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古诗词6篇

首页 / 古诗 / | 2022-09-28 00:00:00 古诗词,杜甫

杜甫的古诗词1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2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3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4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5

  1.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其二》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8.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1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8.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1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杜甫的古诗词6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阅读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1)

——杜甫《绝句》古诗词 (菁华3篇)

杜甫《绝句》古诗词1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绝句》古诗词2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杜甫《绝句》古诗词3

  原文:

  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2)

——杜甫的古诗词实用十份

  杜甫的古诗词 1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的古诗词 2

  1.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其二》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8.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17.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8.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1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2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杜甫的古诗词 3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的古诗词 4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5.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8.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

  9.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

  10.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11.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杜甫《览物》

  12.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13.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15.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16.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杜甫《洗兵马》

  17.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杜甫《阆水歌》

  18.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19.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立春》

  20.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杜甫的古诗词 5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的古诗词 6

  江汉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原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原文】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春宿左省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原文】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杜甫的古诗词 7

  登兖州城楼——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张氏隐居——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杜甫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杜甫

  秋水通钩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杜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能横行。

  画鹰——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芜。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杜甫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杜甫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龙门——杜甫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杜甫的古诗词 8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的古诗词 9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4、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5、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1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12、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野望》

  1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5、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

  杜甫的古诗词 10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其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3)

——古诗词6篇

  1作者介绍。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2)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你知道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其他诗吗?分别写出3首诗名。

  2地名介绍。

  (1)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南北朝时诗人谢!、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赋诗,因而扬名。

  (2)洞庭湖为我国第2大淡水湖,湖的南边为湖南,湖的北边是湖北。

  (3)君山是露出洞庭湖湖面的小岛,又名湘山或洞庭山。

  课堂练*

  1解释红色的字。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湖光秋月两相和()相看两不厌()

  2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相看两不厌”是说作者和敬亭山相互欣赏,看不够。()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白银盘”指的是皎洁的月亮,“青螺”指的是君山。()

  (3)李白、刘禹锡、白居易都是唐朝人。()

  3默写《望洞庭》、《忆江南》。

  4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发现。

  遥望洞庭山水()()银盘里一()螺

  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我发现括号里的字。

  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我也能写几句:。

  5用自己的话解释《忆江南》。

  满江红·写怀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日日思君不见君。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7.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8.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9.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12.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1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7.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9.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2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24.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2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7.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28.红颜未老恩先断,从此箫郎是路人。

  29.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3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35.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6.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9.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0.红笺小字,说尽*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41.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4)

——古诗词赏析6篇

  好事*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词前小序点明全词的中心是“望月”,同时点明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万花川谷”。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

  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

  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江上——[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注释:

  晓云,一作“晚云”。

  低徊,一作“低回”。

  缭绕,回环旋转。

  赏析:

  秋天的早晨,江的北岸天色阴沉沉的,低低的乌云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阴晴不定。既不愿望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婉转,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忽然间,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之处隐约驶来。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诗的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的同时既交待了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晓),又写出了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晓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还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然而从事的后两句可以明确看出另一层深意,诗人不甘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追求光明。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境地,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就在这时,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处驶来。

  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眼前开阔了,畅通了。诗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含着对时事与某种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这种思理与抗争是积极的,向上的,与婉约派词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送别》(又名《送杨子》)(李白,一说岑参作)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赏析: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芽迎风摇曳。然而这美好的春景中却蕴藏着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日风光却无人陪伴自己欣赏。此外,“杨叶”即柳叶,“柳”“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李白送别诗歌与众不同,往往能够将分别之情写成普遍化的集体感受。在这首《送别》中,没有提到送别的友人到底是谁,却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这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也是很常见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而无论何时何地的人们在送别之时,都会产生“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的共鸣。我想,诗人也会担忧友人旅途的劳顿吧!

  *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一言概括则为“雅”。无论是送别,还是思念,古人都将自己的浓情蜜意寄于诗文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送别诗在这颗颗明珠上闪烁着一缕缕的光芒。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没有“劳劳亭、长亭”这些专门为送别而建造的场所,离别之情已显弥足珍贵,不用鸿雁传书,也没有古人的离愁别恨。现在的我们也许只有从古诗词中才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了吧!

