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

首页 / 教案 / |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地面水*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过渡>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二)岩石(板书并讲解)

  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6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方千米

  2.跨*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

  课后练*

  练*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8

  前言 走进地理学

  由于中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及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地理不够重视,表现为学*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因此,作为高一新教材必修Ⅰ的第一节课,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从而带领学生从容走进地理学。 本节课,教师除向学生系统介绍新课程高中地理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以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新课程教材中有趣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尚。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2.了解地理学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

  教学难点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愿学、想学地理的思想动机。

  教具准备能反映地理学特色的图片、地理学科的体系示意图、介绍最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论文精选。

  课时安排1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理学的内容和意义。

  2.引导学生懂得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怎样做?为学好地理课程指出正确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做什么,地理学通过什么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研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看到那些满天的繁星,你会生出什么感想?你是否也有‘我是在哪里?我是哪里来的?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疑惑?”

  生 大胆想象,踊跃发言。

  师 激励性评价后,指出: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但直到今天我们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认识得还不够清楚,如为什么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人类将如何应对?太阳黑子的周期性爆发对人类有何影响?还有厄尔尼诺现象与世界气候等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未解之谜,如何才能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呢?

  生 必须首先了解她,认识她。

  师 怎样快速地、系统地、深刻地认识地球呢?

  生 必须认真学好地理学,因为地理学能帮助我们彻底认识地球。

  师 今天请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地理学。

  板书:

  前言——走进地理学

  推进新课

  前边我们简单了解了学*地理学的重要性,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包含了哪些学科体系呢?

  板书: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多元化学*、终生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看投影片④,完成练*2和练*3。

  练*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0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为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分析的*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阅读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1)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菁选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2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地面);极地空气下沉,*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地面)。于是在60°N附*,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4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为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分析的*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5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6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多元化学*、终生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看投影片④,完成练*2和练*3。

  练*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问题:如何理解***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地面水*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过渡>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2)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菁选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1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为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分析的*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和经济发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发展水*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叙述]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叙述]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叙述]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板书]2、社会和经济原因

  [叙述]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考的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问题:如何理解***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地面水*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过渡>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6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多元化学*、终生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看投影片④,完成练*2和练*3。

  练*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8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9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地面);极地空气下沉,*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地面)。于是在60°N附*,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一是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提高。传统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要点,学*的兴趣不浓,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中合作学*,动手制作,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调用以往所学的“热力环流”、“风”、“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这也是“三圈环流”的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将复杂、运动的地理事物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次模型制作,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3)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五)份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水体分类

  2.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 水循环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2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自然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3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4

  一、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二、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三、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四、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自治区与新疆***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5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是个球体,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4)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过程和学*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这一学期的高一地理新课程教学工作,收获多,反思亦多。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反思,以利于指导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民主、*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2。反思是否已学会欣赏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3。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的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的兴趣。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需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等等。

  4。反思是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第一次接触“三五五”教学模式,感觉它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的完成学案导学问题,并通过应用课来延伸拓展基础课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巩固课实现了学*目标的检查和落实。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感觉“三五五”教学模式实际应用起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在我们要求学生展示学案问题和达标训练答案时,要么要求某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要么让学生抢答,其他同学到底做的怎么样呢?而且一些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也不积极参与或者根本不参与,或者以讨论问题为名说说笑笑,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教师又该怎么做呢?怎样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真正的融会贯通,课堂上认真学*、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回答问题是我们今后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

  2、对于学*上不积极、思想上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应多找其谈心指导,但是由于晚自*第三、四节教师也必须在教室看自*。所以老师们根本没时间找学生。

  改革之初总是艰难曲折的,新的教改模式要想真正很好的推行落实并且效果显著,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去积极的倡导和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反复反思,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

  一、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思路,因势利导。

  二、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

  学*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练*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有得有失,感触颇多。在不断的反思中深感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实效,实惠。以下是自己的几点的反思情况:

  反思一: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从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二: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技术搭*台。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的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反思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涵,适度扩展其外延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反复反思,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

  一、加强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思路,因势利导。

  二、创新训练方式,促进主动应用

  学*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练*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

  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我是一名刚刚工作不到半年的地理新教师,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而今年刚好又碰上了新课改,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我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虽然自己在大学里有进行家教工作,曾经辅导过三届毕业班的学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是也碰到一名新教师一定会遇到的情况,今天我主要回顾一下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并谈谈几点体会。

  1。克服紧张与害羞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已经克服了一开始的心惊胆战,不敢面对学生教学了。特别是上公开课。不过一开始会很紧张,但上一会进入状态就好点了,我找到一个方法,只要你不去看他们,好好和你的学生交流,你自然而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2。多听课,备课要充分,优化课堂结构

  新教师许多东西都不懂,这时一定要多听老教师的课,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可以学*,不过今年我的课排在最前面,我的课都比郑雪娇老师快,期中考之前我都是先上了,再去听课。郑雪娇老师、饶干东老师、张明康老师、温暖宁老师的课我都有去听,他们真的有许多东西可以让我学*。特别是郑老师上课很有系统性,饶主任上课用的一些例子很好,张老师的课重难点明确。总之听课有助于我们新老师的成长,而备课充分也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先备课,然后在去请郑老师给予指导。因为我不是班主任,比较有时间找陈老师备课,然后自己再回去写教案,这样思路比较清晰。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思路,因势利导,并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3。师生互动

  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要是师生不互动的话,自己都很难把课上下去,感觉他们都没有在听,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吸收,我上课的时候非常怕学生太安静了,你问什么他们都没有反应,这堂课就上得很不舒服,虽说这样你就能把课时完成,但是这样上课,不只学生没有劲,老师也没有劲了,好像在走过场似的。特别是高一(3)班的学生非常安静。可是也要把握一个度,比如说四班的学生很活跃,在活动时效果很好,但是很难将他们拉回到你的讲授上,而五班的学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我在想,可能是自己问问题的技巧有问题,或者是我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学生不能理解,我想以后在设计问题上要好好下功夫,还有自己的语言也要讲究了,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指导、引导他们。

  4.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地图册以及地球仪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教者,我想过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比如在讲到气候类型时就要将几种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进行比较。在讲到气温时有冬季最冷月气温、年均温的比较,降水有年雨型、季雨型的比较。地球仪的使用在本学期显得特别重要。高一的学生空间概念很差,我们必须利用地球仪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进而才好理解地转偏向力、大气环流等。

  5.创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本周是我们高一年段教学公开周。在这次年段公开周中,我承担了一节公开课教学,讲授的内容是必修一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由于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结束后得到了本组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一致肯定,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同行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也将*十年了,在这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生涯中,本人总是不断地探索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地理的效率,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次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学生学*地理的效率,确实达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并且要落实到位。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仅有的45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各个重要的环节。

  一、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以更好地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学*,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在现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只有“课程标准”。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可以知道,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节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 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 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和方法

  ①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 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在第三章的地位以及我们年段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要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可以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还可以创设新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和动手参与的*惯。特别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内容教给学生,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得出规律,掌握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各地分别使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山东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因此,在进行本节教学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通过网上参考了其他三个版本关于本节课内容的体现,从而有效地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目的。

  经过一学期的高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出发,强调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高一学生年龄在17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为学生创设“多说”学*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案例:地理学科“降水的分布”的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重要一步在“说”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从而“分析”、“归纳”,总结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讲究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学*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夏季的白天,站在海滩上的人感觉地面“好烫”而水中的人则感觉“水里还是凉的”,晚上情况相反;冬季感受与夏季相反这些老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因此在学*“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内容时,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水陆受热散热的差异”原理解释生活现象与问题,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高一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在不断的反思中深感新课改给课堂带来的实效,实惠,但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瑕疵。以下是自己的几点观察和教学反思情况:

  一、在新课程中学生成为学*的主体

  在新课程的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构建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从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新课程中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的*台。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的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三、在新课程中教材成为教学的辅助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在新课程中探究式学*的不足

  探究式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方式之一,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精神。但它也有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在45分钟内,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探究活动。一学期36个学时,更不可能堂堂课去探究,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地理教师感觉课时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活动太多,课时没办法按时完成。接受式学*虽有弊端,但效率高,尤其就;;实际而言,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需要接受式学*来使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受益。因此高中课改不应排斥接受式学*。据了解,实验区课堂教学接受式教学多于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在课后更有用武之地,如地理必修1(人教版)中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市区与郊区气温的对比、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的缺水问题等,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方式。

  同时,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素材有限,而且有的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探究问题,增加了备课的时间和难度。于是出现了“探究”在公开课、“接受学*”在*时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提升业务水*,同时,也应有配套的探究素材库供老师们选择参考。这样才能确保探究式学*的真正落实,学生才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和学以致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目前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有实际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适于大班制的地理活动素材及辅导资料。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5)

——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一班和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反观这个学期我走过的路,有许多的收获,也有不少的遗憾。由于我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浅,又处在学生走入真正教育的初始阶段,深怕的自己的言谈举止,教育方法不当会影响学生对今后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态度取向,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认真学*理论知识,深入研究教学,向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半学期下来,自己感觉对教书育人也算是入了门。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而加强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1)备教材----首先通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一方面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为切口,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新知。如冀教版下学期第四章的《认识图形》和上学期的第三章《认识物体》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将认识具体简单的几何体到认识抽象的*面图形的过程更自然顺畅,我找出上学期教学时几何体教具和学生自制的学具,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教学。实际课堂反应很好,学生表现的很兴奋,一下子找出了自己上学期制成的几何体,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我心里暗喜,赶紧抓住学生学*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小手工作品,动手、动脑,体会"面在体上"。这部分知识我在课前和教过一年级的教师们探讨过,大家一致反应这部分由抽象到具体,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而我这节课下来知识传授比较流畅,基本上将知识让学生当堂理解,当堂巩固运用,不用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

  (2)备教法----所谓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运用灵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现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普及率非常高,时代感很强,要想让学生配合你的教学,就要与童心牵手,用儿童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所以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求创设童话、游戏、故事、动画等等,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学*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0的加减法》时,我讲述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入加减法的新知,又通过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巩固新知,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发现数学知识。在讲顺序时,我将家里用水晶珠子串的五个福娃的模型拿到课堂,让学生轮流摆放顺序,并说出谁在谁的什么方向,起初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而班内有个孩子将福娃摞起来,并说出了上下的相对性,看来只要精心备课,孩子们总会有惊喜回报你的用心。

  (3)备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例子,有助于他们将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将知识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例如在讲《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材中设计的是超市购物的情境,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学生可能对超市比较陌生,而对自己村子里面的小卖部更熟悉,所以我以课本为蓝本进行加工,设计出更符合自己学生生活环境的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1)多方面充实充电,加大知识的存储量。

  走进教育,才发现现在的教学与我小的时候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教材内容很丰富,涉猎的知识面很广。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必须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天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等知识都要掌握一些,这样备起课来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所以闲暇时,我总是随手从书橱中拿出一本书来读一读,期望每日都有一些斩获,上网时,我会先登录第一课件网,看一个关于成语故事或者故事的flah。登录博客时,我总是先读一篇自己收藏的文学读物。我坚信着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博学广识的老师,才能教出笃学志远的学生。

  (2)加强理论学*,以理论指导实践。

  著名数学家陈建功有个精辟的比喻:理论好比老鹰,实践好比小鸡,一旦掌握了理论就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由此可见教育理论学*的重要性。本学期我学*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不足

