

  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纂写科学小论文。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2)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优选【20】份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对作曲家音乐创作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 在学唱歌曲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通过朝气蓬勃的演唱和 跳热情友好的集体舞。抒发自己热爱世界和*,渴望与异国人民建立友谊的美好情感。

  3、 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到 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

  教材分析:

  《唱着、跳着走*你》这是一首欢快、跳跃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紧密地节奏型和切分音的使用,使歌曲充满朝气,富有现代感。歌曲是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有四个乐句,旋律节奏规整,有八分音符,切分节奏及休止符组成,每句的最后一小节虽是两拍休止,却具有动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演唱时学生可随着自身所感动的韵律拍出节奏,以表达感情,烘托气氛。

  《手拉手,地球村》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合唱歌曲。歌曲为四三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二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式,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少年儿童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第一乐段的齐唱,第二部分的合唱以三度和声为主,和谐流畅,演唱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二单元 友邻多佳音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欣赏、歌唱、律动、吹奏、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朝鲜、日本、孟加拉国、印 度尼西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领略亚洲各地的人文风情。

  2、 学生在分析、讨论、表现等实践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象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对邻国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在鉴赏亚洲音乐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3、 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乐曲的主题,体会他们各自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能演唱、吹奏其中的部分歌曲和乐曲的旋律。

  教材分析 《清津浦船歌》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的民歌。该地区东邻日本海,水产业很发达,是个不冻港和渔业基地。自古以来,当地渔民唱着各种渔民号子出海捕鱼,有装网上船的装网歌,有与水上作业有关的行船歌、划浆歌、撒网歌、拉网歌等,还有属于远洋号子的远捕归帆歌以及**收的风竹谣等。朝鲜的船歌也是与行船、捕鱼有关的歌曲体裁。

  《故乡恋情》在佛教徒占国民比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千佛之国”泰国,其音乐显著的风格特点就是沉着稳健、祥和安定。我们可以从这首由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填词的泰**曲中感受泰**曲的沉稳与安详。歌曲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但引出的却是对故乡激情、奔放、真挚、深情的呼唤与倾诉。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 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点与豪情。

  2、 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面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 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 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 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 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4、 能熟练地唱准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识,达到声 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

  教材分析 《掏洋芋》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心情。歌曲中演唱和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充满生活气息。

  《对花》 原为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村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歌曲的 欢快气氛。

  《唱得幸福落满坡》这是一首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旋律流畅,自然,演唱要注意唱出新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四单元 丝竹丝韵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

  2、 在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外婆桥》《姑苏风光》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八三拍,四三拍 等节拍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节奏等难 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 能积极,有序地参与音乐表演,表演大胆,投入

  教材分析: 《外婆桥》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特别是“摇阿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词,在民间广泛流传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水乡歌儿多》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八三拍小调,使全曲具有小船摇曳的 动感。学唱时应准确把握曲中的休止符,并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村词“哟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水乡特色和生活气息。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五单元 连绵白桦林

  教学目标 1、 在欣赏歌曲,表演等活动中,了解东欧的音乐文化,感受其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和相关文化的兴趣。

  2、 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及演唱歌曲《跳 吧跳吧》〈故乡〉,〈蓝色的雅得朗〉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区别,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对多种音乐,表现形式的体验。

  3、 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旋律创 编,能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作品的不同 段落选择不同打击乐器的伴奏形式。

  教材分析 〈跳吧跳吧〉这是一首著名的斯咯伐克民歌,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土风舞〉,主要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 歌曲节奏明快活跃,情绪热烈奔放,旋律朴实流畅,全曲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皆以摸进的手法写成,第二乐段各为八小节的两个重复乐句组成,节奏较第一乐段相对疏松,旋律舒展,表达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兰色的 雅得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音乐形象鲜明而集中,八六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乐段都包含两个从复的乐句,歌曲以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主人公真切的思乡之情,故乡的海洋“雅得朗”,故乡的城“斯普利特”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情节,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也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第二乐段是以三度音程为主体的二声部合唱,这种表现形式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推动了歌曲情感的深化与升华,歌曲高声部结束在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上给人以余音袅袅,情意深长之歌。

  教时安排:四教时

  第六单元 彼岸新潮声

  教学目标 1、 在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元,融合的北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通过欣赏歌曲《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色探戈〉〈蓝色狂想曲〉感受布鲁斯,爵士乐,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特色,了解“蓝调”的相关知识。

  3、 通过学*美国民歌〈啊,苏珊娜〉和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从情绪内容以及音乐本身 特点进行对比,感受两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的异同。

  4、 能积极参与节奏听辩活动,并能通过演奏乐器表现出自己对北美音乐风格的理解。 教材分析 〈啊,苏珊娜〉此曲完成于1847年,同年9月11日在匹茨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其后便不胫而走,风靡全国,望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跃的歌而直奔加利福尼亚的歌曲中几乎每个乐句都以后半拍 的十六分音符开始,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全曲几乎只是一个乐句的重复,但丝毫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红河谷〉这是一首在加拿大*原地区 广泛传唱的民歌,并且在美国也同样流行,这首歌产生于1870年红河起义的历史背景下,那个时期,居住在曼尼托巴省红河流域的梅提人,爆发了加拿大历史上有名的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即红河起义,“红河谷”歌词的最先版本就是描写了参加斗争的勇士们离开了美丽富饶的家乡时,妻子或女友与其惜别时的感伤心情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课程研究为抓手,校本培训为依托,坚持认真学*和贯彻教育部指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共有学生36人,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于本乡镇,一少部分转于其他乡镇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三、教材分析

  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四、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突出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时间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扶风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难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3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了在本学期使六年级音乐教学搞的更好,本人特制定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左右,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于本乡镇,一少部分转于其他乡镇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安排:

  九月份第一课

  十月份第二、三课

  十一月份第四、五课

  十二月份第六课筹备文艺节目

  一月份第七课期末复*考试

  20xx年8月28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课程研究为抓手,校本培训为依托,坚持认真学*和贯彻教育部指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是22人,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于本街道,一少部分转于其他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三、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5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学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5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志趣,是促使学生学*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 歌曲《爱的奉献》 欣赏《欢乐颂》 2课时

  第二周 歌曲《歌声与微笑》 欣赏《爱星满天> 2课时

  第三周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欣赏<小放风筝> 2课时

  第四周 歌曲《说拉弹唱》 欣赏<说大话> 2课时

  第五周 欣赏《梅花三弄》 欣赏<蝶恋花> 2课时

  第六周 歌曲《阳关三叠》 欣赏<渔舟唱晚> 2课时

  第七周 欣赏《嘎达梅林》 <阳关三叠> 2课时

  第八周 歌曲《举杯祝福》 2课时

  第九周 欣赏《上去高山望*川》 歌曲<爱我中华> 2课时

  第十周 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欣赏<街头少年> 2课时

  第十一周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欣赏<卡门序曲> 2课时

  第十二周 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欣赏 <回忆> 2课时

  第十三周 欣赏《远航序曲》 2课时

  第十四周 欣赏《街头少年》 <老友进行曲> 2课时

  第十五周 歌曲《同一首歌》 2课时

  第十六周 欣赏《告别时刻》 1课时

  第十七周 活动 毕业联欢会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草原牧歌”3、“多彩的美洲”4、“芬芳茉莉”5、“神奇的童话”6、“劳动的歌”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六、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七、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唱歌曲《**》

