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

首页 / 教案 / |

  《雨霖铃》教案 1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柳永、李清照其人及其词作风格;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词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深刻体会词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体会这两首词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师继续渗透词的学法指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学期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板书标题)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雨霖铃》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同学们听了这首词,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

  A.请学生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B.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那么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之情?(板书)

  明确: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处?

  伤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2、再请学生试读

  3、教师稍做提点再自己示范朗读(下面老师也来尝试一下,力争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4、学生听录音朗读(好,我们在独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础上再来听名家朗读,让自己静心凝神的去意会语之精妙、情之精诚。)

  5、跟读(听了因为不同理解而呈现不同风格的几次朗读后,我相信大家一定发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么就请带着你新的感悟一起轻声跟读)

  五.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刚才我们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那么下面我们可是要以讨论的形式来言传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真切的体悟了)

  1.提问:大家一起说说,本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明确:情景交融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深刻体会《雨霖铃》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诗词,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这个特点,那么这种艺术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明确:①、用哀景和乐景同写悲情

  (作者在词中选用了哪一类景?这种景怎么表现作者的情感?)

  (A、秋雨黄昏送别图“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这句词表面写景,实际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高柳乱蝉嘶”。“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褒《送别裴仪同》、“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王昌龄《少年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所以,长亭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烟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C.“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这种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沉入了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个地方是以“乐景写悲情”。与前面几处的景物描写是有区别的。

  ②景情水**融,妙合无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柳”的情感内涵。

  明确:“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b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明确:(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李清照“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c.虚中有实,虚景实写,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他写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杨柳岸三字随手拈出“本地风光”,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一夜行舟,醒来时早已置身于寥廓开阔的山驿水程中,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风残月四字便写出了此种扁舟晓行的真切风光。

  d.写出幽美深约的新境界。常人在离别时,往往能深切的感受到它悲哀的一面,而优秀词人却在此同时写出了它的美:夹岸残柳,参差拂动于秋风之中:孤舟离人,黯然独对天边残月,悲剧性加上美感,凄清加上丽景,词人在舒缓而哀恻的声调中传递出一种抑郁惝恍的凄情和烟水迷离的凄美来,这种“绮怨”的风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约”词的风味。

  e.情景妙合无痕。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含蓄蕴藉。

  ③浓情郁结于心、难于化解

  明确:全词始终笼罩在一股化不开的浓情里面,开篇这份离情就已慢慢酝酿,离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情感到达高潮;离别之后,这种愁绪仿若绕梁的余韵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此时此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六、拓展

  将《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

  1、诗词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从两词中找出各自的"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比较(从内容、特点等去考虑)

  A景语(景物描写)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凄美

  大江、乱石、惊涛、雪浪壮美

  B情语(情态、情事)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缠绵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却敌豪迈

  C情感清秋离别之苦凄凉壮志难酬之恨悲愤

  2、区别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

  苏学士问其幕僚:“我词比柳词何如?”幕僚擅讴,对曰:“柳词须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词当关东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婉约词派豪放词派

  题材:A多以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为题材。

  B抒情记事说理怀古感旧,无事无意不可入词,开拓了词的题材领域。

  写法:A尚贵含蓄,语言精丽、清新,严格遵守音律。

  B直抒胸臆,语言流利畅达。

  境界:A蕴藉雅正,情思曲折而真切B雄奇阔大,豪迈奔放

  《赤壁怀古》实写:赤壁形胜早生华发虚实相济

  虚写:火烧曹营雄姿英发(宾主相衬)

  3、这两首词都有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试分析这两个名句,说说它们的好处。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景物的凄清、寂寥,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因此,这两句的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辅相成,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历来被广为传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象东流的江水,后浪推前浪,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而且点出了词作"怀古"的旨意。

  4、小结:"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七.小结

  细致深入、动情用心地体悟了字里行间散发的魅力,我们被和谐的.音律打动,被隽永的语言吸引,我们更惊艳于凄美的意境,伤怀于哀婉的离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点知识的补充,几次能力的训练,它所馈赠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灵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去感知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命的掌纹!

  八、导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钦佩的会是谁?

  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彩夺目!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天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

  九、整体诵读,整体感知。

  1、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

  2、整体赏析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怎么办?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十、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声声慢》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愁(痛苦、绝望),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表达。

  1、这是词里的哪一句?

  明确:最末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

  2、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明确: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3、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明确;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

  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

  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4、这首词中,有一句形式很特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

  明确: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与末句呼应)

  5、此词开篇就见愁,结尾又点愁,可见愁绪满溢于全词的字里行间。除了我们刚才提及的词句外,还有哪些词句彰显了词人的愁绪?

  明确:最难将息——难熬啊!

  独自怎生得黑——痛苦愁绝如不能捱至天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之少来写愁之多,可谓别出心裁。

  总结:同学们,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识愁滋味,难得李清照把这愁情描述得如此刻骨铭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绝望、寂寞、至愁的心,而这份愁又体现了多少人的苦痛。也许正是因为词人把深藏心底的那份愁情推向了极至,也才有了这千古绝唱!

  十一、写愁名句集锦: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问题:以上五句均用夸张的________来形容愁。(填一修辞手法)

  明确:这些优美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董解元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到了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多美的诗句啊!

  好了,同学们。诗啊,是要用心来读的。

  十二、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现实生活中,但愿快乐幸福与我们永远相伴;阅读世界里,希望大家能走*李清照,真正体会到那份美丽的忧伤与忧伤的美丽!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处?

  伤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

  声声慢

  李清照

  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雨霖铃》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体会《雨霖铃》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雨霖铃》朗读带,歌曲《祝你一路顺风》、《送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祝你一路顺风》、《送别》的歌声中进入课堂,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煜的词是绝望的诗歌,而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一首泪眼对泪眼的离别词,也是美丽忧伤而不朽的。

  我们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呢?

  (学生回答)进入新课。

  二.词牌简介

  《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相传‘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三.柳永简介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曾在词中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便说:“汝自去浅斟低唱,要功名何用?”大笔一挥,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以描写城市风貌和羁旅生活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诵读指导

  1.选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

  2. 教师指导

  ①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

  3.再请学生试读

  4.教师稍做提点,再聆听录音,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五.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

  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之情。)

  六.鉴赏词的意境

  1、找出词眼:伤离别

  离别:事 伤:情

  2、根据上下片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幅画面,并取一小标题。

  明确:明确:第一幅画可命名为“长亭别离”: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停歇,空气格外清新,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篷帐里,筵*上有两个斟满酒的酒杯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下酒菜。词人与情人双手紧握,喉咙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水面上,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公正对着这对情人使劲地喊着:“上船喽——,上船喽——”。天色越来越暗,茫茫水域里,濛濛雾气一片。第二幅画可命名为“羁旅长愁”:一夜飘流后,词人仿佛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色时,头顶依然有一弯残月,河流**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词人望着残月,感受着秋风,现出一幅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的样子

  板书:

  上片:长亭别离: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实写)

  下片:羁旅长愁:杨柳、晓风、残月(虚写)

  重要表现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七.揣摩重点语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奠定全词情感基调。

  例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三种景物既可说是眼前所见,也可说用比喻形容词人那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用比喻修辞,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离愁,情景交融,这正如贺铸在《青玉案》中“度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细致出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态。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

  例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层所开拓出的意境,进一步设想分别后的凄凉处境。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枯杨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岸柳,容易使人想起霸陵折柳赠别,且是枯柳,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所以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就连词人的精神状态都写出来了。

  这三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主要是妙在景中融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愁的事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并且这幅画面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更加强化了“愁”。

  典型意象的传统意义:

  关于酒: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关于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关于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

  “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柳枝》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王之涣《送别》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张九龄《折杨柳》

  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八.布置作业:背诵七首词

  《雨霖铃》教案 3

  教学目标

  1. 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2. 鉴赏名句,理解善于铺叙、融情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3.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意象,探究意境,体味情感

  教学方法:感悟法、鉴赏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江淹;“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李白;“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二、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 诵读、感悟

  学古诗词贵在诵读。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体验词人的情感,进入词的意境,从而获得特的审美享受。

  (一)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诵读。

  (二)听朗读录音。体会本词的情感。

  (三)理思路,分层次。

  柳词善于铺叙。为把个人的离别之情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本词从时间和地点上进行了铺叙,不仅写了离别之际,而且写了离别之前,甚至还设想了离别之后;不仅写了眼前之景,而且写了想象之景。请从时间的角度为本词划分层次。

  (四)分层指导诵读。

  1、 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 前三句借用哪些意象,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寒蝉、长亭、骤雨;重在勾勒环境,烘托凄凉悲苦的气氛。

  2、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极写饯别心情,借酒消愁却无绪饮酒。真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两情依依、难分难舍之际,客船不断催促。

  读出依恋-矛盾、痛苦、无奈、埋怨。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描写。离别之痛淋漓尽致,令人肝肠寸断。“执手”能换成“牵手”或“握手”吗?牵手:和朋友散步时一般会牵手,心情是愉悦的,与这首离别词的情境不符。握手:用一只手握,经常只是出于礼节的需要而已,达不到离别时伤心动魄的程度。表情:“泪眼”,两人相对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看断肠人”。

  语言:“竟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内心巨大的痛苦所淹没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欲语未先流。”(〈〈五陵春〉〉)

  “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情感的高潮:悲伤、凄楚、痛苦。

  3、别后:

  柳永不仅善于铺叙,在铺叙时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眼前实事实景,更写别后想象之事之景。对分别以后的情况,柳永想象了哪几幅画面?如何诵读?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诗句中用到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借浩渺迷茫的烟波表现黯淡的离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的`楚天,无边广漠之中,漂流而无所止的一叶小舟,小舟里面事寂的行人,以及行人无比寂寥的内心。

  “秋正紧,添离索;天正远,伤漂泊。”

  “千里云峰千里恨,万顷波涛万顷愁。”

  孤、迷茫、痛苦、无奈。]

  [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

  “千古丽句”“古今俊句”

  (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1) 联系特定的情境

  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印在心上,面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感受典型意象蕴涵的情感

  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古人有折柳送行的*惯。“昔我往已,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寄托眷眷之情。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客舍青青柳色新”,“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清秋的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形象暗合冷落之感。诗人寓景于情,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码情别绪。

  (3)结合全诗旨趣

  这首诗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全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点染本意,将词人的立意渲染为一副清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合旨趣,画面生动,诱发想象,引起共鸣,因此成为千古丽句。

  凄凉、冷落、优美、凄情与丽景的统一。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乐景写哀。以喜衬悲,欲扬先抑。钟情之殷,离愁之深。照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倍沉痛楚。

  声音有意无意扬起,读出对比。

  三幅画面之间有何联系?

  三幅画离分别时刻越来越久,越来越远,画面由凄凉到凄丽再到美景,表示无论时间和空间如何变化,无论将来多么顺利,离愁和相思都不会因此而减少。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生”,“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伤别”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从个别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而然,且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有自我安慰之意,实为宕开一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冷落清秋之节的离别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开拓了词的境界,深化主题,极写离别之痛。

  归纳艺术手法:

  离别,不是“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是“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本是柳永在彼地的个人情感,却让世世代代的读者为之动情,为之流泪。除了与柳永的自身的特殊情感经历有关之外,还与他采用的艺术手法相关:

  (1) 善于铺叙,告别过程逐层展示,离别之痛渐次加深。

  (2) 融情于景,“伤离别”与“清秋节”重笔倍写,便有了双重悲剧性。

  (3) 虚实相济,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与别后虚景虚事实情相结合

  四、总结

  1、自由朗读,再次体验词人情感。

  2、小结:词的上下片用特定的意象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别前勾勒环境

  板书: 别时描绘情态

  别后-刻画心理(烟波暮霭、晓风残月、良辰美景)

  意象意境情感(鉴赏方法)

  《雨霖铃》教案 4

  一.导入: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学*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

  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三.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自己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应的配乐。选用背景音乐。

  教师范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

  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伤离别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离情别绪。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解读:明确:无比缠绵、无比依恋之际,天色已晚,雨刚停,无情的船夫催促上船。无心绪饮,却不能不饮,只能以酒消愁,希望将愁绪和酒一并饮下。本句在矛盾冲突中写出难舍难分之情。分析b句:为何凝噎?真的是无话可说吗?想说什么?明确:船夫催发,不得不发,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看下阙。在文中找出留恋和催发\说出想象之词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师问:为什么?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现在,大家想象,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生答:读出来了。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生答:没有。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学生发言,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景象仍然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里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生齐读。

  下片,我先把它交给大家。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作一个课下作业)

  分析下一阕:大家已经品读了上片,我们看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明确: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所设想的今宵\和此去经年将面对怎样的情景。

  重点分析一下---杨柳岸晓风残月[千古名句]。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经具有了必然的联系。酒醒后偏偏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难免使离人想到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怎能不叫人倍感伤痛。李憬《应天长》的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的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晓风\乃秋天拂晓之风,比傍晚之风更凉,酒醒偏遇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凉,晓风\无情地吹皱了离人凄冷的心。离人都希望去时有日,归时有期,月圆之时想必也是团圆之时。--但是,离别之人又偏偏遇上残月,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韦庄《荷叶杯》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都是把别情和这时候的景象联系起来说的(温词还提到柳\)。这里我们在谈以下“酒”和“愁”,李白曾有诗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念奴娇》“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自古以来,酒与愁就是相联系的。词人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般的残月,使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本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这样一幅画面: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真是天亦凉人人更凉,借酒消愁的初衷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因此,本句很难确定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境界,被传颂为千古绝唱,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b、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明确: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六总结扩展(整体回顾,强调情与景的关系):词的上阙在凄凉环境的衬托之下,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状。下阙设想远别后的思念和久别后的凄清。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欣赏北宋婉约派其他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2、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柳词比较赏析

  八、板书设计:

  《雨霖铃》

  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雷雨虚实相济

  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

  《雨霖铃》教案 5

  《雨霖铃》教案

  晋江市南侨中学☆庄静江

  教学设想

  课型:文学欣赏课

  教学方式:讨论式

  教学重点:

  一、学会整体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者情感、风格与表达方式;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迁移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提高文学品位。

  教学难点:比较、迁移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与朗诵结合,加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联想与想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展示课件:作家作品简介。

  (二)、展示课件: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词整体意象由哪些要素构成?

  2、试用准确的语词概括本词艺术意象的色*调、气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词上阕与下阕在叙事、写景与抒情方面有哪些异同点?

  二、讨论,分析鉴赏,展示课件:根据五幅画面思考分析。

  三、总结

  时间:初秋、傍晚、雨后。

  地点:京城门外、十里长亭、渡头

  蝉声、暮色*、兰舟、烟波、暮霭

  色*调:暗淡、迷蒙

  气氛:凄凉

  人物:送别的恋人

  情节:饯行一分别一思念(别前\别中、别后)

  情感:悲、泣、愁、思

  分析:诗歌中情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和情景相生等。在写景方面则有时空、动静、虚实等变化,虽然以写景为主要内容,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的变化是为“情”服务的。本词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时空转换与情节推移中逐步把感情推向高|潮。

  四、创新思维,讨论:

  1、你怎样理解柳永此词的`悲凄落寞的情感?为什么?:

  2、同样写别后思念,为什么说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是豪放的,而“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的呢?

  五、迁移训练:展示课件

  试比较下面几首送别诗的风格、气氛与情感表达的异同?

  六、写作实践:从体裁、意境、语言、情感、表达方式与表现方法等任

  选两三个角度,比较分析其中两首诗的异同点,不少于300字。

  《雨霖铃》教案 6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

  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雨霖铃》教案 7

  教学目标

  1.理解词意,体会词人宦途的失意及与恋人离别的愁苦。

  2.了解“婉约词”的特点。

  3.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牌名与作者(参看课文注释)

  二、初步感知词意

  1.朗读词,读准字音

  2.利用注释,结合“课文导读”,初步了解词意

  三、赏析词

  (一)赏析词的思想内容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首词写的是与恋人的离别。此时词人因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故而与恋人惜别。

  “寒蝉”,点明离别的季节是在秋初(因为晚秋已无蝉鸣)。“凄切”,寒蝉的叫声给人一种凄凄切切之感,衬托出离别的凄凉伤感。“对长亭晚”,傍晚时分,在长亭外送别。“长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骤雨初歇”,点明送别的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这些景物描写,字字写景而字字含请,准确地将与恋人分别时的凄凉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2.“都门帐饮无绪。”

  “都”,指北宋都成汴京,汴州(“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是北宋都成,杭州是南宋都城)。“门”,指城门。“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无绪”,没有心情(柳永因作词忤逆仁宗,因而不得意,于是流连坊曲,为歌妓作词)。

  3.“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正在依依惜别之时,船家频频催促:走啦,走啦,开船了!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对情人,紧握双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同桌之间表演此句)。

  同学们,你有过这种无语凝噎的时候吗?一个人要伤心到怎样的地步,才会“无语凝噎”!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问一句:既然分别让两人如此痛苦,“柳郎,不能不走吗?”同学们,你觉得词人能不能不走?不能!在古代,仕途几乎是一个有志男儿唯一的出路。一个男人不能没有事业,事业给男人活着的分量。作为一个女人,她如果真心爱一个男人,就不能拖后腿。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去去”,即越走越远。想到这次去南方,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雾沉沉的楚地一望无边。暮霭沉沉,离愁深深,使人想到王勃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这一句是别后思念的预想,是虚写。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就是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冷落凄凉的清秋时节,叫人情何以堪!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晚酒醒时分,我身在何处呢?只怕是在杨柳岸边,吹着凄凉的晨风,眼望黎明时天边的一弯残月,身边再也没有你。

  这句写词人酒醒之后漂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成为名句。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经年”,一年又一年。“良辰”,好天气。“好景”,好风景。这一去,年复一年,即便是遇上良辰好景,过得花红柳绿,但没有你,也形同虚设。对你,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去和谁说呢?(相信,你也一样吧!)