  1、自己教完课,教学后记记录有些不及时,阶段性总结不到位。虽然我也深知教学后记是提高自己业务水*的捷径,但有时太忙太累,未能及时记,事后也未能及时追记,致使教学实践中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如电光火石般失而难复得。今后一定要克服惰性,挤时间及时记录。

  2、课容量小,对教学的秩序和节奏把握不到位。低估学生的能力,一堂课老是翻来覆去的说,将知识掰得很碎去为学生,生怕他们没能掌握,导致授课速度慢,今后要努力提高课容量,多放心、放手,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接受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内容。

  3、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不到位,没能寻找到真正的更适合的小组学*方式。这也是一年的教学中比较遗憾的事。

  4、总复*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题做的很快,但出错率很高,出现丢题,漏做,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学生读题目,要求每个人至少将题目读上两遍再做题,做题前先看看一个大题里面有几道小题,逐题做,将学生

  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每天上课前读一读这些生字。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生进步不小,但让我遗憾的是,我没能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惯,许多学生不会演算,做完后不会检查,这学期还剩几天的时间,估计*惯很难养成了,自己感觉很遗憾,没能将良好的学**惯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相信耕耘总会有收获,风雨之后是彩虹!

  上学年我担任高一年级(6)(7)(9)(10)班的地理课。再次担任高一年级地理课程,从以前的教学经验中,我进一步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年级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方面

  重新来到高一年段教学,让我有了想要突破以往模式的欲望。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的,那么经历了三年教学和两次高考后,我会有什么不同了?我自信了,想改变,想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想知道不同教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会有什么不同。为了改善教法,我积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借鉴他们的教学成果和多年的经验,从课堂的把握,语速、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批改到*时的抽查,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法,如:上课时,语言不够精炼,话过多,容易导致听力疲劳,也容易听力混淆,所以我应注意语言尽量简练不过多重复,不过多解释。学生不会太笨,只要有看书没什么大问题。重点集中在课堂的前半段时间,而把次要的知识点放后面,还可以穿插些幽默的片段和基础练*。语速进一步放慢,语言尽可能简练,清晰。课上留时间给学生消化或预*,适时留点课堂练*,题量不要太多,适量删减,。让学生学得轻松,他们才愿意学。作业抽查方面,利用每节课前十分钟小测。利用本身的自*,在走动时,主动给学生解答疑问,提点方法等。并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其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兴趣。

  二、学生方面

  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缺乏自信。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学*不太认真,练*作业应付了事。而地理必修一难度又大,有些内容较抽象,理解起来很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使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后反思

  教后反思既是对过往教学经验的一个总结,也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弥补缺憾,修正错误,切实提高老师的教学水*。不过似乎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并不重视这一点。本学期我多做反思,记录了我课堂上的成功之处、不足之点、教学之感、学生之与,有时也会记录我对教材的理解、或者教学设计的初衷等,总之,有时是一个以教后反思为名的大杂烩。虽然如此,我感到上一学年的教后反思看过来,还是觉得有收获的。

  本周是我们高一年段教学公开周。在这次年段公开周中,我承担了一节公开课教学,讲授的内容是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由于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结束后得到了本组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一致肯定,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同行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也将*十年了,在这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生涯中,本人总是不断地探索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地理的效率,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次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学生学*地理的效率,确实达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并且要落实到位。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仅有的45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各个重要的环节。

  一、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以更好地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学*,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在现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只有“课程标准”。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可以知道,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节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在第三章的地位以及我们年段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要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可以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还可以创设新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和动手参与的*惯。

  特别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内容教给学生,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得出规律,掌握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各地分别使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山东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因此,在进行本节教学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通过网上参考了其他三个版本关于本节课内容的体现,从而有效地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目的。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本学期我担任了6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量比较多,但课时不多,各班成绩水*也不一样,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要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时刻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地理的兴趣和信心。除了联系实际以外,还通过读图、学生练*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二、 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星期四第二、三节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三、 虚心学*,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各成员相互评课听课,使我受益匪浅。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赛课活动,并获得了‘优秀十佳高校课堂教师”荣誉称号