  第二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三周----学唱歌曲《老鸟,小鸟》、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第四周---------学唱歌曲《猜调》、欣赏音乐《金风吹来的时候》

  第五周---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欣赏音乐《飞歌》 第六周--------学唱歌曲《栗子大丰收》欣赏音乐《丰收锣鼓》 第七周------------学唱歌曲《欢乐颂》欣赏音乐《土耳其进行曲》了解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第八周------------学唱歌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欣赏音乐《京调》

  第九周-----------------------------学唱歌曲《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十周----------欣赏音乐《高山青》《八骏马》第十一周---------------------------配乐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第十三------------------------听赏《冬天的请帖》《祖**》

  34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_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第十四周----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考试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六、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课标,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七、课时安排

  (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课标,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芬芳茉莉

  聆听:

  茉莉花(江苏民歌)

  茉莉花(东北民歌)

  茉莉花(河北民歌)

  东边升起月亮(普契尼曲)

  演唱:

  茉莉花(杨鸿年改编张立德缩编)

  第二课悠扬民歌

  聆听:

  小河淌水

  迪克西岛

  演唱:

  妈妈格桑拉

  赶圩归来啊哩哩

  第三课美丽童话

  聆听:

  魔法师的弟子(迪卡斯曲)

  波斯市场(凯特尔贝曲)

  演唱:

  木偶兵进行曲

  月亮姐姐快下来

  第四课京腔京韵

  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

  包龙图坐在开封府

  演唱: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校园小戏迷

  第五课赞美的心

  聆听:

  五彩缤纷的大地

  黄河颂

  演唱:

  今天是你的生日

  龙的传人

  第六课**情深

  聆听:

  丢丢铜子

  阿里山的姑娘

  演唱:

  半屏山

  阿里山的姑娘

  第七课七色光彩

  聆听:

  木星—欢乐使者

  日出(格罗菲曲)

  演唱:

  七色光之歌

  萤火虫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9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很好,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视谱。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爱好音乐、学*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芬芳茉莉》 二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及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方升起月亮》

  第二课时:学唱合唱《茉莉花》

  第二单元:《悠扬民歌》 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演唱《妈妈格桑拉》,聆听《迪克西岛》,学吹竖笛》。 第二课时:聆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第三单元:《美丽童话》 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演唱《木偶兵进行曲》,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二课时:学*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聆听《波斯市场》。

  第四单元:《京腔京韵》2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第二课时: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第三课时:学吹竖笛《瑶族舞曲》,复*京剧的相关知识,进行创编活动。 第五单元:《赞美的心》 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反复记号;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龙的传人》,聆听《黄河颂》

  第三课时:复唱《今天是你的生日》,聆听《五彩缤纷的大地》, 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二)。

  第六单元:《**情深》 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半屏山》,发声练*。

  第二课时: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

  第三单元:聆听《丢丢铜仔》,学吹竖笛《摇篮曲》

  第七单元:七色光彩 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第二课时:聆听乐曲《木星——换了使者》,学唱歌曲《萤火虫》, 认识西洋管乐队的排列。

  游戏宫:视情况安排二课时。

  复*考查: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1----2

  我的祖国

  《**》

  《中华,各族儿童的家》

  3

  爱心的奉献

  《老鸟,小鸟》

  5-----6

  西南音韵

  《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

  《金风吹来的时候》

  7------8

  丰收乐

  《栗子大丰收》《山乡的云彩》

  《丰收锣鼓》

  9------10

  音乐家贝多芬

  《欢乐颂》《土拨鼠》

  11

  京调

  12

  海峡**

  《丢丢铜》

  13

  卖火柴的小女孩

  配乐朗诵

  14-----15

  马车和雪橇

  《叮叮当》《邮递马车》

  《铃儿响叮当》

  16

  新年音乐会

  17

  选唱歌曲

  《哦,十分钟》

  18

  复*

  19-----20

  期末音乐会

  班级音乐会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

  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七、教学进度:

  1—2周 第一课 3—4周 第二课

  5—6周 第三课 6—7周 第四课

  8—9周 第五课 10—11周 第六课

  12—13周第七课 14—15周 第八课

  16—17周第九课 18—19周 第十课

  20周 选唱选听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2、通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及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3、了解民族音乐,激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4、通过教材中对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的介绍,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5、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6、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3、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4、学会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

  1、视唱的训练,模仿音乐编曲。

  2、对附点节奏的感受和掌握。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相对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因此,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其音乐学*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和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贴*他们的升华来激发培养以及发展他们的兴趣。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音像材料,提供给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

  5、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6、定期给学生提供*台,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

  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话”

  6、“劳动的歌”

  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大中国》

  第三周,学唱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学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学唱歌曲《银杯》、欣赏音乐《筷子舞》

  第五周,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欣赏音乐《化装舞会》

  第六周,学唱歌曲《红河谷》欣赏音乐《*原我的心》

  第七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八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九周,学唱歌曲《洛累来》

  第十周,欣赏音乐《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第十一周,学唱歌曲《连连夯》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船工号子》

  第十三——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考试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4

  一、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应该掌握比较扎实,但实际水*离该有水*尚有较大差距(基础问题)。尤其是识谱能力不强,歌曲的感情表达不是太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普遍不喜欢教材上音乐,要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增强教育音乐教育实效。

  二、总体目标

  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师生间的亲密友情,从而懂得珍惜,为自己能生长在***的小世界而感到幸福。

  三、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措施

  提高学*兴趣!音乐课应该让学生喜欢,能放松心情,能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自身艺术素养欠综合,对课堂的投入也欠缺,特别是网络音乐的运用或互动学*尚不足,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这是我们应积极探索改进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欣赏《迎宾曲》《丝绸之路》歌曲《唱着跳着走*你》

  2唱《手拉手》《地球村》,欣赏《中国花鼓》《送别》

  3欣赏《樱花谣》《佳美兰》歌曲《清津浦船歌》《故乡恋情》

  4歌曲《我的小花园》《哈罗!哈罗!》听《脚铃舞曲》

  5唱《对花》欣赏《对花》《跑旱船》》

  6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掏洋芋》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露一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六、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七、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大中国》

  第三周,学唱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学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学唱歌曲《银杯》、欣赏音乐《筷子舞》

  第五周,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欣赏音乐《化装舞会》

  第六周,学唱歌曲《红河谷》欣赏音乐《*原我的心》

  第七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八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九周,学唱歌曲《洛累来》

  第十周,欣赏音乐《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第十一周,学唱歌曲《连连夯》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船工号子》

  第十三――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考试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音乐已打下了扎实基础,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局部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只自身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沛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喜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示,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聆听”、“扮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局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

