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

  教学计划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书,供大家参考。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二年级5班的数学课。经过一学年的学*,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2周 长度单位

  第3周 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我长高了

  第7周 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

  第12周 观察物体

  第13周 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统计

  第18周 数学广角

  第19周 总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以及学**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3.复*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4课时左右)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7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4人。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上好胜心强,乐于学*,勇于克服学*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惯,有较有成效的学*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学*方法不当,或是学**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基础薄弱。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水*相当,但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困难,家长们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赚钱来维持生活,而导致学生学*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生学*情况: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二(1)班有学生39人。经过上一年级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认识时间方面,会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 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7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4人。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上好胜心强,乐于学*,勇于克服学*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惯,有较有成效的学*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学*方法不当,或是学**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基础薄弱。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水*相当,但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困难,家长们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赚钱来维持生活,而导致学生学*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生学*情况: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五班共有48人,经过一学年的数学学*,学生对学*数学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具备了学*数学的能力。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

  二、教材分析

  (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1、数与代数方面:表内乘法(一)、(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2、空间与图形方面: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方向、观察物体;

  3、实践与综合应用: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5、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产生兴趣。

  2、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3、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表内乘除法,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另外,有余数的除法、方位的认识也将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措施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

  (二)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问题,逐步引导理性思维的养成。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四)少一些呆板的练*,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的兴趣。比如:微课程、一起作业网、博客思维体操训练、制作乘法口诀表等等。

  (五)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

  (六)关注学生良好*惯的养成,课前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认真书写作业等。

  四、教学进度

  第1、2周: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第3、4周: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信息窗1

  第5、6周 :表内乘法(二)信息窗2、3、4

  第7周: 国庆放假

  第8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2

  第9、10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4,整理与复*

  第11、12周 :认识方向、表内除法信息窗1

  第13、14周 :表内除法信息窗2、3、相关链接

  第15、16周 : 观察物体、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1

  第17、18周 :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2、解决问题信息窗1

  第19、20周:解决问题信息窗2

  第21周 期末复*

  第22周 期末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1)有学生40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本册教材学*的内容与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结合“数一数”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相同数連加的算式引入乘法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了解乘法的现实背景,体会乘法的意义;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结合大量“分一分”操作活动,经历除法算式的抽象过程,了解除法的现实背景,体会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应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结合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一对多”的问题,探索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值对应规律,掌握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4.第六单元“时、分、秒”。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三)统计与概率

  1.通过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最喜欢哪些图书等实例,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想法。

  2.通过一些操作与猜测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有个别学生不喜欢跟同学相处,也不张嘴读书,不做作业,好动。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惯,使学生能专心听讲,不讲小话。四人小组*台建立起来。为了避免小组学*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每一个数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如果一堂课看不到有一段时间学生聚精会神地做练*,那么就可能对这堂课掌握“双基”的效果感到不安。教材中的练*题要安排在课内做的,但一般不要采取集体作业的方式,要给学生独立读题,审题,思考与解答的机会;使教师能走下讲台,观察学生学*过程和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

  三、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及思考、倾听、提问等*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3、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5、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多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去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练*的快慢不可能一致,不要采取一题一评的反馈方式把练*时间搞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自主作业的进程;要给做得快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有事做;对全班练*的反馈,最好的方法是提示来自学生的不同的思路、方法或答案,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判断、选择,去识别优劣和正误,不能只关注结果的对或错。练*要结合在游戏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二(1)班有学生39人。经过上一年级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认识时间方面,会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 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的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认识),表内除法,倍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不带括号),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能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4、、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5、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学生多采用自主互助的方法来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型课堂。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1页——第4页

  第二周:第5页——第10页(第一单元结束)

  第三周:第11页——第17页

  第四周:第18页——第24页(第二单元结束)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第25页——第28页(第三单元结束)

  第七周:第29页——第36页

  第八周:第37页——第47页(第四单元结束)

  第九周:第48页——第53页

  第十周:第54页——第62页(第五单元结束)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63页——第70页(第六单元结束)

  第十二周:第71页——第75页

  第十三周:第76页——第83页

  第十四周:第84页——第88页(第七单元结束)

  第十五周:第89页——第94页

  第十六周:第95页——第99页(第八单元结束)

  第十七周:第100页——第107页(第九单元结束)

  第十八周:第108页——第118页(第十单元总复*单元结束)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周:总复*

  期末考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1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材简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教学工作预期目标

