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

首页 / 教案 / |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哪里和我们*,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第7课《大小多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3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哪里和我们*,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第7课《大小多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也可以从*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诗句,理解意思。

  1.学*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 来――去 有――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 山――水 声――色

  4.结合板书练*背诵。

  (1)自己练*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14.画

  远 山 有色

  *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哪里和我们*,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第7课《大小多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8

  [内容简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虫、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具准备 图画(各种动物、象形字演变过程的彩图等);识字、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图画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象形字:日、月、马、鱼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

  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7.小结表扬。

  三、指导学生学*生字和会认字

  贴出1个会认字和2个生字。

  1.师:大家还记得学*生字的四个步骤吗?生:①读准音;②记住形;③组词解意;④认真书写。

  2.小组合作学*。学生根据学*生字的四个步骤小组合作学*生字和会认字(会认字不要求学生会写)

  3.集体学*。师:火、日、月这三个汉字的读音有什么地方想要提醒大家吗?生:①日是整体认读音节,请跟我读……②日是翘舌音,请跟我读……

  ……

  师:同学们真棒,能读准字音。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汉字呢?

  生A: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日字,把口字加一横就是日;

  生B: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月字,目字的最后一横去掉就是月……

  生C:老师,我有个意见,月字的第一笔是撇,而目字的第一笔是竖……

  ……

  师:同学们不仅能想出办法记住这些汉字,而且认真观察。下面,我们来给这些汉字找找朋友。

  生给会认字和生字组词。

  师:同学们对这些汉字朋友不仅能读准音、记住形,还能给它们找到许多朋友。下面,老师也想表现表现。师范写,生唱笔画,一起说说每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最后,学生描描写写生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及时指出、纠正)

  四、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1.找朋友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在音乐声中,手拿生字卡找找自己的音节朋友。

  2.猜字游戏。

  生:日字加一横是个什么字……

  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日”和“土”

  1. 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10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会认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很有礼貌?今天,老师作为奖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

  4、说到这老师突然想起前几天我们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他也写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诗是什么?齐诵《咏鹅》

  5、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们课堂的大诗人唐寅,课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共学:

  一、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读给同桌听。

  3、教读

  4、齐读诗歌。

  5、再次听读画出诗的停顿,课件出示对照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

  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二、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 4 )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什么的词语(颜色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 )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做动作)全班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1)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和单人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以读带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经验,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词语、朗读课文让孩子产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下课,喜欢下课的时候在操场上开火车,玩老鹰捉小鸡,玩贴人游戏,我们在操场上尽情的玩耍,瞧,大家玩得多快活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四课《操场上》,看看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下课时都在操场上做些什么?

  2、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谁能为大家读一读(指两生读)大家一齐读一读。

  二、看图识字

  1、瞧,操场上多热闹呀!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生答:在跑步,师要适时指导说完整话,操场上的有的小朋友在打排球,如果孩子回答的就是完整话,老师要鼓励:你瞧,某某说的话多完整呀,而且还用上了有的这个词语,老师要奖励他一颗说话星)(孩子找到了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老师总结: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他们都在打球)(适时出现词语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拔河)

  2、通过这一轮的回答问题老师发现大家都是认真观察的孩子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刚才你们说的体育活动中就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记得请我们的拼音老师来帮忙,大家一起读一读

  3、谁能带领大家读一读(2名同学)

  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看看这些红色的生字,你能用做动作的方式为大家表演吗?(打—这就是打球的打,一起读,打球,拔———瞧,拔在这里呢,他也是也是拔萝卜的拔,拔草的拔,拍—一起读拍拍皮球的拍)你可以当一名小演员了,因为你的动作实在是太形象了,送你一颗表演星

  5、认真观察的孩子你们发现了么,他的动作都是用什么来做的(手)所以这些字都是(提手旁的)(想一想你还能用手做出那些动作,还有那些字可能是提手旁的呢)刚才我们认的这些字都是提手旁的,以后我们认字时要记得把部首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来记,这样记字会更加容易

  6、刚才我们又学*了一种识字的好方法那就是做动作识字,蓝色字体的字你会用动作表示吗(跑)指生做动作,足字旁的自大多和腿部运动有关比如跳、踢等

  7、我们认识了足字旁,其实表示脚部的足字并不是这样写的,你找到足字了吗?生答:找到了,师:对就是他,瞧,足字旁的下部是一竖一提,而足字的下部则是一撇一捺

  8、来看看声、身字,它们的声母相同,韵母也很像,“身”前鼻音,“声”后鼻音。

  9、还有一个“体”左边“亻”与人有关,类似这样的字还有“他、你”。

  10、刚才咱们来到多媒体教室时,大家都特别高兴,迈开大步向前走,这就是步,一起来读一读。

  11、相信这些生字你一定已经熟悉了,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刚才我们学*的词语都是从操场上来的,有一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这幅画,还为他编了一首小儿歌,自己轻声读一读吧,不认识的字可请拼音来帮帮忙(生自读)

  2、同学们读实在是太认真了,几个字宝宝也忍不住要跳出来和大家见面了,大家看这个字怎么读(生回答,体育课中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体字)师表扬,多么善于观察的孩子呀、这么调皮的字宝宝一下子就被他找到了,送你一颗观察星,(如果孩子找到的不对,老师提醒:认真瞧一瞧,那个字宝宝还改变了颜色呢)体育的体也可以和身做朋友,一起读身体大家看,体育的体右半部是本字,我们以前认识他,本字加上单人旁就读体,这叫做熟字加偏旁记字法。

  3、和字宝宝交上了朋友,相信儿歌读起来一定能够更加顺利,自己大声的读一读。

  4、谁能为大家读一读(找四名同学读一读)读错了:注意看好拼音,拼音也可以帮助大家识字呀!

