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

首页 / 古诗 / |

  《雪》古诗鉴赏 1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原文翻译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中的景物有什么

  《江雪》描写的景物有山、孤舟、鸟、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山野严寒的景物描写,描绘了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勾画了独钓寒江的老翁形象,表达了诗人深感孤寂的情绪。

  《江雪》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但是失败了,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雪》古诗鉴赏 2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原文翻译: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中的景物有什么

  《江雪》描写的景物有山、孤舟、鸟、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山野严寒的景物描写,描绘了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勾画了独钓寒江的老翁形象,表达了诗人深感孤寂的情绪。

  《江雪》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但是失败了,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雪》古诗鉴赏 3

  一、古诗原文

  作者: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二、作者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三、古诗鉴赏

  1、注词释义:

  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2、古诗今译:

  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3、名句赏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把我们摧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雪》古诗鉴赏 4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

  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陈邦炎)

  《雪》古诗鉴赏 5

  《雪》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雪》译文

  千里瑞雪,白茫茫一片,令人惊艳,天上的白云也不能与之相比。

  看到照射在地面的月光就知道是夜晚了,看到雪白如云的山峰就知道已经到了早晨。

  蹁跹起舞如同花的色彩一般闪动,歌唱时摇扇的风姿韵态摇曳生姿。

  武周时期京都的道路,就像今天海神来朝一样。

  《雪》注释

  瑞雪:应时而下的雪量适中的'雪。

  九霄:天之极高处。

  《雪》赏析

  题目是“雪”,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阅读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1)

——《山行》古诗鉴赏实用5篇

  《山行》古诗鉴赏 1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行留客》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山行留客》译文二

  山中万物正在春日的阳光下意兴盎然,不要看到些许阴云就打算匆匆回家。

  就算是没有一丝雨意的晴朗天气,云山深处的雾霭也会将衣衫打湿。

  《山行留客》注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山行留客》赏析

  《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留客》鉴赏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山行》古诗鉴赏 2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山行》简介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山行》古诗鉴赏 3

  原文:

  山行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赏析: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就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考试时应以使用的课本为准)。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行》古诗鉴赏 4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行留客》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山行留客》译文二

  山中万物正在春日的阳光下意兴盎然,不要看到些许阴云就打算匆匆回家。

  就算是没有一丝雨意的晴朗天气,云山深处的雾霭也会将衣衫打湿。

  《山行留客》注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山行留客》赏析

  《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留客》鉴赏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山行》古诗鉴赏 5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行》译文

  山野中的寺庙把晴空下的树林分开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间。

  幽静的山野春色深深,没有游人欣赏;漫行其中只见松花飘落。

  《山行》译文二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飘过。

  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游客到来,我一路走来只见到松花纷纷飘下而落满地。

  《山行》注释

  山行:在山里行走。

  野寺:山野中的寺庙。

  分:分开。

  晴树:晴空下的树林。

  山亭:山间供人憩游的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

  过:飘掠,飘过。

  松花:又叫松黄,指马尾松开的球形或卵圆形花。

  《山行》赏析

  《山行》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吟咏山野春景,描绘了一幅美丽、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图。前两句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庙为绿树所簇拥,晚霞飘过山亭;后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正是美丽春天却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飘落。全诗共四句,句句写景,一、三句静,二、四句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描写精妙。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描写黄昏时刻山野的艳丽景色。“野寺分晴树”摆出两样事物:野寺与晴树。前者说明地处荒僻,人迹罕至;后者说明天朗气清,春天的树翠油油的,一派生机。在它们中间用了一个“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开了。孟浩然有“绿树村边合”(《过故人庄》)句。这“分”与“合”恰相反,而其意却是说绿树拥着野寺;或是说绿树将村庄包围了起来,都表明树多。次句也是两样事物:山亭与晚霞。这里用了一个“过”字,山亭似徐徐穿行在晚霞之间,赋予山亭以某种生命,化静为动点活境界,*添情趣。这两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艳丽;但总的还是淡素较多。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两句写山野之幽静,没有游人欣赏。转写到人事,点明无客人来,只有诗人自己,漫行在山间小路上,只见松花飘落,一片静谧,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春深无客到”这句应首句的“野寺”,与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谐调的。它也与首句一样写静。不见人影,不闻喧哗,写静而无板涩之嫌、沉闷之弊,却在总体静谧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点缀了某些动态、生机,活跃了画面。“一路落松花”,此句点明是“山行”,又是化静为动,落笔呈象,且又入声。