  在知识方面:按教学内容按时完成本册的教学任务。

  在技能方面:1.加大对学生计算算能力的培养。

  2.初步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去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从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日记的写法,并完成4片日记,一月一篇。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50)班学生58名,通过一年的学*,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惯,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懒作业的行为,学**惯和学*态度都不太好。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3.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建立两个计量单位:1厘米与1米的长度概念。

  5.认识钟表:形成1时、1分、1秒的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6.学会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认识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子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南、北、西、东等方向的认识,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文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假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

  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首先,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调整乘法口诀的教学顺序。第四,教学每部分乘法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并且注意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七、本期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力争达到及格率100% 。

  八、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认识乘法

  (4课时)

  乘法口诀一

  (18课时)

  认识图形

  (5课时)

  认识除法

  (8课时)

  口诀求商(一)

  (6课时)

  厘米和米

  (6课时)

  位置与方向

  (5课时)

  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20课时)

  时,分,秒

  (5课时)

  观察物体

  (3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5课时)

  期末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3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篇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用7~9的乘法口诀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分、秒的认识;*面图形的认识;认识东、南、西、北等方向,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种物体,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线段的直观认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用尺量线段的长度;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

  二、班级情况简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有了一年的学*基础,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有层次的、耐心的进行辅导。

  三、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均分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编7~9的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会写乘、除法算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3、初步理解加减法竖式的算理和计算要领,能正确地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和(差)是几十多,初步体会估计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分、秒,初步具有1小时之内时间长短的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并会记录钟面上的时间。

  5、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6、认识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种物体。

  7、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8、会用方块统计图表达统计的结果,会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9、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4

  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 以下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备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要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的兴趣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学会学*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中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进步。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5

  这学期我担任二(5)、(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尽善尽美,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特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5)班有学生50人,二()6)班有学生50人。经过一年的时间,大部分孩子养成了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有了粗浅的认识,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应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提高质量为目的,一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与发展的能力”为教学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乘除法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五、六边形等*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正确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在学生其他知识时主动参与,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惯。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四、五、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队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1)、(2)班各有40人,一年级时两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多,这三个班中每个班有2——4名学生学*比较困难,成绩比较差,不过绝大部分学生学*认真,上课发言积极,作业认真及时完成,但还有少数学生上课不够认真,注意力很不集中,导致做作业时经常出错。另外,还有些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特别是退位减法。因此根据以上的情况,本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纠正不良*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成绩。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拟定措施如下:

  1、为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重要的学*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学*活动创设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进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针对学生的弱点,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诀练*和背口诀训练,提高学生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 时在数学的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6、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全面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7

  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1﹚、﹙2﹚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最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8

  教学计划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书,供大家参考。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二年级5班的数学课。经过一学年的学*,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2周 长度单位

  第3周 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我长高了

  第7周 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

  第12周 观察物体

  第13周 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统计

  第18周 数学广角

  第19周 总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7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4人。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上好胜心强,乐于学*,勇于克服学*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惯,有较有成效的学*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学*方法不当,或是学**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基础薄弱。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水*相当,但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困难,家长们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赚钱来维持生活,而导致学生学*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生学*情况: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7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4人。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上好胜心强,乐于学*,勇于克服学*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惯,有较有成效的学*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学*方法不当,或是学**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基础薄弱。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水*相当,但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困难,家长们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赚钱来维持生活,而导致学生学*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生学*情况: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2周长度单位

  第3周 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我长高了

  第7周 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

  第12周 观察物体

  第13周 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统计

  第18周 数学广角

  第19周 总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50)班学生58名,通过一年的学*,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惯,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懒作业的行为,学**惯和学*态度都不太好。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3.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建立两个计量单位:1厘米与1米的长度概念。

  5.认识钟表:形成1时、1分、1秒的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6.学会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认识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子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南、北、西、东等方向的认识,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文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假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

  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首先,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调整乘法口诀的教学顺序。第四,教学每部分乘法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并且注意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七、本期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力争达到及格率100% 。

  八、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认识乘法

  (4课时)

  乘法口诀一

  (18课时)

  认识图形

  (5课时)

  认识除法

  (8课时)

  口诀求商(一)

  (6课时)

  厘米和米

  (6课时)

  位置与方向

  (5课时)

  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20课时)

  时,分,秒

  (5课时)

  观察物体

  (3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5课时)

  期末复*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的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认识),表内除法,倍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不带括号),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能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4、、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5、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学生多采用自主互助的方法来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型课堂。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1页——第4页

  第二周:第5页——第10页(第一单元结束)