  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更显强烈。

  (二)赏析词的艺术风格

  1.词的上片、下片分别写什么内容?

  上片:写离别的场面。(实写,虚写)

  下片:写离别后的情景。(虚写)

  2.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抒发了词人仕途失意及与恋人离别的愁苦。

  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恋人难以割舍的感情。

  用景写情,情景交融。

  3.词的艺术风格——婉约词

  婉约词与豪放词

  婉约,即婉转含蓄。婉约词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柳永《雨霖铃》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

  豪放词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不拘音律。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四、有感情地诵读

  《雨霖铃》教案 8

  教学目标

  (一) 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 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诗话故事: 《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1、柳七所指何人?

  2、从答话中说明了诗歌鉴赏的那方面问题?

  一 、作者简介

  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后来他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也被称作“柳屯田”。柳永年轻时到卞京应试,常常和歌妓们一起生活,为人狂放不羁。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听到柳永这个人之后,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士宦!”所以柳永落地了。到了景佑元年,也就是柳永在47岁左右的时候,他才进士及第。柳永终生潦倒,据说在他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来安葬他,只能由几个歌妓一起出钱葬在了南门外。柳永的词作音律谐婉,词意妥帖;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中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后人对柳词的评价也较高。

  二、题目和背景解说

  n 《雨霖铃》这一词调,又名“雨霖铃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安史之乱中,玄宗西逃入蜀。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后,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遇上连日霖雨,在栈道中,又听见铃声阵阵,倍感凄凉哀婉,于是作《雨霖铃曲》,寄托思念之情,调极哀怨。前人称“一曲霖铃泪数行”,可见一斑。宋代成为词牌名。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便是柳永的这首词。而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汴京(河南开封)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是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反映了柳永当时的这种复杂心情。下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朗读。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2、听完了词大之后,同学们感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凄切低沉(从文章中找依据:凄切、伤离别)

  3、明确了词的感情基调之后,我们来齐读一遍,看看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把握的怎么样。

  (过渡: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愉悦和享受。)

  5、下面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四、词的鉴赏

  1、上下两阕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离别难)

  下阕: 离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

  2、既然是写离别时难设难分,就会有抒情,同学们看看上阕是不是都是全部是直接抒情啊?还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就要涉及到景物了,开篇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什么情?

  节令:寒蝉

  地点:长亭

  时间:晚

  天气:骤雨初歇

  渲染气氛:萧瑟凄凉

  表达感情:词人与恋人将别未别时的痛苦心情

  3、“都门”三句展现了什么场景?

  明确:京城门外,情人设宴饯行,离别的愁苦使这对情人对佳肴美酒也兴味索然。正在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催促出发,此时此刻,离别的痛苦达到顶点。

  4、怎样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明确:两手紧紧拉在一起,两眼被酸楚的泪水模糊,便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吐,只好无言以对,泪眼相看。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把彼此的眷恋之情、又无可奈何之心写的非常深刻.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以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词人前途的广阔。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

  明确:不对。作者选用三种景物来表达心情。用“千里”形容“烟波”,表明烟波的浩淼,去程的遥远;用“沉沉”形容“暮霭”,表明暮霭的浓厚,天地的苍茫;用“阔”形容“楚天”表明楚天的辽远无边。作者正是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以及如此浓密深重的雾霭,来表现离情之深之痛和自己前途的渺茫。

  5、自由讨论

  同学们自己鉴赏下阕,你喜欢下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由学生自己讨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教师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课后作业

  1.比较鉴赏:将柳词与苏词作比较

  体会其风格的差异

  2.熟读并背诵诗篇

  附:上阕朗读指导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

  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下一阕,我把它交给大家。你们喜欢那一句或那几句就去读那一句或那几句,不过你得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来读它,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结束语:送大家一句话: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文学作品,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生活,你定会收益匪浅。

  《雨霖铃》教案 9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

  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雨霖铃》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雨霖铃》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5、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掌握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比做一个花园的话,那么其中开的最美最大的两朵就是唐诗和宋词,前两单元我们领略了唐诗的美妙,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体味宋词的别致之美。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提到柳永,就不得不提到婉约派,提到婉约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作者简介:

  明确三点: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背景介绍 :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词牌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三、整体感知:

  (一)自渎诗歌,感知内容,回答问题

  1.这一首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这一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

  3.这一首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

  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

  离别之后: 刻画心理

  (二)生读,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指导阅读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的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感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瑟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 “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三)学生再尝试阅读,老师示范

  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

  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点明时间、地点、天气。

  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

  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

  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掌握?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

  第5句:点题。用 “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杨“柳”—“留”的谐音 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 眼前景 晓 风 —“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别后情 (明) (暗) “残”月— 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

  五、小结归纳:

  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这一首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

  六、课外作业:

  1、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改编成其他文学形式。

  2、写一段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离别文字

  《雨霖铃》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2、 仔细品味词的语言。(重点)

  3、 学*分析词的表现手法。(难点)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地珍惜,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她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周星驰的对白一时被奉为经典,不知有多少痴男怨女为之报不*,为之流泪难过,觉得这便是最大的痛苦。可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假如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一对恋人面前,这对相爱的人好好地珍惜可又不得不放弃,这,对恋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痛苦呢?这对恋人中的男主人公便是那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代情圣,风流才子柳永。他在仕途的失意之际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汴京,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面对着佳人迷离的泪眼柳永肝肠寸断写就了这篇缠绵悱恻、哀婉凄美的《雨霖铃》。

  (二)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风苦雨,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三)整体感知

  1、词在古代是配乐来演唱的,我认为在音乐的伴奏下来吟唱最能表达词作者的情感。可惜,原曲失传了,值得庆欣的是今人重新谱曲演唱弥补了我们的遗憾,请欣赏《雨霖铃》MTV,请同学们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

  2、请学生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3、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这首词的主题呢?

  明确:多情自古伤别离

  C、这句话中那几个字点明了它的主旨?(伤别离)

  4、作者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将伤别离的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我们来读课文。

  (四)诵读指导

  1、派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

  2、教师指导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本词中的韵脚有:切、歇、噎、节、月)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一字一顿,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

  3、再请学生试读

  4、学生听录音朗读(好,我们在独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础上再来听名家朗读,让自己静心凝神的去意会语之精妙、情之精诚。)

  5、跟读(听了因为不同理解而呈现不同风格的几次朗读后,我相信大家一定发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么就请带着你新的感悟一起轻声跟读)

  五.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下面我们回到朗读前提的问题上来。作者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将伤别离的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明确:借景抒情,直接抒情。

  1、请同学们找出借景抒情的语句和直接抒情的语句。

  2、提问:大家一起说说,本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板书)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试着分析这些景语看看这些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从此句可以看出别离的时间是秋季,地点在长亭外,时间是傍晚。蝉是寒蝉,虫之将死其鸣也哀,凄切残声使人闻之悲凉。此时,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了那位慷慨悲歌的壮士,他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尚且悲伤更何况多情的柳永面对着痴情的恋人而这一别很有可能成为永别。这句词表面写景,实际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凄凉悲切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

  骤雨初歇,回答了前面的——“对长亭晚”的原因,我们设想他们坐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的雨声会想些什么呢?(他们多么希望这雨一直下下去呀……)骤雨初歇又逼出了“兰舟催发”既然兰舟催发那自然“帐饮无绪”了。长亭就在不远处为什么还要单独设帐呢?(特别的爱个特别的你……)“执手相看泪眼”妙在何处?为什么不是拥抱亲吻?(眼睛最传情,还能有比这凄迷的泪眼更让人心碎的方式吗? 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其次,古人表达爱含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么诗意的表达方式呀,再次……)“执手”之精妙还在于紧紧地抓住不愿松开(能否换成握、牵)。“竟无语凝噎”此句妙在何处?(为何无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所谓伊人没有要死要活,可见真正的爱有时需要放手!)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写的是眼前真实的景色吗?从那个字可以看出来?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和无奈。“去去”二字连用,显示出低沉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如暮霭沉沉,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这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这句不仅衬写了别后怅然空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这组景物既然是想象到的那就属于虚写(板书)前面写到的离别时的真实景物就是实写(板书)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请学生先做鉴赏后教师总结)

  “柳”是留的谐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吹送离人的冷风,“残”字既是对月的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写照。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真是“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

  夹岸残柳,参差拂动于秋风之中:孤舟离人,黯然独对天边残月,悲剧性加上美感,凄清加上丽景,词人在舒缓而哀恻的声调中传递出一种抑郁惝况的凄情和烟水迷离的凄美来,这“绮怨”的风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约”词的风味。

  六、比较归纳

  1、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构成意境,意境就是笼罩着作者主观感情的画面。类似的手法我们在那首诗词里学过?

  明确:《天净沙﹒秋思》,师生简析《天净沙.秋思》的写景手法。

  2、思想跳跃,时空穿越虚实结合的写法我们还在那篇作品里学过?

  明确:《夜雨寄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简析这两首诗和本词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语:

  一曲《雨霖铃》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和那一腔离恨。阵阵寒蝉,沉沉暮霭,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残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戒云: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七、鉴赏词的意境:让学生跟据上、下片的内容,分别作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没时间留作课后作业)

  八、再次播放MTV,学生欣赏后齐读全词。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以《读你》为题用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对柳永进行评价。

  《雨霖铃》教案 13

  【课程分析】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词从风格上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提及婉约派,当首推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唐诗单元的学*、鉴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要鉴赏词的艺术魅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脉络,掌握诗与词的联系与区别,把握词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教两个文科班,学生的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因此只要老师创设出浓郁的鉴赏氛围,搭设好层层深入学*的台阶,学生就能够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每个人的风采,做学*的主人。

  【设计理念】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的诱导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识,学会总结,学会反思。诗歌鉴赏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

  1、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于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诵读、感悟、理解、分析,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要。

  【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展示本课的教学流程、知识及方法规律的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本节课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教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我们已经走进唐诗的王国,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宋词的家园,继续这美的巡礼。

  (点评:利用导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本节知识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实录:学生听老师解说,有的同学脸上露出认同感,求知的欲望。)

  (投影):雨霖铃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师)要想很好的鉴赏宋词,就必须了解词的发展史,词的文体特点。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0页内容。师生一起边看边总结。

  (点评:了解词的文体知识,才能为鉴赏词作扫清障碍,这也是读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讲解、补充。)

  (实录: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重点语句。最后教师总结。)

  2、(教师)投影:词的发展史及文体特点

  (点评:让学生识记有关词的知识,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录:学生看投影,结合老师的讲解仔细体会,识记重点内容。明确学*的方向。)

  3、(教师)由对宋词的了解中导入到对《雨霖铃》的学*,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点评: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必备条件。)

  (实录:学生看课下注释,认真识记教师补充的内容。)

  4、鉴赏诗歌内容(读思议悟):

  ⑴师:结合注解自读诗歌,整体感悟。读时注意思考: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词作?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点评: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正确鉴赏诗歌的前提。)

  (实录:学生自读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⑵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其他同学作点评。

  (点评:诵读的过程也是鉴赏的过程,要让学生敢于读出来,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有感情的在众人面前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实录:学生范读文本,情感的把握较好,其他学生的点评到位。再让大家推荐一位擅长朗诵的学生读一遍,非常好,全体鼓掌。)

  师:全体学生齐读文本,让每个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

  (点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内容。)

  ⑶赏析上阕别时情境(边朗读边进行)

  师:第一至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学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完善答案,最后发言。)

  生:深秋时节的傍晚,一阵骤雨过后,离别的人儿对这长亭,耳边传来凄凉而急促的蝉叫声。表达了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

  小结: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凄。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营造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点评: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师:第四至七句写了离别之人怎样的心情、动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夫却催促登船。足见其留恋之情深。

  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拓展探究,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课本P64)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那位同学能鉴赏一下?

  (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能够与老师共鸣,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的信心,其他学生也拓宽了视野。)

  师:(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往下看。

  师:第九句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暮霭为何沉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

  ⑷赏析下阕别后想象: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稍作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生思考作答)

  生发言,师点拨总结: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用伤别离点题,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点评: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是深入鉴赏诗歌的基础,这一点也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实录:生踊跃发言,精彩者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生甲: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杨柳依依的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

  生乙: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

  师: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谐音留)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

  师: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生: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⑸全词总结: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词在抒发离别之情时,主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

  ①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②虚实结合。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领会了本词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一次背诵全诗,感受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

  (点评:教师只要抓住了引导作用的要害,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的积极,发挥极大的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录:全体学生完全投入到诗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3、老师播放音乐,师生一起饱含深情地诵读《雨霖铃》,要求不要看文本。

  【课后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把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体现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是互动的、*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学生的实际,他们会表现出高涨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终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识缺陷,及时得到了纠正。

  2、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指导诵读的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既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审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这确实需要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要上出高质量的课,既要认真学*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再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做教学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相长。

  《雨霖铃》教案 14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情韵;

  2.学*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

  1.柳永词的特点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备:教材《雨霖铃》、朗诵视频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思路: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永是一座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丰碑。这不仅居于它和歌妓传奇的故事,更多的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的基本知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又名乐府、*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现存词213首,编为《乐章集》,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门还会学到他的词作。今天我们先学*柳永《乐章集》的压卷之作《雨霖铃》。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内容讲解

  这首词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所爱的女性话别的作品。“雨霖铃”词牌名。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句点明时令,“长亭”句写分别的地点和具体时间,“骤雨初歇”则写离别时的天气,同时为下文之“兰舟催发”张本。“蝉”,尤其是秋天的蝉,在古诗词里是一个具有定性指意的意象。其形象既具有着风餐露宿的清高,其鸣声复充满生命短促的哀怨。词人以这个悲剧性的意象作为全词的发端,以“凄切”二字状其悲苦之鸣叫,则听蝉人心中的种种凄凉与悲切自在不言之中。“长亭”是行人休憩和饯别的处所。“长亭”分袂,本来就令人难以忘怀,加之眼中所见,不过骤雨之后的一派萧瑟;耳中所听,不过黄昏时刻的一片蝉鸣,这就益发令人黯然销魂了。所以发端三句,虽不见“离别”字样,但离别所有的凄凉悲切的气氛,却是已经酿造好了。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

  这三句正面描写离别时的心理。“帐饮”原指在郊外张设帷帐,宴饮饯别,这里即指长亭送别,不一定另设帷帐。事属离别,且所闻所见,无非凄凉,所以虽然把杯,而心情灰白。根由都在“留恋”二字。正要离别,一场骤雨,似乎天从人愿,离别之人正好延挨片刻。岂料正在留恋之际,而骤雨止歇,“兰舟”主人催促开船了。驾船的,‘催发’,乘船的,‘留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已经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深痛,但“兰舟催发”,唯有以泪洗面了。一般来讲,在这种时刻,彼此之间应该有许多话要说,但是情到深处,气堵咽喉,偏偏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一个“竟”字,道出了那种想说、该说而终于没能说出来的全部伤痛和惋惜。“无语”是因为悲极而说不出来,然而说不出并不等于没有想到,下面的大段文字便全是词人的想象之辞。

  “念去去,千里烟波,怒霭沉沉楚天阔。”