  5、大家一起读一读。(齐读儿歌)

  6、同学们学的这样认真,相信把这些字宝宝放在一起一定也难不倒你,自己大声读一读。

  7、我要找几个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小老师的声音一定要洪亮呀!(没人带读一个词语)

  8、刚才认识的字宝宝很不服气,他们说,刚才加上了拼音你们都能认识我,现在我摘掉帽子,你们准不行,孩子你们行吗?(行)

  9、指生领读(谁能带领大家读一读),读对了大家跟读,读错了,帮他改正一下。(2组分别找人领读,一组单人领读)

  10、相信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小火车开动起来,读一读吧(一行同学开火车读)老师评价,恭喜小火车顺利到达终点/哦误车了,谁能帮帮他。

  11、小火车开的可真顺利,瞧美丽的鲜花都为你绽放了,老师相信你的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好,带着你的高兴再把课文读一读。

  四、情感升华、付诸行动

  这节课我们收获可真多,既认识了生字又学*了课文,懂得了体育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希望下课同学们能够继续巩固所学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听课、读书、写字等方面的要求。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学*用品。

  3.情感目标:通过进行日常行为*惯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常用文具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惯的养成

  (一)听课

  1、正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溜号,要积极发言,有事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讲话声音要响亮。

  2、读书双手拿书,身体略向前倾,眼睛离书本要保留一尺远的距离,学会朗读。

  (二)写字(做到三个一)

  1、坐端正,身体稍稍前倾,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远。

  2、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手离笔尖一寸远。

  3、书写要干净(落笔稳、位置要准、不擦)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良好学**惯对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

  (一)用卷笔刀自己削铅笔。

  (二)整理文具。

  (三)整理书本(铅笔5支,橡皮一块,格尺,卷笔刀,课表)

  (四)学*包书皮(书本*整,不卷页,按当天课表内容装学*用品,摆放要有序,要整齐。

  #教育学生爱惜学*用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作业设计。

  1、回到家里自己试着把数学书包好书皮,写清楚名字。

  2、自己整理好文具、书包

  板书设计:

  1—3我想这样做

  保护视力注意姿势

  爱惜学*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向我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童趣,读了这篇课文想念孩子们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会关心别人。

  三、教学重点:

  在读书交流中体会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从小动物们帮助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图片、小动物们和睡莲的画像、星星。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情景导入。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吗?我最喜欢夏天,并且最最喜欢夏天的夜晚。请看(出示夏夜美丽幻灯片)。夜空中无数颗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闪烁出迷人的光芒。公园里,静悄悄地,所有的小动物都已进入了甜甜地梦乡。就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想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吗?(想)那就赶快地读一读15课:夏夜多美。

  在读之前老师要给你们两条读书建议: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中都有谁?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或读不通的句子,就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师:课文中都有谁?

  2、生:睡莲、小蚂蚁、蜻蜓、萤火虫(师根据生的回答贴上他们的图片)。

  3、师: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4、生: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姑姑救了小蚂蚁。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5、师:在你们读书的时候,有四个调皮的词宝宝偷偷的跑出来,迷了路回不了家了。你们愿意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愿意)你愿意送谁?请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分别把蚂蚁,蜻蜓,睡莲,萤火虫贴到相应的位置)

  6、师:我这里还有一群有趣的`字宝宝,它看见你们都这么聪明,就想和你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听清楚他们的要求:看见他们之后,立即喊出他们的名字,并用一个动作或表情把他们的意思表示出来。(师分别出示哭、着急、趴下、睁眼)

  7、师:现在他们想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演,谁敢来?下面的同学当好小小导演,喊出他们的名字,让这两位同学做出动作。(师出示谢谢、弯腰、爬)

  8、师:调皮的词宝宝丢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出来了,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南北挑战赛)

  (三)品读课文,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认识了有趣的生字宝宝,相信你们读起课文来会更有感情的,更流利的。(分别请生读1、2、3、4、5自然段)后重点处理静悄悄、感激,连声。

  1、师:我怎么没听出静悄悄的感觉呀?谁能读出静悄悄的感觉?(生读)你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吗?现在咱们的教室就可以用静悄悄来形容。师:我听到了一个词(出示感激)谁认识这个词?生读谁能用感激说一句话?

  2、生:我很感激我的爸爸。

  3、师:睡莲救了小蚂蚁,小蚂蚁也很感激睡莲姑姑,那可不是一般的感激而是非常感激(出示非常感激)齐读。所以小蚂蚁连声向睡莲姑姑说谢谢。连声说谢谢是怎么说?

  4、生:就是连着说了好几声。那你来表演一下。(找两三位同学起来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5、师:那咱们来表演一下连声说。我来当睡莲姑姑,你来当小蚂蚁。(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表演地也非常好)

  6、师:睡莲姑姑不但救了小蚂蚁,而且非常热情地邀请小蚂蚁:“今晚就在这住下吧,你们瞧,夏夜多美呀!”(出示幻灯片生赞叹啊多美呀!)

  7、把你看到的美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小蚂蚁听听,看谁说的话,能让小蚂蚁住下来。(师引导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8、生:我看到了夜空中有无数颗小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生:睡莲姑姑的花瓣好美。

  9、生:荷叶青青的,圆圆的好美。

  10、生:水草,河水很美。

  11、师:你们把夏夜说的这么美,小蚂蚁被你们留下来吗?(没有)

  12、师: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13、生: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14、师:多懂事的小蚂蚁呀!

