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

首页 / 观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观后感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1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2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3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辽宁省派出1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5名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共四个大项的比赛。

  3月6日,辽宁省残奥运动员刘思彤、张海原、陈亮、李响、孙鸿胜、孙艳龙、王辉、韩沙沙、王擎云将在残奥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项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马静将在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登场。

  19岁的孙奇来自朝阳,他曾在残奥单板滑雪荷兰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两获金牌,为我国残奥单板滑雪项目首次争得国际赛事最高荣誉;葫芦岛籍运动员刘思彤刚刚获得一枚铜牌,四年前她便是*昌冬残奥会*代表团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参赛运动员,填补了*运动员这个项目的参赛空白。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省运动员、教练员在*残联国家集训队的组织下刻苦训练,通过冬夏结合、赛练结合等方式,运动员竞技水*不断提升。

  *年来,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康复健身均衡协同发展,以积极承接*残联残奥会、冬残奥会国家集训队项目和参加全国残运会及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残疾人大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21年第十一届残运会冬季项目比赛中,辽宁省运动员在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四个项目中,获得金牌19枚,银牌11枚,铜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辽宁省圆满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国家队各项训练保障工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作出贡献。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4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各国运动员已陆续入住冬残奥村。无论在冬残奥村,还是冬残奥赛场上,各种无障碍设施细节满满,为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士带来了友好而温馨的体验。

  比如,在“冰立方”,除了10间永久的运动员更衣室外,工作人员还改造了10间集装箱式更衣室灵活补位,更衣室内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设施应有尽有;“冰之帆”则增加了36个无障碍看台,分散在各个场馆的入口处;而在高山滑雪比赛场地,“雪飞燕”里的饮料柜每排各种饮料都放一点,可以让不同高度的运动员都能拿到自己想喝的。

  诸多人性化的设计,让冬残奥村和赛场更加安全舒适。满满的细节中,体现了*人的热情好客与周到细致。

  可以看到,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冬残奥会,可不只有“雪容融”接替“冰墩墩”上岗,也不只是景观与标识的不同,更多的改变藏在那些温暖的细节里。冬残奥村地面的防滑材料、一高一矮的手部消毒机、餐台的流食搅拌器与盲文菜单……这些未曾被忽略的环节,彰显了人文关怀。

  正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所说的,“我们希望尽量不要借助人抬等外力帮助残疾人运动员行动,而是努力形成一个包容性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行,这体现了*等与尊重。”

  这份尊重,也收获了运动员们的好感,不少外国运动员变身冬残奥会“夸夸团”。荷兰残疾人高山滑雪队的教练尼基称,在他参加过的三届冬残奥会里,“北京冬残奥会的设施是最好的”;美国运动员诺亚·艾略特则称“北京冬残奥村的生活像做梦一样”。

  每一处体贴细节的背后,都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的体现。从居住、餐厅、交通,到冬残奥会的赛场上,所有的服务与设施都为方便残疾人运动员生活与比赛而设计,让他们感受到“运动员之家”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设施,并非临时安排部署。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例,“雪飞燕”早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坚持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这份“提前规划”中,蕴含着我们对冬残奥会的重视和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尊重。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5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冬残奥圆舞曲》的音乐,在国家体育场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点,距冬残奥会开幕还有19天,北京顺义*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10米高台上,编导裴云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编导李文倩来自*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到导演组参与《圆舞曲》的编创,她非常兴奋地一路小跑来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李文倩说。

  《圆舞曲》的排练结束时间总是很晚,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更晚些。”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自己的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指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一起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有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这一双双破损的舞蹈鞋,也是演员们为冬残奥会开幕式奋斗的战绩。

  《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是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环节,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练*和磨合,才能形**椅一体。魏菁阳说:“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并没有阻挡大家训练的热情,最后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人退出。

  “鸟巢”的夜晚,他们用希望和坚持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让冬残奥之花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1)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手以各种方式把**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安归来。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

  9月6日晚8点,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搭档极为不专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原因,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居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激动,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静、勇敢、坚韧、向往、希望······也许并不震撼,却在*和之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动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希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美,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坚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触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逻辑清楚,表述准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勇敢。”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勇敢,真坚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坚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然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相信,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确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xx-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xx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xx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xx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