  第三周:第11页——第17页

  第四周:第18页——第24页(第二单元结束)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第25页——第28页(第三单元结束)

  第七周:第29页——第36页

  第八周:第37页——第47页(第四单元结束)

  第九周:第48页——第53页

  第十周:第54页——第62页(第五单元结束)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63页——第70页(第六单元结束)

  第十二周:第71页——第75页

  第十三周:第76页——第83页

  第十四周:第84页——第88页(第七单元结束)

  第十五周:第89页——第94页

  第十六周:第95页——第99页(第八单元结束)

  第十七周:第100页——第107页(第九单元结束)

  第十八周:第108页——第118页(第十单元总复*单元结束)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周:总复*

  期末考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惯,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过程。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练*。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或第二天复*,以后再逐渐延长复*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惯,对激发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注重他们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为一类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收银员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

  三、参加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小学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2)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十篇)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在教高二数学,这个班有24个学生。从毕业成绩来看,高二学生往往不适应课程和课堂学*能力的增加,顾此失彼,精力涣散,降低了听课的效率。学*离不开思考。如果你想得好,你就会学会生活,效率高。想的不好就学死,效果不好。初二的学生在小学算术上往往固守思维定势,思维狭隘呆滞,不利于后续学*。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写作中往往会出现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生记忆方法好不好,关系到学*成绩。由于他们处于逻辑思维初级阶段,记忆知识时机械记忆成分较多,理解记忆成分较少,不能满足初二教学的新要求,所以要注意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

  二,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含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倒数和绝对值的含义,会发现有理数的倒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不含字母),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以上内容的学*,可以实现从数和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利用运算规律简化运算。能够通过有理数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4.为了理解幂的含义,我们将执行幂运算和简单混合运算(主要分三步)。我们可以通过例子进一步感受大数,并用科学的符号表示出来。理解*似数和有效数的概念。

  第二章代数表达式的加减

  1、理解和掌握单项、多项式、代数表达式等概念。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相似项的概念,掌握相似项合并的方法,掌握去掉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正确合并和去掉相似项的括号。在准确判断和正确组合相似项的基础上,加减代数表达式。

  3.理解代数表达式中的字母,代数表达式的加减是基于数字的运算;明白合并类似项目、去掉括号的依据是分配规律;“理解为”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在代数表达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表达式。体验用字母表示数字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维线性方程

  1.通过“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方程”的过程,我认识到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理解一元线性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有效数学模型,认识到它是数学从公式到方程的进步。

  2.通过观察和总结方程的性质,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探索一维线性方程的解。

  3.了解求解方程的基本目标(逐步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求解一维线性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维线性方程的解法,实现解法中包含的归约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已知和未知的数字”

  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的*惯。

  预*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①及时预*。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新课。②善于预*。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的*惯。

  复*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复*。复*要及时,每天复*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及时巩固知识。②复*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③复*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惯。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内容、学*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自我提高

  首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材料,完成自己的教研课题。在备课、讲课,还是在讲评练*中,发现问题及闪光点要及时进行小结。有机会多到外校去听课,学*其优点及新理念。经常与教研员及三中、安林的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信息。

  其次,认真学*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

  注意扬长避短,坚持岗位练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爱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理解信任他们,并严格要求他们,勤奋学*。

  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阅读有关的书籍与刊物,了解先进的教育方法,学*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多读书,读好书,并在学*的同时,要做好学*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总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他们的学**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左右)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左右

  2、练*一…………………………………………………1课时左右

  (二)、表内除法(一)(12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左右)

  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左右

  2、*移和旋转………………………………………………1课时左右

  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左右

  4、练*七……………………………………………………1课时左右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左右)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五)、混合运算(7课时左右)

  1、混合运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六)、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左右)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4、小小设计师………………………………………………1课时左右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4课时左右)

  1、10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左右

  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八)、克和千克(4课时左右)

  1、认识克…………………………………………………1课时左右

  2、认识千克…………………………………………………1课时左右

  3、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

  4、练*二十…………………………………………………1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推理(2课时左右)

  (十)、总复*(4课时左右)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

  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了,和我一年级时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所变化,一年级的小学生什么也不知道们只能一切从头开始教他们,而在他们进入了二年级之后,他们已经懂得了学*的重要性了,我在教学上就要有所变化了。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较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58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六)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6、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克与千克,统计,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用混合运算、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万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读写多位数的基础,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包括“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学*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进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部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的计算除法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一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聚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程生活

  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采用同桌互相帮忙、互相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进度。