  广州蒲涧寺

  苏轼(宋)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从广州市中心驱车十几公里,就到了南粤名山之一的白云山,这里家喻户晓,是广州的名片。人们常用“白云珠海”来特指广州,“白云”指的就是白云山。

  入春后的广州温暖湿润,漫步白云山,只觉空气清新,满目林木花草。在桃花涧,炮仗花、桃花、樱桃花、玉兰花等鲜花盛开,将春天装点得分外繁华,最引人的是炮仗花覆盖的长廊花帘,令人流连忘返。

  从古至今,白云山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志士来此一游,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多次来此,并留下诗篇。当年,苏东坡被贬谪惠州途经广州,听闻白云山盛名,到山上古寺蒲涧寺游览,还欣赏了宋元清时期“羊城八景”之一的“蒲涧濂泉”。由此写下《广州蒲涧寺》一诗。

  蒲涧位于白云山南麓,据介绍,因涧边生长有菖蒲,一寸九节,故称“蒲涧”。蒲涧东边有飞泉挂壁如帘,名“帘泉”,或称“濂泉”。

  如今,古寺虽已不见踪迹,但诗里的景色仍可观览。“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山间林木高大茂密,蒲涧犹在,泉水蜿蜒,只是水量已不复当年。走到微汗时,掬一捧溪水于脸上,溪水流到嘴边,甘洌清爽。

  沿蒲涧溯溪而上,一座苏东坡石像映入眼帘,东坡手扶竹筒,一旁石刻“东坡引水”四字。相传当年,广州城瘟疫肆虐,苏轼分析发生瘟疫的主要原因是饮水不洁,便提议在白云山滴水岩下凿一石槽,承蓄百尺飞涛之水,再用五管并排的大竹筒,顺着地势将山上泉水引到广州城内。这个方法实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广州不再发生瘟疫,这也被称为“土自来水”,于是有了东坡引水的典故。了解故事再看雕像,东坡先生眉头微蹙,凝神深思,好像仍在为民生思虑。

  转眼间,一下午的时光悄然而过,乘缆车而下,俯瞰白云山景,那些与名山有关的.典故盘旋脑中。此一游,自然风光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并享,心中愈发开阔,好不惬意。

  教学目标:

  1、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

  2、熟悉古诗词中考常考题型。

  3、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课内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把握品析古诗句、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感悟情感主旨,和字句赏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点之一,但也是大家丢分最多的阅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答题技巧。

  二、活动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一学)

  学生根据*三年泸州市的古诗赏析中考题,归纳考题的特点。再分小组合作完成《醉花阴》的诗词赏析。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5)

——古诗词鉴赏6篇

  浮萍篇

  魏晋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译文

  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注释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比喻无依无靠,随波漂流的女子。

  结发:汉族婚姻*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仇:伴侣。

  恪勤:恭敬勤劳。

  无端:一作“中年”。

  瑟琴:出自《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摧颓:蹉跎。

  桂应为樟科肉桂,非桂花。兰为何种植物,今尚有争议。

  可爱:一作“成列”。

  不:一作“无”。所:一作“人”。

  寓:一作“遇”。

  怀:一作“帷”。

  发:打开。一作“散”。

  【原文】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绮怀诗》

  作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赏析: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在黄景仁的诗中,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

  “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1)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3分)

  参考答案

  (1) ① 冲,冲向,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2分)

  ② 缺,缺口。写战士作战使宝刀出现了缺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分)

  (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1分)第一句用金带连环束战袍等衣着的外貌描写,刻画出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马头冲雪的环境描写,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三、四句中,卷旗的动作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乱斫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2分。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三方面选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赏析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题目一:守岁

  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题目二: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题目三:拜年

  作者: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题目四:新年作

  作者: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题目五:春节看花市

  作者: *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题目六:迎春歌

  作者: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一、强化书面表达

  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书面表达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就可能缺乏逻辑性、条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当语言表达成为思想的瓶颈时,哪怕你有再高明的见解,也只能用“茶壶里煮饺子”来掩饰自己的窘迫而已。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注意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可能会招来“程式化”、“套路化”的讥讽,但是,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既然如此,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例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二、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重点概念阐释