  16天前,东京奥运会在掌声中落幕。圣火余温犹在,24日,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挥舞着***,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火焰熊熊燃起。这是一道光,点亮人心。这是一团火,温暖人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2)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合集5篇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1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手以各种方式把**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安归来。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2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赛场上,中国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中国运动员。根据比赛规则,视力残疾的运动员是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完成比赛,运动员使用电子气步枪,通过感受激光射线的准确度,以声音频率作为反馈信号,指示运动员调整射击角度,完成最佳射击。

  根据出发名单,中国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01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王跃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3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惯。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

  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手以各种方式把**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安归来。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4

  “我会拼尽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领奖台为国争光。”1月16日,到达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后,将出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景县籍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第一时间给景县的母亲高立敏打来电话,*和的声音中透露着自信。

  “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谈起身残志坚的女儿,高立敏满脸自豪。

  今年刚刚20岁的张梦秋,有着6年运动员职业生涯。14岁时,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具有一定运动功能障碍的她,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的一名运动员,专攻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身体原因,她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动作,对于张梦秋来说需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输,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反复琢磨技术动作,最终熟练掌握了各项技巧,取得骄人的成绩。2017-2018雪季,张梦秋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从2019年开始,她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2021年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在母亲眼里,梦秋是一个开朗、坚强,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来也有着很多的不容易。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6年来,张梦秋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寒冷的训练场,一遍遍做好教练要求的动作,一个个完成好安排的计划。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也给梦秋带来身体上的伤病,但她仍专心训练,毫不放松。多年以来取得的各种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她的努力与坚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为国争光,我也特别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梦秋仅仅回到老家景县7天,其它时间便全心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每周训练6天,每天坚持在雪道上滑行6个小时,想家时只能打电话回来。每次打电话,面对母亲“注意休息”的叮嘱,她也总是语调轻松地叫大家放心,从未抱怨过训练辛苦或有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梦秋,也很关注她的历次比赛进程。”高立敏表示,梦秋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比赛当天,全家人将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她的比赛,为她加油鼓劲,自己也会提前准备好女儿最喜欢吃的美食,等她赛完回家团聚。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5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3)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观后感3篇

  2021年8月24日,也就是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16天后,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开幕式的盛况了!

  开幕式以帕拉机场繁忙的工作场景作为开头,帕拉就是英语残奥会的意思。好多架飞机的影子不断汇聚在一起,代表了全世界的残奥运动员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参加比赛。然后镜头转向体育馆大屏幕,开场之后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里,参加竞赛的残奥运动员奔跑起步产生了风,风把羽毛和绸带吹上了天空,天空中羽毛和绸带悠扬的飞动着,时而顺风时而逆风,象征着残奥运动员的坚韧和战胜逆境的能力。通过电视解说我明白了,这里出现的飞翔的.羽毛也呼应了这次开幕式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镜头又转回了体育馆里的帕拉机场,伴随着一声哨响,工作人员们开始了忙碌起来,他们成功地让螺旋桨转动起来,产生了风,三种气球随风升起,组成了国际残奥会的会徽。这个表演真的太有创意了,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最令人期待最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是*代表团入场的时候了!看到我们的旗手虽然坐着轮椅,还精神奕奕得高举**入场,真是令人感动!听解说介绍他们都是两枚金牌的获得者,真的很厉害呢!看到那么多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出战,真的由衷地觉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的感到作为一个*人的自豪与骄傲!

  看完整个开幕式表演,我还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明年在我们国家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了!

  北京奥运会的`激情还在荡漾,残奥会又精彩亮相。残奥会虽然没有夏季奥运会深受瞩目、没有明星球员、没有2万名媒体记者的同时关注,但在我心里残奥会却比奥运会更加让人期待。

  残疾人日常生活本就很不方便,残疾运动员就更加不容易,拖着残缺的身体纵横在赛场上,那是怎样触动人心的场景?与健全人运动员相比,残疾人运动员面临的艰辛和困难更多,需要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更多。

  看到身边一个个身残志坚的人,我从心底由衷的敬佩,更何况这些不是专业运动员的残疾人,用自己坚毅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在赛场争金夺银的同时向我们展示的是人类对体育运动最纯朴的热爱、对生命最完美的阐释和对自己国家最深切的情怀。

  在我看来,残奥会奖牌的含金量比奥运会更重,因为我们的残疾人运动员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欢呼,超越自己就是冠军,他们是受人敬仰的英雄!

