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

首页 / 教案 / |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1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 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小马、小鸭、小鸟、)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 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马、、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初步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学*歌唱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眼罩一个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

  (1)教师:有一只小,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蒙上了眼睛,走进房间,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开心极啦!

  (2)教师:看看我这只小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并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2)教师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

  (3)教师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结束时两个小伙伴要做亲热的动作。

  (4)教师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了解完整的游戏玩法。

  3.在教师的带领下,个别幼儿尝试摸小伙伴。

  4.引入猫捉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教师:房间里除了,还会有谁呢?

  老师继续示范玩游戏,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现尾巴、猫尾巴。

  教师:如果请你用手指表现小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师:怎么用手指表现小猫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摸尾巴。

  5.幼儿完整玩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特别倡导要让幼儿成为学*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张我弛的歌唱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如何让枯燥*淡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是常常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难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乐歌唱活动课。以前的音乐课基本上是结合着图谱进行教唱歌曲,而这次,我是结合《猫捉》的游戏进行歌唱教学。从图谱改游戏进行教学,这样的改变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从游戏中学,不仅减轻了幼儿的负担,还提高了幼儿对学歌曲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数得。

  课的开始,我结合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接着,教师扮演,边唱歌曲,边示范玩游戏的方法,让幼儿进行观察;当我唱第三遍歌曲时,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第四遍唱完时,再第三遍的基础上加一个亲热的动作;教师唱完第五遍歌曲后,引导幼儿了解完整地游戏方法。最后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这节课不仅学唱了歌曲,还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整节课,教师没有主动地要求幼儿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儿自发地演唱。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幼儿学”,幼儿是被动地学*,一节课当中老师要无数次地强调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也不尽人如意,而今天,幼儿是在游戏中不需要老师要求,主动地唱,课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时,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

  让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不能单靠说教,更重要的是靠熏陶,靠参与。本次活动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的负担,使得学*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合拍地做小走、玩耍和较形象夸张地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和泡泡糖》音乐、录音机、磁带、小胸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上灯台》

  师:小最怕的就是大花猫了,这只贪玩的小乘花猫午睡时悄悄溜出去玩。小朋友,你想想如果小来到草地上,它会怎么做呢?

  (二)听音乐,感受心情,做小玩耍的动作。

  师:调皮的小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学一学。

  (三)想象小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摔到了草地上,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

  (五)活动结束。

  师:小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4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找到位置后安**下。

  二、学*音乐节奏故事《小和大》

  1.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1——2)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

  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1——2,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会怎么样?(出示课件3——4)提问:大高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5)提问:获救的大他明白些什么道理?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

  2.学*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6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结束部分

  师:我们现在拿着我们的乐器给班级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5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较形象地表现小走、望、拽的动作。

  2. 敢于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3. 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4. 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1. 音乐《小和泡泡糖》

  2. 有玩泡泡糖的经验,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活动流程:

  一、 故事导入

  通过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偷油历险记》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请幼儿说一说小出去偷油吃会怎么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尝试表演。

  二、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小偷东西时的动作和神态

  1.教师边有节奏的说儿歌《小上灯台》边做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为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做铺垫。

  2.倾听分析第一段音乐,边说儿歌边做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4.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

  三、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感受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1.请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听到“咚——”的一声,提问:发生什么事了?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掉到泡泡糖上了。提问:小用手去拽泡泡糖时会怎么样?粘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练*拽泡泡糖的动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觉。泡泡糖还会粘到哪里?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二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3.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1. 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手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适时提示幼儿一起用夸张的动作表现。

  2. 幼儿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提示幼儿形象的表现小轻轻地走、东张西望、用力拽的动作和表情。教师当大花猫做两遍游戏后,在幼儿中挑选两名当大花猫,音乐响起时,大花猫会和小一起做动作,当听到猫叫时,大花猫就会捉小,小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偷油历险记

  一天,小想要上灯台偷油吃。鼠妈妈告诉它要当心屋子里面那只狡猾的大花猫,千万不要被它抓到。小跟妈妈告别后就出门了。屋子真大呀!小就东看看,西看看,一边寻找好吃的油,一边提防大花猫,心想:一定要当心啊,千万不要被它发现了,不然可就要没命了。正当小东看看西看看的时候,突然,哎哟,不好!小掉到什么东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来是一块大泡泡糖。这可是大花猫设的计啊!小赶紧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捆了起来。”突然,“喵呜~~~”一声猫叫,呀!不好!大花猫来了,小使劲一拽,把自己从泡泡糖上拽下来了,然后匆忙地逃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能力分辨乐曲中A、B两段的不同,小和机灵、可爱,泡泡糖粘粘的特征,正好将乐曲A、B两段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再通过听乐曲更好地表现小的动作,让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根据乐曲特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一韵律活动。根据《纲要》中艺术活动目标,遵循中班幼儿的发展水*,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难点是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动作。因为音乐是六八拍子,节奏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动作表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采取的对策是运用语言(也就是儿歌形式)和动作符号帮助幼儿感知节奏,在教学中,我根据音乐节奏特点边朗诵儿歌,边配上相应的动作,把乐曲中的节奏,直观、形象化,帮助幼儿理解掌握。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我采用由慢到快、由单音节奏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并通过提问,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到手、脚停顿以及头部的变化,来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小出来玩并被泡泡糖粘住的游戏情节,大胆、夸张地表现小不断拉拽泡泡糖却怎么也拉不掉的诙谐形象。在每一次的游戏中,通过同伴示范、教师提出的不同要求,激发幼儿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通过多次感受、体验,最终促进了幼儿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体验活动的快乐。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幼儿在模仿小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个活动中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孩子们在表演小东张西望时,个别幼儿没有跟着节奏表演,教师需要个别引导。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较形象地表现小走、望、拽的动作。

  2. 敢于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3. 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4. 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1. 音乐《小和泡泡糖》

  2. 有玩泡泡糖的经验,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活动流程:

  一、 故事导入

  通过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偷油历险记》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请幼儿说一说小出去偷油吃会怎么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尝试表演。

  二、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小偷东西时的动作和神态

  1.教师边有节奏的说儿歌《小上灯台》边做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为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做铺垫。

  2.倾听分析第一段音乐,边说儿歌边做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4.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走路的动作和神态。

  三、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感受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1.请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听到“咚——”的一声,提问:发生什么事了?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掉到泡泡糖上了。提问:小用手去拽泡泡糖时会怎么样?粘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练*拽泡泡糖的动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觉。泡泡糖还会粘到哪里?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二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3.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1. 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手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适时提示幼儿一起用夸张的动作表现。

  2. 幼儿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提示幼儿形象的表现小轻轻地走、东张西望、用力拽的动作和表情。教师当大花猫做两遍游戏后,在幼儿中挑选两名当大花猫,音乐响起时,大花猫会和小一起做动作,当听到猫叫时,大花猫就会捉小,小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偷油历险记

  一天,小想要上灯台偷油吃。鼠妈妈告诉它要当心屋子里面那只狡猾的大花猫,千万不要被它抓到。小跟妈妈告别后就出门了。屋子真大呀!小就东看看,西看看,一边寻找好吃的油,一边提防大花猫,心想:一定要当心啊,千万不要被它发现了,不然可就要没命了。正当小东看看西看看的时候,突然,哎哟,不好!小掉到什么东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来是一块大泡泡糖。这可是大花猫设的计啊!小赶紧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捆了起来。”突然,“喵呜~~~”一声猫叫,呀!不好!大花猫来了,小使劲一拽,把自己从泡泡糖上拽下来了,然后匆忙地逃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能力分辨乐曲中A、B两段的不同,小和机灵、可爱,泡泡糖粘粘的特征,正好将乐曲A、B两段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再通过听乐曲更好地表现小的动作,让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根据乐曲特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一韵律活动。根据《纲要》中艺术活动目标,遵循中班幼儿的发展水*,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拉泡泡糖的情景。难点是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动作。因为音乐是六八拍子,节奏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动作表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采取的对策是运用语言(也就是儿歌形式)和动作符号帮助幼儿感知节奏,在教学中,我根据音乐节奏特点边朗诵儿歌,边配上相应的动作,把乐曲中的节奏,直观、形象化,帮助幼儿理解掌握。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我采用由慢到快、由单音节奏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并通过提问,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到手、脚停顿以及头部的变化,来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小出来玩并被泡泡糖粘住的游戏情节,大胆、夸张地表现小不断拉拽泡泡糖却怎么也拉不掉的诙谐形象。在每一次的游戏中,通过同伴示范、教师提出的不同要求,激发幼儿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通过多次感受、体验,最终促进了幼儿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体验活动的快乐。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幼儿在模仿小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个活动中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孩子们在表演小东张西望时,个别幼儿没有跟着节奏表演,教师需要个别引导。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7

  教案一

  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并根据音乐性质和内容创编游戏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录音机磁带猫的头饰泡泡糖每人一块垃圾桶湿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生活经验