  全诗不以强烈的对比、映衬来强化画境,而是细细地轻挑漫拨,来传送寂静中的些微动态,描写精妙。同时在描写中又特别注意色调的变幻:绿色的树林、红色的晚霞以及铺满地面的松花,在静而动的山间画图中又染上了鲜明的色彩。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安闲自得的乐趣,表达了诗人独自山行时趋尘脱俗的感觉。四句诗,句句写景,一、三静,二、四寓动于静而愈显其静,手法新巧别致,作者越是丝毫不露声色,愈见出“无客到”的山行道上这位“客”的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的情怀。王士祯称其五言诗“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池北偶谈》),由此诗来看并非过誉。

  《山行》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深春四月的一个傍晚,诗人一人独行、漫步山中,山野之春景引发了诗人之情思,因有此诗。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2)

——《对雪》古诗词鉴赏实用5篇

  《对雪》古诗词鉴赏 1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

  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

  注释:

  1、尽: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6、独:独自。

  诗意: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中断尽;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船,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寒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冷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傲,但仍立崖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尽”“人踪灭”。诗人用飞鸟遥遁、行人尽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冷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好像已经见到了展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冷气。这恰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刻画了一个冷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划子,舟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安闲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傲,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立崖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尽句。粗望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雪窖冰天冷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船,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冷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寒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望,“孤船蓑笠翁”一句好像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船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阔别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遥处峰峦矗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去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气希望盎然的天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笼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严寒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寒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傲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寒孤冷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寒的抒怀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尽”。顾璘则说“尽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傲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回。”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寻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光鲜的个性熔铸入往,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道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道”,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道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道无隔”,做到“人道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远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伶丁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铺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冷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回。”张氏造境选择春热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安闲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布满矛盾斗争的泥土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冷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凸起。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进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安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尽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船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着“冷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爽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莽天宇,皑皑大地,其悠遥的景界非常吸惹人。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遥衬托孤船老翁之渺小;鸟尽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静谧寒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望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笼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戴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船,在冷江上独自垂钓。望,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冷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毕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毫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老是要或多放松放松放松法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收留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绝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望来皆是景,声声细味老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望出这一点。

  《对雪》古诗词鉴赏 2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望雪》译文

  夜晚严冬的阴云将山岭遮盖,清晨到处都是洁白的雪花。

  雪片飘进窗户后变成细碎的粉末,迎风飘舞,忽东忽西。

  没人梳妆却飘洒下香粉,没有树林却偏偏飘来鲜花。

  雪花亮光照彻天空,使黯淡的夕阳残照感到羞惭,五彩缤纷的朝霞也失去了光彩。

  《望雪》注释

  冻云:冬季天气寒冷,连云彩也好象冻结在一起。冻,一作“秋”。

  宵:夜晚。

  素雪:白雪。

  晓:清晨,一作“晚”。

  华:同“花”。

  牖(yǒu):窗户。

  不妆:无人梳妆。

  萦空:指雪光照亮天空。萦,环绕。

  破彩:使彩云破灭。

  谢:雕落,衰败。

  晨霞:朝霞。

  《望雪》赏析

  《望雪》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细致描绘了雪来前的气氛和雪中的景象,同时刻画了雪花飞舞的情状和降落的态势,写出了雪花的形态美和雪的光亮皎洁。