  15、师:是呀,天都这么黑了,小蚂蚁还没回家,你们想象一下他的爸爸妈妈现在正在干什么?

  16、生:正在着急地到处寻找小蚂蚁。

  17、师:是呀,他的爸爸妈妈该有多着急呀,现在如果你是那只小蚂蚁你会住下来吗?(不会)

  18、师:那么就让我们大声地、坚决地对睡莲姑姑说(出示:不!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齐读两次

  19、师:看来小蚂蚁是真的想回家,可睡莲姑姑哪也去不了,没办法送小蚂蚁回家,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看谁来帮忙了?(生读书)

  20、师:谁来帮忙了?(小蜻蜓)你愿意当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吗?(愿意)师:那就请你用小蜻蜓的话向睡莲姑姑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1、师:谢谢你热心的小蜻蜓。(和生握手)还有热心的小蜻蜓愿意帮忙?那你也来表表你的决心吧!

  22、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3、师:也谢谢你。还有愿意帮忙的吗?都愿意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睡莲姑姑说。

  24、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5、师:可是,我有点胆心,天这么黑,你们能行吗?这时,谁飞来了?生:萤火虫。

  26、师:你愿意当萤火虫吗?(愿意)你打算怎么帮忙?

  27、生:我来给他们照亮。

  28、师:请你也以萤火虫的话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我来给你们照亮)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29、师:谢谢你,热心的萤火虫。还有热心的萤火虫愿意帮忙吗?(生都举起手来)你们都愿意帮忙呀,都是热心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对小蜻蜓和小蚂蚁说:(师手指大屏幕)

  30、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31、师:这下,睡莲姑姑可以放心地让他们送小蚂蚁回家了。在这美丽的夏夜,你认为还有哪些小动物可送他们回家?

  32、生:蝴蝶、燕子、小鱼、乌龟、大雁??

  33、师:有这么多热心的小伙伴都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可乐坏了。看,(出示幻灯片)小蚂蚁爬上“飞机”,“飞机”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4

  一、教学要求

  1毖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被崛5个字。

  3闭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生字“色、春”和要求会认的字“*、声、惊”的音。

  随生字“画、听、春”的学*,认识偏旁“”(凶字框)、“口”(口字旁)和“”(春字头)。

  指导写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偏旁识记字形,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注意“画”字上面的部分与“”不能离得太远;“听”字的口字旁要写得略靠上;“春”字中“”(春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些,盖住下面的“日”。

  (三)朗读、背诵指导

  本课是韵文形式的谜语,诗句节奏鲜明,讲究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边读每一行诗边看图,通过读和看图,体会诗中的“山、水、花、鸟”有什么特点,从而猜出谜底。然后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四)练*提示

  第三题,读一读。要求读的每一组词意思都是相对的,学生可以在读中巩固所学生字词。

  (五)扩展活动

  自己作一幅山水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听课、读书、写字等方面的要求。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学*用品。

  3.情感目标:通过进行日常行为*惯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常用文具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惯的养成

  (一)听课

  1、正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溜号,要积极发言,有事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讲话声音要响亮。

  2、读书双手拿书,身体略向前倾,眼睛离书本要保留一尺远的距离,学会朗读。

  (二)写字(做到三个一)

  1、坐端正,身体稍稍前倾,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远。

  2、注意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手离笔尖一寸远。

  3、书写要干净(落笔稳、位置要准、不擦)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良好学**惯对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学会自己整理学*用品

  (一)用卷笔刀自己削铅笔。

  (二)整理文具。

  (三)整理书本(铅笔5支,橡皮一块,格尺,卷笔刀,课表)

  (四)学*包书皮(书本*整,不卷页,按当天课表内容装学*用品,摆放要有序,要整齐。

  #教育学生爱惜学*用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作业设计。

  1、回到家里自己试着把数学书包好书皮,写清楚名字。

  2、自己整理好文具、书包

  板书设计:

  1—3我想这样做

  保护视力注意姿势

  爱惜学*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7

  课前透视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切入

  (出示挂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翘舌:“色”是*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2、多种方式练*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

  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竟赛活动。

  第二课时

  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背诵

  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背诵。

  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

  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 一年级语文《画》原创教案设计

  (游戏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练,提高了教学效率。)

  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写字

  1、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3、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评议展示。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教会学生运笔的方法,把字写工整、写漂亮。)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也可以从*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诗句,理解意思。

  1.学*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 来——去 有——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 山——水 声——色

  4.结合板书练*背诵。

  (1)自己练*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14.画

  远 山 有色

  *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9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3、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有-无,来-去)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远*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注意走字底。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能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学*一类、二类生字。

  (1)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练*用“又……又……”说话。

  (2)“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蜜。”?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美好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4)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设计:

  看月亮:又大又圆

  心里甜蜜

  吃月饼:又香又甜

  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生字,熟读课文。

  2、指导书写。

  3、完成课后练*。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

  1)练*读课文,读好重点句。

  2)读生字卡片和词组。

  3)交流布置作业内容。

  二、写字练*,指导书写

  中:竖在竖中线的位置。

  心:注意三个点的位置以及卧钩的写法。

  也:掌握好笔画间的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把带点的字读准确。注意区别*翘舌读音,和轻声的读法。