  1、老师每人分发一块泡泡糖,请幼儿品尝泡泡糖,并说出他的感觉。

  幼儿谈感觉:甜甜的、软软的、很热等;

  2、老师引导幼儿感觉泡泡糖的变化,并与幼儿一起玩泡泡糖,体验泡泡糖的变化(象面条、线、蛇等)

  3、再次观察泡泡糖,发现泡泡糖变脏。需要扔到垃圾桶里。

  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节

  1、引出主人公“小”

  师:刚才小朋友把泡泡糖扔到垃圾桶里,可有的人会把泡泡糖口香糖扔到教室里、走廊里、马路上。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出来玩,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2、第一次欣赏音乐,幼儿了解小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3、第二次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旋律、故事情节和歌词,并说出小被猫吃掉的情节和原因。

  三、创编音乐游戏动作

  分别请幼儿模仿小尖尖嘴,东张张西望望的样子、踩到泡泡糖的样子、拽的动作,并请幼儿自编泡泡糖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参与创编的兴趣。

  四、师幼共同体验音乐旋律的情节带来的快乐

  1、随音乐体验小遭遇的事情;

  2、请幼儿当小,随音乐做音乐游戏;

  3、行为*惯教育,在生活中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护环境。

  教案二

  活动目标

  小朋友能安静的欣赏音乐,能合拍地做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地做出小吹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泡泡糖盒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幼儿想象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段音乐,是有关于小和泡泡糖的。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音乐吧!

  3.激发幼儿想象音乐中的小与泡泡糖之间发生的事。

  二、结合图谱,熟悉音乐

  1.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2.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演示图谱。

  3.幼儿再次欣赏。

  4.教师讲述:原来小乘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你们看!

  三、欣赏音乐A段,尝试表演小走和东张西望的动作

  1.教师边演示图谱,边讲述:小东跑跑,西看看。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四、欣赏音乐B段,进行游戏

  1.小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原来它来到了草地上。

  2.教师出示图谱,边放音乐,边演示。

  3.请幼儿尝试做吹泡泡糖的动作。

  4.引导幼儿想象泡泡糖破了以后粘到身体的摸个部位。

  五、结束

  1.小真调皮,我们也玩小与泡泡糖的游戏的吧!

  2.完整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游戏。

  教案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合拍地做小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和泡泡糖》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呀,小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东跑跑西看看,小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是慢慢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因为小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

  4、幼儿与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

  (五)活动结束。

  师:小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计划!它今天开不开心呀?它不喜欢这泡泡糖,也不喜欢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

  一、语言线索。

  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模仿小的有趣动作,因为音乐是三拍子,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表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活动中是让幼儿反复的听音乐,找到那两个音,其实可以采取更好的对策就是运用语言线索帮助幼儿记住动作,比如说为前半段音乐配上“小东跑跑西看看”的儿歌,以此来解决教学障碍。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个动作,可以提问“小说哪个字的时候停下来看的?”把动作进一步细化。

  二、合作表演。

  活动的难点之二是对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学中,老师是用自己的示范让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变化,但是对于大班孩子的学*来说,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间的合作表演。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互相学*,来提高表演能力,这样老师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观的身份观察指导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尝。

  活动中又让幼儿品尝泡泡糖,其实用意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与律动中夸张动作的联系,二就是为了进行生动的环保教育。比如对问题“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的讨论,在活动中老师是采取先沉默后说理的方式进行,老师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装纸,并告诉孩子们,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装纸在解开后应该妥善保管好,当你想吐掉的时候可以将它们包在纸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其实老师应该将孩子们解开的包装纸收好,然后建议提问:“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包装纸收好呢?”让孩子们自己来思考原因,主动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师的直接说教,相信这样的方式能不断提高大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在活动的结束部分这样提问:“小为什么会在草地上捡到泡泡糖?”以此作为环保教育的延伸。

  四、创想模仿。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不过在小对泡泡糖的处理上以“用力拉”来表现,比较单一,老师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儿如何多样的表现“拉”上,而忽视了音乐本身。在泡泡糖的处理上,老师可以从小调皮的个性以及音乐欢快诙谐的特点入手,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模仿。这样的创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现“一样的”了。

  总之,一个活动包含的教育价值是丰富的,虽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教师考虑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给孩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样的和不一样的泡泡糖就是这样做了全新的尝试。

  《小和泡泡糖》,一节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让我学会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8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活动,让幼儿理解两种动物的不同音乐形象。

  2、探索不同动物形象的节奏型。

  3、为不同动物形象配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个故事、节奏卡、大鼓、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感受音乐形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曲子,你们听听看,有趣在哪里?象是谁?(师弹奏曲子,让幼儿感受,知道是大狮子和小老鼠)

  二、在音乐伴奏下讲述有趣的事情,幼儿模仿狮子和老鼠的叫声,并探索不同的节奏型。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你们知道大狮子是怎么叫的吗?谁来叫叫看?那小老鼠呢?(让幼儿自由学叫,探索不同的节奏。)

  师出示节奏卡:狮子x - |x - ||, 老鼠 x 0 x x 0| x 0 x x 0 ||

  吼,吼 吱 吱吱 吱 吱吱

  让幼儿一起打节奏,一起学不同的叫声。

  三、引导幼儿选择与狮子和老鼠叫声一致的小乐器。

  想想看,狮子和老鼠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让幼儿根据不同形象来选。

  (狮子:可以大鼓,较笨重的;老鼠:可以木鱼、圆舞板等轻巧一点的。)

  选好乐器配音乐演奏。师提醒幼儿注意节奏。

  四、幼儿根据音乐变化的故事情节边敲击乐器边做动作进行表演。

  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让幼儿边玩边讲《大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9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合拍地做小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和泡泡糖》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呀,小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东跑跑西看看,小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是慢慢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因为小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

  4、幼儿与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

  (五)活动结束。

  师:小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计划!它今天开不开心呀?它不喜欢这泡泡糖,也不喜欢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一个韵律活动,从中班教到现在,我还没有开展过一个韵律活动,基本上都是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也非常地少。由于审议那天,我出门听课了,放学后问了其他老师,说网上的教案很详细,可以借鉴。但我在备课时却发现有个问题,网上的教案整体都围绕一个课件来开展的,而这个课件在教案中还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形象地说明,因此我犯难了。后去问沙老师,沙老师只有这个活动的音乐。只有音乐,教案还比较模糊,那这个活动怎么办。想请教师傅时,沙老师主动提出借大班给我们开展这个示范课。救星啊~~~

  观摩了沙老师的示范课后,我的思路一下子开明了许多。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掌握好了。因此,之后就这次的活动,我开展了师徒结对展示课。

  活动的环节基本上都是按照沙老师的示范课开展下来的,因此在环节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在活动中,我放得比较开,情绪投入地相当多,孩子们也在我的情绪调动下表演得很开心。但也由于这个,我情绪放的太开了,因此在学*常规上,我没能孩子们收住。比如在请孩子们在班级中间表演之后,回到座位,我没有及时地用语言加以引导,使得孩子们开始肆无忌惮,有的都趴到地上去了。我那个时候应在在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前,引一句“现在请你们轻轻地回到座位上。”相信这样一句简单的语言提示会让孩子们的常规有所好转。

  另外,师傅提出,在活动中虽然我自己对音乐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子们,而并没有看见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惯隐去了。韵律活动重在音乐和动作,但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像音乐中“duo”的声音和像滑滑梯一样滑下的声音,其实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认真倾听音乐的提示声,而我应该退居二线,让孩子们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想来也是,我已经对我们班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本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但还是有些不敢,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地学*。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10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找到位置后安**下。

  二、学*音乐节奏故事《小和大》

  1.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1——2)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

  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1——2,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会怎么样?(出示课件3——4)提问:大高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5)提问:获救的大他明白些什么道理?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

  2.学*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6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结束部分

  师:我们现在拿着我们的乐器给班级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阅读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1)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菁华3篇)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已熟悉故事 、PPT 、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1、你们最*一直在玩的一个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谁?

  2、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狮子是一只怎么样的狮子?(幼儿自由回答)

  二、感知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里什么时候的大狮子是凶猛的?凶猛时的大狮子是什么样子?(请幼儿尝试表现)

  2、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出示ppt观察)谁来试试看?

  3、教师示范表演“骄傲的大狮子”:我演的像吗?从哪里看出骄傲的样子?

  4、幼儿一起学学骄傲的大狮子(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观看录像)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2

  设计意图:

  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老鼠、大狮子。

  2、故事录音、录音机。

  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狮子会吃掉小老鼠,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听故事)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在讲故事中可以插问并请幼儿讨论: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救大狮子?故事讲完后设问:大狮子和小老鼠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它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自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边看图边听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双向思维。此时的间断提问,也是扩散幼儿的思维。)

  活动记录:幼儿能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在回答问题时,想的办法也是与众不同的。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大狮子和小老鼠会成为好朋友的。

  3、看看听听议议,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在讲故事中设问引导幼儿讨论:一开始,大狮子为什么说要吃掉小老鼠?后来怎么又放了小老鼠?(幼儿学讲角色对话)

  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小老鼠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角色对话)

  最后,大狮子为什么和小老鼠做好朋友了?