  四、 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

  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从学生成绩分析来看,除高一(3)班外高一年级地理成绩偏低,这说明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学生成绩提不上来,问题出在哪里?今后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经过反复思量,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查找不足,向前辈学*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技能和教学业务水*,学人之长补己短。同时用心探究地理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末八区联考改卷过程中,所有评卷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地理术语的准确运用能力方面相当欠缺。这不是某个学生、也不是某所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基础及不良学**惯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尤其需要使用相当规范的地理教学语言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如何规范地理教学语言,已成为我们所有地理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下面结合自身在规范化地理教学语言方面的点滴做法作一总结。

  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地理教学科学性的体现,具体体现在语言准确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口语化的要求上。

  1.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首先体现在音准上。对地理教师的音准要求,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用普通话教学,力争做到读音准确、标准外,还应十分注意地名读音的准确。许多字的地名读音不同于常用读音,我们应该勤查字典,千万不能想当然,以至于丧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还体现在一词一字用法的贴切上。例如:讲天气现象中的锋时,暖锋是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出暖气团是主动的一方;冷锋是暖气团被“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暖气团是被动的一方。这种用词的讲究,正是地理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师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2.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地理性上。

  教师讲课中要尽量使用本学科的术语。例如:地理课教学,总离不开讲方位,在表述方位时,教师必须用标准的方位术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不能用不规范的生活用语“上边、下边、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要求教师能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教学,即有系统、条理分明的层次,教学语言要有序化。如讲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先分析纬度位置,再分析海陆位置;分析一个区域经济特征,先讲经济水*,再讲部门结构,最后才讲布局。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和趋势。

  3.地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所要求的科学性是针对中学地理水*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学地理那么严谨,科学性的程度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就是因教学对象的程度不同,初中、高中所用语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针对性。新教师常犯的错误是“拔高”,用大学语言代替高中语言,用高中语言代替初中语言,自以为科学性强,但实际上脱离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学大纲上均有褶皱的概念,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定义,“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皱”。而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则只能告诉学生褶皱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叫褶皱”。虽然初中的说法不如高中严密,但鉴于学生年龄特征,只能这么说,否则揠苗助长,学生反而不能接受。

  4.地理教学语言的口语化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是相对于地理书面语言而言的。地理书面语言是视角语言,以教材作为依托,学生可以反复感知,所以,可以使用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错综复杂。而地理教学语言则是依靠听觉来感知的,难以重复感知,所以,地理教学语言必须设计得短,必须设计成短小句子,句子之间关系简单明了,将书面语言表达的大问题化解成口头语言表达的一个个小问题,逐一解决,尽量不留后患。例如:五带的形成,教材使用综合概括的写法,“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成6634夹角,因此,一年之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移动。”转换成口语教学,就至少应当化解成“地球公转—轨道面—地轴倾斜—北极星指向不变—两分两至太阳直射点所在—两分两至之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等一系列小问题逐个讲清。但是口语化不等于俗语化,如将热带雨林说成“热雨”,热带沙漠说成“热沙”等都不是正确的口语化,那将既违背了科学性又会遗患无穷。

  地理教学语言的追求和提炼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钻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征,精于思考,勤于推敲,才能不断升华,以至达到炉火纯青、自成一格的境地。

  很希望通过我们所有地理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6、7、8、9、10、11六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是刚接触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 学*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只有学生学会了学*,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二、 认真备教材、备课、备学生

  我任教的7个班,层次参差不齐。其中跨了三个层次,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有针对性的补充或删去些知识点。许多学生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尤其这学期学的是自然地理。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厄尔尼诺现象,地震(*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三、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建立高效课堂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动机,激发学*兴趣。在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我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 "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锋,暖锋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等,使学生明白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四、 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精心安排学案,达到教学统一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