  三、本册教学主要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和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和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多篇,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和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主要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的学*让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发明性地表示歌曲,通过“采集与资源”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推荐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推荐的知识。第二单元的学*让学生能够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乐曲的主题,体会它们各自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能演唱、吹奏其中的'局部歌曲和乐曲的旋律,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示自身对邻国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第三单元的学*让学生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扮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第四单元的学*让学生能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掌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较准确地表示出八三拍、四二拍等节拍特点。第五单元让学生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旋律创编,能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作品的不同段落选择不同打击乐器的伴奏形式。第六单元的学*让学生在多篇、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元、融合的北美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进度表

  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7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分2个班,共49个学生,其中男生21人,女生28人。通过五年的学*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已有了较大提高,对音乐认知和了解逐步增强,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总体来看,音乐素质较好的占40%,较差的占10%。而且女孩子比男孩子更爱音乐,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差生也不歧视,让他们由易到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

  动性,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加紧转化后进生,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创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主动发展。

  二、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唱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借助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各种乐器演奏曲,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歌和民乐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多元化,使在音乐学*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知识技能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背唱2─3首歌曲,巩固所学歌唱方法。

  2、通过欣赏优秀的歌曲、器乐曲及地方戏曲唱段,了解其不同表现特色,知道合唱队、民族与西洋乐队的简单常识。

  3、认识变音记号和调号,提高识谱能力,加强节奏练*,初步学*音乐断句的编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草原牧歌”3、“多彩的美洲”4、“芬芳茉莉”5、“神奇的童话”6、“劳动的歌”7、“乡情乡音”、

  四、教学重点、难点:

  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同一首歌2课时

  第二课草原牧歌3课时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3课时

  第四课芬芳茉莉2课时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2课时

  第六课劳动的歌3课时

  第七课乡情乡音3课时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8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2 通过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及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3 了解民族音乐,激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4 通过教材中对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的介绍,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5、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6.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3.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4.学会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

  1.视唱的训练,模仿音乐编曲。

  2.对附点节奏的感受和掌握。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相对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因此,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其音乐学*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和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贴*他们的升华来激发培养以及发展他们的兴趣。

  四.具体措施

  1 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音像材料,提供给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

  5. 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6. 定期给学生提供*台,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 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 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课标,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 芬芳茉莉

  聆听:

  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东北民歌)

  茉莉花 (河北民歌)

  东边升起月亮 (普契尼曲)

  演唱:

  茉莉花 (杨鸿年改编 张立德缩编)

  第二课 悠扬民歌

  聆听:

  小河淌水

  迪克西岛

  演唱:

  妈妈格桑拉

  赶圩归来啊哩哩

  第三课 美丽童话

  聆听:

  魔法师的弟子 (迪卡斯曲)

  波斯市场 (凯特尔贝曲)

  演唱:

  木偶兵进行曲

  月亮姐姐快下来

  第四课 京腔京韵

  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

  包龙图坐在开封府

  演唱: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校园小戏迷

  第五课 赞美的心

  聆听:

  五彩缤纷的大地

  黄河颂

  演唱:

  今天是你的生日

  龙的传人

  第六课 **情深

  聆听:

  丢丢铜子

  阿里山的姑娘

  演唱:

  半屏山

  阿里山的姑娘

  第七课 七色光彩

  聆听:

  木星—欢乐使者

  日出 (格罗菲曲)

  演唱:

  七色光之歌

  萤火虫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草原牧歌”3、“多彩的美洲”4、“芬芳茉莉”5、“神奇的童话”6、“劳动的歌”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最新音乐六年级上册教研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3)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5篇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二、教学分析

  在《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 初步学*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 培养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初步了解青春期卫生知识,理解并掌握体保常识,学会合理

  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自己从事体育实践。

  5、学会走和跑的正确动作,形成

  走和跑的正确姿势,进一步提高走和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等

  精神。

  6、初步学会助跑投掷沙包或垒球和推铅球动作,发展爆发力,初步养

  成组织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的良好*惯。

  7、学会攀爬,悬垂、支撑、倒立等动

  作,改进姿势,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8、学会篮球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动作,进行简单的比赛,发展走,跑,跳,

  投综合活动能力,初步具有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9、学会队列、队形,徒手操,少年拳等。

  四、教学重点

  1、坚持"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学*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落实基本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际锻炼的过程和效果,紧扣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的兴趣、爱好、自觉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运动*惯,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三、教学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 初步学*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守基础技术和技能教学,注意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享受快乐体育。

  2、在自主活动环节上,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学*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提倡创新理念。

  3、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抓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更要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进度及内容

  略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落实基本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际锻炼的过程和效果,紧扣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的兴趣、爱好、自觉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运动*惯,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三、教学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守基础技术和技能教学,注意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享受快乐体育。

  2、在自主活动环节上,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学*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提倡创新理念。

  3、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抓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更要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进度及内容

  周次内容

  1学前教育

  2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3——6球类运动、地域性运动

  7——9体操

  10期中考试

  11——14跑、跳、投

  15——16游戏

  17——18武术

  19机动

  20期末测试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二、教学分析

  在《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 初步学*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 培养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初步了解青春期卫生知识,理解并掌握体保常识,学会合理

  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自己从事体育实践。

  5、学会走和跑的正确动作,形成

  走和跑的正确姿势,进一步提高走和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等

  精神。

  6、初步学会助跑投掷沙包或垒球和推铅球动作,发展爆发力,初步养

  成组织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的良好*惯。

  7、学会攀爬,悬垂、支撑、倒立等动

  作,改进姿势,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8、学会篮球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动作,进行简单的比赛,发展走,跑,跳,

  投综合活动能力,初步具有竞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9、学会队列、队形,徒手操,少年拳等。

  四、教学重点

  1、坚持"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学*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5

  一、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兴趣易激发。

  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方法,把握学*规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分腿腾越;沙包掷远;50米*8或400米跑

  教学难点:

  体操技巧;蹲距式跳远

  三、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六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1分钟跳绳,三级跳远,掷实心球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及身体姿势的培养;

  在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发展及提高,并且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4)

——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一、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兴趣易激发。

  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方法,把握学*规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分腿腾越;沙包掷远;50米*8或400米跑

  教学难点:

  体操技巧;蹲距式跳远

  三、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六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1分钟跳绳,三级跳远,掷实心球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及身体姿势的培养;

  在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发展及提高,并且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二、教学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学*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六、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理论课、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二、跳跃:蹲踞式跳远;技巧:肩肘倒立

  1、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2、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灵活性

  三、蹲踞式跳远、小篮球:移动变向跑

  1、进一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考核蹲踞式跳远,提高动作的质量,发展跳能力。继续学*正面双手传球技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及快速反应等能力。

  2、初步学*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四、障碍跑:40米内通过内通过3—4个障碍、技巧:联合动作

  1、初步学*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

  2、继续改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女)前滚翻交叉转体温表180度(男)的技术,学*后腿前摆成并腿肩肘倒立。(女)后滚翻挺身跳(男)的技术。

  五、耐久跑:1000——1200米、篮球:行进间运球、

  1、通过1000——1200米跑,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2、学*耐久跑一定时跑的方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六、国庆节放假

  七、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考核)、身体素质练*:韵律操

  1、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

  八、小篮球:移动变向跑、武术:基本功串联

  1、初步学*篮球变向跑的基本技,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服从命令的良好作风。

  2、初步学*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学*武术基本功串联动作,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九、障碍跑: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的跑、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游戏:钻圈赛跑