  (自评: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采用了讨论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与孩子一起学说对话,而且是有表情的,促使明白小有小得用处,大有大的用处,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活动记录:这一环节孩子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如大狮子为什么一开始要吃掉小老鼠?回答是:大狮子看不起小老鼠;小老鼠影响他睡觉……在学说对话时,孩子的表情很到位,做出了不同的姿态,特别是陈志浩小朋友。他们还做出了小老鼠帮助狮子时的一些动作。由于语言、动作表现的出色,孩子们也就悟出了道理。

  4、再完整的听一遍,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幼儿质疑,解答)若没有,教师提出疑问:故事开始时,大狮子说:“你这么小,我这么大,怎么会要你的帮助呢?”它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小结:大动物有大动物的本领,小动物有小动物的本领,有时候,大狮子也需要小老鼠这样的小不点帮忙,只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才是一件快乐事,你们说对吗?

  (自评:故事讲完了,孩子们一基本明白其道理。为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一理念,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然后有老师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从中更明白道理。这就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教育观念,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的问题可多啦!正巧有一问题我没提,即“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里的”,孩子们给提出来了。如还有“小老鼠为什么要请求不要吃掉它”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有一个问题是我提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

  5、想象迁移,学*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尤其是主要对话)。

  设问:你喜欢谁?(分别站在两边)让我们来学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角色的特征、心理活动的特点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大狮子和小老鼠做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会干什么?

  (自评:这一环节是想象,迁移经验。开始时,是让幼儿表演有趣的故事情节,练说对话。由于活动快要结束,也许有的幼儿坚持性不强,让孩子表演活动促使下面一个问题思维更活跃,乐于想象,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听到表演了,心理很兴奋。说对话时,语言、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那句“求求您,放了我吧。……”当时我听了都感动。想象迁移经验,孩子们各抒己见,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附:大狮子和小老鼠

  有一天,森林里要开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想来参加,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小老鼠也不利外,它正好路过草地,看见一只大狮子正在睡大觉:“嘻嘻,大狮子睡着了,这下我可以好好玩玩了。”小老鼠一下子跳到大狮子背上。它刚想站起来,看看大狮子的脸,大狮子醒了,看见了小老鼠:“好啊,你这个小东西我要吃掉你!”小老鼠连忙请求道:“好狮子,求求你,放了我吧,说不定哪一天我会帮助你的。”“哈哈哈,你这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要你的帮助?”大狮子骄傲地说。小老鼠不停地请求大狮子放了它。最后,大狮子就放走了小老鼠。

  没过几天,大狮子在草地上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大狮子急得连声大叫:“谁来帮帮我?谁来帮帮我?”小老鼠听见了,赶紧跑过来:“别怕,亲爱的大狮子,我有办法救你。”小老鼠跳到大网上,咬断了一根线,又咬断了一根线。网上慢慢出现了一个大洞洞,大狮子得救了。“谢谢你,小老鼠。”大狮子说:“虽然我这么大,你这么小,但是我能帮你的忙,你也能帮我的忙。让我们做好朋友吧。”

  从此以后,大狮子和小老鼠就成了一对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3

  预设目标

  1、比较大狮子和小老鼠的不同特征。

  2、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故事情景图、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了解狮子的特征。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都进洞。

  小结:狮子的本领很大,是百兽之王,小动物们都很害怕它。

  二、幼儿辩论--比较两种动物不同的特征和*性。

  1、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谁的本领大?

  2、结合自己的认识分成狮子组和老鼠组开展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

  小结:大狮子和小老鼠都有各自的本领,它们的本领都是不一样的。

  三、欣赏故事--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小老鼠能有什么办法来救大狮子?(把想法和故事里的办法对照)。

  2、这些办法换了大狮子行不行?

  小结:小老鼠用自己的本领救了大狮子,它们成了好朋友。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尝试故事表演模仿角色对话。

  生成与反应幼:狮子是森林之王吗?

  师:是的。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2)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优选【十】篇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狮子、老鼠各一个)、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

  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

  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

  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1、演示故事第一段:狮子在睡觉,一只从没有见过狮子的小老鼠出来玩,发生了什么事?

  2、依次演示动画:狮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画面

  “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怎么做?怎么说?(恶狠狠)幼儿学学

  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后吓得怎样?(吓得发抖)怎么求大狮子的?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会有什么表情?为什么会笑?狮子会说什么?狮子放了老鼠后,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

  3、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

  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4、演示故事第二段:狮子遇难、老鼠相救的画面

  狮子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在网里会怎么想怎么叫?你猜猜谁会来救它,为什么?老鼠会怎样救大狮子?

  最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怎么样?

  三、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四、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1、幼儿分组讲述故事

  2、为什么大狮子和小老鼠能成为好朋友的呢?

  这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呀?

  总结:大的有大的本领,小的有小的用处,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五、为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七、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语汇,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想象。

  2、鼓励幼儿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帮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重难点:

  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并能积极表达。

  难点: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视频仪一台,活动教具一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听音乐大胆想象,引出故事的角色大狮子和小老鼠。

  二、 理解故事内容,借助音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1、 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个别回答)

  2、 教师讲述故事前一部分。提问:大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对它怎么样?(听音乐后个别回答)

  3、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听了大狮子的话后会怎么做呢?(听音乐后个别回答) 4、 情境表演。

  5、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能不能帮助大狮子呢?(讨论后回答)

  6、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吗?(进行区域选择)分区域回答为什么会帮助,为什么不会帮助?

  7、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去救大狮子呢?(个别回答)

  8、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听音乐后回答)

  9、 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学*词:诺言)

  10、 凶猛的大狮子因为它不欺负弱小的小老鼠,所以小朋友喜欢它,小老鼠能遵守自己的诺言,说到做到,我们也喜欢它,它们两个成为了好朋友,真为它们感到高兴。

  三、 延伸活动

  1、 大狮子和小老鼠之间还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告诉大家呢?

  2、 幼儿想象画《大狮子和小老鼠》。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活动,让幼儿理解两种动物的不同音乐形象。

  2、探索不同动物形象的节奏型。

  3、为不同动物形象配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个故事、节奏卡、大鼓、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感受音乐形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曲子,你们听听看,有趣在哪里?象是谁?(师弹奏曲子,让幼儿感受,知道是大狮子和小老鼠)

  二、在音乐伴奏下讲述有趣的事情,幼儿模仿狮子和老鼠的叫声,并探索不同的节奏型。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你们知道大狮子是怎么叫的吗?谁来叫叫看?那小老鼠呢?(让幼儿自由学叫,探索不同的节奏。)

  师出示节奏卡:狮子x - |x - ||, 老鼠 x 0 x x 0| x 0 x x 0 ||

  吼,吼 吱 吱吱 吱 吱吱

  让幼儿一起打节奏,一起学不同的叫声。

  三、引导幼儿选择与狮子和老鼠叫声一致的小乐器。

  想想看,狮子和老鼠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让幼儿根据不同形象来选。

  (狮子:可以大鼓,较笨重的;老鼠:可以木鱼、圆舞板等轻巧一点的。)

  选好乐器配音乐演奏。师提醒幼儿注意节奏。

  四、幼儿根据音乐变化的故事情节边敲击乐器边做动作进行表演。

  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让幼儿边玩边讲《大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4

  活动目标:

  1. 通过身体动作、模拟声音、打击乐器等。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并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 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 找到位置后安**下

  二、学*音乐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 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

  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狮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狮子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狮子会怎么样?(出示课件)提问:大狮子高3-4 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提问:获救的大狮子他明白些什么道理?5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

  2. 学*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 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6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 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 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之后通过让孩子去了解故事,给故事里的动物配乐,来增强孩子的感受力极其表现力,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同时,孩子也从本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此次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5

  设计思路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情节简单,故事中大狮子的凶猛和小老鼠的机灵深得幼儿的喜爱,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乐于模仿,还经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表演这个故事。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很好地将大狮子开始时的凶猛、骄傲、害怕,以及后来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并与同伴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本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神态和语气。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能表现出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变化。

  2.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听过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2.材料准备:PPT,装扮角色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交流分享

  1.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呀?

  (播放第一张PPT。)

  幼儿:是大狮子,还有小老鼠。

  2.教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播放第二张PPT。)

  幼儿:大狮子和小老鼠。

  3.教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幼儿a:我觉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狮子。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它很善良呢?

  幼儿a:因为它没有吃掉小老鼠,把小老鼠给放了。

  幼儿b:它是一只很凶猛的大狮子。

  教师:你觉得它很凶猛,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凶猛的样子吗?

  (幼儿b表演。)

  教师: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善良,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凶猛,它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再次倾听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猛?