  1、烘托

  烘托本是*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2、虚实

  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3、用典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6)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6篇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全诗感情温婉细腻,清辞俊语,连翩不绝。诗句中“莲”与“怜”谐音双关,这种双关隐语的运用将年轻女子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之情展现得十分委婉含蓄。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而这一时期又是古诗发展的巅峰时期,因此大量咏荷佳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经典名句更是俯拾皆是。

  《山有扶苏》

  【先秦】诗经·郑风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约会时,怀着无限惊喜的心情对自己恋人的俏骂。大意: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这样的.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这样的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3、赠荷花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狂夫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5、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荷花是夏天花的代表,别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等等。以其外形特征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菡萏;以其生长*性命名的有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荷花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可见先秦时期,荷就有象征美丽、高洁的意义。南朝时,关于采莲的民歌盛行,如乐府长诗《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因“莲子”谐音“怜子”有爱怜之意。真正把莲的地位提升到君子的应该是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他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也”。后多以荷花比喻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的君子。

  关于描写荷花的诗词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它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他的另一首《小池》也别有风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俗质朴,清新自然,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一首《暮热游荷池上》,描写的是夏日荷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夏天的闷热,很容易让人抓狂,好像被一个巨大的东西蒙蔽着,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连空气也仿佛凝滞起来。已经到了傍晚,天气还没有转凉的迹象,连那荷花都开始忧愁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把头深深地藏在荷叶中。这两句写夏天的闷热,但流露出来的却是诗人的欣喜之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笔调轻快,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之情。另一首《咏荷雨》也写得饶有趣味,“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荷叶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不断地跳动。雨初落在荷叶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间又聚成一颗大的,如此反复。荷叶此时成了一只硕大的绿杯,它的每一次晃动都使得珍珠滚动聚合,等到雨水积聚多了,荷叶便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倾,水珠便像水银一般泻入池中。

  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对荷的描写最为王国维称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词却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特别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神理”应指精神、神韵,是把荷所具有的风神韵致准确地传达出来了。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叶如撑起的一个个圆圆的伞盖,在晨风的吹拂下,不断地“招摇”呢,又如一位位采莲的江南女子,身着绿罗裙翩翩起舞,真是可爱之至。词句炼一“举”字,画面感极强,将荷叶擎出水面的样子形象地描摹出来,玲珑可爱,意趣横生。

  李商隐对荷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荷花最为著名的诗句应是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残荷”是红莲的故衣,经历了夏与秋的变换,越发的沧桑,雨打残荷的声音想必也不会那么悦耳。只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除了萧萧风雨声,最动听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残荷声了吧。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总算胜过一个人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一个“留”字,足见得诗人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而遇。他还说,“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这里,荷叶荷花的相配是完美无缺的,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荷花盛开之前,荷叶已浮在水面上,清润圆正,渐渐扩大而成伞盖擎在水面。这时荷花才缓缓而来,如娇羞的美人,隐藏在荷叶间,二者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彼此的美才得以展现。当然,诗人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关系的问题,而是有深意的。诗人将荷叶荷花相配的特殊美与其他花卉对比,其实是说他们二人琴瑟和谐,佳偶天成。后来,荷叶却代表了他心中的遗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这两句无论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之情。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也有两句描写荷花的精彩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不过写的是荷的衰败乃至自然界万物的凋零,可王国维却从中看出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说荷花香气已经消减了,花瓣已经零落了,连青翠的荷叶都已经凋残了。荷花的凋残不同于桃李,桃李往往一下子落尽,是“风飘万点正愁人”,让人一刹那就把所有的悲伤都释放出来。而荷花却不是这样,它一瓣瓣地零落,一天天地老去,荷叶一片片地残破干枯,直到最后还留在水面。它的老去像极了人生,那是一种可怕的憔悴,让人不紧不慢地看它由盛转衰,让人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当然她着重写的不是荷花,凋残的荷花在这里只是引起她情感波动的触媒而已。花开花落,既是寻常自然现象,又是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花谢有再开之日,而人的每一次离别都不能确定是否还能重聚,因此“相见时难别亦难”。“玉簟秋”是说竹*发凉,既是触觉,也是词人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如果心是孤独悲凉的,就算是厚厚的锦衾也应该是冰凉的吧。可是那种闲愁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袭了一身,这浓浓的秋意,不过是浓浓的闲愁。她青春年少时也与荷花有一次充满趣味的邂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终于到了日暮时分,作者得以畅览溪亭精致,于是驾着小船回家,不料却闯入了荷花深处,结果“惊起一滩鸥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这里是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而用藕花。这两句虽为记事,却勾画出一幅美妙灵动的荷间少女图。田田的荷叶间,点缀着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阵骚动,荷叶、荷花都摆动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女泛舟闯入,她正胡乱地划动小船寻找归路。还有一首秋日游湖之作,“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这时虽然荷叶荷花都已经残败,可是莲子却成熟了,一朵朵莲蓬挺立在湖面,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感。湖边的苹花和岸上的小草并没有萧条的起色,反而像被清莹的露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这两句写深秋之景,“莲子已成”是对“秋已暮”的呼应,更是“红稀香少”的具体呈现,虽有“老”字,却无衰败颓唐之意;虽然不再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致,也一样使人愉悦,那饱满的莲房蕴藏的不正是希望吗?况且再加上绿油油的苹花汀草、沙中睡眠的'鸥鹭,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诗,其中有两句涉及到荷花,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竹叶上的露珠时不时滴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如珍珠落玉盘般圆润悦耳。关于这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一时叹为清绝”,除了景色本身给人以美的感受以外,同它们的音乐美也大有关系。诗句中的去声字“送”铿锵有力,加强诗句的抑扬顿挫之美;“滴”字音韵和谐舒畅,本身就有一种清脆的声响。这种嗅觉、触觉的美妙,仅凭朗读就能感同身受,更何况诗人还身临其境呢?