  里约当地时间9月18日,里约残奥会闭幕式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残奥代表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占据绝对领先优势,连续第四次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冠王”,同时还刷新伦敦残奥会创造的最好成绩。作为里约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残奥代表团连续两届的合作伙伴,361°在见证*游泳队、*自行车队以及希腊和南非代表团于8月结束的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之后,再次见证了残奥代表团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以及奋勇拼搏的热爱历程。

  用热爱创造奇迹

  从获得首金的射击选手董超,到总共收获十枚残奥会金牌的许庆,每个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都在用对运动最深的`热爱改变自己并创造奇迹。许庆连续参加四届残奥会,总共收获十枚金牌,并在本届男子S6级50米蝶泳比赛中,以29秒8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些荣耀的背后是面对无数的呛水而不放弃,是面对长达一年每天1万米训练的坚持,也是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获得柔道48公斤级冠军的李丽青,在备战的一年里,先后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最后终因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渡过重重难关并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十冠王许庆里约奥运会上再摘3金

  在残奥会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五人制盲人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一支完全业余的球队,他们很多人的职业是按摩师。因为看不见,全靠声音判断足球和球门的位置,运用技术动作进行传接配合、完成射门动作,盲人球员要把球打进非盲人把守的球门,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种种困难和疑虑,这些小伙子们用坚持和热爱,勇往直前,成为了世界强队,并取得了本届残奥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每一个选手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他们都在用强大的内心和无比的热爱克服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在残奥会赛场上,*残奥代表团之外,还有各国的残奥运动员们,也用自己的热爱拼搏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361°一直关注并支持的南非残奥代表团也在努力拼搏中获得了7金6银4铜的好成绩。

  用热爱赞助热爱

  作为*首个登上奥运舞台的体育用品品牌,361°秉承“多一度热爱”的品牌精神,并在“用热爱赞助热爱”的奥运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用实际行动为专业运动员和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支持。从赞助洲际大型运动会到牵手奥运会,再到全球无国界的热爱支持,361°在用实际行动赞助每一度热爱,回馈运动爱好者的热爱,也在用热爱推动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4)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700字3篇

  5日上午,里约残奥会*体育代表团在里约热内卢残奥村举行了升旗仪式。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将担任*体育代表团开幕式入场式的旗手。

  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奏下,鲜艳的*冉冉升起在残奥村的上空。*体育代表团团长、*残奥委员会*、*残联*张海迪向残奥村村长杰妮丝阿卡恩赠送了具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并在和*墙上签字。*残联党组*、理事长鲁勇,*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宋扬出*升旗仪式。

  当地的舞蹈演员用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欢迎*体育代表团。*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99人,其中运动员308人,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境外残奥会规模最大的一次。

  升旗仪式后,*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透露,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将担任*体育代表团开幕式入场式的旗手。张海迪解释说,选择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有着特殊的考虑:“旗手原来一直是小伙子,这次我们提出要对残疾妇女、儿童格外关心,我们一定要体现这种关心,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一位非常漂亮、健康的女旗手,这是一个亮点。”

  荣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成为*运动员的旗手,十分高兴,她的比赛将在14日开始,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训练:“这里训练的条件挺好的,和祖国没有什么区别,这边给我们的保障也非常好,有专门的人帮助我们,场地设置的很好。”