  “楚”,古国名,原在今湖北和湖南北部,后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这里泛指南方。“楚天”下是沉沉暮霭,江面上是渺渺烟波,在这烟波暮霭所组成的迷蒙的空间,是一只行行不已、漂泊无依的扁舟,扁舟上则是一位“谙尽宦游滋味”的孤孑的行人。在这里,作为客体的暮霭和烟波对主体的行人有一种几乎透不过气的压抑感,“沉沉”二字足见其份量;在这个广漠无际的空间,抒情主体被一种深刻的孤独和怅惘层层包围着,“念去去”三字,正流露出他对这行行不已的漂泊生涯的忧虑和惶惑。很清楚,这是一个倍主观化的空间,作为一个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人,他会由这沉重的压抑和难挨的孤独,想到幻灭的苦难人生,于是便有了这片刻的这里的抒发。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人生最大的苦痛莫过于离别,而离别又有生别与死别之分。“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死别以吞声,生别长恻恻。”死别不过一次撕心裂肺的悲伤,时间的流水会冲淡一切不幸的记忆,而生别则是一种长期性的精神剧痛,如流泪蜡烛,成灰则已;似作茧春蚕,不死不休。自古及今,多情总是为生别所苦,更有甚者,这种离别往往倍安排在请求时节。秋天,是一个摧败一切生机的季节,其色惨淡,其意萧条,其声凄切。悲秋与远别的双重苦痛,互为交织,互为生发,构**生最大的不幸。词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自古以来所有情人的不幸,这就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理性内涵,升华了自己的爱情品格。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果说,“多情”两句是因己及人,由特写而泛写的话,这两句便由泛写而收拢到自身。“酒醒”二字,遥承发端之“帐饮”。词人有今日之“帐饮”想到“今宵“之“酒醒”,“帐饮无绪”,毕竟还有所爱之人“泪眼” “相看”,而“今宵酒醒”之后,就只有衰杨孤柳,晓风残月相伴了。“杨柳岸”,写其衰飒与空旷;“晓风残月”,写其凄清、寂寥和残缺的美,寓情于景,妙合无垠。既成功的衬托出词人心境之孤寂,由生动的象征着词人命运之凄惶。今宵如此,往后若何?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即便有远胜于“晓风残月”的良辰美景,于我来说也是形同虚设。为什么,结拍两句做了真切的回答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美景”写主观时景,“千种风情”写主观情怀。“良辰美景”之形同虚设,正在于“千种风情”之无由申说。长时间的远距离的分别,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成了主观与客观的深刻的矛盾。就章法而言,“此去经年”以下,尽情抒写,笔墨纷披,不嫌重拙。由“今宵”而及“经年”,由“千里烟波”而“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而“更与何人说”,两两相对,又极见层折。

  作为《乐章集》的压卷之作,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诸如情景交融的表情方式,声文并茂的美学效果等等。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化用此词之意境,承袭此词之语句者更是代不乏人。这一点在上面的分析中大家已经领略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带着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去细细的体会词人自理罕见的深情厚意。

  三、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词

  课堂小结:

  《雨霖铃》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

  (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掌握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掌握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雨霖铃》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引导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赏析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这一首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

  3、结合注释掌握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

  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

  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 晚(黄昏) 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 (虚写) 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四、合作探究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

  五、朗诵,总结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雨霖铃》教案 16

  [教学目标]:

  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

  ………

  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长亭送别,执手相看,西口走送,挥手回眸,柴门扶杖,汽笛声催......

  我们学*过那么多宋词,应该明白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答: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板书)。

  二、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熟悉民间乐曲。但为(人)放荡不羁,屡试不中。直到中年之后,改名为永,中过进士,只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的词,内容多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情别绪,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曲折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但他一生穷困潦倒,以至最后寄食寺庙,在贫困交加中逝去僧舍。死后,一群红尘知己为他安葬。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写作背景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整体感知

  1、听范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问: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2、指导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请同学先自由朗读,再集体诵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应是:即便是。

  五、文本研*

  1、让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后。(板书)

  2、问: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阕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问: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4、问: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事件(离别)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的词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5、“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问:这写什么?(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留恋和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不想“别”而又不得不“离”。于是后面便迸出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别有离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啊!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问: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问:这句写什么?(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茫然)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问:下阕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9、问:“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起首一句“寒蝉凄切”)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要文句,“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问: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缠绵,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意境完整,形象统一。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伤感如歌曰:“长离别,离别就会在眼前;说再见,再见可是太遥远……”、“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句子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归纳全词:

  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七、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别前——依依不舍别后——想象相思

  《雨霖铃》教案 17

《雨霖铃》精品教案

  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雨霖铃》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雨霖铃》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3、体会词缠绵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教学难点:

  1、鉴赏本诗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2、对“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赏析。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要学*的词作《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的世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这首词吧!

  二、一进感觉:初步感受。

  (一)听录音

  (二)全班齐读

  (三)初步感受:

  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

  ——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感受这首词很美,它是一种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词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屡试不中,后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和她们生活在一起,放荡不羁。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47岁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明确基调:

  通过我对柳永生*以及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介绍,结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我们朗读这首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换句话说,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 ?请几位同学谈一谈,读一读。

  ——基调: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三、二进文字:整体把握。

  下面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基调自己诵读这首词,再次共同走进这首词的世界。如果说第一次是走进这首词的第一感觉的话,这一次我们要走进这首词的文字,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这首词的文字,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举手,并且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同桌讨论,回答)

  ——上片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分别的情景;

  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四、三进意境:体会情感。

  到底词人和心爱的人是如何分别,他想象的别后生活到底是何种情状,让我们第三次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齐读)

  设问,串讲: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之图,那么你们头脑中的这个图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时间:傍晚

  地点: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

  2、怎样的一个傍晚?

  ——阵雨初停的傍晚

  3、你们是从哪里获取这些信息的?

  ——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这蝉鸣助添了悲凉,“凄切”一词一开始就为这个画面乃至这首词定了调子,展开了一个凄切的氛围。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这样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虽然有酒相送,但是也无心饮用,因为心中有百般留恋,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但是人要留,船却要开了“兰舟催发”。 “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

  2、正因为如此,后面迸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

  这里通过“兰舟催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除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上阕里还有哪些景物?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

  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

  通过上阕的学*,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请女同学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上阕。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词人想象的别后情景了。请男生一起诵读下阕,让我们感受一下别后的生活。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下片紧承上片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只能借酒消愁,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四人一组讨论,品读)提示:切入点——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哪些景象?

  ——俊在:

  (1)“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杨柳”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人往往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是在这个时候,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的诗句,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1) 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2)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六、课堂小结:

  经过一堂课的学*,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和着录音一起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赢在课堂》中《雨霖铃》的内容。

  2、准备字词默写

  3、准备全词默写

  4、预*《声声慢》

  八、拓展:(时间允许的话)

  读完这首词,让我想到了当代人写的一首歌——黄磊的《背影》。这首歌的意境与《雨霖铃》有几分相似。让我们在歌曲中,去体会去品味吧。

  附一: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 情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别时 兰舟 不舍

  (实)

  烟波 暮霭 楚天 愁 苦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

  (虚)

  附二:课后小结:

  《雨霖铃》教案 18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

  1课时 45分钟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知识预热】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走进柳永

  二、朗诵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离情别绪。

  1、思路探究

  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尽情十分压抑,“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

  【方法指津】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下片首句),三要抓结尾。

  2、意境赏析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一种学*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问题 :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方百计、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问题 :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

  【方法指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描述送别画面背景。

  【明确】设想以下几组来渲染这幅“别离图”。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 渲染气氛。

  《雨霖铃》教案 19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柳永、李清照其人及其词作风格;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词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深刻体会词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体会这两首词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教师继续渗透词的学法指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学期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板书标题)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雨霖铃》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同学们听了这首词,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让我们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

  A.请学生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

  B.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那么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之情?(板书)

  明确: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处?

  伤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2、再请学生试读

  3、教师稍做提点再自己示范朗读(下面老师也来尝试一下,力争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4、学生听录音朗读(好,我们在独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础上再来听名家朗读,让自己静心凝神的去意会语之精妙、情之精诚。)

  5、跟读(听了因为不同理解而呈现不同风格的几次朗读后,我相信大家一定发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么就请带着你新的感悟一起轻声跟读)

  五.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刚才我们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那么下面我们可是要以讨论的形式来言传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真切的体悟了)

  1.提问:大家一起说说,本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明确:情景交融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深刻体会《雨霖铃》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诗词,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这个特点,那么这种艺术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明确:①、用哀景和乐景同写悲情

  (作者在词中选用了哪一类景?这种景怎么表现作者的情感?)

  (A、秋雨黄昏送别图“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这句词表面写景,实际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高柳乱蝉嘶”。“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褒《送别裴仪同》、“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王昌龄《少年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所以,长亭已经被当作离别地点的通称。)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烟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C.“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这种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沉入了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个地方是以“乐景写悲情”。与前面几处的景物描写是有区别的。

  ②景情水**融,妙合无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柳”的情感内涵。

  明确:“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b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明确:(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李清照“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c.虚中有实,虚景实写,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他写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杨柳岸三字随手拈出“本地风光”,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一夜行舟,醒来时早已置身于寥廓开阔的山驿水程中,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风残月四字便写出了此种扁舟晓行的真切风光。

  d.写出幽美深约的新境界。常人在离别时,往往能深切的感受到它悲哀的一面,而优秀词人却在此同时写出了它的美:夹岸残柳,参差拂动于秋风之中:孤舟离人,黯然独对天边残月,悲剧性加上美感,凄清加上丽景,词人在舒缓而哀恻的声调中传递出一种抑郁惝恍的凄情和烟水迷离的凄美来,这种“绮怨”的风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约”词的风味。

  e.情景妙合无痕。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含蓄蕴藉。

  ③浓情郁结于心、难于化解

  明确:全词始终笼罩在一股化不开的浓情里面,开篇这份离情就已慢慢酝酿,离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情感到达高潮;离别之后,这种愁绪仿若绕梁的余韵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此时此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六、拓展

  将《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

  1、诗词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从两词中找出各自的"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比较(从内容、特点等去考虑)

  A景语(景物描写)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凄美

  大江、乱石、惊涛、雪浪壮美

  B情语(情态、情事)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缠绵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却敌豪迈

  C情感清秋离别之苦凄凉壮志难酬之恨悲愤

  2、区别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

  苏学士问其幕僚:“我词比柳词何如?”幕僚擅讴,对曰:“柳词须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词当关东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婉约词派豪放词派

  题材:A多以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为题材。

  B抒情记事说理怀古感旧,无事无意不可入词,开拓了词的题材领域。

  写法:A尚贵含蓄,语言精丽、清新,严格遵守音律。

  B直抒胸臆,语言流利畅达。

  境界:A蕴藉雅正,情思曲折而真切B雄奇阔大,豪迈奔放

  《赤壁怀古》实写:赤壁形胜早生华发虚实相济

  虚写:火烧曹营雄姿英发(宾主相衬)

  3、这两首词都有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试分析这两个名句,说说它们的好处。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景物的凄清、寂寥,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因此,这两句的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辅相成,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历来被广为传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象东流的江水,后浪推前浪,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而且点出了词作"怀古"的旨意。

  4、小结:"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七.小结

  细致深入、动情用心地体悟了字里行间散发的魅力,我们被和谐的音律打动,被隽永的语言吸引,我们更惊艳于凄美的意境,伤怀于哀婉的离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点知识的补充,几次能力的训练,它所馈赠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灵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去感知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命的掌纹!

  八、导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钦佩的会是谁?

  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彩夺目!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天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

  九、整体诵读,整体感知。

  1、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

  2、整体赏析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怎么办?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十、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声声慢》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愁(痛苦、绝望),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表达。

  1、这是词里的哪一句?

  明确:最末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

  2、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明确: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3、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明确;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

  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

  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4、这首词中,有一句形式很特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

  明确: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与末句呼应)

  5、此词开篇就见愁,结尾又点愁,可见愁绪满溢于全词的字里行间。除了我们刚才提及的词句外,还有哪些词句彰显了词人的愁绪?

  明确:最难将息——难熬啊!

  独自怎生得黑——痛苦愁绝如不能捱至天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之少来写愁之多,可谓别出心裁。

  总结:同学们,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识愁滋味,难得李清照把这愁情描述得如此刻骨铭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绝望、寂寞、至愁的心,而这份愁又体现了多少人的苦痛。也许正是因为词人把深藏心底的那份愁情推向了极至,也才有了这千古绝唱!

  十一、写愁名句集锦: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问题:以上五句均用夸张的________来形容愁。(填一修辞手法)

  明确:这些优美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董解元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到了王实甫,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多美的诗句啊!

  好了,同学们。诗啊,是要用心来读的。

  十二、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现实生活中,但愿快乐幸福与我们永远相伴;阅读世界里,希望大家能走*李清照,真正体会到那份美丽的忧伤与忧伤的美丽!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处?

  伤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

  声声慢

  李清照

  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雨霖铃》教案 2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重点)

  3、学*分析词的表现手法。(难点)

  二、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地珍惜,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她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周星驰的对白一时被奉为经典,不知有多少痴男怨女为之报不*,为之流泪难过,觉得这便是最大的痛苦。可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假如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一对恋人面前,这对相爱的人好好地珍惜可又不得不放弃,这,对恋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痛苦呢?这对恋人中的男主人公便是那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代情圣,风流才子柳永。他在仕途的失意之际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汴京,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面对着佳人迷离的泪眼柳永肝肠寸断写就了这篇缠绵悱恻、哀婉凄美的《雨霖铃》。

  (二)词牌来源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风苦雨,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教学实录

  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我们透过这些诗行,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涯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另外一篇抒写离别之情的名作,来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

  二、学*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

  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第一次朗读,感情投入不够,学生大多读得直白,缺少感染力,这将和后面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本词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愉悦和享受。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可是我又不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匹配的配乐。

  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学生初步体味到本词的意境,教师见学生听得颇有感触,趁机提出让他们利用他们此时此刻对本词的感悟来朗诵本词)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个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肺壮气长,不是看谁更适合练狮吼功。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抓住有效信息,为后面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

  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本词的具体内容解说为什么要这样来定基调的原因,防止学生架空泛泛而谈。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

  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下一阕,我把它交给大家。你们喜欢那一句或那几句就去读那一句或那几句,不过你得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来读它,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皆动情朗诵,课堂气氛热烈。

  尾声:学生此时对本词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都已入佳境,趁此熟机,教师放背景音乐,提示学生全体诵读。在幽怨的配乐声中,学生忘我投入,齐声诵唱。

  结束语:送大家一句话: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文学作品,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生活,你定会收益匪浅。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阅读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1)

——《雨霖铃》教案9篇

《雨霖铃》教案1

  教学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

  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雨霖铃》教案2

  【课程分析】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词从风格上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提及婉约派,当首推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唐诗单元的学*、鉴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要鉴赏词的艺术魅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脉络,掌握诗与词的联系与区别,把握词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教两个文科班,学生的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因此只要老师创设出浓郁的鉴赏氛围,搭设好层层深入学*的台阶,学生就能够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每个人的风采,做学*的主人。

  【设计理念】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的诱导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识,学会总结,学会反思。诗歌鉴赏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

  1、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于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诵读、感悟、理解、分析,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要。

  【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展示本课的教学流程、知识及方法规律的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本节课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教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我们已经走进唐诗的王国,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宋词的家园,继续这美的巡礼。

  (点评:利用导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本节知识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实录:学生听老师解说,有的同学脸上露出认同感,求知的欲望。)

  (投影):雨霖铃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师)要想很好的鉴赏宋词,就必须了解词的发展史,词的文体特点。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0页内容。师生一起边看边总结。

  (点评:了解词的文体知识,才能为鉴赏词作扫清障碍,这也是读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讲解、补充。)

  (实录: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重点语句。最后教师总结。)

  2、(教师)投影:词的发展史及文体特点

  (点评:让学生识记有关词的知识,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录:学生看投影,结合老师的讲解仔细体会,识记重点内容。明确学*的方向。)

  3、(教师)由对宋词的了解中导入到对《雨霖铃》的学*,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点评: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必备条件。)

  (实录:学生看课下注释,认真识记教师补充的内容。)

  4、鉴赏诗歌内容(读思议悟):

  ⑴师:结合注解自读诗歌,整体感悟。读时注意思考: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词作?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点评: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正确鉴赏诗歌的前提。)

  (实录:学生自读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⑵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其他同学作点评。

  (点评:诵读的过程也是鉴赏的过程,要让学生敢于读出来,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有感情的在众人面前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实录:学生范读文本,情感的把握较好,其他学生的点评到位。再让大家推荐一位擅长朗诵的学生读一遍,非常好,全体鼓掌。)

  师:全体学生齐读文本,让每个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

  (点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内容。)

  ⑶赏析上阕别时情境(边朗读边进行)

  师:第一至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学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完善答案,最后发言。)

  生:深秋时节的傍晚,一阵骤雨过后,离别的人儿对这长亭,耳边传来凄凉而急促的蝉叫声。表达了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

  小结: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凄。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营造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点评: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师:第四至七句写了离别之人怎样的心情、动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夫却催促登船。足见其留恋之情深。

  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拓展探究,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课本P64)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那位同学能鉴赏一下?