  大诗人李白也偏爱荷花,它说“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壮美的荷花图。柳永说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李白张口就是三百里的荷花,所望之处皆是荷花荷叶,令人眼花缭乱,陶醉不已。不仅如此,他还请来美人西施继续为镜湖锦上添花,西施采莲,美得不可方物,以至前来观看之人阻塞了若耶溪。李白的《渌水曲》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它把人与荷花融为一体,极富情味。“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妙龄少女,清新而妩媚,它半开半闭像是要开口说话一样,又带些许的羞涩,十分动人。见此美景,采蘋女突然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此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荷花娇欲语”。荷花纯洁无暇正像一位纯真的少女,她欲言又止,无限羞涩。“欲语”二字尤为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刻画出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同时也暗喻诗中的采蘋女情窦初开的娇羞面容。大概正因为采蘋女见荷花如见自己,而触动了心中的情事,以至“愁杀荡舟人”。还有一首《折荷有赠》诗里写到“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女子攀折了一枝荷叶,见硕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水珠不圆自然有客观因素,作者这样说当然是别有寓意,它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聚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暗寓了女子由对爱情的向往转为些许的失望这种心理过程。也有一首送别诗,其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两句描写江南水乡的景物。翠竹本生于岸边,并非水中,诗人不说竹色绿,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竹子的倒影;荷花原生在水面,作者不说荷花香,却说“镜中香”,同样说的也是倒影。荷花水中的倒影,是不会香的,作者想象力超群,一句“镜中香”颇具禅意,看似有违常理,其实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实在是妙绝。

  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写的是荷花的命运,同时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是荷花的心事,它终于还是向诗人倾诉了。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因词中的荷花既是人,人与花合二为一,所以诗人才发此感慨。荷花开在夏季,而夏天却不是百花争妍的春天。春天万紫千红,百花最终选择“嫁与”春风,就连飘落都是风风光光的。可是荷花却不懂也不屑如此,她开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于回塘、别浦中开放,她不愿与群花争艳争宠,那种孤芳自赏的个性与梅花相仿。这是写荷花的性格,也是写作者的品格修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过来讲,正是由于荷花当年不解嫁春风,才落得“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凄凉晚景,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性格与社会风*相冲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叹,流露出美人迟暮的悲叹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荷花因是夏天之花,夏天又是多雨的季节,因此,古诗词中的荷花常会与雨珠连在一起,如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很多情况下,荷花都是作为景物中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出现,如描写江南水乡的“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句,描写池塘的“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之句,描写夏日的“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等等。