  1、初步学*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进一步学*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技术。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2、通过游戏钻圈赛跑,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并基本掌握练*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永往直前的精神。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十、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游戏:行到一致跳绳:跳短绳(考核)

  1、初步学会小篮球传、接球跑动单手投篮的技术动作。通过游戏钻圈赛跑,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并基本掌握练*方法。

  2、通过跳短绳的考核,检测学生跳绳能力,掌握技术情况,发展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

  十一、旋转抛物体、单手向前推实心球

  1、发展不同姿势的投掷能力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2、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十二、一分种仰卧起坐、跳长绳

  1、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腰部和手的力量;*衡协调能力。

  2、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陶治学生美的情操。

  十三、小篮球:移动变向跑、障碍跑:40米内通过3-4个障、武术:基本功串联

  1、初步学*篮球变向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服从命令的良好作风。

  2、初步学*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3、学*武术基本功串联动作,提高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

  十四、身体素质练*、

  1、通过素质练*,使学生掌巡回锻炼的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

  2、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认识,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学*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复*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

  十五、传运球、推小车、跑五角星

  1、通过小篮球练*,熟悉球性,改进传接球动作,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协同一致精神贴膏药(游戏)。

  2、复*少年拳(1-4节),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通过用三种方法推小车,增强下肢和肩带肌肉的力量。通过跑五角星,进一步加强跑的正确姿势和变向跑的能力。

  十六、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1、通过创设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活动中掌握原地投掷的方法。

  2、初步掌握在快速跑中通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训练身体的灵巧性和协调性。通过原地推铅球动作来发展力量和协调等素质。培养机智敏捷等发展躲闪、反应能力障碍跑

  十七、追逐跑、掷轻物

  1、通过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跑走姿势;通过复*舞蹈提高学生的协调600~800米的跑走交替。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十八、前后滚翻、圆圈传接球、追球跑

  1、初步学会前后滚翻的动作,提高*衡能力,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学会传球接力的游戏,提高传球技能,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和控球的能力。培养勇敢、果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义精神。

  十九、跳大绳、游戏:障碍物赛跑;

  1、通过本次课的学*,使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前滚翻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2、通过练*,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十、考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落实基本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际锻炼的过程和效果,紧扣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的兴趣、爱好、自觉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运动*惯,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七个教学班。各班人数多,普遍五十多人,又存在较大差异,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要求教师严格教学、精心组织,争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健康、活泼地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中。同时,六年级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重,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课程的内容(例如增设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以及自主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热情。

  三、教材分析

  全期教材内容包括(一)、体育卫生基础知识(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四、教学资源开发

  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修旧利废,因地制宜地利用场地器材,争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守基础技术和技能教学,注意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享受快乐体育。

  2、在自主活动环节上,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学*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在“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提倡创新理念。

  3、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抓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更要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目的任务

  1、目的:坚持“健康第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尽量挖掘和培养体育型人才。

  2、任务:

  ①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的目的任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择优、培中、辅差,科学选材、组建田径训练队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塑造学生的文明形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七、体育课教学常规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5)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美术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周课时每班两节课,本学期一共280节课。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的传统教学和画画的技法、方法、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勤练、寻找自身的不足,要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针对于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的兴趣和技能。

  3、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应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方式与学*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汲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的体验和对学*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用语也要改变。过去教师*惯的“选出谁画得”、“那张最差”之类的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可以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工作计划《美术教学计划》。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本学期的科研小课题------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一、基本情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

  1、内容: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编排特点: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3、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有多媒体教室,各教室配有电子白板,各种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在学*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学*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6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一课专题欣赏, “综合·探索” 领域也是一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如:《难忘的一件事》中美术于语文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再如:《路灯设计》、《电话亭》等是手工制作与设计的结合,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

  三、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分为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内容组成。教参中有说明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一)、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

  (二)、技能目标分练*和初步学会两级。

  (三)、情感目标分接受和初步具有两级。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五、教学措施:

  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这既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主动思维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维的深刻性。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但我校作为农村完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弟,美术教学又多为兼职老师承担,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总体水*偏低。六年级学生文化科学*任务加重,面临毕业考压力,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的兴趣和投入精力会相对降低。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此次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20xx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与原有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总体编写思路基本未变。侧重于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本册共有17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其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6)

——实用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

实用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学*写计划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说明]

  《乐游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人所处时代是国运日衰的晚唐,虽说他少年即中进士,但朝廷党派争斗激烈,他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终身不得志,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表述心绪。

  乐游原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建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原可望长安,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在某天傍晚,诗人不知何故,心情郁郁难以排遣,于是驱车游原,见夕阳美好,万物披辉,然感夜暮将*,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起笔阴郁,以“向晚”“不适”二词点明了登赏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为诗人之后的心情发展设下了埋伏。第三句宕开一笔,极赞夕阳照临下古原晚景之美。此时夕辉正盛,诗人虽未写出景物,但可以想象得到那瑰丽的天空、雄伟的长安城关和秀美的山川田野,尽在眼底。第四句笔锋顿转,写黄昏临*,诗人无力挽留良辰美景,唯有深深地慨叹。“无限好”与“只是”,二词一放一收,将诗人无限惆怅与惋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后两句意味深长,更是格言式的名句,但在理解上也不尽相同,有指对唐朝国是日非之虑,有指对良辰美景短暂之感伤,有指对身世沉沦年华易逝之忧。还有人认为“只是”意即“正是”,一扫惋惜之感,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坚持理想的一种“深情苦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当时他离开家乡已两年,只身在京都长安求学,谋取功名,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朴质而又深情,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九是极阳之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在我国古代,重阳节很重要,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长安繁华热闹,但于诗人而言,毕竟是“异乡”,在心里始终有距离感,诗歌第一句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写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身在异乡的感受。而今又到重阳,正值家家团聚、人人欢庆,第二句用一“倍”字写出诗人此时思乡比*时更甚,*时思乡不一定显露,而一遇佳节,诗人积聚已久的思家怀乡之情再也无法遏止,“每逢”二字说明诗人不止今日,更有多少个良辰佳节都在思念里度过。前两句情感来得直接、激烈,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因此它成为最能表现思乡情感的名句。后两句不说自己,想象兄弟们在重阳日登高、佩戴茱萸之时,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后的情景。“茱萸”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插在头上或衣襟上,据说可以去邪避毒。诗以“遍插茱萸”的圆满对比“少一人”的缺憾,借兄弟们的遗憾与思念来迂回曲折地表达“我”的遗憾与思念,看似*静的语言下面实则是深沉的感情,和杜甫的《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诗句,读通读顺,在读中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在教学时扣好“线头”,才能顺利理清文意,如第二首诗题中的“忆”,第一首诗句中的“不适”。要借助工具书及学生已有经验,自主或者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通过朗读、联想等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乐游原》写游原赏景,抒发了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与惋惜之情。“乐游原”只是地名,在教学时可以注意一下学生的理解。前两句说明了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不愉快时的感受。诗人在乐游原见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教师此时抛出对乐游原的介绍,恰当地为学生的想象说话作准备。然而诗人仍然游原不“乐”,美景当前,他产生了什么感慨?教师再相机介绍诗人有关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角色体验,知诗人之“不适”“不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节日所感,抒发思乡之情。教学前两句要让学生理解,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体会到诗人独在他乡的孤单无依。再让学生化身为两地相处的“兄弟”和诗人,进行角色体验,去体味作者遗憾的心情,然后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