  (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能够与老师共鸣,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的信心,其他学生也拓宽了视野。)

  师:(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往下看。

  师:第九句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暮霭为何沉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

  ⑷赏析下阕别后想象: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稍作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生思考作答)

  生发言,师点拨总结: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用伤别离点题,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点评: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是深入鉴赏诗歌的基础,这一点也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实录:生踊跃发言,精彩者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生甲: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杨柳依依的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

  生乙: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

  师: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谐音留)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

  师: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生: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⑸全词总结: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词在抒发离别之情时,主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

  ①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②虚实结合。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领会了本词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一次背诵全诗,感受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

  (点评:教师只要抓住了引导作用的要害,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的积极,发挥极大的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录:全体学生完全投入到诗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3、老师播放音乐,师生一起饱含深情地诵读《雨霖铃》,要求不要看文本。

  【课后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把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体现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是互动的、*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学生的实际,他们会表现出高涨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终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识缺陷,及时得到了纠正。

  2、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指导诵读的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既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审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这确实需要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要上出高质量的课,既要认真学*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再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做教学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相长。

《雨霖铃》教案3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i)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解题:

  《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同时也抒发了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这是吸取了民间词的特点,在艺术上予以加工提高而形成的。

  注释:

  (1)[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2)[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帐,郊野没有房屋,所以临时搭起篷帐。

  (3)[无绪]没有心思,意思是心情不好。

  (4)[兰舟]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5)[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

  (6)[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7)[暮霭(ai)]傍晚的云气。

  (8)[沉沉]深沉。

  (9)[楚天]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10)[经年]一年。

  (11)[便纵有千种风情]就算是有多少风情。风情,深情密意。

  鉴赏文章: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通过这种描写,十分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离别给予青年男女的爱情以多么沉重的打击。这首词正是爱恋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交织着的作品,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

  开首三句,如果简单看成叙事,好象只从送别的时间、地点说起,而其实,既没有象后面的“清秋节”明确指出时间,也没有象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如果简单看成写景,也好象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而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即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应该说,这主要是抒情,是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从抒情写景中可以看出时间和地点,不能简单作叙事或写景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冒头”(开端)。柳永的词中象这类写法的是不少的,如《引驾行》的开头是: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接着才是: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卜算子》的开头是: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接着才是: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或者写出有人在“对”,或者没写出,都是一样的写法。因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所看到、听到或想到的,总不能离开人。而这里的“长亭”也不是一个专有的地名,在送别的场合都用得着。如王褒《送别裴仪同》的“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昌龄《少年行》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两首诗里的“长亭”和这首诗里的“长亭”,当然不能看作是实指一个地名。但作为送别的所在是一样的。从下面的“都门”看,这词里的“长亭”应在汴河岸上。宋代的汴河*,多种杨柳,因此宋代词人写到“长亭”,往往和杨柳联系起来说(这词下面的“杨柳岸”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都可以证明)。柳和蝉是结不解缘的。柳树多的地方蝉总是特别多,因而词人往往把柳和蝉并用,从上引《引驾行》的“蝉嘶柳败”和《少年游》的“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看来,柳永自己就一再这样用过。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

  “都门帐饮无绪”两句是实写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北宋自赵匡胤称帝那年(960)起就建都在汴京,即东京。“帐饮”是沿用向来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的词语,不要呆看,在小馆子饯行也是同样的意义。“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留恋处”,《花庵词选》作“方留恋处”,意更明显。“兰舟”是用木兰刻成的船。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宝玉受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此时黛与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语,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才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虽然后来黛玉终于说出了一句话,但这段描写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无语凝噎”的道理。就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来说,这样集中的刻画这种形象是有必要的,因为作者主要情思的表现是放在后面的层层设想上,不可能在这方面做过多的描述。作者在另一首词《鹊桥仙》里也描写临别时的情况,我们不防拿来对照说明一下: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次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这首词和《雨霖铃》一样是写别情,一样是从离别时的情景出发。然而实际情况不同:这首写的是陆程,《雨霖铃》写的是水程;这里写单身匹马赴征程,没有人催发,《雨霖铃》有“兰舟催发”。内容的广狭也不同:这首写的限于临别时的情景,仅下半片提到别后的去处,《雨霖铃》所写的,上半片结尾已经提到别后的去处了,下半片完全是别后情景的设想。可以说,这首词表现范围只抵得《雨霖铃》的上半片。两首的创做思想已有所不同,表现手法不能不和他相适应。这首词可以曲折详尽的写临别时的情景,《雨霖铃》就必须用三言两语抓住最能给人强烈印象的表达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对某中情景的或详或略的写法还是由具体内容决定的。

  以上都是实写当时的情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一直贯注到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是波面象轻烟笼罩着,和“金波”相反,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从汴河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阔”。这两句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也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的写法。时间接*黄昏,景色模糊了,而离别的情绪也是黯淡的。作者在这种景色中,那暗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黯淡了,更何况渺茫的前程?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黯淡的色彩,复加以必要的扩张,说“千里”,说“沉沉楚天阔”。这么一来,给予读者的感觉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下半片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是特提,是说道理,是把一时的、特殊的情况说成永恒的、普遍的情况。词学批评家刘体仁曾这么说过:“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我们从这两句词中可以体会出这种道理。说全脱吗?不是。分明是说“伤离别”,又是“清秋节”,和这词的表现是一致的。说全粘吗?也不是。分明是说“自古”怎样怎样,不限于这个场合。这样的写法,用文艺理论上惯用的话来说,那就是作者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私情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提出来了,说明在冷落的清秋的时候这种难堪的离情,凡是多情得人都会具有的。这种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提高到一般的合情合理的现象,也就扩大了这首词的意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历来为人所称诵的句子。就词义看,是顶接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而来,是深一层的想念,想到今夜酒醒的时候,不见心爱的人,只对着岸上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微明,这情景是多么难受。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为什么特别为人们所爱赏,甚至有人拿这两句词来代表柳词呢?这两句的好处怕还是在于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东西来表现他这次的愁怀。怎么说呢?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削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李憬《应天长》的“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的“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这是一。“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难以感受。古代要赶远程的行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常常在这个时候送别。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韦庄《荷叶杯》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都是把别情和这时候的景象联系起来说的(温词还提到“柳”)。这是二。至于杨柳和别情有关,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历来都是这样看法,“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成为具有必然性的联系了。这是三。两句词里集中写了那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又写的异常鲜明生动。应该说,这是它感动了许多人的主要原因(柳永这次离别虽然是傍晚,但他这两句接触到了一般的情况,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不能认为他自相矛盾)。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情况。只从“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这种特别美好的场合中来说明光景等于虚设,风情与谁共语,那*常日子的难捱就更不消说了。这是一种简练的写法,在意(内容)不在笔(字句)。“良辰好景”是值得欣赏流连的,离开了相爱的人,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流连,这“良辰美景”不是等于虚设吗?作者在《慢卷轴》里说:

  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

  说明没和欢爱的人在一起,对着“良辰美景”的苦处。又在《应天长》里说:

  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

  说明与欢爱的人在一起时,须及时行乐。这两种说法正可和《雨霖铃》的说法互相印证。“风情”是指男女风流一类的情事,和一般的情事不同。这样的情事就只有和欢爱的人可以尽情的说。现在已经离开欢爱的人了,即使有许多许多的风情,又能跟什么人仔细倾谈呢?这样地结束就蕴含了无限的意义。我们从这里联想得到,作者和他欢爱的人*日里是有说不完欢乐情事的,因而这次的离别才会感到这么痛苦。

  诗歌比较: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北朝·梁]江淹《别赋》

  苏幕遮[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记梦[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廉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唐]李白

  凤栖梧[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见欢[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北宋]苏轼《卜算子》

  鹧鸪天[北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唏,旧萋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总结:

  通过以上的比较,体会本词一大艺术特点,即以景衬情,以景达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从而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之特点。进而体会到在艺术创作中本着“文似看山不喜*”的原则应尽量让事实、让景物说话,表情达意,而尽量避免幼稚做作的直抒胸臆。

  迁移训练:

  1.通过以上的学*,相信每位同学已经对全词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回忆刚学过的另一首词,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同时引用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会词学两大宗——豪放派、婉约派的特点。

  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2.引导学生总结出简单诗歌鉴赏的初步办法:

  文题相连细品味,走马观花抓关键,多方联系明真情。

《雨霖铃》教案4

  一、介绍柳永生*,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柳永的《雨霖铃》。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他两次进京赶考,均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厌弃了官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词的创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柳永的作品以言情为特色,语言柔婉,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一年秋天,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值傍晚,黄叶飘零,寒蝉低吟,骤雨初停,一对情深意长的朋友在长亭送别。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

  生1读词。

  师:有请同桌来评点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没有读出词的感情来,声音太轻。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3: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没有把悲的味道读出来。

  师:哦。我们读一首词不是看谁读得轻谁读得重,而是看谁更好地读出了词的感情。为什么要读得悲?先看,这首词主要抒发了哪一种思想感情?

  生(想了一想后)回答:离别之情。

  师:这首词直接指明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话?

  生(找了一找)齐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因为这句话直接道破了全词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

  生齐答:词眼。

  (师板书清秋节伤离别词眼。)

  师:既然这首词抒发的是离别之情,那么读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呢?

  生:悲切……

  三、学生再读

  师:知道了词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用悲切低缓的语调来读词,尽可能读出词的感情来。

  可以读给同桌听,讨论商量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读好。下面开始读。

  全班学生读词。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4读词。

  师:请同桌来评点他的朗读。

  生5:读得很有情感,把悲的感情读出来了。他的声音很好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6:我觉得他读这首词的时候一直是比较低的一个语调。我觉得如果读得有一点点起伏,会更好。其它,节奏方面还可以。

  师(小结):我们的同学具有一双聪耳,非常灵敏的耳朵,评得不错。读词不但要正确把握词的感情基调,还要读出词的起伏感,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变化的,我们要学*用轻重缓急的语音语调把感情读出来,也就是说读出词的起伏感。

  四、学生品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读,加上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请思考“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你是怎样来读好这一句的?为什么这样读?”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四人一小组,待会儿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热烈地讨论。(时间为4分钟。)

  师:好,现在小组代表发言。

  生7: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打动人。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宁静、凄凉的意境,使人想起离人的思念,感觉眼前的孤单,情景交融。它抒发的是作者在酒醒之后,伊人不见,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悲伤。这句话让人觉得非常悲。

  师:那你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7读词。

  生7:因为它写的是悲的感情,所以用悲的语调来读。

  师:好。这句话写的是想像之景,写出的是酒后的心境,运用了点染的手法,“今宵酒醒何处”点明了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用写景渲染了人的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极致。因为这里用写景渲染出作者的离别之情,所以尽可能用悲的主调去读,前半句可读得稍重,后半句可读得稍轻,这里的轻读,也是对“离愁”的一种强调。

  师:好,下面,第二小组发言。

  生8: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句话最打动人。在词人眼前的“良辰好景”,因为没有朋友共同享受,所以是“虚设”的。他心中的“千种风情”,因为没有朋友可诉说,所以离愁更深。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8读词。

  生8:读的时候,“良辰好景”“千种风情”要扬上去,“虚设”和“更与何人说”可读得低一点。因为这样读可读出词人的心伤。

  师:轻重处理很不错。这句写的是想像之景,是一种虚景。“良辰好景”本来营造的是一种欢乐愉快的氛围,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将这种欢乐冲淡得无影无踪,所以,良辰好景无人共赏。再退一步,面对良辰好景,即使产生了一些感想,又无人可以诉说,万千情感无人共语,这不是更加让人觉得伤感吗?它把伤感之意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读的时候,首先要处理好停顿,“应是”“便”后面停一停,“更与何人说”这句语速要减慢,读出愁味来。

  师:接下来,下面一个小组发言。

  生9: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悲凉,集中抒发了作者的悲凉心情。

  师:好,那请你来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9读。

  生9:因为要读出悲味,所以前面读得重一点,后面的读得轻一点。

  师:刚才有同学在小声发笑,可能是刚才同学的停顿稍显生硬,如果能柔婉一点,那会更好。他对轻重的处理,前轻后重,这也是可以的。这句话中的“自古”二字拓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离别而伤心,可我的这次离别,又与一般人不同。一方面仕途失意,另一方面和朋友分别,这是双重的痛苦,再看到秋季的凄凉之景,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强调自己的痛苦比常人、古人更多。

  师:下面,这边的小组。

  生10: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的意境很好。因为它选取了很多意象。比如“酒”“柳”“风”“月”。酒在古代大多和“愁”相关,柳的谐音是“留”,写出了柳树还在,朋友难留的无奈。用“晓风”写出天气很冷。而“残月”则写出了人的“不团圆”。这句话给人很有意境的感觉。

  师:说得很有条理。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0读词句。(他边读边笑)

  师:离别是件很伤心的事,我们同学用微笑着来读这句,感情把握得不对。你再试着读读看。

  生10读词句。

  师:这次好多了。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10:因为我这样读比较有意境。

  师:好,下面的小组发言。

  生11: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词的第一句。因为第一句话写的景是秋天之景,秋天之景给人的印象比较悲,而作者选取这么悲的意象是为了抒发自己悲的情感,景物起到烘托的作用,借景抒情。

  生11读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11:这么读的理由是:风景本身就比较悲了,再加上作者心情的悲,整首词的基调也悲,所以要读得这么悲。

  师:言之有理。这句话主要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景象是为了抒发作者的凄凉心情作准备的。再看中间一句,“对长亭晚”不是二二结构,而是一二一结构,这种结构特别能尽顿挫之致。

  师(小结):刚才几个小组已经说了各自的看法,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首词。

  学生读词。

  师:好。现在我也来说说最打动我的一句。我们知道这次离别的时间背景是秋季傍晚,有一处白描写得很传神。大家说,是哪一句?

  生:“杨柳岸”“执手相看”……

  师:对了,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话刻画的是一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情形。再看前面,“留恋处,兰舟催发”,一边是依依不舍,一边是阵阵催促,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一对朋友,只好紧握双手,泪眼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的“无语”恰恰是体现了离人心中难以言传的痛苦啊!

  五、教师范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词,等下请同学来评点。

  师朗诵全词。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感受。

  生12:老师把悲的感情读得很好。我有一处疑问,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将“何人说”三个字分开读。

  师:我先回答你的问题。把“何人说”三字分开读,这是一种拖音的读法,每个字的读音延长一会儿,这是一种强调,强调词的言尽而意不尽,这样读可以给听的人以回味。

  生13:老师读出了悲的味道,有些句子读出了颤抖、哽咽之感,很感人。

  生14:前面两位同学都说过了,我没有补充了。

  师:我们读词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确定好词的感情基调;第二步,要读出词的轻重缓急;最后,就是要读出词的神韵来。(板书:神韵)

  因为词人在写词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内化在作品的语言之中。如果作为一个朗读者,能把词的感情读出来,能激发自己和听者的想像,达到遐思的状态,这是很不错的。当然,这个境界有一写难度,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朗读中学*和尝试,读出词的美感,读出作品的神韵来。

  六、熟读成诵

  师:听了同学的读,老师的读,还有自己的读,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请大家带着新的感悟再读这首词,多读几次,最好能熟读成诵。

  生读词。

  师:下面我们试着来背诵这首词。先想像一下,秋天郊外的长亭、两个人依依送别。雨霖铃,柳永,开始……

  生齐背。

  七、读的迁移

  在读词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词中和谐的韵律,隽永的语言,还有凄美的意境,我们被伤怀怀的离愁别绪感染。其实,除了《雨霖铃》,柳永还创作了很多的慢词。我从柳永的词中挑出了四首,请大家把预*资料拿出来。从“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根据刚才的方法读出词的感情来。

  生读词。

  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15读词:我读《蝶恋花》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生:好。(都表示认可)

  师:来点掌声。(教师带头鼓掌)。学生也鼓掌。

  八、作业迁移

  师:那好,现在我来布置作业。在“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以“如何读出《 》的词味”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雨霖铃》歌声中和柳永作别。这首歌是由今人邓丽君演唱的。下课。

《雨霖铃》教案5

  一、介绍柳永生*,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柳永的《雨霖铃》。柳永的一生仕途坎坷。他两次进京赶考,均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厌弃了官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词的创作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柳永的作品以言情为特色,语言柔婉,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一年秋天,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值傍晚,黄叶飘零,寒蝉低吟,骤雨初停,一对情深意长的朋友在长亭送别。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

  生1读词。

  师:有请同桌来评点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没有读出词的感情来,声音太轻。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3: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没有把悲的味道读出来。

  师:哦。我们读一首词不是看谁读得轻谁读得重,而是看谁更好地读出了词的感情。为什么要读得悲?先看,这首词主要抒发了哪一种思想感情?

  生(想了一想后)回答:离别之情。

  师:这首词直接指明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话?

  生(找了一找)齐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因为这句话直接道破了全词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

  生齐答:词眼。

  (师板书清秋节伤离别词眼。)

  师:既然这首词抒发的是离别之情,那么读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呢?