  3、树立榜样让学生向榜样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精神。

  4、采用课堂练*、课后练*及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情况。

  5、对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提问,加强这些学生的学*信心和主动学*的学*态度。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

  6、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查的良好*惯。

  7、培养学生会看课本的情境图,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和描述。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二)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课时安排

  略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的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本册教材学*的内容与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结合“数一数”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相同数連加的算式引入乘法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了解乘法的现实背景,体会乘法的意义。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结合大量“分一分”操作活动,经历除法算式的抽象过程,了解除法的现实背景,体会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应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结合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一对多”的问题,探索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值对应规律,掌握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4.第六单元“时、分、秒”。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三)统计与概率

  1.通过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最喜欢哪些图书等实例,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想法。

  2.通过一些操作与猜测活动,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姿势及思考、倾听、提问等*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3、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5、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多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去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练*的快慢不可能一致,不要采取一题一评的反馈方式把练*时间搞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自主作业的进程。要给做得快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有事做。对全班练*的反馈,最好的方法是提示来自学生的不同的思路、方法或答案,引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判断、选择,去识别优劣和正误,不能只关注结果的对或错。对口算的练*,从第三单元的教学开始,就应该化整为零、常抓不懈,只是要善于变化练*的形式,不让学生疲而生厌。把口算练*结合在游戏之中的很多素材和范例,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9

  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了,和我一年级时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所变化,一年级的小学生什么也不知道们只能一切从头开始教他们,而在他们进入了二年级之后,他们已经懂得了学*的重要性了,我在教学上就要有所变化了。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较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58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六)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6、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愿望。

  2、创造情境。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除法,8课时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3)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五班共有48人,经过一学年的数学学*,学生对学*数学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具备了学*数学的能力。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

  二、教材分析

  (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1、数与代数方面:表内乘法(一)、(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2、空间与图形方面: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方向、观察物体;

  3、实践与综合应用: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5、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产生兴趣。

  2、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3、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表内乘除法,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另外,有余数的除法、方位的认识也将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措施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

  (二)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问题,逐步引导理性思维的养成。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四)少一些呆板的练*,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的兴趣。比如:微课程、一起作业网、博客思维体操训练、制作乘法口诀表等等。

  (五)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

  (六)关注学生良好*惯的养成,课前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认真书写作业等。

  四、教学进度

  第1、2周: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第3、4周: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信息窗1

  第5、6周 :表内乘法(二)信息窗2、3、4

  第7周: 国庆放假

  第8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2

  第9、10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4,整理与复*

  第11、12周 :认识方向、表内除法信息窗1

  第13、14周 :表内除法信息窗2、3、相关链接

  第15、16周 : 观察物体、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1

  第17、18周 :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2、解决问题信息窗1

  第19、20周:解决问题信息窗2

  第21周 期末复*

  第22周 期末复*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教高二数学文科班,学生的特点是:数学成绩尖子生少,成绩特差的学生有好些人,但若能杂实复*好基础,加上学生努力,将来我班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大的提高。学生中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但学*不够刻苦,学*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将来一定大有进步。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与图形直观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提高质量为目的,一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与发展的能力”为教学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乘除法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五、六边形等*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正确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在学生其他知识时主动参与,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惯。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四、五、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队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1)、(2)班各有40人,一年级时两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多,这三个班中每个班有2——4名学生学*比较困难,成绩比较差,不过绝大部分学生学*认真,上课发言积极,作业认真及时完成,但还有少数学生上课不够认真,注意力很不集中,导致做作业时经常出错。另外,还有些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特别是退位减法。因此根据以上的情况,本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纠正不良*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成绩。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拟定措施如下:

  1、为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重要的学*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学*活动创设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进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针对学生的弱点,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诀练*和背口诀训练,提高学生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 时在数学的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6、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全面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材简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教学工作预期目标

  在知识方面:按教学内容按时完成本册的教学任务。

  在技能方面:1.加大对学生计算算能力的培养。

  2.初步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去发现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从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日记的写法,并完成4片日记,一月一篇。

  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数据收集、表内除法(1)、图形移动(1)、表内除法(2)、混合运算、余数除法、一万以内数的理解、克与公斤、广角数学、总论。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能利用统计数据提问和回答问题。了解统计学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了解具体情况下除法的含义。会读写除法公式。知道除法公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运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我能熟练运用2 ~ 6的乘法公式求商,让学生明白乘除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根据除法的意思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识别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移和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通过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对复杂图形进行*移、旋转或轴对称的过程,有条不紊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的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二次运算的混合题的运算顺序,学会用混合乘除和圆括号计算两步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和类比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5、让学生体验将*均分后的余数现象抽象为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除法的含义,并认识余数。掌握除数为一位数,商也为一位数时,用余数除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小于除数。