  幼儿:小老鼠把大狮子给吵醒了,大狮子想要吃掉小老鼠,这时候大狮子很凶猛。

  2.教师:凶猛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幼儿a:嘴巴张得很大。

  幼儿b:眉毛也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幼儿c:它的爪子也张开来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猛的样子。

  (幼儿集体表演、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小老鼠苦苦哀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助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

  幼儿:大狮子说,你那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帮助呢?

  5.教师: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

  幼儿a:有点看不起小老鼠。

  幼儿b:我觉得大狮子很骄傲。

  6.教师:骄傲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可以怎样表示骄傲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7.教师:大狮子突然掉进了陷阱,这时候大狮子变得怎样了?

  幼儿:大狮子变得很害怕。

  8.教师: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表情是怎样的?

  幼儿:我看到蟑螂很害怕。

  教师:是吗,哎呀蟑螂来了。

  (啊,幼儿很害怕的样子。)

  教师:瞧!他害怕得人也缩起来了,还在发抖呢。

  9.教师:最后,大狮子得救了,它有什么变化?

  (播放PPT)

  幼儿a:大狮子很高兴。

  幼儿b:大狮子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教师:在这个故事里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有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时它害怕,当它得救后变得高兴而友善。大狮子的神态、表情、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

  (播放PPT)

  三、扮演角色,尝试表演

  重点指导:

  1.教师:接下来大家可以来表演这个故事,演故事中哪个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己装扮好。

  2.幼儿按意愿各自表演。

  3.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其他幼儿评价他们演得怎样。

  反思

  本次活动我一改以往表演活动时先简单地让幼儿模仿对话、模仿动作等,而是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讨论,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角色特征,再让他们进行表演。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始终情绪饱满,十分投入,兴致很高。

  第一环节中的“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能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不同的想法,并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大狮子凶猛、骄傲、害怕、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我与幼儿积极互动,以层层推进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同时还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其理解。因此,幼儿的表情、语气在活动中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为幼儿提供了逼真的道具,激起了他们装扮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于是幼儿在表演中能很好地将大狮子的神态和语气变化表现出来。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6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听力有时真让人感到惊讶,*时听到录音机里放的音乐,大伙儿都会自言自语的相互讨论说:“这个是XX乐器的声音”“这个声音像XX”等等,偶尔也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节奏感相当不错。传统的节奏活动,多是教师根据既有的节奏谱,准备相应的乐器,教孩子打节奏,为此,我设计这节课,把这些活动都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探索,找出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来提高幼儿的演奏技巧,让孩子们再次享受到节奏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对乐器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风格,激发幼儿配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意识,选择适当的乐器为动物伴奏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

  2、乐器:双响筒、小铃、圆舞板、沙球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听双响筒节奏带幼儿进活动室

  师:“让我们踩着乐器的节奏出发吧。”(幼儿坐到位置上)“刚才老师用了什么乐器?”“以前你们还见过那些乐器?”

  2、玩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猜乐器的游戏,好吗?”

  “听,这是什么?”(幼儿想象)

  3、复*《欢迎曲》

  (1)这些乐器你们都会玩吗?

  (2)幼儿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

  (3)师生齐奏《欢迎曲》

  二、基本部分

  1、看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演奏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你们看动画片。”

  (1)播发课件《小老鼠和大狮子》幼儿边观看,教师边提问:

  师:“看,这是哪儿?(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谁?(马、鸟)”

  “还有谁?(大狮子)

  “它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

  “看,它在干什么?”(大吼)请一位幼儿学一学。

  “这么可怕的狮子,小动物听了会怎样?”

  (幼儿猜测)“都吓跑了。”

  (2)继续看课件,提问;“狮子会一直这样神气吗?

  “它怎么了”(被网网住了)

  “小动物会来救它吗?(幼儿猜测)

  ”哦,一群勇敢的小老鼠跑来救它的,它们怎么救的?(把网咬破了)

  2、根据小动物特点选乐器

  (1)听故事录音

  师:“老师把这个动画片编成了故事,想听吗/

  (2)为小动物选乐器

  师:“小动物想请你们为它们配乐呢!你们愿意吗?

  大狮子用鼓和钹来演奏

  小鸟用小铃来演奏

  小马用双响筒来演奏

  小鸭用圆舞板来演奏

  小老鼠用沙球来演奏

  (3)看大屏幕一起练*演奏

  大狮子(鼓)XXXX

  (钹)XXXX

  小鸟(小铃)X

  小马(双响筒)XX X XX X

  小鸭(圆舞板)X X X X

  小老鼠(沙球)XXXX XXXX

  (4)听故事为小动物配乐

  幼儿演奏,教师指挥

  3、请几名幼儿表演小动物,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演奏完毕,评选最佳小演员和最佳小乐手。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听听小动物要对我们说什么?

  放录音。

  师:“老师也希望你们好好学本领,成为真正的演员或演奏家,好吗?我们跟小动物再见吧!”

  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熟悉故事

  2、PPT

  3、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1、你们最*一直在玩的一个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谁?

  2、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狮子是一只怎么样的狮子?(幼儿自由回答)

  二、 感知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里什么时候的大狮子是凶猛的?凶猛时的大狮子是什么样子?(请幼儿尝试表现)

  2、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出示ppt观察)谁来试试看?

  3、教师示范表演“骄傲的大狮子”:我演的像吗?从哪里看出骄傲的样子?

  4、幼儿一起学学骄傲的大狮子(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观看录像)

  6、掉进陷阱的大狮子,这时候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会说什么?

  7、得到了小老鼠的帮助,大狮子变得怎样了呢?他是怎么说的呢?

  小结:原来在这个故事中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又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又那么害怕、着急,最后得救又变得高兴,友善。

  三、想想演演、两人合作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合作尝试表演。

  2、幼儿分组展示表演。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8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多交朋友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2、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轻蔑”。

  3、能大胆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2页)师:小朋友看,小老鼠发现了什么?是绳子吗?

  ——(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3页)师:原来是狮子的尾巴。你看狮子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狮子很生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狮子和老鼠》吧。

  二、阅读图书。

  1、幼儿尝试阅读:教师将幼儿用书发给幼儿,要求在阅读的时候,从左往后,一页一页地翻看。

  2、共同阅读。

  (1)教师打开电子大书,讲述故事内容。

  (2)通过以下问题了解故事的内容。

  ——师: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

  ——师:狮子为什么生气?(老鼠把狮子的尾巴当成草又拉又扯吵醒了狮子)

  ——师:狮子有没有吃小老鼠?小老鼠说了什么?

  ——师:狮子听了老鼠的话,轻蔑地笑了笑,狮子为什么笑?“轻蔑”是什么意思?(因为狮子看不起老鼠,认为小老鼠太小,不可能有机会救它)

  ——师:不久狮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是谁帮助了狮子,怎么帮助它的呢?

  ——师:故事的结尾怎么样呢?

  3、教师利用电子大书,再将故事完整讲述一遍。

  三、乐意多交朋友,学*互助帮助的精神。

  ——师:如果当初狮子把老鼠吃了,狮子能得救吗?

  ——师:狮子放过了老鼠,所以在困难的时候才有老鼠帮助它。

  ——师:我们也不要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要多交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有朋友帮助自己。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师:有人喜欢大狮子,可是也一样有人喜欢小老鼠。因为小老鼠虽然小,但是它很勇敢,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而且朋友有困难也会帮助朋友。小朋友,你们有朋友吗?和好朋友会互相帮助吗?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像小老鼠一样相信自己能行,而且要多交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有朋友帮助自己。

  活动应变

  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第三个环节重点讨论其中一个道理:1、不要看不起不如你的人,要多交朋友;2、每个人都有优点,要自信。

  活动延伸

  语言活动:教师可以制作狮子和老鼠的头饰,请幼儿学*故事对话,戴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区角活动

  语言区:将狮子和老鼠的图片贴在积木上,再投放背景图和水果网袋,让幼儿边操作边讲故事。

  环境创设

  用废旧纸盒制作狮子、老鼠等的头像作为吊饰悬挂在活动室。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家陪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书,培养幼儿的阅读*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幼儿多交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反思

  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9

  设计意图:

  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老鼠、大狮子。

  2、故事录音、录音机。

  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狮子会吃掉小老鼠,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听故事)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在讲故事中可以插问并请幼儿讨论: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救大狮子?故事讲完后设问:大狮子和小老鼠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它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自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边看图边听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双向思维。此时的间断提问,也是扩散幼儿的思维。)

  活动记录:幼儿能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在回答问题时,想的办法也是与众不同的。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大狮子和小老鼠会成为好朋友的。

  3、看看听听议议,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在讲故事中设问引导幼儿讨论:一开始,大狮子为什么说要吃掉小老鼠?后来怎么又放了小老鼠?(幼儿学讲角色对话)

  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小老鼠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角色对话)

  最后,大狮子为什么和小老鼠做好朋友了?