  此诗首句写雪前气氛,次句写雪中景象。其中“宵”、“晓”二字,表现时间的推移;而“云”、“雪”二字,又写出了景色变化。接着就第二句中的“雪”字铺展开来,进行描绘。三、四两句写雪花飞舞之状,从室内写到室外,“碎”和“斜”分别写出了进窗和风中的雪降落的态势;五、六两句运用两个比喻,用“散粉”、“飘花”喻落雪之轻盈,表现雪花的形态美,在空间上又与三、四两句相扣合。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写雪的光亮皎洁,体现了“素雪”的色彩美,而句中的“夕”、“朝”同首二句中的“宵”、“晓”遥相呼应。

  全诗紧扣题目,句句不离“望”中之“雪”,状物细致,比喻贴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望雪》简析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概于某天清晨,诗人醒后看到到处是白色的雪花,内心愉悦,于是创作这首咏雪诗。

  寒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对雪》古诗词鉴赏 3

  [唐]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

  【2】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3】胧明:形容月色朦胧。

  【4】玉钩:挂窗帘的玉制之钩。

  【5】褰(qiān):揭起。

  【6】旧眉薄:旧眉指昨日所画的黛眉,因隔夜而颜色变浅,故称“薄”。

  【7】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8】轻:即薄。

  作品赏析:

  此首抒怀人之情。起点杏花、绿杨,是芳春景色。此际景色虽美,然人多离别,亦黯然也。"灯在"两句,拍到己之因别而忆,因忆而梦;一梦觉来,廉内之残灯尚在,廉外之残月尚在,而又闻骁莺恼人,其境既迷离倘恍,而其情尤可哀。换头两句,言晓来妆浅眉薄,百无聊赖,亦懒起画眉弄妆也。「春梦」两句倒装,言偶一临镜,忽思及宵来好梦,又不禁自怜憔悴,空负此良辰美景矣。张皋文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观此词可信。末两句,十字皆阳声字,可见温词声韵之响亮。

  首句以杏花之芳美点明时节,也暗逗思妇致梦之因。春物这样芳美,独处闺中的少妇,不禁思绪牵萦而梦魂颠倒。这句写物色极为清丽。“香”和“雪”形容杏花的气色,着一“团”字,则花朵丛集的繁密景象宛然。再于前面着上“含露”二字,赋予“香雪”以更清鲜的生气,使人感到春物的芳妍。这句也表明时间是夜晚,如果说“含露”也可说是早晨景象,杏花如雪则定是夜间。韩愈《杏花》诗“杏花两株能白红”方世举注:“杏花初放,红后渐白。”其红者入夜暗不可见,白者得月色照映而愈显。证以杨万里诗“*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确是如此。

  次句写主人公的梦中情节。“绿杨陌”是绿杨夹立两旁的大道,这是梦中的离别之地。“多”字极妙,因别事萦心,故频见梦中,着一“多”字,以见伊人梦魂之颠倒零乱。

  “杏花”两句亦似梦境,而吾友仍不谓然,举“含露”为证,其言殊谛。夫入梦固在中夜,而其梦境何妨白日哉!然在前章则曰:“雁飞残月天。”此章则曰:“含露团香雪。”均取残更清晓之景,又何说耶?故首两句只是从远处泛写,与前谓“江上”两句忽然宕开同,其关合本题,均在有意无意之间,若以为上文或下文有一“梦”字,即谓指此而言,未免黑漆了断纹琴也。以作者其他《菩萨蛮》观之,历历可证。除上所举“翠翘”“宝函”两则外,又如“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殆较此尤奇特也。更有一首,其上片与此相似,全引如下:“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一样的讲起梦来,既可以说牡丹,为什么不可以说杏花?既可以说院中杨柳,为什么不可以说陌上杨柳呢?吾友更曰:“飞卿《菩萨蛮》中只‘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是记梦境。”