  张海迪鼓励运动员参加残奥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奖牌,也要传递友谊,展现*残疾人兄弟姐妹们的良好精神风貌:“残奥会是国际残奥会,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谁赢了谁输了,都是大家庭的事情。残奥会是为了团结而来,为了友谊而来,也为了竞赛而来,希望我们的运动员多交朋友,让我们大家团结更多的人们共同为和*而战,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与此同时,在残奥会圣火精神的光辉下,在几天之后的每一天里,为了我们共同的笑容,请让你和我的掌声永久不息!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关心笑容和掌声。这笑容,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掌声,是送给残疾人运动员的,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北京时间8月24日,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作为每次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大型赛事,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而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开幕式是以一段节奏十分明快的短片作为开场,其中的'羽毛元素恰恰对应了本次残奥会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100位身穿蓝色服装的舞者欢快地起舞,随后出现的声光电效果十足的现场倒数画面相当震撼。

  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地点设定在“帕拉机场”,每一段表演都是以这座象征着残奥会主题的机场来延伸的。随着一声令下,身穿蓝色制服的员工开始工作,复杂的启动模式之后,身着“机关人偶”服饰的演员翩翩起舞。一名身穿义肢的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奔跑,而他的奔跑形成的光圈推动着各个“机关”的运行。

  在介绍比赛项目的短片中同样显示了明快的特点,电子音乐作为背景导致的迅速切换和快节奏的镜头感十分具有日本代表性。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也是由DJ现场打出的电子音乐作为背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式,现场场地大型LED屏幕都会显示该国家**颜色的特效,科技感十足。

  在运动员入场结束后,帕拉机场再度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飞机代表着各类运动员面临着各种挫折,以一架独翼小飞机的视角来阐释如何面对逆境鼓足勇气展翅飞翔。这段表演十分励志,就像一幕舞台剧一般,而肢体残障的演员贡献的演出让这一幕更为动人。

  这一幕演出分上下两个部分,小飞机虽然面对很多鼓励,但始终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宣誓环节结束后,下半部分表演开始,小飞机依旧未能飞行,此后一辆大卡车入场并与小飞机进行对话。各种不同境遇的舞者纷纷鼓励小飞机,最后小飞机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中一飞冲天!“我们拥有翅膀”,正是这场演出的主题!

  最后的圣火点燃仪式相对更为简单,也沿用了奥运会的花瓣模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圣火点燃的神圣感。开幕式在圣火点燃之后随即结束,这也意味着东京残奥会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12天里,我们将见证残奥会运动员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的精彩时刻。东京残奥会,我们共同期待吧!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5)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6篇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3月4日晚,她们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冬残奥之花在“鸟巢”盛开,火种在洁白的冰雪仙子中点燃。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人,包括咱*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喷薄挥洒,残健共融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照亮梦想。无声的交响,创造出无数残障人士心中更加美丽绚烂的世界。

  燃烧的火种,从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来到*,连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处火种汇聚成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鸟巢”内,8位残疾人运动员火炬手满怀“一起向未来”的憧憬,透过手中的火炬,传递出爱与希望。

  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一步步走向“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台,用他最有温度的感官能力——触摸,轻抚一片片小雪花。现场安静下来,观众仿佛能感受到他在触摸世界,认知世界。几经摸索,火炬终于插入主火炬台。一簇微光,烛照世界。

  满载梦想的烟花点亮夜空,缤纷绽放。北京冬残奥会在纯洁、温暖、多彩中开幕。“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雪花》的动人歌声再次响彻“鸟巢”。现场所有表演者和观众用手语和欢呼表达着“一起向未来”的愿望,共同祝福这个充满温情的春天,祈愿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春回大地的意境中,包含“我们这百分之十五”的全人类,满怀梦想,将在冬残奥历史上书写新的荣光。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领的国家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进行调整。

  “万**”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3月4日晚,五彩斑斓的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上演。而在*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直播中,来自北京市健翔学校的教师刘丹用流畅的手势和温暖的笑容,为电视机前的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解说”。在接下来的冬残奥会比赛中,她将和学校手语翻译团队的其他4名老师继续投入到体育新闻的“无声播报”中。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多。”刘丹回忆,在接到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重任时,距离开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曾多次参与过大型活动、重要会议,也在2021年承担了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工作,刘丹还是有点儿紧张。当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内容保密,刘丹能获得的信息有限。此外,各个代表团名称的翻译也有不小的难度,“在*时的翻译中,很多国家我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为此,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的各代表团为模板,对照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将每个国家的译法反复练*。