  6、结合实际生活,体验生活中大数的存在,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体验数数的过程,知道一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对象知道这些数的构成和分解。体验估算、计数、思考、识别、说话、拿取、比较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一万以内数字的大小,培养数字感。一万以内的`数字大小可以用符号和文字来描述。知道了“一万位”及其值,就可以说出一万以内所有数字的名称和相邻数字之间的升级率,掌握整十整千的加减运算。

  7、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中感知1g、1kg的物体重量,了解1g、1kg、1kg=1000g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渗透了数学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余数除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区分旋转和*移。

  教学难点:克和公斤的理解和换算,一万以内数的理解。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工作态度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要适当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新的状态下投入学*。

  2、加强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 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1﹚、﹙2﹚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最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教高二数学文科班,学生的特点是:数学成绩尖子生少,成绩特差的学生有好些人,但若能杂实复*好基础,加上学生努力,将来我班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大的提高。学生中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但学*不够刻苦,学*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将来一定大有进步。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与图形直观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4)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本班学生7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34人。活泼、聪明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从学生们*时的各种现象表明,以及我对他们的了解,可见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上好胜心强,乐于学*,勇于克服学*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惯,有较有成效的学*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学*方法不当,或是学**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基础薄弱。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水*相当,但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困难,家长们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赚钱来维持生活,而导致学生学*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爱劳动、讲卫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生学*情况: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的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认识),表内除法,倍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不带括号),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能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4、、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5、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学生多采用自主互助的方法来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型课堂。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1页——第4页

  第二周:第5页——第10页(第一单元结束)

  第三周:第11页——第17页

  第四周:第18页——第24页(第二单元结束)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第25页——第28页(第三单元结束)

  第七周:第29页——第36页

  第八周:第37页——第47页(第四单元结束)

  第九周:第48页——第53页

  第十周:第54页——第62页(第五单元结束)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63页——第70页(第六单元结束)

  第十二周:第71页——第75页

  第十三周:第76页——第83页

  第十四周:第84页——第88页(第七单元结束)

  第十五周:第89页——第94页

  第十六周:第95页——第99页(第八单元结束)

  第十七周:第100页——第107页(第九单元结束)

  第十八周:第108页——第118页(第十单元总复*单元结束)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周:总复*

  期末考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提高质量为目的,一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与发展的能力”为教学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乘除法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五、六边形等*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正确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在学生其他知识时主动参与,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惯。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四、五、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队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1)、(2)班各有40人,一年级时两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多,这三个班中每个班有2——4名学生学*比较困难,成绩比较差,不过绝大部分学生学*认真,上课发言积极,作业认真及时完成,但还有少数学生上课不够认真,注意力很不集中,导致做作业时经常出错。另外,还有些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特别是退位减法。因此根据以上的情况,本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纠正不良*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成绩。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拟定措施如下:

  1、为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重要的学*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学*活动创设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进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针对学生的弱点,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诀练*和背口诀训练,提高学生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 时在数学的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6、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全面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的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认识),表内除法,倍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不带括号),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能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4、、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5、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学生多采用自主互助的方法来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型课堂。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1页——第4页

  第二周:第5页——第10页(第一单元结束)

  第三周:第11页——第17页

  第四周:第18页——第24页(第二单元结束)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第25页——第28页(第三单元结束)

  第七周:第29页——第36页

  第八周:第37页——第47页(第四单元结束)

  第九周:第48页——第53页

  第十周:第54页——第62页(第五单元结束)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63页——第70页(第六单元结束)

  第十二周:第71页——第75页

  第十三周:第76页——第83页

  第十四周:第84页——第88页(第七单元结束)

  第十五周:第89页——第94页

  第十六周:第95页——第99页(第八单元结束)

  第十七周:第100页——第107页(第九单元结束)

  第十八周:第108页——第118页(第十单元总复*单元结束)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周:总复*

  期末考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以及学**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5)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教高二数学文科班,学生的特点是:数学成绩尖子生少,成绩特差的学生有好些人,但若能杂实复*好基础,加上学生努力,将来我班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大的提高。学生中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但学*不够刻苦,学*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将来一定大有进步。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与图形直观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教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31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六)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八)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措施