  “灯在”二句写梦初醒时的感觉。帘内残灯尚明,帘外残月朦胧,而又闻晓莺恼人,其境既迷离倘恍,而其情尤可哀。“灯在”,灯尚在也;“月胧明”,残月也;此是在下半夜偶然醒来,忽又朦胧睡去的光景。“觉来闻晓莺”,方是真醒了。此两句连读,即误。

  “觉来”句既点明“绿杨”句为梦境,又与首句相映,增浓春的美感。这句收束上阕,启开下阕,上阕前三句所写皆为觉前之事,下半则为觉后起来的活动情态。

  “玉钩”二句写主人公晨起后的活动情态,与上阕末二句在时间上有一段距离。“玉钩”句晨起之象。“妆浅”句宿妆之象,即另一首所谓“卧时留薄妆”也。

  从“月胧明”看,主人公被晓莺惊醒时天还未大明,而“褰翠幕”当在既明之后,这其间当是醒后萦思梦境,长久饮卧床榻而慵于起一身之故。“褰翠幕”即挂起翠色窗幕。“妆浅”意谓淡淡梳妆。“旧眉薄”意谓旧来画的眉已经黛色淡薄了,表明未重新画眉,活现出主人公的慵惰心情。这种情态的表现,正是由上阕描写梦别醒来的心情滋生的。

  “春梦”句是对上句情态表现的申释,更点明“绿杨”句所写之为梦境。“关情”意谓梦中之事牵系情怀,中间连一“正”字,可想见弄妆时的凝思之状。末句突出人物形象。“蝉鬓”形容女子鬓发梳得匀薄如蝉翼。对镜妆梳,关情断梦,“轻”字无理得妙。《古今注》载:魏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故日蝉鬓”。蝉鬓已极薄,而更日“轻”,用以形容鬓发之枯搞,即以见其人之面容憔悴。发槁容悴,绝非一夕梦思而致,当为已忍受长期相思折磨的.征验,春梦离别,不过是这种生活中的一折而已。对镜而觉蝉鬓轻。正当春梦关情之际,其中心当如何难堪,然并未明言,只从人的观感略点一句,则其中蕴蓄人情,极为微婉易感。

  这首词和作者同调其他诸作一样,通体只作客观的描写,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行动中体现其深刻隐微的情绪,即在景物动作上亦只作扼要的勾点。使读者从所勾点的事物中想象到丰富的境象及其中隐含的深微的人情,初读稍苦难入,既入则觉包蕴层深,体味无尽,这就是温词的“深美闳约”所在。

  《对雪》古诗词鉴赏 4

  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分类标签: 描写冬天 描写雪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刘逸生)

  至德元载十月,房琯大败于陈陶斜,诗正为是而作。鲍照诗:“对雪满空枝。”洪仲云:若今人命题,对雪下,必云怀某事。今人诗味之短,以铸题长;古人诗味之长,以铸题短也。

  战哭多新鬼①,愁吟独老翁②。乱云低薄暮③,急雪舞回风④。瓢弃樽无绿⑤,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⑥,愁坐正书空⑦。

  (此诗中间咏雪,而前后俱叹时事,正是有感而赋雪耳。乱云急雪,对雪之景。樽空火冷,对雪之况。前曰愁吟,伤官军之新败。未云愁坐,伤贼势之方张。【生注】他诗前景后情,此独外虚中实,变格也。瑯琅陶之败,殷浩山桑之败,皆以宿望偾军,故用书空事。)

  ①《后汉书》:陈宠为太守,洛阳城每阴雨常有哭声。宠闻而疑其故,使吏按问,还言:世乱时,此地多死亡者,而骸骨不得葬。宠尽收葬之,自是器声遂绝。新鬼,用《左传》。②魏文帝书:“已成老翁。”③王筠诗:“连山卷乱云。”曹操诗:“薄暮无栖宿。”④隋炀帝《江南曲》:“湖上雪,风急堕还多。”沈佺期《玩雪》诗,“飒沓舞回风。”⑤沈约诗:“忧来命绿樽。”⑥数州,指*贼之境。⑦《世说》:殷浩坐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对雪》古诗词鉴赏 5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译文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采用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霜华:即霜。张祜《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