  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课堂上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兴趣也很重要。例如有些学生在学*全球气压带风带时问道“信风带”名字的由来,这时我用古代行商的方式来解释。讲解洋流时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英之战的例子。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地理的重要性。

  每一张学案都是整个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心血。我们精心安排练*,力求每一份练*能覆盖该章节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我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收回批改。评讲练*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中适当让学生练*此类题目,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虽然教学只有短短一个学期,经验存在不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依然会虚心向其他教师们请教,充实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使自己成长。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必须的认识理论学*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每位科任教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工作、认真学*考试说明探讨复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方式促进学*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经过各种实践到达有利于学生综合本事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团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团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经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几次团体备课活动不仅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本事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很多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我在高一年级从事四个班级的地理教学,现在已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和三个模块的复*,面临学业水*考试的过关,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情境教育实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运用生活化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动机,将学*目标达成的从而更好地将学生引上自主学*的轨道,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地理教学中必修一侧重于自然地理的学*,研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必修二侧重人文地理的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必修三侧重于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案例教学为手段,最容易实现情景教学。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新版本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夏荷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尽量选贴*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地理,从中体验快乐。

  比如在讲必修一第二章中《天气系统》时,对于冷锋的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感悟昌吉秋天的天气特征,“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利用前后几天的一次天气变化来感受降水过程和气温变化来进行锋面知识的学*,因为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学效果还不错。这样,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地理事物的能力。

  还有,在讲必修一第四章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时,我将外出旅游的额尔齐斯河旅游景点的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接着提出老师和学生都要用“地理眼”来看问题,观察河流上游、中游以及下游,老师提示学生看十块的大小,水流速的急缓,河道的宽窄,河道**的陡峭程度等,通过形象感知内外力作用,通过归纳总结在应用中深化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凸显学生学*生活化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 利用实物、图片、身边的所有能用的物品,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比如我们学*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我用卫生筷子来演示,我用书籍演示岩层向上拱起和向斜弯曲。用卫生筷子演示背斜成谷的原因时,筷子不但能弯曲,而且还有可能折断,得出结论: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成谷地。逆推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性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又如,人文地理侧重于方法的探究,教材中的案例离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的太远,所以,我就拿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案例来替代,同时配以小组合作学*、自主学*等方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目的。在讲农业区位选择时,我用身边的案例鹰嘴豆,学生对此比较熟悉。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在材料中读取信息的能量,一举两得,目前的高考就是考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要考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内心感受和困惑。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最重要的过程性目标,因为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如果学生有了过程,就有了学*这部分知识的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

  第三, 必须精准教学,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最早认知。

  教学讲究科学、精准,切不可疏忽大意让错误根植于学生大脑中,难以纠正,在知识的梳理、问题分析、*题剖析等发面注意做到语言精炼、条理清晰、思考全面、表述科学,让科学思想和科学智慧“先入为主”,有利于学生科学智慧的动态生成。

  比如,在讲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学生对于这部分抽象的地理知识难以理解。我就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为例,青藏高原地区的特征是高寒,影响因素是高海拔的地形地势,这些抽象的难懂的语言,通过一张图片就可以轻松搞定,一张**和怀中抱着的小孩的照片,两张脸有着截然不同的颜色,妈妈爸爸的脸膛发红,小孩子的小脸肤色是白,我问:“父母与孩子的肤色差别如此之大,为什么?”生答:“晒得。”也有答:“紫外线强”的缘故。我接着问:“这说明什么”?生答:“青藏高原太阳光照强烈”。我又追问:“为什么”?学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弱”。继续追问:“我们昌吉地处准格尔盆地,海拔低,为什么我们这里夏季太阳辐射也很强?”生答:“夏季白天长”。学生结合第一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我又继续问:“我们当中有同学家住乡村,那你说说看,昌吉市和郊区或乡村比较,地面的建筑物、绿色植物有无差别?有。那么与其所在地的温度又有何关系”?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市区的温度高与郊区。“那又是为什么呢”?“市区的交通工具多,说明排放的尾气多”。“此外市区高楼大厦多,硬化的路面多,吸热快导致升温也快,所以气温高”。“气温高气流会出现怎样的运动”?“上升”?“结果呢”?“会成云致雨”;所以我们可以把昌吉市叫“干岛”或“热岛”,“雨岛”或 “湿岛”,还可叫“烟霾岛。我接着问:“昌吉市区夏季天气闷热时,我们常常盼望能下一场大雨,就能缓解酷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烈,尤其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吗?学生们又开始议论,昌吉市区与二宫乡比较,哪里的空气更清新?当然是二宫乡了。这说明什么因素的影响?