  真正拿到开幕式解说词已经是开幕当天的傍晚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丹迅速熟悉着解说词,梳理着流程,并重点翻看了*代表团的信息,紧张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时,她精神饱满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双手言心声,将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一一“讲”给听障人士。她还不时用余光瞥一下屏幕,调整着自己的坐姿和状态。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点燃主火炬时,刘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那漫长的一分钟里,刘丹内心也在做着挣扎。“对于手语翻译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如实传达说话者的语意,是不能表达自己个人想法的。”刘丹说,那段空白里,解说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现场确实是有声音的,观众都在为李端加油。这个声音要不要翻译出来?没有绝对的原则。刘丹几经考虑,还是缓缓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语。“现场的氛围让我觉得,我应该把‘加油’的动作打出来。”

  “在这一刻,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团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随着最后一句解说词,刘丹的开幕式翻译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译“守护”这个词时,刘丹特意将手向胸口紧紧贴了贴。“没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应。”刘丹说,手语通常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做一些微调,这也让手上的动作有了更多的温度。接下来,刘丹还将和同事继续投入到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听障人士和健听人之间的隔阂打破,为听障人士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也能更*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收对等的信息,同享运动盛会。”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6)

——冬残奥会开幕式个人观后感 (菁华5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一部**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前天,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开幕了!这是人类运动史上又一个体育盛会、又一个运动高潮,但这次参加运动会的主角不是我们正常人,而是全世界各地143个国家赶到北京的残疾运动员。

  在开幕式上,我看到了身残志坚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地向前,向前……这场面令我感动:他们有的是坐着轮椅进场的;有的则是被人牵着手入场的;有的则是一瘸一拐进场的……。虽然我无法了解残疾人*时所忍受的痛苦,但我此时深深地被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今天,我打开电视机,中央台奥运频道正在播放“残奥ABC”,这正是我最爱看的系列节目之一,这些节目不仅有特别的动画解释,还隐含着深奥的科学原理,非常有趣。接着,我看到了残疾运动员正在进行的男子双人自行车比赛,开始我拼命搜索着比赛的运动员到底是什么残疾,可是看不到。后来,看了电视屏幕下方的文字说明,我才明白:原来双人自行车比赛中的运动员,是盲人运动员,在他的前面领骑人是视力健全的。在比赛中,两位运动员必须团结一心,步伐一致,在椭圆形的333.33米的自行车道上飞速向前,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要骑完16圈,用时少或追上另一对选手才能获胜。最后,澳大利亚的一对选手获得了冠军。

  尽管残疾运动员有生理缺陷,但他们像我们一样有着追求目标,那就是金牌!虽然一个项目的金牌只有一块,但是超越自己就是英雄!无数运动员不都得到了人民颁发的“奖牌”——掌声吗?无数运动员不都超越了自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吗?他们的精神不正鼓舞了我们要奋发向上,坚强不屈吗?……

  看了残疾运动员的比赛,我十分感动。我打心底迸发出对残奥会运动员的崇敬之情,他们战胜自身残疾伤痛和所遇到的生活艰难而赢得的金牌!他们不是为了创造神话,而只是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既然他们能做到的,我们正常人更应该要珍惜时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向上,争取做得更好!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激情与梦想并存的盛会上,我被运动员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志愿者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不过紧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北京残奥会。虽残奥会声势远没有奥运会那样浩大,而且人们对残奥会颇有桎梏。但残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那种精神是无与伦比的。

  你可知道残奥会上的每一枚金牌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艰辛的故事,今日站在残奥会运动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他们有的眼睛失去了光明,有的耳朵失去了听觉,甚至有的缺了手臂或腿,但他们依然绽放笑容,因为他们知道,残疾并不代表死亡,只要还没有死,就依然要向世界挑战,他们要绽放光彩,他们要让世界看到他们,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这世界上总有一片掌声是属于他们的。