  (自评: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采用了讨论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与孩子一起学说对话,而且是有表情的,促使明白小有小得用处,大有大的用处,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活动记录:这一环节孩子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如大狮子为什么一开始要吃掉小老鼠?回答是:大狮子看不起小老鼠;小老鼠影响他睡觉……在学说对话时,孩子的表情很到位,做出了不同的姿态,特别是陈志浩小朋友。他们还做出了小老鼠帮助狮子时的一些动作。由于语言、动作表现的出色,孩子们也就悟出了道理。

  4、再完整的听一遍,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幼儿质疑,解答)若没有,教师提出疑问:故事开始时,大狮子说:“你这么小,我这么大,怎么会要你的帮助呢?”它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小结:大动物有大动物的本领,小动物有小动物的本领,有时候,大狮子也需要小老鼠这样的小不点帮忙,只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才是一件快乐事,你们说对吗?

  (自评:故事讲完了,孩子们一基本明白其道理。为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一理念,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然后有老师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从中更明白道理。这就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教育观念,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的问题可多啦!正巧有一问题我没提,即“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里的”,孩子们给提出来了。如还有“小老鼠为什么要请求不要吃掉它”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有一个问题是我提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

  5、想象迁移,学*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尤其是主要对话)。

  设问:你喜欢谁?(分别站在两边)让我们来学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角色的特征、心理活动的特点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大狮子和小老鼠做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会干什么?

  (自评:这一环节是想象,迁移经验。开始时,是让幼儿表演有趣的故事情节,练说对话。由于活动快要结束,也许有的幼儿坚持性不强,让孩子表演活动促使下面一个问题思维更活跃,乐于想象,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听到表演了,心理很兴奋。说对话时,语言、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那句“求求您,放了我吧。……”当时我听了都感动。想象迁移经验,孩子们各抒己见,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 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

  (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 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

  (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3)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实用十篇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1

  【设计思路】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情节简单,故事中大狮子的凶猛和小老鼠的机灵深得幼儿的喜爱,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乐于模仿,还经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表演这个故事。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很好地将大狮子开始时的凶猛、骄傲、害怕,以及后来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并与同伴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本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神态和语气。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能表现出大狮子神态和语气的变化。

  2.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听过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2.材料准备:PPT,装扮角色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交流分享1.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呀?

  幼儿:是大狮子,还有小老鼠。

  2.教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大狮子和小老鼠。

  3.教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幼儿a:我觉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狮子。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它很善良呢?

  幼儿a:因为它没有吃掉小老鼠,把小老鼠给放了。

  幼儿b:它是一只很凶猛的大狮子。

  教师:你觉得它很凶猛,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凶猛的样子吗?(幼儿表演。)教师: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善良,有的小朋友觉得它很凶猛,它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再次倾听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猛?

  幼儿:小老鼠把大狮子给吵醒了,大狮子想要吃掉小老鼠,这时候大狮子很凶猛。

  2.教师:凶猛的样子是怎样的?

  幼儿a:嘴巴张得很大。

  幼儿b:眉毛也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幼儿c:它的爪子也张开来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猛的样子。(幼儿集体表演、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小老鼠苦苦哀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助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

  幼儿:大狮子说,你那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帮助呢?

  5.教师: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

  幼儿a:有点看不起小老鼠。

  幼儿b:我觉得大狮子很骄傲。

  6.教师:骄傲的样子是怎样的?可以怎样表示骄傲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教师示范,幼儿模仿。)7.教师:大狮子突然掉进了陷阱,这时候大狮子变得怎样了?

  幼儿:大狮子变得很害怕。

  8.教师: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表情是怎样的?

  幼儿:我看到蟑螂很害怕。

  教师:是吗,哎呀蟑螂来了。(啊,幼儿很害怕的样子。)教师:瞧!他害怕得人也缩起来了,还在发抖呢。

  9.教师:最后,大狮子得救了,它有什么变化?

  幼儿a:大狮子很高兴。

  幼儿b:大狮子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教师:在这个故事里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有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时它害怕,当它得救后变得高兴而友善。大狮子的神态、表情、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

  三、扮演角色,尝试表演(重点指导)

  1.教师:接下来大家可以来表演这个故事,演故事中哪个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己装扮好。

  2.幼儿按意愿各自表演。

  3.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其他幼儿评价他们演得怎样。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2、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4、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5、为故事取名字

  6、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7、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3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

  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4

  活动目标:

  1. 通过身体动作、模拟声音、打击乐器等。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并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 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 找到位置后安**下

  二、学*音乐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 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

  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狮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狮子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狮子会怎么样?(出示课件)提问:大狮子高3-4 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提问:获救的大狮子他明白些什么道理?5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

  2. 学*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 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6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 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 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之后通过让孩子去了解故事,给故事里的动物配乐,来增强孩子的感受力极其表现力,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同时,孩子也从本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此次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语汇,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想象。

  2、鼓励幼儿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帮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重难点:

  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并能积极表达。

  难点: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视频仪一台,活动教具一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听音乐大胆想象,引出故事的角色大狮子和小老鼠。

  二、 理解故事内容,借助音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1、 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个别回答)

  2、 教师讲述故事前一部分。提问:大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会对它怎么样?(听音乐后个别回答)

  3、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听了大狮子的话后会怎么做呢?(听音乐后个别回答) 4、 情境表演。

  5、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能不能帮助大狮子呢?(讨论后回答)

  6、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吗?(进行区域选择)分区域回答为什么会帮助,为什么不会帮助?

  7、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去救大狮子呢?(个别回答)

  8、 教师继续讲故事。提问: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听音乐后回答)

  9、 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学*词:诺言)

  10、 凶猛的大狮子因为它不欺负弱小的小老鼠,所以小朋友喜欢它,小老鼠能遵守自己的诺言,说到做到,我们也喜欢它,它们两个成为了好朋友,真为它们感到高兴。

  三、 延伸活动

  1、 大狮子和小老鼠之间还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告诉大家呢?

  2、 幼儿想象画《大狮子和小老鼠》。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6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对原教案做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原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还有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我发现内容太多得用两课时才能完成。通过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能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较好地达成目标,而且能调动幼儿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

  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7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 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

  (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 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

  (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2、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4、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5、为故事取名字

  6、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7、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已熟悉故事 、PPT 、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1、你们最*一直在玩的一个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谁?

  2、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狮子是一只怎么样的狮子?(幼儿自由回答)

  二、感知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里什么时候的大狮子是凶猛的?凶猛时的大狮子是什么样子?(请幼儿尝试表现)

  2、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出示ppt观察)谁来试试看?

  3、教师示范表演“骄傲的大狮子”:我演的像吗?从哪里看出骄傲的样子?

  4、幼儿一起学学骄傲的大狮子(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观看录像)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与同伴进行故事表演。

  3、通过故事懂得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故事MV,大拼图两幅(狮子和老鼠),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分成两组(草莓组和苹果组),两组拼图比赛看谁快,并能准确得说出拼图上的图案是什么。

  2、由此引出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有趣故事。

  二、理解故事

  1、师完整的朗读故事,并能配上简单的相应动作。

  2、图片讲解

  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大狮子和小老鼠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对话的,并能模仿两种动物的凶猛和胆怯的表情。

  3、观看故事MV,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分组表演

  1、先请个别小朋友示范表演片段,教师独白,并能积极的给予幼儿鼓励。

  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自行商量角色扮演,并能积极配合故事独白。

  四、结束部分

  1、这个故事教会小朋友和同伴之间要懂得互相帮助!

  2、师现场示范给故事配一副插画(如:画小老鼠害怕的样子)

  3、鼓励幼儿到美工区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给这个故事配上一副插画。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4)

——大班教案《小老鼠》 (菁华5篇)

  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并根据音乐性质和内容创编游戏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

  录音机磁带猫的头饰泡泡糖每人一块垃圾桶湿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生活经验

  1、老师每人分发一块泡泡糖,请幼儿品尝泡泡糖,并说出他的感觉。

  幼儿谈感觉:甜甜的、软软的、很热等;

  2、老师引导幼儿感觉泡泡糖的变化,并与幼儿一起玩泡泡糖,体验泡泡糖的变化(象面条、线、蛇等)

  3、再次观察泡泡糖,发现泡泡糖变脏。需要扔到垃圾桶里。

  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节

  1、引出主人公“小老鼠”

  师:刚才小朋友把泡泡糖扔到垃圾桶里,可有的人会把泡泡糖口香糖扔到教室里、走廊里、马路上。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出来玩,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2、第一次欣赏音乐,幼儿了解小老鼠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3、第二次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旋律、故事情节和歌词,并说出小老鼠被猫吃掉的情节和原因。

  三、创编音乐游戏动作

  分别请幼儿模仿小老鼠尖尖嘴,东张张西望望的样子、踩到泡泡糖的样子、拽的动作,并请幼儿自编泡泡糖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参与创编的兴趣。

  四、师幼共同体验音乐旋律的情节带来的快乐

  1、随音乐体验小老鼠遭遇的事情;

  2、请幼儿当小老鼠,随音乐做音乐游戏;