  生:悲切……

  三、学生再读

  师:知道了词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用悲切低缓的语调来读词,尽可能读出词的感情来。

  可以读给同桌听,讨论商量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读好。下面开始读。

  全班学生读词。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4读词。

  师:请同桌来评点他的朗读。

  生5:读得很有情感,把悲的感情读出来了。他的声音很好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

  生6:我觉得他读这首词的时候一直是比较低的一个语调。我觉得如果读得有一点点起伏,会更好。其它,节奏方面还可以。

  师(小结):我们的同学具有一双聪耳,非常灵敏的耳朵,评得不错。读词不但要正确把握词的感情基调,还要读出词的起伏感,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变化的,我们要学*用轻重缓急的语音语调把感情读出来,也就是说读出词的起伏感。

  四、学生品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的读,加上自己对这首词的感悟,请思考“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你是怎样来读好这一句的?为什么这样读?”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四人一小组,待会儿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热烈地讨论。(时间为4分钟。)

  师:好,现在小组代表发言。

  生7: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打动人。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宁静、凄凉的意境,使人想起离人的思念,感觉眼前的孤单,情景交融。它抒发的是作者在酒醒之后,伊人不见,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悲伤。这句话让人觉得非常悲。

  师:那你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7读词。

  生7:因为它写的是悲的感情,所以用悲的语调来读。

  师:好。这句话写的是想像之景,写出的是酒后的心境,运用了点染的手法,“今宵酒醒何处”点明了离别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用写景渲染了人的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极致。因为这里用写景渲染出作者的离别之情,所以尽可能用悲的主调去读,前半句可读得稍重,后半句可读得稍轻,这里的轻读,也是对“离愁”的一种强调。

  师:好,下面,第二小组发言。

  生8: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句话最打动人。在词人眼前的“良辰好景”,因为没有朋友共同享受,所以是“虚设”的。他心中的“千种风情”,因为没有朋友可诉说,所以离愁更深。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8读词。

  生8:读的时候,“良辰好景”“千种风情”要扬上去,“虚设”和“更与何人说”可读得低一点。因为这样读可读出词人的心伤。

  师:轻重处理很不错。这句写的是想像之景,是一种虚景。“良辰好景”本来营造的是一种欢乐愉快的氛围,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将这种欢乐冲淡得无影无踪,所以,良辰好景无人共赏。再退一步,面对良辰好景,即使产生了一些感想,又无人可以诉说,万千情感无人共语,这不是更加让人觉得伤感吗?它把伤感之意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读的时候,首先要处理好停顿,“应是”“便”后面停一停,“更与何人说”这句语速要减慢,读出愁味来。

  师:接下来,下面一个小组发言。

  生9: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悲凉,集中抒发了作者的悲凉心情。

  师:好,那请你来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9读。

  生9:因为要读出悲味,所以前面读得重一点,后面的读得轻一点。

  师:刚才有同学在小声发笑,可能是刚才同学的停顿稍显生硬,如果能柔婉一点,那会更好。他对轻重的处理,前轻后重,这也是可以的。这句话中的“自古”二字拓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离别而伤心,可我的这次离别,又与一般人不同。一方面仕途失意,另一方面和朋友分别,这是双重的痛苦,再看到秋季的凄凉之景,所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强调自己的痛苦比常人、古人更多。

  师:下面,这边的小组。

  生10: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的意境很好。因为它选取了很多意象。比如“酒”“柳”“风”“月”。酒在古代大多和“愁”相关,柳的谐音是“留”,写出了柳树还在,朋友难留的无奈。用“晓风”写出天气很冷。而“残月”则写出了人的“不团圆”。这句话给人很有意境的感觉。

  师:说得很有条理。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0读词句。(他边读边笑)

  师:离别是件很伤心的事,我们同学用微笑着来读这句,感情把握得不对。你再试着读读看。

  生10读词句。

  师:这次好多了。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10:因为我这样读比较有意境。

  师:好,下面的小组发言。

  生11: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词的第一句。因为第一句话写的景是秋天之景,秋天之景给人的印象比较悲,而作者选取这么悲的意象是为了抒发自己悲的情感,景物起到烘托的作用,借景抒情。

  生11读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11:这么读的理由是:风景本身就比较悲了,再加上作者心情的悲,整首词的基调也悲,所以要读得这么悲。

  师:言之有理。这句话主要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景象是为了抒发作者的凄凉心情作准备的。再看中间一句,“对长亭晚”不是二二结构,而是一二一结构,这种结构特别能尽顿挫之致。

  师(小结):刚才几个小组已经说了各自的看法,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这首词。

  学生读词。

  师:好。现在我也来说说最打动我的一句。我们知道这次离别的时间背景是秋季傍晚,有一处白描写得很传神。大家说,是哪一句?

  生:“杨柳岸”“执手相看”……

  师:对了,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话刻画的是一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情形。再看前面,“留恋处,兰舟催发”,一边是依依不舍,一边是阵阵催促,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一对朋友,只好紧握双手,泪眼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的“无语”恰恰是体现了离人心中难以言传的痛苦啊!

  五、教师范读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词,等下请同学来评点。

  师朗诵全词。

  师: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感受。

  生12:老师把悲的感情读得很好。我有一处疑问,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将“何人说”三个字分开读。

  师:我先回答你的问题。把“何人说”三字分开读,这是一种拖音的读法,每个字的读音延长一会儿,这是一种强调,强调词的言尽而意不尽,这样读可以给听的人以回味。

  生13:老师读出了悲的味道,有些句子读出了颤抖、哽咽之感,很感人。

  生14:前面两位同学都说过了,我没有补充了。

  师:我们读词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确定好词的感情基调;第二步,要读出词的轻重缓急;最后,就是要读出词的神韵来。(板书:神韵)

  因为词人在写词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内化在作品的语言之中。如果作为一个朗读者,能把词的感情读出来,能激发自己和听者的想像,达到遐思的状态,这是很不错的。当然,这个境界有一写难度,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朗读中学*和尝试,读出词的美感,读出作品的神韵来。

  六、熟读成诵

  师:听了同学的读,老师的读,还有自己的读,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请大家带着新的感悟再读这首词,多读几次,最好能熟读成诵。

  生读词。

  师:下面我们试着来背诵这首词。先想像一下,秋天郊外的长亭、两个人依依送别。雨霖铃,柳永,开始……

  生齐背。

  七、读的迁移

  在读词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词中和谐的韵律,隽永的语言,还有凄美的意境,我们被伤怀怀的离愁别绪感染。其实,除了《雨霖铃》,柳永还创作了很多的慢词。我从柳永的词中挑出了四首,请大家把预*资料拿出来。从“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根据刚才的方法读出词的感情来。

  生读词。

  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词。

  生15读词:我读《蝶恋花》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

  生:好。(都表示认可)

  师:来点掌声。(教师带头鼓掌)。学生也鼓掌。

  八、作业迁移

  师:那好,现在我来布置作业。在“柳永词四首”中,任选一首,以“如何读出《 》的词味”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雨霖铃》歌声中和柳永作别。这首歌是由今人邓丽君演唱的。下课。

《雨霖铃》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

  (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掌握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掌握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雨霖铃》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引导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赏析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这一首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

  3、结合注释掌握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

  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

  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 晚(黄昏) 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 (虚写) 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四、合作探究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

  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注意从离人心理的矛盾现实的无情入手)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注意抓离人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注意从该句的空间感、色彩感入手体会“念”而难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从白描手法、想象虚写、景语皆情语、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体会)明确:杨柳离,晓风冷,残月缺,更酒醒。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意抓想象、反问、虚词等体会情感中的无限怅恨!)

  五、朗诵,总结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雨霖铃》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艺术风格。

  2、具体体会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认清词作情调过于伤感低沉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简介作者

  1、从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及柳永,大家也许不像对苏轼那样熟悉,但他的两句名句早已广为传诵。(提问、启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么炽热如火的爱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过西学影响的王国维还震惊于这种爱情表白的炽烈,并将其用来比喻对于大事业、大学问不懈、执着的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 艰苦探索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 永:《凤栖梧》 执着追求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明确三点,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整体点拨 《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词,请结合“自读提示”阅读全词并思考:

  1、这首词是按什么顺序写离别之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样情景交融的? 板书: (线索) (重点) 离别前: 勾勒环境 离别时: 描写情态 离别后: 刻画心理

  (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 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 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 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 第5句:点题。用 “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鉴赏见后) 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

  【小结归纳】写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本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

  (五)难点讨论(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 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 杨“柳”—“留”的谐音 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 眼前景 晓 风 —“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 别后情 (明) (暗) “残”月— 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 景中有情

  (六)朗读、背诵 要求:正确流利、感情充沛、熟读成诵、琅琅上口。(尽量当堂完成) 方式:检查学生、教师示范。

  (七)课外作业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扩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别前:勾勒环境 凄清、萧瑟

  雨 霖 铃 柳永 (线索) 帐饮无绪 兰舟催发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 情景 伤离别 别时:描写情态 留恋、难舍 交融 (主题) 望空凝思 情意绵绵 (特点) 良辰美景 如同虚设 别后:刻画心理 伤感、苦涩 千种风情 无人诉说

《雨霖铃》教案8

  一、导入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有四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宋代,词进入繁盛时期,并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柳永和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二、 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词是极具音乐性的诗体,在古代是用来传唱的。现在虽然乐谱已失,但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体会并且传达词的情感——朗诵。

  自由朗读。要求:读出你对词的感受。

  学生读——学生评价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感受;原因)——————和心上人离别的伤感。

  用词当中的一句话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三、 通过讨论,具体分析。

  词人是如何来写离别情的呢?(以学*小组的形式讨论)

  (用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一) 典型环境

  写景。

  写了什么景,传达了什么情感。(请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景,投影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学生回答,并补充。

  提示:寒蝉——什么时候的蝉?为何不是夏天?叫声如何?

  初秋,生命将终时的寒蝉的凄凉叫声。

  长亭——是什么地方?

  分别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是分手处,伤心地。

  骤雨——词人希望这样吗?

  难受,雨天留人日,雨停得启程去远方,不得不分别。

  (想象画面)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耳畔是寒蝉凄凉的叫声,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相爱的人就要离别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低沉的声音为大家演绎一下。——评价,指导。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回答。

  提示:“念”——想象之景。虚实相生。

  景象——浩渺的江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

  “阔”“舒”——对比《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是空阔,使人感到惆怅忧伤。

  情——是和情人离别的久远,是前途的暗淡。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轻柔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凄切中有苍茫。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生回答。

  提示:杨柳——谐音“留”。古人折柳相送表示离别难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高考之后)

  晓风——什么时候的风?感受?秋日拂晓的风是微凉的。心境更凉。

  残月——

  酒醒——因愁而喝酒,酒醒却更添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粗壮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似乎有体会)

  4、小结:柳永通过选取典型的景物——寒蝉、长亭……,无一不在烘托、渲染离别的伤感之情。没有一个字写情,却又无处不再写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情景交融。

  5、拓展延伸——柳永《蝶恋花》(投影);杜甫《旅夜抒怀》

  问题:描绘了什么图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 典型细节

  提示:如果我要用一幅画来展现男女主人公的离别,你觉得给这幅画旁配上哪两句诗最好呢?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句甚妙,妙在何处?(讨论)

  提示:执手——为什么不是拥抱?手连着心。爱情的美不是“我爱你”,而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泪眼——有泪,但又没有哭出来?

  竟——说明想不想哭?为什么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伤心到极处,没有办法哭出。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离别悲痛心情的再现。是一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婉约。

  总结:作者选取了离别时典型的细节——执手、泪眼、饮酒……来展现离别的伤感。

  谁朗诵?要求:效果要好。

  (三) 齐读。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已经真正报我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你感动了没有?(感动了)

  一起朗诵,用声音来传达感受。

  理解后的朗诵真的不一样啊。

  四、比较不同。

  柳永和苏轼开辟了词的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

  如果我请你从他们的词中各选一句来表现他们各自的风格,选哪两句?

  “大江东去”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教案9

  教学目标:

  1.体味本词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2.能够背诵其中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体味本词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味意境

  2.赏析名句。

  教学设想:

  充分贯穿诱思探究法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两个贯穿要素和三个层次要素。通过阅读想象完成教学重点,通过点拨讨论完成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意

  一、课前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渲染气氛。

  二、导入

  1.展示图片

  2.师生活动:

  师:这些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场面?

  生:送别的场面。

  师: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件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请你说出写送别的名句。

  生:说名句。

  师:展示名句。送别人与被送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朋友。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夫妻间.情人间离别的情景。

  生:表述。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柳永描写的情人离别情景——《雨霖铃》。

  三、展示目标:(略)

  认真观察整体感知初步研读

  四、展示全词

  1.观察该词,回答以下问题:

  ⑴从段落上看,本词是( )(答案:双调)

  ⑵从字数上看,本词是( )(答案:长调)

  五、简介作者

  1.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柳永

  2.展示作者简介

  六、了解写作背景

  1.让学生从书中找

  2.教师补充

  七、研读本词

  1.学生看书

  2.做练*:选出对词中部分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骤雨:急雨。歇:停。

  B.都门:京城门外。帐饮:“帐”通“畅”,痛快地喝。

  C.无绪:没有心思。风情:深情密意。

  D.沉沉:深沉。经年:一年。

  (答案:B)

  3.配乐范读

  积极探索活跃思维深入研读

  4.本词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概括(学生答)这两幅画面都是实景吗?

  5.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入手借助想象和联想体味意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体味意境,下面我们转换一下角色,我是一名导演,你们是演员,我要选五名演员演一部巨作,希望你们抓住机会,积极表现。考题是进入柳永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一、要尽情感受。二、不要打扰主人公。三、要积极回答我的问题。)问题:①你现在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②请描述一下周围的环境。③主人公在干什么?他的情态怎样?④第一幅画面定格在主人公身上,他这时的情态怎样?⑤第二幅画面是作者想象的,你们要想方设法进入他的思想,看看他想了些什么?(考试结束,到底谁能被选上呢?请注意收听明天的新闻播报。请回到现实中来。)

  6.分别找出描写景物和情感的词句。

  7.第一幅画面无论写景还是写情,都是为了突出什么?第二幅呢?

  8.体味意境美的方法(点拨:1.抓画面;2.抓情感。)

  9.归纳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2.虚实结合。

  10.找出主旨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名句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点拨:1.分析意像;2.联系环境。)

  12.体味婉约风格(点拨:1.从题材上看;2.从情感上看;3.从基调上看。)

  运用迁移及时反馈促进同化

  13.做练*:对《雨霖铃》意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

  B.“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意思是说伤离惜别自古都这样,更何况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是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答案:B)

  14.检查背诵

  15.教师小结: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味意境和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其中体味意境也是教学难点,因而掌握体味意境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为大家提供的主要方法是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赏析名句也是教学难点,主要方法一要分析意象,二要联系情景。但愿这些方法对你们以后鉴赏诗词有所帮助。

  八、布置作业:请运用今天学*的赏析意境的方法欣赏下面这首词。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九、继续播放《梁祝》,在优美的乐曲声中结束。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2)

——《雨霖铃》教案6篇

《雨霖铃》教案1

  预*目标:通过阅读把握诗词中的基础知识,初步体会诗词情感。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阑玉砌(qì) 骤雨(jù) 暮霭 (ǎi) 樯橹(qiáng)

  B. 乍暖还寒 (hái) 槛菊(jiàn) 凝噎 (yī) 都门(dū)

  C. 良辰美景(chén) 舞榭 (xiè) 彩笺 (jiān) 不谙(ān)

  D. 寒蝉凄切(qī) 将息 (jiàng) 豆蔻 (kòu) 苍陌(m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

  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

  3.诗句填空:

  A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B 《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根据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别。

  B “___________”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答案

  1. C

  2. D

  3.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C。

  5.A在长亭送别。 B“兰舟”。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目标:(1)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教师设疑,学生探究。

  1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学生逐句讨论,分析的重点是每句的意象、意境、遣词造句、写作手法(自由表达)

  提示:上片:意象 细节 手法 炼字

  (思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下片: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艺术效果。

  3【雨霖铃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词中有何作用?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历来为人所传诵,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清秋节”与“寒蝉凄切”前后照应,突出了凄清的氛围,“更哪堪”则加强了这种悲剧色彩。 2.这三句想像今后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3.为有我之境。暮山、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残阳、暮云等均已点染出“黯然情绪” 属“物皆著我之色彩”。

  :

  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

  B. 便总有千种风情(情意)

  C.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边的秋菊)

  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好的房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行、引、吟为古代诗歌体裁,其间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B. 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

  C. *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体诗,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歌,*体诗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对仗、声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体。

  D. 词,原名曲子词,来自民间,源于乐府,兴与中唐,盛在两宋,题材较自由,依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木兰辞》即属此类。

  二、阅读实践

  (一)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对这首词文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住尘香花已尽”说盛开的花朵因受狂风的摧残已委身于泥土;“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

  B. “日晚倦梳头”说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难消,强打精神梳妆打扮,

  C. “物是人非事事休”说的是事物依旧而人事已非。“事事”如国破、家亡、夫死等。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词人心中无比深重的愁苦。“舴艋舟”,狭长小船,形如“舴艋”。

  2.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直接写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转地从欲遣泄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表现愁情深重。

  B. 这首词集中抒写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婉动人。

  C. 全词想象惊人,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意新奇,极富创意。

  D. 全词格调十分凄苦忧伤,体现了浅显而又凝练、含蓄而不深涩的艺术风格。

  (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1. 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 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C. 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互相衬映,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D.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春景的赞美之情,但结尾抒情方式不同,白居易的词用反问句直抒胸臆,李煜的词用叙述句间接抒情。

  2. 对这两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词开篇即扣住“忆”字,先总提一笔,然后以“江”为中心,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

  B. 李煜的词从“闲梦”起笔,先概括描写,后用白描手法勾勒春江、乐声、飞絮、轻尘和观赏群芳的“看花人”。

  C. 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的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D. 两首词都通俗明快。感情真挚,音韵悠扬,白居易的词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格。

  【课外拓展】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话:“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为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自能得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试题答案】

  一、1. D 2. D

  二、(一)1. A 2. B

  (二)1. C 2. C

  【总结】最新一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语文教案:雨霖铃课前预*学案”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雨霖铃》教案2

  一、导入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有四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宋代,词进入繁盛时期,并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柳永和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二、 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词是极具音乐性的诗体,在古代是用来传唱的。现在虽然乐谱已失,但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体会并且传达词的情感——朗诵。

  自由朗读。要求:读出你对词的感受。

  学生读——学生评价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感受;原因)——————和心上人离别的伤感。

  用词当中的一句话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三、 通过讨论,具体分析。

  词人是如何来写离别情的呢?(以学*小组的形式讨论)

  (用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一) 典型环境

  写景。

  写了什么景,传达了什么情感。(请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景,投影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学生回答,并补充。

  提示:寒蝉——什么时候的蝉?为何不是夏天?叫声如何?