  在残奥会上有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比如,候斌,他九岁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变成了灰色,而是努力着,他用他那顽强的精神从厦门闯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场,他一条腿枞横天下,在残奥会上他在男子跳高上三连冠。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单腿的人能在跳高项目上蝉联三届冠军,他那种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动了你我他。候斌是一个英雄,然而在残奥会的竞技场上还有许多像候斌这样的英雄,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他们致敬。身残志不残,这是多么难得一件事呀。有些人四肢健全,头脑优秀,但是因种种原因而功败垂成;有些人虽然有些方面不太优秀,但是他们历尽艰苦,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要知道,成功于吃苦是成正比的,而与先天的关系不是太大。

  在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常人在肢体上有什么不同就歧视他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关怀他们,让他们感觉爱无处不在。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900字 (菁华5篇)(扩展7)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800字 (菁华5篇)

  比气势,比规模,北京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比明星云集,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北京残奥会,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想起那一瞬间,全世界屏住呼息,侯斌依靠一根绳子,咬紧牙关,满头大汗,把自己与身下的轮椅拉升39米,以这种朴拙而苍劲的方式,点燃了北京残奥会主火炬。这曾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让多少人为之震撼。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运之中然而并不屈服的残疾人,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超越,在北京残奥会赛场上无处不在--失去了手,他们照样打球;失去了腿,他们照样奔跑;失去了光明,他们照样驰骋赛场。

  看看:拼命憋气冲刺,最终为*赢得本届残奥会首枚金牌半身偏瘫的小伙子杜剑*;想想:为了梦想,付出无数汗水却未能在主场卫冕,仍坚信梦想永恒51岁的.*残奥“乒坛女皇”张小玲。瞧瞧:失去“双翼”只能依靠腰部和腿在水中拼命前游,只能依靠头颅用力撞向池壁,虽没有赢得金牌,仍挂着笑容的*游泳选手何军权。每一位残奥选手,每一位残奥冠军都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向世人证明: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我觉得,残奥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是一次生命强者的聚会,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北京残奥会,让汶川灾区的人民更懂得: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残奥会,让全国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残奥会,让世界人民再次发出赞叹: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又让世界人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游泳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长跑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槃,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3月4日至13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会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参加——导盲犬。这些由*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精心训练的导盲犬,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家测试,可以提供给盲人运动员使用。

  接受专门训练,以适用于严寒环境条件。

  导盲犬被称为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是盲人生活中最温馨、最体贴、最忠诚的陪伴。无论现代科技如何进步,导盲犬带给视障者有温度的关怀和引领都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

  据记者了解,将亮相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已经接受过专门训练,以适用于复杂、严寒环境条件,并能够引领盲人运动员独立自主出行。

  值得关注的是,*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助力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首次佩戴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伪追溯码,通过追溯码,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等十几项详尽信息,就是为了让导盲犬更便捷融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更称心的服务。

  据介绍,2019年9月,*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功申报了科技部设立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导盲犬培育、培训及筛选评估体系和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该课题主要是面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建立复杂、严寒环境条件下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的技术方法,研发相应的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并制定考核标准。

  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导盲犬不仅在冬残奥会上亮相,除此之外,记者关注到,在北京新*实施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有关导盲犬的条文列入地方法规,明确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这一大亮点,明确告诉人们导盲犬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朋友,要友好相处,感恩感激,而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盲人协会副*何川说,法律的保障,必将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和行动上的自觉,也为今后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助残志愿阳光使者张嘉树表示,我国导盲犬事业从无到有,从2008北京残奥会首次由导盲犬引领盲人火炬手*亚丽登台传递圣火,到如今*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会,这向前引领的每一步,都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从3月4日一早开始,北京就大风呼啸,还伴着沙尘。眼看2022年冬残奥会晚上就要开幕了,大风沙尘天气会影响开幕式活动吗?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气象预报工作,再次通过精准无误的预报,给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当天早上6时开始,气象部门已经开始逐小时更新预报信息,保障频次跟冬奥会一样,力求确保冬残奥会开幕式气象预报准确无误。

  由市气象台首*预报员翟亮牵头组建的针对开幕式期间的气象条件研究团队,早在一周前就对此次大风和沙尘天气做了预报和服务提示。

  在开幕式举行的头3天,北京市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中心、周边省区市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的首*专家等,每天都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气会商,做到多轮次、多样化跟踪滚动预报会商。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