  1、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3、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这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一年级只是给学生们打好起码最好的基础,而二年级开始,数学就开始慢慢的变难了,这是难度的开始,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这时打不好基础,以致在今后的数学学*上始终跟不上节奏,学*很难上去。

  一、指导思想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6)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实用20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二(1)班有学生39人。经过上一年级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认识时间方面,会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 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v1�w、�v2�w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最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学生共有69人,从这学期数学学*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新知识和复*阶段,我认真整合复*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题练*,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惯等学**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 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1)有学生40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年级现在共有学生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另外从去年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基础较扎实。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听课*惯、行为*惯不太好,影响了学*成绩,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①数一数与乘法;②乘法口诀(一);③观察物体; ④分一分与除法;

  ⑤方向与位置;⑥时、分、秒;⑦乘法口诀(二); ⑧除法;

  ⑨统计与猜测;⑩总复*。

  三、主要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在本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4、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 数学吧搜集整理 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9、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10、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全册教时安排(65课时左右)

  (1)数一数与乘法; 5课时

  (2)乘法口诀(一) 10 课时

  (3)观察物体 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 13 课时

  (5)方向与位置 4课时

  (6)时、分、秒 4课时

  (7)乘法口诀(二) 7课时

  (8)除法 8课时

  (9) 统计与猜测 4课时

  (10)总复* 5课时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教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31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六)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八)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措施

  1、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3、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这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一年级只是给学生们打好起码最好的基础,而二年级开始,数学就开始慢慢的变难了,这是难度的开始,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这时打不好基础,以致在今后的数学学*上始终跟不上节奏,学*很难上去。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教高二数学文科班,学生的特点是:数学成绩尖子生少,成绩特差的学生有好些人,但若能杂实复*好基础,加上学生努力,将来我班的数学成绩将会有大的提高。学生中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但学*不够刻苦,学*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将来一定大有进步。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与图形直观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的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认识),表内除法,倍的认识,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不带括号),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能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4、、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5、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学生多采用自主互助的方法来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型课堂。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第1页——第4页

  第二周:第5页——第10页(第一单元结束)

  第三周:第11页——第17页

  第四周:第18页——第24页(第二单元结束)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

  第六周:第25页——第28页(第三单元结束)

  第七周:第29页——第36页

  第八周:第37页——第47页(第四单元结束)

  第九周:第48页——第53页

  第十周:第54页——第62页(第五单元结束)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第63页——第70页(第六单元结束)

  第十二周:第71页——第75页

  第十三周:第76页——第83页

  第十四周:第84页——第88页(第七单元结束)

  第十五周:第89页——第94页

  第十六周:第95页——第99页(第八单元结束)

  第十七周:第100页——第107页(第九单元结束)

  第十八周:第108页——第118页(第十单元总复*单元结束)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周:总复*

  期末考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学生共有69人,从这学期数学学*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新知识和复*阶段,我认真整合复*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题练*,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惯等学**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 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一年级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的信心和勇气。根据一学年培优经验,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辅后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认真挑选好培优的对象。

  3、通过培优辅后,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辅后对象和形式

  对象:优等生:xxx、xxx等

  形式: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另外,在课堂上对优等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教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31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六)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八)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措施

  1、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3、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这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一年级只是给学生们打好起码最好的基础,而二年级开始,数学就开始慢慢的变难了,这是难度的开始,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这时打不好基础,以致在今后的数学学*上始终跟不上节奏,学*很难上去。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五班共有48人,经过一学年的数学学*,学生对学*数学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具备了学*数学的能力。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1、数与代数方面:表内乘法(一)、(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2、空间与图形方面: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方向、观察物体;

  3、实践与综合应用: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5、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产生兴趣。

  2、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3、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表内乘除法,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另外,有余数的除法、方位的认识也将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措施

  (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经验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

  (二)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问题,逐步引导理性思维的养成。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四)少一些呆板的练*,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的兴趣。比如:微课程、一起作业网、博客思维体操训练、制作乘法口诀表等等。

  (五)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

  (六)关注学生良好*惯的养成,课前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认真书写作业等。

  四、教学进度

  第3、4周: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信息窗1

  第5、6周:表内乘法(二)信息窗2、3、4

  第7周:国庆放假

  第8周: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2

  第9、10周: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4,整理与复*

  第11、12周:认识方向、表内除法信息窗1

  第13、14周:表内除法信息窗2、3、相关链接

  第15、16周:观察物体、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1

  第17、18周: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2、解决问题信息窗1

  第19、20周:解决问题信息窗2

  第21周期末复*

  第22周期末复*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篇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用7~9的乘法口诀算表内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分、秒的认识;*面图形的认识;认识东、南、西、北等方向,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种物体,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线段的.直观认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用尺量线段的长度;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