  3、行为*惯教育,在生活中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护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读懂绘本内容,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从大老鼠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4、能简单复述绘本。

  5、喜欢并尝试创编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学*角色对话,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因为是语言活动,所以理解绘本内容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学*绘本中的角色对话,从而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故事后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动的重心因此我把重点定位在此。

  难点:通过观察图片,幼儿能大胆想象并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的完整连贯地表达观察到得内容,所以我把完整连贯地讲述定为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活动流程:

  (一)经验导入,引入课题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能让幼儿产生共鸣,使幼儿有话可说,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欣赏画面,猜测讲述

  1.出示PPT课件“小老鼠”,通过让幼儿观察小老鼠的动作、表情,从而猜测出图片中的小老鼠正处于很害怕的状态。通过模仿小老鼠的动作表情,进一步体验害怕,更好地融入到活动情境当中去,进而教师设置疑问“小老鼠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引出绘本内容。

  2.以逐页观看绘本PPT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想象猜测,理解绘本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角色对话,并能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在分页讲述的过程中逐渐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用先设想后揭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讲述,学*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对话,体验小老鼠的不安心理,教师对幼儿讲述的内容进行及时梳理,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

  (三)设置悬念,感受关爱

  当上一环节,故事讲到小老鼠听不到任何声音的时候,会不会睡着?让幼儿进行猜测,以上一环节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幼儿一般会猜小老鼠睡着了,这个时候教师把绘本的最后一页拿到了这个地方,让幼儿看到了一个与自己猜测截然不同的一个结果,大老鼠之前一次次的不同意,最后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小老鼠了,最后为什么反而会跟大老鼠睡在了一起,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心里产生了疑问,对期间的情节有了极大的好奇心,把最后结果插到这里,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教师通过一个个的提问,幼儿猜测,到最后教师梳理绘本内容,并抛出问题:为什么之前大老鼠一次次的不同意小老鼠的请求,这次为什么同意了。通过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以及感受到大老鼠对小老鼠的关爱之情,把这种大老鼠对小老鼠的爱迁移到幼儿实际生活当中家长会幼儿的爱,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贴*幼儿生活,设计理念也来源于幼儿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设置悬念的形式,使幼儿对绘本阅读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被深深得吸引到幼儿的活动中。在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能够积累一些良好的阅读*惯。

  不足之处:

  1.由于一直对教学活动的时间会延长一直存有顾虑,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给幼儿足够多的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很少,一两个小朋友猜测回到后,我就急于把接下来的结果讲述给了幼儿听,导致整个活动,我讲得太多。

  2.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我的提问过于零碎,导致幼儿不能完整连贯的讲述内容,可以把两个问题或者简单的三个问题同时抛出,这样能使幼儿有更多的话可讲,从而也能更好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3.我选择的是绘本故事书中的部分内容,选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在选择绘本内容上有待于调整。

  活动目标:

  1、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3、在边唱歌边表演的过程中,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做出与内容相关的动作,掌握猫和老鼠的对话。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老鼠、大花猫的头饰、电话模型、乐器(倒钟、响板、木琴)、音乐CD。

  经验准备:学*歌表演《一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一只小老鼠》走进活动室,渲染气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1、出示玩具电话,引导幼儿说一说电话的用处?并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

  2、说一说一些紧急号码的用处如:110、120、119、122、等。

  提问:号码一旦拨错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知道拨错电话号码,所带来的麻烦。)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带幼儿进场,主要是想唤起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造活动的欲望,同时也练*了小老鼠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电话号码,与社会领域、生活教育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

  二、教师随木琴进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儿初步欣赏。

  “有一天,小老鼠也爱上了打电话!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来欣赏老师的表演。”

  1、教师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儿欣赏。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老鼠会把电话打给谁?

  2、抛出问题,完整欣赏歌曲。

  “小老鼠究竟把电话打给了谁呢,请你们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师随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问:(1)歌曲听完了,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呀?为什么会打给猫?

  (2)小老鼠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带幼儿模仿练*按手机号码。(木琴给予节奏)

  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两次清唱,教师的清唱在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唱会让幼儿听的更清晰、明白;同时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唱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了距离,加上木琴的伴奏,让清唱更有生机,幼儿很感兴趣。

  3、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重点听一听“小老鼠打电话时都说了些什么?”

  4、用乐器伴奏对话部分,巩固歌词与节奏。

  (带领幼儿重点学说对话部分,用倒钟表现小老鼠尖尖细细的声音,用响板表现大花猫的声音)

  5、幼儿用倒钟和响板,随音乐一起演奏并初步学唱。

  评析: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反复欣赏的方法学*整首曲子,因为反复欣赏歌曲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运用“前置”的教学方法重点学*电话号码,和对话部分,有效的利用响板和倒钟引导幼儿掌握了节奏,保证幼儿自然、顺利地学*歌曲。

  三、师幼一同进行表演,提升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导幼儿四散站开,集体表演歌曲。

  2、重点练*“吱儿—— 喵—— 嘭!”的动作。

  3、戴上头饰,师生共同进行情景表演。

  评析:幼儿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这个环节中,让全体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创设一种情景,让幼儿用肢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正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到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随音乐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设计理念:

  《小老鼠的梦想》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本节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在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图片中回顾故事内容,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尝试制作心情图表;进而引导幼儿合作表演故事,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丰富幼儿的语言。

  活动目标:

  1.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喜欢表演,与他人友好合作。

  3.感受小老鼠对大老鼠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活动重点:

  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难点:喜欢表演,与他人友好合作。

  活动准备:表演道具、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的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小老鼠又来到了我们创意班!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2.哦,小老鼠刚开始不愿帮大老鼠干活,是在想梦想呢!它想要带给大老鼠一个大大的惊喜。

  二、游戏活动的准备:

  1.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这个好听的故事吗?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一张图片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2.幼儿讲述,引导幼儿交流: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老鼠 大老鼠 大老鼠心情

  悠闲地荡秋千 忙着在花园里翻土 生气

  咚地跳到手推车里 继续干活 无奈

  送给大老鼠一顶太阳帽 戴上太阳帽 惊喜

  睡着了 睡着了 幸福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老鼠的心情。

  三、游戏活动的过程:

  1.分发表演材料,指导幼儿分组表演:

  指导要点:在表现动作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出小老鼠、大老鼠的神态及心情。

  2.播放背景音乐,合作表演。

  3.交流表演感受

  4.总结评价,对幼儿的大胆表演给予肯定。

  四、游戏主题的延伸:

  1.你也有过这样的梦想吗?你是怎样实现梦想的,把你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2.区角延伸:

  (1)美工区:有趣的帽子(装饰帽子)

  (2)阅读区:阅读故事《漫长的一夜》《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3)表演区:合作表演故事《小老鼠的梦想》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阅读绘本《小老鼠分果果》,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苹果)看,这是什么?(苹果)你们想不想吃?可是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只苹果,怎么办呢?(分享)

  小朋友真懂事,知道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只小老鼠也发现了一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讲一讲,小老鼠发现苹果后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来帮助它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第一次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帮助它?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过程中当孩子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提示:当苹果掉进水塘(刺丛、遇到树干)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教师小结:哦,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想把它推回家,路上苹果不小心掉到了水塘里、刺丛里、遇到了大树干,后来青蛙、乌龟、鼹鼠来帮助它。

  过渡语: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它呢?它们会怎么说呢?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讲一讲。

  2、幼儿第二次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当小老鼠发现苹果,推回家时遇到了困难,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它的呢?谁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逐页观察画面)

  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

  3、分解观察画面,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1、掉进池塘

  (1)当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苹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回家一个人独享)

  (2)当苹果掉进水塘的时候,谁来帮助她?(个别幼儿表演学说青蛙的话)

  (3)青蛙是怎么帮助它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拿苹果。(一起表演往后踢)

  (4)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在生活中你看到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会不会去帮助他?(主动帮助)追问:你帮助了谁?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的?

  (5)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果子,想不想吃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青蛙想吃果子的?那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呢?

  2、掉进刺丛

  (1)走着走着,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候谁来帮忙?它会怎么说?小老鼠会怎么说?(幼儿表演学说小乌龟的话:遇到麻烦了,是不是?我来帮你吧!)