  阳关:指《阳关三叠》曲。为古代送别的曲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浑未彻:还没有完。

  咽【yè 】:形容声音滞涩。

  年时辙:去年的辙痕。

  浮生:人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恋;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赏析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是王国维于1906年秋奔父丧途中所写的一首词,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此词有王国维所作词的悲切、哀怨的特色。上半阕写实,讲述了分别情深的故事。下半阕有寄意的味道,词里充斥了王国维对人生的无奈,命运的无端感慨。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开篇就写出了羁旅中的离别。在白露为霜的凌晨,行人马上就要出发了。瘦马嘶鸣,人语嘈杂,西风透骨,残月凄凉,这三句是写送别的时间、季节和环境。西风、瘦马无不是古人离别时常用来刻画的事物和场景。“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曲,一般要唱三遍。因为作者匆匆分别,不能久待,因此这一曲阳关还没唱完,于是就上路了,车轮声越来越远,很快就听不到了。通过阳关三叠,到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换尽天涯芳草色”的“天涯芳草”,显然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行人去年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是“天涯芳草”的碧绿,而现在离开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满地霜华”的雪白了。只有路上深深的车辙,还和去年来的时候一样。“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写实,但其中已经暗含一些“理”的成分。因为“芳草色”和“深深辙”分别代表了“变”的物象。芳草象征青春,它是无常的。车辙象征着离别,它是永恒的。一个“换尽”,一个“依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从表面上看每个人似乎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作为,但实际上,人的作为受动机和因果制约,因而又是那么的无奈。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之悲慨的词,和《甲稿》中的《鹊桥仙·沉沉戍鼓》虽不见得是同时所作,但可以互相参看。词中的无奈有三个层次:一是不可以说。因为说也白说。二是不值得说。因浮尘事事都相对,并无实质的价值。三是难说。世事变幻难料,多有难言之隐。人世间生离死别的原因,自是有可说,有不可说者。所以最后王国维总结这三个层次的痛苦都是千古一致的。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简析

  词的第一句作者上来就点明了时间,秋霜满地,像是下过雪一样,首先在时间上为作者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瘦马,残月,都是一组凄凉的意象,作者在这里用他们渲染气氛。阳关自古就是人们分别的地方,作者在这里使用主要是表明自己的离别之情,用了暗喻的手法。作者接下来说分别的时候,车轮呜咽的也哭泣了,暗含对分别的伤痛。

  下句作者重点以情驭景,他开始感叹时间还在,但是物是人非,昔人不再。他开始回忆起自己以前与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想到这里,作者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只能感慨的说一句:离别。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王国维曾奔父丧南归故里。这期间所写的诗词充满着悲凉的情调。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残月出门,西风瘦马,词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忧郁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虚幻了。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3)

——《池上》古诗鉴赏实用五份

  《池上》古诗鉴赏 1

  池上

  唐白居易

  xiao wa cheng xiao ting,

  小娃撑小艇,

  tou cai bai lian hui。

  偷采白莲回。

  bu jie cang zong ji,

  不解藏踪迹,

  fu pin yi dao kai。

  浮pin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池上》古诗鉴赏 2

  雨后池上

  刘攽〔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背,从诗中比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背,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比雨后池塘水面的*静,只淡淡地出一“*”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句。“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缓,动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比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动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动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比其静态,又比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句,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池上》古诗鉴赏 3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艇:轻便的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一道:一路。

  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池上》古诗鉴赏 4

  雨后池上

  刘攽〔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背,从诗中比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背,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比雨后池塘水面的*静,只淡淡地出一“*”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句。“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缓,动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比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动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动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比其静态,又比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句,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池上》古诗鉴赏 5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2、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3、解:明白,懂得,知道。