  4.本课生字的识记宜放在语言环境中与教学同步进行。

  5.拓展与实践。第一首诗学完后可以依照唐诗素描的形式让学生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并找些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来读一读,如《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第二首诗学完后可让学生收集王维的诗作与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参考资料]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准备]

  课件(或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

  只是*黄昏。触景生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俗?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入题。而今又到重阳,诗人王维十五岁就往京都长安求学,两年没有回家了,他也想家,那难以遏止的思念流淌成一首朴素无华的小诗,打动了许多游子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这首小诗。

  3.读题,解题。忆——思念、想念;山东——此处指诗人家,在华山之东。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读写“茱”“萸”字。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我独自在外乡,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时,佩戴茱萸,会发现身边少了一位兄弟吧。

  三、品读感悟

  1.轻读诗句,找出题目的中心字——忆。全文围绕这个“忆”字写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心情——孤独、思亲怀乡;

  表现——倍思亲、遥想。

  2.品味孤独与思念:

  (1)齐读一二句,哪些词写出了诗人王维的孤独和寂寞?品味“独”“异”二字。

  (2)是什么原因使得17岁的王维“倍思亲”呢?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倍”“每逢”二词说明了什么?

  创设情境想象:王维还会在什么日子或佳节,思念亲人呢?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吗?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指导朗读,读出孤独感和对异乡的深深的思念。

  3.品味缺憾与期盼。

  (1)齐读三四句,思考:

  重阳节兄弟们一起登高时,是怎样的欢乐情景?在欢笑的同时有没有觉得缺了点什么,那是缺什么呢?品味“遍”的圆满与“少一人”的缺憾。

  (2)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采访诗人王维:你如何知道远方的亲人们正在思念自己呢?客居他乡,你又有什么样的心声?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遗憾与期盼。

  4.学生练*朗读全诗。

  四、延伸拓展

  1.背诵默写本诗。

  2.你还了解王维什么?师补充诗人简介及推荐其作品。

  3.搜集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富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异乡异客

  每逢倍思亲孤独与思念

  遥知

  遍插少一人遗憾与期盼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7)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情分析:

  两个班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初步小结。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但两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本期将辅导的重心仍然放在4班,加强对班上孩子学**惯的培养,学*能力的培养,继续关注学*困难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极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用商不变得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4、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圆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

  2、认识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4、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5、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

  4、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观察到的*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此立体图形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5、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统计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

  4、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综合应用

  X结合具体学*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X

  1、数学与体育: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数:同上

  3、看图找关系:使学生能体会:图是直观、清晰、简洁地刻画关系。

  (五)整理与复*:发展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

  整理与复*(一):小结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整理与复*(二):小结四、五、单元的内容。

  总复*:总结本期学*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三、教学思考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农村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以来,学生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个领域都运用到了信息技术,普及信息技术是学校就有的责任。

  1、 不是统考科目,重视程度不够

  2、 缺乏教参,少有相关的书籍出售,很难找到参考资料,

  3、 地域内参与研讨的人员少,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是要他们掌握一门专业的知识,而是要他们了解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所以,自已萌生了一种要把整本教材所涉及的程序及相应的过程都编写成一本综合的教案的念头。

  本教案是根据教材内容分课按顺序编写的,基本是沿着课文的知识结构进行,易于教学。即使是从来没有上过该内容的教师也能根据教案对照教材上课,基本能满足上课的需要。

  在每课后,对后面“创作天地”中的作业都作了补充说明,还提供了练*题的参考程序,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练*。

  教案编写完毕后,列出了“Logo命令一览表”,以便教师在备课时,或是在编写过程时查阅。

  在最后,还列举了一些图案的制作程序,提供给有富余时间的教师在课余参考,探索,举一反三,更加熟练地修改应用。相信所列举的相关程序的示例已经基本满足的本教材的需要。

  相信,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聚沙成塔,把本教材的内容越编写一丰富。

  在编写的过程中,鉴于自已的`专业水*差,操作不熟练,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不能准确的阐述过详,只立足在上课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肯定有不少错误,只是想抛砖引玉,把它发表出来。一是供上同一年级上课的教师们参考,二是希望得到专业人才的引领和帮助。更希望大家指出我编写的内容的错误,尽早完善。自已可以得到进步,同时也为上课的教师们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参考资料。

  本教案的电子版已经被传到了网上,为免费下载,因为我个人的水*实在不敢恭维,希望获得更多同事的帮助,如果同行们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有错漏的地方,请大胆斧正。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随着新教材的相继使用,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重新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工作思路特拟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上学期成绩有所提高。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 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但也有些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过程,书写*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也有极个别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除了这8次专项*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1、会写180个生字,了解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能正确书写,会认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会一定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注重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愿意独立解决学*语文时遇到的问题,注重文化积累,情感积累。

  6、贴*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学*语文的心理规律,使语文学*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

  7、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注重教会学生学*、养成良好的学**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具有探究学*策略的意识,能够比较正确地作评价。

  8、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9、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10、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1、会写简单的活动总结,学*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学*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六、教学难点

  1、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2、加强*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七、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识字写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汉字,加强对学生钢笔字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方面: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词句训练,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指导学生精心阅读,领会方法,并向课外扩展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训练和日常的学*生活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作教学: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作能力。

  八、培优辅差

  l、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差的状况,提高学*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和成功感。

  7、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七课,

  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话”

  6、“劳动的歌”

  7、“乡情乡音”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周,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大中国》

  第三周,学唱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学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学唱歌曲《银杯》、欣赏音乐《筷子舞》

  第五周,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欣赏音乐《化装舞会》

  第六周,学唱歌曲《红河谷》欣赏音乐《*原我的心》

  第七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八周,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九周,学唱歌曲《洛累来》

  第十周,欣赏音乐《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第十一周,学唱歌曲《连连夯》

  第十二周,学唱歌曲《船工号子》

  第十三——十六周,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复*

  第十九周,考试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2)班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少部分学生学*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惯也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镇统测情况看,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 课标要求:

  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同学学*英语的兴趣,使同学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形成有效的学*战略,发展自主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同学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同学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协助同学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同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战略:谁知战略,调控战略,交际战略,资源战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对本册课本的要求:对英语学*表示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和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资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方法,克服学*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别。

  二. 学情分析:同学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通过三年的学*,他们对英语已经有了持续的兴趣和喜好。

  三.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本套教材旨在协助中国同学学说英语,强调交际和会话,重点在交谈。教材为同学提供了大量的在各种不同交际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会,同学能经常利用角色扮演并自边对话,这些交谈有利于培养同学交流真情实感的能力,促进灵活的语言运用,使其在各种情景中都能自如地使用英语。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话题功能:our house, school in Canada, winter in Canada and Christmas。每个单元都确定了要求同学掌握的词汇,语法,对话,读和写的具体目标。

  2. 教学重点:

  A. 交互式会话

  B. 各种情景下的灵活的语言运用

  C. 理解和表达完整的意思

  D. 真实可信的生活情景

  E. 英语为母语者所讲的日常用语

  3. 教学方法:

  A. 制作和利用手偶

  B. 制作和利用张贴画

  C. 歌曲,游戏,故事书等辅助教学

  D. 浸入式教学

  4. 教具准备:

  A. 相关图片,词汇卡片

  B. 课文投影片

  C. 录音机和磁带

  D. 手偶

  四.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共计四个单元,每单元八课,共计三十二课。需要三十二个课时完成,共需十六个周完成。本学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五.德育渗透:

  1.第一单元:爱国主义教育,顾惜粮食,珍惜生活,热爱劳动,讲究卫生。

  2.第二单元:热爱大自然,与他人和睦相处。

  3.第三单元:锻炼身体,热爱大自然。

  4.第四单元:尊敬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的特点,引导他们能够自主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上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自主性探究。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这一单元我们将和学生一起利用显微镜去探索微观生命。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细胞。正是数以亿计的细胞构成了肉眼可见的动物体、植物体。然而,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藻类、细菌、霉菌、真菌,它们真实存在,却不易被我们发现。更有甚者,体积极其微小的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共同构成了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足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引领孩子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探究实验接触微生物,使孩子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并且还将继续生存下去。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就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将带领学生接触到有关化学方面的浅显知识。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本单元正是研究类似水、木材、铁等物质在自然界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研究物质的变化,对掌握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初中阶段学*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遗传与变异》,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指自然科学实验),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

  二、教学建议

  1、用好显微镜工具。对于微观世界的观察我们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这个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本册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学生*时接触不到的,如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的知识、遗传与变异等。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能收集有关的资料,课堂上才能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产生探究的兴趣,不然只听教师一个人讲解就会索然无味了。

  3、注意探究的深度。本册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没有什么感性认识,有的甚至一点前概念都没有,因此我们在学*时不能学得太“深”,让学生感到太深奥,不知所云。

  4、充分用好多媒体工具。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具有许多优势,对于学生学*一些没有感性认识的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本册教材有许多内容都是学生*时没有看过或者无法通过感观来认识的,这时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有了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5、注重探究技能训练。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科学技能的训练。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假设与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先鼓励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知识来进行假设,然后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结果与自己的假设一致他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即使假设与实验结果不同,这也会更加激发他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进度(附表)

  教 学 进 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1~9.4

  1.1水滴里的生物

  9月1日开学

  2

  9.5~9.11

  1.2做酸奶(2课时)

  3

  9.12~9.18

  1.3馒头发霉了(2课时)

  4

  9.19~9.25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课时)

  5

  9.26~10.2

  单元复*、评价

  6

  10.3~10.9

  国庆节中秋节

  7

  10.10~10.16

  2.1地球的形状(2课时)

  8

  10.17~10.23

  2.2地球的表面(2课时)

  9

  10.24~10.30

  2.3地球的内部(2课时)

  10

  10.31~11.6

  2.4火山和地震(2课时)

  11

  11.7~11.13

  2.5地表的变迁(2课时)

  12

  11.14~11.20

  单元复*、评价3.1我们周围的变化

  13

  11.21~11.27

  3.2铁钉生锈了(2课时)

  14

  11.28~12.4

  3.3变色花 3.4洗衣服的学问(1)

  15

  12.5~12.11

  3.4洗衣服的学问(2)单元复*、评价

  16

  12.12~12.18

  4.1生物的遗传现象 4.2生物的变异现象

  17

  12.19~12.25

  4.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2课时)

  18

  12.26~1.1

  单元复*、评价

  元旦

  19

  1.2~1.8

  5.1假设(2课时)

  20

  1.9~1.15

  5.2实验(2课时)

  21

  1.16~1.22

  单元复*、评价 期终复*、考查

  两个月的暑假已经结束,现在又回到工作岗位上。这个学期依然是担任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现将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任务计划如下: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23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1人。

  2.学生学**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一、指导思想:

  立科学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专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抓好常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试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运用对比试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学会细致的观察。

  3、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事物。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使学生亲*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状况分析:学生整体学*热情较高,对科学探究活动兴趣浓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喜欢动手;但是独立探究能力不够,部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对知识的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对本学科的认识还不够。

  2、认知特点分析:通过三年的学*学生已经能过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任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材分析: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探究认识简单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学会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第三单元“能量”: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人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活动实验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

  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

  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

  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8人。大多数学生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少数学生学**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合作能力。经过五年级系统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重难点分析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对实物的观察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以后的学*中多次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如:粉笔盒、牙膏盒、食品盒等,对长方体、正方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重要基础。

  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的活动。

  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按“再现实物表象→抽象立体图→探索特征→认识长、宽、高”的顺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⑵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例2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并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几何体的展开图是用二维的面表现三维的体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既能够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其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又能为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作一些准备。教材通过沿着棱把长方体、正方体剪开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试一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探索长方体展开图。教学时要组织好学生的操作活动,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和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发展初步的空间想像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要计算的面的个数是不一样。因此,教材没有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灵活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4主要教学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要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理解“求至少要用多少*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同时,弄清如何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初步感知长方体表面的计算方法。

  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样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

  ⑶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交流后,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学生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自觉地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中来。因此,教材没有出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例题,而是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解决,又一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

  4、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教材十分重视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6按照“物体占一定的空间→物体的大小不同所占的空间也不同→抽象体积概念?的认识线索,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体积的含义。

  5、在摆长方体的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中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和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专业化水*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数学学*的兴趣对于数学学*非常重要。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活动。教学时,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我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x人,学生的学*态度、班级的学*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家庭教育脱节,*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学目标

  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五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七个单元内容:

  (一)圆:

  1。能正确描述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分数混合运算;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观察物体;

  1。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2。根据观察到的*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

  3。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形个数范围。

  (四)百分数;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3。能正确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花

  4。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

  (五)数据处理;

  1。能读懂扇形统计图。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能从分组表示数据的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六)比的认识: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会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4。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七)百分数的应用:

  1。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解决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3。列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4。能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学**惯。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六、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为学生后来的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在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69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4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热情较高。语文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有:时乐、梁雨露、贺凡等,特别是许晓晗,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郑志鹏、童扬阳等学生,学*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本班学生的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需继续加强双基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和理解能力。同时由于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不够,阅读面不够广泛,因此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力争在原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内容、学*重点和学*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巩固。

  对于书写练*,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如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4、授课时,依照设计好的教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灵活多样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5、课后,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8)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优选【20】份

  一、指导思想

  该教材构建了开放、动态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喜欢语文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42名学生。总的来说,这个班的学生学*积极性高,基本功扎实,写作正确。特别是像贾瑞琪、李泽鹏、冯静茹这样的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刘晓刚和张水婷这样的学生在学*上有一些困难,所以他们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帮助他们取得进步。这学期的重点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认真学*,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分为八组,分别是:感受自然,心中的祖国,心灵之歌,珍爱家园,先了解鲁迅,敲开诗、人、动物的大门,艺术的魅力。