  (3)小乌龟看到这红红的大苹果,是什么表情?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帮助?什么时候别人帮助了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5)

——大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老虎》教案 (菁华3篇)

  教育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朋友相处时要互相爱护。

  2、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的变化想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学*词汇:得意、陶醉。

  3、能注意观察画面并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和大老虎》完整视频画面。

  2、有和朋友交往的经验

  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策略媒体呈现儿童学*策略过程反思

  一、好朋友手牵手入场,介绍自己的朋友

  1、教师提问,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讲述。

  3、欣赏合拍照片。即兴拍照,现场展示照片通过讨论、欣赏照片了解什么是好朋友,为下面的学*作好铺垫引发兴趣,组织讨论

  激发幼儿对“已有的陈述知识”的回忆、再感受。幼儿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理解。

  二、欣赏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学*观察画面进行适当的表述。

  1、逐步出示两张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合影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引导幼儿边观察故事前半段的图片边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词汇。

  3、和幼儿进行阅读后的交流。

  4、幼儿尝试观察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想象并讲述出故事后半段情节和角色对话。运用遮照拉幕的方法比较两幅图片

  运用放大与光晕效果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细节部分。

  根据幼儿的讲述情况运用放大与光晕效果加深印象在电教设备的展示帮助下细致、按顺序的观察图片。

  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呈现“本活动的新知识”信息新信息就是自主观察故事画面,通过层层剖析了解故事内容。学*其中的词汇:如陶醉、得意等。

  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促进理解。用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老师之间对画面的互动交流来引导幼儿学*新知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重点完成目标1。

  三、师幼共同阅读图画书《小老鼠和大老虎》

  1、欣赏配乐故事。

  2、进行阅读后的讨论。配乐逐步播放图片师生共同阅读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图书,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完整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重点完成目标

  提供新情景进行变式练*。让幼儿预期将会发生的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的字体含义。

  2、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并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欣赏同伴的长处。

  【活动准备】

  1、节奏明显的音乐

  2、图片)

  3、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卡片,

  4、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朗读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ppt边听故事。

  2、理解讨论: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三、迁移感受

  1、自己最强的长处

  2、记住朋友的长处。

  3、让自己变得更强。

  4、回归故事。

  5、玩游戏

  设计意图:

  随着视野的开阔,活动能力的增强,大班幼儿社会交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朋友,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可是,在与朋友相处时,自我中心的特点使幼儿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关注自身的感受,而很少考虑朋友的想法和需求。本活动试图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细腻的人物心理,让幼儿初步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另外,随着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他们也开始关注别人的行为,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行为的好坏,并积极地发表意见。本活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幼儿主动观察、大胆表达、情绪体验等方面的需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老鼠的情感变化,懂得真正的朋友要互相关心。

  2、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故事情节合理推测、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小老鼠的心情日记一本。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导入活动。

  1、出示图1

  画面上有谁?你认为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二、出示小老鼠的心情日记,以倒叙的方式展开情节

  1、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他们之间会有什么问题呢?一起来看看小老鼠的心情日记。

  2、打开日记第一页

  (1)小老鼠心情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2、3

  他们在干什么(分甜甜圈),猜猜大老虎会怎么分呢?

  小老鼠看着手里的甜甜圈,他会怎么想?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怪不得小老鼠不开心。

  4、打开日记第二页

  (1)小老鼠心情怎么样?(更伤心了、流下了眼泪)怎么回事?

  (2)出示图4、5

  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大老虎总是命令我跳下去采给他,今天他又让我跳下山崖去采花。

  大老虎得意洋洋地走着,边走边说:“好美的花儿”!这时小老鼠呢,他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观察受伤、表情、位置)大老虎只看着自己的花,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难怪小老鼠更伤心了。

  5、打开日记第三页

  (1)小老鼠怎么样啦?(伤心极了,哇哇大哭起来)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6)

——中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案实用十篇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能力目标: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老鼠手偶、指偶、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学*有节奏地打电话与接电话。

  1.学*有节奏地打电话。

  师(分别出示电话机和小老鼠):这是什么呀?谁来打电话了?

  幼:小老鼠来打电话。

  师:小老鼠想打电话邀请它的好朋友到它家去玩,它会邀请谁呢?

  幼:小兔、小羊、小狗、小松鼠……

  师:小老鼠的好朋友可真多呀,那小老鼠会怎样打电话邀请它的好朋友呢?

  幼:喂,你好!你是小羊吗?

  师:真有礼貌,还有不同的问法吗?

  幼:请你到我们家来玩好吗?……

  师:那小老鼠会怎样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结合图谱有节奏地示范打电话: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师:小老鼠打电话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

  师:让我们面带微笑,用轻柔、亲切的声音学小老鼠打电话吧。

  2.学*有节奏地接电话。

  师:如果是你接到了小老鼠的电话,你会怎么回答呢?

  幼:好的。

  幼:谢谢。

  幼:我一会儿就来……

  师:小动物是怎样接电话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结合图谱有节奏地示范接电话: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师:小动物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粗粗的、声音很响亮、重重的……

  师:让我们用干脆有力的声音来接电话吧。

  3.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与接电话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老师先来学小老鼠打电话,你们来接电话,好吗?

  师: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

  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

  4.结合男女幼儿标记图,练*打电话与接电话。

  设计意图: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段是“老鼠和猫”的对话说唱,且这一说唱是有节奏的,可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幼儿准确地掌握这一部分的节奏,教师通过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游戏方式进行,并将此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前置。因为,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游戏为幼儿所喜欢和模仿,同时,在学*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还结合节奏图谱、幼儿动作模仿、师幼、幼幼分组练*等多种手段辅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在多种通道的参与下,幼儿很快地掌握了这一部分的节奏,这为后面完整学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准确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了解歌曲前部分内容。

  师:歌曲中的小老鼠打电话叫好朋友来干什么呢?

  幼:玩娃娃家。

  师:是呀,歌曲中说的过家家就是娃娃家的意思。

  师:那小老鼠的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

  幼:54,32,678。

  师:小老鼠拨电话号码的时候,是很有节奏的,我们也一起来试试。(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

  师:小老鼠是怎么知道电话号码的?它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电话本。

  师:电话本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写电话号码的。

  师:对,是用来记录电话号码的,以后我们也可以看着电话号码来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幼儿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的内容,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教师示范演唱、幼儿倾听表达的方式进行,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惯有很大的好处。在此部分的歌词中,歌词内容都是简单易懂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歌曲的节奏,尤其是拨打电话号码这一句的节奏“五四、三二、六七八”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此电话号码中含有休止符,为了帮助幼儿有节奏地拨电话号码,教师就采用动作进行辅助,即在休止符处用拍手动作表示停顿,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正确演唱休止符这一难题。

  2.了解歌曲的间奏部分。

  师:老师再来唱一遍歌曲,看一看,在没有唱歌词的时候,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再次示范,在间奏部分用点头动作表示。

  师:在没有唱歌词的时候,老师在干什么?

  幼:点头。

  师:对,在间奏部分老师用点头表示,(出示间奏图谱),你知道间奏表示什么意思吗?

  幼:表示停下来。

  师:是呀,间奏表示一句话唱玩了要停顿一下,然后做好准备再来唱下面的歌词。

  设计意图:在学*歌曲的前半部分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间奏,因为,在幼儿以往的学*过程中,很少接触到歌曲的间奏。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间奏,教师并没有进行直接介绍,而是通过让幼儿倾听老师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来发现教师在间奏处的身体动作,从而清晰地了解歌曲中间奏的位置和次数,有效地解决了幼儿对歌曲间奏的`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唱。提醒幼儿用语气、声音、动作、表情等积极地表现歌曲。

  4.学唱歌曲后半部分的最后两句歌词。

  师:那究竟是谁接到了小老鼠的电话呢?

  幼:老虎。

  师:为什么觉得是老虎呢?

  幼:因为接电话的时候声音很粗、很厉害。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7)

——小老鼠打电话中班音乐教案通用5篇

  活动目标:

  会演唱有间奏的歌曲。

  活动内容: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一个,与歌词相匹配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2、鼓劲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词。

  二、创设情境,理解歌词大意。

  1、教师和幼儿共同玩“小老鼠打电话”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讨论:刚才我们打电话请来的客人怎么会是花猫?噢,原来是电话号码拨错了。

  2、听着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1)鼓劲幼儿大声跟读。

  (2)引导幼儿区别老鼠与花猫的声音是不同的,并模仿表现。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2、理解间奏并学唱。

  (1)教师借助图谱,帮幼儿理解间奏。

  (2)教师讲解间奏。

  (3)教师指着图谱范唱。

  (4)幼儿看图谱学唱。

  四、幼儿游戏。

  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花猫与小老鼠,听着音乐边唱边游戏。

  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及看图谱节奏能进行有节奏的对话。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准备:

  PPT课件,音乐,猫叫录音,歌曲伴奏录音。

  过程:

  1、谈话交流:

  --"今天吴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PPT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的家?小老鼠在家里干什么呀?"(小老鼠打电话)"打电话找谁?找朋友来干什么?"(找个朋友过家家)"打电话需要知道什么呢?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老鼠是怎么拨号码的呢?"(电话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学看图谱节奏:

  --"老师们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有哪些内容?"播放PPT课件图谱节奏:

  (1)教师边播放图片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中的对话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做节奏动作。

  3、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请你们来扮演小老鼠和猫,好吗?"--"那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可以怎样做不让猫发现呢?"(引导幼儿"蹲下",反映较慢的小老鼠会被猫捉走)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游戏。

  (2)男女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后互换角色。

  4、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小结:真是一只粗心的老鼠,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这么粗心,做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和仔细。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请求,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表现、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CD《小老鼠打电话》;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1)引 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电话号码等。

