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2022-11-07 00:00:00 古诗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1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注释: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释: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管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释: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泰山吟》

  南北朝: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注释: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2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译文

  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

  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

  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

  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

  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3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注释: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释: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管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释: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泰山吟》

  南北朝: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注释: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1)

——古代描写秋天的古诗 (菁华3篇)

古代描写秋天的古诗1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代描写秋天的古诗2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代描写秋天的古诗3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2)

——古代诗人夏天的古诗描写 (菁华3篇)

古代诗人夏天的古诗描写1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古代诗人夏天的古诗描写2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古代诗人夏天的古诗描写3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3)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精选五篇)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1

  1、《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2、《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3、《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4、《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2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注释: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释: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管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释: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泰山吟》

  南北朝: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注释: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3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注释: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释: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管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释: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泰山吟》

  南北朝: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注释: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4

  1、《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2、《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3、《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4、《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5、《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七绝·游武当山

  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

  7、《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5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4)

——写山的古代诗句 40句菁华

1、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2、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5、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6、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7、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4、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1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1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9、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

21、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23、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唐·牛殳《琵琶行》

2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魏晋·刘桢《赠从弟》

28、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2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0、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唐·杜甫《兵车行》

31、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先秦·佚名《山有扶苏》

3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39、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唐·卢纶《长安春望》

40、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5)

——古代乡村生活的古诗 (菁华3篇)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代描写山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6)

——古代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汇总五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