  经过步步设问,影响光照的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白昼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大气的污染状况,这样可以给学生呈现清晰的思路。只有把生活引入地理课堂,把“是什么”的老师讲授式的称述地理知识变为“为什么”的探究式的策略研究地理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就可以把机械式的学*转变为有趣的、探究式的研究性学*当中,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增强了学生学*的自信心,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改善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打下了基础。

  我们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只有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学生才求职的欲望,也就是遵循维果茨基所说的:只有跑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就是要求地理教师布置教学任务时,尽量使教学任务的难度处于中等水*,依靠学生现有的知识水*不能独立解决,但是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就可以顺利完成学*任务。老师在最后的探究结论上,必须给学生出示言简意赅的答案。不然学生对知识到底怎么描述、怎么表述模糊不清,那么这种教学还是无效的。

  第四,归纳分析、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的教学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或者本章内容、乃至一本书的内容都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将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构筑起来,只有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在做题时才会游刃有余。那么学生自己当然是不具备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此时必须借助老师的帮助,每学完一节内容,我都会在黑板上板书本节内容的框图,一章甚至一本书的内容学完后,我会在黑板上把本章内容在进行一次知识体系的框图,把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内在联系再次梳理,给学生一个完整、全面的框图展示,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综合运用知识时就能迅速调动运用地理知识。

  最后,归纳分析、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的教学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或者本章内容、乃至一本书的内容都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将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构筑起来,只有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在做题时才会游刃有余。那么学生自己当然是不具备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此时必须借助老师的帮助,每学完一节内容,我都会在黑板上板书本节内容的框图,一章内容学完后,我会在黑板上把本章内容在进行一次知识体系的框图,把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内在联系再次梳理,甚至上完一本书之后,我也要把一本书的主题内容给学生在黑板上完整的板书框图,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综合运用知识时就能迅速调动运用地理知识。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学*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变。

  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课型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等,如教材 “模拟海陆热力性质”、 “模拟水循环”等内容就可以把它单独设计成一节实验课。但实际课时较为紧张,所以很多活动只能压缩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时时时注意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针对难学这一点,在*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如地理成绩可能不好的学生,但地图绘得较好),并不断强化其学*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作为学生也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懂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摆正了自己的学*态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将要做什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4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我是产假后才接手这些班级,所以对班级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仅管带着小孩上课很辛苦,但我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多方面了解学生情景,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进取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进取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本事,掌握学*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构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理解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仅有学生学会了学*,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期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景,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建立学*型小组。遵循提高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的进取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不认真,练*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景,我在课堂上时刻经过激趣是学生坚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本事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所以,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舟五号成功回到,地震事件等,结合晋江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提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资料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本事,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资料,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等。

  精心编写单元练*,力求每一份单元练*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资料,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本事是*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所以,练*中适当让学生练*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本事,如开展研究性学*,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等。在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本事;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本事等。经过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本事,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到达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的目。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9、10、11三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是在上学期开始在这三个班任课,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用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学*。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只有学生学会了学*,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二、地理基础和地理思维同时抓。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在会考之后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选学文科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不认真,练*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