  荷花是夏天花的代表,别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等等。以其外形特征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菡萏;以其生长*性命名的有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荷花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可见先秦时期,荷就有象征美丽、高洁的意义。南朝时,关于采莲的民歌盛行,如乐府长诗《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因“莲子”谐音“怜子”有爱怜之意。真正把莲的地位提升到君子的应该是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他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也”。后多以荷花比喻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的君子。

  关于描写荷花的诗词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它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他的另一首《小池》也别有风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俗质朴,清新自然,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一首《暮热游荷池上》,描写的是夏日荷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夏天的闷热,很容易让人抓狂,好像被一个巨大的东西蒙蔽着,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连空气也仿佛凝滞起来。已经到了傍晚,天气还没有转凉的迹象,连那荷花都开始忧愁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把头深深地藏在荷叶中。这两句写夏天的闷热,但流露出来的却是诗人的欣喜之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笔调轻快,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之情。另一首《咏荷雨》也写得饶有趣味,“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荷叶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不断地跳动。雨初落在荷叶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间又聚成一颗大的,如此反复。荷叶此时成了一只硕大的绿杯,它的每一次晃动都使得珍珠滚动聚合,等到雨水积聚多了,荷叶便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倾,水珠便像水银一般泻入池中。

  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对荷的描写最为王国维称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词却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特别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神理”应指精神、神韵,是把荷所具有的风神韵致准确地传达出来了。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叶如撑起的一个个圆圆的伞盖,在晨风的吹拂下,不断地“招摇”呢,又如一位位采莲的江南女子,身着绿罗裙翩翩起舞,真是可爱之至。词句炼一“举”字,画面感极强,将荷叶擎出水面的样子形象地描摹出来,玲珑可爱,意趣横生。

  李商隐对荷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荷花最为著名的诗句应是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残荷”是红莲的故衣,经历了夏与秋的变换,越发的沧桑,雨打残荷的声音想必也不会那么悦耳。只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除了萧萧风雨声,最动听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残荷声了吧。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总算胜过一个人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一个“留”字,足见得诗人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而遇。他还说,“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这里,荷叶荷花的相配是完美无缺的,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荷花盛开之前,荷叶已浮在水面上,清润圆正,渐渐扩大而成伞盖擎在水面。这时荷花才缓缓而来,如娇羞的美人,隐藏在荷叶间,二者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彼此的美才得以展现。当然,诗人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关系的问题,而是有深意的。诗人将荷叶荷花相配的特殊美与其他花卉对比,其实是说他们二人琴瑟和谐,佳偶天成。后来,荷叶却代表了他心中的遗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这两句无论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之情。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也有两句描写荷花的精彩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不过写的是荷的衰败乃至自然界万物的凋零,可王国维却从中看出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说荷花香气已经消减了,花瓣已经零落了,连青翠的荷叶都已经凋残了。荷花的凋残不同于桃李,桃李往往一下子落尽,是“风飘万点正愁人”,让人一刹那就把所有的悲伤都释放出来。而荷花却不是这样,它一瓣瓣地零落,一天天地老去,荷叶一片片地残破干枯,直到最后还留在水面。它的老去像极了人生,那是一种可怕的憔悴,让人不紧不慢地看它由盛转衰,让人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当然她着重写的不是荷花,凋残的荷花在这里只是引起她情感波动的触媒而已。花开花落,既是寻常自然现象,又是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花谢有再开之日,而人的每一次离别都不能确定是否还能重聚,因此“相见时难别亦难”。“玉簟秋”是说竹*发凉,既是触觉,也是词人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如果心是孤独悲凉的,就算是厚厚的锦衾也应该是冰凉的吧。可是那种闲愁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袭了一身,这浓浓的秋意,不过是浓浓的闲愁。她青春年少时也与荷花有一次充满趣味的邂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终于到了日暮时分,作者得以畅览溪亭精致,于是驾着小船回家,不料却闯入了荷花深处,结果“惊起一滩鸥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这里是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而用藕花。这两句虽为记事,却勾画出一幅美妙灵动的荷间少女图。田田的荷叶间,点缀着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阵骚动,荷叶、荷花都摆动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女泛舟闯入,她正胡乱地划动小船寻找归路。还有一首秋日游湖之作,“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这时虽然荷叶荷花都已经残败,可是莲子却成熟了,一朵朵莲蓬挺立在湖面,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感。湖边的苹花和岸上的小草并没有萧条的起色,反而像被清莹的露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这两句写深秋之景,“莲子已成”是对“秋已暮”的呼应,更是“红稀香少”的具体呈现,虽有“老”字,却无衰败颓唐之意;虽然不再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致,也一样使人愉悦,那饱满的莲房蕴藏的不正是希望吗?况且再加上绿油油的苹花汀草、沙中睡眠的鸥鹭,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诗,其中有两句涉及到荷花,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竹叶上的露珠时不时滴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如珍珠落玉盘般圆润悦耳。关于这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一时叹为清绝”,除了景色本身给人以美的感受以外,同它们的音乐美也大有关系。诗句中的去声字“送”铿锵有力,加强诗句的抑扬顿挫之美;“滴”字音韵和谐舒畅,本身就有一种清脆的声响。这种嗅觉、触觉的美妙,仅凭朗读就能感同身受,更何况诗人还身临其境呢?