  初秋,生命将终时的寒蝉的凄凉叫声。

  长亭——是什么地方?

  分别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是分手处,伤心地。

  骤雨——词人希望这样吗?

  难受,雨天留人日,雨停得启程去远方,不得不分别。

  (想象画面)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耳畔是寒蝉凄凉的叫声,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相爱的人就要离别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低沉的声音为大家演绎一下。——评价,指导。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回答。

  提示:“念”——想象之景。虚实相生。

  景象——浩渺的江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

  “阔”“舒”——对比《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是空阔,使人感到惆怅忧伤。

  情——是和情人离别的久远,是前途的暗淡。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轻柔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凄切中有苍茫。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生回答。

  提示:杨柳——谐音“留”。古人折柳相送表示离别难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高考之后)

  晓风——什么时候的风?感受?秋日拂晓的风是微凉的。心境更凉。

  残月——

  酒醒——因愁而喝酒,酒醒却更添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粗壮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似乎有体会)

  4、小结:柳永通过选取典型的景物——寒蝉、长亭……,无一不在烘托、渲染离别的伤感之情。没有一个字写情,却又无处不再写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情景交融。

  5、拓展延伸——柳永《蝶恋花》(投影);杜甫《旅夜抒怀》

  问题:描绘了什么图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 典型细节

  提示:如果我要用一幅画来展现男女主人公的离别,你觉得给这幅画旁配上哪两句诗最好呢?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句甚妙,妙在何处?(讨论)

  提示:执手——为什么不是拥抱?手连着心。爱情的美不是“我爱你”,而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泪眼——有泪,但又没有哭出来?

  竟——说明想不想哭?为什么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伤心到极处,没有办法哭出。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离别悲痛心情的再现。是一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婉约。

  总结:作者选取了离别时典型的细节——执手、泪眼、饮酒……来展现离别的伤感。

  谁朗诵?要求:效果要好。

  (三) 齐读。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已经真正报我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你感动了没有?(感动了)

  一起朗诵,用声音来传达感受。

  理解后的朗诵真的不一样啊。

  四、比较不同。

  柳永和苏轼开辟了词的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

  如果我请你从他们的词中各选一句来表现他们各自的风格,选哪两句?

  “大江东去”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教案3

  教学设想

  课型:文学欣赏课

  教学方式:讨论式

  教学重点:

  一、学会整体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者情感、风格与表达方式;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迁移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提高文学品位。

  教学难点:比较、迁移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与朗诵结合,加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联想与想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展示课件:作家作品简介。

  (二)、展示课件: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词整体意象由哪些要素构成?

  2、试用准确的语词概括本词艺术意象的色*调、气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词上阕与下阕在叙事、写景与抒情方面有哪些异同点?

  二、讨论,分析鉴赏,展示课件:根据五幅画面思考分析。

  三、总结

  时间:初秋、傍晚、雨后。

  地点:京城门外、十里长亭、渡头

  蝉声、暮色*、兰舟、烟波、暮霭

  色*调:暗淡、迷蒙

  气氛:凄凉

  人物:送别的恋人

  情节:饯行一分别一思念(别前\别中、别后)

  情感:悲、泣、愁、思

  分析:诗歌中情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和情景相生等。在写景方面则有时空、动静、虚实等变化,虽然以写景为主要内容,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的变化是为“情”服务的。本词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在时空转换与情节推移中逐步把感情推向高|潮。

  四、创新思维,讨论:

  1、你怎样理解柳永此词的悲凄落寞的情感?为什么?:

  2、同样写别后思念,为什么说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是豪放的,而“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的.呢?

  五、迁移训练:展示课件

  试比较下面几首送别诗的风格、气氛与情感表达的异同?

  六、写作实践:从体裁、意境、语言、情感、表达方式与表现方法等任

  选两三个角度,比较分析其中两首诗的异同点,不少于300字。

《雨霖铃》教案4

  教学目标:

  ①学*诵读,并通过诵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

  ②通过常规分析、意象分析等方法体会词的意境、画境;通过想象,再现这幅离别图

  ③品味关键字词,感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重点:目标①、目标②

  教学难点:目标③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画图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抒写离愁别绪是古诗词中的一大主题。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哪些离别名句?

  2、生答。可七嘴八舌集体作答,以利于营造气氛,凝聚学生思想。

  3、总结:诗人笔下的离情或深情,或豁达,或豪放,或婉约,可是,把离情写得最为缠当推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板书),这首词可谓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佳作,千百年来以它的凄婉柔美,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课前印发)

  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了大量慢词,福建崇安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一次终于通过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柳永生性放荡,喜结交歌伎乐工。一生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集资埋葬。

  柳永作品以铺叙见长,语言通俗,故流传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这首词写他在京城仁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准备远行南方浙江谋生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离别。

  三、整体感知

  1、听邓丽君唱《雨霖铃》录音。

  2、学生:要求小声读一遍,找出能够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

  3、教师:

  ①明确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概括感情基调:悲伤愁苦(板书)。

  ②朗读指导:基调低沉,应读得慢些,深沉些,尽量通过朗读传达出词人的悲伤愁苦之情。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轻重音与节奏。

  5、学生自读:要求投入,爆发出情感,读得感人。

  6、齐读或抽个别学生读。

  四、细品赏析

  1、学生自主完成常规分析,教师适当点拨与检测

  2、意象分析:找出意象,品析修饰词,体会词人情感与心境

  蝉:寒,既指傍晚雨后天寒,更指心寒。“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长亭:本送别之亭。

  都门:原送别之地。

  兰舟:催,反衬留恋时间之长,难舍难分。

  烟波:千里↘

  烟霭之浓之重,暗指阻隔之厚,衬托离情之深。情景交融。

  暮霭:沉沉↗

  楚天:阔,浩渺无边,徒叹何去何从,倍增穷途之感。

  以上为实写之景。以下为虚写之景。

  杨柳:“柳”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俗,寓指不忍分别。

  晓风:清晨凉风**,倍觉凄凉。

  残月:残缺不全的月亮正指人已离别,难以团圆。

  (以上板书)

  3、根据以上意象,展开想象,构画一幅简易的离别图

  4、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①下片“酒醒”暗示别后词人纵酒致醉,这与上片“帐饮无绪”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后,明确:上片中词人与情人离别在即,纵有美酒,也没心情,实在难以下咽;下片词人纵情醉酒,实乃借酒浇愁,却又愁上加愁。

  ②上片中,分别在即,为何“无语”?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塞满哽咽了喉咙;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③下片中为何说“良辰好景虚设”?

  教师点拨:“良辰好景”在何时何地?“虚”又有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良辰好景”乃是想像之时,想像之景,无奈天意不**聚合之美,良辰美景又奈何天啊,此处以乐景写哀情。着一“虚”字,不仅指明这是想像之境,也说明对未来的美好的想像恰恰让人徒增现实的浓厚的伤感,更无法引起欣赏之兴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词

  2、工笔细描离别图

《雨霖铃》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

  ………

  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长亭送别,执手相看,西口走送,挥手回眸,柴门扶杖,汽笛声催......

  我们学*过那么多宋词,应该明白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答: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板书)。

  二、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熟悉民间乐曲。但为(人)放荡不羁,屡试不中。直到中年之后,改名为永,中过进士,只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的词,内容多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情别绪,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曲折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但他一生穷困潦倒,以至最后寄食寺庙,在贫困交加中逝去僧舍。死后,一群红尘知己为他安葬。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写作背景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整体感知

  1、听范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问: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2、指导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请同学先自由朗读,再集体诵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应是:即便是。

  五、文本研*

  1、让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后。(板书)

  2、问: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阕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问: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4、问: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事件(离别)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的词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5、“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问:这写什么?(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留恋和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不想“别”而又不得不“离”。于是后面便迸出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别有离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啊!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问: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问:这句写什么?(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茫然)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问:下阕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9、问:“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起首一句“寒蝉凄切”)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要文句,“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问: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缠绵,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意境完整,形象统一。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伤感如歌曰:“长离别,离别就会在眼前;说再见,再见可是太遥远……”、“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句子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归纳全词:

  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七、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别前——依依不舍别后——想象相思

《雨霖铃》教案6

  一、导入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有四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宋代,词进入繁盛时期,并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柳永和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二、 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词是极具音乐性的诗体,在古代是用来传唱的。现在虽然乐谱已失,但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体会并且传达词的情感——朗诵。

  自由朗读。要求:读出你对词的感受。

  学生读——学生评价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感受;原因)——————和心上人离别的伤感。

  用词当中的一句话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三、 通过讨论,具体分析。

  词人是如何来写离别情的呢?(以学*小组的形式讨论)

  (用语言表达你的看法。)

  (一) 典型环境

  写景。

  写了什么景,传达了什么情感。(请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景,投影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学生回答,并补充。

  提示:寒蝉——什么时候的蝉?为何不是夏天?叫声如何?

  初秋,生命将终时的寒蝉的凄凉叫声。

  长亭——是什么地方?

  分别的地方;“长亭外,古道边”;是分手处,伤心地。

  骤雨——词人希望这样吗?

  难受,雨天留人日,雨停得启程去远方,不得不分别。

  (想象画面)在一个清秋的傍晚,大雨刚刚停歇,耳畔是寒蝉凄凉的叫声,面对着长亭古道,一对相爱的人就要离别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低沉的声音为大家演绎一下。——评价,指导。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回答。

  提示:“念”——想象之景。虚实相生。

  景象——浩渺的江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

  “阔”“舒”——对比《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是空阔,使人感到惆怅忧伤。

  情——是和情人离别的久远,是前途的暗淡。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轻柔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凄切中有苍茫。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生回答。

  提示:杨柳——谐音“留”。古人折柳相送表示离别难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高考之后)

  晓风——什么时候的风?感受?秋日拂晓的风是微凉的。心境更凉。

  残月——

  酒醒——因愁而喝酒,酒醒却更添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

  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用你粗壮的声音为我们演绎一下——评价,指导。(似乎有体会)

  4、小结:柳永通过选取典型的景物——寒蝉、长亭……,无一不在烘托、渲染离别的伤感之情。没有一个字写情,却又无处不再写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情景交融。

  5、拓展延伸——柳永《蝶恋花》(投影);杜甫《旅夜抒怀》

  问题:描绘了什么图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二) 典型细节

  提示:如果我要用一幅画来展现男女主人公的离别,你觉得给这幅画旁配上哪两句诗最好呢?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句甚妙,妙在何处?(讨论)

  提示:执手——为什么不是拥抱?手连着心。爱情的美不是“我爱你”,而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泪眼——有泪,但又没有哭出来?

  竟——说明想不想哭?为什么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伤心到极处,没有办法哭出。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是离别悲痛心情的再现。是一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婉约。

  总结:作者选取了离别时典型的细节——执手、泪眼、饮酒……来展现离别的伤感。

  谁朗诵?要求:效果要好。

  (三) 齐读。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已经真正报我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你感动了没有?(感动了)

  一起朗诵,用声音来传达感受。

  理解后的朗诵真的不一样啊。

  四、比较不同。

  柳永和苏轼开辟了词的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

  如果我请你从他们的词中各选一句来表现他们各自的风格,选哪两句?

  “大江东去”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3)

——《雨霖铃》翻译赏析3篇

  雨霖铃·寒蝉凄切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⑤风情:男女相之情,深情蜜意。

  译文

  那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此时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是啊!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

  在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关于《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从上片的描写,读者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深秋的傍晚,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内,一对男女饮酒话别。帐外,寒蝉凄惨地哀鸣,好像在为他俩伤别而哭泣。那不远处的长亭,已经隐隐约约,可见天色将晚,一场大雨也刚刚停歇。天将晚,雨已停,河边不时传来艄公的喊声:“快上船吧,要开船了!”两人不得已徐徐站起,移步出帐外,万般依恋之际,此刻可真的要分手了。你看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船开了,人去了,渐行渐远。情人岸边伫立,含着泪,举着手,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

  所以这就是发生在*一千年前的北宋词人柳永与情人话别的场面,也就是《雨霖铃》上片所写的内容。首句“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对长亭晚”,交代时间、地点,“骤雨”,描写天气。天下雨,正好停留;时将晚,停留时间有限,他们多么希望雨不停,天不晚啊!“都门帐饮”,可知写京都之事,言别离之情。一桌好酒好菜,怎奈二情伤别,满腹离愁,何来心思。实在是食之不香,饮而不畅,是谓“无绪”。乘船的“留恋”情人不忍别,撑船的眼看天将晚不得不割断他们的情丝而“催发”,这种主观意愿与客观形势之矛盾,使别情达到高潮。“执手”二句,生动细腻,描情绘意,绝妙无比。仿佛在舞台上看到的那生旦主角,两手相拥,两肩上耸,诉无语,泣无声,比千言万语,嚎啕大哭,悲之更切。表面写两人分手之情状,实际暗写了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柔情蜜意千千万,唯在泪花闪烁间。“念去去”两句,为*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交融。烟波千里,楚天广阔,茫茫天涯,何处是归程?离愁别绪都几许?风吹浪涌融暮霭。这不仅衬写了别后怅然空虚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迷茫的前程。

  雨霖铃①

  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⑨?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⑩,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句注释

  ①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得成分。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城市得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得地方。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得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⑤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得美称。

  ⑥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得样子。

  ⑦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⑧“暮霭”句:傍晚得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暮霭(ǎi):傍晚得云雾。沈沈:即“沉沉”,深厚得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得天空。

  ⑨今宵:今夜。

  ⑩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白话译文

  秋后得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得心绪,正在依依不舍得时候,船上得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得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得人最伤心得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得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得晨风和黎明得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得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得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整体赏析

  由于得到艺人们得密切合作,柳永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得基础上,创制了大量得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得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得作品,当推此首。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得特点,写委婉凄侧得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词得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得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得描写,氛围得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前三句通过景色得铺写,也为后两句得“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得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可见他得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得矛盾冲突何其尖锐!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挠,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未脱出林词窠臼。可是这里得“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纤,更能促使感情得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得唱词,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那么词人凝噎在喉得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得内心独白。词是一种依附于音乐得抒情诗体,必须讲究每一个字得*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这里得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去则独异。……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得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日“烟波”,又日“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得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得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得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得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得对象。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日:‘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得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得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描绘这清丽小帧,主要采用了画家所常用得点染笔法。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得完整性,形象得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就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得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耆卿词长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柳永词)。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今宵”三句,寄情于景,可称曲笔,然其前后诸句,却似直抒胸臆。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便显得疏朗清远。词人在章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付之歌喉,亦能奕奕动人。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宋人借旧曲倚新声,始见于柳永《乐章集》。

  ②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

  ③凝噎(yē):欲哭无声,喉中气塞。

  ④暮霭:晚间云气。

  ⑤那堪:兼之也。更那堪,即更兼之,更加上。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⑦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沉沉:通“沉沉” 深厚的样子。

  ⑩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⑾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⑿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⒀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赏析]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4)

——《雨霖铃》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

  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2.学*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播放音乐

  赵薇的《离别》

  二. 导入:关于离别的诗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五.听录音并正音

  六.学生齐声朗读

  七.分析词

  (一)整体感知

  1.问生:同学们,你们听了录音且自己读了一遍,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

  3.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时、离别后

  5.在脑中想象别时、别后的情景,并还原成语言描述出来。

  (二)老师简单串讲词

  使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下片:离别后的情景

  (三)拓展

  问生:本词好在哪里?哪几句话能引起你的共鸣?