  学中渗透先进的学*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开展多样化的学*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结合柳州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能力。在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四、反思与展望

  反思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

  例如在上《环境问题》时,借助PPT动画,把柳州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搬入课堂,使学生能很轻松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内容,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反思二: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技术搭*台。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的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反思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涵,适度扩展其外延。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诚然,将每一环节做到缜密,完美,还需进一步探索,下更大的力气。

  1.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首先体此刻音准上。对地理教师的音准要求,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用普通话教学,力争做到读音准确、标准外,还应十分注意地名读音的准确。许多字的地名读音不一样于常用读音,我们应当勤查字典,千万不能想当然,以至于丧失自我的威信。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还体此刻一词一字用法的贴切上。例如:讲天气现象中的锋时,暖锋是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出暖气团是主动的一方;冷锋是暖气团被“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暖气团是被动的一方。这种用词的讲究,正是地理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师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2.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主要体此刻地理性上。

  教师讲课中要尽量使用本学科的术语。例如:地理课教学,总离不开讲方位,在表述方位时,教师必须用标准的方位术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不能用不规范的生活用语“上边、下边、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此刻要求教师能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教学,即有系统、条理分明的层次,教学语言要有序化。如讲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先分析纬度位置,再分析海陆位置;分析一个区域经济特征,先讲经济水*,再讲部门结构,最终才讲布局。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和趋势。

  3.地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所要求的科学性是针对中学地理水*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学地理那么严谨,科学性的程度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就是因教学对象的程度不一样,初中、高中所用语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针对性。新教师常犯的错误是“拔高”,用大学语言代替高中语言,用高中语言代替初中语言,自以为科学性强,但实际上脱离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学大纲上均有褶皱的概念,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定义,“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皱”。而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则只能告诉学生褶皱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叫褶皱”。虽然初中的说法不如高中严密,但鉴于学生年龄特征,只能这么说,否则揠苗助长,学生反而不能理解。

  4.地理教学语言的口语化要求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十)份(扩展6)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优选【10】份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课前准备】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中国北京的中关村是是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阅读课本第68页的知识窗,分析归纳这类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特点。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在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工业地域与城市工业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前两问,再结合对教材的预*和思考,尝试回答第三问。

  在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工业企业得以存在的条件,进一步考虑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学*目标

  展示

  投影学*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理解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的内涵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阅读课本3-2-4、3-2-5图及文字材料。

  ②展示导学问题:三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工业联系为什么会促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优势?理清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填写图1、图2中的相应内容。

  ③对学生的学*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及时填写图1、图2.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导学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理解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各自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区别。认识工业集聚的优势。认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下面的纲要图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3)工业地域的规模逐渐扩大,则有可能形成工业城市,如我国的石油城________;钢铁城_________等。

  [内容解析]工业联系分三种,其中生产联系是工厂之间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如钢铁厂和机械制造厂之间、汽车零部件厂和整车厂之间;空间联系又叫基础设施的联系,即不同工厂是为了利用某工业区提供的道路、水电供应、通信、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彼此间不一定存在生产联系;信息联系是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而彼此接*。由于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导致工厂在一定地域发生集聚,工业集聚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获得集聚效益的优势。工业集聚又最终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有的甚至形成专业化的工业城市。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集聚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另一种是新兴工业集聚,其往往是为了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有良好的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创新。

  探究活动2:工业过分集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工业分散的现象。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业地域分散的原因和条件

  ①阅读课本知识窗“日本工业地域的变化”,想一想日本工业地域分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得以分散分布条件是什么?

  ②指导学生阅读“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工业分散的另一种原因是什么?

  ②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代表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发言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认识工业集聚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出现的工业分散现象。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分为二地评价问题以及为问题寻找对策的理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形、*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播放交通拥挤录像)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像中喊出了“别挤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导入2: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分解: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 难 点: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式: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 、 、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 、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xx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xx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xx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