  大诗人李白也偏爱荷花,它说“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壮美的荷花图。柳永说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李白张口就是三百里的荷花,所望之处皆是荷花荷叶,令人眼花缭乱,陶醉不已。不仅如此,他还请来美人西施继续为镜湖锦上添花,西施采莲,美得不可方物,以至前来观看之人阻塞了若耶溪。李白的《渌水曲》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它把人与荷花融为一体,极富情味。“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妙龄少女,清新而妩媚,它半开半闭像是要开口说话一样,又带些许的羞涩,十分动人。见此美景,采蘋女突然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此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荷花娇欲语”。荷花纯洁无暇正像一位纯真的少女,她欲言又止,无限羞涩。“欲语”二字尤为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刻画出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同时也暗喻诗中的采蘋女情窦初开的娇羞面容。大概正因为采蘋女见荷花如见自己,而触动了心中的情事,以至“愁杀荡舟人”。还有一首《折荷有赠》诗里写到“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女子攀折了一枝荷叶,见硕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水珠不圆自然有客观因素,作者这样说当然是别有寓意,它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聚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暗寓了女子由对爱情的向往转为些许的失望这种心理过程。也有一首送别诗,其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两句描写江南水乡的景物。翠竹本生于岸边,并非水中,诗人不说竹色绿,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竹子的倒影;荷花原生在水面,作者不说荷花香,却说“镜中香”,同样说的也是倒影。荷花水中的倒影,是不会香的,作者想象力超群,一句“镜中香”颇具禅意,看似有违常理,其实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实在是妙绝。

  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写的是荷花的命运,同时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是荷花的心事,它终于还是向诗人倾诉了。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因词中的荷花既是人,人与花合二为一,所以诗人才发此感慨。荷花开在夏季,而夏天却不是百花争妍的春天。春天万紫千红,百花最终选择“嫁与”春风,就连飘落都是风风光光的。可是荷花却不懂也不屑如此,她开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于回塘、别浦中开放,她不愿与群花争艳争宠,那种孤芳自赏的个性与梅花相仿。这是写荷花的性格,也是写作者的品格修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过来讲,正是由于荷花当年不解嫁春风,才落得“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凄凉晚景,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性格与社会风*相冲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叹,流露出美人迟暮的悲叹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荷花因是夏天之花,夏天又是多雨的季节,因此,古诗词中的荷花常会与雨珠连在一起,如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很多情况下,荷花都是作为景物中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出现,如描写江南水乡的“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句,描写池塘的“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之句,描写夏日的“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等等。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10、《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11、《芙蓉》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7)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6篇

  秋的本意是庄稼成熟。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秋风凄厉,因此容易引起人的悲情。宋玉在《九辩》里沉吟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人悲秋情结的滥觞。千古之下,感动着无数读者。此后悲秋之音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古典诗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屈原的《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从曹植的“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到孟浩然的“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从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到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从范仲淹的“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到纳兰性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无一不把秋天描写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像刘禹锡那样,仕途多舛还能高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人又能有几个?