  二、班级情况简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有了一年的学*基础,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有层次的、耐心的进行辅导。

  三、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均分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编7~9的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会写乘、除法算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3、初步理解加减法竖式的算理和计算要领,能正确地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和(差)是几十多,初步体会估计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分、秒,初步具有1小时之内时间长短的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并会记录钟面上的时间。

  5、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6、认识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种物体。

  7、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8、会用方块统计图表达统计的结果,会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9、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在新学期中我将以崭新的面貌面对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有:

  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③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④直线和线段

  ⑤万以内的加法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的加法。

  本册的教学难点是:7-9的乘法口诀和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

  二、级情况分析:

  201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生活后,已养成了很好的学**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任务。有几个孩子对奥数有着浓厚的兴趣。204班的孩子生源比较复杂,相对调皮了许多。大多数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惯,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但数学方面冒尖的.孩子很少。后进生比较多,但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已有长足进步。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5、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心理品质。

  四、教学特色

  1、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2、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以上这些是我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训练,培养他们多种综合能力。同时我会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50)班学生58名,通过一年的学*,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惯,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懒作业的行为,学**惯和学*态度都不太好。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3.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建立两个计量单位:1厘米与1米的长度概念。

  5.认识钟表:形成1时、1分、1秒的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6.学会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认识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子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南、北、西、东等方向的认识,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文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假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

  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首先,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调整乘法口诀的教学顺序。第四,教学每部分乘法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并且注意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七、本期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力争达到及格率100% 。

  八、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认识乘法

  (4课时)

  乘法口诀一

  (18课时)

  认识图形

  (5课时)

  认识除法

  (8课时)

  口诀求商(一)

  (6课时)

  厘米和米

  (6课时)

  位置与方向

  (5课时)

  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20课时)

  时,分,秒

  (5课时)

  观察物体

  (3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5课时)

  期末复*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50)班学生58名,通过一年的学*,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惯,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懒作业的行为,学**惯和学*态度都不太好。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3.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建立两个计量单位:1厘米与1米的长度概念。

  5.认识钟表:形成1时、1分、1秒的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6.学会用方块图表示数据。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认识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子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南、北、西、东等方向的认识,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文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假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7)

——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十篇)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你的好朋友

  9、期末复*。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1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7名,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期末进行易错题的整理,重点训练。

  五、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3周 (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我长高了

  第7周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四)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2、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

  第12周 (五)观察物体

  第13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七)统计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实践活动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要点为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媒体,加强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认真上好教学研究课,通过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认真上好新教材,争取在教学上抓出实效,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备课交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很快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实现教学目标。

  走进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发现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教学有效性研究。

  强**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主要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反映。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小组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新课标,我们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进行内化,在教研活动谈谈学*的心得。

  2、按时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①教研活动定于周四中午,除了这一规定时间外,组内教师随时进行各自教学情况的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

  ②积极认真参加学校的同上一节课活动。

  ③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领会新教材的精神,研究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注重作业内容的研究,把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研究作为家常研究。

  3、抓好课堂教学,提高40分钟的效率

  ①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②上课: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真聆听、质疑问难、创新求异的学*能力,并注重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发展区域上有所收获和进步。

  4、优化评价方法

  充分利用评价榜上的小标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惯。

  5、继续进行“培养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的实验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教研活动,营造浓浓的教研气氛。每周有一个教研专题,围绕专题学*、讨论,并做好记录。

  6、其他

  ①每天数学课上坚持口算练*,提高学生的计算素养。

  ②做好单元过关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期中、期终复*做充分的准备。

  ③按时上好思维训练课,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开阔视野。

  ④对于数学学*有进步的学生在期末进行年级组内表扬,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二十篇)(扩展8)

——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五篇)

  一、工作目标

  20xx届学生将在明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测试,考试内容为两个必修模块《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以及一个选修模块,物理选修1-1。面对复*时间短,学*任务重的形势,我们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研究考纲和课标,明确考点;研究动态,把握热点,学*借鉴,摸准方向;周密计划,狠抓落实。为了使学生对水*测试涵盖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其应用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尽最大努力提高人*分,提高优秀率,及格率。

  二、学情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结合几次模块考试成绩,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困生面大,厌学物理情况较严重,不仅是文科班,理科班也有部分。有的文科班学生基本不学物理,教材、资料什么都没有,完全不听讲。各个理科班也都有一被完全不搞学*的学困生。