  4、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5、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4)

——古诗的鉴赏6篇

  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绿色的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写了孤山寺一带到白沙堤一带的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很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待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二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四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易浅*,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白居易这诗名字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突破“读不懂”的障碍

  1.揣摩诗歌的题目。古诗的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2.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情是诗的生命,是诗的灵魂。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就等于读懂了诗。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直接用感情词,如喜乐哀伤,忧悲愁思之类;二是用意象体现,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和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两首诗中的“归思”“乡心”和“雁”“楼”“渺”“悠”“寒”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浓浓的乡愁情感。

  3.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出卷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考题本身就是理解诗歌的重要信息,例如下面一题: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陈焕《梅花》:“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仔细分析,可获取三个重要信息: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些信息大大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

  此外,诗歌的题材、细节、背景特点及诗歌注解也对“读懂”、理解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突破“不会表达”的障碍

  1.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鉴赏术语内容庞杂,如果*时注意搜索,注意整理归纳,临场就能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如鉴赏语言特征:“典故语言”,就搜索委婉、含蓄、蕴藉等:“描写语言”,就搜索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蓄丰富、耐人寻味等:“动作语言”,就搜索生动、形象、简练等。如果鉴赏“描写方式”,就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如果鉴赏“修辞手法”,就搜索对比、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鉴赏“内容主旨”,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想感情”,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

  2.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容,并分析说明。如鉴赏对比手法,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渲染了何气氛,寄托了何感情;鉴赏虚实结合,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何为实景,虚实结合有何作用;鉴赏衬托手法,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了什么等等。题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先准确找出来,然后同上。

  3.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分点作答式等。如:

  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读完后要求回答: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采取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是写“游子思归乡”的。因为一、二句写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了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5)

——《送别》古诗鉴赏 (菁华5篇)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答: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9、【答案】(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起程。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充满惜别之苦。

  【答案】(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

  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枯:枯萎,枯死。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名句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历来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原文:

  谢亭送别

  朝代:唐朝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注释

  (1)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2)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3)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唐代: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雪》古诗鉴赏实用5篇(扩展6)

——《相思》古诗鉴赏实用五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一》译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分外清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长相思・其一》注释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簟色寒:指竹*的凉意。簟,凉*。

  帷:窗帘。

  青冥:青云。

  渌水:清水。

  关山难:关山难渡。

  摧:伤。

  《长相思・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

  本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美人如花隔云端”,描写了主人公“在长安”的相思之苦。从“金井阑”中可以猜出主人公的住处颇为奢华,但身处华厦却感到十分空虚寂寞:先是听见纺织娘凄惨地鸣叫,又感到“霜送晓寒侵被”的凄凉,无法入眠。而“孤灯不明”更增添了愁绪。其中,“孤”字在写灯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接下来写从卷帷中看到的,只能供人仰望的月亮令主人公想到了美人。然而,美人远在云端,使人只能“对空长叹”。

  以下到结尾是第二部分,描写梦中的追求,承接“苦相思”。在浪漫的氛围中,主人公幻想着梦魂飞去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但“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不仅天长地远,而且还要渡过重重关山。这种没有结果的追求使主人公不禁一声长叹:“长相思,摧心肝”。此句结尾不仅回应开头,而且语出有力,令人荡气回肠。

  《长相思・其一》赏析二

  这首诗大致可分两段。第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非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示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值。“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值无可奈何的一声非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非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非叹”值。值忧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非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忧音调曼非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非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非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非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非相思,摧心肝!”“非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非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非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忧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非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三首・其二》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忆情郎啊,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长相思三首・其二》注释

  ①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②凤凰柱:瑟柱上雕饰凤凰的形状。

  《长相思三首・其二》简析

  《长相思》,属于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这首诗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

  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一》译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分外清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长相思・其一》注释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簟色寒:指竹*的凉意。簟,凉*。

  帷:窗帘。

  青冥:青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