  其实何必非得这样呢,“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庄子?天运》),四季的迁流变换是自然之理,人无法干预,更无法阻止。与其感叹秋之寂寥、消沉不如欣赏秋之静美、祥和,无论你持何种心情,秋天都是本来的面目。于是,杜牧眼中的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王维笔下的秋天则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直接吟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陈亮看到的'是“芦花千顷水微茫”,杨万里注意到的是“荷叶犹开最小钱”,秦观悠然自得地看“青虫相对吐秋丝”。同样是秋,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别有洞天。

  秋天是生命衰落的季节,却不是生命的终结,有孤寂也有闲适,有萧瑟也有生机,关键是你有一种怎样的心境。本栏目精选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名句并加以赏析,希望为读者展示不一样的秋天与情感。

  【描写秋天】: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描写秋天】: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秋的'本意是庄稼成熟。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秋风凄厉,因此容易引起人的悲情。宋玉在《九辩》里沉吟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人悲秋情结的滥觞。千古之下,感动着无数读者。此后悲秋之音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古典诗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屈原的《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从曹植的“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到孟浩然的“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从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到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从范仲淹的“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到纳兰性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无一不把秋天描写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像刘禹锡那样,仕途多舛还能高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人又能有几个?

  其实何必非得这样呢,“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庄子?天运》),四季的迁流变换是自然之理,人无法干预,更无法阻止。与其感叹秋之寂寥、消沉不如欣赏秋之静美、祥和,无论你持何种心情,秋天都是本来的面目。于是,杜牧眼中的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王维笔下的秋天则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直接吟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陈亮看到的是“芦花千顷水微茫”,杨万里注意到的是“荷叶犹开最小钱”,秦观悠然自得地看“青虫相对吐秋丝”。同样是秋,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别有洞天。

  秋天是生命衰落的季节,却不是生命的终结,有孤寂也有闲适,有萧瑟也有生机,关键是你有一种怎样的心境。本栏目精选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名句并加以赏析,希望为读者展示不一样的秋天与情感。

  【描写秋天】: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描写秋天】: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7.《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 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题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0、秋词

  「唐.刘禹锡」(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1、《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7、《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1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0、《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兴八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诗句全文如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长信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译文】

  是是一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太原早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诗句全文如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译文】

  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火星向下流的时候,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开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现出一派秋天的气息。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已经梦想回到安陆的家中。我对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诗句全文如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文】

  安徽宣城依山傍水,风光如画,日将暮时,水净山青,晴空万里。宛溪和句溪如两条洁白的素练缠绕着城边明镜般的太*湖,两座彩虹似的桥梁飞架在河流上方。炊烟袅袅,橘林柚林一片秋色苍茫,梧桐也叶落枝凋色寒。谁知道我在谢脁北楼思念谢公,临风感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杜甫《秋兴八首》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从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常,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杜甫的古诗词6篇(扩展8)

——清明的古诗词6篇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内容来自 www.henanweb.com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郊行即事》

  (宋)程颢

  内容来自 成功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诗句名篇

  [清明节]

  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xx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井井有条 人面桃花 大力将军 伤心欲绝 悲思愁绪 慎终追远 敦亲睦族

  细雨霏霏 触景生情,思绪万千 伤心疾首 肝肠寸断 悲痛万分 哀哀欲绝 哀毁骨立 哀思如潮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简析: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闾门即事》

  【唐代】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简析: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郊行即事》

  【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简析: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简析: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简析: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简析: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喜迁莺·清明节》

  【唐代】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简析:这首词是写举子得意的情景,只是写法与作者的另外二首《喜迁莺》有别。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花光映人,绿草如茵,写得较为清丽。正如汤显祖评说:“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简析:“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在逐渐消逝,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雨纷纷”,人的情绪也在“纷纷”。“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简析: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巳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月华清

  【作者:朱淑真】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

  保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

  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1| 这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2 | 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 | 白居易还有一首《清明夜》: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点评】《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4 |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 |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点评】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6 | 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7 | 宋代程颢,《郊行即事》: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点评】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8 | 《途中寒食》,来自唐代宋之问: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9 | 唐代韩翃,《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10 |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点评】自古清明是亲*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处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清明节来了,不要忘了去祭奠一下逝去的亲人。除此之外,如果春光正好,可以邀上几位好友外出踏青,效仿古人喝上两杯薄酒,写生画画或吟几首诗,都不失为一种专属于*人的特别体验。

  《满宫花》花正芳(唐)张泌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

  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五代)冯延巳

  风微帘幕清明*,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阊门即事

  张继〔唐代〕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