  本卷综合学*安排在第二组《我心中的祖国》和第六组《叩开诗歌之门》。其中,“敲开诗歌的门”这个题目采用任务驱动、活动导向的安排,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部分。

  本卷共28篇,其中精读14篇,略读14篇。这七组教材分别由“引言”、“课例”和“口语交际?练*" "复*?展开”由四个部分组成。本课示例包括四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两篇略读。精读后有思维练*,略读前有连接词。有些课文是用“资料袋”或“阅读链接”编排的。整卷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口头交流?锻炼”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栏目。“复*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其中“交流*台”和“日积月累”为固定栏目,“展板”、“成语故事”、“课外书店”、“趣味语言”交替排列,其中“趣味语言”、“成语故事”、“课外书店”各排列两次,“展板”排列一次。

  四、教学目标:

  (a)识字和写作:

  1.有很强的独立读写能力。本教材不安排识字,要求写120字。共已知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能写的约2500个。

  2.用硬笔写楷书,线条工整,有一定速度。会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之美。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动情地朗读课文。基于语境和自我积累,推断文本中词语的含义,实现其表达效果。

  2.阅读时尽量弄清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述最打动你的场景、人物、细节,表达喜欢、讨厌、尊重、向往、同情的感受。读诗,大体把握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影响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阅读优秀的诗歌,注意通过诗歌的'音调和节奏来欣赏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会写字是为了表达自己和与人交流,是为了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惯,是为了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是为了珍惜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为了给自己的练*积累素材。

  2.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可以分段表达。

  3.学会写读书笔记和常用应用文。

  4.修改作业,主动和别人交换修改。

  (4)口头沟通:

  1.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一个简单的演讲。

  2.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的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综合学*:

  1.计划简单的活动,讨论分析计划好的题目,学会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组织大家关心的身边问题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或者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图像,学会明辨是非。

  五、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素养和良好的写作*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动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语境和自身积累,推断文本中词语的含义,体验其表达效果。

  4.阅读时尽量弄清楚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优秀的诗歌,注意通过诗歌的语气和节奏来欣赏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惜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为自己的学*积累素材;根据作业内容表达的需要,可以分段表达;修可以修改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主动和别人交流修改。

  7.根据交流对象和场合,做一个简单的发言。

  8.组织大家关心的身边问题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或者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图像,学会明辨是非。

  一、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根据学*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作业、编排丰富多采的语文实际活动,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教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导读,课文和“语文白花园”。

  三、学情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4人,班级规模较大。其中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几乎无人督促,而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成绩上不理想。本学期应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1、在学*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感;树立尊老敬老的美德;受到高尚情操和爱美情趣的熏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惯。

  2、认识135个生字,会写159个生字,会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语、句段;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8、学会浏览,培养读书看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能留新观察,主动积累*作素材,写出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或与人交换修改。

  10、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能策划简单的这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11、能逐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惯培养:

  良好的*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2、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及临写,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3、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以“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4、*作练*:

  *作中,按“长线、短线结合,*作、练笔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作起步阶段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六、教学时间安排:

  精读课文 18课 54课时左右

  略读课文 12课 24课时左右

  语文百花园6次 24课时左右

  写字每周1课时 18课时

  复*2次 12课时

  检测8次 20课时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 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第一单元课文以“热爱祖国”为主题。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新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自豪,体会到祖国科技事业发展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第二单元课文以“向往自然、热爱生活”为主题。通过这些课文的学*,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感受古今文人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单元课文以“童年生活”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让学生感受自然的无限生机和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

  第四单元课文以“真诚与关怀”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关爱,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同时教育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关心他人、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爱的使者。

  第五单元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动、植物之间的亲密无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的情感。

  第六单元教材以“热爱祖国,珍惜家园”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让学生教学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七单元课文以“民风民俗、思乡思亲”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让学生体会各地不同节日的风俗人情。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品悟其间的感情。

  第八单元课文以“有志者事竟成”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让学生 知道“人贵在有志”,并且深刻理解“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从而知道从小用有毅力与耐心去做任何事情。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2、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口语交际·*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及学*方法

  第一组:以读为主,在读中逐层理解字词,品味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二组: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激发学生感受美、体验大自然的情感。

  第三组:理解重点字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回顾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去感悟、去体会。感悟“崭新的怀疑精神”对学*与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坚持真理的精神。

  第四组: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体会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内心活动变化的过程与原因。体会小丑为失明的小女孩表演成功后的激动之情。

  第五组:了解蜗牛的生活*性和生理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了解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卡特琳是如何关爱小海豹的。。

  第六组: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品读课文,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精神。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第七组:了解老北京风俗*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背诵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了解火把节的来由,感受火把节欢快、热烈的气氛。

  第八组:在朗读中对照译文,理解词义、句意、文意。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熟悉故事,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以提高学*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七、后进生转化和优秀生提高措施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学生家长的配合(经常上门家访)。

  2、感情投资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学*和生活。

  (2)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3)对他们所犯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和批评。

  (4)多关注后进生的学*

  A、课堂提问、练*多给机会(难度较浅的)。

  B、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众不同。

  C、作业尽量面批。

  D、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各方面表现反反复复,这样教师必须经常不间断进行转化。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爱心和耐心后进生一定能迎头赶上。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给学生提问题的环节,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提高。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基础和学*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指导

  优秀生在学*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15人,男8名,女7名。其中有3名同学在*时的学*中预*到位,独学能力较强。另有一名学生基础较差,就连最起码的拼音的认识远远不够,其学**惯也不够好。其余学生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学及*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高尚” “美与丑” “母亲河”“体育” “往事”“战

  争” “地球家庭” “岁寒三友”,每单元由三篇主体课文、两篇拓展阅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构成,语文天地包括“日积月累” “综合活动” “金钥匙” 和“单元小结”等栏目,主题课文后有生字表、思考题,旁边富有“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等栏目。拓展阅读后有“提示与建议”。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继续练*对

  对子。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继续练*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每个单元要做,每课要做。

  2、写好自读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学*记叙的顺序,学*几种人称。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8、继续学*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 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作。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养成修改*作的*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继续学*写评语。降低*作中的错别字率。

  7、课内*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作。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学*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

  1、为解决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学*作单元小结,养成*惯,学会方法。时常注意学*上出现的错误。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

  2、学会整体感知文章,快速捕捉文章信息的方法,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3、了解长江、黄河及三峡的壮美景色及被称为母亲河的意义。诗歌中有一些拟人手法的运用学生要结合文章的情境理解。

  4、学会抓住各段总起句,把握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及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领会体育精神的内涵,认识现代体育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

  5、学*抓住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本单元主题在今天的时代意义。

  6、通过诗歌凝练的语言,想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五、教学措施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采取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态度。

  4、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中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6、认真学*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中的障碍点。

  7、教学中注重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8、 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9、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即将开始,为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也为了及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特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及学情分析

  我班本学期共有学生人,大多数都是本地生。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人。通过五年的学*,大多数同学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在语文学*中,多数同学上进心较强,为了取得好成绩认真听讲,仔细作业,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仍有少数同学学*积极性不高,没有自觉学*的*惯,不认真学*,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从抓后进,保优生入手,争取让我班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综合性学*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三、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