  3、说一说。练*用“又……又……”说话;会说比喻句,表达完整的意思。

  4、读一读。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2)熟读四个词语,争取背诵下来。

  (3)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2)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画鸡》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通过对一只大白公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公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这首古诗以“画鸡”为题,从绘画的角度写“公鸡”,通过描绘的过程,赞美公鸡的美丽和贡献,培养儿童喜爱大公鸡、学*大公鸡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四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2行),具体描绘公鸡威武神气的样子。第二层(3~4行),点明公鸡言行作用。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抓住古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表;二是通过语文学*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比较系统地学*汉语拼音l,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够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用口头或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其中,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生字词。

  四、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我们应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学*方法的*得、良好学**惯的养成等。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对公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画鸡。这时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让学生试读生字,拼读生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拼音的注意。接着,通过引导激励,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以拼音为凭借认识相应的生字词,并顺利过渡到试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指导试读古诗,学*生字:

  1)让学生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生字;同桌间互读古诗,相互帮助学*生字。

  2)用手指着书,跟着录音读古诗。从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位置,纠正字音。

  3)检查,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2、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多次,不断与学生见面,激发学生兴趣,动静结合,最终达到准确快速认读的程度。多种方法学*生字。

  4)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生字进行多种方法构建、学*。

  例如:a、猜字谜。*: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b、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c、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d、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门”字。

  e、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f、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g、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大面积,分层次的听读、识字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整体记忆,发展儿童了的语言;同时,利用拼拼音的方法和无意识的识字作用,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口答)

  4、突破难点,学*最后两行。通过认识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欣赏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因为学生预*时,大多已经将古诗背诵会了,所以该环节只需要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即可。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开。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从而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继续保持,并促进了学生间,学生和家长间的交流、沟通。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惯。

  二、教学重点:口语表达清楚。

  三、教学难点:交际有礼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我们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本领?请用上“我会——”说。(生答:会唱歌、跳舞、画画……)

  2、这节课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画画本领,好吗?

  3、齐读课题:《我们的画》。

  (二)、活动:小小解说员

  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游戏的名称叫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做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指出并改正。教师示范讲解、后评议、颁奖、提出意见

  3、学生组内学*并交流.。

  4、提供台舞,让学生表演,并相互评价。

  5、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

  (三)、活动:图画公司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

  1、创设公司让我们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1)把你们的画放好整齐,做到美观

  (2)选一名分公司经理

  (3)给自己的分公司的取名字。

  2、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3、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4、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5、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四)、活动;画展(活动升华)

  1、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都数同学还没欣赏完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2、分类画展:请学生将学生的画贴在不同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3、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

  (五)、评价小结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案

  1、评出班级最佳:

  (1)大大方方奖

  (2)热情奖

  (3)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画

  八、课后反思: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案12下一页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4

  课前透视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切入

  (出示挂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翘舌:“色”是*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良好的评价能力。)

  2、多种方式练*朗读。

  (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领读、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

  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竟赛活动。

  第二课时

  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背诵

  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背诵。

  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

  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 一年级语文《画》原创教案设计

  (游戏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练,提高了教学效率。)

  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写字

  1、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2、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3、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评议展示。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教会学生运笔的方法,把字写工整、写漂亮。)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5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读读这首诗,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充满勃勃生机和浓浓春意的画面。

  教学的重点是练*朗读,认字。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准备一幅山水画。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读准,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如“色”的声母是*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如果有的学生读错,就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正音。

  学生在*时生活中可能已认识了一些汉字,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不”加上“辶”是“还”。“”“”是新学的偏旁,学生认识它以后,让他们自己认记“春”“惊”的字形。此外,要指导学生比较区别“人、八、入”和“无、天”的音形义。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笔画都比较简单,可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字写匀称。“人”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要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三)词句

  要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熟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弄懂每行诗在字面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结合看图和启发学生回忆郊游时看到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诗中说“山有色”,那么山会是什么颜色?流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为什么诗中却说走*流水仍听不到声音?使学生弄清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和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理解第三、四行诗句与画上内容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是画。

  诗中有几对反义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它们的意思。如“远”和“*”意思相反,是比较来说的。可以举例说明,如“小明的家离学校远,小英的家离学校*”,让学生知道远和*所表示的距离不一样。

  (四)朗读、背诵

  1、学生理解诗意后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注意掌握好停顿和重音。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听——,春去——,人来——”。

  2、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板书“山、水、花、鸟”,回忆诗句的顺序和内容,自己先小声试背,再齐背,最后指名背。

  (五)实践活动

  1、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音乐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游戏。

  2、布置学生回家找谜语,课后开展谜语竞猜活动。在规定的时间里谁说得多,猜得对,并说清楚是怎么猜出来的为优胜。先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胜者,然后在全班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指导看图

  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二)理解诗句

  让学生借助拼音读熟诗句,然后启发他们说说每行诗的意思。最后完整地读一读,说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三)创设情境

  指名一位学生扮演小诗人,先站在教室后,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图画,一边听一边说“‘*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

  (四)指导朗读、背诵

  (五)复*巩固字词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做反义词找朋友的游戏。

  (六)指导写字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个部首“竖弯勾”、“横折弯勾”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1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感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2.难点:了解诗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幅挂图(出示挂图),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

  1、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看见过“山、水、花、鸟的情景吗?那老师问你几个问题,请想好后回答

  (1) 如果从从远处看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季节就会怎样?(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学*课文

  板书:1。画

  二、 分散识字

  1、试读课文

  A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B 找出生字并圈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C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D 愿意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2. 问题引路,学文识字

  A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B请一位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为什么人走*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

  C请一名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什么时候开的?(春天)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花还没谢?(板书:春去还在)

  D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E把课文再读一遍,圈出的生字同桌读一读,互相当小老师。