  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二句写:当登舟分袂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之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然相对,谁也再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无言中”

  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层所开拓出的意境,进一步设想分别后的凄凉处境。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枯杨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岸柳,容易使人想起霸陵折柳赠别,且是枯柳,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所以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就连词人的精神状态都写出来了。

  八.艺术特色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铺叙

  虚实结合

  1. 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三种说法:(1)现在是实,将来是虚

  (2)眼见为实,想象为虚

  (3)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

  2.分析本词的虚实结合

  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

  3.虚实结合的好处————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九.当堂背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情韵;

  2.学*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

  1.柳永词的特点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备:教材《雨霖铃》、朗诵视频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思路: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文学史上,柳永是一座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丰碑。这不仅居于它和歌妓传奇的故事,更多的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的基本知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又名乐府、*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现存词213首,编为《乐章集》,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门还会学到他的词作。今天我们先学*柳永《乐章集》的压卷之作《雨霖铃》。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内容讲解

  这首词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所爱的女性话别的作品。“雨霖铃”词牌名。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句点明时令,“长亭”句写分别的地点和具体时间,“骤雨初歇”则写离别时的天气,同时为下文之“兰舟催发”张本。“蝉”,尤其是秋天的蝉,在古诗词里是一个具有定性指意的意象。其形象既具有着风餐露宿的清高,其鸣声复充满生命短促的哀怨。词人以这个悲剧性的意象作为全词的发端,以“凄切”二字状其悲苦之鸣叫,则听蝉人心中的种种凄凉与悲切自在不言之中。“长亭”是行人休憩和饯别的处所。“长亭”分袂,本来就令人难以忘怀,加之眼中所见,不过骤雨之后的一派萧瑟;耳中所听,不过黄昏时刻的一片蝉鸣,这就益发令人黯然销魂了。所以发端三句,虽不见“离别”字样,但离别所有的凄凉悲切的气氛,却是已经酿造好了。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

  这三句正面描写离别时的心理。“帐饮”原指在郊外张设帷帐,宴饮饯别,这里即指长亭送别,不一定另设帷帐。事属离别,且所闻所见,无非凄凉,所以虽然把杯,而心情灰白。根由都在“留恋”二字。正要离别,一场骤雨,似乎天从人愿,离别之人正好延挨片刻。岂料正在留恋之际,而骤雨止歇,“兰舟”主人催促开船了。驾船的,‘催发’,乘船的,‘留恋’。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5)

——《雨霖铃》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

  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2.学*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播放音乐

  赵薇的《离别》

  二. 导入:关于离别的诗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五.听录音并正音

  六.学生齐声朗读

  七.分析词

  (一)整体感知

  1.问生:同学们,你们听了录音且自己读了一遍,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

  3.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时、离别后

  5.在脑中想象别时、别后的情景,并还原成语言描述出来。

  (二)老师简单串讲词

  使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下片:离别后的情景

  (三)拓展

  问生:本词好在哪里?哪几句话能引起你的共鸣?

  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二句写:当登舟分袂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之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然相对,谁也再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无言中”

  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承上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层所开拓出的意境,进一步设想分别后的凄凉处境。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枯杨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岸柳,容易使人想起霸陵折柳赠别,且是枯柳,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所以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就连词人的精神状态都写出来了。

  八.艺术特色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铺叙

  虚实结合

  1. 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三种说法:(1)现在是实,将来是虚

  (2)眼见为实,想象为虚

  (3)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

  2.分析本词的虚实结合

  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

  3.虚实结合的好处————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九.当堂背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情韵;

  2.学*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

  1.柳永词的特点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备:教材《雨霖铃》、朗诵视频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思路: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文学史上,柳永是一座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丰碑。这不仅居于它和歌妓传奇的故事,更多的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的基本知识: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又名乐府、*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现存词213首,编为《乐章集》,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门还会学到他的词作。今天我们先学*柳永《乐章集》的压卷之作《雨霖铃》。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内容讲解

  这首词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所爱的女性话别的作品。“雨霖铃”词牌名。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句点明时令,“长亭”句写分别的地点和具体时间,“骤雨初歇”则写离别时的天气,同时为下文之“兰舟催发”张本。“蝉”,尤其是秋天的蝉,在古诗词里是一个具有定性指意的意象。其形象既具有着风餐露宿的清高,其鸣声复充满生命短促的哀怨。词人以这个悲剧性的意象作为全词的发端,以“凄切”二字状其悲苦之鸣叫,则听蝉人心中的种种凄凉与悲切自在不言之中。“长亭”是行人休憩和饯别的处所。“长亭”分袂,本来就令人难以忘怀,加之眼中所见,不过骤雨之后的一派萧瑟;耳中所听,不过黄昏时刻的一片蝉鸣,这就益发令人黯然销魂了。所以发端三句,虽不见“离别”字样,但离别所有的凄凉悲切的气氛,却是已经酿造好了。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

  这三句正面描写离别时的心理。“帐饮”原指在郊外张设帷帐,宴饮饯别,这里即指长亭送别,不一定另设帷帐。事属离别,且所闻所见,无非凄凉,所以虽然把杯,而心情灰白。根由都在“留恋”二字。正要离别,一场骤雨,似乎天从人愿,离别之人正好延挨片刻。岂料正在留恋之际,而骤雨止歇,“兰舟”主人催促开船了。驾船的,‘催发’,乘船的,‘留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已经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深痛,但“兰舟催发”,唯有以泪洗面了。一般来讲,在这种时刻,彼此之间应该有许多话要说,但是情到深处,气堵咽喉,偏偏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一个“竟”字,道出了那种想说、该说而终于没能说出来的全部伤痛和惋惜。“无语”是因为悲极而说不出来,然而说不出并不等于没有想到,下面的大段文字便全是词人的想象之辞。

  “念去去,千里烟波,怒霭沉沉楚天阔。”

  “楚”,古国名,原在今湖北和湖南北部,后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这里泛指南方。“楚天”下是沉沉暮霭,江面上是渺渺烟波,在这烟波暮霭所组成的迷蒙的空间,是一只行行不已、漂泊无依的扁舟,扁舟上则是一位“谙尽宦游滋味”的孤孑的行人。在这里,作为客体的暮霭和烟波对主体的行人有一种几乎透不过气的压抑感,“沉沉”二字足见其份量;在这个广漠无际的空间,抒情主体被一种深刻的孤独和怅惘层层包围着,“念去去”三字,正流露出他对这行行不已的漂泊生涯的忧虑和惶惑。很清楚,这是一个倍主观化的空间,作为一个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人,他会由这沉重的压抑和难挨的孤独,想到幻灭的苦难人生,于是便有了这片刻的这里的抒发。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人生最大的苦痛莫过于离别,而离别又有生别与死别之分。“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死别以吞声,生别长恻恻。”死别不过一次撕心裂肺的悲伤,时间的流水会冲淡一切不幸的记忆,而生别则是一种长期性的精神剧痛,如流泪蜡烛,成灰则已;似作茧春蚕,不死不休。自古及今,多情总是为生别所苦,更有甚者,这种离别往往倍安排在请求时节。秋天,是一个摧败一切生机的季节,其色惨淡,其意萧条,其声凄切。悲秋与远别的双重苦痛,互为交织,互为生发,构**生最大的不幸。词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自古以来所有情人的不幸,这就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理性内涵,升华了自己的爱情品格。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果说,“多情”两句是因己及人,由特写而泛写的话,这两句便由泛写而收拢到自身。“酒醒”二字,遥承发端之“帐饮”。词人有今日之“帐饮”想到“今宵“之“酒醒”,“帐饮无绪”,毕竟还有所爱之人“泪眼” “相看”,而“今宵酒醒”之后,就只有衰杨孤柳,晓风残月相伴了。“杨柳岸”,写其衰飒与空旷;“晓风残月”,写其凄清、寂寥和残缺的美,寓情于景,妙合无垠。既成功的衬托出词人心境之孤寂,由生动的象征着词人命运之凄惶。今宵如此,往后若何?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即便有远胜于“晓风残月”的良辰美景,于我来说也是形同虚设。为什么,结拍两句做了真切的回答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美景”写主观时景,“千种风情”写主观情怀。“良辰美景”之形同虚设,正在于“千种风情”之无由申说。长时间的远距离的分别,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成了主观与客观的深刻的矛盾。就章法而言,“此去经年”以下,尽情抒写,笔墨纷披,不嫌重拙。由“今宵”而及“经年”,由“千里烟波”而“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而“更与何人说”,两两相对,又极见层折。

  作为《乐章集》的压卷之作,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诸如情景交融的表情方式,声文并茂的美学效果等等。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化用此词之意境,承袭此词之语句者更是代不乏人。这一点在上面的分析中大家已经领略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带着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去细细的体会词人自理罕见的深情厚意。

  三、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词

  课堂小结:

  一.导入: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学*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

  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三.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自己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应的配乐。选用背景音乐。

  教师范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

  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伤离别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离情别绪。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解读:明确:无比缠绵、无比依恋之际,天色已晚,雨刚停,无情的船夫催促上船。无心绪饮,却不能不饮,只能以酒消愁,希望将愁绪和酒一并饮下。本句在矛盾冲突中写出难舍难分之情。分析b句:为何凝噎?真的是无话可说吗?想说什么?明确:船夫催发,不得不发,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看下阙。在文中找出留恋和催发\说出想象之词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师问:为什么?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现在,大家想象,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生答:读出来了。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生答:没有。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学生发言,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景象仍然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里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生齐读。

  下片,我先把它交给大家。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作一个课下作业)

  分析下一阕:大家已经品读了上片,我们看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明确: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所设想的今宵\和此去经年将面对怎样的情景。

  重点分析一下---杨柳岸晓风残月[千古名句]。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经具有了必然的联系。酒醒后偏偏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难免使离人想到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怎能不叫人倍感伤痛。李憬《应天长》的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的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晓风\乃秋天拂晓之风,比傍晚之风更凉,酒醒偏遇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凉,晓风\无情地吹皱了离人凄冷的心。离人都希望去时有日,归时有期,月圆之时想必也是团圆之时。--但是,离别之人又偏偏遇上残月,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韦庄《荷叶杯》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都是把别情和这时候的景象联系起来说的(温词还提到柳\)。这里我们在谈以下“酒”和“愁”,李白曾有诗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念奴娇》“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自古以来,酒与愁就是相联系的。词人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般的残月,使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本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这样一幅画面: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真是天亦凉人人更凉,借酒消愁的初衷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因此,本句很难确定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境界,被传颂为千古绝唱,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b、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明确: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六总结扩展(整体回顾,强调情与景的关系):词的上阙在凄凉环境的衬托之下,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状。下阙设想远别后的思念和久别后的凄清。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欣赏北宋婉约派其他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2、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柳词比较赏析

  八、板书设计:

  《雨霖铃》

  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雷雨虚实相济

  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

  教学目标:

  1.体味本词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2.能够背诵其中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体味本词的意境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6)

——雨霖铃教学反思菁选

雨霖铃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霖铃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学期,我所教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第二单元共有八首词的学*内容。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回归体验、回归心灵。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汇,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诗词赏析是学生,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学*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堂主要分成三大块:首先是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作者介绍;其次,是作品的品读和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对作者抒情方式的分析,尤其注重意境创设和语言的体悟;最后,是选曲吟唱,相和而歌的环节,引导学生填词歌唱,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样一种富有趣味的尝试。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朗读环节: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介绍完作者之后,就以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示范、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也让学生感受到朗读在语文学*中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了诗歌朗读的指导。

  二、诗词鉴赏环节。我在课堂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歌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又为本课的已经创设作铺垫。在语言赏析中,我也注意到引用一些诗歌来使丰富这堂课浓浓的诗歌意境之中。我感觉这种无形中的渗透远比直白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1、在教会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时,我比较注重传统的教法和学法。主要让学生从“抓意象、领会意境,到把握感情”这一思路来进行学*。如《雨霖铃》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找意象,如“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品味意象所构造的意境“凄切悲凉”的特点,再找找词中直接表现情感的词句,这样下来,学生就基本把握了全词的要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了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融情于景”等。

  2、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我会详细分析词中关键性的语句。可以通过对其中的重点语句的讲解、赏析,拓展学生想和联想的空间,补充词意的空白,从而更好的把握词中营造的艺术境界。

  3、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中国古代文人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往往有着相似之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在了解词人的思想倾向的基础上把握全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

  2.在课堂上,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讲授的文本之中,因为只有和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才能引领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我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情感投入的并不够,特别是朗读上不够到位,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的弊病,一定要加以改善。

  3.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情、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我奢望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

  4.学生讨论不够充分,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对于《雨霖铃》的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最后反思的四点都是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我只能说,追寻没有止境,吾辈尚需努力。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的难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领悟作者表达方式,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较强。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在课堂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送别画面,背景音乐设置相关歌曲,营造离别感伤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

  二、朗读环节: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新课堂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要“活”起来。怎么让课堂活跃,前提是你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好的探究欣赏。在这一方面,因为学情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

  在课堂一开始我就以“黯然神伤者,唯离别也。”入题,要求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句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又为本课的创设作铺垫。结果有的学生说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有的学生说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朗读环节: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我不是硬性的示范,而是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来进行。我问学生“对长亭晚”,该如何划分节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念”字是什么意思?这时该怎么读才识合适的?“今宵酒醒何处?”既然是个问句,要不要停顿。学生很快的豁然开朗。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

  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如解读“寒蝉”,能够把寒蝉的两层内涵(一是透露季节是秋天,而是渲染凄清冷落的离别氛围)分析得很到位。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

  这个环节的实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语言的讲解。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动作神态细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问,“年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等,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说是顺畅的`。

  五、明情环节:

  很多学生都知道是“伤离别”,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古”二字。因此,我问学生“自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这2个字,引导他们思考诗作的情感范畴。

  六、修正作业:

  上课之前,我布置了预*作业,上了课,尚有3分钟,我要求学生自己修改预*的作业,看看那些地方是做错的,要修改;哪些地方是写的不够的,要补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教学,向来要求以读带悟,要求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而需要投入真情,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以自己的范读来感染学生,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朗读素质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一点,作为我的弊病,以后一定要加以改善。

  2、在课堂上,尽管有学生的活动,但是大多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3、课堂上学生的鉴赏表达较少,因此我设计了修正作业的环节来补充。

  一.导入

  课前大家都诵读了柳永的《雨霖铃》,下面请大家完成一道高考题,请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作业本上

  (20x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学生写出答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正确,“那”不能写成“哪”)

  二.讨论

  问题:为什么词人说“更那堪”?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世间往往如此,为什么柳永说他“更那堪”,有什么非常之处呢?