  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二)具体目标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一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二是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三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一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二是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四是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一是继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2.加强*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如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后*题、*作;学*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如听写,基础,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以“双主题阅读”为重点,继续开展自主阅读(讲读课文重点片段、略读课文写作技巧片段)。

  4.让优秀小组长为我分忧解难。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轮流辅导工作。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6.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主体课文下设2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设“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综合活动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语文学*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有两个: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二、学情探究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高年级阶段的训练,继续接受识字、词、句的学*方法,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标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情感与品德教育。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景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2、音、字、词训练。复*巩固汉语拼音,从认读章节、辨析易混韵母、读准声调、轻声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复*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从字典中准确理解字义,并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3、语句学*。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能按要求把词语归类和进行正确的搭配。注意积累词语。巩固对助词、副词的认识。从感上认识歇后语。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从感性上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复*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关系的简单复句。从感性上认识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

  4、段落、阅读、短文深入学*。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在继续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阅犊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听过的故事。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别人讨论、商量。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象。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5、观察、发现到作文的提高。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学写读书笔记。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惯。

  四、教学措施:


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汇总20篇(扩展9)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本20份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的有25人,中下水*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学的是6(2)班,这个班都是带了好几年因此对学生的学*情况了如指掌。6(2)班的学**惯较差,特别是作业*惯的自**惯,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略

  以上就是最新一年-最新一年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愉悦,更是心灵的成长。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节约用水、数学广角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数学广角中看到图形用数学找到规律。

  三、重点难点

  1、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5、数学广角中的寻找规律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7、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8、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毕业班,共有学生32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的成绩基本还可以。但个别差生的成绩还比较差。从开学两天的表现看,学生上课纪律好,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节约用水、数学广角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数学广角中看到图形用数学找到规律。

  三、重点难点

  1、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5、数学广角中的寻找规律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7、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8、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毕业班,共有学生32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的成绩基本还可以。但个别差生的成绩还比较差。从开学两天的表现看,学生上课纪律好,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材简析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31人,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很积极,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明显,两级分化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于五年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扎实,计算正确,具有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后进生落下的内容较多。

  五、方法措施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改进百分数的教学,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节约用水、数学广角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数学广角中看到图形用数学找到规律。

  三、重点难点

  1、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5、数学广角中的寻找规律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7、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8、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执教六年级毕业班,共有学生32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的成绩基本还可以。但个别差生的成绩还比较差。从开学两天的表现看,学生上课纪律好,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一部分的学生学*态度散漫,学**惯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有待加强。特别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整理复*、分数除法

  第五周分数除法

  第六周解决问题

  第七周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

  第八周圆的认识

  第九周整理复*、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周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整理复*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总复*

  第十六周复*备考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预期的要求,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过程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是让他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下去,并逐步引导他们的思维想象、体验所获得的成功给予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6、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7、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9、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将教学的眼光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8人,及格率83.33%,*均分81.7分,最高分100分。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能力和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学*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惯。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两个班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初步小结。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但两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本期将辅导的重心仍然放在4班,加强对班上孩子学**惯的培养,学*能力的培养,继续关注学*困难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极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用商不变得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4、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圆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

  2、认识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4、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5、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

  4、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观察到的*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此立体图形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5、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统计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

  4、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综合应用

  X结合具体学*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X

  1、数学与体育: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数:同上

  3、看图找关系:使学生能体会:图是直观、清晰、简洁地刻画关系。

  (五)整理与复*:发展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

  整理与复*(一):小结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整理与复*(二):小结四、五、单元的内容。

  总复*:总结本期学*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三、教学思考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的有25人,中下水*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8人。大多数学生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少数学生学**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合作能力。经过五年级系统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优势:知识面广,合作意识强,思维速度快。

  不足:求知欲不强,计算能力弱,思维的精度不高,作业速度不快且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重难点分析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对实物的观察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以后的学*中多次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如:粉笔盒、牙膏盒、食品盒等,对长方体、正方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重要基础。

  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的活动。

  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按“再现实物表象→抽象立体图→探索特征→认识长、宽、高”的顺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⑵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例2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并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几何体的展开图是用二维的面表现三维的体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既能够促进学生准确把握其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又能为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作一些准备。教材通过沿着棱把长方体、正方体剪开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试一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探索长方体展开图。教学时要组织好学生的操作活动,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和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发展初步的空间想像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要计算的面的个数是不一样。因此,教材没有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灵活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4主要教学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要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理解“求至少要用多少*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同时,弄清如何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初步感知长方体表面的计算方法。

  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样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和的?

  ⑶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交流后,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学生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自觉地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中来。因此,教材没有出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例题,而是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解决,又一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

  4、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教材十分重视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6按照“物体占一定的空间→物体的大小不同所占的空间也不同→抽象体积概念?的认识线索,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体积的含义。

  5、在摆长方体的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中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的有25人,中下水*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2)班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少部分学生学*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惯也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镇统测情况看,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2)班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少部分学生学*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惯也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镇统测情况看,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时间的脚步匆匆,转眼已进入阳春三月,不管是寒意犹存也好,还是春风送暖也罢,这都是个人的心情使然。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制定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对于轻松、愉快、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显得极其重要。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依然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的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及整理和复*等。

  教学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用比例解决问题以及总复*等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比例解决问题。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认识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有上进心;但也有少学生的学*态度不认真,书写潦草,缺乏自觉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别是有几个后进生,基础非常差,厌学,对数学学*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本学期里,我采取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那些聪明,天资较好,就是*时自觉性差,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可以多加引导其自学,让他们自己悟出道理,然后小组展开讨论,或许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那些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的那部分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并且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得砖头――后来居上。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灵活运用教材、突破重点、难点,精讲多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对待。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已有的知识经验,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满足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的有25人,中下水*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 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一部分的学生学*态度散漫,学**惯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有待加强。特别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 整理复*、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

  第八周 圆的认识

  第九周 整理复*、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 整理复*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总复*

  第十六周 复*备考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前面五年的数学学*后,两个班学生大部分在基本知识、技能等方面已经达到既定学*目标,继续贯彻学校的雅教育思想,从教学的细节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水*。所执教的六(1)六(2),两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本期将辅导的重心放在1班,加强对班上孩子学**惯的培养,学*能力的培养,继续关注学*困难的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本学期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加强学*兴趣的培养,提高数学的理解力;而对较好的这部分学生,应继续拓宽知识面,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整理与复*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点梳理及重难点剖析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一)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方法等尽量在课堂上理解掌握。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除了知识外,方法情感上同样有收获。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本期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与家长达成共识,在练*上以自主安排为主,在督促检查上以家长、教师、组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7课时;第二单元16课时;第三单元5课时;

  整理与复*(一)5课时;

  数学与体育比赛场次、起跑线、营养配餐3课时;

  第四单元13课时;

  第五单元6课时;

  整理与复*(二)3课时;

  生活中的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一)、正负数(二)3课时;

  第六单元6课时;

  总复*6

  六、组内教研课及科研课题

  圆的面积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 人,。从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一部分的学生学*态度散漫,学**惯极需培养,空间观念不够强。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有待加强。特别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 整理复*、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

  第八周 圆的认识

  第九周 整理复*、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