  3.巩固练*

  A试读全文,小组检查朗读,班上朗读比赛。

  B检查生字(卡片,指名读)

  C生口头组词语

  D认识两种笔画“竖弯勾”、“横折弯勾”和偏旁“走之”

  三、集中识字

  1自学课文

  A自读课文B小组读课文

  2学*字词,读音说义

  A指名读课文

  B师配音读课文,生表演,加深记忆

  C开火车、指名、做游戏读生字(卡片)

  D说说不懂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小组)

  E齐读课文,试着背诵(以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四、课堂练*:开火车每人一句背诵课文。

  五、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能说一说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档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学*生字

  1、学*“竖弯勾”、“横折弯勾”。

  2、分析字形。(说说是怎么记的)

  3、师范写,出示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师边说边写,重点指导“竖弯勾”、“横折弯勾”。“二”、“七”、“无”竖弯钩中的“竖”都在竖中线起笔。同学们在课本剩余格中写。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反义词

  1、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同桌交流。(师板书:远---*、去——来)

  2、你还知道那些意思相反的词?谁来说一说。自由发言,师订正。

  四、课堂练*:

  在田字格本上写本课的生字,每个字写4遍。

  五、拓展延伸:

  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一首谜语古诗和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们都能背上来。真聪明!在以后的学*中也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和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留心学*,多多识记,语文水*会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反义词:远——*

  有——无

  去——来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7

  教材分析:

  《画》是第一册中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入学才两个月,小组合作、探究学*的*惯与能力正在逐步培养过程中。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一则谜语,谜底即题目——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对这首诗,基本上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我决定采用探究性的学*方式来完成学*内容。

  教学过程:

  师: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实际上是一则谜语,我们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兴奋的,异口同声)画。

  师:(故作惊讶)你们为什么猜它是画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去想过。

  师:别急着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位小朋友要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小组长要把小组内同学的意见向大家汇报。

  生:马上四人一小组围在一起,说开了。

  师:慢慢巡视,时而凑过去听听小朋友都在议论些什么。教师走到一个小组旁边,弯下腰加入了他们小组的讨论。

  生A说题目是画,所以猜是画。

  生B说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猜是画。

  生C表示赞同B的说法。

  生D说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有声音的,现在走*水旁没有听到水的声音,肯定是一幅画,所以猜是画。教师认真地听完每位同学的发言后,微笑着点点头,离开了。

  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教师示意停下,请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毛思琪认为这则谜语边上挂着一幅画,因此说是画。陈子熙说题目是画,因此就猜是画。我认为,书上写着“人来鸟不惊”,如果是真的鸟,没等人走*,鸟就老早飞走了,而现在人来了,鸟也不飞走,肯定是画着的,所以猜是画。还有黄天宇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说明花不是真的.,是一幅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认真,还有哪一组要汇报?

  生:(马上又有一位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远看山有色,就是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听水无声就是站在水边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去花还在,就是春天过去了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是人来了鸟也不飞走。

  生:(马上反驳)她汇报的不是他们小组的意见,而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生:(另一位学生马上又接着说)她说的是这首诗的意思,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师:你们两位同学真了不起,会倾听,会思考。你们才真正是学*的主人。教师带头为他们的精彩发言热烈鼓掌,其他小朋友也鼓起了掌。

  教学反思:

  1、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台上,主动学*,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成果。如,那两位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是具有何等强的学*力,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2、毕竟是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惯,学*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惯,以保证小组学*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有效性。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8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认字冠裁满将敢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生:*素,*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感知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

  学*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惯

  通过对本课生字的学*,让学生体会拼音对我们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听读识字。

  2、利用生字,引导学生体会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呢!

  二、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新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一只大公鸡图片,用逗趣的教学语言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它有哪些生活*性呢?(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大家说的真好,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想学就请大家把书翻到47页(这样导入新课,真实具体,形象直观。)

  三、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听课文录音,把不认识的字圈下来

  (2)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

  (3)认识生字:画鸡雪生千门*户开

  (汉字结构复杂,难学难记,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

  例如:

  1、猜字谜。*: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门”字。

  4、练*,填生字。

  画鸡

  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白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一叫()门万()。

  (4)学写生字:*户开

  学笔顺

  *:一笔横,二笔点,三笔撇,四笔横,五笔竖

  户:一笔点,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撇

  开: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四笔竖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口答)。

  五、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农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勤劳吗?那么,大公鸡比农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学们,你们觉得大公鸡勤劳吗?那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学*大公鸡这种勤劳的品质啊?(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七、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八、作业布置

  1、学写生字:*户开

  2、背诵《画鸡》这首诗

  教学《画鸡》这节课时,我以“浅唱低吟学古诗”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用“听——读——演——唱”的环节贯穿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灵活多样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感悟诗之美,公鸡之美,以读促教,以读代教。创设*台,让学生在交流、表演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想像和创新等能力。体现语文课与艺术课的整合,享受古诗的美,陶冶情操。孩子们学*兴趣浓厚,多数孩子能当堂课熟背古诗《画鸡》,教学效果良好。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9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有”和“无”、“来”和“去”

  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乐感的培养。

  二、感受2/4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2/4拍子的节奏规律。

  教学重点:

  最后一句乐句的:“rit符号,听出和唱出渐慢和渐弱的效果。

  教学难点:

  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也可随机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来发现新的难点并解决。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活动:全班一起背古诗两三首。(同学们,你们刚才朗诵得真好听,那时你们读出来的,可是你们听过唱出来的古诗吗?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下面的音乐,唱出来的古诗。、刚才的音乐旋律美不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伴奏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感受。(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做适合的动作、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音乐旋律美不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是的,非常优美,宁静、抒情、动听,其实这是我国的一首古曲《春江花夜月》的旋律,它也,配上歌词就更好听了。、)

  三、欣赏范唱音乐,说说出自哪一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经听出是哪一首诗了。原来古诗除了能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

  四、学生谈听到歌词后的感受。(请同学们再听一次音乐,不要打开书,也不要唱,听听唱歌词时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看谁的小耳朵最尖、最灵敏)(同学们,你们有注意到最后一句吗?让我们来重听一次最后那一句音乐、这种唱法叫渐慢渐弱,用拉丁字母“rit”表示,以后我们唱歌遇到这个标记就要怎么唱啊?、)

  五、认识2/4拍子,感受其强弱规律。(接下来我们再听音乐,请同学们找出这首歌的强弱规律,并拍出来、)(同学们的耳朵和小手真棒,都能听出来,也能拍出来了,表扬你们自己。)

  六、学唱歌词,解决难点“一字多音“的唱法。(现在我们来学唱这手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学唱。)(你们觉得哪里最难唱,告诉老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学*)

  七、运用:将学过的古诗套进本曲旋律来唱。(我们已经会有感情地唱《画》了,大家注意一下,古诗“画”每一句是几个字,那我们可部可以也选一些五个字的古诗套进去唱呢?同学们自己试一下。、)(有哪位同学准备好了吗?请你来、好听吗?老师也来唱、)

  八、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我们学*了用朗读和唱的方法来表现音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可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和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你们见过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吗?让老师来模仿、)

  九、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请请到的同学自己到台上选乐器,选要快,还要互让,不能抢、)(另外叫两位同学来学古人朗读、)

  十、整合:(全班朗读一次,音乐响起,没表演的同学唱,其他的表演和演奏,让老师们听听是唱的同学唱得好还是演奏的好还是乐器伴奏好。)

  十一、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3)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2)学生动脑筋猜

  (3).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首古诗《画》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画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4.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画

  1、出示“人、火、文、六”齐读

  2、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学生认真看

  4、学生描红,练写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哪里和我们*,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第7课《大小多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3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5

  【教学目的】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 无”“远. *”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⑴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⑵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⑶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⑷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⑸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⑴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⑵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⑶“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⑷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⑸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⑴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⑵看手势朗读后两句。(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⑶朗读全文。

  ⑷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4)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3篇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会认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很有礼貌?今天,老师作为奖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

  4、说到这老师突然想起前几天我们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他也写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诗是什么?齐诵《咏鹅》

  5、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们课堂的大诗人唐寅,课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共学:

  一、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读给同桌听。

  3、教读

  4、齐读诗歌。

  5、再次听读画出诗的停顿,课件出示对照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

  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二、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 4 )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什么的词语(颜色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 )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做动作)全班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舌音,“声”是翘舌音;“*、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听水无声。 *听水有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5)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画》是第一册中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入学才两个月,小组合作、探究学*的*惯与能力正在逐步培养过程中。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一则谜语,谜底即题目——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对这首诗,基本上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我决定采用探究性的学*方式来完成学*内容。

  教学过程:

  师: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实际上是一则谜语,我们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兴奋的,异口同声)画。

  师:(故作惊讶)你们为什么猜它是画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去想过。

  师:别急着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位小朋友要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小组长要把小组内同学的意见向大家汇报。

  生:马上四人一小组围在一起,说开了。

  师:慢慢巡视,时而凑过去听听小朋友都在议论些什么。教师走到一个小组旁边,弯下腰加入了他们小组的讨论。

  生A说题目是画,所以猜是画。

  生B说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猜是画。

  生C表示赞同B的说法。

  生D说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有声音的,现在走*水旁没有听到水的声音,肯定是一幅画,所以猜是画。教师认真地听完每位同学的发言后,微笑着点点头,离开了。

  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教师示意停下,请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xxx认为这则谜语边上挂着一幅画,因此说是画。陈子熙说题目是画,因此就猜是画。我认为,书上写着“人来鸟不惊”,如果是真的鸟,没等人走*,鸟就老早飞走了,而现在人来了,鸟也不飞走,肯定是画着的,所以猜是画。还有黄天宇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说明花不是真的,是一幅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认真,还有哪一组要汇报?

  生:(马上又有一位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远看山有色,就是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听水无声就是站在水边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去花还在,就是春天过去了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是人来了鸟也不飞走。

  生:(马上反驳)她汇报的不是他们小组的意见,而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生:(另一位学生马上又接着说)她说的是这首诗的意思,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师:你们两位同学真了不起,会倾听,会思考。你们才真正是学*的主人。教师带头为他们的精彩发言热烈鼓掌,其他小朋友也鼓起了掌。

  教学反思:

  1、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台上,主动学*,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成果。如,那两位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是具有何等强的学*力,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2、毕竟是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惯,学*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惯,以保证小组学*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练*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4.学*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老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 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着背诵。

  5.学*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5、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这篇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一课时做好了“读”的铺垫后,在第二课时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的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说来,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不过在第一课时设计的有些简单,学生书读的不透。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与音乐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乐感的培养。

  二、感受2/4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2/4拍子的节奏规律。

  教学重点:

  最后一句乐句的:“rit符号,听出和唱出渐慢和渐弱的效果。

  教学难点:

  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也可随机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来发现新的难点并解决。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活动:全班一起背古诗两三首。(同学们,你们刚才朗诵得真好听,那时你们读出来的,可是你们听过唱出来的古诗吗?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下面的音乐,唱出来的古诗。、刚才的音乐旋律美不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伴奏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感受。(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做适合的动作、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音乐旋律美不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是的,非常优美,宁静、抒情、动听,其实这是我国的一首古曲《春江花夜月》的旋律,它也,配上歌词就更好听了。、)

  三、欣赏范唱音乐,说说出自哪一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经听出是哪一首诗了。原来古诗除了能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

  四、学生谈听到歌词后的感受。(请同学们再听一次音乐,不要打开书,也不要唱,听听唱歌词时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看谁的小耳朵最尖、最灵敏)(同学们,你们有注意到最后一句吗?让我们来重听一次最后那一句音乐、这种唱法叫渐慢渐弱,用拉丁字母“rit”表示,以后我们唱歌遇到这个标记就要怎么唱啊?、)

  五、认识2/4拍子,感受其强弱规律。(接下来我们再听音乐,请同学们找出这首歌的强弱规律,并拍出来、)(同学们的耳朵和小手真棒,都能听出来,也能拍出来了,表扬你们自己。)

  六、学唱歌词,解决难点“一字多音“的唱法。(现在我们来学唱这手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学唱。)(你们觉得哪里最难唱,告诉老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学*)

  七、运用:将学过的古诗套进本曲旋律来唱。(我们已经会有感情地唱《画》了,大家注意一下,古诗“画”每一句是几个字,那我们可部可以也选一些五个字的古诗套进去唱呢?同学们自己试一下。、)(有哪位同学准备好了吗?请你来、好听吗?老师也来唱、)

  八、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我们学*了用朗读和唱的方法来表现音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可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和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你们见过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吗?让老师来模仿、)

  九、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请请到的同学自己到台上选乐器,选要快,还要互让,不能抢、)(另外叫两位同学来学古人朗读、)

  十、整合:(全班朗读一次,音乐响起,没表演的同学唱,其他的表演和演奏,让老师们听听是唱的同学唱得好还是演奏的好还是乐器伴奏好。)

  十一、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6)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菁选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底和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诗句。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灯片出示谜语)学生先读后猜。

  2、我们再来猜一个。(灯片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诗:“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看到了什么?

  3、(灯片圈出“山、水、花、鸟”四个字)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这是一幅画,学生读诗题,老师板书课题。

  5、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灯片出示自读要求)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纠正字音。

  (1)你们都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示范读)

  (3)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灯片出示朗读节奏)请你跟我画一画朗读节奏。

  (4)请你跟我这样读。(教读,自读,抽读,带读,齐读)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灯片出示第一二句)同学们,“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说)

  (1)这两句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远*,有无)

  (2)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的偏旁叫刀字头。(灯片出示刀字头),请你跟我说一说,刀字头,刀字头。撇,横撇,刀字头。

  (3)你*时看到的景象也是“*听水无声”吗?这里为什么说*听水无声呢?因为这里说的.是——画!

  5、(出示最后两句诗),读“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又什么意思呢?

  (1)这两句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勾出来吗?(灯片出示反义词:去,来),你知道的反义词还有哪些?(学生说)我也搜集了一些反义词(出示灯片),请你跟我读一读。

  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高——矮。通过两个学生的比较,体会“高、矮”的意思。

  远——*。哪里和我们*,哪里和我们远?通过说说,体会“远、*”的意思。

  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早——晚。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3)我们*时看到的景象也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吗?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里的花儿不会谢,鸟儿不会飞走。

  6、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离开了课文,你还知道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青蛙跳伞”,生字宝宝出来,请你使劲喊他的名字。(开始游戏)

  2、我们再跳一次吧!不过这次的玩法和上次不一样,我们的玩法是,请你喊出生字宝宝的反义词。(开始游戏)

  3、游戏真好玩!现在请翻书67页,我们一起来写字吧。

  4、引导学生观察、跟着书空,书写四个生字。

  5、讲评学生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预*第7课《大小多少》

  [内容简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虫、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具准备 图画(各种动物、象形字演变过程的彩图等);识字、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图画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象形字:日、月、马、鱼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

  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7.小结表扬。

  三、指导学生学*生字和会认字

  贴出1个会认字和2个生字。

  1.师:大家还记得学*生字的四个步骤吗?生:①读准音;②记住形;③组词解意;④认真书写。

  2.小组合作学*。学生根据学*生字的'四个步骤小组合作学*生字和会认字(会认字不要求学生会写)

  3.集体学*。师:火、日、月这三个汉字的读音有什么地方想要提醒大家吗?生:①日是整体认读音节,请跟我读……②日是翘舌音,请跟我读……

  ……

  师:同学们真棒,能读准字音。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汉字呢?

  生A: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日字,把口字加一横就是日;

  生B: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月字,目字的最后一横去掉就是月……

  生C:老师,我有个意见,月字的第一笔是撇,而目字的第一笔是竖……

  ……

  师:同学们不仅能想出办法记住这些汉字,而且认真观察。下面,我们来给这些汉字找找朋友。

  生给会认字和生字组词。

  师:同学们对这些汉字朋友不仅能读准音、记住形,还能给它们找到许多朋友。下面,老师也想表现表现。师范写,生唱笔画,一起说说每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最后,学生描描写写生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及时指出、纠正)

  四、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1.找朋友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在音乐声中,手拿生字卡找找自己的音节朋友。

  2.猜字游戏。

  生:日字加一横是个什么字……

  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日”和“土”

  1. 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7)

——一年级上册教案(精选十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录音导入: 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6分

  1、 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 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 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 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有关的内容吗?