  学生走进文本,寻找“更”的佐证依据

  点拨:这句话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这首词在词的下阕开始就直接表达出情感,它是建立在上阕重点描写的基础上的大家要对上阕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才能体会到“更那堪”的含义

  明确:这首词上阕是描写了离别的场面,这是“即事抒情”的表达方式词人把离别之事选择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的一场暴雨之后,“寒”字更显离别场面的凄清,“初”字更能突出离别的`急促与无奈离别之时告别话语千万句齐涌心头,但一个“竟”字的转折又道出离别之人的心情伤悲,“无语”则是一个极致,用“无声胜有声”可谓恰如其分

  除眼前之景外,词人还通过想象别后情境,遥远的行程之后,前途未卜,世事难料,“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绵长无期有了这样“冷落的清秋节”,自然这种离别的感伤则显不同寻常了

  不仅如此,下阕所写“今宵酒醒何处”,酒深情更重,即便“良辰好景”也是虚设徒劳,因为今日一别,从此知音难觅

  通过以上的分析,“更”字才有据可依,才有根可寻

  三.拓展

  文本的学*不是一个固定的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挖掘文本,研究文本,运用多角视觉,进行专题式阅读专题式阅读可以指定式阅读和自助式阅读指定式阅读是教师确定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进行阅读,开展讨论,再总结出阅读体会,这种阅读,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体现学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的主体,而不是放任自流,中学阶段学生的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自助式主题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阅读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探究,这种阅读比较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意识,自助式阅读不是学生天生具有的,它是在指定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而且在学生自助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离不开教师提供的帮助

  1.指定式阅读

  举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人称“千古俊句”,“俊”在何处?明确(要点):运用“点染”,意象鲜明,情景交融

  2.自助式阅读

  在大家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每个人自己确定一个主题,查阅资料,准备交流阅读主题不要求大,可以是对本词的整体欣赏,或与其他词的比较,也可以对一句话或一个字词进行局部推敲

  操作:每个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列成提纲,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人先在小组内进行一次交流,交流后再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主题阅读写成书面文字

  四.反思

  这样的阅读指导非常有利于学生增强阅读意识,培养阅读能力但在实际过程中,比较多的可能会出现学生沉默、教师急躁的情况,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或不能有效回答问题,教师按捺不住,缺少“等待心理”,急于代替学生在这里,教者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发现与驾驭教师要善于将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机地结合,要巧妙地发现学生提出的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同时面对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具备足够的驾驭能力,既要能放得开,又要能收得回2.积极尝试与循序渐进无论是指定式阅读,还是自助式阅读,教师要带领学生勇于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培养阅读意识,对于这种尝试教师要有循序渐进的意识,不能苛求一蹴而就,无论是对于指定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学生的见解与看法可能都会是肤浅的,学生的能力就是从肤浅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练就的3.放手与点拨指定式阅读与自助式阅读的阅读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放手的意识,要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要有过程把控、适时点拨的意识,表面看两种阅读研究的方式,前者倾向于教师,后者倾向于学生,但实际上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教师的点拨是贯穿于学生阅读研究的全过程中的

  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新强调回归体验、回归心灵。尤其是诗歌更要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创设情境、符合考纲、整合知识、有效评价,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将这些要求全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因此,我便结合所讲课文的特点,将情境创设作为落实高效课堂的主要手段。

  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精心的准备课件、反复推敲教学语言、选择适合的朗诵配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词人柳永想通过《雨霖铃》传递给我们的意境。但是,在进一步分析课文之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学生如果对诗词本身没有较深入的理解,那么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没有载体的。因此,我改变了方向,将问题设计作为创设情境的重点,或许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收效。因为,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着学生探究文本,主动思考,从而揣摩出诗词的味道。

  于是,我开始在教案中加入问题设计的环节。针对不同的诗句,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执手相看’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暮霭沉沉’的设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寒蝉凄切’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面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象,诗人会想到什么?”等等。可是在第一次试讲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反应十分不好,大家对我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积极回答,思考问题的热情程度也不高,课堂氛围呆板压抑。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开始反思原因,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本身不感兴趣吗?我翻看了一些学生的教材,发现他们的教材上记了大量的笔记,这证明学生们对这一课是很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对这首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课堂上没有进入充分思考的状态,只是简单直接地接受了老师的想法。导致了学过以后对于诗歌的印象并不深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点下,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问题的设计上。我发现,我所设计的问题没有梯度性、区分性。很多问题的设计是雷同的,让学生感觉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剩下的问题就无话可说了。此外,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思考。

  也就是说表面上出现了学生不与老师互动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问题设计不科学。

  针对这个问题,我将我所设计的问题做了修改。将原来的问题改成“词的上片没有写‘情’却处处含情,是如何表现的?”、“‘念去去’一句出现在婉约词中是不是显得不协调?”、“‘经年’二字有怎样的味道?”、“‘虚设‘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经过这样的改动,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自己感觉课堂的效果比第一次好一些。至少学生们开始进入了思考的状态,他们开始不再排斥我的提问,基本上都能努力的在课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但是,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仍然存在,学生们虽然在思考,但是却不能够的得出较好的答案。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问题设计的太难了,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呢?在通过对老教师的咨询,我体会出,这次的问题出在环节设计上,缺少了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读诗词的过程,那么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自然就不。

  所以,高效课堂不仅需要科学的问题设计,更需要学生对于课文的品读,以读促解,以读促悟。

  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学*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一、朗读环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介绍完作者之后,就以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示范、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也让学生感受到朗读在语文学*中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了诗歌朗读的指导。

  二、诗词鉴赏环节。我在课堂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歌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又为本课的已经创设作铺垫。在语言赏析中,我也注意到引用一些诗歌来使丰富这堂课浓浓的诗歌意境之中。我感觉这种无形中的渗透远比直白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

  2.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情、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我奢望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

  3.学生讨论不够充分,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希望在我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改观我目前的不足。

  《雨霖铃》观摩公开课已经上完了,但是,本课教学过程的许多环节却值得反思。

  《雨霖铃》所在的单元“心灵的歌吟”是在《基础模块》(上)“漫步古诗苑”单元教学的基础上的古诗文教学单元。大纲教学建议:一、以“读”为核心,从参读到诵读到美读、比读、议读,到最后的研读;二是注意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重在运用“想象还原式鉴赏法”,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并用语言表述画面意境。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不少诗词,对于诗词鉴赏的方法和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了解本文融情于景的手法并不难,重点就在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感情。而品赏这首宋词的'真挚感情和凄凉的意境,相对困难在于了解本词中典型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的写作手法。

  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将重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本词用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创设情景交融的意境以及本词虚实相济的特点。

  这堂课最初的设计是想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这也是我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诗词的学*中去,但是,借班上课的班级没有电子白板设备,因此,只能重新设计教法。

  对照大纲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品读”和“赏析”两个方面。首先由“析题”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本词内容,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朗读,并品味词中作者的感情,从课堂反应来看,“品读”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在课文“赏析”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显得比较粗糙,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配合我,将词的意境通过自己的语言很好的描述出来;特别是在词的下阕分析中,学生不能准确找到那个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反而在其他几句中绕圈子,结果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影响了最后的收尾教学。

  随后的点评中,学科带头人潘莉萍老师建议我在这个问题上用一句话就能解决,也就是——在肯定学生的讨论观点的基础上,直接明确给出观点,自古以来,多数人认为这句是名句。一句建议,豁然开朗。

  今后,如果再次上这一课的话,我将依据学生学情,进一步设计“赏析”这个环节,多准备几个预设方案:如果学生整体水*较高,我将设计让学生分析每一句话,并最后比较得出哪句是千古名句;如果学生水*一般,那么就直接给出答案,再与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这句是千古名句,并适当引导学生从“情”、“景”两个角度来分析,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还原式鉴赏能力。

  教学是门失败的艺术,而我在这种艺术当中不停地摸爬滚打,积累失败的教训。

  先谈谈我这次的授课吧。

  柳永的《雨霖铃》,一首送别诗,词意本身不难理解,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我安排的重点是学生活动和发言。

  英才一班是一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的班级,*时学生上课状态好,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发言积极,思维活跃,所以我自认为让学生分析品味后发言交流是符合学情的。

  但是,不测是学生看到教室后面坐着20位老师和领导,出现了紧张和压抑情绪。不论我怎么引导孩子们就是不敢发言。课后我问了不少学生原因,他们给我的答案很一致,那就是怕回答错了给我丢人……。我感动与学生的懂事,但是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这么害怕答错?从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就告诉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无所谓对错,只要是敢说,并且言之成理都是值得肯定的。表面上看这种话,似乎是在鼓励学生发言,但是另一种心理暗示可能就是他们必须言之成理,还有就是我始终把他们当做学生,当做孩子,他们可能会说错,没有把他们真正当做课堂的主人。所以,问题在我。

  其次,评课老师提出我放手的问题太宽泛:1. 几分钟相互讨论,然后提出问题,不论是字面,还是理解上的疑惑,举手发言,共同讨论。2. 选出你感觉最精彩的'句子,并一起讨论这句话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

  我的设想是在学生提问和分享的过程中,把学生望情感方面引导,提到意象,引出意象反映出的情感,分析句子(重点是:执手相看泪眼,就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就适时进行补充,这样情感理解,名句欣赏,情境关系,虚实关系就会在相互探讨中逐渐明朗。

  但是,学生却始终都不敢张口说话。或许我的问题太大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但是这两个问题确实是我常规课堂上最常见的问题,通常的课文我都会提问这两个问题,要说理解应该不是难度。好不容易点一个学生回答,又总是不在状态,引导很久也说不出什么,在这个环节纠结太久,导致我我后面的环节没有展开,即

  1.为这首词加个词题

  2.提取这首词的意象,改为诗歌或者散文

  这是展示学生能力的环节,也是亮点所在,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汲取知识之后活学活用的能力。但是这个环节没有展示,只作为课后作业留给了学生。

  这样来看,除了前面的背景、读两个环节在我控制范围之内之外,虽然主体部门在我的引导下基本完成,但是气氛沉闷,没有达到预期。作为主体部分和亮点的两个环节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这门失败的艺术被我展示的淋漓尽致。

  其实在发现学生的气氛不对时,我就应该及时调整策略,既然学生不说,我就不要再继续问,改为提问对某句话的理解,由我来掌控重难点,这样学生会有的放矢,或许敢开口发言。这里体现出我的教学机智不够,这方面的能力尚需要不断去磨练。

  昨天听了一节雨霖铃,反思如下。

  《雨霖铃》一课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呢?教师的学*目标设计的是:1、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2、体会该词的画面感3、学*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4体悟情感,当堂背诵。

  个人认为,这几个学*目标多有可商榷的地方。首先,关于创作风格的问题。仅仅通过《雨霖铃》一词来了解刘永词的创作风格,似乎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然《雨霖铃》是柳永的名作甚至是代表作,但是,仅仅通过这一首词来了解他作词的创作风格似乎不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风格这种东西,如果不是经过对多首作品的赏鉴分析和归类,要想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似乎不大可能。

  其次,体会画面感这一学*目标似乎没有必要。词有个别称叫做“诗余”,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词作也能够表现画面感,并且很美的'画面感。但是这种体会画面感的目标放在整体感知或者赏鉴上片上更合适,单列学*目标似乎太单薄了。当然也可能,将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出彩,比如,穿**去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再现原诗获得美感也是可行的。但能否出彩还很难说。

  再次,情景交融这一概念是属于抒情方式还是属于运用寓情于景这一抒情方式之后大道的艺术效果,迄今为止并无定论。对于这些不能让大多数人认可的界定比较模糊的概念还是以回避为妙。否则处理起来,容易传递给学生错误的知识信息。

  最后,关于当堂成诵的问题。这一目标很小,如果通过学生多次朗读品味,不难实现,假如放在初中教学中还可以,在高中课堂还将之作为学*目标似乎有点简单了。

  那么,《雨霖铃》一课,应该设计哪些学*目标呢?个人认为,词的教学在高一必修一上略有涉及,但是古典诗词还是第一次出现高中生面向前,所以指导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美来就是成功。单从指导诵读这一角度来说,这节课做的还是不够的,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然后就没有了,缺乏教师指导诵读的环节,比如节拍重音停顿等等,没有涉及,另外学生本身读的也不多。其次,这首词,美在分别场景的难舍难分,美在虚写别后情景。因此个人感觉,这两点应该是着力点,多下功夫。

  关于柳永的背景介绍,必不可少,但是如果过多过长实属多余。导语设计有疑问,那种一上来就揭帽子的做法容易让学生一眼看穿课堂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也不容易激发学生学*兴趣。

  在整体感知方面,不能通过“找出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简单问题忽忽而过,解决这个问题和整体感知是两码事,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学生不读上片,也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话,整体感知就是空谈了。

  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节课,终于结束了。虽然课后与学生交流,他们也觉得课堂效果还不错,但我个人觉得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简单列举如下:

  1.角色转换不成功,高三综合症严重。

  一年没教高一了,突然间抛开专题的讲解,而去引领学生分析诗词,忽然间不知从何下手了。不管是中间的引导,还是课堂语言的组织,总也脱不开高三的影子。这是本次上课最大的感受,也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正是由于角色的转换不成功,使得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点拨不够到位,给学生留下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比较紧促,而所有这一切又致使学生的课堂生成不够精彩。

  2.文本接触不深入,诗歌韵味不够浓。

  对于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在课堂上,教师又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讲授的文本之中,因为只有和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才能引领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在课堂上,情感的投入还不够,特别是朗读上不够到位。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加以改善。

  鉴于以上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意引导学生,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提示,以及更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核心提示:诗词赏析是学生学*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以学生选曲吟唱为能力提升的切入口,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在课堂一开始我就以“黯然神伤者,唯离别也。”入题,要求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句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又为本课的创设作铺垫。结果有的学生说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有的学生说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朗读环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我不是硬性的示范,而是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来进行。我问学生“对长亭晚”,该如何划分节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念”字是什么意思?这时该怎么读才识合适的?“今宵酒醒何处?”既然是个问句,要不要停顿。学生很快的豁然开朗。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如谢予舜同学解读“寒蝉”,能够把寒蝉的两层内涵(一是透露季节是秋天,而是渲染凄清冷落的离别氛围)分析得很到位。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这个环节的实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语言的讲解。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动作神态细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问,“年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等,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说是顺畅的。

  五、明情环节:很多学生都知道是“伤离别”,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古”二字。因此,我问学生“自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这2个字,引导他们思考诗作的情感范畴。

  六、修正作业:上课之前,我布置了预*作业,上了课,尚有3分钟,我要求学生自己修改预*的作业,看看那些地方是做错的,要修改;哪些地方是写的不够的,要补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教学,向来要求以读带悟,要求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而需要投入真情,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以自己的范读来感染学生,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朗读素质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一点,作为我的弊病,以后一定要加以改善。

  2.在课堂上,尽管有学生的活动,但是大多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3.课堂上学生的鉴赏表达较少,因此我设计了修正作业的环节来补充。


《雨霖铃》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7)

——《雨霖铃》语文教案范本5份

  一.导入: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这是贾至与王八员外之间的“愁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妙龄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学*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

  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三.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自己的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应的配乐。选用背景音乐。

  教师范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

  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伤离别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离情别绪。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解读:明确:无比缠绵、无比依恋之际,天色已晚,雨刚停,无情的船夫催促上船。无心绪饮,却不能不饮,只能以酒消愁,希望将愁绪和酒一并饮下。本句在矛盾冲突中写出难舍难分之情。分析b句:为何凝噎?真的是无话可说吗?想说什么?明确:船夫催发,不得不发,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看下阙。在文中找出留恋和催发\说出想象之词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师问:为什么?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现在,大家想象,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生答:读出来了。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生答:没有。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学生发言,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景象仍然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里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生齐读。

  下片,我先把它交给大家。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作一个课下作业)

  分析下一阕:大家已经品读了上片,我们看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明确: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所设想的今宵\和此去经年将面对怎样的情景。

  重点分析一下---杨柳岸晓风残月[千古名句]。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杨柳和离别似乎已经具有了必然的联系。酒醒后偏偏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难免使离人想到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怎能不叫人倍感伤痛。李憬《应天长》的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的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晓风\乃秋天拂晓之风,比傍晚之风更凉,酒醒偏遇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凉,晓风\无情地吹皱了离人凄冷的心。离人都希望去时有日,归时有期,月圆之时想必也是团圆之时。--但是,离别之人又偏偏遇上残月,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韦庄《荷叶杯》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都是把别情和这时候的景象联系起来说的(温词还提到柳\)。这里我们在谈以下“酒”和“愁”,李白曾有诗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念奴娇》“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自古以来,酒与愁就是相联系的。词人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般的残月,使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本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这样一幅画面: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真是天亦凉人人更凉,借酒消愁的初衷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因此,本句很难确定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境界,被传颂为千古绝唱,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b、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明确: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六总结扩展(整体回顾,强调情与景的关系):词的上阙在凄凉环境的衬托之下,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状。下阙设想远别后的思念和久别后的凄清。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欣赏北宋婉约派其他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2、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豪放旷达《念奴娇》,婉约缠绵《雨霖铃》----苏柳词比较赏析

  八、板书设计:

  《雨霖铃》

  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情景交合

  情语实写:寒蝉雷雨虚实相济

  别后(虚)--景语虚写:烟波暮霭

  预*目标:通过阅读把握诗词中的基础知识,初步体会诗词情感。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阑玉砌(qì) 骤雨(jù) 暮霭 (ǎi) 樯橹(qiáng)

  B. 乍暖还寒 (hái) 槛菊(jiàn) 凝噎 (yī) 都门(dū)

  C. 良辰美景(chén) 舞榭 (xiè) 彩笺 (jiān) 不谙(ān)

  D. 寒蝉凄切(qī) 将息 (jiàng) 豆蔻 (kòu) 苍陌(m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

  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

  3.诗句填空:

  A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B 《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根据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别。

  B “___________”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答案

  1. C

  2. D

  3.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C。

  5.A在长亭送别。 B“兰舟”。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目标:(1)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教师设疑,学生探究。

  1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学生逐句讨论,分析的重点是每句的意象、意境、遣词造句、写作手法(自由表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