  2、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类型、物理公式都记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对受力分析,运动状态的确定,功能关系无法自主地理解和应用。

  3、审题不严密,运算能力差,犯低级错误。如指数的运算、分式的通分,甚至连百以内的加减乘除都算不对。经常看错题目、误解题目。

  4、理解能力差。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读不懂题意,无法正确捕捉有效的解题信息。

  5、解题不规范,格式层次不分明。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记不住,方程原形不会用字母运算,往往一开始就代数据,一点错全盘错。

  6、有的学生学*方法不对头,学**惯不好。就题做题,一错再错,从不进行总结和思考。老师要求学生错题登记,题后三思,学生总是应付了事,效果不好。

  7、物理思维基本谈不上灵活变通,与物理图象、函数,极值相关联的题束手无策,新情景问题有畏难情绪。

  三、考情分析

  1、学业水*测试大纲针对学生必修学分模块命题,突出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能力、初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2、考试题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在形式上降低了难度,但样卷中选择题在内容上、情景上有一定难度。

  四、复*策略

  1、紧抓基础主干,重视综合联系

  水*测试属于水*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所以对课本上一些较偏、较难的知识我们尽量不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把本章节的知识点理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在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每学完一章,就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本章的知识,作一个单元整合,同时,进行测试,及时反馈信息,作出试卷讲评。

  2、精心组题,限时训练

  课堂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备考工作的进行,而所精选的题目的优差,也将直接影响课堂效率。而且文科学生上物理课的时间不多,课后能自觉复*的学生更是很少。因而,课堂效率的高低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大关键。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学*,备课组从备考复*一开始便认真分析各种信息,精选复*资料,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坚持每周两次集体备课制度,对上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统一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探讨下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部署有关工作,集体备课由主讲人组织,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即学案式教学。每一位任课教师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对学生的学*合理选题,适当精讲。

  3、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

  教学的进度与难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整体的推进,但更要着眼两部分临界生;一是后进生,估计不能及格的学生;二是经过努力能达优秀的学生,在他们身上下些功夫,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整个复*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把提优扶差落实到课堂上。

  在摸清各班的两类临界生基础上,对于优生采取如下措施:

  ①每次测验时除完成全体学生必做题外,多做附加题。

  ②综合训练与测试时,为他们准备5-10套提高题。

  ③*时完成必做的作业外,可到老师处拿额外的练*卷做。

  对于后进生采取如下措施:

  ①首先是对他们多些关心,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从而乐于投入到复*中去。

  ②加强个别辅导,督促他们背诵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公式、甚至典型例题,按考点一一排查,找出薄弱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③同样,综合训练与测试时,为他们准备5-10套基础题。

  一、课程简介:

  高二政治课以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为根本目的,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教育为直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能力教育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

  二、学生状况:

  高二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期间,通过学***政治课的学*,已经受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心理、道德、法律、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思想方法等教育,同时通过其他学科学*接受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知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文化生活》比较感兴趣。虽然高二(6)班、高二(7)班的学生底子差一些,但上起课来并没有特别大的困难。高二(14)班、高二(15)班的上课较为轻松,课堂气氛融洽、和谐,不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三、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在能力目标上,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帮助学生认识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四、具体措施:

  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好自学,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导学,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既要搞好知识的教与学,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帅,贯穿于知识教学的全过程。

  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势和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尝试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模式改革,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求相结合,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学*兴趣,重视生本教育。

  为此,将广泛采用以下教学形式与方法:

  1、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自学、讨论、讲授、练*、实践等多课型。

  2、教学方法主体化。读、讲、议、评、练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

  3、教学手段现代化。多自制多媒体课件与使用投影,增强学生学*兴趣。

  4、备课要深。即:深入学*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5、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7、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8、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

  9、反馈考试要勤。即:实行小考、单元考试、段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并重管理的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况。、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数学吧搜集整理,服务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 本班学生共60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对数学的学*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表内乘法(一);二、角的初步认识;三、表内乘法(二);四、测量长度;五、表内除法;六、总复*。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能测量长度。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一)、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二)、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三)、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四)、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班级口号

  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 争取行规好儿童

  班级主要活动

  行规赛、赛、赛

  (一)活动前因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训练可以适应学校的各项生活。但是对于行规以及学*方法,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巩固和落实。因为学生还小,没有稳定的自觉性,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检查小组。

  (二)活动内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