  四、 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 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 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 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 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 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 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 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 指名读一读。

  六、 背诵课文。 7分

  1、 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 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言语情境中进行言语活动,才能从模拟的角色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水*,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想说、爱说、敢说。

  打电话是一种十分便洁的`通信方式,两个人在电话的两方交流着信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3中的口语交际课就是《打电话》,对于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我还是在课前找来了两部电话机,并在课末设计了三个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水*。

  师:一天,你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想打个电话问问你的好朋友。谁来扮忘记作业的同学?谁来演他的好朋友?

  宋振佳(忘记作业的学生):喂,你是我的好朋友顾志新吗?

  顾志新(忘作业学生的好朋友):我是顾志新,请问你是谁呀?

  宋振佳:我是你的好朋友宋振佳,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忘记了,你知道吗?

  顾志新: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朗读第8课,还要抄写生字;数学是做练*册第33页。你知道了吗?

  宋振佳:知道了。谢谢你!

  顾志新: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宋振佳:再见!

  顾志新:再见!

  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们打电话时很有礼貌。

  师:是的,他们成功了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打电话任务。接下来,我们再来玩电话的游戏。这次是,爸爸出差了好几天了,你很想念爸爸,想给爸爸打个电话。这次,老师做爸爸,谁来给爸爸打电话?

  一些学生笑过之后,纷纷举手。

  生(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师(爸爸):快了,大概还要两天吧。

  生:爸爸,别忘了给我买故事书,你答应好几次了。

  师:好的,这次决对不会再忘了。孩子,快要期中考试了吧?

  生:是的,下星期五。

  师:爸爸不在家,可要用功学*啊!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

  生:早就完成了,今天考试,我还得了98分呢。

  师:不错!不错!

  师:跟老师爸爸说得这么亲,相信你一定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是,奶奶身体一直不好,你又和奶奶住得比较远,怎么办呢?

  生:打个电话问候奶奶。

  师:这次,沈老师做孩子,谁来演奶奶?

  师(孩子):喂,是奶奶吗?

  生(奶奶):是呀,你是冬冬吧?

  师:是的,奶奶。您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生:好些了。

  师:奶奶,注意身体,别忘了吃药。

  生:谢谢你关心。

  师:对了,奶奶,今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家来,到时就可以看到您了。

  生:真的吗?那太好了。

  师:真的,奶奶,我是听爸爸说的。到时候再说吧。再见,奶奶!

  生:再见,孩子。

  至此,作为教师,应从管理者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的一名合作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人,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想说、爱说、敢说。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我们孩子的言语一定也会更加精彩。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东方明珠。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映出东方明珠的画面。

  2、教师在配乐中叙述: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东方明珠。

  3、欣赏配乐朗读。

  三、初读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

  (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4)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

  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学*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

  (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

  (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

  (5)指导用喜爱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2、尝试背诵。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学生在《*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第二自然段。

  映示东方明珠。

  (1)指导看图,学*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出示: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指名读。说说怎样的人才是“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

  (3)看图联想,学*第二句。

  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

  2、学*第三自然段。

  (1)小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

  (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3)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三、巩固

  1、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

  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

  四、指导写字

  1、认读。

  2、指导书写。

  3、学生在《*字册》上练*描红、仿影,临写。

  《东方明珠》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东方明珠》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读通课文,学*生字。

  第一个内容进行得还算顺利。(现在总算比前几天好些了。)指名读课文,不少小朋友读得还不错,不过还是有一小半的孩子读得不好。不过不要紧,学完了生字,回家做完亲子作业,再读读课文,相信明天再讲读课文时,应该好很多。

  接着让孩子们标出小节,巡视了一下,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标对了。再请人说说,对一对,过去了。

  然后我们一节一节地读读课文,再把每一节中的生字找出来,读读,第一个内容就算过去了。

  学*本课生字,前一段时间是让孩子们自己看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再看课件演示,自己描红的。今天没有让孩子们看书,让他们猜猜这些字怎么写,书空出来给我看,接着我们再一起看课件描红,孩子们非常高兴,“耶,耶”地叫个不停。只有“方”字笔顺错了,集体纠正了。

  只是没有时间写字了,只得利用课外的时间让孩子们写字了。

  反思:

  这是这一段时间来上的第一节完整的课,能引导孩子读通课文,并指导书写好生字。

  在想现在大概真的可以让孩子学*着如何预*了。如可以让他们自己先回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事实上,有不少孩子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借助拼音自学“绿色通道”里的生字。亲子作业可以提前布置,在第一课时里检查检查,发现问题再纠正,这样可以节约课上的时间,同时指向性也会很强。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a.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b.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c.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a、b。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d.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电视、空调、玻璃。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本课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我在出示挂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我注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让学生有一个学*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专家评析

  本节课,教师用全新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准确把握教材,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把教学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进行*等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发展为对数学的兴趣。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按事物数量的多少依序找出数量是1、2的最后,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由数画上的到数身边的实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数一数的学*活动中,申老师特别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基于这一点,申老师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惯。申老师把良好学**惯的培养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惯的教育。

  9加几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教材选取了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规律。同时,本节课学*的内容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其他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会自主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节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精选十篇)(扩展8)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汇总5篇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也可以从*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诗句,理解意思。

  1.学*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 来——去 有——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 山——水 声——色

  4.结合板书练*背诵。

  (1)自己练*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14.画

  远 山 有色

  *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生说,学生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也可以从*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弯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弯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诗句,理解意思。

  1.学*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