  (2)练*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3)引 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

  2、学*唱歌。

  (1)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

  (2)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3)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

  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

  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

  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

  (4)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增强趣味性。

  (5)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6)看着图谱念歌词。

  (7)放CD,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3、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4、品德教育: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下次音乐活动玩《小老鼠打电话》的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给幼儿带来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我运用了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带领幼儿重点学唱电话号码,学说对话,让幼儿自然的学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又通过老师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轻松愉快的学*方式,突出教学的气氛和情趣,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顺利完成了重点。整节课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活动目标:

  会演唱有间奏的歌曲。

  活动内容: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一个,与歌词相匹配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2、鼓劲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词。

  二、创设情境,理解歌词大意。

  1、教师和幼儿共同玩“小老鼠打电话”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讨论:刚才我们打电话请来的客人怎么会是花猫?噢,原来是电话号码拨错了。

  2、听着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1)鼓劲幼儿大声跟读。

  (2)引导幼儿区别老鼠与花猫的声音是不同的,并模仿表现。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2、理解间奏并学唱。

  (1)教师借助图谱,帮幼儿理解间奏。

  (2)教师讲解间奏。

  (3)教师指着图谱范唱。

  (4)幼儿看图谱学唱。

  四、幼儿游戏。

  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花猫与小老鼠,听着音乐边唱边游戏。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那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

  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8)

——老鼠和狮子教案合集五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形象特征并学*词语:“威猛”、“承诺”。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想像、创编故事结尾,发展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懂得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活动准备:

  动画光盘、狮子、老鼠的幻灯片2张。

  活动过程:

  幼儿与教师行为

  意见或建议

  一、感知狮子和老鼠的形象特征。

  师:你们看,森林里的谁来了呀?(狮子、老鼠)

  师:那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谁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介入词:威猛)

  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呢?

  二、欣赏故事的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

  师:那么威猛的狮子和胆小的老鼠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师:狮子被老鼠吵醒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丰富并理解词语:承诺)

  师:它们说了些什么?我们来学一学。

  师:过了一个月以后,森林里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1、围绕老鼠会不会救狮子展开讨论。

  师:狮子被网困住,故事就讲到这里,那么,你们说,小老鼠究竟会不会救狮子呢?

  幼:小老鼠不会救狮子,它骗了狮子。小老鼠会救狮子的,因为它答应了狮子要报答它。

  2、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3、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4、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5、小结。

  师:有的小朋友认为老鼠会救狮子,有的小朋友认为老鼠不会救狮子。现在有两种意见,那么故事的结尾就交给你们了。

  认为会救狮子的小朋友,请你们说说老鼠为什么要救狮子,它用会用什么办法来救狮呢?

  认为不会救狮子的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老鼠为什么不救狮子,小老鼠会对狮子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把你编的故事结尾讲给大家听?

  师:小朋友编的结尾我们都听过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这个动画片的结尾是怎样的。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幼儿议论回答)

  师:这个动画片的结尾就是要让你们明白: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尽量做好。就像故事中的小老鼠承诺要报答狮子,后来真的做到了一样。

  四、迁移经验,结束。

  师:那么我们小朋友*时有没有承诺过别人事情呢?你做到了吗?(幼儿相互交流)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活动,让幼儿理解两种动物的不同音乐形象。

  2、探索不同动物形象的节奏型。

  3、为不同动物形象配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个故事、节奏卡、大鼓、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感受音乐形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曲子,你们听听看,有趣在哪里?象是谁?(师弹奏曲子,让幼儿感受,知道是大狮子和小老鼠)

  二、在音乐伴奏下讲述有趣的事情,幼儿模仿狮子和老鼠的叫声,并探索不同的节奏型。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你们知道大狮子是怎么叫的'吗?谁来叫叫看?那小老鼠呢?(让幼儿自由学叫,探索不同的节奏。)

  师出示节奏卡:狮子x - |x - ||, 老鼠 x 0 x x 0| x 0 x x 0 ||

  吼,吼 吱 吱吱 吱 吱吱

  让幼儿一起打节奏,一起学不同的叫声。

  三、引导幼儿选择与狮子和老鼠叫声一致的小乐器。

  想想看,狮子和老鼠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让幼儿根据不同形象来选。

  (狮子:可以大鼓,较笨重的;老鼠:可以木鱼、圆舞板等轻巧一点的。)

  选好乐器配音乐演奏。师提醒幼儿注意节奏。

  四、幼儿根据音乐变化的故事情节边敲击乐器边做动作进行表演。

  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让幼儿边玩边讲《大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活动目标:

  1. 通过身体动作、模拟声音、打击乐器等。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尝试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并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1. 听音乐歌曲做鸭宝宝动作找位置坐好

  师:我的鸭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去做游戏。

  2. 找到位置后安**下

  二、学*音乐节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

  1. 了解故事名称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出示课件)讲的是谁的故事啊?

  幼:看课件的名称念出本篇故事的名字。

  师:带者小朋友一起看课件,并提问:“你们看见在大森林里面都有什么动物啊?

  幼:马、小鸟、鸭子、狮子

  师:你们谁注意到大狮子是怎么到森林里的吗?(咚---咚)那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跑走的呢?

  出示准备的节奏图谱,并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教幼儿在边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学*这些相应的节奏型。(用听、拍的形式逐步学*)

  幼:按照故事中的动物角色,模仿动物的脚步声等。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在来看看吓跑了小动物的大狮子会怎么样?(出示课件)提问:大狮子高3-4 兴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来救它的?怎么救的呢?

  幼:回答故事发展中的答案。

  师:(出示课件)提问:获救的大狮子他明白些什么道理?5

  幼:不管自己多大也要和小动物成为朋友。

  2. 学*节奏型并做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音乐游戏,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在拿的时候小乐器是没声音的,回到座位以后你们就可以敲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和刚刚故事礼貌什么小动物的脚步声、叫声、飞 的声音很相似。听出来后举手告诉我。

  师:请小朋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来表示小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刚说的对不对哦!(出示课件并一一对照小朋友刚刚回答的在多媒体课件上面操作来验证一下)6

  师:你们看看在这下面的节奏型和刚刚我们学*的动物叫声一样呢?在幼儿回答出问题后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把这个节奏型唱一般,并提醒幼儿要把自己说出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与节奏型相符。(每回答一个小朋友都帮他在电脑上面操作进行验证)

  3. 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乐。

  师:请小朋友在对照大屏幕上面的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练*,给下一步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乐器了,拿好手中的乐器我们一起给故事中的那几个小动物配音好不好?(让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课件中的小动物配音)

  4. 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之后通过让孩子去了解故事,给故事里的动物配乐,来增强孩子的感受力极其表现力,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同时,孩子也从本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此次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多交朋友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2、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轻蔑”。

  3、能大胆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2页)师:小朋友看,小老鼠发现了什么?是绳子吗?

  (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3页)师:原来是狮子的尾巴。你看狮子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狮子很生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狮子和老鼠》吧。

  二、阅读图书。

  1、幼儿尝试阅读:教师将幼儿用书发给幼儿,要求在阅读的时候,从左往后,一页一页地翻看。

  2、共同阅读。

  (1)教师打开电子大书,讲述故事内容。

  (2)通过以下问题了解故事的内容。

  师: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

  师:狮子为什么生气?(老鼠把狮子的尾巴当成草又拉又扯吵醒了狮子)

  师:狮子有没有吃小老鼠?小老鼠说了什么?

  师:狮子听了老鼠的话,轻蔑地笑了笑,狮子为什么笑?“轻蔑”是什么意思?(因为狮子看不起老鼠,认为小老鼠太小,不可能有机会救它)

  师:不久狮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是谁帮助了狮子,怎么帮助它的呢?

  师:故事的结尾怎么样呢?

  3、教师利用电子大书,再将故事完整讲述一遍。

  三、乐意多交朋友,学*互助帮助的精神。

  师:如果当初狮子把老鼠吃了,狮子能得救吗?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大狮子教案通用十篇(扩展9)

——中班《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范文5份

  预设目标

  1、比较大狮子和小老鼠的不同特征。

  2、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故事情景图、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了解狮子的特征。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都进洞。

  小结:狮子的本领很大,是百兽之王,小动物们都很害怕它。

  二、幼儿辩论--比较两种动物不同的特征和*性。

  1、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谁的本领大?

  2、结合自己的认识分成狮子组和老鼠组开展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

  小结:大狮子和小老鼠都有各自的本领,它们的本领都是不一样的。

  三、欣赏故事--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小老鼠能有什么办法来救大狮子?(把想法和故事里的办法对照)。

  2、这些办法换了大狮子行不行?

  小结:小老鼠用自己的本领救了大狮子,它们成了好朋友。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尝试故事表演模仿角色对话。

  生成与反应幼:狮子是森林之王吗?

  师:是的。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小结:今天我们学*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2、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4、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5、为故事取名字

  6、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7、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熟悉故事

  2、PPT

  3、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相关词条